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十交通微专题10.1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Word版含解析

专题十交通微专题10.1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Word版含解析

专题十交通微专题10.1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Word版含解析
专题十交通微专题10.1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Word版含解析

微专题交通

【知识精析】

一、交通运输方式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定性比较

2.

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是运输方式的四大评价指标。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其最适用的范围。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往往要考虑时间、物品价值大小、重量、运输距离和价格等因素。

3.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方法

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必须要考虑它们的特点。

(1)客运: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性、舒适度等因素考虑,远距离选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选乘汽车;为了欣赏沿河两岸的风景或海上的风光,有时也选乘轮船。

(2)货运:根据货物的性质、重量、运输距离、时效等情况,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具体图解如下:

二、交通线区位分析的技巧

2.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分析思路

(1)宏观选线方面。

①考虑工程投资,分析社会经济因素

促进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

②考虑建设难度,分析自然因素:应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

③考虑不利条件,分析科技因素:现代交通建设,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条件制约。

(2)微观选线方面。

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

①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走“之”字形爬坡。

②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连接一些居民点。

③方便快捷、少占耕地、减少对居民区的不必要干扰是共同的原则。

【具体分析】①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与城市关系的微观区位:多从城市的边缘通过,以维护城市的环境为目的,减轻城区的压力。

②港口的微观区位。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上交通便利的地方;

海港要求有水深、背风、避浪的海湾,与陆上其他交通干线联系方便的地方。

③航空港的微观区位。

地势——较高;坡度适当、排水通畅;地质——地基稳定;

距城市距离——较远(地价、烟雾、干扰);有快速干道与之相连。

气候——低云雾、少暴雨、小风速、能见度高;跑道沿盛行风方向修建;地形——开阔、平坦。

④汽车站的微观区位。

位于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线或其他对外交通联系方便的地方。

(3)线的评价

应从交通线起止点地域、沿线区域建设的条件来分析评价。从自然条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条件等角度综合分析。如:分析青藏铁路建设的区位。①促进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维护边疆的稳定和安全;②完善全国铁路网,激活兰青线;③促进西藏的资源开发,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开发;④技术上克服了冻土的难关。

三、交通运输点区位分析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如港口、车站、航空港等,是客货流的集散地,是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环节。虽然交通运输点类型不同,但是它们的建设都受到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体如下表所示:

港口汽车站航空港

自然因素受地理位置、河道或海岸

条件、陆域及水域条件等

影响大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

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

适中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

文等影响较大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腹地越大、经济发展

水平越高,对港口建设越

有利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

发展水平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

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

选址河港要布局在河宽水深,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跑

要求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布

局在背风、避浪、水深的

海湾,与其他交通运输系

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

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

道建设及飞机起飞;坡度

适当,以利于排水;良好

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

稳定;跑道沿盛行风的方

向修建,有利于飞机逆风

起降;不应布局在雾日和

低云较多的盆地和低地;

航空港噪音较大,应与城

市有一定的距离,并与快

速交通干线连接

(1)主要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自然条件看,要考虑地形、水文等;从社会经济条件看,要考虑经济腹地、城市依托等。

(2)从陆域条件和水域条件入手:陆域条件包括陆地上的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等;水域条件则包括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等。

具体答题模板:

分析角度答题模板

陆域条件

地形

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

设备;岩港修筑难度大,但建成后不易淤积;泥港修建难度小,

建成后容易淤积

经济腹地

以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

经济腹地广

水域条件航道港阔水深,便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

避风位于峡湾,背风、避浪

冰期无冰期,利于常年通航;冬季结冰,不利于通航经济意义

①发挥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沿线经济发

展;②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③有利

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社会、政治意义

①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区域交通发展;②有

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③有利于巩固民族团

结;④有利于加快地区脱贫致富速度战略意义①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②

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③促进区际联系,

加强区际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一、选择题

(2016·福建师大附中模拟)爪哇岛为印度尼西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岛屿之一,近来规划建设雅加达——泗水高速铁路,其中2016年11月率先开工建设的雅加达——万隆段由中印两国合作建设。读图完成1~3题。

1.雅泗高铁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

A.地形复杂 B.河网稠密

C.植被茂密 D.气候湿热

2.中国在高铁建设项目中的主要优势是( )

A.劳力充足 B.原料丰富

C.资金雄厚 D.市场广阔

3.雅万高铁开工建设,率先受益的产业是( )

A.旅游业 B.电子工业

C.石油化工业 D.设备制造业

(2017江苏地理卷)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

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

5.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点睛】洋山港区,位于浙江省嵊泗县境内。由大洋山港口区和小洋山港口区组成。可供开发的深水岸线4900米,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深水港区。

云桂高铁自昆明到南宁,如下图所示,在杨关站接入南宁铁路枢纽时设计了两个初选方案。方案Ⅰ客运线直达南宁站;方案Ⅱ客运线经过南宁南站到达南宁站。读图完成6~7题。6.选择方案Ⅱ的理由主要是( )

A.跨河桥梁较少 B.沿途站点较少

C.建设成本较低 D.线路长度较短

7.与方案Ⅰ相比,实施方案Ⅱ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导致南宁站的负荷增加

B.促进南宁城区向西北扩展

C.导致南宁南站的地位下降

D.促进南宁南站附近商业发展

由中国承建的帕德玛大桥是孟加拉国跨越恒河的公路、铁路两用桥,建成之后,将成为连接首都达卡至西南诸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帕德玛大桥主桥长6 150米,共有42个桥墩。结合下图,回答8~9题。

8.影响帕德玛大桥修建的主要因素为( )

A.经济

B.政策

C.科技

D.水文

9.主桥桥墩的间距,主要考虑的是( )

A.预防洪涝

B.河海联运

C.节省投资

D.防御飓风

8.A 帕德玛大桥的修建可以连接首都达卡至西南诸省,促进沿线地区乃至孟加拉国的经济发展。

9.B 结合材料可知,帕德玛大桥主桥桥墩的间距较大,这样的间距有利于大型船只进入内河,利于河海联运。

(2017·烟台一模)展线是展长线路的缩略说法。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的关角展线群是我国现存展线最密集的地方,但随着2014年新关角隧道的通车,关角展线群已被取代。下图示意关角展线群景观。读图,完成10~11题。

10.旧青藏铁路大量采用展线是为了( )

A.节省投资 B.避开断裂带

C.多经过城镇 D.减缓坡度

11.有人说展线是即将消失的景观。这种说法主要基于( )

①排除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隐患②缩短距离和列车的运营时间③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④保护自然环境减少人为破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6·太原模拟)图Ⅰ中的铁路线是2014年底贯通的兰新高速铁路局部路段,为保障列车正常运营,该路嵌建有许多地上隧道,在隧道一侧留有通风和采光的窗口。图Ⅱ是该路段甲地隧道施工现场。据此完成12~14题。

12.图示路段线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条件是( )

A.生态 B.气候

C.地形 D.水文

13.地上隧道的主要作用是( )

A.阻挡风沙 B.遮阳防雨

C.避寒保温 D.防御滑坡

14.甲地隧道窗口应该避开( )

A.东侧 B.西侧

C.南侧 D.北侧

12.C 图中显示铁路线与等高线基本平行,说明首要考虑的自然条件是地形。

13.A 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沙漠和多个风口,地上隧道能阻挡风沙。

14.D 甲地北侧为两个山峰之间的敞开区域,当北风经过时,受狭管效应影响而风力会加大,故隧道窗口应避开北侧。

(2017·定州月考)下图为运距在500千米以上时,铁路、公路、水运及航空四种交通运输方式在运量、速度和运费方面优劣程度的示意图,某一要素的圆圈越大表明这一要素越优越。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Ⅰ—Ⅳ所表示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铁路公路水运空运 B.水运铁路公路空运

C.铁路水运公路空运 D.水运公路铁路空运

16.下列关于这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速度快,运输效率高,但运量小,技术要求严

B.Ⅱ运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慢,灵活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C.Ⅲ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D.Ⅳ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

(2017·安徽六校二测)2016年1 2月28日,沪昆高铁责昆段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的高铁全线贯通。下图示意沪昆高铁线路。据此完成17~19题。

17.沪昆高铁贵州段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 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B. 土质疏松,沟谷发育

C. 冻土广布,雪峰连绵

D. 地形崎岖,地质复杂

18.沪昆高铁沪杭段桥梁占线路长度的87%,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噪声影响

B. 保证行车高速安全

C. 保护生态环境

D. 加快工程建设速度

19.沪昆高铁全线贯通,有利于()

①完善沪杭交通运输网络,缓解客运紧张状况

②开发湘赣有色金属矿产,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③扩大云贵旅游吸引半径,加快少数民族脱贫

④加强内陆与沿海的联系,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名师点睛】在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时代,自然因素的作用往往是最主要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逐渐下降,而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国家,交通运输是凭借天然和人工线路在运动中进行的,它涉及的空间范围很大,因此自然环境对交通

运输线的影响是深刻而复杂的。

(2017·淄博模拟)天津港吞吐量在中国北方居第一位,位居世界港口前10强。天津港南北两侧各有一条长达数千米的奇特长堤(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20~21题。

20.与北方其他港口相比较,天津港发展规模大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少,港阔水深

B.位于海河入海口,可以河海联运

C.陆上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

D.依托天津市,有足够的资金保证

21.图中长堤的主要作用是()

A.减轻风浪的威胁

B.避免来往船只相撞

C.便于货物的装卸

D.增添一道亮丽风景

二、综合题

22.(2017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图7)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22.【答案】

(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

(2)夏季(暖季)。(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

利于通过。

(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

【解析】

(1)人们徒步难以穿越白令海峡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区域的气候寒冷、暴雪、强风等方面进行分析。

(2)根据材料提示,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夏季气温较高,方便通过。

(3)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建设成本高的影响因素。据图可知,该地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质构造复杂;夏季浮冰多,对桥墩的建设要求较高;东西跨度大,施工难度大;该地人口稀疏、经济发展水平低,建筑材料缺乏,需远距离运输;该地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多暴风雪,自然条件恶劣,建设难度大,成本较高。

考点:区域自然特点及影响跨海大桥修建的因素

【点睛】本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认为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不相连,只有寒冷时结冰,才能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从而误判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要善于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而不能从自己的主观印象出发。材料中提示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该地纬度高,气温低,夏季该地气温较高,白昼时间长,有利于通行。

23.(2016·北京高考)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对马赛进行了刻画。下图为马赛的地理位置及港区旧貌图。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气候宜人,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读图,回答问题。简述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

【答案】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小;靠近罗讷河口;腹地广阔。

24.(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图13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图13所示信息说明原因。(3)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回答两项。

24.【答案】

(1)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交通需求量大;交通需求的多样化);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2)穿越山地(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3)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资源。

【解析】

(2)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建设的主要因素。从图示来看,从唐山到承德需要穿越山地,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大。

(3)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从题干中可知,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承德旅游资源丰富,通过旅游服务功能的提升,能够带动该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进而能够扩大区域的就业、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增加经济收入,而且旅游业的发展也能够提高人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从而减少旅游资源的破坏。

【点睛】本题以京津冀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影响交通分布的因素、影响交通建设的因素、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题,要求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交通密度大的原因,主要从需求量和建设条件来分析,同时注意对图中有效信息的提取;第(2)题,注意要结合图示信息进行分析;第(3)题,注意审题,该题主要是考查的是区域在交通完善后,旅游服务功能提升后,进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的前提是旅游服务功能的提升;不要盲目地从交通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方面作答。

25.(2017·淄博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准备在琼州海峡建设跨海大桥,相关论证已经比较成熟。海峡底部分布有200~300米厚的沉积物,海峡洋流受盛行风、周边海域及陆地轮廓等因素的影响,下图为琼州海峡略图。(1)判断琼州海峡冬季和夏季的洋流流向。

(2)指出海峡底部东西两侧与中部地貌类型的主要差异,并分析该差异形成的外力原因。(3)跨海大桥线路有A、B两个方案,你赞同哪一个方案?说明理由。

(4)分析海底物质组成对跨海大桥桥墩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

25.【答案】

(1)夏季:自西向东冬季:自东向西

(2)两侧为浅滩或三角洲;中部为深槽或盆地或狭长盆地或矩形盆地。东西两侧水面宽阔,海水流速慢,(或水流速度慢或潮流速度慢或洋流速度慢)沉积作用强;中部水面狭窄,海水流速快,(或水流速度快或潮流速度快或洋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或沉积作用弱)。(3)A方案:海水较浅;海底地形平缓(或地势起伏小)。B方案:线路较短;临近大城市。

(4)海底沉积物厚度大(或基岩埋藏深);物质组成松软(或海底物质不坚固);桥墩建设难度大。

高中地理_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交通运输布局——交通运输线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任意选择家乡某一种交通运输线,通过搜集材料了解该交通运输线在建设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小组内汇总做成PPT,课前进行展示交流。提前两天设计好本节课的导学案,主要呈现本节课的思维框架、学习流程、规律总结以及和学习内容相关的素材,有利于更好地指导课堂学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交通运输布局第一课时—交通运输线。首先,我们先聆听一首歌,一起感受青藏铁路沿线独特的风景。播放歌曲《坐上火车去拉萨》,听完歌曲之后我们沉浸于青藏的美丽风光,但是同学们知道歌曲里涉及的青藏铁路为什么要修建吗?今天我们一起进入青藏高原,去学习认识一下青藏铁路。 【素养目标】 1.了解主要交通线类型和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一般步骤。 2.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学会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能够对简单的区域交通运输线路进行模拟设计。(地理实践与综合思维) 3.了解青藏铁路沿线地区地理特征,分析青藏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其意义,培养民族自豪感。(区域认知与人地协调观) 【预习交流】 一分钟小组完善学案的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一、析因究理,以例得法——青藏铁路全班分成“需求论证组、线路选择组和技术保障组”3个小组,每组探究1个问题。 1.(为何建)为什么建设青藏铁路? 2.(在哪儿建)在四个预选方案中,为什么最终选定青藏方案? 3.(有哪些自然障碍?如何解决?)从自然环境考虑,青藏铁路在建设中遇到哪些自然障碍?在铁路建设中采取哪些措施克服自然障碍? 【学生展示】 1. 需求论证组: 2. 线路选择组: ①新建线路短,投资少; ②沿线地区地势较平缓; ③沿线地质、气象灾害较少; ④技术性难题(多年冻土)较单一且已解决。 3. 技术保障组: 自然障碍:高原多年冻土,施工困难;生态环境脆弱;高原缺氧。 解决措施:热棒、铺设通风路基、以桥代路等等。 【点拨】 以桥代路在青藏铁路中的作用:避开多年冻土地段;沿线地区河谷多;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承转】我们共同分析了这样两个例子,得到了这样两个结论,下面请同学们自已看 一个例子。无锡市城市形态的变化。请同学们阅读学案上的材料1 和材料2,先自己 思考一下问题探究1 【小组探究】 【探究1】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材料1:无锡是我国古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19世纪中叶以后无锡之所以 能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并逐步发展成为工商业发达的著名城市,在一定程度 上得力于古运河。 材料2:水运经济”时代和目前无锡市区图 【问题探究1】 1、推断无锡在“水运经济”时代的城市形态。 根据“主要的交通干线是聚落的发展轴线”,我们推断无锡市在“水运经济”时代 的城市形态主要是沿着运河发展延伸的。 【设计目的】通过教师的设计,学生运用地理规律对从未见过的事物或者现象进行推 断,教师帮助印证其正确性,学生产生了成就感,激发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师】教师展示图(无锡运河风物图、著名的码头——黄埠墩)来印证其推断。 【承转】请同学们对比“水运经济”时代和目前无锡市区图,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2、对比无锡市在“水运经济”时代和目前的聚落空间形态,发生了哪些变化?这 种变化能说明什么? 无锡市在“水运经济”时代聚落的空间形态是沿着运河发展延伸的,而现在主要是 沿着铁路线、公路线发展延伸的。 这说明了无锡市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变化:由以水运为主转向了以公路、 铁路运输为主。(所以说聚落形态会随交通干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设计目的】学生能从地图中对比观察主要地理表象(主要要素的特征)的变化, 并对这种表象的变化运用掌握的地理规律作出合理的解释。 老师:现在的无锡由于铁路和公路的快速发展,水运的地位下降了,那么,古运 河就弃子不顾了吗? 答:不是 【课件展示】无锡古运河的旅游图 【承转】历史上较为典型的还有扬州城市形态的变化。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段材料,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

交通运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引言: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接触、看见、或听见过哪些种类的交通运输工具?他们分别属于什么交通运输方式? 生:道路建设影响经济的发展。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交通建设影响到经济发展,现在在我国有一句话非常流行,那就是“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真的有这么重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的交通运输情况。 板书:交通运输 二、教学过程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出示五岭县案例,A、B两幅图有什么变化?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五岭县的居民点增多了,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哪里? 生:道路两旁。 师:由此可见交通运输不但影响到经济发展,还影响城镇的分布。在历史上交通便利的地方容易形成贸易中心或大城市,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出示“四大米市”:无锡、长沙、芜湖、九江,它们当时为什么能够成为著名的米市? 生:思考,回答 师:点拨引导,这里地形平坦,降水丰富,适宜稻米生产;人口集中,市场广阔;它们都位于长江干支流,并且与京杭运河交汇,水运便利。 师: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交通运输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板书: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师:从上面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交通发展了,经济就会发展,反过来说,经济的发展也会带动交通发展,千百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下面我们根据这幅图来看一下交通运输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出示图片。 生:学生说出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人力到畜力到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师: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不止图中这些,大家还知道哪些现代交通工具? 板书:工具 师:图片展示地铁、管道。大家知道什么是管道运输吗? 生:学生介绍。 师:管道运输主要运送液体、气体等。 师:管道运输要通过管道线,其实,无论是火车还是汽车,都要沿着一定的路线走,大家知道哪些交通运输线? 板书:线 生:公路线、铁路线、航空线、航线等。 师:出示公路线、铁路线、航空线、航线,这些交通运输线纵横交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出示我国交通运输网。 师:出示我国交通运输网。请据图分析我国交通运输网分布有什么特点? 生: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师: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分布很不平衡。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为什么呈现这种分布特点? 生:我国东部地形平坦,人口稠密,资源丰富;西部地形崎岖,人口稀少,资源缺乏。 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选择出示我国地形、人口分布、矿产资源分布图以及来分析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师: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最灵活,因此它把各种运输方式连接起来,起到了纽带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迅速发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高速公路的发展情况。 生:学生看课本90页阅读材料和分布图。 师:出示高速公路图片。同学们有没有走过高速公路,它与普通公路有什么不同? 生:介绍 师:总的来说建设标准高,运输效率高。 师: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区域辽阔,资源分布不均,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大,而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的特点,因此在所有的交通运输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认识了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就能认识全国交通运输网。下面我们就来认识我国铁路干线分布情况。 板书:铁路 师:在我国的铁路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我国的铁路大体上可以分为南北向和东西向两大组,南北向的主要有五条干线,东西向的主要有三条干线。一般说“五纵三横”,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几条铁路干线,老师指图一一讲述。这五纵是京沪线,京九线,京哈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线──成昆线;三横是: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兰新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先找南北向五条铁路干线,并用彩笔描出。找的时候注意铁路线的起止点。 板书:五纵三横 师:巡视指导。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总结及优缺点对比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总结及优缺点对比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总结及优缺点对比 【】2019高考在即,各位考生都在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把自己调整到最佳作战状态。在这里查字典地理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总结及优缺点对比,希望能够助各位考生一臂之力,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运输方式的选择是物流系统决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内容。所在对于进出货物必须选择最适合的运输方式,选择运输手段的判断标准包括:货物的性质、运输时间、交货时间的适用性。运输成本,批量的适应性,运输的机动性和便利性,运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对货主来说,运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运输费用的低廉性以及缩短运输总时间等因素是其为主的重点。从业主年,制造以重视运输费用的低廉性,批发性和零售业重视运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以及运输总时间的缩短等运输服务的质量。 具体来说,在选择运输手段时,第一要素养是运输物品的种类,第二考虑的运输量,第三考虑运输距离,第四考虑运输时间,第五考虑运输费用。运输有五种基本方式。它们的经济和服务特征比较如下: 1、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能提供更为灵活性和更为多样的服务,多用于价高量小的货物的门对门服务,其经济半数一般在200公里以内。

公路运输的优点有: ①运输速度快。②可靠性高,对产品损伤较少。③机动性高,可以选择不同的行车路线,灵活制定营运时间表,所以服务便利,能提供门到门服务,市场覆盖率高。④投资少,经济效益高。因为运输企业不需要拥有公路,所以其固定成本很低,且公路运输投资的周转速度快。⑤操作人员容易培训。其缺点有:①变动成本相对较高。公路的建设和维修费经常是以税和收费班的形式向水运人征收的。②运输能力较小,受容积限制,使它不能像铁路运输一样运大量不同品种和大件的货物。③能耗高,环境污染比其他运输方式严重得多,劳动生产率低④土地占用较多。 综上,公路运输主要适用于以下作业:①近距离的独立运输作业②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当其他运输方式担负主要运输时,由汽车担负起点和终点处的短途集成其他运输方式到达不了的地区的运输任务。 2、铁路运输 铁路能提供长距离范围内的大宗商品的低成本,低能源运输,且较多地运输至少一整车皮的批量货物,其运输的经济里程一般在200公里以上。铁路运输的优点有: ①运行速度快,时速可达80~120公里。 ②运输能力较大,可满足大量货物一次性高效率运输。 ③运输连续性强,由于运输过程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所以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交通运输(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交通运输

成了许多家庭度假的一种时尚。同学们都到哪些地方旅游过?乘坐的什么交通工具?沿途经过了哪些城市?走了哪些路线?(以谈话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谈论的兴趣。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交通运输线) (转入课题)同学们提到的公路、铁路都是交通运输线。飞机飞行所走的路线为航空线,轮船运行所走的路线为航线等。各种交通运输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交通运输网。都说我们的祖国像只雄鸡,如果说各走向的山脉是支撑这只雄鸡的骨架,那么,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线就是这只雄鸡的经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板书)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一、分布特点 二、讲授新课 1.交流体会让学生谈自己在旅行中所观察到的各地交通运输情况,比较各地的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的多少。从而使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各地发展不均有个感性的认识。 2.读图分析用电脑打出课本图4.4“我国的交通运输网”。(去掉三处说明文字)让学生在亲身体会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交通网的总体分布格局。 3.引导分析同学们,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从整体上看,哪些地方稀疏?哪些地方稠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4.总结结论我国交通运输线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密度相差很大,无论是陆运、水运还是空运都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同时让学生观察图4.5我国主要高速公路的分布,加深这种认识) (板书)分布不均,东稠西稀 5.典型分析同学们,请观察我国水运最发达的地方在什么地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电脑闪现长江通航部分)长江航道,干流横贯东西,众多的支流南北分布,深入到内地许多城市和农村,成为我国内河运输的大动脉。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是长江沿岸的重要港口,可以江海联运,被称为我国的“黄金水道”(同时用电脑把这四城市闪现出来) 6.引导观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内河航运和铁道运输线的分布有何特点?(交错分布)这样分布有何好处?(便于水陆联运) 7.观察重庆、武汉、南京、上海这几大城市除作为铁路枢纽、公路枢纽、水运枢纽外还是什么运输枢纽中心?(航空)上海等大城市都有国际机场,与国内、国外许多城市有密切的联系。形成了海、陆、空立体化的交通。 8.提出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东西部交通密度差别如此之大呢? 9.观察讨论用电脑打出我国各行政单位的人口数量柱状图、资源分布图、地形图,让学生自由讨论。 (板书)二、成因分析 1.自由发言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观点。正确的给予肯定,错误的引导,但不限制学生思维。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第6课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和变化。 2、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3、掌握选择合理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教学用具】 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我们学习了各种运输方式,今天看看应该怎样合理的选择运输方式。 首先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过程, 板书:一、交通运输与我们 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读图比较)用电脑打出课本上各种运输方式比较图。引导学生从费用、速度、运量等方面考虑,各种运输方式有何特点在哪些方面占优势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填写下表: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教师总结)每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劣势,在实际运用时,我们就应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运输方式,否则难免会“事与愿违”。 (学生活动)用电脑打出以下具体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各案例该选哪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选择时都考虑了哪些因素 1.乌鲁木齐某学校的王校长临时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简析:坐飞机。因为乌鲁木齐到北京的距离远,而时间紧,坐飞机较快。

2.河南郑州某公司的业务员小张,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北京签订一份合同。 简析:坐火车。因为火车速度较快,两天时间足够从郑州赶到北京。 3.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行方案。 简析:先坐火车从石家庄沿京广线到广州,然后再坐火车到香港。火车价格低,还可观赏沿途风光。 4.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期间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简析:坐轮船。因为重庆、武汉都是长江沿岸城市,采用河运较实惠,且坐船才能领略三峡的风光。 5.从上海到大连旅游,选择最经济的方法。 简析:坐轮船。因为上海、大连都是沿海城市,选择海运,价格最低。 (提出问题)请从以上一组练习,归纳人们出行时选择运输方式都要考虑哪些因素 (板书)2.考虑因素 (归纳总结)学生回答后归纳,要考虑人所拥有的经济情况、时间长短、出行目的、所到目的地、出发点与目的地间的距离及各运输方式的价格、速度快慢。 (承转过渡)如果运输货物,又该如何做出选择呢 (学生活动)用电脑打出以下一组练习,让学生分析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1.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拉萨。 简析:飞机。贵重或急需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2.一吨活鱼从北京郊区的水库运往城区 3.送几百千克葡萄到市场出售。 简析:都用汽车。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运输。 吨钢材从上海运往济南。(火车) 万吨海盐从天津的长芦盐场运往上海。(海轮) 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河运) 简析: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火车或轮船进行运输。 (提问启思)从以上练习,归纳运货时选择交通工具,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学生讨论) (归纳总结)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货物本身性质及运货量、运输距离、目的地位置、运输工具的特点等。由以上两组练习,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运人还是运货,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都要考虑交通工具的特点、运输距离、时间、运输目的、运输的人或物本身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交通运输布局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布局》课堂教学设计 兖州市第六中学 刘静

一、课题概述 《交通运输布局》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这一节主要讲述了交通运输线、站点的布局和城市交通网。各交通运输线、站点的区位因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城市交通网是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道路网的一种特殊形式,必须在遵循多种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建设。本节内容知识点多、涉及面广,学习时应注意联系实际,重视案例分析,突出重点,强化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训练。 二、学情分析 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感性知识学生在生活中还是能够很深的体验到,但是让学生进行实例分析的时候则出现了很多无从下手的情况,这说明学生在组织知识的时候还是欠缺很多的能力。同时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教会学生能利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实例,这就要让学生能够从案例中首先读出信息,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讲这是一个需要培养的技能。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学会分析重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 3、了解各种交通运输站点的特征和功能,以便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4、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5、结合分析本市的交通网,模拟设计合理的交通线路和站点布局方案。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一般步骤的了解,学习进行简单的区域交通运输线路模拟设计。 2、通过阅读青藏铁路资料和上网查询与本地区相关的新建交通线资料,学会分析影响具体交通线的区位因素。 3、以上海港为例,了解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4、通过对香港国际机场的区位分析,归纳航空港选址的主要区位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重大交通工程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家乡交通网络进行分析评价,培养学生关注身边问题、学以致用、参与家乡建设和发展的思想。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业》

八年级地理科教学设计 一、学科:中学地理(粤教版) 二、课例名称:第四章第三节交通运输业 三、执教教师:沈凯凌 四、课型:活动性学习 五、年级:八年级(上册) 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及基本运输方式。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培养民族自豪感。 3.要求学生掌握我国铁路主要干线的分布,记住重要的铁路枢纽。 4.要求学生能读懂列车时刻表,为出行提供便利。 5.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合理布局发展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6.帮助学生树立交通守法观念,提高安全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名称及应用;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 教学难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列车时刻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式、活动练习式。 教具:教材、地理填充图册。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略)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完第三章,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入第四章的学习(板书)。第四章里,我们将学习什么呢?让我们来一睹为快吧(指导学生查书)。我们今天学习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板书)。 讲授新课: 1、提问:什么是交通运输业?生活中有哪些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2、归纳与小结:

(1)交通运输业是指使用运输工具或人力、畜力将货物或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经济活动。 (2)你们所说的汽车、轮船、飞机、火车分别是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另外还有一种特定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参见教材P90图4.36) 3、承转:现代五种基本运输方式中,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铁路运输”(板书),请同学们翻到教材P81。 4、提问:在座的有谁坐过火车吗?等有人回应后,请她(他)谈谈所见所闻。 5、归纳与小结:……,实在没人,教师做现身说法。 6、材料: (1)吴淞铁路是我国的第一条铁路。1866年开始兴建,1876年竣工。全长四十里,是英国资本家未经中国政府的许可而擅自修筑的。他们为了修建这条铁路,用“建造马车道”的谎言骗过了清朝的地方官吏以后,便开始动工。先从上海外国租界修到租界以外的宝山江湾,然后又得寸进尺地修到吴淞。这不仅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是一种赤裸裸的侵略行径,而且还有其经济侵略和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罪恶目的。后来清政府用28万两白银将其赎回,全部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 (2)京张铁路是我国第一条自力修建的铁路。1905年开始,詹天佑以他精湛的技术、崇高的责任感和顽强毅力,克服重重阻碍,终于在1909年修建成举世瞩目的真正意义上的我国第一条自力修建的铁路,揭开了中国铁路史上光辉的一页,大大鼓舞了我国人民。 7、归纳与小结:自二十世纪初至今,我国铁路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A、里程及线路布局:已修建铁路9.1万多千米,除澳门外,其它各省级行政单位都有铁路运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藏铁路与厦深铁路。 B、动力:淘汰了蒸汽,基本实现电气化与燃油化,时速大大提高。 (回忆《铁道游击队》里的火车,介绍武广新干线)

高中地理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课程目标 二、知识与技能 1、知识:本节对不同地域人类交通活动的联系方式和手段的综合叙述,要求明确掌握与理解 两个不同层次的知识:第一是要理解交通运输方式所关联的物质和信息是通过哪些 载体活动,不同载体的特点有哪些;第二是要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情况、主要 作用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技能:培养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是本节的重要的技能目标。通过对地图的阅读和分 析,掌握交通运输布局的形式和层次,掌握通过对交通运输的类型、线路分布、交 通线路相互配合等条件的分析研究,培养联系实际、综合利用交通运输网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联系身边的生产、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将复杂的知识简化,将较抽象的、陌生的知识生活化,从而明确交通运输的多种形式及对人地关系的影响,使学生树立辩证的、科学的人地观,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学会用所学知识分析广州城市交通运输的构成;对广州交通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培养学生热爱广州、建设广州的热情,达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建议: 1、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了解五种交通运输的优缺点;再给出资料,让学生根据 要求,运用所学的交通知识,从中选择出的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通过广州、广东和全国的实际交通运输状况,使学生明白现代运输方式并非单 一的,而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通过点、面交织,形成不同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 3、现代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故通过案例1(南昆铁路的建设),着 重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区位因素主要是经济、社会、 政治,其次是各种自然因素。 4、通过南昆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的意义,使学生理解交通的选线对带动、繁荣 沿线地区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新课程目标

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考点一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 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空运 短途、量小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 ―→公路 远程、量大、不太急需的货物―→铁路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水运

以气体、流体为主,如石油、天然气等 ―→管道 (2)交通运输方式的确定 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 运距? ???? 短途——公路(活物、鲜货) 远程??????????航空铁路水运运量????? 小——航空(贵重、急需) 大????????? ?铁路——高水运——低运费 3.发展趋势: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考向一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 1.(2018·北京文综)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列举该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任选其一概述分布特点。 答案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分布特点: 公路:密度平原大于山区,呈网状分布。 航空:机场主要分布于沿海,靠近城市。

水路:港口沿海分布,靠近大城市。 铁路:分布稀疏,主要在北部和南部平原地区。 解析根据多米尼加的岛国特点和图例,可得出其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水路、铁路、航空和公路。然后根据要求选择任意一种方式概述分布特点,特别注意的是要求回答该国交通运输方式分布特点,不能答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第2题。 2.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①缩短路程②增加运量③减少货物破损④增强贸易灵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仔细读图可知,与陆路相比,海运路程更长,不会缩短路程,①错;船比车马运量大,可以增加运量,②正确;海上风浪虽然较大,但是变化具有规律性,相对平稳,可以减少货物破损,③正确;海运受自然条件影响更大,灵活性更差,④错。 “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3.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A.2000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11年 4.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_教学设计_教案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了解商业网点的含义。 (3)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位置、兴衰的影响。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3)通过调查活动的形式,了解聚落的形态、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形成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案例教学,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将教材P86的活动提前,活动中两个题目分别适用于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把学生分成两组(甲组是居住在城市的学生、乙组是居住在乡村的学生),课前一周内进行活动调查。 1.甲组:调查柯桥轻纺城商贸中心的布局,画好地图,课上展示。 2.乙组:调查本镇的集贸市场的分布,并列出乡镇赶集日的时间表格。 〔复习引入〕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布局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且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发展,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那么,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带来哪些影响呢?(进入新课)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展示"株洲城市略图""日本筑波略图"(通过两幅图,帮助学生理解"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扩展"的含义) 〔看图说明〕株洲市是沿着铁路线发展起来的,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筑波科技城,城市是沿着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而发展的。 〔总结〕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可以看出,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 〔阅读材料〕案例2《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分析说明嘉兴在不同时期,其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而扩展。 (2)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展示案例〕《大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衰》 随着大运河的开凿、通航和我国南北方贸易活动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扬州还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后来,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迅速发展。 〔材料分析〕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调查活动1〕结合课文内容,安排课外活动(网上查询柯桥地区的地图,就地图中主要的交通线内容走访当地交通、政府部门或访问长辈) 调查柯桥交通运输布局发生过哪些变化,对本县的聚落形态有什么影响?并用图或文字表达出来。 〔承转〕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空间的形态,对商业网点的分布同样也有影响。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商业网点? 〔说一说〕在你居住地周围,商业网点给你或你的家庭的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提高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公开课修订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 学设计公开课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设计 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教材分析】 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本章的编写就是选择了交通运输这一最重要的地域联系方式进行要点的讲授。 本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通过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的比较,阐述了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发展趋势,并选取了“南昆铁路建设”等案例来说明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及其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但教材内容较少,单纯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并不能完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求教师对交通的区位因素分析等内容进行深化。 【课标分析】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学情分析】 首先,“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是初中教材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小,学生对身边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其次,通过将近一年的高中地理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一般的读图、分析图和相关资料,并从中获取有用信

息的方法,也具有开展一些简单调查研究的能力。因此,教师通过展示教材案例,并进行相应知识的引导和方法的点拨,学生应该容易掌握该节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基本特点,可以对不同运输需求提出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建议。 2.了解我国当代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当中涉及到的交通运输网。过程与方法 1.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引入地理学知识,对其无序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和提升。 2.用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社会中的现象——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交通工程项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重点和难点】 重点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选择出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课件出示小品《三鞭子》图片。老师讲述小品里台词,在讲述台词的同时让学生观察赵本山的表情。 如今,我们中国人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修起了世界最高的铁路,这说明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第一课时 【出示板书】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教师指导】课件展示使了解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了解现代运输方式包含哪些。(学生自读,教师总结) 【教师承转】学习了各种交通运输工具,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劣,然后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有利于我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出行方式和路线。 【教师引导】客运和货运根据需要在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时要考虑

哪些因素呢?【学生活动】结合课文和图讨论比较 【归纳】学生归纳因素并列表: 运输方式运量运费运速 铁路较大较低较快 公路较小较高较快 水路最大最低最慢 航空最小最高最快 【举例分析】 1.山东济南某公司的王经理,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北京签订一份合同。 2.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游方案。 3.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往济南。 4.一吨活鱼从跋山水库运往沂水县城。 【学生活动】学生在各小组内进行热烈讨论,说出选择的方式并说明理由。(从多角度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从客运和货运两方面引导。)【分析归纳】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分析,选择货运与客运方式时应分别考虑的因素如下。客运:人数、运费、速度、目的 货运:运量、货物性质、运费、距离、时间 要根据人们的要求和客观条件对运输工具做出选择。 【师生归纳】人的出行:必须考虑出行目的。人们对货运的要求可以根据四个字:多、快、好、省。 货运:贵重或急需而数量不大──航空

(新)高三地理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一、知识结构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知识清单: 考点梳理 考点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A.从济南到乌鲁木齐参加会议,次日必须出席 B.从上海到大连旅游,想节约交通运费 C.从武汉将50吨大米运往上海 D.将大同的一批优质煤运往秦皇岛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根据货物的性质、运距、价格、速度等可以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航运和海洋运输两种,其特点具有速度慢、运费低、运输量较大等,同时选择水路运输还必须考虑是否有水道航线和港口条件。四个备选项中B项可以选择海洋运输,C项可以选择内河运输。A项可以选择空运,D项可以选铁路运输。 [方法技巧]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这是近几年高考的重要内容,在具体选择时,要掌握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方法和步骤,并要求掌握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 考点2.交通网的形式和层次 1.交通运输网: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线(如铁路、航线)、点(车站、码头)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2.交通运输网形式和层次 (1)形式:①单一形式:指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如铁路网、公路网、内河水路网、航空运输网、管道运输网等。②混合形式:指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如铁路-公路运输网、海路联运网等 (2)层次:省级综合运输网——大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3.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例2]我国正在兴起参观革命纪念地的红色旅游活动。完成下列要求。 (1)京九铁路干线通过的革命纪念地中,属于省会城市的是___________;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是_________(山)革命老区。 (2)某旅游团从上海出发,乘火车到遵义、重庆、郑州和徐州等地的红色旅游景点参观游览。请按照便捷的原则,依次填出在下列城市之间通过的铁路线名称。 上海—遵义:__________线、__________线、__________线、___________线 重庆—徐州:_________线、___________线、__________线。 [解析]本题结合时事热点——红色旅游,考查考生对地理事物在地图上的空间位置的识记能力,首先掌握京九铁路经过的省会城市和革命纪念地的分布,其次要明确我国铁路的分布情况。属于无图考图题,要求学生有较深厚扎实的基本功底。 [答案] (1)南昌大别山 (2)沪杭浙赣湘黔川黔襄渝焦柳(焦枝、安康一西安) 陇海 [规律总结]构成我国主要铁路网的——五纵三横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 案例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合作与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结合生活实例,进行交通运输方式合理选择 2、以兰渝铁路为例探究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和意义 教学难点 以兰渝铁路为例探究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和意义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 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交通的发展,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重要手段。本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首先我们来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展示) 【自学反馈】: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下面同学们翻开课本78页,阅读表5.1看看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结合它们的优缺点,想想以下生活实例,最适合选哪种运输方式?为什么?(生答) ,我们在选择何种交通运输方式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不仅要考虑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还要结合货物性质、运输的距离、运量和运费等综合考虑,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最终确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一般来说: 远程贵重急需数量少的货物航空 短途、量小、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公路 远程、量大、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铁路 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水路

液体状、气体状、粉末状固体货物管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人们交往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交通运输正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图片展示) 【问题探究】交通运输布局 (图片展示)这是一副中国铁路网分布图,思考:我国铁路网密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生答) 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受到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还有哪些因素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呢?下面我们以兰渝铁路为例,一起探究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因素。 兰渝铁路最早出现在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但直到百年后才实现贯通,可见其修建难度之大,地位之重。同学们带着下面三个问题来观看一段视频。(问题展示)在观看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把题目中涉及的关键字词,在导学案中写下来。 材料一:兰渝铁路地形图 材料二:兰渝铁路最早出自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规划线路基本上是"兰州-广元-南充-重庆"。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指出此线"经过物产极多、矿产极富之地区","中国铁路系统中最重要者"。同时把它列入了国民政府中央铁路系统重中之重。 材料三:兰渝铁路是我国地形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山区铁路干线之一,也是一条施工难度极大、风险极高的铁路。兰渝铁路不仅要穿越海拔3000米高的秦岭,还要穿越区域性大断裂10条、大断层87条,被称为“地质博物馆”。历经9年,十万名建设大军探索创新,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取得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 材料四:兰渝铁路(兰州西——重庆北),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中以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渝新欧国际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中国西南、西北之间最便捷、最快递的通道。兰渝铁路建成后,兰州与重庆的铁路运输距离将由现在的1466公里缩短至873公里,客车运行时间由现在的22小时缩短为6小时。 材料五:兰渝铁路与现有的渝黔铁路相连接,是兰州到重庆至广州的南北快速铁路大干线,将成为与京广线、京沪线并列的三条南北铁路大动脉之一,也将成为西部地区连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把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材料六:兰渝铁路沿线经过的25个县市区中,就有13个国定扶贫重点县,4个省级扶贫重点县。不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但兰渝铁路沿线有丰富的农牧业资源,有色金属资源(铅锌矿)、煤炭资源、建材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等。 1、影响兰渝铁路建设的因素有哪些?

高中地理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测试题

高中地理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测试题 2019.2 本试卷共4页,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 天然气经过超低温冷却,当温度下降到-161.5℃变成液体后,将其压缩储存在低温储存罐内,这就是液化天然气。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东临部毕湾(如下图),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在此合作兴建了垒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预计到2019年,“北极气”将从这里输往中国。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亚马尔半岛环境独特,当地对降低液化天然气生产成本最有利的因素是 A.气候严寒B.海运便利C.冻土广布D.暖流流经 2.“北极气”从俄罗斯输往我国,有关其最适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宜选用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 B.宜选用海洋运输——可利用北冰洋航线,但运费会随季节发生波动 C.宜选用内河航运——沿鄂毕河额尔齐斯河,输送至我国新疆境内 D.宜选用管道运输——气体不挥发,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 3.与诺维港相比,图中的天然气液化基地: ①夏至日的白昼更长②冬至日的日出更晚③自转的线速度更小④极昼期的时间更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运量”,2018 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也提出,推动大宗物流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以下简称“公转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大宗物流“公转铁”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货物的运输量 B.突显铁路运输优势 C.减少汽车运输超载 D.改善沿线环境质量 5.我国为了促进大宗物流“公转铁”应 A.限制货运汽车上路 B.完善公路交通便捷度 C.提升铁路服务效率 D.大规模兴建货运铁路 6.下列货物运输中最适宜“公转铁”的是 A.大同煤炭运往天津港 B.东北小麦运往福建 C.上海港鲜鱼运往苏州 D.北京医药运往西藏 英国面包蟹因其个大质优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每年9月~次年3月是英国面包蟹最肥美的时候,2~3月为销往中国的旺季。出口到中国的面包蟹均为严格筛选的个头最大的母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2~3月,中国从英国大量进口面包蟹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旺盛B.正值产蟹旺季C.进口关税较低D.保鲜成本较低8.英国出口到中国的面包蟹均为母蟹的原因是() A.母蟹个体更大,数量更多B.捕捞母蟹更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C.母蟹更适宜远距离运输D.食用母蟹更符合中国人偏好 9.英国面包蟹运至中国适宜采取的运输方式为() A.海运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铁路运输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和沿线国家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上图为一艘从欧洲开往中国广州的集装箱货轮11月份的航行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交通布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以青藏铁路、川藏铁路为例,归纳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主要因素。 2. 结合福建铁路建设,学会简单的交通运输选线及布局,形成作品。 3. 通过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分析,学会用地理视角认识周围的世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天路”,让学生在激动人心的旋律中欣赏青藏风光,感受青藏铁路的风采,迅速进入新课情境。 (一)以例得法——青藏铁路 设计意图:提供“青藏铁路建设”的关键素材,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反思”抽取影响青藏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从而初步构建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原理模型。为适当降低项目式学习的“门槛”,该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充分的信息资源,意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发展。 【项目1】青藏铁路建设 鲁教版教材P94 活动及下列补充材料

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1984 年西宁至格尔木段投入运营,2006 年7 月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通车,2014 年8 月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拉萨—日喀则)铁路开通运营。 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有利于促进西藏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优化西藏的产业结构;有利于西藏矿产资源的开发,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西藏与中东部地区的交流 与合作;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互助、巩固边疆稳定和西南国防。 [基本流程] 1. 提出问题:针对青藏铁路的建设,引导学生提出有深度的地理问题,并形成有价 值的问题链:为何建?→在哪里建?→有何自然障碍?如何保障? 2. 解决问题:将全班同学分成“需求论证组、线路选择组和技术保障组”3个小组,每 个小组探究1 个问题。 (1)需求论证组:(为何建)为什么要建设青藏铁路? (2)线路选择组:(在哪儿建)在四个预选方案中,为什么最终选定青藏方案?(3)技术保障组:(有何自然障碍,如何保障)从自然环境考虑,在青藏铁路建 设中遇到哪些自然障碍?在铁路建设中采取哪些措施克服自然障碍? 教师参与到小组探究中点拨疑难、引领思路、搜集生成问题,调控探究方向和教学进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