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2019届海淀区高三期中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2019届海淀区高三期中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2019届海淀区高三期中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2019届海淀区高三期中试题(解析版)

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三地理

一、选择题。

1.科学家预测在2019年至2020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据此,“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①地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地球降水有的地方增多,有的地方减少。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太阳活动耀斑减少,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详解】太阳表面将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据此,“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地球降水有的地方增多,有的地方减少,①错。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次数将减小,②错。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③对。太阳活动减少,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④对。D对,A、B、C错。

2018年9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顺利召开。图1为非洲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 峰会期间,

A. 北京比金沙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B. 北京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C. 北京日出东南,比开普敦日出早

D. 地球公转和自转速度都逐渐减慢

3. 图示区域

A. 年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加

B. 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C. 甲地受寒流的影响,降温明显

D. 乙地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答案】2. B 3. C

【解析】

【2题详解】

峰会期间,日期是9月3日至5日,太阳直射点距金沙萨较近,北京比金沙萨正午太阳高度角小,A错。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向南移动,北京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B对。夏半年,北京日出东北,比开普敦日出早,C错。地球向近日点靠近,公转速度在逐渐加快,D错。故选B。

【3题详解】

根据图例,图示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逐渐增加,A错。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增高,B 错。甲地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降温明显,C对。乙地受东南信风影响,降水丰富,没有季

风影响,D错。故选C。

图中的4条曲线反映R地某日近地面观测的辐射和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其中,太阳总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总辐射强度,地面净辐射强度是指地面收入与支出辐射差额的强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 影响R地该日太阳总辐射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高度②气候类型③地形特点④地表温度⑤云量变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5. 图中曲线与地面净辐射强度、近地面大气温度、地表温度依次对应的是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乙、甲

D. 甲、丙、乙

6. 此次的观测地点和时段可能是

A. 西欧平原,3、4月份

B. 撒哈拉沙漠,7、8月份

C. 青藏高原,5、6月份

D. 准噶尔盆地,10、11月份

【答案】4. C 5. B 6. C

【解析】

【4题详解】

影响R地该日太阳总辐射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①对。气候类型反映一地多年的气候特征,不能体现某日的太阳辐射强弱,②错。地形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③对。地表温度不影响太阳辐射,④错。云量多,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到达地面的少,⑤对。C对,A、B、D错。

【5题详解】

根据能量补给来源,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图中曲线甲温度仅低于太阳总辐射,是地面温度。地面净辐射强度是指地面收入与支出辐射差额的强度。夜晚地面支出大于收入,地面净辐射强度为负值,对应乙。丙表示近地面大气温度。与地面净辐射强度、近地面大气温度、地表温度依次对应的是乙、丙、甲,B对。A、C、D错。

【6题详解】

图中太阳总辐射量最大值,地方时是12点,世界时对应6点,该地的经度约90°E,不可能是西区平原、撒哈拉沙漠,A、B错。丙表示近地面大气温度,该日最低气温大于0℃,准噶尔盆地在10、11月份的气温小于0℃,D错。此次的观测地点和时段可能是青藏高原的5、6月份,C对。

【点睛】影响某日太阳总辐射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地面净辐射强度是指地面收入与支出辐射差额的强度。夜晚地面支出大于收入,地面净辐射强度为负值,对应乙。地方时12点,太阳总辐射量最大,世界时是6点,该地的经度约90°E。

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7. 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①⑤⑥

D. ④⑤⑥

8. 图示环流状况出现时,

A. 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

B. 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

C. 南非高原上草木葱茏

D. 南极大陆紫外线强烈

9. 能够正确表示气流②运动模式的是

A. B.

C. D.

【答案】7. C 8. B 9. C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夫妻纬度位置和风向,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①赤道低气压带,①对。②是高空气流,不能带来降水,②错。③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干燥,③错。④是东北信风带,干燥,④错。⑤是盛行西风带,能带来降水,⑤对。⑥是副极地低气压带,降水较多,⑥对。C 对,A 、B 、D 错。

【8题详解】

结合纬度,图示环流状况出现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北半球是夏季。内蒙古高原草木茂盛,A 错。地中海沿岸受副高控制,碧海晴空,B 对。南非高原正值冬季,草木枯黄,C 错。南极大陆是极夜现象,没有紫外线辐射,D 错。

【9题详解】

结合图示纬度,气流②位于中低纬度高空,由赤道吹向较高纬度区域。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是西南风。在30度纬线附近,偏转成高空西风下沉,与图C 相符,C 对。图A 气流向左偏,图B 没有偏转,图D 气流直接到达了60度纬线,A 、B 、D 错。

2018年9月16日17:00台风“山竹”在广东省登陆。图Ⅰ、图Ⅱ分别为16日8:00、17日8:00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