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气象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50题

2010年气象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50题

2010年气象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50题
2010年气象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50题

2010年气象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50题)

1.2010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世界气象日--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60年。

2.中华民族的文化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从冷、暖、干、湿,到春、夏、秋、冬;从风、云、雷、电,到雨、雪、霜、雾……它们在成语世界里也可谓是“气象万千”。你能说出四个与气象有关的成语吗?风干物燥、风雨交加、温暖如春、电闪雷鸣、春意盎然。

3.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氮、氧、氩、二氧化碳和水汽

4.什么叫逆温层?它对空气污染有什么作用?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通常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就象一个锅盖一样,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由于这种原因,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烟尘、汽车尾气以及各种有害气体,无法向外向上扩散,只有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形成并加重大气污染。

5.你知道什么是灰霾天气吗?把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称为阴霾天气。

6.1860年以来的一百多年间,全球地表温度的年平均值升高了 0.6℃,其中,最暖的十年都出现在1990年以后。这是科学家称为“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依据。

7.1982年,科学家首次发现臭氧减少的现象是在(南极)上空。

8.你知道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在空中哪一层吗?对流层

9.你知道4级风地面物体的征象是什么吗? 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枝动摇,高草呈波浪起伏。

10.请你说出“九九歌”的内容。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11.什么是气候资源?气候资源具有哪些特征?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是有利于人类经济活动的气候条件。包括太阳辐射、热量、水分、空气,风能等。它是一种取之不尽,又是不可替代的。气候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不可或缺性。第二,自然性。第三,利弊相生性。第四,多样性。

12.请说出“气象”“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是什么?“气象”,是一个统称,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天气”,指一个地方瞬时或较短时间内的风、云、降水、温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综合状态;“气候”,则是指整个地球或某一个地区、某一城市年、季、月或一段时期内有规律性的天气特征加以概括总结,得到的大气平均状况。

13.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很多看云识天气的谚语。请对出“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14.看风也能识天气。请对出“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15.什么是“倒春寒”?在气象上,把入春后“前暖后冷”的天气称为“倒春寒”。入春是指气温上升到候(5天)平均气温高于10℃以后。在这个条件下,如遇到本应逐渐回暖的气候,在受到较强冷空气影响后,气温会突然下降,降至常年同期平均气温值以下,就是所谓的“倒春寒”了。

16.对于多数人来说,最舒适的环境温度是多少?22-24度

17.你知道什么是空间天气吗?由于太阳上出现的耀斑和日面物质抛射等剧烈活动,给地球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卫星运行和安全、以及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和危害,

人们把这种由太阳活动引起的短时间尺度的变化,称之为空间天气。

18.你知道什么是酸雨吗?酸雨是指含有一定数量的酸性物质(pH值小于5—6)的大气自然降水,包括雨、雪、雹、露等。

19.什么是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是大气中具有一定的温度、气压或风等气象要素空间结构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

20.什么是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根据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对某一地区未来的天气作出分析和预测,是大气科学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重要手段。

21.我们在做气温的观测时,常用温度计或温度表。你知道这两种测量气温的工具的区别吗?温度表和温度计的区别在于,后者可以自动而连续地记录数据,而前者需要人工读取数据。

22.每年三月份中,有哪些属于“环境保护纪念日”?植树节、世界水日和世界气象日。

23.天气雷达是利用电磁波能被云雨粒子_ B.反射;_原理,而发展起来的大气探测工具。

24.什么是锋面?

锋面简称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的一条过渡带。当冷空气主动,推动暖空气移动时,这一过渡带就叫做冷锋;反之,当暖空气推动冷空气移动时,就称为暖锋。当冷、暖空气势力相当,谁也推不动谁时,这一过渡带稳定少动,就称之为静止锋。

25.你知道什么是大气本底吗?大气本底是在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条件下大气各成分的自然含量。

26.什么是道路结冰?道路结冰是指降水,如雨、雪、冻雨和雾滴,碰到温度低于0摄氏度的地面,而出现的积雪或结冰现象。

27.道路结冰,作为学生应如何应对?过马路要服从交通警察指挥疏导,少骑或不骑自行车上学,不在有结冰的操场或空地玩耍,如做溜冰远动要做好防护措施。

28.大雾的危害有哪些?大雾天气可影响交通运输,危及航班安全,破坏电力设施,还可影响人体健康。

29.什么因素造成现代气候变化?人类活动

30.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是什么?生态系统的平衡将受到威胁,粮食安全不能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增多、增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31.对于气候变化,作为个体应如何应对?应树立保护气候与环境的科学意识,积极节约能源,改变个人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32.你知道开国大典的天气预报员是谁吗?章淹

33.气候与人的长相有关吗?请列举一、二例。阔鼻,便于散热;

34.穿得多、戴的多,就可以防冻疮了吗?不行。因为穿多了会消弱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而且由于限制了远动,末梢血液循环不够,反倒更容易长冻疮。

35. 蒸发除受气温影响外,还受那些气象因素的影响。风、降水和气压等影响。

36. 什么是气候异常?是对气候正常相对而言的。所谓气候正常,是指气候的变化接近于多年的平均状况,比较合于常规和较适宜于人类的活动和农业生产。异常:是不经常出现的,如奇冷、奇热、严重干旱、特大暴雨、严重冰雹、特强台风等。它对人类的活动和农业生产有严重的影响。

37. 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使大气变暖,使大气变暖,类似“温室”作用。

38. 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是什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39. 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容易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当强风吹起尘沙,使

得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达到下面哪条标准,即可定义为沙尘暴?C.小于1公里。

40. 夏季经常出现的打雷天气,它是积雨云中两种不同性质电荷云团之间所引发的放电现象。

41. 为什么在低气压附近经常出现阴雨天气?低气压附近盛行上升气流,空气上升,温度降低,可使未饱和空气变成饱和或过饱和,从而形成云和降水。

42. 什么是气团?气团是指在水平方向上大气的物理属性主要指温度、湿度和稳定度.对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块。

43. 什么是气溶胶?空气中悬浮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的总称,典型大小为0.01~10微米,能在空气中滞留至少几个小时。

44. 什么是太阳风暴? 太阳风暴是一种称为“太阳黑子”的天文现象,它是由于太阳大气中产生局部爆炸,在太阳表面出现耀斑和黑子所形成的。

45.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阳光进入大气时,波长较长的色光,如红光,透射力大,能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而波长短的紫、蓝、青色光,碰到大气分子、冰晶、水滴等时,就很容易发生散射现象。被散射了的紫、蓝、青色光布满天空,就使天空呈现出一片蔚蓝了。

46. 为什么沿海地区会出现海陆风?这是因为海洋和陆地受到太阳照射后,其反应各不相同:白天陆地受到太阳照射后,温度升高得很快,到了晚上,温度下降得也快;而海洋呢,由于海水的比热较大,海水的温度不容易升高,到了夜里,海水又把白天储藏起来的热量慢慢地放出来。因此,在白天,海洋上空总是较陆地上凉爽;夜间,海洋上空则比陆地上温和。白天,由于海洋上比陆地冷,气压比陆地高,所以空气就从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夜间,由于陆地比海洋冷,气压比海洋上高,所以空气就从大陆流向海洋,形成陆风。

47. 什么是能见度?人的正常视力所能看到的目标物的最大距离,称之为能见度。

48. 为什么刮风有时会使气温升高?一是冷空气本身不强,它的到来不足以使大气有明显的改变;二是冷空气移动速度较快,虽然风速较大,但在当地停留的时间短,还没来得及降温就已移出本地;三是当冷空气到来时,由于风力较大,使靠近地面的逆温层遭到破坏而使气温升高,再加之在风的作用下。空气污染物容易扩散,大气透明度较好,光照充足,空气干燥,气温就特别容易升高。

49. 为什么美国龙卷风特别多?美国东濒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面又有墨西哥湾,大量的水汽不断从东、西、南面流向美国大陆。水汽多,雷雨云就容易发生发展。当雷雨云发展到一定强度后,就会产生龙卷风。

50. 彩虹通常是白天雨后出现的,但是,在夜间会不会出现呢?只要夜间有明亮的月光,大气中又有适当的水滴,月光在大气中的雨滴上经过折射和反射,同样可以形成彩虹—月虹。

1.何谓海拔高度和海拔零点? 海拔高度也称绝对高度,是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

垂直距离。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

2.你知道我国最高的气象站在哪里吗?你知道我国最低的气象站在哪里吗?青藏高原腹

地的安多气象站。位于新疆北部吐鲁番盆地的东坎气象站

3.台风为什么产生在热带海洋上?因为台风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比较高的海洋温

度;二是充沛的水汽。而在海上具有气温非常高,使低层空气可以充分接受来自海面的水源的条件

4.

5.大雁为什么总要南来北往?北方一到冬季,天气寒冷,大雁寻找食物比较困难,它们只

好迁移到气温适宜、食物充足的南方度过漫长的冬日。但南方气候等诸方面不是大雁的长久居所,也不利于它们繁育后代,所以春天一到,它们又飞回北方安居。

6. 6. 气象台为什么能预报天气?因为天气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首先要了解天气的变

化,然后气象台预报员根据各地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周密的研究和分析,就能作出天气预报来。

7.高山上的气温为什么比山下低?这是因为地球周围的大气是从太阳那里得到热量的,但

空气增温不是直接靠太阳辐射,而是靠地面辐射。空气中的水汽、尘埃等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很差,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却很强。简单的说,就是太阳先晒热地面,地面再放热,使空气增高温度。地势高的地方虽然离太阳较近,但空气稀薄,吸收太阳和地面的辐射就少。空气中二氧化碳有吸热保温作用,高原空气稀薄,含二氧化碳少,所以吸热保温能力差;同时空气升高时,压力减少,体积膨胀,本身还要消耗一部分热量。所以地势越高的地方,气温越低。

8.日最高温度为什么不出现在中午?这是因为影响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强

度,太阳光热并不能直接使气温升高。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晒热了地面,地面吸收的热再放出去烘热空气,空气的温度主要是间接从地面得到的。虽然夏天的中午,太阳光照射地面最接近直射,地面和空气受热量强,但地面放出的热量,少于太阳所供应的热量,所以此时并非是热的时候。中午以后,地面温度仍能继续升高,一直等到地面放出的热量等于太阳所供应的热量时,地面温度才能升到最高;而近地面气温的升高,必须从地面放出的热量得到,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因此夏天最热的时候不是中午,而是午后2—3点钟的时候。

9.在气象上把大气分为哪几层?我们见到的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哪一层?大气层可分为

几个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主要天气现象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从10-12公里以内的对流层。

10.什么是寒潮? 寒潮天气是冬半年里的一种剧烈降温现象。中国气象局规定,由于强冷空

气的入侵影响,凡能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且在这一天内,其最低气温又在5℃以下的,就叫做“寒潮”。

11.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这是因为冬季天气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盖在土壤上的雪是

比较松软的,雪花和雪花之间留有空隙,空隙中充满空气,空气又具有不良的热传导特性,这样就像给庄稼盖了一条棉被。等到冷空气过去以后,天气渐渐回暖,雪慢慢融化,这样既保住了庄稼不受冻害,而且雪融下去的水留在土壤里,给庄稼积蓄了很多水,对春耕播种以及庄稼的生长发育都很有利。

12.干旱灾害只发生在我国北方,而洪涝灾害只发生在南方,对吗?为什么?不对,南方北

方均可出现干旱或洪涝。

13.为什么在低气压附近经常出现阴雨天气?低气压附近盛行上升气流,空气上升,温度降

低,可使未饱和空气变成饱和或过饱和,从而形成云和降水。

14. 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定出了一年中的24个节气,你知道是在哪个历史时期吗?早在春

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1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15.

你知道什么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吗?厄尔尼诺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厄

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海洋表面温度持续异常增温(连续6个月高于常年0.5℃)的现象。拉尼娜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拉尼娜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

16.火山爆发会对气候有影响吗?有。因为,在火山爆发时喷射出大量的火山灰和火山气体,

除了对当地气候造成极大影响外,火山灰和火山气体经过大气氧化后形成的硫酸盐气溶胶能够到达平流层高度。这些火山物质可以显著的反射太阳辐射,导致其下层的大气冷却。因此一般在强火山爆发后会,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现象。

17.你知道人耐高温的能力有多大吗?在相当干燥的环境下,健康人可在气温高达50℃的环

境中呆上2个小时,在70℃的环境中呆上15分钟,在100℃的环境中呆上1分钟,而不受任何损害。但这并不等于人就可以耐这样的高温了。

18.你知道天气预报的由来吗?1854年11月14日,一场意外的大风暴将停泊在黑海地区的

英法联合舰队全部冲散了。拿破仑三世闻讯后,非常震怒,立即命令巴黎天文台负责调查这场大风暴的起因,著名天文学家勒威耶受命负责这项调查工作,他对气象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发现有一个低气压带开始出现在欧洲西部的大西洋海面上,后来向东南方向移动,最后移到了黑海,这就是引起这场灾难的原因所在。以后,勒威耶建议有关部门立即设立一个气象网络。勒威耶的这个建议得到了采纳,天气预报也就是这样产生的。

19.

什么是气候异常?是对气候正常相对而言的。所谓气候正常,是指气候的变化接近于多年的平均状况,比较合于常规和较适宜于人类的活动和农业生产。异常:是不经常出现的,如奇冷、奇热、严重干旱、特大暴雨、严重冰雹、特强台风等。它对人类的活动和农业生产有严重的影响。

20. 气象谚语说“鱼鳞天,不雨也风颠”,为什么?鱼鳞天,是指天空中的云彩像鱼鳞一小朵一小朵排列在天空,它不是像鱼鲤鱼斑那样大,而是较小朵的,在气象上称这种云为高积云,它多产生在低气压的前部,一般表示未来二十四小时后有低气压北上,天空不太稳定,天气将转坏,即使不下雨也要刮风。

20.何谓“风切变”?风切变是一种大气现象,是风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突然变化。风切

变是导致飞行事故的大敌,特别是低空风切变。国际航空界公认低空风切变是飞机起飞和着陆阶段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被人们称为“无形杀手”。

21.

你知道什么是空间天气吗?由于太阳上出现的耀斑和日面物质抛射等剧烈活动,给地球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卫星运行和安全、以及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和危害,人们把这种由太阳活动引起的短时间尺度的变化,称之为空间天气。

青少年气象知识竞赛题

2013 年气象知识竞赛100 题 1. 科学家用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2013 年2 月28 日,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 的中文名字确定为“ 细颗粒物”。 2、台风眼里是()风。A .大B .小C.无D .狂 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主要反映()的气候特点 和农事概况。 A.淮河下游地区 B .黄河下游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D.黄河中下游地区 4、在我国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发布蓝、黄、橙、红色四级预警信号的有台风、 暴雨、寒潮、大风、(暴雪)等5 种气象灾害。 5、雷鸣电闪时在室外的人,为防雷,应该(BCD )。 A .在大树下躲避 B .到低洼趴下 C.不要打手机 D .不要到汽车里躲避 6、突遇泥石流来袭时应该(AD )。 A.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 B .顺沟方向往上游跑 C.顺沟方向向下游跑 D .不要惊慌,迅速拨打求救电话。 7、遇洪水应该(ABCD)。 A .尽快撤离到高处如楼顶避险 B .不要爬上带电的电线杆、铁塔C.及时关闭电源、煤气 D .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游泳逃生。 8、在室外遇上龙卷风时,应该(ABCD)。 A .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垂直方向逃离,就近寻找低洼地面趴下 B.要远离大树、电杆,以免被砸、被压或触电 C.可以在汽车中躲避 D.在公共场所,应向指定地点疏散。 9、道路上因地面温度过低(低于0℃)出现结冰现象称为道路结冰,这种情况下应该(ABCD)。 A .采取防滑措施,小心驾驶 B .行人出门要当心路滑跌倒 C.老人小孩尽量不要外出 D .机动车一定要服从交通民警指挥疏导 10、中暑现场急救要点是(ABCD)。 A .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尽量通风处,敞开衣襟B.喝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服用人丹或十滴水 等C.呼吸困难者,及时进行人工呼吸D.严重中暑昏迷不醒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抢救,并及时送医院。 11、被雷击中人常常会发生心脏突发停止跳动、呼吸突发停止的现象,此时现场抢救要领是(ABCD)。 A .将受伤者平放在地,不要急于挪动 B .马上进行人工呼吸C.及时做心外按摩 D .立即呼叫 急救中心。 12、发生冻伤处理要领是(ABD)。 A .迅速离开低温现场和冰冻物体,将患者移植室内B.如果衣服与人体冻结,应用温水溶化后再 脱去衣服C.冻伤部位可以用热水泡或用火烤D.加盖衣物、毛毯以保温。 13、遇城市雨涝,百姓应该(ACD)。 A .关闭电源、煤气 B .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 C.千万不要贪恋财物,应及时撤离危房D .千万不要游泳逃生 14、夏季的一天,三个学生并排在一起走路,突然雷电交加,其中有一个学生被雷击倒,另外两名学生安然无恙。你认为可能吗为什么( )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学习帮手 .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 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 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

气象知识竞赛试题初中范文

第二场(半决赛)试题2015-03-23 16:45:29 来源: 一、初露锋芒(12道选择题) 1. 我国每年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A.1%~2% B.1%~3% C.1%~4% B 2. 地球()指的是一个由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的十分复杂的系统。 A、天气系统 B、气候系统 C 、陆地系统 B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危害气 象探测环境活动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 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以下的罚款。 A、十万元 B、五万元 C、三万元 B 4. 下列不属于灾害性空间天气的是哪个【C】 A.太阳风暴 B.地球空间暴 C.风暴潮 5. 我国大部分灾害性的泥石流多发生在什么季节【A】 A.夏秋季节 B.秋冬季节 C.冬春季节 6. 我国的气象谚语大多数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因此对天气的预测是 非常准确的。谚语“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和“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中提到的分别是哪种云【B】 A.淡积云和层积云 B.透光高积云和钩卷云 C.卷积云和积雨云 7. 下列哪个力与风的形成无关【C】 A.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重力 8.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的天气现象是( A )。 A 雪B霜 C 雾 9. 臭氧层被誉为地球的“生命之伞”,是因为它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哪一 部分,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系统【B】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10. 二十四节气中表示降水明显增加的节气是哪个【C】 A.清明 B.雨水 C.谷雨 11. 在卫星可见光黑白云图上,积雨云常表现出什么样的色调特征(C)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 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答案: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 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 在对流层中, 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 平均每上升100米, 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 (3) 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4) 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

气象知识竞赛试题初中

气象知识竞赛试题初中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2、气象知识竞赛决赛试题 第一场(半决赛)试题 2015-03-23 16:44:05 来源: 一、初露锋芒(12道选择题) 1.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C )以上。 A.50% B.60% C.70% 2. 地面到低空1000米的大气温度分布随着高度如何变化,不利于雾和霾的消散( C ) A 高度升高,气温下降 B 高度升高,气温不变 C 高度升高,气温升高 3.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部和中部太平洋海水温度( B )的现象。 A 、异常降温 B、异常增温 C、没有变化 4. 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2009年世界气候大会在(B )召开。 A 、中国北京 B、丹麦哥本哈根 C、卡塔尔多哈 5. 我国现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也是我国物候学研究创始者是(A )。 A、竺可祯 B、叶笃正 C、涂长望 6. 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暴雨橙色预警信号,表示近(B )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并可能持续。居民应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场所避雨。 A、1小时 B、 3小时 C、 6小时 7. 加热近地面大气的主要方式是什么【B】 A.吸收太阳的可见光辐射 B.吸收红外波段辐射 C.地面热量通过地面附近空气垂直运动加热大气

8. 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实现增雨雪、(C )、防霜等目的的活动。 A、防雷、消霾、消雾. B、防雷、消霾、消雨. C、防雹、消雨、消雾. 9. 我国发生范围最广的气象灾害是什么【B】 A.台风 B.干旱 C.洪涝 10. 缓解气候变暖,践行低碳生活的理念,夏天空调温度应该控制在多少摄氏度以上【C】 ℃℃℃ 11. 你认为气象卫星不能完成下列哪个工作【B】 A.监测云的发展演变 B.监测气温 C.监测台风 12. 以下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级别根据颜色来划分,预警级别最高的是什么【c】 A.蓝色预警信号 B.黄色预警信号 C.红色预警信号 二、争分夺秒(判断题40道) 第一组: 1. 气候变化是指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通常用不同时期的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统计量的差异来反映。【对】 2. 台风与强热带风暴相比,台风破坏力更大。【对】 3. 地震可以通过地震云来预测。【错】(不能) 4. 在山区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如果上游来水突然浑浊、水位上涨较快时,应该立即过河。【错】(不能) 5. 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光化学反应的转化。【对】

气象知识竞赛题(1)

明溪县城关中心小学2011年气象知识竞赛题 一、判断题。 1、气象上把风的来向确定为风向。(对) 2、下雨天,不要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躲雨。(对) 3、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对) 4、冷空气会造成气压下降。(错) 5、霜降意味着霜是从空中降下来的(错)。 6、“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撑伞困难,高的草不时倾伏于地”目测风力等级为6级。(对) 7、云层越厚越暗,预示大雨即将来临(对)。 8、出现台风暴雨天气时,最好呆在家中,关好门窗。(对) 9、雪深是从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对) 10、在山区,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如果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应立即过河。(错) 11、城市里不会发生干旱灾害。(错) 12、降水量是指某一时间段内未经蒸发、渗漏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错) 1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10-22℃”,其中,10℃表示一天中的最低温度。(对) 14、一年中平分白天黑夜(昼夜长短一样)的节气是春分、冬至。(错) 15、天越蓝说明空气湿度越大。(错) 16、在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不要打电话、看电视,并把电视天线插头及电源线插头拔下。(对) 17、温度越低,湿度越大,人越感觉冷。(对) 18、气温越高,湿度小,风速大,森林火险等级越高。(对) 19、冬天不会打雷。(错) 20、雷雨天气时,躲到大型金属广告牌下避雨。(错) 21、气象上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对) 22、你面北而站,风从你背后吹来,使你感觉被往前推,由此判断当时是吹北风。(错) 23、打雷的时候往往伴有闪电,我们会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对) 24、赤道地区是全球气温最高的地区(对)。 25、“神舟”飞船选在晚上发射的原因,是便于飞船发射升空时地面人员和设备的观测。(对) 26、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对) 27、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红色气象灾害代表特别严重。(对) 28、台风与强热带风暴相比,台风破坏力更大。(对) 29、天气现象符号“△”的含义是冰雹。(对) 30、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对) 二、单项选择题

动力气象课后习题答案

1、大气运动方程组一般由几个方程组成?那些是预报方程?哪些是诊断方程?答:大气运动方程组一般由六个方程组成,分别是三个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能量方程、状态方程;若是湿空气还要加一个水汽方程。 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能量方程是预报方程,状态方程是诊断方程。 2、研究大气运动变化规律为什么选用旋转参考系?旋转参考系与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有什么不同? 答:地球以常值角速度Ω绕地轴旋转着,所以任何一个固定在地球上并与它一道运动的参考系,乃是一个旋转参考系。 为了将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于研究相对于旋转参考系的大气运动,不但要讨论作用于大气的真实力的性质,而且要讨论绝对加速度与相对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而言,旋转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加入了视示力(科里奥利力、惯性离心力)。 3、惯性离心力与科里奥利力有哪些异同点? 答:都是在旋转参考系中的视示力;惯性离心力恒存在,而大气相对于地球有运动时才会产生科里奥利力。 4、重力位势与重力位能这两个概念有何差异? 答:重力位势:重力位势表示移动单位质量空气微团从海平面(Z=0)到 Z 高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重力位能:重力位能可简称为位能。重力场中距海平面 z 高度上单位质量空气微团所具有的位能为Φ=gz,引进重力位势后, g等重力位势面(等Φ面)相垂直,方向为高值等重力位势面指向低等重力位势面,其大小由等重力位势面的疏密程度来确定。所以,重力位势的空间分布完全刻划出了重力场的特征。 5、试阐述速度散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散度与运动的参考系有没有关系? 答:速度散度代表物质体积元的体积在运动中的相对膨胀率。 因,故速度散度与运动的参考系没有关系。 8、计算 45° N跟随地球一起旋转的空气微团的牵引速度。 答:由速度公式可知,牵引速度为: 大小为;方向为向东。 19、证明相对加速度可写成

气象知识竞赛题(汇总)

气象知识竞赛题(汇总) 单项选择题: 1、航空器升力的产生是由于( )。 A、机翼上、下表面压力相等 B、机翼上表面压力大、下表面压力小 C、机翼上表面压力小、下表面压力大 D、机翼上表面有压力、下表面无压力 答案(C) 2、航空气象中大雾(FG)是指能见度( )。 A、< 800 米 B、> 1000 米 C、< 1000 米 答案(C) 3、航空气候资料一般至少有( )年时间观测为依据。 A、5 B、10 C、3 答案(A) 4、在新建机场或现有机场增设跑道之前,应尽早开始收集新机场位置和现有机场增设跑道的有关( )资料。 A、气象 B、气候 C、大气 答案(B) 5、UTC 表示( ),SFC 表示( )。 A、世界协调时;地面 B、世界协调时;近地面 C、北京时;近地面 答案(A) 6、配备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或者自动气象站的机场气象台(站)应当每日( )连续发布例行机场天气报告。 A、24 小时 B、13 小时 答案(A)

7、温度越高,空气密度越小,飞机所获升力( ),结果最大允许起飞重量( )。温度越低,效果则相反。 A、减少;减少 B、增加;增加 C、减少;增加 答案(A) 8、国际航行气象服务的目的是对国际航行的( )、( )和效率做出贡献。 A、安全;正常 B、提前;安全 答案(A) 9、如果报告跑道入口处有雷暴活动,此时着陆可能会遇到( )。 A.低空风切变 B.大雾 C.云底高度很高的层云 D.锋面影响 答案(A) 10、某地点的海拔高度是指( )。 A、该点到机场平面的距离 B、该点到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C、该点到 1013 百帕气压面的垂直距离 D、该点上的气压高度表拨到 QFE 指针指示的高度 答案:(B) 11、对飞行影响最大的垂直运动是( )。 A.强对流 B.系统性缓慢抬升 C.乱流 D.大气波动 答案(A) 12、航空器起飞着陆时使用跑道主要取决于( )。 A、跑道的坡度 B、机型 C、进场航迹与跑道中心延长夹角大小 D、地面风向风速 (D) 13、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基础型公益事业,气

气象知识竞赛

—、判断题。 1、气象上把风的来向确定为风向。(对) 2、下雨天,不要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躲雨。(对) 3、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对) 4、冷空气会造成气压下降。(错) 5、霜降意味着霜是从空中降下来的(错)。 6、“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撑伞困难,高的草不时倾伏于地”目测风力等级为6级。(对) 7、云层越厚越暗,预示大雨即将来临(对)。 8、出现台风暴雨天气时,最好呆在家中,关好门窗。(对) 9、雪深是从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对) 10、在山区,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如果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应立即过河。(错) 11、城市里不会发生干旱灾害。(错) 12、降水量是指某一时间段内未经蒸发、渗漏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错) 1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10 —22 C”,其中,10 C表示一天中的最低温度。(对) 15、天越蓝说明空气湿度越大。(错) 14、在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不要打电话、看电视,并把电视天线插头及电源线插头拔下。(对) 15、温度越低,湿度越大,人越感觉冷。(对) 16、气温越高,湿度小,风速大,森林火险等级越高。(对) 17、冬天不会打雷。(错) 18、雷雨天气时,躲到大型金属广告牌下避雨。(错) 19、气象上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 1.5米高处的温度。(对)

20、你面北而站,风从你背后吹来,使你感觉被往前推,由此判断当时是吹北风。(错) 21、打雷的时候往往伴有闪电,我们会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对) 22、地球上出现的潮汐现象是由于地日吸引力的作用。(错) 23、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对) 24、台风与强热带风暴相比,台风破坏力更大。(对) 25、天气现象符号“△”的含义是冰雹。(对) 二、单项选择题 1、每年的(A)为“世界气象日”。 A、3月23日 B、1月21日 C、12月1日 2、夏季经常出现的打雷天气,它是积雨云中两种不同性质电荷云团之间所引发的现象。(A) A.放电;B?空气流动;C.混合运动。 3、露,是水汽冷却(C)而成。 A、凝华 B、冻结 C、凝结 4、森林火险等级预告为五级时,林区需要注意什么:(C) A、林区要注意野外用火安全 B、林区要控制野外用火 C、林区要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5、雾,是悬浮于近地面层中的大量微小(C)。 A、细沙 B、尘土 C、水滴 6、冰雹,是坚硬的球状,锥装或形状不规则的(C)降水。 A、自然 B、液态 C、固态 7、霜,是(B)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 A、水 B、水汽 C、冰8、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 A、躲进小房间 B、去楼道 C、原地不动

气象科普知识竞赛参考试题

气象科普知识竞赛参考试题 气象科普知识竞赛参考试题 暴雨导致马路积水,遇到车辆熄火时应(A) A、立即弃车,奔向高处 B、躲在车内等待救援 C、把车推出走 对同一种物体来说,雷电喜欢的物体是(B) A、干的物体 B、湿的物体 C、不是很干物体 在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时应该(C) A、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B、大步跑离 C、双脚并拢跳离 遇到大风天气,同学通常可以在大型广告牌下避风(B) A、可以 B、不要在广告牌下避风 C、风大时躲一下 夏天,如果同学在操场上中暑昏倒后,应马上采取(B) A、按人中穴让其苏醒 B、转移到阴凉处

C、用凉水降温 夏天,在操场上突然遭遇雷雨,应立即将金属标枪、球拍等扛回室内(A) A、不可以扛在肩上 B、可以扛在肩上 C、扛在肩上或不扛在肩上都行 雷雨时,在家看电视的同学较安全的做法是(B) A、继续看,消除恐惧 B、关掉电视机 C、坐得远一点看 大雾天,同学们可以利用能见度差进行各种游戏(B) A、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非常有趣 B、雾天污染重不宜做游戏 C、雾天空气潮湿,做游戏嘴不干 高温天气同学们应多吃(B) A、多吃冷饮,帮助降温 B、清淡食物 C、含糖饮料

下暴雨了,如果看到马路积水处出现漩涡,同学们应该怎样走(C) A、从漩涡处跳过去 B、从漩涡边上小心走过去 C、绕着走 南北回归线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的分界线,他们的纬度分别是多少(A) A、北回归线:23°26'N,南回归线23°26'S B、北回归线:13°26'N,南回归线13°26'S C、北回归线:33°26'N,南回归线33°26'S 打雷时你正在公园里划船应该怎么办(B) A、留在船上 B、立即划到岸边远离水面 C、把船划到岸边树下躲起来 遇到雷雨时可以在大树下躲雨,对吗(C) A、附近有棵大树枝茂叶盛,正好躲雨 B、爬在树上远离地面 C、不可在大树下躲雨

第3课盛唐气象习题答案

第3课盛唐气象 一、选择题 1.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唐朝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 ) ①司母戊鼎 ②曲辕犁 ③筒车 ④地动仪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艺珍品的是( ) A .青花瓷 B .冰裂纹瓷器 C .唐三彩 D .白瓷 3.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 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 A.艺术的繁荣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 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开放的社会局面 4.“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是唐朝《陇西行》的一句诗,它反映了当时的汉藏关系,对诗句的理解符合事实的是( ) A .金城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 .藏族社会风俗完全汉化 D .吐蕃归属唐朝管辖 5.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中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说明唐与吐蕃的关系为( ) A .和同为一家 B .设立军事机构管辖 C .武力征服 D .战争对抗关系 6. 北方各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表明这一时期 A. 唐朝非常强大,北方各族与唐关系融洽 B. 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戴 C. 唐太宗用武力征服了北方民族 D. 唐朝时北方各民族势力很弱,无法与唐抗衡 7.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 ( ) A .顾恺之 B .吴道子 C .张择端 D .赵孟頫 8.脍炙人口的唐诗深受人们的喜爱,唐代诗人辈出。郭沫若题写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他称赞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9.201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节目如问创作“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诗句的作者是谁,你的回答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D C B B A B B B A

气象知识竞赛决赛试题

决赛试题 2015-03-23 18:10:16 来源:中国天气网 大中小 一、勇往直前(12道选择题) 1. 当暖空气推动冷空气移动时,这一过渡带叫做(B) A、冷锋 B、暖锋 C、静止锋 2. 强对流天气指的是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在气象上属于( C )天气系统。 A 行星尺度 B 大尺度 C 中小尺度 3. “雪花开六出”是北周诗人庾信《郊行值雪》诗中的名句。这句诗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A.雪花下了六次 B.雪花覆盖地面六厘米 C.雪花是六角形【C】 4. 二十四节气中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是哪些?【B】 A.大暑、小暑、大寒、小寒 B.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C.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5. 目前我国静止卫星区域快速扫描,对于同一区域的观测最快达到几分钟一次?(A) A. 6分钟 B. 10分钟 C. 15分钟 6. 雾滴中有病菌吗,会不会有碍人体健康?(A) A、有,会 B、有,不会 C、没有,不会 7. 雷电是发生于(A )云内、云与地、云与空气之间的击穿放电现象。 A 积雨云 B 雨层云 C 层积云 8. 天气预报中常提到副热带高压,一般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常为(B)天气。 A 多雨 B 晴热 C 凉爽 9. 我国2013年9月发射的风云三号C卫星,增加了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主要目标是增强以下哪类监测能力?(C) A.提高成像观测能力 B. 提高大气温度的探测能力 C. 提高大气污染气体监测能力 10. 台风的直接灾害主要包括暴雨、大风和(A )。 A 风暴潮 B 雷电 C 龙卷风 11. 天气雷达是利用(B )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探测大气中的降水或云中水滴的浓度、分布等,了解天气系统的结构和特征。 A 气溶胶、汽车尾气、PM2.5浓度等 B 雨滴、云状滴、冰晶、雪花等 C 温度、湿度等 12. 位于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对我国的天气影响很大,它是一个(B)系统 A、冷性高压 B、暖性高压 C、暖性低压 二、分秒必争(判断题40道) 第一组:

青少年气象知识竞赛精选题

2013年气象知识竞赛100题1. 科学家用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2013年2月28日,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 的中文名字确定为“细颗粒物”。 2、台风眼里是()风。A.大B.小C.无D.狂 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主要反映()的气候特点和农事概况。 A.淮河下游地区B.黄河下游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D.黄河中下游地区 4、在我国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发布蓝、黄、橙、红色四级预警信号的有台风、暴雨、寒潮、大风、(暴雪)等5种气象灾害。 5、雷鸣电闪时在室外的人,为防雷,应该(BCD )。 A.在大树下躲避B.到低洼趴下 C.不要打手机D.不要到汽车里躲避 6、突遇泥石流来袭时应该(AD )。 A.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B.顺沟方向往上游跑 C.顺沟方向向下游跑D.不要惊慌,迅速拨打求救电话。 7、遇洪水应该(ABCD)。 A.尽快撤离到高处如楼顶避险B.不要爬上带电的电线杆、铁塔 C.及时关闭电源、煤气D.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游泳逃生。 8、在室外遇上龙卷风时,应该(ABCD)。 A.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垂直方向逃离,就近寻找低洼地面趴下 B.要远离大树、电杆,以免被砸、被压或触电 C.可以在汽车中躲避 D.在公共场所,应向指定地点疏散。 9、道路上因地面温度过低(低于0℃)出现结冰现象称为道路结冰,这种情况下应该(ABCD)。 A.采取防滑措施,小心驾驶B.行人出门要当心路滑跌倒 C.老人小孩尽量不要外出D.机动车一定要服从交通民警指挥疏导 10、中暑现场急救要点是(ABCD)。 A.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尽量通风处,敞开衣襟 B.喝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服用人丹或十滴水等 C.呼吸困难者,及时进行人工呼吸 D.严重中暑昏迷不醒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抢救,并及时送医院。 11、被雷击中人常常会发生心脏突发停止跳动、呼吸突发停止的现象,此时现场抢救要领是(ABCD)。 A.将受伤者平放在地,不要急于挪动B.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C.及时做心外按摩D.立即呼叫急救中心。 12、发生冻伤处理要领是(ABD)。 A.迅速离开低温现场和冰冻物体,将患者移植室内 B.如果衣服与人体冻结,应用温水溶化后再脱去衣服 C.冻伤部位可以用热水泡或用火烤

最新气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气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赛试题: 第一环节(1) 1、暴雨导致马路积水遇到车辆熄火时应(A) A立即停车,奔向高处 B躲在车内,等待救援 C把车推出去 2、(A)对地面气候有温室效应,所以人们称之为温室气体。 A二氧化碳 B氦气 C氢气 3、下面哪一组属于气象能源(A) A风能、太阳能 B风能、核能 C水能、太阳能 4、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州岛仙台港以东发生9.0级地震,继而又引发海啸核事故等问题,引起世界关注。请说出,日本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A)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5、下列城市中被称为“雾都”的是(C) A东京 B纽约 C伦敦 6、我国的防灾减灾日是(B) A5月11 B5月12 C5月13 D5月14 第一轮(2) 1、暴雨来自于充沛的水汽,下列哪种云可产生暴雨(A) A积雨云 B高层云 C密卷云 2、1982年科学家首次发现臭氧减少的现象是在(B)天空 A北极 B南极 C青藏高原 3、强台风袭来时,露天集体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应及时(B)

A减小规模 B取消 C提高保护措施 4、地球上出现的潮汐现象是由于(B) A地日吸引力 B地月吸引力 C地转偏向力 5、在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时,应该(C) A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B大跑离开 C双脚并拢距离 6、短期天气预报的时效在我国天气预报的时效规定是指(C) A两天内 B五天以内 C三天以内 D一天以内 第一轮(3) 1、郑和下西洋是利用了(A) A季风 B台风 C海风 2、气旋是大气中水平气流旋转而形成的大型涡旋,气旋中,天气常发生剧烈的变化。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心和研究,请说出北半球气旋的旋转方向(A) A逆时针旋转 B顺时针旋转 C视气压情况而定 3、(A)因素造成现代气候变化 A人类活动 B太阳风暴 C日出日落 4、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雪花的基本形状与冰分子一样都是(C)形 A三角形 B四边形 C六边形 5、泥石流是我是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产生泥石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C) A降水 B高温 C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6、夏天如果同学在操场上中暑昏倒应马上采取(B) A按人中穴让其苏醒 B转移到阴凉处 C用凉水降温 第一轮(4)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天气: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 2、干洁大气:除去水汽及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体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3、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4、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个系统,以及系统内各子系统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统称为气候系统。 5、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6、黑体:对于投射到该物体上所有波长的辐射都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7、深厚系统:温压场对称的天气系统,如暖高压和冷低压。。 8、大气窗:大气中对地面长波辐射在8-12微米的吸收几乎为零,地面辐射直接透过大气层进入宇宙中。 9、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氧化亚氮、氯氟烃等温室气体成分的存在,使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亦称花房效应。 10、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 11、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2、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流形式向周围传递或交换能量的方式。 13、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14、大气逆辐射:指向地面的那部分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15、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被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16、地面辐射差额: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地面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辐射差额。 17、大气稳定度:处在静力平衡状态中的空气块因受外力因子的扰动后,大气层结(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有使其返回或远离原来平衡位置的趋势或程度,称之为大气稳定度。 18、干绝热过程: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垂直升降运动时,既没有与外界交换热量,又没有发生水相变化的过程。 19、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 20、逆温: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增的反常现象。 21、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因地面、雪面或冰面、云层顶部等的强烈辐射冷却,使紧贴其上的气层比上层空气有较大的降温而形成的的逆温。 22、阳伞效应:大气中云和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强烈散射和反射作用,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对地面有降温作用。 23、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 24、气温年较差:一年中的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与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之差。 25、虚温:在同一压强下,干空气密度等于湿空气密度时,干空气应有的温度。 26、露点:湿空气在水汽含量不变条件下,等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27、位温:气块循着干绝热过程移动到同一个标准高度1000hPa 处,所具有的温度。 28、相对湿度: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 29、饱和水汽压:在一定温度下,从水面或冰面进入空气中的水分子数与从空气中进入水面或冰面的水分子数相等时的水汽压。 30、位势高度:是指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抬升到某一高度克服重力所作的功。 3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气象知识竞赛题汇总

气象知识竞赛题(汇总)

————————————————————————————————作者: ————————————————————————————————日期:

气象知识竞赛题(汇总) 单项选择题: 1、航空器升力的产生是由于( )。 A、机翼上、下表面压力相等 B、机翼上表面压力大、下表面压力小 C、机翼上表面压力小、下表面压力大 D、机翼上表面有压力、下表面无压力 答案(C) 2、航空气象中大雾(FG)是指能见度()。 A、< 800 米 B、> 1000 米 C、<1000米 答案(C) 3、航空气候资料一般至少有()年时间观测为依据。 A、5 B、10 C、3 答案(A) 4、在新建机场或现有机场增设跑道之前,应尽早开始收集新机场位置和现有机场增设跑道的有关( )资料。 A、气象 B、气候 C、大气 答案(B) 5、UTC表示(),SFC表示()。 A、世界协调时;地面 B、世界协调时;近地面 C、北京时;近地面 答案(A) 6、配备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或者自动气象站的机场气象台(站)应当每日( )连续发布例行机场天气报告。 A、24小时 B、13 小时 答案(A)

7、温度越高,空气密度越小,飞机所获升力( ),结果最大允许起飞重量()。温度越低,效果则相反。 A、减少;减少 B、增加;增加 C、减少;增加 答案(A) 8、国际航行气象服务的目的是对国际航行的( )、( )和效率做出贡献。 A、安全;正常 B、提前;安全 答案(A) 9、如果报告跑道入口处有雷暴活动,此时着陆可能会遇到()。 A. 低空风切变 B. 大雾 C. 云底高度很高的层云 D. 锋面影响 答案(A) 10、某地点的海拔高度是指( )。 A、该点到机场平面的距离 B、该点到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C、该点到1013 百帕气压面的垂直距离 D、该点上的气压高度表拨到QFE 指针指示的高度 答案:(B) 11、对飞行影响最大的垂直运动是( )。 A.强对流 B.系统性缓慢抬升 C. 乱流 D.大气波动 答案(A) 12、航空器起飞着陆时使用跑道主要取决于(?)。 A、跑道的坡度 B、机型 C、进场航迹与跑道中心延长夹角大小 D、地面风向风速 (D) 13、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基础型公益事业,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题(带完整答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题(带完整答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 右图中甲地位于低气压中心,读 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点受暖气团控制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B.此图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C.②地吹偏南风,③地吹偏北风 D.③地出现连续性降水 3.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影响的结果()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4.读图,A、B、C、D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5.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 A.降水都发生在锋前 B.过境时气

压升高 C.暖空气均位于锋面以下 D.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雪等 6.指出在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现象()A.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B.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C.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天气D.我国冬季的寒潮天气 7.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心的空气() A.按逆时针方向辐散B.按逆时针方向辐合 C.按顺时针方向辐散D.按顺时针方向辐合 8.可以促使气流上升,带来降水的是() A.高压与低压 B.气旋与反气旋 C.冷锋与暖锋 D.迎风坡与背风坡 9. 2006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 10.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 它属() 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

低气压 C .南半球,高气压 D .南半球,低气压 11.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 ( ) A .伏旱天气 B .梅雨天气 C .出现台风 D .寒冷 天气 12.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 (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 风 13.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 A .连续性降水 B .沙尘暴天气 C .狂风暴雨 D .晴朗天气 14.“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 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大作, 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沙土冻紧,土城已 筑完。”造成选文所述天气变化的是( ) A .准静止锋 B .冷锋 C .暖锋 D .暖气团 15.我国下列天气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北方夏季的暴雨——反气旋 B .江淮地区梅雨——反气旋 C .台风——热带气旋 D .冬季寒潮——反气旋 16.下图中表示南半球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① ② 1008 1010 1012 1014 单位:百帕 ③ ④

气象知识竞赛习题(汇总)

欢迎阅读 气象知识竞赛题(汇总) 单项选择题: 1、航空器升力的产生是由于( )。 A、机翼上、下表面压力相等 B、机翼上表面压力大、下表面压力小 C、机翼上表面压力小、下表面压力大 D、机翼上表面有压力、下表面无压力 答案(C) 2、航空气象中大雾(FG)是指能见度( )。 A、 B、 C、 答案(C 3 A、5 B、10 C、3 答案(A 4 ( ) A、气象 B、气候 C、大气 答案(B 5、UTC A B C 答案(A 6 气报告。 A、24 B、13 答案(A 7、温度越高,空气密度越小,飞机所获升力( ),结果最大允许起飞重量( )。温度越低,效果则相反。 A、减少;减少 B、增加;增加 C、减少;增加 答案(A) 8、国际航行气象服务的目的是对国际航行的( )、( )和效率做出贡献。 A、安全;正常 B、提前;安全 答案(A) 9、如果报告跑道入口处有雷暴活动,此时着陆可能会遇到( )。

A.低空风切变 B.大雾 C.云底高度很高的层云 D.锋面影响 答案(A) 10、某地点的海拔高度是指( )。 A、该点到机场平面的距离 B、该点到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C、该点到 1013 百帕气压面的垂直距离 D、该点上的气压高度表拨到 QFE 指针指示的高度 答案:(B) 11 A. B. C.乱流 D. 答案(A 12 A B、机型 C D (D) 13( ) A B C D 答案(C 14、( A、侧风 B、顺风 C、逆风( 答案(C 15 A、-2~-10℃ B、-l0℃以下 答案(A) 16、航线是指( )。 A、航空器从地球表面一点飞向地球表面另一点的预定飞行线路 B、航空器航行中对地面运动所经过的路线 C、航空器随空气团漂流的路线 D、航空器纵轴前方的延长线 答案(A) 17、在天旱已久时,阳光下空气对流旺盛,大气中尘埃较多,此时出现霞光,且红光显得纯净,这预兆(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