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农信社经济测试题——单选题(下)

河北农信社经济测试题——单选题(下)

41.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这是根据()对财政政策进行的分类。

A.作用空间

B.作用时间

C.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

D.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功能

42.如果在某一年,政府名义赤字增加了6%,通货膨胀率为10%,那么()。

A.实际赤字增加了4%

B.实际赤字增加了6%

C.实际赤字增加了10%

D.有实际盈余

43.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则()。

A.银行越愿意放贷

B.货币供给量越大

C.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D.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越困难

44.在资源过剩时,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总需求将会导致物价(),国民收入()。

A.不变,增加

B.不变,减少

C.增加,不变

D.减少,不变

45.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能使总产出()。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确定

46.在价格总水平上涨过程中,如果名义工资不提高或提高幅度低于价格上升幅度,实际工资就会()。

A.下降

B.不变

C.增加

D.不确定

47.()是指人们只注意货币工资的提高或降低,而意识不到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否发生了变化,因而只抵制货币工资下降的心理现象。

A.货币中性

B.货币刚性

C.工资刚性

D.货币幻觉

48.因为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引起的失业,称为()。

A.周期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非自愿失业

49.下列关于自愿失业说法正确的是()。

A.仅包括摩擦性失业

B.自愿失业是宏观经济调控研究关注的重点

C.自愿失业也叫周期性失业

D.自愿失业是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宁愿不工作的一种状态

50.2016年我国某省共有1亿人口,16岁以下儿童2100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1300万人,在全日制学校1400万人,没有劳动能力者200万人,失业者200万人,其余为就业者,假定16-60岁人口为劳动年龄人口,那么该省2016年的失业率为()。

A.3.6%

B.4.2%

C.3.8%

D.4%

51.失业和通货膨胀是人们关注的两个主要问题,但是()。

A.通货膨胀更加惹人关注,因为它伤害了每个人,而失业则不然

B.人们的关注是非理性的,因为它们都不是一个大问题,并且都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C.失业以牺牲产出为实际代价,而通货膨胀主要是再分配效应

D.大多数通货膨胀可以提前预期到,因此是预期的通货膨胀而不是实际的通货膨胀引起人们的关注

5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可能产生的通货膨胀类型是()。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

C.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D.预期型通货膨胀

53.当一个地区出现以下哪种指标时,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A.基尼系数的值越小,其数值越接近0

B.洛伦兹曲线越近似于一条直线

C.恩格尔系数越接近于1

D.菲利普斯曲线近似于一条直线

54.关于牺牲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牺牲率是指在通货膨胀率提高一个百分点的过程中每年产量损失的百分点数

B.牺牲率是指在价格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的过程中每年产量孙淑的百分点数

C.牺牲率是指在通货膨胀率减少一个百分点的过程中每年产量损失的百分点数

D.牺牲率是指在价格水平减少一个百分点的过程中每年产量损失的百分点数

55.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

(1)发生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货币供应过多

(2)通货膨胀会引起货币贬值

(3)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下降

(4)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

A.(2)(3)(4)

B.(1)(2)(4)

C.(1)(3)

D.(1)(2)

56.假设A公司为B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双方约定的报酬为20万元,事后B公司为A公司提供价值10万元的电脑抵消了部分款项,再用价值6万元的售后服务抵消了余下的部分款项,最后只支付4万元现金给A公司。此种情况下,GDP增量为()。

A.20万元

B.4万元

C.40万元

D.36万元

57.政府对不利的供给冲击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结果将是()。

A.通货膨胀率和自然失业率都降低

B.通货膨胀率降低,失业率上升

C.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上升

D.AS曲线回到原来的位置

58.在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不仅包括居民户的消费需求与厂商的投资需求,而且还包括政府的需求,其公式为()。

A.总需求=消费+储蓄+政府支出

B.总需求=消费+投资+税收

C.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D.总需求=消费+储蓄+税收

59.下列各等式哪个正确()。

A.社会总供给=国内生产总值+商品和劳务的进口—出口

B.社会总供给=国民生产总值+商品和劳务的进口—出口

C.社会总供给=国内生产总值+商品和劳务的出口—进口

D.社会总供给=国民生产总值+商品和劳务的进口—出口

60.按照经济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经济周期主要有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三种类型。其中,短周期又称为()。

A.熊彼特周期

B.康德拉耶夫周期

C.基钦周期

D.朱格拉周期

41.【答案】D。解析:根据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功能对财政政策进行的分类,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42.【答案】D。解析:政府名义赤字增加了6%,通货膨胀率为10%,相当于负通货膨胀4%,因此相当于财政实际上有一定盈余。

43.【答案】D。解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越少,所以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越困难

44.【答案】A。解析: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总需求导致物价和国民收入的变化要分情况而定。当经济资源严重过剩时,也就是面对凯恩斯供给曲线时,增加总需求可以增加国民收入,但此时价格不变。当经济资源已经利用完毕后,也就是面对古典总供给曲线时,增加总需求会导致物价的上涨,但国民收入不变。面对短期供给曲线时,增加总需求将会导致物价上升,国民收入增加。

45.【答案】D。解析:由于总供给曲线有三种情况,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产出效应较大,古典总供给曲线产出效应小,所以无法确定。

46.【答案】A。解析:实际工资=名义工资/价格。在价格总水平上涨过程中,如果名义工资不提高或提高幅度低于价格上升幅度,实际工资就会下降。

47.【答案】D。解析: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只注意货币工资的提高或降低,而意识不到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否发生了变化,因而只抵制货币工资下降的心理现象。

48.【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失业的类型中摩擦性失业的概念。摩擦性失业是因为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引起的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者从一个工作转换到另一个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失业。

4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失业的类型。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非自愿失业是宏观经济调控研究关注的重点。非自愿失业也叫周期性失业。因此,只有选项D说法正确。

50【答案】D。解析: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

=200/(10000-1300-2100-200-1400)=4%。

51.【答案】C。解析:失业会直接影响大家的收入和生活以及社会安定,因此A选项错误;而失业和通胀都是大问题,B选项错误;实际的通货膨胀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引起人们的关注,D选项错误。

52.【答案】C。解析:在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取决于劳动的供求,工资的提高不会导致通货膨胀;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劳动市场上,由于工会组织的存在,工资不再是竞争工资,而是工会和雇主集体议价的工资。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工资的提高就导致成本的提高,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这就是所谓的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53.【答案】C。解析: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富裕程度的指标,恩格尔系数越大,该地区越穷,恩格尔系数越小,该地区越富。A项和B项是衡量收入分配平均的指标,D是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替换关系的曲线。

54.【答案】C。解析:牺牲率指(作为反通货膨胀政策结果的)GDP损失的累计百分比与实际获得的通货膨胀的降低量之间的比率。也就是

通货膨胀每减少一个百分点所必须放弃的一年实际GDP增长的百分比。

55.【答案】B。解析:通货膨胀是由于发行的货币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所引起的物价在一段时间内普遍而持续上涨的现象。通常发生通货膨胀后货币价值降低速度加快,人们为避免更大贬值,会倾向于将手中货币尽快花出去。

56.【答案】D。解析:因为GDP计算的是生产的最终物品和劳务的价值,现在A、B两公司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价值分别为20万元和16万元,合计为36万元,即为GDP增量。至于双方抵消16万元,只支付4万元现金,那只是支付方式,与GDP计量无关。

57.【答案】B。解析: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AD曲线向左方移动,会导致价格水平下降和产岀下降,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产出的下降也同时导致了失业率的上升。

58.【答案】C。解析:三部门经济中,y=c+i+g。

59.【答案】A。解析: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可以提供给社会的商品和劳务总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口部分的商品和劳务。

60.【答案】C。解析:短周期又称为基钦周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