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分离定律解法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40.00 KB
- 文档页数:15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分离定律解题方法汇总一、分离定律中的推断问题(以A、a为例)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与性状表现(正推型)亲本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子代性状表现及比例AA×AA 全为显性AA×Aa AA∶Aa=______ 全为____性AA×aa Aa 全为____性Aa×Aa AA∶Aa∶aa=______ 显性∶隐性=______Aa×aa Aa∶aa=______ 显性∶隐性=______aa×aa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与性状表现①分离比法:运用上表直接逆推,如后代显隐性关系双亲类型结合方式显性∶隐性=3∶1显性∶隐性=1∶1只有显性性状只有隐性性状②隐性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
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遗传因子只能来自父母双方,因此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中必然都有一个_____。
③填充法:先根据亲代性状表现写出能确定的遗传因子,显性性状遗传因子组成可用A_来表示,隐性性状遗传因子组成只有一种________。
根据子代中一对遗传因子分别来自两个亲本,推出未知部分即可。
2.遗传概率的计算(1)用经典公式计算: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组合数)×100%。
(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意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概率相乘、相关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3.概率计算中的两个原则(1)乘法原则: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的积。
如:第一胎不论生男还是生女都不会影响第二胎所生孩子的性别,因此两胎都生女孩属于两个独立事件。
第一胎生女孩的概率为1/2,第二胎生女孩的概率为1/2,那么两胎都生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
(2)加法原则:两个或两个以上互斥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的和。
合作探究1.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由一对遗传因子B和b决定的。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方法汇总一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要学会运用分离定律的方法解决自由组合的问题。
请结合下面给出的例子归纳自由组合问题的解题规律:1.解题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个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将各组情况进行组合。
如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定律:Aa×Aa;Bb×bb。
2.根据亲本的基因型推测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正推型(1)配子类型及概率计算求每对基因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概率,然后再相乘。
示例1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以及配子中ABC的概率。
①产生的配子种类Aa Bb Cc↓↓↓2 × 2 × 2=8种②配子中ABC的概率Aa Bb Cc↓↓↓1 2(A)×12(B)×12(C)=18(2)配子间的结合方式分别求出两个亲本产生的配子的种类,然后相乘。
示例2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①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Cc→8种配子、AaBbCC→4种配子。
②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
由于两性配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之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
(3)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概率计算求出每对基因相交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概率,然后根据需要相乘。
示例3AaBbCc与AaBBCc杂交,求其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以及产生AaBBcc子代的概率。
①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4AA∶2/4Aa∶1/4aa);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2BB∶1/2Bb);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4CC∶2/4Cc∶1/4cc)。
②后代中基因型有3×2×3=18种。
基因分离定律适用范围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才适用,原核细胞和细胞质遗传均不适用。
揭示的是亲代细胞核.中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有性生殖随配子传递给子代的规律。
致死基因(lethal gene):导致个体或细胞死亡的基因称致死基因。
1、配子致死(gametic lethal):致死配子期发挥作用而致死。
例题1: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窄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
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
请回答:(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窄叶个体各半时,其亲本基因型为。
(4)若后代性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1)X B X B、X b Y(2)X B X B、X B Y(3)X B X b、X b Y(4)X B X b、X B Y2.合子致死(zygotic lethal):致死基因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致死。
1907年Cuenot发现小鼠中黄鼠不能真实遗传,不论黄鼠与黄鼠杂交,还黄鼠与黑鼠相交,子代都出现分离:黄鼠x 黑鼠黄鼠2378,黑鼠2398黄鼠x 黄鼠黄鼠2396,黑鼠1235从上面第一个交配看来,黄鼠很象是杂种,因为与黑鼠的交配结果,下代分离为1:1,如果黄鼠是杂合体,则黄鼠与黄鼠交配,子代的分离比应该是3:1,可是从上面的第二个交配结果看来,倒是与2:1很适合。
所以表面上面不符合孟德尔比例,但实质上是服从孟德尔定律的,这是由于纯合黄鼠在胚胎期死亡了。
其遗传行为分析如下:黄鼠(A Y a) x黄鼠(A Y a)↓(1A Y A Y):2A Y a:1aa死亡黄鼠黑鼠也就是说,黄鼠基因 A Y影响两个性状:毛皮颜色和生存能力。
A Y在体色上为一显性效应,它对黑鼠基因a是显性,杂合体A Y a表型是黄鼠,但黄鼠基因A Y在致死作用方面有隐性效应,当黄鼠基因为纯合体A Y A Y时,才引起合子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