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法制史》作业1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作业1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作业1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作业1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作业1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8 道试题,共30 分。每空3分)

1. 西周将婚姻管理机关叫做()。

正确答案:1). 媒氏

2. 荀子总结商朝的法律,总结出“()”。

正确答案:1).刑名从商

3. 在“刑侯与雍子争田案”中,雍子犯了“昏”罪,即“()”。

正确答案:1).己恶而掠美

4. 《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

正确答案:1). 商

5.夏朝的第一个帝王是()

正确答案:1). 启

6. 《说文解字》:“灋,刑也,(),从水,豸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正确答案:1). 平之如水

7.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关于借贷方面的契约叫做()。

正确答案:1). 质剂

正确答案:2). 傅别

8. 礼制的原则是()和()。

正确答案:1). 亲亲

正确答案:2). 尊尊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 分。)

1.在奴隶制五刑中,破坏犯罪者的生殖器官,进而残害机能的刑罚是()。A. 墨刑

B.劓刑

C. 刖刑

D.宫刑

正确答案:D

2.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

A. 明德慎罚与以德配天

B. 天命与天法罚

C. 德刑并用与德主刑辅

D. 法网严密

正确答案:A

3.夏朝有五种刑罚,共()条。

A. 五百

B.

一千

C. 二千

D.三千

正确答案:D

4. “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

A. 昏

B. 墨

C.贼

D. 杀

正确答案:D

5.史料记载,商朝的九侯触犯了商王,而受到()的刑罚。

A.斩

B. 戮

C.醢

D. 脯

正确答案:C

6.“威侮五刑,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式时发布的()。

A. 习惯

B.战争动员令

C. 祭祀

D.礼仪

正确答案:B

7.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将刑罚条写在()上。

A. 竹简

B.丝绢

C.铜鼎

D. 龟骨

正确答案:C

8.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即成文刑书是()。

A. 《九刑》

B.《汤诰》

C.《汤刑》

D.《周礼》

正确答案:D

9.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是的人是春秋郑国的()。

A. 孔子

B. 叔向

C.商鞅

D.子产

正确答案:D

10. 西周规定了“寇攘与杀越人于货罪”,即后世的( )。

A.窃盗罪

B. 强盗罪

C. 大逆罪

D. 抢劫罪

正确答案:B

三、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西周礼治的核心是()。

A. 亲亲

B.尊尊

C.礼不下庶人

D. 刑不上大夫

正确答案:AB

2.在我国古代作为法律名称适用的的术语有()。

A.刑

B. 命

C.诏

D. 典

正确答案:ABCD

3. 商朝的监狱称作()。

A.圜土

B.牖里

C.囹圄

D.夏台

正确答案:ABC

4.夏朝的法律具有以下特点,即()。

A.夏朝法律体现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意志,不再代表全体社会成员

B. 夏朝法律非常残酷

C. 夏朝法律维护奴隶主与平民之间的不平等

D. 夏朝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正确答案:ABCD

5. 以下属于西周的法律形式的有()。

A.誓

B. 礼

C.遗训

D. 殷彝

正确答案:ABCD

6.古代法字有多种含义,其中包括()。

A. 刑

B.公正、不偏不倚

C.限制、强制

D.律

正确答案:BC

7. 西周区分非终和惟终,就是区分()。

A. 过失

B. 故意

C.偶犯

D.惯犯

正确答案:CD

8.战国时期法制指导思想是()。

A.明德慎罚

B.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C.“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D. “重其轻者”

正确答案:BCD

9.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夏朝的王位继承实行禅让制

B.夏朝全国共分为九个地区

C. 夏朝中央有职事官六卿

D. 圜土和夏台都是夏朝监狱的名称

正确答案:BCD

10. 商朝的立法主要有()。

A. 《汤刑》

B.《汤誓》

C. 《汤诰》

D.《太甲训》

正确答案:ABC

四、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

1. 晋国赵鞅铸刑鼎,遭到叔向的反对。

A. 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2.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王权旁落,政权下移,宗法制日趋衰落,法治取代礼治等等,是这一时代的基本特点。

A.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3. 炮烙是商朝死刑处决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4. 商朝末期,王位继承制度确立了嫡长继承制。

A.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5. 西周初期,周王对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奴隶有最高所有权。

A. 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6.夏启在与有扈氏作战时,曾在“甘”这个地方发布命令。

A.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7. 商朝的监狱沿袭夏朝的名称,叫做圜土。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8. 刑、法、律是我国各朝各代最基本的法律名称。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9.夏启通过禅让制获得夏王朝的统治权。

A. 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0.奴隶制五刑最早来源于原始时期的苗族。

A. 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民法学(上)第一次作业答案

首页-我的作业列表-《民法学(上)》第一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97.5 完成日期: 2015年01月12日15点07分 说明: 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 2015年03月12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不属于民法的渊源的是()( D ) A.宪法 B.地方性法规 C.司法解释 D.非国家的政策 2.某国驻华领事上街购物,乘坐的汽车被我国公民李某撞坏,该领事即向当地人民法 院起诉,请求李某赔偿损失。本案适用()( A ) A.xx民法 B.该领事所属国民法 C.第三xx民法

D.国际惯例 3.甲知道其新房屋南面临地将建一高层楼房,佯装不知,将房屋卖给乙。半年后,南 面高楼建成,乙的房屋受不到阳光照射。本案中,甲违反了民法的()原则。( D )A.平等 B.自愿 C.公平 D.诚实信用 4.依民事权利作用的不同可分为()( C ) A.财产权与人身权 B.绝对权与相对权 C.请求权与形成权 D.物权与担保物权 5.解除权是()( D ) A.选择权 B.所有权 C.追认权 D.形成权 6.下列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B ) A.塘中的鱼 B.夜空中的星星

C.不作为的行为 D.企业的名称权 7.因意外失踪,利害关系人申请失踪人为宣告死亡人的,人民法院寻找失踪人的公告期为()( A )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年 8.某村公民甲12岁,父母双亡,祖父母年过80岁,无兄姐,其他亲属中仅有堂叔愿意也有能力担任其监护人,依法应取得()同意。( C ) A.甲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 B.人民法院 C.甲住所地的村民委员会 D.xx 9.下列意思表示中,不属于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是()( D ) A.悬赏广告 B.债务免除 C.代理权的授予 D.遗嘱行为 10.依据我国现行法,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撤销权行使的除斥期间是() ( C )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习题试题 第1单元蛋白质 (一)名词解释 1.兼性离子(zwitterion); 2.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 3.构象(conformation); 4.别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 5.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cture); 6.结构域(structur al domain,domain); 7.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tertiary stracture of protein);降解法(Edman de gradation);9.蛋白质的变性作用(denaturation of protein);效应(Bohr effect);11.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和单克隆抗体(monochonal antibody);12.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 ne);13.盐溶与盐析(salting in and salting out)。 (二)填充题 1.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主要以__________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________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________离子形式存在。 2.组氨酸的pK1(α-COOH)值是,pK2(咪唑基)值是,pK3(α-NH3+)值是,它的等电点是__________。 的pK1=,pK2= ,pK3=9,82,其pI等于________。 4.在近紫外区能吸收紫外光的氨基酸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的摩尔吸光系数最大。 5 .蛋白质分子中氮的平均含量为_______,故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常以所测氮量乘以_______即是。 6.实验室常用的甲醛滴定是利用氨基酸的氨基与中性甲醛反应,然后用碱(NaOH)来滴定_________上放出的__________。 7.除半胱氨酸和胱氨酸外,含硫的氨基酸还有_________,除苏氨酸和酪氨酸外,含羟基的氨基酸还有__________,在蛋白质中常见的20种氨基酸中,__________是一种亚氨基酸,___________不含不对称碳原子。 8.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是由_________键连接成链状结构的,其氨基酸残基的______称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9.β-折叠片结构的维持主要依靠两条肽键之间的肽键形成________来维持。 10.在螺旋中C=O和N—H之间形成的氢键与_______基本平行,每圈螺旋包含_____个氨基酸残基,高度为___

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1.2.3.4.5.6

中国法制史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3-05 19:47:45 一、单选题 1. (5分) ? A. 《大清律例》 ? B. 《大清现行刑律》 ? C. 《大清新刑律》 ? D. 《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 得分: 5 知识点: 13 鸦片战争后清朝法律制度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2. (5分) ? A. 嫡长子 ? B. 父母 ? C. 兄弟姐妹 ? D. 所有儿子 得分: 5 知识点: 1 夏商的法律制度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3. (5分)清末最早颁行的带有商法总则性质的法规是( )。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仿效资产阶级刑法体例和原则制定的刑法典是:( )。 西周时,贵族的权位及财产均由( )继承。

? A. 《公司律》 ? B. 《商人通例》 ? C. 《大清商律草案》 ? D. 《破产法》 得分: 5 知识点:中国法制史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4. (5分)确立笞、杖、徒、流、死的封建五刑制度的朝代是() ? A. 隋朝 ? B. 西晋 ? C. 唐朝 ? D. 北齐 得分: 5 知识点:中国法制史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5. (5分) 清朝对于少数民族地区上报的的死刑案件由管辖各少数民族事务的理藩院下属的()负责审理。 ? A. 慎刑司 ? B. 理刑司 ? C. 宗人府

? D. 三法司 得分: 5 知识点: 11 清朝的法律制度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6. (5分) ? A. 新律 ? B. 晋律 ? C. 北齐律 ? D. 魏律 得分: 5 知识点: 6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7. (5分) ? A. 唐六典 ? B. 大明会典 ? C. 永徽律疏 ? D. 贞观政要 得分: 5 知识点: 7 隋、唐、五代的法律制度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8.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次将“准五服以制罪”列入律典的是:( )。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是:( )。

2017年电大《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本法的地位。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指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宣告其为失踪人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民事法律制度。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 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的三要素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 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规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约定期限。 三、选择题(每小题3份,共24分。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1. 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A C )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 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 A ) A. 二年 B. 四年 C.五年 3. 在民法上房屋属于( A ) A. 不动产 B. 流通物 C. 限制流通物 4. 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某无奈同意付钱,杨某将张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 B )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B 无效的民事行为 C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5. 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 ABC ) A 身体收到上海要求赔偿的 B 出售治疗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C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6. 民法通则规定( B C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A.1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 B.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

《生物化学》作业及答案

《生物化学》作业 一、填空 1. 组氨酸的pK1(α-COOH)是1.82,pK2 (咪唑基)是6.00,pK3(α-NH3+)是9.17,其pI是(1)。 2. 低浓度的中性盐可以增强蛋白质的溶解度,这种现象称(2),而高浓度的中性盐则使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这种现象称(3)。 3. 对于符合米氏方程的酶,v-[S]曲线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在横轴的截距 为__(4)__。 4. 维生素B1的辅酶形式为(5),缺乏维生素(6)易患夜盲症。 5. 在pH >pI的溶液中,氨基酸大部分以(1)离子形式存在。 6. 实验室常用的甲醛滴定是利用氨基酸的氨基与中性甲醛反应,然后用碱(NaOH)来滴定(2)上放出的(3)。 7. 对于符合米氏方程的酶,v-[S]曲线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纵轴上的截距 为__(4)_。 8. FAD含有维生素(5),NDA+含有维生素(6)。 9. 在pH<pI的溶液中,氨基酸大部分以(1)离子形式存在。 10. 在α螺旋中C=O和N-H之间形成的氢键与(2)基本平行,每圈螺旋包含(3)个氨基酸残基。 11. 假定某酶的v-[S]曲线服从米-门氏方程,当[S]等于0.5 K m时,v是V max的(4)。 12. 氨基移换酶的辅酶含有维生素(5),缺乏维生素(6)_易患恶性贫血。 13. 蛋白质在酸性溶液中带净(1)电荷。 14. 蛋白质中的α螺旋主要是(2)手螺旋,每圈螺旋含(3)个氨基酸残基。 15. 缺乏维生素(5)易患佝偻病,维生素C和维生素(6)是天然抗氧化剂。 填空 1.(1)7.59 2. (2)盐溶(3)盐析 3. (4)1/Km 4. (5)TPP (6)A 5.(1)负 6.(2)氨基(3)H+ 7.(4)1/V 8.(5)B2 (6)PP 9.(1)正10.(2)螺旋轴(3)3.6 11.(4)1/3 12.(5)B6(6)B12 13.(1)正14.(2)右(3)3.6 15. (5)D (6)E (二)判断 1. 错 2. 对 3. 对 4. 错 5. 错 6. 错 7. 对 8. 对 9. 对10. 错11. 错12. 对13. 错14. 错15. 错16. 错17. 对18. 对19. 对20. 错21. 错22. 对23. 错24. 错 二、判断 1. 糖蛋白的O-糖肽键是指氨基酸残基的羧基O原子与寡糖链形成的糖苷键。 2. 在水溶液中,蛋白质折叠形成疏水核心,会使水的熵增加。 3. 当底物处于饱和水平时,酶促反应的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4. 生物氧化只有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5. H+顺浓度差由线粒体内膜内侧经ATP酶流到外侧,释放的能量可合成ATP。

电大2014年《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1-作业4))

《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本法的地位。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指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宣告其为失踪人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民事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 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得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行自愿(公平)、等值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约定期限)。 三、选择题: 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二年)。 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不动产)。 4、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救张某,张无奈同意付钱,杨遂将张就起,其要求付钱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5、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6、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生物化学作业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极其与生理功能相联 系的一门学科。 二、问答题: 1.为什么护理学专业学生要学习生物化学? 答:生物化学在医学教育中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与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医学、护理各学科都有着程度不同的联系。从分子水平阐明疾病发生的机制、药理作用的原理以及体内的代谢过程等,都离不开生物化学的知识基础。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生化技术,为临床护理观察和护理诊断提供依据,对维持人类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蛋白质化学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以肽键连接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肽键:一分子氨基酸α-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 3.蛋白质的等电点(pI):在某一pH条件下,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数量相等,静电荷为零,此时溶液 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4.蛋白质的呈色反应:指蛋白质分子中,肽键及某些氨基酸残基的化学基团可与某些化学试剂反应显色, 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二、问答题: 1.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简述蛋白质的变性后的临床使用价值。 答:蛋白质的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严格的空间构象受到破坏,从而改变理化性质并失去生物活性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利用蛋白质变性原理在临床应用中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如: (1)利用酒精、加热煮沸、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来消毒灭菌; (2)口服大量牛奶抢救重金属中毒的病人; (3)临床检验中在稀醋酸作用下加热促进蛋白质在pI时凝固反应检查尿液中的蛋白质; (4)加热煮沸蛋白质食品,有利于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促进蛋白质食品的消化吸收等。 2.简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种类和α-螺旋的结构特征。答: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种类包括α-螺旋、β-折 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四种。α-螺旋主要特征是多肽链主链沿长轴方向旋转,一般为右手螺旋。 每一螺旋圈含有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0.54nm。螺旋圈之间通过肽键上的CO与NH形成氢键,是维持α-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次级键。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 R基团伸向螺旋的外侧,其空间形状、大小及电荷对α-螺旋形成和稳定有重要的影响。 3.蛋白质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 答:蛋白质约占人体固体成分的45%,分布广泛,主要生理功能: (1)构成组织细胞的最基本物质; (2)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酶的催化作用、多肽激素的调节作用、载体蛋白的转运作用、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肌肉的收缩、机体的防御、血液的凝固等所有的生命现象均有蛋白质

民法学(1)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doc

民法学(1)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 同学们:大家好! 完成此次作业首先需要大家对教材第五至第八章内容进行学习,之后才能作以下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宣告死亡: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又人民法院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 2、表见代理:指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代理权的情况,且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且无过失,因而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张代理的效力。 3、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若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可能性的制度。 4、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5、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6、相邻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与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提示:名词解释是比较容易的题型,通常大家不会有什么问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 2.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终止。4.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属于具有特殊作用的种类物。 5.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6.《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7.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有:(1) 不可抗力 (2) 其他障碍。 8.传统民法将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9.财产所有权合法取得的方式可以分为原始取得、继受取得。 10.房屋典权是典权人支付典价,占有出典人的房屋,并对其进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提示:填空题答案是唯一的,以上答案都可在教材中找到。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AC )。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生物化学作业--参考答案解析

1、营养不良的人饮酒,或者剧烈运动后饮酒,常出现低血糖。试分析酒精干预了体糖代的哪些环节?(p141 3题) 答:酒精对于糖代途径的影响主要有:肝脏的糖异生与糖原分解反应,也就是来源与去路的影响。 1)研究认为,酒精可以诱导低血糖主要取决于体糖原储备是否充足,然而在人营养不良或 者剧烈运动后,体糖原过度消耗,酒精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饮酒后容易出现低血糖。2)抑制糖异生: ①酒精的氧化抑制了苹果酸/天冬氨酸转运系统,导致细胞间质中还原当量代紊乱,使丙酮酸浓度下降,从而抑制糖异生; ②酒精能影响糖异生关键酶活性-非活性的转换,酶总量,酶合成或降解,从而抑制糖异生,如果糖二磷酸酶-1活性的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的表达降低等; 3)影响葡萄糖-6磷酸酶的活性,导致乳酸循环受阻,不利于血糖升高。 4)酒精使胰岛a细胞功能降低,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抑制糖原分解,促进糖酵解,造成低血糖。 5)酒精还会影响小肠对糖分的吸收,从而造成低血糖。 2、列举几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想一想他们为什们有降低血糖的作用?(p141 4题) 答:1)胰岛素 它能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异生,减少血糖来源,似血糖降低; 2)胰岛素促泌剂 ①磺脲类药物,格列苯脲等,通过刺激胰岛beta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②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起合成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 3)胰岛素曾敏剂 如噻唑烷二酮类的罗格列酮可以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另外如双胍类药,如二甲双胍,它能降低血浆中脂肪酸的浓度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的利用,也能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4)a-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在肠道竞争性的抑制葡萄糖苷水解酶,降低多糖或蔗糖分解成葡萄糖,抑制小肠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 3、治疗血浆胆固醇异常升高有哪些可能的措施?理论依据是什么?(p174 3题) 答:1)血浆胆固醇异常升高的治疗措施主要:有调整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降脂药物治疗、血浆净化治疗、外科治疗和基因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则应根据患者的血浆LDL-胆固醇水平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情况而决定。而且,降脂治疗的目标亦取决于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一般而言,危险因素越多,则对其降脂的要求就越高(即目标血脂水平越低)。 2)但是继发型高脂血症的治疗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可适当地结合饮食控制和降脂药物治疗。 A. 控制理想体重。肥胖人群的平均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同龄的非肥胖者。除了体重指数(BMI)与血脂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外,身体脂肪的分布也与血浆脂蛋白水平关系密切。一般来说,中心型肥胖者更容易发生高脂血症。肥胖者的体重减轻后,血脂紊乱亦可恢复正常。 B. 运动锻炼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

中国法制史_在线作业_5

中国法制史_在线作业_5 交卷时间:2016-02-10 15:42:24 一、单选题 1. (5分)“顾山”是()朝的刑罚制度。 ? A. 汉 ? B. 西周 ? C. 秦 ? D. 东晋 得分:5 知识点:中国法制史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2. (5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刷的封建法典是()。 ? A. 《大明律》 ? B. 《宋刑统》 ? C. 《元典章》

? D. 《大清会典》 得分:5 知识点:中国法制史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3. (5分) 《北齐律》继承了《北魏律》确立五刑为:()。 ? A. 死、髡、赎、杂抵罪、罚金? B. 死、流、徒、鞭、杖 ? C. 死、流、徒、杖、笞 ? D. 死、流、宫、徒、鞭 得分:5 知识点:6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4. (5分)唐律规定的“谋大逆”是指() ? A. 谋危社稷的行为

? B. 背国从伪的行为 ? C. 图谋侵害皇帝的宫殿、宗庙、山陵的行为 ? D. 触犯皇帝的至尊地位的行为 得分:5 知识点:中国法制史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5. (5分)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刷的封建法典是()。 ? A. 《元典章》? B. 《大明律》 ? C. 《大清会典》 ? D. 《宋刑统》 得分:5 知识点:8 两宋辽金的法律制度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6.

? A. 北宋 ? B. 隋朝 ? C. 五代时期 ? D. 唐朝 得分: 5 知识点: 8 两宋辽金的法律制度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7. (5分) ? A. 西汉 ? B. 唐代 ? C. 晋代 ? D. 西周 得分: 5 知识点: 2 西周的法律制度 展开解析 答案 D 编敕作为一种重要的立法活动和立法形式形成于哪朝:( )。 婚姻六礼作为中国古代婚姻成立的形式要件始于哪个朝代?( )

《民法学(1)》形考作业1答案.doc

《民法学(1)》形考作业1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爭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是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川请,由法院宣告其失踪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Z后即发牛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它是为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设立的代理方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 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爭法律规范的总称。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口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主体、客体和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 7.对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町以用口头形式。 法律规定川书面形式的,应当川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期限。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多选、少选或错选不给分) 1.民法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AC )。 A.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B. 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粘神病人 D.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粘神病人 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A ) A.二年 B.四年 C.五年 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AB)。 A.不动产 B.流通物 C. 限制流通物 4.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某无奈同意付钱,杨某遂将某甲救上焊,其要求付钱的行为是(B )。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B、无效的民事行为 C、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5.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ABC)o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B.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C.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6.民法通则规定(BC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A. 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 B.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 C.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D.以白己的劳动收入为全部生活来源的 7.法律规定(C )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宣告其死亡。 A.公民离开住所下落不明满一年 B.公民离开住所下落不明满二年 C.公民离开住所下落不明满三年 D.公民离开住所下落不明满四年 8.法人终止的原因有(ABD )o A.依法被撤销 B.解散 C.违约或侵权 D.依法宣告破产 四、问答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中国法制史_在线作业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_在线作业_6 交卷时间:2017-09-23 08:36:47 一、单选题 1. (5分) 唐律规定的“谋大逆”是指()。 ? A. 触犯皇帝的至尊地位的行为 ? B. 背国从伪的行为 ? C. 图谋侵害皇帝的宫殿、宗庙、山陵的行为 ? D. 谋危社稷的行为 答案C 2. (5分) 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标准是:()。 ? A. 按职位 ? B. 按资产 ? C. 按丁男数 ? D. 按人口 答案D 3. (5分)

《大明律》完全定型时的律是()。 ? A. 《吴元年律》 ? B. 《洪武七年律》 ? C. 《洪武三十年律》 ? D. 《洪武二十二年律》 答案C 4. (5分) 唐朝对大案、疑案常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的长官会同审理,称为:()。 ? A. 圆审 ? B. 三司推事 ? C. 三司圆审 ? D. 三司会审 答案B 5. (5分) 元代的()自成系统是全国最高的宗教管理机关与宗教审判机关。 ? A. 理藩院 ? B. 大宗正府 ? C. 宣政院 ? D. 大理寺

答案C 6. (5分) 汉代政府调剂物价的措施是()。 ? A. 算缗令 ? B. 均输法 ? C. 平准法 ? D. 专卖法 答案C 7. (5分) 《法经》六篇中类似于近代法典中的总则篇的是()。 ? A. 杂法 ? B. 具法 ? C. 囚法 ? D. 贼法 答案B 8. (5分) 对于埋藏物的归属,明律在“得遗失物”条规定:埋藏物完全归()所有,古器、钟鼎、付印、异常之物必须送官。 ? A. 官府

? B. 发现人 ? C. 官府后经公开告示后仍无人认领其一半归发现人 ? D. 原主人 答案B 9. (5分) ()是明朝最重的死刑,一律“决不待时”,适用于谋反、大逆之类严重犯罪。 ? A. 枭首 ? B. 腰斩 ? C. 凌迟 ? D. 斩立决 答案C 10. (5分) 清律明确规定抢劫案的破案期限是()。 ? A. 4个月 ? B. 6个月 ? C. 无限期 ? D. 1年 答案A 二、多选题

生物化学作业及答案

蛋白质化学(答案) 一、填空题 1、天冬氨酸得pK1(α-COOH) = 2、09,pK2(α-NH2) = 9、82,pK R(R-基团) = 3、86,其pI值就是2、98 。 2、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而其她α-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物质。 3、氨基酸序列自动分析仪就是根据Edman 反应原理设计得,该反应利用试剂PITC与肽链上得氨 基酸反应。 4、英国化学家Sanger用试剂2,4-二硝基氟苯首次测定了牛胰岛素得一级结构,并于1958年 获诺贝尔化学奖。 5、通常可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得含量,这就是因为蛋白质分子中得Phe 、Tyr 与Trp 三种氨基酸有紫外吸收得能力。 6、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净电荷为0 ,在电场中应不运动。 7、维持蛋白质得一级结构得化学键有肽键与二硫键;维持二级结构靠氢键;维系 蛋白质三四级结构得主要作用力就是次级键,其中以疏水作用力最重要。 8、球状蛋白分子中,一般疏水(非极)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内部,亲水(极)性氨基 酸侧链位于分子表面。 9、蛋白质几乎参与所有得生命活动过程,如胶原蛋白就就是皮肤中得结构蛋白,血红蛋白负责在血 液中__运输_氧气与CO2,免疫反应产生得抗体对脊椎动物具有重要得__保护_作用。 10、一个IgG分子由 2 条轻链与 2 条重链组成,不同得链之间通过二硫键连接,每条链都具 有可变区与恒定区。 11、肌红蛋白具有 1 条多肽链,其最高级结构为三级结构,血红蛋白具有 4 条多肽链,其最高 级结构为四级结构。 12、将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得α链、β链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它们得结构相似,如70%得氨基酸在二级结 构上形成α-螺旋,每条链均含有一个血红素辅基,用以运输氧气。 13、现有分子量分别为12000(A),21000(B),30000(C)三种蛋白质,将它们得混合物进行凝胶过滤 柱层析,最先流出柱子得就是 C 蛋白,若进行SDS-PAGE,则最靠近胶底端得条带就是 A 蛋白。 二、选择题 1、下列氨基酸中除 a 外,都就是极性氨基酸。 a、 Leu b、Cys c、 Asp d、Ser 2、下列因素中,不影响α-螺旋形成得就是 d 、 a、碱性氨基酸相近排列 b、酸性氨基酸相近排列 c、脯氨酸得存在 d、丙氨酸得存在

民法学(1)作业参考答案

民法学(1)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民法 P、4 2.联营 P、76 3.宣告火踪 P、48 4.时效 P、117 5.法定代理 P 、107.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P、3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P、16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一主体、客体、内容。P、25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P、36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P、44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P74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P102---103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 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P、108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期限。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A、、C)。P、41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A)。P、48 A.二年B.四年c.五年 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A)。p、82 A.不动产B.流通物c.限制流通物 4.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无奈 同意付钱,杨某遂将张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B)。 P、100.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B.无效的民事行为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详细解答

生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详细解答第三章氨基酸 提要α-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件分子,当用酸、碱或蛋白酶水解蛋白质时可获得它们。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但碱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是D型和L型的消旋混合物。 参与蛋白质组成的基本氨基酸只有20种。此外还有若干种氨基酸在某些蛋白质中存在,但它们都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后由相应是基本氨基酸(残基)经化学修饰而成。除参与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外,还有很多种其他氨基酸存在与各种组织和细胞中,有的是β-、γ-或δ-氨基酸,有些是D型氨基酸。 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当pH接近1时,氨基酸的可解离基团全部质子化,当pH在13左右时,在这中间的某一pH(因不同氨基酸而异),氨基酸以等电的兼性离子(HNCHRCOO)+-则全部去质子化。 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用3状态存在。某一氨基酸处于净电荷为零的兼性离子状态时的介质 pI表示。 所有的α-氨基酸都能与茚三酮发生颜色反应。α-NH与2,4-二硝基氟苯(DNFB)作用产生相应 DNP-氨基酸(Sanger反应);α-NH与苯乙硫氰酸酯(PITC)作用形成相应氨基酸的苯胺基2的 硫甲2酰衍生物( Edman反应)。胱氨酸中的二硫键可用氧化剂(如过甲酸)或还原剂(如巯基乙醇)断裂。半胱氨酸的SH基在空气中氧化则成二硫键。这几个反应在氨基酸荷蛋白质化学中 占有重要地位。 除甘氨酸外α-氨基酸的α-碳是一个手性碳原子,因此α-氨基酸具有光学活性。比旋是α-氨基酸的物理常数之一,它是鉴别各种氨基酸的一种根据。 参与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在紫外区有光吸收,这是紫外吸收法定量蛋白质的依据。核磁共振(NMR)波谱技术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表征方面起重要作用。 氨基酸分析分离方法主要是基于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和极性大小。常用方法有离子交换柱层析、高效液相层析(HPLC)等。 习题 1.写出下列氨基酸的单字母和三字母的缩写符号: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氨、谷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见表3-1] 表3-1 氨基酸的简写符号 三字单字母单字母三字母符母符名称名称符号符号号号L Leu Ala A (leucine) (alanine) 亮氨酸丙氨酸K Arg Lys R (lysine) 精氨酸(arginine) 赖氨酸M N Asn Met )(methionine) 蛋氨酸(asparagines) 甲硫氨酸(天冬酰氨F D Asp Phe (phenylalanine) 苯丙氨酸(aspartic acid) 天冬氨酸 B Asx Asp Asn或和/P C Pro Cys (praline) 脯氨酸半胱氨酸(cysteine) S Q Gln Ser (serine) 丝氨酸(glutamine) 谷氨酰氨T E Glu Thr (threonine) 谷氨酸(glutamic acid) 苏氨酸Z Gls Glu /和Gln或W G Gly Trp (tryptophan) (glycine)

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D

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D 用户名:W2072最终成绩:100.0 律、令、科、比 敕、令、格、式 诰、誓、训、箴 律、令、格、式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律、令、科、比 知识点: 5 两汉的法律制度 报婚书 受聘财 纳吉 有私约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报婚书 知识点: 7 隋、唐、五代的法律制度 《元典章》 《宋刑统》 汉朝主要的法律形式是( )。 根据唐律的规定,婚约成立、得到法律确认的关键要件是( )。

《大明律》 《大清会典》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宋刑统》 知识点: 8 两宋辽金的法律制度 按丁男数 按资产 按人口 按职位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按人口 知识点: 12 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 死、流、宫、徒、鞭 死、髡、赎、杂抵罪、罚金死、流、徒、鞭、杖 死、流、徒、杖、笞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死、流、徒、鞭、杖 知识点: 6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 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标准是:()。 《北齐律》继承了《北魏律》确立五刑为:()。

原主人 官府后经公开告示后仍无人认领其一半归发现人 官府 发现人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发现人 知识点: 10 明朝的法律制度 禁海令 禁银令 禁商令 封海令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禁海令 知识点: 11 清朝的法律制度 对于埋藏物的归属,明律在“得遗失物”条规定:埋藏物完全归()所有,古器、钟鼎、付印、异常之物必须送官。 清朝严厉地执行明朝有关海外贸易制度,力图闭关自守。顺治13年(1656年)颁布(),规定沿海地区片帆不得下海,凡有违反者,一律奏闻处斩,货物入官,家产付告发人。

民法作业1参考答案

民法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本法的地位。 2、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 3、宣告失踪指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宣告其为失踪人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民事法律制度。 4、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5、法定代理是指法律根据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而设立的代理。 二、填空: 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得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行自愿(公平)、等值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约定期限)。 三、选择题:

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二年)。 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不动产)。 4、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救张某,张无奈同意付钱,杨遂将张就起,其要求付钱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5、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6、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7、法律规定(公民离开住所下落不明满4年)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宣告其死亡。 8、法人终止的原因有(依法被撤销)、(解散)、(依法宣告破产)。 四、问答题: 1、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答:⑴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⑵意思表示真实;⑶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⑷符合法定形式。 2、简述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的区别? 答:⑴民事权利能力仅是一种资格,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获取实际利益的可能性。这种资格是民事主体不论是否实际参加民事法律关系都普遍享有的。民事权利则是民事主体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所实际享有的利益,它必须通过实际的行为才能创设或取得;⑵民事权利能力示享受权利的资格和承担义务的资格的统一。而民事权利合民事义务则是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相互对应,各自独立的两个不同概念。⑶民事权利能力是一种法定资格,它与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无关,不能由其自由转让、放弃。而民事权利的内容和范围直接取决于民事主体的意志,可以依法转让和放弃。 作业2参考答案 一、试述公平自愿原则:论述参见课文第18-19页第二章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二、试述诚实信用原则:论述参见课文第20页第二章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生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1. 举例说明化学与生物化学之间的关系。 提示:生物化学是应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在分子水平上解释和阐明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一门学科. 化学和生物化学关系密切,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相互融合。一方面,生物化学的发展 依赖于化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生物化学的发展又推动着化学学科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举例:略。 2.试解释生物大分子和小分子化合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提示:生物大分子一般由结构比较简单的小分子,即结构单元分子组合而成,通常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脂类和糖类。 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化合物相同之处在丁: 1) 共价键是维系它们结构的最主要的键; 2)有一定的立休形象和空间大小; 3)化学和|物理性质主要决定于分子中存在的官能团。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化合物不同之处在于: (1) 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要比小分子化合物大得多,分子的粒径大小差异很大; (2) 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婴复杂得多,维系空间结构 的力主要是各种非共价作用力; (3) 生物大分子特征的空间结构使其具有小分子化合物所不 具有的专性识别和结合位点,这些位点通过与相应的配体特异性结合,能形成超分子,这种特性是许多重要生理现象的分子基础。 3. 生物大分子的手性特征有何意义? 提示:生物大分子都是手性分子,这种结构特点在生物大分子的分子识别及其特殊的生理功能方面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1) 分子识别是产生生理现象的重要基础,特异性识别对于 产生特定生物效应出关重要; (2) 生物大分了通过特征的三维手性空间环境能特异性识别前 手性的小分子配体,产生专一性的相互作用。 4.指出取代物的构型: 6.举例说明分子识别的概念及其意义。 提示: :分子识别是指分子间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相互作用,如tRNA分子与氨酰tRNA合成醉的相互作用,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分子识别是生命体产生各种生理现象的化学本质,是保证生命活动有序地进行的分子基础。 7. 什么是超分子?说明拆分超分子的方法和原理。 提示:在生物化学领域中,超分子是指生物分子问或生物分子与配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识别所形成的复合物。超分子的形成过程就是非共价键缔合的过程,是可逆的过程。该过程受介质极性和休系温度的影响,由于缔合是放热的过程,所以当介质极性增大和体系温度升高时,超分子就会被拆分。另外,强酸或强碱环境也可使这种非共价键作用遭到破坏,从而将超分子拆分。 8.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 (1) 缓冲溶液总浓度:缓冲溶液的总浓度越大,溶液中所含的抗酸抗碱成分越多,缓 冲能力越强。(2) 缓冲比:对于同-缓冲休系的各缓冲溶液,当缓冲溶液的总浓度一定时,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随缓冲比的改变而改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