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德义论语解读——颜渊篇第十二(教学问答录,表现孔子的教学思想或教学方法)

安德义论语解读——颜渊篇第十二(教学问答录,表现孔子的教学思想或教学方法)

安德义论语解读——颜渊篇第十二(教学问答录,表现孔子的教学思想或教学方法)
安德义论语解读——颜渊篇第十二(教学问答录,表现孔子的教学思想或教学方法)

安德义论语解读——颜渊篇第十二

【题解】

本篇取“颜渊问仁”句“颜渊”两字为篇名。

上篇是孔子对众弟子的评述。本篇是孔门教学篇。记载弟子问先生答,他人问弟子答,弟子问弟子答。本篇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孔子的教学思想或教学方法,可以从六个方面去理解。

一、问仁4章。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四弟子问仁,孔子分别答以“克己复礼”,“敬恕无怨”,“仁者言讱”,“仁者爱人”。

二、问政4章。子贡、子张、景公、季康子四人问政,季康子问政两次。孔子分别答以“足食足兵民信之”,“君臣父子之位正”,“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政者正也”。“德风德草之辨”。

三、问人格修养3章。司马牛问君子,孔子答以“不优不惧”。子张问“士之达”,孔子答以“闻” “达”之区别。子贡问友,孔子答以“忠告善道”,可则友,“不可则止”。

四、问道德修养3章。子张问明,孔子答以不行“浸润之谮,肤受之愬”。子张问崇德辨惑,孔子答以“忠信、徙义”为崇德,辨善恶为“辨惑”。樊迟问“崇德、修慝、辨惑”,孔子答以“先事后得”为崇德,攻己之恶为“修慝”,克己之忿为“辨惑”。

五、孔门弟子答问。卫大夫棘子成向子贡问“文” “质”关系,子贡以“文质兼备”答之。鲁哀公向有若问“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以“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答之。司马牛向子贡问“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以“四海之内皆兄弟”答之。

【原文】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②。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③。”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④,请事斯语矣⑤。”

【注释】

①克己:克制自己,指修己。复:实践,实行;复礼:践行礼仪。②天下归仁: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归:归顺,这里作“赞许”讲。③目:具体的条目,纲目。④

回:颜回。古人自称用名。不敏:不聪敏,迟钝,笨。⑤事:从事,实行,照着做。斯:这,这些,代词。

【语译】

颜渊问怎么去实践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礼仪,这就是仁。一旦都能这样做,天下就会归顺于你的仁治,实践仁德全在于自己,难道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践仁德的具体细目。”孔子说:“不合于礼度的事不看,不合于礼度的事不听,不合于度礼的话不说,不合于礼度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够聪明,请允许我照您这些话去做吧。”

【解读】

颜渊问仁章,是孔子学说的核心章节,它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克己。二、复礼。

三、“为仁”。

这一章孔子所谈是儒家文化的主体内容。颜渊是孔门高足,修炼至为完善。我们可以说跟任何弟子对话,总有许多因材施教的因素在里面,也就是说孔子的谈话都是根据对象的不同,而谈话的内容则有所偏重或取舍。这一章与颜渊的谈话,我们则可以说纯粹是孔颜之间进行的一次理论探讨。尽管颜渊说:“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但孔子绝无对颜说你应该非礼勿视、听、言、动之意,因为颜渊的确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修炼极高的好弟子,若再对颜渊讲一通这一类有所指的话,那就不合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了。若四目之言是对子路,子张谈,或许有“因材施教”之意,对颜渊谈的确是一次纯理论探讨。因此,我们认为这一章内容有关宏旨,细述如下:

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即《大学》所说的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八目贯穿于一个“仁”字,“仁”是孔子道德学说的核心。明德,即彰明仁德于天下。“亲民”,即推行仁德于民众。“至善”,即行仁德之最高境界。格物,研究事物;正心,即正是非善恶之心;诚意,即以仁善为本心而使意念诚挚;修身,即修仁善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均应以仁为核心。三纲八目皆以修身为本,“仁”是三纲八目的核心,贯穿于三纲八目的自始至终。修身是三纲八目的根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目的是修身,修身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前者的终点,又是后者的起点。修身在孔门看来,既是目的,又是方法。佛教、道教均以修身为目的。儒家把修身同时作为“齐”、“治”、“平”的起点或方法(或曰“手段”)。修身,即“修己”,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即《大学》“修”、“齐”、“治”、“平”,“修己”是方法,是手段;“安人”、“安百姓”、“齐”“治”“平”是目的。“修己”即“克己”,“克己复礼”即“修己以敬”,礼即“尊卑长幼之序”,礼者,制中之器。礼则是中规中矩,合乎事物运动变化中的尺度,礼即规则,法度。“复礼”用于对人,则表现为“敬”,“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即“敬”。敬人,方可“安人”,方可“安百姓”。复礼,即履礼,践礼,行礼,以礼为准则,方可“安人”,方可“安百姓”。所以“克己以复礼”即“修己以敬人”,均是修身的范畴,只有修身,克己,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安人”,“安百姓”。“修身”“修己”“克

己”,浑言之,三辞一意;析言之,三辞又有微殊。“克己”之力来自于内,“修己”“修身”所修之力来自于外。“修己”与“修身”又有微别,修己,强调内心的修炼,修身是第三层次。“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即为仁为克己,修己,修身而得,不必苛求于其他。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目之所视,耳之所听,口之所言,身之所动,“视、听、言、动”不是不看,不听,不说,不动,只是言必中,动有矩。视听言动要中规中矩,恰当适宜而已,即“礼”。礼乃制中之器,视必正,听必聪。视听言动,符合礼仪法度,中规中矩即可。非钳制而不能为,不可为,只是要求动必合矩。

另外,人们在批判孔子的时候,引用最多的是“克己复礼”、“非礼勿视听言动”的文字,认为他是对人性的扼杀,个性的束缚。我想谈一谈束缚,人们希望自由,十分渴望西方的自由。其实我们对“自由”的理解十分偏颇,以为“自由”就是个性张扬,为所欲为,我行我素;“自由”就是无拘无束,率意而为。其实大错特错,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对人是没有束缚的,是绝对的自由,美国的法律苛细繁杂,大家是清楚的。美国表面看似乎是自由,但你稍逾规矩,可能就会碰到法律问题。人生在任何一个社会,不受束缚是不可能的,只是看这个束缚是来自外部,还是来自内心的。来自外部,是一种强制性的,来自内部,是一种自觉行为的修炼。一种良好的道德已养成习惯了,也就谈不上束缚了。比如说“守信”,对一个不守信的人来说,是有束缚的,对一个恪守信誉的人来说,则是一种习惯。比如说“善良”,对一个忠厚善良的人来说,他举手投足,唯善是举,纵心所欲,亦不逾矩,也就谈不上束缚了。所谓束缚,对于一个缺或者说没有道德规范习惯的人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一个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他从来就不受小的道德规范的束缚,他们甚至可以做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意思是说,大的道德规范不能冲破,小的道德随机应变一下,则没有什么不行的,孔子见阳货,见卫灵公,见叛臣公孙弗扰等一系列行为,就是他灵活性的一面,孔子虽受道德规范的约束,但他也很灵活,束缚是大的要求,灵活则是对小原则的突破,有了束缚,求其变通,也就很自然了。

另外,束缚也是一种规范,有人把孔子对人的行为道德的规范,理解成对人的思想的禁锢,试想,天下任何一种思想都是意在对人的行为或品德规范或要求。如果将对人行为道德的规范,视之为禁锢,天下就没有一种文化或一种思想不是在对人进行禁锢,话又说回来,人本有善恶两面,如果没有对“恶”的规范、禁锢,任其“恶”行天下,那么天下将是一番什么景象呢,人们所说的不受规范或禁锢的人将对你或每一个人带来的是什么呢,带来的只能是灾难。

【原文】

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①,使民如承大祭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③,在家无怨④。”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①大宾:贵宾。②承大祭:承当重大的祭祀典礼。③邦:诸侯管理的国家为“邦”。④家:卿大夫管理的封地为“家”。

【语译】

仲弓问怎么去实践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就像接待贵宾那样恭敬,役使百姓就像承担重大祭祀那样严肃谨慎。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此则无论在诸侯国做事,还是在卿大夫的封地做事,都不会有人怨恨你。”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明,请允许我照您这些话去做吧。”

【解读】

本章是孔子从“敬”“恕”“忠”三个方面答冉雍之问仁。

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小孔子29岁,为人仁笃厚道,不苟言辞,任劳任怨,器量宽宏,孔子认为他有南面称王之才。仲弓问仁,孔子从三个方面告诉他为仁之道,也是执政之道。一、仁者敬。“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二、仁者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仁者忠。怨之反为忠,“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原文】

12.3司马牛问仁①。子曰:“仁者,其言也訒②。”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矣乎③?”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

【注释】

①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宋国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481年。②其言也訒(rèn):他的言谈是很谨慎的。訒:难,指话难说出口,这里指说话谨慎。

③斯:代词,这,或那。

【语译】

司马牛问什么叫仁。孔子说:“仁人,他的言谈很谨慎。”司马牛说:“言谈谨慎,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是很困难的,说话能够不谨慎吗?”

【解读】

司马牛,字子牛。据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司马牛“语多而躁”,性格浮躁,喜欢多言。他问仁,孔子告诉他,“仁者,其言也訒”,《论语?后录》:“刃顿为顿,言顿为訒。其言也訒,言之顿矣。”顿,即“钝”,“言顿”即言语迟钝。即仁者应“敏于行而慎于言”。冉雍的“仁而不佞”与司马牛的“仁者,其言也訒”的含义基本相同。仁者言辞不狡辩,仁者言辞常迟钝。

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①,夫何忧何惧?”

【注释】

①内省不疚:自己问心无愧。内:内心。省:反省,自我检查。疚:内心痛苦、惭愧。

【语译】

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曰:“不忧愁,不畏惧,做到这些就是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可以忧愁,可以畏惧的呢?”

【解读】

本章是孔子从“不忧不惧”角度答什么是“君子”。

司马牛是宋国人,他哥哥就是司马桓。他从宋国来孔门不久,传来他的哥哥将要作乱的消息(见《左传?哀公十四年》),他因此很忧愁、恐惧。他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君子,孔子告诉他两点:一是君子不忧不惧。告诫司马牛应襟怀坦荡,无所忧惧。二是君子应“内省不疚”,坦荡处世,问心无愧。孔子在《子罕篇》中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不忧”当属仁者,“不惧”当属勇者。“仁者不忧。”则是具有箪食瓢饮曲肱饮水之乐趣的君子风格。勇者不惧,则是杀身以成仁,舍身以取义,慷慨赴难,见义勇为的君子。“内省不疚”,内省是孔子教诲弟子的一种方法。内省又称“内自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焉。”比“内自省”更为激烈的方式是“内自讼”,即内心里自我谴责,“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内自讼”连博学多闻的孔子都未曾见过,可以想见达到其境界的艰难。曾子可以说是内省工夫的典型,他能独自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检查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内省的范围颇广。曾子省忠、省信、省习。孔子要求司马牛“省仁”“省勇”,内省的结果是“不疚”,即不愧疚,无愧于心。君子可以盟天质日,无愧于心,内省工夫彻底即可达到“无忧无惧”的境界,内心忧惧来自于内心愧疚,无疚则无忧,无惧则无愧。

【原文】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①。”子夏曰:“商闻之矣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③,与人恭而有礼④。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注释】

①亡:通“无”。②商: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学生。这里是子夏自称其各。③敬而无失:严肃认真,不出差错。敬:严肃。失:这里指放纵、随便。④恭:恭敬。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死生由命运主宰,富贵由上天安排。?君子只要做事情认真、严肃而不出差错,对人恭敬注意礼度。天下的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又何必要忧愁没有兄弟呢?”

【解读】

本章是司马牛“忧无兄弟”,子夏从“天命”和“人伦”角度宽慰他。

司马牛一问仁,孔子答以“其言也訒”;二问“君子”,孔子答以“不忧不惧”,“内省不疚”;三问“忧无兄弟”。子夏答以“天命”,“人伦”。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子夏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用天命观宽慰司马牛。孔子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子夏则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用人伦礼仪引导司马牛。《说苑?杂言》记载孔子说:“敏其行,修其礼,千里之外,亲如兄弟;若行不敏,礼不合,对门不通矣。”知天命,重人伦,敏行,修礼,何患无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原文】

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①,肤受之愬②,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③。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④。”

【注释】

①浸润之谮(zèn):指像水一样,一点一滴暗中传播、渗透进来的谗言。浸润:像水一样地渗透。谮:谗言。②肤受之愬(sù):指像皮肤受到蜇痛那样的诬告。也就是切身受到的诽谤。愬,诬告。③明:明智。④远:远见。

【语译】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贤明。孔子说:“暗中传播的谗言,直接受到的诽谤,在你那里都听不进,你就可以称得上贤明了。暗中传播的谗言,直接受到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你就可以说有远见了。”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谗言和诽谤的指责以及处理的方式。

“浸润之谮。”“浸润”,浸渍滋润,谮即谮言,谗毁之言。朱熹说:“浸润,如水之浸灌,滋润渐渍而不骤。”点点滴滴,无声无息,无知无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犹如秋寒,沁入肌肤,深入骨髓而浑然不知;一旦发现,却是沉疴不起,病入膏肓。此类谗毁之言,误国而国君不知,误民而民众不晓,实乃阴险奸诈刻毒之言。

“肤受之愬。”即切肤之痛的诬告,这类诬告与谗毁之言不同,它兵刃相向,短兵相接,如投枪,如匕首,直刺而来,让你感受到切肤之痛,切齿之恨。前者是暗箭,后者是明枪;前者是慢工出细活,后者是“快刀斩乱麻”。前者软,后者硬;前者柔弱,后者刚强,软硬兼施,刚柔并进。你若心中磊落坦荡,稳如磐石,仍其软浸硬攻,你则是一副金刚不入之躯,它则奈何你不得,你则是既贤明而又深远之人了,只有“明”才能“远”,《尚书?康诰》说:“视远惟明。”

全章两句,两句重复仅两字不同,一个是“明”,一个是“远”,反复申说,“浸润之谮,肤受之愬。”表现出圣人对“谮言”“愬语”痛切之情,历史上,楚庄王夫人郑袖谗害魏美人可当此殊荣。你看楚庄王从魏地新娶一妾,叫魏美人,楚庄王甚是喜欢。郑袖强压妒火,投其所好,“衣服玩好”,“宫室卧具”“择其所喜而为之”。浸渍滋润,使其失掉心理防线,先是献媚,然后进谗言,借楚庄王之手,割掉了魏美人美丽的鼻子。“浸润之谮。”何其毒辣!“肤受之愬。”何其有效!因故事浅显,原文抄录如下: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知王之说(悦)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于王。王曰:“妇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郑袖知寡人之说新人也,其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郑袖知王以己为不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新人见王,因掩其鼻。王谓郑袖曰:“夫新人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郑袖曰:“妾知也。”王曰:“虽恶,必言之!”郑袖曰:“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之,无使逆命。(《战国策?楚策四》)

【原文】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②,于斯三者何先③?”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④。”

【注释】

①兵:兵器。这里指军备。②去:去掉。③何先:这里是指先去掉哪样。④无信:不信任,没有信任。不立:站不住。

【语译】

子贡问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让人民信任政府。”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去掉其中一项,这三项中能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说:“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剩下的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没有粮食,不过是死亡,但是)自古以来人都会死的,如果人民对执政者失去信任,国家就站不住了。”

本章记载子贡问政,孔子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答,强调“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总有人误会孔子教学,说他独断专行,搞一言堂,不搞群言堂,是师道尊严的倡导者,道貌岸然,实在是对孔子的理解不透。孔子授徒的最大特点是讨论式教学,或者说叫“论辩式”教学。你看子贡问政,孔子从三个方面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食”,“民以食为天。”足够的粮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足兵”,防止外敌入侵,足够的军备是国家安全的保证,“民信之”,是讲政府在民众中的信誉,不能失信于民,“信誉”是国家政令通畅的根本。前两项谈物资充足,后一项谈的是精神。应该说孔子回答到这里,应该是比较完备了。谁知子贡不依不饶,紧追不舍,先逼一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如果无路可走,三者中间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呢?孔子到底是圣人,他停都没停,应声而答:“去兵。”仅两个字,干净利落。子贡仍不善罢甘休,又追一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你看,三选一,是一问,现在二选一,又是一问。孔子担心他再问,则采取两项合一的答题法:“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一般说,物质决定精神,但在一定条件下,精神亦可决定物质,国家或政府在民众中保持有极高的信誉的话,即便是无食无兵,一夜之间,“兵”“食”即可骤至,此类事例颇多。信誉是为国之本,为政之本,为人之本。这是一场“论辩式教学”,朱熹说:“非子贡不能问,非孔子不能答。”亦可见孔子民主教学的风范。

【原文】

12.8棘子成曰①:“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②?”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③!驷不及舌④。文犹质也,质犹文也⑤。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⑥。”

【注释】

①棘子成:卫国大夫。②何以文为:要那些礼节、仪式等干什么呢。何以:干什么用,何必用,何必要。文:文采,形式主义,这里指礼节、仪式等。③夫子: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这里是子贡尊称棘子成,可以译为“先生”。④驷(sì)不及舌: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说出了的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古代一车套四马,所以“驷”指拉一辆车的四匹马。⑤文犹质也,质犹文也:指文采和本质一样重要。⑥鞟:(kuò)去掉了毛的兽皮,即“革”。这里的意思是说:如果只要质不要文,那么君子与一般人就无法区别一样。

【语译】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思想品质好就可以了,何必要那些表面的礼节、仪式等文饰呢?”子贡说:“先生您这样谈论君子,实在太遗憾了!(要知道,)话一说出口,就是有四匹马也追不回来了,文彩如同本质一样重要,本质也如同文彩一样重要。(如果去掉了有文彩的毛,)虎豹的皮革就和犬羊的皮革无所区别了。”

本章棘子成和子贡探讨的是内容和形式或者说“质”和“文”的关系问题。

概括起来说,“质”“文”关系应有四个层次,一、棘子成的重“质”轻“文”说:“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二、子贡的“质”“文”兼备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子贡不赞成棘子成的“重质轻文”说,所以用虎豹和犬羊去掉毛(文采)后,其内质(皮)无法区别来驳斥重质轻文说的偏颇。在这一点上子贡与孔子是一致的。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彩和朴质高度结合,然后才是君子。”三、质文而不可兼备,则重质轻文。如:“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礼”的“奢”与“俭”;“丧”的“易”(仪文周备)与“戚”,均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文质不能兼备,孔子则采取重质轻文的态度。四、“质”“文”的辩证关系,即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过来作用内容,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原文】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①:“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②?”曰:“二

③,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④?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①哀公:鲁国国君,姓姬,名蒋。有若:姓有,名若,即有子,孔子的学生,小孔子33岁,鲁国人。②盍(hé):何不,为什么不。彻:西周奴隶制国家一种十分抽一的田税制度。③二:指十分抽二。表示加赋。④君孰与不足:您跟谁不富足呢?意即“您怎么会不够呢”。孰与:即“与孰”,介词宾语“孰”,因为是疑问代词,故前置。

【语译】

鲁哀公问有若说:“年成不好,国家财政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您为什么不实行十成抽一的田税制呢?”鲁哀公说:“十成抽二的税我还不够用,怎么能实行十成抽一的税法呢?”有若回答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充足,那您怎么会不够用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又怎么会够用呢?”

【解读】

本章是哀公向有若请教税赋的问题。

税赋,历来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或者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矛盾的焦点,统治者欲壑难填,则增徭厚赋,被统治者不堪重负,则抗徭抗赋。儒家学说历来主张“为政以德”,施仁政于民,休养生息,“民富则国富”。一贯主张:“王国富民,霸国富土,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说苑?政理篇》)具体的做法应该是“损上益下,民说(悦)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易传?益?彖辞》)孔子学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统治者和

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哀公是鲁国衰世之君,问有若,年岁歉收,该怎么办,哀公想问的是荒年君王的费用不够,是否应该增加一些税赋,或者说进一步问征收多少,如何征收。谁知有若,所答非所问,不仅不是增而是减,并且减到“彻”的标准,即由十取二,减到十取一。哀公无奈,只好道出自己的真实意图:“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十取二都不够,何况十取一呢?谁知有若仍不买账,仍按自己的思路去回答,绝不侧意随人,枉道事上,逢迎取媚。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哀公心想的是损下益上,有若想的是损上益下,有若所答非哀公所问,哀公所问非有若所想答,各自立场不同,意图不同,你谈你的,我谈我的,锣鼓齐鸣,音调不谐,各打各的锣,各敲各的鼓。

【原文】

12.10子张问崇德辨惑①。子曰:“主忠信②,徙义③,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④。?”

【注释】

①崇德:提高道德修养。崇:高,使高。②主忠信:以忠诚信实为宗旨。③徙义:向义靠拢,徙:迁移,这里当“靠拢”讲。④诚不以富,亦祗以异:(你遗弃我另觅新欢,)。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最后两句。意思是不是因为他富,只是他见异思迁。引在这里很难解释,因此有人认为是错简。宋代学者程颐认为,这一句应属《季氏篇》齐景公“有马千驷”章。

【语译】

子张问怎样才能提高品德、辩别疑惑。孔子说:“以忠诚信实为宗旨,遵循义的行为准则,这就能提高品德了;喜欢他时希望他长生,厌恶他时恨不得他立刻死掉。希望他活着,一会儿又希望他死去,这便是迷惑。(同如《诗经?小雅?我行其野》中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解读】

本章孔子解答什么叫“崇德辨惑”。

孔子在《易传?说卦》中说:“君子敬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崇德”即“敬德”,“忠信,所以进德也。”即“忠信”,所以“徙义”“崇德”也,“崇德”又叫“敬德”,意即提高道德修养,“忠信”可以“崇德”,“徙义”也可“崇德”,忠信进德足够,为何孔子在此处要加一“徙义”。朱注理解为“创新”,“日新其业”,似不周全。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忠信是孔门必开的课程,课程重要,忠的内容包含极广,有忠己,忠人,忠事,忠君,忠道,信有大信,小信。荀子说:“忠道不忠君,从义不从父”。忠的最高标准即“道”,这个“道”即孔子“徙义”之“义”,忠“义”,即“忠”必须符合“道义”,否则是愚忠,或者是诈忠。“信”,“言必信,信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过分守信而不合道义,硁硁然,闭塞固执,如同小人。“信”,必须符合“道义”,“信”“诺”尚可实行。“忠”需合“义”,“信”也需合“义”,“主忠信,徙义。”即以忠信品德为主要修炼项目,然后以道义为标准进行衡量,“忠信,所以进德也。”本来足够了,对有些偏激而不能行中庸的子张加一“徙义”进行限制,也便是圣人因材施教。

“辨惑。”“崇德”,“辨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崇德是为人的基础,“辨惑”是为人的方向,居业,是辨惑的目的,辨惑是居业的手段,“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诚是言辞的根本,也是崇德的根本,也是辨惑所必须的品德。“惑”是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是非不分,同一个人,爱你,把你捧到天上,恨你,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俗语说:“爱你把你抱在怀里,恨你把你甩到崖里。”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没有定盘,没有准星,既无忠信之品行,又无诚恳之至德,所以这些行为使容易糊涂迷惑之人无“业”可“居”。因此,敬德修业,必须“崇德”“辨惑”而后修业,而后“居业”。

【原文】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①。”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注释】

①君君,臣臣: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第二个“君”、“臣”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父父,子子:句式结构相同。

【语译】

齐景公请教孔子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做国君要像个国君,做臣子要像个臣子,做父亲要像个父亲,做儿子要像个儿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啊!真正是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够吃得着吗?”

【解读】

本章齐景公问政,孔子以“君臣父子依位而行”回答。

齐景公,朱熹注曰:“鲁昭公末年,孔子适齐……是时景公失政,而大夫陈氏厚施于国,景公又多内嬖而不立太子,其君臣父子之间,皆失其道,故夫子告之以此。”孔子因景公“皆失其道”而告诫景公:君臣父子应各守名分,各定其位,知其所止,如《大学》所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这里有一个问题,批孔的时候多认为孔子是等级制度的维护者,现代民主社会要求打破等级,争取“民主”“自由”。说孔子“名正言顺”的理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是导致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束缚了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其实这是对孔子等级制思想的一大歪曲,或曰不理解。即混淆了社会等级和人格平等两个不同的概念。任何一个社会型态,一旦需要

管理或构成管理,(原始部落族群也不例外),即形成社会等级。不论所谓高度民主自由的美国,还是壁垒森严的其他国家,离开社会等级管理是不可能的,总统和平民,不论其吃、穿、住、行,均相差十万八千里,平民要求总统与之平等是不可能的。但要求人格的平等,人权的平等是可能的,而且是应该的。我们所追求的“平等自由”,千万注意,只是人格人权的平等自由,而不是社会等级制度的取消而获取制度等级上的平等,这两大概念的混淆,给我们带来许多精神上的痛苦,这两大概念的区别,让我们更进一步明确了追求民主自由而努力的方向。话又说回来,孔子是否仅仅是等级制的倡导者呢?不是,他一边强调名位制度的建设,尊卑长幼序位的确立,一边又强调尊卑长幼之间和谐融洽相处,比如他的弟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里的“礼”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长幼之序,即社会等级管理制度。“和”即君礼臣忠,父慈子孝,即人格平等。“礼之用,和为贵”的意思是既要知道等级的运用,也要知道人格平等和谐的重要。

孔子告诫景公,各司其职,各定其位,注意名分,也告诫后人。景公听了,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看他听懂了,而且认识到他的重要性,君臣父子不定位,虽然有粮食,我也吃不成。但他还是我行我素,“善孔子之言而不能用,其后果以后嗣不定,启陈氏弑君纂国之祸。”(朱熹注),接受一项理论很难,实践一项理论理更难,让今人接受而又实行则是难之又难。

【原文】

12.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①,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注释】

①片言:一面之辞。折狱:断案。折:断,判断。狱:诉讼案件。

【语译】

孔子说:“仅凭一面之辞就能判案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喜欢简单从事)他应承的诺言从来没有拖延到次日的。

【解读】

本章亦是记载孔子对子路语言轻率缺点的批评。

片言,解释大抵有两种解释,一是片面之言,一面之辞,即单辞。一是只言片语,片言,即简言。简洁的言辞。前者说子路真诚直率,别人不愿欺骗他,所以能凭一面之辞断狱。此说不太合情理,后者《四书辨疑》:“能以一二言折其罪人虚伪之辞,使之无所逃其情,惟子路惟然。”尹材曰:“子路言简而中理,故片言可以使罪人服”。孔子也赞扬子路:“由也果。”意思是子路为政果决干练,言简意准,“片言折狱”正是“由也果”的明证。

“子路无宿诺”,记的也是子路言辞方面的特点,前者片言,是说子路言辞简洁干练,后者“宿诺”是说他耿介守信,绝不轻诺。宿诺,“急于践言,不留其诺也。”(朱熹注),这正是子路性格的形像写照。因其“果”,片言折狱,绝不拖泥带水,因其“果”,害怕拖泥带水而失信于人,则无留宿之许诺。

【原文】

12.13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语译】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差不多。(只是,我常想)怎样才能努力使诉讼不发生呢?”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如何对待诉讼的观点。

“讼”,是因诚信窒塞,诈伪萌生而起。日本易经学者高岛嘉右卫门在《易断讼卦》中关于“诉讼”的一段言辞颇为精彩,可作“听讼”的解说:

“讼有原告被告两造,有实者直也,无实者曲也,当讼之时,直者固直,即曲者亦必饰曲为直,且用巧辩之士辩护,为之架辞以饰其非,据律以辩其诬。听讼者一不明察,必致坠其计中,而曲直每多颠倒,甚或曲者行贿,听者受贿,势必以曲为直,则直者受冤难伸。”

“必也使无讼乎”,做到“无讼”,一是进行忠信仁德教育,二是“君子作事以谋始”。仍引《易断》所说:

“作事谋始”,言交朋友者,慎之于相知之始,结条约者,审之于立券之始。盖作事必慎于先图,斯不遗后患;必精其智虑,斯不启祸端,如此则讼自无也。”

“无讼”的境界高于“听讼”。“无讼”,“道之以礼”,“礼者禁将然之前。”“听讼”,“道之以刑”,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原文】

1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语译】

子张请教怎样执政。孔子说:“居官不懈怠,行为要忠于职守。”

【解读】

本章意思是说忠诚首先是对自己的要求。

子张性格偏激,怪僻,才高意广,“堂堂乎张,难与并为仁。”同门关系颇有一些不融洽,他问政,孔子告诉他八字真经,“居之不倦,行之以忠”,意即平素为政一方,要不疲倦,不懈怠,不懒惰,克勤克俭,兢兢业业。仅此不够,必须以忠要求自己,若行私而不倦,则危害更大,因此,孔子又告诫其“行之以忠”。“不倦”和“以忠”,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忠而懈怠不行,勤而不忠也不行,两者不可或缺。“忠”有许多层次,但首先是对自己的忠诚。

【原文】

12.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语译】

孔子说:“广泛地学习一切知识,用礼义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解读】

这条重出,见《雍也篇》第27章。

【原文】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语译】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解读】

本章记载君子和小人在“成人之善恶”时的迥然区别。

君子心胸坦荡,豁然大度,厚德载物,“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嫉贤,不妒能,“嘉善而矜(同情)不能。”所以能成人之美。小人心胸褊狭,悲悲戚戚,为人刻薄寡恩,“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嫉贤妒能,所以成人之恶。这就是君子小人在成人善恶方面的区别。

【原文】

12.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①,孰敢不正?”

【注释】

①帅:表率,带头。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怎样为政。孔子回答说:“所谓政,就是端正。您用端正来做表率,谁敢不端正呢?”

【解读】

本章季康子问政,孔子以“政者,正也”回答。

儒家文化是一种自律性文化,“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根本,所以孔子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孟子也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君正而定国矣”。(《孟子?离娄上篇》)季康子问政,孔子对以“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都是要求季康子加强自律教育,率先垂范。不过儒家与道家,佛教不同,佛教均以修身为目的,达到自我境界的完善。儒家修身是重点,是根本,但不是目的。儒家是入世的哲学,它以“天下为己任”,“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儒家修身的目的,修身相对治国平天下来说,仅仅是手段,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原文】

12.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①,虽赏之不窃。”

【注释】

①欲:贪求(财利)。

【语译】

季康子担忧盗贼太猖獗,请教孔子该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如果您自己不贪求财利,即使您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窃了。”

【解读】

本章是孔子分析窃盗产生的原因。

为上贪婪,为下偷窃,上行下效。“上慢下暴”,“君为政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这是哀公问政,孔子所答,与季康子患盗之问同出一辙。《易传?系辞上》说:“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意思是淫盗者均是由货物收藏者或妖艳冶容而引起。

【原文】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①,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②。”

①就:亲近,接近。②草上之风:指草上有风,也即风吹到了草上。③偃:扑倒。

【语译】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如何执政,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而亲近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执政,哪里用得着杀人呢?您要是行善,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君子的品德就像是风,百姓的品德就像是草。风吹到了草上,草就必定会跟着倒向一边。”

【解读】

本章是孔子用比喻的方式谈“上行下效”。

季康子,鲁国大夫,把持朝政,独断专行,肆杀无辜,本身是一个“无道”之人,他问“如杀无道以就有道。”季康子所说“无道”,恐怕就是异己分子,或者反对他专权的人。他所说“杀无道”,即排除异己。“就有道”是讨好孔子,迷惑孔子,以期获得孔子的支持,“杀”是目的,“就有道”是幌子。季康子曲曲折折的问,孔子则直截了当的答,问在彼,答在此。孔子洞悉先机,知其巧言设问,撇开“有道”“无道”之说,直奔“杀”的主题,“子为政,焉用杀?”先是一个陈述句:“你治理国家”,接着一个反问句:“为何使用杀戮的手段呢?”“子为政”语势舒缓,先予以肯定;“焉用杀?”语势急迫,以反问语气表示否定,否定其以杀戮代德政的残暴行径,孔子的教育方式是先“堵”,否定其刑杀,然后是“疏”,倡导其“德礼仁善”,“为政以德。”“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孟子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说苑?君道篇》说:“上之化下,犹风靡草。东风则草靡而西,西风则草靡而东,在风所由,而草为之靡,是故人君之动不可不慎也。”“君仁”“君义”“风德”“草德”谈的均是“上行而下效”,“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原文】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①?”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②,在家必闻③。”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释】

①达:明达,通达,明白事理,通行无碍。②闻:名闻,名望,有声誉。③家:指大夫治理的封邑。

【语译】

子张问孔子:“士怎样做才可以叫通达了呢?”孔子说:“你所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呢?”子张回答说:“在诸侯的国家任职,一定有名声,在大夫的封地做事,也一定有名声。”孔子说:“这个叫…闻?,并不是…达?呀。所谓…达?,就是品质正直,喜好仁义,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神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在诸侯的国家一定事事行得通,在大夫的封地也一定行得通。所谓…闻?,这种人表面上主张仁德,行动上却违背仁德,甚至以仁人自居而不惭愧。他们在诸侯的国家必定会骗取名声,在大夫的封地也必定会骗取名声。”

【解读】

本章内容颇复杂,可分三点阐述,一、什么叫“士”;二、什么叫“闻”;三、什么叫“达”。

先谈“士”,孔子文化中,人是有层次的,从人格境界角度分,大而言之,有圣人、君子、小人。从品德修养角度分,有仁者﹑智者﹑勇者。仁、智、勇与圣人,君子,小人叠合而可成为九个层次,再细而言之,则有圣人﹑贤人﹑君子﹑士﹑小人。“士”这个阶层较为特殊,向上可以成为君子,向下则为小人。什么叫“士”,这是从概念的外延角度看。“士”“仁以为己任”,但难能推行仁道于天下,“士”不如圣、贤、君子,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任务,“士”就是一个能“独善其身”,“修身”“修己”“克己”功夫完成较好的人。他性格“弘毅”,有理想,“志于道”,“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知礼义廉耻,“恶衣恶食不以为耻。”“行己有耻。”工作独立性强,能完成使命,“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品德修养方面,朴实正直,追求真理,“质直而好义。”谦虚待人,“虑以下人。”在“知识”“言语”“行为”三方面不盲从,不贪多,择要而从,并且知其然,一定要知其所以然,穷根究底。“知不务多,而务审其所知,行不务多,而务审其所由,言不务多,而务审其所谓。”(《大戴礼记》)尤其是言语方面迂讷谨慎,不仅“不务多”,而善于“察言观色”,“察言故不失口于人,观色故不失色于人。”(《朱子语类》)“士”就是这样一些有个性,有理想,能工作,善格物,能致知,个人修养好,言辞谨慎的人。

什么叫“达”?“达”,先是通晓、明白、明达,因明白、明达而通畅、通达,因通畅、通达行无窒碍而行达。“达”应同时具有三层含义,明达﹑通达﹑行达。“质直而好义。”意思是为人朴实正直,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可以盟天质日,面临道义,“慷慨当前,惟视天下国家人物之利病,其祸福毁誉了不关心。”(明?吕坤语)明白事理,通晓道义,为明达之士。“察言而观色”,做到听其言而观其行,先察对方之言,观对方之色而后言,而后动。“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篇》)即“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先察而后言,做到不躁,不隐,不瞽,不失人不失言,为通达之士。“虑以下人”,意思是考虑虚己以待人,谦冲信睦,礼贤下士,“不能则学,疑则问,欲行则比贤,虽有险途,循行达矣。”(《大戴礼记?曾子制言》)“有道而能下人。”可谓行达之士。“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三句谓“达士”三要义。“质直而好义”谓明白事理,“察言而观色。”谓通晓人情,“虑以下人。”则谓行达天下。因此“达士”,明事理,晓人情,行天下。他们“事君则得乎君,治民则得乎民,事亲则孝,事长则悌,无所不达。”(《朱子语类》)所以“在邦则达,在家则达”。

什么叫“闻”?“闻”即令闻,名闻,好名声,好声誉,虚声虚誉为“闻”。“色取仁而行违。”以仁者自居,摆出一副仁者的面孔,道貌岸然,矜持端庄。举手投足,似品位颇高的状态,实质上与“仁”相违甚远。表里不一,两面三刀,“巧言令色。”更可恶的是这样一个虚声钓誉的人,竟然对自己“虚而为盈,亡而为有,约而为泰”的“色取仁而行违”的现象“居之不疑”,谬误千遍似乎成了真理,毫无廉耻之心。这就是名闻之士。

“闻”与“达”的区别颇多:闻者沽名钓誉,达者脚踏实地。达者实有而不居,闻者居而无其实。闻者注重表面功夫,达者注重内在修养;“古之学者为己”是达者风范,“今之学者为人”是闻者表现。闻者争名于朝,达者克己修身于内。吕氏曰:“德孚于人者必达,矫行求名者必闻。”(《朱子语类》)

【原文】

12.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①,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②,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③,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注释】

①修慝(tè):消除隐匿的邪恶。②攻:批判。③忿:忿恨。

【语译】

樊迟随从孔子在舞雩台漫步,说:“请问如何提高德行、消除邪念、辨别迷惑呢?”孔子说:“问得好啊!先去做事,然后收获,不就是提高德行吗?检讨自己的,不谴责他人的错误,不就是消除恶念吗?因为一时的忿怒,不顾自己的言行,以至连累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解读】

本章孔子回答樊迟有关“崇德、修慝辨惑”的问题。

子张问崇德辨惑,樊迟亦问崇德辨惑。樊迟却多一“修慝”。同样一个问题,而孔子的答案不同,子张才高意广,矜张不实,为人偏激。孔子告之以“主忠信,徙义”,“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樊迟勇而志于学,质朴而狭隘,意其为人,必预事而计得,恕己而严人,忿不思难。”(《论语?稽》)孔子告之以三箴戒。一、“先事后得”,正其谊而不谋其利。二、“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宽以待人。三、“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宁静致远,少忿怒。

先看第一箴戒:“先事后得。”樊迟问仁,孔子曾回答他,“仁者先难而后获。”先奉献,后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春耕,岂有秋获。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看来,许多人渴望成功,总希望一蹴而就,一夜之间获得成功。殊不知,“敬德”方可“修业”,“德者,得也。”“君

子先慎乎德,有德此(乃)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大学》)君子“正其谊谋其利”,“见得思义。”“先事后得”乃为人之根本,乃“崇德”之基础,有“德”才有“得”,有“德”才有“获”。

第二箴戒:“攻击恶,无攻人之恶。”这是孔子答“修慝”之问。“慝”,朱熹注曰:“慝之字从心从匿,盖恶之匿于心者。”意思是“慝”是隐藏在心里的恶念,即隐秘之恶。这里有一个问题,“隐秘之恶”或“恶之匿于心者”之“恶”是隐匿的“吾心之恶”,还是“他心之恶”,若是“吾心之恶”,“所修之慝”当是修己,但从孔子的答辞看,又涉及“人之恶”,似乎兼杂而不纯,那么“崇、修、辨”三者均从樊迟角度出发,语意畅达。这里实际上涉及一个浑言、析言的语言学问题,浑言之,即“人心之恶”,人心之恶当然包括“吾心之恶”,与“他心之恶”,恶是双方而又双向的,或者说,樊迟从单向析言角度提问,孔子则从双向浑言角度回答他,“攻其恶,无攻人之恶。”意思是攻治自己的隐秘之恶,不要攻击他人隐秘之恶,应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君子苛求自己人,攻己之恶,小人苛求别人,“攻人之恶”,修己则首先是惩恶,《易传?大象》说:“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程颐说:“遏绝众恶,扬明善类。”“治众之道在遏恶扬善而已。”所谈应均是修慝、遏恶、扬善,重点是遏己之恶。

第三箴戒:“一朝之忿,忘其身,及其亲。”谈的是宁静气和,孔子说:“知者动,仁者静。”(《雍也篇》)随意动怒生气,怒发冲冠时,连自己的身家性命,父母双亲都不顾,实在是属于糊涂之极,迷惑之甚。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至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非宁静无以至远,宁静可治险躁之性,可治忘身忘亲之怒。明代思想家吕坤说:“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天地间真情景,惟静者能题得破。”又说:“当可怨、可怒、可辩、可诉、可喜、可愕之际,其气甚平,这是多大涵养。”告诫其养宁静之德,去险躁之性,乃“崇德”必修之课目。

另外,这一章孔子答辞的语气也很有特色:“三箴戒”,三句均用“非……与?”结构的反问句,构成一组语势畅达的排比句,排比句在语势上又构成一个由少及多的语句特点,先是四个字“先事后得”,接着成倍数增长为八个字“攻其恶,无攻人之恶。”接下是十一个字,加上多1次停顿,也可算十二个节拍,“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先谈“崇德”次谈“宽德”,后谈“静德”。语气由缓到急,语句由疏到密,内容则是由浅显而深入,由廓大到细微。诵读时,前一句慢速,后一句因忿而忘身应快速,中间一句在疾徐之间,注意此中韵致,颇多趣味。

【原文】

12.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①。子曰:“举直错诸枉②,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③,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④,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⑤,不仁者远矣。”

【注释】

①达:理解,明白。②举直错诸枉:就是把正直的人推举出来,罢黜邪曲小人。错:通“措”,放置。诸:之乎,合音词。③乡:通“向”,刚才。④皋陶(yáo):传说是为舜掌管刑法的贤臣,古人认为他是执法公正的典范。⑤伊尹:商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语译】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识别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把正直的人选拔提举出来,罢黜邪恶者的权,就能够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樊迟退了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把正直的人选拔推举出来,罢黜邪恶者的权,就能够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也被疏远了。”

【解读】

本章樊迟有三个疑惑,孔子解疑两次,子夏解疑一次,顺次叙述。

“樊迟勇而志于学,质朴而狭隘。”(朱熹语)他虽在军事谋略上有过人之处,但遇事计较得失,学术上资质较愚钝。大约刚入师门时,曾向孔子请学“稼穑”,“园圃”,孔子不仅没有回答并且狠狠地批评他“小人哉樊须也”。认为他器局不高,见识不广,格调低下,应学礼,学义,学信。后来因逐渐学习,格调器局大有提高。在本篇中又问“崇德、修慝、辨惑。”一改早年陋隘固鄙,在《雍也篇》中大胆问知问仁,孔子回答他:“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仁者先难而后获。”在《子路篇》中问仁,孔子回答他:“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本章又提出问“仁”,孔子回答“爱人”。问“知”,曰:“知人。”尽管孔子回答弟子问“仁”的答案各不相同,但毕竟是同一人问同一“仁”字,前后数次答案却大相径庭,这是樊迟问“仁”之疑。

其次,《四书大全》说:“子曰爱人,曰知人,二语极大极简。大则疑浅,简则疑疏,太易理会,则太难证入……,阔大简略而迷所向。”孔子另两次答樊迟问仁,太质实,太具体。本章答其问“仁”,孔子直奔“仁”之本体核心“爱人”,问知,也直奔知之本体“知人”。答案则显得太阔大,太简略,太抽象。与其说孔子答疑,不如说孔子在献疑,“引而不发跃如也。”孔子答仁之“爱人。”智之“知人。”是樊迟对“仁”“智”本体的疑惑。

“樊迟未达。”“未达”一语颇有趣味,意即不明白不理解,但他并未直接质疑而语,而是满脸困惑,满眼茫然,呈搔首踟蹰罔然无措之状。孔子善于察言观色,知其愤惑于心,悱滞于口。于是将问题难度降低,为其理解搭一思维之桥,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意思是将正直的人推举出来,置放在邪曲枉虺之人的头上,正直的人管理不正直的人,能使不正直的人变得正直起来。朱熹认为:“举直错诸枉者,知也,使枉者直,则仁也。”意思是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名言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名言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方法具有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下面为你分享的是关于孔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名言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 1)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6)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8) 巧言令色,鲜矣仁。 9)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1)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3)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14)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5)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名言精选1)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5) 放于利而行,多怨。 6)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9) 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0)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 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4)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5)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名言锦集1)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克已内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 [关键字]:孔子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影响及启示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现在就让我们了解孔子一些主要的教育思想,顺便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很多,这里主要讲的是现代教育中比较提倡的,得到实践,并产生重要影响的。)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站在教育者的角度: 1、有教无类:即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知识讲解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 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一、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对仁德和理想要笃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志向方能坚守。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这也可以说是立志过程的最后与最高的阶段。 今天,社会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是在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的现象,许多学生已经把立志忘掉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更需要成长在改革开放富

孔子教学方法启示录

孔子教学方法启示录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开门招生野人贱人大盗均可入学 孔子之所以被后人奉为至圣先师、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是因为他在春秋末期从事教育时间最长,所办学校规模最大,招收学生人数最多,实行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最大,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 在春秋以前,入学读书受教育是贵族子弟的特权。孔子从开办私学开始,就打破常规,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让平民子弟也有机会入学读书,使原来不知文化为何物的?贱人?也有机会系统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进而学习?六经?(《易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春秋》),最终成为?大人?,进入?君子?的行列。 既然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就意味着不管年龄大小、出身如何,都可以成为孔子的学生。事实上,在孔门弟子当中,除孟懿子等少数人是贵族外,大多数来自社会中下层。如子路原是不知礼的?野人?,仲弓之父为?贱人?,子张出身于?鲁之鄙家?,颜涿聚原是?梁父之大盗?。有的学生年龄只比孔子小几岁,另外一些学生比孔子小四五十岁。 面对品类如此复杂的学生,孔子是怎么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呢?朱熹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就是说,因材施教是孔子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春秋以前的官学,立足于?禁?和?敬?,教师用体罚和威胁等方式强迫学生读书,并且要学生自幼养成盲从的习惯。孔子一改这种生硬死板的教学方法,他对学生总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他注意观察学生的所作所为,听其言而察其行,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出发,施以不同的教育。 实行因材施教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即要有知人之明;其次要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教育,对教师本人的能力要求极高。孔子善知人,他的识人方法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考查一个人交什么样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个目的所采用的方法,了解他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孔子精通六艺,在知识方面集古代文化之大成,所以无论对什么学生他都能找到恰当的方法进行教育。 孔子欣赏?贱人?出身的冉雍的德行帮助冉雍克服自卑心理 鲁国人冉雍字仲弓,比孔子小29岁,他以德行著称,是孔门十哲之一。孔子很欣赏他的德行,曾经说过:?雍也可使南面(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做一个部门或一个地方的长官)。?冉雍的父亲是个地位低下的?贱人?,因而冉雍难免有自卑心理。孔子针对他的心理状况进行因材施教,他说:?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耕牛产下之子长着赤色的毛、整齐的角,虽然不想用它作牺牲来祭祀,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古代供祭祀的牺牲常用赤色的牲畜,一般不用耕牛,自然也不会用耕牛所产之子。孔子这番话的意思是,耕牛所产之子如果够得上作牺牲的条件,山川之神一定会接受这种祭品。比喻冉雍的父亲虽是?贱人?,但冉雍已经学业有成,社会不会因其父地位低下而舍弃他。 在孔子的教育和鼓励下,冉雍克服了自己的自卑心理,成为孔子门下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战国时的荀况很推崇他,把冉雍和孔子并列为大儒。 冉求字子有,亦称有子,比孔子小29岁,鲁国人。他多才多艺,长于政事,尤其善于理财,曾任季氏宰。他还精通军事,于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任左师统帅,以步兵执长矛的战术以弱胜强,打败了齐国的军队。趁这次立功的机会,他说服掌握鲁国政权的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十多年的孔子,后来冉求由于帮助季康子敛财,受到孔子严厉批评。季康子问孔子算不算有仁德,孔子回答:?吾不知也。? 冉求性格谦退,孔子对他的教育很有针对性。有一次,冉求问:?闻斯行诸(一听说有事要做就应立即行动吗)??孔子说:?行之(立即行动)。? 后来子路也问同样的问题,孔子说:?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父兄在,哪能立即行动呢)!?孔子的弟子子华觉得不解,他问:?敢问问同而答异??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冉求遇事犹豫退缩,所以我要激励他;子路胆大好胜,所以我要抑制他)。? 冉求尽管有不少缺点,甚至曾被孔子宣布革出孔门,但他仍被后人认为是孔门最有政治才干的人物,被列为孔门十哲之一。 孔子要子路改正好逞勇斗狠的毛病告诫子路好勇不可无义 孔子教育子路成才可以说是因材施教的典范。 子路,即仲由,字子路,因他曾为鲁国贵族季氏的家臣,又被称作季路,比孔子小9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语教121 45号郑利芳 二千五百年前,来自泰山山脉的北风吹动着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他一丝不苟,多少个斗转星移后迎送着一个个朝阳。他就是万世师表——孔子。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俗话说“环境育人”,那么孕育了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如何呢,我们且先看一下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吧。 一、时代背景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当时公室没落,大夫兼并,正处于宗室制度被家族制度取代的社会演变之中,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孔子的家境则比较寒酸,因其在家中排行第二,故字曰仲尼,曾祖父是个战争难民,父亲曾是一名勇士,三岁而丧父,到孔子时家道已经衰微,故有“吾十又五而致于学”,足见其受教育之晚。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仪,就是叫狂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传授“六艺”,教育学生怎么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阅读下列《论语》中节选的句子,完成题目。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并指出其大意。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参考答案: (1)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2)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亦可)。 评析(示例):孔子认为,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无言”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有效地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老师,更需要以自身的治学态度、正确方法和行为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像“天道”之于“四时”“百物”那样,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2.参考答案:4名黑哨操控比赛,收受黑钱,破坏了足球赛场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对职业联赛乃至中国足球的溃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受到惩罚是应当的。4名黑哨之所以“下水”,固然是他们心中的贪欲在

起作用,也与环境的浸染有很大关系。因而,职业联赛体制的重建也是当务之急。 事实上,用法律来裁决对错、校正方向、惩治罪恶,是社会成本最大的一种方式,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刮骨疗毒。让违法犯罪的人付出代价固然是应有之义,而宣告“此路不通”以警示后人是更重要的功用。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来说,4名黑哨已然受到惩戒,警钟已然在所有的裁判心中敲响。可以说,通过法律的形式来约束和规范裁判的行为,是足球回归公平竞赛的重要保障。 3.参考答案:孔子认为不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不是“不能”,而是“不为”。这和“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讲的是同一个道理。孔子认为为仁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一个自觉性和由此带来的决心和毅力问题。 附【译文】 (1)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欢仁的人,也没有见过讨厌不仁的人。喜欢仁的人,是受人崇敬无法超越的;讨厌不仁的人,实行仁德的时候,是不会让不仁的人对自己有不好的影响的。有谁能够用一天的时间把力量花在仁上的呢?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人。大概有这种人吧,只是我没有见过。” (2)冉求说:“不是我不喜欢老师您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有限。” 孔子说:“如果能力不够的话,那么到半路走不动了才停止前进,现在是你自己画线为界,止而不前啊!”

孔子的教育理念

-30 - 孔子的教育理念、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既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孔夫子不愧为圣人虽然他提倡“有教无类”但他也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显然孔夫子对于教育是很有一套的他知道人的资质有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必须因材施教。 对于孔门弟子孔子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子路鲁莽个性冲动孔子就告诉他凡事应多考虑曾参愚钝孔子就设法开导他等等。 在当时来说孔子的教育方法之科学从他开创私学的成功可见一般穿越千年放在当今– -31 - 教育来说孔子的教育方法之科学仍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当今的教育形势与当时相比有天壤之别。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古代学习知识是为了提高自身品德修养而如今现实点说学习是为了今后的人生作准备是为了在职场PK是为了在升学考试中与摩拳檫掌的莘莘学子竞技是为了演绎人生中的纯真岁月的特别风采。 话说回来当今的教育形势也是导致当今教育方法改变的原因。 如今很多学校都是提倡特– -32 - 长教育以培养某一方面有优势的学生这种做法与孔夫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不谋而合这无疑是对孔子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极好传承。 读《孔子》有感高二9班王永平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又是对世界历史和文化发生过最深远影响的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谁能像他这样有如此深远的国内和国际影响没有谁能向他这样带领中国文化走得如此长久如此之远------他便是孔子。 读孔子书籍它不仅能使我们增长文化知识还使我们在人世间学会怎样做人。 孔子为 -- 33 - 人博古通今德行高尚他凭自己的德行和学识赢得了弟子的敬爱子贡曾赞誉他说他的才华是不可逾越的日、月说他不可企及就好象天空不能踩着梯子爬上去一样颜渊也曾赞誉他说他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的确从孔子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存的大智慧他让我们知道做事不能贪求快不能贪图小利欲速则不达贪图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很有意义的警示。 社会也好个人也好都不应该被眼前的小利蒙蔽了眼睛。 读孔子书籍他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勇于担当责任的精神他说“天下无道上天将让孔子宣扬大道于天下”。 孔子认定自己有责任挺身而出努力改变社会现实。 天下无道就是他投身于社会改造的巨大动力“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也许就是他一生的最好的概括。 读孔子有关的书籍让我掩卷沉思如果我们每个人像孔子一样做诚信事当诚信人以礼待人实事求事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 34 - 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诚信乃立人之本高二九班邹庆锋子曰

孔子教育思想分析-综合版

孔子教育思想综述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顺应当时“学术下移”的潮流,于春秋末年首创私学,“上说下教”孔子从三十岁起就从事教育工作,前后有四十余年, 培养了三千位弟子和七十二位贤人, 并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学习。 一、教学主张:教师方面 他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极其宝贵的主张:教学方面:主张作为教师,要做到“温故知新”,“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和“循循善诱”,采用“启发教学”、“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和“以身作则”等方法教育学生;其教学方法与原则:启发诱导。这条原则在孔子的教学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说: “不愤不启, 不徘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问题。因材施教。这是孔子教学理论中的另一项重要原则。虚心笃实。孔子认为, 学生要获得知识, 首先得有虚心笃实的态度。他的学生仲由好胜心强,极不虚心, 他便严加训斥; 另一个学生颜渊常“以能问于不能, 以多问于寡, 有若无, 实若虚”则经常受到表扬。孔子认为, 在学习上是否虚心最重要的是看有无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说: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学思结合。 孔子认为学习固然重要, 思考也是不可缺少的, 他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辨证关系: “学而不思则阁, 思而不学则殆。”学问结合。孔子认为, 学生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多闻、多问, 甚至“不耻下问”。学行结合。孔子认为学不能离开行, 学行要统一。他所说的“行”有两层含义: 一是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 二是对所学知识的力行过程。因此他主张不应该把所学的东西停留在口头上, 而应该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上, 说到做到。 二、教学主张:学生方面 要求学生在学习方面, 要“博学”、“好学” , 从“多闻”、“多见”、“多识”中以求得广博的知识; 主张要“学”与“思”相结合, 又主张“学”“行”结合提出身体力行的原则。在认知真理方面, 则主张采用“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的求知态度。他把道德作为政治的标准,主张“为政以德”。除了道德外, 孔子也注意到智育和美育, 但它们是与德育联系在一起的, 基本上是为德育服务。孔子还重视“游于艺”的教育。他自己曾以“艺”自许, 他对音乐特别感兴趣, 音乐也是他教的重要内容。当然其教育内容是受一定的教育目的所限制的, 孔子为培养“修己安人”的统治者—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差异 黄津成(现供职于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撰写于2002年 在教育史上,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启发式教学方法的首倡者,但他们的启发式教学法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中国的文明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典籍,已经形成了相当稳定的文化传统。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孔子,自然地形成了承袭的、宣教的学习(治学)态度。因此,他的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启发弟子们更好地接受已有的文化知识,而非去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学说,“好古而不作”既是孔子的治学态度,也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原则。所以孔子的启发式在其本质上是一种接受式的启发法。 苏格拉底所处的希腊时代,西方文明才刚刚起步,成文的文化典籍很少,文化传统也还没有成形,这就使得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中没有既成的、公认文化道统可资遵循,也没有权威的古圣先贤规范他的思维,因此他拥有自由的思想和另立新说的自由天地,于是形成了他批判的、探索的治学态度。这样,苏格拉底的启发法------“产婆术”是发现式的,他通过让人发现自己的无知,从而努力地去认识、理解自己的世界,发现知识。这种

学习方法是一种发现的、研究的、批判的学习方法。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中国与西方教育史上、思想史上的居于开创地位的伟人,这种来自于起点的不同,耐人寻味。这种不同与差异给人以启发:文化的丰富传统,历史的丰厚资源,为教育、学习,也为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但也制约了创造力的发展,成为对自由思想的一种限制。文化传统的“浅”,使教育、学习和思想缺少了丰富性,但却造就了创新、发现、研究的品格。 历史的作用是一分为二的。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对待文化遗产,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2002.5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答:(1)关于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 (2)关于教育对象:提出“有教无类”其中“无类”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不包括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 (3)关于教育目的: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4)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文化知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内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内容占有重要地位,文化知识学习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 (5)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联系第8章教学原则与方法)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谦虚笃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关于道德修养 立志有恒:“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孔子认为人要有远大的人生志向,“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 自省自克:“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身体力行:“巧言令色,鲜矣仁”,“敏于事而慎于言”,“纳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 改过迁善:“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勿惮改”。(7)教师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师无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2、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是什么? 答:(1)关于教育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关于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的生长下去。 (3)论课程与教材 为完成活动课程,提出“做中学”的教育原则。活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活动教学。 (4)提出教学的五步骤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足以产生问题的资料、学生产生问题和假设、设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自动手做、验证假设。 (5)提出儿童中心论 杜威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活动作业中心。 3、《学记》阐述了哪些教育思想? 答:(1)教育的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敏,教学为先”。即教育的作用是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孔子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总观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基本特点。它所讨论的教育问题主要是如何通过知识的教学来开启和扩充存养个体的道德理性,培养道德品质高尚的有益于封建国家政治统治秩序的忠臣孝子,所以在教育原则与方法上突出个体内心体验与修养,追求“内圣”,强调通过广博的知识学习,由博返约,从而达到“豁然贯通”的顿悟境界,轻忽知识的实际应用。但不管怎样,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经过悠悠数千年历史风雨的冲刷涤荡,“圣人”的很多有价值的教育观点与思想直到今天仍然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有教无类意为教育对象没有族别、贵贱的类别限制。孔子首创私学,主张以文化教育的途径使各阶层各职业的人们普遍接受礼乐教化。现代教育理念已经艰难地认识到了,教育不是一部分人的特权,教育也不是为部分学生服务的“应试教育”,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及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素质教育”。 温故知新本意是讲,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深刻的再认和理解,可以认识或接受新的知识。它强调知识内在的逻辑性和认识能力对知识经验的依赖性。现代教育理论已经充分肯定学习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主张将“温故”与“知新”两者辩证地联系起来,认为“知新”也是一个自觉的知识更新和创造的活动。 举一反三这是孔子提出的启发教育原则。孔子认为启发教学就好象讲明方形物体的一个角,就应该能推知其他三个角一样,使学生能够从个别到一般,再把一般原理运用到类似的具体问题的解答上。如果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对所学知识尚未得到透彻的理解和掌握。显然,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在现代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普遍的运用。 因材施教这种原则承认人的无赋材质和后天习得性存在个性差别,因此要求在知识学习的能力上知道德修养的方法上,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积极诱导,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实施教学。毫无疑问,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了因材施教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依据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特点与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增长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提高各种实际能力和开发智力。显然,现代教育的实践已经证明,增强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教育手段的针对性会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实效。 身正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认为以身作则的身教作用大于言教,所以他主张“无言”之教。这一思想现在已经发展为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人之模范,为人表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精通教学艺术和业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 学思结合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学习与思考是学习过程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活动。“学”主要是接受新的知识,“思”主要是讲思考,使所学知识得到融会贯通,变成有益于“知新”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现代教育理论主张熟读精思,认为学与思要紧密结合,强调“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对“学”的深化,两者不可偏废。由博返约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要求学生从吸取广博的知识入手,并且对这些知识详细解说,然后以简练扼要的语言概括归纳,掌握原理性的精神实质。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政治失意时,想到通过兴办私学这个途径,传播他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知识,也希望能够为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提供一套救治方案,即通过教育来培养一大批能够救国的“士”。《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是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很多内容真知灼见,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施教上,他潜心钻研,博学以致教,仁爱而广收弟子,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 《论语》中最常提到的字词就是“仁”和“礼”,在“仁”与“礼”的教育基础上,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就是把他的弟子培养成道德高尚,仁爱有礼,博学多才的君子,此“君子”应当是属于统治阶级范畴。孔子政治上主张“举贤才”,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仁爱有礼的从政人才,孔子希望他的学生能做好官。他想要要培养“圣人”,如达不到“圣人”,至少也要成为“君子”。孔子的学生子夏有句名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虽不出自孔子之口,却也是孔子之所想。孔子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其重要目的是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或君子,培养推行德政礼治以为当时社会服务的人才。孔子的教育目标,体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实际上,“学而优则仕”的精髓已深入民族心理,虽然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目的都有些不同,但其思想痕迹并未彻底消除,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不仅孔子的教育目标对现代化教育有指引性意义,他同时提出的涉及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以及值得现代人借鉴的教育思想与方法都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内容 由于孔子的培养目标是“君子”,而“君子”在德才两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孔子在施教时提倡知识实践与道德修养的结合。“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

孔子四种教育模式

1.孔子四种教育模式:文,典籍文献,采用认知模式,着眼于理论和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 行,行为实践,采用行为模式,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忠,忠诚笃厚,采用个性模式,着眼于人性、品格的培养模式 信,信约交际,采用群体模式,着眼于人际交往、合作精神的培养2.教授式结构是讲—听—读—记—练。夸美纽斯提出以感知——理解——记忆——判断为 机构的教学模式。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教学模式。我国教学模式受凯洛夫(五环节)的影响 3.心理学角度分类(简答):1.以认知学派理论为依据的信息加工教学模式2.以行为主义学 派理论为依据的行为教学模式3.以人本主义学派理论为依据的个性教学模式4.以社会本位教育思想为依据的交往教学模式 5.以人本主义和社会本位教育思想为依据的合作教学模式。 4.教学模式的结构(简):1.理论依据2.教学目标3.操作程序4.实现条件 5.教学评价 5.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相互联系构成了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 6.物理概念的特点:1.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2.许多物理概念 都是用数学表达式来表征物理量的含义。 7.物理规律的特点:1.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的特点2.具有因果性的特点3.具有局限性的特 点4.具有发展性的特点。 8.物理演示实验的作用(简答):1.演示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挥学生的实验能 动性。2.物理实验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解释规律,突破教学难点.3.物理演示中运用变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9.有关选题方面注意事项:1.首先,例题的题目选择一定要精炼,具有代表性.2.注重所选 习题的层次性和拓展性。 10.教学方面的注意事项:1.注意习题课的目的性2.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3.习题课教学要具 有计划性和连贯性4.注重反馈和评价。 11.课题研究课依据的教学原则(简答):1.科学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针对性原则4.主动性 原则5.发展性原则 12.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研究对象是人 类与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 1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卡尔罗杰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心理学家 皮亚杰。 14.物理学习系统(简答):1.物理学习系统主要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着的学习者、物理 学习内容及其物质载体和学习组控者三个要素组成。2.物理学习内容应包括:物理知识(理论知识和实验基础)、物理学方法、物理观念、物理知识结构、物理应用、物理技能六个方面的内容。3.物理教师和教科书编者、学习者本身都是学习组控者,但他们的作用方式不尽相同。 15.皮亚杰将儿童思维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感知阶段(0—2)思维开始萌芽。前运算阶段 (2-7岁)依靠形象或表象思维。具体运算阶段(7-12)初步的逻辑思维。形式运算阶段(12-15)抽象思维。 16.表象,是人们过去已经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当这些痕迹在人的活动中恢 复或再现时,就成为表象。 17.1.物理记忆以表象为支持2.物理记忆以理解为基础3.物理记忆须要不断组织和升华。 18.物理学习兴趣:1.直觉兴趣2.操作兴趣3.因果兴趣4.理论兴趣 19.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1.好奇、兴趣的需要2.附属、互惠的需要3.自我提高的需要4.认 知的需要。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摘要:孔子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了详细的阐述。它是后人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这些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既涉及基本理论问题,又包括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一. 倡导“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1.孔子,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重身份,不看财产多少,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个、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如颜回、曾参等。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这样,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他非常熟悉学生

谈孔子教学原则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谈孔子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内蒙古宁城县忙农镇总校许国忠 【内容提要】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等许多教育理念,对我们今天的教学实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主题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一、有教无类 孔子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后天决定论为依据,从“泛爱众”的思想出发,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在孔子所处的朝代,在人的知识和才能产生的问题上,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先天决定论。对此,孔子虽有保留,在口头上承认有“生而知之者”存在,而实际上只有虚悬一格。第一,孔子从未有称许过任何人是生而知之者,即使是他所景仰的尧舜和周公,也不例外。第二,当有人认定他本人是“生而知之者”时,孔子断然予以否认:“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第三,他明确认为,人的性情生来是互相接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习染不同,才渐渐地出现了较大的差距:“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这是在中国历史上较早出现的后天决定论思想。直接反映孔子这一思想的,还有以下两条: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公冶长》)前者是说,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否则的话,怎么能获得知识?后者则通过子贱认定鲁国有君子的存在,认为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子贱就不会学到这种好品德了。假如孔子真的认定是生而知之者存在,就绝不会提出上述主张和评价。正是缘于上述认识,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孔子所刻意强调的是学习和实践,并由此而提出“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对人无区别地加以教育的主张,首创私学,广收门徒,只要“自行束脯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即只要自愿拿着十条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这样使“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颜回和“无立锥之地”的仲弓及冬天“以芦花衣之”的闵子骞得以置身于孔子门下,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是面向全民提出的,他希望无论是名门望族、殷实之家还是篷牖茅椽、绳床瓦灶之户都可以接受他的教育。但有前提条件,十条干肉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拿得出,那个时

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

1.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孔子常和学生们“言志”,一天,他对学生颜渊、子路说:“你们何不谈谈各人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拿出车马、衣服、皮袍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洲说:“我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愿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通过与学生无拘束的谈话,示意学生朝着“仁”道的方向去修养去提高,这是他指导学生立志的一种方式。 孔子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 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无善道",对仁德和理想要笃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符丽军 10级特教班 2010213636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克已内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 [关键字]:孔子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影响及启示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现在就让我们了解孔子一些主要的教育思想,顺便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很多,这里主要讲的是现代教育中比较提倡的,得到实践,并产生重要影响的。)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站在教育者的角度: 1、有教无类:即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2、因材施教:即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3、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即在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二)、站在学习者的角度: 1、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即认真学习,对于不明白和靠不住的事情要存疑,不盲目去做,只是谨慎地说已经明白的道理,做已经明白的事情,就可以减少怨尤和造成遗憾。 2、学而温故知新:学习了,然后再经常温习、练习、实习,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获得了成果,内心感到快乐与满足,不也令人喜悦么? 3、学思并重,以羊为重:离开学习而去思考是空无所得,必须脚踏实地去学习才成,说明思考要以学习为基础。 4、学以致用:言行相符;即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5、虚心求学奋发不息:即孔子认为知识问题来不得虚伪和骄傲,要虚心求教,奋发图强 6、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定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7、此外还有立志有恒、克已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 (三)、站在德育、素质教育的角度: 1、孝弟忠信,礼义廉耻。 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二、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从三个方面谈论):

教育学必考人物之孔子教育思想

教育学必考人物之孔子教育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私学兴起,在私学中影响较大的有四家: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中儒家和墨家被称为“显学”。提到儒家,必不可少的三个人是孔子、孟子和荀子。接下来,中公教育马小芳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文化教育上的贡献主要有两个:第一,编定六经;第二,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1.重视教育的作用 孔子是第一个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述教育的作用的思想家。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观点肯定了人不论等级贵贱,生来的天赋素质应该是平等的,为他实施“有教无类”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人性论上,孔子还把人性分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知之者”,属于中人;三等是“困而不学”,属于下愚。“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的是中人这部分,中人是有条件接受教育,可以对它们谈高深的学问。 2.“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孔子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都可以入学。 3.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即:礼仪、乐、射、御、书、数 以六书为基本教材: 4.教学方法 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1)教学三个过程:学—思—行 在学习的基础上还要深入进行思考,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 (2)启发诱导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早几十年。 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4)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5.主张自觉修养德行 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其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大体是以“孝悌”为本,以“礼”为规范,以“忠恕”为一贯,以“中庸”为准则。此外还提倡智、勇、信、义等道德。 道德教育原则: (1)立志乐道 (2)克己内省 (3)身体力行 (4)改过迁善 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5)中庸 6.树立教师的典范 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7.历史贡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