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轴对称图形 典型题分类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轴对称图形 典型题分类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轴对称图形 典型题分类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轴对称图形 典型题分类解析

初中数学试卷

第二章 轴对称图形 典型题分类解析

1.如图,在△ABC 中,点D 在BC 上,AB=AD=DC , ∠B=80°,则∠C 的度数为 ( )

A .30°

B .40°

C .45°

D .60°

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 DB 的度数,再由平角的定义得出∠ADC 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ABD 中,AB=AD ,∠B =80°,

∴∠B =∠ADB =80°,

∴∠ADC =180°-∠ADB =100°,

∵AD=CD ,

∴∠C=1802ADC

-∠o =1801002-o o

=40°.

故选B .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知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如图,△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B,BE⊥

AC,AF⊥BC,则∠EFC=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

AE=BE,然后求出△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AC=∠ABE=45°,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ABC,然后求出∠CBE,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F=CF,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BF=EF,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BEF=∠CBE,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DE垂直平分AB.

∴AE=BE,

∵BE⊥AC,

∴△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ABE=45°,

又∵AB=AC,

∴∠ABC=1

2(180°-∠BAC)=1

2

(180°-45°)=67.5°,

∴∠CBE=∠ABC-∠ABE=67.5°-45°=22.5°,∵AB=AC,AF⊥BC,

∴BF=CF,

∴BF=EF,

∴∠BEF=∠CBE=22.5°,

∴∠EFC=∠BEF+∠CBE=22.5°+22.5°=45°.

故答案为:45.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求出△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若

AD=6,DE=5,则CD的长等于.

考点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分析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AC=2DE=10;然后在直角△ACD中,利用勾股定理来求线段CD的长度即可.

解答解: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DE=5,

AC=5,

∴DE=1

2

∴AC=10.

在直角△ACD中,∠ADC=90°,AD=6,AC=10,则根据勾股定理,得

CD=22

-=226

10+=8,

AC AD

故答案是:8.

4.【问题情境】张老师给爱好学习的小军和小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中,AB=AC,点P为边BC上的任一点,过点P作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过点C作CF⊥AB,垂足为F.求证:PD+PE=CF.

小军的证明思路是:如图2,连接AP,由△ABP与△ACP面积之和等于△ABC的面积可以证得.PD+PE=CF.

小俊的证明思路是:如图2,过点P作PG⊥CF,垂足为G,可以证得:PD=GF,PE=CG,则PD+PE=CF.

【变式探究】如图3,当点P在BC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求证:PD-PE=CF;请运用上述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完成下列两题:

【结论运用】如图4,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D落在点B上,点C落在点C'处,点P为折痕EF上的任一点,过点P作PG⊥BE,PH⊥BC,垂足分别为G,H,若AD=8,CF=3,求PG+PH的值;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

专题压轴题探究型

分析【问题情境】如下图②,按照小军、小俊的证明思路即可解决问题.

【变式探究】如下图③,借鉴小军、小俊的证明思路即可解决问题.

【结论运用】易证BE=BF,过点E作EQ⊥BF,垂足为Q,如下图④,利用问题情境中的结论可得PG+PH=EQ,易证EQ=DC,BF=DF,只需求出BF即可.

【迁移拓展】由条件AD·CE=DE·BC联想到三角形相似,从而得到∠A=∠ABC,进而补全等腰三角形,△DEM与△CEN的周长之和就可转化为AB+BH,而BH是△ADB的边

AD上的高,只需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出DH,再求出BH,就可解决问题.

解答【问题情境】证明:(方法1)连接AP,如图②∵PD⊥AB,PE⊥AC,CF⊥AB,且

S△ABC=S△ABP+S△ACP,∴1

2AB·CF=1

2

AB·PD+1

2

AC·PE.∵AB=AC,∴CF=PD+PE.(方

法2) 过点P作PG⊥CF,垂足为G,如图②.∵PD⊥AB,CF⊥AB,PG⊥FC,∴∠CFD=∠FDG=∠FGP=90°.∴四边形PDFG是矩形.∴DP=FG,∠DPG=90°.∴∠CGP=90°.∵PE⊥AC,∴∠CEP=90°.∴∠PGC=∠CEP.∵∠BD P=∠DPG=90°.∴PG∥AB.∴∠GPC=

∠B.∵AB=AC,∠B=∠ACB.∴∠GPC=∠ECP.在△PGC和△CEP中,

PGC CEP

GPC ECP

PC CP

∠=∠

∠=∠

=

?

?

?

?

?

∴△PGC≌△CEP.∴CG=PE.∴CF=CG +FG=PE+PD.

【变式探究】证明:(方法1)连接AP,如图③.∵PD⊥AB,PE⊥AC,CF⊥AB,且

S△ABC=S△ABP-S△ACP,∴1

2AB·C F=1

2

AB·PD-1

2

AC·PE.∵AB=AC,∴CF=PD-PE.(方

法2) 过点C作CG⊥DP,垂足为G,如图③.∵PD⊥AB,CF⊥AB,CG⊥DP,∴∠CFD=∠FDG=∠DGC=90°.∴四边形CFDG是矩形.∴CF=GD,∠DGC=90°.∴∠CGP=90°.∵PE⊥AC,∴∠CEP=90°.∴∠CGP=∠CEP.∵CG⊥DP,AB⊥PD.∴∠CGP=∠BDP=90°, ∴CG∥AB.∴∠GCP=∠B.∵AB=AC.∴∠B=∠ACB.∵∠ACB=∠PCE,∴∠GCP=∠ECP.在

△CGP和△CEP中,

90

CGP CEP

GCP ECP

CP CP

∠=∠=

∠=∠

=

?

??

?

?

??

o

△CGP≌△CEP.∴PG=PE.∴CF=DG=DP

-PG=DP-PE.

【结论运用】过点E作EQ⊥BC,垂足为Q,如图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C=∠ADC=90°.∵AD=8,CF=3,∴BF=BC-CF=AD-CF=5.由折叠可得:DF=BF,

∠BEF=∠DEF.∴DF=5.∵∠C=90°,∴

.∵EQ⊥BC,

∠C=∠ADC=90°,∴∠EQC=90°=∠C=∠ADC.∴四边形EQCD是矩形.∴EQ=DC=4.∵

AD∥BC,∴∠DEF=∠EFB.∵∠BEF=∠DEF,∴∠BEF=∠EFB.∴BE=BF.由问题情境中的结论可得:PG+PH=EQ.∴PG +PH=4.∴PG+PH的值为4.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勾股定理等知识,考查了用面积法证明几何问题,考查了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新理念,是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难得的好题.

新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图形》测试题

D A C B A ' 《轴对称图形》测试题 一.选择题 ⒈下列图形中,不是.. 轴对称图形的是( )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 ). (A )80°(B )20° (C )80°或20° (D )不能确定 3.下列语句中,错误的是( ) A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B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C .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D .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4、在三角形内部到三角形的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 ) A.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 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5.如图,在△ABC 中,CF ⊥AB 于F ,BE ⊥AC 于E ,M 为BC 的中点,EF=5,BC=8, 则△EFM 的周长是 ( ) A .21 B .18 C .13 D .15 二.填空题: 6.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如图所示折叠后,如果∠1=56°,那么∠2= °. (6) (7) (9) 7.如图,在△ABC 中,AB=AC=32cm ,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AC 于D 、E 两点. (1)若∠C=700,则∠BEC= 0; (2)若BC=21cm ,则△BCE 的周长是 cm . 8.如图,?ABC 中BD 、CD 平分∠ABC 、∠ACB ,过D 作EF //BC ,交AB 、AC 于E 、F ,若EF=8,BE=3, 则CF= 。 9.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DC ⊥BC ,将梯形沿对角线BD 折叠, 点A 恰好落在DC 边上的点A ′处,若∠A ′BC =20°,则∠A ′BD 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 9.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CD=CE ,若AB=6,求BE 10.如图,△ABC 中,∠B=900,DE 垂直平分A C,且∠BAD 与∠CAD 的度数之比为4:1,求∠BAD 的度数。 D C ABCD 2 11 2 A E F C B M C B A

初二数学试题及答案(免费)

初二数学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4分,共56分,错选、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 的次数是0 B. y 1是单项式 C. 2 1 是单项式 D. a 5 的系数是5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B.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C.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D.多项式中含字母的单项式的次数即为多项式的次数 3、下列四个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都标上了颜色. 若要求一个正方体两个相对面上的颜色都一样,那么不可能是这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 A . B . C .

4、只含有z y x ,,的三次多项式中,不可能含有的项是 ( ) A.32x B.xyz 5 C.37y - D.yz x 24 1 5、与方程12x x -=的解相同的方程是( ) A 、212x x -=+ B 、21x x =+ C 、21x x =- D 、1 2 x x += 6、把方程112 3 x x --=去分母后,正确的是( ) A 、32(1)1x x --= B 、32(1)6x x --= C 、3226x x --= D 、3226x x +-= 7、某商人在一次买卖中均以120元卖出两件衣服,一件赚25%,一件赔25%,在这次交易中,该商人( ) A 、赚16元 B 、赔16元 C 、不赚不赔 D 、无法确定 8、已知线段长3.现延长到点C ,使3.取线段的中点D , 线段的长为( ) A 、4.5 B 、6 C 、7 D 、7.5. 9、在下列单项式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 A . 2 12 y 和2 B .-3和0 C .2和2 c D .和-8 10、若都是4次多项式, 则多项式的次数为( ) A.一定是4 B.不超过4. C.不低于4. D.一定是8. 11、方程042=-+a x 的解是2-=x ,则a 等于(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轴对称解答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轴对称解答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 轴对称解答题压轴题(难) 1.在梯形ABCD 中,//AD BC ,90B ∠=?,45C ∠=?,8AB =,14BC =,点E 、F 分别在边AB 、CD 上,//EF AD ,点P 与AD 在直线EF 的两侧,90EPF ∠=?,PE PF =,射线EP 、FP 与边BC 分别相交于点M 、N ,设AE x =,MN y =. (1)求边AD 的长; (2)如图,当点P 在梯形ABCD 内部时,求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如果MN 的长为2,求梯形AEFD 的面积. 【答案】(1)6;(2)y=-3x+10(1≤x < 103);(2)1769 或32 【解析】 【分析】 (1)如下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DHC 可得到HC 的长度,从而得出HB 的长,进而得出AD 的长; (2)如下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Q 、PR 的长,然后利用EB=PQ+PR 得去x 、y 的函数关系,最后根据图形特点得出取值范围; (3)存在2种情况,一种是点P 在梯形内,一种是在梯形外,分别根y 的值求出x 的值,然后根据梯形面积求解即可. 【详解】 (1)如下图,过点D 作BC 的垂线,交BC 于点H ∵∠C=45°,DH ⊥BC ∴△DH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ABCD 是梯形,∠B=90° ∴四边形ABHD 是矩形,∴DH=AB=8

∴HC=8 ∴BH=BC -HC=6 ∴AD=6 (2)如下图,过点P 作EF 的垂线,交EF 于点Q ,反向延长交BC 于点R ,DH 与EF 交于点G ∵EF ∥AD,∴EF ∥BC ∴∠EFP=∠C=45° ∵EP ⊥PF ∴△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同理,还可得△NPM 和△DGF 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x ∴DG=x=GF,∴EF=AD+GF=6+x ∵PQ ⊥EF,∴PQ=QE=QF ∴PQ=()162 x + 同理,PR= 12y ∵AB=8,∴EB=8-x ∵EB=QR ∴8-x= ()11622 x y ++ 化简得:y=-3x+10 ∵y >0,∴x <103 当点N 与点B 重合时,x 可取得最小值 则BC=NM+MC=NM+EF=-3x+10+614x +=,解得x=1 ∴1≤x <103 (3)情况一:点P 在梯形ABCD 内,即(2)中的图形 ∵MN=2,即y=2,代入(2)中的关系式可得:x= 83=AE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兰用尺规作图作△ABC 边AC 上的高BH ,作法如下: ①分别以点DE 为圆心,大于DE 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F ; ②作射线BF ,交边AC 于点H ; ③以B 为圆心,BK 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AC 于点D 和E ; ④取一点K 使K 和B 在AC 的两侧; 所以BH 就是所求作的高.其中顺序正确的作图步骤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②④③① D .④③②① 2.如图,已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A ,B 两点都在小方格的顶点上,请在图中找一个顶点C ,使△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顶点C 有( ) A .8个 B .7个 C .6个 D .5个 3.如果2 220m m +-=,那么代数式2442m m m m m +? ?+? ?+?? 的值是()n n A .2- B .1- C .2 D .3 4.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0 ,20BC BD BAD =∠=,则BCD ∠的度数为( ) A .50° B .55° C .60° D .65° 5.如果2x +ax+1 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那么a 的值是() A .2 B .-2 C .±2 D .±1 6.如图,在△ABC 中,AB =AC ,∠A =30°,AB 的垂直平分线l 交AC 于点D ,则 ∠CBD 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50° D .75° 7.如图,在Rt△ABC 中,∠ACB=90°,∠B=30°,CD 是斜边AB 上的高,AD =3 cm ,则 AB 的长度是( ) A .3cm B .6cm C .9cm D .12cm 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00°,则它的顶角是( ) A .40° B .60° C .80° D .100° 9.下列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 A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和夹角的度数 B .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以及两角夹边的长度 C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的度数 D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 10.如图,Rt △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垂足为E ,若AB=10cm ,AC=6cm ,则BE 的长度为( ) A .10cm B .6cm C .4cm D .2cm 11.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都是108°,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3 B .4 C .5 D .6 12.下列计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 A .236a a a ?= B .(2)(3)6a a a ?= C .236()a a = D .623a a a ÷= 二、填空题 13.把0.0036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该记作_____. 14.记x=(1+2)(1+22)(1+24)(1+28)…(1+2n ),且x+1=2128,则n=______. 15.如图,在△ABC 中,∠ACB=90°,CD 是高,∠A=30°,若AB=20,则BD 的长是 . 16.分解因式:x 3y ﹣2x 2y+xy=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几何模型三角形轴对称】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几何模型三角形轴对称】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解答题压轴题(难) 1.已知:三角形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 (1)如图,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若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仍有BE=AF,其他条件不变,那么,△DEF是否仍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画出图形,写出结论不证明.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先连接AD,构造全等三角形:△BED和△AFD.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底边上的中线,所以有∠CAD=∠BAD=45°,AD=BD=CD,而∠B=∠C=45°,所以∠B=∠DAF,再加上BE=AF,AD=BD,可证出:△BED≌△AFD,从而得出DE=DF,∠BDE=∠ADF,从而得出 ∠EDF=90°,即△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连接AD,构造△DAF≌△DBE.得出FD=ED ,∠FDA=∠EDB,再算出 ∠EDF=90°,即可得出△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详解】 解:(1)连结AD , ∵AB=AC ,∠BAC=90° ,D为BC中点 , ∴AD⊥BC ,BD=AD , ∴∠B=∠BAD=∠DAC=45°, 又∵BE=AF , ∴△BDE≌△ADF(SAS), ∴ED=FD ,∠BDE=∠ADF, ∴∠EDF=∠EDA+∠ADF=∠EDA+∠BDE=∠BDA=90°, ∴△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连结AD

∵AB=AC ,∠BAC=90° ,D为BC中点 , ∴AD=BD ,AD⊥BC , ∴∠DAC=∠ABD=45° , ∴∠DAF=∠DBE=135°, 又∵AF=BE , ∴△DAF≌△DBE(SAS), ∴FD=ED ,∠FDA=∠EDB, ∴∠EDF=∠EDB+∠FDB=∠FDA+∠FDB=∠ADB=90°. ∴△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睛】 本题利用了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平分顶角,并且等于底边的一半,还利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2.如图,△ABC中,∠ABC=∠ACB,点D在BC所在的直线上,点E在射线AC上,且 AD=AE,连接DE. ⑴如图①,若∠B=∠C=35°,∠BAD=80°,求∠CDE的度数; ⑵如图②,若∠ABC=∠ACB=75°,∠CDE=18°,求∠BAD的度数; ⑶当点D在直线BC上(不与点B、C重合)运动时,试探究∠BAD与∠CD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40°;(2)36°;(3)2∠CDE=∠BAD,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AC=11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E=75°-18°=57°,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3)设 ∠ABC=∠ACB=y°,∠ADE=∠AED=x°,∠CDE=α,∠BAD=β,分3种情况:①如图1,当点D 在点B的左侧时,∠ADC=x°-α,②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上时,∠ADC=y°+α,③如图

初二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轴对称图形》课后练习 1.如图,我国主要银行的商标设计基本上都融入了中国古代钱币的图案,下图中我国四大银行的商标图案中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④①②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 B.有一个角为45o的直角三角形 C.有一个内角为30o,一个内角为120o的三角形 D.有一个内角为30o的直角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 A.过顶点的直线 B.顶角的平分线 C.底边的垂直平分线 D.腰上的高 4.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角B.等边三角形 C.线段 D.不等边三角形 5.正五角星的对称轴的条数是( ) A.1条B.2条C.5条 D.10条

6.下列图形中有4条对称轴的是( ) A.平行四边形B.矩形 C.正方形D.菱形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全等三角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B.直角三角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C.轴对称图形是由两个图形组成的 D.等边三角形是有三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8.如图,ΔABC和ΔA’B’C’关于直线对称,下列 结论中: ①ΔABC≌ΔA’B’C’; ②∠BAC’≌∠B’AC; ③l垂直平分CC’; ④直线BC和B’C’的交点不一定在l上,正确的有( ) A.4个B.3个 C.2个D.1个 9.如图,∠AOB内一点P,P1、P2分别是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交OA于M,交OB于N,若P1P2 = 5cm,则ΔPMN的周长是(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长为()

初二数学试题及答案免费

初二数学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4分,共56分,错选、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 的次数是0 B. y 1 是单项式 C. 2 1 是单项式 D. a 5- 的系数是5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B .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C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D .多项式中含字母的单项式的次数即为多项式的次数 3、下列四个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都标上了颜色. 若要求一个正方体两个相对面上的颜色都一样,那么不可能是这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 4 A . D 5A 、、21x =- D 、2 x x += 6、把方程 1 123 x x --=去分母后,正确的是( ) A 、32(1)1x x --= B 、32(1)6x x --= C 、3226x x --= D 、3226x x +-= 7、某商人在一次买卖中均以120元卖出两件衣服,一件赚25%,一件赔25%,在这次交易中,该商人( ) A 、赚16元 B 、赔16元 C 、不赚不赔 D 、无法确定 8、已知线段AB 长3cm.现延长AB 到点C ,使BC=3AB.取线段BC 的中点D , 线段AD 的长为( ) A 、4.5cm B 、6cm C 、7cm D 、7.5cm. 9、在下列单项式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 A .-2 1 x 2y 和-yx 2 B .-3和0 C .-a 2bc 和ab 2c D .-mnt 和-8mnt 10、若M,N 都是4次多项式, 则多项式M+N 的次数为( ) A . B . C . D .

八年级上册数学 【几何模型三角形轴对称】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八年级上册数学【几何模型三角形轴对称】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如图1,在△ACB和△AED中,AC=BC,AE=DE,∠ACB=∠AED=90°,点E在AB上,F是线段BD的中点,连接CE、FE. (1)请你探究线段CE与FE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说明理由); (2)将图1中的△AED绕点A顺时针旋转,使△AED的一边AE恰好与△ACB的边AC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连接BD,取BD的中点F,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3)将图1中的△AED绕点A顺时针旋转任意的角度(如图3),连接BD,取BD的中点F,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答案】(1)线段CE与F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CE2FE;(2)(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3)(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连接CF,直角△DEB中,EF是斜边BD上的中线,因此EF=DF=BF,∠FEB=∠FBE,同理可得出CF=DF=BF,∠FCB=∠FBC,因此CF=EF,由于∠DFE=∠FEB+∠FBE=2∠FBE,同理∠DFC=2∠FBC,因此∠EFC=∠EFD+∠DFC=2(∠EBF+∠CBF)=90°,因此△E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EF; (2)思路同(1)也要通过证明△E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来求解.连接CF,延长EF交CB 于点G,先证△EFC是等腰三角形,可通过证明CF是斜边上的中线来得出此结论,那么就要证明EF=FG,就需要证明△DEF和△FGB全等.这两个三角形中,已知的条件有一组对顶角,DF=FB,只要再得出一组对应角相等即可,我们发现DE∥BC,因此∠EDB=∠CBD,由此构成了两三角形全等的条件.EF=FG,那么也就能得出△CFE是个等腰三角形了,下面证明△CFE是个直角三角形.由上面的全等三角形可得出ED=BG=AD,又由AC=BC,因此 CE=CG,∠CEF=45°,在等腰△CFE中,∠CEF=45°,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就能得出(1)中的结论了; (3)思路同(2)通过证明△CFE来得出结论,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得CF=FE,取AD的中点M,连接EM,MF,取AB的中点N,连接FN、CN、CF.那么关键就是证明△MEF和△CFN全等,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我们不难得出 EM=PN=1 2 AD,EC=MF= 1 2 AB,我们只要再证得两对应边的夹角相等即可得出全等的结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轴对称》练习及答案

E D C A B M N F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同步练习题 【基础达标】 1.选择题: ⑴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B.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C.全等三角形一定能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D.角是关于它的平分线对称的图形 ⑵下列图形中,是. 轴对称图形的为 ( ) ⑶下图所示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两条对称轴的是( ) 2.填空题: ⑴观察右上图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为________,它有_____条对称轴. ⑵如右下图,△ABC 与△AED 关于直线l 对称,若AB=2cm ,∠C=95°,则AE= ,∠D= 度. ⑶坐标平面内,点A 和B 关于x 轴对称,若点A 到x 轴的距离是3cm ,则点B 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 3.下图中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请你试着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4.如图,△ABC 与△ADE 关于直线MN 对称.BC 与DE 的交点F 在直线MN 上. ⑴指出两个三角形中的对称点; ⑵指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和角; ⑶图中还有对称的三角形吗? 5.如图,把一张纸片对折后,用笔尖在纸上扎出图⑶所示的图案,将纸打开后铺平,观察你所得的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D C A B E D C A B E D C A B 【能力巩固】 6.如图是由三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你在图中补画一个小正方形,使补画后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 ◇同步训练2◇ 【基础达标】 1.选择题: ⑴在锐角△ABC 内一点P 满足PA=PB=PC ,则点P 是△ABC( )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 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⑵△ABC 中,AC >BC ,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与AC 交于点D ,已知AC=5,BC=4,则△BCD 的周长是( ) A.9 B.8 C.7 D.6 ⑶平面内到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个点A 、B 、C 的距离相等的点有 (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填空题: ⑴如右图,△ABC 中,AB=AC=14cm ,D 是AB 的中点,DE ⊥AB 于D 交AC 于E ,△EBC 的周长是24cm ,则BC=_________. ⑵互不平行的两条线段AB 、B A ''关于直线l 对称,AB 和B A ''所在直线交于点P ,下面结论:①AB=B A '';②点P 在直线l 上;③若点A 、A '是对称点,则l 垂直平分线段A A ';④若点B 、B '是对称点,则PB=B P ',其中正确的有 (只填序号). 3.△ABC 中,边AB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P.求证:点P 在BC 的垂直平分线上. 4.如图,直线AD 是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求证:∠ABD=∠ACD. 5.如图,△ABC 中∠ACB=90°,AD 平分∠BAC ,DE ⊥AB 于E ,求证:直线AD 是CE 的垂 直平分线.

八年级轴对称图形教案

轴对称辅导教案 学员编号:年级:八年级课时数: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数学学科教师: 专题第二章轴对称图形 星级★★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知识点1 轴对称: 1、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 2、轴对称的特征是两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两个图形能够重合 轴对称图形 1、图形本身的特征(沿对称轴折叠,两旁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2、对称轴是经过图形的某条直线,可能只有一条,也可能不止一条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对称轴条数 直线 线段 角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典型例题: 1、(2010·连云港)下列四个多边形:①等边三角形;②正方形;③正五边形;④正六边形. 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2012·连云港)下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如图所示的两位数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B P Q C (1)若△AEF 的周长为10 cm ,则BC 的长为__________cm . (2)若∠EAF=100°,则∠BAC__________. 3、△A8C 中, AB=AC=5,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 、AC 于E 、D . (1)若△BCD 的周长为8,求BC 的长; (2)若BC=4,求△BCD 的周长. 4、如图所示,在△ABC 中,∠BAC=900,AD ⊥BC 于D ,∠ACB 的平分线交AD 于E ,交AB 于F ,FG ⊥BC 于G ,请猜测AE 与FG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知识点4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顶角平分线重合(三线合一) 3、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 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正三角形) 性质:1、是轴对称图形,有且只有3条对称轴 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等于60° 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等于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四点合一:角平分线的交点、中线的交点、高的交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均重合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经典例题: 1、已知在△ABC 中,AB=AC ,D 在AB 上,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且BD=CE ,连接DE 交BC 于F ,请说明:DF=EF. 2、如图,P 、Q 是△ABC 的BC 边上的两点,且BP =PQ =QC = AP =AQ ,求∠BAC 的度数. 3、如图,△ABC 和△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A,C,E 在一条直线上. (1)AD 与BE 相等吗?为什么? (2)连接MN ,试说明△MNC 为等边三角形. 4、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为AC 边上的一点,且∠1=∠2,BD=CE . 求证:△ADE 是等边三角形. 5、如图,在AABC 中,BD 、CE 是高,G 、F 分别是BC 、DE 的中点,连接GF ,试判断GF 与A B C D E F

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作轴对称图形 知识点整理

13.1轴对称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较简单,同学们理解两条,第一:轴对称图形和图形轴对称的区别;第二:正确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的结果。本节有配套免费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如圆就有无数条对称轴) 2、轴对称 有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叫做轴对称. 3、图形轴对称的性质 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 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与位置关系。 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注意:轴对称强调的是对称后的位置,任何图形都有可以有轴对称对应的位置关系;轴

对称图形本身强调的是图形本身对不对称,只有部分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注:上图中第一个圆是轴对称图形,我们都无异议。看第二个圆,它通过中间的对称轴然后得到后面的第二个一模一样的圆,也就是它周对抽后的结果是一个“影子”。这个影子形状大小相同,但是可能位置方向会有点变化,如上图的三角形周对抽的结果。 5、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线段的中垂线).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反过来,?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三、经验之谈: 本节中我们要注意运用图形抽对称、垂直平分的性质,这类知识要活学活用。

【典型题】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含答案

【典型题】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AOB ∠.按照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 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OB ∠的两边于C ,D 两点,连接CD .②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线段O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交于点E ,连接CE ,DE .③连接OE 交CD 于点M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CEO DEO ∠=∠ B .CM MD = C .OC D ECD ∠=∠ D .12OCED S CD O E =?四边形 2.张老师和李老师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15千米去县城购买书籍,张老师比李老师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比李老师早到半小时,两位老师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设李老师每小时走x 千米,依题意,得到的方程是( ) A .1515112x x -=+ B .1515112x x -=+ C .1515112x x -=- D .1515112 x x -=- 3.如图,以∠AOB 的顶点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 于点C ,交OB 于点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大于12 CD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 内部交于点E ,过点E 作射线OE ,连接CD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射线OE 是∠AO B 的平分线 B .△COD 是等腰三角形 C .C 、 D 两点关于O E 所在直线对称 D .O 、 E 两点关于CD 所在直线对称 4.运用图腾解释神话、民俗民风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 下列图腾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5.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13x m x -=-的解是非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m ≤ B .3m < C .3m >- D .3m ≥- 6.若(x ﹣1)0=1成立,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1 C .x≠0 D .x≠1 7.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和2,则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长可能是( ) A .4 B .6 C .8 D .10 8.如果30x y -=,那么代数式 ()2222x y x y x xy y +?--+的值为( ) A .27- B .27 C .72- D .72 9.如果2x +ax+1 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那么a 的值是() A .2 B .-2 C .±2 D .±1 10.如图,在小正三角形组成的网格中,已有6个小正三角形涂黑,还需涂黑n 个小正三角形,使它们与原来涂黑的小正三角形组成的新图案恰有三条对称轴,则n 的最小值为( ) A .10 B .6 C .3 D .2 11.如图,在△ABC 中,∠ABC =90°,∠C =20°,DE 是边AC 的垂直平分线,连结AE ,则∠BAE 等于( ) A .20° B .40° C .50° D .70° 12.若关于x 的方程 244x a x x =+--有增根,则a 的值为( ) A .-4 B .2 C .0 D .4 二、填空题 13.腰长为5,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_____. 14.如图,∠1、∠2、∠3、∠4是五边形ABCDE 的4个外角,若∠A=100°,则∠1+∠2+∠3+∠4= .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画图题专题难点训练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画图题专题难点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解答题 1.如图,点P是线段AB上的一点,请在图中完成下列操作. (1)过点P画BC的垂线,垂足为H; (2)过点P画AB的垂线,交BC于Q; (3)线段的长度是点P到直线BC的距离. 2.作图题: (1)过点A画高AD; (2)过点B画中线BE; (3)过点C画角平分线CF. 3.在下面的方格纸中, (1)先画△A1B1C1,使它与△ABC关于直线l1对称;再画△A2B2C2,使它与△A1B1C1关于直线l2对称; (2)若△ABC向右平移2格,则△A2B2C2向平移格. 4.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DEF.

(1)画出△DEF关于直线HG的轴对称图形(不写画法); (2)画EF边上的高(不写画法); (3)若网格上的最小正方形边长为1,则△DEF的面积为. 5.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 个单位长度的方格纸中,有线段AB 和直线MN,点A、B、M、N 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在方格纸中画四边形ABCD(四边形的各顶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四边形ABCD 是以直线MN 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点A 的对称点为点D,点B 的对称点为点C. 6.已知:如图,已知△ABC (1)点A关于x轴对称的点A1的坐标是,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A2的坐标是; (2)画出与△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 (3)画出与△ABC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 7.如图所示的点A、B、C、D、E.

(1)点和点关于x轴对称; (2)点和点关于y轴对称; (3)点A和点D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请画出直线l.(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作法和证明过程) 8.如图,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点A关于y轴对称点A’的坐标是;点B关于y轴对称点B’的坐标是; (2)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A’B’C’(不要求写作法) (3)求△ABC的面积是 9.如图,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点A关于y轴对称点A′的坐标是;点B关于y轴对称点B′的坐标是(2)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A′B′C′(不要求写作法) (3)求△ABC的面积. 10.如图,利用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分别作出△ABC关于x轴和y轴对称

初二数学轴对称练习题

初二数学轴对称练习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Q(3,2),请在x轴和y轴上分别找到M点和N点,使四边形PQMN周长最小. (1)作出M点和N点. (2)求出M点和N点的坐标. 2.如图2,在△ABC中,∠BAC=60°,∠ACB=40°,P、Q分别在BC、CA上,并且AP、BQ分别为∠BAC、∠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BQ+AQ=AB+BP. 图2 3.已知:如图3,AD是∠BAC的平分线,∠B=∠EAC,EF⊥AD于F. 求证:EF平分∠AEB. 图3 4.已知:如图4,在ΔABC中,CE是角平分线,EG∥BC,交AC边于F,交∠ACB的外角(∠ACD)的平分线于G,探究线段EF与FG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图4 5.如图5,过线段AB的两个端点作射线AM,BN,使AM∥BN,请按以下步骤画图并回答.(1)画∠MAB、∠NBA的平分线交于点E,∠AEB是什么角 (2)过点E任作一线段交AM于点D,交BN于点C.观察线段DE、CE,有什么发现请证明你的猜想. (3)试猜想AD,BC与AB有什么数量关系

图5 6.已知:如图7-11,ΔABC中,AB=AC,∠A=100°,BE平分∠B交AC于E.(1)求证:BC=AE+BE; (2)探究:若∠A=108°,那么BC等于哪两条线段长的和呢试证明之. 图5 7.如图6,已知ΔABC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在边BC、AC上,且CD=CE,连接DE 并延长至点F,使EF=AE,连接AF、BE和CF. (1)请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用符号“≌”表示,并加以证明; (2)求证:AF=BD. 图6 8.已知:如图7,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CD∥AB,BC=6cm,∠BAD=30°,∠B=90°.求CD的长______. 图7 9.(1)如图8,点O是线段AD的中点,分别以AO和DO为边在线段AD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和等边三角形OCD,连接AC和BD,相交于点E,连接BC,求∠AEB的大小; 图8 (2)如图9,△OAB固定不动,保持△OCD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OCD绕着点O旋转(△OAB和△OCD不能重叠),求∠AEB的大小. 图9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1、(江汉区八上期中)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汉阳八上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点B关于y轴对称,点A的坐标是2,8,则点B的坐标是。 轴对称图形的作法: 作点的轴对称图形作线段的轴对称图形作三角形的轴对称图形 知识点一:轴对称图形性质 【知识梳理】找轴对称图形 【例题精讲】 例1.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图中的△ABC为格点三角形,在图中最多能画出个格点三角形与△ABC成轴对称。 C A B 例2.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与△ABC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格点三角形(顶点格线交点的三角形)共有()个 A.5 B.6 C.7 D.8

A C B 【课堂练习】 1.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有四个格点A、B、C、D,以其中一点为原点,网格线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其余三个点中存在两个点关于一条坐标轴对称,则原点是() A.A点B.B点C.C点D.D点 2.如图,在3×3的正方形格纸中,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图中△ABC为一个格点三角形,在图中画出一个与△ABC成轴对称的格点三角形,则最多可以画出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有() A.4 个 B. 5个 C.6个 D.7个 3.把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5对折两次后,再挖去一个小圆孔,那么展开后的图形应为() A. B. C. D.

4.(粮道街中学八上期中)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4),B(-3,3),C(-2,1), 直线m上每个点的横坐标都为1, (1)请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ABC关于直线m成轴对称的△A′B′C′; (2)写出坐标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3)点M(a,b)是△ABC上任意一点,则M关于直线m的对称点M′的坐标为___________。 知识点二: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求角度 【知识梳理】 【例题精讲】 例1.如图是一个风筝的图案,它是轴对称图形,量得∠B=20°则∠E=()° 例2.如图,五边形ABCDE是关于直线FC的轴对称图形,若∠A=130°,∠B=110°,则∠BCD= ____度。 例3.(东湖高新八上期中15)如图:△ABC中,AB=AC, ∠BAC=54°∠BAC 的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0,将∠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好重合,则∠OEC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几何题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习题练习 四、证明题:(每个5分,共10分) 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C 于E ,CF ⊥AD 于F ,求证:BE = DF 。 2、在平行四边形DECF 中,B 是CE 延长线上一点,A 是CF 延长线上一点,连结AB 恰过点D ,求证:AD ·BE =DB ·EC 五、综合题(本题10分) 3.如图,直线y=x+b (b ≠0)交坐标轴于A 、B 两点,交双曲线y=x 2 于点D , 过D 作两坐标轴的垂线DC 、DE ,连接OD . (1)求证:AD 平分∠CDE ; (2)对任意的实数b (b ≠0),求证AD ·BD 为定值; (3)是否存在直线AB ,使得四边形OBCD 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直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4.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2,CD=1 ,∠A=60度,∠D=∠B=90度,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S 5.如图,梯形ABCD 中,AD//BC,AB=DC. 如果P 是BC 上任意一点(中点除外),PE//AB ,PF//DC ,那么AB=PE+PF 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证明题 1、证△ABE ≌△CDF ; 2、 ??? ?∠=∠?∠=∠?A BDE AC DE B ADF BC DF △ADF ∽△DBE BE DF DB AD =? 综合题 1.(1)证:由y=x +b 得 A (b ,0),B (0,-b ). ∴∠DAC=∠OAB=45 o 又DC ⊥x 轴,DE ⊥y 轴 ∴∠ACD=∠CDE=90o ∴∠ADC=45o 即AD 平分∠CDE.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 (测试内容:第一章轴对称图形) 班别座号姓名成绩 说明:1.可以使用计算器,但未注明精确度的计算问题不得米取近似计算,建议根据题型特点把握好 使用计算器的时机. 2 .本试卷满分100分,在90分钟内完成.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3 ?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__________ 个,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 ___________ 条. 4?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40°,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 5. 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D是BC上的高,则/ BAD = _________________ A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边三 角形的两条高线相交所成的钝角的度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在镜中看到的一串数字是“780903”,则这串数字是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 图,AB = AC,/ 1=Z 2, BD = 3cm,那么BC 的长为 ________________ c m. 9. 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三条中线交于点O.则图中除厶ABC还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等腰三角形. 10.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图中全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几何经典题【含答案】

F 八年级数学几何经典题【含答案】 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 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2、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 点P 是EF 的中点. 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 3、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 . 4、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 求证:AE =AF . B

5、设P 是正方形ABCD 一边BC 上的任一点,PF ⊥AP ,CF 平分∠DCE . 求证:PA =PF . 6、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CF .求证:∠DPA =∠DPC . 7如图,△ABC 中,∠C 为直角,∠A=30°,分别以AB 、AC 为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ABE 与正△ACD ,DE 与AB 交于F 。 求证:EF=FD 。 8如图,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EC 和DF 相交于G ,连接AG ,求证:AG=AD 。 9、已知在三角形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的一点,且BE=AC,延长BE 交AC 与F,求证AF=EF D F E P C B A F P D E C B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