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三数学二次函数易错题压轴题(难)

1.已知,抛物线y=-

1

2

x2 +bx+c交y轴于点C(0,2),经过点Q(2,2).直线y=x+4分别交x轴、y轴于点B、A.

(1)直接填写抛物线的解析式________;

(2)如图1,点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C重合),PO交抛物线于M,PC交AB于N,连MN.

求证:MN∥y轴;

(3)如图,2,过点A的直线交抛物线于D、E,QD、QE分别交y轴于G、H.求证:CG ?CH 为定值.

【答案】(1)2

1

2

2

y x x

=-++;(2)见详解;(3)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把点C、D代入y=-

1

2

x2 +bx+c求解即可;

(2)分别设PM、PC的解析式,由于PM、PC与抛物线的交点分别为:M、N.,分别求出M、N的代数式即可求解;

(3)先设G、H的坐标,列出QG、GH的解析式,得出与抛物线的交点D、E的横坐标,再列出直线AE的解析式,算出它与抛物线横坐标的交点方程.运用韦达定理即可求证.【详解】

详解:(1)∵y=-

1

2

x2 +bx+c过点C(0,2),点Q(2,2),

2

1

222

2

2

b c

c

?

-?++

?

?

?=

?

,

解得:1

2b c =??=?

. ∴y=-

12

x 2

+x+2; (2) 设直线PM 的解析式为:y=mx ,直线PC 的解析式为:y=kx+2

由2

2122y kx y x x =+??

?=-++??

12

x 2

+(k-1)x=0, 解得:120,22x x k ==-, x p =22p x k =-

由2

1=22y mx y x x =???-++??

12

x 2

+(m-1)x-2=0, ∴124b

x x a

?=-

=- 即x p?x m =-4,

∴x m =4p x -=21

k -.

由24y kx y x =+??=+?

得x N =

2

1

k -=x M , ∴MN ∥y 轴.

(3)设G (0,m ),H (0,n ). 设直线QG 的解析式为y kx m =+, 将点()2,2Q 代入y kx m =+ 得22k m =+

22

m

k -∴=

∴直线QG 的解析式为22

m

y x m -=

+ 同理可求直线QH 的解析式为22

n

y x n -=

+; 由222122m y x m y x x -?=+????=-++??

221

=222

m x m x x -+-++ 解得:122,2x x m ==-

2D x m ∴=-

同理,2E x n =-

设直线AE 的解析式为:y=kx+4,

由2

4122y kx y x x =+???=-++??

, 得

12

x 2

-(k-1)x+2=0 124b

x x a

∴?=-

= 即x D x E =4,

即(m-2)?(n-2)=4 ∴CG?CH=(2-m )?(2-n )=4.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L :y =ax 2﹣4ax (a >0)与x 轴正半轴交于点A .抛物线L 的顶点为M ,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D . (1)求抛物线L 的对称轴.

(2)抛物线L :y =ax 2﹣4ax 关于x 轴对称的抛物线记为L ',抛物线L '的顶点为M ',若以O 、M 、A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求L '的表达式.

(3)在(2)的条件下,点P 在抛物线L 上,且位于第四象限,点Q 在抛物线L '上,是否存在点P 、点Q 使得以O 、D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P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x =;(2)2

122

y x x =-

+ ;(3)存在,P 点的坐标为()

33,3+或()33,3-

-或()13,3-或()

13,3+-或31,2?

?- ??

?

【解析】 【分析】

(1)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公式计算即可.

(2)利用正方形的性质求出点M ,M ′的坐标即可解决问题. (3)分OD 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或对角线两种情形求解即可. 【详解】

解:(1)∵抛物线L :y =ax 2﹣4ax (a >0), ∴抛物线的对称轴x =﹣42a

a

-=2. (2)如图1中,

对于抛物线y =ax 2﹣4ax ,令y =0,得到ax 2﹣4ax =0, 解得x =0或4, ∴A (4,0),

∵四边形OMAM ′是正方形, ∴OD =DA =DM =DM ′=2, ∴M ((2,﹣2),M ′(2,2) 把M (2,﹣2)代入y =ax 2﹣4ax ,

可得﹣2=4a ﹣8a , ∴a =

12

, ∴抛物线L ′的解析式为y =﹣

12(x ﹣2)2+2=﹣1

2

x 2+2x . (3)如图3中,由题意OD =2.

当OD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PQ =OD =2,设P (m ,12m 2﹣2m ),则Q [m ﹣2,﹣1

2

(m ﹣2)2+2(m ﹣2)]或[m +2,﹣1

2

(m +2)2+2(m +2)], ∵PQ ∥OD , ∴

12m 2﹣2m =﹣12(m ﹣2)2+2(m ﹣2)或12m 2﹣2m =﹣1

2

(m +2)2+2(m +2), 解得m =33,

∴P 33或(333或(133和33, 当OD 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点P 的横坐标为1,此时P (1,﹣

3

2

),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33或(333或(133)和33)或(1,﹣32

). 【点睛】

本题属于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

2(0)y ax bx a =++≠经过点(2,4)A --和点(2,0)C ,与y 轴交于点D ,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连接BD ,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2PBC BDO ∠=∠?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连接AC ,交y 轴于点E ,点M 是线段AD 上的动点(不与点A ,点D 重合),将CME △沿ME 所在直线翻折,得到FME ,当FME 与AME △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MC 面积的

1

4

时,请直接写出线段AM 的长. 【答案】(1)2

2y x x =-++;(2)存在,(

23,209)或(10

3,529

-);(3)10

5

或2 【解析】 【分析】

(1)根据点A 和点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2)在x 轴正半轴上取点E ,使OB=OE ,过点E 作EF ⊥BD ,垂足为F ,构造出

∠PBC=∠BDE ,分点P 在第三象限时,点P 在x 轴上方时,点P 在第四象限时,共三种情况分别求解;

(3)设EF 与AD 交于点N ,分点F 在直线AC 上方和点F 在直线AC 下方时两种情况,利用题中所给面积关系和中线的性质可得MN=AN ,FN=NE ,从而证明四边形FMEA 为平行四边形,继而求解. 【详解】

解:(1)∵抛物线2

2(0)y ax bx a =++≠经过点A (-2,-4)和点C (2,0),

则44220422a b a b -=-+??=++?,解得:11a b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

2y x x =-++; (2)存在,理由是:

在x 轴正半轴上取点E ,使OB=OE ,过点E 作EF ⊥BD ,垂足为F ,

在22y x x =-++中, 令y=0,解得:x=2或-1, ∴点B 坐标为(-1,0), ∴点E 坐标为(1,0), 可知:点B 和点E 关于y 轴对称, ∴∠BDO=∠EDO ,即∠BDE=2∠BDO , ∵D (0,2),

∴=, 在△BDE 中,有

12×BE ×OD=1

2

×BD ×EF ,

即2×EF ,解得:,

∴,

∴tan ∠BDE=

EF DF =55

÷=4

3, 若∠PBC=2∠BDO , 则∠PBC=∠BDE ,

∵BE=2, 则BD 2+DE 2>BE 2, ∴∠BDE 为锐角, 当点P 在第三象限时, ∠PBC 为钝角,不符合; 当点P 在x 轴上方时,

∵∠PBC=∠BDE ,设点P 坐标为(c ,22c c -++), 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G , 则BG=c+1,PG=22c c -++,

∴tan ∠PBC=

PG BG =221

c c c -+++=4

3, 解得:c=

2

3

, ∴22c c -++=

209

, ∴点P 的坐标为(

23,209

);

当点P 在第四象限时,

同理可得:PG=22c c --,BG=c+1,

tan ∠PBC=PG BG =221

c c c --+=4

3,

解得:c=

10

3

, ∴22c c -++=529

-

, ∴点P 的坐标为(

103,529

-), 综上:点P 的坐标为(

23,209)或(10

3,529

-);

(3)设EF 与AD 交于点N ,

∵A (-2,-4),D (0,2),设直线AD 表达式为y=mx+n ,

则422m n n -=-+??=?,解得:3

2m n =??=?

∴直线AD 表达式为y=3x+2, 设点M 的坐标为(s ,3s+2),

∵A (-2,-4),C (2,0),设直线AC 表达式为y=m 1x+n 1,

则11114202m n m n -

=-+??=+?,解得:11

12m n =??=-?,

∴直线AC 表达式为y=x-2, 令x=0,则y=-2, ∴点E 坐标为(0,-2), 可得:点E 是线段AC 中点, ∴△AME 和△CME 的面积相等, 由于折叠,

∴△CME ≌△FME ,即S △CME =S △FME , 由题意可得:

当点F 在直线AC 上方时, ∴S △MNE =

14

S △AMC =12S △AME =1

2S △FME ,

即S △MNE = S △ANE = S △MNF , ∴MN=AN ,FN=NE ,

∴四边形FMEA 为平行四边形, ∴CM=FM=AE=

12AC=22

1442

?+=22, ∵M (s ,3s+2), ∴

()

()2

2

23222s s -++=,

解得:s=4

5

-或0(舍), ∴M (45-

,2

5

-), ∴AM=2

2

422455????-++-+ ? ?????

=

6105,

当点F 在直线AC 下方时,如图, 同理可得:四边形AFEM 为平行四边形,

∴AM=EF ,

由于折叠可得:CE=EF , ∴AM=EF=CE=22,

综上:AM 的长度为10

5

或22 【点睛】

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涉及到待定系数法,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折叠问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中线的性质,题目的综合性很强.难度很大,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求较高.

4.对于函数y =ax 2+(b+1)x+b ﹣2(a ≠0),若存在实数x0,使得a 2

0x +(b+1)x 0+b ﹣2=x0成立,则称x 0为函数y =ax 2+(b+1)x+b ﹣2(a ≠0)的不动点. (1)当a =2,b =﹣2时,求y =ax 2+(b+1)x+b ﹣2(a ≠0)的不动点;

(2)若对于任何实数b ,函数y =ax 2+(b+1)x+b ﹣2(a ≠0)恒有两相异的不动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若y =ax 2+(b+1)x+b ﹣2(a ≠0)的图象上A ,B 两点的横坐标是函数y =ax 2+(b+1)x+b ﹣2(a ≠0)的不动点,且直线y =﹣x+2

121

a 是线段AB 的垂

直平分线,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

【答案】(1)不动点是﹣1或2;(2)a 的取值范围是0<a <2;(3)b 的取值范围是﹣

2

b <0. 【解析】 【分析】

(1)将a =2,b =﹣2代入函数y =ax 2+(b+1)x+b ﹣2(a ≠0),得y =2x 2﹣x ﹣4,然后令x =2x 2﹣x ﹣4,求出x 的值,即y =ax 2+(b+1)x+b ﹣2(a ≠0)的不动点;

(2)对于任何实数b ,函数y =ax 2+(b+1)x+b ﹣2(a ≠0)恒有两相异的不动点,可以得到x =ax 2+(b+1)x+b ﹣2(a ≠0)时,对于任何实数b 都有△>0,然后再设t =△,即可

求得a 的取值范围;

(3)根据y =ax 2+(b+1)x+b ﹣2(a ≠0)的图象上A ,B 两点的横坐标是函数y =ax 2+(b+1)x+b ﹣2(a ≠0)的不动点,可知点A 和点B 均在直线y =x 上,然后设出点A 和点B 的坐标,从而可以得到线段AB 的中点坐标,再根据直线y =﹣x+2121

a +是线段AB 的垂

直平分线,从而可以求得b 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1)当a =2,b =﹣2时, 函数y =2x 2﹣x ﹣4, 令x =2x 2﹣x ﹣4, 化简,得x 2﹣x ﹣2=0 解得,x 1=2,x 2=﹣1,

即y =ax 2+(b+1)x+b ﹣2(a ≠0)的不动点是﹣1或2; (2)令x =ax 2+(b+1)x+b ﹣2, 整理,得 ax 2+bx+b ﹣2=0,

∵对于任何实数b ,函数y =ax 2+(b+1)x+b ﹣2(a ≠0)恒有两相异的不动点, ∴△=b 2﹣4a (b ﹣2)>0,

设t =b 2﹣4a (b ﹣2)=b 2﹣4ab+8a ,对于任何实数b ,t >0, 故(﹣4a )2﹣4×1×8a <0, 解得,0<a <2,

即a 的取值范围是0<a <2; (3)由题意可得, 点A 和点B 在直线y =x 上, 设点A (x 1,x 1),点B (x 2,x 2),

∵A ,B 两点的横坐标是函数y =ax 2+(b+1)x+b ﹣2(a ≠0)的不动点, ∴x 1,x 2是方程ax 2+bx+b ﹣2=0的两个根, ∴x 1+x 2=﹣

b a

, ∵线段AB 中点坐标为(122x x +,122

x x

+), ∴该中点的坐标为(2b a -,2b a

-), ∵直线y =﹣x+2121

a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点(2b a -,2b

a -)在直线y =﹣x+2121

a +上, ∴2b

a -

=21221

b a a ++

∴﹣b =

2

2

21

22a a a ≤

+=

2,(当a =22

时取等号) ∴0<﹣b ≤

2

4

, ∴﹣

2

≤b <0, 即b 的取值范围是﹣2

4

≤b <0. 【点睛】

本题是一道二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新定义、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2

2y ax b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4,0)A -,

(1,0)B ,与y 轴交于点C .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 是抛物线2

2y ax bx =+-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PD ,直线PD

交直线AC 于点D .

①是否存在点P ,使得PAC ?的面积是ABC ?面积的4

5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点Q 是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一点,若以O ,C ,Q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时,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 【答案】(1)213

222

y x x =

+- (2)①存在,点P 的坐标为(22,12)-+-,(222,12)--+,(2,3)--

②1816 ,

55

Q

??

--

???

,2(2,1)

Q-,

3

4525

,

Q

?

?

-?

??

,4

4525

,

Q

?

?

-?

??

【解析】

【分析】

(1)将(4,0)

A-,(1,0)

B两点坐标代入解析式中求解即可;

(2)①先求出△PAC的面积为4,再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为

1

2

2

y x

=--.设点P的横坐标为(t,2

13

2

22

t t

+-),利用2

1

44

2

???

=-=?=+=

PAC PDC PDA

S S S OA PD t t即可求解;

②先设出D点坐标,然后再按对角线分成三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

【详解】

解:(1)由题意得,将(4,0)

A-,(1,0)

B两点坐标代入解析式中:

16420

20

a b

a b

--=

?

?

+-=

?

,解得:

1

2

3

2

a

b

?

=

??

?

?=

??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

13

2

22

y x x

=+-,

故答案为2

13

2

22

y x x

=+-.

(2)①存在点P,使得PAC

?的面积是ABC

?面积的

4

5

.理由如下:

作出如下所示示意图:

∵点(4,0)

A-,(1,0)

B,

∴4

OA=,5

AB=,

令0x =,则2y =-, ∴(0,2)C -,∴2OC =, ∴11

52522

ABC S AB OC ?=?=??=, ∴4455

4

5PAC ABC S S ??=

=?=, 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mx n =+,

则有402m n n -+=??=-?,解得:122

m n ?=-?

??=-?,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1

22

y x =-

-. 设点P 的横坐标为t ,则其纵坐标为213

222

t t +-, 即2

1

3,22

2P t t t ??+

- ???

. ∵PD x ⊥轴,则点D 的坐标为1,22t t ??

-- ??

?

. ∴22131

12222222

PD t t t t t ??=

+----=+ ???. ∵2

2111424222

PAC PDC PDA

S S S OA PD t t t t ???=-=?=??+=+. ∴2

44t t +=,即2440t t +-=或2440t t ++=,

解得:12t =-+

22t =--32t =-.

∴点P

的坐标为(2-+-

,(2--+,(2,3)--,

故答案为:(2-+-

或(2--+或(2,3)--. ②分类讨论:

情况一:当OC 为菱形的对角线时,此时DO=DC ,即D 点在线段OC 的垂直平分线, ∴D 点坐标(-2,-1),将△OCD 沿y 轴翻折,此时四边形ODCQ 为菱形,故此时Q 点坐标为(2,-1),如下图一所示,

情况二:当OQ 为对角线时,DO=DQ ,如下图二所示,

DQ=OC=OD=2,设D 点坐标1,22??-

- ???

x x ,则EO=-x ,DE=1

22x +,

在Rt △EDO 中,由勾股定理可知:EO2+ED2=DO2, 故2

2

1

(2)42

++=x x ,解得80(),5舍==-

x x ,此时Q 点坐标为816,5

5??-- ???,

情况三:当OD 为对角线时,OC=OQ=2,如下图三所示:

设D 点坐标1,22??

-

- ???

m m ,则EO=|m|,DE=122m +,QE=2-(122m +)=12m , 在Rt △QDO 中,由勾股定理可知:QE2+EO2=QO2,

故22

1()()42+=m m ,解得124545==m m ,此时Q 点坐标为4525??或4525? ??

, 综上所述,Q 点的坐标为18

16,5

5Q ?

?--

???,2

(2,1)Q -,3452555Q ?- ??

,4452555Q ?- ??

故答案为18

16,5

5Q ?

?-- ???,2(2,1)Q -,34525Q ??,44525Q ?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问题,菱形的存在性问题等,属于综合题,具有一定的难度,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形及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

12

x 2

+bx +c 与x 轴交于B ,C 两点,与y 轴交

于点A,直线y=﹣

1

2

x+2经过A,C两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直线MN与对称轴交于点G,与抛物线交于M,N两点(点N在对称轴右侧),且MN∥x轴,MN=7.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点N的坐标.

(3)过点A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F,当tan∠FAC=

1

2

时,求点F的坐标.

(4)过点D作直线AC的垂线,交AC于点H,交y轴于点K,连接CN,△AHK沿射线A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移动过程中△AHK与四边形DGNC产生重叠,设重叠面积为S,移动时间为t(0≤t5S与t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1)y=﹣

1

2

x2+

3

2

x+2;(2)点N的坐标为(5,-3);(3)点F的坐标为:(3,2)或(

17

3

,﹣

50

9

);(4)

2

535

,0

45

3593535

,(

2454

35935

5)

4

t t

S t

t

???

≤≤

? ?

?

???

??

=?-<≤

?

+<≤

【解析】

【分析】

(1)点A、C的坐标分别为(0,2)、(4,0),将点A、C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即可求解;

(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3

2

,点N的横坐标为:

37

5

22

+=,即可求解;

(3)分点F在直线AC下方、点F在直线AC的上方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

(4)分0≤t

3535

<t

3535<t5

【详解】

解:(1)直线y=﹣

1

2

x+2经过A,C两点,则点A、C的坐标分别为(0,2)、(4,0),

则c=2,抛物线表达式为:y=﹣1 2

x2+bx+2,

将点C坐标代入上式并解得:b=

3

2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1

2

x2+

3

2

x+2…①;

(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3

2

点N的横坐标为:

37

5

22

+=,

故点N的坐标为(5,-3);

(3)∵tan∠ACO=

21

42

AO

CO

===tan∠FAC=

1

2

即∠ACO=∠FAC,

①当点F在直线AC下方时,

设直线AF交x轴于点R,

∵∠ACO=∠FAC,则AR=CR,

设点R(r,0),则r2+4=(r﹣4)2,解得:r=

3

2

即点R的坐标为:(

3

2

,0),

将点R、A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y=mx+n得:

2

3

2

n

m n

=

?

?

?

+=

??

,解得:

4

3

2

m

n

?

=-

?

?

?=

?

故直线AR的表达式为:y=﹣

4

3

x+2…②,

联立①②并解得:x=

17

3

,故点F(

17

3

,﹣

50

9

);

②当点F在直线AC的上方时,

∵∠ACO =∠F ′AC ,∴

AF ′∥x 轴, 则点F ′(3,2);

综上,点F 的坐标为:(3,2)或(

173,﹣509

); (4)如图2,设∠ACO =α,则tanα=

1

2

AO CO =,则sinα=5,cosα=5;

①当0≤t ≤

35

5

时(左侧图), 设△AHK 移动到△A ′H ′K ′的位置时,直线H ′K ′分别交x 轴于点T 、交抛物线对称轴于点S ,

则∠DST =∠ACO =α,过点T 作TL ⊥KH , 则LT =HH ′=t ,∠LTD =∠ACO =α,

则DT ='5

2co 5

c s 2os L HH T t αα===,DS =

tan DT α

, S =S △DST =12?DT ×DS =2

54

t ; ②当

355

<t 35

时(右侧图),

同理可得:

S =''DGS T S 梯形=12

?DG ×(GS ′+DT ′)=12?3+55﹣323594

-; 35

<t 53594

+; 综上,S =2535,023593535,(435935(5)10

44t t t t t ??≤≤? ???

??

?-<≤?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图形平移、图形的面积计算等,其中(3)、(4),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

7.如图1所示,抛物线2

2

3

y x bx c

=++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已知C 点坐标为(0,4),抛物线的顶点的横坐标为

7

2

,点P是第四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四边形OPAQ是平行四边形,设点P的横坐标为m.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使△APC的面积为整数的P点的个数;

(3)当点P在抛物线上运动时,四边形OPAQ可能是正方形吗?若可能,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4)在点Q随点P运动的过程中,当点Q恰好落在直线AC 上时,则称点Q 为“和谐点”,如图(2)所示,请直接写出当Q为“和谐点”的横坐标的值.

【答案】(1)2

214

4

33

y x x

=-+;(2)9个;(3)33

,

22

或44

,;(4)33【解析】

【分析】

(1)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顶点的横坐标为

7

2

,则

4

7

22

2

3

c

b

,即可求解;

(2)APC

?的面积

PHA PHC

S S S,即可求解;

(3)当四边形OPAQ是正方形时,点P只能在x轴的下方,此时O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设点(,)

P x y,则0

x y

+=,即可求解;

(4)求出直线AP的表达式为:

2

(1)(6)

3

y m x,则直线OQ的表达式为:

2

(1)

3

y m x②,联立①②求出Q的坐标,又四边形OPAQ是平行四边形,则AO的中点即为PQ的中点,即可求解.

【详解】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k≥﹣1且k≠0 B.k≥﹣1 C.k≤﹣1且k≠0 D.k≥﹣1或k≠0 2.一元二次方程x2=0的根的情况为()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3.下列关于x的方程中,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x﹣1=0 B.x3+x=3 C.x2+3x﹣5=0 D.ax2+bx+c=0 4.下列方程中,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x=2y﹣3 B.C.x2+3x﹣1=x2+1 D.x2=0 5.关于x的方程2x2+mx+n=0的两个根是﹣2和1,则n m的值为() A.﹣8 B.8 C.16 D.﹣16 6.若关于x的方程x2+2x﹣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a的值为() A.﹣1 B.1 C.﹣4 D.4 7.方程2(x+3)(x﹣4)=x2﹣10化成一般形式ax2+bx+c=0后,a+b+c的值为()A.15 B.17 C.﹣11 D.﹣15 8.一元二次方程x2+5x+6=0的根的情况是() A.只有一个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9.若关于x的方程(m+2)x|m|+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等于()

A.﹣2 B.2 C.﹣2或2 D.1 10.一元二次方程x2﹣2x﹣7=0的两根之和是() A.2 B.﹣2 C.7 D.﹣7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1.一元二次方程3x(x﹣3)=2x2+1化为一般形式为. 12.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x﹣1)(x+3)=0时,可将原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其中一个方程是4x﹣1=0,则另一个方程是. 13.在某次聚会上,每两人都握了一次手,所有人共握手36次,参加这次聚会的有人. 14.为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某市加大了对“双创”工作的支持力度,据悉,2015年该市此项拨款为1.5亿元,2017元的拨款达到2.16亿元,这两年该市对“双创”工作专项拨款的平均增长率为. 三.解答题(共6小题) 15.阅读下面的材料,解决问题: 解方程x4﹣5x2+4=0,这是一个一元四次方程,根据该方程的特点,它的解法通常是: 设x2=y,那么x4=y2,于是原方程可变为y2﹣5y+4=0,解得y1=1,y2=4. 当y=1时,x2=1,∴x=±1; 当y=4时,x2=4,∴x=±2; ∴原方程有四个根:x1=1,x2=﹣1,x3=2,x4=﹣2. 请参照例题,解方程(x2+x)2﹣4(x2+x)﹣12=0. 16.解方程: (1)5x(x+1)=2(x+1); (2)x2﹣3x﹣1=0. 17.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合肥城市的变化,蜀山中学九(1)班组织学生进行“环巢湖一日研学游”活动,某旅行社推出了如下收费标准:(1)如果人数不超过30人,人均旅游费用为100元;(2)如果超过30人,则每超过1人,人均旅游费用降低2元,但人均旅游费用不能低于80元.该班实际共支付给旅行社3150

2018年沪教版九年级数学 21.4.1二次函数中常见图形的的面积问题

二次函数中常见图形的的面积问题 1、说出如何表示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抛物线 322 +--=x x y 与x 轴交与A 、B (点A 在B 右侧),与y 轴交与点C , D 为抛物线的顶点,连接BD ,CD , (1)求四边形BOCD 的面积. (2)求△BCD 的面积.(提示:本题中的三角形没有横向或纵向的边,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进行转化,把你想到的思路在图中画出来,并选择其中的一种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 图五 图四 图六 图二 图一 图三

3、已知抛物线4 2 12 --= x x y 与x 轴交与A 、C 两点,与y 轴交与点B , (1)求抛物线的顶点M 的坐标和对称轴; (2)求四边形ABMC 的面积. 4、已知一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是A (-2,0)、B (1,0),且经过点C (2,8).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该抛物线的顶点D 的坐标; (3)求四边形ADBC 的面积. 5、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经过A(-2,0),B(0,4),C(2,4)三点,且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该抛物线的顶点D 的坐标和对称轴; (3)求四边形ABDE 的面积.

6、已知二次函数322--=x x y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在B 的左边),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P. (1)结合图形,提出几个面积问题,并思考解法; (2)求A 、B 、C 、P 的坐标,并求出一个刚刚提出的图形面积; (3)在抛物线上(除点C 外),是否存在点N ,使得ABC NAB S S ??=, 若存在,请写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变式一: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点N ,使得ABC NAB S S ??=,若存在直接写出N 的坐标;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变式二:在双曲线3 y x = 上是否存在点N ,使得ABC NAB S S ??=,若存在直接写出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九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九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四个角相等的边形是矩形 2.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B.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D.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3. .顺次连接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 A.矩形B.正方形C.菱形D.直角梯形4.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三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C.顺次连接矩形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D.正五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5.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和8 ,则这个菱形的周长是()A.24 B.20 C.10D.5 6.在平面中,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 判AC、B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 .. 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 ) A. AB∥CD,AD∥BC B. OA=OC,OB=OD C. AD=BC,AB∥CD D. AB=CD,AD=BC 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S ?ABCD =4S △AOB B.A C=BD C.A C⊥BD D.?ABCD是轴对称图形 9.如图,已知AC、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O D C B A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数学新人教版九级(上)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第一节课内容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 1.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 2.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列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体会二次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4.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方面: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数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第一节课内容.知识方面,它是在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对函数认识的完善与提高;也是对方程的理解的补充,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初等函数的基础。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学情,给彩虹、桥梁等图片这些丰富的生活实例,进一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二次函数的应用价值与实际意义。 重点是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难点是从实例中抽象出二次函数的定义,会分析实例中的二次函数关系。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回忆一下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它们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图象形状各是什么? 2、教师提出问题:投篮球时篮球运行的路线是什么曲线?这种曲线的形状是怎样的?是否象以前学过的函数图象?能否用新的函数关系式来表示?怎样计算篮球达到最高点时的高度?这将在本章——二次函数中学习。 3、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曲线吗? 二、合作交流,形成概念。1.列式表示下面函数关系。 问题1:正方体的六个面是全等的正方形,如果正方形 的棱长为x,表面积为y,写出y与x的关系。 问题2:某工厂一种产品现在的年产量是20件,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如果每年都比上一年的产量增加x倍,那么两年后这种产品的数量y将随计划所定的x的值而定,y与x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 活动中教师关注: (1)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后,能否明白题意,写出相应关系式。 (2)问题3中可先分析一年后的产量,再得出两年后的产量。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上面三个函数关系式的共同点。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它们的共同点: (1)等号左边是变量y,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整式。 a,b,c为常数,且a≠0 (2)等式的右边最高次数为,可以没有一次项和常数项,但不能没有二次项。(3)x的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 教师口述二次函数的定义并板书在黑板上: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二次函数。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教案

《二次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1、从实际情景中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形式. 3、会建立简单的二次函数的模型,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重点 二次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 教学难点 利用条件构造二次函数.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现有一根12m长的绳子,用它围成一个矩形,如何围法,才能使矩形的面积最大?小明同学认为当围成的矩形是正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他说的有道理吗? 问题2、很多同学都喜欢打篮球,你知道吗:投篮时,篮球运动的路线是什么曲线?怎样计算篮球达到最高点时的高度?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二次函数来解决,今天我们学习“二次函数”(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请用适当的函数解析式表示下列问题中情景中的两个变量y与x之间的关系: (1)面积y(cm2)与圆的半径x(cm). (2)王先生存人银行2万元,先存一个一年定期,一年后银行将本息自动转存为又一个一年定期,设一年定期的年存款利率为x两年后王先生共得本息y元; (3)拟建中的一个温室的平面图如图,如果温室外围是一个矩形,周长为12cm,室内通道的尺寸如图,设一条边长为x(cm)种植面积为y(cm2). x

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活动: 先个体探求,尝试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上述三个问题先易后难,在个体探求的基础上,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1)y =πx 2 (2)y =2000(1+x )2=20000x 2+40000x +20000 (3)y =(60-x -4)(x -2)=-x 2+58x -112 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各自看法. 教师归纳总结: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经化简后都具y =ax 2+bx +c (a ,b ,c 是常数,a ≠0)的形式. 板书:我们把形如y =ax 2+bx +c (其中a ,b ,c 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称a 为二次项系数, 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 请讲出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做一做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2x y =(2)21x y -=(3)122--=x x y (4))1(x x y -= (5))1)(1()1(2 -+--=x x x y 2、分别说出下列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12+=x y (2)12732-+=x x y (3))1(2x x y -= 3、若函数m m x m y --=2)1(2为二次函数,则m 的值为______________. 三、例题示范,了解规律. 例、已知二次函数q px x y ++=2 当x =1时,函数值是4;当x =2时,函数值是-5.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此题难度较小,但却反映了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方法,可让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示范,强调书写格式和思考方法. 练习: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当x =2时,函数值是3;当x =-2时,函数值是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图,一张正方形纸板的边长为2cm ,将它剪去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图中阴影部分).设AE =BF =CG =DH =x (cm ),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y (cm 2),求: (1)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当x 分别为0.25,0.5,1.5,1.75时,对应的四边形EFGH 的面积,并列表表示.

九年级数学上测试卷(含答案)

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检测 九 年 级 数 学 试 卷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 的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一元二次方程2560x x --=的根是( ) A . x 1=1,x 2=6 B .x 1=2,x 2=3 C .x 1=1,x 2=-6 D .x 1=-1,x 2=6 2.下列四个几何体中,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是全等图形的几何体是( ) A .球 B .圆柱 C .三棱柱 D .圆锥 3.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 ) A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 .三条高的交点 C .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 .三条中线的交点 4.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正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 C .矩形 D .等腰梯形 5.下列函数中,属于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3x y = B .13y x = C .52y x =- D .2 1y x =+ 6.在Rt △ABC 中,∠C=90°,a =4,b =3,则cosA 的值是( ) A .4 5 B .35 C . 43 D .5 4 7.下列命题中,不正确... 的是( ) A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B .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 D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8.下列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的是( ) A .随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至少有一次反面朝上. B .今年冬天双柏会下雪. C .随意掷两个均匀的骰子,朝上面的点数之和为1. D .一个转盘被分成4个扇形,按红、白、黄、白排列,转动转盘,指针停在红色区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 21分) 9.计算tan45°= . 10.已知函数2 2(1)m y m x -=+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值为 . 11.请你写出一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使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 12.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6cm 和8cm ,则斜边上的中线长 为 cm . 13.初三(1)班共有48名团员要求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根据实际需要,团支 部从中随机选择12名团员参加这次活动,该班团员小明能参加这次活动的概率是 . 14.依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 . 15.如图,已知AC=DB ,要使△ABC ≌△DCB , 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满分75分) 16.(本小题6分)解方程:2(2)x x x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二次函数》基础练习含答案(5套)

时间:10分钟 满分: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若y =mx 2+nx -p (其中m ,n ,p 是常数)为二次函数,则( ) A .m ,n ,p 均不为0 B .m ≠0,且n ≠0 C .m ≠0 D .m ≠0,或p ≠0 2.当ab >0时,y =ax 2与y =ax +b 的图象大致是(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若y =x m - 1+2x 是二次函数,则m =________. 4.二次函数y =(k +1)x 2的图象如图J22-1-1,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图J22-1-1 三、解答题(共11分) 5.在如图J22-1-2所示网格内建立恰当直角坐标系后,画出函数y =2x 2和y =-12 x 2 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设小方格的边长为1): 图J22-1-2 (1)说出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抛物线y =2x 2,当x ______时,抛物线上的点都在x 轴的上方,它的顶点是图象的最______点; (3)函数y =-1 2 x 2,对于一切x 的值,总有函数y ______0;当x ______时,y 有 最______值是______.

时间:10分钟 满分: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下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0,1)的是( ) A .y =x 2+1 B .y =x 2-1 C .y =(x +1)2 D .y =(x -1)2 2.二次函数y =-x 2+2x 的图象可能是(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抛物线y =x 2 +14 的开口向________,对称轴是________. 4.将二次函数y =2x 2+6x +3化为y =a (x -h )2+k 的形式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11分) 5.已知二次函数y =-12 x 2 +x +4. (1)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2)当x 取何值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取何值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复习 讲义

教学内容—二次函数综合复习 知识精要 二次函数的概念:形如 2 (0)y ax bx c a =++≠的函数。定义域是一切实数。 二次函数的图像 函数 对称轴 顶点 开口方向 最值 () 20y ax a =≠ y 轴 (0,0) a>0,图像开口向上,顶 点是最低点; a<0,图像开口向下,顶点是最高点. () 2 0y ax c a =+≠ y 轴 ) ,0(c c ()() 2 0y a x m a =+≠ m x -= ()0,m - )0()(2≠++=a k m x a y m x -= ),(k m - k ()02 ≠++=a c bx ax y a b x 2- = ??? ? ??--a b ac a b 44,22 a b a c 442 - )0)()((1≠--=a x x x x a y x 22 1x x x += 一、选择题典型例题 1)有关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关系 1.如果0k <(k 为常数),那么二次函数22y kx x k =-+的图像大致为 ( ). 2. 已知二次函数)0(2 ≠++=a c bx ax y 的图像如图所示, 以下关于实数c b a ,,的符号判断中,正确的是( ) A.0,0,0>>>c b a B.0,0,0><>c b a C.0,0,0<>>c b a D.0,0,0<<>c b a 第6题 A B C D y O x y O x y O x y O x

2)二次函数性质的判断:对称轴,开口方向,顶点,增减性 1. 已知点11()x y ,,22()x y ,均在抛物线2 1y x =-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若12y y =,则12x x = B. 若12x x =-,则12y y =- C. 若120x x <<,则12y y > D. 若120x x <<,则12y y > 2.关于抛物线4)1(32 -+-=x 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1=x ; B .抛物线在y 轴上的截距是4-; C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41--,) ; D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上. 3.已知函数2 22y x x =--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得y ≤1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x -≥ B .31x -≤≤ C . 13x -≤≤ D .1x -≤或3x ≥ 4.对于抛物线23y 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 B .顶点(0,-3)是抛物线的最低点 ; C .顶点(0,-3)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D .抛物线在直线0x =右侧的部分下降的. 3)二次函数的平移问题 1.把抛物线22y x =--平移后得到抛物线2y x =-,平移的方法可以是( ). A. 沿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 B. 沿y 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 C. 沿x 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 D. 沿x 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 2. 把抛物线()2 16+=x y 平移后得到抛物线2 6x y = ,平移的方法可以是 ( ). A. 沿y 轴向上平移1个单位; B. 沿y 轴向下平移1个单位; C. 沿x 轴向左平移1个单位; D. 沿x 轴向右平移1个单位. 巩固练习 1.已知抛物线解析式为243y x x =--,若点P (2-,5)与点Q 关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则点Q 的 坐标是__________.

九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数:12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 某钢铁厂一月份生产钢铁560吨,从二月份起,由于改进操作技术,使得第 一季度共生产钢铁1850吨,问二、三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多少?若设二、三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 ,则可得方程 A. B. C. D. 2. 若一元二次方程 的常数项是0,则m 等于( ) A. B. 3 C. D. 9 3. 如图,AB 是 的一条弦, 于点C ,交 于点D , 连接 若 , ,则 的半径为( ) A. 5 B. C. 3 D. 4. 若抛物线 与x 轴有交点,则m 的取值范围 是( ) A. B. C. D. 5. 如图,A ,B ,C 是 上三个点,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B. 四边形OABC 内接于 C. D. 6. 中, 于C ,AE 过点O ,连接EC ,若 , ,则EC 长度为( ) A. B. 8 C. D. 7.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 B. 平分弦的直线也必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C. 弦的垂直平分线必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D. 平分一条弧的直线必平分这条弧所对的弦 8. 如图,已知 与坐标轴交于点A ,O ,B ,点C 在 上,且 ,若点B 的坐标为 ,则弧OA 的长为( ) A. B. C. D. 9. 将含有角的直角三角板OAB 如图放置在平面 直角坐标中,OB 在x 轴上,若 ,将三角板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则点A 的对应点 的坐标为 ( ) A. B. C. D.

10.如图,在中,,,以点C为圆心,CB的长为半径 画弧,与AB边交于点D,将绕点D旋转后点B与点A恰好重合,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1.m是方程的一个根,则代数式的值是 ______. 12.已知,,是二次函数上的点,则,,从 小到大用“”排列是______. 13.如图,在中,直径,弦于E,若,则______. 14.如图是一座抛物形拱桥,当水面的宽为12m时,拱顶离水面4m,当水面下降 3m时,水面的宽为______ 15.如图,正的边长为4,将正绕点B顺时 针旋转得到,若点D为直线上的一动点,则的最小值是______. 16.如图,在平面内将绕着直角顶点C逆时针旋转,得到, 若,,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 17.如图,A、B、C、D均在上,E为BC延长线上的一点,若,则 ______. 18.如图,内接于,于点D,若 的半径,则AC的长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 1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求m的取值范围;(3+3=6分) 若方程有一个根为,求m的值及另一个根.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1.抛物线2(1)2y x =-+的顶点坐标是( ) A .(﹣1,2) B .(﹣1,﹣2) C .(1,﹣2) D .(1,2) 2.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122a x m -+=的解为1x =,则a m -的值为( ) A .5 B .4 C .3 D .2 3.一元二次方程x 2=-3x 的解是( ) A .x =0 B .x =3 C .x 1=0,x 2=3 D .x 1=0,x 2=-3 4.一组数据0、-1、3、2、1的极差是( ) A .4 B .3 C .2 D .1 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2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 是( ) A .k >﹣1 B .k <1且k≠0 C .k≥﹣1且k≠0 D .k >﹣1且k≠0 6.若25x y =,则x y y +的值为( ) A . 25 B . 72 C . 57 D .7 5 7.如图,已知O 的内接正方形边长为2,则O 的半径是( ) A .1 B .2 C .2 D .22 8.已知⊙O 的直径为4,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 B .相切 C .相离 D .无法判断 9.sin60°的值是( ) A . B . C . D . 10.如图,AB 为⊙O 的直径,点C 、D 在⊙O 上,∠BAC=50°,则∠ADC 为( ) A .40° B .50° C .80° D .100° 11.已知△ABC ≌△DEF ,∠A =60°,∠ E =40°,则∠ F 的度数为( ) A .40 B .60 C .80 D .100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与练习知识点一:二次函数的定义 1.二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2 =++(a b c y ax bx c ,,是常数,0 a≠)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其中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 2. 二次函数()2 =-+的图象与性质 y a x h k (1)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 =的图象与性质:a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y ax (2)2 =+的图象与性质:上加下减 y ax c

(3)()2 y a x h =-的图象与性质:左加右减

(4)二次函数()2 y a x h k =-+的图象与性质 3.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像与性质 (1)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 当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有最小值 2 44ac b a -. (2)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 当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有最大值 2 44ac b a -.

4. 二次函数常见方法指导 (1)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 ①画精确图 五点绘图法(列表-描点-连线) 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 ②画草图 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与y 轴的交点,顶点. (2)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平移步骤: ①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 ② 可以由抛物线2 ax 经过适当的平移得到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平移规律: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3)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①一般式:.已知图象上三点或三对、 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②顶点式:.已知图象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 ③交点式: .已知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 、 ,通常选择交点式. (4)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的方法 ①公式法:a b ac a b x a c bx ax y 44222 2 -+ ?? ? ??+=++=,∴顶点是),(a b ac a b 4422--,对称轴是直线a b x 2- =. ②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k h x a y +-=2 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 ,k ),对称轴是直线h x =.

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 本章小结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的综合题 教案

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的综合题 复习目标: 1、熟练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 2、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多个知识点的沟通解决有关数学的综合题 3、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复习重点:掌握函数中典型几何问题的解题方法 复习难点:数学思想的渗透 复习过程: 教学 环节 设计过程设计说明 一、 知识点回顾1、二次函数y=-(x-1)2+3图像的顶点坐标是______ 开口方向________对称轴_________ 2、将抛物线向上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 2个单位后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若a<0,b>0,c<0,则抛物线y=ax2+bx+c 的 大 致 图 像 为() 通过这三个题目主要是回顾 二次函数中的性质且灵活的 运用性质 已知:抛物线c bx ax y+ + =2经过点A(1,0),B(4,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根据确定 的三点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 线的解析式是每一个学生要

BCD的面积有多种方法,一方面考虑通性、 方面考虑择优

问题5:如果⊙P过点A、B、C三点,求圆心P的坐标。 问题5如何确定三角形的外 心,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确定 点需要满足的数量关系 三、 小 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这节课的收获。 四、作业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为原点,点A、C的 坐标分别为(2,0)、(1,3 3).将△AOC绕AC 的中点旋转180°,点O落到点B的位置,抛物线 x ax y3 2 2- =经过 点A,点D是该抛物线的顶点. (1)求证: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 (2)求a的值并说明点B在抛物线上; (3)若点P是线段OA上一点,且∠APD=∠OAB,求 点P的坐标; (4) 若点P是x轴上一点,以P、A、D为顶点作平行 四边形,该平行四边形的另一顶点在y轴上,写出点P 的坐标. B C D A x y O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 ) A .2 2 1x x + B .02 =++c bx ax C . ()()121=+-x x D .052322=--y xy x 2.化简 1 321 21++ -的结果为( ) A 、 23+ B 、23- C 、322+ D 、223+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2 60x kx --=的一个根为3x =,则实数k 的值为( ) A .2 B .1- C .1 D .2- 4.要使二次根式 1-x 有意义,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 x <1 (C ) x ≥1 (D )x ≤1 5.有6张写有数字的卡片,它们的背面都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如图2),从中任意一张是数字3的概率是( ) A 、 61 B 、31 C 、 21 D 、 3 2 6.已知x 、y 是实数,3x +4 +y 2 -6y +9=0,则xy 的值是( ) A .4 B .-4 C .94 D .-9 4 7、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8.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5cm 和4cm ,圆心距为7cm ,那么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内切 C .外切 D .外离 9.如图3,⊙O的半径为5,弦AB的长为8,M是弦AB上的动点,则线段OM长的最小值为( ) A.2 B.3 C.4 D.5 10.已知:如图4, ⊙O 的两条弦AE 、BC 相交于点D,连接AC 、 BE. 图2 O A B M 图 3

九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完整版)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a 、2a b 、21x +、3-中是二次根式的个数有______个. 2.使式子4x -无意义的x 取值是 . 3.计算:①=-2)3.0( ;②=-2)2( 。 4.已知a<2,=-2)2(a 。 5. 把500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 6.计算: () 54080÷+= 。 7.计算:( )( ) 262 6-+= 。 8.当x 时,二次根式1+x 有意义。 9. 若120x x y -++-=,则_________x y -=。 10.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0cm ,40cm ,45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1.若 b a 是二次根式,则a ,b 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a ,b 均为非负数 B .a ,b 同号 C .a ≥0,b>0 D .0≥b a 12.x 为何值时, 1 x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 A .x>1 B .x ≥1 C .x<1 D .x ≤1 13.若3-=x ,则()2 11x +- 等于( ) A .1 B .-1 C .3 D .-3 14.下列根式中,与3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6 B .8 C .12 D .18 1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23cm ,b=36cm ,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

A .82 B .72 C .92 D .2 1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164=± B.32221-= C . 246 4 ÷ = D. 1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35+= B.2+323= C.822-=0 D.5-1=2 18.计算123-的结果是( ) A. 3 B. 3 C. 33 D. 9 三、解答题:(1,2,3题每题5分,4,5题每题7分,共29分) (1)2253 1 - (2)825- (3)b a 10253? (4)3)154276485(÷+- (5)()() 32233223+- 四. (9分)要焊接如图所示的钢架,大约需要多少米钢材(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 236.25,732.13,414.12≈≈≈) 练习: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42=± B .2 142-?? =- ??? C .3 82-=- D .|2|2--= 2.如图,数轴上点P 表示的数可能是( ) A.7 B.7- C. 3.2- D.10- 3.下列根式中,不是.. 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7 B .3 C . 1 2 D .2 3- 2-1- 0 1 2 3 P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九年级二次函数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二次函数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系式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x为自变量)() A. B. C. D. 2. 函数y=x2-2x+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A. (1,-4) B.(-1,2) C. (1,2) D.(0,3) 3. 抛物线y=2(x-3)2的顶点在()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x轴上 D. y轴上 二、4.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A. x=-2 B.x=2 C. x=-4 D. x=4 5.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b>0,c>0 B. ab>0,c<0 C. ab<0,c>0 D. ab<0,c<0 6.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点在第 ___象限()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7. 如图所示,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的顶点P 的横坐标是4,图象交x轴于点A(m,0)和点B,且m>4,那么 AB的长是() A. 4+m B. m C. 2m-8 D. 8-2m 8. 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二次函数y=ax2+bx 的图象只可能是() 9. 已知抛物线和直线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P1(x1,y1),P2(x2,y2)是抛物线上的点,P3(x3, y3)是直线上的点,且-1

11沪教版-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二次函数) - 学生版-基础

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年(尚孔教研院彭高钢级 初三 上课时间 学 (尚孔教研院彭高钢(尚孔教研院彭高钢 科 数学 课题名称 中考总复习之二次函数 待提升的知识点/题型 (尚孔教研院彭高钢) 考点提炼 (一)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形如2 y ax bx c =++(其中0a ≠,a 、b 、c 是常数)的式子,称y 是x 的二次函数. 1、二次函数由特殊到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①0)0(2 2++=?=x a y ax y ; ②k x a y k ax y ++=?+=2 2)0(; ③()0)(2 2 +-=?-=h x a y h x a y ; ④()2 y a x h k =-+(其中,,a h k 是常数,且0a ≠) 2、抛物线()2 y a x h k =-+(其中,,a h k 是常数,且0a ≠)的对称轴是过点( h ,0)且平行(或重合)于y 轴的直线,即直线x h =,顶点坐标是(h ,k),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3、一般二次函数c bx ax y ++=2 用配方法可化成:a b ac a b x a y 44222 -+ ??? ? ? +=的形式 对称轴:直线,a b x 2-= 顶点坐标:(- a b 2,a b ac 44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4、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般方法 (1)一般式:c bx ax y ++=2 .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x 、y 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2)顶点式:()k h x a y +-=2 .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

九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题4图 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 1.sin45°的值等于 A.1B .1 2 C. 2 2 D. 3 2 2.如图是由3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则其主视图是 A.B.C.D. 3.已知⊙O的直径为6,OA=3,则点A和⊙O的位置关系是 A.在圆上B.在圆外C.在圆内D.不确定 4.如图所示的转盘是均匀的,且红,黄,黑三个扇形大小相同,自由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后(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时,当作指向右边的扇形),指针落在黄色区域的概率是 A.1 2 B. 1 3 C. 1 4 D. 1 6 5.下列方程中,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2 76 2 x x -=B.21 x x =+C.2 650 x --=D.24 573 x x -=- 6.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7.不透明袋子中有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4个黑球和2个白球,从袋子中随机摸出3个球,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A.3个都是黑球B.2个黑球1个白球 C.2个白球1个黑球D.至少有1个黑球 8.在△ABC中,∠C=90°,AB=3,BC=1,则cos A的值为 A.1 3 B.22C. 22 D.3 题2图

题10图 题13图 题14图 9.若二次函数2(3)2y x a x a =--++的图象的对称轴为y 轴,则函数的最小值为 A .2 B .3 C .5 D .1- 10.如图,已知矩形ABCD 中,AD =2AB =2,以点B 为圆心,BA 为 半径作圆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 126π+ B .12+4 π C .123π+ D .122π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8分. 11.一元二次方程230x x +=的二次项系数是 . 12.点(2,3)P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p '的坐标为 . 13.如图,在△ABC 中,90ACB ∠=?,3AC =,3sin 4 B =, 点M 是AB 的中点,则CM = . 14.如图,点A ,B ,C 均在⊙O 上,当∠OBC =40°时,∠A 的度数是 . 15.将一个等边三角形绕着其中心,至少旋转 度可以和原来的图形重合. 16.如图,下面每个图形中的四个数都是按相同的规律填写的,根据此规律确定x 的值为 . 17.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 ①2 40ac b -<; ②0a b c ++<; ③42a c b +<; ④2 a b am bm -<+(m 为实数);⑤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1=0(a ≠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有 .(填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三、解答题(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18分. 18. 解方程: 2 450x x --=. 19.如图, AC 是⊙O 的直径,∠ABC =45°,AC =BC . 求证:BC 是⊙O 的切线. 题17图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人教版2015-2016年度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13?内江)若抛物线y=x 2﹣2x+c 与y 轴的交点为(0,﹣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抛物线开口向上 B .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1 C . 当x=1时,y 的最大值为﹣4 D . 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为(﹣1,0),(3,0) 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35)1(22=+-++-m m x x m 的常数项为0,则m 的值等 于() A .1 B .2 C .1或2 D .0 3.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2680x x -+=的一个根,则这个三角 形的周长是() A.9 B.11 C.13 D 、14 4.(2015?兰州)下列函数解析式中,一定为二次函数的是( ) A . y =3x ﹣1 B . y =ax 2+bx +c C . s =2t 2﹣2t +1 D . y =x 2+ 5.(2010内蒙古包头)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210x mx m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 12 x x 、,且 22 127 x x +=,则 2 12()x x -的值是() A .1 B .12 C .13 D .25 6.(2013?荆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OP 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是O (0,0),P (4,3),将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到OP ′位置,则点P ′的坐标为( ) A . (3,4) B . (﹣4,3) C . (﹣3,4) D . (4,﹣3) 7.有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红色、黑色、白色的玻璃球共有40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小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色、黑色球的频率稳定在15%和45%,则口袋中白色球的个数很可能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