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绝热过程和热机工作原理

绝热过程和热机工作原理

绝热过程和热机工作原理
绝热过程和热机工作原理

绝热过程复习和热机一、绝热过程

二、封闭气体的热循环过程

热机的工作原理

热机的效率

三、卡诺循环

P-V图像

对外做功

吸收热量

卡诺循环的效率

例题1一定量理想气体经过下列准静态循环过程:

(1)由状态V1、T A绝热压缩到状态V2、T B;

(2)由状态V2、T B经等体吸热过程达到状态V2、T C;

(3)由状态V2、T C绝热膨胀到状态V1、T D;

(4)由状态V1、T D经等体放热过程达到状态V1、T A.

例题2一定量理想气体经过下列准静太循环过程:

(1)由状态V1、T A绝热压缩到状态V2、T B;

(2)由状态V2、T B经等压吸热过程达到状态V3、T C;

(3)由状态V3、T C绝热膨胀到状态V1、T D;

(4)由状态V1、T D经等体放热过程达到状态V1、T A.

例题3一定量理想气体经过下列准静态循环过程:

(1)由状态V1、T1等温压缩到状态V2、T1;

(2)由状态V2、T1等体降温到状态V2、T2;

(3)由状态V2、T2等温膨胀到状态V1、T2;

(4)由状态V1、T2等体升温到状态V1、T1.

求此循环的制冷系数。

巩固

1 、设氦气可看作理想气体,0.020Kg的氦气温度由170C升为27C。试分别求出下列三种情况下气体内能的改变,吸收的热量,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

(1)体积保持不变;

(2)压强保持不变;

(3)不与外界交换热量,

2、氮气可看作理想气体,分别通过下列三个过程把标准状态下的0.014Kg氮气压缩为原体积的一半:(1)等温过程;(2)绝热过程;(3)等压过程。

试分别求出在这些过程中气体内能的改变,传递的热量和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

3、氧气可以看作理想气体,0.0080Kg氧气,原来温度为27C,体积为0.41L。试分别计算下列两种过程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

(1)经过绝热膨胀体积增加为4.1L;

(2)先经过等温过程再经过等容过程达到与(1)同样的终态。

4、在标准状态下的0.016Kg的氧气,分别经过下列过程从外界吸收了80cal的热量。(1)若为等温过程,求终态体积。(2)若为等容过程,求终态压强。(3)若为等压过程,求气体内能的变化。设氧气可看作理想气体,

5、一摩尔理想气体氦,原来的体积为8L,温度为270C,设经过准静态绝热过程体积被压缩为1L,求在压缩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所作的功

6、在标准状态下的0.016kg氧气,经过一绝热过程对外作功84J。求终态压强、体积和温度。设氧气为理想气体

7、在标准状态下,一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先经过一绝热过程,再经过一等温过程,最后压强和体积均为原来的两倍,求整个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若先经过等温过程再经过绝热过程而达到同样的状态,则结果是否相同?

8、一定量的氧气在标准状态下体积为10.0L,求下列过程中气体所吸收的热量:

(1)等温膨胀到20.0L;

(2)先等容冷却在等压膨胀到(1)的终态

9、有一除底部外都是绝热的气筒,被一位置固定的导热板隔成相等的两部

分A和B,其中各盛有一摩尔的理想气体氮。今将80cal 的热量缓慢地同底部

供给气体,设活塞上的压强始终保持为1.00atm,求A部和B部温度的改变以及

各吸收的热量(导热板的热容量可以忽略).

若将位置固定的导热板换成可以自由滑动的绝热隔板,重复上述讨论.

9、如图是双原子分子气体从A 变化到B 的P-V 图像,已知A 点温度为300K ,求

(1)最高温度

(2)A 到B 过程中吸收的最大热量

10、用绝热壁作成一圆柱形的容器。在容器中间置放一无摩擦的、绝热的可动活塞。活塞两侧各有n 摩尔的理想气体,开始状态均为p 0、V 0、T 0。设气体定容摩尔热容量C v 为常数,γ=1.5 将一通电线圈放到活塞左侧气体中,对气体缓慢地加热,左侧气体膨胀同时通过活塞压缩右方气体,最后使右方气体压强增为8

27p 0。问: (1)对活塞右侧气体作了多少功?

(2)右侧气体的终温是多少?

(3)左侧气体的终温是多少?

(4)左侧气体吸收了多少热量?

11、有0.1mol 的某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循

环过程,由初态A 等容升压到B 态,再沿BC 直线膨胀

到C 态,最后等压压缩到A 态。

求(1)最高温度

(2)由B 到C 的过程中气体由外界吸收的热量

12、1mol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

是等压过程,

bc 是等容过程,ca 是等温过程.已知T a =600K ,T b =300K ,求:

(1)各个过程的热量传递;

(2)该循环的总功;

(3)该循环的效率.

设备工作原理

开发区生产车间部分设备工作原理汇编 1、卧式脱溶干燥机该机由电动机驱动硬齿面齿轮减速机,通过链轮、链条带动螺旋转子转动,物料由A 筒进料口进入,螺旋叶片及拨料板翻动物料,并使物料逐步前移,送到另一端厚,通过闭风器落入B 筒,物料在B 筒内重复上述过程,最后从脱溶机下端底部通过闭风器输出,进入下道工序。物料的加热靠夹套内得饱和水蒸气供热,通过调节进气阀、物料运行 速度,可调节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 2、分离机 被分离的物料输入转鼓内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物料经过一组碟片束的分离间隔中,以碟片中性孔为分界面,比重较大的重相沿碟片壁向中性孔外运动,其中重渣积聚在沉渣区,皂脚则流向大向心泵处。比重较小的轻相沿碟片壁内向上运动,汇聚至小向心泵处。轻重相分别由小向心泵和 大向心泵输出。沉渣按照排渣时间及排渣间隔自动排出机外。 3、齿轮泵 齿轮油泵在泵体中装有一对外啮合齿轮,如图所示,其中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从而依靠两齿轮的啮合,将泵体内的整个工作腔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吸入腔A 和排出腔B。泵运转时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旋转,当一对啮合的齿轮在吸入腔侧分开时,其齿谷就形成局部真空,液体被吸入齿间,当被吸入的液体通过齿轮的旋转进入排出腔后,由于轮齿的再度啮合,齿间的液体被挤出,从而形成高压液体,并经过泵的排出口排出泵外。 4、刮板机刮板输送机主要由机头、机尾和各种型式的中间工作段及输送链条组成。链条绕机头、机尾、各工作段一周,由机头的主动链轮驱动在槽内作低速运动,物料由加料段浸入,随链条刮动前进,由卸料口卸下。机头、机尾的头轮和尾轮由滚动轴承支撑。为了保证链条在运动过程中处于张紧状态,机尾设有张紧装置,尾轮轴承座可在特制导轨滑动,由螺杆调节其张紧程度。 5、关风器 物料从进料口进入,在转子转动过程中,物料随转子到出料口,形成连续喂料过程,同时起到密封的作用。 6、空压机当转子转动时,主副转子的齿沟空间在转至进气端壁开口时,其空间最大,此时转子的齿沟空间与进气口的自由空气相通,因在排气时齿

热机及其的应用

14.4热机与社会发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2)了解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提高读图能。 (3)了解热机效率。知道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可以怎样提高热机效率,及提高热机效率的意义所在。 (4)了解热机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目前的对策。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片和动画,研究并认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热机效率和热机与环境等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树立效率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来学习的习惯。 (2)通过介绍热机的发明和发展,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通过介绍我国长征系列火箭的伟大成就及火箭升空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强盛做出自己贡献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热机的共同特点,汽油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和过程,热机效率,热机与环境保护。 难点:热机工作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汽油机的构造、工作过程。 三、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通过PPT课件图片《从镰刀到收割机》、《从木帆船到远洋巨轮》、《从马车到小汽车》引入新课并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二)新课教学 1、热机的种类及其共同特点 设问:热机有哪些种类?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补充图片资料蒸汽机、汽油机、柴油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初步了解热机对促进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作用。 学生回答:有蒸汽机、汽油机、柴油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等。 共同特点:通过燃料燃烧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方式,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汽油机 (1)汽油机的应用: 汽油机是用汽油作燃料的内燃机,它常应用在汽车、飞机、摩托车和小型农业机械上。 (2)汽油机的构造(每四个学生一小组,每小组一台汽油机模型)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汽车构造》作业及答案 第四章汽油机燃油系统 4-1 用方框图表示,并注明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各组成的名称,燃料供给、空气供给及废气排出的路线。 4-2 结合理想化油器的特征曲线,说明现代化油器各供油装置的功用。 答: 现代化油器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主供油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提供油料。2,启动系统:在启动时提供油料。3,怠速系统:在怠速时提供油料。4,大负荷加浓系统:在大负荷时提供油料。5,加速系统:在加速时瞬时提供油料。 4-3 说明主供油装置是在什么样的负荷范围内起作用?在此范围内,随着节气门开度的逐渐加大,混合气浓度怎样变化?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如何? 答:除了怠速情况和极小负荷情况下,主供油系统都起作用。在其工作范围内,随着节气门开度的逐渐加大,混合气浓度逐渐减小。它主要由主量孔,空气量孔,通气管和主喷管组成。它主要是通过空气量孔引入少量空气,适当降低吸油量真空度,借以适当地抑制汽油流量的增长率,使混合气的规律变为由浓变稀,以符合理想化油器特性的要求。 4-4 说明怠速装置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工作的?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如何? 答:怠速装置是在怠速和很小负荷的情况下工作的!它主要是由怠速喷口,怠速调整螺钉,怠速过渡孔,怠速空气量孔,怠速油道和怠速量孔组成。发动机怠速时,在怠速喷口真空度的作用下,浮子室中的汽油经主量孔和怠速量孔,流入怠速油道,与从怠速空气量孔进入的空气混合成泡沫状的油液自怠速喷口喷出。 4-5 说明起动装置是在什么情况下工作的?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如何? 答:起动装置是在发动机在冷启动状态下起作用的,它是在喉管之前装了一个阻风门,由弹簧保持它经常处于全开位置。发动期启动前,驾驶员通过拉钮将阻风门关闭,起动机带动曲轴旋转时,在阻风门后面产生很大的真空度,使主供油系统和怠速系统都供油,从而产生很浓的混合气。 4-6 加浓装置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起作用的?机械加浓装置和真空加浓装置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如何? 答:它是在大负荷和全负荷的情况下工作的。对于机械加浓装置,在浮子室内装有加浓量孔和加浓阀,加浓量孔和主量孔并联,加浓阀上方有与拉杆连在一起的推杆,而拉杆又通过摇臂与节气门主轴相连。当节气门开启时,要比转动,带动拉杆和推杆一同向下运动,只有当节气门开度达到80%---85%时,推杆才开始顶开加浓阀,于是汽油便从浮子室经加浓阀和加浓量孔流入主喷管,于从主量孔来的汽油汇合,一起由主喷管喷出。对于真空加浓系统,有活塞式和膜片式,用得最多的是前者。其构造为:浮子室上端有一个空气缸,活塞与推杆相连,推杆上有弹簧。空气缸的下方借空气通道与喉管前面的空间相连,空气缸上方有空气通道通到节气门后面。在中等负荷时,如果发动机转速不是很低,喉管前面的压力几乎等与大气压力;而节气门后的压力则比大气压力小的多,因此在真空度的作用下,活塞压缩了弹簧以后处于最上面的位置。此时,加浓阀被弹簧压紧在进油口上,即真空式加浓系统不起作用。当转变到大负荷时,节气门后面的压力增加,则真空度间小道不能克服弹簧的作用力,于是弹簧伸张使推杆和活塞下落,推开加浓阀,额外的汽油经加浓量孔流入主喷管中,以补充主量孔出油的不足,使混合气加浓。 4-7 说明加速装置的功用、构造和工作原理。 答:加速装置是在加速或者超车时,供给浓混合气,使发动机的功率迅速增加。它有活塞式和膜片式两种,使用较多

河南省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1-2第二章第三节热机的工作原理同步训练

河南省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1-2第二章第三节热机的工作原理同步训练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8高二上·台州月考) 如图所示,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住,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A . h B . 1.5h C . 2h D . 2.5h 2. (2分)(2017·揭阳模拟) 用长为l、不可伸长的细线把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于O点,将小球拉至悬线偏离竖直方向α角后放手,运动t时间后停在最低点.则在时间t内() A . 小球重力做功为 mgl(1﹣cosα) B . 空气阻力做功为﹣mglcosα C . 小球所受合力做功为mglsinα D . 绳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3. (2分)磊磊陪爸爸看车展,看到了新款红旗轿车,他想知道中国生产的第一辆红旗轿车四冲程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 A . 做功冲程 B . 吸气冲程 C . 压缩冲程 D . 排气冲程 4. (2分)根据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因此不可能制成 B . 热效率为100%的热机是可能制成的 C . 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D . 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是提高机械效率的常用手段 5. (2分) 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生物质、垃圾的焚烧,为了控制污染,要求我们节约及高效利用能源.关于能源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自然界中的石油、煤炭等能源可供人类永久使用 B . 能量被使用后就消灭了,所以要节约能源 C . 人类应多开发与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D . 能量耗散说明自然界的能量在不断减少 6. (2分)下列关于热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一个自发过程中的熵总是向减少的方向进行 B . 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C . 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1-2第二章第三节热机的工作原理同步训练C卷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1-2第二章第三节热机的工作原理同步训练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下列车辆中,属于无污染车辆的是() A . 火车和酒精汽车 B . 太阳能车和氢气汽车 C . 汽油车和柴油车 D . 柴油车和氢气汽车 2. (2分)某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对其做功100J ,则物体的 A . 动能一定增加100J B . 动能一定减少100J C . 重力势能一定增加100J D . 重力势能一定减少100J 3.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 B . 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不同 C . 阳光射入房间内看到尘土飞扬,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 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4. (2分) (2018高二上·建平期中) 物理量有的属于状态量,有的属于过程量,下列物理量属于过程量的是() A . 内能

B . 温度 C . 电势能 D . 热量 5. (2分)关于能量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利用能的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 B . 由于自然界的能量守恒,所以不需要节约能 C . 能量耗散说明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没有方向性 D . 人类在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能,所以能量可以被创造 6. (2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小颗粒内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B . 从平衡位置开始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间的引力将增大、斥力将减小 C . 对大量事实的分析表明:热力学零度不可能达到 D . 热量只能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7.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热机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等于它所输出的机械功 B . 家用空调机向室外释放的热量等于其从室内吸收的热量 C . 热量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 . 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8. (2分)有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 气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B . 即使气体的温度很高,仍有一些分子的运动速率是非常小的

DDR的基本原理与工作过程

DDR的基本原理与工作过程 一、DDR的基本原理与工作过程 这种内部存储单元容量(也可以称为芯片内部总线位宽)=2×芯片位宽(也可称为芯片I/O总线位宽)的设计,就是所谓的两位预取(2-bit Prefetch),有的公司则贴切的称之为2-n Prefetch(n代表芯片位宽)。 在实际工作中,L-Bank地址与相应的行地址是同时发出的,此时这个命令称之为“行有效”或“行激活”(Row Active)。 在此之后,将发送列地址寻址命令与具体的操作命令(读或写),这两个命令也是同时发出的,所以一般都会以“读/写命令”来表示列寻址。 根据相关的标准,从行有效到读/写命令发出之间的间隔被定义为tRCD,即RAS to CAS Delay(RAS 至CAS延迟,RAS就是行地址选通脉冲,CAS就是列地址选通脉冲),大家也可以理解为行选通周期。tRCD是SDRAM的一个重要时序参数,可以通过主板BIOS经过北桥芯片进行调整。广义的tRCD以时钟周期(tCK,Clock Time)数为单位,比如tRCD=2,就代表延迟周期为两个时钟周期,具体到确切的时间,则要根据时钟频率而定:对于PC100 SDRAM(时钟频率等同于DDR-200),tRCD=2,代表20ns的延迟;对于PC133(时钟频率等于DDR-266)则为15ns。 相关的列地址被选中之后,将会触发数据传输,但从存储单元中输出到真正出现在内存芯片的I/O 接口之间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数据触发本身就有延迟,而且还需要进行信号放大),这段时间就是非常著名的CL(CAS Latency,列地址脉冲选通潜伏期)。CL 的数值与tRCD 一样,以时钟周期数表示。如DDR-400,时钟频率为200MHz,时钟周期为5ns,那么CL=2 就意味着10ns 的潜伏期。不过,CL 只是针对读取操作;对于SDRAM,写入是没有潜伏期的;对于DDR SDRAM,写入潜伏期在0.75 至1.25 个时针周期之间。 目前内存的读写基本都是连续的,因为与CPU交换的数据量以一个Cache Line(即CPU内Cache的存储单位)的容量为准,一般为64字节。而现有的P-Bank位宽为8字节,那么就要一次连续传输8次,这就涉及到我们也经常能遇到的突发传输的概念。突发(Burst)是指在同一行中相邻的存储单元连续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连续传输的周期数就是突发长度(Burst Lengths,简称BL)。 在进行突发传输时,只要指定起始列地址与突发长度,内存就会依次地自动对后面相应数量的存储单元进行读/写操作而不再需要控制器连续地提供列地址(SDRAM与DDR SDRAM的突发传输对列寻址的操作数量有所不同,在此不再细说)。这样,除了第一笔数据的传输需要若干个周期(主要是之前的延迟,一般的是tRCD+CL)外,其后每个数据只需一个周期的即可获得。 突发连续读取模式:只要指定起始列地址与突发长度,后续的寻址与数据的读取自动进行,而只要控制好两段突发读取命令的间隔周期(与BL相同)即可做到连续的突发传输。

热机与发展教案

12.4热机与社会发展 【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重点讲述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用解剖图引导学生对照插图、模型了解单缸和四缸汽油机的构造,主要部件的作用,用分解图说明汽油机的四个冲程,让学生了解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并要求学生课后进一步分析汽油机工作过程能量的转化情况。对于柴油机的认识,教材侧重介绍与汽油机的不同点,然后根据柴油机工作过程的示意图,与汽油机类比了解柴油机工作原理。 教材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定义热机的效率,介绍人类在提高热机效率方面取得的成效,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求知欲。 最后教材介绍了大量使用热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情况以及人类保护环境的措施,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教材重点介绍了热机的工作原理,汽油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另外教材从环境的角度介绍热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及我们的对策。教材的编写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世界”的思路,社会的发展促使热机的诞生,文明的进步对热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该如何面对?正因为热机与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本节主要内容有:热机的共同特点,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热机效率,热机与环境,热机发展简介。在人类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热机曾经起过而且还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树立效率和环保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STS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首先介绍热机的共同特点,即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这是后面分析汽油机工作过程的理论依据。然后通过一个学生活动介绍汽油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再简单比较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在前面了解热机原理和工作过程的基础上,提出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利用STS栏目介绍热机发展简史,向学生渗透效率意识和环保意识,领悟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

计划工作过程与基本原理

计划工作过程与基本原理 一、计划工作的步骤 计划工作是一个由若干互相衔接的步骤所组成的连续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八个步骤: (一)估量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讲,估量机会是正式的计划工作开始之前所必须做的准备工作,但却是计划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起点。其内容包括:初步考察未来可能出现的机会以及本组织认识和把握机会的能力,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判断本组织的竞争地位,明确进行计划的理由以及期望得到的结果,等等。计划目标能否现实可行,便取决于这一步骤的工作。 (二)确立目标。在估量机会的基础上,计划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为组织以及各组成部分确立目标。目标要说明预期的成果,指明将要做的工作有哪些、重点应放在哪里、将必须完成哪些任务,等等。企业或组织的总目标将成为所有计划的指南,各个领域的分目标和各个部门的具体目标必须反映总目标的要求,通过各领域、各层次目标的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系统。 (三)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计划的前提条件就是计划实施时的预期的内外部环境条件。由于未来环境的复杂性,要搞清楚其每一个细节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因此,组织所要确定的计划前提必须限于那些关键性的、对计划的实施影响最大的条件。为了使企业或组织的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计划协调一致,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所依据的计划前提条件也必须协调一致。 (四)确定备择方案。一般来说,实现某一既定的目标往往存在着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管理人员应当牢记这一格言:如果看起来似乎只有一种行动方案,这一方案很可能就是错误的。因为这容易使人们放弃去探索更好的方案。但在实践中,通常的问题并不在于备择方案太少,而是我们所面临的选择常常太多。这就要求主管人员通过初步的考察和计算,排除希望不大的那些方案,将备择方案的数目减少为最有成功把握的有限几个方案。 (五)评价备择方案。在找出了各种备择方案并考察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之后,计划的下一个步骤便是根据计划的前提条件和计划目标来分析评价各种方案。有的方案可能获利能力大,但投资大,回收期也长;有的方案获利小,但风险也小;而有的方案则更适合于企业长远目标的要求。一般来说,由于备择方案多,而且有大量的可变因素和限定条件,从而评价备择方案的工作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为此常须借助于运筹学、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等各种手段来进行方案评价。 (六)选择方案。这一步骤实际上意味着进行决策或决断。管理人员或者依据自己的经验,或者通过对备择方案进行实验,或者对方案进行分析研究来做出选择。在对各种备择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发现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是可取的,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也许会决定同时采取几个方案,而不是某一个。 (七)拟定派生计划。在选定一个基本的计划方案后,还必须围绕基本计划来制订一系列派生计划来辅助基本计划的实施。例如,某大企业在作出新建一个分厂的决策后,这个决策就成为制订一系列派生计划的前提,各种派生计划都要围绕它来进行拟定。如人员的招聘和培训计划、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计划、广告宣传计划、资金筹措计划,等等。 (八)用预算将计划数字化。计划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要将之转化为预算,使之数字化。预算是用数字的形式表示的组织在未来某一确定期间内的计划,是计划的数量说明,是用数字形式对预期结果的一种表示。这种结果可能是财务方面的,如收入、支出和资本预算等;也可以是非财务方面的,如材料、工时、产量等方面的预算。预算是汇总各类计划的工具,同时也是衡量计划执行情况的重要标准,因此预算又常常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

郑州市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1-2第二章第三节热机的工作原理同步训练

郑州市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1-2第二章第三节热机的工作原理同步训练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下列车辆中,属于无污染车辆的是() A . 火车和酒精汽车 B . 太阳能车和氢气汽车 C . 汽油车和柴油车 D . 柴油车和氢气汽车 2. (2分)关于下列物理现象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 . 鸟儿能欢快地停在高压电线上是因为鸟儿的脚上有一层绝缘皮 B . 能量耗散表明能源在利用过程中能量不断消失,因此要节约能源 C . 车辆在公路弯道允许超过规定速度是防止因离心运动造成交通事故 D . 开关断开时会出现电火花是因为电路中的线圈产生很大的自感电动势 3. (2分)传感器可将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起自动控制作用.如计算机鼠标中有位移传感器,电熨斗、电饭煲中有温度传感器,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空调机中有光电传感器…演示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示,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杆p,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位移的大小x.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M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

B . 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 C . 物体M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 D . 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 4. (2分) (2017高二下·呼图壁期末) 做功和热传递是等效的,这里指的是() A . 它们能使物体改变相同的温度 B . 它们能使物体改变相同的内能 C . 它们能使物体增加相同的热量 D . 它们本质上是相同的 5. (2分)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有可能增加 B .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只会不断减少 C .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故节约能源没有必要 D .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且现有可利用的能源有限,故必须节约能源 6. (2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小颗粒内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B . 从平衡位置开始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间的引力将增大、斥力将减小 C . 对大量事实的分析表明:热力学零度不可能达到 D . 热量只能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7. (2分)根据你学的热学中的有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可以全部用来做功以转化成机械能 B . 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递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

osip工作原理和过程

OSIP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雷https://www.doczj.com/doc/3618069565.html,/wcl0715 感谢OSIP代码整理小组的工作。 一、概述: 首先说明一个概念:OSIP是一个开原的标准C的sip 3261的CORE,实际上是一个SIP 的信令实现,从另一个角度说,它是SIP的一个信令解释器,任务是负责生成和解析SIP信令,仅此而已,其它的事情,比如收包,发包,建立RTP流的过程等等和OSIP没有任何必然关系。理论上OSIP可以应用在任何可以编译C语言的系统上。 二、工作原理 OSIP实现的核心是状态机,为了便于保持逻辑的清晰和代码模块化的实现,OSIP分成两对状态机,分别用来处理正常的CALL流程和其它非CALL流程,对应的每对状态机又分成out和in两个状态,因此OSIP共有四个状态机。详细的状态机部分文挡请参考OSIP 的状态机分析,在我们的资源连接里你可以找到它,你也可以登陆我的BLOG来寻找它。对不同的状态OSIP相应的用不同的状态机处理,在这些状态机下,OSIP对本身或者来自对方的消息进行处理,从而推动自身状态的改变,这也就是OSIP的核心工作原理。 和其它的SIP协议栈的实现一样,OSIP采用CALLBACK函数的方法来对用户程序提供接口,当系统有事件发生,或者状态改变的时候,OSIP调用这些CALLBACK函数,来完成用户的要求(比如收到对方180消息后,本地要响铃,实现方法就是在OSIP的收到180消息的CALLBACK函数里实现响铃代码),因此OSIP用户需要自己编写这些CALLBACK 函数,实现自己所需要的功能,然后在系统初始化过程中,和系统callback函数挂接,这样当系统调用CALLBACK的时候就会执行你的函数,这也就是OSIP初始化的时候,要设定一大堆CALLBACK函数的原因,在接触协议初期,也许你觉得烦琐,但尽可能多的让用户能对事件进行处理,才能保证协议栈的可用性这样,这在系统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或者应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二、工作过程 1、系统初始化过程。 在OSIP工作之前,必须先初始化,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1)系统资源申请,包括资源和链表的处理。 函数:osip_init() (2)设置系统CALLBACK函数 osip_set_cb_send_message (); //系统的信令发送函数,在这个函数中,要完成信令包的向外发送功能。这个 函数在后面会详细的讲。 osip_set_kill_transaction_callback (); //设置四个状态机下消息传输失败的处理函数。 osip_set_message_callback (); //设置各种状态机下各种事件发生后用户的回调,注意:你可以只设置你需要 的,对你不关心的,你可以不设置,那么这些时间发生的时候,系统就不会处

热机及热机效率试题及解答..

热机及热机效率 思考: 如图所示在试管里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 加热使水沸腾,会看到什么现象?讨论这 个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这个实验向同学们展示了人类利用内能的过程。 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料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 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热机的种类很多,例如蒸汽机、 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尽管它们的构造各不 相同但都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热机的广泛使 用,使人类迈入了工业化社会。 【知识梳理】 【基础概念】 1、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内燃机:内燃机是最常见的热机;汽油机、柴油机是最常见的内燃机。 3、四冲程汽油机: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是,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冲程。多数汽油机是由吸气、压缩、燃烧——膨胀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 内能的利用 热 机 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能 量 的 转 化 热 机 的 效 率 燃料的热值 定 义 单 位 燃料的利用率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是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从而做功。 排气过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压缩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热机的效率 讨论交流:热机工作时,能不能将 燃料所蕴藏的化学能全部用来对外做有 用功呢? 由图可知,真正能转变为对外做有 用功的能量只占燃料燃烧时所释放能量的一部分。 热机定律 热机转变为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即:

合成氨工作原理与工艺流程

合成氨工作原理与工艺流程 摘要:氨合成的基本原理氨是由气态氢和氮在氨触媒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的,其反应式为3H2+N2=2NH3+热量这是一个可逆、放热、体积缩... 合成氨工艺包括:往复循环机工艺流程,透平循环机工艺流程,合成塔工艺流程。一.往复循环机工艺流程经合成反应,水冷器冷却、氨分离器分离后的混合气体,进入循环机气缸压缩提高压力,再送入系统与新鲜气混合进入合成塔。 关键词:氨工作;原理;工艺流程 Abstract: The basic principle of ammonia synthesis, ammonia by gaseous hydrogen and nitrogen in ammonia catalyst under reaction, the reaction equation: 3H2+N2 =2NH3 + heat which is a reversible exothermic, volume shrinkage... In synthetic ammonia process includes: reciprocating circulation machine process, turbine circulation machine process, synthetic tower process. Key words: ammonia; principle; technical process 一、氨合成的基本原理 氨是由气态氢和氮在氨触媒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的,其反应式为:3H2+N2=2NH3+热量这是一个可逆、放热、体积缩小的反应,对其反应机理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氮在铁催化剂上被活性吸附,离解为氮原子,然后逐步加氢,连续生成NH、NH2和NH3。即: N2(扩散)→2N(吸附)→2NH(吸附)→2NH2(吸附)→ 2NH3(脱附)→2NH3(扩散到气相)由质量作用定律和平衡移动原理可知:1.温度升高,不利于反应平衡而有利于反应速度。2.压力愈高愈有利于反应平衡和速度。3.氢氮气(比例3:1)含量越高越有利于反应和速度。4.触媒不影响反应平衡,但可以加快反应速度。 二、温度对氨合成反应的影响 1、氨合成反应是一个可逆放热反应。当反应温度升高时,平衡向着氨的分解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反应向着氨的生成方向移动。因此,从平衡观点来看,要使氨的平衡产率高,应该采取较低的反应温度。 2、但是从化学反应速度的观点来看,提高温度总能使反应的速度加快,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分子间碰撞的机率增加,同时又使化合时分子克服阻力的能力加大,从而增加分子有效结合的机率。 3、总之,温度低时,反应有利于向合成氨的方向进行,但是氨合成的反应

约克主机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图

主机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图 目录 一、热力工程学和传热学基本知识 1.流体的状态参数 2.功和热的关系 3.热力学第一定律 4.热力学第二定律 二、制冷主机的基本原理 1.制冷主机的基本原理 2.大学城约克主机的工作原理 一、热力工程学和传热学基本知识 1.流体的状态参数 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液体的基本状态参数有温度、压力、比容、焓、熵和内能。 1)温度:温度是物质冷、热程度的标志,而不是热的量。从物质分子运行来看, 温度是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度量。 A)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的冰点定为0℃,沸点定为100℃,符 号t表示,单位为℃ B)绝对温度:(即热力学温度,又称开氏温标),符号为T表示,单位为开 (尔文)代号为K,它把纯水的冰点定为273.15℃,水的沸点为373.15℃。 绝对温度T和摄氏温度t之间的关系为: T= t +273.15≈273 K C)华氏温标:单位为℉,它与摄氏温度的关系为: t=5/9(F-32)℃ 2)压力 A)单位面积上所受到垂直作用的力称为压力,物理中习惯称为压强。 公式为P=F/A P=压力,单位为Pa(帕);F=牛顿;A=面积,m2。 物理学中将0℃时760mmHg所表示的压力为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101325Pa,1(bar)巴=100000Pa B)以绝对真空为0点起算的压强称为“绝对压强”,以 P ’表示。 C)相对压强:以同高的当地大气压Pa作为0点起算的压强称为“相对压 强”,以 P 表示 绝对压强与相对压强之间相差一个当地的大气压 P = P’ - Pa D)工业上使用的各种压力表,其读值一般是相对压强,也称表压。相对压 强可能出现负值。 工程上一段习惯用真空度P V表示。 P V = Pa – P’ 真空亦称负压,而不是指什么都没有。 3)比容(容重)和比重 A)物质所占有的体积与其重量之比称为该物质的比容,其符号为V单位为

空气热机实验原理介绍

空气热机实验实验原理介原理介原理介绍绍 热机是机是将将热能转换为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机械能的机器。机械能的机器。历历史上史上对热对热对热机循机循机循环过环过环过程及程及程及热热机效率的机效率的研研究,曾究,曾为热为热为热力力学第2定律的定律的确确立 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斯特林1816年发明的空明的空气气热机,以空机,以空气气作为工作介工作介质质,是最古老的,是最古老的热热机之一。机之一。虽虽然现在已 发展了展了内内燃机,燃燃机,燃气气轮机等新型机等新型热热机,但空机,但空气气热机结构简单简单,便于,便于,便于帮帮助理解助理解热热机原理机原理与与卡诺循环等热力学中的重要重要内内容,是很好的容,是很好的热热学实验实验教教学仪器。 【实验实验目的】目的】 1.理解理解热热机原理及机原理及热热循环过环过程程 2.测量不同量不同输输入功率(冷入功率(冷热热端温差改差改变变)下)下热热功转换转换效率,效率,效率,验证验证验证卡卡诺定理 3.测量热机输出功率出功率随随负载负载的的变化关系,系,计计算热机实际实际效率效率 【实验仪实验仪器】器】 空气热机,机,热热源(可源(可选择电选择电选择电加加热或酒精或酒精灯灯加热),),热热机实验仪实验仪,,计算机(或示波器),力矩算机(或示波器),力矩计计 【实验实验原理】原理】 空气热机的机的结结构及工作原理可用及工作原理可用图图1说明。明。热热机主机由高机主机由高温区温区温区,低,低,低温区温区温区,工作活塞及汽缸,位移活塞及汽,工作活塞及汽缸,位移活塞及汽缸,缸,飞轮飞轮飞轮,,连杆,杆,热热源等部分源等部分组组成。 热机中部机中部为飞轮为飞轮为飞轮与与连杆机杆机构构,工作活塞,工作活塞与与位移活塞通位移活塞通过连过连过连杆杆与飞轮连飞轮连接。接。接。飞轮飞轮飞轮的下方的下方的下方为为工作活塞工作活塞与与工作汽缸,缸,飞轮飞轮飞轮的右方的右方的右方为为位移活塞位移活塞与与位移汽缸,工作汽缸位移汽缸,工作汽缸与与位移汽缸之位移汽缸之间间用通用通气气管连接。位移汽缸的右接。位移汽缸的右边边是高是高温区温区温区,,可用可用电热电热电热方式或酒精方式或酒精方式或酒精灯灯加热,位移汽缸左,位移汽缸左边边有散有散热热片,片,构构成低成低温区温区温区。。 工作活塞使汽缸工作活塞使汽缸内内气体封体封闭闭,并在气体的推体的推动动下对外做功。位移活塞是非封外做功。位移活塞是非封闭闭的占位活塞,其作用是在循环过环过程中使程中使程中使气气体在高体在高温区温区温区与与低温区温区间间不断交换,气体可通体可通过过位移活塞位移活塞与与位移汽缸位移汽缸间间的间隙流隙流动动。工作活塞。工作活塞与与位移活塞的移活塞的运动运动运动是不同是不同是不同步步的,的,当当某一活塞某一活塞处处于位置于位置极值极值极值时时,它本身的速度最小,而本身的速度最小,而另另一个活塞的速度最大。 图1空气热机工作原理 当工作活塞工作活塞处处于最底端于最底端时时,位移活塞迅速左移,使汽缸,位移活塞迅速左移,使汽缸内内气体向高体向高温区温区温区流流动,如,如图图1 a 所示;所示;进进入高入高温区温区温区的的气体温度升高,使汽缸度升高,使汽缸内内压强增大增大并并推动工作活塞向上工作活塞向上运动运动运动,如,如,如图图1 b 所示,在此在此过过程中程中热热能转换为飞轮转动的机械能;工作活塞在最的机械能;工作活塞在最顶顶端时,位移活塞迅速右移,使汽缸,位移活塞迅速右移,使汽缸内内气体向低体向低温区温区温区流流动,如,如图图1 c 所示;所示;进进入低入低温温 区的气体温度降低,使汽缸度降低,使汽缸内内压强减小,同小,同时时工作活塞在工作活塞在飞轮惯飞轮惯飞轮惯性力的作用下向下性力的作用下向下性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运动运动,完成循,完成循,完成循环环,如,如图图1 d 所示。在一次循所示。在一次循环过环过环过程中程中程中气气体对外所作外所作净 净功等于P-V 图所围的面的面积积。根据根据卡卡诺对热诺对热机效率的机效率的机效率的研研究而得出的究而得出的卡卡诺定理,热机的机的热热功转换转换效率:效率: η ∝(T 1-T 2)/T 1 = ΔT/ T 1 式中式中T T 2为冷源的冷源的绝对绝对绝对温温度,度,T T 1为热为热源的源的源的绝对绝对绝对温温度,度,热热机冷机冷热热源的源的温温度比度比值值越小,越小,热热机的机的热热功效率越高。本实验实验中,中,中,电热电热电热功率可以功率可以功率可以计计算,由算,由热热能转换转换的机械功率由的机械功率由P-V 图面积与热机每秒转速相乘而得,速相乘而得,测测量并计算不同冷算不同冷热热端温度时热时热功功转换转换效率,可效率,可效率,可验证验证验证卡卡诺定理。 当热机带负载时带负载时,,热机向机向负载输负载输负载输出的功率可由力矩出的功率可由力矩出的功率可由力矩计测计测计测量量计算而得,且算而得,且热热机实际输实际输出功率的大小出功率的大小出功率的大小随随负载负载的的变化而化而变变化。在化。在这这种情况下,可同下,可同时测时测时测量量计算出不同算出不同负载负载负载大小大小大小时时的热功转换转换效率和效率和效率和热热机实际实际效率。效率。 【仪器介器介绍绍】 1. 实验实验装装置介置介绍绍 整套实验实验装装置以置以电电加热器为例进行介绍,如,如图图2所示。

发动机工作过程和原理基本分析

发动机工作过程和原理基本分析 发动机是一种能量转换机构,它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成机械能。那么,它是怎样完成这个能量转换过程呢?也就是说它是怎样把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呢?要完成这个能量转换必须经过进气,把可燃混合气(或新鲜空气)引入气缸;然后将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或新鲜空气)压缩,压缩接近终点时点燃可燃混合气(或将柴油高压喷入气缸内形成可燃混合气并引燃);可燃混合气着火燃烧,膨胀推动活塞下行实现对外作功;最后排出燃烧后的废气。即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过程。 把这四个过程叫做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工作循环不断地重复,就实现了能量转换,使发动机能够连续运转。把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圈(720°),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四次,称为四行程发动机。而把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一圈(360°),活塞上下往复运动两次,称为二行程发动机。下面介绍一下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一.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四行程汽油机的运转是按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的顺序不断循环反复的。

(1) 进气行程(图1-22) 由于曲轴的旋转,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这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打开。进气过程开始时,活塞位于上止点,气缸内残存有上一循环未排净的废气,因此,气缸内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随着活塞下移,气缸内容积增大,压力减小,当压力低于大气压时,在气缸内产生真空吸力,空气经空气滤清器并与化油器供给的汽油混合成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直至活塞向下运动到下止点。 在进气过程中,受空气滤清器、化油器、进气管道、进气门等阻力影响,进气终了时,气缸内气体压力略低于大气压,约为0.075~0.09MPa,同时受到残余废气和高温机件加热的影响,温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专用精压机是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件的精压深冲工艺,它是将薄壁铝板一次冲压 成为深筒形。如图 1.1 所示,上模先以比较小的速度接近坯料,然后以匀速进行拉延成形工作,以后,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推出型腔,最后快速返回。上模退出 下模以后,送料机构从侧面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1) 将新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 下模固定、上模冲压拉延成形将成品推出膜腔 2. 系统传动方案设计 2.1

原动机类型的选择 机械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3 本机构加工的主要是铝合金制件, 且需要一次冲压成型。 故机构需要较大的 冲压力来实现 。 同时保证其精压的质量,机构需要匀速的冲压过程,因此我们采 用具有较好的传动性和较高接触强度的齿轮机构。 考虑到工作效率的要求, 采用 曲柄滑块机构送料,为了使整个机构能够快速、紧密、平稳地运行,需要机构各 个部分必须相互配合,并且足够稳定。 2.2 主传动机构的选择 ( 1 )

、 推板送料 由曲柄—滑块送料机构的推板将待加工件推至预定的工作位 置。 ( 2 ) 、 上、下模冲压工件 摆动—导杆冲压机构在送料机构完成送料回程时已经进入冲压工作阶段。 上模滑块先快速接近工件, 接近时在以等速对其进行冲压, 而下模在等速冲压时恰好达到极限位置,顶住工件实现精压。 ( 3 ) 、 上模滑块急回、下模向上顶出工件

上模滑块机构急回向上退回,下模 滑块则由原本的最低极限位置向上运动,将精压好的成品向上顶出。 ( 4 ) 、 推板送料并将成品推至下工作台 曲柄—滑块送料机构完成一次送料后 再次送料,而此时成品已被下模顶出下一个加工工件恰好将成品推至下工作台。 同时将新工件送至预定加工位置。

热机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1节热机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热机知道热机的概念,初步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2.汽油机了解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3.柴油机了解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燃料燃烧时释放大量的内能,如何使这些内能为人类做功服务呢? 如图所示中,a图和b图是常用的交通工具轿车和飞机,c图是军事上用的坦克,d图是把卫星发送上天的火箭,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热机 演示: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木塞冲开,让学生交流、讨论分析出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根据学生的交流讨论总结:燃料在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水的内能;当水蒸气会把木塞冲开时将水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 展示问题:这个实验虽然简单,却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那么蒸汽机的具体工作过程是怎样的?自学课本18页的热机部分,分析出热机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 课件展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热机,热机种类很多,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火箭等。 探究点二汽油机 活动1:展示内燃机剖面图,让学生明确燃料直接在汽缸内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活动2:观察汽油机模型,自己试着找出汽缸、进气门、排气门、活塞、连杆、曲轴、火花塞等各部分构造的位置。

归纳总结:(1)汽油机的构造汽缸、进气门、排气门、活塞、连杆、曲轴、火花塞等;(2)活塞从汽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作一个冲程。 : 活动3:利用汽油机活动模型,操作并观察汽油机工作中每一个冲程的工作情况,并试着完 活动4:让每一组学生根据手中的模型上台扮演汽油机的工作过程。(边扮演边讲解) 归纳总结:(1)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的。(2)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柄转动两周,燃气对外做功一次。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在这个四个冲程中,利用曲轴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是吸气、压缩和排气冲程。 典例剖析 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