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讲练习一

第四讲练习一

第四讲练习一
第四讲练习一

第二讲练习一

1下面的变量中,哪个变量是本案例中的自变量:

A.采取的教学干预

B.出勤率

C.12周测试成绩

D.学生CLASS问卷分数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2下面哪种图形适合表示一个班级学生成绩的变化趋势?

A.饼状图

B.柱状图

C.折线图

D.雷达图

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

3实验研究通常会怎样操作自变量?

A.将自变量的一种形式与另一种形式对比,比如,比较翻转课堂与传统讲授式

B.让同一种形式的变量出现或者不出现,比如,教学中使用微课或不使用微课的效果对比

C.将同一种变量的不同水平进行对比,比如,教师不同程度的热情(定义为类别变量)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有什么影响

D.当自变量不只一个的时候,就不能做实验研究。

正确答案:A、B、C你选对了

4如果孙老师在尝试教学实验研究学生成绩时,发现两组学生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两个班级不可比),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重新设计抽样方案,更换学生样本

B.测量学生的前后两次成绩,分析两组学生成绩差值(成绩提高的幅度)是否有差异

C.硬着头皮做下去,看看结果再说

D.选择两个自然班中,情况类似的部分同学作为研究对象,配对研究

正确答案:A、B、D你选对了

5上面孙老师的案例中,至少有哪些指标一致就可以说明两个班级可以比?

A.出勤率

B.课堂参与情况

C.期中考试成绩

D.Class态度问卷分数

正确答案:C、D你选对了

6案例中,孙老师做了哪些工作保证研究的信效度比较良好?

A.在实验前,充分讨论和分析控制变量,证明两个班级可以比

B.在实验中,精心设计实验流程和教学内容,确保两个班级教学内容基本一致

C.在实验前,集体备课,论证教学内容和测试题目是否与教学目标要求一致

D.在实验前,培训观察员,力图保证课堂观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

7教育实验研究中,研究者经常考察的自变量,有教学方法,作业类型等,因变量如: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对

8教育实验研究需要至少两组被试,一组接受实验,比如某种新教法,叫实验组,另一组叫对照组,接受传统教法,而不是什么都不做。这一点与生物实验的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概念不同。对

9准实验研究是指在无须随机地安排被试时,运用原始群体(如自然班),在较为自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处理的研究方法。对

10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也为了让学生的状态不受到影响,最好向学生隐瞒正在做实验。错

11数据分析时,只需要看实验班出勤率和课堂参与的巨大变化,就很容易得出新教学法是否有效的结论。错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12

教学研究中,如果参与研究的学生得知自己作为研究对象,会表现出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这叫做霍桑效应。对

第二讲练习二

1李老师想从全校100个班级的3000名大一学生中抽取100人收集大学生体能方面的数据,你觉得下面哪个方案抽样最省时间?

A.采用随机数表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困难在于需要对3000名学生连续编号

B.李老师把所有学生按姓名拼音排序,然后每30个人中抽取1人。他把1-30个数字放在一个帽子中,经过混合后,随机抽取了一个数字,是3,于是他选择3,33,63,93,....

C.先从100个班级中抽取25个班级,每班再抽取4人

D.把3000名学生分成两半,男生中随机抽50人,女生中随机抽50人

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

2假设(Hypothesis)是关于某个研究可能结果的一种预期。研究中陈述假设的好处是:

A.可以帮助我们更完整地理解所研究问题的隐含意义和其中所涉及到的变量,迫使我们更深刻和更具体地思考可能出现的研究结果

B.可以基于先前的证据或理论观点来对某种现象做出具体的预测。如果这些预测被后来的研究所证实,那么这整个过程既具有说服力又具有效率

C.有助于我们了解是否在研究一种关系,是否需要构建一种关系

D.用能够带来所希望结果的方式安排实验程序,操作处理数据

正确答案:A、B、C你选对了

3假设(Hypothesis)是关于某个研究可能结果的一种预期。研究中陈述假设的坏处是:(多选)

A.假设可能会使研究者产生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偏向。一旦研究者陈述了某个假设,就有可能会试图用能够带来所希望结果的方式来安排实验程序或操作处理数据,产生“可疑的”研究。

B.在某些类型的研究中陈述假设有时是不必要的,甚至是不合适的,比如描述性调查和民族志(人种学)研究。

C.将注意力集中于假设,可能会妨碍关注其他可能对研究非常重要的现象。比如,研究假设是关于翻转课堂对学生动机的影响,因为过于关注动机,可能会忽视翻转课堂对学生性别类型的影响。

D.有些研究假设陈述就是形式主义。

正确答案:A、B、C

4类别变量不表现为事物在程度或数量上的变化,而是表现为其质的不同。所以,下面变量中是类别变量的有:

A.阅读成绩

B.行为的攻击性

C.学习风格

D.奖励手段

正确答案:C、D你选对了

5张老师(31岁)是一个年轻的女教师,她教一班的数学,每周二和周四的上午第二堂课,这个班有30个学生,12个女生。陈老师(54岁)是一个有经验的男教师,他教二班的数学,每周一和三下午的第一堂课,这个班有40个学生,16个男生。两位老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期末进行考试成绩比较。请问,这个研究涉及一些没有得到控制的无关变量,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下面哪些变量是无关变量:

A.班级大小

B.教师性别

C.教学方法

D.学生期末成绩

正确答案:A、B你选对了

6数字变量是那些值域可以用数字表达的变量,包括程度上的变化,所以,下面

变量中是数值变量的有:

A.身高

B.学习兴趣

C.学校类别

D.性别

正确答案:A、B你选对了

7有时候我们想知道某个人群(研究术语叫“总体”)的某些特点,会从中找到少量个体成员(研究术语叫“样本”)进行研究。研究结论是否准确取决于样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相似度如何)那个更广泛的人群。对

8一个研究者在研究童年期数学成绩与成年后职业选择直接的关系。他把“童年期数学成绩”作为自变量,“成年后职业”作为因变量,对吗?错

9随机抽样能够抽出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的可能性与随机样本容量大小有关。比如相当于总体的2%-3%就太少了。合理的样本容量应该是研究者在合理时间和精力下能够获得的尽可能大的样本。对

10在阅读研究论文的时候,在援引研究论文的结论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看:研究的样本是谁(比如,模范A小学10%一年级学生),研究的可获得总体(模范A小学所有一年级学生,也是研究结论能够概化到的总体)是谁,以判断研究结果是否可以应用于自己的情况(农村B小学一年级老师)。对

11样本的多样性与样本的代表性不是一回事。教育研究更关心样本的代表性。对

12随机抽样一定比非随机抽样要科学。错

13当无法获得随机样本时,可以通过重复研究来检验研究发现的适用范围。对

14样本越大,研究者就越有理由将其概化到(结论推广到)一个总体中。错

15有时候收集数据时为了不影响被试会采用隐蔽测量,比如,孩子们对圣诞节等节日的兴趣,可以通过他们所画的圣诞老人或其他节日形象的大小失真程度来证明。隐蔽测量可以作为访谈法/问卷法的补充,证实或反驳传统数据资源所提供的信息。对

16当研究者怀疑变量间存在某种关系的时候,可能会做方向性假设,比如“二年级学生对学校的喜欢程度超过一年级学生”,也可能会做无方向假设:“一二年级学生对学校的感受不同。”,一般来说,因为方向性假设出现的几率更

小,所以一旦被证实,就更加令人信服。所以,研究时一定要陈述方向性假设。错

17大多数包含一个数字变量与一个类别变量的教育研究都是干预型研究,因为是在比较不同方法或处理的差异。对

18教育实验研究中被操纵的变量是实验变量,或操作变量,即自变量可能不是数值变量,但实验的结果变量(因变量)往往是数值变量,比如焦虑水平,课堂破坏性,表达能力,学习成绩,其程度或水平可以随情景或条件不同而变化。对

19实验研究论文之所以要详细地写实验过程,给出实验所采用的材料,如课程资料、考试题的说明,就是在提供研究效度的证据,即研究者基于所收集到的信息作出具体推论的恰当性、有意义性和有用性。对

20实验研究论文之所以要详细地写实验过程,给出实验所采用的材料,如课程资料、考试题,就是因为读者需要判断:测量结果是否提供了有关被测量主题或变量的有用信息。对

21李老师把参与实验的学生分成三个组,对每组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强化,第一组用口头表扬,第二组用金钱奖励,第三组用加分。在这一研究中,自变量是

正确答案:强化

22王校长想了解教师对学校规划的意见,把所有老师的名字放进一个投票箱,摇匀后从中抓出25个人名,确定了访谈对象。这个抽样方法是:(目的随机,分层随机,简单随机)[让大家输入汉字,是为了记住这个术语]

正确答案:随机抽样

23实验研究论文中会给出实验测验题目的样本,会说到题目印在多大的纸上,甚至会给出做题的指导语,这是在介绍测验工具的形式,是为了证明研究具有(内容关联效度,效标关联效度,构想关联效度)

正确答案:内容关联效度

第二讲练习三

1

?A. A好,学生成绩差别不大,班级更容易团结?

B. B好,因为它让更多学生得了高分

?

C.一样好,因为平均成绩一样,且都是中数

?

D.从现在的数据,无法判断AB的好坏。

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

2

A.a 没有效度

B.b 效度不错

C.d效度很好

D.e效度很好

正确答案:B、D你选对了

3

A. A班成绩比B班好

B. B班成绩比A班好

C.最高分在A班

D.看上去,A班的四分点内间距IQR小于B班。[(IQR)=Q3-Q1] 正确答案:B、C、D你选对了

4

A.教法B比教法A让更多的学生得了高分。

B.教法A对所有人的教学影响都差不多,分数相对集中。

C.教法B造成成绩很分散。

D.教法A和教法B在低于60分组的频数几乎是相同的。

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

5

A.b信度不错

B.c 信度较好

C.d信度很好

D.e信度很好

正确答案:C、D你选对了

6效度系数表达了同一个人在不同工具上得分之间存在的相关。信度系数表示同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时间在同一个工具上的得分之间,或者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工具的两个不同部分的得分之间的相关性。对

7当成绩分数不是正态分布而有较大偏斜时,最适合采用的平均量数(集中趋势测量)是中数,即图形上把面积分为两半的那个分数。平均数因为会受到极端值的影响,并不适合在此种情形下表示数据序列的集中程度。对

8实验研究报告中,不仅需要给出平均成绩(M)这样表示数据(集中趋势,分散程度)测量量,也会给出标准差(SD)这样表示数据(集中趋势,分散程度)的测量量。

正确答案:集中趋势,分散程度

9

正确答案:78 或 66

10在上题中,假设有一个学生的分数是82分,那么他超过%的学生?

正确答案:99

第三讲练习一

1在进行课堂研究之前,最好想想自己对课堂教学不满意的地方,可以用下列句式造句,帮助确定要研究的现象。

A.一些学生好像不太适应....

B.我对...感到有些困惑,究竟是怎么回事?

C.我想改进.....

D.我想试试...., 看看是不是适合我们班

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

2课堂观察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预研究,比如说,去收集一些现象,在此基础上明确要完善的地方,继而形成研究问题。这样的课堂观察可以使用下面哪种方法?

A.结构化观察:比如拿着教学能力评判表,对于出现的行为打勾,课后统计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B.无结构观察:请有经验的老师到课堂听课,课后告知觉得哪里不对头。

C.半结构化观察:给出一个基本行为核查清单,但是也不限于这个清单,可以将发现的异常记录下来

D.课堂录像:用广角摄像头录制课堂全景,下课后老师自己分析。

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

3课堂研究的选题可以根据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来定,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A.不要去研究自己无力改变的现象

B.

做短时见效的研究,问题小一点,可控制,也会有成就感。

C.选择与工作任务一致的,对你对学生都有兴趣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D.选择与学校改革方向一致,或者能够在校内校外找到伙伴一起做的研究课题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

4课堂研究的价值在于要搞清楚为什么

A.教师公开申明的教育理念与其在课堂的行为不一致

B.教师对教学目标的阐述与其课上实际讲授的程度不一致

C.教师对这堂课教学效果的感受与其他身在其中的参与者(如学生、观察者)不一致

D.教育教学理论所阐述的与教师课堂上的行动不一样

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

5一个成功的课堂观察需要:

A.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交流,一方面了解观察事件发生过程,一方面也是就怎么观察达成共识

B.观察什么要具体,关于什么是希望的行为以及评判标准要达成一致性意见

C.观察人员必须专业,不只是对要观察的内容方面专业,还要有专业的观察能力

D.观察后的反馈很重要,这是一个确认观察发现原因,建立对结果分析认识的过程

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

6适合做观察者的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技能?

A.能够将客观记录与主观判断分离开

B.能够建立起与被观察者之间的信任关系

C.知道对于不同的观察任务选用什么样的观察手段获得信息最有效

D.熟悉并落实课堂观察活动的整个流程,包括:与观察者事先沟通,确定观察行为判断标准,数据分析,给予反馈等

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

7怎样设计观察工具?在确定了要观察的内容(比如提问技巧)之后,

A.要首先分析需要收集哪些信息,要观察/研究的现象有哪些特征

B.其次是如何收集这些信息,找谁收集,怎么收集

C.然后是如何记录这些信息,又快又准确

D.基于所记录的数据形式,设计评判标准

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

8课堂观察研究中最常犯的错误是:过快的下结论。对

9在进行课堂观察前,不应该告诉被观察者会对他/她观察什么,也不应该事先给他/她看观察使用的表格,因为如果他们知道要看什么,会怎么评价,就会有意识的改变,就得不到真实的课堂数据了。错

10开放性课堂观察(什么都看没重心,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记什么)的风险是所获得的意见过于主观和细碎,基于观察者的“个人理论”视角,对被观察者专业发展来说,用途不大。对

11焦点性观察(比如只观察提问技巧,表扬技巧)需要依据文献设计详细的观察表(如本讲提供的教学能力观察样表),具体定义希望看到的行为。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让不同的观察者能够有一致性的判断,这是在提高研究的(效度,信度)。

正确答案:信度

12对课堂观察的分析需要至少三方数据(又叫三方校验):授课老师的反思,学生的评价,观察者看到的师生的表现,这是保证课堂研究的(效度,信度)

正确答案:效度

第三讲练习二

1Jones老师将研究问题分为五个子问题,逐一研究,主要是考虑什么?

A.降低研究的难度,在研究子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找到研究问题的答案

B.提高研究的效率,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该项研究

C.为了让研究论文更加具有可信度

D.没有什么考虑,只是随意决定这样做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2在这个案例中,Jones老师并没有在一项研究中,使用单一的研究方法,而是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A.吸收各种研究方法的长处,提高对收集到的数据的解释度,以及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B.使研究具有更高的实用性价值

C.比单独使用一种研究方法拥有更灵活的使用空间

D.避免研究受到单一方法的局限性,多维地描述数据,提取到更多的深层信息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

3在本案例中,Jones没有采用教育领域习惯使用的问卷调查法而是用小组访谈法来了解学生对课堂提问的态度,主要考虑是什么?

A.小组访谈法(或称为焦点访谈法)可以让小学生有安全感,而且孩子年龄小,考虑问题不容易周全,集体访谈法可以让学生互相启发,说出自己潜意识的观念。

B.小组访谈与问卷调查是一回事,只要能够达到收集信息的目标,用哪个无所谓。

C.小组访谈启发了学生对上课提问的认识,对于后期开展相关研究也是一个预热和培训的过程,一举两得。

D.没什么特别考虑吧,方便而为。

正确答案:A、C你选对了

4质性研究的信度(Reliability)是指研究工具注意消除偏见和错误,其他研究人员进行同样的研究会得出一样的结论。要提高信度,可以:

A.建立研究规范和协议

B.建立审核制度,研究过程可追踪

C.需要通过不断地对比数据,保证数据的质量

D.加强对研究人员的培训,包括工具的使用

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

5质性研究的内在效度(internal validity)是指研究的完整性,如找出产生结果的原因。提高内在效度的技术包括:

A.如果是时序研究,及时在不同时间点收集信息

B.努力去寻找相反或矛盾的解释或者其他解释

C.在分析的所有阶段都有清晰和严格

D.进行三角校验

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

6质性研究的构造效度(Construct validity)是指研究必须要聚焦在它要反思的操作性问题上。为了提高构造效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使用多种来源的证据,形成证据链

B.清楚定义研究中的核心术语的概念,不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或者同样的事情叫法都不一样

C.让关键信息提供着审核研究报告的草稿

D.清楚知道自己要找什么

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

7质性研究的外在效度(External Validity)是指研究结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推广适用。提高外在效度的方法有:

A.尝试从不同地点收集类似研究的数据

B.在评估期间,多次重复研究

C.三角校验

D.举办审核会议

正确答案:A、B你选对了

8为了了解学生是否爱发言与学生对课堂提问的态度之间的关系,Jones老师在焦点小组访谈中,将学生依照其是否爱发言分为了两组,分别进行焦点小组访谈。错

9为了了解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有哪些特征,Jones老师重点对课堂记录的视频中,学生提问的哪一部分进行了分析?(数量、内容)

正确答案:内容

10Jones在多个学科都开展了类似的实验活动,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提高研究的(内在效度,外在效度)

正确答案:外在效度

第三讲练习三

1焦点团体访谈过程中,协调员要学会“踢皮球”的策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协调员可以将参与者提出的问题抛还给提出的参与者,或者让其他参与者参与思考和回答。因为协调员不是主角,而是负责协调大家有效积极参与讨论

B.协调员要将所有的问题都如实得回答给参与者

C.协调员要不断地抛出问题给参与者,这样才能不让现场气氛沉静和尴尬

D.协调员要不断和提问的参与者互动,相互“踢皮球”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2冯老师想就最近的教学效果组织6名学生进行小组访谈,以下做法较好的是?

A.冯老师拿出纸笔,边听边记录

B.冯老师先从课堂上轻松的话题谈起,逐步引导学生谈论教学效果

C.冯老师在访谈中不断强调要畅所欲言,想到什么说什么,不用有心理压力

D.当学生提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时,冯老师积极回应学生,解释问题的原因

正确答案:A、B、C你选对了

3使用录像和视频的方式进行课堂观察和相应研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拍摄前,就要大体想好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问题,以达到在拍摄过程中可以明确重点的目的

B.课堂录像的拍摄应以不影响正常教学,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表现出教学常态为原则

C.在进行课堂录像的制作方面,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三机位进行拍摄,分别是教师机位,全景学生机位和焦点学生机位

D.对课堂录像进行分析时,除了教师和学生的语言之外,他们的行为如手势、动作等同样属于应该关注的对象

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

4焦点访谈中记录者应该并可以做到的职责有:

A.记录受访者的非言语行为

B.画一张小组成员座位格局图

C.记录发言顺序,便于后续对应发言者和发言内容

D.记录下所有人的所有发言和动作

正确答案:A、B、C你选对了

5什么样的研究需要或适合用访谈法?

A.为了了解被访者内心所思所想或态度这样看不见摸不着的数据

B.为了获得一些精彩的故事

C.为了获得关于某件事情更全面更深入的信息

D.为了获得研究对象的信任

正确答案:A、B、C你选对了

6实施访谈,对研究人员有什么样的要求?

A.控制谈话不跑题

B.善于聆听,会追问,会及时总结,确认信息。

C.花时间了解被访者,知道什么问题适合问被访者,什么问题问了也白问,或者回答不足信。

D.根据研究目标和被访者特点,确定问什么,怎么问,还要找人做一个模拟测试,看看问题的精确性、顺序的合理性、流畅性

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

7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用录像和视频进行课堂观察已经成为了教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相比较传统的随堂进行课堂观察来说,使用录像具有诸多优势,如:可以重复观看,便于捕捉更多的细节;教师本人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观察从而开展研究等。对

8使用录像和视频的形式对课堂进行记录和还原,不仅对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意义重大,也可以用来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

9在设计观察工具时只要考虑怎么收集方便,不用考虑所收集的数据会怎么分析,那是第二步要考虑的。错

10访谈和焦点小组研究中,调查者抛出问题应该围绕研究问题,直奔主题。错第四讲练习一

1赵老师选择的两个个案,具有可比性的原因是:

A.他们年龄、性别、学习基础差不多

B.他们家庭条件和背景差不多,父母都说方言

C.他们都是同一个老师授课的

D.他们两个的情况都是意料之外的情况

2本案例中赵老师文献综述的优点有哪些?

A.逻辑清晰,从研究问题的起源到经典,条理性很强

B.文献综述紧扣研究问题,顺理成章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C.从文献中找到研究的趋势、共性以及问题,找到“我在哪儿”

D.有效组织文献中的材料,为自己找到突破点做支持

3赵老师选择的两个个案是唯一选择错

4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的确定是相互独立的错

5赵老师选择个案的抽样方法是方便抽样错

6个案研究的研究结论只能适用于很窄的范围,没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错

7本部分自测不算分,填空题只要含有正确答案的词语即可,不必纠结于正确答案对

8本案例赵老师的研究属于什么研究?个案

9本案例赵老师提出的研究问题是什么?期望

正确答案:期望

10案例中提到了刘老师的本土概念是:乖孩子

练习二

1个人从童年到成年的正规学习经历可能对什么研究人员最有用?

A.生活史研究人员

B.文化学研究人员

C.定量研究人员

D.历史研究人员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2在以下研究主题中,那些可以通过生活史研究的范式进行最恰当的分析?

A.中等城市的女教师如何看待她们的职业

B.初中学生网络学习能力与有关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C.上海与广州中学生数学成绩的比较研究

D.新疆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学业成绩研究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3下面关于质性数据分析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通过聚焦编码在一大堆数据中发现和形成最突出的类属

B.初始编码产生的是行动的语言而不是关于主题、类属的语言,这样可以防止我们在分析之前,发生概念跳跃,接受已有理论

C.编码迫使你以新的不同于研究对象的解释方式来思考材料,你的学科背景会使你以他们从未想到的方式来看待他们的陈述和行动

D.数据收集完成后才开始进行数据分析,这两个过程的关系是线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A、B、C你选对了

4本部分自测不算分,填空题只要含有正确答案的词语即可,不必纠结于正确答案对

5本案例中的抽样是属于目的抽样,即为了理论建构的目的而不是人口的代表性来进行抽样。对

6生活史研究一般是在形成了独立的分析之后再进行文献评述。对

7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不同,是不应该有研究假设的,不然就会把先见带入研究中。错

8如果要对大学男子体育特长生的受教育情况做研究,你打算如何收集数据观看比赛

正确答案:观看比赛。对体特生、老师、体特生的女朋友、舍友、粉丝进行访谈。收集新闻报道。到宿舍、训练场等他们经常出没的地方。还可以追踪调查,毕业后的生活。

练习三

1假设你是某大学的老师,现在需要对毕业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学校课程建设方面的反馈,并为学校未来课程提供建议,以下哪个属于好的访谈问题?

A.你对学校课程和老师有什么感受?

B.你认为理想的课程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

C.你喜欢大学的课程吗?

D.你工作之后,大学课程的不足给你带来了什么烦恼呢?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2以下哪种做法没有违反研究伦理?

A.要求受访者说出其不愿启齿隐私问题

B.未经受访者核实、同意发布访谈内容

C.赞助研究的机构发布研究者的报告

D.数据分析时排除与研究者观点相悖的数据

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

3刘老师所带的班上有一名留守儿童,他学习成绩优异,刘老师想研究他的成长过程,以及其成长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以下哪些不可以作为刘老师研究的数据?

A.和小明交谈,了解到的学习状况数据

B.网络上未经证实的评论

C.小明本人提供的日记

D.观察小明一天的生活作息所得数据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4以下哪些研究问题更适合进行个案研究?

A.学生的暴力倾向是如何形成的

B.罗小黑为什么不上学了

C.亲子关系是如何影响学生学习的

D.某某小学的发展史(某某小学为一所免费学校)

正确答案:A、B、D你选对了

5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关注点不同,质性研究更关注事物的过程和意义,定量研究关注多少、多大

B.设计特点不同,质性研究设计经常需要灵活、即兴,定量研究较为固定、结构化

C.资料收集方式不同,质性研究常用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定量研究多用量表、测验、调查、问卷等方式

D.抽样方法不同,质性研究样本选择常常是随机的、目的性强的,并且样本量较小,定量研究要求样本量大、随机性强

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

6以下关于个案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个案研究在代表性方面有一定局限性

B.对于“怎样”和“为什么”的问题,个案研究有明显的优势

C.个案研究一般只采取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而不需要测量、问卷等定量研究方法

D.个案应该是特定的、复杂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事物

正确答案:A、B、D你选对了

7赵老师是大学的思政课教师,她想研究宗教信仰对学生学业行为的影响,希望找到信仰基督教的学生进行访谈,她应该如何找到访谈对象?

A.首先找到具有丰富信息的关键人物,以便为访谈提供更多的信息

B.让现有的受访者为自己推荐其他访谈对象

C.最初的研究对象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社团等渠道随机性的得到

四年级口算题大全

创作编号: 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四年级口算练习(一) 1)200×30=2)42×4=3)63×7= 4)230×20-46= 5)130×3=6)60×50=7)36×20= 8)490÷70+58= 9)150÷3=10)260×2=11)75×26= 12)21×40-49= 13)35×20=14)15×80=15)300×6= 16)15×8+97= 17)23×30=18)51÷3=19)250÷50= 20)210÷30-69= 21)60÷60=22)80÷5=23)240÷80= 24)100÷50-46= 25)1200÷20=26)270÷90=27)50÷10= 28)360÷40×8= 29)500÷50=30)280÷70=31)34×2= 32)15×50+52= 33)21×30=34)15×63=35)120÷60= 36)25×4-34= 37)14×50=38)480÷80=39)30×60= 40)180÷60×6= 41)25×40=42)1800÷90=43)5×17= 44)48÷3+72= 45)90×6=46)1400×5=47)12×8=

48)92÷2-26= 49)150×4= 50)560÷80= 四年级口算练习(二) 1)72÷24=2)3200×2=3)24×20= 4)70÷14×5= 5)28×3=6)56×13=7)650÷5= 8)900÷6-123= 9)10×47=10)91÷13=11)450÷50= 12)12×20÷10= 13)18×2=14)84÷3=15)1900×5= 16)720÷4-135= 17)50×70=18)480÷80=19)26×30= 20)93÷31×12= 21)18×4=22)74÷37=23)4×250= 24)120÷20×34= 25)160×2=26)480÷2=27)50×60= 28)48÷4+32= 29)76÷19=30)18×32=31)6×800= 32)110×8÷11= 33)250÷50=34)130×5=35)400÷8= 36)420÷3+12= 37)90-15=38)30×24=39)92÷46= 40)48+16-24= 41)11×40=42)360÷60=43)76÷19= 44)18×3+25= 45)6×800=46)110×8=47)250÷50= 48)130×5÷10= 49)400÷8= 50)420÷3=

数据库自测练习题

自测题 一、是非题 1.数据库是指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长期存放在内存上的一组可共享的相关数据集合。2.概念模型中的联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实体集内部的联系,它反映实体集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联系;而另一种是多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3.数据模式是用一组概念和定义描述数据的手段,而数据模型是用某种数据模式对具体情况下相关数据的描述。 4.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任务是将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所得到的全局E-R图中的实体集和联系,转换为关系DBMS所支持的关系型数据的逻辑结构。 二、选择题 1.下面关于数据库系统(DBS)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BS在说明数据结构时要描述数据本身和数据之间的联系,文件系统不要求 (B)DBS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 (C)DBS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 (D)DBS的数据共享性比文件系统更强 2.在关系模式中,对应关系的主键是指 (A)第一个属性或属性组 (B)能惟一确定元组的一组属性 (C)不能为空值的一组属性 (D)不能为外键的一组属性 3.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 (A)应用程序独立于系统逻辑模式 (B)系统逻辑模式独立于数据存储模式 (C)系统用产模式独立于数据存储模式 (D)应用程序独立于系统用户模式 4.下面关于一个关系中任意两个元组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以全同(B)必须全同 (C)不允许全同(D)可以主键相同,其他属性不同 5.关系代数的基本操作组成关系代数的完备操作集,其他操作均可以由基本操作来表达。具体而言,关系代数的基本操作有( ) (A)并、差、广义笛卡尔积、连接和选择 (B)并、差、交、连接和选择 (C)并、差、广义笛卡尔积、投影和选择 (D)并、差、交、除和广义笛卡尔积 7.SQL查询语句形式为'select A from R where F',其中,A、R、F分别对应于 (A)列名或列表达式、基本表或视图、条件表达式 (B)列名或列表达式、存储文件、条件表达式 (C)视图属性、基本表、条件表达式 (D)列名或条件表达式、基本表、关系代数表达 8.参照本书6.2.3节有关学生登记表(S)、课程开设表(C)和学生选课成绩表(SC)的模式定义、主键和外键的说明,以下SQL操作中的哪一个是不能执行的? ( ) (A)从SC表中删除成绩小于60的行 (B)将表S中学号为'A041'的学生身高更改为1.75 (C)将行('A012',"MS-2ll',85)插入到表SC中

六年级语文阶段性练习一培训讲学

六年级语文阶段性练 习一

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区阶段性练习(一)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共8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 A. 转.化(zhuǎn)喧哗.(huá) B. 刹.那(shà)膝.盖(qī) C. 陷.入(xiàn)围歼.(qiān) D. 侵.蚀(qǐn)压抑.(yì) 2.下列四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1分) A. 座无虚度意想不到 B. 狂风暴雨无缘无故 C. 聚睛汇神震天动地 D. 能歌善舞万像更新 3.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最恰当的解释。(2分) 张:A.夸张,扩大 B.商店开业 C.望、看 D.铺排,陈设 (1)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2)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4.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1分) A. 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B. 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C.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D. 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5.下列句子与出处对应正确的一项是()(1分) A.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墨子》 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C.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师说》 D.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传习录》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1分) A. 他的许多作品曾在全国美术家展览会上亮相出现。 B. 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C. 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D. 在教代会上,老校长提出了师生齐努力,共创文明校的决定。 7.根据语句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 心里平静是失意后的乐观,是平淡中的自信。许多事的得失与成败,我们不可预料,我们只需尽量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请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________ 。 A. 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 B.没有大海的壮阔,但要有小溪的优雅 C. 没有小溪的优雅,但要有大海的壮阔 D. 没有小溪的优雅,可以有大海的壮阔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画勾,错误的画叉)(共4分)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项训练

人 教 版 四年级(上册) 数 学 基 础 知 识 专 项 训 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填空题专项训练 1、由5个千万、4个万、8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取近似值到万位约是()。 2、406000000读作(),这个数中的6在()位上,表示(),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 3、一周角=()平角=()直角。 4、367÷23把23看作()来试商比较方便。 5、下午3:00时针和分针夹成的最小角是()度。 6、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起第四位是()位,这个数的计数单位是(),如果这个数位上的数字是8,8表示()。 7、5个一百万、4个十万、2个千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它有()个计数单位。 8、在9、8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是九千万零八。 9、一个数加上2的和比最小的五位数多1,这个数减2是( 10、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起第四位是()位,这个数的计数单位是(),如果这个数位上的数字是8,8表示()。 11、5个一百万、4个十万、2个千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它有()个计数单位。 12、在9、8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是九千万零八。 13、一个数加上2的和比最小的五位数多1,这个数减2是() 14、120分米=()米 540秒=()分 72小时=()天 132个月=()年 15、计量角的单位是()。()是量角的工具。 16、角的大小要看两边(),()越大,角越大。 17、线段有()个端点。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它()端点。 18、过一个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19、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88000 80800 80008 800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锐角、平角、钝角、直角、周角按下列顺序排列。 ()>()>()>()>() 21、4293÷4口,要使商是二位数,口可以填()

(完整版)四年级口算题大全100道

寒假作业(数学) 口算 60×8= 24×30= 96÷6= 70×12=540÷6= 18×50= 420÷70=39×41≈ 695×71≈6294÷71≈479÷81≈ 60×8= 24×30=96÷6= 70×12= 52+48= 1000-700= 450-450= 35+17= 230+40= 425+575= 900-200= 420÷7= 990-90= 170-20= 25×40= 880+20= 56÷8= 63+37= 3000÷6= 200÷4= 910-600= 170×20= 112×8= 120+360= 630+350= 630-20= 280÷7= 1600÷8= 190+110= 350×4= 4000÷5= 307+622= 800×8= 210×40= 440-40= 360-300= 31×90= 810÷9= 354+645= 9000-8000 = 100×7= 700+300= 450+350= 5400÷6= 2500÷50= 720+800=

740-200= 630-230= 720+80= 480-400= 6300÷9= 240×4= 560-50= 70×70 = 36×20 = 130+250= 910+210= 2400÷4= 750÷5= 125×8 = 12×50= 72×60= 250×40= 73×20= 75×40 81×50= 15×4= 43×200= 75×500= 600×50= 70×40= 92×50= 30×14= 72×60= 250×40= 73×20= 75×40 81×50= 15×4= 43×200= 75×500= 600×50= 70×40= 92×50= 30×14= 450÷50= 650÷50= 1500÷25= 320÷20= 930÷30= 560÷80= 84÷42= 520÷13= 600÷40= 880÷20= 91÷13= 340÷17= 910÷70= 7500÷5= 260÷13= 420÷30= 2500÷25= 2300÷20= 780÷30= 4200÷50= 780÷30= 4400÷50= 6400÷32= 4700÷20= 870÷30= 1300÷50= 640÷20= 350÷50= 2700÷50= 700÷20=

电工电子技术第三单元-自测练习测验题目与答案

1.在RLC串联电路中,如果调大电容,则电路()。 选择一项: a. 呈电阻性 b. 感性增强 c. 性质不变 d. 容性增强 2.题图3?1所示是某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压u和电流i的波形,可以判断该支路是()电路。 题图3? 1 选择一项: a. 纯电感 b. 电阻电容串联 c. 纯电容 ( d. 电阻电感串联 3.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回路的()。 选择一项:

a. 电流达到最小值 b. 电流达到最大值 c. 电压达到最大值 \ d. 电压达到最小值 4.下列Y形三相负载连接的电压电流关系中,()正确。选择一项: a. U P =U L ,IP=I L b. U L =U P ,I L =I P c. UL=U P,IP=IL | d. U L =U P ,IP=I L 1.当X L =X C 时,φ=0,表明电压u与电流i同相,电路等效为一个纯电阻。 选择一项: 对 错 2.因为电流I与功率因数cosφ成反比,所以功率因数越小,电流在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耗越小。 选择一项:

对 错 3.三相交流电路中,无论负载是对称还是不对称,三相电路总的有功功率都等于各相负载的有功功率之和。 ) 选择一项: 对 错 4.由对称三相电路有功功率P=3U P I P cosφ=U L I L cosφ可知,相位差φ既是相 电压和相电流间的相位差,也是线电压和线电流的相位差。 选择一项: 对 ] 错 1.某RLC串联电路,其电阻R=10kΩ,电感L=5mH,电容C=μF,正弦电压源的振幅为10V,ω=106 rad/s,求电路的阻抗并判断电路阻抗性质。 答: ) Z=R+jX=10+j4=<°KΩ由于电抗X﹥0,阻抗角﹥0,所以阻抗呈感性。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项练习

薄弱环节专项全练全测(一) 数与代数【薄弱点一】大数读、写的准确性 一、读出或写出下列各数。(8分) 30050082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60400090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千零四十万四千零二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零五写作:________________ 二、求近似数。(8分) 1.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16493560≈9528641≈ 2.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2709546312≈9953364778≈ 三、选择。(6分) 1.下面三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出来的是( )。 A.50000800 B.50080 C.5008000 2.下面各数中,用9,8,7,5,0这五个数字组成的最接近8万的数是( )。 A.89750 B.80579 C.85079 3.74□7600000≈75亿,□里最大能填( )。 A.8 B.9 C.7 【薄弱点二】乘、除法计算的准确性 四、改错。(12分)

五、笔算下面各题,带※号的要验算。(24分) 240×38=207×40=※360×50= 380÷70= 694÷72=※633÷21= 【薄弱点三】用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的正确性 六、解决问题。(34分) 1.一块长方形草坪的面积是120平方米,改建后,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宽扩大到原来的3倍,改建 后草坪的面积是多少?(8分) 2.某花店在教师节到来之际,搞促销活动:每盆月季花16元,买3盆送1盆。 照这样计算,买4盆花,每盆比原来便宜多少钱?(8分) 3.一根木头长15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一段需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8分) 4.一辆长途客车6小时行了34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10分) 解法1:先求客车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再求12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解法2: 先求12小时中有几个6小时,再求几个348千米是多少。 【薄弱点四】合理安排时间 七、小红家来了客人,她要沏茶招待客人。(8分) 找茶叶:1分钟沏茶:3分钟接水:1分钟洗杯子:2分钟洗水壶:2分钟烧水:10分钟 应该怎样安排时间才能使所用时间最短?至少要多长时间?

四年级口算题大全(每页100道_共1000道)

四年级口算题大全(1000道) 1)200×30=2)42×4=3)63×7=4)230×20-46=5)130×3=6)60×50=7)36×20=8)490÷70+58=9)150÷3=10)260×2=11)75×26=12)21×40-49=13)35×20=14)15×80=15)300×6=16)15×8+97=17)23×30=18)51÷3=19)250÷50=20)210÷30-69=21)60÷60=22)80÷5=23)240÷80=24)100÷50-46=25)1200÷20=26)270÷90=27)50÷10=28)360÷40×8=29)500÷50=30)280÷70=31)34×2=32)15×50+52=33)21×30=34)15×63=35)120÷60=36)25×4-34=37)14×50=38)480÷80=39)30×60=40)180÷60×6=41)25×40=42)1800÷90=43)5×17=44)48÷3+72=45)90×6=46)1400×5=47)12×8=48)92÷2-26=49)150×4=50)560÷80= 51)72÷24=52)3200×2=53)24×20=54)70÷14×5=55)28×3=56)56×13=57)650÷5=58)900÷6-123=59)10×47=60)91÷13=61)450÷50=62)12×20÷10=63)18×2=64)84÷3=65)1900×5=66)720÷4-135=67)50×70=68)480÷80=69)26×30=70)93÷31×12=71)18×4=72)74÷37=73)4×250=74)120÷20×34=75)160×2=76)480÷2=77)50×60=78)48÷4+32=79)76÷19=80)18×32=81)6×800=82)110×8÷11=83)250÷50=84)130×5=85)400÷8=86)420÷3+12=87)90-15=88)30×24=89)92÷46=90)48+16-24=91)11×40=92)360÷60=93)76÷19=94)18×3+25=95)6×800=96)110×8=97)250÷50=98)130×5÷10=99)400÷8=100)420÷3=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单元自测练习测验题目与答案

1.图2-1所示的电路中包含()条支路,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该电路,需要列写()个方程。 题图2-1 选择一项: a. 5,3 b. 5,4 c. 4,4 d. 4,3 2.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时,当其中一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他电源应置零,即电压源()、电流源()。 > 选择一项: a. 开路,开路 b. 短路,开路 c. 开路,短路 d. 短路,短路 3.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等效简化为一个电压源和一个内阻()的形式,该等效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外电路开路时二端网络的()电压。 选择一项: a. 串联,短路

b. 串联,开路 , c. 并联,短路 d. 并联,开路 4.已知电路某元件的电压u和电流i分别为u=10cos(ωt+20°)V,i=5sin(ωt+110°)A,则该元件的性质是()。 选择一项: a. 电阻 b. 电容 c. 电感 d. 不确定 — 1.叠加定理是用来分析计算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 选择一项: 对 错 2.戴维南定理只能够计算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流,若完成电路所有支路的计算则依靠支路电流法。 选择一项: 对 \

3.在交流电路中,为了研究多个同频率正弦量之间的关系,常常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参考,称为参考正弦量。 选择一项: 对 错 4.由于正弦量与相量存在对应关系,所以相量等于正弦量。 选择一项: 对 : 错 1.图2?2所示电路的U S1=60 V,U S2=?90 V,R1=R2=5 Ω,R3=R4=10 Ω,R5=20 Ω,试用支路电流法求I1、I2、I3。

& 2.试用叠加定理计算题图2-3所示电路中的I。

五年级数学下册阶段性练习一

练习一 一、选择题。 1、小明比小强大,小明今年a岁,小强今年b岁,那么5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岁。 A.5 B.a-b C.b-a D.a-b+2 2、小明吧4x+8错写成4(x+8),那么结果比原来()。 A.多4 B.少4 C.多24 D.一样大 3、54的所有因数共有()个。 A.4 B.5 C.6 D.7 4、下面几个数中,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是()。 A.56 B.80 C.130 D.330 5、大于40且小于60的质数共有()个。 A.4 B.5 C.6 D.7 6、想要表示近几年我县居民收入变化情况,最好选择()。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二、填空题。 7、要统计一到六年级星期五借图书的本数可选用()统计图;要统计一个月来某个年级每周 借书量的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 8、一个数是60的因数,又是15的倍数,这个数是()、()或()。 9、已知a÷b=6(a、b都是非零的自然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 10、有一个三位数是52□,如果它是3的倍数,那么□里最大填();如果它同时是2、5的倍数, 那么□里只能填()。 11、如果X+1.8=7.8,那么1.5X=()。 1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m,那么这三个奇数中最大的与最小的两个奇数的差是()。 13、鸡兔同笼,共有头15个,鸡和图的腿数相等,那么一共有()只鸡。 14、三位数5 1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三位数最大是()。 15、4年前,雨欣妈妈的年龄正好是雨欣年龄的4倍,今年妈妈比雨欣大27岁.今年妈妈()岁,雨欣() 岁。 16、在100以内,既是3的倍数,又含有因数5的最大奇数是()。 三、解决问题。 17、甲乙两地相距40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过(最小的合数)个小时相遇,已知 客车每小时行5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8、五(3)班图书角的书架上摆放着三层书,共71本,第三层比第二层的3倍多2本,第一层比第二层的2倍少3本.三层各摆放了多少本书?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专项训练:统计与概率

统计与概率 一、认真读题,思考填空。 1、条形图中每一小格表示的数据都( )。 2、统计图有竖式和( )两种。 3、下面是电脑专卖店上半年销售情况统计表。 用条形图表示上面的数据,1格代表( )台比较合适。 4、某校“我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前四名评选情况统计表。 二、仔细看图,正确回答。 下面是实验小学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的统计图。 1、上面两图中每一小格代表( )人。 2、四年级有多少人?四年级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人? 3、哪个年级人数最多?哪个年级人数最少?最多的和最少的各是多少?相差多少人? 4、全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5、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至少写两条) 三、下面是小华和小丽18次作业成绩记录单。 1、根据上面的记录填写下表。 2、把上面的数据在下面分别用条形图表示出来。

3、看图回答。 (1)小华得的什么最多?得的什么最少?小丽呢?(2)你还知道哪些信息? 五、下面是4位同学运动前后1分钟的心跳次数统计表。 1、将上面的数据用条形图表示出来。 2、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相差最多的是谁?相差多少次? 3、运动前,4位同学的心跳都接近多少次?运动后,4位同学的心跳都接近多少次? 六、卡通文具店每天都要对所售出的商品进行分类统计,可在月末汇总时,发现一张统计单被弄脏了。 经调查,这个商品是钢笔,文具盒,计算器中的某一种。 已知钢笔每支12元,文具盒每个16元,计算器每个28元。请你帮忙算一算,这张统计单应该怎样写? 附加题。 根据信息,完成统计图。 已知:四(1)班共有45名同学,其中体重正常的人数恰好是体重偏轻人数的10倍,偏重人数是偏轻人数的3倍。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四年级口算题

四年级口算题 640÷80= 15×5= 23×3= 12×2×5= 480÷80= 16×5= 27×3= 90÷15= 48÷4= 640÷16= 39÷3= 24×20= 32×3= 48÷16= 12×8= 27×3= 56÷14= 24÷8= 14×2= 83-45= 560÷80= 96÷24= 40÷20= 40×30= 37+26= 76-39= 605+59= 30×23= 12×8= 27+32= 48+27= 4500×20= 73+15 = 120×600 = 200×360= 6800×400= 280+270= 4×2500= 6000÷40= 5×1280= 310-70= 400×14= 470+180= 1000÷25= 160×600= 20×420= 290×300= 8100÷300= 7600÷200= 7600÷400= 680+270= 980÷14= 4200÷30= 6×1300= 1300×50= 200×48= 930-660= 530+280= 9200÷400= 840÷21= 180×500= 8000÷500 = 1900÷20= 200×160= 8700÷300= 300×330= 3×1400= 7000÷14= 600÷12= 9600÷80= 140×300= 8800÷40= 9600÷800= 750-290= 5×490= 760×20= 7500÷500= 370×200= 650÷13= 8600-4200= 240×4= 640÷80= 15×10= 12×11= 160×30= 220×40= 104×5= 4500÷50= 120×2= 90÷30= 270÷30= 270×30= 84÷21=

电工电子技术第一单元 自测练习测验题目与答案

1.在题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的正、负接线端用“+”、“?”号标出,现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示数为10 A,有关电流、电压方向也表示在图中,则()正确。 选择一项: a. I1=10 A,U=12 V b. I1=?10 A,U=6 V c. I1=?10 A,U=12 V d. I1=10 A,U=?6 V 在题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位器R P的滑动端向下移动时,电流I1、I2的变化趋势是()。 选择一项: a. I1减小,I2增大 b. I2不变,I1减小 c. I1增大,I2减小 d. I1不变,I2减小 在题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流I为()。

选择一项: a. 5 A b. 2 A c. ?3 A d. ?5 A 1.判别一个元件是吸收功率还是提供功率,取决于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二者相同时是提供功率,相反时是吸收功率。 选择一项: 对 错 2.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是电位降低的方向,可据此来判别电流源或电压源上电流或电压的关联性。 选择一项: 对 错 3.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只是对相同的外部电路而言,对电源内部是不等效的。 选择一项: 对 错 4.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论依据是电荷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对电路中各元件的种类、性质需加以限制。 选择一项: 对 错 1.测得含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12 V,短路电流I S=0.5 A,试计算当外接电阻为36 Ω时的电压和电流。 ①设该二端网络为题图1-4所示的电压源U S和内阻R S的串联模型。

①二端网络开路时R S中电流为零,说明U S等于开路电压,即U S=12 V。 ①由短路电流I S=0.5 A,电源电压U S=12 V,可求得R S=24 Ω。 ①外接电阻R L=36 Ω时,利用串联电路的计算方法可得U L=7.2 V,I L=0.2 A。

三年级数学阶段性练习

三年级数学阶段性练习 2020.11 一、口算。 50×8= 240÷6= 72+18= 5×9+4= 600×7= 852×0= 96-36= 3×8-8= 120×4= 60÷3= 2×41= 4×6+9= 二、用竖式计算。(有*的要验算) 65×9= 620×6= 503×9= 152×5= *48÷4= *934÷3= 三、填空。 1.36是4的()倍,36的4倍是()。 2.57×5的积是()位数,2×224的积是()百多。 3.要使□38×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4.一个数与4相乘的积是200,这个数是()。 5.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1角硬币大约重2()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 小红身高124(),体重32(),每天吃一只约重60()的鸡蛋。 6.8千克=()克 3600克-600克=()千克 7.一个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每条边长67厘米,周长是()厘米。 8.有35千克煤要运走。用载重5千克的汽车运,要运()次; 如要改用载重3千克的汽车运,至少要运()次。

9. 一瓶果汁正好重2千克,瓶子重250克,这瓶果汁的净含量是( )克。 10. 5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厘米。 1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从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它 的边长是( )厘米,剩下的小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12. 一框虾重105千克,一筐鱼比一框虾的4倍轻6千克,一筐鱼中国( ) 千克。 13. 小红看一本108页的连环画,第一天看20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 倍,第三天应从第( )页看起。 14. 用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不同的图形,如下图,周长分别是多少 厘米,填在括号里。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四、 选择题。 1. 与260×4×2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 ① 260×8 ②260×6 ③260×4+4 2. 16×5得8个十,160×5得( )个百。 ① 8 ②80 ③800 3. 体育课上,小朋友们练习投篮,明明投中了29次,冬冬投中的次数比明明 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冬冬可能投中了( )次。 ① 58 ②68 ③87 4. 在右图中,A 、B 两部分的周长( )。 ① A 的周长>B 的周长 ② A 的周长<B 的周长 ③ A 的周长=B 的周长 5. 买1千克的橡胶需要3元,现有15元,可买( )克的香蕉。 ① 5000 ②5 ③500

四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

填空题 1、当除数是34时,试商时可以把除数看作( ),这样初商容易偏( )。 2、()个26相加的和是468;()比12个15多20。 334=21),这时被除数是()。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80秒=()分540厘米=()分米624时=()日 5、我们戴的红领巾上有一个()角,两个()角。 6、钟面上,分针转动360度,相应地时针转动()度。 从3:00走到3:15,分针转动了()度。 6点时,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度,是()角, 3点时,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度,是()角。 7、把“78÷26=3,26+3=29”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8、在5○1÷58中,如果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中最小填(),还可以填()。如果3□2÷36的商是一位数,□里的数最大可以填(),最小可以填()。在算式□17÷53中,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填()。 9、在公路上有三条小路通往小明家,它们的长度分别是125米、207米、112米,其中 有一条小路与公路是垂直的,那么这条小路的长度是()米。 10、李阳从1楼到3楼用了12秒,她从一楼到六楼需要()秒。 11.二百零六亿八千万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用“亿”作单位这个数的近似数是()亿。 12.2个千万、7个万、8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这个数读作()。 13.由6、7、5、1、0组成的最大数是(),最小数是()。14、计算除法时,错将除数36看成63,结果得到商12。请你帮他算一算,正确的商应该是()。

15.一个边长2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16、把两道算式组成综合算式,再用递等式计算。 14×2=28 21×4=84 10×5=50 28-15=13 200-84=116 30+50=80 ()()() 选择、判断题 1、30度的角被投影仪投到屏幕上时角就变大了。() 2、570÷40=14……1。() 3、在方向板上,北和西南之间夹角是135°。() 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平行。() 5、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垂直。() 6、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7、在10倍的放大镜下看15度的角就变成了150度。() 8、六位数一定比七位数小。() 9、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10、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不可能是三位数。() 1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最多是两位数。() 12、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1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14.观察物体时,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形状可能有不同的摆法。()15、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1、在4□7÷46的商是两位数,□中的数最小是()。 ①7 ② 6 ③5 2、想使物体从斜面上向下滚动时尽可能地快,下面的选项中,木板与地面的夹 角是()度最符合要求。 ①20 ②38 ③10 ④80

自测练习题

水力学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 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判别水流是层流还是紊流,可以用( D ) A .牛顿数 B.欧拉数 C.佛汝德数 D.雷诺数 2.理想液体与实际液体最主要的区别是(D ) A .不可压缩 B.不能膨胀 C.没有表面张力 D.没有粘滞性 3.圆管层流过水断面流速分布为(B ) A .均匀分布 B.抛物线分布 C.三角形分布 4.测压管水头c p z =γ+中的p 是( B ) A .绝对压强 B.相对压强 C.绝对压强或相对压强 D. 真空压强 5.液体中某点发生真空时,该点的( B ) A .绝对压强为负值 B.相对压强为负值 C.绝对压强小于相对压强 D.绝对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6.在同一瞬时,流线上各个流体质点的速度方向总是在该点与此线( C ) A.重合 B.相交 C.相切 D.平行 7.水流沿等直径水平放置管道作有压恒定流动,沿流动方向各断面的平均流速沿程(C ) A .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可能减小或不变 8.有压管中各断面测压管水头线到该断面中心的距离即为该断面的(A ) A .中心点压强水头 B.中心点位置水头 C.测压管水头 D. 平均流速水头 9.一管径不变的管道中的水流处于层流区,当增大流量,下列错误的是( A ) A. 沿程阻力系数增大 B. 沿程水头损失增大 C. 雷诺数增大 D. 水力坡度增大 10.图示封闭容器内,液面压强p 0与当地大气压强p a 的关系为(C ) A .p 0<p a B.p 0=p a C.p 0>p a D.无法确定 (题11图) 11.在( c )中,流线与迹线重合。 A. 层流 B. 紊流 C. 恒定流 D. 缓流 12.尼古拉兹试验主要是研究(B ) A .层流与紊流流态 B.沿程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

高一第一学期阶段性练习

高一第一学期阶段性练习(9月) 一、填空题 1. 设全集{},,U a b c =,集合{}A a =且U B C A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B 有_________个. 2.已知全集{}1U x x =≥-,集合{}2M x x =>,则U C M =__________. 3. 若集合{}{} R x x x y y B x y x A ∈+-==+==,64,12,则________=B A 。4. 定义集合A B 、为:{}1212*,,A B x x x x x A x B ==+∈∈,若{}1,2,3A =,{}1,2B =,则*A B 中的所有元素之和为__________. 5. A={1,2,3},集合B={m 2,3},且A B={1,2,3,m},则m 的值是—————。 6. 已知三个不等式:()()()10;2;3c d ab bc ad a b >-<->.以其中的两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则可组成真命题________________个. 7.命题“若11,2,1a b a b ab >>+>>且则且”的逆否命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四个条件“0,0,0,0b a a b a b a b >>>>>>>>”中能使11a b <成立的充分条件 有 ______________个. 9、 若集合A={x ︱(k+2)x 2+2x -k=0}只有两个子集,则实数k 的值为___________ 。 10、若集合A 不是空集,则“A B =φ”是“B =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 11、已知a 、b 、c 为非零实数,则 abc abc c c b b a a +++所有可能取到的值组成的集合是___________ 12、若全集I={(x,y)︱x ∈R,y ∈R},集合A={(x,y)︱2 3--x y =1,x,y ∈R}, 集合B={(x,y)︱y ≠x+1,x,y ∈R},则)(B A C I =———————— 13、若集合{}21≤<=x x M ,集合{}M E E H ?=,则H 、M 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14、若非空集合S 满足:(1)}5,4,3,2,1{S ?(2)S a 6,S a ∈-∈,则S 的个数是_____个。 二、解答题 15、解关于x 的不等式:1)1(->-x ax a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专项练习:列式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项训练——列式计算 1、325里面有多少个5? 2、396是33的多少倍? 3、把643平均分成32份,每份是多少?还余几? 4、128的15倍是多少? 5、被除数是2438,商是53,除数是多少? 6、一个数的25倍比1300少100,这个数是多少? 7、一个因数是763,另一个因数是36,积是多少? 8、把8645平均分成35份,每份是多少? 9、125与55的和除以30,商是多少? 10、84与10的积除以21,商是多少? 11、3除2100,商是多少? 12、5除175再乘2,这个数是多少? 13、238与312的和乘4,积是多少? 14、825与105的差除以9,这个数是多少? 15、把726平均分成13份,每份是多少?还余多少? 16、一个数的30倍比7000多230 ,这个数是多少? 17、一个因数是546,另一个因数是40,积是多少? 18、一个因数是3,积是639,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19、把1272平均分成12份,每份是多少? 20、一个数除以4,商是172,余数是1,这个数是多少? 21、一个数除以18,商是56,这个数是多少?

22、一个数除以33,商是21,余数是6,这个数是多少? 23、一个数除以63,商是216,这个数是多少? 24、365与185的和除以11,商是多少? 25、52与18的积除以3,商是多少? 26、72的216倍是多少? 27、1000里有多少个25? 28、被除数是3276,商是39,除数是多少? 29、5375除以43在加上60,这个数是多少? 30、25的40倍是多少? 31、756里面有多少个18? 32、把300平均分成20份,每份是多少? 33、884是34的多少倍? 34、87的15倍是多少? 35、1600里面有多少个32? 36、把1632平均分成16份,每份是多少? 37、把9000平均分成50份,每份是多少? 38、把5280平均分成22份,每份是多少? 39、390与13的积减去66,这个数是多少? 40、770除以14的商减去50,这个数是多少? 41、一个因数是290,积是5800,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42、除数是40,商是206,被除数是多少? 43、50除9000,商是多少?

四年级口算题大全(全)

四年级口算练习(一) 1)200×30= 2)42×4= 3)63×7= 4)230×20-46=5)130×3= 6)60×50= 7)36×20= 8)490÷70+58=9)150÷3= 10)260×2= 11)75×26= 12)21×40-49=13)35×20= 14)15×80= 15)300×6= 16)15×8+97=17)23×30= 18)51÷3= 19)250÷50= 20)210÷30-69=21)60÷60= 22)80÷5= 23)240÷80= 24)100÷50-46=25)1200÷20= 26)270÷90= 27)50÷10= 28)360÷40×8=29)500÷50= 30)280÷70= 31)34×2= 32)15×50+52=33)21×30= 34)15×63= 35)120÷60= 36)25×4-34=37)14×50= 38)480÷80= 39)30×60= 40)180÷60×6=41)25×40= 42)1800÷90= 43)5×17= 44)48÷3+72=45)90×6= 46)1400×5= 47)12×8= 48)92÷2-26=49)150×4= 50)560÷80= 四年级口算练习(二) 1)72÷24= 2)3200×2= 3)24×20= 4)70÷14×5= 5)28×3= 6)56×13= 7)650÷5= 8)900÷6-123=9)10×47= 10)91÷13= 11)450÷50= 12)12×20÷10=13)18×2= 14)84÷3= 15)1900×5= 16)720÷4-135=17)50×70= 18)480÷80= 19)26×30= 20)93÷31×12=21)18×4= 22)74÷37= 23)4×250= 24)120÷20×34=25)160×2= 26)480÷2= 27)50×60= 28)48÷4+32=29)76÷19= 30)18×32= 31)6×800= 32)110×8÷11=33)250÷50= 34)130×5= 35)400÷8= 36)420÷3+12=37)90-15= 38)30×24= 39)92÷46= 40)48+16-24=41)11×40= 42)360÷60= 43)76÷19= 44)18×3+25=45)6×800= 46)110×8= 47)250÷50= 48)130×5÷10=49)400÷8= 50)420÷3=

学员自测与练习9-9

你了解自己的部下吗 经营管理者的责任便是挖掘被管理者的最大潜力,促使他们散发光和热。因此,经营管理者必须懂得怎样激发部下的干劲。人不同于动物,不是老板靠鞭子就能驱动的,只有靠理解与信任才能换来忠心耿耿的服务。 你了解自己的部下吗? 1、他的籍贯是哪里? 2、他多大年纪? 3、他是什么学历? 4、他获得了什么专业的学位? 5、他是哪所学校毕业的? 6、他从学校毕业后又参加过什么科目的业余学习? 7、他下过乡吗?当过兵吗?在哪里? 8、他来本公司之前在哪里工作? 9、他在海外工作过吗?在哪个国家或地区? 10、他是什么时候调来本公司的? 11、他调入本部门之前在哪个部门工作? 12、他是什么时候调来本部门的? 13、他从事目前的专业有多久了? 14、他上年度的工作成绩如何? 15、他目前的工资有多少? 16、他有什么抱负? (A)近期? (B)远期? 17、他是否在为实际自己的抱负而自费进修? 18、他是否准备调换工作?从而增加见识? 19、他夫人叫什么名字? 20、他曾否在公共场合见过他夫人? 21、他有几个孩子? 22、他有什么体育爱好? 23、他取得过什么体育成绩? 24、他有什么文化艺术爱好? 25、他有什么特长? 26、他喜欢读哪类书籍? 27、他喜欢怎样度假? 28、他练气功或者太极拳吗? 29、他有什么坚定信仰——政治方面、社会方面和宗教方面? 30、他在工作之余有什么成就,例如,著书立说或发表文章、演讲,为社会福利集资募捐等?

你了解自己的部下吗 评测答案 答对每个问题得10分。 250-300分你确实非常了解自己的部下,与他们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基础建立了真挚的友谊。 170-240分你对部下比较了解,但对他们的某些背景还不清楚。总的来说,你与部下相处得不错。 90-160分你对部下的个人背景与生活所知不多,原因在于你对他们关心不够。你与部下是纯粹的上下级关系,使人感觉你很冷漠。 80分或以下你根本不了解自己所管理、领导的人!如果你同他们保持这种冷漠、疏远的关系,患难时必将难遇知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