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考点归纳

调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考点归纳

调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考点归纳
调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考点归纳

第十九章调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降血脂作用,是使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降低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2.减少脂类的合成

3.促进脂质的代谢

药物分三类:

1.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类

2.苯氧乙酸类

3.其他类

第一节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抑制HMG-CoA还原酶(体内生物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可有效地降低胆固醇的水平,对原发性高胆固醇酯血症的疗效确切。

本考点学习建议

1、药物的词干“他汀”

2、他汀类药物的共同副作用:

所有他汀类药物均有一定程度的横纹肌溶解副作用。

3、首先重点掌握洛伐他汀的结构、性质、代谢对活性的影响,其它“他汀”类代表药均与之有关联。

(一)洛伐他汀

考点:1、结构特征:①多氢萘和六元内酯。

②有8个手性中心,用右旋(+)体。

2、性质:①六元内酯环(吡喃环)上羟基氧化生成二酮吡喃。

②水溶液酸碱催化下,内酯环水解,生成羟基酸,羟基酸是体内产生作用的形式,是代谢生成活性产物的形式(前药)。

(二)辛伐他汀

考点:1、是洛伐他汀结构改造得到,结构特征同洛伐他汀,多氢萘和内酯,侧链羧基多一个甲基。

2、内酯水解开环产生活性。(前药)

(三)氟伐他汀

考点:1、第一个通过全合成得到的他汀类药物

2、是用芳环(吲哚)替代洛伐他汀分子中的萘环,并将内酯环打开得到的羟基酸。非前药,直接产生活性。

3、水溶性好。

(四)阿托伐他汀钙

(五)瑞舒伐他汀钙(新)

共同考点:1、是全合成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2、具有二羟基戊酸侧链,非前药,直接产生活性。

3、不同点:刚性部分阿托伐他汀是吡咯,瑞舒伐他汀是嘧啶。

4、用途:阿托伐他汀钙用于心肌梗死后不稳定型心绞痛及血管重建术后,瑞舒伐他汀用于经饮食控制不能控制血脂异常。

小结:构效关系(10条)

1、按来源不同分两类:第一类从微生物得到的洛伐他汀,半合成的辛伐他汀,均含多个手性中心的氢化萘环(下图环A)。第二类是全合成的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钙,均有含氮杂环(下图环B)这三个结构较简单,便于合成。

2、都具二羟基戊酸(或其内酯环)基本药效结构片段。

3、3,5-二羟基羧酸是产生酶抑制活性的必需结构,含内酯的化合物须经水解才能起效,是前体药物(见洛伐他汀)。

4、3,5-二羟基的绝对构型与洛伐他汀中3,5-二羟基的构型一致。

5、改变C5与环系之间两个碳的距离会使活性减弱或消失。

6、在C6和C7间引入双键使活性增加或减弱。当环系为十氢萘时,非双键活性有利;为其他环系时,双键对活性有利。

7、十氢萘环与酶结合是必需的,以环己烷取代,活性降低

8、洛伐他汀在羧基侧链2位引入甲基可增加活性。

9、环B中W、X、Y可为碳或氮,n为0或1(五或六元杂环)。

10、4-氟苯基与中心芳环不能共平面。

第二节苯氧乙酸类药物

(一)氯贝丁酯

考点:1、酯的结构,无色至黄色的澄清油状液体,有特臭味道。

2、是第一个临床应用的苯氧乙酸类药物(降低甘油三酯),为前体药物,在体内转化为氯贝丁酸而产生作用。

3、不良反应较多,如致心律失常作用,死亡率高,现已少用。提供了一个发展苯氧乙酸类降脂药的先导化合物。

(二)非诺贝特

考点:1、与氯贝丁酯结构的区别,是增加苯甲酰和甲基。

2、体内代谢生成非诺贝特酸起作用。

(三)吉非罗齐

考点:1、非卤代的苯氧戊酸衍生物(非酯类)。

(说明对位取代及氯不是必需的)。

2、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

小结:苯氧乙酸类的构效关系

1、基本结构为芳基和脂肪酸两部分,异丁酸结构是产生活性的重要基团,异丁酸的羧基也可以酯的形式存在。

2、芳基部分保证了药物的亲脂性,并能与蛋白质链的某些部分互补。

3、大部分在苯环对位都存在氯。

第十九章调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一、A

1、以下药物属于天然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

A、洛伐他汀

B、辛伐他汀

C、氟伐他汀

D、普伐他汀

E、阿托伐他汀

2、洛伐他汀结构中什么基团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吡喃二酮衍生物

A、氢化萘环

B、吡喃环

C、内酯环上的羟基

D、丁酸侧链

E、内酯环被氧化

3、与洛伐他汀叙述不符的是

A、结构中有多个手性碳原子,有旋光性

B、对酸碱不稳定,易发生水解

C、易溶于水,不溶于氯仿和丙酮

D、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E、结构中含有氢化萘环

4、属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药物是

A、氟伐他汀

B、卡托普利

C、氨力农

D、乙胺嘧啶

E、普萘洛尔

5、下列结构的药物主要用于

A、治疗心律不齐

B、抗高血压

C、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含量

D、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

E、治疗心绞痛

6、下列各种类型药物中哪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

A、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C、强心苷类

D、钙通道阻滞剂

E、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7、具有如下结构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

A、抗高血压

B、降血脂

C、抗心律失常

D、抗心绞痛

E、强心药

8、属于非卤代的苯氧戊酸衍生物的降血脂药物是

A、氯贝丁酯

B、非诺贝特

C、辛伐他汀

D、吉非罗齐

E、氟伐他汀

9、含有二苯甲酮结构的药物是

A、氯贝丁酯

B、非诺贝特

C、阿托伐他汀

D、吉非贝齐

E、氟伐他汀

10、氯贝丁酯的结构特征为

A、4-氟苯氧基取代的丙酸乙酯

B、4-氯苯氧基取代的丁酸乙酯

C、4-氯苯基取代的丙酸乙酯

D、4-氟苯氧基取代的丁酸乙酯

E、4-溴苯基取代的戊酸乙酯

11、下列哪个药物不是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类降血脂药

A、

B、

C、

D、

E、

12、非诺贝特属于

A、中枢性降压药

B、烟酸类降血脂药

C、苯氧乙酸类降血脂药

D、抗心绞痛药

E、强心药

二、B

1、A.洛伐他汀

B.非诺贝特

C.氟伐他汀

D.卡托普利

E.吉非贝齐

<1> 、含氟降血脂药

A、

B、

C、

D、

E、

<2> 、含氯降血脂药

A、

B、

C、

D、

E、

<3> 、含内酯环结构降血脂药

A、

B、

C、

D、

E、

<4> 、含苯氧戊酸结构降血脂药

A、

B、

C、

D、

E、

三、X

1、临床常用的降血脂药包括

A、苯氧乙酸类

B、烟酸类

C、二氢吡啶类

D、ACE抑制剂

E、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2、含有多氢萘结构的药物是

A、洛伐他汀

B、氟伐他汀

C、辛伐他汀

D、阿托伐他汀

E、瑞舒法他汀

3、含有二羟基戊酸侧链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

A、洛伐他汀

B、氟伐他汀

C、辛伐他汀

D、阿托伐他汀

E、瑞舒伐他汀

4、下列叙述中与阿托伐他汀相符的是

A、结构中含有氢化萘环

B、结构中有多取代吡咯环

C、侧链为二羟基戊酸结构

D、没有内酯环结构

E、为合成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5、具有苯氧乙酸结构的降血脂药为

A、硝苯地平

B、氯贝丁酯

C、氟伐他汀

D、非诺贝特

E、洛伐他汀

6、下列哪些与氯贝丁酯相符

A、提供了一个发展苯氧乙酸类降脂药的先导化合物,推动了该类药物的发展

B、用于治疗高脂血症

C、副作用是谷丙转氨酶暂时上升

D、分子中有手性碳

E、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答案部分

一、A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代表是最初从微生物发酵得到的洛伐他汀,以及在其基础上半合成的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钠。氟伐他汀钠、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钙是全合成的他汀类药物。

【该题针对“第十九章调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单元测试),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71395】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品在贮存过程中,其六元内酯环(吡喃环)上羟基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酮吡喃衍生物。【该题针对“第十九章调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单元测试),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71393】

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三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乙醇、乙酸乙酯或乙腈中略溶,在水中不溶。

【该题针对“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知识点测试-洛伐他汀”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46022】

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卡托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氨力农属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乙胺嘧啶属于抗结核药,普萘洛尔属于β受体阻断剂。

【该题针对“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46021】

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结构为:阿托伐他汀属于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 还原酶是在体内生物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通过抑制该酶的作用,可有效地降低胆固醇的水平。

【该题针对“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6652】

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常用的血脂调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可分为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类、苯氧乙酸类、烟酸类和其他类等。

【该题针对“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调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26581】

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以上化学结构为洛伐他汀,属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是降血脂药。

【该题针对“调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单元测试,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19796】

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控制高血脂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预防和治疗方法,故调血脂药又被称作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药。本类药物可以从减少体内胆固醇的吸收、防止和减少脂类的合成、促进脂质的代谢等方面来产生降血脂作用。常用的调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可分为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类、苯氧乙酸类和其他类等。其中,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是体内生物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通过抑制该酶的作用,可有效地降低胆固醇的水平。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简称他汀类药物)在20世纪80年代问世,因对原发性高胆固醇酯血症的疗效确切,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受到人们的重视。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代表是最初从微生物发酵得到的洛伐他汀,以及在其基础上半合成的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钠。氟伐他汀钠、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钙是全合成的他汀类药物。

苯氧乙酸类的代表药物包括氯贝丁酯、非诺贝特、吉非罗齐(非卤代的苯氧戊酸衍生物,特点是能显著降低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主要降低VLDL,而对LDL则较少影响,但可提高HDL。)

【该题针对“第十九章调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单元测试),苯氧乙酸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71396】

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重点考查以上药物的化学结构。E含有二苯亚甲基结构

【该题针对“第十九章调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单元测试),苯氧乙酸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71394】

1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重点考查氯贝丁酯的化学结构特征。

【该题针对“苯氧乙酸类,第十九章调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71392】

1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辛伐他汀B.氟伐他汀C.洛伐他汀D.吉非罗齐E.阿托伐他汀

常用的血脂调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可分为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类、苯氧乙酸类、烟酸类和其他类等。

一、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二、苯氧乙酸类:苄氯贝特、非诺贝特、吉非贝齐、氯贝丁酯

三、烟酸类:烟酸肌醇酯、烟酸戊四醇酯

四、其他类:考来烯胺、考来替泊、普罗布考(丙丁酚)

【该题针对“调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单元测试,苯氧乙酸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6627】

1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常用的血脂调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可分为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类、苯氧乙酸类、烟酸类和其他类等。

一、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二、苯氧乙酸类:苄氯贝特、非诺贝特、吉非贝齐、氯贝丁酯

三、烟酸类:烟酸肌醇酯、烟酸戊四醇酯

四、其他类:考来烯胺、考来替泊、普罗布考(丙丁酚)

【该题针对“苯氧乙酸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6475】

二、B

1、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苯氧乙酸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71398】

<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苯氧乙酸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71399】

<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苯氧乙酸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71400】

<4>、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卡托普利为降压药。吉非贝齐的商品名为吉非罗齐;

【该题针对“苯氧乙酸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71401】

三、X

1、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重点考查降血脂药的分类。D为降压药,C为钙通道阻滞剂,主要用于降血压、抗心绞痛等。【该题针对“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71406】

2、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重点考查上述药物的化学结构。AC结构中含有氢化的萘环;其余几个药物也属于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但是不含有萘环;

【该题针对“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71405】

3、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BDE属于全合成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与天然的洛伐他汀比结构中内酯环开环,所以结构含有二羟基戊酸侧链;

【该题针对“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71404】

4、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重点考查阿托伐他汀的化学结构。

【该题针对“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71402】

5、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氯贝丁酯和非诺贝特都属于苯氧乙酸类的衍生物。

【该题针对“苯氧乙酸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71403】

6、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氯贝丁酯临床上用于高脂蛋白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用药时,易见消化道不良反应和出现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暂时上升,继续用药或停止用药可自行恢复。提供了一个发展苯氯乙酸类降脂药的先导化合物,推动了该类药物的发展。

氯贝丁酯结构中无手性碳原子。

【该题针对“苯氧乙酸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7052】

降血脂药物研究进展

降血脂研究进展 摘要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降血脂类药物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就从药物作用途径降血脂、降血脂药物分类对其进行系统介绍。 关键词:降血脂;药物作用途径;药物分类 1.前言 血脂是指正常人体内血液脂质的含量,血液脂质成分主要包括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另外还包括磷脂、游离脂肪酸等。目前国内以成年人空腹血清TC超过5.72mmol/L,TG超过1.70 mmol/L,即诊断为高脂血。脂质难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在血液循环中运转,因此血液中脂蛋白(LPa)含量也是血脂是否升高的重要体现,较为重要的脂蛋白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诱因之一[1]。研究发现血脂过高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组织器官供血不足,由此引发冠心病、脑中风、肾衰竭等。此外,高血脂还与高血压、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2]。目前降脂药物主要从以下三个途径发挥降脂作用,即外源性脂质的吸收、内源性脂质的合成、体内脂质的代谢、转运、和排泄。 2.从药物作用途径降血脂 2.1抑制外源性脂质的吸收 2.1.1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小肠组织对胆固醇的吸收能力可显著影响血液中胆固醇水平[3]。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主要减少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发挥作用。依折麦布是新型胆固醇吸收抑制剂。闫丰等[4]对慢性肾脏疾病2期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进行联合治疗观察。研究中对比了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脂及肾小球过滤率(GFR)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氟伐他汀对患者各个观察指标无显著治疗作用,加用依折麦布治疗则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降幅达15.4%。 2.1.2胆酸盐螯合剂 胆固醇为胆汁酸的唯一前体,在正常的消化过程中,胆汁酸分泌至肠道,大量胆汁酸从肠道吸收后重新进入肝脏。胆汁酸结合树脂可与肠道中的胆汁酸结合,阻断其重吸收,从而使血液中的LDL和TC的含量减少[5]。已上市的药物有考来烯胺、盐酸考来维仑、考来替兰等。 田哲[6]对辛伐他汀联合考来烯胺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进行评价。研究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分类及研究进展_赵志刚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常见的类型,动脉 硬化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的退行性和 增生性病变总称(简称AS),其常见的有动脉粥样 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小动脉硬化三种。最容易产 生粥样硬化的部位是冠状动脉、脑动脉,其次是肾 动脉、腹动脉、眼动脉和下肢动脉。 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较长过程。调整血脂代谢可以防治、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适用于动脉血管狭窄在70%以下的患者,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按作用的不同可分类如下。 1 影响脂质合成、代谢和清除的药 1.1 烟酸类及降低脂蛋白α药[1]:包括烟酸、烟酸肌 醇酯、阿昔莫司等。剂量与效应呈相关性,服用大 剂量烟酸能抑制VLDL合成,使血清TG、CH、LDL- C分别降低40%~60%、25%和25%,HLD-C升 高25%~30%,使HDL2/HDL3比值增加。但是 不良反应较多,易刺激胃粘膜、扩张皮肤血管、增 加血浆尿酸浓度及耐糖量等,所以少用。最近发现 烟酸能使脂蛋白α降低30%。为了能发挥这一特 长,1985年研制出了阿昔莫司,其化学结构与烟 酸相似,作用特点相同,而不良反应较轻。烟酸与 他汀类合用能增强降血脂作用而不增加副作用。 近年,为解决烟酸的常见不良反应多的问题, 国内外开发出了烟酸缓释制剂。 1.2 苯氧芳酸类[1]:又称贝特类,包括氯贝丁酯、非 诺贝特、吉非贝齐、环丙贝特、利贝特、苯扎贝特、 益多酯。氯贝丁酯是60年代研制出的本类最早产 品,其降低血浆TG和VLDL作用较强,降低LDL 作用较弱,同时能升高HDL-C。但是70年代末 WHO的大规模长期临床试验报告认为,氯贝丁酯 虽可使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降低20%,非致死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分类及研究进展 Drugs Classification &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artherosclerosis 赵志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00050) ZHAO Zhi-gang 性心肌梗塞减少25%;但是非心血管病致死的危险性增加,特别是癌症与胆结石症明显增加,所以该药已很少应用。随后研制出的吉非贝齐、非诺贝特和环丙贝特等,既保持了本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又减少了不良反应。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80年代经国际多中心试验证明,吉非贝齐能使TG降低43%、LDL-C降低10%和CH降低11%,以及使HDL-C升高10%,同时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率。但对高胆固醇血症不理想,且仍有胆石症发 生。最近有缓释制剂的研究应用。2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抑制剂[2]亦称他汀类(Stain),1976年由Endo等从桔青霉素菌的培养液中发现并提出了Compactin,证明它具有抑制HMG-CoA还原酶和降低血浆CH的作用,从此开拓了调血脂药的“抗生素”新途径。进一步改变菌种,采用半合成和全合成的路线,发展同类品种。临床应用的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HMG-CoA抑制剂调节血脂的强度顺序为:西立伐他汀(因毒性大,临床停止使用)>阿伐他汀>氟伐他汀>辛伐他汀。此类药物适用于各型高胆固醇血症。临床试验表明,该类药物对冠心病有明显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效应,能阻滞AS的发展,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好,不增加非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严重的罕见不良反应为横纹肌溶解,与剂量有相关性,多发生于合并用药者。此外,少数患者可出现肝功能改变,超大剂量可引起白内障。 赵志刚(1966-),男, 湖南祁阳人,主任药师, 主要从事临床药理与临 床药学,中国药学会医 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七节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一、概述 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主要用于治疗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正在升高,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乡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为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给予重视。将血脂长期控制于适当水平,不仅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且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 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调脂药物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 (一)血脂异常的定义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俗称高脂血症。实际上高脂血症也泛指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二)血脂异常的分型 按临床可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具体见表1。按病因又可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和继发性高脂血症。 血脂的基本检测项目为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表1 血脂异常的临床分型 (三)血脂异常的检出 1、血脂异常的检出 (1)建议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1次空腹血脂,包括TC、LDL-C、HDL-C和TG测定。(2)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均进行血脂检查。 (3)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4)对于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24h内检测血脂。 2、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 (1)己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2)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调血脂药物习题

1、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应首选?D A.吉非贝齐 B.烟酸 C.普罗布考 D.洛伐他汀 E.阿昔莫司 2、对他汀类药物药理作用叙述错误的是?B A.调血脂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B.抑制乙酰辅酶A羟化酶,减少TG及LDL的合成 C.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血管内皮对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 D.抑制HMG-CoA原酶减少内源性CH合成 E.降低血浆C反应蛋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炎性反应 3、具有抗血栓作用的调血脂药物?A A.苯扎贝特 B.硫酸多糖 C.普罗布考 D.考来烯胺 E.烟酸 4、能明显降低血浆甘油三酯的药物是?E A.胆汁酸结合树脂 B.抗氧化剂 C.赛伐他汀 D.乐伐他汀 E.苯氧酸类 5、能降LDL也降HDL的药物是?B A.烟酸 B.普罗布考 C.赛伐他汀 D.非诺贝特 E.考来替泊 6、对高胆固醇血症造成心肌梗死患者首选的是?A A.考来烯胺 B.洛伐他汀 C.烟酸 D.亚油酸 E.普罗布考 7、属于非卤代的苯氧戊酸衍生物的降血脂药物是?D A.氯贝丁酯 B.非诺贝特 C.辛伐他汀 D.吉非罗齐 E.氟伐他汀 8、以下药物属于天然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A A.洛伐他汀 B.辛伐他汀 C.氟伐他汀 D.普伐他汀 E.阿托伐他汀 9、简述他汀类药物降血脂药物作用机制? 答: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酶系中的限速酶,他汀类药物通过对其的抑制作用,使胆固醇合成减少,血清和组织细胞内胆固醇浓度均降低,促进浓度依赖性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活性提高,加速LDL的分解代谢,并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生成,使VLDL 转化成LDL减少,从而进一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10.调血脂药物分类? 答: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药物: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他汀类阿托伐他汀促甘油三酯代谢药:苯氧基烷酸类氯贝丁酯 抑制内源性甘油三酯合成药:烟酸类烟酸 促进胆固醇代谢药:胆汁酸结合树脂考来烯胺 甲状腺素类右旋甲状腺素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西米贝

调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考点归纳

第十九章调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降血脂作用,是使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降低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2.减少脂类的合成 3.促进脂质的代谢 药物分三类: 1.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类 2.苯氧乙酸类 3.其他类 第一节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抑制HMG-CoA还原酶(体内生物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可有效地降低胆固醇的水平,对原发性高胆固醇酯血症的疗效确切。 本考点学习建议 1、药物的词干“他汀” 2、他汀类药物的共同副作用: 所有他汀类药物均有一定程度的横纹肌溶解副作用。 3、首先重点掌握洛伐他汀的结构、性质、代谢对活性的影响,其它“他汀”类代表药均与之有关联。 (一)洛伐他汀 考点:1、结构特征:①多氢萘和六元内酯。 ②有8个手性中心,用右旋(+)体。

2、性质:①六元内酯环(吡喃环)上羟基氧化生成二酮吡喃。 ②水溶液酸碱催化下,内酯环水解,生成羟基酸,羟基酸是体内产生作用的形式,是代谢生成活性产物的形式(前药)。 (二)辛伐他汀 考点:1、是洛伐他汀结构改造得到,结构特征同洛伐他汀,多氢萘和内酯,侧链羧基多一个甲基。 2、内酯水解开环产生活性。(前药) (三)氟伐他汀

考点:1、第一个通过全合成得到的他汀类药物 2、是用芳环(吲哚)替代洛伐他汀分子中的萘环,并将内酯环打开得到的羟基酸。非前药,直接产生活性。 3、水溶性好。 (四)阿托伐他汀钙 (五)瑞舒伐他汀钙(新)

共同考点:1、是全合成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2、具有二羟基戊酸侧链,非前药,直接产生活性。 3、不同点:刚性部分阿托伐他汀是吡咯,瑞舒伐他汀是嘧啶。 4、用途:阿托伐他汀钙用于心肌梗死后不稳定型心绞痛及血管重建术后,瑞舒伐他汀用于经饮食控制不能控制血脂异常。 小结:构效关系(10条) 1、按来源不同分两类:第一类从微生物得到的洛伐他汀,半合成的辛伐他汀,均含多个手性中心的氢化萘环(下图环A)。第二类是全合成的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钙,均有含氮杂环(下图环B)这三个结构较简单,便于合成。 2、都具二羟基戊酸(或其内酯环)基本药效结构片段。 3、3,5-二羟基羧酸是产生酶抑制活性的必需结构,含内酯的化合物须经水解才能起效,是前体药物(见洛伐他汀)。 4、3,5-二羟基的绝对构型与洛伐他汀中3,5-二羟基的构型一致。 5、改变C5与环系之间两个碳的距离会使活性减弱或消失。

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血脂界常是导致动脉谓样锁化的主雯因素之一 血脂界常是导致动脉常样硕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引起或加速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的进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011ESC/EAS指南提出.届危/极岛危商胆固醇血症患者的LDL-C @标值应更低. 疗效不佳时爪纯加大单?药剂量疗效有限.副作用増加,将不同作用机制的降脂药物联合应用是大势所趋,1+1能否大于2?看葆至能复方制剂(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的临床数据! 2011ESC/EAS指南:对于高危/极高危患者,LDL-C治疗目标应更严格 2011年6丿J28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动脉粥样硕化学会(EAS)携于?发布了欧洲首个血脂界常管理指南。该抬南汲取了十前多项循证医学研尤的成果,収消广'血脂合适范FT'的描述?更加强调根据危险分层抬导治疗策略.建议采用SCORE系统将心血管风险分为极舟危.商危、中危或低危. 并以此抬导治疗策略的制定:明确地进一步下调了各危险程度患者的LDL-C @标值,对于岛?危/极岛危患者,LDL-C 治疗目标应更严格:对于极商危患者.目标值为LDL-C<1.8mmol/L(70 mg/dL)和/或下降>50%。 >>査看更多我国血脂异常控制现状与指南建议相差甚远 第二次中国临床血脂控制状况参中心协作研究进行的调査显示,按照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界常防治指南》推荐的LDL-C目标值■总达标率为50%?低危.中危.商危和极商危组达标率分别为91%、77%、49%和38%o总之.危险分层越商者.达标率越低,如何提商商危和极岛危患者的胆固醇治疗达标率应是今后临床匸作的重点。为提高我国血脂达标孤,专家提出几大对策,包括关注生活方式改变.合理选择药物剂量、联合应用调脂药物等。 VS辛伐他汀:依折麦布/辛伐他汀抑制胆固醇吸收及合成疗效更优 该研尤探讨了不同剂址的依折麦布/辛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患者LDL-C及其它脂蛋白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剂量依折麦布/辛伐他汀较辛伐他汀更有效降低患者血浆中LDL-C水平.LDL-C达标的患者比例商于辛伐他汀组?并改善总胆固醉、廿汕三醛、ApoB. HDL-C等抬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査看更多VS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辛伐他汀更有效调整胆固醉水平 该研尤比枚了依折麦布/辛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方案调整原发性高胆固醉血症患者胆固醇水平的疗效,结果显:示依折麦布/辛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比较更有益于帮助岛风险患者达到LDL-C水平目标、LDL-C <70 mg/dL达标率更高,其它血脂水平的改善也更明显。 >>查看更多VS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辛伐他汀更有效抑制胆固醉合成及吸收(VYVA研宪) 该研究对比依折麦布/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调节机体胆固醉水平的疗效,结论提示: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相比阿托伐他汀见显着降低患者LDL-C水平?达到目标LDL-C(LDL-C <100 mg/dL及<70 mg/dL)水平患者百分比见商,有效调整HDL-C和总胆固醉水平、减少CRP,且对肝脏和肌肉无不良影响,安全性良好。 >>査看更多 依折麦布和辛伐他汀联合用于家族性高胆固静血症 该研尤主要验证了依折麦布对延缓动脉粥样换化进程的疗效。对有家族性商胆固醇血症的患者,采用依折麦布和辛伐他汀治疗后,内膜和中膜没有出现厚度的变化,但是相比于单?一的辛伐他汀,LDL-C 和C 反应蛋白明显下降。 针对他汀类单药治疗无效的高风险患者:依折麦布/辛伐他汀调脂疗效优于瑞舒伐他汀(IN-CROSS研究)该研尤针对之前他汀类单药治疗无效的岛风险患者,对比了依折麦布/辛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的疗效. 结论提示.相比于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辛伐他汀调整对他汀类单?药治疗无效的髙风险患者LDL-C 水平更加商效.助力患者更快达到LDL-C控制目标。

降血脂用药指南

降血脂用药指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的发病率日益增高,而高血脂又是脑卒中、冠心病、动脉硬化、心肌梗死的重要病因之一,并能够加重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肝硬化、胰腺炎等疾病病情的恶化。所以广大高血脂患者十分注意通过调节饮食、运动、服用各种降血脂药物等方法控制血脂。然而有的患者单凭广告宣传或病友介绍,不分情况盲目服用降血脂药物,不仅不会有疗效,还会因药物的副作用雪上加霜。https://www.doczj.com/doc/363333288.html, 养生保健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使血浆中的脂类浓度高于正常,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三个类型。因而降血脂药物根据药理作用不同,分为主要降低胆固醇和主要降低甘油三脂两大类。由于降血脂药物种类繁多,专属性强、不良反应较多,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化验血脂分清自己属于哪一类型的高血脂,对症下药才有疗效。 主要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患者的总胆固醇高于230毫克/分升时为高胆固醇血症。降胆固醇的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和胆汁酸螯合剂两类。他汀类的代表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主要作用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不良反应较少,多为肌肉疼痛。胆汁酸螯合剂类的代表药物有考来稀胺、考来替泊,主要作用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不良反应是刺激性臭味和消化道反应。 主要降低甘油三脂的药物:患者的甘油三脂高于160毫克/分升时为高甘油三脂血症。降甘油三脂的药物包括贝特类、烟酸类和海鱼油-ω-3脂肪酸,药物的作用都是降低脂类的合成和释放、加速脂类的代谢和排出。贝特类的代表药物有吉非贝齐、非诺贝特、苯扎贝特,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和肝肾功能改变。烟酸类的代表药物有烟酸肌醇脂、阿西莫司等,不良反应除消化道反应外还有皮肤潮红和瘙痒。海鱼油-ω-3脂肪酸是俗称的深海鱼油,长期服用有导致视力下降和出血的可能。 降低混合型高脂血症的药物:患者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均高于正常时常需要联合用药,可以根据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比例,使用他汀类、胆汁酸螯合剂、贝特类和烟酸类药物,但要警惕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与烟酸、吉非贝齐合用时,易发生危及生命的横纹肌溶解症;需联合用药时,剂量宜小,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肌无力、肌痛现象,并定期检查血清丙谷转氨酶、肌酐激酶等安全指标,以便调整剂量或更换药品。健康知识https://www.doczj.com/doc/363333288.html, 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服用降血脂药时应特别注意用药剂量,不宜超过成人正常量的四分之三;血脂异常较轻时可首选一些降脂作用较弱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如:弹性酶、潘特生、海鱼油等。长期服用生山楂、草决明、红曲、泽泻等中药降血脂,更适合于老年患者。

新型调血脂药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Pharmacy Information 药物资讯, 2018, 7(4), 74-78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363333288.html,/journal/pi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363333288.html,/10.12677/pi.2018.74014 Research Progress of Application of Novel Lipid-Regulating Drugs Bo Shang, Changqi Sui, Tong Mu, Hui Yang* Pharmacy College,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Received: Jun. 25th, 2018; accepted: Jul. 3rd, 2018; published: Jul. 10th, 2018 Abstract Dyslipidemia is recognized by the world medical community as the “culprit” that causes atheros-clerosis and various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Current clinical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dyslipidemia include statins, fibrates, nicotinic acid, and bile acid sequestrant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iscovery of some new targets for cholesterol metabolism, many drugs with new mechanisms have also been developed for clinical trials or marketing.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novel lipid regulating drugs. Keywords Lipid-Regulating Drugs,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 (PSCK-9) Inhibitor, Cholesterol Absorption Inhibitor, Omega-3 Fatty Acids, 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 (MTP) Inhibitor 新型调血脂药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商博,隋常琪,牧童,杨慧* 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收稿日期:2018年6月25日;录用日期:2018年7月3日;发布日期:2018年7月10日 摘要 血脂异常被世界医学界公认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各种疾病的“元凶”。目前临床上的用于治疗血脂异常的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及胆汁酸螯合剂等。近年来,随着胆固醇代谢的一*通讯作者。

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27章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发病率及死亡率很高,血脂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致病因子。 包括的内容有调血脂药、抗氧化药、多烯脂肪酸类、保护动脉内皮药及( 粘多糖和多糖类) 第一节调血脂药 血脂(血浆脂质) 以胆固醇酯(CE)、甘油三酯(TG)为核心,外有磷脂(PL)、载脂蛋白(apo),以脂蛋白形式溶于血浆转运和代谢。 根据脂蛋白密度、电泳迁移性分为: 乳糜微粒(CM): 主要含甘油三酯(90%) 高密度脂蛋白(HDL):促胞内胆固醇转运和代谢,有抗动粥作用, 其载脂蛋白为apoA-1。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转运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可转化为LDL, 促动粥形成,载脂蛋白为apoB,apoC。 低密度脂蛋白(LDL):含胆固醇高(45%),易析出胆固醇,促进动 粥形成,载脂蛋白是apoB。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是VLDL中间代谢物,富含胆固醇,促动 粥形成。 血脂增高,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LDL,IDL,VLDL,apoB: 升高,与形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

切,称高脂蛋白血症。HDL↓apoA ↓: 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高脂蛋白血症的分类 分型脂蛋白变化血脂变化 ⅠCM ↑TG↑↑↑,TC↑ Ⅱa LDL↑TC↑↑ Ⅱb VLDL↑, LD↑TG↑↑, TC↑↑ⅢIDL↑TG↑↑, TC↑↑ⅣVLDL↑TG↑↑ ⅤCM ↑, VLD↑TG↑↑, TC↑ Ⅰ高甘油三酯血症(外源性)最为少见 Ⅱa 原发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较为常见 Ⅱb 原发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较为常见 Ⅲ高胆固醇血症及高甘油三酯血症较少见 (内源性结节性黄色瘤) Ⅳ高甘油三酯血症(内源性)最常见 Ⅴ高甘油三酯血症(外、内源混合型) 高脂蛋白血症继发性较常见: 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少见: ☆先天性基因缺陷,如高甘油三酯血症外源性(原发性高乳糜

常用的降脂药

常用的降脂药 高脂血症是常见的代谢异常,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高血脂症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极大地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高脂血症因发生异常改变的血脂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 1.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正常人的血总胆固醇应低于5.2mmol/L,如超过5.7mmol/L,即可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 2.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指血甘油三酯超过1.7mmol/L)。 3.混合型高脂血症(指既有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又有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密度脂蛋白小于40mg/dl)。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物有许多,归纳起来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 他汀类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即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是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限速酶,即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调脂药物。由于这类药物的英文名称均含有“statin”,故常简称为他汀类。现已有5种他汀类药物可供临床选用:(1)洛伐他汀(lovastatin),常见药物有美降之、罗华宁、洛特、洛之特等,血脂康的主要成分也是洛伐他汀。(2)辛伐他汀(simvastatin),常见药物为舒降之、理舒达、京必舒新、泽之浩、苏之、辛可等。(3)普伐他汀(pravastatin),常用药有普拉固、美百乐镇。(4)氟伐他汀(fluvastatin),常见药有来适可。(5)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常见药为立普妥、阿乐。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药物。该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度胃肠反应、头痛。与其他降脂药物合用时可能出现肌肉毒性。 2 贝特类贝特类药物的主要适应症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目前临床应用的贝特类药物,主要有环丙贝特、苯扎贝特、非诺贝特及吉非贝齐。据临床实践,这些药物可有效降低甘油三酯22%~43%,而降低TC仅为6%~15%,且有不同程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反应、恶心、腹泻,严重者可导致肝损害。 3 烟酸类烟酸类药物属B族维生素,当用量超过其作为维生素作用的剂量时,可有明显的降脂作用。该类药物的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除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I 型高脂蛋白血症以外的任何类型高脂血症。但是,该药的速释制剂不良反应大,我们一般不单独应用。对于烟酸的降脂作用机制,目前医学界尚不十分明确。缓释制剂大大减少,主要为颜面潮红。 4 胆酸螯合剂这类药物也称为胆酸隔置剂。有考来烯胺(Cholestyramine),常用药物有降胆宁。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反应、恶心、便秘或腹泻,肠梗阻或头痛等。 5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此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肠道内饮食和胆汁中胆固醇的吸收,来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目前,该类药物上市很少。 总之,调脂治疗应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根据血脂异常类型、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调脂治疗的目标来选择调脂药物。在治疗中应充分发挥他汀类的作用,做到早期、足量、合理使用。尽早使用调脂药,起始剂量应充分。对于介入术后或搭桥患者,强化降低胆固醇治疗,比常规剂量有更大获益。在治疗达标后,还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一个长久的治疗计划,有效地长期控制血脂,使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达标后,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就应继续使用他汀类药物。只要LDL-C不低于50mg/dl(1.30mmol/L),可不必减量。 贝特类降脂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进展 贝特类(纤维酸衍生物)作为一类常用的调脂药,能显著降低甘油三酯,中度降低总胆固

2020《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答案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下列哪个不属于降血脂药物() A . 苯氧芳酸类如非诺贝特 B .三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如辛伐他汀 C . 烟酸类 D .芳基乙酸类 2 . (单选题)患者,男性,52 岁,诊断为混合型高脂血症,医生为其同时开具了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请问该患者应如何服药() A .他汀类和贝特类均在晚上服用

B .早晨服用贝特类药物,晚上服用他汀类药物 C .早晨服用他汀类药物,晚上服用贝特类药物 D .随时服用均可 3 . (单选题)患者,男性,56 岁,急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入院,行 PCI 术,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并强化他汀治疗,为避免和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应选择的他汀类药物是() A .辛伐他汀 B .普伐他汀 C .阿托伐他汀 D .洛伐他汀 4 . (单选题)不会引起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的药物是() A .红霉素 B .酮康唑

C .环孢素 D . 苯妥英钠 5 . (单选题)为了防止药源性疾病发生,处方他汀类调节血脂药时,应该询问病人() A .是否有肺功能不全 B .是否有兴奋和耳鸣现象 C .是否有肌无力和肌肉触痛 D .是否有荨麻疹和其他过敏反应 6 . (单选题)患者,女性,62岁。诊断为高血脂合并心房纤维性颤动。予辛伐他汀片 40 mg,qn + 盐酸胺碘酮片 0.2 g,tid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辛伐他汀片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3A4(CYP3A4)代谢,而盐酸胺碘酮片是该酶的强大抑制剂

27第二十七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二十七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内容提示及教材重点】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状动脉、脑动脉等大、中动脉主要因单核细胞浸润连同受损内皮细胞摄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形成粥样斑块致使靶器官供血不足甚至导致急性临床事件的心脑血管疾病。抗AS药主要有:调血脂药、抗氧化药、多烯脂肪酸类和动脉内皮保护药。 (一)调血脂药:包括HMG-CoA还原酶抑制药(他汀类)、胆汁酸结合树脂、苯氧酸类(贝特类)和烟酸类。 他汀类在肝脏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使胆固醇(Ch)合成减少,反馈性调节导致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减少,临床用于:1、调血脂(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III型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性和肾性高脂血症);2、其它:肾病综合征、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缓解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骨质疏松等。 胆汁酸结合树脂主要有考来烯胺(消胆胺),口服不吸收,与胆汁酸牢固结合阻滞胆汁酸的肝-肠循环,抑制Ch吸收,加速肝内Ch降解,反馈性降低LDL。与他汀类合用有协同作用,但不宜同时口服。临床适用于IIa、IIb型及家族性杂合子高脂蛋白血症。 贝特类包括氯贝特(安妥明,已少用)、吉非贝特、苯扎贝特、非诺贝特等。主要降低三酰甘油(TG)及VLDL,轻度升高HDL-C,临床主要适用于原发性高TG血症、Ⅲ、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烟酸类主要有烟酸,大剂量能降低血浆TG和VLDL,升高HDL,与他汀类或贝特类合用可提高疗效。为广谱调血脂药,对Ⅱb和Ⅳ型最好。 (二)抗氧化药:主要有普罗布考。抑制氧化LDL生成及其引起的一系列血管病变过程,降低血浆TC和LDL-C,对血浆TG和VLDL一般无影响。临床用于各型高Ch血症,包括纯合体和杂合体家族性高Ch血症。对继发于肾病综合症或糖尿病的Ⅱ型脂蛋白血症也有效。 (三)多烯脂肪酸类:降低血浆TG、VLDL,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适用于高TG高脂血症。 (四) 动脉内皮保护药:多从动物脏器或藻类中提取或半合成的硫酸多糖,如低分子量肝素、天然类肝素(如冠心舒,是从猪肠黏膜提取的硫酸乙酰肝素、硫酸皮肤素、硫酸软骨素的混合物),因具有大量阴电荷,结合在血管内皮表面而保护血管内皮。临床用于缺血性心脑血

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 发表时间:2019-09-09T11:45:32.68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8期作者:庹田 [导读] 故而大部分的高脂血患者并没有相关症状与异常的体征发生,一般患者的高脂血都是在血液生化检验时才发现的。 广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川广安 638000 高血脂是我国现目前老年人患有疾病之一,并且患病率在近几年一直呈现着不断上升地趋势,我国现目前成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达到了19%,推测我国现目前患有血脂疾病的人数大概有1.5亿,可见血脂疾病对于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另外高血脂症是被人们称为“无声杀手”的,因为高血脂症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真正原因,高血脂症对人体的伤害是隐秘、慢性进行到全身的,高血脂的直接危害就是加速了人体全身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的主要因素,脂质可以再人体的血管璧上慢慢地累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多变大以后就是使得血管内径慢慢变狭窄,如果严重的话甚至会对血管造成堵塞,从而使得患者还会患上 冠心病以及周围血管病等,因为高脂血症时黄色瘤的产生概率并不高,动脉粥样硬化的的产生与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故而大部分的高脂血患者并没有相关症状与异常的体征发生,一般患者的高脂血都是在血液生化检验时才发现的。 一、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回事? 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理是人体的动脉壁产生了斑块,斑块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胆固醇与胆固醇酯,根据我国现目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研究,分析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损伤中沉积的大部分脂类都是源自于人体的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人体血浆中提升的脂质以LDD与VLDL、或者经过动脉内膜表面脂蛋白脂酶的效果化解成残片的状态入侵到人体动脉壁的胶原与弹力纤维上造成平滑细胞的产生,平滑肌细胞与来自血液的单核细胞吞噬掉脂质转化为泡沫细胞,随即脂蛋白再次降解从而释放出胆固醇、胆固醇酯、甘油三酯以及其他的脂质,另外LDL海域动脉壁的蛋白多糖进行了有机结合,生成不溶性沉淀对纤维组织进行刺激增生。动脉内膜损伤血小板活化因子增多,血小板在该处粘附从而聚集在一起。随后发生纤维蛋白沉积造成了微血栓,血栓脱落后就导致了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以及急性外周动脉闭塞。所以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患者应当重视心脑血管并发症与下肢血管病变,当身体出现退凉、无力、无力出远门时就应当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断检测,发现病情以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情况,避免对人体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 二、造成动脉硬化的原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基础就是建立在动脉粥样硬化上,而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真正病因现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不过当前医学专家们都认为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就含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另外人体的肥胖、精神状态、内分泌、遗传等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下对动脉粥样硬化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重视这些疾病与问题,随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三、高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 高血脂又被人们高血脂症,现目前高血脂已经被医学界公认为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人体血浆所包含的脂质便称之为血脂,血脂主要是由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以及游离脂肪所组成的,上述的脂类都是人体营养的必需营养物质,但是人体的血脂一单过多的话那么就会使得人体的脂质代谢杂乱,血液粘稠度提高,脂类物质在人体血管内壁产生累积,从而形成了斑块,这样的过程就被称之为动脉粥样硬化。随后当这些斑块逐渐变大变多以后就会使得血管内径慢慢变狭窄,如果严重的话甚至会对血管造成堵塞,从而使得患者还会患上冠心病、脑血栓、心绞痛、脑溢血以及周围血管病等。 四、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生活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第一:减少饮食上对于脂肪的摄取,少吃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尽量不要吃要炸食品,并且还不能吃胆固醇过高的食物。例如;虾、内脏、蛋黄等。 第二:生活中不吸烟,不吸二手烟,少饮酒。 第三:坚持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不能过度的剧烈运动,把握好自身的情况,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展开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

药理-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习题集 附答案

第十四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是(D) A.洛伐他汀 B.烟酸 C.普罗布考 D.考来烯胺 2.下列哪种药物可阻断肠道胆固醇的吸收(B) A.烟酸 B.考来烯胺 C.洛伐他汀 D.吉非贝齐 3.能产生抗氧化调血脂的药物是(D) A.考来替泊 B.烟酸 C.吉非贝齐 D.普罗布考 4.关于洛伐他矴的叙述,错误的是(C) A.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B.用于治疗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疗效好 C.用于治疗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疗效好 D.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 5.下列药物中具有抗LDL氧化修饰作用的是(A) A.普罗布考 B.烟酸 C.洛伐他汀 D.美伐他汀 6.下列哪种药物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合用可增强降脂作用(A) A.考来烯胺 B.非诺贝特 C.烟酸 D.氯贝丁酯 7.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应首选(B) A.洛伐他汀 B.烟酸 C.普罗布考 D.吉非贝齐 8.能抑制HMG-CoA还原酶而减少胆固醇合成的药物是(A) A.烟酸 B.辛伐他汀 C. 考来烯胺 D.氯贝丁酯 9.能增强肝HMG-CoA还原酶活性的药物(C) A.考来烯胺 B.烟酸 C.氯贝丁酯 D.洛伐他汀 10.能产生骨骼肌溶解的药物是(A) A.辛伐他汀 B.考来替泊 C.吉非贝齐 D.普罗布考 11.关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C) A.普罗布考是抗氧化剂 B.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使之消退

C.保护动脉内皮药不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D.HMG-CoA还原酶是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 12.下列哪种药物具有抗LDL氧化修饰作用(A) A.普罗布考 B.美伐他汀 C.乐伐他汀 D.氯贝丁酯 13.能明显提高HDL的药物(B) A.氯贝丁酯 B.烟酸 C.考来烯胺 D.不饱和脂肪酸 14.氯贝特的不良反应中哪一项是错误的是(A) A.皮肤潮红 B.皮疹、脱发 C.视力模糊 D.血象异常 15.能明显降低血浆胆固醇的药是(D) A.烟酸 B.苯氧酸类 C.多烯脂肪酸 D.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二)、多项选择题 1.苯氧酸类的降血脂特点是(ABCDE) A.能著降低TG、VLDL 、LDL、升高HDL B.对单纯高TG血症病人的LDL无明显影响 C.对单纯高TC血症病人可使其LDL下降15% D.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E.降低血浆黏度作用 2.普罗布考的药理作用是(ABDE) A.降低TC(总胆固醇) B.降低LDL-C C.降低BLDL D.抗氧化作用 E.降低HDL-C 3.具有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有(ABCD) A.调血脂药 B.抗血小板药 C.抗氧化药 D.硫酸多糖 E.脂肪酸 4.具有抗血管内皮损伤的硫酸多糖类药物有(ACDE) A.肝素 B.华法林 C.硫酸软骨素 D.硫酸葡聚糖 E.硫酸类肝素 5.考来烯胺降血脂作用是(ABC)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 很多人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很了解,也没有放太大的心思在这上面,因此,往往到发展到严重的情况,才明白过来,原来它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见的最重要的一种,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性及大中等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常导致血栓形成、供血障碍等。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本病常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脑力劳动者较多见,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为老年人主要病死原因之一。 是什么原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1、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高血压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而动脉因粥样硬化所致的狭窄又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因此二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形影不离。高血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于大、中动脉,包括心脏的冠状动脉、头部的脑动脉等这些要塞通道。高血压致使血液冲击血管内膜,导致管壁增厚、管腔变细。管壁内膜受损后易为胆固醇、脂质沉积,加重了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因此,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 2、糖尿病 糖尿病人容易并发动脉硬化遍布全身,包括脑部、心脏、肾脏、末动脉粥样硬化稍血管,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脂肪代谢的障碍,其次为高血压。在糖尿病人中,发生脂肪代谢异常的,以体内胰岛素分泌极为低下和体型肥胖的病人居多。在胰岛素分泌极端欠缺的情形下,分解脂肪酵素的活性会增高,以致有大量脂肪酸游离出来。因此,在这种情形下,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约有1/3涌进肝脏里,合成为三酸油脂(俗称中性脂肪),三酸油脂进而合成为极低密度脂蛋白。但体型肥胖的病人,虽有较高浓度的胰岛素,但体内组织对胰岛素的作用有相当的抗拒性,在胰岛素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的情况下,游离脂肪酸也会升高,是与胰岛素分泌低下的情况殊途同归的。三酸油脂及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也会增高,这是一般糖尿病人脂肪代谢异常的特征。有少部分的病人也可

血脂异常管理和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指南

2012AACE指南 血脂异常管理和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指南 美国临床内分泌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DYSLIPIDEMIA AND PREVENTION OF ATHEROSCLEROSIS (AACE指南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为绪言,第三世界部分为方法,第3部分为执行纲要,第4部分为证据基础。本译文仅译出了前三部分。原文中有大量表格,译文中从略——译者注) 缩略语 AACE=美国临床内分泌协会; ATP=成人治疗组; Apo=载脂蛋白; BEL=最佳证据水平; CAD=冠心病; CPG=临床实践指南; CRP=C反应蛋白; CVD=心血管病; EL=证据水平(1=强、2=中、3=弱、4=无证据); 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RT=激素替代治疗; IMT=内中膜厚度;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p-PLA2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MI=心肌梗死; NCEP=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 QALY=质量调整生命年; V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Q=问题 R=推荐 1.绪言 在美国估计每年会有785 000人新发CAD事件,约470 000人有复发性心梗。2007年美国CAD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6。虽然卒中率正在下降,2007年的死亡数字表明,美国卒中死亡人数占了总死亡人数的1/18。估计美国20岁及以上的成人有3360万人TC水平在240 mg/dL以上,占了人群的15%。血脂异常是一项主要的CAD 危险因素,甚至是CAD的先决条件,在其它主要危险因素开始起作用之前就已发生。流行病学资料还提示,高胆固醇血症或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本身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日益增多的证据还表明,引起血浆TG和LDL-C水平升高和HDL-C水平降低的胰岛素抵抗,是周围血管病、卒中和CAD的重要危险因素。 30年来全国血脂水平趋势分析显示,TC和LDL-C改善,部分可用降脂治疗稳定增加(自我报告的降脂药使用率为38%)来解释。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基本知识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基本知识 任务五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 (2)了解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分类及代表药; (3)了解其他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能力目标 (1)能为患者选择合理有效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2)使用抗动脉粥样硬化药时能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 案例引导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谓三高人群越来越多,三高即在存在高血压、高血糖的同时还存在高血脂。针对具有上述特征的患者,应该如何治疗?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案例分析:某老年男性患者,长期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在近期检查中发现血脂也偏高。医生可建议患者在进行抗高血压及降糖治疗的同时,再实施降脂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为有部分调血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可造成肝、肾功能障碍,故应加强定期检查。除此之外,患者还应注意生活习惯的改变,如锻炼身体、清淡饮食、低脂饮食、戒烟限酒等。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一种,特点是大、中动脉内膜出现含胆固醇、类脂肪等黄色物质,主要由脂肪代谢紊乱、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病理基础。因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至关重要。 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统称为抗动脉粥样硬化药(antiatherosclerotic drug),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药物:调血脂药、抗氧化药、多烯脂肪酸、黏多糖和多糖类等。 一、调血脂药 血脂是血浆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包括游离胆固醇(free cholesterol,FC)、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CE)、磷脂(phospholipid,PL)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等。它们以CE和TG为核心,外包FC和PL,形成球状颗粒,在血液中与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结合成为各种脂蛋白(lipoprotein,Lp)。血脂是以脂蛋白的形式溶于血浆,并进行转运的。血浆脂蛋白可分为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ntermediate density lipoprotein,I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以及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