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大盘点

新课标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大盘点

新课标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大盘点
新课标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大盘点

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大盘点

必考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命题新动向】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当然也是新课标高考的必考内容.物体的位移、速度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是重要概念.从近三年高考看,单独考查本章知识较少,较多地是将本章知识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典型实例,牛顿运动定律,电场中、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典题1】2010年11月22日晚刘翔以13秒48的预赛第一成绩轻松跑进决赛,如图所示,也是他历届亚运会预赛的最佳成绩。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最佳成绩,取决于他在110米中的( )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解题思路】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根据x=Vt 可知,x 一定,v 越大,t 越小,即选项C 正确。 【答案】C

必考二、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

【命题新动向】 受力分析是高考中不可能不考查的一个重要考点,几乎渗透到每个试题中,通过物体的共点力平衡条件对物体的受力进行分析,往往需要有假设法、整体与隔离法来获取物体受到的力,有的平衡问题是动态平衡,试题往往设置“缓慢”的字眼来表达动态平衡,需要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来解题。 【典题2】如图所示,光滑的夹角为θ=30°的三角杆水平放置,两小球A 、B 分别穿在两个杆上,两球之间有一根轻绳连接两球,现在用力将B 球缓慢拉动,直到轻绳被拉直时,测出拉力F =10N 则此时关于两个小球受到的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A 受到重力、杆对A 的弹力、绳子的张力

B 、小球A 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为20N

C 、此时绳子与穿有A 球的杆垂直,绳子张力大小为203

3N

D 、小球B 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203

3

N

【解题思路】对A 在水平面受力分析,受到垂直杆的弹力和绳子拉力,由平衡条件可知,绳子拉力必须垂直杆才能使A 平衡,再对B 在水平面受力分析,受到拉力F 、杆的弹力以及绳子拉力,由平衡条件易得杆对A 的弹力N 等于绳子拉力T ,即N =T =20N ,杆对B 的弹力N B =203

3

【答案】AB

必考三、x -t 与v -t 图象

【命题新动向】纵观高考试题,没有哪一份试题中没有图象。图象作为一个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是高考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体现。各种图象的共同点基本上围绕斜率、图线走势以及图线与横纵坐标围成的面积这三个方面。 【典题3】图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4s 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 、4s 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C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D 、4s 内通过的路程为4m ,而位移为0

【解题思路】在v -t 图中判断运动方向的标准为图线在第一象限(正方向)还是第四象限(反方向),该图线穿越了t 轴,故质点先向反方向运动后向正方向运动,A 错;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分为第一象限(正方向位移)和第四象限(反方向位移)的面积,显然t 轴上下的面积均为2,故4s 末质点回到了出发点,B 错;且4s 内质点往返运动回到出发点,路程为4m ,位移为零,D 对;判断加速度的标准是看图线的斜率,正斜率表示加速度正方向、负斜率比啊是加速度反方向,倾斜度表达加速度的大小,故4s 内质点的节哀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方向为正方向,而初速度方向为反方向的2m/s ,C 错。 【答案】D

F θ

A B

必考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与运用

【命题新动向】熟练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是处理问题的关键,对运动的问题一定要注意所求解的问题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典题4】生活离不开交通,发达的交通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一系列的交通问题也伴随而来,全世界每秒钟就有十几万人死于交通事故,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上亿元。某驾驶员以3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前方70m 处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如果驾驶员看到前方车辆停止时的反应时间为0.5s ,该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已知该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

【解题思路】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

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汽车停下来的实际位移为:。 由于前方距离只有70m ,所以会有安全问题。 必考五、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

【命题新动向】高考要求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理解重力加速度的含义。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①从静止开始,即初速度为零.②物体只受重力作用.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③加速度为g 。 【典题5】某人站在十层楼的平台边缘处,以0v =20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求抛出后石子距抛出点15m 处所需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 2

).

【解题思路】考虑到位移是矢量,对应15m 的距离有正、负两个位移,一个在抛出点的上方,另一个在抛出点的下方,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公式,有

201

2

x v t gt =-

将x =15m 和x =-15m 分别代入上式,即

21

1520102

t t =-?

解得1t =1s 和2t =3s ,-2

11520102

t t =-?

解得3t =(27+s 和4(27)t s =(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石子距抛出点15m 处所需的时间为1s 、3s 或(27+s

必考六、牛顿第二定律

【命题新动向】 牛顿第二定律是高中物理的力学核心定律, 不仅仅在选择题中属于必考内容,在计算题中也必定涉及到,对单个或多个对象的研究以及瞬时性、矢量性、独立性等特性时考查的重点。

【典题6】如图所示,三物体A 、B 、C 均静止,轻绳两端分别与A 、C 两物体相连接且伸直,m A =3kg ,m B =2kg ,m C =1kg ,物体A 、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地面光滑,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B 物体拉动,则作用在B 物体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值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 =10m/s 2)( ) A .3N

B .5N

C .8N

D .6N

【解题思路】依题意是要求能把B 拉动即可,并不一定要使物体从A 和C 之间抽出来。考虑到B 的上表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A =3N ,B 的下表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B =5N ,故上表面容易滑动,将BC 做为整体分析,BC 整体向左的加速度大小与A 向右的加速度大小相同,均设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F -T =(m A +m B )a ,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T -f A =m C a ,当a =0时,F 力最小,解得最小值为F =6N ,D 对。本题中若F ≥9N 时,可将B 从中间抽出来,而在6N 到9N 之间的拉力只能使B 和C 一起从A 下面抽出来,而拉力小于6N 时,无法拉动B 。 【答案】D

【典题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物块A 与直立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一质量也为m 的物块B 叠放在A 的上面,A 、B 处于静止状态。若A 、B 粘连在一起,用一竖直向上的拉力缓慢上提B ,当拉

F

A

B

C

力的大小为

2

mg

时,A 物块上升的高度为L ,此过程中,该拉力做功为W ;若A 、B 不粘连,用一竖直向上的恒力F 作用在B 上,当A 物块上升的高度也为L 时,A 与B 恰好分离。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求 (1)恒力F 的大小;

(2)A 与B 分离时的速度大小。

【解题思路】设弹簧劲度系数为k ,A 、B 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 ,则x =2mg

k

A 、

B 粘连在一起缓慢上移,以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当拉力mg

2时

mg

2

+k (x -L )=2mg A 、B 不粘连,在恒力F 作用下A 、B 恰好分离时,以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k (x -L )-2mg =2ma

以B 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g =ma 联立解得F =3mg

2

(2)A 、B 粘连在一起缓慢上移L ,设弹簧弹力做功为W 弹,根据动能定理 W +W 弹-2mgL =0

在恒力F 作用下,设A 、B 分离时的速度为v ,根据动能定理 FL +W 弹-2mgL =1

2×2mv 2

联立解得 v =

3gL 2-W

m

【答案】(1)1.5mg ;(2)

3gL 2-W

m

必考七、超重与失重及整体法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典题8】倾角为37°的斜面体靠在固定的竖直挡板P 的一侧,一根轻绳跨过固定在斜面顶端的定滑轮,绳的一端与质量为m A =3kg 的物块A 连接,另一端与质量为m B =1kg 的物块B 连接。开始时,使A 静止于斜面上,B 悬空,如图所示。现释放A ,A 将在斜面上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求此过程中,挡板P 对斜面体的作用力的大小。(所有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均忽略不计,sin37°=0.6,cos37°=0.8,g =10m/s 2)

【解题思路】设绳中张力为T ,斜面对A 的支持力为N A ,A 、B 加速度大小为a ,以A 为研究对象, 由牛顿第二定律 m A g sin37° -T =ma N A = m A g cos37°

以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 T -m B g = m B a

联立解得 a = 2m/s 2 T =12N N A =24N

以斜面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后,在水平方向 F = N A ′sin37°-T cos37° N A =N A ′

解得 F = 4.8N

(或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 m A a cos37°=4.8N ) 【答案】4.8N

必考八、运动学与牛顿定律的综合

【命题新动向】该知识点往往是计算题的必考点。命题方式上以传送带、滑板为情景居多,创新力度较大,对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的综合能力要求高,对摩擦力的分析往往是难点,一般是多过程分析。 【典题10】如图所示,皮带传动装置与水平面夹角为30°,轮半径R =

1

m ,两轮轴心相距L =3.75m ,A 、B 分

别是传送带与两轮的切点,轮缘与传送带之间不打滑。一个质量为0.1kg的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3

6。g取10m/s

2。

(1)当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v1=3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将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在A点后,它运动至B点需多长时间?(计算中可取252≈16,396≈20)

(2)小物块相对于传送带运动时,会在传送带上留下痕迹。当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时,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在A点,运动至B点飞出。要想使小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最长,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v2至少多大?【解题思路】(1)当小物块速度小于3m/s时,小物块受到竖直向下、垂直传送带向上的支持力和沿传送带斜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 sin30° + μmg cos30°=ma1,解得a1 = 7.5m/s2

当小物块速度等于3m/s时,设小物块对地位移为L1,用时为t1,根据匀加速直线

运动规律

t1 = v1

a1,L1 =

v12

2a1,解得t1 = 0.4s L1 = 0.6m

由于L1<L且μ<tan30°,当小物块速度大于3m/s时,小物块将继续做匀加速直

线运动至B点,设加速度为a2,用时为t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mg sin30°-μmg cos30°=ma2,解得a2 = 2.5m/s2

L-L1 = v1t2 + 1

2a2t2

2,解得t2 = 0.8s

故小物块由禁止出发从A到B所用时间为t = t1 + t2 = 1.2s

(2)作v—t图分析知: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越大,小物块从A点到B点用时越短,当传送带速度等于某一值v′ 时,小物块将从A点一直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最短,即

L = 1

2a1t min

2,解得t min = 1s

v′ =a1 t min =7.5m/s

此时小物块和传送带之间的相对路程为△S = v′ t-L = 3.75m

传送带的速度继续增大,小物块从A到B的时间保持不变,而小物块和传送带之间的相对路程继续增大,小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也继续增大;当痕迹长度等于传送带周长时,痕迹为最长S max,设此时传送带速度为v2,则

S max = 2L + 2πR,S max = v2t-L

联立解得v2 = 12.25m/s

【答案】(1)1.2s;(2)12.25m/s。

必考十三、功和功率

【典题15】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1,它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f大小恒定,汽车在水平了路面上有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最大车速为v。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

示。则()

A.开始汽车做匀加速运动,t1时刻速度达到v,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开始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1时刻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直线运动,速度达到v后

做匀速直线运动

C.开始时汽车牵引力逐渐增大,t1时刻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

D.开始时汽车牵引力恒定,t1时刻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

【解题思路】根据机车恒力启动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加速度不变,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则机车功率与时间成正比。t1时间内题图符合这种运动功率变化,在t1时刻后达到额定功率,速度继续增大,牵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机车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v,此时牵引力等于阻力,B对。

【答案】B

必考十四、动能定理

【命题新动向】动能定理的考查特点往往具有多对象、多过程的特征,是变力功与恒力功的处理的最佳方案,对牛顿运动定律无法解决的问题动能定理可以解决,强调初、末状态而不重视过程的细节,在高考中每年都出现,

m

M

方式灵活多样。

【典题16】某物体以初动能E 0从倾角θ=37°的斜面底部A 点沿斜面上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当物体滑到B 点时动能为E ,滑到C 点时动能为0,物体从C 点下滑到AB 重点D 时动能又为E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AB |=s ,sin37°=0.6,cos37°=0.8)( )

A .BC 段的长度为s

4 B .BC 段的长度为s 8

C .物体再次返回A 点时的动能为E 0

4

D .物体再次返回A 点时的动能为

E 0

5

【解题思路】物体上滑过程加速度a 1=g sin θ+μgcos θ=10m/s 2,下滑过程加速度a 2=g sin θ-μg cos θ=2m/s 2。设BC 距离为s 0,从B →C 过程由动能定理:-ma 1s 0=0-E ,从C →D 过程由动能定理:ma 2(0.5s +s 0)=E ,解得s 0=0.125s ,A 错B 对;从A →C 由动能定理:-ma 1(s +s 0)=0-E 0,从C →A 由动能定理:ma 2(s +s 0)=E A ,解得E A =0.2E 0,C 错D 对。 【答案】BD

必考十五、功能关系及能量守恒定律

【命题新动向】该知识点在高考中每年必考,选择题和计算题中都有较多体现,综合力度较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体现在子弹打木块模型、传送带模型、斜面模型、滑块模型、弹簧模型、碰撞模型、竖直上抛及斜抛运动模型等重要物理模型中。与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和曲线运动的运动情景联系紧密,与力、电、磁的综合强度大,是复习的重点。

【典题17】如图所示,子弹水平射入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静止的木块,子弹未穿透木块,此过程产生的内能为6J ,那么此过程木块动能可能增加了( ) A .12J B .16J C .4J D .6J

【解题思路】系统产生的内能为f △S =6J ,对木块有动能定理可知f S 木=E K ,其中△S 为子弹打入的木块的深度,S 木为木块运动的位移,子弹未穿出,画出子弹和木块运动的v -t 图象,显然可看出△S >S 木,故E K <6J ,则根据选项可判断C 正确。 【答案】C

【典题18】从距地面同一高度处,以相同的初速度v 0同时竖直向上抛出甲、乙两个小球,已知m 甲>m 乙。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 .在不计阻力的情况下,取抛出点所在的水平面为零势能面,甲、乙的机械能总是相等

B .在不计阻力的情况下,若以甲最高点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面,甲、乙机械能总是相等

C .若甲、乙受大小相等且不变的阻力,则从抛出到落回地面过程中,甲减少的机械能大于乙减少的机械能

D .若甲、乙受大小相等且不变的阻力,则从抛出到落回地面过程中,甲减少的机械能等于乙减少的机械能 【解题思路】不计阻力时,相同的初速度能上升到相同的最大高度,且任意时刻两球在同一高度,在抛出点为零势能面时,由于甲球质量大,初动能大,故甲球机械能总大于乙球机械能,A 错;若以最高点为零势能面,在最高点两球势能为零,动能也为零,故机械能均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两球机械能始终相等且为零,B 对;在相等大小的阻力作用下,甲球质量大,加速度小,最高点较高,阻力做负功较多,机械能损失多,C 对D 错。 【答案】BC

必考十七、电场的力的性质

【命题新动向】 电场的力的性质涉及到电场线、电场强度、电场的矢量叠加原理、点电荷的库仑定律等知识点,考查的情景往往是常见的点电荷、等量异种点电荷、等量同种点电荷以及简单的电场分布,来考查力的基本性质。 【典题21】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方形的abcd ,顶点a 、c 处分别固定一个正点电荷,电荷量相等,如图所示。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粒子置于b 点,自由释放,粒子将沿着对角线bd 往复运动。粒子从b 点运动到d 点的过程中 ( )

A

D B C θ

A. 先作匀加速运动,后作匀减速运动

B. 先从高电势到低电势,后从低电势到高电势

C. 电势能与机械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

D. 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解题思路】由于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是变力,加速度是变化的,所以A 错;由等量正电荷的电场分布知道,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O 点的电势最高,所以从b 到a ,电势是先增大后减小,故B 错;由于只有电场力做功,所以只有电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故电势能与机械能的和守恒,C 错;由b 到O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由O 到d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D 对。

【答案】D

【典题22】如图所示,水平虚线上有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A 、B , M 、N 、O 是AB 的垂线上两点,且AO >OB ,2ON =OM 。一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空间中运动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设M 、N 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E M 、E N ,电势分别为φM 、φN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 点电荷一定带正电

B .试探电荷在M 处的电势能小于N 处的电势能

C .E M 一定小于E N ,φM 可能大于φN

D .U MN =U NO

【解题思路】由正试探电荷的轨迹弯曲方向可判定A 点电荷一定带正电,A 对;根据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等势面分布可知M 点电势高于N 点电势,M 点场强较小,C 错;由电势差公式可知B 错(从试探电荷受电场力做负功也可判断);NO 部分场强较强,相同距离的电势差较大,D 错。 【答案】A

必考二十四、基本仪器的使用 【典题30】(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1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cm 。

(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2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mm 。

必考二十五、以纸带问题为核心的力学实验

【命题新动向】 涉及到纸带的实验有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般涉及到运动的加速度或速度的测量的均可考查到纸带相关的实验计算。对纸带的考查务必要掌握加速度的计算和任意点速度的计算。

【典题31】如图所示,小车放在斜面上,车前端拴有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固定在斜面边缘的小滑轮与重物相连,小车后面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起初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重物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小车到滑轮的距离。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重物,

小车在重物的牵引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重物落地后,小车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图乙中a 、b 、

c 是小车运动纸带上的三段,纸带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图2

图1

cm

2

1

(1)打a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为2.5m/s2。请根据加速度的情况,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b段纸带中长度为_________cm的一段。

(2)尽可能利用c段纸带所提供的数据,计算打c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题思路】1.(1)从b段纸带数据看,相等时间内位移分别为2.72cm、2.82cm、2.92cm,如果继续按照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推倒出第四个数据应该为3.02cm,但纸带上显示为2.98cm,说明在2.98cm这一个时间内开始减速运动,即小车在从加速到减速的临界时刻速度为最大值,就在b段纸带中长度为2.98cm的一段。(2)在c纸带中读取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分别为S1 = 2.08cm,S2= 1.90cm,S3= 1.73cm,S4 = 1.48cm,S5 = 1.32cm,

S6= 1.12cm,由原理公式:S1-S4=3a1T2,S2-S5=3a2T2,S3-S6=3a3T2,再取加速度的平均值a = a1 + a2 + a3

3=

(S1 + S2 + S3)-(S4 + S5 + S6)

9T2= 4.97m/s

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得加速度为a = 5.0m/s2。【答案】(1)2.98;(2)5.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