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因工程实验教案

人因工程实验教案

人因工程实验教案
人因工程实验教案

实验一视觉反应时测试

实验性质:验证性计划学时:1学时

分组数:5组时间: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一、实验目的

掌握各种反应时的测试方法,进一步认识反应时及各种反应时之间的差异。

二、实验仪器设备

BD-II-511(SHJⅢ)型视觉反应时测试仪(Visual

Reaction Time Tester)。该仪器可进行5大类十七组反应时实

验。该仪器组成如下:

1、本仪器由单片机及有关控制电路、主试面板、被试面

板等部分组成。

2、主试面板设有操作键,八个数码显示管(1位标志、4

位反应时、3位次数)。

3、被试面板由7×15点阵三色光点阵显示屏组成。显示屏翻转折叠。

4、被试左、右回答手键。

5、微型打印机(选购件)接口。

三、实验原理

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叫反应时,或反应的潜伏期。它是个体差异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F.C.Donders曾将反应时分为3类,即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如果呈现的刺激只有一个,要求被试者做出的反应也只有一个,并且二者都固定不变,这种条件下测得的反应时叫做简单反应时;如果可能呈现的刺激不止一个,对每个刺激都要求被试者做一个不同的反应,但哪一次出现哪个刺激被试者事先并不知道,该条件下测得的反应时称为选择反应时;如果可能呈现的刺激不止一个,但要求被试者只对其中一个刺激做一个固定的反应,而对其它刺激则不反应,此条件下测得的反应时称为辨别反应时。

四、实验内容

1、刺激概率对反应时的影响

这个实验是用红、绿、黄三种色光分别作为刺激,每次实验选用一种色光刺激,实验次数可按实验需要选定。实验次数设定后,仪器根据设定的组别,自动确定该组实验中“红”、“绿”、“黄”三种色光的出现次数。按“红”、“绿”、“黄”三种色光出现概率共分四组实验,即“概率1”、“概率2”、“概率3”、“概率4”。

按主试面板上的“概率”键,选择对应的实验组别。回答可选用任意反应手键。每组实验完后,将自动反复显示本组实验中红、绿、黄三种色光的各自平均简单反应时及实验次数。显示屏幕中相应标志位的含义如下:1——红色光;2——绿色光;3——黄色光。

2、数奇偶不同排列特征对反应时的影响

根据数排列特征不同分成三组实验:

“横和奇、偶”:数横向整齐排列——组别1;

“竖和奇、偶”:数竖向整齐排列——组别2;

“随机大小”:数随机排列——组别3。

按主试面板上的“数奇偶”键,选择相应组别。实验次数可按需要选定。实验用红色光刺激,刺激在显示屏两侧4×4点阵区内显示。被试者判别显示的点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用反应手键回答。奇数按“左”键,偶数按“右”键。回答正确,显示屏自动显示每一次正确判断的反应时间;回答错误,蜂鸣声响提示,自动记录错误次数。实验结束,仪器自动显示正确回答的平均选择反应时及错误回答次数。标志位无显示。

3、数差大小排列特征对反应时的影响

根据数排列特征不同分三组实验。

“横差大小”:数横向整齐排列——组别1;

“竖差大小”:数竖向整齐排列——组别2;

“随机大小”:数随机排列——组别3。

按主试面板的“数大小”键,选择相应组别。实验次数按需求选定。实验用红色刺激,刺激在显示屏两侧4×4点阵区内显示。被试者判别显示点左边多还是右边多,用反应手键回答。如左侧多,按“左”键;右侧多,按“右”键。回答正确,显示器自动显示每一次正确判断的反应时间;回答错误,蜂鸣声响提示,自动记录错误次数。实验结束,仪器自动显示正确回答的平均选择反应时及错误回答次数。标志位无显示。

4、信息量对反应时的影响

根据刺激信息方式分三组实验。

信息量1:在显示屏中间随机显示红或绿“大”正方形——组别1。实验要求被试者只对“红大正方形”反应,而对“绿大正方形”不反应。

信息量2:在显示屏中间随机显示红或绿“大”正方形以及红或绿“小”正方形——组别2。实验要求被试者对“红大正方形或绿小正方形”反应,而对“绿大正方形或红小正方形”不反应。

信息量3:在显示屏左右两边随机显示红或绿“大”正方形以及红或绿“小”正方形——组别3。实验要求被试者反应的是“左侧呈现红色大正方形,右侧显现红色小正方形”或者“左侧呈现绿色小正方形,右侧呈现绿色大正方形”,而对于“左侧呈现红色小正方形,右侧呈现红色大正方形”或“左侧呈现绿色大正方形,右侧呈现绿色小正方形”不反应。

实验测定的是辨别反应时,刺激呈现后作出辨别反应的称为正刺激,不作反应称之为负刺激。

按主试面板的“信息量”键,选择相应组别。实验次数可按需选定。实验用红、绿色光刺激,被试者判别是“正刺激”还是“负刺激”。如果是正刺激,回答可选用左右任意反应手键;出现负刺激不回答,两秒后自动消失。

回答正确,显示器自动显示每一次正确判断的反应时间。回答错误,蜂鸣声响提示,自动记录错误次数。实验结束,仪器自动显示正确回答的平均辨别反应时间及错误回答

次数。标志位无显示。

5、“刺激对”异同及时间间隔对反应时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4对字母刺激“AA”、“Aa”、“AB”、“Ab”,根据每对两个字母呈现时间的不同可分四组实验:

时距1:两个字母同时呈现——组别1;

时距2:两个字母呈现时间间隔为0.5秒,第一个字母呈现2秒后消失,隔0.5秒呈现第二个字母——组别2;

时距3:两字母呈现时间间隔为1秒,第一个字母呈现2秒后消失,隔1秒呈现第二个字母——组别3;

时距4:两字母呈现时间间隔为2秒,第一个字母呈现2秒后消失,隔2秒呈现第二个字母——组别4。

按主试面板“时距”键,选择相应组别。实验次数按需求选定。实验用红色光刺激,刺激在显示屏左右两侧呈现。被试者依据呈现内容,用反应手键回答。呈现“AA”、“Aa”,按“左”键,呈现“AB”、“Ab”,按右键。回答正确,显示器自动显示每一次正确判断;回答错误,蜂鸣声响提示,自动记录错误次数。实验结束,仪器自动显示正确答案的平均选择反应时间及错误回答次数。标志位无显示。

五、实验步骤

1、打开电源开关,接通电源。若选配有微型打印机,则需先给打印机装纸加电。

2、复位:按“复位”键,数码管显示全为零。每换一组实验可“复位”一次,以保证仪器正常工作。实验过程中,按“复位”键,实验将停止。

3、自检:用此功能检查仪器好坏。按“自检”键,仪器进入自检状态。主试面板八位数码管依次显示1~8,与此同时被试面板显示屏分红、绿、黄色逐行显示及全屏显示。循环两遍后,仪器响蜂鸣,数码显示器自动归零。

4、选择实验类型及组别:根据实验需要,按下主试面板实验类型选择键(“概率”、“数奇偶”、“数大小”、“信息量”、“时距”键),对应键上的灯亮,表示选择此类实验。再按该键,可以选择需要的组别,对应面板上相应“组别”灯亮。

5、选择实验次数:实验次数范围在10~255之间任意设置。按“选次”键,次数百位数码管闪,按“+”键调百位数;再按“选次”键,次数十位数码管闪,按“+”键调十位数;再按“选次”键,次数个位数码管闪,按“+”键调个位数。

6、按“启动”键开始实验。在实验正式开始之前,主试必须向被试者说明实验内容与要求,反应判别方式。被试者面对显示屏,左手握“左”回答键,右手握“右”回答键,做好回答准备。实验开始后,被试者注视显示屏,按要求进行回答,在回答正确的前提下,回答越快越好。回答正确,显示器自动显示每次回答的反应时间,回答错误,蜂鸣声响提示,记录一次错误次数。实验结束蜂鸣长声响,显示该组实验结果。

7、打印实验结果:每组实验后,如果已经接好微型打印机,可按主试面板“打印”键,选择打印内容,打印内容1包括每组实验正确回答的平均反应时间、实验次数、错误回答次数,打印内容2除包括打印内容1外,还打印实验中每次正确回答的反应时间。内容1标志位显示“1”;内容2标志位显示“2”。选择打印内容后,按“启动”键开始打印。打印清单中字母简称的表示含义见附表。

8、一组实验结束后,换新的被试者,如实验内容不变,主试只需按下“启动”键,测试重新开始。如更换实验内容,请按“复位”键后,重新设定实验参数。

附表打印清单中字母简称含义

六、实验报告要求

1、利用视觉反应时测试仪分组对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进行测试;

2、填写实验数据表;

3、分析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之间的长短关系,思考反应时在人活动过程中的影响。

七、预习要求及思考题

预习要求: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涉及的主要的计算公式,实验内容、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

思考题:

1、收集多名被测者实验记录,分析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之间得长短关系。

2、结合实例,谈谈反应时在人活动过程中得影响。例如,比赛中得运动员、生产线上工人等。

实验二反应时和运动时测试

实验性质:验证性计划学时:1学时

分组数:5组时间: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一、实验目的

测定人对目标刺激的反应时及运动时, 检验优势手的反应时与运动时是否相关。还可测试和记录被试者手臂等有节奏的敲击运动,从而了解被试在声音或灯光刺激下的反应时间和运动完成时间,判别被试的敏捷性、坚持性和准确性。

二、实验仪器设备

实验采用BD—II—513型反应时运动时测试仪。仪器

由控制器、被敲击板二部分组成。控制器由微电脑控制,

主试面板有四位数码管左显示器。

1、主试面板(见图1):

设有七个数码管,指示反应时间、次数等。设有表示显示内容的指示灯。后面板中央为被试专用键盘箱或敲击板的联线插座,下方设有微型打印机(选配件)的输出插座。

图1仪器主试面板图

其中“显示”键用来改变显示内容,在做任何一实验时,只要按一下“显示”,显示内容灯就改变一次,数码管显示的内容也相应改变,究竟亮哪个灯,这与按显示的次数和实验内容有关,不断地按“显示”键,显示内容也相应改变,并产生循环。启动后第一次显示,是由程序安排的。

2、被试专用键盘箱(用于实验Ⅰ):

1个反应键,8个方向运动键,反应键与运动键之间的距离为140mm,面板16°倾斜(见图2)。各键上都有指示灯。

图2被试专用键箱示意图

3、被试专用敲击板(用于实验Ⅱ、Ⅲ、Ⅳ):

其由一块带指示灯的中央板、六块敲击板以及一个敲击棒组成(见图3)。敲击板左右各三块,左三块编号为1 2 3 ,右三块编号为4 5 6。在敲击板的内侧设有标尺,主试可按实验要求,调节各板的左右距离。总长度800mm,可折叠。

图3敲击板示意图

三、实验原理

反应时指的是从刺激呈现到外部反应开始所用的时间,运动时间指的是从开始运动到运动完成所用的时间。反应时间反映的是知觉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它和刺激呈现以前被试的准备状态有关;而运动时间反映的是运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它和运动的距离以及要击中目标的难度有关。因为知觉和运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过程,所以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不应该有显著的相关。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㈠实验Ⅰ:测试反应时及8个方位键的运动时

1、选用被试专用键盘箱,主试面板“实验选择”键上方的“Ⅰ”指示灯亮。

2、选择刺激方式:按“刺激方式”键,键上方的“光”灯亮,表示光刺激呈现;“声”灯亮,表示声音刺激呈现;声、光灯全亮,则声、光刺激同时呈现。

3、仪器初始设定的实验次数为10次。按“次数”键,可以增加相应设定的次数,每按键一下,增加10次,最大90次。次数显示窗相应显示设定值。如设定值00,则表明设定的实验次数不限,实验结束由手动控制。

4、主试按“开始”键,实验开始。

5、被试用食指按下键箱面板下方中央的“反应”键,进入预备状态,否则会声光闪烁报警,提示被试按下“反应”键。

6、按下并经过预备等待后,依刺激方式,反应键指示灯亮或刺激声响或二者同时呈现,被试应立即抬起食指,同时观察8个“运动”键哪一个指示灯亮,迅速用食指将亮灯的键压下,灯灭,即完成一次实验。从反应声或光刺激开始至抬起食指的时间即为被试的“反应时”,同时抬起食指至按运动键的时间为被试的“运动时”。被试在实验过程中,如果错按“运动”键,则蜂鸣器报警,被试应迅速纠正按下亮灯的反应健,仪器记下一次错误次数,可供打印输出。其运动键方位完全随机选定。实验过程中,实时显示实验次数、反应时、运动时。

7、被试每次实验后,必须马上返回按下“反应”键。回到第5步,准备下次实验。如设定的实验次数不为00,则实验次数达到相应次数后,长声响,实验自动结束;如设定为00,则按“打印”键,实验结束。

8、显示平均反应时与平均运动时。可按“显示”键分别显示,对应其键上指示灯亮。

9、按“打印”键, 如已接打印机, 则打印输出实验结果(图4a),打印出刺激方式(Mode)、实验次数(EXP. N)、错误次数(ERR. N)、反应时(Reaction time)及运动时(Motion time)的累加值(Σ)、平均值(AV)。

10、实验重新开始,必须按“复位”键,回到第2步。

11、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规定被试只能用一个食指进行实验操作,不得一指

按“反应”键,另一指按“运动”键。工作时不宜在强光下实验。

㈡实验Ⅱ:测试反应时及6个不同距离的运动时

1、选用敲击板,调整中央板至中间位置,左右敲击板调整至适当距离,并记录其位置值。可按主试面板“实验选择”键,使其上方的“Ⅱ”指示灯亮。

2、选择刺激方式:按“刺激方式”键,键上方的“光”灯亮,表示光刺激呈现;“声”灯亮,表示声音刺激呈现;声、光灯全亮,则声、光刺激同时呈现。

3、仪器初始设定的实验次数为10次。按“次数”键,可以增加相应设定的次数,每按键一下,增加10次,最大90次。次数显示窗相应显示设定值。如设定值00,则表明设定的实验次数不限,实验结束由手动控制。

4、主试按“开始”键,实验开始。

5、被试用优势手拿好敲击棒,把敲击棒点在中央板上等待,进入预备状态,否则会声光闪烁报警,提示被试敲击棒点在中央板上。

6、经过预备等待后,依刺激方式,中央板上指示灯亮或刺激声响或二者同时呈现。被试受声或光刺激后立即抬起敲击棒,并用敲击棒去敲旁边的金属板,要求反应和动作又快又准。究竟去敲左边还是右边的哪一块敲击板,由被试自定或主试规定。此时,被试者已做完了一次实验。实验过程中,实时显示实验次数、反应时、运动时。被试者接受声或光刺激到抬起敲击棒所用的时间为反应时;被试者抬起敲击棒到敲击棒敲击到旁边的金属板上所用时间为运动时。

7、被试每次实验后,必须马上返回把敲击棒点在中央板上等待。回到第5步,准备下次实验。如设定的实验次数不为00,则实验次数达到相应次数后,长声响,实验自动结束;如设定为00,则按“打印”键,实验结束。

8、显示平均反应时与总平均运动时以及各板的平均运动时。可按“显示”键分别显示,对应其键上方指示灯亮。显示各板的平均运动时时,次数窗口显示“板号”,并且显示键上方的“板号”指示灯亮。如此板没有进行运动时实验,显示“————”。

9、按“打印”键, 如已接打印机, 则打印输出实验结果(图4b),打印出刺激方式(Mode)、实验次数(EXP. N)、反应时(Reaction time)、各板号(P)运动时(Motion time)的平均值(A V)与次数(N)以及总的平均运动时(Σ)。

10、实验重新开始,必须按“复位”键,回到第2步。

㈢实验Ⅲ:测试在定时1分钟或0.5分钟内的敲击次数

1、选用敲击板,调整中央板至中间位置,左右敲击板调整至适当距离,并记录其位置值。

2、按主试面板“实验选择”键,使其上方的“Ⅲ”指示灯亮。

3、选择实验开始信号:按“刺激方式”键,键上方的“光”灯亮,表示光刺激呈现;“声”灯亮,表示声音刺激呈现;声、光灯全亮,则声、光刺激同时呈现。

4、选择实验定时时间:按“次数/定时”键,时间显示窗口会显示“30.00”或“60.00”秒,即0.5或1分钟。

5、主试按“开始”键,实验开始。

6、被试用优势手拿好敲击棒,把敲击棒点在中央板上等待,进入预备状态,否则会声光闪烁报警,提示被试敲击棒点在中央板上。

7、经过预备等待后,依刺激方式,中央板上指示灯亮或刺激声响或二者同时呈现。被试受声或光刺激后立即抬起敲击棒,并用敲击棒去敲旁边的金属板,要求反应和动作又快又准。主试可规定好左右敲击的程序。例如:规定左边敲1号板,右边敲4号板,或左右任意敲。左输入与右输入是互锁的,例如当你敲左击板时,只接收第一次敲击信号后就被锁住,并开放右击板,当敲击右击板的第一下后,也被锁住,并开放左击板,

所以必须轮流敲击。

8、被试按照规定的程序尽快左右敲击,直到定时时间到, 长声响,停止敲击,实验自动结束。实验过程中,实时计时显示。

9、显示定时时间与敲击总次数以及各板的敲击次数,可按“显示”键分别显示。显示各板的敲击次数时,时间窗口显示“板号”,并且显示键上方的“板号”指示灯亮。

10、按“打印”键, 如已接打印机, 则打印输出实验结果(图4c),打印出刺激方式(Mode)、定时时间(Time)、各板号(P)的敲击次数(N)与总次数(Σ)。

11、实验重新开始,必须按“复位”键,回到第2步。

㈣实验Ⅳ:测试正确完成一套规定的编码敲击动作所需要的总时间、反应时、运动时、运动完成时和敲击总次数。编码方式:153426或514362 。

1、选用敲击板,调整中央板至中间位置,左右敲击板调整至适当距离,并记录其位置值。

2、按主试面板“实验选择”键,使其上方的“Ⅳ”指示灯亮。

3、选择刺激方式:按“刺激方式”键,键上方的“光”灯亮,表示光刺激呈现;“声”灯亮,表示声音刺激呈现;声、光灯全亮,则声、光刺激同时呈现。

4、被试熟悉敲击编码:153426或514362(参看敲击板示意图编号),从两种编码中选择一种,并记住。选择何组编码由第一个敲击是左或右自动确定。

5、主试按“开始”键,实验开始。

6、被试用优势手拿好敲击棒,把敲击棒点在中央板上等待,进入预备状态,否则会声光闪烁报警,提示被试敲击棒点在中央板上。

7、经过预备等待后,依刺激方式,中央板上指示灯亮或刺激声响或二者同时呈现。被试受声或光刺激后立即抬起敲击棒,并且一次敲击一组编码。如果敲错,会蜂鸣报警,应及时改正,改正方法是如果左击错时,必须右边敲一下,再从左纠正。同样右击错时,必须左敲一下,再从右纠正。

8、当正确地敲完一组编码,计时立即停止,长声响。此时可按“显示”键分别显示被试的成绩:反应时、运动时、运动完成时,总计时以及敲击总次数。

反应时——被试接到声或光刺激信号,到抬起敲击棒的时间。

运动时——从抬起敲击棒到敲击第一块板的时间。

运动完成时——从敲第一块板到正确敲完一组编码的时间。

总计时——从启动到停止的总时间。

敲击总次数——把敲击在左右击板上的正确和错误的次数累计。敲击总次数可用来判断敲击的准确度,一次正确敲击次数为6次。

9、按“打印”键,如已接打印机,则打印输出实验结果(图4d),打印出刺激方式(Mode)、编码类型(Code)、反应时(Reaction time)、运动时(Motion time)、运动完成时(Perfect time)、总计时(Total time)、敲击总次数(N)以及准确率(Accuracy)。

10、实验重新开始,必须按“复位”键,回到第2步。

㈤自检

无论采用何种实验功能,开始前按“打印/自检”键,可以进行自检,测试仪器是否正常。主试面板显示“1234 567”,并且面板上指示灯全亮。

按住“反应键”或敲击棒点在中央板上,反应键上的灯亮,出现声响,主试面板数码管全部显示“0”;按住某个“运动键”或敲击棒点在敲击板上,出现声响,相应“运动键”上的灯亮,主试面板数码管相应显示1—8的数字,并且相应有指示灯亮。

五、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要求分组测试反应时和运动时;

2、填写实验数据表;

六、预习要求及思考题

预习要求: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涉及的主要的计算公式,实验内容、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

思考题:

1、你认为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与他的反应速度是否有关?为什么?

2、一个优秀的短跑运动员是他的起跑快还是跑的速度快,还是二者兼有?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人因工程在交通信号灯中的设计与应用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14工业工程二班 姓名:汪长鑫王浩 学号: 1401040210 1401040222 时间: 14-15周 指导教师:吴海

摘要 现在交通安全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重要,交通信号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使得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用。但是交通信号灯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本次课程设计研究旨在发现设计及安装不合理的状况 1.传统红绿灯(全屏灯)每个方向一组,共四组。这种红绿灯控制简 便但是缺点是只适合小型城市,由于没有各灯的停留时间,极易造成驾驶员误判从而导致交通拥堵。 2.箭头型红绿灯每个方向三组,共十二组。这种红绿灯应用广泛, 该模式下各方向车辆行人只需要按照相应指示箭头通行,缺点是绿灯时间较短,等待时间长,驾驶者容易心理焦躁。 3.红绿灯倒计时显示器与信号灯颜色不一致。容易出现闯红灯 4.部分红绿灯是单灯,通过变换颜色来控制交通,这种单一刺激的 情况下(即只有颜色)感知觉系统所需要的时间会较长 针对发现的问题及缺陷,运用人因工程学方面的知识进行重新考察和设计,提出部分建议,对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横道信号灯及信号灯灯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重新设计,力求重新设计的道路交通信号灯在交通安全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道路交通信号灯,不合理设计,误判,心理焦躁,闯红灯

Abstract Now the traffic safety of our daily lif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raffic lights in touch with our daily life more and more closely. The emergence of the traffic lights, make traffic i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for facilitating traffic flow, improve road traffic capacity to reduce traffic accidents have obvious effect. But there are also several problems with traffic lights, the course design of study aims to find the status of the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is unreasonable 1. The traditional traffic light lamp (full screen) each direction a group, a total of four groups. The traffic light control is simple but the downside is only suitable for small city, because there is no residence time of each lamp driver misjudgment caused by extremely easily lead to traffic jams. 2. The arrow lights three groups in each direction, twelve groups. Under this model is widely used at the traffic lights, the direction of traffic just need to follow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corresponding arrow, the disadvantage is that green time is shorter, waiting time is long, the driver easy psychological anxiety. 3. The traffic lights countdown display and light color is not consistent. It's easy to have a red light 4. Part of the traffic light is light, through the change color to control

人因工程厨房案例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基于人因工程理论的厨房设计实例 The design for kitchen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Ergonomics 指导教师:孙林岩 工硕51班 张敏娇 05083009 2007年11月

基于人因工程理论的厨房设计实例 The design for kitchen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Ergonomics 摘要: 厨房的设计是整个住宅设计中最复杂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厨房设计能够减轻主妇的疲劳与损伤,提高工作效率,为整个家庭带来和谐、愉快的气氛。本文运用人因工程的主要原则与理论,利用真实具体的数据,为一套商品房的厨房进行了个性化设计,涉及布局、尺寸、选材、环境、色彩、照明与通风等各个主要方面,充分体现了人因工程的核心“以人为本,提高效率”。 Abstract: The design of kitchen is the most complicated but also the most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design of the whole room. An appropriate design will alleviate the fatigue and decrease the hurt of housewife,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bringing harmonica atmosphere to the family. In this paper, author designs the arrangement, measurement, materials, circumstance, color, illuminance and aeration for a kitchen with all real data,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and rules of Ergonomics. The whole design embodies the core of Ergonomics——people oriented and increase of efficiency. 关键词: 厨房设计、布局、尺寸、工效学 Key words: Design for kitchen, arrangement, measurement, Ergonomics 背景: 亲戚家最近买了一套新的商品房,正在准备装修。恰逢我学完了人因工程课程,需要做一次设计,考虑到在整套房子中,厨房是最需要考虑人体工效学的房间,因为一天大概有3至4个小时,家庭主妇需要待在厨房里为一个家庭烹调食物。如果厨房的设计及装修不合理,会大大影响主妇的工作效率,并且有损于主妇的健康。于是我就针对亲戚家的厨房,运用所学的人因工程知识进行设计,具体的尺寸(如厨房面积尺寸及主妇的身体尺寸)均取实际尺寸。 一、厨房客观环境 如图1。 m,实用面积为6.582m,窗户面向厨房总长2.9m,宽2.5m,高3m,总面积为7.252 北方,厨房紧邻起居室和餐厅。

人因工程模板(0803607张永梅迷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迷宫实验 实验目的: 1、测定睁眼闭眼时学习效果的不同。 2、学习效果随实验次数的变化。 实验地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现代工业工程实验室(第9教学科研楼401-407室) 实验时间:实验仪器:EP713型迷宫实验 指导老师:蔡敏 实验人员: 所学专业姓名性别年龄籍贯2008级工业工程张永梅 1. 实验设计(必须) 本实验测量被试迷宫学习的学习曲线,学会的标准是连续三次不发生错误(即没有一次进入盲巷)走出迷宫,学习的效果用每遍内错误(走入盲巷)的次数和走一遍所用的时间为指标,并记录学会迷宫总共用的学习遍数。 变量控制(可选) (1) 实验仪器都是正常工作的,不存在差异性。 (2) 实验进行的外部条件(包括温度、亮度等)都是适宜的,假定其保持不变。 (3) 在实验进行前,已详细地向其解释实验操作过程,并事先熟悉、练习一遍,以排 除熟悉度对于动作稳定实验的影响。 对照设置(可选) A.测定睁眼闭眼时学习效果的差异 理论上控制其它的各种因素,将睁眼、闭眼作为实验中的唯一自变量,以准确反映其对因变量(所用时间和出错次数)的影响。

B.测定学习次数的增加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 让一名被试连续做多次实验,记录每次实验所用的时间以及出错的次数,分析实验次数的增加是否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2. 实验过程(必须) (1)将随机附件电源变换器输出插头插入仪器的电源伸入端,然后将电源变换器插入交流220V供电电网的插座 (2)合上仪器的电源开关,仪器数字显示的计时状态,使用者可按动N/T按钮选择仪器数字显示计时状态()或计数状态(000) (3)拉出小抽板,拿出试笔,被试者手握试笔,试笔尽量和迷宫平面保持垂直,开始实验前,被试者作为第一次学习,应仔细观察迷宫的走道和盲道 (4)开始实验,将试笔在迷宫内滑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如试笔进入盲道并到短点,计数器加1,当试笔到达终点时,仪器内的蜂鸣器鸣响,计时计数器停止工作,按动N/T按钮,数字显示实验时间和出错次数 (5)主试记录数据,被试取下眼罩 (6)按仪器的RET按钮,仪器复位,数字显示 (7)第二次实验,被试再一次观察迷宫的走道和盲道,作为第二次学习,然后按照第一次的步骤,再戴上眼罩,重复上一次实验 (8)被试连续三次无错误地走完整个迷宫后,即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时间曲线和出错曲线 3. 3. 实验结果(必须) 实验结果记录(必须) 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 表1 闭眼时走完迷宫所需时间和错误次数随着学习次数的变化

(完整版)日常生活中的人因工程设计

日常生活中的人因工程设计改善 https://www.doczj.com/doc/365517175.html,B插口 现在存在的并排的USB插口,特别是有的笔记本电脑一侧有两个插口的,间距都不大,不能同时放入两个U盘,特别是某些拥有大的外壳的U盘,致使动作不流畅,不能将工作同时进行,降低了工作的效率,拉长了工作时间。 改善方案:加大两个USB插口中间的间距,或者在电脑的两边分别各设计一个插口。 2.自动贩卖机出钱口位置 自动贩卖机的出钱口的位置过低,在有找零产生时需要需要弯腰蹲下取钱,腰部弯曲下蹲时,容易使腰部肌肉产生疲劳感,当动作不恰当时容易发生扭伤挫伤等意外。 改善方案:自动贩卖机的出钱口应当适当往上调高,例如放在收钱口的下方十到二十公分处,即预留了一定的空间让机器内零钱存放,而且高度不低,不需要人弯腰取钱。 3.自动贩卖机出钱口设计 自动贩卖机的出钱口的设计不合理,出钱口外有挡板,当人往外抽出手时,极易被挡板的边缘刮到,使人疼痛留下刮痕,甚至会刮伤留有伤口,而且在找零较多时不易拿取且容易有遗漏。 改善方案:取消出钱口处塑料挡板,换成方便抽取的小篮子,使零钱掉落到篮子里,方便拿取并收走全部零钱,再把篮子放回原处。 4.网络登陆验证码 在登陆网页时有验证码的出现,有时会出现数字1与英文字母l,数字0与英文字母O,但是在图片上并且有变形花体的情况下很容易混淆,导致效率下降,使人心情不愉。 改善方案:避免使用相似的字符

5.宿舍的空间利用率 宿舍的储物空间过小过少,在宿舍中将要住满四年的时间,但宿舍的储物空间过少,仅仅是冬季的厚被子与衣服就能将柜子塞满,没有足够的空间放其他多余的东西,使柜子处于饱和状态且翻找东西是容易使柜子凌乱。 改善方案:加大宿舍的储物空间,由于床顶上方还有空余空间,可以加高床的高度,然后加大原来的柜子的容量或者再加一层柜子,使储物空间多样化,层次分明。 6.床上桌设计不合理 床上桌是为了更方便,但是大多数的床上桌的桌腿过软,容易发生变形,并且不能在桌上放过多或过重的东西,会使桌子发生侧翻使东西倒塌,且桌子的高度固定,不能适合每个人的要求去舒适度与契合度。 改善方案:换床上桌的制作材质,把桌腿设计成可伸缩式的,方便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高度。7.宿舍座椅的不合理 宿舍是学生休息的地方,但是宿舍中的座椅是教室中那种方便学生学习的座椅,座椅的椅面硬,坐久了会有身体僵硬的感觉,不适合久坐与休闲休息。 改善方案:换宿舍椅子的类型,应换成有柔软的椅面、有明显的人体弧度设计的软面靠背椅,适合学生在宿舍放松肌肉得到更舒适的感受。 8.墙壁上的插座的不合理设计 墙壁上的插座大多都是三角插座和两脚插座并排或并列,但是两个插座间的间距过小,一般三脚插头的体积大而两脚的则相对较小,但由于插座间靠的多近,使两个插头不能同时插入插座,就使一个处于空闲状态,降低了工作效率,拉长了工作时间。 改善方案:在一个插座面板上的两个插座间的间距拉大,防止碰撞的可能性。 9.电线不易被注意到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学生宿舍公共洗漱室的 人机学研究与设计小组: 成员姓名: 班级学号: 完成时间: 成绩: (学校) (系别)

目录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课程设计说明书 (2) 前言 (3) 一、选题的目的 (3) 二、选题的意义 (3) 三、设计程序 (3) 第一部分评析准备 (4) 一、实地调研考察 (4) 1.1、洗漱室实际情况及调查表 (4) 1.2、问卷结果整理 (8) 1.3、问卷结果分析 (16) 第二部分人机评价及改进准备 (17) 一、洗漱室的整体布局评价 (17) 2.1.1、门的宽度 (18) 2.1.2、门的位置 (18) 2.1.3.人均使用面积 (19) 二、水龙头的使用及其与水管材料评价 (19) 2.2.1 水龙头的清洁及损坏 (20)

2.2.2 水龙头的使用空间 (20) 三、水龙头的水流的评价 (20) 四、洗漱室水槽的评价 (21) 2.4.1、水池太浅 (22) 2.4.2、水槽的高度 (23) 五、晾衣绳的高度评价 (24) 六、洗漱室的灯光评价 (25) 七、地板湿滑积水评价 (28) 2.7.1 地板湿滑 (28) 2.7.2、地面积水 (28) 第三部分改进设计 (32) 一、洗漱室的空间布局的设计改进 (32) 二、洗漱室水槽的设计改进 (33) 三、洗漱室的排水系统 (35) 第四部分设计评价 (38) 总结 (39) 参考文献 (40) 附录 (41)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学生宿舍公共洗漱室的人机学研究与设计》 二、设计任务 通过调研考察,分析现有学生宿舍洗漱室的人机关系是否合理,并结合所学《人因工程学》原理,对其进行调整设计,使得公共洗漱室能够得到更好地使用。

人因工程学案例

人因工程学案例 积极的案例 1、过去路标牌是用一般的油漆作为涂料的,现在路标牌全部用反光油漆, 夜间司机可以借助路标牌反射自身车灯的光线,在很远的距离就可以看 见路标牌,提醒时间提前,使司机有更充足的准备时间。并且,该油漆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反射光线是有特定方向的,司机只能看到自己车灯 的反射光。这样避免其他汽车光线产生的眩光伤害司机眼睛,使之不能 看清前面的路况。 2、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点的设施布置是很人性化的。例如洗手间水池一高 一低,考虑了儿童实际身高条件。另外,他们均设置了单人的就餐环境, 面向墙或窗外的餐桌适合单个顾客就餐,符合人的心理需要。 3、汽车是人因工程应用比较多的地方。首先座椅是根据销售地人群的实际 身体条件设计的,还具有调节功能,司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其次, 汽车的紧急制动是用手来操作的,而脚只负责非紧急情况下的制动,由 于手动比脚踩要迅速的多,所以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手动制动。 4、卫生间的设计应更多地考虑人的因素,当前流行卫生间装修,马桶的颜 色选褐色,蓝色等,但是人体的尿液是通过颜色来反映人身体是否有某 种疾病的,用彩色的马桶会掩盖尿液的颜色,从而不能及时发现身体的 疾病。 5、楼层日光灯的开关以前是灯绳控制的,这种开关的缺点是灯泡怀掉需要 更换时不知道开关是通的还是断的,未切断电源更换灯泡更容易造成危险。现在采用按钮式开关,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开关的通断情况,避免 上述危险的发生。更先进的开关还有声控式开关,这类开关仅在有声音 的情况下自动接通电源,声音消失自动切断电源。这样省去了人的操作, 而且更加节约能源。 6、手机是现代化的通信工具,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手机来电铃声会打扰别人 的工作和休息,带有震动功能的手机就很容易避免这种问题。 7、在机动车道拐角出的建筑物通常会有圆角或斜角,对于要转弯的司机来说,看不见弯道的路况,容易发生事故,图 二布局,司机视野开阔,可以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8、过去的笔记本是固定装订的,记不同课程的笔记不得不按照笔记本的顺 序记录,这样到复习时,各科笔记混在一起,非常不便。现在笔记本是 活页的,记笔记只需要拆下一张活页纸,到复习阶段,很容易把各科笔 记整理在一起便于阅读。 9、微软公司的word 文字处理系统非常人性化。其中它可以自动保存当前 所编辑的文档,在断电或电脑故障后还能提取最新的文档,不用从新编 辑所有文档。 10、城市里的步行街也考虑了盲人行走的需要,设置了盲人专用的道路,用有特殊纹路的瓷砖铺设,并且取消一切台阶,收到盲人的好评。 消极的案例 1、原西安交大管理学院大楼内,教室门上没有透明的玻璃窗,来上自习的 同学必须推开门才能看到该教室有没有空座位。这样打扰了室内同学的

垃圾箱的人因工程分析与设计

南京工程学院《人因工程》课程大作业设计题目:校园垃圾箱的人因分析与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工业工程 班级:工程101 指导教师:马 成绩: 2012年11 月9 日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人因工程学》大作业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大作业内容简介 (5) 1大作业的意义 (5) 2大作业设计内容 (5) 第二章大作业设计过程 (5) 1校园垃圾箱的宜人性分析 (5) 2改进分析 (6) 第三章改进设计 (9) 1 尺寸设计 (9) 2布局设计 (10) 第四章未来垃圾箱的发展趋势 (13) 第五章小结 (14)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又称“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是研究研究人、机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同时有机融合了“人体科学”、“工程科学”和“环境科学”同时又吸取了其他众多学科的理论、思想方法和研究手段,是一门现代交叉边缘学科。该学科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打破了各学科的界限,并不断完善自身的概念体系、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以及标准规范。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人因工程已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并在制造业、服务业、产品设计、公共及生活空间、计算机软硬件、航空航天系统、医疗系统、交通、电信、残障人士辅助设备、军事武器等方面广泛地应用。人因工程学的设计是“以人为本”,即以“人-机-环境系统”的优化为原则。无论是以科学技术为主的设计,还是以文化艺术为主的设计,最终都出发幷归宿于人的需求。因此,人因工程学对各种门类的设计都是普适、有用和重要的。 人因工程学偏重于应用研究,对于当今大学生,学习了解本门课程有着很大的必要性,而此次大作业设计正是对所学知识的有效运用,理论课后通过完成一次具体的课程设计,使我们能真正感受到实际中的人因工程问题,从而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学习有着重大影响。

人因工程亮点闪烁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亮点闪烁实验实验时间:2012年11月12日报告撰写人姓名:曹一然报告撰写人学号:101279002 实验小组成员:曹一然陈新

实验四亮点闪烁实验(闪光融合频率计) 一.【实验要求】 1.分别改变闪光强度、亮黑比、色调以及背景光的强度,测试不同参数变化下对闪光融合 临界频率的影响。 2.你认为被试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值与视力好坏有无关系?为什么? 二.【实验说明】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的灯光,电视,电影都被知觉为连续的,但事实上这些光线是连续的。一个间歇频率较低的光刺激作用于我们的眼睛时,就会产生一亮一暗的闪烁感觉,随着光刺激间歇频率逐渐加大,闪烁现象就会逐渐消失。由粗闪变成细闪,当每分钟闪光的次数增加一定程度时,人眼就不再感到是闪光而感到是一个完全稳定或连续的光,这种现象称为闪光的融合。闪烁刚刚达到融合时光刺激的间歇频率称为闪光临界融合频率(CFF)。不同人的CFF的差异相当大,但一般在30—55赫左右。 关于闪光频率的实验研究,在心理学中曾有过不少成果。我们的眼睛并不是一种完美的时间记录工具,它不是在一种闪光开始时,网膜反应立即开始,也不是当闪光停止后,反应就立即停止。事实上无论在刺激的开始和终止时都有网膜时滞。一般说来,在中等强度情况下,视觉刺激的后象所保留的时间约为0.1秒。这种时滞的存在对于我们知觉物体是一优点。如果我们的眼睛在时间上具有完全的分辨力,那么我们在交流电灯光下,任何物体都将显得闪烁了。而在长时间工作学习后,人们会觉得灯光开始闪了。那么,影响闪光融合的因素有什么呢?颜色作为人类环境的一个普遍特色,它对视觉有很大影响。颜色有三种特性,即色调,明度,饱和度。本次研究针对颜色的色调和明度两方面,探讨同一色调不同明度及同一明度不同色调对闪光融合的影响。闪光融合频率是用来测定精神疲劳的常用指标之一,其特点是测试方便,效果明显。一般来说,闪光融合频率值随着精神疲劳程度的加重而降低。过度疲劳会导致出现工作事故等问题,所以根据闪光融合频率,应及时调整工作量,充分休息。 三.【实验原理】 一个频率较低的闪光剌激会产生忽明忽暗的感觉,这叫光的闪烁。随着闪光的频率不断增加,闪烁感觉就逐渐消失,最后呈现出稳定的光感,这叫光的融合。感到光融合时闪光最低频率和感到光闪烁时闪光最高频率的平均数叫做融合临界频率,本实验测量的就是红、黄、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课题:我校二楼食堂全触屏多功能售票机人因工程课程设计学院:长春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工业工程 班级:100110班 姓名:常幸福(20100357)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一、设计题目及其说明 (3) 二、调研与分析 (3) 三、方案构思、多方案的对比与抉择 (4) 四、设计说明 (5) ㈠、整体外形图(具体尺寸图参见附录) (6) ㈡、人机界面设计流程图 (6) 1、购票功能 (6) 2、充值功能 (8) 3、缴费功能 (9) 4、建行ATM取款机功能 (10) ㈢、设计说明 (10) 1、对多动能售票机整体外形的设计说明 (10) 2、人机显示界面的设计 (11) ⑴、字符形状和大小设计 (11) ⑵、显示屏亮度 (12) ⑶、文字信息 (12) ⑷、色彩功能分析 (13) 五、设计小结 (14) 六、参考文献 (15) 七、为下一届学弟学妹留的作业 (15)

一、设计题目及其说明 食堂全触屏多功能售票机 针对我校饮食中心二楼的人因工程分析与改善,根据我们的调研分析发现食堂存在诸多问题,二楼饮食中心每天前去吃饭的人相对其它楼层较多,尤其在开学初和每周一的时候总是有大量的学生在排队等候饭卡充值或者打印小票,看到此景会联想到科研楼取款机前也具有类似的情形,根据此种状况我们设计了食堂全触屏多功能售票机。它集合了打印小票、饭卡充值、电话缴费和ATM取款机的功能。 二、调研与分析 我校饮食中心二楼进过假期的维修改善后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经过一学期的使用和调试,仍然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通过我们的实地考察,发现二楼食堂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善。诸如: 1、餐桌的高度设计就不是很合理,有的人必须的大幅度弯腰才能 吃到放在餐桌上饭; 2、餐桌的大小也不太合理,如果俩人互相坐对面只能放下餐盘, 其他的饮料或者碗碟就没有地方可放; 3、有的座椅也不符合人的臀部体型,有时坐着还容易向下倾斜滑 下; 4、餐桌椅的颜色太单一,没有给人留下美感,从而影响到食欲; 5、餐窗口的设计没有考虑到由于冬天天气冷会产生雾气,导致学 生看不清窗口里面摆放的是什么饭菜;

人因工程案例

人因工程案例 工双学01班宫宇 00082008 积极的案例 1、过去路标牌是用一般的油漆作为涂料的,现在路标牌全部用反光油漆, 夜间司机可以借助路标牌反射自身车灯的光线,在很远的距离就可以看见路标牌,提醒时间提前,使司机有更充足的准备时间。并且,该油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反射光线是有特定方向的,司机只能看到自己车灯的反射光。这样避免其他汽车光线产生的眩光伤害司机眼睛,使之不能看清前面的路况。 2、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点的设施布置是很人性化的。例如洗手间水池一高 一低,考虑了儿童实际身高条件。另外,他们均设置了单人的就餐环境,面向墙或窗外的餐桌适合单个顾客就餐,符合人的心理需要。 3、汽车是人因工程应用比较多的地方。首先座椅是根据销售地人群的实际 身体条件设计的,还具有调节功能,司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其次,汽车的紧急制动是用手来操作的,而脚只负责非紧急情况下的制动,由于手动比脚踩要迅速的多,所以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手动制动。 4、卫生间的设计应更多地考虑人的因素,当前流行卫生间装修,马桶的颜 色选褐色,蓝色等,但是人体的尿液是通过颜色来反映人身体是否有某种疾病的,用彩色的马桶会掩盖尿液的颜色,从而不能及时发现身体的疾病。 5、楼层日光灯的开关以前是灯绳控制的,这种开关的缺点是灯泡怀掉需要 更换时不知道开关是通的还是断的,未切断电源更换灯泡更容易造成危

险。现在采用按钮式开关,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开关的通断情况,避免上述危险的发生。更先进的开关还有声控式开关,这类开关仅在有声音的情况下自动接通电源,声音消失自动切断电源。这样省去了人的操作,而且更加节约能源。 6、 手机是现代化的通信工具,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手机来电铃声会打扰别人 的工作和休息,带有震动功能的手机就很容易避免这种问题。 7、 在机动车道拐角出的建筑物通常会有圆角或斜角, 建筑物 建筑物 建筑物建筑物 图一 图二 图一布局,对于要转弯的司机来说,看不见弯道的路况,容易发生事故,图二布局,司机视野开阔,可以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8、 过去的笔记本是固定装订的,记不同课程的笔记不得不按照笔记本的顺 序记录,这样到复习时,各科笔记混在一起,非常不便。现在笔记本是活页的,记笔记只需要拆下一张活页纸,到复习阶段,很容易把各科笔记整理在一起便于阅读。 9、 微软公司的word 文字处理系统非常人性化。其中它可以自动保存当前 所编辑的文档,在断电或电脑故障后还能提取最新的文档,不用从新编辑所有文档。 10、 城市里的步行街也考虑了盲人行走的需要,设置了盲人专用的道路,用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重庆理工大学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公交车扶手分析、改善、评价专业:工业工程班级111040802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时间:2014616 —62014620 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111040802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 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公交车扶手分析、改善、评价 二、课程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 (1)公交车扶手高度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_______________ (2)公交车扶手紧缺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_______________ (3)公交车扶手抓握不舒适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_________ 三、课程设计相关附件(如:表格、图纸、软件等) (1)公交车扶手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公交车扶手的问题的调查问卷________________ (3)应用软件:auto CAD2007、WPS、VISIO _____________ 四、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焱,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城市公交车设计方法研究

(3)______________ 五、任务发出日期:2014616完成日期:2014620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目录 1.引言 (3) 2. 研究背景 (3) 3. 公交车扶手的问题 (4) 3.1问题一:扶手高高在上,乘客无可奈何 (4) 3.2问题二:无地儿可扶,扶手紧缺 (5) 3.3问题三:扶手设计不合理,抓握不舒适 (6) 4.分析与改善 (7) 4.1针对扶手高度问题 (9) 4.1.1扶手高度数据分析 (9) 4.1.2改善方案 (11) 4.2针对无地儿可扶,扶手紧缺问题 (12) 4.3针对扶手设计不合理,抓握不舒适问题 (13) 5. 改进方案的综合评价分析 (16) 6. ........................................................................ 设计体会16 参考文献 (17) 公交车扶手改善的设计

5讲图(简体):人、人因与人因工程(2010宁波大学)

建筑设计与校园规划 Campus Planning 第五讲:建筑设计与人因工程 能与人因 能」有多少? 轻松谈人类体能与潜能 年100公尺男子世界记录?、 ?、、、 男子百公尺世界记录 易士(美)9秒99 易士(美)9秒92 6 奥运男子百公尺世界记录

接力赛跑 43秒75 能与人因 能(正常一般人)与极限潜能 系(道具、机 二、人因与人因工程 「人因」是什么? 简单的说,人因是探讨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人」与 交互作用的关系,以及如何 境。易言之,人因就是要去 的周遭环境,其使人与人本身的能力(Capabilities)、本能极限(Limitations)和需求 历史 早期人类的主要观念很明显的是以人来配合工作或任务。直至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才发现,即使经过特殊训练的人员。仍 的机器或胜任一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因为这 的能力极限。因此,从这期开始 展体质的重要观念,那就 ——20世紀初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對人機關係得考慮是通過選擇和培訓使人適應於機器,滿足工作的需要。

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60年代) 開始重視人的因素,意識到使機械和程式適應期間,主要研究和應用領域是軍事領域。研究者逐漸認識到除心理年代之後) 主要表現為:研究方向的變化,從重視機器—環境”系統看作統一的整體來研究;研究和應用擴大15 环境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又将生活层次推向另一个境界。除了产品的材质、功能和品味外,我们和善解人意(Friendly);而这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且快乐合意」的,若无学(博客来书籍馆) 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与应用人性因素的,凡人为世界中的工具器材、具、软件或硬件系统中,皆可看到人因工程的应用成果。 所有人以人的基本特性与能力考念、人性因素的基设计问题素,及特殊人群安全输入「人因工程」) ?國際人類工效學學會 ?臺灣人因工程學會

人因工程课程实验--记忆广度测试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课程 记忆广度测试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3年11月

记忆广度测试实验报告 摘要:记忆广度指的是按固定顺序逐测一地呈现一系列刺激以后,刚刚能够立刻正确再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本实验测试了短时记忆广度。不同被试者的记忆广度有一定的差异,这与不同被试者的记忆方式有关系。例如将较长的数字组块记忆比单独记忆效果要好。 关键词:记忆广度短时记忆记忆方式 1.引言 记忆广度是测定短时记忆能力的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记忆广度指的是按固定顺序逐一地呈现一系列刺激以后,刚刚能够立刻正确再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所呈现的各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相等。再现的结果必须符合原来呈现的顺序才算正确。刺激系列可以通过视觉呈现,也可以通过听觉呈现。呈现的刺激可以是字母,也可以是数字。记忆广度是测定短时记忆能力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人的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很短,约在15秒钟内会遗忘。心理学家对人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做过实验。当人被传入一个信息后立即对其进行检查,其回忆是准确无误的。随着保持时间的处长,回忆成绩就急速下降。当延长到15 秒钟时,信息的再现率

约为10%。但是超过15 秒钟以后,再现率便不再下降,一直维持在10%的接近值上。数字记忆能力的测试是目前心理学研究瞬时记忆中简单易行又最为典型的一种方法。这是由于它最能体现记忆广度的特点:是决定记忆材料的数目,而不是材料的意义。目前,公认的记忆广度的平均数为7+-2。 2.方案 2.1 实验仪器:BD-Ⅱ-407型记忆广度测试仪(Memory Span Tester)2.2 被试者:东南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大二学生4名。 2.3实验步骤: ①将键盘的插头与仪器被试面板上的插座连接好,接通~220V电源。 ②按下复位键,由程序将码Ⅰ灯、计分灯、顺答方式灯置亮,数码管显示为0202.00 ③被试者按下回车开始测试。在见到回答亮〔绿灯〕,用键盘按顺序回答记忆的数字,回答正确,回答灯灭,加0.25 分,被试再按回车键,仪器接着提取下一组以供再次回答。 ④基础分为2.0分,答对一个数组记0.25分,答对4个数组(一个位组)计1分,答对14个位组计满分16分。计分公式:F=2.0+0.25X(F 是被试者的得分,X是被试者正确回答的次数)。 ⑤由仪器自动计分、计位、计时、计错。 ⑥主试者可以随时改变码Ⅰ和码Ⅱ。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计算机中的人因)

人因工程 个人设计报告 题目:浅析新型笔记本电脑中的人因工效学报告人:王小刚1111028 院系:控院工业工程 指导老师:张亚辉 2013年12月

新型笔记本电脑设计的工效学分析 【摘要】笔记本电脑作为常用的移动终端,正以更多的功能、更低廉的价位走进大众生活。PC的工效学设计或者“人性化”设计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才能设计出好的,更舒适、更高端的电脑才是抓住消费者眼球的关键,本文将针对新型笔记本的设计要求,做出分析,并从人因工程的角度提出改进设计。【关键词】新型PC 人因工程人性化设计高端 一、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优缺点比较 台式机散热好,性价比高,寿命长,拆机方便,(小问题可以自己解决),组装比品牌机更有性价比,相比于笔记本不易使颈部产生疲劳。 笔记本电脑是台式PC的微缩与延伸产品,也是用户对电脑产品更高需求的必然产物。 其主要优点: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超轻超薄是其的主要发展方向,它的性能会越来越高,功能会更加丰富。其便携性和备用电源使移动办公成为可能,因此越来越受用户推崇,市场容量迅速扩展。 总结: 1. 就是可以移动办公;

2. 耗电量较台式机小; 3. 辐射也较台式机小; 4. 在你身边没有电源的时候,电池可以顶一阵; 5. 可以让别人投来羡慕的目光,暂时满足一下虚荣心 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新型笔记本电脑DTR:代表超桌面替换,这正是它的目标,删除两个 笔记本和台式机的缺点形成一个ultra-versatile替换设备。最明显的 进步是“宰杀”触摸屏,提升了监视,换了个更舒适的高度,类似于桌 面电脑。它是触屏的! 其他配件包括一个角度,更符合人体工学键 盘,,并降低电池的重量。 美国的另一个极端的重新设计。DTR是超然的主要电池。因为他 们的大型电力消耗和更长的工作时间,桌面替换几乎总是使用在办公 桌上,连接到电网。在这个场景中,巨大的内部电池有时占总重量的 50%。出于这个原因,。DTR是小,内置备用电池,而外部电池提供了 扩展的能力。 折角设计,易于抓握,相比于传统 的直体笔记本电脑,拿取方便,更 适合于人体手掌结构受力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理工大学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公交车扶手分析、改善、评价专业:工业工程班级111040802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时间:2014.6.16—62014.6.20 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111040802 姓名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 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公交车扶手分析、改善、评价二、课程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 (1)公交车扶手高度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 (2)公交车扶手紧缺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 (3)公交车扶手抓握不舒适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三、课程设计相关附件(如:表格、图纸、软件等)(1)公交车扶手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 (2)关于公交车扶手的问题的调查问卷 (3)应用软件:auto CAD2007、WPS、VISIO 四、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 (1)郭伏,省三《人因工程学》 (2)焱,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城市公交车设计法研究(3)《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统计

五、任务发出日期:2014.6.16 完成日期:2014.6.20 指导教师签字: 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目录 1. 引言 (3) 2. 研究背景 (3) 3. 公交车扶手的问题 (4) 3.1 问题一:扶手高高在上,乘客无可奈 (4) 3.2 问题二:无地儿可扶,扶手紧缺 (5) 3.3 问题三:扶手设计不合理,抓握不舒适 (6) 4.分析与改善 (7) 4.1针对扶手高度问题 (9) 4.1.1扶手高度数据分析 (9) 4.1.2改善案 (11) 4.2 针对无地儿可扶,扶手紧缺问题 (12) 4.3 针对扶手设计不合理,抓握不舒适问题 (13) 5. 改进案的综合评价分析 (16) 6. 设计体会 (16) 参考文献 (17)

人因工程-人体测量实验报告

西安财经学院 本科实验报告 学院(部)管理学院 实验室工业工程与物流实验室 课程名称人因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工业工程0901 教务处制 2012年3月28日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工业工程及物流2012 年3 月28日 学院管理学院年级、专业、 班实验时 间 3月28日成绩 实验小组长 姓名同组实验者 姓名 课程名称人因工程 实验项目 名称 人体测量 指导 教师 石鑫 教师评语 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人体测量的意义。 2、掌握人体测量的方法及测量数据的统计方法。 3、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熟悉人体测量数据在造型设计方面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 1、测量人体的身高、眼高、肩高、肘高、坐高、坐眼高、坐肩高、坐肘高、腿弯部的高度、臀部-腿弯部的长度、臀部宽度、上身的长度、膝盖的高度、腹部厚度、肩宽、肩-肘的长度、上肢的长度、手心的长度、跨度、肘部跨度、站立时手掌的握点、坐姿下手的握点。 2、将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以及思考人体测量的意义和所测得的数据可能应用到的设计问题,比较普通测量方法的优缺点。 三、实验设备 人体形体测量尺(钢卷尺和围度尺)、坐高椅。 四、实验步骤 第一步:每组小组长负责根据实验室环境和布置选择实验区域。 第二步:调节座椅到同一高度。 第三步:每组分别由三个角色构成,测量员,记录员和校验员。确定以上三个角色,测量员两名,记录员一名和校验员多名。 第四步:一名测量员用钢卷尺进行测量,另一名测量员用围度尺进行测量。 第五步:被测量的组员对测量员的结果当场进行校核。 第六步:记录员对校验员校验的数据结果进行记录(特别注明男性数据和女性数据),完成表一。 第七步:根据实验要求统计分析测量得到的数据 五、实验过程原始数据记录(记录入样表一,可做附表) 1、将测量数据填入实验报告中表一。(单位:mm)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doc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人因工程学 题目:火车硬座车厢方面的人机学研究 专业:工业工程 班级: 11-1 姓名:吴霞、赵航 学号: 2011022410、2011022422 指导教师姓名:耿雷祝荣欣鞠金艳 设计起止日期: 2013年12月16日—2013年12月27日

目录 一、设计题目及说明-------------------------------------------2 (一)题目------------------------------------------------1 (二)说明------------------------------------------------1 二、现状调研-------------------------------------------------2 (一)现状调查--------------------------------------------3 (二)调查问卷--------------------------------------------5三、调研结果分析--------------------------------------------11 (一)结果显示-------------------------------------------11 (二)结果分析-------------------------------------------12 四、改善方案------------------------------------------------14 (一)座椅改善-------------------------------------------14 1.1改善背景---------------------------------------14 1.2改善原理---------------------------------------14 1.3人的坐姿状态-----------------------------------15 1.4坐姿受力---------------------------------------16 1.5人体尺寸数据获得-------------------------------17 1.6具体尺寸设计-----------------------------------18 (二)热水供应系统设计-----------------------------------20 (三)茶几的改进-----------------------------------------21 (四)火车照明设计---------------------------------------21 (五)车厢内色彩设计-------------------------------------23 (六)行李架的改进---------------------------------------24 (七)车厢中小推车的改进---------------------------------24 (八)卫生间的改进---------------------------------------24 (九)火车车厢中的温度改进-------------------------------25 9.1影响分析---------------------------------------25 9.2具体改进措施-----------------------------------25 (十)车厢内部空气质量的改进-----------------------------26 五、结论----------------------------------------------------27 六、参考文献------------------------------------------------2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