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和措施

全球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和措施

全球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和措施
全球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和措施

全球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和措施

摘要: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研究是目前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了越来越多机构和科学家的重视,全球变暖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与人类的各种活动息息相关的,环境的恶化必将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本文从全球环境恶化对人体的健康威胁方面出发,阐述了几种因全球环境恶化而产生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如虫媒疾病、水媒疾病、过敏性疾病、动物传媒疾病和新病毒等。

关键词:健康疾病气候变化现代化

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己基本完成,正在步入信息化时代,而发展中国家已经或将要进入大规模的现代工业化、现代农业化建设,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人类几乎在所有的领域影响着大自然系统,从显微镜所看到的微观世界到宏观的宇宙天体[1]。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的工业、农业现代化和大量合成化学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大量农药和杀虫剂、除草剂的应用,极大地满足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现代化的交通技术和运输工具也使得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移动的物流(包括货物、食品等)、信息、人口等以及全球各国经济发展的高度融人和依赖,使人类文明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大气质量的变化,这些给人类的生存和健康造成了威胁[2]。

1.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活动有着密切联系[3]。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类活动,其中人类活

动对近年来气候变化作用明显。

1.1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几度达到最高记录,气候变暖导致全球冰川融化,降水分布发生变化,海平面上升15-25cm,这些变化无法用太阳活动、火山爆发和火气能量交换等自然变化过程来解释[4]。IPCC也断定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有很明显的影响,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影响[5]。

1.2自然因素

湿地生态系统是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重要产生地之一,湿地生态系统有机残体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向大气中排放。据估计全球湿地每年约释放1·5亿吨甲烷,约占每年大气总甲烷来源的25%[6]。其他如火山爆发、太阳活动、地壳运动、大气环流变化也可能影响到全球气候变暖[7]。

2.全球变暖造成的人类健康问题

全球变暖将直接给人类的健康方面带来许多问题,这类问题近年来表现得尤为突出,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虫媒疾病

虫媒传播疾病是病原体由虫媒作为中间宿主或寄生繁殖,继而传播到人的疾病[8]。气候变暖引起气候带的改变,热带边界扩大到亚热带,会引起虫媒疾病传播的地理分布扩大,使发病区向北推移,增加虫媒疾病的传播。例如我国江南一带的恙虫病,1989年、1990年在天津出现,恙虫病的流行区向北推移4个纬度[9]。气候变暖及其造成的极

端气候事件,给生态平衡,尤其是微生物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影响。改变了某些虫媒病原体的存活、变异、分布及流行病的发病率,会对疟疾、丝虫病、吸血虫病、登革热、黄热病、裂谷热、脑炎等虫媒疾病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一些虫媒疾病死灰复燃[10]。如在美国已经绝迹的疟蚊因气候变暖又在一些地区出现。在东非和拉丁美洲,疟疾向高海拔地区蔓延。伴随气候变暖,登革热[11]在有些地方卷土重来,在已经灭绝的加勒比地区、巴西、秘鲁等国再次出现。

2.2水媒疾病

导致水媒介疾病的扩大全球变暖可能使水质恶化或引起洪水泛滥进而引起一些疾病的传播[12]。在降水较多的部分陆地地区,由于水位上升,人们饮用最多的是靠近地表的水,而地表水的水质因地表物质污染而下降,人们饮用后,易患诸如皮肤病、心血管疾病、肠胃病等各类传染性疾病[13]。随着居住环境的变化,人的肌体抵抗力和适应能力都会下降,肠伤寒、痢疾、疟疾、兔热病等传染性疾病就会成为常见病[14]。而在另一些气候变得更加干旱、逐渐荒漠化的地区,由于缺水、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的加重,人们也会被迫饮用水质不好的水,致使身体受到损害[15]。

2.3过敏性疾病

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增加由于全球气温增高,给人类带来其它疾病的间接作用,同样不可忽视[16]。例如,全球气候变暖还可使空气中某些有害物质,如真菌孢子、花粉和大气颗粒物随温度和湿度增高而使浓度增加,使人群中患过敏性疾病如枯草热、过敏性哮喘和其他呼吸系

统疾病的发病率增加[17]。

2.4动物传媒疾病

由于气候变暖及其引起的环境变化,助长动物传媒疾病的病原体的存活变异、传播[18]。据有关调查,近几十年新发现的传染病中有四分之三与动物媒介疾病有关。如艾滋病原于非洲灵长类动物;疯牛病和禽流感则分别是奶牛和家禽的疾病;而尼巴病是马来西亚带有病毒的蝙蝠将病毒传染给猪又传染给人的[19]。

2.5气候变暖与新病毒

随着气候变暖,病原体会突破其原有的寄生、感染分布区域,并可能形成新的传染病的病原体[20]。据世界卫组织的报告,在过去20年至少新出现30种新的传染病[21]。

2.6极端天气事件引起的伤亡

气候变暖带来的不仅仅是暖冬、夏季高温热浪,也会导致暴风雪、寒流、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22]。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了,水汽含量增加以后,肯定在某一个时刻要降下来,这一过程中必然与天气发生联系1995-2006年,平均每年受灾人口增至2.54亿[23]。

3.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

气候变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回避的,为了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建议采取以下对策[24]:

①建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措施,减排二氧化碳、增加碳汇,从源头减缓气候变暖及其给人类健康

带来的危害。

②面对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挑战,不但要在卫生防疫上通过经济等手段,改善现有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水平;也要从生态系统恢复及保护气候上采取共同行动[25]。

③建立气象与卫生、环保等部门的合作机制,积极开展气候变暖对疾病发生规律、病理影响的机理的综合研究。加强对主要流行病、传染病的气候风险评估和气候区划研究。侧重疾病滋生、传播、爆发与气候的关系,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健康疫情、气候变化数据库。研究应对气候变暖的医疗技术等[26-28]。

④建立集气象、环境和疫情系统为一体的综合监测业务系统。建立人体健康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医疗气象学科建设,进一步开展医疗气象预报[29]。

⑤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宣传、教育社会关注气候变暖及其对人类建康的危害,提高人们保护环境、保护气候的意识,政府和人民携手减缓气候变暖,保障人类健康[30]。

⑥气候变暖危及人类健康无国界,要加强国际合作,增强抗御气候变暖、造福人类健康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玉霞,王式功.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环境研究与监测,2005,18(1):7-9.

[2]曾四清.全球气候变化对传染病流行的影响[J].国外医学地理分册.2002.23(1).36-38

[3]秦大河.气候变化:科学、影响和对策.中国政协,2005,2:44-47.

[4]张志强,孙成权.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十年新进展.科学通报,1999,44(5):464一477

[5]谢璞,陆晨.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G] 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研讨会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113-118.

[6]郑兴,罗川宗.全球变暖人类咋办[N].人民日报海

[7]阐海东,陈秉衡.全球气候变化的健康效应.北方环境,2001.

[8]周家斌.暖冬对人类健康的影响[J].中国减灾杂志,2002,(1):7.

[9]李雯,熊平.专家认为气候变化危害人类健康

[10]董胜璋.全球气候变暖与健康[J].广东气象,1999,(2):2-3.

[11]陈文江,李才旭,林明和,等.海南省全年适于登革热传播的时间以及气候变暖对其流行潜势影响的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2,2(1):31-34.

[12]Stone R.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国外医学(寄生虫分册),1995,22(5):201-202

[13]郑灵巧.气候变暖会加剧哪些疾病传播[N].健康报,2008-04-03(07).

[14]瞿忠琼,陈昌春.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四川环境,2004,23(4):72-76.

[15]于长水,张之伦,从波泉.全球变暖与传染病动向[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8,9(2):114-116.

[16]张庆阳,琚建华,王卫丹,等.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J].气象科技,2007, 35(2):245-248.

[17]全球气候变暖过敏反应增多[EB/OL]. [2006-03-29].

[18]梁超轲.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J].医学研究通讯,1999,28(9):1-4.

[19]霍寿喜.气候变暖威胁人类健康[N].中国改革报,2007-01-10(04)调查与观察.

[20]刘学恩.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影响[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7,24(3):159-162.

[21]陈凯先,汤江,沈东婧等。气候变化严重威胁人类健康[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1):19-23.

[22]高耀寿.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N].北京日报,2008-02-20(14)科技.

[23]张家诚,气候与人类,北京:气象出版社.

[24]童世庐,吕莹.全球气候变化与传染病[J].疾病控制杂志,2000,4(1):17-19.

[25]温克刚.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及适应对策[EB/OL]. [2006-04-25].

[26]安滕满.地球变暖与人类健康[J].日本医学介绍,1999,20(8):377.

[27]谈建国,郑有飞.近10年我国医疗气象学研究现状及其展望.气象科技[J]. 2005,33(6):550-553.

[28]贺淹才.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J].广东科技,2002,(12):43-46.

[29]章家恩,徐琪.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J].地理与国土研究,1997,(2).

[30]廖赤眉,严志强.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对其研究意义[J].广西师范学院院报(自然科学版)

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微量元素是指那些在人的体重中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这些元素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世界公认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 14 种,即铁、锌、硒、锰、铜、碘、钼、钴、铬、氟、硅、钒、镍、锡;另一类为生理功能尚不十分明确,或未予定论的元素,如锶、砷、铍、锗等;第三类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如汞、铅、镉等。 微量元素的主要作用:一是参与物质代谢中各种酶、激素、维生素等活性物质的组成;二是酶的激活剂,促进体内物质代谢的顺利进行。人体需要有一定数量和比例的各种微量元素,如果摄入过多或过少使机体代谢功能平衡失调,都会产生疾病或加速机体老化。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其他酶系统的重要原料。缺铁会引起贫血,影响体内细胞代谢过程,导致肌肉无力,胃肠粘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食欲减退。动物血、动物肝脏、瘦肉、鸡蛋、紫菜及芹菜、桃、杏、广柑等含铁量较高。

锌:主要存在于人体骨骼、皮肤、性腺、脑垂体、胰腺和肝脏中。锌是核糖核酸聚合酶和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呈现活性的必需物质,故与蛋白质代谢有密切关系。锌也是合成胰岛素所必需的元素。锌还能使性激素的活性大为提高。人体如缺乏锌,会生长发育迟缓,味觉降低,性功能减弱,并诱发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含锌量较高的食物有牡蛎、动物肝脏、牛肉、羊肉、瘦猪肉、蛋类、黄豆、花生、杏仁、核桃仁、葵花子、胡萝卜、椰子、菠菜等。谷类外皮所含的植酸盐、蔬菜中的纤维素和水果中的果胶能阻碍锌的吸收。 铜:是机体内各种含铜物质的成分之一,一些铜蛋白,如血铜蛋白、肝铜蛋白、脑铜蛋白等,均需要铜。铜还能催化血红蛋白的合成。机体缺乏铜时,可出现中性白细胞减少、贫血、生长迟缓、情绪激动等,还会使胆固醇、血压及尿酸增高,影响糖耐量,引起心电图异常,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治疗机体缺铜,可多食用芝麻、豆类、猪肉、猪肝、鹅肝、鹅肾、牡蛎、萝卜、茄子、芋头、大白菜、油菜、菠菜、茴香、龙须菜、荠菜等食物。 硒:如果体内缺硒使某些肿瘤、冠心病、白内障等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老年人经常食用花生、

粉尘对职工的肺部有哪些危害

粉尘对职工的肺部有哪些危害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加剧,颗粒物“隐形杀手”群体逐渐变得庞大,成分变得复杂,“杀伤力”也渐渐增强。 粉尘对职工的肺部危害: 由于粉尘的性质不同,对肺组织引起病理改变也有差异,粉尘所引起的肺部疾病可分为三大类。 1、尘肺。2004年4月18日卫生部,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中按其病因分为矽肺、电焊肺、铸工肺、等13种尘肺病。尘肺从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说是不可治愈的疾病,因而在《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标准》中,把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四项分级之一)和职业健康监护作为重要的考评内容之一。 2、肺粉尘沉着症。有些生产性粉尘如锡、钡、锑等粉尘吸入后可沉积于肺部组织中,呈现一般的异物反应、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小或无明显影响,经治疗或脱离粉尘后病变可逐渐减轻或消失。 3、有机性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有机性粉尘所引起的肺部炎症,尘肺等病变在机械制造企业极为少见,由于对有机粉尘致病的原因研究较少,致病机理的看法不一致,目前也未定为职业病。 对粉尘发生源治理及个人防护: 1、消除或减弱粉尘发生源:在工艺和物料方面选用不产生粉尘的工艺,选用无危害或少危害的物料,是消除或减弱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即通过工艺和物料选用消除粉尘发生源。例如用树脂砂替代铸造型砂,用湿法生产工艺代替干法生产工艺(如水磨代替干磨、水力清理、电液压清理代替机械清理、使用水雾电弧焊刨等)

2、限制、抑制粉尘和粉尘扩散:采取密闭管道输送、密闭设备加工,或在不妨碍操作条件下,也可采取半封闭、屏蔽、隔离设施,防止粉尘外逸或将粉尘限制在局部范围内减少扩散:降低物料落差,减少扬尘;对亲水性、弱粘性物料和粉尘应尽量采取增湿、喷雾、喷蒸汽等措施,减少在运输、碾碎、筛分、混合和清理过程中粉尘扩散。 3、通风排尘:通风排尘依据作业场所及环境状况分全面机械通风和局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是把清洁新鲜空气不断地送人工作场所,将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进行稀释,并将污染的空气排出室外,使作业场所的有害粉尘稀释到相应的最高容许浓度。在通风排气过程中,含有有害物质的气流不应通过作业人员的呼吸带。 4、增设吸尘净化设备:依据粉尘的性质、浓度、分散度和发生量、采用相适应的除尘、净化设备消除和净化空气中的粉尘,并防止二次扬尘。 5、个人防护:依据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方式和伤害途径,进行针对性的个人防护。粉尘(或毒物)对人体伤害途径有三种:一是吸入,通过呼吸道进人体内:二是通过人体表面皮汗腺、皮脂腺、毛囊进入体内;三是食入,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那么针对伤害途径,个人防护对策:一是切断粉尘进入呼吸系统的途径。依据不同性质的粉尘,配载不同类型的防尘口罩、呼吸器、(对某些有毒粉尘还应配戴防毒面具);二是阻隔粉尘对皮肤的接触。正确穿戴工作服(有的还需要穿连裤、连帽的工作服)、头盔(人体头部是汗腺、皮脂肪和毛囊较集中的部位)眼镜等:三是禁止在粉尘作业现场进食、抽烟、饮水等。

睡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睡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健康知识系列讲座 作者声明:历经14年的研究,《解读宇宙密码-物质能量循环理论》一书已经完成。该书不仅解读了什么是宇宙、宇宙的形成、宇宙的变化运动、彗星的形成等我们至今没有解答的问题,同时也解答了地球上水的来源、地球上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地球上生物的起源、生物的进化、恐龙消失的原因以及人类的诞生等问题。该作品不仅对自然科学的开展与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健康知识丛书。这里,笔者将从宇宙认识、健康知识两个方面一一与大家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著作侵权。 先举个例来看吧,不管你是工作还是休闲娱乐,如果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你会感觉怎样,偶尔一次,可能无所谓,但是如果经常性的这样,可能你在30岁的时候,看上去就像40岁的人了。再说远一点,可能你会少活20岁左右。在人的一生中,睡眠占据四分之一的时间,很多人认为,到了晚上就是睡眠时间,瞌睡来了就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可能我们在想睡的时候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导致睡眠不正常而影响身体健康。在工作中、生活中,虽然我们的睡眠时间会打乱,但是合理科学的调整睡眠,将对身体健康是有很大益处的。那么,怎样科学合理调整睡眠时间呢,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的事情。 物质能量循环理论的提出,它不仅认识整个宇宙,同时对生物的进化提出新的理论。在生物的进化上,认为:睡眠不是动物先天固有的特性,动物从水生生物过渡到两硒动物的时候,由于夜间温度较低,

动物体内的有机化学反应与白天相比较慢,动物的活跃性较低。在动物形成以躯体行动获得食物开始,因为白天能够获得食物的机会较多,而夜间获得食物的机会较小甚至不能获得食物,或者获得的食物不能满足生理的需要,动物为了减少运动量,保持体能,于是在夜间克制运动,把体能储存到白天使用,经过长时间种族形成的习惯,便形成现在的动物睡眠。不同的动物,形成睡眠的方式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冷血动物蛇,由于冬天获得食物较困难,同时在冬天由于气温的下降,体温随着下降,体内的有机化学反应或者新陈代谢速度降低,形成的睡眠几乎是整个冬天。而恒温动物不一样,恒温动物的体温是恒定的,一年四季中体内的有机化学反应或者新陈代谢速度基本保持一致,只有在夜间不能获得食物的时候保持运动的克制,睡眠的形成是夜间。睡眠的形成,使机体内各组织器官形成一个周期运动的规律,保持较好的睡眠就是保持机体的第二次组织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转。相反如果没有较好的睡眠休息,机体内的第二次组织器官功能的运转就会紊乱。一般动物的睡眠时间的天黑入睡天亮终止。动物在获得食物充足以后,动物的睡眠时间就逐渐缩短。以人类来说,根据个体的差异、不同的年龄段、不同季节,睡眠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0-7岁的婴儿、儿童睡眠15-18小时左右,7-16岁的睡眠是8-15小 时左右,16岁到50岁的睡眠是6-8小时,到了50-60岁以后虽然晚上的睡眠仍然是6-8小时,但是由于身体体力的逐渐下降,需要在白天睡眠进行补充,6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睡眠时间逐渐延长。

简述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简述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酒精的性质 每克纯酒精可以产生能量7kcl,因为酒精本身只能提供能量而无其他营养作用,故又称这类饮料所产生的热为空热。酒精可溶于水及脂类,并可以快速扩散而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饮入的酒精很快在胃肠道吸收,其中一部分在胃部就被吸收,随即分布于全身的体液。人体对酒精的耐受性在个体间有很大的差异。 吸收后的酒精随血浆中的浓度高低在呼气中逸出并出现在尿中,这并不属于酒精的排泄而是一种简单的扩散,上述两者排出的总量是很小的。 2.酒精的代谢 酒精在肝内第一步被醇脱氢酶氧化为乙醛。这个过程需要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NAD+)即辅酶Ⅰ的帮助。在人体肝细胞中还存在微粒体氧化酒精系统(MEOS),这个系统存在于正常生理状况的机体中,随着饮入酒精的次数增加而使这个系统有增强的趋势,其中包括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某些药物的摄入也可影响该系统。 被上述酶作用产生的醛又被醛脱氢酶转变为乙酰辅酶A,后者在三羧酸循环中作为能量而被利用,或用于脂肪酸与胆固醇的合成。酒精作为能量而被利用可以代替糖或脂肪的一部分,但MEOS系统氧化酒精所产生的能量为游离热,不能被机体利用,而是直接作为散发热被消耗。 酒精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酒精在肝脏氧化,长期饮用酒精可引起嗜酒性肝炎,以后还可以导致肝硬化。 酒精也作用于血液系统,嗜酒者往往有贫血、血小板功能紊乱及白细胞减少等疾病,这是因为酒精对造血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酒精影响与造血有关营养素的吸收,如叶酸;另一方面酒精可能直接作用于血小板,以及骨髓造血过程,例如它可以影响红细胞对铁的利用。 酒精对胃肠道也有各种不良的影响,过量的饮酒可以引发急性胃炎,长期还可能导致胃排空能力下降。长期嗜酒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但这种疾病患者在食物中完全取消饮酒后可以得到康复。 酒精中毒也能引起急性和再发性胰腺炎,这类病者的主要症状为脂肪痢和消瘦,粪便中排出的脂肪相当也膳食脂肪含量的6%以上。估计除胰腺受影响外,酒精还促使胆盐和胆汁的排泄。 酒精也可影响小肠的超微结构和功能,出现肠腺和绒毛上皮细胞核增大的异常现象。 酒精对营养素的代谢影响 1. 酒精对维生素代谢的影响 酒精可影响水溶性维生素的代谢,导致肝与其他器官的损害,影响营养素的吸收,

春季健康小知识

春季健康小知识之春季健康饮食原则 早春季节,气温仍较寒冷,人体为了御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所以早春期间的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外,还应选用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时补充能量物质,由于寒冷的刺激可使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加速,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早春期间还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兔肉和豆制品等。上述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氨酸,而蛋氨酸具有增强人体耐寒的功能。 春季,又是气候由寒转暖的季节,气温变化较大,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复发,活力加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红柿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抵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也应食用,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这类食物有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仁爱示例标记 春季健康小知识之春季健康怎样进行食补 传统医学认为,春季养生“当需食补”。但必须根据春天人体阳气逐渐生发的特点,选择其平补、清补的饮食,以免适得其反。 营养学家认为,以下几种人适宜在春天进补:中老年人有早衰现象者;患有各种慢性病而体形孱瘦者;腰酸眩晕、脸色萎黄、精神萎靡者;春天气候变化大,受凉后易反复感冒者;过去在春天有哮喘发作史,而现在未发作者;到夏天有夏季低热者。凡属上述情况者,均可利用春季,根据个人体质及病情,选择适当的食补法,防病治病。 老年人如有阴虚内热者,可先用清补的方法。这类食物有梨、莲藕、荠菜、百合、甲鱼、螺蛳等。此类食物食性偏凉,食后有清热祛火作用,有助于改善不良体质。 春季健康小知识之春季疾病的饮食防治 传统医学认为:“百草回芽、百病发作”,就是说,春天容易旧病复发。春天由于温暖多风,适宜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因此,春天外感较多。对身体虚弱的老年人来说,更应引起重视。 事实证明,到了春季,凡有肝阳上亢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头痛、眩晕,这就是祖国医学早已指出的“春气者诸病在头”的原因。现代医学也发现,春天的气候变化,容易使人血压增高,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饮食防治的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之。因为香蕉含有能降低血压的钾离子。另外,经常食用含钾多的柠檬、梨、绿豆等,对防治高血压也有益。还可用芹菜500克水煎,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或用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或将花生米浸泡醋中5日,每日晨空腹吃10粒,也均有较好的降压效果。 春天健康小知识 春天天气潮湿,身体易积聚水分,造成皮肤松弛;冬天吃了不少丰脂食物,在体内积存。古语也有说:千金难买春来泄。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饮食健康法: 苹果和鲜奶

粉尘的性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安全管理编号:LX-FS-A23506 粉尘的性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粉尘的性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化学组成和浓度 粉尘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空气中的浓度,直接决定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如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的粉尘,其致纤维作用越强。矿物性粉尘和植物性粉尘的作用不同。某些金属粉尘经呼吸道吸入,可能引起金属中毒。同一种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越高,吸入量越大,危害性越大,尘肺的发病率越高。 (2)粉尘的分散度 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粉尘的粒径大小不一,较小粒径百分比大,则分散度高,反之分散度低。粉尘被吸入机体的概率与其在空气中停留时间的

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实用版

YF-ED-J3623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实 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 尘可随呼吸进入呼吸道,进入呼吸道内的粉尘并不全部进入肺泡,可以沉积在从鼻腔到肺泡的呼吸道内。影响粉尘在呼吸道不同部位沉积的主要因素是尘粒的物理特性(如尘粒的大小、形状及密度等),以及与呼吸有关的空气动力学条件(如流向、流速等),不同粒径的粉尘在呼吸道不同部位沉积的比例也不同,尘粒在呼吸道内的沉积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截留 主要发生在不规则形的粉尘(如云母片状尘

粒)或纤维状粉尘(如石棉、玻璃棉等),它们可沿气流的方向前进,被接触表面截留。 2.惯性冲击 当人体吸入粉尘时,尘粒按一定方向在呼吸道内运动,由于鼻咽腔结构和气道分叉等解剖学特点,当含尘气流的方向突然改变时,尘粒可冲击并沉积在呼吸道黏膜上,这种作用与气流的速度、尘粒的空气动力径有关。冲击作用是较大尘粒沉积在鼻腔、咽部、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的主要原因。在这些部位上沉积下来的粉尘如不及时被机体清除,长期慢性作用就可以引起慢性炎症病变。 3.沉降作用 尘粒可受重力作用而沉降,沉降的速度与粉尘的密度和粒径有关。粒径或密度大的粉尘

饮食结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饮食结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006-12-11 10:27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以前为中年人,65-74岁为中老年人,74-90才为老人。媒体报道,日本人均身高近年来的增长速度较中国快,为什么呢?与国人的饮食结构不同有很大关系。据此,认真研究国人饮食习惯与健康关系的内在规律,探索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从而从改变饮食结构来影响人类身体状况,成为了当今有关人士义不容辞的职责。 俄罗斯健康研究生物节律研究室沃尔切夫经研究指出:人类的寿命应该是280岁。但为什么目前人们的普遍寿命尚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呢?他把原因归结为人体内水分的流失。因为水可以提供我们呼吸的氢离子。随着水分的流失,体内有害物质不能很好地剔除,于是各种病理现象就产生了。研究结果显示:新生男婴体内的水分占其体重的86.8%,长大后占71%,年轻或成熟男性体内的水分占其体重的61%,而一个81岁的老人仅占49.8%。 那么,有人说了,不就是多喝些水嘛!此言差矣!笔者认为,其原因在于:研究结果所指的“水”是脑浆、血液、滑膜液及其他润滑液之类,即中医称之为“津液”的东西。由此并不是简单地一天多喝几杯水就能解决问题的。平常我们所喝的水仅仅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并不能很好的补充骨、肌、脑及组织中的津液。那么,能补充这些成分的“水”从何而来呢?本文就这个问题展开论述。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一直是承袭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中国营养饮食协会委员徐葛教授认为,国人目前的饮食结构大概为塔形结构:五谷占40%,蔬菜水果35%,肉果蛋奶类20%,其他5%。这个饮食结构仅是国人的饮食习惯,因而就有它的不合理性和局限性,它的底层特点就限制了营养成分的多样性,因而不能通用于全人类。因此,要想改善国人体质上的某些不足,要想使人类能达到自然年龄而“寿百数”,就只有从改变饮食结构来考虑。 如何改善饮食方法,使身体内所需营养要素能有效地从饮食中吸取和利用,也是很重要的课题:《素问·汤液醪醋论》说:“自古圣人之作醪醋者,以为备耳(以备不虞也)……邪气时至,服之万全。”汤液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中医认为,水之稀薄者为汤,稠厚者为液。饮食物中汤液是人体内津液的源泉。津液渗透浸润于肌肤腠理之间,以温养肌肉,充润皮肤;液,流行浸润到关节、脑髓海空窍,润滑关节,补益脑髓,润泽耳、日、口、鼻等窍。二者在周身环流的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因此常以津液并称,并不严格区分。 从以上来看,汤的保健作用大致有:1、能最大限度地提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易于吸收。2、增强机体的水储量,保持皮肤弹性,从而美容、抗衰老。3、能保证大小便通畅,利于毒素的排出,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外界不良因素对人体造成的潜在危害。4、养五脏、安神、增强食欲。5、其他作用随内容而异。 汤的原料比较丰富,五谷杂粮、肉蛋海鲜、花果蔬菜、矿物质等均可取用。其各自的营养成分正在不断地被发现、研究、提取和利用。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长寿,汤不离口。据此,人类的饮食结构应这样

家居生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1家具的室外环境问题及其危害1 1.1 废气 1 1.1.1 油烟 1 1.1.2 汽车尾气 1 1.1.3其他臭气 2 1.2噪声 2

1.2.1环境噪声 2 1.2.2社会噪声 2 1.2.3 其他噪声 2 1.3 光污染 2 1.4电磁辐射-健康的隐形杀手3 1.5热污染 3 2家居室内环境污染及其危害3 2.1废气 3 2.2放射性建设材料 3

2.3 室内电磁辐射 4 2.4不洁净的饮用水和食物 4 2.5噪声 4 2.6直接接触的物品 4 2.7居室内的生物 4 3改善居室环境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4 4自我保护措施 44444 34444 参考文献 5 家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摘要:我们的健康,甚至于我们的心情时时刻刻都受到周围环境,尤其是家居室内外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对家居室内外环境重要性已经有所了

解,很多人都知道“买住宅就是买环境”。本文主要是对家居室内外的环境问题及其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与措施等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概述。对人们如何在购买住宅的时候,避免现存的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健康,污染,对策 引言 人类环境被污染后,由于污染区域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污染物来源、种类、性质、浓度和持续间不同,以及年龄、健康状况不同,对健康产生不同的危害。而关注家居室内外的环境,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是本文要关键阐述的。 居室内的环境因素包括微小气候、照明、采光、噪音和空气清洁状况等。如今,居室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住宅建筑及装饰材料、家用化学品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居住卫生条件就成了提高公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这对保护居民健康,增进民族的繁衍昌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环境科学与医学知识合理地规划未来的家居生活,尊重科学,关注健康,尤其是家居环境健康。在“以人为本”的发展时代中,增进家人健康,让事业更加顺利,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追求。[1] 1.家具的室外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1.1废气 1.1.1油烟:主要危害有以下四个方面: (1)厨房油烟可随空气侵入人体呼吸道,进而引起食欲减退、心烦、精神不振、嗜睡、疲乏无力等症状,医学上称为油烟综合症。 (2)厨房油烟还会伤害人的感觉器官。如眼睛遭受油烟刺激后干涩发痒、视力模糊、结膜充血,易患慢性结膜炎;鼻子受到刺激后黏膜充血水肿,嗅觉减退,可引起慢性鼻炎;咽喉受刺激后出现咽干、喉痒,易形成慢性咽喉炎等。 (3)厨房油烟中含有致癌物,长期吸入这种有害物质可诱发肺脏组织癌变。一家癌变研究中心最近指出,中国妇女患肺癌比例高的主要原因是厨房中的环境污染所致。 (4)由于厨房燃料燃烧过程中使氮氧化物的生成量骤增,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吸附以后会导致肺部病变,出现哮喘、气管炎、肺气肿等疾患,严重者可招致肺纤维化的恶果。 1.1.2汽车尾气 汽车(或机动车)排放尾气中有毒有害物质达二百多种。比较严重的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光化学物(光气)、铅尘、3、4苯并芘等等充斥在您的呼吸带附近。 (1)俗称煤气的一氧化碳,危害您肯定知道,吸入人体后,其与红细胞的亲合力是氧气的300-400倍,会造成人体器官缺氧死亡的。 (2)铅尘进入人体后会导致系统生理病变,使人的智力下降,阅读、计算及抽象思维困难,严重损害神经系统,反应迟钝、内分泌失调。这些进入人体内的铅尘基本上存在于骨骼中,据中国预防医学会对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实验显示,少年班学生的血铅浓度远比同龄人低很多。 (3)光气,不仅刺激人的喉、眼、鼻等黏膜,同时还具有强致癌作用。 (4)氮氧化物,其中的一氧化氮于红细胞的亲合力比煤气还要强,很容易让人们中毒死亡。其中的二氧化氮是一种褐色有毒物,有一种特殊的刺激性臭味,损害人的眼睛和肺部。(5)3、4苯并芘,则是国际公认的头号强致癌物质。 1.1.3其他臭气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还存在一些远比垃圾臭气更毒和更臭的气体,主要是一些工厂排放的废气。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296-74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在各种不同生产声所,可以接触到不同性质的粉尘。如在采矿、开山采石、建筑施工、铸造、耐火材料及陶瓷等行业,主要接触的粉尘是石英的混合粉尘;石棉开采、加工制造石棉制品时接触的是石棉或含石棉的混合粉尘;焊接、金属加工、冶炼时接触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农业、粮食加工、制糖工业、动物管理及纺织工业等,接触植物或动物性有机粉尘为主。 根据不同特性,粉尘可对机体引起各种损害。如可溶性有毒粉尘进入呼吸道后,能很快被吸收入血流,引起中毒;放射性粉尘,则可造成放射性损伤;某些硬质粉尘可损伤角膜及结膜,引起角膜混浊和结膜炎等;粉尘堵塞皮脂腺和机械性刺激皮肤时,可引起粉刺、毛囊炎、脓皮病及皮肤皲裂等;粉尘进入外耳道混在皮脂中,可形成耳垢等。粉尘对机体影响最大的

睡眠对健康的意义

为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并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其目的在于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重视。中国睡眠研究会自2003年将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问将世界睡眠日定在3月21日,是因为这天是春季的第一天,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睡眠的昼夜交替规律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1.睡眠对健康的意义 在睡眠过程中,全身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都得到恢复和休息。神经元和相关组织恢复重建和再生需要机体的休息,而只有睡眠状态能提供这种休息。剥夺睡眠的后果是严重的。实验表明睡眠剥夺后,动物的感觉(光感、声音、触觉、味觉)丧失,甚至可导致死亡。情绪变化是最早出现的反应,如烦躁、欣快和抑郁快速交替出现,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等,也有精神运动不稳定的表现。睡眠剥夺3天后,受试者可出现思维紊乱、无法表达完成意思、对最近发生的事情健忘等。 实际上,每个人都可能会偶有睡眠不好,觉得睡眠不足,醒后精力不能恢复等情况。但大多数人只是暂时的表现,睡眠缺乏的情况在以后的睡眠中很快会得到弥补。确定失眠原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首先要牢记,一过性失眠和短期失眠如果不认真对待,将会演变成慢性失眠症,引起严重后果。不及时治疗失眠也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睡眠占据着我们生命的三分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基地两万余名在基层医疗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失眠症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很大,但相当多的病人没有得到合理的诊断和治疗。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动物试验表明,小白鼠如果超过6天不睡眠,就会出现运动失调的症状,直至脑电波电压降低、消失而死亡。相比起小白鼠,人类对睡眠的依赖性更强,一个人只喝水不进食可以活7天,而不睡眠只能活4天。医学研究表明,偶尔失眠会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动作不协调,长期失眠则会带来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出现障碍和工作力不从心等后果。此外,失眠与躯体疾病关系密切。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复疾病的能力低下,容易感冒,并加重其他疾病或诱发原有疾病的发作,如心血管、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实践还证明,手术后的病人如睡眠不好,伤口愈合的时间会明显延长。儿童如患有严重睡眠不足,可影响其身体发育。因为在睡眠时,特别是在深睡期,儿童脑内分泌的生长激素最多,这是促进孩子骨骼生长的主要物质。可见健康的高质量的睡眠是何等的重要。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失眠发生率。 ▲全球睡眠调查(SLE-EPsurvey2002)表明,45.4%的中国人有失眠问题; ▲45%的车祸与睡眠不足有关; ▲50%的工伤事故与睡眠不足有关; ▲慢性失眠者发生事故的风险率是正常人的4.5倍; ▲失眠症是一种未被广泛认知的疾病……。 2.引起失眠的原因 引起失眠症的原因很多,不同类型的失眠症有不同的原因。疾病、药物不良反应、不良的睡眠习惯、昼夜轮班工作、紧张和压力、抑郁、焦虑以及个人和家庭生活的重大变化都可能导致睡眠不好。以下几种问题最常见,51%表现为入睡困难;47%表现为睡眠中断;38%表现为清晨早醒;多数失眠者(58%)往往合并多种表现。

体育活动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⒈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⑴对新陈代谢的作用体育锻炼时,体内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机体为了恢复能量,就要摄入、消化、吸收更多的营养以补充不足,而且摄入的能量往往超过消耗的能量,即出现“超量恢复”现象。消耗越多,超量恢复越明显。同时体育锻炼还能促进腹肌力量,有利于维持正常腹部压力促进消化吸收。因此,长期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消化功能,促进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 ⑵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体育锻炼时,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心脏和全身的供血状况改善。心肌细胞内的蛋白质和肌糖元增多,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心脏血容量增大,每博输出量增加,安静时的心率变慢,心脏的体积和重量增加。锻炼还可使冠状动脉口径增大,弹性增加,对预防冠心病起到积极作用。由于消耗体内大量脂肪,减少了心脏的压力,从而降低心脏病的发生。通过增加动脉血管的弹性,起到预防高血压的作用。 ⑶对呼吸系统的作用体育锻炼时,机体消耗的氧和产生的二氧化碳均增多,为了满足肌体的需要,呼吸系统加倍工作,使呼吸肌逐渐发达,功能加强。同时还可扩大胸廓活动的幅度,增大胸围和肺活量,使安静时的呼吸频率变慢且呼吸深度加深。经常适量的锻炼还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⑷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支配下进行的。反过来,身体的每个动作及各器官的生理活动都可以对神经系统产生刺激作用。这种刺激作用可以增强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和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使大脑的兴奋性、灵活性和反应速度大大提高,视觉、听觉更加敏锐,记忆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增强,还可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⑸对骨骼、关节及肌肉的作用体育锻炼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可使骨变的更加坚强,对人体起到更好的支撑和保护作用。还可使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加强关节的牢固性和对压力的承受性。通过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使肌肉对神经刺激产生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以及各肌群间相互协调配合的能力改善,以致发挥出最大的运动效果,并可使肌肉粗壮,力量增强,提高抗疲劳和耐酸痛的能力。 ⑹对其它组织、器官及系统的作用体育锻炼可以刺激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及儿茶酚胺等重要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可以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提高健康水平。而且对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⒉体育锻炼对心理发育的影响 体育锻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情感,促进个性的完善和发展,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体育锻炼有助于减轻或消除人的紧张烦躁或忧虑情绪;培养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形成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自尊心、自信心、顽强的毅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促进社会交往和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体育锻炼还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胜利的欢愉,产生心旷神怡的愉快心境。 长期进行健美锻炼,能够发达肌肉、增长力量;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改善体形体态、矫正畸形;调节心理活动,陶冶美好情操;提高神经系统机能,培养顽意志品质。

2021春季卫生与健康小知识最新

2021春季卫生与健康小知识最新 1.春夏季卫生健康小常识有什么 预防外感。春季气温不稳,风雨多变,体弱者要注意保暖防风寒,多食醋蒜之类有助于预防外感。过敏体质者要注意避开花粉等过敏原,外出最好戴口罩。 增强体质。主要是多参加户外体力活动,包括各种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增强机体免疫力。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跑步打球做操打太极拳郊游等。 调节情绪。春天宜酌情增加一些富含苯乙胺咖啡因的饮食,诸如绿茶咖啡香蕉巧克力等,这些食品能兴奋神经系统,消除疲劳,防止“春困”和情绪低沉。另外,处事不要过激,力求心平气和,情绪安定。养鱼赏花垂钓等都可调节情绪,怡情养性。 采取必要防治措施。在天气多变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对一些慢性病进行预防性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结核病风湿病以及精神病等疾病的患者在春季不宜停药或减药,而需要强化或做必要的调整,严防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家长应及时为孩子接种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疫苗,不要随便带孩子出入公共场所。一旦发生有关病情,要尽早到医院妥善查治

春天里,万物欣荣,生机蓬勃,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然而春雨绵绵,天气潮湿,乍暖还寒,气候很不稳定。健康的人能够调适自己很快适应环境,一般无需调补。但是素有旧疾的人,在这多变的季节里,就不那么幸运了,旧疾极易复发。此时,对与这类患者和病后体虚的人,可以通过适当进补,提高身体抵抗力,使身体得到康复。 春季食物以选则一般性调补食品为宜,如鸡肉鸡蛋瘦猪肉红枣等。不仅可改善慵懒的体质,还可充沛体力。然而,对于身体明显虚弱的人,则需要选择适当的滋补中药来调养,如西洋参龙眼肉党参黄耆等。 春天百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花粉,是过敏性疾病的好发季节。若有慢性疾病或过敏体质的人,春天一定要忌口,忌服“发物”,如虾蟹咸菜等食物,否则旧病极易复发。 总的说来,春天的调养药膳,以平补为原则,不能一味使用温热补品,以免春季气温上升,加重身体内热,损伤到人体正气。 春季饮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这一时令以肝当令,肝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树木那样生发,主人体一身阳气升腾。若肝功能受损则导致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器官受干扰而致病。又因酸味入肝,为肝的本味,若春季已亢奋的肝再摄入过量的酸味,则造成肝气过旺,而肝克伐脾就势必伤及脾脏。脾又与胃密切相关,故脾弱

粉尘类职业病对人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粉尘类职业病对人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粉尘类职业病对人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由于长期接触粉尘,对人体本身的危害,根据其物理和化学兴致的不同,还有进入人体量的多少,可引起的病变多种多样.如呼吸性系统疾病、局部作用、中毒作用等。 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有如下4种表现: 1.粉尘沉着症 有些金属(铁、钡、锡等)粉尘吸入后,可在肺组织中呈异物反应,并继续轻微纤维化,但对人体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逐渐消退。 2.尘肺 尘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吸入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由于吸入粉尘的质和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尘肺病的种类很多,其中12种被列为职业病,它们是: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肺、水泥肺、云母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混合尘肺、铸工尘肺。

3.呼吸系统肿瘤 粉尘的局部作用是指粉尘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导致萎缩性病变;此外,还可形成咽炎、喉炎、气管炎等;作用于皮肤可形成粉刺、毛囊炎、脓皮病等;金属和磨料粉尘可引起角膜损伤,导致角膜感觉迟钝和角膜浑浊;沥青烟尘在日光照射下可引起光感性皮炎。粉尘的中毒作用是指吸入铅、砷、锰等有毒粉尘而引起的中毒现象。 4.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 不同的有机粉尘有不同的生物作用,如引起支气管哮喘、棉尘症、职业过敏性肺炎、混合性尘肺等。 对于粉尘的危害,在生产过程中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防尘: 1.技术革新 改革工艺设备和工艺操作方法、采用新技术是一项彻底消除粉尘污染、搞好防尘工作的技术措施。在工艺改革中首先应当使生产过程不产生粉尘危害的治本措施,其次才是产生粉尘以后通过治理消除或减少其危害的措施。

睡眠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吃、喝、拉、撒、睡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求,但是你知道吗?睡眠比吃喝还重要。通过睡眠,可以消除疲劳、积蓄精力、修复损伤、调整机能状态。一场甜美的酣睡可以使疲惫不堪的身体顿时精力充沛,神情气爽。每天的睡眠,是生命不可缺少的补给站。 睡眠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恢复体力在睡眠期间胃肠道及其有关脏器,继续合成并制造人体的能量物质以养精蓄锐。同时由于体温、心率、血压下降,呼吸及部分内分泌减少,使基础代谢率降低,从而使体力得以恢复。 2.补充脑力大脑在睡眠状态下耗氧量大大减少,有利于脑细胞修复和能量的贮存。因此,睡眠能保护大脑,提高脑力,加强记忆,调节大脑的功能。睡眠充足者,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办事效率高。 3.调节情绪睡眠对于保护人的心理健康与维护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是很重要的。睡眠可以调节情绪、舒缓心理压力、淡化恶劣情绪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如果短时间睡眠效果不佳,会出现注意力涣散,容易激动、烦躁或精神委靡。而长时间者可造成不合理的思考、幻觉甚至精神崩溃等异常情况。 4.增强免疫力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能对入侵的各种抗原

物质产生抗体,并通过免疫反应而将其消除,保护人体健康。睡眠能增强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从而增加机体的抵抗力。还可以使各组织器官自我康复的过程加快。失眠者睡眠不足,第二天的白细胞会减少28%,76%的人第二天的免疫力大幅度下降。因此,易患他病。 5.促进生长发育睡眠与儿童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婴儿在出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大脑继续发育,这个过程离不开睡眠。且儿童在睡眠状态下生长速度增快,因为睡眠期血浆生长激素可以连续树小时维持在较高水平。所以应保证儿童充足是睡眠,促进其生长发育。 6.延缓衰老睡眠时新陈代谢降到最低水平,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所以能延缓衰老,保证生命的长久。严重失眠者每天的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2。5~3倍,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癌症发生率比正常人高30%。 7.有益于皮肤健康在睡眠过程中,皮肤的毛细血管循环增快,分泌和清除过程加强,皮肤细胞增殖速度加快。所以有益于皮肤健康。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导语:想要我们的肺部健康,就一定要注意远离粉尘,根据粉尘的性质,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种类,无机性粉尘、人工无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其实粉尘不 想要我们的肺部健康,就一定要注意远离粉尘,根据粉尘的性质,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种类,无机性粉尘、人工无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其实粉尘不但会危害到人体的肺部器官,对于人体的其他部位也有一定的伤害,所以人们一定要注意了解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在平时注意远离粉尘的危害。 根据化学性质不同,粉尘对人体可有致纤维化、中毒、致敏等作用,如: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致纤维化作用。直径小于5μm(空气动力学直径)的粉尘对机体危害性较大,也易达到呼吸器官的深部。粉尘的浓度大小,与对人危害程度也有关系。 全身作用: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疾病(尘肺);如吸入铅、铜、锌锰等毒性粉尘,可在支气管壁上溶解而被吸收,由血液带到全身各部位,引起全身性中毒。铅中毒是慢性的,但中毒者如果发烧,或者吃了某些药物和喝了过量的酒,也会引起中毒的急性发作;过量吸入铜的烟尘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锌在燃烧时产生氧化锌烟尘,人吸入后产生一种类似疟疾的“金属烟雾热”疾病;长期吸入锰及其氧化物粉尘或烟雾,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发生不良作用。 局部作用:接触或吸入粉尘,首先对皮肤、角膜、粘膜等产生局部的刺激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的病变。如粉尘作用于呼吸道,早期可引起鼻腔粘膜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张,久之便形成肥大性鼻炎,最后由于粘膜营养供应不足而形成萎缩性鼻炎。还可形成咽炎、喉炎、气管及支气管炎。作用于皮肤、可形成粉刺、毛囊炎、脓皮病,如铅尘浸入皮肤,会出现一些小红点,称为“铅疹”等。 致癌作用:接触如镍、铬、铬酸盐的粉尘,可以引起肺癌;接触放射性矿物粉尘、容易生成肺癌;石棉粉尘可引起皮癌。 感染作用:有些有机粉尘如破烂布屑、兽皮、谷物等粉尘常附有病原菌,如丝菌、放射菌属等,随粉尘兹人肺内,可引起肺霉菌病等。 综上所述您应该知道了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了吧,在这里提醒各位朋友,如果说您的工作环境需要长时间接触粉尘的话,一定要注意定期的体检,看身体是否因为接触过多的粉尘而患上了一些疾病,如果是有的话要注意及时的就医诊治才是。 生活知识分享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09级化学班范瑞军2009061415) 一、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大气颗粒物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首要污染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大气颗粒物是悬浮在大气中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其主要来源包括:(1)自然界的风沙尘土,海水喷溅等。 (2)各种燃料如煤炭、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和石油等的燃烧。 (3)钢铁厂、水泥厂、石油化工厂等的工业生产过程。 (4)公路扬尘、建筑物扬尘等。 大气颗粒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其粒径大小不同,被吸入并沉积在呼吸系统的部位不同, 引起机体的危害也有明显差异。一般来说,粒径小的颗粒物沉降速度慢,在空气中的悬浮时间长,与人体接触机会大。 研究显示:粒径在10μm以下的可吸入颗粒(即PM10)是大气颗粒物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类。 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呼吸系统:刺激肺部使其出现炎症;肺功能下降,肺部排除污染物的能力降低;导致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恶化;引起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和矽肺、石棉肺、肺气肿等肺病。 心血管系统:可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血液粘度增加,血液凝集以及血栓形成;可引起动脉收缩,血压升高。 免疫系统: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对细菌、病毒等感染的易感性,使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随颗粒物进入体内后,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感染性疾病。

神经系统:导致高级神经系统紊乱和器官调解失能,表现为头疼、头晕、嗜睡和狂躁等。 癌症的发生:颗粒物所吸附的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是对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环境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其中苯并芘(a)能诱发皮肤癌、肺癌和胃癌。 此外,大气颗粒物还可造成胎儿增重缓慢;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功能;导致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敏感体质患者过早死亡。 二、水体污染 是指一定量的污水、废水、各种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进入水域,超出了水体的自净纳污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向水体排放未经过妥善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的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雨水冲刷,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入水体等。其中第一项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废水排入水体,水污染日益严重。 水体若遭受污染,则势必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这是因为人的生活离不开水。但,对水体所遭受污染的种类,却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的。而且,不同的水体污染,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水体污染通常包括三大类: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是指病原微生物排入水体后,直接成间接地使人感染或传染各种疾病。衡量指标主要有大肠菌类指数、细菌总数等。某些原来存在于人畜肠道中的病原细菌,如伤寒、副伤寒、霍乱细菌等都可以通过人畜粪便的污染而进入水体,随水流动而传播。一些病毒,如肝炎病毒、腺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