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金昌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金昌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金昌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模拟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阅读某岛屿地形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景观是该岛南部特有民居,该民居最可能的朝向是: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

2.民居顺势而造,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节省建筑材料B.减少占用草地C.防寒保暖D.庇荫纳凉

【答案】1.A

2.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子弹流线型”屋顶与“旗树”方向一致,该地为南半球40°S南,常年受盛行西(北)风方向,为了避风,所以房屋朝向在背风的东南方向。

2.居民顺势而建朝东南的房屋,是为了避开寒冷的西风带、防寒保暖。

【考点定位】地图上的方向向、盛行西风带。

2.2019 年第 18 号台风“米娜”在浙江舟山沿海登陆后,转向韩国南部再次登陆。当台风中心位于上海的正东方位时,上海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答案】C

【解析】

【详解】

当台风中心位于上海的正东方位,即上海位于台风中心的正西,根据北半球低压气旋的气流运动情况,可知台风中心西侧吹西北风,即上海吹西北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土地覆被的含义与土地利用相近。土地覆被转类指数可衡量一个地区植被转换情况,一般而言,指数越高,植被转换得更好。2005年以来,我国对三江源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下图分别示意长江与黄河源区2012年土地覆被现状和不同时期土地覆被转类指数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0-2004年黄河源区减少最多的土地覆被类型最可能是

A.草地B.水体、滩涂与沼泽

C.灌丛D.沙地、戈壁和裸地

2.2004~2012年土地覆被转化黄河源区优于长江源区,原因是黄河源区

A.保护措施较多B.海拔较低

C.年降水量增多D.居民地少

【答案】1.A

2.B

【解析】

【分析】

1.从左图中土地覆被类型分析,黄河源区草地面积约占80%,水体、滩涂与沼泽、灌丛、沙地、戈壁与裸地等面积共约占20%,右图中1990-2004年黄河源区植被转换指数为-7%,所以减少最多的土地覆被类型最可能是草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从左图中分析,长江源头永久冰雪地面积较大,黄河源头较小,说明黄河源区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2004~2012年土地覆被转化黄河源区优于长江源区,B正确。两地都位于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居民、年降水量变化、保护措施等差异不大,ACD错误。故选B。

【点睛】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水源地生态环境。

4.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B.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C.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图中箭头方向,洋面封冻,阻断了热量输送,导致温度降低,①是气候变冷。生物衰退,光合作用减弱,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②是温室作用加强。③是全球变暖,封冻面积减小。所以D对。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5.2018年4月13日,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南岛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区位有()

①发达的制造业基础

②位于海上丝路战略支点

③丰富的热带农产品资源

④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随着海南岛自由贸易港的建立,下列产业最可能得到快速发展的是()

A.金融服务业B.机械制造业

C.石油化工业D.文化教育业

【答案】1.D

2.A

【解析】

1.海南,面向南海,辐射太平洋,是中国南下的重要战略通道。位于我国的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海南有天然的琼州海峡将海南与内陆地区隔离开来,隔离成本几乎为零,这是它自身的离岛式地理区位优势,同时又位于海上丝绸之路上,交通发达。同时国家的政策倾斜,是海南省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另一重要优势。②④正确。海南岛本身的制造业基础较为薄弱,热带农产品资源不是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主要区位优势,故排除①③。故选D。

2.海南岛是旅游城市,自由贸易港的建立,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因为政策、税收等方面优惠,促进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发展,A对。自由贸易港是开放层次最高的贸易区,

其开放程度主要体现在税收、金融、零售、航运等方面,并没有体现在工业和教育等方面,所以排除BCD。故选A。

6.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山地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按气温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B.甲、丙、乙

C.乙、甲、丙D.丙、甲、乙

2.该山地北坡属于()

A.阳坡和迎风坡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D.阴坡和迎风坡

【答案】1.C

2.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由于甲、丁两地气温相同,甲乙两地位于同一侧山坡,乙处的海拔高度高于甲处,故判断乙地气温低于甲地;而丙丁位于同一侧山坡,丙地海拔高度低于丁地,故判断丙地气温高于丁,即高于甲地。故选C。2.由于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而丁地的海拔高度明显高于甲地,故判断甲地(北坡)位于阴坡;根据图示山顶积雪的分布状况,北坡雪线较高,而北坡又是阴坡,故判断北坡应为背风坡,降水量少,故雪线较高。故选B。

考点: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7.下图示意西北太平洋与我国南海台风逐月生成和登陆我国的频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台风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月份是

A.7月B.8月

C.9月D.lO月

2.7月份台风登陆广西危害最大的农作物是

A.小麦B.棉花

C.油菜D.甘蔗

3.8月份台风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频数显然低于7月份,这是因为

A.准静止锋势力增强B.夏季风势力减弱

C.副热带高气压带阻挡D.海面温度降低

【答案】1.A

2.D

3.C

【解析】

【分析】

1.西北太平洋形成的台风登陆才会对我国影响较大,图示登陆频数最多的是7月,影响最大,A正确。8、9、10月的次数均少于7月,BCD错误。故选A。

2.广西没有棉花种植;小麦和油菜种植面积小,且7月份已经收割,不会受到危害;广西是我国主要的甘蔗种植地区,7月份是甘蔗的生长期,台风对其危害最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一般来说,台风生成于低纬度的热带海洋地区,其欲影响长江流域通常必须有外力操纵移动至长江流域,而影响台风移动的主要外力是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南侧基本气流东风带的引导力,但是在7月份,副热带高压脊线一般位于长江流域(在这一强大的暖性高压中心的下沉气流控制下,长江流域多为伏旱天气),所以一般而言的除非受大的环流形势变化副热带高压减退影响或者台风足够强大,普通的热带气旋很难穿

破副热带高压的阻力来到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长江流域,故而长江流域7月份台风较少。C正确。准静止锋势力增强是6月份,A错误。夏季风不稳定,有些年份势力减弱、有些年份势力强,但台风7月少是是常年现象,B错误。海面温度降低不利于台风形成,但海面温度降低是异常现象,不是常年特征,D错误。故选C。

8.与地球相比,月球表面白天升温快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海洋B.无大气层C.距离太阳近D.保温作用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于月球不存在大气层,白天无法削弱太阳辐射对月球的影响,月球表面的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白天温度高;没有海洋不是主要因素,距离太阳和地球相差不大,没有大气保温作用弱,故选B。

9.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植物带。篱笆之间的土地常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某研究所在三峡库区开展了等高活篱笆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左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地表径流速度对比,右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径流沙量的对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农林复合系统中,等高活篱笆的最理想植被是

A.草本B.灌木C.灌乔结合D.草灌结合

2.该农林复合系统在三峡库区能够

①减少径流总量②削减径流峰值③减少泥沙含量④降低径流速度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1.D

2.C

【解析】

1.该地位于季风区,该农林复合系统中,坡面坡度大,植被破坏后容易产生水土流失。乔木高大易遮挡农作物,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C错误;活篱笆应选取丛生的草本植物或萌生力强的灌木树种。草灌结合,植被结构更加复杂,在近地面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较单纯的草本或灌木能更好地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截留其中的土粒,D正确,AB错误。故选D。

2.由左图可知,坡耕地与活篱笆试验地的河流径流总量相差不大,①错;坡耕地的径流的洪峰值比活篱笆试验地的洪峰值来的早,数值大,说明活篱笆试验地具有消减径流洪峰值的作用,②正确;在相同的时间内,活篱笆的地表径流速率小于坡耕地的地表径流速率,说明活篱笆试验地具有降低径流速度的作用,④正确;由右图可知,活篱笆试验地的径流的含沙量比坡耕地的含沙量少的多,说明活篱笆试验地具有减少泥沙含量的作用,③正确。故选C。

10.南方的大米,分早稻和晚稻,一般早稻的生长期为30~120天,晩稻为150~110天。近年来,东北水稻种植面积増长迅速,单位面积产量增长较快。东北大米主要种植在极其肥沃的黑土地上,生长周期一般5个月左右,相较南方大米,东北大米颗粒饱满,色泽清白透明,口感绵软,以五常大米最为著名,下图为“五常市位置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大米一般比南方大米品质更佳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②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③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少④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先进技术

⑤品牌推广好,认知度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2.近年来,东北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①东北水热充足,水稻种植条件优越②水稻种植技术发展,克服不利自然条件

③东北人口増长迅速,稻米消费需求増长快④东北大米品质好,市场需求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五常大米供不应求,为增大市场供应,下列措施最佳的是

A.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单产量B.购置南方大米,进行精加工

C.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量D.开垦荒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答案】1.A

2.B

3.C

【分析】

本题考查东北农业的发展.

1.东北地区气温低.水稻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使得大米品质较好。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施用的农药少也能提高大米的品质。东北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可以提高大米的品质。所以①②③正确。东北水稻种植的历史并不悠久:“品牌推广好,认知度高”并不能提高大米的品质,所以④⑤不正确。故选A。

2.与南方地区相比,东北地区水热条件并不优越,由于水热条件限制,过去东北水稻种植面积并不大。东北人口增长较慢,稻米消费需求增长并不快。近年来,一方面南方地区(特别是太湖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水稻种植技术发展。可以克服东北热量不足等不利条件。加上东北大来品质好。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所以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许多销往南方地区。故选B。

3.大量使用化肥,虽然能提高单产量,但对环境会有污染。并且会降低大来品质,A错误。南方大米品质不如五常大来,B错误,由于东北平原降水量较少,开垦荒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会加大水资源压力,D错误。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量,是五常大来增大市场供应的最佳措施,C正确。故选C。

【点睛】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解答即可。

11.食醋是一种酸味调味剂,地域性极强,种类众多,口味不一。优质食醋采用当地生产的粮食进行酿造。江苏省镇江市位于长江南岸,“镇江香醋”是我国四大名醋之一,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企业使用集体商标。目前,华东五省“镇江香醋”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酿造“镇江香醋”最可能采用的原料是()

A.高粱B.小麦

C.玉米D.大米

2.“镇江香醋”使用集体商标,可以为镇江香醋生产企业节省

A.设备成本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D.市场营销成本

3.“镇江香醋”在华东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B.口味独特C.价格低D.质量优

【答案】1.D

2.D

3.B

【解析】

该题组实际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这一知识点。

1.高粱、小麦、玉米的主要产区在温带,我国北方地区,A、B、C错误。优质食醋采用当地生产的粮食进行酿造。镇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大米是当地的主要粮食,酿造“镇江香醋”最可能采用的原料是大米,D正确。故选D。

2.食醋生产的设备成本是由机械制造厂决定的,使用集体商标不能节省设备成本,A错误。食醋生产的原料稻米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使用集体商标不能节省原料成本,B错误;劳动力成本受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及劳动力供求关系影响,使用集体商标不能节省劳动力成本,C错误;“镇江香醋”是我国四大名醋之一,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品牌效应。“镇江香醋”使用集体商标,各个企业不必单独进行宣传销售,因此可以为镇江香醋生产企业节省市场营销成本,D正确。故选D。

3.食醋地域性极强,各地食醋厂产量均大,这不是其竞争力强的原因,A错误;由材料可知,食醋地域性极强,种类众多,口味不一,因此镇江香醋在华东地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主要依赖于口味独特,优质食醋采用当地生产的粮食进行酿造,当地人喜爱这种醋,B正确。“镇江香醋”是我国四大名醋之一,价格应比普通的高,C错误;我国四大名醋质量都很好,这不是“镇江香醋”独霸华东五省市场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点睛】

我国主要谷物作物分布

12.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和过度樵采,南阳盆地丘陵地带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当地在盆地丘陵地带种植柑橘,发展生态立体农业。下图为南阳盆地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阳盆地位于

A.北方地区B.黄河流域

C.湿润区D.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2.关于南阳盆地丘陵地带种植柑橘在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树冠截留雨水,减弱雨水侵蚀强度

B.树木的阻挡,减慢地表径流流速

C.恢复植被,下渗增强,地表径流减少

D.恢复植被,增加植物蒸腾,降水量增多

3.甲处柑橘比乙处品质优、产量高的原因

①甲处海拔高,光照充足

②甲处阳坡,阳光充足,热量高

③甲处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

④甲处坡度较陡,便于排水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根据经纬度,南阳盆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是南方地区,属于长江流域,A、B错。属于湿润区,C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D错。

2.南阳盆地丘陵地带种植柑橘,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叙述中,树冠截留雨水,减弱雨水侵蚀强度,A正确。树木的阻挡,减慢地表径流流速,B正确。恢复植被,下渗增强,地表径流减少,C正确。恢复植被,植物蒸腾,不是影响降水量的主要因素,D不正确。

3.根据图示等高线,甲乙两处海拔高度差异不大,甲处柑橘比乙处品质优、产量高的原因与甲处海拔无

关,①错。根据等高线数值变化趋势,甲处阳坡,乙处是阴坡,甲阳光充足,热量高,②对。甲处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③对。甲乙两处坡度相似,排水条件相似,④错。B对,A、C、D错。13.2019年8月,亚马孙热带雨林发生严重火灾,远在千里之外的圣保罗空中烟雾浓重,这会导致大气对

A.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近地面气温降低

B.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近地面气温升高

C.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近地面气温降低

D.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近地面气温升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

大气中烟雾浓重,浓重的烟雾会对太阳辐射有强烈的反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近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减少,近地面温度降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反照率指对某表面而言的总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地表反照率是反映地表对太阳短波辐射反射特性的物理参量.如图为“1980~2012格林兰地区7月地表反照率距平曲线图”,分析“格陵兰反照率变化”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南扩展

C.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D.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西伯利亚地区为高纬地区,全球变暖导致这里的热量条件方式变化,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但是还不能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A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上升,D错误;北部因北冰洋极冰的融化,海平面上升及陆上融雪量激增后导致入海水量上涨都导致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C对。故选C。【点睛】

海退: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因海面下降或陆地上升,造成海水从大陆向海洋逐渐退缩的地质现象。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由于海面上升或陆地下降,造成海水面积扩大,陆地面积缩小,海岸线向陆地内部推进的地质现象,也称海侵。

15.下图示意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段某区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B.印度洋

C.北冰洋D.大西洋

2.该区域最显著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

C.生物多样性减少D.石质荒漠化

3.近年来,咸海水位下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过度放牧B.降水少、蒸发旺盛

C.全球变暖、冰川萎缩D.过度引用河水灌溉

【答案】1.D

2.A

3.D

【解析】

1.图示区域位于45°N,主要受西风带影响,西风将大西洋上的水汽带到此处,D正确,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水汽难以到达,A、B、C错误。故选D。

2.该区域深居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当地人类活动对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导致土地沙漠化,A

正确;水土流失很少发生,B错误;生物多样性减少不是主要问题,C错误;本地不是石质荒漠化,D错误。故选A。

3.咸海是咸水湖,湖边盐碱地较多,不适合围湖造田,A错误;该地区历年来降水少、蒸发旺盛,近年来不会变化太大,B错误;全球变暖变化,温度不会太大,C错误;周边农业区过度引用河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D正确。故选D。

16.2019年11月12日,铁岭县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受其影响铁岭县有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A.暴雪B.滑坡C.泥石流D.地震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寒潮属于强冷锋天气,结合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特征进行分析,寒潮带来的天气现象有急剧大幅度降温、大风、如果水汽充足可能会带来暴雪等灾害性天气,因此铁岭县可能出现的灾害性为暴雪,A正确,滑坡和泥石流主要是由于强降水引起的,BC错误,地震属于内力作用引起的,D错误,综上分析,故选A。

17.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的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为“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称为“冷平流”。冷暖平流是大规模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如下图为某日我国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变化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日8:00受暖平流影响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处受冷平流影响,再现雨雪天气

B.b处中心气流下沉,形成强对流天气

C.从8:00到20:00,c处气压降为987.5百帕

D.从8:00到20:00,c处风力变大,风向基本不变

【答案】1.C

2.D

【解析】

1.依据材料不难联想到我们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常见天气系统之一锋面系统,暖流平我们可以理解为暖锋过境,冷流平我们可以理解为冷锋过境,据图可知①②④位于冷流平控制区域,③为暖流平控制区域。

C正确。故选C。

2.据图可知d处高压脊控制天气应该晴好为主,A错。b处中心气流下沉,晴朗天气而不是强对流天气,B 错。从8:00到20:00,c处气压降为(987.5-990)百帕是一个区间,C错。从8:00到20:00,c处等压线变密集,风力增大,风向基本不变东北风或者偏北风,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熟练掌握锋面气旋过境前后时天气特征。

18.下图示意世界某岛屿水系与聚落分布。该岛屿距高最近的大陆2200千米,距离最近的大岛80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岛屿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珊瑚礁的大量堆积

B.被海洋隔开的陆地

C.河流泥沙的沉积

D.火山的喷发

2.在地形影响下,图示岛屿上河流的水系特征表现为

A.河流短小

B.放射状水系

C.河湖纵横

D.向心状水系

3.聚落比较均衡地分布于该岛的各地,说明聚落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河流C.气候D.交通

【答案】1.D

2.B

3.C

【解析】

【分析】

1.由该岛屿跨越的经纬度的跨度可知该岛屿的面积是比较大的,珊瑚礁的大量堆积形成的岛屿的单体面积比较小,A错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岛屿与大陆的距离比较远,且距离较大的岛屿的距离也比较远,可知其与大陆几乎无直接联系,由此可以岛屿非大陆岛和泥沙沉积形成的岛屿,BC错误。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该处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可知该岛可能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D正确。故选D。

2.河流流程短与岛的面积小密切相关,地形不会影响岛河流的流程,A错误。读图可知图中岛屿上的河流几乎都是从中间流向四周的,可知该岛屿上河流的水系特征表现为放射状水系,B正确, C错误。向心状水系多见于盆地地带,D错误。故选B项。

3.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岛屿沿海和岛屿内部都有聚落分布,根据该岛屿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岛屿位于热带,气候炎热,当地居民为了寻找较凉爽的居住地,一是趋于沿海,二是趋于岛上海拔较高的山地,说明聚落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气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组第一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判断出该岛屿所处的大致区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之一。

19.天然橡胶树喜高温、高湿,根系浅,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而降低产胶量。下图为世界某地区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天然橡胶分布区有利的气候条件有

①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优越

②多台风,雨季带来充沛的雨水

③终年受低气压带控制,风力小

④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下列不属于该地区区位优势的是

A.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大B.廉价劳动力

C.科技发达D.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1.C

2.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马来西亚(西)天然橡胶分布及天然橡胶习性为材料,设置了两道试题,涉及区域气候特征、经济区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

1.图中天然橡胶分布区位于半岛沿海,根据图中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因临近赤道沿海地区,应属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水平风力较小,因此选项①③符合区域特征,也是种植天然橡胶的有利气候条件。该地因临近赤道,地转偏向力较小,不易形成台风或离台风源地较远,如果有台风临近,对天然橡胶也是不利条件。

2.本题根据区域特征进行判断,该地区位于东南亚,属发展中地区,科技发达不属于当地的优势,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东南亚地处热带,水热条件好,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大;工资水平不高,人口众多,廉价劳动力丰富;东南亚石油、锡等矿产资源丰富。故选C。

20.图甲意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图乙所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图张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

A.阻挡雨水杂物B.美化城市环境

C.防止人为践踏D.减少建设成本

2.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

A.安全问题B.大气污染问题

C.拥堵问题D.内涝问题

【答案】1.C

2.D

【解析】

【分析】

1.该题主要考查城市环境问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种植池和路面之间的路缘石明显高于路面,根据城市人口众多,交通混杂及随意踩踏的不文明行为等城市现状,主要是为了防止人为践踏种植池。故选:C。

2.该设计由以前的地面平坦变成阶梯,存在安全问题,故不符合题意,A选项错误;城市植被对城市大气起到净化作用,但是种植池的变化不是解决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故不符合题意,B选项错误;城市拥堵问题主要是城市道路方面,故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使种植池低于路面,主要解决的是城市内涝问题,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组考查城市化。意在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关键信息、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变化最大的地区。由于部分地区城市发展不合理,出现了:①土地被占,耕地减少②地面下沉,水质恶化③环境污染④就业困难,秩序混乱⑤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优化提升首都的四个核心功能,对不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功能和产业进行了有序转移。

材料二:2015年11月29日,河北高碑店新发地农副产品物流园已投入运营,该市场承接了北京新发地初级分拣、加工、仓储物流、配送功能。入驻商户中80%是从北京疏解过来的商户,该市场一方面担负保障首都的供应任务,另一方面承担向东北、华北中转大宗物流的业务,运输货物的车辆不再选经北京。

(1)说明为优化首都功能,首钢、燕山石化等企业迁出北京的原因。

(2)分析高碑店吸引众多北京商家人驻的有利条件。

(3)简述部分农贸市场由北京转移到河北对改善北京城市化问题所起的作用。

【答案】(1)原因:污染重,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或产业层次低。高耗能高耗水,占地广(地价高),运里大,交通运输压力大 (前两点(污染重、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或产业层次低)必答)

(2)高碑店周围铁路、公路分布密集,是重要交通枢纽,交通辐射地区广;距离北京和雄安新区距离均较近,便于保障首都生产、生活的供应;蔬菜、副食品加工能力和加工水平高;地价便宜,劳动力成本较低(任答一点也可);能大里承接南方蔬菜、水果并进行中转;国家战略推动,政府支持力度大。

(3)缓解北京人口过多的压力;进京车辆减少,可缓解局部交通拥堵;减少农产品加工、使用的垃圾里。减轻北京的大环境问题。

【解析】

【分析】

(1)首钢集团是以生产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多种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特大型企业集团。燕山石化公司成立于1970年,是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的简称。

(2)主要从交通、产业基础、资源状况、协作条件、政策扶持、地价、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同时注意与产业转移地区的相互位置关系。

(3)部分农贸市场由北京转移到河北对北京城市问题的改善从人口压力、交通、垃圾量、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

【详解】

(1)首钢、燕山石化等企业都是污染较严重的企业,高耗能、高耗水、占地面积大,交通压力大,迁出北京可缓解这些问题。

(2)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与影响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相似,读图可知,高碑店距离北京和雄安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距离均较近,商品运输距离短,便于产品的供应,节约运费;据图可知,高碑店周围铁路、公路线密集,交通便利,运输方便快捷;相对北京来说,高碑店地价低,劳动力成本较低,加上有国家政策支持,故吸引众多北京商家入驻高碑店。

(3)部分农贸市场由北京转移到河北,减少了因运输农贸产品而进京的车辆,可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同时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农产品加工会产生大量的垃圾,部分农贸市场转出北京,可以减少农产品加工、使用带来的垃圾。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寒草原(AS)是在寒冷、湿润的环境条件下发育在高原和高山的一种草地类型,是长江源区主要植被类型之一。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按覆盖度不同,高寒草原可以分为H—AS(覆盖度>50%)、M—AS(30%<覆盖度<50%)和L—AS(覆盖度<30%)三种类型。图甲为长江源区三类高寒草原的面积在不同时段的年均变化率,表乙为长江源区高寒草原面积变化与部分环境因子的关联度(数值越大表示关联度越高)。

(1)描述1969—2013年长江源区高寒草原面积的主要变化特征。

(2)指出1969 —2013年长江源区高寒草原覆盖度的整体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3)分析长江源区高寒草原的变化对源区地表径流的影响。

【答案】 (1)H-AS、M-AS面积呈减小趋势,L-AS面积呈增加趋势;1986一2000年间变化幅度量大。(2)覆盖度下降;长江源区城气温上升,燕发量变大,相对湿度改变,一定程度改变了高寒草原的寒冷、湿润的生长环境,引起高寒草原退化;区内人口数量增加,载畜量增加(过度放牧),加大对高寒草原的破坏。

(3)高寒草原退化(高寒草原覆盖度降低),截留的降水减少,下渗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调剂能力降低,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加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高寒草原破坏为地理背景,考查生态破坏(草原退化)的原因以及影响。

【详解】

(1)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可由图直接读出,读图H-AS和M-AS整体上面积年变化率为负值,说明其面积呈减小趋势,L- AS变化率为正值,说明其面积呈增大趋势,且这三类在1986-2000年间变化幅度最大。

(2)本题考查影响草原变化的因素,高寒草原覆盖度的整体变化趋势由图直接得出,其整体变化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可由表格的信息分析,主要是自然因素:气温升高,湿度降低,使高寒草原退化;其次是人为因素:人口数量增加,载畜量增加,导致草原的破坏。

(3)考查植被(草原)涵养水源的作用,可从地表径流数量的大小和径流的季节变化分析。草原退化后,涵

蓄水源能力下降,截流大气降水能力减弱,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季节变化增大。

23.读智利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位于南美洲西南部。是南美洲最稳定和繁荣的国家之一。

(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2)B区域位于陷落谷地,是智利葡萄主要种植区域之一,分析该区域种植葡萄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3)根据智利地理环境特征,推测其第一、第三产业适合发展的产业部门。

(4)A处铜矿开采可能会对该区域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1)A:(热带)荒漠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的纬度不同,因此获得的热量不同。

(2)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热资源充足;山谷地形,昼夜温差大;有冰雪融水,水源灌溉便利;地形平坦,冲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第一产业:林业;渔业.第三产业:海洋运输业;贸易;旅游业。

(4)山区开矿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开矿消耗大量淡水,导致旱季缺水严重;加剧废水排放,形成重金属污染;水域生态环境破坏,生物资源锐减;耕地质量降低,农业减产;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频度增加;废水排入海中,使渔场减产;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分析】

(1)不同的位置形成的气候类型不同,对应不同的自然带。

(2)影响农业的因素主要有地区、气候、土壤、水源、市场、交通、劳动力等。

(3)根据智利的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可以确定其第一、第三产业适合发展的产业部门。

(4)铜矿开采给当地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从对植被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空区形成及其对地表和地下结构的影响、堆土被风和水流推移带来的不利影响等方面来分析。

【详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