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加坡李氏伟业医疗集团

新加坡李氏伟业医疗集团

新加坡李氏伟业医疗集团
新加坡李氏伟业医疗集团

新加坡李氏伟业医疗集团

新加坡李氏伟业医疗集团有限公司[1]是一家国际化、现代化的长期立置于医疗服务的大型投资管理公司,公司为满足社会对高品质、高标准、高服务的要求,引进新加坡高新医疗技术与设备、投资创办医疗机构、项目合作为主体的专业性医疗机构;通过现代化企业经营理念,高标准的集团管理模式,塑造了李氏伟业医疗集团在健康产业的新形象。多年的医疗管理经验,不断进取的企业精神,使公司完成了从普通医疗行业迈向高端化、服务化的大型综合集团的转变。虚心进取,志存高远。是集团公司一直奉行的职业精神。并推动我国医疗资源整合而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福泽百姓。创健康新标准,做行业领跑者。是李氏伟业医疗集团立足于行业一贯准则。

我们的团队宗旨

团队并不是一群人的机械组合。一个真正的团队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其成员之间的行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且能很好地合作,追求集体的成功。

新加坡李氏伟业医疗集团采取走动式管理、互动式管理、访谈式管理、目标式管理等多项管理措施,构建的是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能力,有原则,有知识,有灵魂,有标准,有凝聚力的核心团队。

通过及时下发管理目标,宣读目标,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完成时间,明确完成目标所需细则等打造具有一流执行力、一流凝聚力的精英团队。

我们的目标管理

新加坡李氏伟业医疗集团有限公司长期培养和贯彻目标意识,以公司目标、员工目标、效益目标相结合,由上到下制定明确的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周计划等。目标计划形成计划书,形成有明确日程、事项、措施的详细具体的方案,以明确的目标带动实际行动。

同时,帮助员工为自己的人生设定出长期、短期目标,充分做好生涯计划。每位员工在考虑自身工作的同时,明确公司的战略目标在哪里,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围绕实现这一目标而去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从成功的团队走向常胜的团队!

各国不同世界医疗保险制度大对比

各国不同世界医疗保险制度大对比目前,养老和医保都是国民所关注的热点。许多人查看世界医疗保险机制之后,发现我国的医保水平很低。 加拿大:全民保险模式 特点:政府直接举办医疗保险事业,老百姓纳税,政府收税后拨款给公立医院,医院直接向居民提供免费服务。 具体内容:国家立法、两级出资、省级管理,即各省医疗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联邦政府拨款和省级政府财政预算,各省和地区政府独立组织、运营省内医疗保险计划。保险内容上覆薪所有必需医疗服务,医药适当分离。住院保险和门诊保险,除特殊规定的项目外,公众免费享受所有基本医疗保险。同时,鼓励发展覆盖非政府保险项目的商业性补充医疗保险。凡非政府保险项目均可由雇主自由投资,其所属雇员均可免费享受补充医疗保险项目。 德国:社会保险模式 特点: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其医疗保险基金社会统筹、互助共济,主要由雇主和雇员缴纳,政府酌情补贴。目前,世界上有上百个国家采取这种模式。 具体内容:保险金的征收是按收入的一定比例,保险金的再分配与被保险者所缴纳的保险费多少无关,体现了高收入者向低收入者的投入,无论收入多少都能得到治疗。参保人的配偶利和子女可不付保险费而同样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劳动者、企业主、国家一起筹集保险金,体现了企业向家庭、资本家向工人的投入。在保险金的使用上,是由发病率低向发病率高的地区转移。对于月收低了61O马克的工人,保险费全部由雇主承担,失业者的医疗保险金大部分由劳动部门负担。18岁以下无收入者以及家庭收入低了一定数额的,可以免交某些项目的自付费用。

法国:全民保险模式 特点:在法国社会保险的众多项目中,最人注目、涉及面最广、覆盖人数最多的一项保险就是医疗保险。在全国6000多万人口中,医疗保险覆盖了全体国民。 具体内容:在通常情况下,投保者有权自由选择普通科医生。享受医疗服务,必须由社会保险部门认可的医生开出处方,所享受的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都制定了严格的范围和目录。患者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根据医疗方式(如住院或门诊)、疾病谱、药品功能的差异而有所差别。为体现国家鼓励生育,照顾危重患者,防止疫情扩散,抚恤等社会政策,患者医疗费用自理部分费用。 美国:商业保险模式 特点:参保自由,灵活多样,有钱买高档的,没钱又低档的,适合需求方的多层次需求。美国这种以自由医疗保险为主、按市场法则经营的以盈利为目的制度,往往拒绝接受健康条件差。收入低的居民的投保,因此其公平性较差。 具体内容:美国实行的是私立型商业保险模式。在私立型商业保险模式之下,医疗服务以个人消费为主,政府对特别人群(老年、残疾、低收入等)提供费用补助,或采用特殊医疗保险方式。国家仅负担医疗保险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转移给患者或企业。 英国:全民保险模式 特点:英国实施公费医疗即“全民健康服务”(NHS)。所有合法居民,哪怕是外国人,都可以在NHS所指定的医疗机构享受基本上免费的医疗服务。国家为NHS付账的大头儿(80%)来自财政,一小部分(大约12%)来自国家保险基金(类似于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主要负责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向病人收费,因为“大体上免费”不等于什么都免费。由于英国是这一制度的鼻祖,而且最典型,这种做法被称为英国模式。

新加坡SMX交易所铁矿石期货合约介绍

World’s first Iron Ore Futures Contract on a global platform goes live on SMX Metal Bulletin Iron Ore (MBIO) Index based futures contract to position Singapore as global trading hub for iron ore Smaller contract size and optimal tick size to attract directional traders Ideal hedging tool using a respected & independent Index barometer published daily by Metal Bulletin MBIO Index futures contract to become an industry benchmark. Singapore, 10 August 2011 – Singapore Mercantile Exchange (“SMX”), the first pan-Asian multi-product commodity and currency derivatives exchange, today announced that the world’s first Iron Ore Futures Contract on a global platform, settled based on the Metal Bulletin Iron Ore (MBIO) Index will be launched on the 12th August 2011. Metal Bulletin is the leading independent provider of premium information and pricing for the metals industries. Metal Bulletin’s MBIO index is a good reflection of the seaborne merchant market for sinter fines delivered to China. The futures contract will complement Singapore as a major trading centre of iron ore and will be an ideal hedging tool for smaller exporters, traders and importers. The physical market for iron ore is valued at about $ 200 billion a year, making it second only to the market for crude oil. China alone accounts for more than $ 100 billion of this market, with production at 250 million tonnes (based on equivalent grade 62% Fe) and imports of 619 million tonnes. The Metal Bulletin Iron Ore (MBIO) Index utilises daily price data of actual transactions on a CFR China spot basis received by Metal Bulletin from a broad spectrum of industry participants, including leading independent Chinese steel consultancy and data provider Shanghai Steelhome’s, which has widespread contact base of steel producers and iron ore traders across China. The MBIO Index is a tonnage-weighted calculation of actual physical transactions, normalised to 62% Fe, CFR Qingdao and is published daily at mid-day London time. Mr. V Hariharan, Interim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SMX, said: “Based on the unique contract design of smaller trading unit, optimal tick size and monthly single day expiry, the physical players of all sizes across the supply and value chain of iron ore can participate in the SMX MBIO Index futures contract for effectively covering their price and counterparty risk.” Mr. Raju Daswani, Managing Director of Metal Bulletin,said: “Metal Bulletin has no financial interest in the level or the direction of the MBIO Index, which is an open and transparent representation of the iron ore market. We are pleased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offering the MBIO Index futures contract on SMX and would expect it to become the industry benchmark over a period of time.”

JURONG TOWN CORPORATION ACT新加坡裕廊集团法

JURONG TOWN CORPORATION ACT (CHAPTER 150) (Original Enactment: Act 5 of 1968) REVISED EDITION 1998 (30th May 1998) An Act to establish the Jurong Town Corporation and for purposes incidental thereto. [1st June 1968] PART I PRELIMINARY Short title 1. This Act may be cited as the Jurong Town Corporation Act. Interpretation 2. In this Act, unless the context otherwise requires — “authorised occupier” means a person who is named in an application made to the Corporation as the person who intends to reside in the flat, house or building sold or to be sold by the Corporation under Part IV or any person who is authorised in writing by the Corporation to reside therein; “Chairman” means the Chairman of the Corporation appointed under section 4; “commercial property” means any flat, house or building or any part thereof which is permitted to be used pursuant to the Planning Act 1998 (Act 3 of 1998) or any other written law for the purpose of carrying on any business or which is lawfully so used; “common property” m eans so much of the developed land and all parts of the building as are not comprised in the flats in a building; “Corporation” means the Jurong Town Corporation established under section 3; “developed land” means any land of the Corporation upon which a building has been erected; “financial year” means a period of 12 months beginning on 1st April in each year and ending on 31st March in the following year; “flat” means a horizontal stratum of a building or part thereof, whether the stratum is on one or more levels or is partially or wholly below the surface of the ground, which is used or intended to be used as a complete and separate unit for the purpose of human habitation or business or for any other purpose; “lease” includes an agreement for a lease; “officer” includes the Chairman, members and employees of the Corporation;“owner”, in rel ation to immovable property, includes a person who has purchased a leasehold interest in any property sold by the Corporation and also includes a purchaser under an agreement for lease.

新加坡纸货燃料油市场简介

纽约、新加坡、上海燃油期货合约的异同点 共同点:交易的标的都属于原油的下游产品,其相关度达到0.9以上;交易的标的都是标准化的合约。 新加坡燃油合约 180cts上周四报价643.63 报价单位:美元/吨 交易单位:普氏每手成交量不低于2万吨,纸货每手5000吨 保证金制度:没有保证金,信用交易 交易方式与场所:普氏市场是每天下午5:00-5:30在普氏公开报价系统(PAGE190)上的公开现货交易,纸货是OTC交易 合约月份:纸货合约是3个月以内每个月一个合约,3个月以后每3个月一个合约,最长3年期合约 波幅限制:纸货跟着现货价走(燃料油现货价格K线图和纸货一致,不跟美原油走) 交易时间:普氏公开报价系统每个工作日下午5:00-5:30,纸货OTC交易交易时间是10:30-20:00【周一至周五,有国内软件行情得出】 交割方式:普氏采用实物交割方式,纸货市场采用现金交割; 交割日期:普氏当天的交易是15天后交货,纸货市场是次月14日现金交割,交割价为最近一个月内普氏成交价的平均价格 结论:国内交易的燃油与纽约燃油不是一个等级,纽约交易的取暖油品质高于燃料油而低于柴油,其环保型较高。新加坡的油和国内油比较接近,但是新加坡燃料油密度比上海交易所的标的燃料油密度高,新加坡燃料油的灰分、残碳、矾含量均高于国内油,不适合国内交割,需要调和,而调和的成本是相当高的。 新加坡纸货市场的特点:新加坡纸货市场20%左右是保值交易,80%左右是投机交易。纸货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石油贸易商和终端用户。 新加坡纸货市场的作用和合约特点:纸货市场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避险的场所,它的交易对象是标准合约,合约的期限最长可达三年,每手合约的数量为5000吨,合约到期后不进行实物交割,而是进行现金结算,结算价采用普氏公开市场最近一个月的加权平均价。

新加坡医疗机构

新加坡医疗机构 一、新加坡公立医院 新加坡现有7 家公立医院,其中包括 5 家综合性医院、 1 家妇幼医院和 1 家精神病医院。 1. 新加坡中央医院(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新加坡中央医院是新加坡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公立医院,建于1821 年,医院拥有29 种医学专科,其中整形外科、烧伤科、肾病科、核医学、血液病理科室是该院的优势学科,成为全国的专科服务中心。 新加坡中央医院是一家集治疗、科教、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拥有1500 张病床和近400 名专科医生,备有先进的设备并提供多元化的医疗照顾,为病人提供高素质的治疗。 2.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 NUH )成立于1985 年,是新加坡最大的国立医院之一,也是新加坡第一家重组医院。拥有31 个病区,900 张床位。医院的心血管科、消化和肝病科、外科、妇产科、肿瘤科、眼科和儿科在新加坡均有很强的实力。 3. 新加坡邱德拔医院(Khoo Teck Puat Hospital) 新加坡邱德拔医院(简称KTPH)是新加坡新成立的一家综合性公立医院, 位于北部地区,以已故新加坡富商邱德拔的名字命名,2010 年落成并投入使用,拥有550 个床位。

邱德拔医院环境优美,以立体绿化环境生态优美而著称,旗下拥有一所终身保健中心、体重控制诊所,以及多间不同学科的专科诊所。 4. 新加坡陈笃生医院( Tan Tock Seng Hospital ) 新加坡陈笃生医院(TTSH)是新加坡第二大的综合性医院之一,成立于1844 年,以创办这所医院的慈善家陈笃生先生命名,医院由两个CDC、一个康复中心和一个综合性医疗总部组成,设有床位1200 张并拥有尖端的医疗设备。医院内还设有超市、发廊、餐饮部等以满足病人日常生活所需。 陈笃生医院下设有24 个医疗部门、全套附属专科服务,该院的强项包括:传染疾病科、老年病学科、复健医疗科、呼吸内科与风湿病学科,以及过敏与免疫学科。陈笃生医院也是老年病学、普通手术、急诊科、放射性诊断科、肠胃科、耳鼻喉科,以及骨科外科手术科等专科的主要转介中心。 5. 新加坡亚历山大医院(Alexandra Hospital) 新加坡亚历山大医院是一家拥有 400 余床位的综合医院,成立于1938 年, 最初是一家军事医院,1971 年转为新加坡卫生署辖管,更名为亚历山大医院。 亚历山大医院拥有1000 多名员工,旗下有一所终身保健中心、体重控制诊所,以及多间不同学科的专科诊所。该院在2005 年获得国际医院评鉴联合会品质认证。 6. 新加坡心理卫生学院(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新加坡心理卫生学院是一家高级急症精神科病院,提供精神科、复健与辅导等

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标准有哪些

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标准 有哪些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标准有哪些 新加坡证券市场提供了一个完善及有弹性的上市架构,本地与外国公司均可申请在第一股市(“主板”)或自动报价股市(“副板”)上市。而已经或即将在其他股市上市的公司,也可以通过第二上市的方式(也就是以新加坡作为其第二上市地点的方式),在第一股市或自动报价股市上市。 第一股市(“主板”)上市标准 无论是在新加坡本土还是在外国注册的公司,如果寻求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作第一或第二上市只需要满足表二中的三项标准的任何一项。 表二中的上市标准是为了满足不同行业类型的公司的上市需要。对于快速发展的高科技公司,可能只有较短但很好的盈利记录,有的或者还没有开始盈利,则可以遵循标准二或三在主板上市。新加坡自动报价与交易系统(SESDAQ)(“副板”),上市标准 “新加坡自动报价与交易系统”于1989年开始运作,旨在为协助具发展潜力的中小型公司在股票市场募集资金而设。在“新加坡自动报价与交易系统”上市的条件较为宽松,公司的发展前景为其着重点。 除表三中的上市数量标准外,所有上市申请者也需要披露公司经营的业务、前景、管理层的组成、经验、与公司的利益冲突以及其他要求披露的事项。 重大利益冲突:如公司的主要股东、董事等,与公司有关业务往来,或在外从事与公司有竞争性的业务,应在上市前减至最低程度,在招股书中应充分披露重大利益冲突事项,并确立公司内部监督审核程序,确保未来类似交易的公平性。 管理层的经验与专长:公司的管理层须有适当的经验与专长,足以有效管理公司业务。 诚信与操守:董事、管理层、主要股东的诚信与操守为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充分披露:充分披露公司各项重要消息。

国外医疗保险的四种典型模式

国外医疗保险的四种典型模式 发表时间:2004-8-5 10:41:13 点击94 次 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的历经百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已日趋成熟与规范。目前,世界上医疗保险主要有四种典型模式。 全民保险模式:加拿大 该种模式的特点是:政府直接管理医疗保险事业。政府收税后拨款给公立医院,医院直接向居民提供免费(或低价收费)服务。 加拿大国家医疗保险具体做法:1)国家立法、两级出资、省级管理。即各省医疗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联邦政府拨款和省级政府财政预算,各省和地区政府独立组织、运营省内医疗保险计划。2)保险内容上覆盖所有必需医疗服务,住院保险和门诊保险,除特殊规定的项目外,公众免费享受所有其他基本医疗保险。3)鼓励发展覆盖非保险项目的商业性补充医疗保险。凡非政府保险项目均可由雇主自由投资,其所属雇员均可免费享受补充医疗保险项目。 这种面向全民的医疗保险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国家的介入。由于政府是最大的雇主及服务买家,所以,从理论上讲在控制成本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但从实际上看,这种模式面临着沉重的财政支出、服务的短缺、公共医院的官僚主义作风、医生缺乏成本意识导致的严重浪费等问题。1991年,加拿大卫生费用占GDP的10.1%,列世界第二位。卫生资源浪费、医疗费用无限度增长长期困扰着加拿大政府。 社会保险模式:德国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其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互助共济,主要由雇主和雇员缴纳,政府酌情补贴。目前,世界上有上百个国家采取这种模式。 德国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的特点是:1)保险金是按收入的一定比例进行征收,而保险金的再分配与被保险者所缴纳的保险费多少无关,因此,无论收入多少都得到治疗。参保人的配偶和子女可不付保险费而同样享受医疗保险待遇。2)劳动者、企业主、国家一起筹集保险金,体现了企业向家庭、资本家向工人的所得转移。3)在保险金的使用上,是由发病率低向发病率高的地区的所得转移。4)对于月收入低于610马克的工人,保险费全部由雇主承担,失业者的医疗保险金大部分由劳动部门负担。18岁以下无收入者以及家庭收入低于一定数额的,可以免交某些项目的自付费用。 德国没有统一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而是以区域和行业划分为7类组织,各医疗保险组织由职工和雇主代表组成的代表委员会实行自主管理,合理利用医疗保险基金,因而其浪费、滥用现象较少。但这种医疗保险模式也有很大的局限,即它不能控制外在经济环

超实用的新加坡交所以及及金管局关联交易的认定

新交所证券交易所以及及金管局 关于关联交易,脱离观察期的相关法规汇编 一、对于关联交易认定的相关对定: 新加坡证券期货法904节,定义: 对于这一章的目的,适用下列定义:- (一)“认可的交易”指按照联交所规则,根据本章类似维护股东的利益的原则对利害关系人进行的交易。 (二)“风险的实体”是指: 1 发行人; 2 发行人非上市或者已上市的子公司,或 3 提供给上市集团或发行人实际控制的。联营公司, (三)“财政援助”,包括: 1 为贷款或借贷提供债务偿还或债务安全提供保证或弥补或安全保证; 2 债务减免或释放,或者忽略另一个执行中的责任或义务; (四) 1 公司的情况下,“有利害关系的人”是指:- (1)董事,行政总裁,或发行人的控股股东;或 (2)任何该等董事,行政总裁或控股股东的联营公司。 2 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情况下,“有利害关系的人”,由金管局发出的集体投资计划守则所赋予之涵义。 3 在一个商业信托的情况下,“有利害关系的人”是指:- (1)董事,行政总裁,或控股股东商业信托的受托人,经理; (2)商业信托的受托人,经理或控股基金单位持有人; (3)(1)或(2)项所述的人士或实体的任何关联。 4 在投资基金的情况下,这是不是一个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或企业的信任,“有利害关系的人”是指:- (1)董事,行政长官的人员或投资基金的投资经理(S)(或同等学历)的控股股东; (2)投资经理(S)(或同等学历),投资基金的受托人或控股基金单位持有人; (3)任何(1)或(2)项所述的人士或实体的任何关联。 (五)“关联交易”是指风险实体和利害关系人的实体之间的交易。 (六)“交易”包括:- 1 财政援助,提供或收据; 2 资产收购,出售或租赁; 3 提供或接收服务; 4 发行或认购证券; 5 给予或授出购股权;

美英德及新加坡的医保制度及其政府角色

美英德及新加坡的医保制度及其政府角色 程一琼3131105027 市场营销 袁景 3131105019 市场营销 王文 3131105006 市场营销 刘柏慧3131105029市场营销 摘要: 从世界各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变化看,政府选择什么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与这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意味着政府扮演者不同的角色。本文选择了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四个实行不同典型医保制度的国家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其政府分别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医保制度、政府、角色 正文: 一、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及其政府角色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尽管距离完美的全民医疗保险仍然相距甚远.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医疗保障模式.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头号强国,但也是唯一没有全民社会健康保险的发达国家。美国的医疗保障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由政府承办的社会医疗保险,包括医疗照顾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二是由私人或社会组织承办的商业医疗保险,可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其私人或商业的健康保险业和政府或公共健康保险业服务于不同的人群,并提供了广泛的救助和计划。私立医疗保险包括有偿服务计划方案,管理有偿服务的计划,健康维护组织(HMOs),优先提供者组织(PPOs),以及服务点计划(POSs)。政府主要的健康保险计划则包括医疗补助和医疗保险,具体有老年人医疗照顾、低收入人群医疗补助计划、退伍军人医疗照顾、特殊患者医疗照顾等。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提供健康保险给老人,失业者和残疾人。政府的健康保险计划是社会保险的一种形式,社会保险是指以任何保险计划进行或由政府授权,提供经济援助给那些失业人士,老人,或残疾人。社会保险方案的例子包括社会保障,伤残保险,遗属保险,失业保险和为65岁及以上的美国公民设立的老年医疗保险。2005年,社会保险方案占联邦政府支出的37个百分比。社会保险项目与福利项目有显著区别。例如,社会保险方案的参与通常是强制性的并伴有大量的财政补贴。但社会保险不是故意的收入再分配的形式。

新加坡的医疗保险制度

新加坡的医疗保险制度是储蓄基金型的代表,主要通过强制性的储蓄积累来满足居民的医疗需求。该制度是以个人责任为基础,政府负担部分费用并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以保证政府和个人都能够负担。 新加坡医保制度是最被人称赞的医保制度之一。早先,新加坡医保制度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波折。新加坡起初按照英国的福利模式确立了自己的免费医保制度,由政府支付社会医疗费用。但这种由“政府大包干”所滋生出来的大锅饭心态,一度使得医疗需求无限膨胀,政府不堪重负。 改革后,新加坡强调个人和政府共同负担医疗服务。一方面,它通过积极的预防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确保人群健康和富有生产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并不断强化个人保持健康的责任;另一方面,新加坡的制度虽然强调个人责任,但政府一直在为制度的有效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实行政府、个人与团体责任共担,从而较好的保证了新加坡国民在发生疾病时,能够支付得起医疗费用。 新加坡政府对全体国民的医疗保健服务给予较多的补贴(按提供的服务量拨付给医院)。病人在国立诊所接受门诊服务,只需支付50%的服务费用,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人只付25%,其余由政府补贴。在政府以补贴形式负担费用的前提下,新加坡采取了保健储蓄计划、健保双全计划、保健基金计划三项有力措施。其中,保健储蓄计划与保健基金计划体现了政府保障基本公平的职能。 保健储蓄计划始于1984年,是新加坡医保体系的基础,覆盖了大多数新加坡人。为了强化个人对健康的责任,保健储蓄计划要求新加坡公民为住院费用进行储蓄,尤其是老年人,以避免对国家福利或医疗保险的过分依赖。在这个计划下,每个职工将每月工资的6%-8%存入个人医疗储蓄账户,并可用这笔储蓄支付本人及其家人的住院费用。这个机制激励个人保持健康,尽量减少对不必要医疗服务的利用。 保健基金建立于1993年,是由政府设立的捐赠基金,专为那些无钱支付医疗费用的穷人提供一个“安全网”。因此,新加加坡医院不会出现见死不救的情况。无力支付医疗费的穷人可向保健基金委员会申请帮助,由委员会批准和发放基金。 虽然保健储蓄计划对普通新加坡公民的住院需要是合适的,但它不可能提供对昂贵或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或大病的保障,加上新加坡一直强调将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作为新加坡卫生政策的基本战略。因此,新加坡于1990年推出了著名的健保双全计划,该计划是一种实行社会统筹的大病保险计划,专门帮助国民支付重病或长期慢性疾病的医药开销,由个人自愿投保,政府指定的商业保险公司承办,保费从个人保健储蓄中扣除,缴费标准随年龄逐渐递增。由于这一计划保费合理、保额可观,目前的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0%。

新加坡证券市场的分析报告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证券实验室 案例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投资银行学》 开课系部金融学院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1年4月10日 案例名称《新加坡证券市场的分析报告》

学院经济学院班级组长组员 成员分工 案例准备 案例目的 通过研究新加坡证券市场的概况、发展历史、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及上市标准,以及中国企业的入市情况,分析新加坡证券市场的现状特点,进而总结出对我国创设上海“国际板”的启示。 案例背景材料一、新加坡证券市场的概况 新加坡是仅次于伦敦、纽约、香港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而证券市场是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亚洲新兴的资本市场,新加坡证券市场吸引着各国投资者的目光,逐渐成为亚洲非常具有活力的资本市场。 新交所目前有2个主要的交易板,即第一股市(Mainboard)(“主板”)及自动报价股市 (The Stock Exchange of Singapore Dealling and Automated Quotation System or SESDAQ)(“副板”)。自动报价股市成立于1989年,至今已有22年的历史,它的成立宗旨是要提供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企业到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一个渠道,自动报价股市成立之初,只开放给新加坡注册公司申请上市。自1997年3月起,新交所进一步将它放给外国公司。所以,现在不论是新加坡本地公司或外国公司都可以申请在第一股市或自动报价股市上市。 二、新加坡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 1930年,新加坡第一个股票经纪联合会成立;1960年,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成立;1999年12月1日,新证券交易所与新国际金融交易所合并——新加坡交易所;2000年11月23日,新加坡交易所上市。2005年,新加坡证券市场总交易量2,000多亿新元,海峡时报指数2747.34点。截至2006年2月,有上市公司671家。其中,外国企业232家,市值1,081亿新元;新加坡企业458家,市值3,348亿新元。外国公司的主要来源是中国内地企业92家,占外国公司的40%;香港企业51家,占外国公司的22%。外国公司的行业分布:制造业占56.3%,商贸业占15.6%,服务业占14.1%。 三、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及上市标准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ingapore Exchange Limited,SEX )成立于1973年5月24日,是亚洲仅次于东京、香港的第三大交易所,亚洲的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新交所采用了国际标准的披露标准和公司治理政策,为本地和海外投资者提供了管理良好的投资环境。 1999年12月1日,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EX)与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合并,成立了目前的新加坡交易所(Singapore exchange,SGX)。新加所是亚太地区首家集证券及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於一体的企业股份制化交易所。2000年11月23日,新加所挂牌上市,成为亚太地区首家通过公开募股和私募配售方式上市的交易所。新加所是继1998年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和2000年6月香港联交所上市后,亚太地区第三家上市的交易所。 新加坡证券市场提供了一个完善及有弹性的上市架构,本地与外国公司均可申请在第一股市(“主板”)或自动报价股市(“副板”)上市。而已经或即将在其它股市上市的公司,也可以通过第

新加坡医疗卫生体制的四点启示

2007年第4期上半月总第287期 S 学习月刊 应 新加坡医疗卫生顾问机构的邀请,年初笔者赴新加坡就医疗卫生体 制问题进行了考察,重点进行了三方面的调研:一是听取了新加坡国家卫生部、国家药监局及卫生科学局关于医疗卫生体制、医药监管、医疗卫生科研情况的介绍;二是深入到社区医疗机构(樟宜医院)和有关医药研究机构(Davos生物科学研究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三是与新加坡国家医疗卫生方面的主要智囊人物和参与决策者进行面对面沟通。通过考察,对新加坡的医疗卫生状况有了初步了解。虽然中新两国国情差异很大,中国不应简单地照搬新加坡的体制,但其中的一些思路还是有启发的。我感受比较深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在追求社会公正并实行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中,建立何种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机制是整个医疗卫生体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2005年笔者曾在一篇关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共建型”的主张,基本思路是三句话:“政府管基本医疗保障,市场管超值医疗服务,社会管各方广济善助”(《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10月19日、10月20日连载)。如果说本人的主张还只是一种初步 构想的话,那么,此次在新加坡的考察则看到了他们比较成熟的运作实践。 从供给的角度研究,新加坡的医疗卫生服务由三方负责提供,简称“3P模 式”:第一个P,政府出资创办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public);第二个P,私人或民间资金创办的竞争性、赢利性医疗卫生机构(private);第三个P,社会人士和福利团体(people)。综观新加坡的医疗卫生组织结构,既不是由政府完全独揽包办、排斥市场的高度集中结构,也不是完全由赢利性组织一统天下的过度竞争性市场结构,而是一个融政府、市场、社会三方于一体的共建型组织结构。 据新加坡卫生部有关官员介绍,目前政府用在医疗保健的花费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这包括对住院病人和门诊医疗的政府补贴以及政府办的公立医院费用等。在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体系中,有7家大的“组合医院”(综合性医院),6家国家级的专科中心,13家综合诊疗所(这些都属于公办的医疗机构)。在由私人医疗机构提供的“私立”服务体系中,有16家私立医院,1900家分布各区域的私人诊所,还有若干家私人医药流通机构。 值得重视的是,新加坡政府所办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是按集团化模式进行运作和管理的。他们从本国国情出发, 在全国范围内按东、西两大区域“水平设置”两大集团: 第一个叫做“国立健保服务集团”,集团下设一家高级医院(国立新加坡大学医院),一家专科医院(板桥医院),两家区域性的分片医院(亚历山大医院、陈笃生医院),两家国家专科中心(皮肤中心、脑神经中心)以及位于西部地区的若干家公立综合诊所。 第二个叫做“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集团下设一家中央医院(新加坡中央医院),一家专科医院(竹脚妇女与儿童医院),一家区域性的分片医院(樟宜医院),四家国家专科中心(眼科中心、心脏中心、癌症中心、牙科中心)以及位于东部地区的若干家公立综合诊所。 我曾询问这样设置公立医疗机构的初衷,对方强调:新加坡实行社会公正的市场经济,即便是政府办的公立医院,也要引入竞争机制,防止独家垄断,设立两个集团有利于推动彼此间的比较竞争, 激发活力。 我也问及公立医疗机构内的设备及药品采购问题,得到的回答是:这些医院的大型设备均由卫生部所属的控股公司来采购供应,采购要列入预算,而且不准重复采购;两大集团所属的医院药品采购,则委托给专业医药机构采取市场化运作,而不是由政府采购。至于私立卫生 新加坡医疗卫生体制的四点启示 一、医疗供给:三方共建 GUANCHAYUPINGXI 观察与评析 ◆常修泽 38

裕廊工业园

裕廊工业园 新加坡裕廊工业园,是亚洲最早成立的开发区之一,位于新加坡岛西南部的海滨地带,距市区约10多公里,面积为60平方公里。1961年政府在裕廊划定6480公顷土地发展工业园区,并拨出1亿新元进行基础建设。1968年园区内的厂房,港口、码头、铁路、公路、电力、供水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同年6月新加坡政府成立裕廊镇管理局(JTC),专门负责经营管理裕廊工业区和全国其它各工业区。 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 是亚洲最早成立的开发区之一。二战后,新加坡是一个缺乏资源、工业基础落后、失业率极高的弹丸之地。为了改变这种面貌,新加坡建立了开发区,选择了以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为主的发展道路。其工业园区的成功建立使新加坡实现了快速工业化,且时至今日依然保持发展活力。 开发模式 其开发模式一直是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和模仿的对象。 一、从荒芜之地到工业中心 裕廊位于新加坡岛西南部的海滨地带,距市区约10多公里,面积为60平方公里。此地区原本为荒芜之地,大部分地貌是沼泽和丘陵,但是具有建设现代化工业区的良好自然地理条件。1961年政府计划在裕廊划定6480公顷土地发展工业园区,并拨出1亿新元进行基础建设。1968年园区内的厂房,港口、码头、铁路、公路、电力、供水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同年6月新加坡政府成立裕廊镇管理局(JTC),专门负责经营管理裕廊工业区和全国其它各工业区。 截止到2003年底,新加坡岛内已建立了30多个工业园区,共占地8025公顷,已开发5069公顷,包含了7000多家跨国公司和本地的高技术制造业公司,对GDP的直接贡献率为25%,雇佣了全国1/3以上的劳动力。其中裕廊镇管理局公司(JTC Corporation)是这些工业园区的主要开发者。 二、循序渐进的三大阶段 裕廊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前后分为三个阶段: 1、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阶段(1961-1979年):此阶段的入区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是为了解决新加坡就业问题,改变其工业落后的面貌。经过这一阶段的发展,新加坡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到70年代末,新加坡失业率从1965年的10%下降到3.3%;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由1965年的15%上升到27%。 2、技术与资本主导阶段(1980-1989年):为了吸引高附加值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JTC启动了10年的总体规划(1980-1990年),此项规划体现了这个阶段的服务特点,即为高增长型的企业设计和提供具有差异化的设施和厂房,包括将南部的岛屿开发区开发成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配售中心,将罗央开发成第一个航空工业中心以及建设新加坡科技园区以容纳科技开发型企业。 3、知识经济主导阶段(1990年以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激烈的竞争将工业园区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出现了商业园、技术园、后勤园等新概念的园区。为了提高集约化利用园区的土地,JTC将成本效益分析和知识经济融合到工业园区的设计和发展之中。 三、公共管理性质的开发运营模式 1、政府主导的开发运营模式 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开发运营主要是由政府垄断开发。不论是在最初的管理机构——经济发展局,还是后来在从经济发展局独立而出的裕廊管理局的管理之下,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公共物品特性很强。 在整个开发过程中,裕廊工业园区的资金筹集、土地运用、招商引资等均采用一级政府统一规划,专业化分工建设、管理和服务协调相配合的发展模式。园区的初期开发建设资金来自政府。后期资金的来源虽呈多样化趋向,但项

走在亚洲最尖端的新加坡医疗服务的几个关键词

走在亚洲最尖端的新加坡医疗服务的几个关键词 通过对新加坡医疗服务体系的参访,深深地感觉到新加坡医疗服务具有环境舒适、秩序井然、主动控费、差异发展的特点,相比来看国内的医疗服务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新加坡的医疗服务体系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亚洲最有效的医疗卫生系统,不久前参访了新加坡三家公立医院新加坡中央医院(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新加坡邱德拔医院(Khoo Teck Puat Hospital)和一家私立医院伊丽莎白医院(Mount Elizabeth Hospital),对新加坡的医院和医疗服务体系有了一些了解,深深地感觉到新加坡的医疗服务与国内有很多的不同,相比来看国内的医疗服务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印象最深刻的有几个方面浓缩为几个关键词与大家交流。环境舒适对于大多数人的印象,新加坡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一个美丽的岛国和繁荣的大都会,城市干净整洁被誉为“花园城市”,处处郁郁葱葱、花木繁茂,绿化面积超过90%。新加坡也凭借着先进的医疗设备、严格的医疗管理、细致入微的服务、统一透明的收费,在国际上赢得了很多赞誉,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新加坡医疗在亚洲属于最高水平,世界排名第六,新加坡在为本国居民提供高质量、多层

次的医疗服务的同时,每年吸引近100万外国患者到新加坡接受治疗。新加坡现有17家公立医院和医疗中心,其中包括5家综合性医院、1家妇幼医院和1家精神病医院和6个专业癌症、心脏、眼科、皮肤、神经科学医疗中心,同时拥有21家私人医院和专科诊所,多数医院和专科医疗中心获得JCI认证。新加坡医院严谨的建筑美学、完善的医疗工艺、先进的设计理念、多元的共享空间、生态的景观体系、高效的信息系统,使得新加坡医院整体上环境舒适、科学合理。医院的空间利用、采光通风、节能减排、绿植景观、导向标识都精心设计,多数公立医院按照酒店式装修和布局,医院和社区服务融为一体,就餐、咖啡、面包房、购物、药店等配套一应俱全,医院的各个分中心和大楼可以通过各种连廊连接在一起。最有代表性是新加坡邱德拔医院,坐落在新加坡义顺地区一个湖边,被新加坡居民称为“花园中的医院,医院中的花园”,医院布局有美食广场、商店和操场,医院处处被绿植景观覆盖,立体绿化覆盖到下沉庭院、花池、露台、阳台、屋顶花园,并且病房设有花台,几乎每个区域都能看到绿色景观,甚至周边社区不少居民到医院散步、购物、运动和乘凉。秩序井然新加坡政府清正廉洁、勤奋高效、法制健全,社会秩序和谐。讲规则和秩序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新加坡不论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所到之处井然有序,排队成了一个最大习惯,加上新进的信息化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