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生物试题(附答案

高三生物试题(附答案

高三生物试题(附答案
高三生物试题(附答案

生物周练试题2020.3.21

1.如图是某同学画的人体细胞中部分元素及其构成化合物的关系图,其中甲—丁表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最基本的元素是C、H、O,Fe属于大量元素

B.甲在红细胞中的含量变化能很好地反应人体的贫血程度

C.若用甲基绿吡罗红检测丙呈绿色,则其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D.若丁分泌到细胞外,则参与其合成、分泌的细胞器都具膜结构

2.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镁会导致植物无法合成叶绿素而影响光合作用

的运输

B.缺铁导致人体无法合成血红蛋白而影响O

2

C.缺钙会导致人体血钙浓度过低而出现肌无力现象

D.缺硼会导致油菜花粉管发育受阻而出现“花而不实”

3. 核糖核酸酶P由蛋白质和RNA两种组成,能使真核细胞中转录产生的前体RNA转化为成熟RNA。研究发现核糖核酸酶P去除RNA后,该酶失去催化前体tRNA转化为成熟tRNA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核糖核酸酶P以碳链为骨架

B.核糖核酸酶P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 核糖核酸酶P失活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

D. 核糖核酸酶P的形成一定与核仁和核糖体有关

4. 绿叶海天牛可以利用啃食藻类时“偷”来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从而维持生活。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是动植物细胞都能产生及利用的细胞器

B.摄入的食物都会被摄食者消化、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C.该动物的研究可为解决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提供相应的信息

D.“偷”来的叶绿体可在海天牛的细胞中完成其自身蛋白质的更新

5. 如图为夏季晴朗的白天,对某种绿色食物顶部向阳的叶片(阳叶)和下部阴蔽的叶片(阴叶)进行不离体光合作用测试,12:00时两者净光合速率基本相等。下列与图示曲线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8:00时阴叶消耗NADPH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

B.16:00后限制阳叶、阴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均是光照强度

C.一天之内,18:00时阳叶积累有机物的总量小于8:00时和

12:00时

D.12:00时阳叶和阴叶的叶绿体中同化CO

的量不一定相等

2

6.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肽基离子载体,其能降低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同时增加胞内钙离子浓度,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又促使细胞内自由基大量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肽基离子载体等物质运输载体都位于膜上

B.钾离子与钙离子竞争性结合肽基离子载体

C.胞内钙离子的浓度过高时会导致肌肉抽搐

D.肽基离子载体的开发可能加剧细胞的衰老

7.

8.研究发现,蛋白酶X的空间结构改变后作用于癌细胞,会使癌细胞对EGFR信号的依赖性发生异常,导致细胞分裂速率加快。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酶X完整的空间结构在核糖体上形成

B.EGFR信号可能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有关

C.经蛋白酶处理后的酶X可促进癌细胞的分裂

D.癌细胞分裂时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均正常表达

9.2019年9月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DNA复制后,ARID1A肿瘤抑制蛋白能够帮助维持端粒的内聚合染色体的分离。相关研究结果表明,ARID1A基因突变的细胞或会经历与细胞生存不相容的基因组改变,这或许也能够解释ARID1A基因突变的细胞缺少基因组稳定性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都是()

A.端粒位于染色体两端,人细胞中存在的端粒数为46个

B.ARID1A基因是抑癌基因,其一旦突变即诱发产生癌症

C.DNA复制时,ARID1A基因可能不表达或表达程度会比较低

D.分裂后期ARID1A肿瘤抑制蛋白抑制了纺锤丝对着丝点的牵引

10.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细菌细胞壁的碱性酶,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通过一些作用使病毒失活。下列关于溶菌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菌酶可以破坏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细胞壁

B.溶菌酶与病毒蛋白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C.人体血浆中的溶菌酶参与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溶菌酶经低温处理后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能力降低

11. 内皮素是影响人体血压的一种激素,吞噬细胞能吞噬内皮素,从而降低血压。研究表明,长期被喂食高盐食品的小鼠当降低其体内吞噬细胞水平后,小鼠血压会增高;吞噬细胞水平恢复正常后,小鼠血压也随之恢复正常。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膜表面可能具有识别内皮素的受体

B.载体蛋白参与了吞噬细胞吞噬内皮素的过程

C.若服用降低吞噬细胞水平的药物血压会升高

D.血液中内皮素含量升高时可能会使血压升高

12.CD4分子是HIV的受体,其表达与60%-65%的T细胞、吞噬细胞,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A.T细胞起源、分化、成熟与骨髓 B.HIV能够侵染所有的T淋巴细胞

C.HIV也能够识别并侵染吞噬细胞 D.CD4分子只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如图为T细胞攻击肿瘤细胞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除肿瘤细胞外其他细胞都是淋巴细胞

B.细胞1、T细胞、细胞2、细胞3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图示为细胞免疫,细胞3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

D.受相同抗原刺激时,T细胞→细胞3的速度快于细胞2→细胞3

14.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抗原有效浓度低,且存在造假行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为增加记忆细胞和抗体数量,需要重复接种狂犬疫苗

B.接种狂犬疫苗后,机体将启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

C.某人注射该疫苗可能不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

D.人体内某些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有识别该疫苗的糖蛋白

15.婴幼儿感染带状疱疹病毒(VZV,一种DNA病毒)会引起水痘,VZV的基因组共有71个基因,编码67个不同的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ZV和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存在差异

B.基因表达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核糖核苷酸等参与

C.tRNA携带的氨基酸可在病毒的核糖体上发生脱水缩合

D.基因组某基因发生突变,则编码的蛋白质结构也发生改变

16.炎热的夏天,某人给自己准备了多种饮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功能性饮料中某种成分可使中枢神经细胞膜电位发生反转

B.碳酸饮料的摄入引起人体的血浆PH先随之降低再升高

C.多喝一些盐汽水主要补充该人剧烈运动后流失的水分和钙盐

D.和冰镇饮料会刺激大脑皮层冷觉感受器进而可能导致汗液分泌减少

17.研究发现随着动物衰老,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皮肤胶原蛋白中羟脯氨酸含量会下降,而血液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会增加。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刚进入衰老期的小鼠相关指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根据实验判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所使用的饲料中不能含有大豆异黄酮

B.“?”处应为与大豆异黄酮等体积的清水河等量的饲料

C.实验表明,中剂量大豆异黄酮延缓皮肤衰老的能力最强

D.高剂量大豆异黄酮通过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来延缓衰老

18.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2,4-D对扦插柳枝生根数的影响,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进行实验,预测实验结果应是()

A B C D

19.研究发现,在黑暗处,蔗糖会影响拟南芥下胚轴的生长,赤霉素在此过程中也发挥了作用,

而PAC(赤霉素合抑制剂)可以抑制赤霉素的合成和分泌。为探究赤霉素的影响,现对黑暗处培养的拟南芥使用不同浓度的PAC处理,实验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的自变量是PAC的浓度及蔗糖的有无

B.PAC浓度为0时的两组暗处理后就能促进下胚轴的生长

C.在暗处,用蔗糖处理后就能促进下胚轴的生长

D.在暗处,PAC浓度达到100 um时,蔗糖的作用基本消失

20.如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达尔文实验和温特实验是示意图。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

确的是()

A.图1实验中单侧光强度和时间是无关变量,

是否表现出向光性为因变量

B.由图1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尖端产生的物质向下运输,

促进尖端下部生长

C.图2实验自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尖端接触,因变量为是否表现出向光性

D.图2实验证明了尖端能产生促进其下部生长的物质,并命名为吲哚乙酸

21.2018年11月,北师大研究团队发现自突触的兴奋传导机制,为深入揭示一些脑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自突触只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是神经元的轴突与自身的树突或胞体形成的突触连接,如图所示,其中A、B、C为作用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A点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大于钾离子

B.刺激C点时,引起胞体反应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

C.为检测到自突触引起的突触后膜反应可选择切断B点

D.自突触的形成具有细胞特异性,可降低神经元的反应性

2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和基因中遗传信息的改变

B.基因E可突变为e及E1,表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的特点

C.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片段重复将造成该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增加

D.人类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数目比正常人多一条

23.

24.某植物的花色受位于5号染色体上的基因Y/y与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R/r控制,亮度等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情况如图所示,用基因型为YyRr的某亲本植株自交时发现,F1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黄色:白色=3: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例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该实例表明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亲本植株雄配子中5号染色体含y的部分可能发生了缺失导致该配子致死

D.亲本植株雌配子中5号染色体含Y的部分可能发生了缺失导致该配子致死

25.下图的A、B两个家庭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相关基因用E、e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G、g 表示。假设I1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请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I4的基因型为EeXGXg

B.I2能产生四种不含E基因型的配子

C.若I1和I2再生一个女孩,则可能的基因型有4种

D.若II3和II4婚配,则他们生一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1/8

26.某二倍体雌性同株植物的花色有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某研究小组对该性状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1:黄色*白色→F1:黄色:白色=1:1

实验2:黄色*红色→F1:黄色:红色=1:1

实验3:白色*红色→F1:全为黄色

A.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黄色植株自交后代有1/2的个体能稳定遗传

C.若将实验1的F1进行自交,则F2中白色植株占5/8

D.若将实验2的F1进行自由交配,则F2中基因型AA出现的概率为9/16

27.在田间试验时,即使土壤条件是相同的,但由于每一植物个体所占空间的不同和相连试验区的影响以及小气候的差异等,而使周边部分与中央部分的作物在株高、粒数和病虫害是危害等方面会出现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下列对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试验田周边群落空间结构仅呈现水平结构

B.试验田周边物种丰富度可能高于试验田中央

C.人类活动一定会加速试验田自然演替的速度

D.试验田中的植株种群空间特征通常呈随机分布

28.常规区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如下,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调査丁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B.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为a>(b+c+e)

C.图中乙、丁两生物成分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D.e中包括未利用的能量,能被土壤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利用

29.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因此向池塘投放鱼苗时应注意控制投放量B.群落的垂直分层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和能量,因此在设计生态园时应注意不同树种混种C.种群数量达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在养鱼过程中应选择鱼数量为K/2左右捕捞D.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圈养动物减少呼吸消耗,有利于提高与下一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30.下图为某地进行生态养殖的创新模式,该模式将肉鸽养殖、鱼塘养殖、果林种植等产业进行有机结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肉鸽摄入的饲料中的能量绝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B.鸽类便可进入鱼塘或回田利用,这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功能的体现

C.桉树能分泌“杀菌素”等物质,设置桉树林隔离带的目的之一是净化空气

D.冲洗鸽舍的少量废水流入鱼塘后被净化,说明该鱼塘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二、非选择题

31.夏季晴天中午某科研小组在番茄生长的开花早期(EF)、盛花期(PF)和开花后期(LF)分别进行遮阴处理,各生长阶段遮阴时间均为8d,以自然光为参比光照,得到如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液泡中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实验中可用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用水做层析液(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花青苷的色素带。(2)实验结果显示,各生长期的番茄在75%遮阴下,净光合速率相对较低,遮阴使气孔开度的较大增加并未补偿光能减少对光合速率的限制,其原因是

。(3)实验中植株各生长期对照组番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随实验时间都在下降,推测其主要原因是。(4)番茄LF期,在40%遮阴3-8d时间段内的净光合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一方面可能与适度遮阴减轻蒸腾失水,平衡水分有关,另一方面由于老叶气孔启闭能力随生育时期减弱,易受伤害,开花后期遮阴避免了,结果遮阴使光合作用加强。

(5)农业研究人员用可固氮的巢菜和野生豌豆等豆科植物为番茄护根,使其增产138%,请分析其增产的依据:。32.骨骼肌的神经-肌肉接头是由接头前膜、接头间隙和终板膜构成的,当动作电位传到神经末梢时,使末梢内Ca2+浓度升高,促使突触小泡与接头前膜融合并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Ach在接头间隙内扩散至终板膜,引起终板电位的产生。回答下列问题:

(1)骨骼肌上的终板膜相当于突触结构中的。

(2)Ach在接头间隙内扩散至终板膜,与终板膜上结合,进而改变终板膜的通透性,使,产生动作电位,此时终板膜外表现为电位。(3)Ca2+利于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说明无机盐具有的生理作用是

(4)为验证Ca2+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写出实验方法及预期结果):

33.家蚕蛾(ZW型)的触角有多节数、中节数、少节数之分,分别受位于Z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1、B2、B3控制。现用雄性中节数家蚕蛾与多节数雌性家蚕蛾杂交,F1中雄性中节数:少节数=1:1。回答下列问题:

(1)复等位基因B1、B2、B3的根本区别是;由上述实验可知,复等位基因B1、B2、B3的显隐性关系为。(2)亲本雄性中节数家蚕蛾的基因型为,若从F1中取出两只基因型不同的多节数雄性家蚕蛾,请利用题干F1的家蚕蛾设计一次简便杂交实验进一步确定其基因型:

(只需写出相关杂交组合类型)。

(3)纯合中节数家蚕蛾抗病能力较强,请利用F1中家蚕蛾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获得纯合中节数雄性家蚕蛾。

①设计方案:

②挑选方案:

。34. 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过程①表示__________。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成分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图甲②过程中碳是以__________形式传递的。

(2).图乙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

__________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能力。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反映草原被野火燃烧后能恢复原样,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此信息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填“物理信息”“化学信息”或“行为信息”)。

(4).图乙中蛇和猫头鹰的种间关系是;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__________kJ;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

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__________kg (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35.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与氮肥的使用量密切相关。小麦体内虽然含有硝酸还原酶基因(NR基因),但表达量不高。

研究人员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外源硝酸还原酶基因来

—的利用率。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如图

提高小麦对NO

3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氮素缺乏时,会影响植物体内(至少答两种)物质的合成。

(2)图示中基因表达载体,除标注出的部分外,还必须包括的结构是

。按图示位置,NR基因转录时,RN聚合酶在基因表达载体上(填“顺”或“逆”)时针移动。

(3)农杆菌转化法多用于植物的转基因技术中,此外,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的方法还有等。转基因操作中常选用幼胚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其原因是。(4)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应选择带标记的基因单链作为探针。

(5)将NR基因导入小麦等作物并使其成功表达,除增加作物产量外,其优点还有

生物试周练题参考答案2020.3.21

1.答案B

解析:组成细胞中最基本的元素是C,Fe属于微量元素,A错误;人体红细胞中由C、H、O、N、Fe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血红蛋白,该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其含量的变化能反应出人体的贫血状况,B正确;若用甲基绿吡罗红检测丙呈绿色,说明丙是DNA,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C错误;丁属于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由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包装,线粒体供能,核糖体无膜结构,D错误。

2. 答案C

解析:缺镁会导致无法合成叶绿素,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A正确;缺铁导致人体无法合成血红蛋白,从而影响氧气的运输,B正确;缺钙会导致人体血钙浓度过低,从而出现抽搐现象,C错误;缺硼会导致油菜花粉管发育受阻,从而出现“花而不实”现象,D正确。

3. 答案D

解析: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A正确;核糖核酸酶P是一种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转录过程需要酶的催化,酶的形成离不开成熟tRNA的作用,因此核糖核酸酶P失活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C正确;核糖核酸酶P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核仁主要参与rRNA的形成,D正确。

4. 答案C

解析:叶绿体在海天牛中可以被利用,但不能产生,A错误;海天牛摄入叶绿体后并没有消化分解为小分子,B错误;植物的叶绿体可在动物细胞内继续起作用,且没有排斥,可为解决器官移植时的免疫排斥提供相应的信息,C正确;叶绿体内部分蛋白质的更新需要自身基因以及藻类细胞核基因的共同控制,D错误。

5.

6. 答案D

解析:运输物质的载体未必都位于细胞膜上,如tRNA在细胞质中,A错误;根据题干可知,肽基离子载体运出钾离子的同时伴随钙离子的输入,因此两种物质不存在竞争,B错误;血钙浓度过低时会导致肌肉抽搐,C错误;肽基离子载体促进自由基的产生,而自由基大量产生会加剧细胞衰老,D正确。

7.

8. 答案B

解析:蛋白质完整的空间结构不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A错误;由题干可知,癌细胞对EGFR信号依赖性发

生异常,细胞分裂速率会加快,意味着EGFR信号可能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有关,B正确;经蛋白酶处理后的酶X被水解为多肽或氨基酸二失去生物活性,C错误;癌细胞中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均不能正常表达啊,D错误。

9. 答案C

解析:端粒位于染色体两端,人体正常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有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故人体细胞中端粒数可为46、92或184个,A错误;ARID1A基因是抑癌基因,但细胞内对个基因突变积累,才有可能导致细胞的癌变,且细胞癌变后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不一定发生癌症,B错误;DNA复制时,需要染色体解螺旋进行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复制时,ARID1A基因不表达或表达程度会比较低,C正确;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着丝点自发断裂形成的,不需要纺锤丝对着丝点的牵引,D错误。

10. 答案D

解析:乳酸菌属于细菌,溶菌酶可破坏乳酸菌的细胞壁,而酵母菌属于真菌,A错误;溶菌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病毒无细胞结构,故溶菌酶与病毒蛋白结合不能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正确;人体血浆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错误;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适当升高温度后活性能够恢复,D正确。

11. 答案B

解析:吞噬细胞吞噬内皮素,该过程存在识别机制,因此吞噬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有识别内皮素的受体,A 正确;吞噬细胞吞噬内皮素的过程属于胞吞,胞吞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错误;服用降低吞噬细胞水平的药物,会使吞噬细胞减少,导致血压会升高,C正确;由于吞噬细胞能吞噬内皮素,导致内皮素减少,从而降低血压,因此血液中内皮素含量升高,可能会使血压升高,D正确。

12. 答案C

解析:T细胞起源于骨髓,成熟与胸腺,A错误;CD4分子表达与60%-65%的T细胞,故HIV不能侵染所有的T淋巴细胞,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部分吞噬细胞也有CD4,因此可以被HIV侵染,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HIV能够侵染细胞是依靠CD4分子,因此CD4不只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还参与病毒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

13.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细胞1为吞噬细胞,细胞2为记忆T细胞,细胞3为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系统,但不是淋巴细胞,A错误;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B错误;图示为细胞免疫过程,细胞3效应T细胞通过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C正确;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T细胞hi迅速增殖分化出效应T细胞,相当于二次免疫,二次免疫过程强于第一次免疫过程,D错误。

14. 答案D

解析:重复接种狂犬疫苗,能增加记忆细胞和抗体的数量,A正确;接种狂犬疫苗后,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都将参与免疫反应,B正确;由于抗原有效浓度低,注射该疫苗可能会使机体不能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喝抗体,C正确;人体内的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错误。

15. 答案A

解析:VZV的遗传物质的DNA,彻底水解后产物为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A、T、C、G),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彻底水解后产物为磷酸、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A、U、C、G),A正确;蛋白质编码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吧需要DNA聚合酶,B错误;病毒无核糖体结构,C错误;基因组某基因发生突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编码的蛋白质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D错误。

16. 答案A

解析:功能性饮料中的某种成分如咖啡因作用于中枢神经细胞,使细胞膜电位发生反转,A正确;由于人体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碳酸饮料摄入后人体血浆的PH基本能维持稳定,B错误;剧烈运动流失的主要是水分和钠盐,C错误;夏天喝冰镇饮料,会刺激消化道内的冷觉感受器,从而可能会导致汗液分泌减少,冷觉感受器不在大脑皮层,D错误。

17. 答案D

解析: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饲料中不能含有大豆异黄酮,A正确;对照组的处理的加入与其他3组大豆异黄酮等体积的清水河等量的饲料,B正确;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中剂量实验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羟脯氨酸含量都是最高的,故可得出结论:中剂量大豆异黄酮延缓皮肤衰老的能力最强,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皮肤胶原蛋白中羟脯氨酸含量低会加速细胞的衰老,从实验数据来看,高剂量大豆异黄酮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液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来延缓细胞衰老的,D错误。

18. 答案D

解析:2,4-D为生长素类似物,其生理作用于生长素类似,都具有两重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2,4-D 浓度的增加,扦插枝条生根数随之增加,超过一定浓度范围后,生根数会减少,低于实验开始时,但不会为负值,且扦插枝条本身也存在内源激素,可以促进其生根,所以其平均生根数的起始值不可能为零。19. 答案C

解析:实验的自变量是PAC的浓度及蔗糖的有无,A正确;PAC浓度为0时的两组暗处理实验是对照组,B 正确;在暗处,一定赤霉素浓度范围内,蔗糖处理后才更能促进下胚轴的生长,C错误;在暗处,PAC浓度达到100 um时,有无蔗糖下胚轴的长度一样,表明蔗糖的作用基本消失,D正确。

20. 答案A

解析:图1为达尔文的实验,单侧光的强度和时间是无关变量,是否表现出向光性为因变量,A正确;图1

实验的结论是感受单侧光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B错误;图2为温特实验,因变量为是否弯曲生长,这里弯曲生长没有光的影响,C错误;温特命名促进生长的物质为生长素,后来其他人证明是吲哚乙酸,D错误。

21. 答案D

解析:刺激A点时,该点兴奋,钠离子大量内流,A正确;刺激C点时,兴奋可通过神经纤维个轴突传递到胞体,神经纤维上兴奋以电信号传导,突触处通过释放化学信号作用于胞体,B正确;为检测可引起的突触后膜的反应,可切断B段,阻断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引起的变化,C正确;因自突触只出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其形成具有细胞特异性,兴奋可持续在该神经元传递,从而提高神经元的反应性,D错误。

22.答案A

解析: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造成的,因此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也会造成基因中原有碱基排列顺序(遗传信息)的改变,A正确;E突变成其他的复等位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B错误;染色体片段重复只能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的增加,并不一定能改变种类,C种类;人类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而不是性染色体多了一条,D错误。

23.

24. 答案D

解析:该实例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物性状,A错误;由题意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若缺失的部分含y基因,不可能出现正常比例的白色,C错误;若亲本植株雌配子中5号染色体含Y的部分发生了缺失导致该配子致死,则基因型为YyRr的亲本植株自交会出现F1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黄色:白色=3:1:4的现象,D正确。

25.答案D

解析:由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I4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Ee,关于乙病,无法判断I4的基因型,其可能是乙病携带者,也可能不是,A错误;分析系谱图:I1与I2正常,II3患甲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1与I2正常,II2患乙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I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2的基因型为EeXGXg;I1的基因型为EeXGY,I2能产生2种不含E的配子,即eXG、eXe,B错误;根据I1和I2的基因型,他们再生女孩的记忆熙种类为2*3=6种,C错误;II3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eeXGXG、1/2eeXGXg,II4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EEXGY、2/3EeXGY,他们婚配,生一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1/2*1/4=1/8,D正确。

26.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是不完全显性遗传。实验1、2都相当于测交,结果说明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根据实验3,说明黄色为杂合子,黄色植株自交后代有1/2的个体能稳定遗传,B正确;实验1的F1中黄色基因型为Aa,白色基因型为AA或aa,F1自交,F2中白色植株比例占5/8,C正确;实验2的F1中黄色基因型为Aa,红色基因型为AA或aa,F1自由交配,F2中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16或9/16,D错误。

27. 答案B

解析:群落还可以呈现垂直结构,A错误;试验田周边由于物种数量可能更多些因此其物种丰富度可能高于试验田中央,B正确;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但不一定会是加速,也可能的减慢演替的速度,C 错误;试验田植株一般呈现均匀分布,D错误。

28. 答案D

解析:调査丁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A正确;水稻在生长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多余消耗, B正确;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即图中乙、丁两生物成分,C正确; e 中不包括未利用的能量,D错误。

29.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由环境所决定,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会降,因此向池塘投放鱼苗时应注意控制投放量,A选项正确;群落的垂直分层有利于不同种的物种的共存,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和能量,因此在设计生态园时应注意不同树种混种,B选项正确;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在养鱼过程中应选择鱼数量为K/2-K之间左右捕捞,最多捕捞至K/2左右时停止,C 选项错误;各营养级的生物因呼吸而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若能圈养动物降低呼吸消耗,则可以提高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进而提高与下一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选项正确。

30.

31.

32.

33.

34.答案:(1)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B、D;有机物(2)负反馈;自我调节(3)恢复力稳定性;物理信息

(4)捕食、竞争;2.46×108;2

3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