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概论 ( 第2次 )

社会学概论 ( 第2次 )

社会学概论 ( 第2次 )
社会学概论 ( 第2次 )

第2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对于结构性社会问题和偏差性社会问题,是()。 A. 可治不可防

的 B. 可防不可治的 C. 可治可防的 D. 不可治不可防的

2. 文化的基本要素是()。 A. 物质形态要素 B. 语言符号要素 C.

精神形态要素 D. 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

3. 那些以“关系网”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利益群体,大都属于()。 A. 经济利益群体 B. 机构性利益群体 C. 社团性利益群体 D. 自组性利益群体

4. 明确提出建设“本国社会学”的概念和实施办法的是()。 A. 许

仕廉 B. 孙本文 C. 吴文藻 D. 费孝通

5. 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的西方社会学者是()。 A. 奥古斯特?孔德 B. 赫伯特?斯宾塞 C. 埃米尔?涂尔干 D. 马克思?韦伯

6. 首先提出初级群体概念的是()。 A. 库利 B. 梅约 C. 萨姆纳 D. 海曼

7. 社会学中心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最早把欧洲社会学引入美国的是

()。 A. 沃德 B. 斯宾塞 C. 巴克 D. 萨姆纳

8. 如果打乱社会秩序,社会对个人意愿的控制就会失效,会放任个人自行其是,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涂尔干将此称为()。 A. “失范” B. “失控” C. “失衡” D. “失调”

9.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 A. 功能主义 B. 社会唯实论 C. 冲突理论 D. 社会唯名论

10. 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A. 齐美尔 B. 达伦多夫 C. 韦伯 D. 孔德

11. 社会关系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 A. 社会关系 B. 社会行为 C. 社会制度 D. 人

12. 法律的强制性表现为()。 A. 有法可依 B. 违法必究 C. 人人平等 D. 遵纪守法

13. 世界上人口城市化最早的国家是()。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14. 霍桑实验的进行产生了()。 A. 科学管理理论 B. 人际关系理论 C. 组织行为理论 D. 权变理论

15. 社会整合功能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是()。 A. 价值整合 B. 规范整合 C. 结构整合 D. 行为整合

16. 1979年()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学

等需要赶快补课。 A. 胡耀邦同志 B. 邓小平同志 C. 胡乔木同志 D. 费孝通

先生

17.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最基本的社会制度是()。 A. 经济制度 B. 家庭制度 C. 政治制度 D. 教育制度

18. 在社会互动中,最常用、最丰富的符号是()。 A. 数字 B. 身体语言 C. 语言 D. 面部表情

19. 帕累托于1916年出版《普通社会学总论》一书,系统阐述了

()。 A. 社会分层理论 B. 科层制理论 C. 精英阶级理论 D. 冲突的社会分层理论

20.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B.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 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D. 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习俗根植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A. 社会阶级 B. 教育水平 C. 自然环境 D. 社会环境 E.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 公共部门的优势在于()。 A. 提供私人部门社会必需的公共物

品 B. 向社会的弱势人群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 C. 约束私人企业组织的行

为,防止利用消费者信息不足来损害其利益 D. 约束私人企业组织的行为,减

少企业行为产生的外部影响 E. 宣传引导维系公共社会的和谐

3. 人的现代化主要就是要获得()。 A. 健康的身体条件 B. 理智而

自觉的守法意识 C. 较高的教育程度 D. 高尚的道德情操 E. 开放性人格

4. 在当代社会问题中,偏差性社会问题包括()。 A. 斗殴问题 B.

毒品问题 C. 自杀问题 D. 贪污问题 E. 走私问题

5. 按照集镇社区在—定区域所处的地位划分,集镇社区可分为()。

A. 县城镇

B. 中心镇

C. 边缘镇

D. 一般集镇

E. 特殊集镇

6. 显性的冲突方式可以分为( ) A. 争论 B. 拳斗 C. 械斗 D. 仇斗 E.

战争

7. 完整的宗教包括()。 A. 神灵观念 B. 仪式 C. 物质设备 D. 组

织 E. 教徒

8. 韦伯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合法统治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A. 魅

力型 B. 血缘型 C. 传统型 D. 权力型 E. 法理型

9. 邓肯提出的“人文区位结丛”模式中,强调了哪些要素之间有相互关系()。 A. 人口 B. 权力 C. 环境 D. 组织 E. 技术

10. 社会化的基本类型包括()。 A. 基本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E. 逆社会化

11. 我国控制大城市规模的主要措施有()。 A. 限制 B. 截流 C. 疏导

D. 调整

E. 布局

12. 社会网络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 社会网络的形成是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 B. 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C. 社会网络是通过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 D. 社会网络对个人来说具有效益 E. 社会网络是相对稳定的

13. 下面哪些社会学的思想忽视了物质生产基础()。 A. 社会唯名论

B. 社会唯实论

C. 社会唯物论

D. 社会唯心论

E.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

14. 下列命题中哪些属于人文区位学理论创始人派克的观点?()。 A. 社区的特征是成员对本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他们重传统、重感情、相互

全面了解 B. 竞争是社区生活的主导过程,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C. 社区体现了人类生物竞争的本性 D. 社区人口的各个分子生活于相互依存的关

系之中 E. 技术、文化和社会组织是当地人口适应环境的关键机制

15. 制度必须由以下要素组成( )。 A. 组织体系 B. 物质设备体系 C. 规则体系 D. 意识形态 E. 强制权力

16. 社会问题防治的意义是()。 A. 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 B. 避免和减少社会问题给社会造成的损失 C. 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 D. 促进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E. 改善、提高有关机构的应对能力和效率

17. 社会变迁的形式有()。 A. 社会进化 B. 社会革命 C. 社会改革 D.

社会发展 E. 社会倒退

18. 婚姻总是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主要包括()。 A. 血缘关系 B. 民族 C. 宗教信仰 D. 阶级 E. 身体

19. 从群体目标特点上,可以把利益群体分为()。 A. 经济利益群体

B. 政治与社会权力利益群体

C. 社会公众利益群体

D. 一般利益群体

E. 特殊利益群体

20. 社区纵向格局的特点是其中的组织关系带有更多的()。 A. 法理性特征 B. 计划性特征 C. 科层制特征 D. 开放性特征 E. 整体性特征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0分,共 20 题,每小题 2 分)

1. C

2. A

3. D

4. A

5. A

6. A

7. D

8. A

9. D 10. B 11. D 12. B 13. B 14. B 15. A 16. B 17. B 18. C 19. C 20. B

二、多项选择题(60分,共 20 题,每小题 3 分)

1. CDE

2. ABCD

3. BCDE

4. ABCDE

5. ABD

6. ABCDE

7. ABCDE

8. ACE

9. ACDE 10. ABCD 11. ABCE 12. ABCDE 13. AB 14. BCD 15. ABC 16. ABCDE 17. ABCE 18. ABCDE 19. ABC 20. ABC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目(有答案)

任务1 单项选择 1/32)、“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2分) A、冲突 B、顺应 C、竞争 D、合作 (2/3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2分) A、语言 B、直立行走 C、思维 D、劳动 (3/32)、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为中介发挥作用。(2分) A、主观因素B、社会因素C、客观条件D、自然环境 (4/32)、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一个社会群体不是个人的累加而是()。(2分) A、数量规模的体现 B、个人关系的总和 C、结构的总和 D、关系的集合 (5/32)、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年代。(2分)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 6/32)、“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2分) A、生理的 B、自尊的 C、安全的 D、归属的与爱的 (7/32)、文化是指()。(2分)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C、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D、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8/32)、()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的原理》定名为《群学肄言》。(2分) A、康有为 B、严复 C、吴文藻 D、费孝通 (9/32)、马克思认为,()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2分) A、经济交往 B、国际交往 C、政治交往 D、人际交往 (10/32)、人的社会需要产生的最基础、最原始的条件是人的()。(2分) A、物质需求 B、生存需要 C、生理需求 D、规则需求 (11/32)、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2分) A、需要层次论 B、宏观需求理论 C、激励理论 D、社会需求理论 (12/32)、从一岁半到六七岁的阶段。该阶段,作为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人来说,是开动和运转思维机器进行实际运算操作的准备阶段,是()。(2分)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电大《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形成性考核册

学生上网学习记录表 上网时间登陆教学平台学习内容简要记录 ****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教学大纲:课程性质、教学媒体、目的和要求、方法和建议、考核 ****年*月*日 福建电大在线实施方案:性质与任务、教学资源的配置与使用、主要教学环节、活动计划及联系方式、素质教育要求 ****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复习大纲:开卷考、考试内容、复习方法建议、考试题型、范围以及各章要点****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教学信息:教材及辅助教材、网上教学资源、使用建议 ****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教学建议:自主学习和小组活动、面授辅导、网上教学活动、形成性考核 ****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参考资料、往届试卷、平时作业、在线测试 ****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以此类推。。。 ****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以此类推。。。 上网学习记录表上的登陆平台,请认真的写完整,不要用“同上”或者“のの”代替,会扣分的。抄的时候注意时间,要修改,要看清楚再抄。讨论题和学生上网学习记录表都要填写,不 要空着。 《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指导1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文化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文化有三个互相关联的组成部分,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认知文化)和规范文化。 3、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也称为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互动。 4、心理上的断乳 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兰大18秋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C(满分)

单选题 ()即社会革命,是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 A: 进步的变迁 B: 倒退的变迁 C: 进化的社会变迁 D: 革命的社会变迁 单选题 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 A: 工业化 B: 经济发展 C: 农业发展 D: 服务性发展 单选题 社会学的()功能是指提示社会事件和状态将是怎样的。 A: 描述性 B: 解释性 C: 预测性 D: 规性 单选题 ()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的职业地位的升降变化。 A: 垂直流动 B: 水平流动 C: 一生中的流动 D: 代际流动 单选题 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 ( ) 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 A: 克朗 B: 西蒙 C: 贝塔朗菲 D: 戴维·伊斯顿 单选题 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这种社会学的功能是( ) A: 描述性功能 B: 解释性功能 C: 预测性功能 D: 规性功能 单选题 ()认为诸如思想感情和象征体系这样一些文化上的变项,对于都市的空间格局有重要影响,从而为区位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A: 古典区位理论 B: 现代区位理论 C: 社会文化区位理论 D: 新正统区位理论 单选题 城市有别于乡村的根本特征是() A: 工业化水平高 B: 精神生活丰富 C: 集中度高 D: 全面的有机组合 单选题 某学者指出某城市在交通繁忙的市中心规划建设商业中心将造成城市发展的不平衡。他主要运用了() A: 区位探究法 B: 社会体系探究法 C: 社会冲突探究法 D: 社区行动探究法 单选题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A: 不采取行动也是一种政策 B: 法律是一种公共政策 C: 公共政策制定的唯一主体就是政府机关 D: 公共政策涉及社会价值的分配 单选题 家庭制度中最重要的制度是() A: 婚姻制度 B: 生育制度 C: 亲子制度 D: 家庭财产继承制度 单选题 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A: 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 B: 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 C: 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 D: 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 单选题 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A: 偶发群体 B: 社会类属 C: 次属群体 D: 首属群体 单选题 ()是指没有实际界限,只是为了分析和研究的需要,把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在想象中组织起来,假定他们构成了一个群体。 A: 假设群体 B: 实际群体 C: 所属群体 D: 参照群体 单选题 ()指社会大众或角色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作什么,不应该作什么以及怎样作。 A: 角色不清 B: 角色中断 C: 角色冲突 D: 角色失败 判断 个体社会化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社会教化,另一个是个体化。 判断 一般说来,政策的创新最容易受到僵化的民间机构和低效的运作机制的阻碍() 判断 定性分析方法缺乏准确的量的分析和计算() 判断 博奕是指利害关系相反的各方按照一定的规则行动,每方都为使自己能在斗争中获胜,根据他方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段来决定和选择自己的最佳应对方法() 判断 以期限为标准,可以把一个组织的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判断 智囊分析法主要是指依靠专家团体的智慧进行政策问题认定。一般适用于很难搜集到准确的数据资料特别是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认定() 判断 在对逆境的应对中,可能会只是采取一些形式上的主要为了表现政府正在积极行动的措施() 判断 政治协助调决策模型的缺点是过分夸大了集团的重要性,认为政府,甚至立法和司法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都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判断 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主动再社会化,个体主动、自觉地调整自己,适应新的情况;另一种是强制再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一答案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一答案 社会学概论作业1 讨论内容:如何认识社会 讨论主题:如何认识社会?要求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社会理解的方式和途径,得出应该从哪些角度认识社会。(要求条理清晰,字数不低于800字。) 社会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的是社会现象,社会和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广泛性。 答:1、社学学中的“社会” 社会的涵义:第一,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社会是人的社会。第二,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第三,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连结而成的,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这些社会关系是在具体情况下人们共同生活的规范。 2、社会的类型 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由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并不简单地是个体之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和个人行动是实际存在的,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先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为社会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唯名论坚持还原论观点,即要研究社会就必须去研究个人。 3、社会的类型:宏观社会的类型:马克思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先生为基础将社会分为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 4、具体社会的类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如家庭,家族;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如邻里,村落,城镇,社区;以业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各种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教育卫生组织,宗教组织等,还有因兴趣而形成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等。 5、社会的特点 1.多样性,社会的多样性表现于宏观社会和具体社会之差异,还表现于人们的社会活动的多样性和组合方式的多样性 2.复杂性,人类社会与动物群体相比有十分明显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是由组成社会的人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3.变动性,社会是变动不居的,这种变动性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制度的翻新,也表现为社会运行机制的变化乃至于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的变化。(要结合实际) 社会学概论作业2 讨论主题: 材料一: 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而且在所有的上网对象中,青少年是很重要的一个上网群体。网络本身是高科技的产物,网络不断地扩张的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目前已在挤压着人文精神的生存空间。当今青少年的人文意识本来就比较薄弱,在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的影响下,他们原有的关于传统的、艺术的、伦理的意识可能会被进一步的消解,并且会诱发产生科学技术崇拜,造成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的片面社会化。专家认为,当今的独生子女青少年的价值理性、人文精神确在衰退。1999年全国各省“状元考生”填报志愿,就表现出崇拜工具理性,轻视价值理性的倾向。在考入北大的状元考生中,没有人报著名的哲学系,报其他文科系的也极少,大多数报了与计算机、金融、信息等相关的专业。从社会的

《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参考答

《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及答案(第1-4章) (2009年9月更新) 湖南电大经管教学部丰云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社会——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2、社会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3、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活动。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 4、自致角色——是指通过个人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与自致地位相适应的角色。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中国B、美国C、英国D、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语言B、思维C、劳动D、直立行走 3、“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 B )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1902年)。 A、严复 B、章太炎 C、梁启超 D、孙本文 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 C ) A、达尔文 B、涂尔干 C、斯宾塞 D、韦伯 5、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 B ) A、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初至二战 D、二战以后 6、1913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 C )创办了社会学系。 A、上海圣约翰大学 B、厦门大学 C、上海浸洗学院 D、燕京大学 7、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弗洛伊德B、莱格C、米德D、马斯洛 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B ) A、米德 B、库利 C、布卢默 D、托马斯 9、“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 ) A、冲突 B、竞争 C、合作 D、顺应 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兰大网院17春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_C

2017 秋春兰大课程作业答案 --- 单选题 对群体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 ( ) A: 19 世纪初 B: 19 世纪末 C: 20 世纪初 D: 20 世纪末 单选题 人们在共同的社会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的总和称为 A: 社会关系 B: 经济关系 C: 宗教关系 D: 政治关系 单选题 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A: 利益表达 B: 利益综合 C: 政策制定 D: 政策执行 单选题 ()是指群体成员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特定位置, 系时的 社会位置。 社会地位 社会角色 社会关系 社会结果 单选题 ()是把调查研究的对象看作一个整体, 给予详细描绘与分析, 从而获得能反映某一调查对 象的全部现象一般过程及其各种各样的内部联系与文化背景的第一手资料。 A: 个案法 B: 访谈法 C: 观察法 D: 问卷法 单选题 ()就是模拟某些现实的问题场面, 让一个人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 站在不同的立场处理事 物,以期了解别人的需求与感受,从而改善角色的扮演。 )。 或者说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发生关

A: 角色学习角色换位 B: C: D:角色转移角色教育 单选题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 A: 血缘关系 B: 氏族关系 C: 地缘关系 D: 业缘关系 单选题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A: 实证主义 B: 非实证主义 C: 历史唯物主义 D: 历史唯心主义 单选题 意大利政治学家()是经过中世纪经院哲学和宗教神学的长期统治之后第一个进行自由思考并用世俗眼光实事求是地看待社会现实的人。 A: 马基雅弗利 B: 圣西门 C: 黑格尔 D: 孔德 单选题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提出并加以使用的 A: 美国国防部 B: 麦克纳马拉 C: 贝塔朗菲 D: 兰德公司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

1 社会学正式出现于(C ) A.人类社会出现时 B.十三世纪 C.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 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2 社会学的创始人:(A ) A.奥古斯特·孔德 B.斯宾塞 C.马克思 D.马克斯·韦伯 3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人类历史的全过程 B.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整体 C.过去了的社会 D.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 4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C ) A.个人的集合,只是个空名 B.客观存在的实体 C.社会关系的总和 D.聚集到一起 5 中国古代儒家所传说和向往的最高社会理想是:(A ) A.社会

B.小康社会 C.理想国 D.和谐社会 6 首次提出实证一词的思想家:(C ) A.孔子 B.马克思 C.孔德 D.韦伯 7 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A )一书中 A.《实证哲学教程》 B.《社会学原理》 C.《社会学方法论》 D.《经济与社会》 8 《自杀论》的作者是(C ) A.奥古斯特·孔德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 D.马克斯·韦伯 9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 A.迪尔凯姆和马克斯·韦伯 B.帕森斯和默顿 C.科赛和达伦多夫

D.库利和米德 10 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在(D) A.1952年8月 B.1958年6月 C.1978年12月 D.1979年3月 11 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后,对中国社会学产生较大影响的社会学家是(B ) A.晏阳初 B.费孝通 C.景汉 D.本文 12 下列属于评比性文化的是(D ) A.庆典方式 B.拜访方式 C.礼仪禁忌 D.科学技术 13 组成文化的最小的单位是( A) A.文化特质 B.文化特质丛 C.文化丛 D.文化模式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生理、心里条件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 3、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 4、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二、简答题 1、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社会的? 第一.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 第三.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2、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 2.需要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3.人的社会需要和人的社会劳动、人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相铺相成,推动者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生理上的需要; 2.安全上的需要; 3.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4、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传授生活技能 2.教导社会规范 3.指点生活目标 4.提供角色人选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群体: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 2、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3、城市化:我们把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城市化。 4、人文区位学:是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 二、简答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要点.

《社会学概论》作业(一 1、什么是社会学,它与其他社会科学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社会学是对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的、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但在研究过程中,与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其他社会科学常有研究主题上的重叠,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如何理解“揭穿真相”? 对于复杂的社会事物,我们不能想当然,凭经验,要“揭穿真相”,才能探究到真实。那么什么是“揭穿真相”呢?社会学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与我们的第一印象不同,要更为复杂。要想真正认识事物,就必须透过表面现象寻找作为原因的社会因素。这种穿透“凭经验”、“想当然”的社会表面现象的过程,被社会学家彼得·伯格称为“揭穿真相”。能够穿透“凭经验”、“想当然”,这一点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运用功能主义视角、冲突论视角和互动论视角分析体育与社会 (一功能主义的视角 体育的功能:现代人没有几个不热爱体育的,很多人热衷于参加体育运动,并且观看体育比赛,用社会学术语可将体育定义为:依据一定规则进行的身体的比赛活动。针对个体而言,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那么作为社会设置,体育有哪些功能呢? 1、为人们提供多种多样的闲暇活动。非工作时间有很大增长(双休日,黄金周,人们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 2、体育为释放社会能量提供了宣泄渠道,其方式是社会可以接受的,甚至是社会所鼓励的。 3、体育为社会提供了模范角色。著名运动员(体育明星成为人们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追逐和仿效的对象。

4、推动经济发展。大型体育赛事可带动广告、体育用品、旅游、餐饮、交通部门的经济增长,我国2008年举办奥运会,可使首都每年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市容市貌将有极大改观,所有这些又成为有利条件,将吸引更多的外资投入到北京的建设中来。 世界杯与经济 2002年韩日世界杯,使主办国游客人数增多,(中国人就有4万,不得不请针对中国人的厨师,该年售出约15万个飞火流星球,而平时每年只销售足球4万个。使纪念品模型销售量大增,韩国教练为厂家拍广告片提高知名度,出版畅销书《希丁克的指挥艺术》。韩日世界杯使韩国收入88.8亿美元,日本258亿美元,不包括提高国家形象在内。 5、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国家凝聚力。80年代,阿根廷经济不景气,社会不稳定,足球使国民具有心理上的自豪感。第13届世界杯(86年的阿英之战,是继马岛海战(领土争端,马尔维纳斯岛之后的阿根廷复仇之战,马拉多纳越过五名后卫,打进最完美的一球,后又借上帝之手再进一球,终以2:1战胜英国,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自信心。02年的韩日世界杯上,阿根廷过早失利,又给深陷金融危机的整个阿根廷民族带来深深的悲哀,因为足球是国民唯一的精神寄托。“谁的眼泪在飞,巴蒂斯图塔的眼泪……” (二冲突论视角 体育反映了社会不平等。 体育也具有阶级、种族、性别、区域不平等的特点。 有一些体育活动如赛马、高尔夫球、赛车都是有钱人的活动,其他一些运动则是典型地起源于穷人或穷人参与的,如拳击,常与城市贫困相联系。冲突论认为,这样一种以阶级为基础的倾向于或远离于某一种运动的现象,是代代相传的。 贫困落后的地区,体育很难有发展。体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条件有紧密联系。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doc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1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2 社会学本身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社会运行论” 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 1 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2 政治革命与产业革命 (1)社会转型的产物 (2)社会秩序的要求 3社会学的思想源泉 (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十九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 二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 1 社会运行发展三种类型 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中性运行与模糊发展 恶性运行与畸形发展 2 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总体上是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宏观微观上都可以 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它与生产社会化是一致的 三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表现 1 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 2 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 3 能够有效的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服务 四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1分类(1)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3)不属于以上两类 五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是指两者互生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与历史唯物论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 2 与单科性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3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与特殊的关系 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测评答案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测评答案 属于哪种需要。 安全的 )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实证哲学教程》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 血缘家庭 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核心家庭 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角色丛

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下列不属于集体行为的基本特征的是 突发性 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人际关系密切 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朋友谈心 一词源于 中国

一般而言,家庭具有哪些功能 经济功能 生物功能 抚育和赡养功能 休息和娱乐功能 以下属于次级社会群体的是 机关 政党 军队 学校 根据互动的性质,合作性的社会互动可以分为适应 模仿 同化 暗示 以家庭亲属关系为标准,家庭可以分为

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 扩大家庭 联合家庭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家庭 学校 同辈群体 大众传媒 下列关于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初级社会群体往往是自然形成的 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 一般是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 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按照成员之间的互动特点,社会群体可以分为初级社会群体 次级社会群体

人进行社会化的生物基础有哪些 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 人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人有较强的语言能力 复式角色是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 错误 理反应。 正确 角色丛是一个人同时承担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的情况。 错误 。 正确 业学会和期刊,都是出现在美国。

正确 婚姻关系是家庭的本质关系。 错误 次级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错误 集体行为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而形成的一些散漫的、初步的、群众性的活动。正确 的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来的。 正确 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妻及其未成年子女或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正确 下列不属于正式组织的是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复习提纲 一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P2 2.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 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唯实论与唯名论)p69 3.社会的要素:人口要素资源要素环境要素文化要素 4.社会的功能:(1)整合的功能(2)交流的功能(3)导向的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 能P73 5.社会运行评价的三原则: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满足需要原则 6.***微观社会结构:西方社会团体格局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理解)费孝通 7.**试分析血缘,地缘,业缘关系?P85—88 血缘关系: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地缘关系: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的位置关系。 业缘关系:指以人类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 8.文化定义:文化是考察和理解社会的重要维度,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 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P90 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它为人类所共同享有。 5.文化的特征 (1)文化具有可习得性 (2)文化具有共享性 (3)文化具有象征性 (4)文化具有全括性 (5)文化具有整体性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6.***文化的区分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 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反文化: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辨析题) 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了解)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的辨析 7.文化的构成:象征符号价值观念规范体系物质文明 8. 文化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习惯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 文化相对主义:它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9 几个文化的概念 *文化堕距: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适应性在变迁过程中产生的落差。 *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一种文化模式进入到另一种文化模式)

18春兰大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_B

------------------------------------------------------------------------------------------------------------------------------ 单选题 ()指社会学通过对事实资料的研究,借助概念、范畴进行理论抽象,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对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其解释过程具有因果分析、理解分析等特征。 A: 描述功能 B: 解释功能 C: 预测功能 D: 识别功能 单选题 人际关系理论认为,通常工人是以( )的身份,参与反抗企业组织的制度或待遇条件 A: 个人 B: 正式群体成 C: 非正式群体成 D: 组织 单选题 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 ) A: 血缘关系 B: 氏族关系 C: 地缘关系 D: 业缘关系 单选题 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A: 文化元素 B: 文化集丛 C: 文化模式 D: 礼仪 单选题 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称为() A: 社会关系 B: 业缘关系 C: 结合关系 D: 人际关系 单选题 ()是调查研究者让熟悉一地区情况的人作为评判员,按照事先规定的高低层给成员分层归类。 A: 主观法 B: 声誉法 C: 客观法 D: 计量法 单选题 社会分化发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但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分化是社会()内的分化。A: 政治领域 B: 经济领域

------------------------------------------------------------------------------------------------------------------------------ C: 文化领域 D: 军事领域 单选题 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 社会整合功能 B: 反向功能 C: 混合功能 D: 社会导进功能 单选题 ()时期的理论中心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制定计划、设计合理科学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以及金钱激励来达到这一目标。 A: 古典组织管理理论 B: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C: 现代管理理论 D: 目标管理理论 单选题 费孝通教授将人们求偶、结婚、生育、教养、独立、谋生这样一个台程序的过程称()A: 自然继承 B: 创造发展 C: 世代绵续 D: 新陈代谢 单选题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区域的边际处,产生的一种混合文化,就是( ) A: 文化区 B: 文化区域 C: 文化圈 D: 边际文化 单选题 ()是用最高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加上最低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社会的不平等程度,该指数反应的是社会两极人口与中等收入人口的比率关系。 A: 五等份法 B: 不平等指数 C: 社会综合地位量表 D: 七等份法 单选题 但与其它社会关系不同的是,家庭关系是以()为联系纽带。 A: 婚姻血缘 B: 亲属关系 C: 抚养关系 D: 婚姻关系 单选题 ()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占有一定的空间或位置,由此形成了人们之间的地缘关系。

2020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答案

2016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答案 (1/32)、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2分)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C、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D、心理上的紧张 (2/32)、从一岁半到六七岁的阶段。该阶段,作为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人来说,是开动和运转思维机器进行实际运算操作的准备阶段,是()。 (2分)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3/32)、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和满足的可能具有()。 (2分) ?A、阶级性 ?B、自然约束性 ?C、客观现实性 ?D、社会制约性 (4/32)、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2分) ?A、严复 ?B、陈千秋 ?C、康有为 ?D、梁启操 (5/32)、以下哪种关系属于次级社会关系。() (2分) ?A、工作单位中的同事关系 ?B、血缘关系

?C、家庭关系 ?D、地缘关系 (6/32)、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指明()是产生社会交往的根本原因。 (2分) ?A、社会发展 ?B、人的需要 ?C、个人发展 ?D、组织生存 (7/32)、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 (2分) ?A、需要层次论 ?B、宏观需求理论 ?C、激励理论 ?D、社会需求理论 (8/32)、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年代。 (2分)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9/3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2分) ?A、语言 ?B、直立行走 ?C、思维 ?D、劳动 (10/32)、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为中介发挥作用。 (2分) ?A、主观因素

兰大《社会学概论》17春平时作业1

2017秋春兰大《社会学概论》17春平时作业1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以下组织源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 A. 学校 B. 工会 C. 行政机构 D. 妇联 正确答案: 2. 现代行政决策组织体制中主要承担断的重要任务的系统是 A. 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B. 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 C. 行政决策控制审批系统 D. 行政决策研究系统 正确答案: 3. ()指社会发生结构性变化,由一种结构方式向另一种结构方式转变的过程,它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内容是社会的分化与社会整合整合,基本特征是社会的冲突性与不稳定性。 A. 转型社会 B. 社会转型 C. 社会分化 D. 社会整合 正确答案: 4. ( )是衡量整个行政管理活动成果的重要标准 A. 行政效率 B. 行政组织 C. 行政职能 D. 行政技术 正确答案: 5. ()又称人们的活动位置结构,它是由于人们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异同而形成的彼此类比和彼此区别的活动集团的构成方式。 A. 人群组合结构 B. 社会地位结构 C. 生存地域空间结构 D. 社会行为规范结构 正确答案: 6. ()是把调查研究的对象看作一个整体,给予详细描绘与分析,从而获得能反映某一调查对象的全部现象一般过程及其各种各样的内部联系与文化背景的第一手资料。

A. 个案法 B. 访谈法 C. 观察法 D. 问卷法 正确答案: 7. 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 ) A. 血缘关系 B. 氏族关系 C. 地缘关系 D. 业缘关系 正确答案: 8. 从社会流动的动因来看,我国目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属于( )。 A. 结构性流动 B. 自由流动 C. 垂直流动 D. 水平流动 正确答案: 9. 交际场合一般人们之间的距离应保持() A. 18英寸以内 B. 18英寸到4英尺 C. 4英尺到12英尺 D. 12英尺以上 正确答案: 10. ()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占有一定的空间或位置,由此形成了人们之间的地缘关系。 A. 血缘关系 B. 地缘关系 C. 业缘关系 D. 群体关系 正确答案: 《社会学概论》17春平时作业1 二、多选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1. 社会制度的特性包括: A. 普遍性、差异性与强制性 B. 稳定性、变动性与衍生性 C. 层次性、依存性与趋同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