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师范大学专业排名.doc

安徽师范大学专业排名.doc

安徽师范大学专业排名.doc
安徽师范大学专业排名.doc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专业排名安徽师范大学优势专业排名

1、英语推荐指数: 4.7(383人推荐)

2、汉语言文学推荐指数: 4.7(307人推荐)

3、经济学推荐指数: 4.3(276人推荐)

4、法学推荐指数: 4.4(223人推荐)

5、历史学推荐指数: 4.5(222人推荐)

6、化学推荐指数: 4.6(192人推荐)

7、数学与应用数学推荐指数: 4.4(95人推荐)

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推荐指数: 4.7(87人推荐)

9、教育学推荐指数: 4.6(87人推荐)

10、思想政治教育推荐指数: 4.5(87人推荐)

11、物理学推荐指数: 4.5(81人推荐)

12、体育教育推荐指数: 4.6(74人推荐)

13、应用化学推荐指数: 4.8(73人推荐)

14、地理科学推荐指数: 4.7(68人推荐)

15、会计学推荐指数: 4.7(67人推荐)

16、材料化学推荐指数: 4.5(65人推荐)

17、财务管理推荐指数: 4.4(64人推荐)

18、人力资源管理推荐指数: 4.7(63人推荐)

19、旅游管理推荐指数: 4.7(62人推荐)

20、学前教育推荐指数: 4.5(62人推荐)

安徽师范大学专业设置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学校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是一所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的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同志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同志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等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20万余名

[安徽大学教务系统学生入口]安徽大学教务系统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简称安大(AHU),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由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以下是分享的安徽大学教务系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安徽大学教务系统 安徽大学教务系统 (点击下面图片直接进入界面) 安徽大学历史沿革 1928年,于当时省会安庆市创建安徽大学。 抗战期间,因日军入侵,学校被迫西迁并曾一度停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徽大学于安庆市复校,定名国立安徽大学。著名学者姚永朴、刘文典、王星拱、程演生、陶因、陈望道、丁绪贤、郁达夫、周予同、吕思勉、章益、周建人等均曾在安徽大学执教或主持校政。

1949年12月迁至芜湖市,与安徽学院合并,恢复校名安徽大学。 1952年,思想改造运动以后,安徽省委决定,将安徽大学搬到省会城市合肥。为此,学校成立了基建领导小组,并迅速派出以徐连成、朱世雄为正、副科长的基建工作班子,到合肥从事新校基本建设工作。 1954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安徽大学部分系科调往华东地区有关院校,同时调入一些系科,设师范、农学两个学院,并于1954年2月分别独立组建专门性的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师范学院(现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建制取消。 1958年由原安徽大学派出的基建班子,在合肥西门外建设的新校已经落成。省委原拟将安徽师范学院迁往合肥新址办学,但是由于形势发展的变化和需求,省委决定师范学院仍留芜湖,在合肥新校另建“合肥大学”,曾希圣兼校长。并决定将安徽师范学院的主力系科物理系成建制的迁入合肥大学,只留少数教师继续在芜湖筹备新的物理系。其他系科包括中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生物、化学等系只抽出少数骨干教师加上学校部分管理干部到合肥大学。 1958年7月5日,国务院第七次会议决定曾希圣兼任合肥大学校长,张行言、孙陶林任副校长。7月21日,省委决定成立合肥大学党委,由张行言任书记,原解放军南京军区师范学校政委方志明任第一副书记。同年9月16日,毛主席来到合肥视察,并为安徽大学题名。安徽大学是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的

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赛项规程

年安徽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安徽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 英语翻译: 赛项组别:省级类赛事 二、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协办单位:安徽省植物学会 .组织委员会 主任委员: 储常连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执行主任委员: 陆林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 副主任委员: 梁祥君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 各高校分管教案工作副校(院)长 委员: 周端明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吴孝兵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邵剑文安徽省植物学会理事长 . 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李进华合肥师范学院教授、博导 副主任委员: 魏兆军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张敏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蔡永萍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朱华庆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吴孝兵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委员:由省内高校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负责大赛各比赛环节评审事宜。 . 仲裁委员会 主任委员: 沈显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委员: 陈明林安徽省植物学会秘书长 于敏安徽省动物学会秘书长 . 秘书处 秘书长: 吴孝兵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副秘书长: 李汪根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胡好远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大赛秘书处设在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和生命科学学院,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 三、竞赛目的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扩大科学视野,提高综合能力,促进生命科学学科教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竞赛宗旨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科学思维、迎接挑战。

四、竞赛内容和方案 (一)竞赛内容 各参赛队围绕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科学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开展实验研究或野外调查,记录实验或调查过程,获得实验或调查结果,通过分析后,形成作品,撰写论文。本次竞赛分科学探究和野外实习两大类。 (二)竞赛方案 通过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赛事统一专用网站()网络平台进行报名并按要求提交材料。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部分,初赛采用网上评审方式进行,报名队伍需逐步提交立项报告(包括研究综述和实验设计)、全程工作记录、论文和心得体会;各参赛队伍按要求在竞赛指定网络平台上传材料后,组织专家进行网络评审。根据网络专家评审的成绩,确定参加全省决赛的参赛队伍;决赛采取现场匿名答辩方式,专家现场评分。根据成绩排序,产生奖项。 五、竞赛方式 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部分。初赛采用网上评审方式进行。在全国范围内,根据专家和参赛队伍填报的关键词等信息,匹配评审专家;网评时,专家对各报名队伍提交的立项报告、全程工作记录、论文和心得体会进行逐项打分,根据网络专家评审的成绩,确定参加全省决赛的参赛队伍;决赛采取现场匿名答辩方式,专家现场评分。 竞赛要求、竞赛规则与网络评分标准参照《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规则与网络评分标准》(见附件),也可访问“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网络平台”()了解和下载。 六、竞赛流程 月日月日,下发竞赛通知,网络报名。 月日,上传实验综述和实验设计截止。

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

安徽师范大学文件 校教字〔2008〕59号 印发《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学分制学籍 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部门、各单位: 为加强教学管理,维护教学秩序,适应学分制改革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总结我校学分制运行经验基础上,对《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试行)》进行了修订。修订主要内容是增加了重考的有关规定,强化了过程学习的要求,严格了试读的条件。同时,根据教育部对转专业、转学的有关规定,修订了转专业、转学的有关条款。现将修订后的《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部门、各单位要利用本次修订机会,组织广大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特别是要采取切实的宣传教育措施,保证2006级及以后入学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了解并理解《规定》的内容,提

高对《规定》的执行力,充分发挥学籍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中作用。 特此通知。 安徽师范大学 二○○八年十二月十六日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 为加强教学管理,维护教学秩序,适应学分制改革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1号)及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按国家招生政策规定,经我校正式录取的新生,应持录取通知书和本校规定的有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应事先以书面形式并附有关证明向所属学院请假,假期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督导简报第3期-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培训讲学

督导工作简报教学督导团主办2013年第3期(总第31期) 目录 高教选登 ?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暂行办法 会议简讯 ?校本科教学督导团部署本学期本科教学督导工作 观摩馈讯 ?源远流长诉历史言传身教引学子——历社学院徐彬教授示范课展示 ?算沙抟空解遥感,深入浅出析辐射——国旅院麻金继教授示范课展示 ?花样桑巴重旋律优雅示范显真功——体育学院陈建霞副教授示范课展示学院动态 ?经管学院举办本学期首次教学观摩课 ?历史与社会学院开展本科教学公开课观摩与评教活动 工作思路 ?贯彻学校第六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

高教选登 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教育督导条例》,为督促地方和学校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理教育重大突发事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育重大突发事件是指涉及教育的重大突发事件,包括影响和危害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考试安全、群体性事件和学校治安、刑事案件、师德败坏等事件。 第三条实施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的目的是督促有关地方和学校在处理教育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切实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四条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各地开展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工作进行统筹协调指导,并组织实施特别重大教育突发事件专项督导。 第五条实施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坚持“及时有效、公正公开”的原则,推动教育重大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处理和解决,及时向社会公开事件处理和专项督导结果。 第二章专项督导的内容 第六条专项督导主要内容是地方和学校应对和处理教育重大突发事件的情况,包括: (一)教育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物资储备、监测与预警等方面的情况。

安徽师大教务处主办第6期(总第17期)2005年12月8日

安徽师大教务处主办第6期(总第17期) 2005年12月8日 目录 教学研究 2005年我校教学成果喜获丰收 我校2006年新专业申报工作进展顺利 质量监控 我校对科类基础课进行课堂测评 校教学督导团对北校区进行课堂教学检查 教材建设 我校启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 选题、申报工作 2006年春季教材征订会召开 实践教学 我校微格教室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考试招生 本学期第一批科类基础课考试开始

教学研究 2005年我校教学成果喜获丰收 开展教学成果评选和奖励工作,是我省和我校加强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尊重和鼓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创造性劳动的重要举措。2005年我校共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另有28项获安徽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 附:2005年我校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

我校2006年新专业申报工作进展顺利 根据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教高[2002]005号)和《关于做好高校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制定、修订工作的意见》(教高[2002]024号)的要求,为更好地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服务我省“科教兴皖”战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立足学校实际,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我校积极申报2006年新专业。其中,经济管理学院申报的市场营销专业,皖江学院申报的广告学、市场营销、网络工程、美术学、艺术设计和音乐学教育专业共计七个新专业已经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评审。目前,各专业申报材料已经报国家教育部审批、备案。 ★为扩大科类基础课的选课容量,本学期对一学分的科类基础课程增开了第二批次。本批次各学院共申报了18门课程,111个教学班,其中仅《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就申报了31个教学班。选课于10月28日至11月4日进行,经过选课筛选后实际开设了104个教学班,共有11937名同学选上课,极大地缓解了科类基础课程选课容量紧张的矛盾。 ★为进一步增加科类基础课的课程容量,扩大学生的选课范围,为我校学分制教学的运行提供更多支持,根据《关于学分制教学计划中科类基础课等课程设置的补充说明》(校教字[2003]8号),教务处于近期对原有的科类基础课进行了扩容。教务处对新申报的科类基础课进行了审核,最终确定《中学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研究》、《教育经济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生态学原理与应用》、《桥牌与社会》、《儒学与人生》、《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秘书学概论》10门课程为新的科类基础课,并在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向全校学生开放、选课。 质量监控 我校对科类基础课进行课堂测评 为了解科类基础课教学与管理情况,不断提高科类基础课教学质量,教务处在第九教学周晚上时间对2005—2006学年第一批次开设的49门科类基

关于安师大选课的几点建议

关于安师大选课的几点建议 鉴于本人今天的选课经历,从开始的干等到后来的帮同学选课,我决定写点什么帮助一下继我们之后选课的同学们: 几点建议: 1.选个人少的还能连内网的地方,比如图书馆,学生会办公室,团委办公室,实验室, 机房什么的… 2.设置浏览器主页为:https://www.doczj.com/doc/379569257.html, 3.将密码改成6个1什么的方便输入。选完改回以前密码 4.上述方法比较简单,在此不再赘述。 几个步骤: 1.如果你认为选课的时候直接像下面这样直接输入学号密码验证码就行了了的话我 只能说你太小瞧安师大的选课人数或者说把学校的服务器看的太牛了一点了==。

2.其实你见到最多的一定是下面这幅图!!!:(服务器太忙……不知道在忙什么?) 3.甚至是这样的:(IE崩溃)

4.那么这个时候很多人会选择按F5键刷新,这就是问题所在,我试过很多次,没有一 次刷出来(人品不好么==),其实这个时候只要点右键——>选择刷新(建议按R键,这样快点)就行了 5.一次刷新肯定是没用滴~~~所以苦逼地重复着右键,R键… 6.此时会弹出对话框:点重试(同样是R键)

7.不出意外会在第5、6次刷新的时候出现等待的字样,此时停止一切动作,静待加载 完成。 8.加载完成后会出现如下窗口:但是很可能是没有验证码的,此时点右键,显示图片 (H键)重复4、5、6即可进入选课系统 9.然后在网上选课的通识教育选课下有五个分类,此时得眼明手快,看准一个类迅速 点。此时若出现服务器太忙重复456.(建议先选环境教育类、综合类和艺术类,不然你会发现到最后剩的都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

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专业《实变函数》本科教学大纲

数学专业《实变函数》教学大纲 学时:54学时学分:3 理论学时:54学时 适用专业:数学与数学应用 大纲执笔人:徐际宏大纲审定人:陈怀军 说明 实变函数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数学分析课程内容的深化与发展,是近代分析数学的基础,在分析数学系列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1980年颁发的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本科实变函数论与泛函分析教学大纲,并充分考虑到当前国内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迅速发展的现状编写制定的,以n维欧氏空间及其上的广义实值函数为主要讨论对象,以勒贝格(Lebesgue)测度和积分理论为中心内容,介绍实变函数论的基本知识,以期达到让学生初步熟悉与掌握实变函数论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思想方法,加深对数学分析和其他相关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数学素养,为进一步学习现代数学理论打下初步基础的目的。 由于总学时安排较少,完成大纲的全部内容会有一定困难,但必须保证基本内容的完成,对于大纲中一部分带*号的内容,教师可视具体情况决定取舍。 本课程按要求安排总学时54. 大纲内容 一.集合与基数(7学时) 1.集合的概念及集合的运算 2.对等与基数 3.可数集 4.不可数集 *5.半数集与Zorn引理 二.欧氏空间中的点集(7学时) 1.度量空间和n维欧氏空间 2.聚点、内点、界点 3.开集、闭集、完全集 4.直线中开集、闭集、完全集的构造 5.稠密与疏朗、Cantor等 6.关于R n的基本定理 三.勒贝格测度(8学时) 1.Lebesgue外测度 2.L可测集及其性质 3.L可测集与Bord可测集 *4.不可测集 四.可测函数(10学时) 1.可测函数的定义及其充分必要条件 2.可测函数的性质 3.可测函数列的几乎处处收敛,依测度收敛,近一致收敛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EropoB定理、Riesz定理、Lebesgue定理) 4.可测函数函数的结构、луэин定理

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601数学分析考研精品资料之历年真题汇编

掌心博阅电子书重点名校考研专业课精品资料系列 2021年安徽师范大601数学分析考研精品资料之 历年真题汇编 主编:掌心博阅电子书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出品

特别说明 本书为2021年安徽师范大601数学分析考研精品资料之历年真题汇编,收录了该科目近几年考研真题,具体年份请查看本书目录,考研真题是每年考生复习考研的必备资料,分析历年考研真题可以有效把握出题脉络,了解考题难度、风格以及侧重点等,为考研复习指明方向。 2021安徽师范大601数学分析考研精品资料内容包含: ①2021年安徽师范大601数学分析考研精品资料之备考信息 ②2021年安徽师范大601数学分析考研精品资料之历年真题汇编 ③2021年安徽师范大601数学分析考研精品资料之考研大纲汇编 ④2021年安徽师范大601数学分析考研精品资料之考研核心笔记 ⑤2021年安徽师范大601数学分析考研精品资料之考研核心题库 ⑥2021年安徽师范大601数学分析考研精品资料之考研冲刺模拟题 ⑦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简章(2020版) ⑧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问答 ⑨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资讯 以上内容掌心博阅电子书会陆续上线到本平台供考生下载使用,请及时关注,谢谢。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