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化学

结构化学

结构化学
结构化学

如何应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化学化工学院 1301班2013113010145 李志鹏

摘要:在无机化学和普通化学中,通常用杂化轨道理论阐述分子或离子的形成,采用VSEPR法(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预测分子或离子的

空间结构,此方法既简单又快捷,具有较好的际意义。

关键词: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 E P R);杂化轨道;键电子;弧对

电子;价层电子对空间配置;分子空间构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alenceShellElectronPairRepalsiontheory)简称VSEPR理论。最初是赛奇威克(N.V.Sidgwick1873-1952)等在1942年提出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吉尔斯必(R.J.Gillespie)等发展了这理论,该理论提出

了一种简便判断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几何空间构型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在共价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层中电子对的

排布方式应该使它们之间的静电斥力最小,并由此决定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论点:(1)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决定于中心原子周围的价层电子对数;(2)价层电子对间尽可能远

离以使斥力最小。因此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决定于其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中电子对间相互排斥作用,排斥作用力越小,分子或离子的能量

越低,体系越稳定。那么如何确定共价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呢?首先要搞清楚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的计算方法,其步骤如下:1.中心

原子价层电子对数=12(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配位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离子电荷代数值。(1)若为正离子,应减去正值;若为负离子,应减去负数(即+正数)。(2)在正常的共价键中,一般认为作为配体的H和卤素原子,均各提供1个价电子;氧和硫原子提供的电子数为零。因为氧和硫价电子数为6,它与中心原子成键时,往往从中心原子接受2个电子达到稳定的八隅体结构[1]。(3)若配体与中心原子是以双键或参键相连,配体可提供一对价电子。配体的原子与中心原子若以单键相连,则配体提供1个价电子。(4)如果价层电子总数为奇数,剩余的1个价电子也算作一对。例如,PO3-4:中心原子P价层电子=5-(-3)/2=4;NH+4:中心原子N价层电子对数=(5+4-1)/2=4;SO2或SO3:中心原子S价层电子对数=6/2,在SO2或SO3分子中,不考虑O原子,只考虑中心原子外层价电子数,SO2分子为角形,SO3为平面三角形。2.根据中心原子价电子层的电子对数,从下表确定相应的排布静电排斥作用最小的电子排布电子对数23456电子对排布直线、平面三角、四面体、三角双锥、八面体杂化类型SP y、SP2y、SP3y、SP3dy、SP3d2(或d2SP3) 3.按斥力最小原则,找出弧对、键对彼此斥力的大小,确定稳定的分子或离子的结构形状把配位原子按相应的几何构型排布在中心原子周围,每一电子对联结一个配位原子,称为成键电子对,剩下未结合的电子便是弧对电子。价电子互斥理论认为,各个价电子对间由于相互排斥作用距离愈远则愈稳定,即分布在中心原子周围的价电子对,趋向于尽可能互相

远离,其结构较稳定。按照中心原子价电子对间的排斥力,其两对电子对与中心原子形成的键角(或夹角)越小,其排斥力越大,因此两对电

子与中心原子形成的键角(或夹角)为90时排斥力>120时的排斥力>180时的排斥力。另外由于分子或离子双键中的四个电子或三键中的六个电子占据空间大于单键中两个电子所占据空间,所以排斥力的大小次序可定性地表示如下:叁键-叁键>叁键-双键>双键-双键>双键-单键>单键-单键[2]。弧对电子和成键电子对间的静电排斥作用力大小顺序如下:弧对-弧对>弧对-成键对>成键对-成键对静电排斥力减小若能有几种排斥,则电子对间的夹角越大,彼此间的排斥作用数越少,排斥作用力也越小,分子或离子越稳定,其分子或离子趋于最稳定的结构。决定价层电子对排斥力大小的因素是: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种类和数目,相邻电子对的夹角,键的类型等等,一种分子或离子如有几种可能的结构时,具有最小角度(通常90)的弧对电子与弧对电子排斥的数目最小的结构,便是能量最低的稳定结构。例1 I-3为例,确定其离子的空间构型。I:价层电子结构为:5s25p55d0y(1)中心原子的价层总的电子对数为7+2-(-1)2=5(2)价层电子对杂化类型:SP3d,价层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三角双维。(3)可能有三种结构I-3离子中心原子I外层价电子数为7个电子,每个配体I提供一个电子,有2个配体对应二对成键电子,另外I-3带一个负电荷,故还有三对弧对电子,五对价电子按斥力最小的排布方式是三角双锥的五个顶点,由于其中有三对弧对电子,因此可能有三种配置方式,如图1所示。例1确定ClF3分子的空间构型。Cl:价层电子结构为:3s2y3p53dy0y(1)中心原子Cl价层总电子对数=(7+3)/2.(2)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杂化类型为:SP3d,价层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三角双锥。ClF3分子中,中心原子Cl的外层价

电子为7个.每个配体F提供一个 子,有3个配体。对应于三对成键电子,故还有二对弧对电子。五对价电子按斥力最小的排布方式是三角双锥的五个顶点,由于其中有二对弧对电子。因此可能有三种配置方式,如图2所示。(3)可能有三种结构。 (例3NH+4,NH3,H2O离子或分子中键角分别109°28′,107,104.5.其与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互斥的作用有很大关系。NH+4中,其中心原子N的价层电子对数=(5+4-1)/2=4,其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杂化,在NH+4中N原子与四个H原子形成四个单键,对应于四对成键电子,无剩余弧对电子,形成对称的正四面体结构,其键角为109°28′.而在NH3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5+3)/2=4.其杂化轨道类型也为SP3杂化,有三个配体,对应于三对成键电子形成三个单键,还剩下一对弧对电子,由于一对弧对电子对

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使健角被压缩至107.在H2O中,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6+2)/2=4,其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杂化。在H2O中,O原子与二个H原子形成二个单键对应于二对成键电子对还剩下二对弧

对电子,由于二对弧对电子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大于一对的排斥作用所以H2O键角更变小,为104.5 .例4 NH3,PH3,AsH3分子中键角分别为107 ,93.08,91.8,为什么依次减小?这是由于弧对电子比成键电子对更强烈地排斥邻近的电子,这些化合物的键角都小于四面体键角109°28′.可以看出PH3的键角比NH3更小,这是由于PH3中四对电子没有组成一个完全充满的价电子壳层,弧对电子扩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使其排斥力减小,迫使键角接近90,而As原子半径比P原子半径大,在AsH3中,As的价层弧对电子扩散空间较PH3中P的价层弧对电子

扩散空间要大,使其排斥力更小,因而使键角由93.08变为91.8 为更小些。例5为什么NF3比NH3有较小的键角。这里因为NF3键角为102,而NH3键角为107,另外PH3比PF3有较大的键角,PH3键角为94 ,而PF3键角为104 .这个事实解释:电负性较大的F原子,强烈吸引电子,从而降低电子对的斥力,PF3与NF3比较,有相反的结果,这可用氟原子电负性较大,氟原子的电子向中心原子的离域作用很大来说明,亦即生

成P-d反馈键,它不仅使键加强,而且也降低高度致密的氟原子中价

电子层内部的斥力,因此,部分的多重键合使F-P-F键角增大。由以上可知,凡是中心原子价层含有弧对电子的空间配置与分子的构型就不一致,充分体现了弧对电子对对分子构型的重要影响,因此在使用VSEPR时,除特别注意弧对电子外,还要了解价电子对的配置方式与分子构型的联系与差别。多重键的存在、中心原子和配位原子间的电负性等也将会影响到键角的大小等分子构型的数据。因此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在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华彤文,杨骏英,陈景祖,刘淑珍.普通化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1993.

结构化学基础习题答案_周公度_第4版

【1.15】已知在一维势箱中粒子的归一化波函数为 ( )n n x x l π?= 1,2,3n =??? 式中l 是势箱的长度,x 是粒子的坐标)x l <,求粒子的能量,以及坐标、动量的平均 值。 解:(1)将能量算符直接作用于波函数,所得常数即为粒子的能量: 222 n 222h d n πx h d n πx ?H ψ(x )-)-)8πm d x l 8πm d x l == (sin )n n n x l l l πππ=?- 22222 222()88n h n n x n h x m l l ml ππψπ=-?= 即: 22 28n h E ml = (2)由于??x ()(),x n n x c x ψψ≠无本征值,只能求粒子坐标的平均值: ()()x l x n sin l x l x n sin l x x ?x x l * l n l *n d 22d x 000??????? ?????? ??==ππψψ () x l x n cos x l dx l x n sin x l l l d 22122002??????? ??-=?? ? ??=ππ 2000122sin sin d 222l l l x l n x l n x x x l n l n l ππππ????=-+?? ?????? 2l = (3)由于() ()??p ,p x n n x x c x ψψ≠无本征值。按下式计算p x 的平均值 : ()()1 * ?d x n x n p x p x x ψψ=? 0d 2n x ih d n x x l dx l πππ?=- ?? 20sin cos d 0 l nih n x n x x l l l ππ=-=? 【1.20】若在下一离子中运动的π电子可用一维势箱近似表示其运动特征: 估计这一势箱的长度 1.3l nm =,根据能级公式222 /8n E n h ml =估算π电子跃迁时所吸收 的光的波长,并与实验值510.0nm 比较。 H 3C N C C C C C C C N CH 3 CH 3 H H H H H H H CH 3 解:该离子共有10个π电子,当离子处于基态时,这些电子填充在能级最低的前5个

(完整版)结构化学课后答案第二章

02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2.1】氢原子光谱可见波段相邻4条谱线的波长分别为656.47、486.27、434.17和410.29nm ,试通过数学处理将谱线的波数归纳成为下式表示,并求出常数R 及整数n 1、n 2的数值。 2212 11 ( )R n n ν=-% 解:将各波长换算成波数: 1656.47nm λ= 1115233v cm - -= 2486.27nm λ= 1220565v cm - -= 3434.17nm λ= 1323032v cm - -= 4410.29nm λ= 1424373v cm - -= 由于这些谱线相邻,可令1n m =,21,2,n m m =++……。列出下列4式: ()2 2152331R R m m = - + ()22205652R R m m =- + ()2 2230323R R m m = - + ()2 2243734R R m m =- + (1)÷(2)得: ()()()2 3212152330.7407252056541m m m ++==+ 用尝试法得m=2(任意两式计算,结果皆同)。将m=2带入上列4式中任意一式,得: 1109678R cm -= 因而,氢原子可见光谱(Balmer 线系)各谱线的波数可归纳为下式: 221211v R n n - ??=- ? ?? 式中, 1 12109678,2,3,4,5,6R cm n n -===。 【2.2】按Bohr 模型计算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分别用原子的折合质量和电子的质量计算并精确到5位有效数字)和线速度。 解:根据Bohr 提出的氢原子结构模型,当电子稳定地绕核做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力与核和电子间的库仑引力大小相等,即:

结构化学基础习题答案_周公度_第版

【1.3】金属钾的临阈频率为5.464×10-14s -1 ,如用它作为 光电极的阴极当用波长为300nm 的紫外光照射该电池时, 发射光电子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解:2 01 2hv hv mv =+ ()1 2 01 81234 1419312 2.998102 6.62610 5.46410300109.10910h v v m m s J s s m kg υ------??=?? ?? ???????-??? ??????=??????? 1 34141231512 6.62610 4.529109.109108.1210J s s kg m s ----??????=????? =? 【1.4】计算下列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 (a ) 质量为10-10kg ,运动速度为0.01m ·s -1的尘埃; (b ) 动能为0.1eV 的中子; (c ) 动能为300eV 的自由电子。 解:根据关系式: (1) 34221016.62610J s 6.62610m 10kg 0.01m s h mv λ----??= ==??? 34-11 (2) 9.40310m h p λ-==? 34(3) 7.0810m h p λ-==? 【1.7】子弹(质量0.01kg ,速度1000m ·s -1 ),尘埃(质量10-9kg ,速度10m ·s -1)、作布郎运动的花粉(质量10-13kg ,速度1m ·s -1)、原子中电子(速度1000 m ·s -1)等,其速度的不确定度均为原速度的10%,判断在确定这些质点位置时,不确定度关系是否有实际意义? 解:按测不准关系,诸粒子的坐标的不确定度分别为: 子 弹 : 343416.2610 6.63100.01100010%h J s x m m v kg m s ---???===?????? 尘 埃 : 3425916.62610 6.6310101010%h J s x m m v kg m s ----???= ==?????? 花 粉 : 34 201316.62610 6.631010110%h J s x m m v kg m s ----???===?????? 电 子 : 3463116.626107.27109.10910100010%h J s x m m v kg m s ----???===??????? 【1.9】用不确定度关系说明光学光栅(周期约6 10m -)观察不到电子衍射(用100000V 电压加速电子)。 解:解法一:根据不确定度关系,电子位置的不确定 度为: 9911 1.22610/1.2261010000 1.22610x h h x m p h V m m λ---= ==?=?=? 这不确定度约为光学光栅周期的10- 5倍,即在此加速电压条件下电子波的波长约为光学光栅周期的10- 5倍,用光学光栅观察不到电子衍射。 解法二:若电子位置的不确定度为10-6 m ,则由不确定关 系决定的动量不确定度为: 34628 16.62610106.62610x h J s p x m J s m ----??= =?=? 在104 V 的加速电压下,电子的动量为: 5.40210x x p m J s m υ==? 由Δp x 和p x 估算出现第一衍射极小值的偏离角为: 28 12315 arcsin arcsin 6.62610arcsin 5.40210arcsin100x x o p p J s m J s m θθ-----?==??? ? ???≈ 这说明电子通过光栅狭缝后沿直线前进,落到同一个点上。因此,用光学光栅观察不到电子衍射。 【1.11】2 ax xe ? -=是算符22224d a x dx ?? - ?? ?的本征函数,求其本征值。 解:应用量子力学基本假设Ⅱ(算符)和Ⅲ(本征函数,本征值和本征方程)得: 2 2222222244ax d d a x a x xe dx dx ψ-????-=- ? ????? () 2222224ax ax d xe a x xe dx --=- () 2222222 2232323242444ax ax ax ax ax ax ax d e ax e a x e dx axe axe a x e a x e -------=--=--+- 2 66ax axe a ψ -=-=- 因此,本征值为6a -。 【1.13】im e φ 和cos m φ对算符d i d φ是否为本征函数?若 是,求出本征值。 解:im im d i e ie d φ φ φ=,im im me φ =- 所以,im e φ是算符d i d φ的本征函数,本征值为 m -。 而 ()cos sin sin cos d i m i m m im m c m d φφφφφ=-=-≠ 所以cos m φ不是算符d i d φ的本征函数。 【1.14】证明在一维势箱中运动的粒子的各个波函数互相正交。 证:在长度为l 的一维势箱中运动的粒子的波函数为: ()n x ψ01x << n =1,2,3,…… 令n 和n ’表示不同的量子数,积分: ()()()()()()()()()()()()()()000 2sin 2sin sin sin sin 222sin sin sin sin l n n l l l x n x x x d dx l l n x n x dx l l l n n n n x x l l l n n n n l l n n n n x x l l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πψψτππππππππ πππ π π π==??-+????=-??-+???? ????-+????=- ??-+????-+= - -+?? n 和n 皆为正整数,因而()n n -和()n n +皆为正整数, 所以积分: ()()0 l n n x x d ψψτ=? 根据定义,()n x ψ和()n x ψ互相正交。 【1.15】已知在一维势箱中粒子的归一化波函数为 ()n n x x l π? 1,2,3n =??? 式中l 是势箱的长度,x 是粒子的坐标( )0x l <<,求粒 子的能量,以及坐标、动量的平均值。 解:(1)将能量算符直接作用于波函数,所得常数即为粒子的能量: n n πx ?H ψ(x )cos )l = =)x = 即: 228n E ml = (2)由于 ??x ()(),x n n x c x ψψ≠无本征值,只能求粒子坐标的平均值: ()()x l x n sin l x l x n sin l x x ?x x l * l n l *n d 22d x 000??????? ?????? ??==ππψψ () x l x n cos x l dx l x n sin x l l l d 22122002??????? ??-=?? ? ??=ππ 2000122sin sin d 222l l l x l n x l n x x x l n l n l ππππ????=-+?? ?????? 2l = (3)由于()()??p ,p x n n x x c x ψψ≠无本征值。按下式计算 p x 的平均值: ()()1 * 0?d x n x n p x p x x ψψ=? d 2n x ih d n x x l dx l πππ?=- ?? 20sin cos d 0 l n x n x x l l l ππ=-=? 【1.19】若在下一离子中运动的 π 电子可用一维势箱近 似表示其运动特征: 估计这一势箱的长度 1.3l nm =,根据能级公式 2 2 2 /8n E n h ml =估算 π电子跃迁时所吸收的光的波长,并与实验值510.0 nm 比较。 H 3N C C C C C C C N CH 3 3 H H H H 3 解:该离子共有10个 π电子,当离子处于基态时, 这些电子填充在能级最低的前5个 π 型分子轨道上。离 子受到光的照射, π 电子将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跃 迁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即第5和第6两个分子轨道的的能级差。此能级差对应于棘手光谱的最大波长。应用一维势箱粒子的能级表达式即可求出该波长: 22222 652226511888hc h h h E E E ml ml ml λ ?= =-= -= () 22 318193481189.109510 2.997910 1.31011 6.626210506.6mcl h kg m s m J s nm λ----= ??????= ??= 实验值为510.0nm ,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为-0.67%。 【1.20】已知封闭的圆环中粒子的能级为: 22 228n n h E mR π= 0,1,2,3,n =±±±??? 式中n 为量子数,R 是圆环的半径,若将此能级公式近似 地用于苯分子中6 6π离域 π键,取R=140pm ,试求其 电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吸收的光的波长。

结构化学课后答案第二章

02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氢原子光谱可见波段相邻4条谱线的波长分别为、、和,试通过数学处理将谱线的波数归纳成为下式表示,并求出常数R 及整数n 1、n 2的数值。 2 21211 ( )R n n ν=-% 解:将各波长换算成波数: 1656.47nm λ= 1115233v cm - -= 2486.27nm λ= 1220565v cm - -= 3434.17nm λ= 1323032v cm - -= 4410.29nm λ= 1424373v cm - -= 由于这些谱线相邻,可令1n m =,21,2,n m m =++……。列出下列4式: ()2 2152331R R m m = - + ()22205652R R m m =- + ()2 2230323R R m m = - + ()2 2243734R R m m =- + (1)÷(2)得: ()()()2 3212152330.7407252056541m m m ++==+ 用尝试法得m=2(任意两式计算,结果皆同)。将m=2带入上列4式中任意一式,得: 1109678R cm -= 因而,氢原子可见光谱(Balmer 线系)各谱线的波数可归纳为下式: 221211v R n n - ??=- ? ?? 式中, 1 12109678,2,3,4,5,6R cm n n -===。 【】按Bohr 模型计算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分别用原子的折合质量和电子的质量计算并精确到5位有效数字)和线速度。 解:根据Bohr 提出的氢原子结构模型,当电子稳定地绕核做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力与核和电子间的库仑引力大小相等,即: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原子结构 1. S能级有个原子轨道,P能级有个原子轨道,d能级有个原子轨道,同一能级的原子轨道能量,每个原子轨道最多可以排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当2P能级有2个未成对电子时,该原子可能是或者,当3d能级有2个未成对电子时,该原子可能是或者。 2. S轨道图形为,P轨道图形为沿三维坐标轴x y z 对称分布的纺锤形。 3.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就是电子,副族元素的价电子为与之和(Cu和Zn除外)。 4. 19~36号元素符号是: 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是: 5. 元素周期表分,,,,五大区。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 逐渐,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吸引力逐渐,电负性及第一电离能逐渐,(ⅡA,ⅤA 特殊);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电负性及第一电离能逐渐。 6. 依照洪特规则,由于ⅡA族,ⅤA族元素原子价电子处于稳定状态,故其第一电离能比相邻同周期元素 原子,如:N>O>C ; Mg>Al>Na ,但是电负性无此特殊情况。 7. 电负性最强的元素是,其电负值为4.0 ,其次是,电负值为3.5 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1.根据共价键重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键和键,一个N2分子中有个σ键个П 键,电子式为。根据共价键中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大小,可将共价键分为键和键,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是,不同原子之间形成。 2.共价键的稳定性与否主要看三个参数中的,越大,分子越稳定。其次是看键长,键长 越短,分子越(键长与原子半径有正比例关系)。键角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CO2,C2H2分子为直线型,键角是1800;CH4和CCl4为正四面体型,键角为;NH3分子构型为, H2O分子构型为,它们的键角均小于。 3.美国科学家鲍林提出的杂化轨道理论认为:CH4是杂化;苯和乙烯分子为杂化; 乙炔分子为杂化。其他有机物分子中,全单键碳原子为杂化,双键碳原子为杂化,三键碳原子为杂化。 4.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ABn型分子计算价电子对公式为,其中H 卤素原 子做配位原子时,价电子为个;O,S做配位原子时,不提供电子;如果带有电荷,做相应加减; 出现点五,四舍五入。 5. 价电子对数目与杂化方式及理想几何构型: 补充:如果配位原子不够,则无法构成理想结构。 6.等电子原理:。 如:CO2与CS2,N2O / N2与CO,CN-,NO+ / CH4与SiH4,NH4+, / NH3与H3O+ / SO42-与PO43-,ClO4- 7.如果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则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含有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 子有CO2 CS2 CH4 SiH4 SO3 BeCl2 BF3 CCl4 SiCl4 PCl5 SF6。含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结构化学 (2)

第八章 簇合物和团簇 1. 若将CH 4, C 2H 6及C 3H 8看作多面体碳烷的特例, ―笼‖实体分别是一个点(碳原子), 一个C -C 键和一条C -C -C 链, 试由4n -L 规则计算它们的成键分子轨道数及价电子数. 推广于烷烃同系列C n H 2n+2, 结果如何? 解: 由4n -L 规则计算成键分子轨道数: 体系 n L 成键分子轨道数 价电子数 ( 4n – L ) 2( 4n – L ) CH 4 1 0 4 8 C 2H 6 2 1 7 14 C 3H 8 3 2 10 20 … C n H 2n+2 n n -1 3n+1 6n+2 2. 已知S, Se, Te 同属于VIA 族, 根据S 6具有环状结构, 应用4n – L 规则推测Te 2Se 42+, Te 3Se 32+离子的可能构型是: 解: Te 2Se 42+, Te 3Se 32+价电子数皆为34. 作为稳定原子簇, 其成键轨道数应为价电子数的一半, 即, 17, 这样, 根据4n – L 规则就可以求出边数 L=4n -17=7. 说明这两个原子簇比S 6多一条边. 上述这两种构型皆满足这一要求, 故为可能的结构. 3. 已知P 具有四面体构型, 说明P 4O 6具有以下构型是符合八隅体或4n – L 规则的. 解: P 4O 6的价电子数为56, 成键轨道数为28, 边数为12, 4n -L=4×10-12=28. 与成键轨道数相等, 说明上述结构满足八隅体规则, 是可能的结构. 4. 对于巢型和网型的笼结构, 若以一条线替代B –H, B –B 及BHB 键, 以一个深色三角面(见构型 15与16)替代BBB 三中心键, 试绘出B 4H 9的两个异构体(17)及B 5H 9的四种异构体 (18)的价键构型, 检验每一B 原子是否三价. 解: P O

结构化学基础第五版周公度答案

结构化学基础第五版周公度答案 【1.3】金属钾的临阈频率为 5.464×10-14s -1 ,如用它作为光电极的阴极当用波长为300nm 的紫外光照射该电池时,发射光电子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解: 2 01 2 hv hv mv =+ ()1 2 01812 34141 9 312 2.998102 6.62610 5.46410300109.10910h v v m m s J s s m kg υ------?? =? ??? ???????-??? ??? ???=?? ???? ? 1 3414123151 2 6.62610 4.529109.109108.1210J s s kg m s ----??????=?????=? 【1.4】计算下列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 (a ) 质量为10 -10 kg ,运动 速度为0.01m ·s -1 的尘埃; (b ) 动能为0.1eV 的中 子; (c ) 动能为300eV 的自由 电子。 解:根据关系式: (1) 3422101 6.62610J s 6.62610m 10kg 0.01m s h mv λ----??= ==? ?? 34-11 (2) 9.40310m h p λ-==?34(3) 7.0810m h p λ-==?【1.7】子弹(质量0.01kg , 速度1000m ·s -1 ),尘埃(质 量10-9kg ,速度10m ·s -1 )、作布郎运动的花粉(质量10-13kg ,速度1m ·s -1 )、原 子中电子(速度1000 m ·s -1 )等,其速度的不确定度均为 原速度的10%,判断在确定这些质点位置时,不确定度关系是否有实际意义? 解:按测不准关系,诸粒子的坐标的不确定度分别为: 子弹: 34341 6.2610 6.63100.01100010%h J s x m m v kg m s ---???===?????? 尘 埃 :34 2591 6.62610 6.6310101010%h J s x m m v kg m s ----???= ==?????? 花 粉 :34 20131 6.62610 6.631010110%h J s x m m v kg m s ----???= ==?????? 电 子 : 34 6311 6.62610 7.27109.10910100010%h J s x m m v kg m s ----???= ==??????? 【 1.9】用不确定度关系说明光学光栅(周期约6 10m -)观察不到电子衍射(用100000V 电压加速电子)。 解:解一:根据不确定度关系,电子位置的不确定度为: 9911 1.22610/1.2261010000 1.22610x h h x m p h V m m λ---===?=?=? 这不确定度约为光学光 栅周期的10 -5 倍,即在此加速电压条件下电子波的波长 约为光学光栅周期的10-5 倍,用光学光栅观察不到电子衍射。 解二:若电子位置的不确定 度为10-6 m ,则由不确定关系决定的动量不确定度为: 34628 16.62610106.62610x h J s p x m J s m ----??= =?=? 在104 V 的加速电压下,电子的动量为: 231 5.40210p m J s m υ--==?由Δp x 和p x 估算出现第一衍射极小值的偏离角为: 2812315 arcsin arcsin 6.62610arcsin 5.40210arcsin100x x o p p J s m J s m θθ-----?==??? ? ???≈ 这说明电子通过光栅狭缝后沿直线前进,落到同一个点上。因此,用光学光栅观察不到电子衍射。 【1.11】2 ax xe ?-=是算符 22224d a x dx ??- ??? 的本征函数,求其本 征值。 解:应用量子力学基本假设Ⅱ(算符)和Ⅲ(本征函数,本征值和本征方程)得: 22222222244ax d d a x a x xe dx dx ψ-????-=- ? ????? ( )2222224ax ax d xe a x xe dx --=- () 2 222 2 22 2232323242444ax ax ax ax ax ax ax d e ax e a x e dx axe axe a x e a x e -------=--=--+- 2 66ax axe a ψ -=-=- 因此,本征值为6a -。 【1.13】im e φ 和 cos m φ 对算符d i d φ 是否为本征函数?若是,求出本征值。 解: im im d i e ie d φ φφ =,im im me φ =- 所以,im e φ 是算符d i d φ 的本征函数,本征值为m -。 而 ()cos sin sin cos d i m i m m im m c m d φφφφφ =-=-≠ 所以cos m φ不是算符d i d φ 的本征函数。 【1.15】已知在一维势箱中粒子的归一化波函数为 ()n n x x l π? 1,2,3n =??? 式中l 是势箱的长度, x 是粒子的坐标()0x l <<,求粒子的能量,以及坐标、动量的平均值。 解:(1)将能量算符 直接作用于波函数,所得常数即为粒子的能量: n n πx ?H ψ(x ))l = () n x 即:2 8n h E ml = (2)由于??x ()(),x n n x c x ψψ≠无本征值,只能求粒子坐标的平均值: ()()x l x n sin l x l x n sin l x x ?x x l * l n l *n d 22d x 000?????? ? ?????? ??==ππψψ () x l x n cos x l dx l x n sin x l l l d 22122002?????? ? ??-=?? ? ??=ππ 2000122sin sin d 222l l l x l n x l n x x x l n l n l ππππ????=-+?? ????? ? 2 l =

结构化学第二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习题及答案(教学材料)

一、填空题 1. 已知:类氢离子He +的某一状态Ψ=0202/30)22()2(241a r e a r a -?-?π此状态的n ,l ,m 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动量平方为_________________.角动量在Z 轴方向分量为_________. 2. He +的3p z 轨道有_____个径向节面, 有_____个角度节面。 3. 如一原子轨道的磁量子数m=0,主量子数n ≤2,则可能的轨道为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在外磁场下,多电子原子的能量与下列哪些量子数有关( ) A. n,l B. n,l,m C. n D. n,m 2. 用来表示核外某电子运动状况的下列各组量子数(n ,l ,m ,ms )中,哪一组是合理的() A. (2,1,-1,-1/2) B. (0,0,0,1/2) C. (3,1,2,1/2) D.(2,1,0,0) 3. 如果一个原子的主量子数是4,则它( ) A. 只有s 、p 电子 B. 只有s 、p 、d 电子 C. 只有s 、p 、d 和f 电子 D. 有s 、p 电子 4. 对氢原子Φ方程求解,下列叙述有错的是( ). A. 可得复函数解Φ=ΦΦim m Ae )(. B. 由Φ方程复函数解进行线性组合,可得到实函数解. C. 根据Φm (Φ)函数的单值性,可确定|m|=0.1.2…………I D. 根据归一化条件1)(220=ΦΦΦ?d m π求得π21 =A 5. He +的一个电子处于总节面数为3的d 态问电子的能量应为 ( ). A.1 B.1/9 C.1/4 D.1/16 6. 电子在核附近有非零几率密度的原子轨道是( ). A.Ψ3P B. Ψ3d C.Ψ2P D.Ψ2S 7. 氢原子处于下列各状态 (1)ψ2px (2) ψ3dxz (3) ψ3pz (4) ψ3dz 2 (5)ψ322 ,问哪些状态既是M 2算符的本征函数,又是M z 算符的本征函数? A. (1) (3) B. (2) (4) C. (3) (4) (5) D. (1) (2) (5)

结构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结构化学基础 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 经典物理学是由Newton(牛顿)的力学,Maxwell(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Gibbs(吉布斯)的热力学和Boltzmann(玻耳兹曼)的统计物理学等组成,而经典物理学却无法解释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电子波性等微观的现象。 黑体:是一种可以全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各种波长辐射的物体,带一个微孔的空心金属球,非常接近黑体,进入金属球小孔的辐射,经多次吸收,反射使射入的辐射实际全被吸收,当空腔受热,空腔壁会发出辐射,极少数从小孔逸出,它是理想的吸收体也是理想的放射体,若把几种金属物体加热到同一温度,黑体放热最多,用棱镜把黑体发出的辐射分开就可测出指定狭窄的频率范围的黑体的能量。 规律:频率相同下黑体的能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温度相同下黑体的能量呈峰型,峰植大致出现在频率范围是0.6-1.0/10-14S-1。 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能量最大值向高频移动. 加热金属块时,开始发红光,后依次为橙,白,蓝白。 黑体辐射频率为v的能量是hv的整数倍. 光电效应和光子学说: Planck能量量子化提出标志量子理论的诞生。 光电效应是光照在金属表面上使金属放出电子的现象,实验证实: 1.只有当照射光的频率超过金属最小频率(临阈频率)时,金属才能发出电子,不同金属的最小频率不同,大多金属的最小频率位于紫外区。 2.增强光照而不改变照射光频率,则只能使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多,不影响动能。 3.照射光的频率增强,逸出电子动能增强。 光是一束光子流,每一种频率的光的能量都有一个最小单位光子,其能量和光子的频率成正比,即E=hv 光子还有质量,但是光子的静止质量是0,按相对论质能定律光子的质量是 m=hv/c2 光子的动量:p=mc=hv/c=h/波长 光的强度取决于单位体积内光子的数目,即光子密度。 光电效应方程:hv(照射光频率)=W(逸出功)+E(逸出电子动能) 实物微粒的波粒二象性: 由de Broglie(德布罗意)提出:p=h/波长 电子具有粒性,在化合物中可以作为带电的微粒独立存在(电子自身独立存在,不是依附在其他原子或分子上的电子) M.Born(玻恩)认为在空间任何一点上波的强度(即振幅绝对值平方)和粒子出现的概率成正比,电子的波性是和微粒的统计联系在一起,对大量的粒子而言衍射强度(波强)大的地方粒子出现的数目就多概率就大,反之则相反。 不确定度关系: Schrodinger(薛定谔)方程的提出标志量子力学的诞生. 不确定关系又称测不准关系或测不准原理,它是微观粒子本质特性决定的物理量间相互关系原理,反映了微粒波特性。而一个粒子不可能同时拥有确定坐标和动量(也不可以将时间和能量同时确定)[这是由W.Heisenberg(海森伯)提出的] 微观粒子与宏观粒子的比较: 1.宏观物体同时具有确定的坐标和动量可用牛顿力学描述(经典力学),微观粒子不同时具

结构化学名词解释

1. 量子效应:(1)粒子可以存在多种状态,它们可由υ1 ,υ2,···,υn 等描述;(2)能量量子化;(3)存在零点能;(4)没有经典运动轨道,只有概率分布;(5)存在节点,节点多,能量高。上述这些微观粒子的特性,统称量子效应。 2. 次级键:强相互作用的化学键和范德华力之间的种种键力统称为次级键。 3. 超分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组装成复杂的、有组织的聚集体,并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使其具有明确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性。 4. 超共轭效应:指C—H等σ键轨道和相邻原子的π键轨道或其他轨道互相叠加,扩大σ电子的活动范围所产生的离域效应。 5. 前线轨道:分子中有一系列能及从低到高排列的分子轨道,电子只填充了其中能量较低的一部分,已填电子的能量最高轨道称为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量最低的空轨道称为最低空轨道(LUMO),这些轨道统称前线轨道。 6. 成键轨道、反键轨道、非键轨道:两个能级相近的原子轨道组合成分子轨道时,能级低于原子轨道能级的称为成键轨道,高于原子轨道能级的称为反键轨道,等于原子轨道能级的称为非键轨道。 7. 群:群是按照一定规律相互联系的一些元(又称元素)的集合,这些元可以是操作、数字、矩阵或算符等。 8. 对称操作:能不改变物体内部任何两点间的距离而使物体复原的操作叫对称操作。 9. 对称元素:对称操作所据以进行的旋转轴、镜面和对称中心等几何元素称为对称元素。 10. 点阵能/晶格能:指在0 K时,1mol离子化合物中的正负离子,由相互远离的气态,结合成离子晶体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11. 化学键:在分子或晶体中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导致形成相对稳定的分子和晶体。(广义:化学键是将原子结合成物质世界的作用力。) 12. 黑体:一种能全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各种波长辐射的物体。 13. 能量量子化:频率为v的能量,其数值是不连续的,只能为hv的整数倍,称为能量量子化。 14. 光电效应:光照射在金属表面上,使金属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15. 临阈频率:当照射光的频率ν超过某个最小频率ν0时,金属才能发射光电子,这个频率称为临阈频率。 16. 屏蔽效应:指核外某个电子i感受到核电荷的减少,使能级升高的效应。 17. 钻穿效应:指电子i避开其余电子的屏蔽,其电子云钻到近核区而感受到较大核电荷作用,使能级降低的效应。 18. 电子结合能:假定中性原子中从某个原子轨道上电离掉一个电子而其余的原子轨道上的电子的排布不因此而发生变化,这个电离能的负值即该轨道的电子结合能。 19. 共价键:当原子互相接近时,它们的原子轨道互相同号叠加,组成成键分子轨道。当电子进入成键轨道,体系能量降低,形成稳定的分子,此时分子间形成的键称为共价键。 20. 电子亲和能:气态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一价负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为电子亲和能。 21. 电离能:从气态基态原子移去一个电子成为一价气态正离子所需的最低能量称为第一电离能。 22. 电负性:原子对成键电子吸引能力的相对大小的度量。? 23. 红外活性:分子的红外光谱起源于分子的振动基态υa与振动激发态υb之间的跃迁。只有在跃迁的过程中有偶极矩变化的振动,即∫υaμυbdτ不为0的振动才会出现红外光谱,这称为红外活性。 24. 点群:一个有限分子的对称操作群称为点群。25. 偶极矩:表示分子中电荷分布情况的物理量。

结构化学基础习题及答案(结构化学总复习)

结构化学基础习题和答案 01.量子力学基础知识 【1.1】将锂在火焰上燃烧,放出红光,波长λ=670.8nm ,这是Li 原子由电子组态 (1s)2(2p)1→(1s)2(2s)1跃迁时产生的,试计算该红光的频率、波数以及以k J ·mol -1 为单位的能量。 解:81 141 2.99810m s 4.46910s 670.8m c νλ--??===? 41 71 1 1.49110cm 670.810cm νλ --= = =?? 3414123-1 -16.62610J s 4.46910 6.602310mol 178.4kJ mol A E h N s ν--==??????=? 【1.2】 实验测定金属钠的光电效应数据如下: 波长λ/nm 312.5 365.0 404.7 546.1 光电子最大动能E k /10-19J 3.41 2.56 1.95 0.75 作“动能-频率”,从图的斜率和截距计算出Plank 常数(h)值、钠的脱出功(W)和临阈频率(ν 0)。 解:将各照射光波长换算成频率v ,并将各频率与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E k 列于下表: λ/nm 312.5 365.0 404.7 546.1 v /1014s -1 9.59 8.21 7.41 5.49 E k /10 -19 J 3.41 2.56 1.95 0.75 由表中数据作图,示于图1.2中 E k /10-19 J ν/1014g -1 图1.2 金属的 k E ν -图 由式

0k hv hv E =+ 推知 0k k E E h v v v ?= =-? 即Planck 常数等于k E v -图的斜率。选取两合适点,将k E 和v 值带入上式,即可求出h 。 例如: ()()1934141 2.70 1.0510 6.60108.5060010J h J s s ---?==?-? 图中直线与横坐标的交点所代表的v 即金属的临界频率0v ,由图可知, 141 0 4.3610v s -=?。因此,金属钠的脱出功为: 341410196.6010 4.36102.8810W hv J s s J ---==???=? 【1.3】金属钾的临阈频率为5.464×10-14s -1 ,如用它作为光电极的阴极当用波长为300nm 的紫外光照射该电池时,发射光电子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解:2 01 2hv hv mv =+ ()1 2 018 1 2 341419 312 2.998102 6.62610 5.46410300109.10910h v v m m s J s s m kg υ------??=? ??? ???????-??? ?????? =?????? ? 1 34 141 2 31512 6.62610 4.529109.109108.1210J s s kg m s ----??????=?????=? 【1.4】计算下列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 (a ) 质量为10-10kg ,运动速度为0.01m ·s -1 的尘埃; (b ) 动能为0.1eV 的中子; (c ) 动能为300eV 的自由电子。 解:根据关系式: (1)3422101 6.62610J s 6.62610m 10kg 0.01m s h mv λ----??===???

结构化学第二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习题及答案

结构化学第二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习题及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38126373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一、填空题 1. 已知:类氢离子He +的某一状态Ψ=0202/30)22()2(241a r e a r a -?-?π此状态的n ,l ,m 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动量平方为_________________.角动量在Z 轴方向分量为_________. 2. He +的3p z 轨道有_____个径向节面, 有_____个角度节面。 3. 如一原子轨道的磁量子数m=0,主量子数n ≤2,则可能的轨道为 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在外磁场下,多电子原子的能量与下列哪些量子数有关( ) A. n,l B. n,l,m C. n D. n,m 2. 用来表示核外某电子运动状况的下列各组量子数(n ,l ,m ,ms )中,哪一组是合理的() A. (2,1,-1,-1/2) B. (0,0,0,1/2) C. (3,1,2,1/2) D.(2,1,0,0) 3. 如果一个原子的主量子数是4,则它( ) A. 只有s 、p 电子 B. 只有s 、p 、d 电子 C. 只有s 、p 、d 和f 电子 D. 有s 、p 电子 4. 对氢原子Φ方程求解,下列叙述有错的是( ). A. 可得复函数解Φ=ΦΦim m Ae )(. B. 由Φ方程复函数解进行线性组合,可得到实函数解. C. 根据Φm (Φ)函数的单值性,可确定|m|=0.1.2…………I D. 根据归一化条件1)(220=ΦΦΦ?d m π求得π21 =A 5. He +的一个电子处于总节面数为3的d 态问电子的能量应为 ( ). A.1 B.1/9 C.1/4 D.1/16

结构化学

练习题 一、选择: 1.下列条件不是品优函数的必备条件的是( )。 A .连续 B .单值 C .归一 D .有限或平方可积 2. 下列算符中,哪些不是线性算符( ) a) ?2 b) d dx c) 3 d) xy 3. 氢原子ψ321状态的角动量大小是( ) a) 3 b) 2 c) 1 d) 6 4. 考虑电子的自旋, 氢原子n=3的简并波函数有( )种 a) 3 b) 9 c) 18 d) 1 5. 类氢原子体系ψ432的径向节面数为( ) a) 4 b) 1 c) 2 d) 0 6.已知一维势箱中的一个自由电子处在ψ(x )==(2/l )1/2.sin (nπx /l )态(0≤x≤l ),则该电子出现在l /2和3l /4间的概率为( )。 A .P=∣ψ(l/2)∣2+∣ψ(3l/4)∣2 B .P=? 2/4 /3l l ∣ψ(x )∣2 dx C .P=? 2 /4 /3l l ψ(x )dx D .P=? 4 /32 /l l ∣ψ(x )∣2 dx 7.已经ψ=R(r)Θ(?)Φ(υ)=R(r)·Y(?,υ),其中各函数皆已归一化,则下列式中,成立的是 ( )。 A 、∫|ψ|2dτ=∫R 2r 2dr B 、∫|ψ|2dτ=∫4πr 2ψ2dr C 、∫|ψ|2dτ=∫4πr 2R 2dr D 、∫|ψ|2dτ=? ∞ R 2r 2dr ? π ? π 20 Y 2sin ? d ? dυ 8.电子云图是下列哪一种函数的图形( )。 A .D (r ) B ψ2(r ,?,υ) C R 2(r ) D ψ(r ,?,υ) 9.已知径向分布函数为D (r ),则电子出现在内径r 1=xnm ,厚度为1nm 的球壳内的概率P 为( )。 A. P=D(x+1) — D(x) B.P= D(x) C.P= D(x+1) D.P= ? +1 x x D (r )dr 10. 某原子的电子组态为1s 22s 22p 64s 15d 1,其基谱项为( ) a) 3D b) 1D c) 3S d)1S 11. 在多电子原子体系中, 采用中心力场近似的H i ?可以写为:------------------------- ( ) ()i i i r εZe m H 0π- ?π- =481 A 2 2 2 ? ()∑≠00π+ π- ?π-=j i j i i i i r ε e r εZe m H ,2 2 2 2 4481 B ? ()()i i i i r εe σZ m H 0π-- ?π-=481 C 2 2 2 ? 二、填空

《结构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结构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重点:H2+的线性变分法处理及其结果;双原子分子的基本理论(LCAO分子轨道法、价键法);分子轨道的构形、分类及其能级顺序;H2的海特勒-伦敦处理和价键理论。 难点:原子形成分子的规律;双原子分子的基本理论(LCAO分子轨道法、价键法);分子轨道的构形和能级顺序。 第四章分子对称性和分子点群(6学时) 知识点: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群论的基本知识;分子点群;群表示理论的要点。 重点: 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的概念;判别分子对称群的方法和有关应用;分子对称性与性质的关系。 难点: 判别分子对称群的方法;群表示理论的要点;分子对称性与性质的关系。 第五章多原子分子结构(6学时) 知识点: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多中心键和缺电子分子结构;离域 键和共轭分子结构;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和反应机理;配位化合物: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配位场理论。 重点:杂化轨道理论及波函数、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概念和应用;分子构型的判断;多中心键和缺电子分子结构。共轭分子轨道求解的过程和能级计算;共轭分子分子图及应用;配位场理论。 难点:杂化轨道理论及波函数;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构型的判断。休克尔分子轨道法;分子图;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和反应机理。 第六章晶体结构基础(8学时) (1)几何结晶学 知识点:晶体内部结构的空间点阵排列规律;晶体的对称性以及晶体宏观和微观对称类型(32种点群和230种空间群)。晶体的晶面符号;根据晶体对称性或内部空间点阵的分布规律进行晶体分类(七个晶系和十四种空间点阵);晶体的特性;晶面角守恒定律。 重点:晶体内部结构的空间点阵排列规律;晶体的对称性,宏观和微观对称类型;根据晶体对称性情况或内部空间点阵的分布规律进行分类;晶面角守恒定律。 难点:晶体内部质点的空间点阵排列规律;晶体的对称性,晶体对称类型。 (2)晶体化学 知识点:晶体中的价键,等径圆球和不等径圆球的密堆积;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合金的晶体结构;离子键和典型离子化合物、复杂离子化合物晶体结构的描述;鲍林规则和硅酸盐晶体的结构;某些三元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及近代晶体材料简介。 重点:等径圆球和不等径圆球的密堆积;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合金的晶体结构;离子键和典型离子化合物晶体的结构;鲍林规则和硅酸盐晶体的结构。 难点:等径圆球和不等径圆球的密堆积;鲍林规则和硅酸盐晶体的结构。 第七章谱学结构分析基础(4学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