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高考文言实词复习:复

2021年高考文言实词复习:复

2021年高考文言实词复习:复
2021年高考文言实词复习:复

2021年高考文言实词复习:复

成语助记:周而复始髀肉复生无以复加万劫不复

(7)(2018·全国卷Ⅰ)芝(鲁芝,人名)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复:恢复

(8)(2018·全国卷Ⅰ)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复:又,再

(9)(2018·全国卷Ⅲ)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复:又,再

(10)(2018·江苏高考)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复:又,再

(11)(2017·全国卷Ⅱ)王无复.言复:又,再

(12)(2017·浙江高考)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复:重复,反复

(完整word版)2019北京高考语文文言文答案详解

1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共19分) 左氏《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诸理,作《非国语》。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1】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若国亡,不过十年。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非曰: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彼固有所逼引,而认之者不塞则惑。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汲而灌者,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2】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且曰:“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则又吾所不识也。且所谓者天事乎?抑人事乎?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乎?

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愈甚乎哉!吾无取乎尔也。(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 注释:【1】伯阳父:周朝大夫。【2】澒洞轇轕:弥漫无际广阔深远。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不概于圣概:大略 ②不得由中庸以人舜、尧之道由:沿着 ③特天地之物也特:只是 ④是恶乎与我谋恶乎:于何、怎么会 ⑤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糜:使……腐烂 ⑥抑人事乎抑:还是 ⑦吾既陈于前矣既:既然 ⑧不有他术乎术:途径、原因 A.①⑦ B.②⑧ C.③⑥ D.④⑤ 7.A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实词,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20个实词和常见的实词,同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意思。注意一

2019高考语文实词

一、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是应当熟悉的重点词,一些词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会遇到的,需要同学想一想,默记一下。 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追究,查办) 2、齐人未尝赂,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结交,亲附) 3、孔子曰:“吾与点也”。(《论语·四子侍坐》)(赞同,称许)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招致) 5、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于宾客。(《公子列传》)(介绍,引见) 6、自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孔子世家》)(辅助,改动)【(11全国)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 7、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让公子曰。(《公子列传》)(责备) 8、以是知公子恨之复反也。(《公子列传》)(遗憾) 9、平伐其功(《屈原列传》)(自夸,炫耀) 1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项羽本纪》)(功勋)(逞。) 11、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陷入困境) 12、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礼物) 13、至,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刺客列传》)(礼物) 14、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归:出嫁) 15、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归附)(遗憾) 16、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没有依靠)(悬赏捉拿) 17、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项羽本纪》)(悬赏征求)【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购:悬赏捉拿】 18、良曰:“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项羽本纪》)(交游,交往) 19、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刺客列传》)(助长,帮助) 20、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推究……本源) 2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刺客列传》)(迎,迎击,抵抗) 22、孔子贫且贱。(《孔子世家》)(地位低下)【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2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过论》)(发扬,发展)(功业) 24、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进学解》)(都)(具有,占有)【率倜傥非常之人率:全,都】

2019北京高考语文文言文答案详解(20200616221723)

1二、本大题共6小题, 共2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7—11题。(共19分) 左氏《国语》, 其文深闳杰异, 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其说多诬淫, 不概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 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诸理, 作《非国语》。 幽王二年, 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1】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 不失其序, 若过其序, 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 阴迫而不能蒸, 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 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 川源必塞。源塞, 国必亡。人乏财用, 不亡何待?若国亡, 不过十年。十年, 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 不过其纪。”是岁也, 三川竭, 岐山崩。幽王乃灭, 周乃东迁。 非曰:山川者, 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 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 自峙自流, 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 自崩自缺, 是恶乎为我设?彼固有所逼引, 而认之者不塞则惑。夫釜鬲而爨者, 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汲而灌者, 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 犹足动乎物, 又况天地之无倪, 阴阳之无穷, 以澒洞轇轕【2】乎其中, 或会或离, 或吸或吹, 如轮如机, 其孰能知之?且曰:“源塞, 国必亡。人乏财用, 不亡何待?”则又吾所

不识也。且所谓者天事乎?抑人事乎?若曰天者, 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 则乏财用而取亡者, 不有他术乎?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之所弃, 不过其纪。”愈甚乎哉!吾无取乎尔也。(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 注释:【1】伯阳父:周朝大夫。【2】澒洞轇轕:弥漫无际广阔深远。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不概于圣概:大略 ②不得由中庸以人舜、尧之道由:沿着 ③特天地之物也特:只是 ④是恶乎与我谋恶乎:于何、怎么会 ⑤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糜:使……腐烂 ⑥抑人事乎抑:还是 ⑦吾既陈于前矣既:既然 ⑧不有他术乎术:途径、原因 A.①⑦ B.②⑧ C.③⑥ D.④⑤

2019年高考语文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虚词汇编(完整版)

2019年高考语文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虚词汇编(完整版)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专题07 实词61-70-2021届新高三语文预热高考之120个文言实词精编

61、去 【词义推导】 “去”的本义是“离开”。“离开”一个地方,当然就跟那个地方有了一定的“距离”。用于使动意义,使离开,意义即是“除掉,去掉”。 【词义例释】 (1)动词 ①离开 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想要叫张良和他一同离开。 ②距离 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 ——距离曹军二里多时,同时点起火来。 ③除掉,去掉 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替汉室除去奸贼,清除污秽。 ④前往,到……去 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为学》) ——富和尚不能前往,穷和尚却到了那里。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那舞榭歌台等昔日的豪华景象和英雄业绩全都被风雨吹打掉了。 (2)形容词,过去的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 ——我自从去年离开京城,被贬官到浔阳,疾病缠身。 【成语助记】 大江东去: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一去不复还:一去就不再回来了。比喻事情已成为过去,再不能重回。 其他如:何去何从刮骨去毒陈言务去大势已去相去几何 【迁移练习】

曹操率军南征,至河边,此地去()乡千里,见江水东去(),回首去()日苦难,感慨颇多。又见士卒皆思乡,士气不振。为去()晦气,捉小鸟留军营。小鸟久住军营,人至不去()。士卒见之,大喜,遂士气大增。 【练习答案】 曹操率军南征,至河边,此地去(距离)乡千里,见江水东(向东)去,回首去(过去的)日苦难,感慨颇多。又见士卒皆思乡,士气不振。为去(除去)晦气,捉小鸟留军营。小鸟久住军营,人至不去(离开)。士卒见之,大喜,遂士气大增。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Ⅱ)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去:离开 (2018·全国卷Ⅰ)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去:离开 (2018·全国卷Ⅲ)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去:去除 (2017·全国卷Ⅰ)母忧去职去:离开 (2016·全国卷Ⅲ)贤(人名)日夜腾谤于诸阉间,冀去珪(人名) 62、劝 【词义推导】 “劝”的本义是“勉励”,后引申为“劝说、劝导”。 【词义例释】 动词 ①劝勉,勉励 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 ——正式出征的那一天,国内的百姓都互相勉励。 ②劝说,劝告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赤壁之战》) ——当时周瑜接受使命到番阳去了,鲁肃劝孙权召周瑜回来。 【成语助记】 劝善惩恶:劝:勉励;惩:责罚。指惩罚坏人,勉励好人。作谓语、定语。 【迁移练习】 韩愈学识渊博,常劝()人不拘于时以学习,人皆敬之。后上书指斥朝政,人劝()其明哲保身,愈不改,终遭贬。

2019高考语文:120个常考文言实词

2019高考语文:120个常考文言实词 1.爱ài ①喜爱。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 ②热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 ③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④爱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六国论》) ⑤吝惜,舍不得。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2014?江苏高考) ⑥通“薆(ài)”,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⑦吝啬。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⑧亲爱的,心爱的。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柳毅传》) 2.安ān ①抚慰,安抚。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并序》) ②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 ③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④安适,安身。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并序》

⑤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定。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⑥表反问,哪里,怎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⑦表疑问,哪里,哪儿。沛公安在?(《鸿门宴》) 3.被 bèi ①被子。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 ②覆盖。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③施加,施及。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柳毅传》) ④遭受,遇到。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⑤表示被动。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并序》) p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②披散,散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4.倍bèi

2019届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要点(带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要点(带解析)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预热专题七文言翻译要点文言文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文言知识点多,是检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文言翻译集中考查了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了考生文言文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从阅卷实际来看,首先要采准3大赋分点(关键实词、关键虚词和文言句式),以获取要点分;再运用文言文翻译的6字诀,确保翻译句子更规范,从而取得满分。文言文翻译应从三处着眼着眼点一:关键实词关键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着眼点二:关键虚词关键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1)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 “之”“而”“以”“于”等。(2)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关键虚词的翻译,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着眼点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考生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考生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典例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提示:在翻译句子之前,请先找出“关键实词”“关键虚词”“文言句式”并加以解释。)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碧幽逊?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被瓜缋铮?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

2021届高三语文备战高考120个文言实词汇总—实词81-90

81、素 【词义推导】 “素”的本义是“没有染色的丝娟”。“没有染色”说明是平时就是这样不加修饰的,故引申出“朴素”“素来,一向”等义。“真情”当然是“朴素,朴实”的,不需修饰的,所以说:信言不美。 【词义例释】 素,sù (1)名词 ①白色的生绢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孔雀东南飞》) ——十三岁就能织白绸子,十四岁就学习裁衣服。 ②白色的衣服,丧服 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 ——流血到五步之远,使天下人都穿白色的丧服。 ③平常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平时与留侯张良交好。 (2)形容词 ①白色的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到了春冬季节,那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②朴素的,不加修饰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训俭示康》) ——大家都把奢侈浪费当作光荣,我心里却单单把节俭朴素看作美德。 ③没有文采的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殽之战》) ——秦穆公穿着没有文采的衣服在郊外驻扎,面对着被放回来的将士痛哭。 (3)副词 ①表情态,空,白白地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伐檀》)

——那些正人君子啊,可不是白白吃饭的啊。 ②表时间,从来、一向、平素、素来 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况且蔺相如本来就是地位低下的人。 【成语助记】 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形容面对困境毫不介意,心情平静。 素不相识:素:平素,向来。向来不认识。 鱼传尺素: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其他如:素昧平生我行我素素餐尸位训练有素 【迁移练习】 刘兰芝家教甚好,素()与人交好,十三能织素(),后嫁于焦仲卿,着素()衣,人皆爱之。焦母待其不好,常令其劳作不息。 【练习答案】 刘兰芝家教甚好,素(一向)与人交好,十三能织素(白色的生绢),后嫁于焦仲卿,着素(质朴,不加装饰)衣,人皆爱之。焦母待其不好,常令其劳作不息。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Ⅲ)楚悼王素闻起贤素:一向 (2018·全国卷Ⅰ)帝以芝(人名)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素:一向 (2018·浙江卷)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人名)素与令善,怜其冤死素:一向 (2017·全国卷Ⅰ)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素:一向 (2017·全国卷Ⅱ)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素:一向 (2015·四川卷)宜崇尚道素,广开学业素:朴素,淳朴 82、汤 【词义推导】 “汤”的本义是“开水、热水”。后特指“沐浴时的热水”“中药加水煎制而成的汤剂”(两者都需热水或开水)。开水当然“烫”,故又有“烫”义(后写作“烫”)。 【词义例释】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讲义 文言实词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讲义文言实词 “七法”巧解文言实词 方法一: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正误。 (2015·高考江苏卷)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要必申其意申:施展 正误:错误。 推导方法总结:可用代入推断法,将题中的解释放在原文的语境中推断是否正确。“申”解释为“施展”,放到语境中不通,这里应该是“说明、表明”的意思,前文说他议论事情对错时不屈从权贵,“要必申其意”的意思是“一定要表明他的意思”。 参考译文: 唉,他的志向远大啊!然而他与人相处不随便附和,议论事情是非分明,遇到有权有势的人也不稍稍屈服,一定要表明他的意思,因此也不肯轻易运用他所拥有的(知识),别人也很少能了解他。欧阳发去世了,眉山苏轼为他哭泣,认为欧阳发得到了文忠公的学问,是和汉代伯喈、晋代茂先一样的人。 方法指导: 代入推断法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疏通文意,解释正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解释,反之即为错误解释。

方法二: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正误。 (2015·高考安徽卷)“闻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其雅操如此。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必合古人矩度矩度:气度 正误:错误。 推导方法总结:运用因文定义法。“矩度”的意思是“规矩,法则”,“合矩度”即符合规矩,从上下文看这里是说先生作文规范,而不是说他有气度,故错误。 参考译文: “听说宋仲温写的《兰亭十三跋》在松江府亭被临摹了,赵子昂写的《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如果您能够各惠赠一篇给我,我要感谢您的恩赐。”他高雅的情操就像这样。先生在古文方面创作不多,但只要有作品,就一定符合古人创作的规矩,而他尤其擅长表达修禅得到喜悦的文字。 方法指导: 因文定义法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 方法三: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正误。

2019高考语文文言实词用法:“为”的用法

2019高考语文文言实词用法:“为”的用法“为”的用法 ①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给,替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并序)》)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左忠毅公逸事》) ②介词,引进动作的原因,因为,为了 何为其然也(《前赤壁赋》)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③介词,引进动作的目的,为了,为着,因为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垓下之围》) ④介词,引进动作旁及的对象,向,对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⑤(wéi)介词,引出施动者,表示被动 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⑥(wéi)语气助词,可构成焉……为、何……为、奚……为 ⑦(wéi)是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陈情表》)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核舟记》) ⑧(wéi)做,干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 ⑨(wéi)担任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阿房宫赋》) ⑩(wéi)治理 为国以理,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11(wéi)变成,成为,凝结成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逍遥游》)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 冰,水为之(《劝学》) ○12(wéi)演奏,弹奏 寡人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并序)》) ○13(wéi)撰写 为一说,使与书俱(《黄生借书说》) ○14(wéi)叫做,称为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白鹭(《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wéi)算作,算是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 2.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三、教学课时:3课时 第1、2课时 一、考点阐释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大纲》保留内容。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50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态,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然而,文言文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 二、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 “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有关;“求”与毛皮有关;“言”与说话有关;“隹(zhuī) ”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关;“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有关;“页”与首有关;“自”关鼻,“目”关眼。“攴(pū) ”与敲击有关;

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课件、课时检测: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四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专题十四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训练一一词多义 1.下列对加点词“道”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道路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C.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D.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 2.下列对加点词“相”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互相 B.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察看,仔细看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佐 D.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辅助盲人走路的人3.下列对加点词“间”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京口,得间.奔真州机会 B.时时而间.进间或 C.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秘密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4.下列对加点词“伐”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坎坎伐.檀兮砍伐 B.十年春,齐师伐.我讨伐、进攻 C.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战争 D.功大而不伐.自夸、夸耀 5.下列对加点词“疾”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君有疾.在腠理病 B.君疾.贫富不均憎恨、厌恶 C.声非加疾.也大 D.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憎恨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山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E.不可定诚.,使吏执而问之 7.下列对加点词“度”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B.卒起不意,尽失其度.法度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估计 D.乃曰:“吾忘持度.”尺码 训练二通假字

1.下列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 ③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段太尉逸事状》) ④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 ⑤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⑦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⑧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晏子治东阿》) A.②④⑤⑦B.②④⑥⑧ C.③⑤⑦⑧D.③④⑥⑦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 B.君子生非异也 C.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D.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名词,恩惠 C.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名词作状语,像影子那样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加倍 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呈现,露出来 C.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娶妻 D.是谁之过与.与:通“欤”,疑问语气词,呢 5.在括号里填写通假字的本字。 (1)五万兵难卒()合。 (2)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3)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4)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5)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6)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7)属()予作文以记之。 (8)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训练三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名秦罗敷,可怜 ..体无比可怜:可爱 B.暮去朝来颜色 ..故颜色:面容、脸色 C.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亲戚:指父母兄弟等亲属 D.天子以生人 ..付公理生人:陌生人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居山东 ..时山东:崤山以东

2019年高考语文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例释汇总

高考语文 120个常见文言实 词例释

1.爱,ài (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 之,出涕曰:“古之 遗爱也。”(《左 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 去,孔子听说这件 事后,流着眼泪说: “他是古代为我们 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 多为用者。(《史 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 恩惠,士兵有很多 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 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 子,选择良师教他 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 焉。(《左传·子鱼 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 斑白的老人,还不 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 爱一牛?(《孟 子·齐桓晋文之 事》) ——齐国虽然不算 广大富裕,但我怎 么会吝惜一头牛 呢? ⑤通“薆”,隐蔽, 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 蹰。(《诗经·邶 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 臾》) ——不担忧(东西) 少而担忧分配得不 均匀,不担忧贫穷 而担忧社会不安 定。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 也,必以分人。(《左 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 的衣物食品,不敢 独自占有,一定拿 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 营。(《三国演义·失 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 平在那里安置营 地。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 下齐同,则宜抚安, 与结盟好。(《资治 通鉴·赤壁之战》) ——如果刘备和 (刘表的儿子及部 将)那些人同心协 力,上下一致,就 应该加以抚慰,和 他们结成同盟好 友。 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 臾》) ——使他们到来之 后,就要使他们安 定下来。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 自安。(《琵琶行》) ——我调出京城做 官二年来,感到坦 然安心。 (3)疑问代词,怎 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 安足辞?(《史 记·鸿门宴》) ——我对死尚且不 躲避,一杯酒哪里 值得推辞呢? 3.被,读音一:b ai (1)名词,被子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 之讥。(《训俭示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教案

2019-2020 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 2.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三、教学课时: 3 课时 第 1、2 课时 一、考点阐释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大纲》保留内容。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 一是“常见实词” ,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50 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 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 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态,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然而,文言文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 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 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 问题的能力。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 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 重要。 二、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理”,从玉(左 偏旁写作王 ) ,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 璞而得宝焉”( 《韩非子》 ) 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 “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有关;“求”与毛皮有关;“言”与说话有关;“隹(zhuī)”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关;“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有关;“页”与首有关;“自”关鼻,“目”关眼。“攴( pū) ”与敲击有关;

2019北京高考语文文言文答案详解

XXX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共19分) 左氏《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诸理,作《非国语》。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1】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若国亡,不过十年。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非曰: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彼固有所逼引,而认之者不塞则惑。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汲而灌者,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2】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且曰:“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则又吾所不识也。且所谓者天事乎?抑人事乎?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乎?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

“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愈甚乎哉!吾无取乎尔也。(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 注释:【1】伯阳父:周朝大夫。【2】澒洞轇轕:弥漫无际广阔深远。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不概于圣概:大略 ②不得由中庸以人舜、尧之道由:沿着 ③特天地之物也特:只是 ④是恶乎与我谋恶乎:于何、怎么会 ⑤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糜:使……腐烂 ⑥抑人事乎抑:还是 ⑦吾既陈于前矣既:既然 ⑧不有他术乎术:途径、原因 A.①⑦ B.②⑧ C.③⑥ D.④⑤ 7.A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实词,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20个实词和常见的实词,同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意思。注意一

2019高考 文言实词”100题(100题通关文言文)

2019高考三轮复习:文言实词“百词斩”100题及参考答案 文言实词“百词斩”100题 姓名分数 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 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 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 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禹汤被之矣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 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C.每逢佳节倍思亲 D.我军十倍于敌 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 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 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 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蜀之鄙有二僧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孔子鄙其小器 D.鄙人不胜感激 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B.左右欲兵之,王止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9. 对下列两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于是入朝见威王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A.相同,相同 B.不同,相同 C.相同,不同 D.不同,不同 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人至察则无徒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 A.相同,相同 B.不同,相同 C.相同,不同 D.不同,不同 11. 对下列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 A.相同,相同 B. 不同,相同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 文言实词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创意编排·使用解读]为做到夯实文言基础,研透高考题型,循序渐进,步步登高,针对本专题,本书首创3步复习方案。 见《练出高分绿皮书》分册 第1讲文言实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仅指出了考查范围(《考试大纲》要求的120个实词和初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实词),还明确了考查方向(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实词往往是多义的,只有在具体语境的限制下,实词的意义才是确定的、具体的、有着特定内涵的。这就需要考生具备依据语境理解实词意义与用法的能力。从历年对实词的考查情况来看,文言实词的考查内容主要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偏义复词等,其中对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通假字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偏义复词相对较少。 [练中悟道]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2017·全国卷Ⅱ,改编)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1)之。乃挟.(2)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 ..(3),无相距.(4)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5)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6)避也。”更

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 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7)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8),数遗书切.(9)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 兼,为人所患。憙下车 ..子春,二 ..(10),即穷诘.(11)其奸,收考 ..,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 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 ..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 渠.(12)帅,余党当坐.(13)者数千人。憙上言:“恶.(14)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 ..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15)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16)边事,思为久长规.(17)。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判断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常思报.之报:报答() 提示:采用语法成分推断法分析词语所在的位置,看是否有活用现象。 答案:×报: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报仇。 (2)乃挟.兵结客挟:用胳膊夹着,引申为带着() 提示:结合词语所在句子的句式特点推断,“挟兵结客”是个对举句。 答案:√ (3) 而仇家皆疾病 ..疾病:泛指病() 提示:采用语法成分推断法分析词语所处的位置,看是否有活用现象。 答案:×疾病:名词活用作动词,生病。 (4)无相距.者距:抵达() 提示:结合语境可从通假的角度推断。 答案:×距:通“拒”,抵抗。 (5) 顾.谓仇曰顾:回头看() 提示:联系成语“相顾一笑”推断。 答案:√ (6)尔曹若健,远相.避也相:互相() 提示:联系教材“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推断。 答案:×相:动作偏指一方,偏指“我”。 (7) 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行:实行() 提示:结合语境,把“实行”的解释代入句子验证,看是否合适。 答案:×行:代理官职。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实词专题复习练习及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文言实词专题复习练习 1.【本】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名词,根本、基础。)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原来。)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副词,本来) D.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本自为同义复词,本来。) 2.【鄙】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伯克段于鄢》(名词,边邑、边境。) B.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书》(形容词,平庸、浅陋。) C.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滕王阁序》(敬辞,以示尊重对方。) D.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低贱) 3.【被】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动词,覆盖,蒙上) 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动词,披散、散开) C.今体被衣冠,坐谈礼仪。《柳毅传》(动词,同“披”) D.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段太尉逸事状》(表被动) 4.【病】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动词,嫉妒。)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名词,病情) 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形容词,困苦。) 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动词,使……病。) 5.【察】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动词,详审、细究。) B.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动词,察举,考察后予以推荐。) C. 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动词,观察,仔细看。) D.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名句)(清楚、明晰) 6.【曾】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 下》(动词,增加) B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副词,竟然,乃) C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副词,曾经) D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副词,竟然) 7.【诚】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名词,真心、诚意)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副词,的确、确实、实在) C且燕赵……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副词,已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陈涉世家》(连词,表示假设,如果,果真) 8.【道】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名词,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名词,道义,道理) ③然墨之道.,兼爱为本。《中山狼传》(名词,学说,主张) ④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名词,方式,方法,技能) ⑤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名词,学问,修养) 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名词,风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