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高二信息技术会考选择题部分

山西高二信息技术会考选择题部分

山西高二信息技术会考选择题部分
山西高二信息技术会考选择题部分

山西高二信息技术会考选择题部分模拟

第一套

1凡是要使用因特网,无论是拨号上网,还是通过局域网,都应配置(A )协议。

A TCP/IP

B UDP

C HTTP

D FTP

2将学生成绩表存放到数据库中时,某位同学各门功课的成绩构成一条(B)。

A 行

B 记录

C 信息

D 数据

3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D)。

A 价值性

B 时效性

C 载体依附性

D 共享

4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A)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A 传感器技术

B 网络技术

C 通信技术

D 三维动画技术

5(B)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语音识别技术和语音合成技术。

A 虚拟技术

B 语音技术

C 汉字识别技术

D 桌面系统

6总体来说,一切与信息德获取、加工、表达、(D)、管理、应用等有关德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

A 显示

B 识别

C 交换

D 交流

7一同学要搜索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他访问Googl

e搜索引擎,键入关键词(A),搜索范围更为有效。

A Yesterday Once More

B “Yesterday”

C “Onc

e” D “More”

8获取信息的来源决定了获取信息德可靠程度,下列信息来源中哪一种获得的信息最可靠?(C)

A 报刊杂志

B 朋友、同学

C 亲自进行科学实验

D 因特网

9汉字输入法有多种,如五笔字型、智能ABC、微软拼音、全拼等。下列①kwwl②zhhrmghg③zhonghuarenm④zhong huarenmingongheguo;四种都能在不同德输入法中输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么在智能ABC中,用最少德击键也能输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是(B)。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在日常生活中,信息无处不在,为了更好的利用信息资源,通常要对信息资源进行较好德管理,不属于常见管理方法的是(D)。

A 人工管理

B 文件管理

C 数据库管理

D 自然管理11从网上下载文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只能用专门下载工具下载文件

B 从网页上直接下载速度较慢,只适合小文件下载

C 只能从网页上直接下载

D 不能从网页上直接下载

12 在信息加工中,经常要对被处理的数据进行排序,数据的排序有很多种方法,冒泡法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排序方法,在排序时经常要进行数据交换。下列四个选项中,(BCD)能正确地将x和y两个变量地数据进行交换。

A x=y

B x=x+y

y=x y=x-y

x=x-y

C m=x

D x=x-y

x=y y=x+y

y=m x=y-x

13 在c盘的“考核”文件夹下新建一个名为“考试文档”地文件夹,并将“考核”文件夹中的“考试注意事项”文档复制到新建的“考试文档”文件夹中的操作步骤为:

①在桌面上打开“我的电脑”,进入c盘“考核”文件夹;

②在“考核”文件夹下选中“考试注意事项”文档,并点击“编辑”菜单中的“复制”菜单;

③右击鼠标,新建文件夹,给文件夹命名为“考试文档”;

④打开“考试文档”文件夹,点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菜单项。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④③

D ③②④①

14 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专门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其内容可归纳为(B)。

A “四要”和“四不”

B “五要”和“五不”

C “六要”和“六不”

D “七要”和“七不”

第二套

1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A)。

A 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

B 提高电脑技术水平

C 会考的需要

D 学会用电脑解决其他学科问题

2关于语音技术,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语音技术中的关键是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 B语音合成是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

C 语音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 D语音识别就是使计算机能识别人说的话

3以下行为不构成犯罪的是(D)。

A 破解他人计算机密码,但未破坏其数据

B 通过网络向他人计算机散布计算机病毒

C 利用互联网对他人进行诽谤、漫骂

D 发送电子邮件广告

4收集来的信息是初始的、凌乱的、孤立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排序,就是信息(C)。

A 获取

B 收集

C 加工

D 发布

5家中新买计算机配置为:Intel奔腾4 2.8GHz/256M/80Gb/ 50X/15’,其中通常用来表示内存大小的是(B)。

A Intel奔腾4 2.8GHz

B 256M

C 80Gb

D 50X

6在下载一个很大的应用软件时,根据你的经验使用(B)更为有效。

A 浏览器自身的文件下载功能进行下载

B Flash Get、Ne t Ants等工具

C WinZip工具

D 流媒体下载工具

7某同学要给留学在国外的朋友发邮件,若对方电脑中没有汉字处理系统,可使用的有效、快捷的方法是(C)。

A 将其译成英文,发送邮件 B将汉字文稿打印,并扫描为JPEG格式发送

C 用PhotoShop等软件把汉字文稿文件制作为JPEG图片并发送

D 用汉语拼音发送邮件

8以下(C)不是设置电子信箱所必须的

A 帐号名

B 密码

C 电子信箱的空间大小

D 接收邮件服务器

9一些字处理软件中大多都有如下图所示的工具栏,要实现本题干的排版效果,则最少要用到哪几个按钮?(A)。说明字处理软件默认为宋体10磅。

A 1、3、4

B 1、2、3、4

C 1、4、6

D 3、4、6 10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中,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

是(C)。

A 每隔一段时间,整理更新一次家里的电话号码本

B 整理个人电脑中的资料,将不同类型的资料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

C 用数码相机拍照片

D 根据自己的喜好,整理浏览器中的收藏夹

11某同学想知道“地球自转方向”,通过网上搜索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是顺时针旋转,二是逆时针旋转,其中比较可信的判断是(A)。

A 看查找的数据库是否是专业的、权威的、可信度高的网络科学数据库

B 由查询的结果多少而定,得出的相同结论多的就是正确的

C 根据网站界面设计是否美观而定,界面设计好的数据比较准确

D 看查找的速度如何,速度快的网站比较准确

12 在信息加工中,经常要对被处理的数据进行排序,数据的排序由多种方法,冒泡法是一种常用的排序方法,在排序时少不了比较两个变量中值的大小。下面四个选项中,能正确的对x和y两个变量进行比较,并将较大的数放在变量x中的是(BC)。

A if x>y then

B if x

(交换变量x,y的值)(交换标量x、y的值)

enf if end if

C if x>=y then

D if x<=y then

(交换变量x,y的值)(交换标量x、y的值)

enf if end if

13在c盘“考核”文件夹下新建一个名为“语文”的文件夹,并将“考核”文件夹中的“第六课”文档移动到新建的“语文”文件

夹中的操作步骤为:

①通过资源管理器记那c盘“考核”文件夹

②在“考核”文件夹下选中“第六课”文档,并点击“编辑”菜单中的“剪切”菜单

③打开“语文”文件夹,点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菜单

④右击鼠标,新建文件夹,给文件夹命名为“语文”。

正确的顺序是(B)。

A ①④③②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④③

D ③②④①

14某班班长要发布当天下午班活动的具体安排,采样最佳的发布信息的方法是(BD)。

A 班主任向全班每位同学发一个E-mail

B 在班上集中口

头通知

C在报纸上登一个广告 D在校园网上登一个通知

第三套

1以下(A)不会导致网络安全漏洞。

A没有安装防毒软件、防火墙等 B网速不快,常常掉线C管理者缺乏网络安全知识 D没有严格合理的网络管理制度

2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们下载利用,这正好说明信息具有(A)。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可转换性

3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C)次信息技术革命。

A 3

B 4

C 5

D 6

4异地之间若要传输许多多媒体作品文件时,使用(A)途径更高效。

A. FTP下载 B 电子邮件传送 C 利用HTTP网页下载 D 以上效果都一样

5某同学从网上下载了若干幅有关奥运会历史的老照片,需要对其进行旋转、裁切、色彩调校、滤镜调整等加工,最合适的工作是(B)。

A Windows自带的图画程序

B Photoshop

C Flash

D Word

6用Word、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的作品,(B)。

A 绝对不能在网上发布

B 通过“另存为Web”转换为网页的格式,然后可以在网上发

C 必须利用网页制作软件重新制作后才能在网上发布

D 只能在本机上发布

7计算机可以存储一个城市的所有电话号码,充分体现了计算机(B)的特点。

A 运算精度高

B 具有记忆能力

C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D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8因特网上的每一台主机都有唯一的地址标识,它是(A)。

A IP地址

B 统一资源定位器

C 计算机名

D 用户名9汉字输入法有多种,如五笔字型、智能ABC、微软拼音、全拼等。下列①kwwl②zhhrmghg③zhonghuarenm④zhonghuarenmingongheguo四种都能在不同的输入法中输入多字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面四项中不是拼音输入法的是(A)。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下列英文缩写中,意思为“个人数字助理”的是(C)。

A PC

B MP3

C PDA

D FTP

11上海交大的“饮水思源”是大学生喜欢的一个站点,他们可以在站点上发帖子、发邮件进行交流和讨论。“饮水思源”网站是因特网的(B)功能的体现。

A CAI

B BBS

C FTP

D E-mail

12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都具有查找和替换功能。在一篇文章

中要多次用到“我国自主研制的开放式计算机操作系统”这句话。下列各选项中不能完成替换的是(B)。

A 输入时,在这句话的位置只输入一个空格,全文输入完后,用替换的方法,在“查找”文本框里输入一个空格,在“替换为”文本框里输入“我国自主研制的开放式计算机操作系统”,最后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假设文章中没有其他多余的空格)

B 输入时,在这句话的位置不输入任何内容,全文输入完后,用替换的方法,在“查找”文本框里也不输入任何内容,在“替换为”文本框里输入“我国自主研制的开放式计算机操作系统”,最后单击“全部替换”按钮

C 输入时,在这句话的位置只输入“计统”,全文输入完后,用替换的方法,在“查找”文本框里输入“计统”,在“替换为”文本框里输入“我国自主研制的开放式计算机操作系统”,最后单击“全部替换”按钮

D 输入时,在这句话的位置只输入一个空格,全文输入完后,用替换的方法,在“查找”文本框里输入一个空格,在“替换为”文本框里输入“我国自主研制的开放式计算机操作系统”,最后反复用“查找下一个”和“替换”这两个按钮在需要的位置进行替换

13 张老师请小红同学统计全班期末7门考试总分前10名的学生名单,小红做了以下工作:

①按学号顺序,建立了包含学号、姓名、各科成绩的Excel

工作表,并输入了所有同学的各科成绩

②在工作表中用相关函数计算出每位同学的总分,并存放在工作表的相应位置

③选前10条记录

④按总分递减的顺序排序

这些工作的正确顺序是(C)。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④③

D ③①②④

14 某同学在因特网上受到了一封不明邮件,下面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

A 将这封邮件删除 B见到机器上装有杀毒软件,于是将邮件打开

C 直接打开此邮件 D暂时封存此邮件,确定此邮件没病毒后在打开

第四套

1下面(D)不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A 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B 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C 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D 越来越复杂的操作步骤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应该限制发展

B 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所以青少年应该积极抵制上网

C 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既不要过度的崇拜,也不要因

噎废食、盲目排斥

D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所有输入手段将全部由语音技术来代替

3某同学为自己的计算机系统设置了安全防范措施,最恰当的是(B)。

A 定期访问Windows Updata网站,下载并安装操作系统补丁程序,借用同学的个人用户杀毒软件并安装

B 定期访问Windows Updata网站,下载并安装操作系统补丁程序,购买正版杀毒软件,安装并定时升级,安装软件防火墙

C 购买正版杀毒软件,安装并定时升级,定期备份数据

D 定期访问Windows Updata网站,下载并安装操作系统补丁程序,借用同学的个人用户杀毒软件并安装,定期备份数据

4设计人口普查程序,用一个变量表示海南省的人口总数,这个变量的类型应是(D)。

A 整型

B 实型

C 双精度型

D 长整型

5想快速找出“成绩表”中成绩最好的前20名学生,合理的方法是(A)。

A 给成绩进行排序

B 要求成绩输入时严格高低分录入

C 只能一条一条看

D 进行分类汇总

6上海交大的“饮水思源”网站是深受网友喜爱的一个站点,他们可以在站点上发帖子进行交流和讨论。“饮水思源”网站是因特网的(A)功能的体现。

A BBS

B FTP

C E-Mail

D CAI

7 信息的基本容量单位是(D)。

A 字

B 字长

C 二进制位

D 字节

8 以下(D)不是通用资源定位符号(URL)的组成部分。

A 传输协议

B 主机名

C 文档名

D 用户名

9 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大多有首行缩进功能,但是有些软件中没有这个功能,如Windows系统里带的记事本和写字板中就没有。关于首行缩进或想达到首行缩进的效果,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D)。

A 在有首行缩进功能的软件中,可以新建文档后一开始就进行首行缩进设置,然后在输入文章内容

B 在有首行缩进功能的软件中,可以等全文输入完毕后统一进行首行缩进设置

C 在没有首行缩进功能的软件中可以用插入空格的方法来达到首行缩进的效果

D 在没有首行缩进功能的软件中无法达到与首行缩进同样的效果

10 一学期下来,张明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各科学习资料已经在电脑上积累了上千个电子文件,为了自己今后查找

&使用的方便,张明同学准备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请你帮助他在下列方法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A)

A 利用“资源管理器”对这些文件按不同学科、题型分类存放到相应的文件夹

B 把全部文件打印出来,然后堆放在书架上

C 创建一个文本文件,记录每个资料在计算机上所存在的路径

D 为这些文件专门建一个网站

11关于IE浏览器工具栏上的常用按钮,以下操作正确的是(B)。

A 单击“后退”可以浏览下一个页面

B 如想收藏喜欢的站点,可以通过“收藏”按钮

C 如想查看最近访问的站点,可以通过“搜索”按钮

D 单击“主页”按钮,可以使页面跳到正在浏览的网站首页

12某次数学考试满分为150分,成绩已经按列输入Excel

工作表中,现在想使用“筛选”功能,选取出分数不低于120分以及分数低于72分的学生,在“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中相应的部位(如下图)应选择或填写(按ABCDE顺序)(B)

A 大于、120、或、小于、72

B 大于或等于、12

0、或、小于、72

C 大于或等于、120、与、小于、72

D 大于、120、或、小于或等于、72

13 张老师经常投稿的杂志社因为搬迁到新的办公地点,其通讯地址、电话号码等信息发生改变,张老师要对原来存放这些通讯信息的电子表格作改动,较好的做法是(A)。

A 打开原来的电子通讯录,搜索到该杂志社的记录,修改后覆盖原有的记录

B 打开原来的电子通讯录,添加一个新的关于改杂志社的记录

C 打开原来的电子通讯录,搜索到该杂志社的记录,删除原记录

D 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电子通讯录

14 下列属于计算机感染病毒的迹象的是(D)。

A 设备有异常现象,如显示怪字符,磁盘读不出

B 在没有操作的情况下,磁盘自动读写

C 装入程序的时间比平时长,运行异常

D 以上都是

第五套

1 (B)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 时效性 B不可增值性 C 可传递、共享 D 依附性

2 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D)。

A 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

B 交通信号灯被许多行人接受,体现信息的共享性

C 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体现信息的有价值性

D 身边的信息体现了信息的不完全性

3 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C)。

A 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

B 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

C 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D 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

4 动画从表现空间上可分为(C)。

A 彩色动画

B 木偶动画

C 三维动画

D 黑白动画

5 关于计算机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病毒是由软盘表面粘有的灰尘造成的

B 病毒常隐藏在数据文件或系统中,不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

C 病毒具有传染性

D 病毒对计算机社会造成或轻或重的损害,但制造病毒的人并不构成犯罪

6 关于获取信息的方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A 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是最好的方法

B 应根据实际情况

C 电子邮件

D 信息交流

7 从扩展名来看,以下文件属于音乐文件类型的是(A)。

A .wav

B .bmp

C .gif

D .txt

8 数字音频采样和量化过程所用的主要硬件是(D)。

A 数字编码器

B 数字解码器

C 数字到模拟转换器(D/A转换器)

D 模拟到数字转换器(A/D转换器)

9 图像的类型分为矢量型和点阵型两种,下列关于点阵图说法正确的是(C)。

A 点阵图可以制作出丰富多彩的图像,文件容量较大,对图像进行缩放和旋转时也不易失真,常用Photoshop等软件进行编辑

B 点阵图可以制作出丰富多彩的图像,文件容量相对较小,对图像进行缩放和旋转时也易失真,常用Photoshop等软件进行编辑

C 点阵图可以制作丰富多彩的图像,文件容量较大,对图像进行缩放和旋转时也易失真,常用Photoshop、画图等软件进行编辑

D 点阵图可以制作出丰富多彩的图像,文件容量较小,对图像进行缩放和旋转时也不易失真,常用Photoshop、Flash 等软件进行编辑

10 陆军同学上高中后,离开家成了一名住宿生,每个月生活的各项费用不得不自己安排,为了管理好自己的财务,陆军同学用下列哪种方案是最佳选择?(B)

A 用文字的形式把每天的收入和支出记录下来

B 用“电子表格”做一个简单的财务管理工作簿,来管理收入和支出

C 不做计划,不做管理,花到哪里是哪里

D 把每个月的收入平均分摊到每一天,每天花完

11在WWW上浏览和下载信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网页上的信息只能以网页形式( .htm)另存到本地硬盘

B 必须用专门的网络下载软件才能下载网上的共享软件

C 指向网页上的图片,单击鼠标右键可以将图片另存到本地硬盘

D 不能脱机浏览网上下载的信息

12 图像处理软件是用来对图像进行各种编辑的,下列各选项描述不正确的是(D)。

A 用Photoshop,可以通过调整图像的不透明度来产生图像的淡化效果

B 用Photoshop,可以通过椭圆选择工具从原图像中裁剪出椭圆形图像来

C 用画图或Photoshop,都可以对图像进行旋转编辑

D 在画图软件中,可以通过任意形状裁剪工具从原图像中裁剪出椭圆形图像来

13 钱会计要统计公司各部门分工资总额,做了以下工作:

①按员工姓名顺序,建立了包含工号、姓名、部门、工资等字段的Excel工作表,并输入了所有员工的信息

②选定相关的数据区域

③通过数据“分类汇总”功能统计出各部门的工资总额

④按部门递减的顺序

这些工作的正确顺序是(C)。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④③

D ③①②④

14某同学的计算机在上网时感染了计算机病毒,为了保证以后不感染病毒,不合理的做法是(B)。

A 不使用来历不明的光盘、软盘

B 从此不在上网

C 经常使用最新杀毒软件检查

D 不轻易打开陌生人的电子邮件

第六套

1、下列叙述中,其中(D)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B、信息具有时效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2、现代的电子计算机都是采用冯.诺依曼原理,该原理的核心是(C)

A、采用输入设备

B、采用高速电子元件

C、存储程序与程

序控制 D、使用高级语言

3、关于信息技术的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自从有了广播、电视后就有了信息技术

B、自从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

C、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D、信息技术是最近发明的技术

4、文件传输协议的简称是(B)

A、TCP

B、FTP

C、MNTP

D、UDP

5、Word属于(B)

A、系统软件

B、字处理软件

C、信息管理软件

D、图形软件

6、下列不属于多媒体信息的是(D)

A、影像、动画

B、文字、图形

C、音频、视频

D、声卡、光盘

7、以下行为中,不恰当的是(C)

A、安装正版软件

B、购买正版CD

C、未征得同意私自使用他人资源

D、参加反盗版公益活动

8、下列不属于采集信息工具的是(B )

A、扫描仪

B、电视机

C、摄像机

D、照相机

9、利用图像编辑软件可以对图像进行各种编辑,下列各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C)

中学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大全)

初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能描述信息的主要特征及信息技术包含的基本内容。 1、什么是信息 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2、信息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共享性、传递性、依附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与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信息有关的技术。 4、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 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方法;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的历史 人类在发展中,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它们是: 1语言的形成,2文字的产生,3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 4电报、电话、无线广播、电视的发明,5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1、有效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为: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多渠道获取信息→保存信息 2、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1)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获取信息 (2)通过媒体(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网络等)获取信息 (3) 通过事物本身获取信息 3、常用的信息采集工具 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机、计算机(利用多种软件工具,把来自光盘、网络、数码设备等多种类型的信息采集到计算机中) 4、保存信息 计算机一般以文件的形式存储信息,不同的文件格式存储不同类型的信息。 常用的文件格式及其特点

山东省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真题

山东省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真题 1-5(2015 版) 单选题 1、下列文件中可以用 Windows 附件中的画图软件编辑的是( )。 A 、齐鲁文化 .pdf B 、花季护航 .exe C 、魅力山东 .bmp D 、我的祖国 .wav 2、要想将报纸上的文章录入到电脑里,手工录入比较慢,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来完成:扫描→识 别→编辑,这三个步骤分别需要使用哪些硬件和软件? A 、扫描仪、尚书 OCR 、记事本 B 、数码相机、尚书 OCR 、Excel C 、扫描仪、金山快译、 Word D 、数码相机、金山快译、记事本 3、下列有关文件与文件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文件夹下的两个文件允许重名 B 、可以新建文件而不能新建文件夹 C 、不同文件夹下的两个文件允许重名 D 、可以新建文件夹而不能新建文件 4、网上购物已成为一种时尚,以下不是专业电子商务网站的是( ) A 、腾讯拍拍 B 、当当网 C 、淘宝网 D 、新华网 5、下列属于压缩软件的是( ) A 、暴风影音 B 、Winzip C 、迅雷 D 、千千静听 6、上网时需要使用许多密码,下列关于密码的设置方法中不安全的是( ) A 用自己的生日、电话号码作为密码 B 、用无规律的大小写字母、数字组成密码 C 、密码使用一段时间后重新设置 D 、如果没有限制,密码的长度不能太短 7、下列不属于多媒体信息的是( ) A 音频、视频 B 、磁带、光盘 C 、文字、图形 8、计算机感染病毒后,肯定不能清除病毒的措施是( A 、升级杀毒软件并运行 B 、强行关闭计算机 C 、找出病毒文件并删除 D 、格式化整个硬盘 9、学校举办班级网页评比,同学们的作品不适合存放在 ( A 、光盘 B 、MP4 C 、内存 D 、移动硬盘 10、2010年 1月 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 告显示,我国网民的年龄颁如下所示: 若用 E x c e l 图表来体现各年龄段网民的比例,应选择的图表类型是( )。 D 、影像、动画 ) )中上交 2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必修部分) 第一章绪言 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1、什么是信息(A、不用背,但要了解) 1)、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对信息的三种典型的定义。 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2、信息的主要特征(B、给出问题能分析出是信息的哪个特征,能区分载体和信息) 普遍性:信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依附性:一方面,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是,载体并不是信息;另一方面,相同的信息也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但其内容并不因记录手段或物质载体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共享性:是指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共享过程中,信息本身不会有损失,这与物质和能源有着本质的不同。 价值性:信息与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之一,因此总是有价值的,信息的价值大小因人而异。时效性:信息不能及时利用可能会贬值或者毫无价值,这就是信息的时效性。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1、什么是信息技术(A、重点了解画线内容)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本质上说,它的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其中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2、信息技术的发展(A、了解五次革命标志,知道发展方向) 五次革命及其意义: 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使人类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最终使人与动物彻底区分开来。语言揭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是信息表达和交流手段的一次关键性革命,大大提高了信息表达的质量和利用效率。 文字的发明:用文字记载信息,增加了交流信息的手段,突破了原来时空方面的限制,延长了信息的寿命,使人类可以跨时间和地域传递、交流信息。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近代文明奠定了基础,是信息存储和传播手段的一次重要革命。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使人类的信息交流迈进了一个新纪元,是信息存储和传播手段的又一次革命。 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是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手段的一次革命,使信息数字化成为可能,信息产业应运而生。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第五次信息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 现代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个性化。 第二章信息获取 信息获取的过程:需求确定→来源确定→方法确定→价值判断 一、信息需求的确定 1、信息需求的含义: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即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二是所需信息的载体形式,如文本、图、声音、视频等。 2、常见信息类型的作用和效果:文本提供“事实材料”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客观依据;文本中的观点

初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情况

初息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能描述信息的主要特征及信息技术包含的基本容。 1、什么是信息 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2、信息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共享性、传递性、依附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与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信息有关的技术。 4、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 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方法;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的历史 人类在发展中,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它们是: 1语言的形成,2文字的产生,3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 4电报、、无线广播、电视的发明,5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1、有效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为: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多渠道获取信息→保存信息 2、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1)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获取信息 (2)通过媒体(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网络等)获取信息 (3) 通过事物本身获取信息 3、常用的信息采集工具 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机、计算机(利用多种软件工具,把来自光盘、网络、数码设备等多种类型的信息采集到计算机中) 4、保存信息 计算机一般以文件的形式存储信息,不同的文件格式存储不同类型的信息。 常用的文件格式及其特点 类型存储格式特点及适用围 文字 .txt 纯文本文件,不携带任何文字修饰控制格 式,一般字处理软件都能打开。 .doc Word文档。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生成的文件格式,用 于网页制作。 .pdf Adobe系统公司开发的一种便携式文档格 式。

2018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总复习资料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资料 必修知识梳理 主题1 信息获取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概念:信息无处不在。 2、信息的基本特征: ?载体依附性:甲骨文、信号灯、交通图标等。 ?价值性:体现在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么精神领域的需求,如学习资料、娱乐信息等,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如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使用。 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感觉剥夺实验 ?时效性:交通信息、股市信息、天气预报、会议通知、求职报名、市场动态等。 ?共享性:新闻、网络资源等。 ?其他: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性、可增值性、不完整性(如盲人摸象) 3、信息的基本容量单位是字节(Byte ):1字节(Byte)=8位(bit)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史 1、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 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人类历史上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它的人性化——越来越符合人的需求和使用习惯。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DOS:磁盘操作系统 GUI:图形用户界面 新的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如,3D游戏、电子宠物、三维全景图片、虚拟实验、军事模拟练习、建筑模拟设计等。 ?语音技术——包括语音识别技术ASP(语音到文字的转换)和语音合成技术TTS(文字到语音的转换)。 ?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方面,如Office小助手、搜索引擎中的“机器人” 或“蜘蛛”程序。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多功能的个性化手机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简称性价比):性价比=性能/价格 补充:电子商务(简称EC);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 三、信息的获取过程 1、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 ?直接获取信息(相对而言,获得的信息最可靠):如,实践活动,包括参加社会劳动、参与科学实验;参观活动。

高一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

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概念的几种说法 (1)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2)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3)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信息。(学会区分信息(内容)和载体(物体)) (4)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2、信息的传播过程: 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 (信源)(信息传递)(信宿) 3、信息的载体形式: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符号、视频、动画等 4、信息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实例分析信息的特征) 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 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③时效性: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人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 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 ⑥可处理性(可增值性):玉不琢,不成器。孟浩然的诗词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 ⑦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 5、什么是信息技术(英文缩写:IT) 信息技术包括四个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核心与支柱)、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传感技术。 6、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先后顺序 ①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②文字的创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③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 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⑤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7、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试题

信息技术会考必修部分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及其特征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B)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D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共享性 3、下列叙述中,其中( D )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A )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转换性 5、( B )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时效性B.不可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D.依附性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 D ) 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独享性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C )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 8、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B)。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信息不能分享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 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 B )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11、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D) A:价值性 B:可伪性 C:具有可传递性D:具有失效性 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 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 13、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 C )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C:可以增值的 D:具有实效性 14、武王伐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现代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这说明信息具有(C)特征。 A、可传递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的可转换 性D、价值性 15、某次语文测验成绩已经按学号顺序录入到Excel表中,对语文成结在100 分以上的学生筛选,得出相应的名单,这体现了信息的(B). A、可以共享的 B、可以增值的 C、需依附一定载体 D、具有时效性

2020年整理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提纲.pdf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象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p2)信息的发出方(信源)-----信息的接收方(信宿) 对信息认识三种典型观点 ?信息学奠基人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也就是说,人们是通过信息,来加深对事物本质属性的了解和认识。 ?控制论奠基人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2、信息的基本特征:包括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依附性、传递性、可处理性、真伪性(空城计)(p2) 3、信息技术(简称IT):包括计算机技术(核心)、微电子技术(基础)、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处理的核心。(p4) 4、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人类社会共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1)语言的产生与应用(2)文字的创造和使用(3)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4)电话、电报、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5)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p5) 容量单位换算 1TB= 1024 GB 1GB=1024 MB 1MB=1024KB 1KB=1024 B 字节 1B=8bit 位 1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 IP v4由32位4组二进制数组成,如http://218.5.5.242:9013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 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p8) (1)确定信息需求(2)确定信息来源(3)采集信息(4)保存信息 2、常见的信息存储格式(p82) (1)文本:.doc; .wps ; .txt ; .pdf

山西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带答案)

山西省2012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 1.[单选题1 分] 下列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B)。 A、网络化 B、规格化 C、智能化 D、虚拟现实化 2.[单选题1 分] 下列选项中,均属于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是(C ) A、键盘、显示器、打印机 B、鼠标、显示器、扫描仪 C、扫描仪、键盘、鼠标 D、磁盘、绘图机、显示器 3.[单选题1 分]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中所指的“关系”是( D ) A、各记录中的数据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B、一个库文件与另一个库文件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C、数据模型符合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式 D、数据库中各个字段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4.[单选题1 分] 计算机高级语言系统,如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属于(C )。 A、系统软件 B、操作系统 C、应用软件 D、数据库系统 5.[单选题1 分] 在计算机中存储信息时,某一图片文件的容量为5MB,等于(D)KB。 A、5000 B、50000 C、2560 D、5120 6.[单选题1 分] 以下关于病毒说法错误的是(D ) A、病毒可以自我复制,并产生各种变形 B、病毒在本质上是一种软件 C、有的病毒发作要在特定的时间 D、所有病毒对硬件都无公害 7.[单选题1 分] 图像、声音数据在计算机内部都是采用(A)代码的形式进行存储的。 A、二进制 B、八进制 C、十进制 D、十六进制 8.[单选题1 分]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D ) A、特殊的计算机部件 B、游戏软件 C、能传染的生物病毒 D、人为编制的特殊程序 9.[单选题1 分] 下列选项中,均属于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是(C )。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整理

2009高一信息技术会考考点分析 必修第一单元 二、知识点: 1、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的载体和形态 信息本身并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载体依附性) ②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可加工处理性) ③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共享性)。 ④信息具有时效性。 注意:考试的方法是给予一段文字,判断属于哪种特征。侧重与实际应用。

2、二进制、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 说明:信息技术会考是上机操作考试,学生可以利用电脑自带的计算器来完成计算。 ①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相加法 如(1101)2=1×23+1×22+0×21+1×20=8+4+0+1=13 ②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二取余法 如173D=(10101101 )B 方法如下:最后的余数从下往上取。 ③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反之,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 3、ASCII码和汉字编码 (1)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指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标准的ASCII码用一个字节中的7个位来表示,可以表示128种编码,其中数字、字母是按顺序依次排列的。 计算机在存放ASCII码时,战用一个字节(byte)(二进制8位)的右面7位,最左位“0”填充。(每个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 这里需补充的知识点有:位、字节的概念即1B(字节)=8b(位); n N个位最多可表示的信息量2 (2)汉字编码方案(GB2312、GBK、GBl8030)及观察内码 汉字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①汉字的编码有输入码、交换码、处理码、字形码。其中交换码又称为区位码。 ③用UltraEdit或WinHex工具软件观察内码时, ASCII码(英文字符)只占1个字节,汉字编码占2个字节。

初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能描述信息的主要特征及信息技术包含的基本内容。 1、什么是信息 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2、信息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共享性、传递性、依附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与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信息有关的技术。 4、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 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方法;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的历史 人类在发展中,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它们是: 1语言的形成,2文字的产生,3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4电报、电话、无线广播、电视的发明,5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1、有效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为: 确定信息需求T确定信息来源T多渠道获取信息T保存信息 2、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1)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获取信息 ⑵通过媒体(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网络等)获取信息 (3)通过事物本身获取信息 3、常用的信息采集工具 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机、计算机(利用多种软件工具,把来自光盘、网络、数码设备等多种类型的信息采集到计算机中) 4、保存信息 计算机一般以文件的形式存储信息,不同的文件格式存储不同类型的信息。 常用的文件格式及其特点

高二信息技术会考选择题

【第1题】 同学聚会时所拍摄的大量照片、视频等文件经过筹委会的后期处理,需要分发给各地的同学。下列几种方式中最便捷的是( ) A、U盘 B、电子邮件 C、云盘 D、光盘 本题答案:C 【第2题】 现在很多智能手机提供了语音输入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了汉字输入的速度。语音输入法主要运用的技术是( ) A、机器翻译 B、多媒体 C、模式识别 D、专家系统 本题答案:C 【第3题】 外出旅游时,智能导游软件能够感知游客所处位置,自动进行景点的语音讲解(如下图所示)。该软件使用的卫星定位系统是

( ) A、3G B、4G C、GPS D、GPRS 本题答案:C 【第4题】 网上购物过程中,经常会看到“看了此商品的会员通常还看了…”、“买了此商品的会员通常还买了…”。这些信息既方便了顾客购物选择,又为商家赢得了更多的利润。这里采用的技术是( ) A、联机分析处理 B、智能代理 C、智能机器人 D、数据挖掘 本题答案:D

【第5题】 安装ETC苏通卡的车辆,在通过高速收费站时无需停车即可自动扣费(如下图所示)。该服务需要一个电子标签作为车辆的身份标识。这里采用的典型技术是 ( ) A、物联网 B、蓝牙 C、红外线 D、因特网 本题答案:A 【第6题】 下列关于云计算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和应用共享 B、云计算是一种分布式计算 C、提供了较为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 D、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较高 本题答案:D

【第7题】 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称为( ) A、3D打印 B、喷墨打印 C、激光打印 D、电脑辅助设计(CAD) 本题答案:A 【第8题】 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因特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 B、因特网资源丰富,包罗万象,需要的信息均能在网上找到 C、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高性能、低成本的发展趋势推动了因特网走进千家万户 D、因特网应用逐步渗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 本题答案:B 【第9题】 下列关于大数据(Big data)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数据体量巨大 B、数据类型繁多

2017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提纲考点解析

2013年泉州现代中学《信息技术》学业基础会考考点解析 __班__号姓名_____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考点解析】 一、信息获取 (一)信息的基本概念 1、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信息本身并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当代社会的三大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 2、基本特征: (1)载体依附性:任何信息都要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如报纸与新闻内容。 (2)价值性:可分为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的价值,如阅读可使人愉悦。 (3)时效性:股票信息、天气预报、交通信息往往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4)共享性:同一信息可以有多个接收者,如网络信息等。 3、载体表现形式: 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1、概念: 信息技术(即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应用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2、发展历程: (1)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2)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3)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5)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3、发展趋势: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4、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学习软件、手机的使用、MP3的使用等。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试题必修部分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试题必修部分 选择题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及其特征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B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D A.价值型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 3.下列叙述中,其中 D 是错误的 .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A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可转换性 5. B 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时效性 B.不可能增值 C.可传递、共享 D.依附性 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 D A.载体依附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独享性 ; 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C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8.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B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 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信息不能分享 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 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是 B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 11.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 D A.价值性 B.可伪性 C.具有可传递性 D.具有时效性 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 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 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 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 13.将几幅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幅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 C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C.可以增值的 D.具有时效性 14.武王伐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

高二信息技术会考练习试题及答案

高二信息技术会考练习试题及答案(4) 发表日期:2005年3月28日【字体:大中小】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5大题,共10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Windows98文件名命名规则,哪种讲法是正确的() A、文件主名部分最多不超过8个字符 B、文件名中不能出现空格 C、文件主名可以用1至256个字符 D、汉字不能作文件名2.下面属于图形文件扩展名的是() A、BAT B、EXE C、BMP D、TXT 3.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入设备的是() A、磁盘存储器 B、键盘 C、音箱 D、打印机 4.关于“回收站”叙述正确的是() A、暂存所有被删除的对象 B、回收站的内容不可以恢复 C、回收站后属于内存的一块区域 D、回收站的内容不占用硬盘空间 5.下列地址中,不是E-MAIL信箱地址的是() A、cgl@https://www.doczj.com/doc/3817724260.html, B、cgl@https://www.doczj.com/doc/3817724260.html, C、https://www.doczj.com/doc/3817724260.html, D、cgl@https://www.doczj.com/doc/3817724260.html, 6.第四代电子计算机使用的主要器件是() A、晶体管 B、电子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7.WINDOWS文件的属性可以设置为() A、只读、隐藏、存档 B、只读、文档、系统 C、只读、系统、共享 D、与DOS的文件属性相同 8.下列关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中国最早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 B、信息高速公路概念是美国最早提出 C、因特网不属于信息高速公路的范筹 D、信息高速公路即带宽大的通信线路 9.下面的IP地址,正确的是() A、123.32.0.258 B、145,42,15,50 C、168.12.123.11 D、142;54;23;123 10.十进制数10转换为二进制为() A、1000 B、1001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总复习各知识点精华

第一课时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10分) 一.信息 1、信息与信息载体的概念与区别 ①信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如:书本上的知识、报刊上的新闻内容 ②信息载体: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只是东西不表示内容)。 如:书本、图片、存有数据的U 盘。 (注意:一张画报、一张光盘本身不是信息,但它所蕴含的内容是信息。各门学科知识、指挥交 通红绿灯信号也是信息。) 2.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信息、物质和能源。 3.六大高科技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海洋)技术。 4.知识经济: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或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具有全球一体化的特征。信息网络成为新经济的基础设施与基本环境。 二.信息技术基础 1.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采集)、传递、处理和使用等方面的技术。 2.信息技术发展的三大基础: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3.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集成电路技术。其中微电子技术也是信息技术的最根本基础。 4.集成电路标志性产品是:CPU (中央处理器),是微机的核心部件,即运算器和控制器的集 合体。 CPU 可直接访问内存,但只能进行二进制数(0和1)的运算。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时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美国生产的ENIAC ,主要元件是电子管,现在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5.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网络。通过网络可以传递信息、共享资源。 6.计算机的主要特点: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和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 其主要原理是:一是可以储存信息,二是进行程序操作。 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一台较完善的微型计算机主要由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等组成。 但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而硬件系统主要由五大部件组成。 运算器 个人计算机的档次是按照CPU 型号来划分的 控制器 如:P-4 2.1GHZ 表示奔腾Ⅳ代2.1GHZ 主频 只读存储器(ROM):停电后保存的信息不会丢失。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一般说的计算机内存就是它,它保存 硬件系统 存储器 着计算机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但停电后信息全部丢失。 外存:硬盘、光盘、软盘(1.44MB)、U 盘等。第一个硬盘的盘符是C :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键盘能将输入的字符转换 为二进制信息传送给计算机。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右击桌面/属性→显示属性对话框/设置/ 分辨率(如800*600)越高,图片越逼真,桌面上的图标和文字会变小) 冯.诺依曼计算机基本结构: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构成。 (中央处理器) 内存

最新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试题必修部分精编版

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试题必修部分精 编版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试题必修部分 选择题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及其特征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 3、下列叙述中,其中()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6

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 D.可转换性 5、()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时效性B.不可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 D.依附性 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 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 D.独享性 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 D.必要性 8、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6

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 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信息不能分享 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 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 )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11、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 ) A:价值性 B:可伪性 C:具有可传递性 D:具有失效性 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6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详解.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详解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单元信息技术基础 1.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包含的意义。 信息的特征: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②信息是可以加工处理的 ③信息可以被存储、保留和传播。 ④信息具有传递性和共享性 ⑤信息具有时效性 2.二进制与十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正整数位)(注:在考试中可使用计算机转换) ①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相加法 如(1101)2=1×23+1×22+0×21+1×20=8+4+0+1=13 ②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二取余法 如173D=(10101101 )B 方法如下:最后的余数从下往上取。 ③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反之,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 3.ASCII码和汉字编码 ○1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使用最广的是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标准的ASCII码用一个字节中的7个位来表示,可以表示128中编码,其中数字、字母是按顺序依次排列的。(ASCII码表可参看书P6)。 ○2汉字编码:汉字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汉字的编码有输入码(智能、五笔等)、交换码、处理码、字型码。 其中交换码又称为区位码。 常见汉字编码有:GB2312(使用2个字节编码,包括一级汉字常用字和二级汉字非常用字)○3用UltraEdit工具软件观察内码时,ASCII码只占1个字节,汉字编码占2个字节。 4.声音、图像数字化(多媒体部分有详细说明) 5.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格计算机、机器人技术、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因特网2和下一代因特网,虚拟现实的实用化等。 6.知识产权 开发者设计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完成之日起就受到法律的保护。作为软件的使用者,应树立法制观念,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自觉使用正版软件,抵制盗版及未授权的软件。7.信息的安全和保护 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危害信息安全的最大隐患,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第一册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基础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与信息载体的概念与区别 ①信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如:书本上的知识、报刊上的新闻内容 ②信息载体: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只是东西不表示内容) 如:书本、图片、存有数据的U盘 2、信息与社会发展 ①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信息、物质、能源。P3 ②知识经济: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或者说是“以知识 为基础的经济”P4 3、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P5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网络 P6 4、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①运算速度快②精确度高③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 P7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 1、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诞生: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 2、计算机的发展:根据组成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不同,分为四个时代——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一台较完整的微型计算机主要由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等组成。P7 input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 output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箱。(I/O) 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是微机的核心部件,即运算器和控制器的集合体 4、冯.诺依曼计算机基本结构: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构成。 5、计算机系统基本结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6、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最小单位叫比特bit,一个0或1叫一bit 字节B及KB、MB、GB的换算关系是: 1Byte=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 B=1024GB 一个中文文字或符号要占用两个字节(B),而一个英文文字或符号只占用一个字节(B) 7、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①硬件系统:主机、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 ②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系统软件与计算机的硬件直接联系,供其他软件调用和供用户使用的基础软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对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进行调度、控制、管理和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内容整理

1.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认为“信息时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2)特征—a传载性—可以传递,并且在传递中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通常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都是信息的载体,用于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的物质也 是信息的载体; b共享性 c可处理性可以通过处理增加使用价值; } d时效性; 2.常见的信息技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 3.信息的处理过程—获取;加工;表达;传播;存储;转换;使用; 4.信息科技的发展及影响—语言;文字;造纸术;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有线电报机; 电话;电视;第一台计算机; 5.信息的数字化—把各种形式的信息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的过程; 6./ 7.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 8.字符的编码—数字、英文和汉字的二进制编码;ASCII码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 在计算机中,实际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输入码—区位码、音码、形码、音形码;汉字内码;字形码—位显示和打印输出汉字而形成的汉字编码; 9.声音的编码—采样(采集模拟信号的样本)和量化(把采集到的模拟量值序列转换为一个 二进制数序列);采样频率为,量化的值用16位二进制数表示,立体双声道,每秒数据量的计算公式为44100*16*2/8=176400字节;音质CD、WAV、MP3、WMA、RA; 10.图像的编码—矢量图(无论放大、缩小或旋转都不会失真;难以表现色彩层次丰富的逼 真图像效果)和位图(会失真;三原色—红蓝绿);包含黑白两个的图像每个像素只需要用1位二进制数来表示;分辨率位800像素*600像素、用24位二进制数表示的彩色图像具有800*600*24./8个字节;位图格式BMP、TIF、GIF、JPG; 11.数据的压缩 12.- 13.冯诺依曼体系及五大逻辑部件—CPU(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ROM—只能读出不 能写入信息,断电不消失;RAM—能写入能读出,断电消失,计算机中的内存一般是指RAM;)(外存储器的存期速度较慢,断电后信息仍保存);输入、输出设备(多媒体电脑—指具有多媒体信息能力的计算机系统); 14.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配置—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应采用二进制运算;程序可以像数 据那样存放在存储器中,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执行;指令—让计算机执行某个操作的命令; 程序—为解决一个问题而设计的指令序列; 15.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a操作系统—windows、macOS、unix、linux b语言处理程序—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的翻译程序,把源程序翻译 成二进制代码的机器语言,使计算机能够识别和执行; c数据库管理系统—SQL、Oracle、DB2; \ 应用软件a办公软件—WPS、Office; b多媒体制作和播放应用软件—photoshop、premiere、flash、 realplayer、mediaplayer、authorware、director、multimedia tool book;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