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评报告表编制讲解(可编辑修改word版)

环评报告表编制讲解(可编辑修改word版)

环评报告表编制讲解(可编辑修改word版)
环评报告表编制讲解(可编辑修改word版)

环评报告表编制要点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1项目概况

可能存在的问题:项目组成不明确、生产装置不配套、项目性质不明确、与附件的建设内容不符等。

例子:

房地产项目要说明用途、居住人数,医院的床位数等;

某机械项目中的电磁辐射问题;

1.2项目地理位置及周围概况

可能存在的问题:

技改扩建项目应明没明确本项目的周围的情况及整个厂的周围情况。

1.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要求:简述依托单位已建、在建项目概况(含公用工程),汇总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现状及现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总结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明确以新带老内容。

(1)原厂址扩建或技改的

重点是污染现状及存在问题,应尽可能提供实测数据。应说明现有项目环评及环保验收情况。应明确是否在厂内预留地上建设?要不要新增土地?

(2)租用其它企业的

应介绍该企业的基本情况、公用工程及污染治理设施有无共用的。

(3)存在的问题

改扩建项目的工程概况阐述不清,现有项目环评及批复情况不交代。没有给出新、老厂址分布的位置图或扩建项目与现有项目的相对位置图。

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简述社会环境简况(要注意时间)描述经批准的区域(城市、开发区、工业集中区、镇区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点和环保规划要点。

在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内建设的项目,应说明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含排水体制)、固废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现状;

3.环境质量状况

3.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编制要求”中规定:“利用有效的资料阐述与本项目有关的各环境要素环境质量现状,并须提供相应的监测资料,说明资料的来源,┄无资料可供利用时,须进行实测”。

主要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没有做到,监测数据来源不清,没有出处,甚至有的引用不相干地区的数

据(如引用县城的、市区的,而不是本项目所在地的),“张冠李带”。

某注塑模具扩建项目,没有当地说明水环境及声环境质量现状是否达标;某项目没有水质监测数据(监测数据还要注意时效问题),却给出“达标”的评价;

※超标原因分析要合理(如某项目 PM10 超标说成是农民烧大灶)。数据的合理性,如因受施工影响、监测方法影响的数据就不能用。

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 保护目标。应指水源地、居民点、学校、医院、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生态等敏感区等,要以图、表形式给出,明确距离、方位。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

主要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环境功能不明确,特别是声环境功能类别,环境空气有的提到执行三级标准,要有依据。

★保护目标应以图、表形式给出具体的保护对象 ----- 经常是保护目标与环境功能类别、应执行的标准混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功能区划和“重点保护目标”不能

等同。

4评价适用标准

列出评价区域水、气、声环境功能类别及相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若国内无标准可参照国外标准;如废水实行区域集中处理,须列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主要存在的问题:

不给出具体标准限值、不全、用错。如:大气只给日均浓度值,不给小时浓度(也有搞错的);某项目缺酸雾厂界标准、某浸漆生产线项目烘干房废气没有给出污染物排放

速率;没有给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与《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经常搞错。

5工程分析

5.1排污环节

①生产装置排污环节

“编制要求”中明确要求:列出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绘制带产污环节的生产工艺流程框图,阐述生产工艺流程,说明并图示主要原辅料投加点和投加方式、主要中间产物、副产品及产品产生点、污染物产生环节(按废水、废气、固废、噪声分别编号)、物料回收或循环环节。

注意:工艺流程要给出从原料到产品的全过程,特别是与“三废”排放有关的环节。委

外加工的部分(如某五金加工项目的表面处理),建议在流程图上用虚框表示。

要明确给出工艺流程图的目的,不是所有项目都要给工艺流程图的,如房地产、公路等就不需要。某医院项目给出病人就诊流程不合适,不能反映排污环节。

②公用工程排污环节

主要是供热(锅炉、导热油炉燃煤量估算)、给排水(看水平衡图)和贮运系统(装卸和罐区的无组织排放),其它还有制冷剂、用氨制氢、船舶废水等。

5.2污染因子的确定

①从原材料消耗上确定 ----- 必需收集原材料的名称、规格、组份、理化性质等;镀液、清洗液、油漆的组份等。机械加工项目特别要关注油漆、涂料中的有机溶剂。

②从反应方程式上确定 ---- 反应生成物、付产物、过量反应物等。

例子:

如某五金加工项目,老厂建有锅炉(为生活用的),新厂区不建锅炉,但职工达 2000 人,职工生活用汽怎么解决没有交代。

某高档袜子项目生产过程有毛纤尘产生(一般是采取车间设通风过滤设施予以除尘集尘的),流程图上应标出其排污环节;“定型”可能要使用蒸汽或导热油炉,该工段可能有废气排放。

某汽车项目,新、老项目的生产工艺是一样的,但老项目有生产废水外排,而新项

目却无生产废水,原因没有说明;

某金属制品项目的酸雾吸收液没有给出去向。

某机械项目认为没有大气污染问题,但从设备表中看有抛丸机,应该是用来除锈的,这里应有粉尘排放;有“磨平毛刺”工序,也应分析是否有粉尘排放?涂油防锈过程中有无油雾产生?对高频淬火机存在电磁辐射问题应说明其功率、辐射强度等。

某彩钢板项目污染因子应是二甲苯。

某轴承项目的废油经过滤后回用,不外排。但还是会有少量废油渣的。

可能存在的问题:

不能明确给出有几个废气、废水排口;

排放方式及排放速率常被忽视--废气较突出,关系到评价预测模型选择、不能以年均值代替排放速率;

数据前后不一致;只考虑常规污染因子,没有给出特征污染因子;用标准来推算的(如某养猪场废气源强)等。废乳化液常被忽视;不能混在废水中处理。

某家具项目排气筒设置没有交代清楚,如:喷漆废气、烘干废气究竟是合排还是各自排放?三套除尘装置的尾气究竟是合排还是各自排放?

某纺织项目位于开发区,废水暂时是自行处理达标排放,但废水排口位置没交代清楚,不明确与规划的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口是否同一个?

某项目有喷塑作业,产生粉尘采用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回用。但报告表却认为该过程中粉尘排放。实际上除尘后还应有尾气排放,有除尘器除尘效率问题,应明确尾气排放方式、排放高度及否达标等。

技改项目

① 技改前后产品产量及生产工艺变化,是新增生产线还是扩大生产能力?设备更新和淘汰,生产工艺的差别。

②技改前后“三废”排放及治理措施的变化,排气筒个数是否增加,排放源强是否变化;污水处理站是否要扩建。

③ 公用工程前后变化情况。特别和本项目有关的,有依托关系的。包括给排水、供热、储运、治理措施等那些用现有的,能力如何;那些是新建的、扩建的?锅炉能力与燃料增加问题。

例子:某码头项目现有锅炉(且没有脱硫,烟气不达标),扩建后锅炉是否要增加负荷?烟气污染物是否增加?能否达标?均没有说明。

④ 分析老厂存在的环境问题。从达标排放、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综合利用等各个

方面分析,如有实测数据最好。

⑤“以新带老”措施内容(或逐步实施计划)是否明确(专项分析中介绍)。报告表中“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应包括本企业和所在地的。

5.3污染治理措施

要求:治理措施是否明确、治理措施是否可行、“以新带老”措施及新老污染治理设施的关系是否交代清楚。

废气处理应按排气筒逐一给出措施;废气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废水排口设置及废水接管处理的可行性;危废处置要有具体接收单位;应列表给出具体降噪措施及降噪效果。

实行区域集中供热和污水集中处理,须阐述集中供热设施和污水处理工程及其配套工程概况,附相应协议;如环保基础设施为拟建或在建,应明确其建设进度与建设项目的同步性。

存在的问题

(1)治理措施不明确,没有按各污染源给出治理措施。

(2)治理措施可行性没有分析。

(3)“以新带老”措施、与现有污染治理设施的关系没有交代清楚。现有项目治理设施运行状况尽可能用验收数据说明。

(4)其它: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可达一级标准;含重金属废水应严禁稀释处理、稀释排放。

例子:高档袜子项目主要的环境问题应该是噪声,应给出噪声设备的台数、列表给出降噪措施及降噪效果。

某客车项目,车身生产过程有含镍(一类污染物)废水排放,但不明确是否采取单独处理做到车间排口达标。从废水污染源表中看,似乎是与其它废水混合(混合水的镍含量为 5mg/l)。磷化渣(危险废物,编号 HW17)处置去向不落实,前后不一致(有安全填埋的、有送带周边水泥厂作为辅料使用的)。

某金属制品项目废水经过处理后回用,不外排。但没有说明具体做什么用。废酸只写“委托有资质单位”,没有说明具体单位。没有给出酸雾吸收液去向。

某钢管加工项目现状厂界噪声超标,扩建后能达标吗?应给出具体的措施。某项目施工期废水只简单提“不可任意排放”,应提出收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6影响评价

(1)达标排放不等于对环境没有影响,“编制要求”中规定:“必要时进行定量预测,须估算卫生防护距离并图示,明确对周边敏感目标的影响,说明是否会有扰民现象发生”。建议大气计算最大落地浓度及出现距离(某些项目不做预测就不能说明问题,如商品住宅小区项目),应给出用于预测的污染源参数,如源高、口径等。

(2)卫生防护距离要计算,源强确定要合理。合理引用某些行业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某汽车项目,新、老项目均无组织排放有机废气,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但报告表没有给出。

(3)噪声影响应做预测,明确对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应给出用于预测的污染源参数。如某项目中提到“综合考虑屏障的隔声降噪效果”,应明确具体是那些“屏障”及降噪效果,给出用于计算的噪声源强值,否则预测无依据。

某钢管项目现状厂界噪声超标的,且项目扩建后必加重超标程度。应说明新增的噪声设备多少?有什么措施能实现厂界噪声达标?应列表给出具体降噪措施及降噪效果(包括老噪声源),并重新计算,是否能达标。

(4)位于市区的房地产项目要关注施工期影响,取弃土的去向、施工噪声问题、如何确保不扰民等均应量化分析。

(5)房地产项目的环境影响应是双向的,应关注周边企业、交通噪声对它的影响

(详见专项点评)。

7风险评价---按导则要求做(报告表不要求)

(1)应进行环境敏感点和风险源项排查,给出了风险事故排放源强及排放参数,

明确对环境敏感点影响程度及影响持续时间。

(2)风险防范措施、应急预案等应该侧重从环境影响角度考虑,安全方面不要太多,但要具体、要落实(有的报告书根本没有针对性,如罐区项目的风险大讲“生产装置的”)。

(3)对风险是否属可接受水平的判断也应侧重从环境影响角度考虑,影响范围大

的未必就不可接受。

8图件

能反映周边情况的位置图、区域规划图(污水厂、排水口及热电厂等位置,必要时应有管网图)、重点保护目标图、水系图、环境监测点位图等。图表要规范,比例尺要

恰当,不要用数字比例尺。

主要问题:图件普遍不规范、较粗糙,厂平图中新老装置分不清,提供的环境信息不

能满足环评要求。

9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

9.1工程分析

(1)排污环节

污染源来自二个方面---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

①生产装置排污环节 ----- 通过绘制工艺流程图进行,辅以简要文字说明。

注意:A.工艺流程要给出从原料到产品的全过程,特别是与“三废”排放有关的

环节。说明并图示主要原辅料投加点和投加方式、主要中间产物、副产品及产品产生点、污

染物产生环节(按废水、废气、固废、噪声分别编号)、物料回收或循环环节(特别是

各类溶剂,医药化工项目)。建议工艺流程图和物料平衡图分开,突出“流程”、排污环节。

B.工程分析忌照抄“可研报告”,不要写成“操作规程”,要自己先搞懂,要让人看懂。

C.要善于自已思考、捕捉,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特别是特征污染因子。典型的如:

各类加热的热源,不能只想锅炉(机械项目的加热炉、熔化炉等);含有机溶剂的物料

干燥(表面处理);精细化工生产中的不凝气(溶剂回收尾气);

②公用工程排污环节 -------- 主要是供热(锅炉、导热油炉)、给排水(循环水、软水制备)和贮运系统(装卸和罐区的无组织排放)。其它还有制冷剂、用氨制氢、船舶废水等。

③其它 --- 某矿山开采项目不关注地面沉降及可能带来的生态影响,供水项目不关注水

源地的安全等。

(2)污染因子的确定 ------- 特征污染因子(特别是有机毒物、重金属)不能漏。

建议:

A、从原材料消耗上确定 ----- 必需收集原材料的名称、规格、组份、理化性质等;镀液、清洗液、油漆的组份等。

B、从反应方程式上确定 ---- 反应生成物、付产物、过量反应物等。

C、汽车拆解和废线路板回收处置项目要考虑重金属污染。

(3)污染源强核算------- 做好几个平衡。物料、元素(重要元素,特别是和三废有关的)、蒸汽、水平衡。要明确做平衡的目的,不是为平衡而平衡。

A、物料平衡------- 确定进入“三废”的污染物量,要回答:投入量、进产品的量、进废气废水和废渣的量、回收的量,并和“三废”排放量一致。以表、图形式给出,建议做到进治理设施前。

B、水平衡 ------ 确定废水量,要考虑蒸汽水、反应生成水、原料带入水(原料规格)。要做工艺水平衡、全厂水平衡和采取节水措施后的水平衡。

C、类比分析,建议尽可能采用理论计算与类比数据二者结合,但类比数据要进行判别,简单地采用监测数据核定源强也不合适。

某项目物料平衡放在污染源之后,能说明什?如某项目物料平衡与污染源强脱节,数据随意性大;某项目特征物质平衡太简单,就是投入、产出。

如某玻纤厂的 SO

2排放量;不脱硫的锅炉烟气 SO

2

浓度比燃轻柴油的导热油炉烟

气还低。

某项目浸漆后烘干过程采用柴油作为燃料,燃烧烟气通过 15 米排气筒排放。应说明燃料含硫量、烘干作业时间小时数,合理估算污染物排放速率。

(4)污染源强及排放方式

要求:明确给出排放口个数、排水体制及外排的废水量,进行达标评价(搞清“源强”与“排放量”的区别)。

可能存在的问题:

A、不能明确给出有几个废气、废水排口(如:常州永和项目的废气);

排放方式及排放速率常被忽视 ---------- 废气较突出,关系到评价预测模型选择、不能以年均值代替排放速率。

B、数据前后不一致;废水污染物源强只有 COD,没有具体的污染物含量(关系到治理方案)等。

(5)技改项目要回答好

①技改前后产品产量变化,设备更新和淘汰,生产工艺的差别。

②“三废”排放及治理措施的变化。要明确,不能含糊,能用表的尽量用表。

③公用工程前后变化情况。特别和本项目有关的,有依托关系的。包括给排水、供热、储运、治理措施等那些用现有的,能力如何;那些是新建的、扩建的?

④分析老厂存在的环境问题,明确“以新带老”措施内容(或逐步实施计划)。从

达标排放、治理设施运行等各个方面分析。

可从污染治理、运行情况、是否达标、工艺设备是否先进、环境管理、综合利用等方面找问题。如现状污染源有超标的要找原因,如有实测数据最好。

和本项目有关的要细化、关系不大的可从简。

例子:某罐区扩建项目重点是罐区,应明确本扩建项目仅仅是罐区改扩建,不涉及生

产装置及码头。应列表给出扩建前后罐区的变化(包括储罐的数量及类型、布局、储运能力、公用工程、排污状况等),厂平图上应突出本扩建项目涉及的区域,并细化。但报告书对罐区甚少,相反其它装置的工艺流程等写的很多等。

⑤对“在建项目”的介绍不要按新项目的写法,不要照抄原环评报告书的内容。我认为重要的是要阐述清楚以下问题:产品方案、主要原辅料、公用工程、“三废”及拟采取的措施等,并说明该项目何时通过环评的?何时建设?预计何时建成?环评批复要求及执行情况也应作适当说明。现有项目的污染源及采取的措施,文字叙述少一些,不要照抄原环评报告的。要进行达标评价,提供环保验收数据。

9.2污染治理措施

要求:治理措施是否明确、治理措施是否可行、“以新带老”措施及新老污染治理设

施的关系是否交代清楚。

主要存在的问题: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可靠性论证不足,有的仅仅是“措施的罗列”,有的连“去除效率”都没有给出,大多没做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

(1)具体评价要求

A.废气:应从去除原理、处理工艺流程等论证效率是否能达到,还应注意二次污

染问题、排放高度合理性等。最好能给出成功的工程实例。

①燃烧废气---除尘脱硫措施、效率论证。

②工艺废气---应结合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如:苯、二甲苯等是不溶于水的,简单采用水吸收则不可行。采用吸附处理的要明确吸附剂更换周期及去向、监控措施等;要分析各种回收装置的回收率及尾气达标排放的可达性,要给出工艺参数(如有的用水冷凝效率差,应用冷冻水)和必要的处理工艺(回收)流程。例子:

大型客车车身项目,喷漆废气采用“水旋式喷漆洗涤装置”处理,尾气中二甲苯能否实现达标排放没有论述到位;且物料平衡与废气源强表不一致(物料平衡中该装置对二甲苯没有去除效率,而废气源强表中则有去除效率)。

含氟废气采用燃烧法处理,实际上燃烧是不能除氟的,它仅仅是将氟化物变成氟化氢,再经过洗涤除氟的,氟的去除效率取决于洗涤效率,讲“热氧化可以达 99%的处理效率” 的提法是错误的。

某项目提到硫磺回收装置的尾气送锅炉焚烧处理,这种提法不对,S 是烧不掉的,

最终是 SO

,仍是污染物!某化工项目废气中含二氯乙烷、甲醇等多种污染物,采用水

2

吸收,处理效率为 85%,这 85%的效率是指那个污染物没有交代。

B.废水:分厂内处理、进区域污水处理厂、含重金属废水。

①厂内处理的 ----- 要针对废水性质、水量进行分析论证达标的可行性、可靠性,包括处理能力、处理工艺流程、分级效率、污泥出路、费用等。

②进区域污水厂的 ----- 也是要从水质(特别是特征污染物)、水量进行分析论证接管可行性---大多数报告书只从水量分析,水质也只讲 COD 等常规因子,应关心特征污染物。要介绍区域污水厂服务对象、处理工艺、生产生活污水比例、管网建设、运行现况或建设时间进度。

③含重金属废水:要体现“分类收集、分质处理、车间排口达标排放”的原则,严禁稀释处理、稀释排放。

C.噪声:应列表给出具体降噪措施及降噪效果。注意降噪措施的合理性 ---- 如冷却塔用隔声罩、降噪达 40 分贝、同样措施降噪效果不一样等等。

D.固废:大多不落实,只写“有资质的单位”(如:漆包线项目),提供的协议不符、不全等。

(2)新、老污染治理设施的关系要明确现有项目的污染源及采取的措施,不要照抄原环评报告的。要进行达标评价,提供环保验收数据。扩建项目污染控制措施可行性论证,最好能结合现有项目环保验收监测数据进行评价,才更有说服力。

(3)“以新带老”治理措施如:某项目现状厂界噪声超标,现在要扩建,首先就应解决现状问题,要有具体的降噪措施。何为“以新带老”?重新核算、搬迁项目、产品替代等不能算只有做好上述工作,才能下稳定达标排放的结论。

9.3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按导则推荐模型,但一定要根据污染源排放方式、污染物性质及环境条件确定。特别是大气,水也有同样问题,瞬时排放要考虑用非稳态模型。道理都懂,但不少人选得不对,大多是模型罗列。

(2)污染源及水文、气象参数---- 要能满足计算的要求。大多数没能做到,特别不给出参数,或不实用(如江陆风问题、日均浓度计算的气象条件等)。

(3)本底及在建、拟建项目迭加。明确回答对评价区及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明确是否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存在二种情况:只给出或不给出对敏感点的影响都不对)。特别要回答对敏感地区的影响问题。

(4)卫生防护距离要合理、明确,并非越小越好,也并非越大越好。如某垃圾填埋项目就为怕拆迁,只定 100 米;某化工项目又定太大,都不合理。卫生防护距离太大,说明无组织排放量大,清洁生产水平不高,应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要求。

(5)预测结果要分析,看看是否合理。某项目浓度高值区出现位置和风频不符;下风浓度分布与评价点浓度值不符;最大浓度与超标范围不符;不同稳定度浓度分布不符合规律。

(6)模型罗列(拷贝),与计算内容不一致。如:给出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实际用类比分析;给出年均浓度计算公式、实际没有算;无点源、给出点源模型。

(7)环境质量达标评价要考虑多源及本底迭加后的,单个污染源贡献进行环境达标评价是没有意义的,但可以给出“占标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