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粒子和宇宙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粒子和宇宙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粒子和宇宙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粒子和宇宙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课时作业20 粒子和宇宙

1.关于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子、电子、质子和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粒子

B.质量比核子大的粒子都参与强相互作用

C.强子、轻子、媒介子都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

D.许多粒子都存在反粒子

解析:质子、中子本身有复杂结构,A错误,τ子的质量比核子的质量大,但它属于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B错误;现代实验还没有发现轻子的内部结构,C错误。

答案:D

2.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u或反夸克d)组成的,它们的带电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

A.π+由u和d组成B.π+由d和u组成

C.π-由u和d组成D.π-由d和u组成

解析:根据电荷量关系可知,由于π+介子带有+e的电量,又由于π+介子是由u夸克和d夸克组成,根据题意可知π+介

子(+e)应由一个u 夸克? ?????+23e 和反d 夸克? ?????+13e 合成,同理π-

介子由d 夸克和反u 夸克构成。

答案:A 、D

3.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在宇宙形成之初是“粒子家族”尽显风采的时期,那么在大爆炸之后最早产生的粒子是( )

A .夸克、轻子、胶子等粒子

B .质子和中子等强子

C .光子、中微子和电子等轻子

D .氦核、氚核、氦子等轻核

答案:A

4.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它跟普通电子的电荷量相等,而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1997年,欧洲和美国的科学研究机构先后宣布:他们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是( )

A .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 .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中子构成

C .由一个不带电荷的中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D .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解析:氢原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它们的反粒子分别是反质子和正电子,D 正确。

答案:D

5.宇宙诞生过程中,产生如下粒子:①光子、中微子、电子等大量轻子;②氘核、氚核、氦3、氦核等轻核;③夸克、轻子、胶子等粒子;④质子和中子等强子;⑤电子、质子、氦核的混合电离气体;⑥电子、质子复合成为中性氢原子。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以上粒子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①④②⑤⑥

C.③④①②⑤⑥D.①③④②⑥⑤

解析: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形成之初是粒子家族,其后产生了夸克、轻子、胶子等粒子,然后按强子时代、轻子时代、核合成时代、混合电离气体、中性氢原子的顺序演化,故C正确。

答案:C

6.2002年,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1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中,有一个是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的结果,该站揭示了中微子失踪的原因,即观测到的中微子数目比理论值少是因为部分中微子在运动过程中转化为一个μ子和一个τ子。在上述研究中有以下说法:

①若发现μ子和中微子的运动方向一致,则τ子的运动方向与中微子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②若发现μ子和中微子的运动方向一致,则τ子的运动方向与中微子的运动方向可能一致

③若发现μ子和中微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则τ子的运动方向与中微子的运动方向一定一致

④若发现μ子和中微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则τ子的运动方

向与中微子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反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B.②③

C.③④D.①②

解析:中微子转化过程中动量守恒,pν=pμ+pτ,若pμ、pν同向,且pμ0,否则pτ<0,②正确;若pμ、pν反向,则pτ>0,③正确。

答案:B

7.中子内有一个电荷量为+2

3

e的上夸克和两个电荷量为-

1

3

e的下夸克,一简单模型是三个夸克都在半径为r的同一圆周上,如图20-1所示。下面给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出各夸克所受静电作用力的是( )

图20-1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库仑力的大小方向及力的

合成,明确每个夸克皆受两个力的作用。电荷量为+2

3

e的上夸克

受两个下夸克的吸引力,合力的方向一定向下,对其中一个夸克,受力如右图所示,由于F1的水平分力与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F1与F2的合力竖直向上。

答案:B

8.现在,科学家们正在设法寻找“反物质”,所谓“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荷数,但电荷的符号相反。据此,若有反α粒子,则它的质量数为______,电荷数为________。

解析:由于“正α粒子”为42He,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根据题中对“反粒子”的定义,反α粒子,质量数也为4,而电荷数则应为-2。

答案:4 -2

9.已经证实,质子、中子都是由称为上夸克和下夸克的两

种夸克组成的,上夸克带电为2

3

e,下夸克带电为-

1

3

e,e为电子

所带电量的大小,如果质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且各个夸克之间的距离都为l,l=1.5×10-15m。试计算质子内相邻两个夸克之间的静电力(库仑力)。

解析:质子带电为+e,所以它是由2个上夸克和1个下夸克组成的。按题意,三个夸克必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这时上夸克与上夸克之间的静电力应为

F uu =k 23e ×23e l 2=49k e 2l

2。

代入数值,得F uu =46N ,为斥力。

上夸克与下夸克之间的静电力为

F ud =k 13e ×23e l 2=29k e 2l

2。 代入数值,得F ud =23N ,为吸力。

答案:上夸克间静电力F =46N ,为斥力。

上、下夸克间静电力F ′=23N ,为吸力。

10.K -介子衰变的方程为K -―→π-+π0,其中K -介子和π

-介子带负的基元电荷,π0介子不带电。一个K -介子沿垂直于磁

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AP ,衰变后产生的π-介子的轨迹为圆弧PB ,两轨迹在P 点相切,它们的半径R K -与R π-之比为2

1,如图20-2所示,π0介子的轨迹未画出。由此可知π-介子的动量大小与π0介子的动量大小之比是多少?

图20-2

解析:由题意及图示可知,K -

介子在P 点处动量方向向下,衰变后生成的π-介子动量方向向上。由在匀强磁场中带电粒子

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R =mv qB

知,在q 、B 相同的情况下,动量和半径成正比,所以|p -K ||p -π|=R K -R π-=2

1。若选向下方向为正,则由K -介子衰变过程中动量守恒,得|p -K |=-|p -π|+|p 0π|,整理得|p -π|

|p 0π|=13。

答案:1 3 11.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为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 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 成正比,即v =Hr 。式中H 为一常量,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察测定。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这一结果与上述天文观测一致。

(1)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测结果,可估算宇宙年龄T ,其计算式是什么?

(2)根据观测,哈勃常数H =3×10-2

m/s·光年,其中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行进的距离,由此估算宇宙的年龄约为多少年?

解析:由于爆炸后各星体做的是匀速运动,令宇宙年龄为T ,则星球现距我们的距离为r =vT =HrT ,得:T =1H

T=1

H

1

3×10-2m/s·光年

1秒·光年

3×10-2 m

=1×365×24×3 600×3×108

3×10-2×3 600×24×365

年=1×1010年。

答案:(1)T=1

H

(2)1×1010年

12.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四面八方辐射出去,其总功率达P=3.8×1026W。

(1)估算一下太阳每秒钟损失的质量;

(2)设太阳内部的核反应都是411H―→42He+2e+2νe+25.8MeV这种形式的反应(νe是中微子,其质量远小于电子质量,是穿透能力极强的中性粒子),地日距离L=1.5×1011m,试估算每秒钟太阳垂直照射在地球表面上每平方米有多少中微子到达?

(3)假设原始太阳全部由质子和电子组成,并且只有10%的质子可供“燃烧”,试估算太阳的寿命。(太阳质量约为2.0×1030kg,质子质量为1.67×10-27kg)

解析:(1)太阳每秒钟放出的能量E=Pt=3.8×1026J,由质能方程E=mc2可得,

m=E

c2

3.8×1026

(3×108)2

kg≈4.2×109kg=4.2×106t。

(2)每秒钟聚变反应的次数

N=

E

ΔE

3.8×1026

25.8×106×1.6×10-19

次≈9.2×1037次,

每秒钟产生的中微子数N1=2N=1.84×1038个,

距太阳L=1.5×1011m的球面面积S=4πL2=4×3.14×(1.5×1011)2m2=2.826×1023m2,设每平方米有N2个中微

子,则N2=N1

S

1.84×1038

2.826×1023

个≈6.5×1014个。

(3)电子的质量远小于质子的质量,则能发生反应的质子总质量约为m1=2.0×1030×10%kg,每次聚变反应用4个质子,则每秒钟用的质子数n=4×9.2×1037个。

每个质子的质量m0=1.67×10-27kg,

太阳的寿命t=m1

nm0

2.0×1030×10%

4×9.2×1037×1.67×10-27

s≈3.25×1017s≈103亿年。

答案:(1)4.2×106t (2)6.5×1014个(3)103亿年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全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全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课时 库仑定律、电场力的性质 考点1.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例如: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1. 元电荷:电荷量c e 191060.1-?=的电荷,叫元电荷。说明:任意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 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 2.使物体带电也叫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①摩擦起电 ②接触带电 ③感应起电。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考点2.库仑定律 1. 内容:在真空中静止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他们的连线上。 2. 公式:叫静电力常量)式中,/100.9(2 292 21C m N k r Q Q k F ??== 3. 适用条件:真空、点电荷。 4. 点电荷: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体积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 考点3.电场强度 1.电场 ⑴ 定义:存在电荷周围能传递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物质。 ⑵ 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⑶ 静电场:静止的电荷产生的电场 2.电场强度 ⑴ 定义:放入电场中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 与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

⑵ 定义式: q F E = E 与 F 、q 无关,只由电场本身决定。 ⑶ 单位:N/C 或V/m 。 ⑷ 电场强度的三种表达方式的比较 定义式 决定式 关系式 表达式 q F E /= 2/r kQ E = d U E /= 适用 范围 任何电场 真空中的点电荷 匀强电场 说明 E 的大小和方向与检验电荷 的电荷量以及电性以及存在与否无关 Q :场源电荷的电荷量 r:研究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 U: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 d :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5)矢量性: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或与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6)叠加性:多个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个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这种关系叫做电场强度的矢量叠加,电场强度的叠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考点4.电场线、匀强电场 1. 电场线:为了形象直观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的曲线,曲线上的各点的切线方向代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曲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 2. 电场线的特点 ⑴ 电场线是为了直观形象的描述电场而假想的、实际是不存在的理想化模型。 ⑵ 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终于无穷远或负电荷,电场线是不闭合曲线。 ⑶ 任意两条电场线不相交。 ⑷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它不表示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⑸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电场线从高等势面(线)垂直指向低等势面(线)。 3. 匀强电场 ⑴定义:场强方向处处相同,场强大小处处相等的区域称之为匀强电场。 ⑵特点: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等距的平行线。平行正对的两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后,在

高中物理-粒子和宇宙学案

高中物理-粒子和宇宙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粒子物理学基础。 2.初步了解恒星的演化。 【重点难点】 1.粒子物理学基础常识。 2.宇宙大爆炸理论和恒星的演化过程。 【课前预习】 1.基本粒子与新粒子 (1)直到19世纪末,人们认为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后来发现了质子、中子、电子,于是许多人认为,电子、质子和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并把它们叫做________。 (2)1932年发现了__________,1937年发现了__________,1947年发现了K介子和________介子,还发现了一些粒子,质量比质子的质量大,叫做__________。 (3)实验中发现,对应着许多粒子都存在着质量与它相同而电荷及其他一些物理性质________的粒子,叫做反粒子,例如,电子的反粒子就是________,质子的反粒子就是_________。2.夸克模型 (1)1964年提出的夸克模型,认为强子由更基本的________组成。 (2)夸克模型指出了电子电荷不再是电荷的最小单元,即存在__________电荷。 3.宇宙的演化 (1)研究微观世界的粒子物理、量子理论与研究__________的理论相互沟通、相互支撑。 (2)当恒星核能耗尽时,就进入末期,恒星的末期形态主要有:白矮星、中子星或_________。 (3)在宇宙形成之初是“粒子家族”尽显风采的时期,在宇宙大爆炸后,随着温度的下降,电子与质子复合成为中性的氢原子。继续冷却,质子、电子、原子等与光子分离而逐步组成恒星和星系。

【预习检测】 1.关于人们发现的新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许多粒子都有自己的反粒子 B.把粒子分为强子、轻子、媒介子,根据的是粒子与各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C.质子属于强子 D.光子属于轻子 2.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夸克带电荷量 为2 3 e,d夸克带电荷量为 1 3 e -,e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的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的组成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的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的组成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的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的组成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的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的组成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1)原子,基本粒子, (2)正电子,u子,π,超子 (3)相反,正电子,反质子 2.(1)夸克(2)分数(3)最小 3.(1)宇宙(2)黑洞 【预习检测】 1.ABC 2.B ▲堂中互动▲ 【典题探究】 【例题1】为了探究宇宙起源,“阿尔法磁谱仪”将在太空中寻找“反物质”。所谓“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荷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则反氢原子是()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选修3-1 知识总结 第一章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一、电荷守恒定律 表述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述2、在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内,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二、电荷量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2、元电荷:电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1.6×10-19 C 3、比荷:粒子的电荷量与粒子质量的比值。 第一章 第2节 库仑定律 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点电荷:带电体的大小比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小得多。 2、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因素 二、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平方 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 2 1r Q Q k F 注意(1)适用条件为真空中静止点电荷 (2)计算时各量带入绝对值,力的方向利用电性来判断 第一章 第3节 电场 电场强度 一、电场 电荷(带电体)周围存在着的一种物质,其基本性质就是对置于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二、电场强度 1、检验电荷与场源电荷 2、电场强度 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电场力F 与检验电荷的电荷q 的比值。 q F E = 国际单位:N /C 电场强度是矢量。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三、点电荷的场强公式 2r Q k q F E == 四、电场的叠加 五、电场线 1、电场线: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在电场中画出的一些曲线,曲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

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场强的方向。 2、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 3、电场线的特点 (1)假想的 (2)起----正电荷;无穷远处 止----负电荷;无穷远处 (3)不闭合 (4)不相交 (5)疏密----强弱 切线方向---场强方向 第一章 第4节 电势能 电势 一、电势能 1、电势能:电荷处于电场中时所具有的,由其在电场中的位置决定的能量称为电势能. 注意:系统性、相对性 2、电势能的变化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3、电势能大小的确定 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在数值上等于把电荷从这点移到电势能为零处电场力所做的功 二、电势 1.电势:置于电场中某点的检验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与其电量的比叫做该点的电势 q E 电= ? 单位:伏特(V ) 标量 2.电势的相对性 3.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三、等势面 1、等势面: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点构成的面。 2、等势面的特点 a:在同一等势面的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b: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c:电场线总是与等势面垂直。 第一章 第5节 电势差 电场力的功 一、电势差:电势差等于电场中两点电势的差值 B A AB U ??-= 电电电电电电)=--=-(-=E E E E E W A B B A AB ?)(电势能为零的点点电=A A W E

粒子和宇宙教案

粒子和宇宙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5 粒子和宇宙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粒子物理的发展史 2.初步了解宇宙的演化过程及宇宙与粒子的和谐统一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人类(科学家)探究宇宙奥秘的过程和方法 2.能够突破传统思维重新认识客观物质世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统一并深知创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构成物质的粒子和宇宙演化过程 ★教学难点 各种微观粒子模型的理解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1.Internet网络素材、报刊杂志、影视媒体等。 2.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基于网络环境)播放等。★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宇宙的起源一直是天文学中困难而又有启发性的问题。宇宙学中大爆炸论的基本观点是宇宙正在膨胀,要了解宇宙更早期的情况,我们必须研究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问题:现在我们所知的构成物体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学生:构成物体的最小微粒为“原子”(不可再分)。 点评:从宇宙的起源角度去引起对物质构的粒子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回答。教师:其实直到19世纪末,人们都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不可分的最小微粒。20世纪初人们发现了电子,并认为原子并不是不可以再分,而且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的研究。问题:现在我们认为原子是什么结构模型,由什么组成? 学生回忆并回答:现在我们认为原子是核式结构,说明原子可再分,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构成。点评:引起学生回忆旧知识并巩固知识。 (二)进行新课 1.“基本”粒子“不” 基本

(浙江专版)201X年高中物理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第7、8节 核聚变 粒子和宇宙讲义(含解析)新人教

核聚变粒子和宇宙 核聚变 1.核聚变 (1)定义: 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这样的核反应叫做聚变。聚变后比结合能增加,因此反应中会释放能量。 (2)发生条件: 轻核聚变必须在温度达到几百万开尔文时,才可以发生,因此又叫热核反应。聚变一旦发生,就不再需要外界给它能量,靠自身产生的热就会使反应继续下去。 (3)实例: ①热核反应主要应用在核武器上,如氢弹; ②热核反应在宇宙中时时刻刻地进行着,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射堆; ③典型的核聚变: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的聚变,21H+31H→42He+10n+17.6 MeV,该反应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比裂变反应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大3~4倍。 2.受控热核反应 (1)聚变与裂变相比有很多优点: ①轻核聚变产能效率高; ②地球上聚变燃料的储量丰富; ③轻核聚变更为安全、清洁。 (2)实现核聚变的方法: ①难点:地球上没有任何容器能够经受几百万开尔文的高温; ②方案:科学家设想了两种方案,即磁约束和惯性约束,环流器是目前性能最好的一种磁约束装置。 [辨是非](对的划“√”,错的划“×”) 1.我国一些核电站已经开始大规模利用轻核聚变发电。(×) 2.轻核聚变须达到几百万开尔文以上的高温,自然界不存在轻核聚变。(×)

[释疑难·对点练] 1.从比结合能的图线看,轻核聚变后比结合能增加,因此聚变反应是一个放能反应。 例如:21H+31H→10n+42He+17.6 MeV。 2.聚变发生的条件:要使轻核聚变,必须使轻核间距达到核力发生作用的距离10-15 m,这要克服电荷间强大的斥力作用,要求使轻核具有足够大的动能。要使原子核具有足够大的动能,就要给它们加热,使物质达到几百万开尔文的高温。 3.特点 (1)在消耗相同质量的核燃料时,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释放更多的能量。 (2)热核反应一旦发生,就不再需要外界给它能量,靠自身产生的热就可以使反应进行下去。 4.应用 (1)核武器——氢弹。 (2)可控热核反应:目前处于探索阶段。 5.轻核聚变与重核裂变的区别 1.(多选)关于聚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轻核聚变为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时放出能量

高中物理选修全套教案(人教版)

高二物理选修3-4教案 11、1简谐运动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就是机械振动、简谐运动 2、正确理解简谐运动图象得物理含义,知道简谐运动得图象就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机械振动得特征,培养学生得观察、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科学得神奇,实验得乐趣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简谐运动得回复力特征及相关物理量得变化规律 三、教学难点 偏离平衡位置得位移与位移得概念容易混淆;在一次全振动中速度得变化 四、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学习机械运动得规律,就是从简单到复杂:匀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今天学习一种更复杂得运动——简谐运动 1、机械振动 振动就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得一种运动形式,请举例说明什么样得运动就就是振动? 微风中树枝得颤动、心脏得跳动、钟摆得摆动、声带得振动……这些物体得运动都就是振动。请同学们观察几个振动得实验,注意边瞧边想:物体振动时有什么特征? [演示实验] (1)一端固定得钢板尺[见图1(a)] (2)单摆[见图1(b)] (3)弹簧振子[见图1(c)(d)] (4)穿在橡皮绳上得塑料球[见图1(e)] 提问:这些物体得运动各不相同:运动轨迹就是直线得、曲线得;运动方向水平得、竖直得;物体

各部分运动情况相同得、不同得……它们得运动有什么共同特征? 归纳:物体振动时有一中心位置,物体(或物体得一部分)在中心位置两侧做往复运动,振动就是机械振动得简称。 2、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就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得振动,我们以弹簧振子为例学习简谐运动 (1)弹簧振子 演示实验:气垫弹簧振子得振动 讨论:a.滑块得运动就是平动,可以瞧作质点 b.弹簧得质量远远小于滑动得质量,可以忽略不计,一个轻质弹簧联接一个质点,弹簧得另一端固定,就构成了一个弹簧振子 c.没有气垫时,阻力太大,振子不振动;有了气垫时,阻力很小,振子振动。我们研究在没有阻力得理想条件下弹簧振子得运动。 (2)弹簧振子为什么会振动? 物体做机械振动时,一定受到指向中心位置得力,这个力得作用总能使物体回到中心位置,这个力叫回复力,回复力就是根据力得效果命名得,对于弹簧振子,它就是弹力。 回复力可以就是弹力,或其它得力,或几个力得合力,或某个力得分力,在O点,回复力就是零,叫振动得平衡位置。 (3)简谐运动得特征 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回复力得大小与方向与振子偏离平衡位置得位移有直接关系。在研究机械振动时,我们把偏离平衡位置得位移简称为位移。 3、简谐运动得位移图象——振动图象 简谐运动得振动图象就是一条什么形状得图线呢?简谐运动得位移指得就是什么位移?(相对平衡位置得位移) 演示:当弹簧振子振动时,沿垂置于振动方向匀速拉动纸带,毛笔P就在纸带上画出一条振动曲线 说明:匀速拉动纸带时,纸带移动得距离与时间成正比,纸带拉动 一定得距离对应振子振动一定得时间,因此纸带得运动方向可以代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全册教案完整

第四章电磁感应 划时代的发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 2.知道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定义。 (二)过程与方法 领悟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2.以科学家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激励自己。 教学重点 知道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手段 计算机、投影仪、录像片 教学过程 一、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内容。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

生思考并回答: (1)是什么信念激励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的在这之前,科学研究领域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 (2)奥斯特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奥斯特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 (3)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过程是怎样的用学过的知识如何解释 (4)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有何意义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活动:结合思考题,认真阅读教材,分成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二、法拉第心系“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内容。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引发了怎样的哲学思考法拉第持怎样的观点 (2)法拉第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法拉第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 (3)法拉第做了大量实验都是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法拉第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之后他又做了大量的实 验都取得了成功,他认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5)从法拉第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历程中,你学到了什么谈谈 自己的体会。 学生活动:结合思考题,认真阅读教材,分成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的足迹 1、科学家的启迪教材P3 2、伟大的科学家法拉第教材P4 四、实例探究 【例1】发电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C)

第十九章原子核第八节粒子和宇宙

第十九章原子核 第八节粒子和宇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粒子物理的发展史。 2、初步了解宇宙的演化过程及宇宙与粒子的和谐统一。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人类探究宇宙奥秘的过程和方法。 2、能够突破传统思维重新认识客观物质世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统一并深知创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构成物质的粒子和宇宙演化过程。 教学难点: 各种微观粒子模型的理解。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Internet网络素材、报刊杂志、影视媒体、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讲述:宇宙的起源一直是天文学中困难而又有启发性的问题。宇宙学中大爆炸论的基本观点是宇宙正在膨胀,要了解宇宙更早期的情况,我们必须研究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问题:现在我们所知的构成物体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学生回答:构成物体的最小微粒为“原子”。 教师讲述:其实直到19世纪末,人们都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不可分的最小微粒。20世纪初人们发现了电子,并认为原子并不是不可以再分,而且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的研究。 问题:现在我们认为原子是什么结构模型,由什么组成? 学生回忆并回答:现在我们认为原子是核式结构,说明原子可再分,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构成。 (二)新课教学 1、“基本粒子”不基本 教师讲述: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继而我们发现了光子,并认为“光子、电子、质子、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

分的粒子,所以把它们叫“基本粒子”。那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们”还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本”粒子呢?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 2、发现新粒子 教师: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在对宇宙线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粒子。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发现新粒子”部分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从宇宙线中发现了哪些粒子?这些粒子有什么特点? (2)通过科学核物理实验又发现了哪些粒子? (3)什么是反粒子? (4)现在可以将粒子分为哪几类?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1)1932年发现正电子;1937年发现μ子;1947年发现K 介子与π介子 (2)实验中发现了许多反粒子,现在发现的粒子多达400多种。 (3)许多粒子都存在着质量与它相同而电荷及其他一些物理性质相反的粒子,叫做反粒子。 (4)按粒子与各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分为三大类:强子、轻子和媒介子。 师生共同总结并举例: 强子:是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质子、中子… 轻子:轻子是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电子中微子… 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胶子… 3、夸克模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夸克模型”部分并思考问题:上述粒子是不是最小单位,有没有内部结构呢?现代科学认为夸克有哪几种?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认为强子由更基本的成分组成,这种成分叫做夸克(quark )。夸克模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被多数物理学家接受。现代科学认为夸克有: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粲夸克、底夸克、顶夸克。它们带的电荷为元电荷的3 2+或31-倍每种夸克都有对应的反夸克。 教师提示:科学家们还未捕捉到自由的夸克。夸克不能以自由的状态单个出现,这种性质称为夸克的“禁闭”。能否解放被禁闭的夸克,是物理学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夸克模型的提出是物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它指出电子电荷不再是电荷的最小单元,即存在分数电荷。而另一方面也说明科学正由于一个一个的突破才使得科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宇宙的演化、恒星的演化 教师讲述:前面我们提到要了解宇宙起源需了解物质的组成的粒子,这是因为在物理学中研究微观世界的粒子物理、量子理论,与研究宇宙的理论竟然相互沟通、相互支撑。

高中物理:粒子和宇宙练习

高中物理:粒子和宇宙练习 夯基达标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太阳系中只存在太阳和它的八大行星 C.太阳系由太阳和若干行星及它们的卫星和彗星组成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思路解析:太阳系中以太阳为中心,有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行,有的行星还有卫星,除此外还有2 000多颗比较小的小行星和彗星等,所以叙述较完整的是C 项. 通常我们所说的八大行星是指太阳系中较大的几颗行星,太阳系的组成中还有小行星和彗星. 答案:C 2.关于宇宙的成因,目前比较容易被接受的是宇宙起源于________. 思路解析:目前关于宇宙成因有许多说法,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多数科学家所接受的是“大爆炸”学说,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 尽管“大爆炸”学说受到很多人支持,但仍有很多不解之谜. 答案:大爆炸 3.现在,科学家们正在设法探寻“反物质”.所谓“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荷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据此,若有反α粒子,它的质量数和电荷数为多少? 思路解析:因“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质量、相同的电荷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所以,反α粒子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 答案:4 -2 4.1997年8月26日在日本举行的国际学术会上,德国的研究组宣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银河系的中心可能存在一个大黑洞.他们的根据是用口径为3.5 m 的天文望远镜对猎户座中位于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星系进行近六年的观测所得到的数据,他们发现距银河系中心约60亿千米的星系正以2 000千米每秒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根据上面的数据,试在经典力学范围内(见提示),通过计算确认,如果银河系中心确实存在黑洞的话,其最大半径是多少? (最后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 2·k g -2) 提示: (1)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大的天体,其表面的引力是如此之强,以致包括光在内的所有物质都逃脱不了其引力的作用; (2)计算中可以采用拉普拉斯黑洞模型,即使墨洞表面的物体初速等于光速也逃脱不了引力的作用. 思路解析:设黑洞质量为M ,由题中信息“银河系的中心可能存在一个大黑洞,距银河系中心约60亿千米的星体正以2 000 km/s 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理 想模型:质量为m 的星体绕银河系中心做圆周运动,则R mv R GMm 2 2=,得G R v M 2==3.6×1035 kg.由拉普拉斯黑洞模型的信息得到:若质量为m ′的物体能以光速在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19.7-19.8核聚变 粒子和宇宙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3-5

7 核聚变8 粒子和宇宙 A组 1.发生轻核聚变的方法是() A.用中子轰击 B.保持室温环境,增大压强 C.把物质加热到几百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 D.用γ光子照射 解析:轻核聚变需要几百万摄氏度以上,使核子间的距离达到10-15 m以内,核力发生作用发生聚变反应,选项C正确。 答案:C 2.下列关于聚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要使聚变产生,必须克服库仑斥力做功 B.轻核聚变需要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因此聚变又叫热核反应 C.原子弹爆炸能产生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所以氢弹利用原子弹引发热核反应 D.太阳和许多恒星内部都在激烈地进行着热核反应 解析:聚变时,要使轻核之间的距离达到10-15 m,所以必须克服库仑斥力做功,选项A正确;原子核必须有足够的动能,才能使它们接近核力能发生作用的范围。实验证明,原子核必须处在几百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才有这样的能量,氢弹是利用原子弹爆炸获得高温引发热核反应的,选项B、C正确;在太阳和许多恒星内部存在着热核反应,选项D正确。 答案:ABCD 3.1964~1967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相继试验成功。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原子弹和氢弹基本反应方程式的是() A.N BLiHe CSrXe+1n DHen 解析:原子弹内部发生的是裂变反应,氢弹内部发生的是聚变反应,选项C、D正确。 答案:CD 4.如图所示,中子内有一个电荷量为+e的上夸克和两个电荷量为-e的下夸克,这一简单模型是三个夸克都在半径为r的同一圆周上,如图给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出各夸克所受静电作用力的是()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库仑力的大小、方向及力的合成,明确每个夸克皆受两个力的作用。电荷量为+e的上夸克受两个下夸克的吸引力,合力的方向一定向下,对其中一个夸克,受力如图所示,由于F+的水平分力与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F+与F-的合力竖直向上。 答案:B 5.原子核聚变可望给人类未来提供丰富的洁净能源。当氘等离子体被加热到适当高温时,氘核参与的几种聚变反应可能发生,放出能量。这几种反应的总效果可以表示为H→He+H+n+43.15 MeV 由平衡条件可知() A.k=1,d=4 B.k=2,d=2 C.k=1,d=6 D.k=2,d=3 解析: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知 解得选项B正确。 答案:B 6.如图所示,托卡马克(tokamak)是研究受控核聚变的一种装置,这个词是toroidal(环形的)、komera(真空室)、magnit(磁)的头两个字母以及kotushka(线圈)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写词。根 据以上信息,下列判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A.这种装置的核反应原理是轻核的聚变,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和太阳发光的原理类似 B.线圈的作用是通电产生磁场使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旋转而不溢出 C.这种装置同我国秦山、大亚湾核电站所使用核装置的核反应原理相同 D.这种装置可以控制热核反应速度,使聚变能缓慢而稳定地进行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全册教案完整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第四章电磁感应 4.1 划时代的发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 2.知道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定义。 (二)过程与方法 领悟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2.以科学家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激励自己。 教学重点

知道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手段 计算机、投影仪、录像片 教学过程 一、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内容。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是什么信念激励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的?在这之前,科学研究领域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 (2)奥斯特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奥斯特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 (3)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过程是怎样的?用学过的知识如何解释? (4)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有何意义?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活动:结合思考题,认真阅读教材,分成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二、法拉第心系“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内容。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引发了怎样的哲学思考?法拉第持怎样的观点? (2)法拉第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法拉第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 (3)法拉第做了大量实验都是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2粒子和宇宙教案

19.8 粒子和宇宙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粒子物理的发展史 2.初步了解宇宙的演化过程及宇宙与粒子的和谐统一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人类(科学家)探究宇宙奥秘的过程和方法 2.能够突破传统思维重新认识客观物质世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统一并深知创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构成物质的粒子和宇宙演化过程 ★教学难点 各种微观粒子模型的理解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1.Internet网络素材、报刊杂志、影视媒体等。 2.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基于网络环境)播放等。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宇宙的起源一直是天文学中困难而又有启发性的问题。宇宙学中大爆炸论的基本观点是宇宙正在膨胀,要了解宇宙更早期的情况,我们必须研究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问题:现在我们所知的构成物体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学生:构成物体的最小微粒为“原子”(不可再分)。 点评:从宇宙的起源角度去引起对物质构的粒子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回答。 教师:其实直到19世纪末,人们都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不可分的最小微粒。20世纪初人们发现了电子,并认为原子并不是不可以再分,而且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的研究。

问题:现在我们认为原子是什么结构模型,由什么组成? 学生回忆并回答:现在我们认为原子是核式结构,说明原子可再分,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构成。 点评:引起学生回忆旧知识并巩固知识。 (二)进行新课 1.“基本”粒子“不”基本 教师: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继而我们发现了光子,并认为“光子、电子、质子、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粒子,所以把它们叫“基本粒子”。那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们”还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本”粒子呢? 学生思考并惊奇。 点评:因为学生所能了解的最小粒子只有这些,所以这节课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可以不按教材顺序介绍,接着介绍新粒子的发现) 2.发现新粒子 教师: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对宇宙线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粒子。 请学生看教材(103页“发现新粒子”) 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从宇宙线中发现了哪些粒子?这些粒子有什么特点? (2)通过科学核物理实验又发现了哪些粒子? (3)什么是反粒子? (4)现在可以将粒子分为哪几类?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学生回答: (1)1932年发现正电子;1937年发现μ子;1947年发现K介子与π介子(2)实验中发现了许多反粒子,现在发现的粒子多达400多种。 (3)许多粒子都存在着质量与它相同而电荷及其他一些物理性质相反的粒子,叫做反粒子。 (4)按粒子与各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分为三大类:强子、轻子和媒介子。 教师(讲授评析): 强子:是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强子又分为介子和重子) 轻子:轻子是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 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 学生举例: 强子:质子、中子… 轻子:电子、电子中微子 媒介子:光子、胶子… 点评:激发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更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比较三类粒子,让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粒子和宇宙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课时作业20 粒子和宇宙 1.关于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子、电子、质子和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粒子 B.质量比核子大的粒子都参与强相互作用 C.强子、轻子、媒介子都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 D.许多粒子都存在反粒子 解析:质子、中子本身有复杂结构,A错误,τ子的质量比核子的质量大,但它属于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B错误;现代实验还没有发现轻子的内部结构,C错误。 答案:D 2.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u或反夸克d)组成的,它们的带电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 A.π+由u和d组成B.π+由d和u组成 C.π-由u和d组成D.π-由d和u组成 解析:根据电荷量关系可知,由于π+介子带有+e的电量,又由于π+介子是由u夸克和d夸克组成,根据题意可知π+介

子(+e)应由一个u 夸克? ?????+23e 和反d 夸克? ?????+13e 合成,同理π- 介子由d 夸克和反u 夸克构成。 答案:A 、D 3.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在宇宙形成之初是“粒子家族”尽显风采的时期,那么在大爆炸之后最早产生的粒子是( ) A .夸克、轻子、胶子等粒子 B .质子和中子等强子 C .光子、中微子和电子等轻子 D .氦核、氚核、氦子等轻核 答案:A 4.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它跟普通电子的电荷量相等,而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1997年,欧洲和美国的科学研究机构先后宣布:他们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是( ) A .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 .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中子构成 C .由一个不带电荷的中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D .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解析:氢原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它们的反粒子分别是反质子和正电子,D 正确。 答案:D

高中物理必修选修目录-人教版

人教版 高中化学教材目录 必修1 走进物理课堂之前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4 自由落体运动 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 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定运动律解决问题(二) 必修2 第五章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平抛运动 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4 圆周运动 5 向心加速度 6 向心力 7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 宇宙航行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第七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 追寻守恒量—能量 2 功 3 功率 4 重力势能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7 动能和动能定理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选修1-1 第一章电场电流 一、电荷库仑定律 二、电场 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四、电容器 五、电流和电源 六、电流的热效应 第二章磁场 一、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二、电流的磁场 三、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五、磁性材料 第三章电磁感应 一、电磁感应现象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三、交变电流 四、变压器 五、高压输电 六、自感现象涡流 七、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19.7 核聚变 8 粒子和宇宙 知识点总结及课时练习

7核聚变8粒子和宇宙 记一记 核聚变粒子和宇宙知识体系 1种模型——夸克模型 1个核反应——轻核聚变 3种粒子——强子、轻子、媒介子 辨一辨 1.核聚变时吸收能量.(×) 2.核聚变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比裂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大.(√) 3.热核反应主要用在核武器上,那就是原子弹.(×) 4.轻核聚变比裂变更安全、清洁.(√) 5.实现核聚变的难点是地球上没有任何容器能够经受如此高的温度.(√) 6.现在已经实现了技术突破,能够稳定地输出聚变能.(×) 想一想 1.核聚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提示:必须使核之间的距离达到10-15 m以内. 2.为什么要用原子弹才能引爆氢弹? 提示:由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温引发氢弹的热核反应. 3.为什么现在将“基本”二字去掉,统称为粒子? 提示:原来发现的基本粒子都是由更基本的粒子组成,现在发现的粒子也可能会被证实会由其他粒子组成,所以现在将“基本”二字去掉,统称为粒子. 4.为什么说夸克模型是物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提示:夸克模型是物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它指出电子电荷不再是电荷的最小单位,即存在分数电荷. 思考感悟: 练一练 1.发生轻核聚变的方法是() A.用中子轰击 B.保持室温环境,增大压强 C.把物质加热到几百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 D.用γ光子照射 解析:轻核聚变需要几百万摄氏度以上,使核子间的距离达到10-15 m以内,核力发生作用发生聚变反应,选项C正确.答案:C 2.[2017·天津卷]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国际热核聚变核心部件在国际上率先通过权威机构认证,这是我国对国际热核聚变项目的重大贡献.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聚变反应的是() A.21H+31H→42He+10n B.14 7N+42He→17 8O+11H C.42He+2713Al→3015P+10n D.235 92U+10n→144 56Ba+8936Kr+310n 解析:A项是氢元素的两种同位素氘和氚聚变成氦元素的核反应方程,B项是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C项属于原子核的人工转变,D项属于重核的裂变,因此只有A 项正确. 答案:A 3.太阳放出的大量中微子向地球飞来,但实验测定的数目只有理论的三分之一,后来科学家发现中微子在向地球传播的过程中衰变成一个μ子和一个τ子.若在衰变过程中μ子的速度方向与中微子的速度方向一致,则τ子的运动方向() A.一定与μ子的方向相同 B.一定与μ子的方向相反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知识点总结

选修3-5知识梳理 一.量子论的建立黑体和黑体辐射Ⅰ (一)量子论 1.创立标志:1900年普朗克在德国的《物理年刊》上发表《论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论文,标志着量子论的诞生。 2.量子论的主要内容: ①普朗克认为物质的辐射能量并不是无限可分的,其最小的、不可分的能量单元即“能量子”或称“量子”,也就是说组成能量的单元是量子。 ②物质的辐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以量子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 3.量子论的发展 ①1905年,爱因斯坦奖量子概念推广到光的传播中,提出了光量子论。 ②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玻尔把量子概念推广到原子内部的能量状态,提出了一种量子化的原子结构模型,丰富了量子论。 ③到1925年左右,量子力学最终建立。 4.量子论的意义 ①与量子论等一起,引起物理学的一场重大革命,并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②量子论的革命性观念揭开了微观世界的奥秘,深刻改变了人们对整个物质世界的认识。 ③量子论成功的揭示了诸多物质现象,如光量子论揭示了光电效应 ④量子概念是一个重要基石,现代物理学中的许多领域都是从量子概念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量子论的形成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同时,在量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量子论学,极大地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科学的发展。 (二)黑体和黑体辐射 1.热辐射现象 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要发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并且其辐射能量的大小及辐射能量按波长的分布都与温度有关。 这种由于物质中的分子、原子受到热激发而发射电磁波的现象称为热辐射。 ①.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辐射能量。 ②.物体既会辐射能量,也会吸收能量。物体在某个频率范围内发射电磁波能力越大,则它吸收该频率范围内电磁波能力也越大。 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恰相等时称为热平衡。此时温度恒定不变。 实验表明:物体辐射能多少决定于物体的温度(T)、辐射的波长、时间的长短和发射的面积。 2.黑体 物体具有向四周辐射能量的本领,又有吸收外界辐 射来的能量的本领。 黑体是指在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任何波长的辐射 的物体。 3.实验规律: 1)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 方向移动。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练习:第十九章+第7、8节+核聚变+粒子和宇宙+课下作业+Word版含解析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最早发现的轻子是电子,最早发现的强子是中子 B.质子、中子、介子和超子都属于强子 C.强子、轻子都有内部结构 D.τ子质量比核子质量大,τ子不属于轻子 解析:最早发现的强子是质子,最早发现的轻子是电子,故选项A错误;强子有内部结构,由夸克组成,轻子没有内部结构,所以C错误;质子、中子、介子、超子都属于强子,τ子质量比核子质量大,但仍属于轻子,D错误,B正确。 答案:B 2.正电子、负质子等都属于反粒子,它们跟普通电子、质子的质量、电荷量均相等,而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1997年初和年底,欧洲和美国的科研机构先后宣布:他们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是()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不带电荷的中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解析:反氢原子的结构是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正电子、负质子等都属于反粒子,由反粒子的特点可知选项B正确。 答案:B 3.关于聚变,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轻核聚变为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时放出能量 B.同样质量的物质发生聚变时放出的能量比同样质量的物质裂变时释放的能量大好多倍 C.聚变反应的条件是聚变物质的体积达到临界体积 D.发生聚变反应时的原子核必须有足够大的动能 解析:两个轻核聚合为较大质量的原子核就可释放能量,但不一定是中等质量的核,故A项错误;聚变反应放出的能量比同样质量的物质裂变时释放的能量大得多,故B项正确;裂变反应的条件是裂变物质的体积达到临界体积,而聚变反应的条件是原子核间距达到10-15 m,故要求有足够大的动能才能克服原子核间的斥力做功,故C错,D正确。 答案:BD 4.月球土壤里大量存在着一种叫做“氦3(32He)”的化学元素,是热核聚变的重要原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