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责任意识培养

学生责任意识培养

学生责任意识培养
学生责任意识培养

学生责任意识缺失与培养

造成学生责任意识缺乏的原因多数是社会对学生的教化,社会的教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首先,我们来看看爱国主义教育,对于这方面提了一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光荣”等口号,而爱国情怀的培养太过于空泛。反而弱化了国家对个人的价值意义,我们要从国家对个人价值意义层面教育学生,使其懂得国家的概念。毕竟当今是和平年代,学生们是很难体会到国难当头的感受,也体会不到战火纷飞带给个人的恶劣影响。各方教育对惠民政策宣传比较少。其实,我们应该多宣传医保对个人的意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对个人的意义,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对个人的意义……使其感受到个人和国家的联系。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如:“讲人情”“走后门”“利益标价”“文物标价”等现象,这些导致了个人对国家形象的误读,都将会在无形之中导致个人对国家责任感的缺失。我们只有消除误解,提升学生对国家概念意识的认知水平,这样才会提高学生对国家的责任感意识。

其次,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把考试等同于读书,对学生而言只存在用考试成绩定义“有用论”和“无用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老师都会不自觉地用应试的思维来教育孩子,从而忽视德育和

责任的教育。“无分数无人才”占据整个教育行业。一考订终生的教育模式带来的只有好分数下的聚光灯,教育出来的学生又继续以考论成败,这样以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教育体系。复旦投毒案、北大弑母案等震惊了全国,从中隐约看到了应试教育的失败,但我想应试教育对当代人的影响远不止缩影在这两个案例中。当然也不是说应试教育不好,我更想表达的是应试走了极端化。这个社会上有很多选拔性活动,应试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可以把应试变为加入德育教育、责任感教育的“应试”,别去钻成绩应试的“牛角尖”。

再者,家庭教育也是影响学生责任意识缺乏的一大原因。人从出生到年长都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有些家长本身就是责任意识教育缺乏的失败个案,这些就会延续到对后代的教育影响中。有些父母本身就没有责任担当,生下孩子就没有教育孩子的意识;或者没有教育的能力,即便有教育能力的,有很多的教育方式也不对。有些家长更是把孩子交给上一代教育。而且传统的家庭教育本身就缺乏责任教育,如:父母害怕孩子受伤害,多数家长教育孩子在遇到有伤害性困难时应当选择去躲避;而不是教育孩子去面对困难,也很少教给孩子解决困难的方法。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缺乏独立,继而导致责任意识的缺失。平时很多家长也没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机体本身就会选择舒适的方式生存,如有父母庇护就是最舒适的生活环境。如果不加以锻炼,将变成惰

性机体。不但会导致责任意识缺失,而且连独立性都会丧失。有时候我在反思,很多家长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意识的方式还没有很多动物培养幼崽的方式有效,动物在一定时候会使用很多方法锻炼幼崽的独立觅食和生存能力。如,狗会教授给幼崽啃骨头及来回往返跑的本领,老鹰和大雁会教授给幼崽从悬崖坠落的本领,猫会教授给幼崽爬树的本领等案例。因为动物都必须掌握独立觅食和生存的本能,不然将会被淘汰。然而我们人类多数情况只会说教,很少亲身试教。针对这样的情况,让家长掌握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和懂得教育的意义是必要的。同时,社会对监护教育问题一定要落实行文,让好的教育良性循环起来。

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客观原因拙见如上,这些原因也是可控的,可以通过各方努力而达到优化教育。但责任意识缺失还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亦不可忽视。机体本身会存在差异性,有的学生在无形的环境影响下缺失了责任感、又或在心理扭曲下导致责任缺失;也或一时的极端思维导致责任感的缺失等,这些都是个体发展差异导致的责任意识缺乏。我们要控制客观方面的原因,做好差异性因材施教,这样我们学生的责任意识将会得到更大层次的提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