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笔记整理

社会工作笔记整理

社会工作笔记整理
社会工作笔记整理

社会工作笔记

社会工作脱胎于早期的慈善事业-专业教育-专业化教育化

五大专业要素(格林伍德):一套系统的理论,专业的权威,广泛的社会认可,伦理守则,专业文化

社会工作的核心:助人自助

主要领域:家庭、医务、儿童、青少年、老年社会工作

专业素质:耐心,爱心,细心,尊重,平等

第一章,导论

1,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助人是社会工作的本质,社会工作把人当成是自己的价值追求和工具性目标,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

2,三种认识代表了不同国家社会工作发展水平的差异:代表了社会工作发展的初级阶段,代表了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实践,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

3,性质:社会工作学是一门科学:客观性,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工作过程的逻辑性

4,社会工作的对象:

1,基本对象:社会最边缘,最困难的群体

2,从个人到社区

3,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对象:贫弱群体-全体国民

性质:补救性,治疗性—治疗与预防,补救与发展相结合4,对象的共同特点:正常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人;社会生活中的脆弱群体;社会结构中的

弱势群体。

5,社会工作的领域:1,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结构性或制度性;社会问题性在政策、制度

层面需提供具体的服务。

2,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公共救助,家庭、老人、儿童、康复、就业、

矫治、心理健康、社会保险服务,学校、医疗社会工作,乡村社区

发展

6,社工对工作对象的功能:提供物质帮助,给予心理支持,促进能力发展,维护合法权益对社会的功能: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增加社会资

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发展

1,社会工作的思想渊源:1,古希腊,罗马的福利思想,财产共有,平等原则,消除贫富差

距2,基督教的博爱观念

2,社会背景:1,工业革命的推动: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重视血缘,地缘的同质性

关系向以业愿为主的异质性关系转变。

(工业革命的负面后果:社会分化为两大对立阶级;社会冲突加剧;社会关系

日益理智化,异质化)

2,政治力量的分化崛起(工人运动的崛起)

3,专业方法发展:30年代中期-个案工作唯一方法

20年代开始-40年代中期-小组工作方法被接受

60年代-社会工作被正式承认为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70年代-社会行政

4,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由原来的“补救与治疗”到“预防与发展”,由“技术训练”到“理

论研究”,社会工作方法:朝着“整合”的方面“深入”发展。5,香港特区社会工作:显著特点:政府出钱买服务最有特色的事务是外展社会工作。

第三章:社会工作价值

1,价值观的本质

价值:工具性价值:是非,美丑,善恶—道德-伦理上的指导

价值观帮助我们谨慎决策,不会限制我们的决定

处理价值观非常困难:价值观是思维的中心部分,但较少意识到;人们可能被迫在价值

中做出取舍;抽象地谈价值观与实际有差距;价值观随时间改变2,价值观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帮助案主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了解自身的价值观,避免将

自己的价值观带到实务中,影响案主

3,社会工作中的核心价值与伦理:服务,社会正义,个人的尊严与价值,正直。

第五章:人的行为与社会环境

1,人类需要的含义:人类各式各样的活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人的机体在某一方面的不足2,需要的特征:对象性(物理性,精神性)动力性(追求满足的欲望),

独特性(个体不同,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决定需求的独特),

社会性(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3,人类行为的含义:行为科学-对外在和内在刺激的反应-狭义的行为

社会科学-行为是价值观和态度的体现-广义的行为

社会工作对行为的看法-个体为适应环境满足需要所表现出的活动或反应4,人类需要的类型:生物性需要-原发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后发型需要

人类行为的类型:内隐行为:思维,记忆,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

外显行为:习得,本能

5,社会环境的特点:多样性;静态与动态的统一

构成:家庭,朋辈群体,学校与工作单位;社区

6,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交互影响:个体必须适应环境;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人类行

为能改变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一些。7,分离焦虑:1岁半顶峰,1岁前产生

安全依恋:积极探索世界,积极与人相处

1,增加依恋对象的好处: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2,设计告别仪式:过程的反复重复

3,设计仪式的要领:丰富的表情和动作

8,社会性与人格发展

1,自我与人格发展:早期发展创造力和主动性,开始出现自尊感,利他与帮助行为,奠定人格基础。中期形成自我概念,尝试从他人视角看问题,朋挚群体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

2,儿童的社会化

3,任务与挑战

4,主要问题:性格p144

9,成年阶段(21~60)

1、生理发展:到达顶峰后,生理机能逐步衰退,出现更年期特征。

2、认知与心理发展:

a、40岁前,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上升,心智功能活跃,个人特长在工作中体现。

b、40岁后,热衷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解决问题更加充满智慧。

3、社会性与人格

a、建立社会角色:承担公民的责任义务,符合身份的社会行为。

b、中年后的改变,情感深沉稳定,婚姻务实;是成败关键期。(中年危机:39~50)

c、任务与挑战:早期冲突是亲密对孤独,成功解决危机后,个体会形成爱的美德;中期冲突是繁衍对停滞,成功解决后会形成“关怀”的美德。

d、主要问题:婚姻、健康和就业

第六章:

1,什么时候需要帮助:社会环境或社会资源无法满足人的需要;人与环境不能发生良好的

互动,产生困难影响个人的社会功能的发挥和正常生活。

2,社会工作者资格:具有社会工作职业执照;有社工专业教育背景;是社工专业组织成员;

将社工常为一种职业生活

3,案主是指社工专业实践活动直接的工作对象,服务对象,直接受益者。

4,几种主要的受助者:个人,家庭-个案工作的对象

小组,团体—小组工作的对象

组织机构社区—社会工作对象

宏观社会系统—社会福利行政,社会政策的对象

P151

5,受助者类型:按服务使用现状划分:现有案主,潜在案主

按案主来源划分:自主求助;转介;外展

按案主类型划分:自愿,非自愿,强制接受服务

6,社会环境对人的功能:提供资源;资源竞争;资源获取中介;资源分配

7,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不用的资本是可以转换的,社会资本可以使占有者产生权益,增值效益,社会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经济资本可以转化为社会资本。P·153

8,助人过程中的四个系统:服务系统;目标系统(与服务系统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行动系统(社工同盟军);改变媒体系统(社工担当主责,少年管教所)

四个系统为社会的,助人活动提供了工作的介入范围,社会工作要憧憬在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中这四个系统不断地互助从而达到助人目标。

A,改变媒介系统:1,定义:“改变媒介”是指受雇于公立,志愿,非营利机构组织,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是“有计划改变”的具体操作者。

2,改变媒体系统的具体指示:主要改变媒介-社会工作者(少年管教所)B,服务对象系统:是指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

服务对象类型:自己主动求助者;邻居,熟人,朋友介绍的;

其他机构转介来得;有关司法机构要求的。

C,目标系统: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即为目标系统。(与服务对象系统的区别:1,服务对象系统并不一定就是目标系统2,

一般来说,目标系统大于服务系统;具有时效性,随问题发展而变化3,服务对

象系统与目标系统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有时会发生交叉)D,行动系统:1,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工作,实现改变目标的人,为了实现

与服务对象的契约,帮助服务对象达到改变目标,社会工作者要进行各种努力,

调动各种资源。2,可以说他们是社会工作者的同盟军,食欲社会工作者一起进

行改变努力的系统。

9,社会工作的一般模式,通用过程模式p175

助人模式发展历程:接触;订立契约;结案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1,社会生态系统:微观系统:个人生理,心理

中观系统:家庭,学校,其他社会团体

宏观系统:组织,机构,社区,社会文化

2,内外影响力范式:内部力量;外部力量-----个人力量的互动---行为结果

3,生命周期理论:人的发展都要经过几个普遍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是普遍攀升,成长的生命周期理论对社会工作的意义:促进人们的成长和发展;增强人们

适应环境的能力;消除环境中阻碍人们成长和发展的因素;增加社会资源。10,社会工作的基本过程:p179

收集案主信息的预估:了解案主来源;初步预估;建立专业关系;促使案主进入角色;与案主以外的其它系统建立关系

计划书的样本:案主的基本情况;简要说出案主的主要问题和工作目标;期望结果与工作目标。

计划的内容:1,目的与目标:具体|总目标

2,关注对象:a,个人

b,家庭:当服务对象的需要与问题与其家庭有关的,家庭便应

该成为介入的对象

c,小组或群体:当有事实表明某个群体对服务对象有明显和重

要影响时,社会工作者就要选择这个群体或小组作为关注的对象

d,组织机构:当一个社会工作服务内在的政策,结构和工作程

序而影响服务对象时

e,当社区缺乏适当的资源和服务,社区环境影响到社区大多数

人和家庭的生活时,社区有可能成为社工关注的对象, 3,介入策略:工作者要担当不同服务角色:促进者,教育者、倡导者、调解者4,制定计划的原则:详细具体,具有可行性;与工作目标相符,能够总结和度量社会工作的干预阶段:(介入)

1,特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可以采取行动,也可以不采取行动;介入可以使实质性的。

2,策略:与案主一起行动(直接行动);代表案主行动(间接行动)

评估步骤:1,收集资料:案主;环境;案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资料

2,分析和理解资料:排列次序;发现;识别;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

3,认定问题: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描述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描述服务对象的处境及社会系统的情况,探索服务对象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原因

评估1,总结的目的与内容:评估总结的目的:得失;评估总结的内容:目的是否恰当.2,巩固案主已有的改变:帮助案主回顾工作过程;强调案主已经取得的成绩。

终结阶段的注意事项:1,检验2,处理与案主分离相关的情绪与情感

3,终止关系:转介,转移,终止。

第七章:社会工作方法

1,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因时因地制宜而产生的工作,分为:个案,小组,社区社会工作2,个案社会工作的要素:a,方法要素,一种助人的方法b,过程要素,是一个面对面的工作过程c,双向评估要素,调动资源和个人家庭服务d,工作对象要素,个人和家庭e.科学与技术要素,立足于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艺术化运用

模式(书上没有)

1,危机介入模式:危机是一种对平衡稳定状态的改变;可以使一种正常状态;是一个过程;

问题与希望并重

危机介入技术:开始阶段(会谈集中在正在经历的危机事件上)-中间(扩大对案主的认识,调整案主认知性知觉)-结束

2,任务中心模式及其实务方法

主要用来解决个人和家庭心理和社会问题

基本假设与概念:人性观(相信案主有解决其问题的能力与潜能)

有限的目标(目标是案主的问题)

问题的原因

问题解决过程及其步骤:

问题探索-协议-制定出具体的目标-迈向目标-结束

3,“心理社会”模式:一种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方法,个体发展受到心理,生理,社会方面的影响

4,行为治疗模式: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

四种学习形态:反应,操作,观察,认知学习

3,个案社会工作的原则:个别化;有目的情感表达;适度情感介入;接纳;非批评;尊重案主自决,保密的原则

4.个案社会工作的一般程序:

A,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建立关系技巧:让案主相信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设置相对安全的环境;掌握的聆听和提问技巧)

B,对案主的需要与问题进行评估:(个人资料;案主所处环境资料)

C,订立工作计划,介入干预和最后总结与检讨(制定计划:介入计划(实施计划))D,接案与评估:注意问题:如何防止案主在治疗中期中断治疗;怎样衡量是否要转介或转案(转案:社会工作者把自己服务的案主转到同一机构的其他社会工作者,继续提供服务的过程。原因:社工工作变动;社工能力不足,社工与案主关系发生问题)接案方式:时间,计划的预期目标达到后,案主中途自动提出接案也可以(方式:快结束时,提前暗示,总结性回顾,评估)

小组工作是如何做的:

一小组准备期(制定计划阶段)这一阶段社工的任务包括

1 接受任务,并为完成任务做些必要的准备(知识技巧,可能要用到的资源,拟定一个大致的计划,大致目标,活动可能时间,小组人数)

2 选择(招募)小组成员(选择好组员才能开始组建小组)

组员的来源:一是机构中有需要的服务对象;二是通过与这些服务对象接触发现有加入小组需要的对象;三是有关宣传,相关机构,个人联系来发掘参加者

3 报名者的个别面试(收集资料的阶段)

4 组成小组“组团适当的原则”考虑因素:年龄,价值观,共同关心的问题,知识背景,性别

二小组形成初期:主要任务是小组成员的相互认识,熟悉,关键点是小组成员的第一次见面(第一次见面,小组成员素不相识,处于矛盾,戒备有相互亲近)

社工应该做的事:1 必须适当处理成员之间的紧张与不友善的态度,指出小组的目标

2 责任:精心设计初次见面的情景,精心布置小组活动的场景,社工的自我暴露,社工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示范)

三小组形成期:各抒己见,矛盾冲动开始突显,与之相反,沉默

1 冲突的处理:出现争议和冲突时,工作者要保持中立,引导对方消除争议

A工作者要让成员们明白讨论与活动是为了共同发展,为了搞清问题,为了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活动要围绕问题展开,而不应该把矛头指向个人,当冲突直接威胁其成员时,可采取制止的方式

B 理解冲突的实质,鼓励小组成员自己解决成员间的冲突

C 工作者一开始就要同小组成员订立一些有意义的规章制度(即小组规范),在小组工作的进程中,不断提醒成员遵守小组规范。如果实在不行,考虑中场休息

2 沉默的处理:A不好意见,不知道怎么说或者对小组过程表示抗拒而沉默B?C正在思考问题,采取“冷处理”

四小组成熟期:1小组目标清晰2凝聚力加强,小组的作用充分发挥3满足足够方面的需要任务:1推进小组目标的实现(针对小组目标,提出一个有针对性的具体活动)

2 社工需要积极提高成员承担社会角色的压力,发展成员有效沟通

五小组结束期:完成小组没有完成的任务,回顾小组工作的经验,评估小组,离开小组

1 帮助成员缓解分离时可能产生的焦虑和矛盾的心理

2帮助成员积极地回顾小组经验,认识到他们取得的进步

3鼓励小组成员在小组外发展新关系,鼓励成员保持一定的关系

4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宣告小组活动的结束

5做好后续工作(评优,存档,记录,跟踪

社区工作模式p240书上优缺记得抄

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1,社区分析(了解社区背景,收集资料方法:文献分析,参与观察)

2,社区问题分析:描述问题;界定问题(多少人和那些人受问题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和时间);问题的起源(找出问题产生原因,思考解决问题方法)

3,项目计划的制度:基本目标;服务对象;配合机构的宗旨;赞助团体的期望;计划的自行性分析;活动的详细安排;预期困难和解决办法

4,工作关系:建立过程和方法:准备:了解访问对象背景,选择访问时间,地点,想了解什么,穿着要得体;接触了介绍自己,展开话题,结束访问,做好记录,交谈方法,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介入社区工作的策略:开展全区性活动;举办大众化的参与性活动;宣传咨询活动

社会服务机构特点P281:非赢利性机构,强调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提供福利服务

中国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P284:

1、政府

2、群团组织(妇联、公会)

3、社会公益事业单位:

A、承担政府规定的社会公益性服务任务的事业单位(儿童福利院、救助站)

B、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学校、医院)

C、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可以通过市场实现资源的配置。

4、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

A、政府支持的民间组织(国家扶贫基金会)

B、纯民间组织

C、契约型社会服务组织(社会工作服务站)

社会行政的功能(P284):

1、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

2、合理利用资源,促进有效服务

3、总结社会政策执行经验

社会服务机构志愿者管理

1、定义:那些没有报酬,到公社或志愿者服务组织志愿奉献的人们,他们从事各种类型的

社会福利服务,志愿者“身份要素”根据自由意愿做选择。不计金钱财务的酬赏,以具体行动参与,投入所作所为满足社会的需要。

2、志愿者需要专业管理的原因:

A、志愿者数量和志愿者工作的增多,政府和社会赞助者的关注,要求机构对志愿者要加强

管理

B、避免和减少志愿者服务所带来的负面效果

C、激发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

志愿者的管理:志愿者是一种重要资源,志愿者服务一直在发展,志愿者来至于不同行业管理内容:规划、组织、领导、控制

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方式:

1、政府资助:一般通过政府的购买和奖励来实现

2、民间捐赠:主要来自个人、企业、基金会慈善捐款

3、商业交易:主要是服务性收费、出售商品等的权益

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管理:

1、捐款动机分析

A、个人捐助:个人需要动机、外界影响动机、利他动机

B、企业捐款:市场营销、公共关系、自我利益、税法政策、社会联谊

2、筹资方法:

A、项目申请

B、私人恳请、电话劝募

C、特别事件筹资活动

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和内容(P294):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

社会工作督导的类型(P295):1、师徒式督导2、训练式督导3、管理式督导4、咨询式督导

支持性督导:

1、来自服务对象的压力

2、来自工作的压力

3、来自服务机构的行政压力

4、来自社会对社会工作的压力

个别督导的内容:

1、协助被督导者适应和处理服务工作中所带来的挫折

2、给予关怀和支持

3、协助被督导者发现工作成效并能自我欣赏

4、给予被督导者从事专业的满足感和价值感

2019年社会工作师《法规与政策》试题及答案(卷五)

2019年社会工作师《法规与政策》试题及答案(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 l关于小组工作互动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集人的潜能,提升组员的社会功能 B.注重社会变迁,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 C.聚焦解决个人的社会适应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 D.强调人与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纽员的社会交往能力 2.在小组工作模式中,强调提升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促进组员的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能力的是( )。 A.发展模式 B.社会目标模式 C.互惠模式 D.治疗模式 3.某老人能力建设小组的组员们正在讨论怎么榉开展活动。组员老张:“让老王说把,他退休前是局长,知道的事情多。我们都是平民百姓,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组员老王:“那我就不客气了,对于这件事,我觉得正确的做法是……”根据互动模式此时社会工作者应当坚持的工作原则是( )。 A.推进老人的自我发展 B.培养老人的责任意识 C.促进老人的平等交流 D.培育小组的领袖人物

4.社会工作者小李针对某小区居民的实际情况,拟开展一个社区骨干小组,以提升他们推动社区建设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行动能力。为此,小李最适宜采用的小组工作模式是( )。 A.发展模式 B.互动模式 C.治疗模式 D..社会目标模式 5在小组工作实务中,不同类型的小组往往采取的不同工作模式,社会目标模式主 要强调的是( )。 A.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B.带领小组组员建构和发展社会关系 C.促进组员之间、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 D.通过与其他组员的沟通、理解与互动速成共识 6.针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的行为治疗小组,旨在通过小组活动帮助组员改善行为障碍,以及情绪问题,促进其在行为、心理等方面得到发展和完善,该小组适合采用的工作模式是( )。 A.社会目标模式 B.治疗模式 C.互惠模式 D.发展模式 7.小组工作中。( )更强调小组组员间的平等及个体独立性。

社工笔记整理完整版

1、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是心理辅导的最基本原则,心理辅导期望通过其帮助,使来询者增强其独立性,而非增强其依赖性,以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 2、增能理论:增能理论是社会工作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同时也是服务于弱势群体的一个, 增能即针对社会中消权的个人和群体,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时通过各种途径并运用各种技巧来激发他们的潜能并增强其能力,扩展并利用可利用的外部资源来帮助他们. 3、本土化:本土化不是狭隘的地域观念,更不是族群的对立,而是放眼国际,展望未来。现代社会由于交通发达,地区与地区之间往来密切,旅游、参访,甚至移民风气普遍频繁。到了一个新地方,想要融入当地生活环境,学习当地的语言、接受当地风俗习惯,就成为必要的条件。 4、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它是由机构内资深的工作者,对机构内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种定期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和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的活动。 5、优势视角:“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优势视角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6、感受性需要: 7、社会权:社会权又称生存权或受益权,它是指公民从社会获得基本生活条件的权利,主要包括经济权,受教育权和环境权三类。 8、复原力:复原力(Resiliency)是指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就是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它的基本特征有三点:(1)接受并战胜现实的能力;(2)在危机时刻寻找生活的真谛的能力;(3)随机应变想出解决办法的能力。 9、社会赞许性:社会赞许性(social desirability),是指某一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接受的。大多数人越喜欢的行为,其社会赞许性也越高。 10、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是反映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呈循环运动过程的范畴。美国学者P.C.格里克最早于1947年从人口学角度提出比较完整的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并对一个家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作了划分。 11、贝弗里奇报告: 贝弗里奇报告可以说是影响整个世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先驱读物,它是制度发展的经典著作,它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曾影响英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进程,被业内人士视为福利国家的奠基石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为无数的经济学家和社会保障工作者所推崇、研究和学习借鉴。 12、伊丽莎白法案: 13、睦邻组织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未期的睦邻组织运动,又被称为社会公社运动(the social settlement movement & neighborhood centers),总之是一个属于社区的改良运动。 14、镜中我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2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

社会工作者考试重点内容

第一章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和特点 1社会工作的含义:非盈利性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 2.我国社会工作的三种类型:普通、行政、专业社会工作。 3.社会工作的特点:专业性助人活动、注重社会价值、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双方合作、多方协同。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1.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解救困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 2.社会工作在社会层面的目标: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 3.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相互适应。 4.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及要素 1.社会工作的对象:基本对象、扩大的对象。 2.社会工作的五大要素: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助人方法、助人活动。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1.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年龄层次)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特殊人群)妇女、残疾人、矫正、优抚安置,(服务领域)社会救助、家庭、学校、社区、医务。 第五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1.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直接服务角色、间接服务角色。 2.直接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 3.间接服务:管理者、资源管理者、政策影响人、研究者。 4.社会工作者知识化基础:理论、政策、技术、文化。 5.能力要求:技术、文化、心理素质、持续学习能力。 第二章第一节(简单了解) 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 1.国际社会工作价值观:服务大众、践行社会公正、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人类关系的重要性、诚信、能力。 2.六项基本原则(是根本性,但不具体化,不适用每一个具体实践环节):接纳、尊重、个别化、自决权和知情同意、保密、不批判等。 3.中国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内容:对服务对象、专业实践、服务机构、公共福利发展、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五个方面的看法。 4.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内容:以人为本、回应需要,注重和谐、促进发展,平等待人、注重参与,道德与责任并举,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第三节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1.社会工作伦理主要六点内容:对服务对象、同事、机构、自身、本专业、全社会。 2.社会工作伦理难题:保密问题、情理合法问题、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自觉原则和家长制。 3.七大处理原则:保护生命、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自主和自由、最小伤害、改善生活质量、隐私和保密、真诚。 4.专业守则四大作用:保障专业要求开展工作,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有利于维护社会工作的专业形象、有利于社会工作者的成长。 5.社会工作守则十二项内容:尊重对象的权益、严守对象的秘密、公平服务大众、尊重同事的工作、恪守公私界限、维护社会正义、信守机构政策、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促进发展专业、约束不当行为、增进公共福利、共同执行守则。 第三章第一节人类行为 1.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五层需要。 2.阿尔德弗尔ERG理论:存在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

1内容简介 本书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主要是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是,并对这一观察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 本书作者于1936至1940年,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即作者称之为“科纳维尔”的波士顿北区)进行了实地研究。他以被研究群体——“街角帮”一员的身分,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作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 2写作过程 所谓经典社会学著作,往往是这样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在推荐书单里总会碰到,甚至其中的结论你也常常引用??但你基本不会完整仔细地去阅读它。这样对待《街角社会》,绝对是个遗憾,就像那些饱读爱情故事却不会恋爱的人一样遗憾。很难再找出一篇比它更像小说的社会学博士论文了,“迷人”两个字可以印在书脊上。 为了完成这篇论文,怀特亲身去波士顿北区的意大利贫民区(科纳维尔)做蛊惑仔,并在帮派里混到了副老大的位置。这样的经历使这本书生动、细致、雄辩而可信。正如卡帕的名言: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走的不够近。然而,这也不可避免地招来了那些持批判认知论的同行的反对:观察者参与其中,将会使被观察对象失去其客观性。值得欣幸的是,怀特坚持他无需为他的品德或这本书的声誉辩护,反对者们也都没有质疑这本书的经典地位,并且它最终影响了社会学研究的批评标准。 怀特对科纳维尔的社会结构及组织文化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解剖,对保龄球和社会地位、议会与群体团结、群体忠诚与社会流动的讨论,着迷于分解后的细部观察,又不失于琐碎和狭隘。而作者修订时增加的附录,《关于〈街角社会〉的成书过程》,对研究者的启迪意义更不亚于正文本身。 《街角社会》的最重要的价值和学术贡献,并不在于它对科纳维尔的社会结构和组织的描写,而在于它的成书过程,在于这一过程中所体现的研究方法。正如在本书最后的附录中怀特所说的,正是对该书研究方法的讨论使这本书成为学界的经典之作,销量也跟着大增。 怀特很对我的胃口。他看到的贫民窟,“只是城市里的一个地区,那里高度集中着低收入的人,他们住在破旧的房屋里,卫生和健康条件恶劣”,虽然这并不是一个“社会学的定义”,但“正是这些状况导致了他对这一地区的研究,他认为确定人们在这种条件下如何生活是一个从实际观察中提出的问题”。这

大纲(社会工作政策法规)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课程代码: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既是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也是社会转型和变革的进程中,适合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重要工作,也是社会的基本工作之一。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是有关社会工作与管理、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制定程序、颁布和实施研究的一门现代社会科学。它既有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力求对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形形色色的社会或文化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做出解释,对于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各种工作和管理内容进行总结、指导和规范。学习并在实际社会工作与管理中运用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有利于提高社会工作与管理者的理论意识、工作方法和管理水平,并且结合社会工作与管理、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好地进行工作,有利于社会的整体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目标与基本要求是:系统掌握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系统了解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基本方法。对在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的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处理、归纳、综合,培养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做好社会工作与管理、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获取必要的知识本领,并为以后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较强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社会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够以社会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为指导,加深对社会政策与法规内容的理解。在社会工作与管理的各门专业课程中,以《社区服务》、《公共关系学》、《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心理学》、《社会问题》等课程与该课程关系比较密切。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社会政策的特点、目标及体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全面掌握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基本概念;掌握当代社会中社会政策的目标与功能,社会政策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以及社会政策与法规体系和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及特点(重点) 识记: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含义 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 社会福利的概念 法规的基本含义 理解:社会政策的特点 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 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关系及差异 (二)社会政策与社会需要及社会问题的关系(次重点) 理解:社会政策与社会需要 社会政策与社会整体需要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归纳笔记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归纳笔记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 (二)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 二、社会工作的特点(一)职业助人活动(二)注重专业价值(三)强调专业方法(四)注重实践(五)双方合作(六)多方协同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一、社会工作目标 (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1、解救危难2、缓解困难3、促进发展 (二)社会层面的目标1、解决社会问题2、促进社会公正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一)功能的含义与类型1、什么是功能:功能是指在一个系统中某个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即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影响2功能的基本类型:正功能和负功能 (二)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2、促进人与社会的相互适应(三)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2、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及要素 一、社会工作的对象 (一)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1孤儿、无依无靠的老人和残疾人。2精神病患者3、因失业而沦为生存困难者 (二)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 二、社会工作的要素 (一)服务对象(二)社会工作者(三)社会工作价值观(四)专业助人方法(五)助人活动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一)儿童及青少年服务(二)老年人社会服务(三)妇女社会服务(四)康复服务(五)社会救助(六)就业服务(七)心理健康服务(八)家庭服务(九)医疗社会工作(十)学校社会工作(十一)矫治服务(十二)城乡社区发展(十三)军对社会工作(十四)企业社会工作 第五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一)直接服务角色1服务提供者2支持者3倡导者(二)间接服务角色1管理者2资源筹措者3政策影响人4研究者 二、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 (一)理论知识(二)政策知识(三)技术知识(四)文化知识 三、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一)技术能力(二)文化能力(三)心理素质(四)持续学习能力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第一节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一、西方传统文化和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二、中国专统文化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 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涵 (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尊守的一整套指导期实践的原则和理念 (二)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1、服务大众2、践行社会公正3、强调服务对象个

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0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l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西方社会工作是在慈善救助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的发展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 A.友善访问员的出现 B.社区睦邻员的出现 C.受薪社会服务者的出现 D.志愿服务者的出现 2.社会工作是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下列属于社会工作早期服务对象的是( )。 A.无家可归的流浪乞讨人员 B.患职业病的员工 C.极度贫困的农村社区 D.遭受工业污染的社区 3.某地遭遇洪水袭击,很多房屋被冲毁。有关部门决定将部分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暂时安排到其他地区生活。社会工作者发现这些群众不习惯新居住地生活,也听不懂当地的方言。这说明在开展服务时应着重考虑( )。 A.为服务对象提供生活照顾 B.为服务对象争取更多资源 C.做好服务对象的思想工作 D.评估服务对象需要 4.老王失业在家,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由于长期找不到工作,妻子和儿子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老王感到无脸见人,待在家里不愿出门,和妻子、儿子也时常发生冲突。社会工作者小李在家庭走访时,发现老王为人踏实,身体状况良好,对家庭也很有责任心。小李与辖区内的一个超市主管多次联系并争取,为老王安排了一份临时工作。在上述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 )。 A.行政管理者 B.资源争取者

C.服务研究者 D.政策影响者 5.下列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工作者应将资源投放给有潜能的人 B.社会工作者的目标是让人们适应社会,而不是改变社会 C.社会工作者应用统一的标准同等对待不同的群体 D.个人应发挥潜能以实现社会功能,从而完成自我实现 6.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目标。助人自助的含义是( )。 A.社会工作者在协助服务对象的同时也帮助自己 B.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促进自立 C.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D.服务对象也有潜能反过来帮助社会工作者 7.社会工作者陈某在采用精神分析技术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治疗的过程中,突然发现服务对象是自己儿子所在单位的主管。面对这种情况,陈某应该( )。 A.利用此机会接近服务对象,建立起信任的工作关系 B.终止提供服务 C.征得服务对象同意后,将其转介给其他同事 D.与儿子核实服务对象的相关信息 8.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下滑,出口贸易下降,许多工厂倒闭。失业民工纷纷回到家乡谋生。负责农村社会工作的周某,把募捐来的有限物品分发给生活难以维持的民工。村子里原来的贫困户对此不满,觉得回乡的民工获得了优先服务的机会。周某便召开大会,向所有村民解释。上述过程中周某体现了社会工作伦理中的( )原则。 A.公义与正义 B.差别平等 C.改善生活质量 D.真诚开放

社会工作专业读书笔记

社会工作专业读书笔记 篇一:青少年社会工作作业---街角社会读书笔记 青少年社会工作作业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 学院:文法与经济学院 专业: 学号:201106750018 姓名:余学梅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小说式的笔调记录下该群体成员的行为,群体互动,非正式的社会结构。在观察的过程当中,作者尤其注意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群体领袖是如何保持其领袖地位的,维持其群体声望的;群体成员是如何相互共处的,如何与群体领袖互动;跳出一个

群体,作者特别注意到,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书中作者这样写道:诺顿帮一起去打保龄球的时候,每个成员的表现不仅与他们的技术有关,而且与其在群体中的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群体活动当中,领袖会想尽办法保证自己的优秀。 在哈佛大学青年研究员基金的资助下,作者于1936至1940年,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即作者称之为“科奈维尔”的波士顿北区)进行了实地研究。本书即是对这一研究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 多年来,科纳维尔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问题区,那里青少年犯罪率很高、成年人犯罪十分普遍,在萧条时期这里的很大一部分人是靠家庭救济金或公共事业振兴署维持生活。美国人觉得科纳维尔与社会其他地区格格不入,认为它是干非法勾当的人和贪污腐败的政客、平穷和犯罪,以及起颠覆作用的信仰和活动的大本营。然而事实上,真正了解内

情的人却可以在科纳维尔发现一个高度有组织的,完整的社会组织。 同时,随着在美国出生的一代长大成人,科纳维尔的生活模式经历了深远的变化。这一切的一切都吸引了作者去探究,去回答人们对于科纳维尔提出的种种问题。 作者以被研究群体——“街角帮”一员的身份,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做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构。 这本书真正吸引我的,在于作者所给出的第一手资料。街角帮的生活形式,活动方式,人际关系,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细致详细的阐述。很明显,只有真正置身于研究。 《街角社会》所取得的成功与怀特

2019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根据《立法法》,关于我国行政法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法规是行政部门内部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B.行政法规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C.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D.行政法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针对行政部门行为的规范 【答案】C 【解析】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2.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到2020年,我国要人才培训基地()家。 A.200 B.300 C.400 D.500 【答案】B 【解析】按照分工明确、布局合理、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原则,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等现有培训资源,到2020年,重点扶持发展300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3.2019年2月25日,某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公示了拟批准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的名单,陈某一家名列其中。公示期内无异议。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陈某一家最晚应在2019年()前领到低保金。

A.3月10日 B.3月25日 C.3月31日 D.4月10日 【答案】D 【解析】对批准给予低保的,发给低保证,并从批准之日下月起发放低保金。低保金应当按月发放,每月10日前发放到户。2月25日才开始公示,公示无异议要3月份才正式批准。所以发放要在4月10日。 4.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关于某县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县人民政府可将10%的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用于发放志愿者补贴 B.县人民政府可将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用于因灾遇难人员亲属的抚慰 C.县民政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使用企业在救灾中捐赠的定向捐款 D.县财政部门应依法对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答案】B 【解析】自然灾害救助款物应当用于受灾人员的紧急转移安置,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的恢复重建,自然灾害救助物资的采购、储存和运输,以及因灾遇难人员亲属的抚慰等项支出。 5.(教材没有)根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关于公共租赁住房申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具体条件由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B.申请人应在户籍所在地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C.申请人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审核结果应当予以公示 D.申请人对审核结果有异议,可以向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申请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主要领域 1.1复习笔记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1.什么是社会工作 (1)社会工作的含义 ①社会工作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职业,是促进社会改革和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赋权并解放人类的一门学科。 ②社会工作的核心准则是追求社会正义、人权、集体责任和尊重多样性。 ③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获得发展的职业性服务活动。 (2)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①普通社会工作 在职干部和离退休人员在本职工作之外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或公益性工作。 ②行政性社会工作 行政性社会工作是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中,那些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的人所从事的助人活动。 ③专业社会工作 专业社会工作是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开展的助人活动。 a.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受过社会工作教育和培训的人以专业理念为指导,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对困难人群开展服务。

b.他们或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内,或在某些医院、学校和社区中开展服务。这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工作,也是与国际接轨的社会工作。 2.社会工作的特点 (1)专业助人活动 ①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助人活动,专业助人是它的第一个特点。社会工作不是一般的助人活动,而是以困难群体为主要对象的、专业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 ②在性质上,它是以服务于困难群体、以利他为目的的职业活动。 (2)注重专业价值 ①专业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时所遵循的理念、指导思想和伦理。 ②在现代社会,社会工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方法,它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民福利为自己的责任,以追求社会公正和社会进步为自己的目标。 (3)强调专业方法 专业方法是指本职业独特的、在许多情况下要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才能掌握的方法。专业方法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特点。 (4)注重实践 ①社会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实践的,它通过对科学方法的运用,与服务对象一起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困境,增进其社会功能。 ②社会工作要具体地去做,即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采取行动,这是不同于其他理论性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的地方。 ③社会工作的实践性不但要求社会工作者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要有根据情况的变化,合理运用工作方法与技巧的能力。 (5)互动合作

社会工作概论期末复习(DOC)

第一章——第二章 单选题 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 D )。 A、为人民服务 B、慈善和爱心 C、科学知识 D、利他主义 2、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 C )。 A、尊重案主 B、引导案主 C、助人自助 D、为案主提供服务 3、下列对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D )。 A、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个人慈善事业 B、社会工作是社会中的中上层成员出于人道主义或宗教信仰的驱使,对社会上贫苦及不幸者的施舍 C、社会工作是对被救助者物质上的扶助 D、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服务活动 4、关于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不对称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表现为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 B、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是双方面的 C、合作的促成力量不对称 D、助人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相互配合的过程 5、关于社会工作的直接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预防 B、促进个人的发展 C、推进社会公平 D、治疗 6、在中国,接受他人的帮助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先接受“自家人”的帮助,实在行不通了才会选择接受“外人”的帮助。接受“外人”的帮助对讲“面子”的中国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小事,因为这会欠下很大一笔人情债。由此,在开始与案主接触阶段,下列社会工作者要注意的问题中哪个是错误的?( D ) A、建立信任 B、扮演的社会角色 C、平等的地位 D、协助案主运用其自身的内部资源 7、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背景,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他们身上可能有很多缺点,有适应和不适应的品质,有建设性和非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但不管怎样,他有权成为他自己,他有权这样去想这样去做。这意味着( A )。 A、社会工作者应接纳案主 B、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对案主的信息进行保密

青少年社会工作作业---街角社会读书笔记

青少年社会工作作业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 学院:文法与经济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学号:201106750018 姓名:余学梅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小说式的笔调记录下该群体成员的行为,群体互动,非正式的社会结构。在观察的过程当中,作者尤其注意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群体领袖是如何保持其领袖地位的,维持其群体声望的;群体成员是如何相互共处的,如何与群体领袖互动;跳出一个群体,作者特别注意到,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书中作者这样写道:诺顿帮一起去打保龄球的时候,每个成员的表现不仅与他们的技术有关,而且与其在群体中的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群体活动当中,领袖会想尽办法保证自己的优秀。 在哈佛大学青年研究员基金的资助下,作者于1936至1940年,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即作者称之为“科奈维尔”的波士顿北区)进行了实地研究。本书即是对这一研究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 多年来,科纳维尔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问题区,那里青少年犯罪率很高、成年人犯罪十分普遍,在萧条时期这里的很大一部分人是靠家庭救济金或公共事业振兴署维持生活。美国人觉得科纳维尔与社会其他地区格格不入,认为它是干非法勾当的人和贪污腐败的政客、平穷和犯罪,以及起颠覆作用的信仰和活动的大本营。然而事实上,真正了解内情的人却可以在科纳维尔发现一个高度有组织的,完整的社会组织。

同时,随着在美国出生的一代长大成人,科纳维尔的生活模式经历了深远的变化。这一切的一切都吸引了作者去探究,去回答人们对于科纳维尔提出的种种问题。 作者以被研究群体——“街角帮”一员的身份,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做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构。 这本书真正吸引我的,在于作者所给出的第一手资料。街角帮的生活形式,活动方式,人际关系,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细致详细的阐述。很明显,只有真正置身于研究。 《街角社会》所取得的成功与怀特在科纳维尔长期的实地调查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怀特的科纳维尔实地调查凝聚着宝贵的社区研究方法。选准研究的突破口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初步调查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前人研究的程度,弄清有关概念和理论,避免重复无效的研究,同时又可以提出自己研究的突破口,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充分体现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水平。 作者研究上的道德争议,即关于最后利益在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分配的问题,我认为作者的处理方式是失当的。另一个涉及道德的问题是有关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问题。在本书作者的研究过程中,被研究者是被告知研究者的意图的,因因而这个问题表现得不甚明显。然而我们还是可以看出研究者被放置在了一个相当尴尬的位置

社会工作政策和法规知识点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笔记 到2020年,社工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其中,中级社工专业人才达到20万人,高级社工人才达到3万人。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实施。 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形式:①捐赠②设立帮扶项目③创办服务机构④提供志愿服务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原则。 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主要有两类: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②、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 城市医疗救助形式:1、社会力量资助2、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补助3、医疗机构减免有关费用。 “两免一补”(免杂费、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高中阶段提供心要的学习和生活补助。 只要符合救助的条件,不论是否有本地户藉,都可以在居住地申请临时救助。 救助站应根据受助人员情况确定救助限期,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延长,报上级民政主管备案,对无正当理由不愿离站的受助人员,救助站应终止救助。 老年人:60岁以上公民。 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集中使用残疾人占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25%以上。 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其所在省、市政府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1950年5月1日实施《婚姻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 无效婚姻:1、违反一夫一妻制2、近亲结婚3、患禁止结婚疾病4、未达法定婚龄。 可撤消婚姻:因胁迫而媂结的婚姻(结婚一年内提出撤消)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宣告婚姻无效。 夫妻间的继承权,约定财产制的效力优于法定财产制,法定与约定财产制的适用原则: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从法定。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方式采用书面形式,口头约定只有在夫妻双方均承认的情况下才能认定。 “感情确已破裂”4类法定情形: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

老年社会工作_考试笔记

第一章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衡量标准与特点。 人口老龄化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口总体中的中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或者青少年人口所占比例不断递减的过程,俗称“人口老化”。 人口老龄化的衡量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数的10%及其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特点:(1)人口老龄化是个普遍规律。(2)发达国家是以老年人口高龄化为特征。(3)人口老龄化开始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快于老龄化早的国家。(4)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5)人口老龄化与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的联系。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1)老年人口规模巨大。(2)老龄化发展迅速。(3)地区发展不平衡。 (4)城乡倒置显著。(5)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6)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三、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 是指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为在生活中遭受各种困难而暂时丧失社会功能的老人解决问题、摆脱困境并同时推动更多的老人晚年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四、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和服务内容。 目标:(1)调适老人生活环境,协助老人适应不良的社会环境。(2)促进老人人际关系,鼓励老人参与社会活动。(3)协助老人增强个人能力,预防生理或心理功能的迅速退化。(4)帮助老人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5)提供老人福利、老人保障、老人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实际经验和理论总结,作为有关部门制定、修正老人政策和措施的参考。内容:(1)老年人困难的帮助。(2)老年人发展需要的服务。 五、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 1、以被服务的人来区分:(1)遭遇困难的老人。(2)老人的家庭成员。(3)亲友或其他家庭的个人。 2、以老人问题种类区分:(1)长期患病、身体机能严重衰退或者残疾的老人。(2)经济困难的老人。(3)退休后生活无法调适的老人。(4)人际关系不良的老人。 (5)受虐老人。(6)丧亲的老人。 3、以老人的需要区分:(1)需要解决各种困难的老人。(2)需要获取发展的老人。

社会工作实务 期末

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道题,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认为,爱情产生得最基本得前提条件与基础()。 道德义务 道德责任 √性爱 情爱 (2)下列各项属于妇女社会工作直接目标得就是(). √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与自我认同 建立妇女得支持小组,减少成员得孤独感 重新建构权利关系 解决妇女得实际困难与需要 (3)社会工作者小王受区妇联委托,在其服务得社区开展受虐妇女得服务需求调查。受虐妇女们受到“家丑不能外扬"这一传统观念得影响,最初不愿接受小王得访谈。在小王得关心、支持与不懈努力下,受虐妇女们终于敞开心扉,讲述她们得受虐经历与应对策略.受虐妇女们得讲述反映了她们得()。 √感觉性得需求 规范性得需求 表达性得需求 比较性得需求 (4)对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构首先应()。

给予生活得合理安排 (5)很多妇女受到家庭暴力不报案,或者没有得到及时得救助与干预,以至于演变成严重得致伤、致残与致死案件。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人们普遍缺少对家庭暴力得认识,而法律中又没有制裁家庭暴力得具体条文规定。如果针对妇女得家庭暴力开展干预,通常需要妇联、公检法司、医院卫生等多个机构得合作,采取综合干预与解决问题得策略.但就是,各方得合作到目前为止缺少相应得政策与法律保障。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加强得工作环节就是(). 倡导 (6)某老旧小区失业、低保人员较多,便民设施缺乏,居民日常生活不便。社会工作者分析了社区得具体情况后,与相关政府部门取得联系,开设便民餐车与家电维修点,既改善了小区便民设施少得状况,又开发了就业岗位。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采用得社区工作方法就是()。 社会策划 (7)默斯坦得“刺激--价值-—角色”理论认为,刺激阶段主要就是()。评价对方就是否符合自己得角色期望,在各项生活方面就是否与自己一致. 考虑双方得心理需求与价值观 √主要就是以感官信息,如外貌、年龄、种族等决定就是否建立关系比较双方得价值观就是否相似 (8)惩罚分为正惩罚与负惩罚,下列属于正惩罚得就是().

2016年南开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考试重点考试范围

2016年南开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考试重点考试范围 437《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为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的专业基础课。招生院校根据考生本科目的考试成绩和其他三门科目的考试成绩总分来选择其是否参加第二轮考试(复试)。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社会工作实务基本概念、通用过程、理论辅导模式、主要技巧、以及对特定服务人群和场所的实务运用能力的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技巧及其在操作层面的实际运用。 三、考试基本要求 1.基本概念和通用过程; 2.理论辅导模式和主要技巧; 3.对特定服务人群和特定场所的社会工作实务运用。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结合客观试题和主观试题,从知识再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面来测试考生对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概念、通用过程、理论及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理论辅导模式对特定人群和场所进行实务运用的能力。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基本概念与通用过程、主要理论和技巧、特定服务人群和场所的实务能力运用。总分150分。 I.基本概念与通用过程 1.考试要求 该部分要求考生对社会工作实务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有一定的掌握。 2.题型 要求考生解释出涉及上述内容的8个名词。每个名词5分,总分40分。考试时间为40分钟。 II.理论与技巧 1.考试要求 该部分要求考生对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主要理论辅导模式和基本技巧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2.题型

要求考生回答出涉及上述内容的6个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III.实务运用 1.考试要求 该部分要求考生掌握在操作层面上根据理论辅导模式与技巧对特定服务人群或场所进行实务运用的能力。要求考生对理论辅导模式运用恰当、符合社会工 作通用过程的基本逻辑、论述合理、逻辑清楚,能够反映出考生一定的实务运用 能力。 2.题型 试卷分别给出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考生根据背景信息结合社会工作实务中的理论服务模式和主要技巧展开分析和论述。论述题20分,案例分析题30分, 共计50分。考试时间共为80分钟。 答题和计分 要求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上。 《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内容一览表 序号题型题量分值时间(分钟) 1基本概念8个名词解释4040 2理论与技巧6个简答题6060 3实务运用1个论述题2030 1个案例分析题3050 共计150180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 法和技巧。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

第一讲社会政策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 2、理解我国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一般性原理。包括社会政策的特点、目标、功能及基本运行方式; 3、掌握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如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以及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4、了解社工专业人才建设的法规与政策; 5、理解社工专业人才队伍中长期规划,包括主要任务、政策目标、重点工程以及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政策。 第二部分:内容辅导 一、社会政策 (一)基本含义 从属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政府或政党为了维护经济与社会正常的运行与发展、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指政府为实现其目标而采取的社会行动的总和。 (二)主要内容 社会政策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政策如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政策,劳动就业政策,公共教育政策,住房保障政策,特殊人群权利保护政策,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政策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政策也是在不断地发展着的,如司法矫治便是新兴的社会政策。 (三)特点 1.目标的社会性; 2.体现社会共同利益的价值; 3.满足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群体的基本需要; 4.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 5.坚持福利性; 6.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 (四)基本目标

1.满足民生需要; 2.保护人权; 3.维护社会公平; 4.解决社会问题; 5.促进社会和谐。 (五)主要功能 1.经济功能【人力资本投资、调节经济运行、激励劳动积极性】; 2.社会功能【收入再分配、社会建设、社会控制】; 3.政治功能【社会管理、调节利益矛盾、增强执政基础、维护社会稳定】。 (六)基本原则 1、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2.以人为本、尊重人权; 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社会保护; 5.政府与民间相结合。 二、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 (一)社会政策的主体 类型:1.直接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2.间接主体(利益集团、公民、其他党派)。 特点:1.主动性;2.多元性;3.权威性。 角色:1.政策制定者;2.政策实施者;3.政策评估者;4.政策调整者;5资源提供者。 (二)社会政策的对象 类型:1.普遍性对象——全体公民;2.选择性对象——部分公民。 特点:1.被动性;2.差异性;3.连带性。 角色:1.政策诉求者;2.政策接受者;3.信息提供者。 (三)社会政策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 (四)资源调动方式 1.政府公共财政对社会各项事业的投入; 2.各类社会力量对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投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