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新苏教版(2016)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

2018年新苏教版(2016)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

2018年新苏教版(2016)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
2018年新苏教版(2016)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

2018年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第1课时认识万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的事物。 2、结合生活中的电器价钱和商品标价,经历认识万以内数的过程。 3、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某些事物,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的写法。 【课前准备】 搜集生活中家用电器,工资收入等万以内数的物品。 【教学流程】 一、生活导入 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己经走进了我们的千家万户。谁想把你调查的家中的一种家用电器的名字和价格告诉大家。…… 师对有代表性的回答相应板书。 A(千以内的价格)板书一个。 B(万以内千以上的)板书三个。

千以内的,读数,说组成。(属于复习)后面数三个只是找同学读。教师在学生读数时板书读法。(让学生感受一遍读法,但不要求学生会写读法。) 师:(手指后面三个数)同学们,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比较大的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下《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 二、探索感知 1、大数的读法 (例一) 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几种电器,谁能说出他们的名称和价钱。(投影出示第一页例一。4人每人说一种) 师:观察一下,这些数,都是几位数?(四位数)我们以前学过什么计数单位,还记得吗?(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能按一定的顺序把数位顺序表填上吗?(试填习题纸上的数位顺序表。订正、教师板书完整计数单位。) 师:下边从右数第五位是什么位?(万位)(教师板书。学生把自已的数位顺序表填完整。) 师:万位上的1表示了什么?(1万)3表示什么?(3万)写几就表示几万。 师:能把图中的4个大数填在表中。(试填,把自己家的一种电器的价钱也填在表中,并说说各数的组成。) 师:最后一个自已家家用电器的价钱,同桌互相读一读,并试着说说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18秋季改版最新教案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 全册教案 教案说明: 本教案是2018年审定最新版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案内容详细环节齐全,可A4纸直接打印。本教案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2018年月日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 时 【 课时目 标】 1. 有感情 地朗读 课文,了 解大青 树下的 小学学 生幸福 的学习 生活,体 会课文 表达的 自豪和 赞美之 情,并受 到民族 团结的 教育。 2. 抄写描 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新人教版2018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未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试卷(一) 小学三年级数学 1. 76 表示几个( )个71。 2. 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8秒,照这样他从一楼走到五楼需要()秒。 3. 一米长的绳子,剪下它的1∕10,是( )分米,剩下( )厘米。 4. 任何数乘以一个数都等于原数,这个数是( )。 5. 上午9点开始下雨,下了5个小时,下午( )时雨停。 6. 2600千克-600千克=( )吨。3厘米-17毫米=( )毫米。 1吨-500千克=( )千。950米+1050米=( )千米 7. (填“<”“>”或“=”) 3分( )200秒 150分( )3时 70毫米( )7厘米 8. 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 )个小格,是( )秒。分针走1大格是( ) 分钟,时针走1大格是( )小时。 9. 下图(左)中有( )个平行四边形。 10. 用一根32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10米,宽是( )米。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 ) 2、一个图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 ) 3、2与1的和、差、积、商中最大的是积,最小的是商。 ( ) 4、6×6和6+6的意义相同。 ( ) 5、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厘米,它的周长增加12厘。 ( ) 6、除数是3的除法,余数可能是1、2或3。 ( ) 7、120×5的积末尾只有一个0。 ( ) 8、如果A ×B=0,那么A 和B 中至少有一个是0。 ( ) 9、7个1/7米是7米。 ( ) 10、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原数。 ( ) 三、选择题(10分)。 1、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 ) A 变大 B 不变 C 变小 2、两个足球队进行比赛,结果( ) A 两个队都胜了 B 两个队都负了 C 两个队平了 3、与125×0的结果相同的是( ) A 125+0 B 125-0 C 0×125 4、小明9:20到电影院时,电影已经开始了半小时,电影是( )开始的。 A 8:50 B 9:50 C 9:00 5、时针从第一个数字到第二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 A 60秒 B 60分 C 2小时 6、最小三位数和最大三位数的和是( ) A 1 B 1099 C 899 7、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 )重。 A 铁 B 棉花 C 一样 8、我们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是20( )。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D.米 9、一架玩具飞机218元,一辆遥控汽车165元,买一架玩具飞机和一辆遥控汽车 一共要( )元。 A.283 B.383 C.373 D.53 10、小东每天吃晚饭大约需要20( )。 A.时 B.分 C.秒 D.天 四、计算(27分) 口算: 275+0= 700×4= 600×7= 38 +5 8 = 123×2= 465×0= 15÷5= 1- 1 3 = 972-200= 486+14= 76÷2= 89 - 6 9 = 笔算下面各题: 495×3 503×6 712×4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可参看目录)。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祖国壮丽的河山;科学的思想方法;献上我们的爱心。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24,略读课文8篇。每组教学内容包括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用“*”加以标明,位于精读课文之后。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除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词句理解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习题。学生开始刚刚开始一般意义上的习作,为了增加训练机会,教材在部分课后练习中增设了“小练笔”这个栏目,力图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提高习作水平。 每个“语文园地”都有5个栏目,与以往教材一致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4个栏目属于固定内容,“宽带网”“展示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作为第5个栏目,它们在本册教材中各出现了2次。“趣味语文”和“成语故事”,它们在本套教材中都是第一次出现。 八组精读课文之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参看目录),供学生作为延伸、扩展阅读之用。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

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再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和词语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二、学情分析: 进入中年级——孩子们已经打下了语文学习的基础。掌握了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有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感情。在认识了1800个常用汉字基础上,阅读能力发展明显,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需要认识的字太多,导致后进生错别字多,总也改不了,这是新课改学生识字多,多带来的弊端,到中年级以后,应该会有所改善。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364个字,会写232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泾口二小电子备课(2016至2017年度第一学期) 执教学科:语文 执教年级:三年级 执教教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可参看目录)。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祖国壮丽的河山;科学的思想方法;献上我们的爱心。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24,略读课文8篇。每组教学内容包括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用“*”加以标明,位于精读课文之后。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除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词句理解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习题。学生开始刚刚开始一般意义上的习作,为了增加训练机会,教材在部分课后练习中增设了“小练笔”这个栏目,力图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提高习作水平。 每个“语文园地”都有5个栏目,与以往教材一致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4个栏目属于固定内容,“宽带网”“展示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作为第5个栏目,它们在本册教材中各出现了2次。“趣味语文”和“成语故事”,它们在本套教材中都是第一次出现。 八组精读课文之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参看目录),供学生作为延伸、扩展阅读之用。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再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和词语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二、学情分析: 进入中年级——孩子们已经打下了语文学习的基础。掌握了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有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感情。在认识了1800个常用汉字基础上,阅读能力发展明显,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需要认识的字太多,导致后进生错别字多,总也改不了,这是新课改学生识字多,多带来的弊端,到中年级以后,应该会有所改善。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我们的民族小学1周1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 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

《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 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第四自然段:凤尾竹摇晃(huàng) 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苏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 知识点 https://www.doczj.com/doc/3913034731.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三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 1、三原色是:红,黄,蓝。任何其他颜色都调不出这三种颜色,它们是色彩王国的老祖宗。 2、三间色:橙(红+黄)、绿(蓝+黄)、紫(红+蓝)。 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了橙、绿、紫,叫三间色。它们是三原色的第一代后代。 3、法国画家修拉创造了点彩画法,他的名作是《大碗岛星期天下午》。 4、笔头含水很少叫做渴笔。渴笔在宣纸上擦出又干又毛的效果,可用来表现动物的皮毛。 5、一千年前,苏州、无锡就出现了彩塑泥玩具,后来又出现了更精彩的戏曲泥人。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无锡惠山彩塑泥人。 6、对称:左右或上下重复而对应,叫做对称。秩序:事物依一种规律井然有序地存在,叫做秩序。对称美和秩序美是大自然的伟大设计,它使复杂纷繁的世界避免了杂乱无序。 7、剪纸的三种基本剪法: 阴剪:剪去基本轮廓线,或者剪去形象以内的纸留下大块空白,与未剪的纸形成虚 实的对比。 阳剪:剪去形象轮廓线内外的纸,只留下造型的线或只剪去形象以外的部分,留下影子般的形象。 综合剪:阴剪阳剪合用,这是最受欢迎的方法。 8、皮影戏:大约宋代,我国城市就有了皮影戏艺术,皮影戏的形式是受了剪纸的启发,用驴皮,牛羊皮制作而成动物,人物的“演员”,与音乐、唱腔,灯光,操纵技巧等组合成综合艺术效果。9、色彩的明度渐变:各种色彩明亮的程度叫做色彩的明度(比如,黄色很明亮,蓝色暗得多……)。只要逐渐加入白或黑,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形成渐变,成为有序排列的明度渐变图案。 10、色彩的纯度渐变: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红、橙、黄、绿、蓝、紫,都是最纯净的色彩,纯度高的颜色加入了由黑色和白色调成的灰色或其他对比色,它的纯度就降低了。如果是逐渐的加入,就会形成色彩的纯度渐变。 2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xx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教学内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与方法: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1 语文园地一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教育学生认真学习教学目标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

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a 、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b 、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c 、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教学后记:xx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教学内容知识目标教学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媒体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教育学生认真学习能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语文园地一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教学过程与方法:习作·指导 1、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好多同学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在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中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苏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色彩明度渐变》 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知识,并能用色彩的明度渐变创作图案画。 2.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3.体验明度渐变有序排列的图案所产生的纵深感与节奏美,培养学生色彩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色彩明度渐变的知识。 2.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教学准备: 师:范画、毛笔、水粉颜料。 生:课本、毛笔、水粉颜料、调色盘、画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练习、观察 今天上课同学们都准备了什么工具?同学们喜欢用颜料作画吗? 老师现在要考考同学们,看大家是否忘记了色彩的调制方法。 请从颜料盒中任意拿出一种颜色(除黑白灰),挤一些在调色盘里,然后把白色颜料拿在手里,多次与这种颜色调,每次加一点白色,用毛笔调匀,再依次练习,仔细看色彩用什么变化。(同桌两人一起调色练习,仔细观察色彩的变化)与平时调出的色彩有什么不同?(全部交流) 这种色彩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色彩的明度渐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板书课题) 二.介绍知识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颜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弱光照射下显得较灰暗模糊;同一颜色加黑或加白掺和以后也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种纯色都有与其相应的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明度最低,青、绿色为中间明度。色彩的明度变化往往会影响到纯度,如红色加入黑色以后明度降低了,同时纯度也降低了;如果红色加白则明度提高了,纯度却降低了。

色彩的明暗基调是指一个色彩结构的明暗及其明度对比关系的特征。整体的色彩是暗的,还是亮的;是明度对比强烈的,还是对比柔和的,这种明暗关系的特征,将成为这个设计的色彩效果的基础。 按照孟谢尔色寺的明度色阶表,将色彩的明度划成十个等级,即存在10种明暗基调。即:低长调、低中凋、低短调、中长调、中间中调、中短调、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全长调。 在高调中(亮色调):为了避免色弱感,可以在色彩排列上加强色相的对比节奏,这样可以增强高调色的色彩力度。 低调色(暗色调):有一种重量感和物质感,在处现低色调时,加强冷暖对比可以增强低色调的生动感。 三.欣赏 如果用色彩的明度渐变来创作一幅画,会是什么效果? 让我们来欣赏几幅用色彩的明度渐变做为表现手法的作品。 1.欣赏老师准备的范图 2.欣赏美术书中的图片 3.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四.交流 欣赏了这些优秀的渐变画,你知道加入什么色彩调配才能调出明度渐变的效果? 师总结:只要逐渐加入黑或白,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形成渐变,成为有序排列的明度渐变图案。 五.创作 1.老师示范: 教师用蓝色加白色、红色加黑色两种渐变作比较,结合学生调色小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具体示范,也可以让部分学生跟老师一同练习、示范。 2.学生练习: 要求:1.独立创作一幅色彩明度渐变的图案画。 2.用水粉颜料色完成作业。 六.评价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 1.评出“最佳效果奖”。

2019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9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总分人 得 分 评分人 一、书写。(2分) 要求:①蓝黑墨水钢笔书写。②卷面整洁。③字迹端正。④大小适当。 二、填空。(共32分) 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126( ),体重35( )。 桌子高约8( ) 一头大象约重4( ) 数学课本厚约8( ) 飞机每小时行800( ) 2、80毫米=( )厘米 6分米=( )厘米 5米=( )分米 7千米=( )米 4000米=( )千米 90厘米=( )分米 3、在○里填上“>”、“<”或“=”。 (1)5时○250分 180分○3时 2分○160秒 (2)6吨 ○600千克 4500千克○5吨 2吨○18000千克 (3)17 ○ 18 49 ○ 79 311 ○ 311 4、1里面有( )个 15 1里面有( )个 1 7 。 5、实验小学第一节课8:20上课,8:55下课,一节课历时( )分钟。 放学了,小明11:30离校,25分钟后到家,小明到家的时刻是( )。 6、在一个长45厘米,宽25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7、一块菜地的 8 3 种了萝卜,剩下的种白菜,种白菜的地占整块菜地的( )。 8、在每个图中的适当部分涂上颜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

9、用6、8、9 三个数字卡片可以摆出( )个不同的三位数,最大的是 。 三、选出正确答案填在( )里。(共16分) 1、一个三年级小朋友的体重大约是( )。 ① 300千克 ② 30克 ③ 30千克 2、两个正方形的周长( )。 ① 一定相等 ② 可能相等 ③ 一定不相等 3、在 ÷8 = 6…… 中,余数最大是( )。 ① 7 ② 6 ③ 5 4、某书店第一天售出图书2044册,第二天上午售出985册,下午售出1960册,两天售出的图书大约共有( )册。 ① 4000册 ② 5000册 ③ 6000册 5、 ×2=606, 里应填( )。 ① 330 ② 303 ③ 300 6、620×5的积末尾共有( )个0。 ① 3 ② 2 ③ 1 7、把60人分成几组,下面哪种分法得到的组数最少?( ) ① 每3人一组 ② 每4人一组 ③ 每6人一组 8、图中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 ①41 ②71 ③8 1 四、算一算。(共21分) 1、请直接写出得数。(6分) 23×2= 54+32= 80-14= 600×5= 63-36= 25×8= 72÷9= 33÷8= 81+86= 1-21= 53-51 = 52÷6= 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9分) ①719+203= ② 608×5= ③ 750×7=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精品教案,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本单元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版块。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描写小学生欢乐幸福的校园生活的《大青树下的小学》;有讲述自己用童心感受的自然和学校的《花的学校》;还有讲述孙中山小时候不懂就问的《不懂就要问》。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大意。 课题内容简说 大青树下 的小学 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的自豪、赞美之情。 花的学校 这首诗写的是当东风吹过,雷响雨降的时候,一群一群的花开始盛开,他们就像放假后的孩子们一样,在狂风大雨中游戏,他们扬起双臂朝着天空呼唤着妈妈,因为他们的家是在天上星星住的地方。诗歌充分展示了作者大胆的想象力,抒 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不懂就要问 这篇课文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勇敢向先生请教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正确读写“服装、鲜艳、打扮、安静、荒野、碰触、灰雀、诚实”等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期末试卷(含答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期末试卷 201901 班级姓名等第 一、填空。(20*3=60分) 1、在魔幻的颜色中,三原色是指、、。 2、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了三间色,那么三间色指的是、 、。 3、每种色彩都有自己的“相貌”,叫做。 4、绿色是由加调和出来。 5、《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是法国点彩画家的经典作品。 6、1876年英国科学家发明了第一台电话机,从此人类的联络方式翻开了新的一页。 7、每年10月4日是日。 8、羚羊用和显示自己的健康状况。 9、生命离不开、、和适当的。 10、是最聪明的动物,它们把动物学家当成好朋友。 11、生活中有美、美。 二、选择题。(10*3=30分) 1、红色调和蓝色起来是()。 A、黑色 B、白色 C、紫色 D、灰色 2、()用跳跃和奔跑显示自己的健康状况 A、熊猫 B、兔子 C、鳄鱼 D、羚羊 3、剪纸有几种基本的方法。一种是阴剪,一种是()。

A、打印 B、设计 C、印刷 D、阳剪 4、一千年前苏州、()就出现了彩塑泥玩具。 A、海安 B、无锡 C、南通 D、上海 5、三年级上册第二课的课题为()。 A、点彩游戏 B、生活离不开电话 C、粉印纸版画 D、动物明星 6、每种色彩都有自己的“相貌”,叫做()。 A、原色 B、明度 C、色相 D、纯度 7、哺乳动物中最长寿的是()。 A、牛 B、大象 C、羊 D、狼 8、左右或上下相对应,叫做()美。 A、对比 B、秩序 C、重复 D、对称 9、排列整齐,井然有序,叫做()美。 A、整齐 B、对比 C、对称 D、秩序 10、剪纸属于美术中的()工艺。 A、历史 B、绘画 C、雕塑 D、民间 三、判断题。(5*2=10分) 1、法国画家修拉创造了点彩画法。() 2、黄色加蓝色是紫色。() 3、三原色指红黄蓝。() 4、三间色指紫绿白。() 5、黑猩猩是最聪明的动物,它们把动物学家当成好朋友。()

2018-2019新苏教版小学3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合集

《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 (最新修订版) 苏教版三年级(上)期末使用 (本卷总分120分,共4页,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一个西瓜大约重( )。A.4克B.40克C.4千克 2.下列物品中,大约2克重的物品是()。 3.用4个边长l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周长最短的是图()。 4.在算式★÷8=12……口中,符合要求的被除数一共有( )个。A.3B.5C.6 D.7 5.下面算式中,得数是“三十多”的是()。 A.67÷3B.98÷5C.69÷2 D.75÷5 6.在738÷2的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 )。 A.要分12个一 B.已经分了12个一C.要分12个十 D.已经分了12个十7.下面图()的涂色部分能用4 3表示。 8.一根彩带,第一次用去全长的 92,第二次用去全长的93,已经用去的彩带与全长的一半相比,结果( )。A.比一半短B.比一半长 C.正好是全长的一半二、填空题(第5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1.口04×6的积是三千多,口里最小填(),最大填()。

4.小华、小丽和阳阳参加50米游泳比赛,小华比阳阳多用1秒,小丽比阳阳少用1秒,()游得最快,()游得最慢。 5.某学校阶梯教室有312个座位,全校1200名师生分4场观看一部电影,能都有座位吗?为什么? 6.一张长方形纸对折1次,得到的图形是整张纸的();如果连续对折3次,得到的图形是整张纸的()。 7.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刚好拼成一个正方形(如图1),已知 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那么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8.用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种不同的长方形, 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或()厘米。 三、计算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45÷3=60÷4=3×16=45+26= 42÷2=400×4=55÷5=300×3= 2.列竖式计算。 114×5=3×207=419÷4= 750×8=360÷3=803÷4=

2018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8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21分)(1、3分;11、3分15、3分) 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它的()分之(),写作( ).这样的3份是()个1/7,就是它的()分之(),写作(). 2、一杯牛奶,喝了它的2/9,还剩下(). 3、正方形的边长是它的周长的(). 4、一个分数,它的分子是4,分母是分子的2倍,这个分数是(). 5、运动会从下午2:10分开始,开了1小时30分,到()结束. 6、鸟儿冬天()到南方去过冬. 7、长方形长是20米,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米. 8、□÷8=6……(),余数最大,余数是(),被除数是().

9、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个小格,每一小格长()毫米. 10、2袋水泥重100千克,那么()袋这样的水泥重1吨. 11、填上适合的单位. 一角硬币的厚度是2()课桌高7() 一节火车厢可装货60()小红身高135( ) 汽车每小时行60()学校旗杆高100() 12、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13、小明从家到学校步行要20分钟,他要在7:45分到校,需(:)从家出发. 14、足球比赛15:30分开始,17:10结束,比赛经过了()时()分. 15、3时=()分 7分=()秒 480秒=()分. 二、真真假假:(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钩,错误的画叉)(5分)

1、两个数相除,余数是6,除数最小是7.() 2、一个盒子里有红黄两种棋子,我任意摸一次一定能摸到红棋子.() 3、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4、把一张长方形纸分成7份,其中的3份是这张纸的.() 5、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分数等于1.…………………………() 三、精挑细选:[在()内写上正确的序号] (5分) 1、分针从3走到7,经过()分. ① 25 ② 20 ③ 40 2、一根绳子长92米,第一次用去34米,第二次用去26米,现在绳子的长度比原来缩短了多少米?正确的算式是() ①92-34-26 ②92-(34+26)③34+26 ④34-26 3、地球()绕着太阳转.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 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板书: 4、槐乡的孩子 男孩爬削 女孩捡塞快乐 满载而归 【教学反思】

苏教版新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1课色彩的纯度渐变 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2课时 教学内容: “色彩的纯度渐变”是基于上学期的“色彩的明度渐变”教学后的一节色彩知识课。纯度渐变有以下几个层次的教学要求:1. 纯度概念;2. 纯度的改变方式;3. 纯度的渐变方式;4. 纯度的运用。纯度渐变在某种程度上包含了明度渐变的教学内容,但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色彩变化的过程以及对变化过程的运用效果,这也正是教学中需要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的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纯度的概念,比较纯度渐变与明度渐变的不同之处,并将明度渐变的知识运用到纯度渐变的教学中来,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纯度渐变在色彩表现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学生情况: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了有关色彩明度的知识,对渐变规律也有所掌握。但纯度渐变的知识内容也包含了明度渐变,因此这两者之间的区分并不是很清楚。在原有颜色中加入其他颜色以改变纯度的这一做法,学生可能并不是很了解,这也是纯度渐变与明度渐变的最大区别,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着重对此进行演示和讲解。具有直观性和比较性的画面,更能激发学生的个人体验,并且内化成个人知识经验,从而使他们掌握色彩的纯度渐变的过程方法。 教学方式、手段: 利用欣赏对比的过程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色彩的纯度属性,自然色彩激发学生对色彩表现出的美感的喜爱,逐步展示纯度的概念特征。通过对明度渐变的知识运用,掌握纯度渐变的主要方法,并以此进行对同一画面不同色彩表现的比较,让学生直观对比出两幅画面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再通过对自然生活中色彩的看、说、想等一系列活动,强化纯度渐变的美感,提炼出色彩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创作表现过程。 教师准备:互动媒体课件、水粉颜料、调色盘、水杯、水粉笔、铅画纸、抹布、实物展台。 学生准备:水粉颜料、调色盘、水杯、水粉笔、抹布、铅画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理解色彩的纯度及渐变的概念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色彩、纯度渐变的调色方法和规律,体会渐变的绘制要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纯度渐变所产生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提高学生对色彩渐变的观察和审美能力,激发其运用渐变方式装饰生活、表现美的欲望。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我们的民族小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 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第四自然段:凤尾竹摇晃()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2017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1.三年级两个班共有学86人,三(1)班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好。 三(2)班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不牢固,一部分学生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较差。学生学得比较死板,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两个班级的学困生有一定的数量,特别是三(2)班学困生数量比较多,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可参看目录)。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祖国壮丽的河山;科学的思想方法;献上我们的爱心。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24,略读课文8篇。每组教学内容包括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用?*?加以辬明,位于精读课文之后。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除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词句理解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习题。学生开始刚刚开始一般意义上的习作,为了增加训练机会,教材在部分课后练习中增设了?小练笔?这个栏目,力图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提高习作水平。

每个?语文园地?都有5个栏目,与以往教材一致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4个栏目属于固定页1 第 内容,?宽带网??展示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作为第5个栏目,它们在本册教材中各出现了2次趣味语文?和?成语故事?,它们在本套教材中都是第一次出现。 八组精读课文之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供学生作为延伸、扩展阅读之用。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再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 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和词语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二、学情分析: 进入中年级——孩子们已经打下了语文学习的基础。掌握了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有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感情。在认识了1800个常用汉字基础上,阅读能力发展明显,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需要认识的字太多,导致后进生错别字多,总也改不了,这是新课改学生识字多,多带来的弊端,到中年级以后,应该会有所改善。 三、教学目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