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学实务练习题案例分析

商品学实务练习题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1.

新标准迫使童鞋行业酝酿大变革

发布时间:2011-01-18

1月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适合3—14周岁儿童所穿着儿童鞋比较试验结果。比较试验显示,19个儿童鞋样品中,涉及安全性的指标全部合格,部分鞋的使用性能如标识、耐折性能、外底硬度、勾心硬度、异味等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

据了解,这次抽检共18家企业生产的儿童鞋样品19个。比较试验结果显示,19个样品中,涉及安全性的指标如游离甲醛、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皮革中可萃取重金属(砷、镉、铅)等,均符合国家标准;物理性能指标,如剥离强度和耐磨性能也全部符合标准要求。19个样品中,全部项目符合标准的有10个,有9个样品部分性能不符合标准。

“这么高的不合格率很不正常,也坚定了我们提高童鞋标准的决心。今年将实施多个新的标准,着重加强童鞋品质监管。”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田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悉,新标准对于童鞋的面料、工艺和强度都将有更高的要求。业内专家认为,新标准的门槛或将导致3成的企业面临淘汰,而整个行业也将酝酿大变革。

产品问题多多

记者从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网站上了解到,这次抽检试验反映出童鞋产品很多问题。在标识方面,有四款童鞋存在问题,主要是未标注中国鞋号或未标注用材。

此次比较试验中,耐折性能不符合标准的样品有五款。耐折性能是表示成鞋鞋底是否容易断裂、帮面材料是否容易出现裂面、裂浆和帮底屈挠部位是否容易开胶的指标。

外底硬度存在问题的样品有三款。儿童鞋鞋底要有适当的硬度和厚度,太硬太厚的鞋底不利于鞋底的弯折,过软的鞋底不能支撑脚掌,易使儿童产生疲劳感。

按照QB/T2880-2007《儿童皮鞋》标准规定,鞋类异味分为5级,规定不大于2级为合格。此次比较试验中,异味较明显的样品有4个,但均达到3级要求。

业内人士指出,从试验结果发现的这些问题可以看出,我国童鞋的质量还很薄弱,企业竞争的焦点仍停留在价格和渠道上,对产品品质不够重视。

庞大市场亟待规范

据统计,目前我国儿童达4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且每年大约有2700万的新生儿降生,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所占的人口比例令童鞋市场成为香饽饽。然而,由于儿童身体器官、骨骼、关节、韧带正处于发育高峰期,因此一双好质量的鞋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童鞋企业在生产童鞋时候,更应该注重质量的把控。

专家指出,儿童产品通常设计款式新颖,花色鲜艳,但制鞋过程中所含的甲醛却对人体有害,童鞋中的甲醛主要来自童鞋上颜色鲜艳的染料、助剂以及所使用的粘合剂,因此,浓艳的色彩和有印花的童鞋一般甲醛含量偏高,鞋企只有持续保持技术领先,才能为质量保障提供支援。

安全、舒适成最大关注

“由于缺乏强制性标准,当下童鞋产品的健康性能现状不容乐观,多数童鞋竟是成人运动鞋的‘缩小版’。”国家制鞋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的专家表示,童鞋生产企业简单复制了成人运动鞋的标准规定、运动鞋生产材质、生产工艺及设计要求,两者差异不过在于尺寸方面。他表示,儿童的骨骼处在生长发育期,足部空间的要求和成人鞋的空间要求完全不同,正是生产“嫁接”标准导致了儿童鞋质量安全隐患。

“怎样界定一双童鞋是否安全舒适?这亟须行业标准来规范。”中国皮革协会制鞋办公室主任卫亚非表示,童鞋检测时,部分指标采用成人旅游鞋的标准,这远远不能满足提高童

鞋舒适度的要求。据透露,鉴于目前童鞋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发展状况,业内专家正在着手制定一套针对童鞋舒适性的行业标准,这套标准将改变企业对舒适的概念炒作,使舒适程度更为清晰化。(信息来源:中国鞋网)

试对本案例进行分析,说明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提出的解决对策。

2.

罗林洛克啤酒的包装策略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消费的下降,美国的啤酒行业变得越来越残酷。像安豪斯?布希公司和米勒公司这样的啤酒业巨人正在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把一些小的地区性啤酒商排挤出了市场。出产于宾夕法尼亚州西部小镇的罗林洛克啤酒在八十年代后期勇敢地进行了反击。营销专家约翰?夏佩尔通过他神奇的经营活动使罗林洛克啤酒摆脱了困境,走上了飞速发展之路。而在夏佩尔的营销策略中,包装策略则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包装在重新树立罗林洛克啤酒的形象时,扮演了重要角色。夏佩尔为了克服广告预算的不足,决定让包装发挥更大的作用。他解释道:“我们不得不把包装变成牌子的广告。”该公司为罗林洛克啤酒设计了一种绿色长颈瓶,并漆上显眼的艺术装饰,使包装在众多啤酒中很引人注目。夏佩尔说:“有些人以为瓶子是手绘的,它跟别的牌子都不一样,独特而有趣。人们愿意把它摆在桌子上。”事实上,许多消费者坚持装在这种瓶子里的啤酒更好喝。公司也重新设计了啤酒的包装箱。“我们想突出它的绿色长颈瓶,与罗林洛克啤酒是用山区泉水酿制的这个事实。”夏佩尔解释道:“包装上印有放在山泉里的这些绿瓶子。照片的质量很高,色彩鲜艳、图像清晰。消费者很容易从30英尺外认出罗林洛克啤酒。”

夏佩尔很喜欢用魅力这个词来形容罗林洛克啤酒的新形象。“魅力,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认为瓶子和包装造成了这种讨人喜欢的感觉。看上去它不象大众化的产品,有一种高贵的品质。而且这种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也适合啤酒本身。罗林洛克啤酒出品于宾州西部的小镇。它只有一个酿造厂,一个水源。这和安豪斯?布希啤酒或库尔斯啤酒完全不同,我们知道,并非所有的库尔斯啤酒都是在科罗拉多州的峡谷中酿造的。”

包装对增加罗林洛克啤酒的销量有多大作用呢?夏佩尔说:“极为重要。那个绿瓶子是确立我们竞争优势的关键。”

本案例说明了什么?分析商品包装策略制定的重要性并说明如何制定商品包装策略。

3.

东风汽车整车仓储电子化管理

在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案例中,中软冠群与东风汽车整车仓储电子化管理项目作为经典,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年度优秀案例。中软冠群执行副总裁秦俊峰接受《中国交通报》记者采访时称,提供的解决方案,主要解决了东风公司的两个问题:信息滞后、销售公司营销部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来自检查储运部的可销售商品车信息;整车仓储面积大、车型多,因库内信息不准确,为取出指定的车而频繁倒车。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整车仓储电子化管理项目涉及的业务部门有:汽车分公司生产部的总装作业部,销售公司的检查储运部和营销部。从总装作业部产品下线开始,至商品车发车为止,是一条业务完整的仓库管理业务线。

解决方案是在ES/1 Logistics产品的强大物流管理系统基础上,使用ES/1自身的开发平台,根据汽车行业仓储物流管理的特点开发和形成的具有国际管理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的汽车行业整车仓储和物流管理方案。

该方案以整车仓储自动化管理、运输管理为中心,向外可延伸到汽车的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和财务管理,并可向ES/1 Logistics和ES/1 Manufacturing任意扩展,形

成汽车行业信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该方案通过全方位的条码扫描替代人工录入来管理所有仓库库存,实现根据规则自动建议入库位置、自动建议出库位置,达到最大化利用仓储空间和避免库区内倒车的管理效果,并通过库间倒车跟踪和长途运输跟踪来控制车辆运输时间和避免车辆损失,从而大大提高汽车行业整车物流的管理水平,减少庞大的管理费用。

该方案以生产管理为起点,采用最适合汽车行业的重复生产模式来管理生产作业的进度计划,并通过此计划自动生成车型与底盘号的对应关系,无需人工维护。

该方案管理销售订单、运单、销售发票,应收账款,并可管理和控制在经销商仓库中的库存,保证企业资金顺畅,避免财务风险。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做到管理所有放在经销商仓库的整车库存,管理所有经销商和直接客户的销售信息,使企业对市场信息了如指掌,便于经营管理者做出正确及时的管理决策。(资料来源:中国物流网)

4.

“茶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入围“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劳动午报》(2011年01月19日 16版)

午报讯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海峡茶道》、《人民政协报·茶经专版》、《中国食品·茶精品》、《中华茶人》、《为您服务报》、《劳动午报·茶周刊》七家媒体以及伴夏茶网本着“传承茶文化,解读茶经济”的理念,站在行业全局的高度,从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以媒体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联合推选出了“2010年度茶叶行业十大新闻”。

“茶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以茶叶专项的形式入围“十二五”农村领域首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启动项目。项目总经费3000万元左右,自2011年开始,实施三年。该项目由系列子项目组成,包括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代表中国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申报的“茶叶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茶叶连续化自动化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与示范”,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申报的“现代茶叶加工模式转型关键工艺装备研发与产业示范”、“茶叶安全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安徽农业大学申报的“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标准化加工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究集成与示范”、“茶树功能基因资源发掘和种质创新”,福建农林大学申报的“闽台优异茶树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保护利用”,福建漳州天福申报的“茶叶及其副产物中有效成分提取的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研究”等八个科技部已入库项目整合而成。

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国茶产业升级发展提供一批急需的新种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标准和新产品,增强我国茶产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支撑产业发展,实现茶农增收、产业增效,提升我国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茶叶产业链升级打好了基础。

试分析影响我国目前茶市场发展的因素。

5.

服装与安全

纺织品和服装中的甲醛问题早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现在日本、美国、欧洲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标准都对甲醛含量做出了明确的限制和规定。我国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2001《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其指标与国际按轨,即:婴幼儿纺织品(尿布、尿裤、内衣、围嘴儿、睡衣、手套、袜子、中衣、外衣、帽子、床上用品)甲醛含量不得超过20mg/kg,接触皮肤的服装(文胸、腹带、针织内衣、衬衫、裤子、裙子、睡衣、袜子、床单、被罩)甲醛含量不得超过75mg/kg,不接触皮肤的服装(毛衫、外衣、裙子、裤子)和室内装饰类(桌布、窗帘、沙发罩、床罩、墙布)甲醛含量不得超过300mg/kg。

据了解,在发达国家不仅服装中的甲醛含量是严格控制的指标,对服装中可能含有的其他有害物质也有着严格的规定,除甲醛外,服装中还常有杀虫剂、增白剂、重金属等“毒素”,针对服装的检测还包括偶氮染料、PH酸碱值、五氯苯酚、挥发性化合物等十几种生态标准,国际上正在高度关注对人体健康构成不良影响的所有已知有害物质,并正在对这些有害物质定出限量。我国对纺织面料、服装安全的检测也早已确定了14项生态建议性标准,今后奖出台更多更完善的强制性标准来代替建议性标准。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辨别服装的甲醛含量是否超过标准呢?如果服装上没有甲醛含量的有关标识,将会给消费者的识别带来许多困难。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有关专业人士介绍,甲醛含量可能超标的纺织品主要有7种:免烫产品、印染布料、有粘合衬的产品、复合布、涂层布、植绒布以及经过特殊整理的纺织品。这些经过了免烫、防水、抗皱等工序处理过的衣物,生产过程中一般都使用了甲醛。甲醛含量的多少要通过专门仪器来测量,普通消费者是很难靠自己的判断得出结论的。市质监局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纤维制品中执行的标准是1982年制定的,要求生产厂家在衣服标识中标注产地、成份、制造商、洗涤等12项内容,但不包括甲醛含量。现在新规定出台了,老标准还没有修订,所以造成了目前的尴尬。他还透露,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已经注意到这个“空当”,估计甲醛含量不久就能“登”上标签。这位负责人还给记者展示了由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印制的“甲醛含量合格证”服装吊牌的样品,合格证的背面印有(2002)量认(津)字(D0133)号和(天津)质监认字(F138)号两个标志,并注明“此甲醛合格标志是经天津市纺织纤维检验所检验合格的标志,未经本所检验的产品不得使用”,看来甲醛含量今年有望被标上服装吊牌。(质量来源:)

问题:试分析本案例并说明得到的启示

6.

北京市工商局对流通领域小家电类商品质量监测结果公示稿

(2009年11月12日)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及市政府有关文件要求,我局委托“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对在我市销售的家用电器商品进行了质量监测,现将本次监测结果发布如下:

本次监测共有31个样品不合格,主要涉及商品为电吹风、电热杯、电热锅等,不合格商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标志及说明不合格

主要问题是产品没有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标注出接地符号、电源线连接方式的说明、产品在使用中需要注意安全保护的特殊说明,器具标识上的内容不全等等,这将给消费者造成使用中的困惑及危险。

2.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不合格

国家标准规定:器具的结构和外壳应使其对意外接触带电部件有足够的防护;通过Ⅱ类器具或Ⅱ类结构的开孔试验销应不能触及带电部件。有些商品通过器具外壳的开孔过大,试验指或试验销可触及带电部件,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易危及人身安全。

3.输入功率和电流不合格

国家标准规定:器具在额定电压且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其输入功率对其额定输入功率的偏离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有些商品的输入功率与其标注的额定输入功率的偏差相差甚远。

4.稳定性和机械危险不合格

国家标准规定:器具运动部件的放置或封盖,应在正常使用中对人身伤害提供充分的防护,应尽可能兼顾器具的使用和工作。部分电风扇商品网罩间隔偏大,对扇叶的防护不充分,消费者容易接触到旋转扇叶而导致手指划伤,使消费者的使用存在一定的机械危险。

5.机械强度不合格

国家标准规定:对电风扇的网罩施加推力和拉力后,试验指应不能触及到危险的运动部件。部分电风扇商品防护外壳、网罩等防护装置使用较软材料,机械强度不够,在进行推力和拉力后,试验指可触及危险运动部件。

6.结构不合格

国家标准的规定:对Ⅱ类结构,在正常使用中易触及的导电性液体,不应基本绝缘或加强绝缘接触。避免由于绝缘失效使商品没有附加防护,造成使用者的触电危险。

7.内部布线不合格

国家标准规定:裸露的内部布线应是刚性的而且应被固定,以使得在正常使用中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能减小到低于标准规定。有些商品裸露的内部布线非刚性且未被固定,对消费者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8.元件不合格

国家标准规定商品插头的型式和尺寸应符合GB1002的要求。此次抽查插头的型式基本符合要求,但部分商品插头的厚度和/或长度小于标准要求。

9.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不合格

主要表现在导线的横截面积偏低,电源软线未被可靠固定,不能满足载流能力、机械强度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极易过热或受到损坏。

10.接地措施不合格

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点:⑴不具备接地措施,一旦绝缘失效会使易触及金属部件带电,使商品失去接地保护,引起触电危险;⑵易触及金属部件未可靠接地;⑶电源线连接不当,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如果意外受力,将导致地线先拉断,致使商品失去接地保护。

北京市工商局对监测中发现的不合格商品,将根据不合格商品退出机制,采取强制措施,将其退出市场,并对销售不合格商品的经营者依法处理,净化首都消费环境,确保市民消费安全。消费者如购买了上述不合格商品,可以凭据购物凭证向销售商要求退货。

试分析小家电商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