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砂浆施工配合比记录表

砂浆施工配合比记录表

砂浆施工配合比记录表
砂浆施工配合比记录表

砂浆现场施工配合比及计量记录

记录人:复查人:时间:年月日

砂浆现场施工配合比及计量记录

记录人:复查人:时间:年月日

预拌砂浆性能试验方法

7 预拌砂浆性能试验方法 预拌砂浆的基本性能试验有稠度试验、表观密度试验、分层度试验、保水性试验、凝结时间试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拉伸粘结强度试验、抗冻性能试验、收缩试验、含气量试验、吸水率试验、抗渗性能试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等。 7.1取样及试样制备 7.1.1取样 (1)建筑砂桨试验用料应从同一盘砂浆或同一车砂浆中取样。取样量不应少于试验所需量的4倍。 (2)当施工过程中进行砂桨试验时,砂浆取样方法应按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执行,并宜在现场搅拌点或预拌砂装卸料点的至少3个不同部位及时取样。对于现场取得的试样,试验前应人工搅拌均匀。 (3)从取样完毕到开始进行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15min。 7.1.2试样的制备 (1)在试验室制备砂浆试样时,所用材料应提前24h运入室内。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当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砂桨时,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宜与施工现场保持一致。 (2)试验所用原材料应与现场使用材料一致。砂应通过4.75mm筛。 (3)试验室拌制砂浆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水泥、外加剂、摻合料等的称量精度应为±0.5%,细骨料的称量精度应为±1%。 (4)在试验室搅拌砂浆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机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试验用砂桨搅拌机》J G/T 3033的规定,搅拌的用量宜为搅拌机容量的30%?70%,搅拌时间不应少于120s。掺有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砂浆,其搅拌时间不应少于180s。 7.1.3试验记录 试验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 (1)取样日期和时间; (2)工程名称、部位; (3)砂浆品种、砂浆技术要求; (4)试验依据; (5)取样方法;

砂浆施工记录

砂-浆-施-工-记-录

————————————————————————————————作者: ————————————————————————————————日期: ?

砂浆施工记录 施工单位名称:福建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0 3年06月10日 建设单位名称福建省××县陈东中学砌筑部位一层砖墙工程项目名称××县陈东中学教学楼砂浆强度等级M5水泥品种标号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稠度(cm) 7~10 每立方米砂浆料用量(重量比) 水泥砂子粘土膏 或粉煤灰 石灰膏水 190kg 1410kg114kg / / 试块编号Q1-1 制作日期2003年06月10日28 天强度5.8MPa配合比设计报告单编号200305003

备注: 一层填充墙用的混合砂浆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每盘为120秒。因施工期间最高气温未超过30℃,所以要求班组应在4小时内将砂浆用完。 应将砂浆配合比设计报告单、强度检验报告单和强度评定汇总表附上。 注:表格内容要求用碳素墨水填写,字迹端正,签章完整。 砂浆施工记录 施工单位名称:福建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03年 06月10日 建设单位名称福建省××县陈东中学砌筑部位一层砖墙 工程项目名称××县陈东中学教学楼砂浆强度等级M5 水泥品种标号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稠度(cm)7~10 每立方米砂浆料用量(重量比) 水泥砂子粘土膏 或粉煤灰 石灰膏水 190kg1410kg 114kg / /

试块编号Q1-1制作日期 2003年06月10日 28 天强度5.8MPa 配合比设计报告单编号200305003 备注: 一层填充墙用的混合砂浆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每盘为120秒。因施工期间最高气温未超过30℃,所以要求班组应在4小时内将砂浆用完。 应将砂浆配合比设计报告单、强度检验报告单和强度评定汇总表附上。 注:表格内容要求用碳素墨水填写,字迹端正,签章完整。 砂浆施工记录 施工单位名称:福建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03年06月10日 建设单位名称福建省××县陈东中学砌筑部位一层砖墙 工程项目名称××县陈东中学教学楼砂浆强度等级M5 水泥品种标号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稠度(cm)7~10 每立方米砂浆料用量(重量比)

M注浆砂浆配合比计算

M30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二、使用原材料: 1、水泥:宁国海螺P.O 42.5R 2、砂:旌德三溪河砂(Ⅱ区中砂) 3、水:饮用水 4、外加剂:减水剂(江苏博特,掺量1%) 三、使用部位: 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 四、设计步骤: 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 试配强度:f m , =k*f 2 =1.2*30.0=36.0 MPa;( k取1.20见下表1-1) f m , 0—————— 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0.1 MPa; f 2—————— 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0.1 MPa; k —————— 系数见表1-1 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 每方水泥用量:Q c =1000(f m , -β)/(α*fce)

=1000[36.0-(-15.09)]/(3.03*42.5) =396 kg Q c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 ) fce ———水泥的实际强度(MPa ) 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3.03,β=-15.09 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 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 3 表 1-1 砂浆强度标准差σ及k 值 3、 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 );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时的堆积密度 1520kg/m 3作为计算值带入,则: 每方砂用量:Q s =1520kg 4、 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 ); 每方减水剂用量:Q e =1100×1%=11.00kg 5、 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 ); 每方用水量: Q w =473kg 6、 确定初步配合比; 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w/c=0.43) 7、 确定基准配合比;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1(完整版)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 计规程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m i x p r o p o r t i o n d e s i g n o f m a s o n r y m o r t a r J G J T98-2011 2011年

修订过程及主要内容 根据建设部文件建标〔2008〕102号“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修订、修改计划(第一批)的通知》”要求,《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从2008年4月开始进行修订,主编单位为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及浙江八达建设 集团有限公司,接到任务后,主编单位立即组建了编制组,确定了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浙江中技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嘉兴市春秋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嘉善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西安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西安天洋建材企业集团,编制人员为: ?李荣孙占利张秀芳赵立群刘军选徐鹏如王文奎何希铨金万春王转英袁永福钱建武张雪琴薛天牢金裕民徐建 黄春文毛国强何富林陈华沈文忠。 任务下达后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各编制单位进行沟通,行业标准《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颁布实施至今,距今已有10年之久,该标准对保证作为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范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造物中所采用砂浆的质量配合比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材料的更新换代以及其他标准的变化,特别是预拌砂浆的蓬勃发展,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及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的修订,都使该标准的继续使用出现了一些困难、可操作性差、工地现场执行难度增大,因此,迫切需要对《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修订,以适应建筑技术的发展。根据这些主要问题2008年8月在西安召开了编制组第一次工作会议,确定了编制大纲,明确了主要工作内容及验证试验方案。在上述大量验证试验及调研的基础上,并参考国外先进标准3月形成了初稿, 2009年三月在江苏省姜堰市召开了编制组第二次工作会议,编制组内部对初稿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会后,主编单位根据会议要求及各单位的补充实验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并通过网络在编制组内部进行充分沟通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定稿, 2009年7-8月全国范围内开始征求意见工作,收到来自上海、北京、山东、浙江等全国各地从设计、施工、检测等科研机构、施工单位、大专院校的专家的宝贵意见。针对这些意见我们又认真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补充验证试验,最终确定了送审稿的内容。 原标准分五章: 1、总则; 2、术语、符号;3、材料要求;4、技术条件; 5 、砌筑砂浆配合比计算与确定(5.1 水泥混合砂浆配合比计算;5.2 水泥砂浆配合比选用;5.3 配合比试配、调整与确定);本规程用词说明。 新标准分五章: 1、总则; 2、术语;3、材料要求;4、技术条件; 5 、砌筑砂浆配合比的确定与要求(5.1 现场配制砌筑砂浆配合比的试配要求;5.2 预拌砂浆配合比的试配要求;5.3砌筑砂浆配合比试配、调整与确定);本规程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 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1.增加了粉煤灰水泥砂浆和预拌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的内容; 2. 根据新型墙体材料性能,对砌筑砂浆稠度进行了调整; 3. 在砂浆强度等级上去掉了M2.5增加了M25和M30两个等级; 4.取消了分层度指标,增加了砂浆保水率的要求; 5.根据不同气候区提出了砌筑砂浆抗冻性要求; 6.增加了根据砂浆表观密度实测值及理论值校正砂浆配合比的步骤; 7.将砂浆试配强度计算公式修改为?m,0= k?2。

砂浆表观密度试验

八、砂浆表观密度试验(JGJ/T 70-2009) 1、使用仪器: 1)容量筒:金属制成,内径应为108mm,净高为109mm,筒壁厚应为2-5mm,容积应为1L; 2)天平:称量应为5kg,感量应为5g; 3)钢制捣棒:直径为10mm,长度为350mm,端部磨圆; 4)振动台:振幅应为0.5±0.05mm,频率应为50±3Hz; 5)秒表。 2、试验步骤: 1)应按照规定测定砂浆拌合物的稠度; 2)应先采用湿布擦净容量筒的内表面,再称量容量筒质量m1,精确至5g; 3)捣实可采用手工或机械方法。当砂浆稠度大于50mm时,宜采用人工插捣法,当砂浆稠度不大于50mm时,宜采用机械振动法; 采用人工插捣时,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满容器筒,使稍有富余,用捣棒由边缘向中心均匀地插捣25次,当插捣过程中砂浆沉落到低于筒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再用木锤沿容器外壁敲击5-6下; 采用振动法时,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满容器筒连同漏斗在振动台上振10s,当振动过程中砂浆沉入到低于筒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 4)捣实或振动后,应将同口多余的砂浆拌合物刮去,使砂浆表面平整,然后将容器筒外壁擦净,称出砂浆与容器筒总质量m2,精确至5g。 3、计算: ρ= (m2-m1)×1000 V 式中:ρ——砂浆拌合物的表观密度(kg/m3); m2——容量筒质量(kg); m1——容量筒及试样质量(kg); V——容量筒容积(L); 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10kg/m3. 4、校正:

1)选择一块能覆盖住容量顶面的玻璃板,称出玻璃板和容量筒质量。 2)向容量筒中灌入温度为20±5℃的饮用水,灌到接近上口时,一边不断加水,一边把玻璃板沿筒口徐徐推入盖严。玻璃板下不得存在气泡。 3)擦净玻璃板面及筒壁外的水分,称量容器筒、水和玻璃板质量(精确至5g)。两次质量之差(以kg计)即为容器筒的容积(L)。

砌筑砂浆配合比计算与确定

砌筑砂浆配合比计算与确定 1. 计算砂浆试配强度 m,0 =?2+0.645 其中 m,0 ——砂浆的试配强度,精确至0.1MPa; ?2——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精确至0.1MPa; 其中 ,?为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砂浆第i 组试件的强度,为 同一品种砂浆i 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为试件的总组数。 *当不具有近期统计资料时,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可按下表取用: 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 = 其中,Q c 为每立方米砂浆的水泥用量,精确至0.1MPa; 为砂浆的试配强度,精确至0.1MPa; 为水泥的实测强度,精确至0.1MPa 为砂浆的特征系数,=3.03, -15.09。 *在无法取得水泥的实测强度时, ?ce =c ·?ce,k 其中,?ce 为水泥强度等级对应的强度值; c 为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

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的掺加料用量Q D =Q A -Q C 其中,Q D 为每立方米砂浆的掺和料用量,精确至1kg; Q C 为每立方米砂浆的水泥用量,精确至1kg; Q A 为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和掺加料的总量,精确至1kg;宜在300~500kg之间。 4.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子用量 应按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的堆积密度值作为计算值(kg)。 5.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用水量 根据砂浆稠度要求可选用240~310kg。 6.水泥砂浆材料用量 7.试配及确定 按计算或查表所得配合比进行试拌时,应测定其拌合物的稠度和分层度,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调整材料用量,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然后确定为试配时的砂浆基准配合比。试配时至少再取两个配合比,分别比基准配合比增加及减少10%。对这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调整后,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的规定成型试件,测定砂浆强度;并选定符合试配强度要求的且水泥用量最低的配合比作为砂浆配合比。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

附件: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条文摘要 3取样及试样制备 3.1取样 3.1.1建筑砂浆试验用料应从同一盘砂浆或同一车砂浆中取样。取样量不应少于试验所需量的4倍。 3.1.2当施工过程中进行砂浆试验时,砂浆取样方法应按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执行,并宜在现场搅拌点或预拌砂浆卸料点的至少3个不同部位及时取样。对于现场取得的试样,试验前应人工搅拌均匀。 3.1.3从取样完毕到开始进行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15min。 3.2试样的制备 3.2.1在试验室制备砂浆试样时,所用材料应提前24h运入室内。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士5℃。当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砂浆时,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宜与施工现场保持一致。 3.2.2试验所用原材料应与现场使用材料一致。砂应通过 4.75mm筛。 3.2.3试验室拌制砂浆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水泥、外加剂、掺合料等的称量精度应为士0.5%,细骨料的称量精度应为士l%。 3.2.4在试验室搅拌砂浆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机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试验用砂浆搅拌机》JG/T3033的规定,搅拌的用量宜为搅拌机容量的30%一70%,搅拌时间不应少于120s。掺有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砂浆,其搅拌时间不应少于180s。 3.3试验记录 3.3.1试验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 1取样日期和时间;2工程名称、部位;3砂浆品种、砂浆技术要求;4试验依据;5取样方法;6试样编号;7试样数量;8环境温度;9试验室温度、湿度;10原材料品种、规格、产地及性能指标;11砂浆配合比和每盘砂浆的材料用量;12仪器设备名称、编号及有效期;13试验单位、地点;14取样人员、试验人员、复核人员。

砂浆配合比检测试题

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98-2010. 2、现场配置砂浆:由水泥、细骨料和水,以及根据需要加入的石灰、活性掺合料或外加剂在现场配制成的砂浆,分为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 3、砌筑砂浆所用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 4、M15及以下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宜选用32.5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M15以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宜选用42.5级通用硅酸盐水泥。 5、砌筑砂浆砂宜选用中砂,且应全部通过4.75的筛孔。 6、石灰膏、电石膏试配时的稠度,应为120±5。 7、水泥混合砂浆的强度等级可分为M5、M7.5、M10、M15。 8、砌筑砂浆拌合物的表观密度(3):水泥砂浆≥1900、水泥混合砂浆≥1800、预拌砌筑砂浆≥1800。 9、砌筑砂浆的稠度、保水率、试配抗压强度应同时满足要求。 10、烧结普通砖砌体、粉煤灰砖砌体的施工稠度是:70~90()。 11、烧结多孔砖砌体、烧结空心砖砌体、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施工稠度是:60~80()。12、砌筑砂浆的保水率:水泥砂浆≥80%、水泥混合砂浆≥84%、预拌砂浆≥88%。 13、有抗冻性要求的砌体工程,砌筑砂浆应进行冻融试验。 14、砂浆试配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应自开始加水算起。 15、对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20s;对

预拌砂浆和掺有粉煤灰、外加剂、保水增稠材料等的砂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80s。 16、砂浆的试配强度计算公式:(?m,0= k?2) 17、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计算公式: =1000(?m,0-β)/(α??) 18、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和石灰膏总量,可为350。 19、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应按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的堆积密度值作为计算值()。 20、现场配制水泥砂浆时当采用细砂或粗砂时,用水量分别取上限或下限。 21、预拌砂浆试配时稠度取7080。 22、砌筑砂浆试配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配合比应为按98-2010得出的基准配合比,其余两个配合比的水泥用量应按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及减少10% 。 23、砂浆试配时稠度应满足施工要求,并应选定符合试配强度及和易性要求、水泥用量最低的配合比作为砂浆的试配配合比。 24、砂浆的理论表观密度值计算公式:ρt=+++ 25、砂浆配合比校正系数δ:δ=ρc /ρt(实测表观密度值/理论表观密度值) 26、当砂浆的实测表观密度值与理论表观密度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理论值的2%时,可将试配配合比确定为砂浆设计配合比;当超过2%时,应将试配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1(完整版)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1(完整版)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 计规程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m i x p r o p o r t i o n d e s i g n o f m a s o n r y m o r t a r J G J T98-2011 2011年

修订过程及主要内容 根据建设部文件建标〔2008〕102号“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修订、修改计划(第一批)的通知》”要求,《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从2008年4月开始进行修订,主编单位为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及浙江八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接到任务后,主编单位立即组建了编制组,确定了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浙江中技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嘉兴市春秋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嘉善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西安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西安天洋建材企业集团,编制人员为: ?李荣孙占利张秀芳赵立群刘军选徐鹏如王文奎何希铨金万春王转英袁永福钱建武张雪琴薛天牢金裕民徐建 黄春文毛国强何富林陈华沈文忠。 任务下达后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各编制单位进行沟通,行业标准《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颁布实施至今,距今已有10年之久,该标准对保证作为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范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及 一般构造物中所采用砂浆的质量配合比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 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材料的更新换代以及其他标准的变化,特别是预拌 砂浆的蓬勃发展,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及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的 修订,都使该标准的继续使用出现了一些困难、可操作性差、工地现场 执行难度增大,因此,迫切需要对《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修 订,以适应建筑技术的发展。根据这些主要问题2008年8月在西安召 开了编制组第一次工作会议,确定了编制大纲,明确了主要工作内容及 验证试验方案。在上述大量验证试验及调研的基础上,并参考国外先进 标准3月形成了初稿, 2009年三月在江苏省姜堰市召开了编制组第二次工作会议,编制组内部对初稿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 稿,会后,主编单位根据会议要求及各单位的补充实验对征求意见稿进 行了修改,并通过网络在编制组内部进行充分沟通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定 稿, 2009年7-8月全国范围内开始征求意见工作,收到来自上海、北京、山东、浙江等全国各地从设计、施工、检测等科研机构、施工单位、大 专院校的专家的宝贵意见。针对这些意见我们又认真研究,并进行了相 应的补充验证试验,最终确定了送审稿的内容。 原标准分五章: 1、总则; 2、术语、符号;3、材料要求;4、技术条件; 5 、砌筑砂浆配合比计算与确定(5.1 水泥混合砂浆配合比计算;5.2 水泥砂浆配合比选用;5.3 配合比试配、调整与确定); 本规程用词说明。 新标准分五章: 1、总则; 2、术语;3、材料要求;4、技术条件; 5 、砌筑砂浆配合比的确定与要求(5.1 现场配制砌筑砂浆配合 比的试配要求;5.2 预拌砂浆配合比的试配要求;5.3砌筑砂浆配合比 试配、调整与确定);本规程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 明。 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1.增加了粉煤灰水泥砂浆和预拌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的内容; 2. 根 据新型墙体材料性能,对砌筑砂浆稠度进行了调整; 3. 在砂浆强度等

M10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

M10砌筑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说明 M10水泥砂浆用于砌筑,稠度50-70mm 二、设计依据 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T/T98-2010 2.《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TG/T70-2009 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6.《设计文件》 三、原材料 1.水泥:辽源市金刚水泥厂P.O42.5 2.砂:梅河口市龙河采砂场,中砂 3.拌合水:饮用水 四、计算步骤 1.砂浆试配强度计算:?m,0=κ?2 表1 砂浆强度标准差及σ及κ值 ?m,0=κ?2= 1.20*10 = 12 MPa

2.水泥用量计算 QC=1000(?m,0-β)/( α·?ce) =1000*(12+15.09)/(3.03*49) =183Kg 根据经验适当调整,初步确定水泥用量为310Kg。 式中?ce-水泥实测强度(MPa),精确至0.1 Mpa;此处取 49 MPa α、β-为砂浆的特征系数,其中α取3.03,β取-15.09 3.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的堆积密度作为计算值;砂的实测自然堆积密度值1550 kg/m3 4.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用量,可根据砂浆稠度等要求选用270~330kg;此处根据砂浆细度模数及石粉含量取270kg。 五、经初步计算和调整水泥用量后的每方材料用量 表2 M10砌筑水泥砂浆材料用量(kg/m3)

六、计算试6L水泥砂浆的材料用量 表3 6L水泥砂浆拌合物的材料用量 七、经试配后水泥砂浆拌合物性能 表4 试配砂浆的基本性能 八、水泥砂浆力学性能试验 表5 砂浆的抗压强度(MPa)

CA砂浆试验9个

低弹模CA砂浆的日常检验 1.1CA砂浆的日常检验项目 水泥沥青砂浆的日常检验项目及频率见表1.1。 表1.1水泥沥青砂浆日常检验项目及频率 序号项目试验时间/频率 1 砂浆温度1次/罐 2 流动度1次/罐 3 含气量1次/罐 4 泛浆率1次/工班 5 膨胀率1次/工班 6 抗压强度1次/工班 7 分离度1次/工班 8 弹性模量第一次灌注时 1.2CA砂浆的日常检验试验方法 1.2.1水泥沥青砂浆流动度与可工作时间试验方法 1.试验设备 黄铜制漏斗(含自制漏斗架):上口70mm,下口10mm,高度为450mm 秒表:读数精度为0.1s 2.试验条件 试验温度:23±2℃ 3.试验步骤 将漏斗垂直地架设在支架上; 将拌和均匀的砂浆试样注入表面润湿的漏斗中,从输出口流

出适量的砂浆后,用手指将输出口压住,使砂浆注满漏斗,并将表面整平; 放开手指,砂浆自然流出,用秒表测定砂浆从开始到结束连续流下所经历的时间,即为砂浆的流动度T,精确到0.1s;每隔10min对同一试样进行一次流动度试验,并绘制出流动度曲线,即流动度与累计时间的对应关系。砂浆在规定的流动度范围内可持续的时间即为砂浆的可工作时间T(min)。每组试样进行三次流动度、可工作时间的测试,取其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1。 1.2.2水泥沥青砂浆表观密度与含气量试验方法 1.试验设备 天平:感量1g 三角烧瓶:1000ml 2.试验条件 试验温度:23±2℃ 3.试验步骤 按下式计算砂浆的密度: 密度=原材料总质量/原材料的容积(质量/密度)总和 将三角瓶置于天平上,去皮。然后向烧瓶中加入水,使水面与瓶口齐平,记录加入水的质量,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由此可得三角烧瓶的容积; 将拌和好的水泥沥青砂浆,倒入三角烧瓶中,使砂浆表面与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 1.0定义和一般规定: 1.1用于砌筑、石、砌等砌体的砂浆统称为砌筑砂浆。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分M 2.5、M5.0、M7.5、M10 、M15、M20六种 1.2一般规定: 一、砂浆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的种类的度等级。 二、砂浆稠度(也叫流动性)应满足表1要求。 砖石砌体的砂浆稠度表1

三、砂浆保水性能良好(分层度不大于3cm),以保证砌体质量。 四、砂浆拌和要均匀,采用机械搅拌时,投料后搅拌时间不得不于1.5mm。 2.0砌筑砂浆的配合比 2.1为满足施工所需要的稠度及设计强度等级的要求,应进行砂配合比的计算,计算出每立方体砂浆中水泥,石灰膏(粉煤灰)砂浆材料的用量配合的比

例。 2.2原材料要求: 2.2.1配制砂浆能用的水泥应符合GB175—92要求,GB1344—92矿碴盐水泥要求,水泥的标号以砂浆的标号4~5倍为宜。 2.2.2砂宜用中示,并应过筛,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强度等级小于5MPa的水泥混合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 2.2.3石灰、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用网过滤,并使充分熟化,熟化时时间得少于7天。 沉淀池中贮存的石膏,应防止干燥,冻结和污染。严禁使用脱水化的石灰膏。 2.2.4水泥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3.1试配强度的确定:为保证砂浆强度有90%的保证率,砌筑砂浆的试配强度应为: RP =RO×1.15

RO —砂浆设计强度(MPa) 3.2水泥用量确定: Rp Qc= ×1000 (kg) K· Rc 式中: Rp —砂浆的配制强度(Mpa) Rc —水泥强度(Mpa) Qc —1m3砂浆水泥用量(kg) K —经验系数。见下表: K 值表

M15砂浆配合比设计报告

目录 1、参考文献 2、材料的选择 3、砂浆配合比基本参数(稠度)的选择 4、砂浆配合比所用水泥量的确定 5、砂浆水灰比的确定 6、砂浆骨料-砂重量的确定 7、砂浆配合比试配、选择与确定 8、附录

1、参考文献 1.1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技术规范》(1)(2); 1.2《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J65-2000); 1.3《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1.4《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94。 2、所用材料的选择 根据浏东公路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的要求及实际料源供应情况(附试验、检测报告资料),我项目部选择材料为(表-1) 表-1 3、基本参数(稠度)的选择,根据检测规范及施工要求,选择砂浆设计稠度为50mm。 4、M15砂浆,所用水泥量的确定 由公式:Qc=(fm,o-β)×1000/(α×fce) 其中fm,o-砂浆试配强度,取fm,o=f2+0.645*σ=15+0.645*3.75=17.4MPa fce-水泥实际强度,取32.5MPa α、β-砂浆特征系数,取α=3.03、β=-15.09 由此通过计算得M15砂浆所用水泥重量见(表-2) 表-2 5、M15砂浆的砂用量确定 根据附表,砂实测堆积密度为1460kg/m3

表-3 6、砂浆配合比的试配、选择与确定 根据规范,调整配合比时,分别增、减水泥用量10%,即水泥用量分别为360kg,300kg,配合比见(表-4) 表-4 从表统计数据可见即经济又符合规范的配比见(表-5) 表-5 7、附录 7.1水泥物理性能试验报告(04-0871) 7.2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CS307-A11B0001) 7.3细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表(CS306-A11B0001) 7.4水泥(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CS314-A11B0012) 7.5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CS322-A11B0010)

砂浆配合比计算实例

砂浆配合比计算实例 一、水泥砂浆配合比 凤凰湖新区采煤沉陷区农民安置新区三期一标段工程,设计水泥砂浆强度等级M7.5。原材料条件如下:水泥P.C32.5,砂细度模数2.2,三区细砂,砂堆积密度1400Kg/m3。 (一)计算试配强度 f mo=f2+0.645σ=7.5+0.645×1.88=7.5+1.21=8.7MPa 标准偏差σ,MPa7.5,σ取1.88MPa。 C 1000(f m0—β) Q C mo 1000(8.7+15.09) = 3.03×32.5 =242(Kg) (三)、砂用量 砂堆积密度作为砂的用量,砂用量为1400Kg/m3 (四)、选择用水量 用水量范围(270~330)Kg 当细砂时选上限,粗砂时选下限。 本题是细砂选320Kg M7.5配比确定:水泥:砂:水=242:1400:320=1: 5.79 : 1.32 表观密度=242+1400+320=1962Kg/m3 分层度15㎜,稠度78㎜。 二、混合砂浆配合比 凤凰湖新区农民工安置新区二标段设计混合砂浆强度等级M7.5,原材料条件如下,水泥P.C32.5,细砂,堆积密度1400Kg/m3,石灰膏稠度120㎜。 (一)计算试配强度 f mo =f2 +0.645σ =7.5+0.645×1.88=8.7MPa 标准偏差σ,MPa7.5,σ取1.88MPa。 (二)计算水泥用量 1000(f m0—β) Q C= α f mo

1000(8.7+15.09) = 3.03×32.5 =242(Kg) (三)计算石灰膏用量 Q D=Q A—Q C 混合砂浆中的水泥和掺和料总量为(300~350Kg/m3) QD= Q A—Q C =330—242=88Kg 水泥和掺合料总量区330 Kg/m3 (四)砂用量,堆积密度1400 Kg/m3 砂用量1400Kg (五)用水量取310Kg 水泥:石灰膏:砂:水=242:88;1400:310=1:0.36:5.79:1.29 三、M5.0混合砂浆配合比 凤凰湖新区农民工安置新区二标段设计混合砂浆强度等级M5,原材料条件如下,水泥P.C32.5,细砂,堆积密度1400Kg/m3,石灰膏稠度120㎜。 (一)计算试配强度 f mo =f2 +0.645σ =5+0.645×1.25=5.8MPa (二)计算水泥用量 1000(f m0—β) Q C= α f mo 1000(5.8+15.09) = 3.03×32.5 =212(Kg) (三)计算石灰膏用量 Q D=Q A—Q C 混合砂浆中的水泥和掺和料总量为(300~350Kg/m3) QD= Q A—Q C =310—212=98Kg 水泥和掺合料总量区310 Kg/m3 (四)砂用量,堆积密度1400 Kg/m3 砂用量1400Kg (五)用水量取305Kg 水泥:石灰膏:砂:水=212:98;1400:305=1:0.46:6.60:1.1.44

砂浆配合比检测试题

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 2、现场配置砂浆:由水泥、细骨料和水,以及根据需要加入的石灰、活性掺合料或外加剂在现场配制成的砂浆,分为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 3、砌筑砂浆所用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 4、M15及以下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宜选用32.5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M15以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宜选用42.5级通用硅酸盐水泥。 5、砌筑砂浆砂宜选用中砂,且应全部通过4.75mm的筛孔。 6、石灰膏、电石膏试配时的稠度,应为120mm±5mm。 7、水泥混合砂浆的强度等级可分为M5、M7.5、M10、M15。 8、砌筑砂浆拌合物的表观密度(kg/m3):水泥砂浆≥1900、水泥混合砂浆≥1800、预拌砌筑砂浆≥1800。 9、砌筑砂浆的稠度、保水率、试配抗压强度应同时满足要求。 10、烧结普通砖砌体、粉煤灰砖砌体的施工稠度是:70~90(mm)。 11、烧结多孔砖砌体、烧结空心砖砌体、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施工稠度是:60~80(mm)。 12、砌筑砂浆的保水率:水泥砂浆≥80%、水泥混合砂浆≥84%、预拌砂浆≥88%。 13、有抗冻性要求的砌体工程,砌筑砂浆应进行冻融试验。 14、砂浆试配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应自开始加水算起。 15、对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20s;对预拌砂浆和掺有粉煤灰、外加剂、保水增稠材料等的砂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80s。 16、砂浆的试配强度计算公式:(?m,0= k?2) 17、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计算公式:Qc =1000(?m,0-β)/(α??ce) 18、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和石灰膏总量,可为350kg。 19、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应按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的堆积密度值作为计算值(kg)。 20、现场配制水泥砂浆时当采用细砂或粗砂时,用水量分别取上限或下限。 21、预拌砂浆试配时稠度取70mm~80mm。 22、砌筑砂浆试配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配合比应为按JGJ/T98-2010得出的基准配合比,其余两个配合比的水泥用量应按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及减少10% 。 23、砂浆试配时稠度应满足施工要求,并应选定符合试配强度及和易性要求、水泥用量最低的配合比作为砂浆的试配配合比。 24、砂浆的理论表观密度值计算公式:ρt=Qc+QD+Qs+Qw 25、砂浆配合比校正系数δ:δ=ρc /ρt(实测表观密度值/理论表观密度值) 26、当砂浆的实测表观密度值与理论表观密度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理论值的2%时,可将试配配合比确定为砂浆设计配合比;当超过2%时,应将试配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δ)后,确定为砂浆设计配合比。 27、砂浆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两方面的含义。 28、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水泥用量和养护龄期。 29、测定砂浆强度的试件尺寸是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测定其抗压强度。 30、砂浆的保水性用保水率来评价 31、水泥砂浆的养护温度和湿度是:温度20±2℃,相对湿度90%以上 32、进行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时,试验荷载应连续均匀施加,其加荷速度应控制在0.25~1.5kN/s范围。

M7.5砂浆配合比计算与说明

砂浆配合比计算与说明 一、使用部位及要求: 泉州晋石高速公路B合同段,用于路缘石安装、集水坑、急流槽等路面附属工 程及交安、管道工程; 强度等级:; 稠度:30-50mm 分层度:v 30mm 二、设计依据: 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三、原材料: 1、水泥:采用福建省谋成水泥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豪福”牌P- B-SN-002。 2、细集料:晋江市安平芋圆砂场,河砂,细度模数为,表观密度: 2604kg/m3。报告编号:B-XJ-003。 3、拌和用水:饮用水。 四、设计过程: 1. 砂浆试配强度计算: =kf2 =x = 2、计算每m砂浆中水泥用量: 取每m砂浆中水泥用量333 kg。

3、依据JGJ/T98-2010第5.1.1条,每m砂浆的砂用量为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咧 的堆积密度,实测砂子的堆积密度为1484kg/m3。 4、依据JGJ/T98-2010第5.1.1条,根据砂浆设计的稠度30~50 mm的要求选取 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

nw=290kg。 5、得出基准配合比: m:m s:m w=333:1484:290 6、以基准砂浆配合比为基础,另外采用分别增加、减小10%水泥用量定出试拌 配合比:(单位:kg/m3),对拌和物性能进行检测,详见下表: 五、7天及28天抗压试验结果 1、7天抗压试验结果 2、28天抗压试验结果 六、试验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 确定每立方米普通混凝土材料用量:

拟采用基准配合比: C:W:S=1:: 七、附件 1、标准试验结果批复单。 2、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3、砂浆配合比试验记录、砂浆拌合物性能试验记录、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记 录。 4、原材料(砂、水泥)试验报告及记录。

M 砂浆配合比计算书

M砂浆配合比计算书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M1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 一、 试配强度 ,0210*1.2512.5m f kf Mpa === (系数取值表) 二、 设计依据 (一)使用部位 皖赣四电房屋墙体砌筑 (二)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技术条件 (三)设计依据标准 1.设计图纸 2.《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JGJ/T70-2009 3.《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TGJ/T98-2010 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03 三、 原材料 1.水 泥:白马山水泥 2.细骨料:宣城 堆积密度为1530kg/m 3 3. 水: 饮用水 四、 砂浆配合比的确定与要求 1. 砂浆的试配强度计算: ,02m f f κ==(MPa) ,0m f —砂浆的试配强度(MPa) κ—系数 κ=

表砂浆强度标准差a 及K 值 2. 水泥用量的计算 水泥的实测强度 ,*ce c ce k f f γ==(MPa ) ce f —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 c γ—水泥强度等级的富余系数,取c γ=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 ,01000()/(*)c m ce Q f f βα=-=280 c Q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 ) ce f —水泥的实测强度(MPa ) 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β=. 根据经验,取每方水泥用量为280 kg ,用水量取310kg 。 3.砂干燥状态堆积密度为1530 kg/m 3。 五、 砌筑砂浆配合比试配、调整 1. 根据砂浆配合比各种材料用量确定砌筑砂浆理论表观密度为ρ=2120kg/m 3得基准配合比:

砂浆配合比计算

砂浆配合比计算 砌筑砂浆是将砖、石、砌块等粘结成为砌体的砂浆。砌筑砂浆主要起粘结、传递应力的作用,是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砌体砂浆可根据工程类别及砌体部位的设计要求,确定砂浆的强度等级,然后选定其配合比。一般情况下可以查阅有关手册和资料来选择配合比,但如果工程量较大、砌体部位较为重要或掺入外加剂等非常规材料时,为保证质量和降低造价,应进行配合比设计。经过计算、试配、调整,从而确定施工用的配合比。 目前常用的砌筑砂浆有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两大类。根据《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规定,砌砖砂浆配合比设计或选用步骤如下: 一、水泥混合砂浆配合比设计过程 (一)确定试配强度 砂浆的试配强度可按下式确定: (5-2) 式中: ——砂浆的试配强度,精确至0.1MPa; ——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精确至0.1MPa; ——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精确至0.01MPa。 砌筑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可按公式(5-3)或表5-4确定: (5-3) 式中: ——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砂浆第i组试件的强度(Mpa); ——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砂浆N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N——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砂浆试件的组数,N≥25。 当不具有近期统计资料时,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可按表5-3取用。 (二)计算水泥用量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5-4)式中:——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精确至1MPa; ——砂浆的试配强度,精确至0.1MPa; ——水泥的实测强度,精确至0.1MPa; 、——砂浆的特征系数,其中=3.03,=-15.0%。 在无法取得水泥的实测强度时,可按下式计算: (5-5)式中: ——水泥强度等级对应的强度值(MPa);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该值应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无统计资料时取=1.0。 当计算出水泥砂浆中的水泥用量不足200kg/m3时,应按200kg/m3采用。 (三)水泥混合砂浆的掺加料用量 水泥混合砂浆的掺加料应按下式计算: (5-6)式中: Q D——每立方米砂浆中掺加料用量,精确至1kg;石灰膏、粘土膏使用时的稠度为120±5mm; Q c——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用量,精确至1kg; Q A——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和掺加料的总量,精确至1kg;宜在300~350kg/m3之间。 (四)确定砂子用量 每立方米砂浆中砂子用量Q s(kg/m3),应以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的堆积密度作为计算值。 (五)用水量 每立方米砂浆中用水量Q w(kg/m3),可根据砂浆稠度要求选用240~310kg。 注: (1)混合砂浆中的用水量,不包括石灰膏或粘土膏中的水; (2)当采用细砂或粗砂时,用水量分别取上限或下限; (3)稠度小于70mm时,用水量可小于下限; (4)施工现场气候炎热或干燥季节,可酌量增加水量。 二、水泥砂浆配合比选用

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报告 试验室名称:大连天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报告编号:HCT2015C13061701 施工/委托单位大连市宏远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委托编号HCT2015C13061701工程名称大连花园口经济区2015年农村公路工程样品编号HCT2015C13061701 工程部位/用途防护工程等样品描述原材料符合要求试验依据JGJ/T 98-2010 判定依据JTG/T F50-2011 监理单位大连市宏远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振动台;电子称;砂浆搅拌机;稠度仪;数字式压力试验机砂浆设计强度(MPa)10 稠度(mm)30-50 搅拌方式搅拌机搅拌试件尺寸(mm)70.7×70.7×70.7 养护方式标准养护捣固方法机械 水泥 种类复合硅酸盐水泥P·C 强度等级32.5 出厂日期 配合比:每立方米砂浆的各种材料用量(kg)28天实测 抗压强度(MPa) 密度(kg/m3)产地庄河天瑞水泥 水泥290 细集料1400 水290 细集料种类中砂含水率(%)表观密度(kg/m3) 龄期(天) 抗压强度(MPa)占设计强度 (%) 细度模数堆积密度(kg/m3)产地城山单值测定值 掺合料或外加剂种类1 用量(%)产地 7 9.7 10.1 9.0 9.6 96 种类2 用量(%)产地 种类3 用量(%)产地 28 12.2 12.4 12.0 12.2 122 水种类饮用水产地花园口 检测结论:该M10浆配合比为水泥:砂:水=290:1400:290 备注:监督(理)工程师意见及签字:

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报告 试验室名称:大连天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报告编号:HCT2015C13061702 施工/委托单位大连市宏远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委托编号HCT2015C13061702工程名称大连花园口经济区2015年农村公路工程样品编号HCT2015C13061702 工程部位/用途排水工程等样品描述原材料符合要求试验依据JGJ/T 98-2010 判定依据JTG/T F50-2011 监理单位大连市宏远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振动台;电子称;砂浆搅拌机;稠度仪;数字式压力试验机砂浆设计强度(MPa)7.5 稠度(mm)30-50 搅拌方式搅拌机搅拌试件尺寸(mm)70.7×70.7×70.7 养护方式标准养护捣固方法机械 水泥 种类复合硅酸盐水泥P·C 强度等级32.5 出厂日期 配合比:每立方米砂浆的各种材料用量(kg)28天实测 抗压强度(MPa) 密度(kg/m3)产地庄河天瑞水泥 水泥258 细集料1400 水290 细集料种类中砂含水率(%)表观密度(kg/m3) 龄期(天) 抗压强度(MPa)占设计强度 (%) 细度模数堆积密度(kg/m3)产地城山单值测定值 掺合料或外加剂种类1 用量(%)产地 7 7.5 8.0 7.2 7.6 101 种类2 用量(%)产地 种类3 用量(%)产地 28 9.2 9.8 9.6 9.5 127 水种类饮用水产地花园口 检测结论:该M7.5浆配合比为水泥:砂:水=258:1400:290 备注:监督(理)工程师意见及签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