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

云南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

云南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
云南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连。从整个位置看,云南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云南省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为1997公里,中老段为710公里,中越段为1353公里。云南省气候特点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由于大气环流的影响,冬季受干燥的大陆季风控制,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属低纬山原季风气候。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高原气候区共七个气候类型。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

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二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三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

在我国,每个省的名称,都有独特的历史地理渊源。云南之名虽然出现得早,始于西汉,是全国省名中最早的一个,但其最初为县名,后为郡名,唐代中央王朝封南诏王为“云南王”,“云南”一词才成为较大地域的名称,元代正式设立了云南行省后,正式成为省级行政区名称。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在今祥云云南驿设云南县,属益州郡。县名来历有二:一因山得名,即县西北百数里有终日与云气相连的云山,县在其南,故名云南;二因祥瑞征兆得名。传说汉武帝梦见吉祥彩云现于白岩(今弥渡红岩),县在其南,故名云南。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三路进军南征,“杀高定,降孟获,会师滇池”,改益州郡为建宁郡,继而置祥云郡,治所在云南县(今祥云云南驿),以今祥云一带为中心,辖青岭(今大姚)、弄栋(今姚安)、邪龙(今巍山)、叶榆(今大理)、遂久(今丽江)、姑复(今永胜)。西晋时又合并了永宁(今宁蒗)和云平(今宾川)两县。在300年里,云南县一直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937年,南诏亡,段思平建大理国后设云南睑、品甸睑。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云南行省,改云南睑为云南州,属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降云南州为云南县,在今祥云米甸一带设土司世职12关长官司,隶大理府。1914年,因云南县名与云南省名相重,借“彩云南现,人以为祥”之意,改云南县名为“祥云”。

虽然从“云南”改称“祥云”已有80年,民间仍称祥云为“小云南”,以有别于作为云南省的“大云南”。历史学家有充分理由称今天的祥云一带为“古云南”。这不仅因为从公元前109年到1914年,这片土地以云南称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且,1964年在祥云大波那出土的世界闻名的木椁铜棺说明,早在战国时代,这里的人们就过着定居生活、使用铜器且冶炼和铸造技艺已达到相当高超的水平了。1976年至1980年,又在距县城23公里的禾甸先后出土了铜钺、矛、钅尊、锄、鸡形杖头等距今2100多年的西汉早期遗物200余件,为研究云南古代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61年,考古工作者还从距祥云县城3公里的清华古洞内发掘出了新石器时期古人类使用的石刀、石斧。这更说明早在7000多年之前,这里就有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以磨光的石器作为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了。

云南迄今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除在滇池周围的昆明、晋宁、安宁、禄丰等地较为集中外,范围更广地集中在祥云、弥渡、宾川、大姚、大理、洱源、剑川、永胜、宁蒗等历史上云南县境内或相邻地区(史家与“滇池地区”相对应,称其为“洱海地区”)。这说明,历史上的云南县和云南郡在云南历史上举足轻重。

从前109年汉武帝设云南县到1382年明太祖降云南州为云南县的1491年间,历史学家称为“古云南”和民间说的“小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距今祥云城15公里的云南驿。今祥云城旧称云南城。《蛮书》记载:“今云南城乃品甸,即品澹;亦曰澹睑,亦曰波州、亦曰波大驿,皆一地也。”937年,大理国主段思平虽设品甸睑,但与其同“级”并存的云南睑仍以今云南驿为中心。

纵观祥云云南驿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其2000多年的历史中,其政治经济地位是越来越下降,但它的名称却越来越受重视,包容性越来越广,最终发展成为省级行政区的名称。这一发展过程和演变现象,在整个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区域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

专题一:国家地理位置特点的描述 【学习目标】 1.以尼加拉瓜为案例,学习探究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特征)的描述方法,并能迁移运用。 2.根据国家地理位置特点,评价其优越性。 方法模板一、 二、评价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特点的优越性: 1.经纬度位置的优越性,如位于热带,热量条件充足;农业→农作物种类、生长期、作物熟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如降水;临海,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和渔业。 3.相对位置的重要性,如邻国众多,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市场广阔等。 4.交通位置的重要性等。 【案例学习】尼加拉瓜的地理位置 尼加拉瓜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Nicaragua),国名释义源于印第安酋长尼 加鲁的姓氏,别称为“湖泊和火山之国”。 材料一:图1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 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 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探究1](2013.四川卷)结合图文材料,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6分)[探究2]根据甲国的地理位置特点,说明其优越性。(6分) 【迁移应用】 1.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泰国(Thailand),有“微笑国度”、“千佛之国”、“白象之国”等美称,是世界最闻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材料二:东南亚地区图 (1)结合材料,描述泰国的地理位置。(6分) 3.下图为科特迪瓦的地理位置图及布瓦 凯地区水系图和布瓦凯市的气候资料。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科特迪瓦的地理位置特征。 (6分) 4.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2007 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 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 少实施喷灌、滴灌。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

当前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

当前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 摘要:近年来云南省旅游业发展迅速,1999年,全省接待旅游者总人数近38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200亿,达到204亿,比1998年增长49%。为了使云南旅游业顺利步入21世纪,实现把云南建成旅游强省的目标,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了云南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云南旅游;旅游资源;资源优势;开发 一、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 从云南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度、社会状况等来看,可将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 1、多样性 云南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美的场所;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在海拔76.4~6740米的地带上,巨大的垂直变化的地质构造,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中国大地上所有气候类型和风景景观:既有热带雨林景致,又有雪域和草原风光,还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壮伟的石林和"三江并流"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另外,特殊的区位,更使云南成为中国大陆联结东南亚,南亚的桥梁,成为中原文化、藏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形成云南旅游资源组合的多样性。 2、奇特性 通过云南省众多的景观与国内外相似或同类景观比较,得出这样的结果:云南省许多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奇特性,有的景观堪称世界自然奇观,构成旅游资源优势。例如,"三江并流"景观雄奇壮美;虎跳峡以其雄壮奇险著称于世,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一;而昆明石林更以其特殊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而举世闻名;发育着现代冰川类型的玉龙雪山是世界上纬度最

浅析云南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

浅析云南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 摘要:扎根于云南地我,早已经深深爱上养育我地这片故土.曾 以“彩色云南”响彻于世,但我却喜欢它地另外一个名字“乌蒙山”.为什么我会更喜欢“乌蒙山”这个名字呢?因为乌蒙山就是 指整个云贵高原,更能体现云南地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云南 虽然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却以丰富地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优势 闻名于全国乃至世界.云南特殊地地理位置,丰富地区域自然资源 与旅游资源养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造就了云南民族特色,在这片 土地上生活着25个大家庭.我深爱家乡云南,在此浅析一下我家乡 云南地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我地家乡. 关键词:乌蒙山云南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 0 引言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云南,称为“彩云之南”, 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也被称为“乌蒙山”.总 面积约39万平方千M,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 面积排名第八.总人口4596万<2018年),占全国人口3.35%,人口 排名为第12名.与云南省相邻地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 云南省地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 而过.有8个地级市: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保山市,昭通市,丽 江市,普洱市,临沧市.8个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 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

1 地理特征 1.1 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 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云南气候特点表现为: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 1.2 地貌特征 地形极为复杂,整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地横断山区,东部和 南部是云贵高原,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地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坝子湖泊不到6%. 2 自然环境 2.1 拥有丰富地自然资源 云南拥有丰富地自然资源,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材之乡“地美誉.植物:云南是全国植物 种类最多地省份,不仅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种类, 而且还有许多古老、衍生、特有地以及从国外引种地植物.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种,占全国总数地一半还多.拥有丰富多彩地旅游资源,宜人地气候、诗画般地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地民风民情,构成一幅美丽而动人地画卷. 2.2 有着丰富地水资源 云南地水资源有产量大,人均水平高地特点,人均拥有量是全国 平均地四倍.有六大水系和六大湖泊.地跨六大水系:长江水系,珠

屏边苗族自治县的区位优势和劣势

屏边苗族自治县的区位优势和劣势 屏边苗族自治县的区位优势和劣势 自然环境 屏边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云南省南部,红河州东南部,南北长63公里,东西宽55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1906平方公里。东面与文山州的文山、马关县隔河相望,南部与国家级开放口岸河口县接壤,北部与省级经济开发区蒙自县毗邻,西南与个旧市相连。境内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南溪河、新现河、那么果河纵贯全境,由于河流的切割,全县地貌形成了“四河三山六面坡”的总体结构,地形极其复杂,高山横亘连绵,重峦叠嶂,沟谷纵横,“V”型谷较多。 境内最高海拔2590米,最低海拔154米,山地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00%,属典型的山区县。由于海拔高差较大,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雨量1650毫米,加之地处低纬,受东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境内湿润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为动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利条件。 自然资源 屏边资源丰富,全县有森林面积130余万亩,其中人工林40余万亩,活立木蓄积量60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5.4%。南溪河、新现河、绿水河、那么果河纵贯全境,水能理论蕴藏量56.94万千瓦,可开发利用近30万千瓦。目前已开发11万余千瓦。矿产资源主要有锑、铅、锌、钨、锰等有色金属和大理石、硅石、花岗石、无烟煤、磷等非金属矿。热区(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可开发利用的荒山荒披50 余万亩,适宜种植荔枝、龙眼、肉桂、香(芭)蕉、菠萝等热带水果,目前已种植优质龙眼、荔枝、芒果3万余亩,香蕉、菠萝5万余亩。境内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蕴藏着许多古老而珍稀的野生植物。现有野生植物188科3619种,其中国家保护和省级重点保护的有115种,各种动物有35目111科555种。屏边苏铁、多头桫椤、中华蜂猴、中华赤面猴堪称世界四绝。以大围山原始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旅游业开发前景广阔,大围山原始森林和县内的珍珠洞、白河温泉、火山遗址、灵宝山石窟艺术、人字桥、烈士陵园、大睡佛等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瑰丽多姿的民族风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屏边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东南部,南与国家一类口岸——河口相连,东与文山州相望,省内通往越南的必经之路——昆河公路和昆河铁路都穿境而过。素有:“寒冬腊月茶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的美誉。总面积1866.364平方公里,居住苗、汉、彝、瑶等17个民族,主体民族为苗族,是云南省唯一的一个苗族自治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5.9%,属全国林业大县之一。 屏边县旅游资源较丰富,有神奇迷人的大围山原始森林公园、令人流连忘返的南方大围山熊 乐园、白云灵宝山、滴水层瀑布、白河温泉、珍珠洞、火山口等数十处景区景点。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有内容丰富、趣味无穷的苗族采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 (成功承办了"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云南省旅游业发展迅速,1999年,全省接待旅游者总人数近38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首次突破200亿,达到204亿,比1998年增长49%。为了使云南旅游业顺利步入21世纪,实现把云南建成旅游强省的目标,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了云南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定对策和建议。一、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从云南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度、社会情况等来看,可将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1、多样性云南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美的场所;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在海拔76.4~6740米的地带上,巨大的垂直变异的地

质构造,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中国大地上所有气候类型和风景景观:既有热带雨林景致,又有雪域和草原风光,还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壮伟的石林和"三江并流"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另外,特殊的区位,更使云南成为中国大陆联结东南亚,南亚的桥梁,成为中原文化、藏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形成云南旅游资源组合的多样性。2、奇特性通过云南省众多的景观与国内外相似或同类景观比较,得出这样的结果:云南省许多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奇特性,有的景观堪称世界自然奇观,构成旅游资源优势。例如,"三江并流"景观雄奇壮美;虎跳峡以其雄壮奇险著称于世,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一;而昆明石林更以其特殊的高石芽喀斯特地貌景观而举世闻名;发育着现代冰川类型的玉龙雪山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冰川,山上终年积雪,山下四季如春,从山脚河谷地带到峰顶具备了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完整的垂直带自然景观;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的怒江大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比美国科罗拉大峡谷还要深,为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地处印度与欧亚大陆两大板块边缘的腾冲火山群类型齐全,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国之首;建水燕子洞为特殊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是亚洲最大、最壮观的溶洞之一。 3、地域性全省旅游资源分布极为广泛,除昆明、石林、大理、西双版纳等地区旅游景观久负盛名之外,在滇西北、滇中、滇东北、滇西南等广大地区旅游资源大量分布,并且有相当程度的集

地理位置特征(答案版)

地理位置专题滚动练习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缅甸地理位置特征。 地处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西部);(或者答东半球、北半球) 西南临孟加拉湾,南濒安达曼海; 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东北与中国接壤,东南接泰国与老挝, 西北邻印度、孟加拉国。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特征。 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位于低纬度地区(或位于热带);地处北美洲南部;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3、(2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哈萨克斯坦,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现代机械制造业发达。下图为哈萨克斯坦地理位置图。 (1)说明哈萨克斯坦地理位置的特点。(9分) 位于北温带;深居亚欧大陆中部、远离海洋;古丝绸之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必经之地。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贵州省的地理位置特点。(3分) 地处亚热带(低纬)地区,位于我国,内陆省区,与广西等省相邻(或位于云贵高原)

5、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6分) 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2分);位于低纬度地区(或位于热带)(2分);地处北美洲南部,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2分)。 6、(21分)读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简述P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6分) 沟通波斯湾与印度洋(阿拉伯海);(3分)是世界石油输出的重要海上通道。(3分) 7、读图8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0分 ) (1)简述德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重要性。(10分) 位于欧洲中部,北临波罗的海和北海;有联通欧洲东西部和南北部的铁路经过,有欧洲陆上 “十字路口”的地位;北部运河可缩短波罗的海与北海的海运航程;南部莱茵河一多瑙运河开通后,两条水运发达的大河,穿越多个国家,(10个)成为欧洲内河航运大动脉,使德国的战略地位更显重要;陆上与多个欧盟成员国领土相连,联系便利(有9个临国) 8、阅读甘肃省地理简图,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简述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表现在哪里? 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联系我国东部地区与新疆、中亚、西亚和欧洲等地重要经贸 通道,其中嘉峪关是重要的军事要塞;(2分)现在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兰新铁路线)经过此地.(2分)

云南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云南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论云南省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优势 云南省在经济发展中有许多优势,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深入分析云南省的优势,并将云南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有助于实现其平稳较快发展。【关键词】云南省资源优势经济发展云南省处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多山省份,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300670亿元,在全国排名第23位,属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区之一。在未来的发展中,云南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牢固树立抢机遇、促投资、强产业、扩消费、增动力、强民生、抓生态、保稳定的思想,充分认识到云南气候条件优越,物质资源丰富,资源富裕度居全国各省区的前列,有开发的雄厚物质基础,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将云南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广袤的国土资源全省国土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1%,居各 省区的第8位。全境东西最大的横距864.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990千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差悬殊,最高峰是德钦县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在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76.4米,高差悬殊6663.6米。全省从南到北平均每千米海拔升高6米。全省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4%,高原丘陵占10%,山原面积占了全省总面积的94%。 2008年末全省耕地总资源607.78万公顷,常用耕地面积418.55万公顷,牧草地面积78.23万公顷。二、对外交往的区位优势云南有8个地州,25个县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国境线总长4060千米。其 中中缅段1997千米,中老段710千米,中越段1353千米。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地处约占世界总人口一半的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结合部。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2个,出境公路20多条,80多条边民互市的通道。近年来,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形势下,逐渐完善了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交

中国地理位置特点

中国地理位置特点: 从世界上看——位于从东西半球来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她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为止关系看,她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我国位于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国地表高低起伏,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特征为西部高,东部低。中国地势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 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东部,这里土壤肥沃,开发悠久历史。 我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我国领土最南端在男孩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我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最新地理特征描述类综合题答题模版

地理综合题答题模版 特征描述类 区域特征: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 置)、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水文等)、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 1、自然环境特征 描述角度: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及特征(湿、热、冷、干);河湖特征;植被状况(自然带);土壤、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自然资源;自然灾害警等 (09年四川卷39题) 2、地理位置特征 描述角度:半球位置;纬度位置(中高低纬、热量带);海陆位置;相邻位置(相对位置)(13年四川卷14题) 3、地形、地势特征 描述角度:地形类型(以什么地形为主);地形空间分布(某某地形分布在什么地区);地势特征(起伏大/小;倾斜方向);海岸线(曲折/平直) (12年四川卷36题) 4.1气候特征 类型特征(多样/单一,若为山地高原区则垂直地域分异是否显著);气温(年均温定量高低+定性年、日较差+积温+生长期);降水(年降水总量的定量多少+定性的季节变化);水热组合(越热同期,水热条件好等);若材料中有光照、风等情况也需要描述 (11年四川卷36) (08年四川卷36) 4.2天气特征 气温高低或变化;气压高低或变化;干湿状况;风的大小及方向;天气状况(阴或晴)(13年新课标卷I) (08年山东卷26) 5、河流特征 5.1水文特征 径流量大小;水位的季节变化;汛期(集中时间和长短、次数);结冰期、凌汛(有无及长短);水流平缓或湍急;含沙量大小;水能、水运条件 (注:根据分值多少重点描述) (09年安徽卷) 5.2水系特征 源地、流向、注入地;干流流程及长度;流域面积;支流多少、河网密度;水系状况(放射状、向心状、对称状、树枝状、平行状等);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的省区、重要城市、主要地形区 例如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四川盆地向心状水系和盆地地形;横断山区南北平形状水系与平行山脉);河道特征(河面宽窄、河床深浅、河道曲折、河道形状V型/U型);干支流河床比降(比降:河流落差与长度之比) 6、经济特征 描述角度: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总GDP);三大产业结构;经济增长速度 6.1农业生产特征

云南省GDP的空间分布特征

题目云南省GDP的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分析院系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专业地理科学 教师杨中保 学生姓名周菊 班级09地理一班 学号2009022106 2012年12月22 日

云南省GDP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分析 周菊 (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09级2009022106) 教师:杨中保 摘要:以云南省16个地( 市) 、州为区域研究的对象, 再以2010年云南省各地州的GDP产值的数据为主要统计指标,来定量分析云南省区域经济的存在的内部差异, 同时还指出云南省经济活动的总体GDP的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出中部凸起, 局部塌陷; 省域边界上, 西高东低的区域特征明显; 进一步从地理区位、政策等方面来分析经济差异及其原因,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及为何这样分布, 提出注重调整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等对策,以期为区域发展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2010年云南省各地州GDP产值;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分布特征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是国际国内的经济学者和地理学者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国外相关的研究成果颇丰, 理论较成熟。地理学研究的经典尺度是“区域”, 目前以区域为研究尺度,已涉及从小区到国家, 再到世界性研究等等各个方面, 这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基本一致。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看, 研究的地理尺度不断拓宽,: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从研究方法来看, 目前主要是体现在从微观分析到中观分析再到宏观分析的发展变化过程。针对中国特殊的国情、省情、市情, 国内学者借鉴国外相关理论, 产生大量的应用性研究成果。以宏观尺度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差异研究到以中观尺度的省际间、城镇间的发展差异研究, 对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异特征、发展演变规律等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日益突出,尤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偏远地区,区域间的差异表现的更为突出,因此,区域差异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有关学者广泛关注。 1 研究区域区域的的数据 1.1研究的区域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面积39. 4 × 104km2,人口4596.6万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

一带一路”下的云南机遇

在上月召开的第十二届东盟华商会上,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作了40多分钟声情并茂的主旨演讲,主题即是“‘一带一路’战略与海外华商发展机遇”。他提出,云南处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拥有面向“三亚”、肩挑“两洋”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并深入阐述了海外华商在云南发展的机遇,令人耳目一新。 “一带一路”下的云南机遇 李肇星认为,云南处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拥有面向“三亚”、肩挑“两洋”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 从区位看,云南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唯一可以同时从陆上沟通东南亚、南亚的省,并通过中东连接欧洲、非洲。云南是亚洲的地理中心,省会昆明是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是南北方向贯通亚洲南北泛亚铁路等国际大通道与东西方向联系亚非欧三大洲,贯通三大洋的新亚欧大陆桥的交汇枢纽。独特的区位优势,凸显了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 李肇星认为,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四大战略机遇:一是可以依托桥头堡建设,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重要门户作用,云南可以借助桥头堡建设的良好政策沟通,在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做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二是可以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区域合作高地作用,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升级版。三是可以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睦邻外交战略通道作用,推进孟中印缅经济合作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开拓新的战略通道和战略空间。四是可以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先行先试区作用,着力提升沿边开放步伐。云南可以充分依托现有的滇中产业新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充分发挥南博会、昆交会、边交会在对外开放中的平台作用,提升沿边开放型经济水平。 海外华商投资云南机会多 长期以来,海外华侨华人和华商积极参与云南的建设和发展,帮助云南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帮助云南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住在国与云南的经贸合作,建立起云南和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纽带。据不完全统计,云南侨资企业占外资企业比重已到65%,侨资企业成为推动云南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李肇星认为,当前,海外华商投资云南有着多重机遇,首先云南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云南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边陲之地一跃成为中国与东盟、南亚三大市场的连结点和中国西向开放的前沿。

关于一带一路政策对云南未来影响和发展

关于“一带一路政策”对云南省未来影响的解读与分析 一、一带一路的含义和主要思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陆上丝绸之路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丝绸之路经济带圈定城市分别是: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 辽宁、广西、云南、西藏、重庆13省市。 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圈定城市分别是: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省市。 共计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关于“一带一路政策”对云南省未来影响的解读与分析 1、一带一路中云南的战略定位 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 2、一带一路中云南主要发展方向分析

3、一代一路中云南的优势 历史优 古丝绸之路起于古代中国,是连接亚非欧的主要商业贸易路线,因为运输方式的不同分为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其中,陆上丝绸之路因地理未知的差异,又分为“北方丝绸之路”与“南方丝绸之路”。西南地区在“南方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西南地区通往古印度的主要通道,早在春秋时期楚国就开始与古印度进行丝绸和琉璃等商品的贸易,两国商旅的必经之地就是云南。南方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最早通往域外的交通路线。 地理位置优势 云南是亚洲的地理中心,是中国对西南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从南北方向,云南贯通了中国和南亚、东南亚泛亚铁路等国际通道,可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从东西方向,云南联系了亚非欧三大洲。云南还是中国西南众多省份中唯一一个可以从陆上同时沟通东南亚和南亚。 交通优势 云南地处面“三亚”(西亚、南亚、东南亚)和肩“两洋”(印度洋、太平洋)的独特地理位置,无论是从历史根源追随还是从其现实因素考虑,云南是国内唯一一个可以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省份。因此,云南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应该是交通大枢纽,加速连接口岸的交通大通道建设,南北对接“一带”和“一路”,东西贯通南亚、东南亚,成为亚洲地区新高地。 资源优势 其一,西南地区生态保护完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众多民族文化旅游景点。 其二,云南拥有发展西南地区高原生态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工业污染少、水质清洁、光热充足、空气优良等,在云烟、云茶、咖啡、云花、云药等原有的优秀云南品牌的基础上,云南的生态农业发展有极大空间和潜力。 其三,云南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铅、锌、铟、铊、镉的可供开采储量位于全国第一位;而银、锗、铂族的可供开采储量居全国第二位,完全可以充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能源补给站。云南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科学合理开采有色金属,处理好开采矿产资源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让云南的有色金属资源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4云南省现状分析 云南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以小农经济为主体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地区发展不平衡。 云南产业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单一 第一产业比重大,主要运作方式以个体耕种为主,农民生产效率和管理技术低,未实现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 第二产业以轻工业为主,主要以地方特产小商品生产为主,重工业以采矿业和钢铁为主,高技术产业以生物技术的云南白药和红河卷烟技术为主。第二产业主要依托云南的地域特色为主,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云南地理区位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云南地理区位条件的不利影响和解决方法 困境 1.全省层次上地理情况复杂使得城镇化困难;各区域发展不均衡 云南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不仅位置特殊,而且自然条件复杂。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逐步下降,从高到低可分为六个层次,各层次之间多有一个陡坡相连,高差约为6.66千米。这一特殊的地质因素,使云南境内山高谷深,河流相间,丘陵纵横,山地面积多达84%,高原占地10%,坝子(盆地、河谷)面积仅为6%。全省129个县(市、区)中,除了五华、盘龙两城区外,山区比重都在70%以上,没有一个纯坝区县。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95%以上的县市有102个,有18个县99%以上的土地全是山地。全省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坝子共有1442个,而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仅有49个。坝区既是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当代工农业生产的主要基地,也是城镇化发展的最佳地区,复杂多变的地貌条件,不仅形成了狭小的坝区面积,而且带来了交通的不便和地区的分割,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口的聚集和城镇化的发展。 相信到过云南的同学都可以看到,梯田随着大山绵延,小村落散步山腰、山谷。 图:元阳梯田 云南省平地只有6%,大城市只能在滇中这些地方发展。云南各州市经济发展不均衡。 从全省16各州(市)的发展情况看,各州(市)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悬殊较大,除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和红河州地区生产总值在900亿元以上,其他12个州(市)的GDP总量都在700亿元以下,其中GDP总量最高的昆明市是最低的怒江州的40.2倍;全省129个县(市、区)中,有69个县(市、区)GDP总量在100—50亿元之间,而且比较分散,其中GDP总量最大的县是最小县的137.30倍

云南优势与劣势

云南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经济实力优势,烟草、有色金属、旅游等产业,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是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大通道。 云南烟草是云南最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之一,通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完善,云南烟草行业以多项生产经营指标全国第一跃居全国烟草行业榜首,成为云南省最大的优势产业和财政经济的重要支柱。云南具有发展烟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种植烟草已有如。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重要、规模最大的“两烟”(卷烟和烤烟)生产基地。云南烤烟以其品质优良、色泽桔黄、味香醇和,成为国内众多厂家生产高级卷烟的抢手原料,而以优质烤烟为原料生产的云南卷烟则以色、一香、味俱佳,内部化学成分合理、协调,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而畅梢海内外。 云南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矿产种类齐全的省份之一,截止2005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42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3.63%,在已发现的矿产中,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86种。铅、锌、锡及磷矿的保有资源储量在全国具有绝对优势,特别是有色金属和磷。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1、多样性2、奇特性3、多民族性4、地域性5、融合性6、生态性7、跨境性8、潜力性 劣势: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城镇发育水平不高;人才素质偏低,高新技术产业水平低下等。 劣势:云南同全国许多省市,尤其是西部省市一样,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 资拉动。云南经济基础较差,是我国西部地区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典型省区,在经济发展中首先考虑“量”的增长,然后才是“质”,云南省正在加大力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转方式、调结构”,但是比起全国许多省市来说,这个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形势十分严峻。 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形成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的特征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渡的基本国情与阻力,因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的矛盾是中国过渡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重大问题。云南是全国31个省市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最严重的省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稳定在4.2∶1以上,而国际上通常把2.5∶1作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警戒线。 云南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或不能持续增长的原因之一是云南城市化水平低。经分析,云南城市化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1.云南省城市化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2.云南城市规模偏小及城镇密度低影响多元经济增长点的形成;3.云南城市化低于全国城市化水平可看作是经济增长的潜在空间;4.云南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制约着工业化快速发展。 1

云南省广通经济区位变化

楚雄师范学院 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经济地理 指导教师:刘荣老师 班级:09级01班 姓名:第七小组(小组成员附后)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

实习二:区位条件变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广通镇为调查对象 一、广通镇简介 广通作为云南省滇西八地州重要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广通地处滇中腹地,东距省城昆明159公里,西距州府楚雄36公里,距禄丰县城58公里。全镇国土面积361.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4457亩。全镇辖1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9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4126人,其中,农业人口32755人,非农业人口11371人。全镇城镇化人口约1.8万人。广通处于滇中与滇西两大经济圈之间,接受滇中、滇西经济圈的辐射力较强。成昆铁路纵贯全境,设有广通、甸尾、旧庄3个火车站;广大铁路以广通为起点,经过广通的里程为8.6公里,设有赤木岭火车站。围绕铁路交通枢纽,境内现有17条铁路专用线和26个转运货场,总仓储面积65000平方米。年中转交易货物260万吨,年发送旅客近60万人(次)。 广通地处滇中腹地,东距省城昆明159公里,西距州府楚雄34公里,距县城禄丰56公里,全镇国土面积162.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7541亩,其中水田19644亩,旱地7877亩,水利化程度85%,森林覆盖率达53.6%。全镇辖9个村委会,1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9万人,其中: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9616人,农业人口2.16万人,非农业人口1.13万人,城镇化人口1.5万人,辖区内外来流动人口4000人。 2002年全镇乡镇企业及个体私营户达2684户,国内生产总值达17749万元,营业总收入达54418万元,上缴税金489万元,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5:24:61。 二、广通现状调查 (一)此次本小组针对广通各种服务设施展开了一系列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全镇有中学3所,其中完全制中学1所,小学3所,幼儿园2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境内有医院3家,其中州级医院1家,病床250张,医疗设备、设施日趋完善;有宾馆4家,其中三星级宾馆1家,二星级宾馆1家;酒楼15家,各种餐馆100多家;音乐茶座、水吧18家,网吧13家。目前,大多娱乐场所已关闭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制约广通物流业发展的因素逐渐显现,广通物流中转出现滑坡的势头,直接影响物流业的发展。 (二)目前,自广大铁路修通之后,广通做为物资集散地的地位下降,经济出现萧条的景象,这种景象主要表现为客流量的严重减少,随之带来一系列的服务业发展停滞,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旅馆及其星级酒店,即使价格再便宜也是“门前冷落车马稀”,此次我们还调查了客运站,客运站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广通客运站客车发往16各地区,每天8—12时平均每班次15分,13——18时平均每班次20分,目前,大多数班次闲置客流量十分稀少,可见此时的经济状况。 (三)广通物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通的发展以物流业为主,出口贸易以化肥和木材为主,进口贸易主要是茶叶,仓储量在加大。目前围绕把广通打造成为全省第二大物流中心的目标,依托便利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以培强壮大重点产业为支撑,切实加大物流业发展,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了经济发展。2005年,广通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12万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2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40元,冶金矿产、建筑建材、饮食服务和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10911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8%,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34:17:49

“地理位置特征”专项练习

地理位置特征专项练习 【描述地理位置特征】 一、绝对位置 1、经度位置(东西半球位置) 2、纬度位置(南北半球位置/高中低纬度/温度带) 二、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如:东临太平洋) 2、地区位置(如:位于北美洲东北部,位于美国东南部,位于湖泊东岸,位于东南亚内陆) 3、相邻位置(如:北接蒙古,南邻越南,东部与日本隔海相望) 三、其他 1、经济位置(如:位于东北亚经济圈、东北经济圈的中心之一)-依据材料描述 2、交通位置-突出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①重要地理分界线(州界、洋界);(巴拿马运河连接南北美大陆,土耳其海峡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峡) ②沟通大陆或大洋;(苏伊士运河-欧、亚、非三洲交通要道,沟通红海与地中海,使印度洋与大西洋连接起来) ③航线的必经之路、最短航线或海上咽喉等(如:扼欧、亚、非海上通道的咽喉──曼德海峡) 3、政治位置(如:北京为首都,是我国政治中心) 1、简述该区域的地理位置特征。(4分) 2、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5分)

3、图10为“两区域略图”。说出A、B两地地理位置的共同点。(2分) 4、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特征。(4分) 5、简述乍得湖地理位置特征。(3分)

6、比较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的异同。(4分) 7、归纳菲律宾的地理位置特征。(5分) 【地理位置评价(影响)】-评价/影响有两个方面(有利/不利) 1、经纬度位置→①所处(跨)纬度带、热量带→热量条件→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生长期、熟制 →②海洋运输——商品集散,对外联系、开发,吸引外资、技术等,参与国际分工 2、海陆位置→③与经纬度位置(大气环流)→降水→干湿状况→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畜牧业、种植业)→④海洋资源开发——海岸线长→海洋运输、资源开发 3、边界→与邻国交往、合作 注意:主要依据材料分析 ①对农业的影响不利往往会有“气象灾害(旱涝、寒潮、低温冻害、台风、沙尘暴等等)”,农业生产可能“热量不足,光照不足,水源缺乏,昼夜温差过大或过小,播种季节降水不足,开花期多阴雨天气,棉花收获季节多雨” ②特殊位置,如南极科考中转地、补给地,航线停靠地等等

答题模板 类型1 地理位置特征描述类

类型1__地理位置特征描述类 典题示范 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且不稳定。2007年该国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虽然农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但是粮食仍不能自给。该国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图1-1为厄立特里亚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图1-1 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方面,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答案] 位于热带,东濒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 规范演练 1.南部苏丹于当地时间2011年7月9日0时宣布正式从苏丹分离,并成立南苏丹共和国,成为世界上最新的国家。读图1-2,完成下列要求。 图1-2 (1)南苏丹首都朱巴位于纽约(41°N,74°W)的________方向。 (2)结合图中信息,描述南苏丹的地理位置特点。 2.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借助GIS技术研究自然因素对气温的影响,绘制了甲区域气温分布模式图。图1-3(a)是甲区域1月份气温分布,图1-3(b)是甲区域7月份气温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图1-3 简述甲区域的地理位置。 3.阅读关于新西兰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该国牧场辽阔,全国人均3.8公顷,目前有将近3/4的牧场以经营某一产品为主。该国政府不仅重视天然草场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还特别重视发展人工草场,人工草场面积已超过天然草场几倍。畜牧业是新西兰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畜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65%以上。

论云南省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优势

论云南省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优势 云南省处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多山省份,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300670亿元,在全国排名第23位,属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区之一。在未来的发展中,云南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牢固树立抢机遇、促投资、强产业、扩消费、增动力、强民生、抓生态、保稳定的思想,充分认识到云南气候条件优越,物质资源丰富,资源富裕度居全国各省区的前列,有开发的雄厚物质基础,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将云南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广袤的国土资源 全省国土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1%,居各省区的第8位。全境东西最大的横距864.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990千米。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差悬殊,最高峰是德钦县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在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76.4米,高差悬殊6663.6米。全省从南到北平均每千米海拔升高6米。 全省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4%,高原丘陵占10%,山原面积占了全省总面积的94%。 2008年末全省耕地总资源607.78万公顷,常用耕地面积418.55万公顷,牧草地面积78.23万公顷。 二、对外交往的区位优势

云南有8个地州,25个县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国境线总长4060千米。其中中缅段1997千米,中老段710千米,中越段1353千米。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地处约占世界总人口一半的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结合部。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2个,出境公路20多条,80多条边民互市的通道。近年来,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形势下,逐渐完善了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交通网络,形成了通往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三条便捷的国际大通道,彰显了云南具有开展周边贸易和国际交往的区位优势。 澜沧江从云南省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泰、老、柬、越等国,被称为“东方多瑙河”。 昆明巫家坝机场是国家一级机场,目前拥有190余条航线,其中国际航线12条,地区航线3条。 三、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明显,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气候带包罗了从热带到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高山苔原和雪山冰膜等多种;热量状况相当于从海南岛到东北;水分差异相当于从东南沿海到甘肃、内蒙一带。在同一地区范围内,由于海拔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大,一般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平均递减0.6℃—0.7℃,素有“十里不同天,一山分四季”之说。 全省有热区8.11万平方千米,是全球同纬度内陆仅存的尚未荒漠化的一片宝地,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占全国热区面积的l6.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