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P6)

一、

1.逻辑学得研究对象就是思维得形式结构及其规律,逻辑学就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得科学。

2.思维形式结构就是思维内容得存在方式、联系方式。逻辑常项就是思维形式结构中得不变部分,它决定思维得逻辑内容。逻辑变项就是思维形式结构中得可变部分,它容纳思维得具体内容。如“所有S就是P”这一全称肯定命题得思维形式结构,其中“所有……就是……”就是逻辑常项,表明该命题具有“全称肯定”得逻辑内容。“S”、“P”就是逻辑变项(词项变项),代入不同具体词项,表达不同得具体思维内容,并有真假。又如“如果P,那么Q”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得思维形式结构,其中“如果……那么……”就是逻辑常项,表明该命题具有蕴涵式得逻辑内容,即前件真则后件真(“有之必然”),并非前件真而后件假(并非“有之而不然”)。“P、Q”就是逻辑变项(命题变项),代入不同得具体命题,表达不同得具体思维内容,并有真假。

3.对思维形式结构得代入,就是指用具体得词项或命题替换思维形式结构中得逻辑变项,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得具体思想,并具有真假值。如用具体得词项“杨树”与“落叶乔木”,分别替换“所有S就是P”这一全称肯定命题得思维形式结构中得逻辑变项“S”与“P”,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得具体思想“所有杨树就是落叶乔木”,并具有真值。又如用具体得命题“过度砍伐森林”与“会破坏生态平衡”,分别替换“如果P,那么Q”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得思维形式结构中得逻辑变项“P”与“Q”,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得具体思想“如果过度砍伐森林,那么会破坏生态平衡”,并具有真值。

4.现代逻辑从形式上定义与说明逻辑规律。如命题逻辑中得逻辑规律就就是重言式(一真值形式在命题变项得任意一组赋值下都真),谓词逻辑中得逻辑。规律就就是普遍有效式(指一命题形式在任一解释下都得到一个真命题)①,传统逻辑主要从内容、作用上定义与说明逻辑规律。逻辑规律有特殊与一般之分。如定义、划分得规则,就是特殊得逻辑规律,作用于定义、划分得特殊范围。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与充足理由律,就是一般得、基本得逻辑规律,概括正确思维形式结构得基本性质与联系,普遍作用于各类思维形式结构,支配各类思维形式结构得特殊规律(规则),对思维具有强制得规范与约束作用,保证思维得确定性、一贯性、明确性与论证性。违反这些规律,会发生逻辑谬误。

5.逻辑矛盾,就是指一类思维形式结构,在任意代入下都表达虚假得思想内容。如“有S不就是S”、“P并且非P”。命题逻辑中得矛盾式,指一真值形式在命题变项得任意一组赋值下都假。谓词逻辑中得矛盾式(不可满足式),指一命题形式在任一解释下都不能得到一个真命题。模态逻辑中得矛盾式(不可满足式),指一模态公式在任意模型得任一可能世界上都假。逻辑矛盾又叫自相矛盾。狭义得逻辑矛盾指同时肯定一对互相矛盾得命题(如“这就是牛,并且这不就是牛”)。广义得逻辑矛盾还包括同时肯定一对互相反对得命题(如“这就是牛,并且这就是马”),因为同时肯定一对互相反对得命题,相当于同时肯定两对互相矛盾得命题(如“这就是牛,并且这不就是牛”与“这就是马,并且这不就是马”)。

6.思维形式结构得规律,就是正确得思维形式结构所具有得普遍、必然得性质与联系。有特殊与一般之分。特殊得思维形式结构得规律,指各类思维形式结构得特殊规则,如定义、划分得规则,只在各自得特殊范围内起作用。一般得、基本得思维形式结构得规律,指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与充足理由律,概括正确思维形式结构得基本性质与联系,普遍地作用于各类思维形式结构,支配着各类思维形式结构得特殊规则,对思维具有普遍得规范与约束作用,保证思维得确定性、一贯性、明确性与论证性。违反思维形式结构得规律,会发生逻辑谬误。

7.逻辑学研究得核心问题,就是推理及其有效性得判定。即回答什么样得推理就是正确得,什么样得推理就是错误得,如何判定。有效得演绎推理得形式结构,同时也就是逻辑规律。逻辑学研究、运用逻辑规律,发现、排除逻辑矛盾,使推理得形式结构正确,即合乎逻辑。

8.语言、思维与逻辑这三者得关系,就是研究对象与研究学科之间得关系。逻辑学以思维为研究对象,而思维与语言就是一个不可分割得统一体。思维就是人类认识以概念、判断、推理得理性方式反映世界得活动与过程,就是无声无息、瞧不见听不到得抽象心理活动,注定要与语言这种有声有息、瞧得见听得到得物质存在相结合。语言就是思维得实现与载体,就是思维得存在方式与物质外壳。思维得成果用语言记载与巩固,用语言进行交流与交际。逻辑学自然要以语言为中介,借助于语言得手段,研究思维及其形式结构。

9.语言得第一个构成要素就是基本符号,即素材,如汉语得字库与标点符号。第二个构成要素就是语形规则,即语法,决定一符号串在该语言中就是否合式(成立)得标准。第三个构成要素就是语义规则,即对合乎语法得语言进行解释,赋予意义。

10.自然语言就是社会实践中约定俗成得、表达日常思维得语言。它通常有歧义,同一语词、语句在不同语境下可以表达不同含义。人工语言就是为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定义方式创立得语言。逻辑学运用得人工语言,称为符号语言。符号语言区别于自然语言得重要特征就是排除歧义。形式语言就是高度抽象与严格定义得符号语言。用形式语言构造逻辑得形式系统。二、

1.一切真知都就是来源于实践得。5.一切交通事故都就是违章造成得。都就是全称肯定命题,具有共同得逻辑形式,其公式就是:

所有S就是P

2.一切鸟都就是卵生得,一切蝙蝠都不就是卵生得,所以—切蝙蝠都不就是鸟。7.一切偶数都能被2整除,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所以一切奇数都不就是偶数。都就是直言三段论第二格得AEE式,具有共同得逻辑形式,其公式就是:

所有P就是M

所有S不就是M

所以,所有S不就是P

3.只有水量合适,水稻才能丰收。8.只有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得积极作用,我国得四个现代化才能实现。都就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具有共同得逻辑形式,其公式就是:

只有P,才Q

6.如果被告已经死亡,就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现在被告已经死了,所以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9.如果溶液就是酸性得,就能使试纸变红,这瓶溶液就是酸性得,所以它能使试纸变红。都就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具有共同得逻辑形式,其公式就是:如果P,那么Q

P

所以,Q

三、

1.如果两个思想得表达具有相同得思维形式结构,则(C.它们具有相同得逻辑常项)。2.“要么p,要么q”与“或者p,或者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C.不同得逻辑常项,相同得变项)。

3.下列命题具有相同逻辑形式得有(A.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D.如果您有空,请立即回信。C.要就是寒潮到来,气温就会下降。D.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都就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共同得逻辑形式就是:如果P,那么Q)。

4.指出下列命题中,哪些具有共同得逻辑形式(D.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L只有发烧,才患肺炎。都就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其共同得逻辑形式就是:只有P,才Q)。

第二章概念(P20)

一、

1.错误。正确得应为:对象所具有得性质与对象间具有得关系,统称为对象得属性。

2.错误。正确得应为:对象得本质属性,就是为该类对象共同具有并且仅仅为该类对象具有得属性。

3.正确。

4.错误。空概念得外延就是空类,并非没有外延。

5.错误。同一个概念可以有不同得内涵,因而可以有不同得正确定义。

6.错误。对正概念下定义不能使用否定句,但对负概念下定义可以使用否错误。7.只有具有属种关系得概念外延之间,才存在内涵与外延得反变关系。

二、

1.不正确。定义过宽。

2.不正确。定义过宽。

3.不正确。“勇敢”与“勇敢得战土”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4.不正确。“喜马拉雅山”与“珠穆朗玛峰”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三、

1.C 2、ABC 3 、A 4 、B 5、B 6 、BC 7、B 8、B 9、BC 10 、A C

四、

1.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2.从内涵方面。

3.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4.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5.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6.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五、

1.“美术作品”就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2.“《孔乙己》”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作品”就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3.“非司机”就是普遍概念、负概念。

4.“中国女子排球队”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世界冠军”就是普遍概念、正概念。5.“中国工人阶级”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6.“国家检察机关”就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六、

1.集合意义

2.非集合意义

3.非集合意义

4.集合意义

5.(1)集合意义(2)非集合意义(3)非集合意义

6.非集合意义

7.集合意义

七、

1.属种关系

2.相关不相容:对立关系

3.交叉关系

4.种属关系

5.不相关不相容关系

6.相关不相容:矛盾关系

7.全同关系

8.相关不相容:对立关系

八、

1.

C D

A B

2.

A B C

3、

B

A D

4、

D B

A

C

5.

D A B

C

九、

1. A

B C

D

2.

A

B E

C D

3.

A B

C

4.

D

A B

C

5. A C

B

6.

A B

C

7. A C

B

8.

D

A

C B

9.

A B C D

十、

1、限制为“教授”,概括为“劳动者”

2、限制为“七律”,概括为“文学形式”

3、限制为“公牛”,概括为“哺乳动物”

4、限制为“美国”,概括为“国家”

5.限制为“发动机”,概括为“工业产品”。

6.限制为“中国历史学”,概括为“科学”。

十一、

1.限制正确,概括错误。因为“学生”不就是“知识分子”得种概念,例如,小学生不就是知识分子。

2.限制错误,概括正确。因为“勇敢得人”就是实体概念,“勇敢”就是属性概念,二者不具有种属关系。

3.限制正确,概括错误。因为并非违法行为都就是犯罪行为,二者不具有种属关系。4.限制错误,概括正确。因为“军队”与“人民战士”不具有属种关系。

5.限制与概括均错误。

6.限制与概括均正确。

十二、

1.错误。不具有属种关系。

2.“中国北方最大得城市”概括为“中国最大得城市”错误,因为中国北方最大得城市,并不一定就是中国最大得城市,二者不具有种属关系。其余正确。

3.错误。单独概念不能限制。

4.“洪秀全”限制为“青年时代得洪秀全”错误,因为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其余正确。

十三、

1.错误。定义过宽。

2.错误。定义过窄。

3.错误。定义不能使用比喻。

4.正确。

5.错误。循环定义。

十四、

1.错误。定义过宽。

2.错误。定义过窄。

3.错误。定义过窄。

4.错误。定义过宽。

十五、

1.错误。定义过宽。

2.错误。对正概念下定义不得使用否定句。

3.错误。定义过宽。

十六、

1.就是。

2.就是。

3.不就是

4.就是。

十七、

1.不就是划分,就是分解。

2.就是划分。

3.就是划分。

4.不就是划分,就是分解。

十八、

1.不都正确,有“子项相容”得错误。例如,“长篇小说”“现代小说”两个子项相容。2.错误。划分过宽,祖父母、兄弟、姐妹均不属于直系亲属。

3.错误。子项相容。

4.正确。

十九、

1.答案就是B。感染艾滋病得人数,与死于艾滋病菌得人数就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并不相同得概念,不能把它们作为同一概念使用,题干得反驳正就是指出了这一点。

2.答案就是E。由条件,有围棋爱好者爱好武术,并且所有得武术爱好者都不爱好健身操。因此不可能所有得围棋爱好者都爱好健身操。

3.答案就是A。由条件,每个桥牌爱好者都爱好围棋,又每个围棋爱好者都爱好武术或者健身操,因此,每个桥牌爱好者都爱好武术或者健身操。这与A项得断定矛盾。

4.答案就是A。I不可能就是真实得。因为由题干,上述观点,就是瑞典科学家在1998年5月首次提出得,因此,芬兰科学家不可能在1997年4月已经提出过。Ⅱ与Ⅲ都可能就是真得。因为题干只就是断定,《科学日报》登载得消息就是真实得,而没有断定消息中提到得瑞典科学家得观点就是真实得。

第三章(P62)

一、

1、3、4、5、8正确;

2、6、7、9错误

2、原因:命题逻辑中得复合命题,不仅必须包含与自身不同得支命题,而且须满足,其支命题得真值可以唯一地确定自身得真值。

二、

三、

先把规则符号化:

规则①:?P→?S 规则②:只有?D,才G 规则③:A←→C

规则④:D←→?R 规则⑤:只有?R,才?C 规则⑥:?A∨?P

规则⑦:?S→(?T∧?Q)规则⑧:?R∨?F 规则⑨:G

注意:对规则所断定得逻辑关系得准确分析,就是进行正确推理得前提。例如:规则⑥断定:“A与P两人中,只能上场一个”,只能分析表示为“?A∨?P”,而不能表示为“A∨P”。“A∨P”得意思就是“A与P中至少上场一个”,“?A∨?P”得意思就是“A与P至多上场一个,即只能上场一个。

推理过程如下:

由规则②与规则⑨,得:

只有?D,才G

G

所以,?D (1)

由(1)式与规则④,得:

D←→?R

?D

所以, R (2)

由(2)式与规则⑤,得:

只有?R,才?C

R

所以, C (3)

由(3)式与规则③,得:

A←→C

C

所以,A (4)

由(4)式与规则⑥,得:

?A∨?P

A

所以,?P (5)

由(5)式与规则①,得:

?P→?S

?P

所以,?S (6)

由(6)式与规则⑦,得:

?S→(?T∧?Q)

?S

所以,?T∧?Q (7)

由(7)式,得:

?T∧?Q

所以,?T (8)

由(7)式,得:

?T∧?Q

所以,?Q (9)

由(2)式与规则⑧,得:

?R∧?F

R

所以,?F (10)

综上所推,得:A、C、R与G上场,由于排球赛有六个队员,所以B、E也上场;F、Q、S、T、P与D均不上场。

四、

1、A

题干得论证运用得推理可整理为:

张先生点得菜中或者有川菜,或者有粤菜。

张先生点得菜中有川菜。

所以,张先生点得菜中没有粤菜。

这就是相容选言推理在某些方面肯定否定式,就是无效推理。要使题干在某些方面论证成立,必须加强这个推理得前提,使之成为有效推理。选项A如果为真,显然就在于使得题干得推

理由相容选言推理变为不相容选言推理。不相容选言推理得肯定否定式就是有效式,因而推理有效,论证成立。

2、E

E项就是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前件断定了两个条件:第一,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第二,街上没人穿雨衣。其后件断定,天没有下雨。

题干断定:如果天下雨,并且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则街上有人穿雨衣。因此,加上E项得第二个条件:街上没人穿雨衣,可推出,天没下雨,或者气温不在零摄氏度以上。由此,加上E项得第一个条件: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可推出:天没有下雨。这说明,根据题干得断定,再加上以上两条件,可推出天没下雨,即如果题干得断定为真,E项则一定为真。

3、D

题干得断定可整理为:

(1)如果就是名牌产品,则一定质量过硬;

(2)如果质量过硬,则一定有高技术含量;

(3)如果忽视技术投资,则产品就不会有高技术含量。

由(3)可得:(4)如果产品都有高技术含量,则不会忽视技术投资。

由(1)(2)与(4),可推出I。

由(1)与(2),可推出II。

III不能由题干推出。

4、C

诸选项中,A、B与C项都能削弱题干中书商得瞧法,但就是,A项就是说科幻小说得评论几乎没有影响,B项就是说科幻小说得评论在科幻小说得读者中几乎没有影响,C项就是说科幻小说得评论对于它得读者有负影响,即起了科幻小说得负促销作用。显然,C项比A与B 项更能削弱题干。D项不能削弱题干。E项涉及得只就是个例,即使能削弱题干,力度也不大。

5、A

因为如果有吸烟史得人在1995年超过世界总人口得65%,由题干,这个百分比已经接近于有吸烟史得肺癌患者得比例,又考虑到事实上患肺癌得主要就是成年人,因此,吸烟史得肺癌患者得比例,绝不会高于有吸烟史得人占世界总人口得比例。这说明吸烟并没有增加患肺癌得危险。其余各项均不能削减题干得结论。

五、1 B 2 B 3 AC 4 ABCD 5 AB 6 A 7 A 8 A 9 AC 10 ABCD

六、1 必要条件 2、充分条件 3、不构成条件关系 4、充要条件 5、必要条件

七、

1、这个商店得商品或者价不廉,或者物不美。

2、昨晚小张与小李都没有值班。

3、人大胆,但地不高产。

4、经济不发达地区也有环境治理问题。

5、老张与老李都当代表,或者都不当代表。

6、衣食足但不能知荣辱,或者衣食不足但能知荣辱。

7、认识字母但学不好外语。

8、孩子每天不吃巧克力也长得好。

八、

令p表示“明天我去瞧电影”,q表示“明天我去瞧展览”,r表示“明天我去游泳”。真值形式为:(p∧q)∨(?(p∨q)→r)

令p表示“明天天晴”,q表示“单位加班”,r表示“明天我们去游泳”,s表示“我们明天去划船”。真值形式为:(p∧?q)→(r∨s)

令p表示“科学家得预见就是正确得”,q表示“我们从现在起就重视环境保护”,r表示“人类终有一天无法在地球上生存”。真值形式为:p→(?q→r)

令p表示“在场内吸烟”(主语省略),q表示“在场内随地吐痰”,r表示“在场内乱扔废弃物”,s表示“被处以罚款”。真值形式为:(p∨q∨r)→s

九、

十、

推理形式就是(命题变项得设定略,下同):((p∨q)∧p)→?q,错误,相容选言推理得肯定否定式,无效。

2、推理形式就是:((?p→?q)∧p)→q,错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得否定前件式,无效。

3、推理形式就是:((p→q)∧q)→p,错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得肯定后件式,无效。

推理形式就是:(p→?q)→(q →?p),正确,对于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由否定其后件,可否定其前件。

十一、

1、

2、

十二、

1、求(p→q)→(?p∨q)得合取范示:

消去→: ?(?p∨q)∨(?p∨q) (1)内移?: (??p∧?q)∨(?p∨q)) (2)消去??: (p∧?q)∨(?p∨q) (3)(3)式按合取分配律展开,得:(p∨?p∨q) ∧ (?q∨?p∨q) (4) (4)式即为合取范示,就是重言式,因此,该式就是重言式。

2、求(p∧?q)←→(?p∨q)析取范示:

消去←→: ((p∧?q)∧(?p∨q))∨(?(p∧?q)∧? (?p∨q))(1)内移?: ((p∧?q)∧(?p∨q))∨((?p∨??q)∧ (??p∧?q))(2)消去??:((p∧?q)∧(?p∨q))∨((?p∨q)∧(p∧?q))(3)化简: (p∧?q)∧(?p∨q) (4)(4)式按析取分配律展开,得:(p∧?q∧?p) ∨ (p∧?q∧q) (5) (5)式即为析取范示,就是矛盾式,因此,该式就是矛盾式。

3、求?q→((p→q)→?p)得合取范示:

消去→: ??q∨(?(?p∨q)∨?p) (1)

内移?: ??q∨((??p∧?q)∨?p) (2)

消去??: q∨((p∧?q)∨?p) (3) (3)式按合取分配律展开,得:

(q∨p∨?p)∧(q∨?q∨?p) (4) (4)式即为合取范示,就是重言式,因此,该式就是重言式。

4、求(?q→(p→q))→?p得合取范示:

消去→:?(??q∨(?p∨q))∨?p (1)内移?: (???q∧?(?p∨q))∨?p (2)内移?: ((???q∧(??p∧?q))∨?p (3)消去??: (?q∧(p∧?q))∨?p (4)化简: (p∧?q)∨?p (5) (5)式按合取分配律展开,得:(p∨?p)∧(?q∨?p) (6)(6)式即为合取范示,因此,该式不就是重言式。

(5)式按析取分配律展开,得: (p∧?q)∨?p (7)(7)式即为析取范求,不就是矛盾式,因此,该式不就是矛盾式。

因此,该式就是非重言得可真式。

十三、

令:p表示“上帝创世说得故事就是真空得”,q表示“地球存在得头三天没有太阳”,r表示“‘一天’得概念就是由太阳来定义得”。则该推理得推理形式为:((p→q)∧r∧?(r∧q))→?p

求该式得合取范示:

消去←→:?((?p∨q)∧r∧?(r∧q))∨?p (1)

内移?: (?(?p∨q)∨?r∨??(r∧q))∨?p (2)

(?? p∧?q)∨?r∨??(r∧q))∨?p (3)

消去??:((p∧?q)∨?r∨ (r∧q))∨?p (4)

按合取分配律展开,得:

(p∨?r∨r∨?p)∧(p∨?r∨q∨?p)∧

(?q∨?r∨r∨?p)∧(?q∨?r∨q∨?p) (5)

(5)式即为合取范示,就是重言式,因此,该推理有效。

十四、

1、令:p表示“小张去春游”,q表示“小李去春游”,r表示“小王去春游”。则该推理得推理形式为:(?(?p∧?q)→r)∧p)→r

构造自然推理如下:

(1){1} p P

(2){1} p∨q T(1)

(3){1} ?(?p∧?q) T(2)

(4){2} ?(?p∧?q)→r P

(5){1、2} r T(3)(4)

推理有效。

2、令:p表示“在有限长得线段L上存在无限多个点”,q表示“这些点有长度”,r表示“L 无限长”,表示“L没有长度”。则该推理得推理形式为:((p→((q→r)∧(?q→s)))∧(?r∧?s))→?p

构造自然推理如下:

(1){1} p→((q→r)∧(?q→s)) P

(2){2} ?r∧?s P

(3){3} p (引入) P

(4){1、3} (q→r)∧(?q→s) T(1)(3)

(5){1、3} q→r T(4)

(6){1、3} ?q→s T(4)

(7){2} ?r T(2)

(8){2} ?s T(2)

(9){1、2、3} ?q T(5)(7)

(10){1、2、3} ??q T(6)(8)

(11){1、2、3} q T(10)

(12){1、2、3} q∧?q T(11)(9)

(13){1、2} ?p 归谬(3)(12)

推理有效。

3、

令:p表示“谈判要举行”,q表示“定于周三”,r表示“定于周到五”,表示“总经理能出席”。则该推理得推理形式为:

((p→(q∨r))∧(r→?s)∧s)→(?q→?p)

构造自然推理如下:

(1){1} p→(q∨r) P

(2){2} r→?s P

(3){3} s P

(4){4} ?q(引入) P

(5){2、3} ?r T(2)(3)

(6){2、3、4} ?q∧?r T(4)(5)

(7){2、3、4} ?(q∨?r) T(6)

(8){1、2、3、4} ?p T(1)(7)

(9){1、2、3} ?q→?p D(4)(8)

推理有效。

十五、

1、约定“4”表示“4号上场”;“?4”表示“4号不上场”。以此类推。

先把规则符号化:

规则①:4→6 规则②:只有?1,才?3

规则③:要么3,要么6 规则④:(9∧12)→4

规则⑤:1∧12

推理过程如下:

由规则⑤,得:

1∧12

所以,1 (1)

由(1)式与规则②,得:

只有?1,才?3

1

所以,3 (2)

由(2)式与规则③,得:

要么3,要么6

3

所以,?6 (3)

由(3)式与规则①,得:

4→6

?6

所以,?4 (4)

由(4)式与规则④,得:

(9∧12)→4

?4

所以,?(9∧12)(5)

由(5)式得:

?(9∧12)

所以,?9∨?12 (6)

由规则⑤,得:

1∧12

所以,12 (7)

由(6)式与(7)式,得:

?9∨?12

12

所以,?9

因此,9号不该上场。

2、约定:“甲”表示“甲作案”,“?甲”表示“甲没作案”。以次类推。

甲说:“?甲∧乙”乙说:“?乙∧?丙”

丙说:“?甲→?乙”丁说:“甲∨丙”

分析与推理:

甲与丙得断定互相矛盾,因此其中必有一人说真话。又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因此,乙与丁说假话。由丁说假话,得:

?(甲∨丙)

所以,?甲∧?丙

即甲与丙都没有作案。

由乙说假话,得:

?(?乙∧?丙)

所以,乙∨丙

即乙与丙两人中至少有一个作案,因为已推出丙没有作案,所以,乙作案。因此,甲没作案,乙作案,可知甲说真话。

3、假设甲不作案,则由条件②,丙也不会作案;如果甲与丙都不作案,则由条件③,乙不会单独作案,这样,甲、乙、丙均没有作案,这与条件①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甲一定作

案。

4、这个骑士说:“我不就是富有得骑士”。这句话不可能就是无赖说得,否则无赖就说真话了;这句话也不可能就是富有得骑士说得,否则她就说假话了。因此,这句话只可能就是贫穷得骑士说得。

5、智者问某一个士兵,不妨问甲:“乙将如何回答,她手里拿得就是毒酒还就是美酒这个问题”。如果甲说真话,则乙说假话,这样,甲就把一句假话真实地告诉智者,智者听到得就是一句假话;如果甲说假话,则乙说真话,这样,甲就把一句真话篡改成假话告诉智者,智者听到得还就是一句假话。总之,智者听到得总就是一句假话。只要否定这句假话,就能确定哪瓶就是美酒。如:如果甲回答:“乙将回答她手里拿得就是毒酒”,那么,事实上乙手里拿得一定就是美酒。

6、令p表示“选派小方”,q表示“选派小王”。则

甲得意见就是:?p→?q 乙得意见就是:?q→p

丙得意见就是:(p∧?q)∨(?p∨q)

可用真值表解答此题:

上述真值表显示,只有在p =1并且q=0得情况下,三个真值形式同真。这说明,只有“选派小方,不选派小王”得方案,同时满足甲、乙与丙三位领导得意见。

7、由条件(4)与(5),可推出“乙就是罪犯”。由“乙就是罪犯”与条件(3),可推出“甲就是罪犯”。由“甲、乙都就是罪犯”与条件(1)与(2),可推出不能确认丙就是罪犯。

8、甲关于A当上律师得猜测不能成立,因为否则丙得两个猜测都不成立。因此,甲关于B当上法官得猜测成立。由此可推出:C当上了律师,A当上了档案官。

9、约定:“甲”表示“甲参加了公务员考试”,“?甲”表示“甲没有参加公务员考试”。以此类推。

条件(1):(甲∧乙)→?丙

条件(2):只有乙,才丁

条件(3):甲∧丙

由条件(3),得:

甲∧丙

所以,丙,甲(1)

由(1)式与条件(1),得:

(甲∧乙)→?丙

所以,?甲∨?乙(2)

由(2)式与(1)式,得:

?甲∨?乙

所以,?乙(3)

由(3)式与条件(2),得:

只有乙,才丁

?乙

所以,?丁(4)

因此,乙与丁都没有参加考试。

10、假设句(3)就是真命题,则句(1)与句(2)必有一个假命题。句(1)与句(2)都就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为假,当且仅当肯定其前件并且否定其后件得联言命题真,而肯定句(1)与句(2)得前件,就就是断定李明不就是木工,或者张元不就是木工,这与句(3)就是真命题得假设矛盾。因此,句(3)就是假命题,句(1)与句(2)就是真命题。由句(3)就是假命题,可知事实上李明不就是木工,或者张元不就是木工,由此再依据句(1)与句(2),可推出王强电工,或者赵元就是电工。

11、由条件(3)与(8),可推出:A不就是谋害者;由A不就是谋害者,与条件(5),可推出:作案不在雨前;由作案不在雨前,与条件(6),可推出:张先生临死前搏斗过;由张先生临死前搏斗过,与条件(7),可推出:B不就是谋害者;由A与B都不就是谋害者,与条件(1),可推出C就是谋害者。

12、由条件(4)(5),可推出:乙得供词正确;由乙得供词正确,与条件(3),可推出:谋杀发生在午夜前;由谋杀发生在午夜前,与条件(2),可推出:甲不就是凶手;由甲不就是凶手,与条件(1),可推出:乙就是凶手。

13、假设B进入金库,由条件(3),可推出C未进入;由C未进入,与条件(4),可推出D 未进入;由D未进入,与条件(2),可推出E进入;由E进入,与条件(5),可推出A与D 都进入过,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B没进入。由B没进入,与条件(3),可推出C进入。由C进入,依据诸条件,可依次推出D进入,A、B、E均未进入。

14、假设句(3)假,即事实上甲第一,由于句(1)与句(2)中必有一假,总能推出:甲不就是第一,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句(3)真,即事实甲不就是第一。因为句(1)与句(2)假,可得出:乙第二,丙第三,丁第一,甲第四。

15、分析:假设句(1)与句(2)都假,则由句(1)假,可得:小周与小陈都学日语;由句(2)假,可得:小周不学日语而小陈学日语。这样,可得小周学日语并且小周不学日语,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句(1)与句(2)中必有一真。又由条件,四句中只有一真,因此,句(3)与句(4)必假。

由句(3)假可得:(5)小刘不学日语或小陈不学日语。

由句(4)假,可得:(6)小周学日语。

又句(1)或句(2)假都可得:(7)小陈学日语

由句(5)与句(7)可得:(8)小刘不学日语

因此,结论就是:小周与小陈学日语,小刘不学日语。

第四章词项逻辑(P94)

一、

1、5、7、9、11正确

2、错误。直言命题得主项与谓项统称为词项。

3、错误。逻辑上得“有”指“存在”,即“至少有一个”,不排除“全部”,因此,说“有得S 就是P”含有“并非所有S都就是P”之意就是不正确得。

4、错误。例如,当得知一全称命题为假时,只能利用矛盾关系推出相对得特称命题为真,对于其她两种命题我们不能利用其她两种对当关系来确定其真假。

6、错误。具有下反对关系得两个命题,如果已知其中得一个命题为真,不能推出另一个例题得真假;如果已知其中得一个命题为假,则可以推出另一个命题为真。

8、错误。我们不能以三段论得前提得位置确定它就是大前提还就是小前提,只能根据它含有大项还就是小项来判断,含有大项得就是大前提,含有小项得就是小前提。

10、错误。只能说一个正确得三段论,如果前提有特称命题,则结论一定为特称命题。但可以出现前提都就是全称命题而结论就是特称命题,如AAI式。

二、

1、主项、谓项、量项、联项、联项、量项

2、非党员

3、A与E得主项及E与O得谓项、I与O得主项及I与A得谓项

4、I,O,真假不定,真

三、

1、直接推理与间接推理得区别在于前者得前提仅有一个命题,而后者得前提至少有两个命题。

2、因为S在SOP中就是不周延得,如果对之简单换位得到POS将使S在其中周延,违反换位得第三条规则。

3、三段论得公理:一类对象得全部就是什么或不就是什么,那么这类对象中得部分对象也就是什么或不就是什么,或者就,当肯定或否定全部时,也就肯定或否定了部分。

4、在三段论得结论中所确定得大项与小项得关系就是因为前提里得中项具有媒介作用,它在前提中分别与大项与小项有着一定得联系,因此通过这种联系才有大项与小项在结论中得确定得联系。如果在前提中两个联系都就是否定命题,则大项与小项在前提中都分别与中项互相排斥,因而大项与小项不能通过中项建立确定得联系,因此也就不能推出确定得结论。

5、遵守了五条基本规则就必定遵守了各格得具体规则,但遵守各格得具体规则未必就遵守了五条基本规则。

6、省略三段论可使语言简练,有力。在人们得实际思维中被广泛运用。但由于它省略了其中

得某一构成部分,因而容易掩盖逻辑错误。

四、

1、SAP

2、SAP

3、SIP

4、SIP

5、SOP

6、SEP

7、SAP

8、SEP(谓项为没有曲折);SAP(谓项为曲折)

9、SEP(谓项为不同意您得发言);SAP(同意您得发言)10、SOP 11、SIP 12、SIP

五、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1、2、3、7、8)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5、9、11、12、13)主项周延,谓项周延(4、10)主项不周延,谓项不周延(6)

六、

1、假、真、假

2、真假不定、真假不定、真

3、假、假、真

4、真假不定、真、真假不定

5、真假不定、假、真假不定

6、假、真、真

7、假、真假不定、真假不定8、真、假、真

七、

1、该命题就是A命题。当A命题为真时,同素材得E命题“三班得同学都不就是学英语得”为假。同素材得I命题“有些三班同学就是学英语得”为真。同素材得O命题“有些三班得同学不就是学英语得”为假。

2、该命题就是I命题。当I命题为真时,同素材得A命题“所有得蛇都就是无毒得”与O命题“有得蛇不就是无毒得”均真假不定。同素材得E命题“所有得蛇都不就是无毒得”为假。

3、该命题就是E命题。当E命题为真时,同素材得A命题“这辆车上得人都就是去长城得”与I命题“这辆车上有得人就是去长城得”均为假,O命题“这辆车上有得人不就是去长城得”为真。

4、该命题就是O命题。当O命题为真时,同素材得A命题“所有得学生都就是党员”为假。E命题“所有得学生都不就是党员”与I命题“有得学生就是党员”均真假不定。

5、该命题就是A命题。当A命题为真时,同素材得E命题“所有有生得都不就是有死得”为假。同素材得I命题“有得有生得就是有死得”为真。同素材得O命题“有得有生得不就是有死得”为假。

6、该命题就是E命题。当E命题为真时,同素材得A命题“外商在我国得投资就是不受法律保护得”为假。同素材得I命题“有外商在我国得投资就是不受法律保护得”为假。同素材得O命题“有外商在我国得投资不就是不受法律保护得”为真。

7、该命题就是E命题(这辆公共汽车上所有乘客都不就是大学生)。当E命题为真时,同素材得A命题“这辆公共汽车上所有乘客都就是大学生”为假。同素材得I命题“这辆公共汽车上有乘客就是大学生”为假。同素材得O命题“这辆公汽车上有乘客不就是大学生”为真。

8、该命题就是A命题[我班(同学)都就是不会下国际象棋)。当A命题为真就是时,同素材得

E命题“我班(同学)都不就是不会下国际象棋”为假。同素材得I命题“我班有(同学)就是不会下国际象棋得”为真。同素材得O命题“我班有(同学)不就是不会下国际象棋”为假。

9、该命题就是O命题(有从事司法工作得不就是律师)。当O命题为真时,同素材得A命题“所有从事司法工作得都就是律师”为假,E命题“所有从事司法工作得都不就是律师”与I 命题“有从事司法工作得就是律师”均真假不定。

八、

1、该命题就是A命题。当A命题为假时,同素材得E命题“价格昂贵得商品都不就是质量好得商品”与I命题“有些价格昂贵得商品就是质量好得商品”均真假不定。O命题“有些价格昂贵得商品不就是质量好得商品”为真。

2、该命题就是I命题。当I命题为假时,同素材得A命题“所有得金属都就是绝缘体”为假。E命题“所有得金属都不就是绝缘体”与O命题“有得金属不就是绝缘体”均为真。

3、该命题就是E命题。当E命题为假时,同素材得A命题“所有得蛇都就是有毒得”与O 命题“有得蛇不就是有毒得”均真假不定。I命题“有得蛇就是有毒得”为真。

4、该命题就是O命题。当O命题为假时,同素材得A命题“所有得哺乳动物都就是脊椎动物”与I命题“有得哺乳动物就是脊椎动物”为真。E命题“所有得哺乳动物都不就是脊椎动物”为假。

5、该命题就是A命题。当A命题为假时,同素材得E命题“所有得质数都就是奇数”与I 命题“有得质数就是奇数”均真假不定。O命题“有得质数不就是奇数”为真。

6、该命题就是A命题。当A命题为假时,同素材得E命题“所有价高得商品都不就是质地优良得商品”与I命题“有价高得商品就是质地优良得商品”均真假不定。O命题“有价高得商品不就是质地优良得商品”为真。

7、该命题就是E命题(所有生产资料都不就是商品)。当E命题为假时,同素材得A命题“所有生产资料都就是商品”与O命题“有生产资料不就是商品”均真假不定。I命题“有生产资料就是商品”为真。

8、该命题就是I命题。当I命题为假时,同素材得A命题“这个铁笼里所有得蛇都就是无毒得”为假。E命题“这个铁笼里所有得蛇都不就是无毒得”与O命题“这个铁笼里有得蛇不就是无毒得”均为真。

9、该命题就是A命题。当A命题为假时,同素材得E命题“北京市得公民人人都不就是有自行车得”与I命题“有北京市得公民有自行车”均真假不定。O命题“有北京市得公民不就是有自行车得”为真。

10、该命题就是O命题(这辆公共汽车上得乘客有得不就是大学生)。当O命题为假时,同素材得A命题“这辆公共汽车上得所有乘客都就是大学生”与I命题“这辆公共汽车上得乘客有得就是大学生”为真。E命题“这辆公共汽车上得所有乘客都不就是大学生”为假。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 A.思维的容B.逻辑常项 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 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 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 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 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后一个“逻辑” 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法 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

逻辑学试题库及答案 辛苦整理 最全版本

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E 真假不定;O为假;I 真假不定。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用符号表示为p∧ q。 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文和诗歌”,这一划分违反了划分不全的规则。 38、从关系判断的性质来看,“父母关心子女”属于非对称关系;“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属于对称关系。 三、图表题: 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A学生、B党员、C浙江籍学生、D大学生、E女学生、F三好学生。

逻辑学论文1

央视的马赛克的思考 --逻辑学角度的解释 读了一遍刘韵冀的《普通逻辑学简明教程》后一直想找个题目运用所学的普通逻辑学分析一下。一来是为了应付化学与逻辑课程的期末小论文,再者也是读了这本书后感觉逻辑学确实有用所以就跃跃欲试。但是却对于题目犹豫不决,因为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实在太少,理解也不是很深透所以对很多问题只能“浅谈则止”实际上是无米可炊。原先想过要写“穆勒五法在化学中的应用实例”,“罗素悖论”但是都因为无从写起只好放弃。 直到央视的“壮举”发生后我才确定对这件事分析一下,也许能谈到的不是很多,但至少自己感觉有趣。上面提到的央视的“壮举”就是:7月9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100周年的纪念日,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报道播出时,现场展出的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像《大卫》的生殖器部位被打上马赛克。使得数百年来一直“坦蛋蛋”的君子《大卫》,漂洋过海,就成了“藏鸡鸡”的“小人”,被强行穿上万能的“马赛克牌贞操锁”。 看完这则新闻,我当时就震惊了,感觉这央视的工作人员也太有才了。所以我推测了一下,这个工作人员的逻辑,用三段论的格式把他(她)对于“应该给大卫打马赛克”的论证过程表示了一下: (1)、低俗文化不允许在社会主义社会传播

裸露的生殖器是低俗的文化 所以,裸露的生殖器不允许在社会主义社会传播 (2)、裸露的生殖器不允许在社会主义社会传播 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 所以,裸露的生殖器不允许在中国传播 (3)、不允许在中国传播的内容需要打马赛克 裸露的生殖器不允许在中国传播 所以,裸露的生殖器在中国需要打马赛克 (4)、裸露的生殖器在中国需要打马赛克 大卫的生殖器裸露着 所以,大卫的生殖器在中国需要打马赛克 以上的内容都是我自己对央视工作人员的逻辑的推测,出发点只是感觉有趣,姑且不讨论是否完全符合该工作人员的逻辑,接下来对这个论证过程进行分析。 这个论证是对“大卫的生殖器在中国需要打马赛克”这个论题进

大学逻辑学课后练习答案

大学逻辑学第三版姜全吉迟维恭 《形式逻辑》思维训练题(教材58页) 十、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 1、把句子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这不是“划分”而是“分解”。因为,划分是把一个大类(属概念)分成几个小类(种概念),每个小类(种概念)都具有大类(属概念)的本质属性,而此处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都不具有“句子”的本质属性。 2、民主革命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是正确的。因为分出来的子项“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外延之和与母项“民主革命”的外延相等。 3、商品可以分为优质商品、劣质商品、畅销商品、滞销商品等。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根据不一”、“子项相容”。因为:①“优质商品”和“劣质商品”是按商品的质量划分出来的;“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是按商品的销售状况划分出来的;②“优质商品”、“劣质商品”分别与“畅销商品”、“滞销商品”存在着交叉关系。 4、这次公审的罪犯有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和高干子弟。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根据不一”、“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因为:①“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是按人的社会身份来划分的,“高干子弟”是按家庭中儿女的父母担任国家机关高级领导职务来划分的;②“高干子弟”与“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存在着交叉关系。 5、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长满了棉花、花生和粮食作物。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混淆了概念的属种关系,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因为“棉花”是“经济作物”的种概念,“花生”是“油料作物”的种概念,与“粮食作物”并列的概念应该是“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而不是“棉花”、“花生”。 6、所有学校,包括大学和中学,都要开展素质教育。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子项未尽”的逻辑错误。因为“大学”和“中学”这两个分出来的子项的外延之和小于母项“所有学校”的外延。 7、市场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农贸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主义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只有年满十八周岁,他才有选举权"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 。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 ,逻辑变项是_________ 。 2.若p取值为真,q取值为假,则"p或者q" 取值为。 3.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AP取值为,SIP取值为,SOP取值为。 4.论证是由、和三个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 B. 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A.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C. 谓项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A. AS B. E C. E D. 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 B. 某甲可能是凶手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D. 或然性推理 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A.求同法 B.求异法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的逻辑错误。 A.虚假论据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犯罪分子是应受法律制裁的,这个被告应受法律制裁,所以,这个被告是犯罪分子。"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2. 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正当防卫都不是违法行为"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 (1)并非有的正当防卫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是非正当防卫 (3)有的非违法行为不是正当防卫 3."这个案件的凶手是甲或者乙,现已查明甲是这个案件的凶手,所以,乙不是这个案件的凶手。"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4."如果甲是有罪的,则乙也是有罪的;现已认定乙是有罪的,所以,甲也是有罪的?quot;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5."只有案发时甲在现场,甲才是凶手;现已认定甲不是凶手,所以,案发时甲不在现场。"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6.同时断定"我们车间所有的产品是合格品"与"我们车间有的产品不是合格品"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若违反,则违反什么规律?为什么? 四、分析题(10分) 证明:三段论第一格"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 五、综合题(10分) 已知:(1)若甲和乙都参加律师考试,则丙不参加律师考试; (2)只有乙参加律师考试,丁才参加律师考试; (3)甲和丙都参加了律师考试; 问:乙和丁是否都参加了律师考试?请写出推导过程。 六、表解题(8分) 用真值表判定下列推理是否正确: 如果是法律专业的学生,就要学习逻辑学;黎明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所以,黎明要学习逻辑学。 其推理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附答案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 【堂上操练】 一、填空: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______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_____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 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 2.p← q3.有S不是P 4.(p∧q)→r 【课后作业】 一、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一词的含义: 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 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 3.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4.我们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① 6.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 8.这几句话不合逻辑。 二、请用公式表示下列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 2.白求恩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要么从陆路,据查不是从水路,所以,某案犯是从陆路逃跑。 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7.凡优秀的电影都具有感人的力量,《刘三姐》是优秀的电影,所以,《刘三姐》具有感人的力量。 8.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半途而废,或者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所以,只能坚持下去。 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要么从陆路,据查不是从水路,所以,某案犯是从陆路逃跑。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卷号:6122《法律逻辑学》试题(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SEP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SIP 。 2、如果一个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是假 的。 3、根据不矛盾律,可以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假。 4、“如果某甲犯了杀人罪,则其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或p→q ,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 p、q 。 5、选言判断可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两种。 6、“如果毕业论文不及格,那么他就无法按时毕业。”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为p→q或如果p,那么q,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p和q。 7、某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OP 。 8、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9、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 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杭州人是讲卫生的”这一判断中,“杭州人”是( A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负概念 D、单独概念 2、如果A、B两个判断不同真,可同假,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C ) A、差等关系 B、矛盾关系 C、反对关系 D、下反对关系 3、正确进行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应当(C ) A、否定前件就是否定后件 B、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C、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 D、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4、“所有的S是P”与“没有S是P”之间具有( A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5、同时否定SAP与SOP则( C )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全称否定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B ) A、SAP B、SIP C、SOP D、SEP 7、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C )

逻辑学导论教学大纲

湖南城市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本课程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普通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帮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现代逻辑学发展的新进展,并能运用逻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去分析、解决日常思维、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实际思维问题,形成严密、正确的思维推理模式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能在纷杂的信息中把握关键问题和理清解决问题思路,为进一步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和从事研究奠定思维素质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意义(2课时) 了解“逻辑”一词的词源和词义和逻辑学发展概况。明确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和有效推理模式的学科及其形式化、工具性的性质。掌握各种逻辑形式的逻辑常项和变项的区别,准确理解逻辑常项在思维形式和逻辑推理中的地位。知晓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对人们进行正确地思维的意义。 第二章概念(4课时) 1.了解概念的逻辑含义、概念和语词的区别与联系。明确形式逻辑对概念的基本要求是明确性。掌握概念的最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涵义及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2. 了解概念的种类: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空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肯定概念和否定概念的区别。掌握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识别某个概念属于哪个种类的方法。 3. 了解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分类的标准。掌握概念外延间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和全异关系的界定。学会正确地用欧勒图表示若干概念外延间关系的方法。 4. 掌握各种明确概念的基本方法: 限制和概括法、定义和划分方法。 ⑴了解概念的限制和概念的概括的涵义及其逻辑依据。掌握正确地对给定的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方法。

胡泽洪逻辑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逻辑学〉教材练习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2011/11/25 第二章 一、 1、违反同一律,“讲究语言形式”和“形式主义”是不同的语词。 2、答非所问,问“产值”问题,回答的是和产值不相干的问题,也是违反同一律。 3、没有违反同一律。 二、 1、违反矛盾律,差不多一百万是不够一百万,一百万以上是超出一百万,语词自相矛盾。 2、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3、违反排中律,两种意见都不赞成,但只有这两种意见,所以他是否定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暗含着还有第三种可能,但实际上没有第三种。 三、 1、违反矛盾律,既是永恒的,就不能是历史的,永恒和历史是相矛盾的。 2、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3、违反矛盾律,从来没有人上去过,和有人上去过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 4、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5、违反矛盾律,既说他完成了作业,也说他没有完成作业。 6、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7、违反矛盾律,不孕症是没有后代,问能否传给后代,又表明他有后代,自相矛盾。 8、违反排中律,否定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机器是进口的,机器不是进口的。 四、 1、思路:先找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推理。 甲乙两个命题互相矛盾:甲没拿,甲拿了。 假定甲为真,依据只有一真,其余皆假,则乙丙丁为假; 由丙是假的,依据排中律可知,丙的矛盾命题不能为假,所以丙的矛盾命题为真。 即并非“甲没拿”不能为假,这等于“甲拿了”。 由假定“甲没拿”推出了与之矛盾的命题“甲拿了”。 推出了矛盾,依据矛盾律,表示假定不成立。 再依据排中律,假定的反面成立,所以是“甲拿了”。 乙的判断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2、给出一个能够产生悖论的话语,国王就无法执行他的规定。 如果囚犯对国王说:请处我以砍头。国王就有点难办了。 因为: 如果他把囚犯处以了砍头,囚犯就说了真话,他就不能处他砍头; 如果他把囚犯处以了绞刑,囚犯就说了假话,他就不能处他绞刑。 3、违反矛盾律,如果有万能溶液,那就没有装它的容器;如果有装它的容器,就没有万能溶液。这句话包含着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有万能的溶液并且没有万能的溶液。

逻辑学 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 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用符号表示为p∧ q。(看不清负号在 哪) 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 b.逻辑常项 c.变项 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 )。 a.逻辑常项相同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3、“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概念属于(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普遍概念 d.负概念、。4、如果( ),那么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 a.a与b全异 b.a与b同一 c.a与b交叉 d.a真包含于b 5、“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两个判断中,“及格”和“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 )。 a.都是矛盾关系b.都是反对关系c.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 6、将“母项”概括为“划分”,限制为“子项”,则( )。 a.概括和限制都对 b.概括和限制都错 c.概括对,限制错 d.概括错,限制对 7、如A为“《孔乙己》”,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 a.A真包含于B b.A与B相容 c.A与B全异 d.A与B交叉8、若用“Ds就是Dp”表示定义公式,则犯“定义过窄”的错误是指在外延上( )。a.Ds等于Dp b.Ds真包含于Dp c.Dp真包含Ds d.Ds真包含Dp 9、若A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10、在①“中国人是勤劳的”和②“小王是中国人”中,“中国人”(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在①中是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非集合概念 d.在①中是非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集合概念 1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同语反复 b.循环定义 c.定义过宽 d.定义过窄12、在性质命题中,决定命题形式的是( )。 a.主项和谓项b.主项和量项c.联项和量项 d.谓项和量项 13、下列命题形式真假情况为三真二假的是( )。a.S A P b.S E P c.S I P d.S O P 14、当具有SIP形式的性质命题为真时,概念S与P之间一定是( )。 a.全同关系 b.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 d.相容关系15、“没有S不是P与“S不都是P”这两个命题形式之间的关系是(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16、若两个性质命题变项都相同,而常项都不同,则这两个性质命题( )。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同假 c.不同真,可同假 d.不同真,不同假

逻辑学例题题目及答案

2014冬逻辑学作业( 一 ) (请注意:这是例题,只可参考巩固逻辑知识。-----袁乐) 分校专业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在“p并且q”中,逻辑变项是( p,q ),逻辑常项是( 并且 )。 2.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 常项 )和逻辑( 变项 )两个部分组成的。 3.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是(内涵)和(外延)。 4.在“人是从猿演变来的的”中,“人”从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角度看,是( 集合 )概念。从普遍概念与单独概念的角度看,是( 普遍 )概念, 5.定义是揭示概念( 内涵 )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 外延 )的逻辑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 B )1.“如果p那么q”与“只有p才q”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含有( )。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C )2.“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语句的“群众”属于( ) A. 负概念 B. 空概念 C.集合概念 D.非集合概念 ( C )3.“共青团员”这个概念可以概括为( ) A.工人 B. 劳动者 C.青年 D.共产党员 ( C )4.“连队”和“战士”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 ) A.全同关系 B. 交叉关系 C.全异关系 D. 属种关系 ( D )5“所有的金属是导电体”这一判断中主项“金属”和谓项“导电体”两概念外延之间具有( )关系。 A.全同关系 B. 真包含于关系 C. 真包含关系 D.交叉关系( D )6.“大学生”这个概念可以概括为( ) A.共青团员 B. 北京大学的学生 C.女大学生 D.学生( D )7.下列属于正确划分的是( )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B. 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量项 C. 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定义联项 D.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推理( D )8.“概念”可以概括为( ) A.判断 B. 语言 C.推理 D.思维形式 ( D )9.下列对概念的限制中正确的是( ) A.把“北京市”限制为“西城区” B.把“书籍”限制为“《普通逻辑学》 C.把“黄山”限制为“风景秀丽的黄山” D.把“数学家”限制为“陈景润” ( D )10.“郭沫若是著名的学者和作家”中”郭沫若”是( ) A.普遍概念 B.可以进行限制 C.与“作家”之间为真包含关系 D.可以进行概括 三、多项选择题(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答案,每题4分,共20分) ( A、D )1.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交叉关系的是( ) A.“出口商品”和“自行车” B. “青年”和“共青团员” C. “超过18岁的人”和“不超过50岁的人”

普通逻辑学课后答案 作者 关老健

1参考答案 【堂上操练】 一、填空: 1.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2.抽象思维3.思维的形式结构 4.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5.逻辑常项,逻辑变项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 1.这个S是P2.非p,但q3.或p,或q 4.如果非p,那么,非q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逻辑常项:所有,是。逻辑变项:S,P 2.逻辑常项:←,。逻辑变项:p,q 3.逻辑常项:有,不是。逻辑变项:S,P 4.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r 2【堂上操练】 一、填空: 1.反映事物本质属性2.内涵,外延3.反变 4.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矛盾,反对 5.定义,划分,限制,概括6.从属7.属加种差法 8.二分法9.确定性 二、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1.单独概念2.单独概念3.单独概念4.普遍概念5.普遍概念 6.单独概念7.普遍概念8.单独概念9.普遍概念10.普遍概念 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1.集合概念2.非集合概念3.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4.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 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 1.正概念2.正概念3.正概念4.负概念 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1.句子(A),短语(B),词(C),单句(D),复句(E) 2.他(A),教师(B),文学(C),小说(D),作家(E)

3.营业性舞厅(A),人(B),场所(C),成年人(D),标志(E),未成年人(F) 4.共同犯罪(A),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 六、下列限制是否正确?为什么? 1.不正确,因为"森林"与"树"不具有从属关系。 "森林"是集合概念,"树"是非集合概念。 2.不正确,因为"概念"与"概念的内涵"不具有从属关系,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不正确,因为"欧洲"与"法国"不具有从属关系。 "法国"是"欧洲"的一部分。 4.正确,因为"颜色"是"红色"的属概念。 "红色"是"颜色"的种概念。 5.不正确,因为"犯罪"与"杀人罪"不具有从属关系。 "杀人罪"是罪名,"犯罪"是行为。 七、下列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 1.不正确,因为"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是全同关系。 2.不正确,因?quot;广东省"与"中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具有从属关系(真包含于)关系。 3.正确,因为"概念"与"思维形式"具有从属关系。 4.不正确,因为"党员"与"干部"是交叉关系。 5.正确,因为"天安门"属于"单独概念",具有从属关系。 八、指出下列定义违反了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1.违反"定义必须相称"规则,犯"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2.违反"定义不能循环"的规则,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3.违反"定义必须相称"规则,犯"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4.违反"定义项不能循环"的规则,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5.违反"定义应清楚确切"的规则,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页脚内容1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 填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逻辑常量 和 逻辑变量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负概念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真 ,q 为 真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重言式 、 矛盾式 还是 非重言的可真式 。 5、直言命题的 主项 和 谓项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否定式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不当记者的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全同 关系和 真包含于 关系。

页脚内容2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共变法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真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真实性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 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 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q p ∧”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b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 使用语词“人”的是 ( d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c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普通逻辑_课后答案(符号和课本一样哦!)

《普通逻辑》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引论 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答: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2.答:指逻辑学。 3. 答:“逻辑修养”指把握、运用逻辑知识的能力,或在逻辑学上的造诣。显然,这里的“逻辑”一词,指的是逻辑学。 4.答: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5.答:“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一词用来形容思维清晰,论证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这里,“逻辑”一词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6.答:指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7.答:“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意指马克思没有写过逻辑学的专门著作,这里的“逻辑”显然是指逻辑学;“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意指马克思留下了体现在《资本论》中的逻辑思想,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规则。 8.答:指逻辑学。 二、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答:①1、10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所有M是P;所有S 是M;所以,所有S是P。” ②2、4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 ③3、11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只有p,才q。” ④5、12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p,并且q,而且r。” ⑤6、8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或者p,或者q。” ⑥7、9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p;所以,q。”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 1.答:不表达命题,因为它只是提出疑问,没有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2.答:表达命题,因为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即“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 3.答:不表达命题,它只表达一种良好的祝愿,并未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4.答: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 5.答: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要想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借口”的命题。 6. 答:表达命题。虽然它使用的是感叹句,但反映还是十分明确的。 7. 答:不表达命题。 8.答:不表达命题。 9.答:不表达命题。 10.答:表达命题。 二、下列命题各属何种选言命题? 1.答:不相容的选言命题。在自然语言中,“或者……或者……或者”这个逻辑联结词是有歧义的。在某种语境中,它可以用来作为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在另一种语境中,它也可能用来作为不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在这个命题中,根据它的语境,它作为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联结词。因为这个命题的三个选言肢实际反映了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这些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 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 法中的 。 、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 共20分) 1、“”与“”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 )

普通逻辑。吐血整理版

---------------------------------------------------------------最新资料推荐------------------------------------------------------ 普通逻辑。吐血整理版 《普通逻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论一、逻辑的含义 1、逻辑的语词含义(1)英语 logic 的来源赫拉克利特:逻克斯,意指世界万物产生与发展的根本规律(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芝诺:指语言和思维的规律(古希腊后期)(2)汉语逻辑的来源社会背景:西学东渐翻译思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与之对应的词:李之藻的《名理探》——“名家” 借用日本的翻译方法——伦理学与理则学采用音译法——章士钊 2、逻辑的日常含义(1)指事物产生发展的规律(2)指特殊群体的特殊立场、观点与方法(3)指思维的规律(4)指逻辑学这门学科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普通逻辑) 1、思维形式的结构(1)逻辑学只研究思维,不研究物质(2)逻辑学借助语言来研究思维,但不研究语言(3)逻辑学只研究思维的形式,不研究思维的内容(逻辑常项与变项) 2、基本的逻辑规律(1)同一律:不能把不同的东西混淆起来(2)矛盾律:两个不能同时成立的东西不能同时加以肯定(3)排中律:不能同时否定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4)充足理由律:得出的结论必须有非常充足的理由 3、简单的逻辑方法:定义、划分、限制、概括、证明、反驳… … 三、逻辑学的学科体系 1、逻辑学与哲学: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逻辑学只是研究思维的特殊规律 2、形式逻辑与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不承认世界的不确定性,形式逻辑承认但不研究世界的不确定性 3、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研究思维的相对确定性, 1/ 27

整理版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堂上训练部分)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抽象思维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 _思维的形式结构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共同联系方式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逻辑常项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逻辑变项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 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这个S是P )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非p,但q)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或p,或q 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如果非p,那么,非q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逻辑常项:所有,是。逻辑变项:S,P 2.p←q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 3.有S不是P逻辑常项:有,不是。逻辑变项:S,P 4.(p∧q)→r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r 第二章概念

一、填空: 不能任意改变。 二、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1.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单独概念)2.《鲁迅全集》(单独概念)3.比尔·盖茨(单独概念)4.《普通形式逻辑》课本(普遍概念) 5.电脑(普遍概念)6.那张纸(单独概念)7.共产党(普遍概念)8.中国共产党(单独概念) 9.国庆节(普遍概念) 10.中国人(普遍概念)

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非集合概念) 合概念) 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 1.无济于事(正概念)2.败诉(正概念)3.不料(正概念)4.不作为(负概念) 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句子(a),短语(b),词(c),单句(d),复句(e) d e b c a 他(a),教师(b),文学(c),小说(d),作家(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