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教案珠江三角洲2教案

地理教案珠江三角洲2教案

地理教案珠江三角洲2教案
地理教案珠江三角洲2教案

同学们回忆一下珠江三角洲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或者说珠江三角洲

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激励评价点拨)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

地区一一珠江三角洲,它的经济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属外向型经济;教师:答得很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

板书:外向型经济

[讲授新课]

师问: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生答: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高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

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引进的大量外资来自哪里呢?

投影1: “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图)

珠江三角洲外

资的主要来源地

生答:珠江三角洲的外资74%来自港澳地区,这是本区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其中3%的外资来自祖国的台湾地区;23%勺外资来源地在世界其他地区。

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呢?引导学生结合珠江三角

洲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部门)及外向型经济的名称,边想象边画出外向型经济示意图。评价点拨:学生回答,画出示意图,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外向型经济是一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经济。

投影2: “外向型经济一例”(图)加深学生对外向型经济的理解。

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产品是通过什么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和

大洋洲等地区的呢?

生答:珠江三角洲地区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把本区的主导产品出口至世界各地的。(教

师及时给予激励评价)

师问: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怎样的合作方式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

济,从而使该地区贸易国际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的呢?

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P53材料,明确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前店后厂” 的基本模式合作发展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两地区正是采取了这种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合

作模式,到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才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发散思维:“前店后厂”模式充分利用两地的互补优势,实现了强强联手。你认为这种分工合作模式还对哪些地区有借鉴意义?

评价点拨:学生发言后,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并点拨:“前店后厂”的分工合作模式对我

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如辽中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发展外向型经济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投影3: “珠江三角洲和全国GDP增长曲线”(图)分组探讨1: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带动作用。读图,分析珠江三角洲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变化。

(1)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变化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全国的趋势有何差异?

(2)这种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变得越来越明显。请你分析其原因。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学习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1 )在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的变化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增长幅度较大,而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却较小。

(2)这种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变得越来越明显。主要是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实行改革开放,以“前店后厂”的分工合作模式大力发展了外向型经济,因而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大幅度上升。

分组探讨2 :外向型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结合下列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利用土地、劳动力资源的低成本优势,吸引了台湾各大电脑厂商前来投资建厂,形成了完备的电脑零配件生产体系。但是,随着企业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加上远离市场,人才储备不足,使得这里吸引资金的优势渐失。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而且本身就是一个深具潜力的市场,使得这

里开始成为台商投资的热点。近几年来,台商投资已经向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昆山、苏州、南京一带转移。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税收减少等。

这些现象毫不奇怪。因为投资者追求的主要是经济效益,什么地区获得经济效益大,就投资

什么地区。什么地区投资环境好,就投资什么地区。这是商人的经营之道。投资要考虑各种

因素,才可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分组探讨3:我国地区差异巨大,各地依托不同的条件,可以发展具有不同特色的经济。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试比较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地区经济特色和条件的差异。

投影4:出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和“辽中南地区图”,然后引导学生阅读两地区产

业分布图并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比较两地区主要产业部门和发展主要产业所依托的地理条件的差异。

H H

tl

曲楫械工业

轴石让工业

由』

*按电站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过渡: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城镇的迅猛发展,可以说城镇的发展

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的发展。

板书:城镇的发展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观看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前后的录像。让学生说说珠江三角洲地区

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明确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前者农田广阔(以农业用地为主),后者却是城镇密集。土地利用方式的显著变化是珠江三角洲城镇发展的重要标志。

师问: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前后土地利用方式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形成这种巨大变化需要哪些条件呢?

投影5:《珠江三角洲独特的土地利用景观》(图)、《川流不息的民工潮》(图)

阅读材料:弓I导学生阅读《珠江三角洲的民工潮》短文加深印象。

启发思考:同学们,画中的城镇幢幢建筑都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居住、建工厂、办学校、办医院等)城镇的建筑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学生:当地剩余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越来越多,人口急剧膨胀。教师:及时鼓励)

讨论表述: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投影片)珠江三角洲地区下列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序号将它们排列起来,并派小组代表加上适当的动词,用一段完整的话表述出来。

①加工制造业的发展②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③城镇的发展④大

量就业机会⑤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外地劳动力⑥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学生:①

②④⑤⑥③)

评价点拨:学生讨论、排序、口头表述后,教师激励评价并点拨: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

发展,促进了餐饮业、娱乐业、运输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不仅吸纳了本地剩余劳动力,还吸纳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正是由于非

农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入,珠江三角洲才有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改变为工业、交通和城

镇建设用地,这些非农用地散布在城郊和乡镇,与尚存的农业用地相邻,形成了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交错分布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有力地促进了城镇的发展。

小结:由于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后,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才

使本区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可见,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的形成条件是:外向型经济繁荣,产业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前:以农业用地为主;后:居住、交通、基础设施用地与农业用地交错分布。形成条件:(1)外向型经济繁荣;(2)产业结构得到重大调整〕投影:《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的变化》(图)引导学生观察投影图后,结合地图说说珠江

三角洲城镇化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学生:1984年即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分布稀疏,数量较少,规模较小,非农业人口增长缓慢;2000年时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越来越密,数量大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非农业人口增长很快。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回答得很现实!

分组讨论:下面同学们结合图和前面所学知识分组讨论一下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发展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评价点拨: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珠江三角洲地区最早实行改革开放,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促使各种服务业迅速崛起,为

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并吸纳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因而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过渡: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发达国

家的城镇化水平为70%A上,而我国现在的城镇化水平不到40%亟待加快发展步伐。但是, 城镇化的发展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分组讨论:城镇化发展过快,大量的农业用地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和交通用地,会对环境及人类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评价点拨: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城镇化发展过快,大量的农业用地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和交通用地,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源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垃圾成堆、绿地面积减少等)和社会问题(如交通拥挤、车辆堵塞、噪声污染、住房短缺等)。

过渡: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怎样才能解决城镇化发展过快带来的一系

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协调好人地关系呢?

角色扮演: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分别充当普通工人、工厂厂长、深圳市市长、广东省省

角色建议设想

普通工人

城镇发展太快,难以保证居民居住环境城镇应适度发展,科学规划,保证居民有一个

好的生存环境

工厂厂长要尽量少建或不建污染性工厂要大力兴办环保型企业

深圳市长

做好环保宣传工作。城建规划要科学、

合理,注重环保

把城市建成花园式城市

广东省长

城镇发展要注意节约耕地、合理用地,

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发展

要努力实现广东省各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稳定

城镇人口

评价点拨:刚才同学们扮演的角色很成功,提的建议和设想很有道理,操作性很强。珠

江三角洲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只有做到适度发展、科学合理地规划、注重环保、适当引进外来人口,搞好宣传教育工作,才有可能解决好本区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协调好人地关系,获得可持续发展。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采取的独特的模式,城镇发展的主要原因、利弊和解决办法。

知识要点与检测

[反馈练习]

1. 填空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产生于___________________ 世纪________________ 年代,其产生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地理位置优越(紧邻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地区);交通运输便利;很多地方是著名的“ ________________ ”,便于吸引大量、先进和经验及最新的工商信息。

(2 )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其中地区扮演“店”的角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区扮演“厂”的角色, _________________ 在前,

在后,彼此紧密合作,因而被形象地称为“前店后厂”。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发展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经济繁荣,_________________ 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4)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也可以带来一系列

问题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

2. 连线

“前店后厂”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区域合作的基本模式。请把“前店”“后厂”与相应的

地区用线连接起来。

“前店”珠江三角洲地区

15

:.<.T

—和—14IK-世理也出眩

42) 交通相当I?科

[-划的時帰伴*

()徨枣地WT希吝加二

“后厂”

港澳地区

答案:1. (1) 20 80 港澳 东南亚 海陆 侨乡 外资 技术 管理 科技

(2) 港澳

珠江三角洲 港澳 珠江三角洲

(3) 土地 外向型 产业 (4)

环境 社会

2?“前店”一一港澳地区 “后厂”一一珠江三角洲地区

※板书设计

(口)寫邻 ________ 和 ________ 交邇便利 43)很雾地方是著名的“ 广前店那指 地区 卜后f ,焉 地区

利用芳式显着羹化 _型经挤日益鷲慕

结构发生重大调盤

※活动与探究

1. 请你课余从报刊、 杂志、电视或电脑网络上搜集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有关资料, 解释

其城镇化发展的原因。

2. 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 也可能带来一些问 题,影响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请你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进行书面说明, 并就解决这些问

题提出你的建议和设想。

※备课资料

一、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据建设部最新统计,截至 1999年底,中国城市数量已增加到

666个。其中,百万人口

以上的特大城市有 32个,人口在50万至100万的大城市有 43个,人口在20万至50万的 中等城市有192个,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有近 400个,均比前几年大幅度增长。

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辽东半岛和京津唐等地区, 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城市群 体,其中有200多座城市在原来小城镇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成为中等城市。 目前,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分别占全国总数的 44唏口 19%广大中西部地区

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布局正逐步由疏到密,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建设部专家预计,中国城市化进程在 21世纪初将迅速加快, 到2010年,中国城市人口

将达到亿,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

45%

――摘自2000年1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二、 城市化必须走出三大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城市的发展必然引发“城市病”

。要走出这个误区,就必须建立以“发

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 “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

误区之二:认为城市必须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 要走出这个误区,需要认识到:不同 规模的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规模结构是一个具有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生 态位”的开放系统,大中小城市都应当在统一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发展。

误区之三: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应当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要走出这个误区,必然考虑 到地理基础的差异、 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生态条件的差异。 城市的布局在时间、空间、速度三 维模型中必须是非均衡的、非对称的和非线性的。

城市化是需要成本的。依据城市化“成本一收益”模型分析,每进入城市一人,需要个 人支付成

'地理位置优越

发展的条伴 外向型经济<

"独特篌式挤

1(前店石广〕

城镇的发展

(崑題标老:

主娶原因

本万元,公共支付成本万元,总计每转变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平均需要支付社会总成本万元。

专家们指出,在现有城市人口基础上,未来50年期间中国将为城市化支付数千亿元成

本。城市规模越大,经济实力越强,财富集聚越高,发展成本也就越低。因此,加速中国城市化步伐,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功能,这是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效率,节约

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自2002年12月19日《光明日报》

三、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6%

据报道,中国当前的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已经显现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

下一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然要以提高城市化水平为重大课题。

现在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约为47%发达国家和地区约为75%发展中国家在38%左

右,最不发达国家大约为22%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是%(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及统计标

准)。

据国家计委规划司提出的有关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建议,从2001年到2015年,中国的城

市化速度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不包括市镇人口转为自然增加的4000万),将使亿左右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这样,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就可达到45%~50%

四、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

所谓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变,从而就业、生活、文化、价值观等诸多

方面与城市逐渐趋同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的,主要有;(1)农业人口向

城市转移;(2)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从而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形成了一些显著特点。

1. 我国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市数量

注:按城市非农业人口规模,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20万~50万为中等城市,50万~100 万为大城市,1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

由于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的比重随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比重由1978年的%上升到1997年的%市区非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

上升到1997年的%由此可见,我国市区人口中农业人口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主要原因有:①大量的农

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

责任制后,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更加自由、灵活,农闲时进城打工,形成了“打工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分农忙农闲长年在城市打工,逐渐发展到在城市就业、居住,生活、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城市逐渐趋同,使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小镇发展成为小市,小市发展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这一现象,体现了经

济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规律。②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

化,农业地区的非农业不断形成和聚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工厂的

新建、扩建,高等级公路以及铁路的修建,城市的新建、扩建等大量用地,从而使一部分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由于耕地被占用转为非农业人口,这些人也加入到“打工族” 行列,进城打工、经商、从事服务行业等长期居住、生活在城市,这就使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另外,新农村城市化,如大邱庄、华西村等,逐步与城市趋同这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现象。实现农村

最新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习题

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习题 一、填空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_______省的东南部,_______江下游,毗邻_____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与________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1980年,我国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__________。3.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_________贸易渠道出口至_______、________、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使该地区贸易________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4.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________”为基本模式。 5.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娱乐、_________等服务业的发展。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______水平不断提高。 二、选择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 A.靠近香港和东南亚 B.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C.许多地方是侨乡 D.自然资源丰富 2.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特区是:( ) A.深圳 B.汕头 C.珠海 D.厦门 3.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是:( ) A.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靠近港澳和东南亚,交通便利 B.许多地方是侨乡 C.这里平原广阔,水网密布,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D.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4.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说法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的轻、重工业都非常发达 B.珠江三角洲利用土地,劳动力优势和港澳地区紧密合作 C.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带动作用 D.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对港澳地区有威胁,彼此是竞争对手,不再紧密合作

八年级地理下第八章第1课珠江三角洲教案(商务星球版)

第1课珠江三角洲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 2.结合地图说明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的地理名称; 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状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2.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 3.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对外开放的前沿”、外向型经济及城镇的发展。 (二)教学难点 1.“对外开放的前沿”空间概念的形成; 2.“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 【教学方法】 读图法、比较法、“角色扮演”法等。 【教具准备】 有关彩图、自制投影片、录像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有关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录像,为学生提供关于该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感性材料,然后再利用有关地图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正是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它才成为我国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 板书:第1课珠江三角洲 一、开放的前沿 [讲授新课] 设疑思考:人们说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那么它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读图观察:投影“珠江三角洲地区”彩图,引导学生观察本区地理位置后,分析上述问题。 评价点拨:对学生的发言加以激励评价后,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与它的重要地理位置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河流──珠江下游,毗邻港澳,面向海洋,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读图分析1:引导学生观察珠江三角洲地图,并在图上描画出北回归线,并利用已学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地球上哪个热量带和我国的哪个温度带?[学生:热带、亚热带;教师:同学们判断得很对。接着出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投影图)印证学生答案]在此基础上再出示“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投影)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降水条件和干湿状况(珠江三角洲地处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进而得出这里的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等环境特点。 读图分析2:引导学生观察投影图《东南亚地图》,重点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周边地区以及隔海相望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 评价点拨:对学生的分析激励评价后,教师指出:与周边地区的位置关系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根本条件。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位置条件,历史上才会有大量的移民从这里流向“南洋”,广东和福建才成为华侨的主要故乡,而今日的华侨故乡又能获得境外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现代经济发展条件。 设疑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仅凭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能行吗?(学生:仅凭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还不够。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学生)那么还应具备哪些因素才能使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呢? 读图分析3:引导学生阅读投影图“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占全国的比例”(图7.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利用外资上有哪些特点呢?学生分析后得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外

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1: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行政区划上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7市和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以及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四会市。珠江三角洲由西江、北江、东江及其支流潭江、绥江、增江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范围为21°17.6′~23°55.9′N、111°59.7′~115°25.3′S,总面积为4.1万km2,是中国南亚热带最大的冲积平原。珠江三角洲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800mm,年日照为2000h,多年平均气温为21.4~22.4℃。地带性土壤主要为发育于砂岩、页岩和花岗岩母质上的赤红壤和红壤,植被为热带季风雨林植被。 珠江三角洲热带特征反映在河网上是水量大,含沙量小,分汊放射河道多,宽深水道发育。但由于发育历史由中更新世后开始,下沉量又不大,故它和长江、黄河三角洲最大差别是形成历史短,沉积物厚度小,而向海湾推进则较快。珠江三角洲是在溺谷湾内的多河道上淤积而成的,故称为复合三角洲。自晚更新世以来,由于西江、北江和东江带来的泥沙在海湾内迅速堆积,流水沿断裂带发育,经历三次海侵和3次海退的过程,逐渐形成了山丘罗列、水道如网的三角洲。丘陵台地地貌年龄较老,加上气温高、降水多、植被比较茂盛,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较强,故风化壳多已发育为赤红壤,较高山丘有红壤发育,同时这也有利于热带季风雨林的生长。典型的三角洲是平原坦荡、起伏轻微,而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地方却是山丘错落,特别是在西北江南缘一带,有不少海拔四、五百米的高峰;由于形成机制不少山丘的四周还保留着海蚀和海积的地貌(海蚀崖、海蚀穴等)。由于东、西、北三面都有山地、丘陵围绕,南面向海,因此构成一个马蹄形的港湾,西江、北江和东江的泥沙在湾内堆积复合,并把港湾内外星罗棋布的丘陵、台地、残丘连城河网,使众多水道分8个口门出海。 珠江三角洲形成热带气候的原因主要是地理纬度的影响,珠江三角洲绝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即大部分属于热带地区,故热量充足。夏至期间太阳正照天顶,太阳角度常达87°,冬至达43°;白昼长达14小时(夏至),冬至有11小时,日照时数年达1900—220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高,年均温在20℃以上,已入热带地区标准。冬季广州1月均温为13.3℃,低于5℃日子只有3天,故珠江三角洲只能说有“冬季天气”,不能说有“冬季气候”。广州炎热日数不过6天(>35℃),反映海洋性气候特色,即夏无酷暑,与亚热带的长江三角洲气候不同。但珠江三角洲由于多了季风的影响,冬季吹北风,夏季吹南风,所以和世界各地热带环境又有所不同。冬季北方寒流能吹入三角洲,使热带作物受害,如荔枝、木瓜、菠萝、芒果等减产。 珠江三角洲地势平坦,雨量较四周山丘为少,平均约在1600 mm,而外围地方可达2000-2600 mm。雨量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种雨季旱季分明正是热带气候特色,和赤道带长年高温多雨不同,故珠江三角洲不能引种赤道性作物如橡胶树、椰子、槟榔、可可、胡椒、榴连等作物,只能引种热带性作物如剑麻、芒果、菠萝等有耐旱性作物。春季静止锋所成“梅雨”,长时间阴雨天气也会早禾烂秧。夏季以雷雨为主,和赤道带相似,每天下午降雨2-3小时,成为年中雨量高峰之一。夏秋多台风雨,在三角洲地区破坏性不大,因四周

2018高中地理每日一题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推进!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推进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1—2题。 1.在阶段Ⅰ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 A.资金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 2.进入阶段Ⅱ后,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 ①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 ②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③劳动力成本降低 ④政策优势突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参考答案】1.C 2.A 解题必备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与进程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 (1)工业化进程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工业化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工业和服务业还会吸纳大量劳动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化,同时吸引外地人口迁入,这是城市化的一个表现;另外,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还促进非农业用地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这些都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表现

学霸推荐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其优越的条件密不可分。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广东省西南部B.地形崎岖,热量丰富 C.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D.经济发达,文化落后 2.下列哪一类型基地不是我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的 A.轻工业基地B.商品农业基地 C.外贸出口基地D.棉花生产基地 3.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B.矿产资源丰富 C.地理区位优势明显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据此完成4—5题。 4.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5.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测试题(含答案)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达标 (一)填空题 1.珠江三角洲位于________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与________地区隔海相望。 2.从温度带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区属________带,从干湿地区看,属________地区。 3.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4.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侨乡,我国被称为“侨乡”的省级行政区,一般是指________、________两个。 5.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这里著名的农业生产特色是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经济特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是 [ ] A.深圳和汕头 B.珠海和厦门 .珠海和深圳 D.深圳和海南

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澳门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 B.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区 .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机械产品出口基地之一 D.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企业多由港商投资,工人、管理人员、产品的样品均自香港 3.珠江三角洲外向型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口主要经过的渠道是 [ ] A.广交会 B.港澳贸易渠道 .世界经贸组织 D.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贸易渠道 4.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北京之间的铁路干线是 [ ] A.京广线与京沪线 B.京九线与京沪线 .京广线与京九线 D.京九线与焦柳线 5.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城市是 [ ] A.上海 B.广州.深圳 D.武汉

八年级地理下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教案新版湘教版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指出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中心城市,并说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材料说出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 2、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情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二、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了解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分析与评价区域地理位置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难点: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四、教学准备: 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自制幻灯片 五、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训练、启发引导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欣赏《珠江颂》。 千万年的云烟千万年的迴旋 南方不老的天空给了你不息的源泉

北回归线的阳光生长希望的家园 一条最温暖的河流把几十个民族紧紧相连 千万次的变迁千万次的期盼 南方多梦的岁月给了你多情的容颜 人类创造的奇迹自然馈赠的奇观 一条最美丽的河流把绿色的春天唱到永远 啊珠江你把波涛带给大海 地球因为你而更加蔚蓝 啊珠江你把中国带给世界 未来在这里起锚扬帆 多媒体展示有关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的图片,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师生共同学习。 (二)新课讲解 承接: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三角”。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由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 出示珠江三角洲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大致范围。 (2)从哪些方面来说明珠江三角洲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交通位置和相邻位置)(3)珠江三角洲区域有哪些交通运输方式根据图中信息,请用一句话归纳出该区域的交通运输特点。(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俱全;交通便利) (4)说一说珠江三角洲区域交通运输分布与哪些自然条件相关。(平原地形为主,河网稠密,港湾众多)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30-40,找出问题的答案,然后两人一组交流,最后每组派代表展示;学生找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后完成。 1、优越的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三角”。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由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 展示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图,回答:据图说一说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海陆、经纬

1.3 珠江三角洲 教案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第1课珠江三角洲(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举例说出影响区域产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找到广州、深圳、珠海、香港和澳门。 2.说出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和不利条件。(重点) 3.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难点)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法、比较法、归纳、综合法。【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助学。 [教师点拨]:邓小平同志为誉为中国改 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对于中国的改革开 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他在地图上 画了一个圈,才有了今日最具改革开放活 力的城市——深圳! [启发式讲述]: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学生回答: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濒临南海,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1)找出西江、北江、东江,说说珠江三 角洲形成的主要成因。 从中国温度带图上可以看出:珠 江三角洲属于带。 (2)图上5城市中,位于珠江口东侧的 从中国降水量图上来看:珠江三 角洲的降水量在毫米以上。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夏季 所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类 型是气候,其气候的特 点是:夏季,冬季

[教师点拨]:与周边地区的位置关系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开放的前沿”的根本条件。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位置条件,历史上才会有大量的移民从这里流向“南洋”,培养了一种对外开放的文化意识。广东和福建成为华侨的主要故乡,而今日的华侨故乡又能获得境外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现代经济发展条件。 [启发式讲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紧邻香港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香港的产业扩散,引进大量资金和技术。结合本区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了加工工业,产品大量外销,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的产业基地。

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测试题(有答案)

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测试题(有答案) 编者按: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地理试题: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测试题(有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测试题(有答案) 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同步测试1 1.填空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产生于_______________世纪_______________年代,其产生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地理位置优越(紧邻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交通运输便利;很多地方是著名的 ____________,便于吸引大量_________________、先进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经验及工商 _______________信息。 (2)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其中_____________地区扮演店的角色,__________地区扮演厂的角色,___________在前,_______________在后,彼此紧密合作,因而被形象地称为前店后厂。 (3)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发展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经济繁荣,_______________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4)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进

步,也可以带来一系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2.连线 前店后厂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区域合作的基本模式。请把前店后厂与相应的地区用线连接起来。 前店珠江三角洲地区 后厂港澳地区 答案:1.(1)20 80 港澳东南亚海陆侨乡外资技术管理科技 (2)港澳珠江三角洲港澳珠江三角洲 (3)土地外向型产业 (4)环境社会 2.前店港澳地区后厂珠江三角洲地区

初中地理珠江三角洲测试题

初中地理珠江三角洲测试题 第八单元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的基本模式是( ) A.前厂后店B.前店后厂C.外向型的经济D.劳动密集型的经济读珠江三角洲局部图,完成2~5题 2.右图中城市①是( ) A.厦门 B.珠海 C.广州 D.深圳 3.关于特别行政区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 B.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 C.中国血统居民祖籍以福建省最多 D.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 4.图中核电站③位于( ) A.大亚湾附近 B.杭州湾附近 C.渤海湾附近 D.北部湾附近 5.珠江三角洲面临的海域是( ) A.东海 B.黄海 C.南海 D.渤海

6.香港加工制造业主要转向珠江三角洲地区,不是因为这里( ) A.众多的廉价劳动力 B.地理位置靠近 C.具有土地、自然资源优势 D.消费市场广阔 7.台湾、香港、澳门三地工业生产的共同特点是( ) A.都以重工业为主 B.都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C.工业发展缓慢 D.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 8.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优势B.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C.工业发展以重工业为主D.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9.香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①有丰富的森林②有丰富的铁矿③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④有优良的海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1980年我国建立的4个经济特区中,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两个是( ) A.深圳、珠海B.广州、厦门C.香港、澳门D.大连、海口11.世界著名的家用电器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是( ) A.长江三角洲B.珠江三角洲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 12.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出口到( ) A.俄罗斯、美国、大洋洲、非洲B.南美洲、大洋洲、东南亚、俄罗斯 C.东南亚、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D.南亚、欧洲、北美洲、

八年级地理下册 珠江三角洲1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 洲(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 2.结合地图说明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 3.知道三角洲、城镇化等概念含义。 能力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的地理名称。 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情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2.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 3.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对外开放的前沿”、外向型经济及城镇的发展。 ※教学难点 1.“对外开放的前沿”空间概念的形成; 2.“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 ※教学方法 读图法、比较法、“角色扮演”法等。 ※教具准备 有关彩图、自制投影片、录像片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1:请到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过或从电视上看过该区新闻或专题报道的同学谈谈他(她)对那里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所见所闻。在学生对所学知识具备初步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点?带着问题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 方法2:请问哪一位同学知道目前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内区域有哪些?同学们在发言中可能会提到苏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然后教师设疑:“那么为什么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会成为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呢?”在学生优先发表见解后,再继续深入分析,使学生真正明白本区各方面的优势所在。 方法3:播放一段有关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录像,为学生提供关于该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感性材料,然后再利用有关地图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正是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它才成为我国面向海洋的开放

【配套K12】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珠江三角洲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珠江三角 洲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与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一、自然概况: . 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高温多雨,冬温暖湿润)利于农业生产,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水稻、甘蔗);农业生产特色——基塘农业。 3. 地形:较低平的冲积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 4. 河流:珠江为主,由东、北、西向南边流 5. 自然灾害:夏季多台风、暴雨、洪涝;冬季容易出现咸潮 6.

对外开放的前沿: ①区位因素:毗邻港澳、近东南亚;沿海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 ②人文因素:多著名的侨乡; ③政策因素:实行“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二、经济特点——外向型经济,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为主 外向型经济:从初期以合资、独资的企业为主,发展到海外建厂;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为主,到吸收、消化、创新、发展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并以形成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同时带动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镇文化水平的提高。 初期: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后期:极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品消费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发展的的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②海陆交通运输便利;③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劳动力充足。 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本区和港澳地区各自发展经济的优势是什么? 珠江三角洲:资源、劳动力、较低的地租(但此优势将会随着本区经济发展而消失,故必须要进行调整,努力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如IT业等)港澳:资金、技术、人才、对外贸易型经济(特别是香港为自由贸易港) 产品出口地区:(大洲)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国家)美国、台湾、香港等 三、城镇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越高。 重要标志: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变化(农业用地发展为城镇建筑用地) 原因: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②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向工业转变,人口从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主要表现: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和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张。 本区城镇化的特色:①加工制造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②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交错分布。 产生的问题:(1)社会问题(治安、就业、教育、交通、住房等);(2)环境污染问题。

高一地理必修3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高一地理必修3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内容目标: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措施。 教学重难点: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 情景导思: 材料:1997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摘自《春天的故事》 导入:歌词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英明的抉择造就了深圳的辉煌,进而带动了珠江三角洲经济腾飞。 弹指一挥间,已到2008年,珠三角经济发展又如何呢?请随我来吧!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经济发展创造的奇迹最多的前沿地带,是我国一个富有特色的地理区域。珠江三角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珠三角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狭义的不包括。这里所讲的珠三角指狭义的珠江三角洲。) 自主学案: 一.预习:教材99页至105页,思考以下问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2.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和工业体系概况 3.珠三角城市化的进程 4.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原因?表现? 5.存在的问题 6.对策 预习课本知识,并记录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二.教师讲解: 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⑴地理区位:广东省东南部海,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 ⑵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开阔;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⑶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历史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早,历史经济基础比较好,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 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的策略。 分析:a.优越的地理位置——我国的南大门,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 影响: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b.改革开放政策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c.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他们在海外的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案 (新版)湘教版

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阅读地图指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地形、和范围。 2 能够通过三角洲的位置认识位置的优越性。 3 通过阅读相关图表,能够归纳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主要产业部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全国著名侨乡”材料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外向型经济 三、教学方法 读图引导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①新疆位置在哪?地形有何特征? ②新疆气候有何特征?为什么? ③新疆农业、城市、主要分布在哪? 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春天的故事》让学生欣赏,提问歌词中唱到的“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老人是谁?这个圈在哪?(邓小平、珠江三角洲)。然后用多媒体展示与本地区有关的图片(体现经济高度发达的建筑和交通等)提问本地区为什么如此发达它靠的是什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讲授新课: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 1.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位置图,让学生读图独立思考,用抢答的方式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范围,教师总结并指出最早回答的同学给予掌声鼓励。 2 .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形图引导学生认识本地区的“地形特征”。

3 .让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根据位置、地形认识本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教师总结归纳,并对总结的好的小组给予掌声鼓励。 4 .通过教师的启发“关于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置经济特区阅读材料”及其几个问题的回答:“刚才通过对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分析我们知道本区大部分在那个带?(亚热带)地形以什么为主?(平原)这样的地形气候有什么好处?(有利于种植农作物)。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节重点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最后总结归纳。 (二)外向型经济 1.多媒体展示图片“外向型经济一例”让学生理解认识外向型经济。 2 .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外资的来源地区”让学生通过此图了解本地区外向型经济最有利的条件是:临近港、澳地区,所以才能优先获得港、澳的资金来源。 3 .通过“涌动的民工潮”,一是让学生了解本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二是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4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了解本地区主要的工业部门及其产品的出口地。 5.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外向型经济对本地区的影响,有什么有利和不利因素,最后由不利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生活中不过分依赖别人)。 (三)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经济有利条件,和外向型经济。 (四)作业:根据听课情况布置。 教学后记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地理教案珠江三角洲2教案

同学们回忆一下珠江三角洲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或者说珠江三角洲 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激励评价点拨)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 地区一一珠江三角洲,它的经济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属外向型经济;教师:答得很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 板书:外向型经济 [讲授新课] 师问: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生答: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高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 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引进的大量外资来自哪里呢? 投影1: “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图) 珠江三角洲外 资的主要来源地 生答:珠江三角洲的外资74%来自港澳地区,这是本区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其中3%的外资来自祖国的台湾地区;23%勺外资来源地在世界其他地区。 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呢?引导学生结合珠江三角 洲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部门)及外向型经济的名称,边想象边画出外向型经济示意图。评价点拨:学生回答,画出示意图,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外向型经济是一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经济。 投影2: “外向型经济一例”(图)加深学生对外向型经济的理解。 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产品是通过什么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和 大洋洲等地区的呢? 生答:珠江三角洲地区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把本区的主导产品出口至世界各地的。(教 师及时给予激励评价) 师问: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怎样的合作方式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 济,从而使该地区贸易国际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的呢? 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P53材料,明确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前店后厂” 的基本模式合作发展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两地区正是采取了这种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合 作模式,到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才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发散思维:“前店后厂”模式充分利用两地的互补优势,实现了强强联手。你认为这种分工合作模式还对哪些地区有借鉴意义? 评价点拨:学生发言后,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并点拨:“前店后厂”的分工合作模式对我 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如辽中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发展外向型经济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投影3: “珠江三角洲和全国GDP增长曲线”(图)分组探讨1: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带动作用。读图,分析珠江三角洲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变化。 (1)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变化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全国的趋势有何差异?

初中地理八年级《珠江三角洲》优秀教学设计

《珠江三角洲》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结合地图说明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 2.掌握阅读分析有关地图和材料的能力,提高归纳概括、辩证思维的能力等等。 3.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教学重点】 1.“对外开放的前沿”; 2.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教学难点】 1.“对外开放的前沿”空间概念的形成; 2.“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 【教学方法】读图法、比较法、“角色扮演”法等 【教学用具】 投影、录像机、珠江三角洲的图片、投影片、录像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问:1.请问哪一位同学知道目前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内区域有哪些? 2.为什么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会成为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呢?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有关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录像,为学生提供关于该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感性材料。 (讲授新课) 设问:人们把珠江三角洲称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为什么这么说呢? 读图观察:投影“珠江三角洲地区”彩图,引导学生观察本区地理位置后,分析上述问题。 学生活动:讨论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 教师小结:珠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与它的重要地理位置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河流——珠江下游,毗邻港澳,面向海洋,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学生活动: 读图分析1: (1)引导学生观察珠江三角洲地图,并在图上描画出北回归线,并利用已学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地球上哪个热量带和我国的哪个温度带? (2)展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印证学生答案 (3)展示“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降水条件和干湿状况(珠江三角洲地处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进而得出这里的气候条件优

珠三角初中地理测试题

珠江三角洲测试题 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澳门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 B.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区 C.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机械产品出口基地之一 D.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企业多由港商投资,工人、管理人员、产品的样品均来自香港 2、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A.对外开放的政策 B.自然资源丰富 C.许多地方是侨乡 D.靠近我国香港和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3.珠江三角洲外向型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口主要经过的渠道是[ ] A.广交会B.港澳贸易渠道 C.世界经贸组织D.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贸易渠道 4.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北京之间的铁路干线是[ ] A.京广线与京沪线B.京九线与京沪线 C.京广线与京九线D.京九线与焦柳线 5.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城市是[ ] A.上海B.广州C.深圳D.武汉 6.珠江三角洲地区盛产的经济作物是[ ] A.天然橡胶B.棉花C.油棕D.甘蔗 7.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工业基地,其优势是[ ] A.是著名的侨乡,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B.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工业原料丰富 C.是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工业原料丰富D.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而且劳动力价格低廉8.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相比[ ] A.基本保持一致B.低于全国增长水平 C.高于全国增长水平D.有的年份高于全国增长水平,有的年份低于全国增长水平 9.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的耕作制度是[ ] A.一年三熟B.一年二熟C.二年三熟D.一年一熟 10.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常遇到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B.台风侵袭C.沙尘暴D.伏旱 11、香港降水丰富,但仍缺水严重,主要原因是(A) A.人口密度大,用水量过大B.工农业发达,耗水多 C.气温高,蒸发量大于降水量D.水体污染严重 12.香港旅游业发达的原因是(B) A.有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古迹B.环境优美,旅游服务水平高 C.多名山大川D.周边多经济发达的国家 13 、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B.澳门最古老的庙宇是妈阁庙,庙内供奉的是南海观音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珠江三角洲的成因: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江三角洲”。 2.位置及重要性: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南大门”。 3.地形:以平原为主。 4.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5.发展条件: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水热充足,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和水运条件。 6.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组成:该区域是由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7.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国家政策优惠,对外开放的前沿 (2)区位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②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 (3)人文条件:著名侨乡,便于吸引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 1.区域经济特点:中国外向型产业密集的区域。 2.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区域成为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重要区域。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目前,这里不少企业的资金、原材料和产品销售都与国际市场息息相关。

3.发展成果: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是通过国际贸易来 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 4.主要城市及发展 (1)广州:①广州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②广州是著名的侨乡,华侨人数居全国各城市之首。③广州是中国重要的 工业基地,汽车、电子、石油化学、轻纺、食品、医药等工业部门在全国占据 重要地位。④广州长期作为外贸通商口岸,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的国际贸易巨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新兴的国家航空枢纽。⑤广州文化教育发达,是岭南文化 的中心地,粤剧、粤菜、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等蜚声海内外。 (2)深圳:深圳位于珠江口东侧,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 合竞争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3)珠海:珠海位于珠江口西侧,南邻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现在已经形成纺织、轻工、电子等多种行业。水产品丰富,对虾等产品已 进入国际市场。珠海是广东省主要的旅游城市,现在建有大型机场。 5.产业格局:珠江三角洲区域总体上形成了以电子、家电、机械、汽车、服饰、食品等部门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商贸、金融、交通、物流、会展、旅游等 现代服务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6.产业升级:(1)广州加速推动产业升级,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部门获得了很大发展。深圳以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等产业为支柱,以先 进制造业为基础,形成了较多的高新技术产业群。(2)珠江三角洲区域重视产业升级,强调区域创新,注重加强与香港、澳门的联系,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 力显著增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