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致密砂岩气井产能评价指数及曲线特征

致密砂岩气井产能评价指数及曲线特征

收稿日期:20140515;改回日期:20141014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1ZX05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研究”

(U1262101)

作者简介:蔡振华(1982-),男,工程师,2005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2014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获博

士学位,现从事非常规气藏生产方案研究和生产动态分析工作

*参与此项研究的还有尚宝兵。

DOI :10.3969/j.issn.1006-6535.2014.06.023

致密砂岩气井产能评价指数及曲线特征

蔡振华1,

胡云亭1,杨彩红1,张际久2,李 强3*(1.中海油能源发展工程技术公司,

天津 300457;2.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廊坊 065201;3.中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针对致密砂岩气井缺乏合适的产能评价指标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产能评价指标———IC 指数。运用格林函数与纽曼乘积方法,利用摄动方法消除了应力敏感系数带来的非线性,采用裂缝微元理论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利用理论模型对IC 指数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IC 指数曲线特征明显,可以有效区分常规储层和非常规储层。以苏里格致密气田苏6井区为例,计算了Ⅰ、Ⅱ、Ⅲ类井的IC 曲线,与理论曲线相比特征比较吻合。该成果为致密砂岩气井的产能评价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致密砂岩气井;产能指数;IC 指数;理论模型;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E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535(2014)06-0097-04

引 言

气井的产能是气井生产潜力的综合反映,是气田配产开发的重要数据,气田开发调整需要充分了解各井的产能状况。采气指数是目前常用的产能评价指标

[1-3]

,表示单位生产压差下的产气量,其

中地层平均压力是主要输入参数。由于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极低,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因此,致密砂岩气井产能动态复杂,应用采气指数来表征产能状况时,需要长时间测试以获得地层平均压力,显然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差。笔者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产能指数,命名为IC 指数,计算简便,仅需要气井日常生产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可知,IC 指数不仅能表征气井产能大小,也可以描述产能的动态特征,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1 IC 指数定义及理论模型

IC 指数是气井在一定生产时间内的累计产量与井底流压差的比值。即:

IC =

Q t 2-Q t 1

p wf t 1-p wf t 2

(1)

式中:IC 为产能指数,104m 3/MPa ;Q 为累计产量,

104m 3;t 1、t 2为某段生产过程内的起止时间,d ;p wf 为井底流压,MPa 。

井底流压随着生产进行而持续下降,累计产量逐渐上升,则单位井底流压降内气井所能采出的累计气量代表了气井的产气能力。因此IC 指数可以作为气井的产能指数,表征产气能力的大小。致密气藏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对气井产量具有很大影响,因此,模型中需要考虑应力敏感的产气特性。

IC 指数理论模型假设条件如下:①顶底板封闭,气藏为均质,存在应力敏感特性,原始条件下,气藏压力处处相等;②压裂裂缝平行于x 轴,裂缝相对井筒对称,缝端封闭,裂缝高度与储层厚度相等,裂缝具有有限导流能力;③流体渗流服从达西定律,具有恒定的压缩系数和黏度,单相可压缩;④忽略毛管力和重力的影响,气体在地层中作达西渗流,且渗流过程等温,产量恒定,地层流体先从气藏中流入裂缝,进而从裂缝流入井筒,无其他渗流方式。

根据上述物理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无因次化和拉普拉斯变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