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练习

(完整版)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练习

(完整版)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练习
(完整版)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练习

文言文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沂(yí)水比(bǐ)及千乘(shèng)之国

B、喟(wèi)叹踟(chí)蹰锲(qì)而不舍

C、舟楫(jí)驽(nú)马刎颈(jìng)之交

D、缪(miù)贤戍(shù)边自牧归荑(tí)

2、下列各句中,解释有误的一项()

A 、俟我于城隅(等待)B、贻我彤管(赠给、赠送)

C、洵美且异(水灵灵的样子)

D、忧心烈烈,载饥载渴(又)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饥谨铿锵跬步雨雪菲菲

B、表彰倨傲撰写完璧归赵

C、城隅哂之须叟负荆请罪

D、诀别渑池侍坐白璧无暇

4、下列各组中,每组都包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C、彼尔维何/彼路斯何

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

5、关于通假字,下面各句判断有误的一项()

A、爱而不见见:xiàn 通“现”,出现。

B、说怿女美说:通“乐”。女:通“汝“

C、自牧归荑归:kuì通“馈”,赠送。

D、匪女之为美匪,通“非”

5、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子路率尔而对曰率:不假思索B、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C.、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或:或者D、如其礼乐如:至于

6、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A.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作战,而且懂得礼仪。

B. 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作战,况且懂得礼仪。

C. 不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作战,而且懂得礼仪。

D. 不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作战,况且懂得礼仪。

7、下列“为”字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由也为之。

A、端章甫,原为小相焉。

B、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C.、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D、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8、下列“而”字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A非诸侯而何 B.、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C.子路率尔而对曰D、唯赤则非邦也与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①虽有槁暴(暴:晒)②輮以为轮(輮:使……弯曲)③、吾尝跂而望矣(跂:抬起脚尖)④而致千里(致:送别)⑤君子生非异也(生:天资、禀赋)⑥利足也(足:走路)

⑦、之强(强:强健)⑧、江河(绝:横断)⑨、加疾也(疾:声音宏达)

⑩、者彰(彰:显著、清楚)

A、①②⑤⑥⑦⑨B ①②③④⑦⑨①③④⑤⑦⑨⑩①⑤⑦⑧⑨⑩

10、下列句式和例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

例句: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A、而君幸于赵王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D、使不辱于诸侯

11、下面加点字的注释错误的一项是()

A、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并且)吾尝终日而思矣(表转折,但是)

B、王必无人(副词果真)我见相如必辱之(副词一定)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比)拜送书于庭(介词在)

D、蔺相如顾召赵御使书曰(动词写)使人发书至赵王(名词书信)

1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左右欲刃相如”中“刃”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卒廷见相如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1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求人可使报秦者B、蔺相如者,赵人也。

C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4、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蟹六跪而二鳌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②锲而不舍,朽木不折③夫秦强而赵弱

④而寒于水⑤尊贤而重士⑥吾尝终日而思矣

A.①③B②⑥C.④⑤ D ③⑤

15、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得复见将军于此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覆之以掌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C.、故木受绳则直D、匪女之为美17、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左右欲刃.相如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完.璧归赵D浴乎沂,风.乎舞雩

18、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

B 蔺相如固止之固:坚决

C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谢:道歉

D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卒:死

19、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徒慕君之高义也

A 徒.以吾两人在也B徒.见欺 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

20、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A ①您看,除廉将军外,哪一个可与秦王相比?②相如虽然无能,难道怕廉将军吗?

B ①诸位看来,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一个更厉害?②相如虽然无能,难道怕廉将军吗?

C ①您看,除廉将军外,哪一个可与秦王相比?②相如即使再无能,唯独怕廉将军吗?

D ①诸位看来,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一个更厉害?②相如即使再无能,唯独怕廉将军吗?

2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尝跂.而望矣跂:抬起脚跟站着B而绝.江河绝:横渡

C故不积跬.步跬:古代称跨出两脚为“跬”D金石可镂.镂:雕刻

22、下列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上.食埃土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B火尚足以明.也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有泉侧.出

2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青麻头伏焉.

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善假于.物也多于.九土之城郭

D.吾尝终日而.思矣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2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大量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比喻论述了学习的作用和学习的方法态度。

B.由第一段可知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C.第二段作者用比喻从正面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D.文中用蚓和蟹设喻,意在说明客观条件虽有不同,但要学习成功必须专一,而不能浮躁。(三)、阅读下列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兴焉:从那里兴起

B.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成渊:汇成大海

C.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D.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一跃:跳跃一次

26.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都相同的一组是()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③求人可使报秦者④村中少年好事者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7、.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节文字的特点,你认为这节文字的议论中心是[ ]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提倡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

D.逆境才能成才。

28、.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君子的性格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译: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远的地方。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

D.(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螃蟹)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不能寄居托身,这是它用心浮躁啊。

2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作者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的角度来“劝学”,阐明学习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

的过程。

C.以雕刻朽木与金石作比,说明“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还是“舍”。D.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30、.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

③而相如廷叱之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摄乎.大国之间浴乎.沂

B、千乘之.国由也为之.

C、以.吾一日长乎尔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不吾知也.由也.为之

3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与点也与:跟,介词唯求则非邦也与?与:同欤表示反问语气

B、冠者五六人冠者:20岁以上的成年人童子六七人童子:儿童

C、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伤:妨害舍瑟而作作:起

D、因之以饥馑因:于是,就以俟君子俟:等待

3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杜甫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小李杜”。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静女》是《诗经》的第一首,是我国爱情诗歌的“开山之作”。

C、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完整的国别体历史著作,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3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四书”是《论语》《孟子》,《礼记》中的《大学》《中庸》的合称。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有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表10篇、书8篇。

C、文学史上“韩柳”指韩愈和柳宗元,“李杜”指李白和杜甫,“元白”指元稹和白居易。

D、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

3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楚辞是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诗体,《楚辞》是汉朝人刘向辑录而成的诗歌集,屈原的主要作品都收在里面。

B、“史学双壁”指《史记》和《资治通鉴》,“乐府双壁”指《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C、“初唐四杰”指唐朝初年四位杰出诗人:王维、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D、古文运动是由韩愈倡导的一次文学改革运动,在文学体裁上提倡恢复古文,反对骈偶,开创了一代散文新风。

三、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2、“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采用了的艺术表现手法。

3、昔我往矣,。今我来思,。

4、《静女》是一首诗歌。静女其姝,。爱而不见,。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8、《劝学》的中心论点是。

9、,。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0、《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作者是(朝代)的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鲁迅盛赞它为“,”

11、《劝学》是的第一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思想家。“劝”的意思是。

12、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3、故不积跬步,。

1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5、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

16、,但愿长醉不用醒。

17、,犹抱琵琶半遮面。

18、,此时无声胜有声。

19、,相逢何必曾相识。

20、《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散文集,全书共篇。

四、应用文写作(10分)

请根据以下信息,以校长办公室的名义拟写一则通知:班主任带队,统一穿校服,禁止携带手机,保持卫生,5月20日上午8点,精神文明标兵表彰大会,校体育馆。(限200字以内)

2014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基础知识测试题

2014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测试题(一)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41分) 1、( ),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 ), 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 ), ( )叫比值。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 ),可以是( )、( )或( );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 ),前项和后项必须是( ),而且最大公因数是( )。 2、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直径比是( ),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3、六(1)班有男生24人,女生18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女生 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4、一辆汽车5小时行了350千米,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比值是( ),比值表示( ),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比是( ),比值是( ),比值表示( )。 5、5:8=( )÷( )=40÷( )=40 ()=( )%=( )(填小数) 6、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是( ),比值是( )。 7、已知一个比的前项是24,比值是4 3,后项是( ); 已知一个比的后项是 24,比值是4 3,前项是( )。 8、小丽身高120cm ,妈妈身高1.6m ,小丽身高与妈妈身高的比是( )。 9、把5克盐溶解在40克水中,盐与水的质量比是( ),盐与盐水的质量比是( )。 10、甲数是乙数的 52,则甲乙两数的的比是( ),乙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 11、六(1)班有学生40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5:3,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二、判断题。(5分) 1、40米:20米的比值是2米。 ( )

六年级第一单元测试题(B)

六年级第一单元测试题(B) 一、填空。(27分) r = ()cm r = ()cm r = ()cm 长方形长是()cm d = ()cm d = ()cm d = ()cm 2、一个车轮转动一周,前进多少米是指圆的()o 3、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5厘米时,圆的()是5厘米。 4、一个圆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5、圆是平面上的()线图形。()决定圆的位置,用字母()表示; ()决定圆的大小,用字母()表示。 6、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或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o 7、把一个周长是6.28dm的圆平均分成若干等分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是()cm。平行四边形的高 相当于(),是()cm。 8、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有()条,其中()最长。 9、用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圆,()的面积最大, ()的面积最小。 10、一个圆在平面内沿着一条直线滚动时,()也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11>圆是()图形,还是()图形,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 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有()条对称轴、 12、在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半径是()。

13、在一个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纸板里剪出一个最大的圆,剩下的面积 是()平方厘米。 14、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CM,这个圆的直径是()CM ,周长是()CM ,面积是()CM2 二、判断正误。(5分): 1>半径是2厘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2、一个圆形纽扣的半径是 1.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列式:3.14X1.5 2 = 3.14X3= 9.42 平方厘米。()。 3、直径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不一定相等。() 4、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5、两个不一样大的圆,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6、通过圆心的线段- -定是直径。() 7、两个半径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8、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是直径。() 9、一个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10、圆的半径等圆的直径的一半。() 11>同一个圆中两条半径总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1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N个小扇形,当N的数值越来越大,每个小扇形就越来越 接近三角形,其高越来越接近半径。() 三、选择。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8分) 1>直径和半径都是()o A?射线B?直线C?线段 2、圆规两脚间距离是6厘米,这时用它画成的圆的直径是()厘米。 A.12 B.6 C.3 3、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A.1 B.3 C.无数 4、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圆的面积() A、无法确定 B、一定不相等 C、一定相等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基础知识过关自测题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基础知识过关自测题 1.提xié() 2.几.欲先走() 3. 犬fèi() 4. 齁.()声 5. 隐yì() 6. yū()泥 7.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8.好.事者() 9.鲜.有闻() 10.zhuó()清liá n( )而不妖 11.其夫yì( )语 12.调.( )素琴 13.pá ng( )然大物14.慭慭 ..然( ) 15.大骇.( )16.且噬.己也 ( ) 17.益xiá( ) 18.曳屋许许 ..( )声19.跳踉. ( )大?.( ) 20. Xiè( )玩 二.解词(共18分)。

(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的语句是:,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的语句是:,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的语句是: (5)《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点明主旨的名句是, 。 (6)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五.文言文阅读。(共29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每空1分,共19分) ⑴本文作者是朝中期著名诗人。“铭”是古代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⑵铭这种文体大多要求用韵,本文的韵脚是。 ⑶本文紧扣立意,表达出室主人的节操和 的情怀。 ⑷作者从、、等三方面表

现陋室的特点。 ⑸文章的主旨句是“”,点睛之笔是, 。 ⑹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无丝竹 ..之乱耳()②惟吾德馨.() ③可以调.素琴()④无案牍之劳.形()⑺翻译下列句子。 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雁门太守行(10分)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①断句(用“/”标记,每句只划三处)(3分)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②《雁门太守行》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斗惊心动魄的句子是,。引用典故表明将士以身报国豪情的句子是,。(4分) ③《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表达了什么意思,这句诗好在哪里?(3分) 参考答案: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练习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当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从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跃的状态,这就是_神经冲动_.神经冲动 2、一次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基本上是由于刺激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使膜外膜内的正负离子移动而导致膜内外电位差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神经冲动会用_动作电位_来说明。 3、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细胞内主要是_电传导_,在细胞间主要是化学传导。 4、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叫_突触_,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借助于_神经递质_来完成的。突触,神经递质。 5、神经递质主要起两种作用,一种叫_兴奋_,另一种是_抑制_。 6、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以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_反射_方式来实现的。神经回路是处理信息的基本单元,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_反射弧_。反射,反射弧。 7、一般情况下,当人在恐惧和愤怒等情绪状态下,_交感神经_使躯体兴奋起来,它能加速心脏的跳动、能让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以便肌肉利用、能减缓消化器官的活动,以便于采取搏斗和逃走的行动。交感神经。 8、大脑皮层有四个脑区,分别是:_额叶_、_顶叶_、_枕叶_、_颞叶_。负责控制躯体运动和类似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高级的认知活动的是_额叶_;_顶叶_主要负责触觉、痛觉和温度觉;_枕叶_主要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是_听觉中枢_。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额叶,顶叶,枕叶,听觉中枢。 9、在功能上,大多数人与_语言_相关的机能已一侧化到左半球,我们说话、阅读、写字主要是左半球完成。语言。 10、巴甫洛夫认为,条件作用可以是用刺激唤起特定反射的兴奋过程,也可以是用刺激_抑制_原本可能会产生的反射的过程。条件抑制包括:_消退抑制、延迟抑制_;无条件抑制包括:_外抑制、超限抑制_。抑制。消退抑制、延迟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 11、条件反射形成的最佳条件是:在铃响(信号刺激)后的0.5秒时,呈现食物(无条件刺激),两者的_相邻性_是重要的条件,也叫条件作用。后来的研究进一步发现,_相倚性_是影响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重要因素。相邻性,相倚性。 12、在心理学上,当一个反应的概率由在其之前的事件决定的时候,其行为被归类为应答性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lián xù guǎng bō tiě lù cí tuì zhèng qián yā yì cháo shī máng lù yīn àn yán xià zào shēng shòu ruò Jǐ bèi kǒu zhào guī liè rěn xīn shǔ luò jīng zhì yú chuán bào kǎo jiāo xùn xīn téng xí zǐ miào huì cǎi pái táng guǒ chōu xiàng qǐ dí bì yè jì xiǔ shī fàn lù fèi lún huàn lǐng luè yì jìng mó miè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高跷.(qiāo)兼.职(jiān)褐.色(hè) B、颓败(tuí)客栈.(zhàn)榜.样(bǎnɡ) C、嘲.笑(cháo)缴.费(jī)誊.写(ténɡ) D、歧.视(qí)谨.慎(jǐn)慈祥.(xiánɡ) 三、拼写乐园。 1、看拼音,写词语。 rěn shòu jìnɡ rán ténɡ’ài jǐ liánɡ kù’ài ()()()()()quán lìkǎo shìbú xièqǐ dí jī xiè()()()()()

2、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词语。 (1)陈亮的爸爸因为工作环境太yā yì()而情绪低落。 (2)看着母亲在这样充满zào shēnɡ()的环境下bù cí láo kǔ()地mánɡ lù()着,我觉得xīn suān()不已。 四、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五、选字组词。 【噪澡躁】洗()()声烦() 【暑署薯】()名红()()假 【陪赔培】()养()偿()伴 六、下列句子中用括号内的词语替换加点的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魂不守舍) B、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 ....的心思,回家后他给我糊了一个万花筒。(依依不舍) C、母亲还是一如既往 ....地鼓励我。(改弦更张) D、我有点儿迫不及待 ....,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按捺不住) 七、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词语。 ()的眼睛()的诗()地望着 ()的节日()的手指()地嚷着 八、句子乐园。 1、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 大人了。(仿照句子,试着写一写你的“第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根据本单元内容填空。 1、夫君子之行,静以________,俭以________。非________无以________,非________无以 ________。 2、____________,戒奢以俭。

经济学原理 谭春枝第6章 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市场失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哪些?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充分有效地配置资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不完全信息、外部性、垄断和公共物品。对市场失灵产生的问题,政府应进行有效干预。 2、试举若干个“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例子。 逆向选择:二手市场;假冒商品的问题;盗版打败正版; 道德风险:经常生病的人更愿意购买保险;公共财产没人爱惜;在职消费。 3、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 第一,与竞争企业相比,垄断企业产量低而价格高,垄断企业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的方式向消费者榨取高额的垄断利润,使消费者福利受到损失,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第二,竞争市场上,企业只能通过改进技术和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来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而垄断企业却可以依靠其垄断地位保持高额的垄断利润,缺乏竞争的激励,从而会使改进技术和管理的动力大大下降。 第三,垄断企业垄断地位的获得和维持,往往依靠政府有关部门赋予特权,因此一些垄断厂商为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往往需要付出一定代价,如向政府官员行贿,把高额垄断利润的一部分转移到有关行政部门,尤其是领导人的手中,这就是所谓的寻租行为。寻租破坏了公平竞争,干扰了市场秩序,使许多经济资源浪费在非生产性活动上,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并滋生腐败。 4、用本章所学知识解释“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 此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外部性,排他性都适用。 5、公共物品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公共物品只能靠政府来提供? 在消费中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物品。 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用购买也可以消费,这种不为自己所获利益承担成本的行为被称为“搭便车”。如果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成为免费搭乘者,公共物品很难在市场上通过收费的方式收回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利益主体就不可能生产公共物品,因为他们得不到任何激励。但很多公共物品,如国防,基础研究、消防是任何一个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因此,由政府或公共部门介入公共物品的生产和分配就成为解决“搭便车”问题的唯一选择。政府一方面可以用税收作为生产公共物品的费用,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免费提供公共物品,增加社会福利。

六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uò guǒ ( ) zhù jūn( ) yǒng chāng( ) héng xíng bá dào( ) róng qià( ) yóu lǜ( ) tì lèi ( ) yún wù piāo miǎo( ) 二、辨字组词(8分) 抹脊硕慨 沫背项概 犁镰忧涕 梨谦犹递 三、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字下面画横线(12分) 屋脊(jí jǐ)负隅(yúǒu)顽抗好还(hái huán)乡盎(àn àng)然瞭(liáo liào)望长眠(mín mián) (蜡蜡)烛银(妆装)素裹浓(妆装)淡抹操(练炼)(幽悠)暗慷(概慨)激昂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气魄恢()风帆()空横行()道 云雾飘()悲愤欲()与世长() 五、选词填空(4分) A、地道(dì dào) B、地道(dì dao) 1、他的北京话说得很() 2、这地下有一条() A、运气(yùn qì) B、运气(yùn qi) 3、今天,我的()真不错。 4、他一(),石头被举起来了。 六、读句子,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其中的两组造句(8分) 1、( )人们没有记忆力,( )不可能获得知识和经验。 2、()你从事什么职业,在何时何地,()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3、这次考试我()能成功,()考前我认真地进行了复习。 4、奴隶们()坐以待毙,()奋起反抗,也许能找到一条生路。 造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请模仿着写一段,当回小诗人吧!(4分) 我们爱你—我们爱你—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北京故宫的() 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青藏高原的() 黄山、庐山的雨雾飘渺,大兴安岭的() 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宝岛台湾的() 2、“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请发挥想象,把台湾同胞欢庆胜利的场面写具体。(4分) 3、能形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杜甫一家人心情的成语有、、。(3分) 4、“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住姐姐路德维卡的手……”仿照这样的写法,续写句子。(要求根据《示儿》的内容续写)(4分) 弥留之际,陆游 七、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2分)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住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弥”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查部,请用“弥”组成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进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的任务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基础心理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 一、心理是有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也就是说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心理现象是动物适应环境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动物心理进展:单细胞动物(变形虫)有感应性,没有心 理现象。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外界事物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通过大脑的活动将客观外界事物变成映像,从而产生了人的心理,因此,心理 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是一种主观映像。这种主观映像可以是事物的形象,概念,体验,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心理是社会的产物,是能动的反映,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因此可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叫边缘学科。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同期研究结果 有1840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定律(差别感觉阈限);1860年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的费希纳定律(开创心理物理学研究领域);艾宾浩斯开创了记忆的实验研究。 二、学派纷争: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现象,所以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来说,特别强调客观性原则是必要的,不 能对心理现象进行主观的猜测,而忽视去寻找它的客观证据,以臆测代替事实。) 2、辩证进展的原则(动物从没有心理到有心理,再从低级发展到高级,直到出现人的意识,这是心理现象的 种族发展;人从出生,历经幼儿期,学龄期,青年期,中年期,最后到老年期,人的心理也有一个发生,发展 和成熟、衰老的过程。)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 一、将jiānɡ 下xià 列liè 加jiā 点diǎn 字z ì 的d e 音yīn 节jié 补b ǔ 充chōnɡ 完wán 整zhěnɡ 。 z y h ɡ u í y 左. 右. 黑. 狗. 谁. 可 以. d u ì m p y 当. 然 最. 好 没. 有 朋. 友. ā q ɡ d 它. 们 前. 面 送 给. 一 点. sh ù ǎn ɡ 数. 不清 兔. 子 雨 伞. 过. 来 én ɡ ǎn ɡ ū ɡ u àn 成. 长. 出. 来 公. 鸡 一 串. 二、用yònɡ “ ”画huà 出chū 加jiā 点diǎn 字z ì 的d e 正zhènɡ 确què 读d ú 音yīn 。 影.子(y ǐn y ǐn ɡ) 天空.(k ōn ɡ k ōn) 更.加(ɡèn ɡ èn ɡ) 绿. 色(l ù l ǜ) 彩.色(ch ǎi c ǎi ) 到.来(d ǎo d ào ) 尾.巴(w ěi w éi ) 长短. (du ǎn d ǎn ) 不要.(y ào y āo ) 写.字(xu ě xi ě) 古诗.(s ī sh ī) 方. 向(f ān f ān ɡ) 三、看kàn 拼pīn 音yīn ,写xiě 字z ì 词c í。 zh èn ɡ z ài w ǒ men xi à y ǔ y ì b ǎ s ǎn h òu mi àn y í ɡè n ǐ h ǎo xu é w èn y ǒu de c ón ɡ l ái y í b àn ch án ɡ du ǎn b ǐ w ěi b ɑ

六年级第一单元测试题及试卷答案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大自然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走进美妙的大自然,那美丽的风景让人陶醉,那盎然的生机让人激动……让我们用心灵去倾听,去感受吧。 字词小天地(22分) 一、读句子,写词语。(6分) 1. jinɡmì( )的大千世界,yùn hán( )着无穷的ào mì( ),有志的孩子去积极tànsuǒ( )吧。 2.树林里十分热闹,有的小鸟仿佛在yín sònɡ( )诗歌,有的小鸟仿佛在yǎnz òu( )吉他,有的小鸟仿佛在歌唱春天。 二、用“肖”字加偏旁组字填空。(4分) 陡()的悬崖俊()的姑娘畅()的商品()遥的生活 弥漫的()烟胜利的()息满地的纸()香甜的元()三、补充成语。(4分) ( )高望重意味( )长投( )取巧( )( )乐道 望( )生畏随心所( ) 不拘一( ) ( )冲( )撞 四、词语快乐手拉手。(4分) 叮咚的彩衣山清水秀的思路 优雅的小路条理清晰的琴声 俏丽的乐曲婉转悠扬的悬崖 僻静的泉水拔地而起的村庄 五、择优录取,选词填空。(4分) 保护呵护爱护 1.护士阿姨悉心()每一个刚降临人间的小生命。 2.我们要注意书写姿势,()自己的眼睛。 3.小名很()自己的书本,给新书都包上了书皮。 技术战术技艺 4.张叔叔修理汽车的()十分熟练,至今没有遇到难题呢。 5.魔术师的()高超,表演的魔术神奇无比。 6.全军将士个个都赞叹朱总司令的()高明。 句子百花园(23分) 一、点击名句,补充名言警句。(6分) 1.,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2.,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3.,虫声心透绿窗纱。(刘方平) 4.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

1.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脑最早形成的部位是(D)。 选项:A.小脑B.脊髓C.丘脑D.脑干 2. 睡眠属于(D)状态。 选项:A.潜意识B.无意识C.前意识D.特殊的意识 3. 根据脑电波的变化,非快速眼动睡眠期有(B)个阶段。 选项:A.3 B.4 C.5 D.6 4. 由于反复操作而形成的,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叫(B)。 选项:A.思想准备B.定势C.知觉准备D.策略 5. 属于意志行动的是(A)。 选项:A.残疾人登山B.单位会餐C.小孩玩游戏D.上床睡觉 6. 关于错觉,错误的说法是(D)。 A.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B.错觉往往有固定倾向 C.错觉产生需具备一定条件 D.错觉很容易被纠正 7. 自制力有缺陷的人会出现(A) 选项:A.任性B.草率C.武断D.执拗 1. 与内脏系统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D)。 选项:A.丘脑B.上丘脑 C.底丘脑D.下丘脑 (多选)2.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包括(AB)。 选项:A.兴奋型B.抑制型C.活动型D.平衡型 3. 对弱光敏感的细胞是(C) 选项:A.椎体细胞B.双极细胞C.杆体细胞D.神经节细胞 4. 声音强度太大或声音持续时间太长,导致听觉感受性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的现象(A)。选项:A.听觉疲劳B.听觉后像C.听觉适应D.听觉隐蔽 5. 人们在知觉物体时,总想知道它是什么,这反映知觉具有(B)。 选项:A.恒常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整体性 (多选)6. 在教学中“一题多解”是要培养学生的(BC)。 选项:A.逻辑思维B.求异思维C.发散思维D.辐合思维 (多选)7. 与动机产生有关的因素包括(ABCD)。 选项:A.需要B.诱因C.情绪D.内驱力 1. 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B)。 选项:A.知觉B.感觉C.直觉D.错觉 2. 全色盲的人似乎也能辨认颜色,他们依据的线索是(B)。 选项:A.色调B.明度C.波长D.饱和度 4 声音的特性不包括(A)。 选项:A.频率B.响度C.音调D.音色 5. 威尔尼克中枢所指的是(D)中枢。 选项:A.视觉性言语B.言语运动C.书写性言语D.言语听觉 (多选)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ABC)。 A.需要具有对象性 B.人的需要是发展的 C.社会需要是人特有的 D.人和动物的自然需要没有区别 (多选)7. 心境的特点包括(ABC)。 选项:A.持久B.微弱C.弥漫D.沉重 (多选)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ABCD)。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基础知识试卷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基础知识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90分钟,100分)一、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12分) shòu() xǜn() tén() 兽训疼 shuò() xùn() téng() dǒu() zù() jiàn() 陡祝健 zǒu() zhù() jàn() 二、按要求分类。(16分) 向度担忘战伍灾泼 1.笔画数是6的字:。 2.笔画数是7的字:。 3.笔画数是8的字:。 4.笔画数是9的字:。 三、选词填空。(8分) 经常往常 1.很久很久以前,河水()泛滥。 2.今年春晚的节目与()不同,很多表演形式都没见过。 欢乐欢呼 3.人们()着:“周总理来了!”

4.春天像淘气的娃娃,走到哪儿就给哪儿带来()。 四、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16分) 居乐笑容 四八高陡 五、句子练习。(15分) 1.了生产渐渐农业恢复(连词成句) 2.大家把那根扁担藏起来了。(改为“被”字句) 3.多么令人难忘啊年的泼水节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填序号)(15分)、 1.《大禹治水》是一个(①寓言故事②神话故事),主要讲述了大禹率领民 众治水的故事,赞颂了大禹一心一意为民谋幸福的(①无私奉献②足智多谋)的精神。 2.《朱德的扁担》记叙了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故事,赞扬了他(①以 身作则②同甘共苦),与战士(①以身作则②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3.《难忘的泼水节》讲述了1961年周总理和(①傣族②壮族)人民共度泼水 节的故事。

七、课外阅读。(18分) 列宁和卫兵 班长对洛班诺夫说:“你要检查每个人的通行证,列宁同志要来,千万不要让坏人混进来!” 洛班诺夫行了个军礼说:“我以革命的名义保证!” 列宁来了,他一边走一边在思考着什么。 “同志,请出示你的通行证,”洛班诺夫拦住了他。 旁边的一位同志赶忙说:“放行吧!他是列宁!” 洛班诺夫严肃地说“没有通行证,谁也不能进。” 列宁把通行证交给了洛班诺夫,洛班诺夫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列宁同志。他非常不安。列宁高兴地说:“你做得非常对,你是个认真负责的好战士。” 1.从短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4分) 赶忙仔细 2.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错误的画“×”。(6分) (1)洛班诺夫是个班长。() (2)洛班诺夫不认识列宁。() 3.为什么列宁称赞洛班诺夫是个认真负责的好战士?(8分)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基础知识过关练

第六单元基础知识过关练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 姓名: 一、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 二、根据音节写同音字组词。 1. [yá] 发( ) ( )齿天( ) 悬( ) 2. [jī] ( )地 ( )累 ( )会 ( )饿 3. [yīng] 黄( ) 老( ) ( )雄 ( )该 三、用“观”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不能重复) 1.长城这一伟大的历史,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2.这个文具盒不仅实用,而且。 3.国庆大阅兵的场面令人印象深刻。 4.面对困难,张浩然表现得既又坚强。 四、下面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 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以中国邻近的西北太平洋为例,每年有30多次台风,它们在向西部靠岸或登陆后,给中国日本等国家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该国总降水量的25%以上。 A.西北太平洋每年有30多次台风。 B.台风具有强大的破坏能力。 C.台风为沿海国家带来大量的淡水资源,对缓解水荒起到了定的作用。 D.台风登陆后,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灾难。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老人依靠一双手创造了林海奇迹,真让人佩服。(改为双重否定句) 2.根据“慷慨”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1)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2)大方;不吝惜: 3.只有一个地球,因为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修改病句) 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你写一句保护环境的宣传语,倡导大家共同行动。 六、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五行:金、、、水、、五谷: 、、黍、菽、稷 五音: 、商、、徵、五彩:黄、、赤、、 2.刘禹锡在《浪淘沙》(其一)中描写黄河九曲回环、奔腾万里的气势的诗句是: , ;运用牛郎织女的传说,表现诗人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 3.《江南春》的作者是唐朝诗人。他在这首诗中展示江南莺歌燕舞、花红柳绿、 酒旗招展的美景的诗句是: ,。 描写烟雨江南空蒙迷离的诗句是: ,。 4.《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王安石。诗中描写庭院洁净的诗句是: ,表现山水相映成趣的诗句是: ,。 5.“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说地球“可爱”是因为 ,“破碎”指的是。 6.“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地球 ,的特点。 7.《只有一个地球》主要从、和目前人类 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三个方面,说明了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单项选择题(单选) 1、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 (A)树突 2、自主神经由()组成。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3、丘脑是()。 (C)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4、顶叶上靠近中央沟的回叫()。 (D)中央后回 5、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这叫()。 (B)相互诱导 6、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 (B)感受性 7、"红花还得绿叶配"是说绿色背景上的红色看起来更红了,这种现象叫()。 (C)颜色对比 8、站在铁路上看两根铁轨,距离越远看起来两根铁轨的距离越近,到视线的尽头就交叉到一点了,这在判断距离时提供的线索叫()。 (C)线条透视 9、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这种记忆叫()。 (C)内隐记忆 10、通过思维,能从已知推断出未知来,这说明思维具有()的特点。 (C)间接性 11、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叫()。 (C)定势 12、看了《阿Q正传》后,头脑里可以呈现出阿Q的鲜明形象,这是()。 (D)再造想象 13、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是()最主要的特点。 (A)意识 14、按照动机产生的根源可把动机划分为()。 (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5、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叫()。 (C)兴趣 16、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的特性。 (C)两极对立 17、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情绪进行的划分叫()。 (C)情绪状态 18、按情绪状态可把情绪分为()。 (A)心境、激情、应激 19、和意志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 (A)受暗示性 20、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小结试题试卷(含答案)-最新

第六单元单元小结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庭(t íng) 宜(y í) 未(w èi) 饶(r áo) 瑰(gu ī) 参(sh ēn) 富(f ù) 武(w ǔ) 粪(f èn) 辈(b èi) 设(sh è) 侧(c è) 乳(r ǔ) 剑(ji àn) 梢(sh āo) 材(c ái) 显(xi ǎn) 临(l ín) 库(k ù) 滨(b īn) 鸥(ōu) 睬(c ǎi) 凳(d èng) 逢(f éng) 除(ch ú) (2)...难写的字.... 孤:左右结构,右部第二撇和末笔捺要写得舒展一些。 挺: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廴”的捺笔要写舒展。 贵:上下结构,上半部分不要多加点,“贝”的撇、点要收拢。 刮:左右结构,左大右小。右部竖钩要长。 挡:左右结构,右边点与撇相呼应。 躺:左右结构,“身”最后一撇不要露头,右边“尚”略微扁平。 (3)...多音字... 抹{m ǒ(抹粉) m ò(抹墙)m ā(抹布) 磨{m ó(磨面) m ò(石磨) 角{ ji ǎo(鹿角)ju é(角色) 参{s ?ēn(海参) c ān(参加)c ēn(参差不齐) 臂{ bei(胳臂)b ì(左臂) 兴{x īn ɡ(小兴安岭)x ìn ɡ(高兴) 舍{ s ?è(宿舍)s ?ě(舍命)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群岛 位于 南海 部分 风景 优美 物产 丰富 杏黄 相互 交错 海底 海面 色彩 岩石 成群结队 条纹 周身 游动 堆积 宝贵 肥料 祖国 事业 发展 必将 更加 海滨 街道 交界 来来往往 云朵 机帆船 渔民 遍地 远处 汽笛 船队 满载 银光闪闪 靠岸 初夏 散发 除了 打扫 整洁 东北 红松 脑袋 严严实实 挡住 视线 花坛 显得 苍翠 飞舞 名贵 药材 雪花 树洞 巨大 宝库 (2)...近义词... 茂密~茂盛 富饶~富裕 优美~优雅 丰富~丰厚 瑰丽~绚丽 交错~交织 栖息~休息 威武~威风 浩瀚~浩荡 理睬~理会 寂寞~孤寂 喧闹~喧哗 热闹~繁华 笼罩~笼盖 融化~溶化 欣赏~观赏 苍翠~青翠 鲜嫩~新鲜 名贵~珍贵 收藏~珍藏 葱葱茏茏~郁郁葱葱 (3)...反义词... 富饶→贫瘠 丰富→贫乏 茂密→稀疏 瑰丽→难看 建设→破坏 浩瀚→微渺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第六版第六章答案0001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复习题 1 ?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最 高限价。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当价格下限高于市场均衡 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 答: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然在大量 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给物品。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意的配 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 ?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答: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往往会 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5?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 答: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 .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 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 答: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地 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 场的意愿。当对某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问题与应用 1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种政策使听古典音乐 会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答:如果40美元高于门票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不会改变。如果40美元的价格上限低于门票市场价格,会有更多的人想购票去听音乐会。但是,在40美元的价格下,古典音乐会的举办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音乐会门票数量比实行价格上限之前下降,市场上形成了短缺。这种价格控制政策使听音乐会的人少了。 2 ?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 A ?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 答:从图中看,存在奶酪的过剩。 图6—1奶酪市场供求图 B ?农民抱怨价格下限减少了他们的总收益。这种情况可能吗?解释原因。

第六单元基础知识整理

第六单元基础知识整理 姓名: 一 .单质碳的性质 1.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碳原子的不同 2.碳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碳的性质 ) ①可燃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 + O2 点燃CO2 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碳燃烧不充分(或氧气不充足) 2C+O2 点燃2CO ②还原性: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 C + 2CuO高温2Cu + CO2 ↑ 现象:黑色物质受热后变为固体,同时放出能使石灰水的气体 试验注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倾斜(防止), 使试管破裂);②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石灰水里移开,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 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 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3C + 2Fe2 O3高温4Fe + 3CO2 ↑ 高温条件下碳还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C + CO2高温2CO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CO+O2 点燃2CO2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1.,用途: 灭火,温室里作肥料,干冰用于致冷和人工降雨,化工原料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跟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 CO2 + H2 O =H2 CO3 ②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定CO ) 2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O2 + Ca(OH)2 = CaCO3 ↓+H2 O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反应:CO2 + 2NaOH= Na2 CO3 +H2 O(无明显现象) 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③通常情况下,CO 2 三.一氧化碳的性质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比空气的密度略小、难溶于水,如何收集?。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2CO+O2 点燃2CO2 ②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不是置换反应) CO + CuO△Cu + CO2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第三节感觉、知觉和记忆 考查重点 1、感觉的含义及属性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概念及其两者的关系 3、感觉适应、感觉后象、感觉对比及联觉 4、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痛觉等)的含义、现象及感受器、适宜刺激等; 5、知觉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6、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的含义,以及距离知觉的线索、生物钟的概念、错觉(包括运动错觉)的应用及产生原因。 第一单元感觉概述 1、感觉含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属性:(1)感觉是对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物体的个别属性。 3、感觉的种类: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饿、胀、渴、窒息、恶心等)第二单元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觉能力强,感受性就高。 2、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觉阈限低的,其感受性高。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成反比关系。 4、刺激: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发生的作用叫刺激。发生刺激的物体叫刺激物。 一种感觉器官只对一种刺激最敏感。 5、适宜刺激:一种刺激能引起某一种感觉器官最敏锐的感觉,这种刺激就是这种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 6、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种类 感觉阈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感受性也可以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又叫绝对阈限。绝对阈限越小,其感受性越高。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又叫差别阈限(其英文缩写为j.n.d)。差别阈限越小,其差别感受性越高。 7、韦伯定律:发现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韦伯常数)。△I/I=K 8、费希纳定律: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S=K·㏒R。费希纳定律说明我们不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章课后习题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 6 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 6 章课后 习题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 6 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 章课后习题答案P132-P134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复习题 1(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 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最高限价。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 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 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当价格下限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 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 答: 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然在大量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给物品。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意的配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 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答: 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往往会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5( 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 答: 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 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 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 答: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当对某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问题与应用 1(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 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种政策 使听古典音乐会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答:如果40 美元高于门票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不会改变。如果40 美元的价格上限低于门票市场价格,会有更多的人想购票去听音乐会。但是,在40 美元的价格下,古典音乐会的举办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音乐会门票数量比实行价格上限之前下降,市场上形成了短缺。这种价格控制政策使听音乐会的人少了。2( 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 A(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 答: 从图中看,存在奶酪的过剩曼昆《经济学原理》第 6 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 章课后习题答案P132-P134 图6,1 奶酪市场供求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