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精品课程申报书

(完整版)精品课程申报书

(完整版)精品课程申报书
(完整版)精品课程申报书

附件一之2:

2006年度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

申报表

推荐学校广东工业大学

所属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层次(本/专)本科生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机械工程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程负责人李笑

申报日期2006年4月2日

广东省教育厅制

二ΟΟ年月日

填写要求

一、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二、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

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

四、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凡

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2. 教学队伍情况

3.课程描述

3-1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是专业学科设置改造前的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的《液压流体力学》、《液压元件》、《液压传动系统》和《气压传动》四门专业课经合并、精简后形成的。它系统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是目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包装、车辆工程、工业工程和夜大等专业的必修课。

3-2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两部分。液压传动部分主要介绍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压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液压传动基本回路、典型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气压传动部分介绍气压传动基础知识、气源装置及气动元件和气动基本回路与常用回路,气动逻辑系统设计和气动传动系统实例。液压传动部分为主要授课内容,占70~80%学时。

本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课后自学、课堂讨论、平时测验和动手实验等教学形式。其中,课堂讲授为42学时,优先保证流体力学基础、泵、阀和基本回路四部分内容的讲授,根据实际情况选授典型液压系统等部分内容。课后自学2学时,主要为了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课上教师只给出自学提纲,不作详细讲解,课后学生自学。课堂讨论的目的是活跃学习气氛,开拓思路。为及时了解教学情况,教师适当安排平时课堂测验。

实验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实验内容包括:压力控制回路设计性实验、流量控制回路设计性实验、多执行元件的顺序动作设计性实验等。此外学生可利用课外时间,在开放性实验室做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包括PLC、计算机控制的综合设计性实验,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一.教材建设情况

本课程理论性教学曾选用许福玲主编的《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教材。课程设计现选用杨培元主编的《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由多年教学实践深知,利用现有教材,让初涉专业领域的学生在50学时内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有较大的难度,主要原因是液压气动元件结构复杂,回路原理难以理解。为解决长期困扰我们教师难较学生难学问题,我们编写出一本适合本课程教学特点的多媒体教材,并开发了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现已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特点是:1)配备了多媒体光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平面和立体动画、三维结构爆炸示图等多媒体素材,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基本原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增添了反映当今液压与气压传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的教学内容,如二次调节原理、电液比例变量泵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3)对流体力学、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三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分配,简要介绍流体力学基本理论,主要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增加了实用例题和习题,强调基本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台建设情况

实践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现有的液压教学实验台(70年代制造)结构固定、功能单一,实验教学基本是配合理论课进行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学生的学习被动且没有创造性,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不重视实验课。显然,这与我们所确定的培养具有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有差距,达不到要求。因此,我们提出应建设具有综合性、设计性特点的实验台,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理论课的知识和实验知识,动手进行设计性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目前,我们自建了机电液综合设计实验台2套(还有2套正在建设中,另外还有5套机电气综合设计实验台也在建设中),开发了相应的教学软件并编写了实验指导书。该实验台实现的具体功能和特点是:

(1)实验台的实验内容丰富多变,一机多能。所有实验元件均为独立组件,可以通过软管,由学生自行设计、组装各种实验回路。所有元件均为实物元件,能为实际的液压系统提供一个试验平台。实验回路能较好的反映出油路的走向和元件的作用,使课堂教学的抽象性与实际回路的应用性能有机的结合。

(2)实验台所有液压回路的控制均可由PLC完成。学生可根据液压回路的功能和动作要求编制程序,在上位计算机上进行修改、仿真,并下装到PLC中进行调试、试验。学生可用导线将所设计的PLC测控系统各部分元器件连接组装起来,进行调试、试验,完成PLC 系统设计。

(3)实验台所有液压回路的压力、流量、位移等参数的检测和显示均可由上位计算机+数据采集卡+传感器组成的CAT系统完成。学生可根据CA T系统的功能要求编制CA T系统界面,在上位计算机上进行修改、仿真、调试、试验。学生可用导线将所设计的CA T系统连接组装起来,进行调试、试验,完成CAT系统设计。

三.网络课件建设情况

为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系统地学习本课程基本理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结合“151工程”(面向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我们制作了网络版液压与气压传动多媒体教学软件,包括课件、教学大纲、课程教案、习题、实验指导书和参考文献等各种素材。网络课件具有平面动画演示、三维结构爆炸示图演示等特点。学生可以在课后,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原理、组成和系统设计方法,从而加深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理解。

3-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本课程教学采用课堂讲授、课后自学、课堂讨论、平时测验等多种教学形式。课堂讲授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讲授教学内容,课后自学和习题由学生利用教材或网上资源来做。通过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近三年学生的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评价)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校内同事高度评价这种教学方法,认为多媒体教学软件,将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原理图由“静态”变成“动态”,非常直观形象,易于理解,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提高了教学质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都有明显提高,学生高度评价多媒体教学效果,认为多媒体教学软件素材丰富、直观、易于理解,对学生理解液压技术原理有极大帮助,便于课后自学和复习提高。

本课程采用自编教材、自制实验台教学手段后,也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认为自编教材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实验台对提高学生设计、综合和分析能力具有极大帮助。

4. 自我评价

4-1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不超过三项)

1)在理论教学环节,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授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原理,通过将复杂的液压气动系统结构和原理图动态化、网络化,提

高了教学效果。

2)在实验教学环节,采用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方式,培养学生的设计、安装、调试等综合技能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分析和

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

4-2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国内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讲授教学内容的学校很少。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均是二维动画视图,没有液体流动“动感”。本课程开发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既有二维动画视图,又有三维动画视图,液体流动的“动感”强、方向清晰,对学生理解液压与气压系统复杂的结构和原理有极大的帮助。网络版多媒体教学软件资源丰富,有教学大纲、课程教案、习题、实验指导书和课件等资源,为学生课后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此,本课程教学手段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4-3目前本课程还存在的不足之处

目前实验台仅有2套,台套数严重不足,学生约10人1组,达不到人人动手实验的要求,难以应付400多名学生的实验教学。若进行“实验课程化改革”,建立开放性实验机制,还必须增加实验台套数。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环节还没有合适的教材选用,如建设建材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5. 课程建设规划

5-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

1.目标

将《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建设成为广东省精品课程,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本课程的应用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步骤

编写教材——开发机电液综合设计实验台——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课程资源上网。以上计划均已完成,课程资源上网准备就绪,待“151工程”项目验收。

3.资源上网计划

课程资源已经上校园网。

5-2本课程已经上网的资源名称列表

本课程已经可上网的资源包括精品课程申报书、教学录像和网上资源等,其中网上资源包括:

1.师资队伍;2.课程介绍;3.课程大纲;4.教学资源;5.实验指导;6.文献其中,教学资源包括:

1)课件;2)教案;3)习题;4)实验装置

6. 说明栏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

广东培正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申报表 所属教学单位市场学系 课程名称国际物流 课程组长宋冀东 联系电话 E-mail地址 申报日期2011年10月20日 教务处制表

填表说明 1. 课程组组长是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 2. 授课对象含本、专科学生。 3. 开课年限指在我院开设此门课程的年限。 4. 课程类型指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选修课等。 5. 课程简介的内容包括:①课程指导思想及定位;②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时代性、教学与企业最新技术结合的紧密度等;③教学方式;④教师队伍;⑤教学条件;⑥课程特色等。如果申请的是实践类课程,请着重说明关于实践教学方面的特色,包括实验的设计、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

一、课程组组长情况 组长性名宋冀东性别男出生年月1949年最后学历 学士职称、职务副教授学位学士 论文、专著代表作1、市场营销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3 2、如何打造供应链的核心企业[J].企业活力,2011.9 3、区域化网上卖场的实施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8 主要教学工 作简历 2009.09-至今广东培正学院市场系 近五年主要教育教学研究及成果1、市场营销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3 2、如何打造供应链的核心企业[J].企业活力,2011.9 3、区域化网上卖场的实施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8 二、课程概况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网址 开课年限5年授课对象本科2年级 课程总学时54学时采用教材《国际物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本课程近三年在校级以2010年广东培正学院优质课程 本课程组授课老师曾多次获得学院教学质量奖

精品课程在线教学创新案例申请书(含申请理由)

2020年春季学期“在线教学”创新案例征集申请书

在线教学创新案例申请 (建议300-800字,重点阐述要解决的问题、创新点和预期成效,以及交付案例包含的内容)1.课程简介 课程总体框架确定为“工程思维、实践本位、创新视角”,采用大班上课+小班实践研讨的方式进行教学组织,课程分三个层次同步进行,(1)剖析产业案例,体验系统工程思维;(2)开展团队研讨,实践工程项目;(3)学习产业专题,提高工程认识。通过产业案例研讨、小班探究实践、产业专题导引和小班读书研讨等形式展开探究式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接触工程实际、获得工业体验、感受工业文明、了解工程系统、熏陶工程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严谨的工作作风、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启发创新意识。 2.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程原教学安排有大课讲授、小班主题讨论、小班工程项目实践、小班读书会、产业专题讲座、小组合作报告等教学环节。受疫情影响,针对原有的大班+小班的课程教学模式,如何进行教学环节调整、教学模式转变,以实现对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控制,保证教学质量,达到或超过传统线下教学的效果,是本课题重点解决的问题。 3.创新点 1.建设出教师、助教和小班同学联动的,全过程控制的创新教学组织方式; 2.探索出线上线下相混合、项目案例式教学的创新教学新模式。 4.预期成效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教师、助教和同学有机联动,顺利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总结凝练线上教学的经验,重构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将大班讲授、小班实践有机结合,提出本课程的新教学模式和组织方式,实施全过程控制,为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讲授和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新的教学路径和解决思路。

基础护理学精品课程申报书 - 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书

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书 项目类别精品课程 项目名称《基础护理学》精品课程 申报单位(盖章) 建设周期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 负责人肖洪玲 联系电话189******** 电子邮件189********@https://www.doczj.com/doc/396540848.html, 申报日期2011年11月30日 安徽中医学院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一一年十月

填写说明 1.“项目类别”填写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教师工作坊)和精品课程(课程网络学习资源库建设)三类项目中的一类。 2.“项目名称”填写各类项目的具体名称。例如,申报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时,请填写具体类别,如卓越中医师。 3.“申报单位”如超过1个,可另加行填写,并分别加盖各申报单位公章。 4.“建设周期”填写示例:2011年-2015年。 5.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6.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7.申报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一、项目负责人(带头人)情况 姓名肖洪玲性别女出生年月1974年9月 最后学历硕士高校 教龄 13年 所在单位 护理学院 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行政 职务 教研室主任兼 实验中心主任 所从事 专业 护理学 主要教学工作简历 1993年8月~1998年7月就读于南京医科大学护理系,多次获奖学金,并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 1998年7月~2001年8月在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护理学基础教研室任教,担任教研室秘书,先后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完成了护理专业专科升本科的论证报告和护理本科四年制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及协助教材科完成四年制护理本科的教材选用工作。开始探索护理研究。 2001年8月~2009年5月在安徽中医学院护理学院护理学基础教研室任教,担任护理学院团总支书记兼护理学基础教研室秘书工作,2005年12月主持护理学基础教研室工作。负责教研室教学、科研及日常工作。 2001年9月~2004年7月,就读安徽中医学院药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9年6月至今,任护理学教研室主任兼护理实验中心主任。全面负责带领护理学团队开展护理教学、科研及日常工作。 主要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及成果 主要从事护理教育教学研究,涉及《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人际沟通》、《护理管理》《社区护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2002年,获安徽中医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被评为安徽中医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并顺利完成培养计划 2009年,获安徽中医学院“教坛新秀” 承担教学研究情况如下: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承担工作1护理技能动态多媒体课件研发安徽中医学院教务处主持 2《护理理论》双语教学的实践安徽中医学院教务处主持 3《护理学基础》校级重点扶持精品课程安徽中医学院教务处主持 4护理学教学团队安徽中医学院主持 5 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 改革研究与实践 安徽省教育厅参加编写教材情况如下: 教材名称担任职务出版社出版时间 护理管理学参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护理学导论参编并协助主编审稿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儿科护理学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 护理学导论副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护理管理学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精品课程申报书

申报省级《化工分离工程》精品课程综合说明材料

一、课程建设规划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分离工程产业化的发展需要,遵循高等 教育的规律,建立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开展分离工程、生物分离工程下游技术、原理及设备的教学工作,精选分离工程的教学内容,精心编排讲授体系,引入现代化的先进教学手段,将分离工程建设成具有工科特色的、基础理论与高新技术紧密联系的高水平课程。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及课外活动等均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最终建成全省以工科为特色的化工分 离工程精品课程。 本课程由青岛科技大学教学名师、硕士生导师叶庆国教授主讲并负责建设,计划在2007~2009年内建设成国家一流的教学研究型的精品课程,逐渐实现全部课程资源上网讲授,以进一步扩大该门课程在省以至国内的影响,完善和改进化工分离工程教学远程网络资源的建设。为了继续拓展《化工分离工程》相关课程的现代化教学工作,计划将工科化工分离工程课程在已经实现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实现英汉双语及网络化教学。计划引进国外化工分离工程教授和出国回校的化工分离工程教师从事双语教学,并加强对国内青年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培养,争取创建国内外一流的《化工分离工程》示范性教学课程。 目前该课程网站已有部分内容实现网上共享。包括: 1.1.《化工分离工程》课程的备课资源库; 2.2.化工分离工程部分电子教案; 3.3.化工分离工程部分英汉双语电子教案; 4.4.化工分离工程CAI多媒体课件; 5.5.化工分离工程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6.6.化工分离工程试题库; 7.7.化工分离工程部分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8.8.开辟了化工分离工程教学研究专栏; 9.9.化工分离工程教学学生反馈意见留言板; 10.10.部分主讲教师课堂教学录像。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396540848.html,在首页点击“《化工分离工程》精品课”图标即可进入。 二、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一)课程负责人教学情况 1.课程负责人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

附件 6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申报书 学校名称XXXX 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名称报关实务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v 专业核心课所属专业物流管理 课程负责人 申报日期 推荐单位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教育厅 2016 年

填写要求 1.以 word 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4.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1.课程负责人情况

2.教学团队其他教师情况(包括其他主讲教师、助教、技术支持等) 1 若其他教师非本校教师,请在备注栏填写受聘教师类别及实际工作单位。

3.申报条件符合情况 (不超过 400 字) 我校高度重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2010 已经在全校范围推动精品课程和网络共享课程 建设,对精品网络课程建设在资金和建设资源上给予大力支持。 物流专业 2005 年开设报关实务课程,2010 年起建设网络精品共享课程,2015 年7 月获校级2014-2015 学年教学资源建设大赛网络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等奖,2015 年度“海关管理工具” 获得广东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高职组三等奖。目前在线资源丰富,包括教学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章节习题、实训模拟练习、教学视频和微课视频、拓展资源例如海关法规等,能够满足自主学习。 项目团队成员包括物流专业教师和报关企业人员,根据业务流程,双方共同设计教学项目,企业方提供真实的案例,开发模拟实训项目,团队执行能力强。课程负责人有 8 年报关课程教学经验。 学校出台了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见教务网 https://www.doczj.com/doc/396540848.html,/home/,明确了建设标准和评价标准。按照项目管理方管理项目资料,有效保证了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资源资源更新及共建共享机制能够保障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持续建设与应用。 4.课程情况 4-1 课程视频资源情况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

项目编号:No 江西蓝天学院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 推荐系、部(盖章)外语系 课程名称国际商务函电 课程类别高职课程 申报类别精品建设课程 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课程负责人黄霜林 申报日期 江西蓝天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填写说明 1、请以word文档格式、小四号仿宋字体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内容。 2、申报书文本中,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3、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4、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5、申请书中除1-1、6项外,其它各项可加页。 6、教学与科研成果的获奖证书等需附复印件1份。 7、填好后请以A4幅面打印一式3份,连同电子文档报送教务处。

1. 课程负责人概况 1-1 基本信息 姓名黄霜林性别男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职称讲师职务教师学位大学教龄8年本院教龄8年所在系(部)外语系电话 工 作 简 历 1981-2000在外贸公司从业 2001- 在蓝天学院外语系 目前承担的课程及授课对象国际商务函电05本科英语/06商务英语

1-2教学情况︵近三年︶ 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 (一)承担课堂教学 1)《国际商务函电》,专业基础课,周4学时,(99-06)8届共1900余人; 2)《外贸英语会话》,专业基础课,周4学时,(01)1届共147人; 3)《商务谈判》,专业课,周4学时,(01)1届共147人; 4)《国际金融》,专业课,周4学时,(02-06)4届共1900人;。 5)承担实践性教学:担任99级--05级(三年制大专)部分学生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指导、批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共650余篇。 (二)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主持完成2004年度省级课题《关于商务英语函电教材编写之研究》 2)主持完成2004年度院级课题《蓝天学院上市可行性研究》 3)主编《国际商务函电实用教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08年8月修订版4)主编《英语实用文体写作教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5)发表论文《外贸函电教学与实践探索》(职业教育研究)期独著 2. 教学队伍概况 2-1人员构成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专兼职黄爱科男1972 硕士 教研 室主 任 国际贸易函电和国际贸易专职钱锡禹男1946 本科教师国际贸易函电和国际贸易专职陈大文男1982 硕士教师国际贸易函电和国际贸易专职修媛媛女1979 本科教师贸易旅游英语专职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

□专业基础课 v 专业核心课 附件 6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申报书 学 校 名 称 XXXX 职业技术学院 课 程 名 称 报关实务 课 程 类 别 所 属 专 业 物流管理 课程负责人 申 报 日 期 推 荐 单 位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教育厅 2016 年

填写要求 1.以word 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4.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1.课程负责人情况

1-3 教学改革研究情况主持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 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课题1.基于职业岗位及技术活动需求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研究, 课题来源:中国物流协会,2015.3,结题中 2.岭南顺丰速递实训基地管理及业务流程优化,课 题来源: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2012-12,结题。 3.基于职业岗位及技术活动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 为例,课题来源: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2012-12,结题。 4.报关实务精品课程,(2010-2011),主持,已结题。课题来源: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5.报关实务“教 学做一体化”教学情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009、12-2010、12),主持,己结题。课题来源: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研究论文1.高职校企共建校内顶岗实习企业化管理方式探讨――以顺丰岭南速 递实训基地为例,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2) 2.(主编)报关实务.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 年12 月第一版,2013 年7 月第二 次印刷(修订) 3.报关实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中国校外教育 2011(01) 4.基于工作岗位能力构建物流高职人才培养标准体系,中国校外教育,2012(11) 教学表彰/奖励 1.2015 年广东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高职组三等奖 2.2014-2015 学年教学资源建设大赛网络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等奖,广东岭南职业技 术学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