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20分,1分/题)

1、测定溶液pH时,先用pH=6.84的标准缓冲溶液对仪器“定位”,然后调节“斜率”。

2、Ag-AgCl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取决于电极内部溶液中的Cl-浓度。

3、摩尔吸光系数与吸光物质的性质、入射光波长、溶液的温度和溶剂等因素有关,而与溶液浓度及液层厚度无关。

4、分光光度分析中,当吸光度A= 0.434 时,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

5、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标准加入法方法消除。

6、产生1%吸收时对应的待测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

7、气相色谱常用检测器中,属于质量敏感型检测器的有 FID和FPD 。

8、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桥电流。

9、每次新安装了色谱柱后,为了使固定液牢固及除去固定液中易挥发的成分应对色谱柱进行老化处理。

10、反相键合相色谱法常用的流动相主体是水。

11、梯度洗脱可分为高压梯度和低压梯度。

12、正相分配色谱可用于分析极性化合物样品,被分离组分分子极性越强,在柱中停留的时间越长。

13、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核心部件是迈克尔逊干涉仪。

14、中红外区可大致分为特征谱带区和指纹区。

二、单选题(共20分,2分/题)

1、下列方法中可用于确定电位滴定法滴定终点的方法是(A)

A.二阶微商法

B.外标法

C.内标法

D.二点校正法

2、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在蒸馏水中浸泡(B)

A. 12小时

B. 24小时

C.数分钟

D.数秒种

3、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说明(C)

A.该物质的浓度很大

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C.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强

D.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的灵敏度低

4、校准曲线的斜率常因温度、试剂、仪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测定样品

的同时绘制校准曲线的最佳方法是(C)

A.先绘制工作曲线后测定样品

B.先测定样品后绘制工作曲线

C.工作曲线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

D.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5、空心阴极灯灯电流选择的原则是在保证放电稳定和有适当光强输出的情况下,尽量选择(C)的工作电流。

A.较大的

B.脉冲

C.小的

D.直流供电

6、为实现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测量,必须使发射谱线中心频率与吸收谱线中心频率完全重合,而且(C)

A.发射线与吸收线的强度相同

B.发射线的半宽度与吸收线相同

C.发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半宽度窄

D.发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半宽度宽

7、当被分析组分的沸点范围很宽时,以等温的方法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就很难得到满意的分析结果,此时宜采用(A)的办法。

A.程序升温

B.梯度洗脱

C.顶空进样

D.增加柱温

8、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何种粒径的过滤膜?(B)

A.0.5μm B.0.45μm C.0.6μm D.0.55μm

9、以下哪种高效液相色谱常选用的检测器不可以进行梯度洗脱?(B)

A.荧光检测器B.示差折光指数检测器

C.紫外-可见检测器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10、若样品在空气中不稳定,在高温下易升华,则红外样品的制备宜选用(D)

A.压片法B.石蜡糊法C.熔融成膜法D.漫反射法

三、简答题(共 25分,5分/题)

1、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中氟离子浓度时,所加入TISAB的组成是什么?其作用又是什么?

答:(1)离子强度调节剂:NaCl溶液,保持溶液的离子强度一致;(2分)(2)pH缓冲盐:HAC和NaAC混合物,消除OH-的干扰;(2分)

(3)掩蔽剂:柠檬酸钠,消除Fe3+和Al3+的干扰。(1分)

2、说明用邻二氮菲作显色剂测定铁的反应原理和加入各种试剂的作用?

答:邻二氮菲与Fe2+反应生成稳定的橙色配合物,配合物的ε=1.1×

104L.mol-1.cm-1该法测定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2分)

加入盐酸羫胺,使Fe3+还原成Fe2+;邻二氮菲作为显色剂;醋酸钠调节溶液酸度,使生成的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消除干扰。(3分)

3-的存在会干扰钙含量的准

3、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钙含量时,PO

4

确测定。请说明这是什么形式的干扰?为何产生?如何消除?

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钙时PO43-的干扰属于化学干扰,是由于形成的磷酸钙在火焰中很难解离,影响了钙的原子化效率,使灵敏度降低。(1分)消除的方法有四种,即:使用高温火焰如氧化亚氮-乙炔火焰(1分);加释放剂(镧盐)(1分);加保护剂(EDTA)(1分);化学分离(1分)。

4、简述内标物的选择原则。

答:(1)内标物应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1分)

(2)内标物的性质应与待测组分性质相近,以使内标物的色谱峰与待测组分色谱峰靠近并与之完全分离;(2分)

(3)内标物与样品应完全互溶,但不能发生化学反应;(1分)

(4)内标物加入量应接近待测组分含量。(1分)

5、什么是梯度洗脱?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梯度洗脱的作用有哪些?

答:在液相色谱分离过程中通过改变流动相组成,或流动相浓度使组分充分分离的方法。(2分)

梯度洗脱适用于复杂样品,特别是保留值相差很大的混合物的分离。(1分)梯度洗脱技术可以改善峰形,减少拖尾,缩短分离时间,降低最少检测量,提高分析精度。(2分)

四、计算题(共 25分,5分/题)

1、由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化学电池,在25℃时测得pH=4.00的标准缓冲溶液的电池电动势为0.235V,在相同条件下又测得未知溶液的电动势为0.296V,试计算该未知溶液的pH。

答:由公式:可求得(2分)

=5.03(2分)

有效数字的保留(1分)

2、用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镍,标准镍溶液由纯镍配成,浓度为10.00μg/mL。

(1)加入不同体积镍标准溶液经显色后定容至100mL,测得吸光度如下表所示。

Ni2+标液体积V/mL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吸光度A 0.000 0.113 0.224 0.340 0.451 0.556 (2)称取含镍试样0.6350g,分解后定量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摇匀。吸取该试液2.00mL于另一100mL容量瓶中,在与标准溶液相同条件下显色,测得吸光度为0.350。请绘制工作曲线,并计算原试样中镍的质量分数。

解:将上表中加入Ni2+

标液体积换算为浓度分别为

0.00?0.200?0.400?0.600?

0.800?1.000μg/mL,绘制工

作曲线(3分,正确性 1分,

缺一项标注扣0.5分)。

当 A=0.350时 c=

0.624μg/mL。试样中镍的质

量分数为:

(2分,公式对得1分,有效数字1分)

3、称取某含铬试样1.4340g,经处理溶解后,移入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线。在四个50ml容量瓶内,分别精确移入上述样品溶液10.00mL,然后再依次加入浓度为100.0μg/mL的铬标准溶液0.00、0.50、1.00、1.50mL,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得相应吸光度分别为0.082、0.162、0.245、

0.328。试计算试样中铬的质量分数。

解:将加入铬标液的体积换算为铬浓度增加值:0.00?1.00?2.00?3.00μg/mL,绘制标准加入曲线(3分,正确性1分,缺一项标注扣0.5分)曲线与浓度轴交点为0.988μg/mL。

试样中铬的质量分数:

1.72×102μg/g(2分,公式对得1分,有效数字1分)。

4、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C8芳烃异构体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测得数据如下:

组分A,mm2f′m

乙基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120

75

140

105

1.09

1.12

1.08

1.10

用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解:由可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即(公式1分)

;(1分)

同理,;(1分) ;(1分)

。(1分)

(有效数字1分)

5、用液相色谱法分析某试样中甲苯含量,以苯为内标物。称取1.7360g试样,加入苯0.1120g,混合均匀后进样分析,测得甲苯和苯的峰面积分别为1635和1789。已知苯和甲苯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86和0.90。试计算试样中甲苯的质量分数。

解:由(公式3分)可得

(2分)(其中有效数字1分)

《仪器分析》试题(A卷)

1.非直线型H2O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

2.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是一种质量型检测器,它对化合物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3.原子吸收的背景干扰是一种光谱干扰,它与有关。

4.一定温度、压力下,在两相(气相和固相)之间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在两相中的质量比称为。

5.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由于取代基团的诱导效应,将使基团频率的吸收向方向移动。

6.在正相液—液色谱法分析中,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极性。

7.用λmax和εmax可判断顺、反式异构体;反式异构体的λmax和εmax顺式异构体。

https://www.doczj.com/doc/398571251.html,mbert—Beer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9.基团键角发生周期变化而键长不变的振动称为振

动。

10.电磁辐射能量只能引起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的跃迁的吸收光谱称为光谱。

11.吸光度具有特性。

12.紫外分析中,对于π→π*跃迁,若溶剂极性增加,吸收λmax将移动。13.AAS仪器上配置有连续光源自动扣除背景装置,在紫外区用灯扣除背景。

14.光谱法定量分析的基本理论是。

15.消除电离背景干扰时,消电离剂的电离能被测元素的电离能。

16.空心阴极灯发出的光源是光源。

17.在紫外分析中,分析谱带通常选择吸光物质的作为分析波长。

18.在色谱分析中,分离度R可作为色谱柱分离效能的指标。从理论上可以证明,当R等于

时,可以判断相临两色谱峰已完全分开。

19.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气体(如空气、氮气等),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称为。

20.色谱速率理论公式的简写式是:。

1.C9H12分子的不饱和度是()。

A.1; B.2; C.3; D.4;

2.色谱法作为分析方法的最大优点是()。

A、进行定性分析

B、进行定量分析

C、分离混合物

D、分离混合物并分析之

3.紫外光谱检测的的电子跃迁类型通常是()。

A.π→π*; B.σ→π*; C.π→σ*; D.σ→σ*;

4. 在磁质量分析器中,能进入检测器被检测的离子应满足的条件是()。

A.离子做圆周运动的离心力等于离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B. 离子做圆周运动的离心力与离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之和大于1;

C. 离子做圆周运动的离心力与离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之和小于1;

D. 离子做圆周运动的离心力与离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之差大于1;

5.红外光谱仪中样品池放置在( )。

A .光源与单色器之间;

B .光源与检测器之间;

C .单色器与检测器之间;

D .另外放置;

6.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对红色担体的正确描述。( )

A .表面孔穴密集,孔径小,表面积大,涂固定液多,适用于分析非极性或弱极性物质;

B .表面孔穴密集,孔径大,表面积大,涂固定液多,适用于分析极性物质;

C .颗粒疏松,表面孔径小,表面积小,涂固定液少,适用于分析非极性或极性物质;

D .颗粒疏松,表面孔径大,表面积大,涂固定液多,适用于分析极性物质;

7.在热导池检测器中,当只有纯载气通过池时,桥电路( )。

A .21R R =

B .3241R R R R ?=?

C .322411)()(R R R R R R ??+=??+

D .322411)()(R R R R R R ??+≠??+

8.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如果试样中组分的沸点范围很宽,分离效果不理想,可采取的措施为

( )。

A.选择合适的固定相;

B.采用最佳载气流速;

C.程序升温;

D.降低柱效。

9.对于空心毛细管柱来说,其涡流扩散项为( )。

A .B/u

B .0

C .H

D .C/u

10.β,β’-氧二丙腈的相对极性是( )。

A .100

B .50

C .0

D .95

11.下列哪一种方法不属于分离分析方法。( )

A .气相色谱

B .液相色谱

C .离子色谱

D .红外光谱

12.尺寸排阻色谱法(SEC)的分离原理,基于( )来实现分离的。

A .离子对形成;

B .试样分子与固定相表面的特殊亲和力不同;

C .试样分子在固定相上的吸附作用不同;

D .试样分子的尺寸和形状不同。

13.在色谱塔板理论中,对于n=5,k=1,m=1mg 的色谱柱体系,当色谱柱脉动进

入第三个载气(3ΔV )并达到分配平衡时,在0号塔板固定相上试样的总量是( )。

A .0.5mg

B .0.063mg

C .0.25mg

D .0.125mg

14.有一色谱柱,其板高为0.02mm ,理论塔板数为1×105,该色谱柱柱长为( )。

A .0.2m

B .20m

C .2m

D .200m

15. 石墨炉原子化法的阶段先后顺序是( )。

A.干燥→灰化→原子化→净化;

B.干燥→原子化→灰化→净化;

C. 净化→原子化→灰化→干燥;

D. 原子化→灰化→干燥→净化;

16.对强腐蚀性组分的分析,色谱柱中担体应选用()。

A.硅藻土型担体 B.玻璃微球担体 C.氟担体 D.分子筛担体17.进行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检测,应用()检测器进行检测。

A.TCD B.FID C.ECD D.FPD

18.带电粒子(离子)在毛细管内缓冲溶液中的迁移速度等于()。

A.电泳和电渗流的代数和; B.电泳和电渗流的矢量和;

C.电泳和电渗流的乘积; D.电泳和电渗流之比;

19.利用色谱图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

A.保留体积B.保留值C.峰面积D.保留时间

20. 下列哪种说法是对分子离子峰质量数规律即“氮律”的正确描述。()

A.由C、H、O、N组成的化合物中,含奇数个氮原子,分子离子峰的质量数为奇数;含偶数个氮原子,分子离子峰的质量数为偶数。

B. 由C、H、O、N组成的化合物中,含奇数个氮原子,分子离子峰的质量数为偶数;含偶数个氮原子,分子离子峰的质量数为奇数。

C. 由C、H、O、N组成的化合物中,含偶数个氮原子,分子离子峰的质量数为奇数;含奇数个氮原子,分子离子峰的质量数为偶数。

D.与含氮原子数的奇、偶无关。

1.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中,气态原子吸收共振线被激发后,再发射与原吸收线波长相同的

荧光称为共振荧光。()2.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分离分析非极性物质一般选用非极性固定液,试样中各组分将按沸点次序先后流出色谱柱,沸点低的先出峰,沸点高的后出峰。()

3.氢化物原子化法是分析汞元素的特殊原子化方法。()

4.FID检测器中的电离是热电离而不是化学电离。()

5.分析紫外光区的样品池常用硅酸盐玻璃材料制成。()

6.化学键合固定相不稳定,在使用中易流失,不适用于梯度淋洗。()

7. 对于含有Cl、Br、S等同位素天然丰度较高的元素的化合物,其同位素离子峰相对强度可由

( a + b ) n展开式计算。()8.分子经取代引入一些基团,使分子的吸收峰波长向短波长方向移动称为红移效应。()

9.燃气比例大于化学计量的火焰称为还原性火焰。()

10. 消除电离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入过量的基体改进剂。()

1.程序升温与梯度洗提。

2.全渗透极限点与排斥极限点(空间排阻色谱法)。

3.简述火焰原子化法和石墨炉原子化法的工作原理。

1.某一气相色谱柱速率方程式中A、B和C的值分别为0.15cm,0.36cm

2.s-1和6.4×10-2s,计算色谱柱最佳流速和最小塔板高度。

2.有一定长的柱子,利用空气作为流动相,分离组分1和2,得到如下的色谱数据:

空气出峰时间为1min,组分1和2的保留时间为14min和17min,其峰底宽均为1min。

(1)求调整保留时间t’R1和t’R2;

(2)用组分2计算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

(3)求组分1和2的分离度R。

2001级化学专业《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B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答错不扣分)

1.摄谱法中,感光板上的光谱,波长每10nm的间隔距离,在用光栅单色器时,下述哪一种说法正确()

(1)随波长减少而增大(2)随波长增大而增加(3)随波长减小而减小(4)几乎不随波长变化

2.矿石粉末的定性分析,一般选用下列哪种光源为好()

(1)交流电弧(2)直流电弧(3)高压火花(4)等离子体光源

3.原子吸收分析法中测定铷(Rb)时,加入1%钠盐溶液其作用是()

(1)减少背景(2)提高火焰温度(3)减少铷电离(4)提高Rb+的浓度4.反应色谱柱柱型特性的参数是()

(1)分配系数(2)分配比(3)相比(4)保留值

5.对某一组分来说,在一定的柱长下,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决定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1)保留值(2)扩散速度(3)分配比(4)理论塔板数

6.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作为键合相基体的物质是()

(1)分子筛(2)硅胶(3)氧化铝(4)活性炭

7.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n→π*,π→π*,σ→σ*跃迁的化合物是()

(1)一氯甲烷(2)丙酮(3)1,3-丁二醇(4)甲醇

8.指出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1)C6H6(2) C6H5NO2(3) C4H2N6O (4) C9H10O2

9.在极谱分析中,所谓可逆波指的是( )

(1) 氧化波与还原波具有相同的半波电位 (2)氧化波半波电位为正,还原

波半波电位为负

(2) 氧化波半波电位为负,还原波半波电位为正 (4)都不是

10.阳极溶出伏安法可采用的电极是( )

(1) 悬汞电极 (2)滴汞电极 (3)铂片电极 (4)玻璃电极

11.Cu(EDTA)2-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是 6.3×1018, 已知V 337.0E 0Cu

/Cu 2=+,则--+=+42Y )s (Cu e 2CuY 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为( )

(1)0.219V (2) 0V (3)-0.219V (4) 0.337V

12.某铜离子溶液通入0.500A 的电流28.7min, 如果电流效率为100%,则阴极上析出铜( )克(Cu:63.54)。

(1) 0.635g (2) 0.01435g (3) 0.287g (4) 0.283g

13.光谱仪的线色散率常用其倒数来表示,即?/mm ,此数值愈小,表示此仪器色散率愈( )

(1) 大 (2) 小 (3)不确定 (4)恒定

14.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1) 阴极材料 (2)填充气体 (3)灯电流 (4)阳极材料

15.载体填充的均匀程度主要影响( )

(1) 涡流扩散 (2)分子扩散 (3)气相传质阻力 (4)液相传质阻力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所用仪器装置由哪几部分构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和库仑滴定法在分析原理上有何不同?

3.请预测在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体系中,组分的出峰次序。

4.假设下列电池两个溶液的浓度相同,且溶液的活度系数很接近,请通过计算说明此锌铜电池的电动势是多少,并指明电极的正负。

(V 337.0E ,V 761.0E 0Cu

/Cu 0Z n /Z n 22=-=++) Cu |Cu 2+‖Zn 2+

|Zn

5.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9H 12,其NMR 谱特征如下表所示。试指出该化合物的结构。

6. 在极谱分析法中,为什么要使用汞微电极?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 取2.000g 镉矿样,溶解后定量转移至250mL 容量瓶中。吸取25mL 进行极谱测定,测得其极谱波高为25.5mm 。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5mL5.0×10-4mol.L -1的镉标准溶液,测得极谱波高为30.4mm 。计算矿样中镉的质量分数。

4. 原子吸收法测定某试样溶液中的Pb, 用空气-乙炔焰测得Pb283.3nm 和

Pb281.7nm 的吸收分别为72.5%和52.0%. 试计算(1)其吸光度(A)各为多少?

(2)其透光度各为多少?

2001级化学专业《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答案(B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答错不扣分)

1(4) 2(2) 3(3) 4(4) 5(2) 6(2) 7(2) 8(2) 9(1) 10(1) 11(3) 12(4) 13(1) 14(3) 15(1)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答: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所用仪器装置通常包括光源,分光仪和检测器三部分(2分)。

光源作用是提供能量,使物质蒸发和激发。

分光仪作用是把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即起分光作用。

检测器是进行光谱信号检测。(3分)

2.答: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是直接根据电解过程中所消耗的电量来求得被测物质含量的方法(2分)。而控制电流库仑分析法即库仑滴定法是以100%的电流效率进行电解,使在电解中产生一种物质(库仑滴定剂),库仑滴定剂与被测物质进行定量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计量点可借助于指示剂或其它电化学方法来指示(3分)。

3. 在正相色谱体系中,组分的出峰次序为:极性弱的组分,在流动相中溶解度较大,因此k 值小,先出峰。极性强的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溶解度较大,因此k 值大,后出峰(2.5分)。

在反相色谱中组分的出峰次序为:极性弱的组分在固定相上的溶解度大,k 值大,后出峰。而极性强的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大,k 值小,所以先出峰 (2.5分)。

4.解:根据两个电极反应,分别求得其电极电位为:

++++=222Cu nF RT 0Cu

/Cu Cu /Cu ln E E a 和++++=222Z n nF RT 0Z n

/Z n Z n /Z n ln E E a

电池的电动势为:

V

100.1C C ln F 2RT 100.1ln nF RT E E

E E E 22222222Cu Cu Z n Z n Cu Z n 0Cu /Cu 0Z n /Z n L R cell -=+

-=+-=-=+

+++++++γγa a (4分) E cell < 0,故铜电极为正极,锌电极为负极(1分)。

5.解:根据分子式,计算得其不饱和度为4,说明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或者4个不饱和键(1分)

根据化学位移数据和强度比,说明分子中含有两类质子,综合以上结果可知,该化合物应为1,3,5-三甲苯,即结构式为

CH 3

CH 3H 3C

(4分)

6.答:因为汞微电极具有如下一些优点:

(1) 滴汞电极由于汞滴不断滴落,使电极表面保持新鲜,重现性好。(1

分)

(2) 汞与许多金属生成汞齐,降低了这些金属的析出电位,使许多金属都

能用极谱法测定。(1分)

(3) 氢在汞电极上有较大的过电位,其析出电位一般负于1.2V ,即使在酸

性溶液中,氢波也不产生干扰。(1分)

(4) 滴汞电极表面积很小,因此电解时的电流密度很大,易于产生浓差极

化现象。(2分)

3.

解:设加入标准溶液前后极谱波高分别为hx 和H,未知液中镉的摩尔浓度为Cx,加入标准溶液的体积和浓度分别为Vs, Cs,则:

hx = KCx

H = K(25.00×Cx + 5.00×Cs)/(25.00+5.00) (5分)

解得:Cx=2.3×10-4mol.L -1

试样中所含镉的质量为:

(250/1000) ×2.3×10-4×112.4=0.0065(g)

试样中镉的质量分数为:

0.0065/2.000×100%=0.32% (5分)

4.解:(1)A = log(1/T) = log(I 0/I) = log(100/(100-72.5)) = 2-log27.5 = 0.56

即吸收为72.5%的吸光度为0.56, 同理得吸收为52.0%的吸光度为0.32 (5分)

(2)依题意,吸收分别为72.5%和52.0%时,其透光率分别为:27.5%和48.0%.(5

分)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 【12.5】 如果要用电解的方法从含1.00×10-2mol/L Ag +,2.00mol/L Cu 2+的溶液中,使Ag+完全析出(浓度达到10-6mol/L)而与Cu 2+完全分离。铂阴极的电位应控制在什么数值上?(VS.SCE,不考虑超电位) 【解】先算Cu 的 起始析出电位: Ag 的 起始析出电位: ∵ Ag 的析出电位比Cu 的析出电位正 ∴ Ag 应当先析出 当 时,可视为全部析出 铂阴极的电位应控制在0.203V 上,才能够完全把Cu2+ 和Ag+分离 【12.6】 (5)若电解液体积为100mL ,电流维持在0.500A 。问需要电解多长时间铅离子浓度才减小到 0.01mol/L ? 【解】(1)阳极: 4OH - ﹣4e - →2H 2O+O 2 Ea θ =1.23V 阴极:Pb 2++2e - → Pb Ec θ =﹣ 0.126V ()220.059,lg 0.3462 Cu Cu Cu Cu v ??Θ++ ??=+ =??(,)0.059lg[]0.681Ag Ag Ag Ag v ??Θ++=+=6[]10/Ag mol l +-=3 3 -63 SCE =0.799+0.059lg10=0.445v 0.445v-0.242v=0.203v ????'=-=

Ea=1.23+(0.0592/4)×4×lg10﹣5=0.934V Ec=﹣0.126+(0.0592/2)×lg0.2=﹣0.147V E=Ec﹣Ea=﹣1.081V (2)IR=0.5×0.8=0.4V (3)U=Ea+ηa﹣(Ec+ηc)+iR=2.25V (4)阴极电位变为:﹣0.1852 同理:U=0.934+0.1852+0.77+0.4=2.29V (5)t=Q/I=nzF/I=(0.200-0.01)×0.1×2×96487/0.500=7.33×103S 【12.7】 【12.8】用库仑滴定法测定某有机一元酸的摩尔质量,溶解 0.0231g纯净试样于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 以电解产生的 OH-进行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通过0.0427A 的恒定电流,经6min42s到达终点,试计算此有机酸的摩尔质量。【解】 m=(M/Fn)×it t=402s;i=0.0427;m=0.0231g;F=96485;n=1 解得 M = 129.8g/mol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武汉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仪器分析》期末考试 试卷答案(B) 学号姓 名院 (系)分 数 一、填空(每空1分,共9分,答在试卷上) 1.在测定33-浓度的库仑滴定中, 滴定剂是2_。实验中, 将阴 极在套管中保护起来, 其原因是防止阴极产物干扰, 在套管中应加足24_溶液, 其作用是_导电。 2.液相色谱分析法常使用的化学键合反相色谱填充柱是十 八烷基键合硅胶填充柱或(C18) ,分离原理是疏水作用,常使用极性溶剂(如水-甲 醇)流动相,分析分离难挥发弱极性类化合物。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在试卷上)

1. 空心阴极灯的构造 是: ( 4 ) (1) 待测元素作阴极,铂棒作阳极,内充氮气; (2) 待测元素作阳极,铂棒作阴极,内充氩气; (3)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灯内抽真空; (4)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内充惰性气 体。 2 关于直流电弧,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1 ) (1) 直流电弧是一种自吸性很强、不稳定的光源; (2) 直流电弧的检出限比交流电弧差; (3) 直流电弧的电极头温度比交流电弧低; (4) 直流电弧只能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不能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3. 等离子体是一种电离的气体,它的组成 是: (4 ) (1) 正离子和负离子; (2) 离子和电子; (3) 离子和中性原子; (4) 离子,电子和中 性原子。 4. 极谱分析中,氧波的干扰可通过向试液中(1)而得到消除。 (1). 通入氮气; (2). 通入氧气; (3). 加入硫酸钠固体;(4). 加入动物胶。 5. 在化合物(Ⅰ),(Ⅱ),(Ⅲ)和2(Ⅳ)中,羧基伸 缩振动频率大小顺序 为: ( 3 )

仪器分析试题库及答案.doc..

仪器分析试题库 1、在测定20%C 2H 5OH 粘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需在恒温槽内进行是因为液体的粘度与温度关系很大 B .液体的粘度是指液体的一部分对液体的另一部分流动时表现出来的阻力 C .测定时必须使用同一支粘度计 D .粘度计内待测液体的量可以随意加入 2、测定粘度时,粘度计在恒温槽内固定时要注意 A .保持垂直 B .保持水平 C .紧靠恒温槽内壁 D .可任意放置 3、在测定醋酸溶液的电导率时,使用的电极是 A .玻璃电极 B .甘汞电极 C .铂黑电极 D .光亮电极 4、在测定醋酸溶液的电导率时,测量频率需调到( ) A .低周档 B .高周档 C .×102档 D .×103 档 5、在电动势的测定中,检流计主要用来检测( ) A .电桥两端电压 B .流过电桥的电流大小 C .电流对消是否完全 D .电压对消是否完全 6、在电动势的测定中盐桥的主要作用是( ) A .减小液体的接界电势 B .增加液体的接界电势 C .减小液体的不对称电势 D .增加液体的不对称电势 7、在测量电池电动势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不能直接用指针式伏特计来测量 B .在铜—锌电池中,铜为正极 C .在甘汞—锌电池中,锌为负极 D .在甘汞—铜电池中,甘汞为正极 8、在H 2O 2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式的建立实验中,如果以()t V V -∞lg 对t 作图得一直线则 ( ) A .无法验证是几级反应 B .可验证是一级反应 C .可验证是二级反应 D .可验证是三级反应 9、在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中,所用锌片( ) A .称量后必须用砂纸擦去表面氧化膜 B .称量前必须用砂纸擦去表面氧化膜 C .称量后必须用纸擦净表面 D .称量前必须用纸擦净表面 10、在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中,量气管液面下降的同时,下移水平管,保持水平管水面大致与量气管水面在同一水平位置,主要是为了 ( ) A .防止压力的增大造成漏气

仪器分析习题(附答案)

1. 仪器分析法的主要特点是(D ) A. 分析速度快但重现性低,样品用量少但选择性不高 B. 灵敏度高但重现性低,选择性高但样品用量大 C. 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样品用量少,准确度高 D. 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样品用量少,选择性高 2. 仪器分析法的主要不足是(B ) A. 样品用量大 B. 相对误差大 C. 选择性差 D.重现性低 3. 下列方法不属于光分析法的是( D ) A. 原子吸收分析法 B. 原子发射分析法 C. 核磁共振分析法 D. 质谱分析法 4. 不属于电分析法的是( D ) A. 伏安分析法 B. 电位分析法 C. 永停滴定法 D. 毛细管电泳分析法 5. Ag-AgCl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取决于电极内部溶液中的( B )。 A. Ag+活度 B. C1-活度 C. AgCl活度 D.Ag+和C1-活度之和 6. 玻璃电极使用前,需要( C )。 A. 在酸性溶液中浸泡1 h B. 在碱性溶液中浸泡1 h C. 在水溶液中浸泡24 h D. 测量的pH不同,浸泡溶液不同 7. 根据氟离子选择电极的膜电位和内参比电极来分析,其电极的内充液中一定含有( A )。 A. 一定浓度的F-和Cl- B. 一定浓度的H+ C. 一定浓度的F-和H+ D. 一定浓度的Cl-和H+ 8. 测量pH时,需要用标准pH溶液定位,这是为了( D )。 A. 避免产生酸差 B. 避免产生碱差 C. 消除温度的影响 D. 消除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的影响 9. 玻璃电极不包括( C )。 A. Ag-AgCl内参比电极 B. 一定浓度的HCl溶液 C. 饱和KCl溶液 D. 玻璃膜 10. 测量溶液pH通常所使用的两支电极为( A )。 A. 玻璃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 B. 玻璃电极和Ag-AgCl电极 C. 玻璃电极和标准甘汞电极 D. 饱和甘汞电极和Ag-AgCl电极 11. 液接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B )。 A. 两种溶液接触前带有电荷 B. 两种溶液中离子扩散速度不同所产生的 C. 电极电位对溶液作用的结果 D. 溶液表面张力不同所致 12. 离子选择性电极多用于测定低价离子,这是由于( A )。 A. 高价离子测定带来的测定误差较大 B. 低价离子选择性电极容易制造 C. 目前不能生产高价离子选择性电极 D. 低价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好 13. 电位滴定中,通常采用( C )方法来确定滴定终点体积。 A. 标准曲线法 B. 指示剂法 C. 二阶微商法 D. 标准加入法 14. 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选择性系数可以用来估计( B )。 A. 电极的检测极限 B. 共存离子的干扰 C. 二者均有 D. 电极的响应时间 15.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水样中的C1-浓度时,可以选用的指示电极为( C )。 A. Pt电极 B. Au电极 C. Ag电极 D. Zn电极 16. 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为13的试液,pH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关系为( B )。 A. 测定值大于实际值 B. 测定值小于实际值 C. 二者相等 D. 不确定 17. 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为0.5的试液,pH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关系为( A )。 A. 测定值大于实际值 B. 测定值小于实际值 C. 二者相等 D. 不确定 18. 用pH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以0.2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0.02000 m/learning/CourseImports/yycj/cr325/Data/FONT>苯甲酸溶液。从滴定曲线上求得终点时pH = 8.22,二分之一终点时溶液的pH = 4.18,则苯甲酸的Ka为( B )。 A. 6.0×10-9 B. 6.6××10-5 C. 6.6××10-9 D. 数据少无法确定 19. 当金属插人其金属盐溶液时,金属表面和溶液界面间会形成双电层,所以产生了电位差。此电位差为( B )。 A. 液接电位 B. 电极电位 C. 电动势 D. 膜电位 20. 测定溶液pH时,用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校正的主要目的是消除( C )。 A.不对称电位B.液接电位 C.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D.温度 21. 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A )。

仪器分析思考题(附答案)概要

《仪器分析》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经典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有何不同? 经典分析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由某已知量求待测物量, 一般用于常量分析,为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方法:是利用精密仪器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用于微量或痕量分析,又称为物理或物理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仪器分析方法的基础,仪器分析方法离不开必要的化学分析步骤,二者相辅相成。 2.灵敏度和检测限有何联系? 灵敏度(sensitivity ,用S表示)是指改变单位待测物质的浓度或质量时引起该方法 检测器响应信号(吸光度、电极电位或峰面积等)的变化程度. 检出限(detection limit ,用□表示),又称为检测下限,是指能以适当的置信概率 检出待测物质的最低浓度或最小质量。检出限既与检测器对待测物质的响应信号有关,又与空白值的波动程度有关。 检测限与灵敏度从不同侧面衡量了分析方法的检测能力,但它们并无直接的联系, 灵敏度不考虑噪声的影响,而检出限与信噪比有关,有着明确的统计意义。似乎灵 敏度越高,检出限就越低,但往往并非如此,因为灵敏度越高,噪声就越大,而检出限决定于信噪比。 3.简述三种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工作曲线法(标准曲线法、外标法) 特点:直观、准确、可部分扣除偶然误差。需要标准对照和扣空白试用范围:试样的浓度或含量范围应在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内,绘制工作曲线的条件应与试样的条件尽量保持一致。 二、标准加入法(添加法、增量法) 特点:由于测定中非待测组分组成变化不大,可消除基体效应带来的影

响 试用范围:适用于待测组分浓度不为零,仪器输出信号与待测组分浓度符合线性关系的情况 三、内标法 特点:可扣除样品处理过程中的误差 试用范围:内标物与待测组分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相近、浓度相近,在相同检测条件下,响应相近,内标物既不干扰待测组分,又不被其他杂质干扰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导论 1.常用的光谱分析法有哪些? 分子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 分子磷光光谱法 原子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射线荧光光谱法 2.简述狭缝的选择原则 狭缝越大,光强度越大,信噪比越好,读数越稳定, 但如果邻近有干扰线通过时会 降低灵敏度,标准曲线弯曲。 狭缝越小,光强度越弱,信噪比越差,读数不稳定, 但光的单色性好,测试的灵敏 度较高。 狭缝的选择原则:有保证只有分析线通过的前提下, 尽可能选择较宽的狭缝以保证 较好的信噪比和读数稳定性。 第三章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1.极性溶剂为什么会使n n*跃迁的吸收峰长移,却使n n*跃迁的吸收峰短移?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第2章气相色谱分析 一.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A保留值 B 峰面积 C 分离度 D 半峰宽 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A保留时间 B 保留体积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3.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 A H2 B He C Ar D N2 4.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A浓度型检测器 B 质量型检测器 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5.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 A H2 B He C Ar D N2 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 沸点差, B. 温度差, C. 吸光度, D. 分配系数。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原则。 A. 沸点高低, B. 熔点高低, C. 相似相溶, D. 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 A. 调整保留值之比, B. 死时间之比, C. 保留时间之比, D. 保留体积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 B.外标法; C.面积归一法。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A.分离度; B. 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1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 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 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 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 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 D. (A)、(B)和(C) 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A. 没有变化, B. 变宽, C. 变窄, D. 不成线性 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15、分配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与温度有关; B.与柱压有关; C.与气液相体积有关; 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仪器分析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 1. 什么是分析化学发展的“三次变革、四个阶段?” 分析化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为:(1)经验分析化学阶段:分析化学在19世纪末以前,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系统的理论基础,分析方法的发展、分析任务的完成主要凭借的是经验。(2)经典分析化学阶段:研究的是物质的化学组成,所用的定性和定量方法主要是以溶液化学反应为基础的方法,即所谓化学分析法。与经典分析化学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定性分析系统、重量法、容量法(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比色法,溶液反应,四大平衡,化学热力学。这是经典分析化学阶段的主要特征。(3)现代分析化学阶段:以仪器分析为主,与现代分析化学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化学计量学、传感器过程控制、自动化分析、专家系统、生物技术和生物过程以及分析化学微型化带来的微电子学,集微光学和微工程学等。(4)分析科学阶段:以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技术(化学的、物理学的、生物医学的、数学的等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质属性,对一切需要加以表征、鉴别或测定的化学组份(包括无机和有机组份)。 分析化学发展的三次变革为:(1)19世纪末20世纪初溶液化学的发展,特别是四大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络合反应平衡)理论的建立,为以溶液化学反应为基础的经典分析化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分析化学实现了从“手艺”到“科学”的飞跃,这是分析化学的第一次大变革。(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许多新技术(如X射线、原子光谱、极谱、红外光谱、放射性等)的广泛应用,使分析化学家拥有了一系列以测量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仪器分析方法,分析质量得以大大提高,分析速度也大大加快。(3)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们生活质量的迅速改善,客观上对分析化学提出了许多空前的要求,同时又为解决这些新问题提供了许多空前的可能性。分析化学逐渐突破原有的框框,开始介入形态、能态、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等的测量。 2.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状态和结构的科学,它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部分。二者的区别主要有: 一、分析的方法不同:化学分析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一类 分析方法。测定时需使用化学试剂、天平和一些玻璃器皿。 仪器分析(近代分析法或物理分析法):是基于与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这类方法通常是测量光、电、磁、声、热等物理量而得到分析结果,而测量这些物理量,一般要使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故称为“仪器分析”。仪器分析除了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外,还可用于结构、价态、状态分析,微区和薄层分析,微量及超痕量分析等,是分析化学发展的方向。 二、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的特点:1. 灵敏度高,检出限量可降低。如样品用量由化学分析的 mL、mg级降低到仪器分析的g、L级,甚至更低。适合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成分的测定。2. 选择性好。 很多的仪器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选择或调整测定的条件,使共存的组分测定时,相互间不产生干扰。3. 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 仪器分析的特点(与化学分析比较)4. 相对误差较大。化学分析一般可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准确度较高,误差小于千分之几。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5%,不适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5. 仪器分析需要价格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 三、仪器分析与分析化学的关系:二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严格的。a. 仪器分析方 法是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许多仪器分析方法中的式样处理涉及到化学分析方法(试样的处理、

《仪器分析》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第二章电化学分析法 1.电极电位是否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位差?单个电极的电位能否测量? 答:电极电位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位差. 就目前为止,单个电极的电位不能测量. 2. 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离子活度时,若使用标准加入法,试用一种最简单方法求出电极响应的实际斜率。 答:标准加入法 3. 根据1976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UPAC)推荐,离子选择性电极可分为几类?请举例说明。 答:三类:晶体膜电极;.非晶体膜电极;敏化电极; 4. 电极电位和电池电动势有何不同? 答:电池电动势等于阴极电极电位减去阳极电极电位 5.简述一般玻璃电极的构造和作用原理。 答:玻璃电极下端是由特殊成分的玻璃吹制而成的球状薄膜,膜的厚度为30~100 μm。玻璃管内装有pH值为一定的内参比溶液,通常为0.1 mol/LHCl溶液,其中插入Ag-AgCl 电极作为内参比电极。敏感的玻璃膜是电极对H+,Na+,K+等产生电位响应的关键。它的化学组成对电极的性质有很大的影响。石英是纯SiO2结构,它没有可供离子交换的电荷点,所以没有响应离子的功能。当加入Na2O后就成了玻璃。它使部分硅-氧键断裂,生成固定的带负电荷的硅-氧骨架,正离子Na+就可能在骨架的网络中活动。电荷的传导也由Na+来担任。当玻璃电极与水溶液接触时,原来骨架中的Na+与水中H+发生交换反应,形成水化层。即 -+ + + + + - Na G H = G +Na H 上式中,G代表玻璃骨架。由图可知,在水中浸泡后的玻璃膜由三部分组成,即两个水化层和一个干玻璃层。在水化层中,由于硅氧结构与H+的键合强度远远大于它与钠离子的强度,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水化层表面钠离子点位基本上全被氢离子所占有。在水化层中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

气相色谱分析 一.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A 保留值 B 峰面积 C 分离度 D 半峰宽 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A 保留时间 B 保留体积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3.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 A H2 B He C Ar D N2 4.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A 浓度型检测器 B 质量型检测器 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5.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 A H2 B He C Ar D N2 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 沸点差, B. 温度差, C. 吸光度, D. 分配系数。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原则。 A. 沸点高低, B. 熔点高低, C. 相似相溶, D. 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 A. 调整保留值之比, B. 死时间之比, C. 保留时间之比, D. 保留体积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 B.外标法; C.面积归一法。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A.分离度; B. 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1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 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 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 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 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 D. (A)、(B)和(C) 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A. 没有变化, B. 变宽, C. 变窄, D. 不成线性 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15、分配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与温度有关; B.与柱压有关; C.与气、液相体积有关; 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二、填空题 1.在一定温度下, 采用非极性固定液,用气-液色谱分离同系物有机化合物, ____________先流出色谱柱,

仪器分析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仪器分析试题库

1、在测定20%C 2H 5OH 粘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需在恒温槽内进行是因为液体的粘度与温度关系很大 B .液体的粘度是指液体的一部分对液体的另一部分流动时表现出来的阻力 C .测定时必须使用同一支粘度计 D .粘度计内待测液体的量可以随意加入 2、测定粘度时,粘度计在恒温槽内固定时要注意 A .保持垂直 B .保持水平 C .紧靠恒温槽内壁 D .可任意放置 3、在测定醋酸溶液的电导率时,使用的电极是 A .玻璃电极 B .甘汞电极 C .铂黑电极 D .光亮电极 4、在测定醋酸溶液的电导率时,测量频率需调到( ) A .低周档 B .高周档 C .×102档 D .×103 档 5、在电动势的测定中,检流计主要用来检测( ) A .电桥两端电压 B .流过电桥的电流大小 C .电流对消是否完全 D .电压对消是否完全 6、在电动势的测定中盐桥的主要作用是( ) A .减小液体的接界电势 B .增加液体的接界电势 C .减小液体的不对称电势 D .增加液体的不对称电势 7、在测量电池电动势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不能直接用指针式伏特计来测量 B .在铜—锌电池中,铜为正极 C .在甘汞—锌电池中,锌为负极 D .在甘汞—铜电池中,甘汞为正极 8、在H 2O 2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式的建立实验中,如果以()t V V -∞lg 对t 作图得一直线则 ( ) A .无法验证是几级反应 B .可验证是一级反应 C .可验证是二级反应 D .可验证是三级反应 9、在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中,所用锌片( ) A .称量后必须用砂纸擦去表面氧化膜 B .称量前必须用砂纸擦去表面氧化膜 C .称量后必须用纸擦净表面 D .称量前必须用纸擦净表面 10、在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中,量气管液面下降的同时,下移水平管,保持水平管水面大致与量气管水面在同一水平位置,主要是为了 ( ) A .防止压力的增大造成漏气

仪器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第2章气相色谱分析 一.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A ) A 保留值 B 峰面积 C 分离度 D 半峰宽 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D ) A 保留时间 B 保留体积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3.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A ) A H2 B He C Ar D N2 4.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A ) A 浓度型检测器 B 质量型检测器 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5.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D ) A H2 B He C Ar D N2 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 D )的差别。 A. 沸点差, B. 温度差, C. 吸光度, D. 分配系数。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 C )原则。 A. 沸点高低, B. 熔点高低, C. 相似相溶, D. 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A )。 A. 调整保留值之比, B. 死时间之比, C. 保留时间之比, D. 保留体积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 B )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 B.外标法; C.面积归一法。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D )。 A.分离度; B. 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1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 B ) 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D ) 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 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 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 D. (A)、(B)和(C) 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B )。 A. 没有变化, B. 变宽, C. 变窄, D. 不成线性 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D )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15、分配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D ) A.与温度有关; B.与柱压有关; C.与气、液相体积有关; 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仪器分析习题及答案

1.是否能用普通电位计或伏特计测量参比电极和pH玻璃电极所组成电池的电动势?简述原因。 答:不能。因为玻璃电极的内阻(50MΩ~500MΩ)很高,若采用普通电位计或伏特计测量其电位,会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用普通电位计或伏特计测量玻璃电极所组成电池的电动势时,若检流计的灵敏度为10-9A(测量中有10-9A电流通过),玻璃电极的内阻108Ω,当这微小电流流经电极时,由于电压降所引起的电动势测量误差可达:△E=IV=10-9×108=0.1V,它相当于1.7个pH单位的误差。因此不能用普通电位计或伏特计测量参比电极和pH玻璃电极所组成电池的电动势。 2.已知=0.10,若试样溶液中F-浓度为1.0×10-2mol/L时,允许测定误差为 5%,问溶液允许的最大pH(以浓度代替活度计算)为多少? 解:离子电极选择性误差用下式表示和计算: 即: -离子选择电极插入50.00ml某高氯酸盐待测溶液,与饱和甘汞电极(为3.将一支ClO 4 负极)组成电池。25℃时测得电动势为358.7mV,加入1.00ml NaClO 标准溶液 4 -浓度。 (0.0500mol/L)后,电动势变成346.1mV。求待测溶液中ClO 4 解: -为阴离子,但该离子选择电极为电池的正极,因此S为负值。注意:此题中虽然ClO 4 4. 用离子选择电极校正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有什么优点?需注意什么问题?使用TISAB有何作用? 答:离子选择电极校正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优点是适用于大批量的样品分析。定量分析中应注意实验条件的一致,特别是待测液和标准溶液系列的离子强度须保持一致。使用TISAB的作用为:①保持待测液和标准溶液系列的总离子强度及活度系数恒定;② 维持溶液在适宜的pH范围内,满足离子电极的要求;③掩蔽干扰离子。

仪器分析习题及答案

1.就是否能用普通电位计或伏特计测量参比电极与pH玻璃电极所组成电池的电动势?简述原因。 答:不能。因为玻璃电极的内阻(50MΩ~500MΩ)很高,若采用普通电位计或伏特计测量其电位,会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用普通电位计或伏特计测量玻璃电极所组成电池的电动势时,若检流计的灵敏度为10-9A(测量中有10-9A电流通过),玻璃电极的内阻108Ω,当这微小电流流经电极时,由于电压降所引起的电动势测量误差可 达:△E=IV=10-9×108=0、1V,它相当于1、7个pH单位的误差。因此不能用普通电位计或伏特计测量参比电极与pH玻璃电极所组成电池的电动势。 2.已知=0、10,若试样溶液中F-浓度为1、 0×10-2mol/L时,允许测定误差为5%,问溶液允许的最大pH(以浓度代替活度计算)为多少? 解:离子电极选择性误差用下式表示与计算:

即: -离子选择电极插入50、00ml某高氯酸盐待测溶液,与饱与甘汞电极(为3.将一支ClO 4

负极)组成电池。25℃时测得电动势为358、7mV,加入1、00ml NaClO 标准溶液(0、 4 -浓度。 0500mol/L)后,电动势变成346、1mV。求待测溶液中ClO 4 解: -为阴离子,但该离子选择电极为电池的正极,因此S为负值。注意:此题中虽然ClO 4 4、用离子选择电极校正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有什么优点?需注意什么问题?使用TISAB有何作用? 答:离子选择电极校正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优点就是适用于大批量的样品分析。定量分析中应注意实验条件的一致,特别就是待测液与标准溶液系列的离子强度须保持一致。使用TISAB的作用为: ①保持待测液与标准溶液系列的总离子强度及活度系数恒定;② 维持溶液在适宜的pH范围内,满足离子电极的要求;③掩蔽干扰离子。 5、某pH值的标度每改变一个pH单位,相当于电位的改变为60mV,用响应斜率为53mV/pH的玻璃电极来测定pH为5、00的溶液,分别用pH2、00及pH4、00的标准缓冲溶液来标定,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各为多少?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解:用pH2、00标准缓冲溶液标定时: ΔE =53×(5、00-2、00)=159(mV) 实际测到的pH为: 2、00+2、65=4、65pH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 问答题 1. 简述仪器分析法的特点。 第二章色谱分析法 1.塔板理论的要点与不足是什么? 2.速率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3.利用保留值定性的依据是什么? 4.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有什么优点? 5.色谱图上的色谱流出曲线可说明什么问题? 6.什么叫死时间?用什么样的样品测定? . 7.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率?为什么? 8.某一色谱柱从理论上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很大,塔板高度H很小,但实际上柱效并不高,试分析原因。 9.某人制备了一根填充柱,用组分A和B为测试样品,测得该柱理论塔板数为4500,因而推断A和B在该柱上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该人推断正确吗?简要说明理由。 10.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几种?当样品中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在组分中只需要定量其中几个组分时可选用哪种方法? 11.气相色谱仪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2.气相色谱仪的气路结构分为几种?双柱双气路有何作用? 13.为什么载气需要净化?如何净化? 14.简述热导检测器的基本原理。 15.简述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6.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 17.为什么常用气固色谱分离永久性气体? 18.对气相色谱的载体有哪些要求? 19.试比较红色载体和白色载体的特点。

20.对气相色谱的固定液有哪些要求? 21.固定液按极性大小如何分类? 22.如何选择固定液? 23.什么叫聚合物固定相?有何优点? 24.柱温对分离有何影响?柱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25.根据样品的沸点如何选择柱温、固定液用量和载体的种类? 26.毛细管色谱柱与填充柱相比有何特点? 27.为什么毛细管色谱系统要采用分流进样和尾吹装置? 28.在下列情况下色谱峰形将会怎样变化?(1)进样速度慢;(2)由于汽化室温度低,样品不能瞬间汽化;(3)增加柱温;(4)增大载气流速;(5)增加柱长;(6)固定相颗粒变粗。 29.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的沸点分别为40℃,62℃,77℃,试推测它们的混合物在阿皮松L柱上和在邻苯二甲酸二壬酯柱上的出峰顺序。 30.流动相为什么要预先脱气?常用的脱气方法有哪些? 31.高压输液泵应具备什么性能? 32.在HPLC中,对流动相的要求是什么? 33.何谓梯度洗脱?适用于哪些样品的分析?与程序升温有什么不同? 33.什么是化学键合固定相?化学键合相的特点有哪些? 34.反相键合相色谱法具有哪些优点? 35.为何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般采用全多孔微粒型固定相? 36.指出下列物质在正相色谱和在反相色谱中的洗脱顺序: 37.在硅胶柱上,用甲苯为流动相时,某物质的保留时间为28 min,若改用CCl4或CHCl3。为流动相,指出哪一种溶剂能减少该物质的保留时间? 第三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一、选择题 1.在光学分析法中, 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 ) (1)原子光谱(2)分子光谱(3)可见分子光谱(4)红外光谱 2.可见光的能量应为( ) (1) 1.24×104~1.24×106eV (2) 1.43×102~71 eV (3) 6.2 ~3.1 eV (4) 3.1 ~1.65 eV 3.已知:h=6.63×10-34 J×s则波长为0.01nm的光子能量为( )

仪器分析思考题2016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1章 绪论 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第2章 色谱分析 1、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性的参数是什么?保留时间 2、简要说明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3、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什么?用有效塔板数n 和有效塔板高度H 作为衡量柱 效能的指标。 4. 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式中的哪一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液相色谱中, 流动相为液体,组分的纵向扩散系数B 很小,流速 u 较高,故纵向扩散相B/u 可忽略不计。 Van Deemter 方程在HPLC 的表现形式: H=A+Cu 5.为什么可用分离度R 作为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分离度同时体现了选择性与柱效能,即热力学因素和动力学因素,将实现分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6、气相色谱分析中,理论塔板高度与载气线速u 间的关系? 随u 的增加而出现一个最小值。 7、气相色谱法使用的热导池检测器,产生信号的原理,是利用组分与流动相之间的什么性质?热导系数不同。 8、用角鲨烷分离甲烷、乙烷、丙烷时,它们从色谱柱中流出的顺序。甲烷、乙烷、丙烷。 9、分配比表示物质在两相中的什么之比。有机相中被萃取物的总浓度与水相中被萃取物的总浓度之比 10、范第姆特方程式可以说明的哪些方面。它可以说明填充均匀程度、担体粒度、载气种类、载气流速、柱温、固定相液膜厚度等对柱效、峰扩张的影响。 11、如果试样比较复杂,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或操作条件不易控制稳定,要准确测量保留值有一定困难的,可以采取什么方法。用加入已知物以增加峰高的办法进行定性。 12、在色谱柱中,若某组分分配到固定相中的量为m s (单位:g),浓度为c s (g ?mL -1 ),分配到流动相中的量为m L (单位:g)浓度为c L (单位:g ?mol -1 ),则该组分的分配比k 是多少。c s /c L 13.理论塔板数n 的计算式为_________ 2 2 211654.5??? ? ??=???? ? ?? =b R R W t b t n 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定长度的色谱柱内,n 越多,h 越____小____________。 14.在相同条件下,组分1的调整保留值与组分2的调整保留值之比称为______相对保留值_____________,亦称___选择性(选择性比)______________。 15.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___(理论)_塔板数______,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是__分离度__ ___。 16.测定相对校正因子时,若标准物质的注入量m s 为0.435μg ,所得峰面积A s 为4.00cm 2 ;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20分,1分/题) 1、测定溶液pH时,先用pH=6.84的标准缓冲溶液对仪器“定位”,然后调节“斜率”。 2、Ag-AgCl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取决于电极内部溶液中的Cl-浓度。 3、摩尔吸光系数与吸光物质的性质、入射光波长、溶液的温度和溶剂等因素有关,而与溶液浓度及液层厚度无关。 4、分光光度分析中,当吸光度A= 0.434 时,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 5、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标准加入法方法消除。 6、产生1%吸收时对应的待测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 7、气相色谱常用检测器中,属于质量敏感型检测器的有 FID和FPD 。 8、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桥电流。 9、每次新安装了色谱柱后,为了使固定液牢固及除去固定液中易挥发的成分应对色谱柱进行老化处理。 10、反相键合相色谱法常用的流动相主体是水。 11、梯度洗脱可分为高压梯度和低压梯度。 12、正相分配色谱可用于分析极性化合物样品,被分离组分分子极性越强,在柱中停留的时间越长。 13、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核心部件是迈克尔逊干涉仪。 14、中红外区可大致分为特征谱带区和指纹区。 二、单选题(共20分,2分/题) 1、下列方法中可用于确定电位滴定法滴定终点的方法是(A) A.二阶微商法 B.外标法 C.内标法 D.二点校正法 2、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在蒸馏水中浸泡(B) A. 12小时 B. 24小时 C.数分钟 D.数秒种 3、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说明(C) A.该物质的浓度很大 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C.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强 D.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的灵敏度低 4、校准曲线的斜率常因温度、试剂、仪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测定样品

仪器分析试题库及答案

仪 器 分 析试题库

1、在测定20%C 2H 5 OH粘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需在恒温槽内进行是因为液体的粘度与温度关系很大 B.液体的粘度是指液体的一部分对液体的另一部分流动时表现出来的阻力C.测定时必须使用同一支粘度计 D.粘度计内待测液体的量可以随意加入 2、测定粘度时,粘度计在恒温槽内固定时要注意 A.保持垂直 B.保持水平 C.紧靠恒温槽内壁 D.可任意放置 3、在测定醋酸溶液的电导率时,使用的电极是 A.玻璃电极 B.甘汞电极 C.铂黑电极 D.光亮电极 4、在测定醋酸溶液的电导率时,测量频率需调到( ) A.低周档 B.高周档 C.×102档 D.×103档 5、在电动势的测定中,检流计主要用来检测( ) A.电桥两端电压 B.流过电桥的电流大小 C.电流对消是否完全 D.电压对消是否完全

6、在电动势的测定中盐桥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小液体的接界电势 B.增加液体的接界电势 C.减小液体的不对称电势 D.增加液体的不对称电势 7、在测量电池电动势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逆电池的电动势不能直接用指针式伏特计来测量 B.在铜—锌电池中,铜为正极 C.在甘汞—锌电池中,锌为负极 D.在甘汞—铜电池中,甘汞为正极 8、在H 2O 2 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式的建立实验中,如果以()t V V- ∞ lg对t作图得一直线则 ( ) A.无法验证是几级反应 B.可验证是一级反应 C.可验证是二级反应 D.可验证是三级反应 9、在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中,所用锌片( ) A.称量后必须用砂纸擦去表面氧化膜 B.称量前必须用砂纸擦去表面氧化膜 C.称量后必须用纸擦净表面 D.称量前必须用纸擦净表面 10、在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中,量气管液面下降的同时,下移水平管,保持水平管水面大致与量气管水面在同一水平位置,主要是为了 ( )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复习题库 绪论 1、仪器分析法:采用专门的仪器,通过测量能表征物质某些物理、化学特性的物理量,来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 A )2、以下哪些方法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 A、荧光光谱法 B、电位法 C、库仑分析法 D、电解分析法( B )3、以下哪些方法不属于光学分析法。 A、荧光光谱法 B、电位法 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D、原子吸收法 ( A )4、以下哪些方法不属于色谱分析法。 A、荧光广谱法 B、气相色谱法 C、液相色谱法 D、纸色谱法 5、简述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和洗涤干净的标志。 答:(1)最方便的方法是用肥皂、洗涤剂等以毛刷进行清洗,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淋洗。(3分) (2)玻璃器皿被污染的程度不同,所选用的洗涤液也有所不同:如: ①工业盐酸——碱性物质及大多数无机物残渣(1分) ②热碱溶液——油污及某些有机物(1分) ③碱性高锰酸钾溶液——油污及某些有机物(1分) (3)洗涤干净的标志是:清洗干净后的玻璃器皿表面,倒置时应布上一层薄薄的水膜,而不挂水珠。(3分) 6、简述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答:(1)水平调节。观察水平仪,如水平仪水泡偏移,需调整水平调节脚,使水泡位于水平仪中心。(2分) (2)预热。接通电源,预热至规定时间后。(1分) (3)开启显示器,轻按ON键,显示器全亮,约2 s后,显示天平的型号,然后是称量模式0.0000 g。(2分) (4)称量。按TAR键清零,置容器于称盘上,天平显示容器质量,再按TAR键,显示零,即去除皮重。再置称量物于容器中,或将称量物(粉末状物或液体)逐步加入容器中直至达到所需质量,待显示器左下角“0”消失,这时显示的是称量物的净质量。读数时应关上天平门。(2分) (5)称量结束后,若较短时间内还使用天平(或其他人还使用天平),可不必切断电源,再用时可省去预热时间。一般不用关闭显示器。实验全部结束后,按OFF键关闭显示器,切断电源。把天平清理干净,在记录本上记录。(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