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交换设备耐压和泄漏试压记录

热交换设备耐压和泄漏试压记录

热交换设备耐压和泄漏试压记录

热分析实验报告

热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TA449C综合热分析仪的原理及仪器装置; 2、学习使用TG-DSC综合热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对照仪器了解各步具体的操作及其目的。 2、测定纯Al-TiO2升温过程中的DSC、TG曲线,分析其热效应及其反应机理。 3、运用分析工具标定热分析曲线上的反应起始温度、热焓值等数据。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 STA449C综合热分析仪 四、实验原理 热分析(Thermal Analysis TA)技术是指在程序控温和一定气氛下,测量试样的物理性质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一种技术。根据被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常见的热分析方法有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y TG)、差热分析(Difference Thermal Analysis,DT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ifference Scanning Claorimetry,DSC)等。其内涵有三个方面:①试样要承受程序温控的作用,即以一定的速率等速升(降)温,该试样物质包括原始试样和在测量过程中因化学变化产生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②选择一种可观测的物理量,如热学的,或光学、力学、电学及磁学等;③观测的物理量随温度而变化。

热分析技术主要用于测量和分析试样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一些物理变化(如晶型转变、相态转变及吸附等)、化学变化(分解、氧化、还原、脱水反应等)及其力学特性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的研究,可以认识试样物质的内部结构,获得相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数据,为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综合热分析,就是在相同的热条件下利用由多个单一的热分析仪组合在一起形成综合热分析仪,见图1,对同一试样同时进行多种热分析的方法。 图1 综合热分析仪器(STA449C) (1)、热重分析( TG)原理 热重法(TG)就是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采用仪器为日本人本多光太郎于1915年制作了零位型热天平(见图2)。其工作原理如下:在加热过程中如果试样无质量变化,热天平将保持初始的平衡状态,一旦样品中有质量变化时,

管道试压检查记录

管道试压检查报审表 工程名称:压风机设备安装工程编号: 致:中煤科工南京设计研究院万福煤矿监理部 我方已按有关规定完成了管道试压检查工作,现报该测试记录,请予以审核。 附:管道试压检查记录 施工单位(章) 项目经理 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专监理工程师: 日期:年月日

质保安No.21-1 管道试压检查记录 分项工 程名称 压力管道安装 施工单 位 兖矿东华三十七处第一项目公司试验日期年月日 管路编号及规格(∮) 设计参数强度试验压力(MPa)严密性试验压力(MPa) 结果设计 压力 (MPa) 工作 压力 (MPa) 压力 (MPa) 介质 时间 (min) 压力 (MPa) 介质 时间 (min) 渗水 量 (cm3 /min) ∮108 1.0 0.85 1.5 水30 1.5 水30 0 合 格 ∮219 1.0 0.85 1.5 水30 1.5 水30 0 合 格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 试验人: 年月日质检员: 年月日 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建设单位工地 负责人: 年月日

阀件试压检查报审表 工程名称:压风机设备安装工程编号: 致:中煤科工南京设计研究院万福煤矿监理部 我方已按有关规定完成了阀件试压检查工作,现报该测试记录,请予以审核。 附:阀件试压检查记录 施工单位(章) 项目经理 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专监理工程师: 日期:年月日

质保安No.22-1 阀件试压检查记录 分项工程 名称 压力管道安装 施工单位兖矿东华三十七处第一项目公司试验日期年月日 阀件编号及规格(DG) 设计参数强度试验压力(MPa)严密性试验压力(MPa) 结 果设计 压力 (MPa) 工作 压力 (MPa) 压力 (MPa) 介质 时间 (min) 压力 (MPa) 介质 时间 (min) 渗水量 (cm3 /min) DN200 1.00.85 1.5水30 1.5水300 合 格 DN100 1.00.85 1.5水30 1.5水300 合 格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 试验人: 年月日质检员: 年月日 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建设单位工地 负责人: 年月日

管道(设备)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

管道(设备)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 编号:(05-02)/ 08-07 □□□

管道(设备)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说明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4.2.1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 检验方法: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4.4.3 敞口水箱的满水试验和密闭水箱(罐)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与本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满水试验静置24h观察,不渗不漏;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10min压力不降,不渗不漏。 6.2.1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0.1MP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 检验方法:钢管或复合管道系统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应不降,且不渗不漏;塑料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连接处不得渗漏。 6.3.1在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玻璃前,应对集热排管和上、下集管作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检验方法: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不降,不渗不漏。 6.3.2热交换器应以工作压力的1.5倍作水压试验。蒸汽部分应不低于蒸汽供汽压力加0.3MPa;热水部分应不低于0.4MPa. 检验方法: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不降,不渗不漏。 6.3.5敞口水箱的满水试验和密闭水箱(罐)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与本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满水试验静置24h,观察不渗不漏;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10min压力不降,不渗不漏。 8.3.1散热器组对后,以及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在安装之前应作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如设计无要求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 检验方法:试验时间为2~3min,压力不降且不渗不漏。 8.4.1辐射板在安装前应作水压试验,如设计无要求时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试验压力下2~3min压力不降且不渗不漏。 8.5.2 盘管隐蔽前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 检验方法:稳压1h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且不渗不漏。 8.6.1采暖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蒸汽、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1MPa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 2高温热水采暖系统,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4MPa。 3使用塑料管及复合管的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2MPa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4MPa。 检验方法:使用钢管及复合管的采暖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降至工作压力后检查,不渗、不漏; 使用塑料管的采暖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1h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压至工作压力的1.15倍,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0.03MPa,同时各连接处不渗、不漏。 9.2.5管网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管材为钢管、铸铁管时,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管材为塑料管时,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 9.3.1 系统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保持不变,不渗不漏。11.3.1供热管道的水压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下检查,不渗不漏。 13.2.6锅炉的汽、水系统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的压力应符合表13.2.6的规定。 注:①工作压力P对蒸汽锅炉指锅筒工作压力,对热水锅炉指锅炉额定出水压力; ②铸铁锅炉水压试验同热水锅炉; ③非承压锅炉水压试验压力为0.2MPa,试验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 检验方法: 1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不降,不渗、不漏; 2观察检查,不得有残余变形,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上不得有水珠和水雾。 13.3.3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安装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试验压力下10min内无压降、无渗漏。 13.3.4敞口箱、罐安装前应做满水试验;密闭箱、罐应以工作压力的1.5倍作水压试验,但不得小于0.4MPa。 检验方法:满水试验满水后静置24h不渗不漏;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无压降,不渗不漏。 13.3.5地下直埋油罐在埋地前应做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降不应小于0.03MPa。 检验方法:试验压力下观察30min不渗、不漏,无压降。 13.3.6连接锅炉及辅助设备的工艺管道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系统的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系统中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 检验方法:在试验压力10min下,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不渗不漏。 13.6.1热交换器应以最大工作压力的 1.5倍作水压试验,蒸汽部分应不低于蒸汽供汽压力加0.3MPa;热水部分应不低于0.4MPa。 检验方法:在试验压力下,保持10min压力不降。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8.2.4制冷设备的各项严密性试验和试运行的技术数据,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对组装式的制冷机组和现场充注制冷剂的机组,必须进行吹污、气密性试验、真空试验和充注制冷剂检漏试验,其相应的技术数据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文件和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顺逆流热交换实验(仅供参考)

热工综合实验报告 学院:机械学院 专业: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姓名(学号):1141440056韦声 1141440057冯铖炼

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通过间壁式换热器进行传热实验,即冷、热两种流体分别在固体壁面两侧流动,两流体不直接接触,通过固体壁面进行传热。 1.测定从传热系数h 由于换热器内的冷热空气的温度和物性是变化的,因而在传热过程中的局部传热温差和局部传热系数都是变化的,工程计算中,在沿程温度和物性变化不是很大的情况下,通常传热系数K和传热温差△t m均可采用整个换热器上的对数平均值,因此,对于整个换热器,传热速率方程可写为 m 即: 式中:Q-传热速率,W; A-换热器的传热面积,m2; △t m-换热器两端的对数平均温差,℃; h-总传热系数,W/m2?℃。 2.传热效率Q的计算 热空气传热量:Q1=m1*c p1*(T1-T2) 冷空气传热量:Q2=m2*c p2*(t1-t2) 考虑到冷空气走换热器的壳程,壳程的外表面存在热损失,因此上传热速率应以热空气

侧来计算。 故Q=Q1 式中: Q1、Q2-热空气、冷空气传热速率,W; m1、m2-热、冷空气的质量流量,kg/h; T1,T2-热空气的进、出口温度,℃; t1,t2-冷空气的进、出口温度,℃; c p1,c p2-冷、热空气的定压比热,J/kg?℃,分别根据热、冷空气的定性温度T 、t性查得,其中: 性 3.对数平均温度差△t m的计算 △t m= 其中: 逆流时:△t1=T1-t2△t2=T2-t1 顺流时:△t1=T1-t2△t2=T2-t1 4.热空气质量流量m的计算 式中:V——热空气的体积流量,m3/h; C ——孔板流量计的校正系数,本实验中,C=1.6889; ΔP——孔板两侧差压变送器的读数,kPa。本实验中,可根据空气的温度和压力,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进行计算,即:

换热器试压方案

换热器试压方案

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信汇2013年检修及改造工程项目换热器试压专项方案 编制单位:中建安装浙江信汇项目部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印号: (盖章受控) 编制日期:2014 年1月7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简介 (4) 第二章编制依据 (4) 第三章施工准备 (4) 第四章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压力试验程序及步骤 (6) 4.1 壳程试压 (6) 4.2 管程试压 (7) 4.3 试压注意事项及要求 (8) 4.4 本次换热器压力试验一览表 (9) 第五章技术复核内容及方法 (10) 5.1 技术复核人员分工 (10) 5.2 技术复核内容及方法 (10) 5.3 技术复核要求 (11) 第六章工期安排 (11) 第七章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1) 7.1 质量保证措施 (11) 7.2 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1) 7.3 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 (12)

第一章工程简介 本方案为浙江信汇2013年检修及改造工程项目MTBE装置新增换热器压力试验。共计3台换热器,位号分别为EA-1021、EA-1022、EA-1023,为确保所有换热器试压、吹扫合格率一次性达到100%,并投产成功,特编制此方案。 第二章编制依据 1 设计院设计的图纸、工艺设备布置图、设备制造图 2 《石油化工换热器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32-2005 3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2007 4 《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61-2008 5 换热器出厂技术资料 第三章施工准备 1 各条道路畅通,施工现场路面平整,符合运输条件。施工现场水、电接通,符合换热器封头拆卸、清理、试压、吹扫条件。 2 本工程换热器打压为先打压后安装,EA-1021、EA-1023运至阀门打压厂进行打压,EA-1022在MTBE装置区进行打压。 3 换热器打压水源:采用现场消防用水进行。 4 劳动力资源准备:

管道试压方案

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新增污水处理项目 工艺管道试压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陕西建工集团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蒲城清洁能源项目部 2017年2月25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试压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试压包编制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试压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试验压力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试压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人力、机具、材料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施工质量保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HSE 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试压方案

管道试压方案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管道安装进度逐一对空调水系统完善部分进行压力试验,为下一步管道刷漆防腐和保温做准备。 压力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1.管道按设计要求安装完毕,无损检测全部合格。 2. 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安装工程除涂漆、绝热外,其余全部完成,且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管道施压水排放设施准备齐全,且能保证将水排到现场以外的排水沟内。 4. 对于工作介质为气态的大口径管道,试压前需经设计人员同意,确认管道支、吊架的荷载能力能满足水压试验要求,负责需通过临时措施加以支撑。 5. 管道试压区域内的设备、临时电源均有良好的保护,突发性泄漏不至于对设备造成损害。 6. 管道上仪表一次部件均安装牢固,易损仪表均用假件代替,且假件和临时垫片的强度能满足水压试验要求。 试压机具 作业所需的工机具、仪器仪表的规格及其准确度。 所有试压用的机具进场必须经过安全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场;试压所用的压力表经过调校并合格,并带有检验报告;试压设备的能力满足管道压力试验的需要;现场临时水源的流量能满足管道压力试验的需要。

管道试压泵 试压技术准备 1.压力管道压力试验前,必须进行压力试验作业技术交底和压力试验安全技术交底。 2.所有参加管道施压人员必须对所试验部分的流程清楚了解。 3.确认试验用压力表已经校验,并在检验周期范围内,其精度不得低于1.5级,表的满刻度值为被测量最大压力的1.5~2.0倍。

4.符合压力要求的液体或气体已经备齐。 5.按照试验要求,管道已经加固。 6.焊缝及其他待检部位尚未涂漆。 7.管道组成件,焊材的校验性检查或试验记录。 8.管道的焊接工作记录及无损检测报告。 管道焊接工作记录表 9. 待试管道与无关系统已用盲板或采取其他措施隔开。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表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2017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 施工单位:滕州市水利建筑安装公司试验日期年月日工程名称2017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地段 管径试验段长度 管材接口方式 (mm)L(m) 工作压力(MPa)试验压力 (MPa) 10分钟降压值 (MPa) 达到试验压力恒压结束 试次数 注的时间t1时间t2 验 水1 方 法2 法 3 评语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班组 建设单位 参加单位 及人员 给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填写说明 1.设计最大工作压力(Mp a):由设计出; 2.试验压力(Mp a):查表7. 3.15; 3.10分降压值(Mp a):实测观察;一般2小时内不大于0.05Mpa; 4.允许渗水量L/(min)·(km):查表7.3.16; 5.注水法 (1)达到试验压力的时间(t):观察记录; 1 (2)恒压结束时间(t):观察记录; 2 (3)恒压时间内注入的水量W(L):观测记录; (4)渗水量q(L/min):计算,q=W/(T-T); 12 (5)折合平均渗水量L/(min)·(km):计算渗水量×1000/试验段长度; 实例: 某工程管道长度为155m,管径为Φ100mm,管材为PE,接口种类为热熔连,设计最大工作压力0.4Mpa。 第一次试压:10分钟内降压0.004Mpa,达到试验压力的时间t1为8:30,恒压结束时间t2为10:30,恒压时间内注入水量为0.52L,计算并填表。 (1)根据查表7.3.15得知,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试验压力为0.6Mpa。

气-气热管换热器实验报告doc

气-气热管换热器实验报告 篇一:热管换热器热回收的应用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翻译 学生姓名:季天宇学号:P3501120509 所在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设计(论文)题目:1XXNm3指导教师:许辉 XX年3月10日 热管换热器余热回收的应用综述 W. Srimuang, P. Amatachaya 摘要 用热管回收废热是一种公认的可以节约能源与防止全球变暖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对用于余热回收的热管换热器,特别是对传统热管、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和振荡热管换热器的节能和增强效率的问题进行总结。相关的论文被分为三大类,并且对实验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这些研究报告的目的是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基础。最后,总结出传统热管(CHP)、两相闭式热虹吸管(TPCT)和振荡热管(OHP)换热器的效率参数。本文也提供了用于热回收系统中的热管热交换器的设计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热管回收效率气-气 目录

1. 引言 2. 热管换热器的类型 3. 热管在热回收方面的应用 4. 气-气热管换热器及试验台 5. 气-气热管换热器效率的影响因素 6. 结论 参考文献 1.引言 利用热管回收废热是一个对于节约能源与防止全球变暖的极佳手段。热管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的气-气热回收装置广泛地应用于商业与工业生产中。热管换热器之所以能成为最佳的选择,是因为废气与供给空气之间不会有交叉泄漏。它拥有许多优势,比如有较高的换热效率,结构紧凑,没有可动部件,较轻的重量,相对经济,空气侧较小的压降,热流体与冷流体完全分离,安全可靠。热管换热 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能源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的废热回收系统。热管换热器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从锅炉的废热中回收热量。图1显示的是传统锅炉与加装了热管换热器的锅炉的比较。在传统锅炉中(图1a),废气被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仅浪费能源,而且还会污染环境。使用热管换热器(图1b)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而且保护了环境。无论如何,对于使用热管进行热回收,特别是关于节约能源

11热交换器地定期检验

内容提要 1.热交换器概述 2.热交换器的特点 3.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失效模式 4.管壳式热交换器检验研究 5.热交换器检验展望 1.热交换器概述 1.1 什么是热交换器 1.2 热交换器中的压力容器 1.3 热交换器定期检验存在的问题 1.1 什么是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heat exchanger)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介质之间实现热量传递的设备。 我们这里所说的热交换器原来使用换热器这一名称,GB/T151在2014版中将名称由管壳式换热器改为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范围比换热器更加广泛。热交换器这一行业还在飞速发展,在这一领域中,总是会有新的概念产生。

GB/T 7635.1-2002《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一部分:可运输产品》中代码为43911.151 1.间壁式换热器共有6类22种(43911.151) 1)管壳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填料函式、外导流筒式、折流杆式、螺纹管式、板杆式、双壳程式、釜式; 2)套管(双套管)换热器; 3)蛇管式换热器:沉浸式、喷淋式; 4)紧凑式换热器:垫片式、半焊式、板式全焊式、螺旋板式、板翅式、伞板式、板壳式; 5)特殊式热交换器:双套管式; 6)空气预热器。 1.2 热交换器中的压力容器

(1)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 (2)容积大于等于0.03 m3且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大于等于150mm; (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介质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 不在容规监管范围的热交换器 铝制板翅式热交换器 第二组介质的无壳体的套管热交换器、螺旋板热交换器 超高压管式反应器 *可拆卸垫片式板式热交换器(包括半焊式板式热交换器)、空冷式热交换器、冷却排管、钎焊板式热交换器 *常压容器的蒸汽加热盘管 热交换器产品产值结构 产品分类比例具体类型细分比例行业产品结构 换热压力容器60% 管壳式热交换器 螺旋板式、板壳式 及其它热压力容器 90% 10% 54% 6% 非压力容器热交换器40% 板式热交换器 空冷式热交换器 板翅式热交换器 70% 15% 15% 28% 6% 6%

管道试压方案汇总

管道试压方案 编制: 专业负责: 审核: 批准: 陕西化建第一公司 2015年04月10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3)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第三章编制依据 (4) 第四章试压操作方法及流程 (4) 第五章管道系统的严密性试验 (4) 第六章管道系统的清洗 (6) 第七章试验用施工机具和手段用料 (8) 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 (9) 第九章安全技术措施 (9) 第十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对策表 (10) 第十一章试压组织机构 (14)

第一章编制说明 本方案适用于延炼-西安成品油管道工程铁路装卸及油气回收管道试压工作。吹扫、冲洗的流程及方案由开车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编制。 该装置包括:南、北区间管线、铁路装卸设施、油气回收装置、消防及给排水。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该装置装置共有各类管道24476米,阀门679台。主要介质有90#汽油、93号汽油、0#柴油、5#柴油、甲醇、MTBE、油气回收供油、油气回流、水、泡沫。装车能力为300*104t/a,其中柴汽油比为1:0.7;装车线为两条,采用DN200大鹤管装车。大鹤管由西安末站装车泵来油,经流量计由大鹤管电液阀控制为槽车装油。延长中立管线由中立油库装车泵来油,经过流量计由小鹤管装车,小鹤管卸车由小鹤管自带潜液泵经装油泵输往中立油库 2.2试验流程划分原则: 该装置由介质和压力等级来划分,共分为90#汽油(2.0MPa)、93号汽油(2.0MPa)、0#柴油(2.0MPa)、5#柴油(2.0MPa)、甲醇(2.0MPa)、MTBE(2.0MPa)、油气回收供油(2.0MPa)、油气回流(2.0MPa)、供水(0.9MPa)、供热(1.29MPa)、消防(1.6MPa),共计划分试压包8个。 注:编号YXCPY-艺-001工程联系单中设计院已回复工艺管道可按2.0MPa设计压力进行管道试压。2.3管道试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强度及严密性试验,第二阶段吹扫/冲洗,第三阶段泄漏性试验。 2.4试压的重点部位: 2.4.1 90#、93#汽油供油设计压力2.0MPa, 2.4.2 90#、93#汽油回油设计压力2.0MPa, 2.4.3 0#、5#柴油供油设计压力2.0MPa, 2.4.4 0#、5#柴油回油设计压力2.0MPa, 2.4.5 油气回收供油设计压力2.0MPa, 2.4.6 油气回流设计压力2.0MPa,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表

2017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 施工单位:滕州市水利建筑安装公司试验日期年月日

给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填写说明 1.设计最大工作压力(Mpa):由设计出; 2.试验压力(Mpa):查表7. 3.15; 3.10分降压值(Mpa):实测观察;一般2小时内不大于0.05Mpa; 4.允许渗水量L/(min)·(km):查表7.3.16; 5.注水法 (1)达到试验压力的时间(t1):观察记录; (2)恒压结束时间(t2):观察记录; (3)恒压时间内注入的水量W(L):观测记录; (4)渗水量q(L/min):计算,q=W/(T1-T2); (5)折合平均渗水量L/(min)·(km):计算渗水量×1000/试验段长度; 实例: 某工程管道长度为155m,管径为Φ100mm,管材为PE,接口种类为热熔连,设计最大工作压

力0.4Mpa。 第一次试压:10分钟内降压0.004Mpa,达到试验压力的时间t1为8:30,恒压结束时间t2为10:30,恒压时间内注入水量为0.52L,计算并填表。 (1)根据查表7.3.15得知,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试验压力为0.6 Mpa。 (2)根据实测观察,2小时内降压0.045 Mpa,所以,10分钟降压值为0.045/12=0.00375 Mpa。

(3)根据表7.3.16得知,允许渗水量为0.28 L/(min)·(km)。 (4)观察得知:达到试验压力的时间(t1)为8:30′,恒压结束时间(t2)为10:30′,有效试验时间为2小时,即120分钟。恒压时间内注入的水量W为0.52L,所以,渗水量q= W/(T1-T2)=0.52/120=0.00433L/min,折合平均渗水量为0.0043×1000/155=0.028 L/(min)·(km) 填表如下:

换热器试压管理规定

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换热器试压管理规定 一、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联合石化新建项目换热器安装后的水压试验(高压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及其它特殊换热器除外) 二、开工条件 (一)编制并上报设备试压方案,在试压前确保设备试压方案已经审批。 (二)施工质量资料完整。 (三)对参与试压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参加试压的人员均需熟悉图纸和有关规范,了解各设备的试验压力以及有关技术规定。 (四)设备在压力试验前,均应进行外观检查,包括几何尺寸、焊缝、连接件以及衬垫等是否符合要求;管件及附属装置是否齐备,操作是否灵活、正确,螺栓等紧固件是否已紧固完毕(螺帽外露长度按施工规范要求执行)。同时还应进行内部检查,检查内部是否清洁,有无异物,对有封闭记录确定无问题者,可不揭开检查。 (五)图样上注明不进行耐压试验的部件,试验前应拆除或用盲板隔离。 (六)检查压力试验前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齐全可靠。 (七)试验前设两块量程为被测压力1.5~2倍且经校验合格的压力表,分别置于设备的最高处和最低处,设备上除进水管和放空口外,其余管口用盲板封死或关闭阀门方式隔断。 (八)试验介质为洁净水,水中的Cl-的含量不超过25mg/L

(若用水不达标,需经业讨论同意使用,且含不锈钢内件冷换设备要求在试压完成后1小时内排水及吹扫完成,充水不能过夜)。 (九)水压试验前及试压后应将设备内吹扫干净并经三方签字确认。 (十)换热器试压上水端需加1块20目过滤网。 三、施工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施工程序试验方法 设备试压时,设备外表面保持干燥,当设备壁温与液体水温接近时,然后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确认无泄露后缓慢升至规定的试验压力,保压30min;然后降至规定试验压力的80%,对所有焊接接头及连接部位进行全面检查,无渗漏、无可见的变形、试验过程无异常的响声为合格。 (二)试压程序 检查待试压设备→法兰口加盲板→装压力表及加压设备→给设备加压至试验压力→稳压、检查→降压至设计压力→稳压、检查→泄压排水→吹扫→填写试压记录并签字认可→拆除试压辅助部件→管箱进出口增加盲板 (三)试压原则 1、在压力试验过程中,禁止在设备受压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敲击;若发现有异常现象则应立即停止试验,并进行检查;若发现设备有漏点缺陷,则应将压力全部卸完后方可进行修补工作,严禁在设备带压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修补;待检查问题解决后才能继续试压工作。

换热设备试压方案

1 概述: 中国石化集团西北石油局塔里木石油化工分公司塔河劣质稠油处理技术改造项目中由我公司承建的延迟焦化、硫磺回收、制氢、汽柴油加氢装置共有换热器105台,空冷器管束49片,其中延迟焦化装置有换热器50台,其中47台为标准浮头式换热器,三台箱式冷凝器由制造厂家现场制作,包括加热器的现场试压;硫磺回收装置有换热器26台,23台为标准浮头式,一台固定管板式,一台电加热器,一台三合一带衬里的冷凝冷却器;加氢装置有换热器20台,15台为标准浮头式,5台螺纹锁紧环式高压换热器;制氢装置有换热器9台,5台为标准浮头式,3台U型管式,一台带衬里的蒸汽发生器,详细情况见列表。根据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的要求,冷换设备到达现场后做试压检漏工作,试压的主要目的是更换垫片,浮头式及U型管式换热器须抽芯清理,试压检查密封面处是否有泄漏。试压工作由我公司负责实施,试压场地由洛阳石化工程公司指定(见冷换设备现场集中试压平面布置图)。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因其水压试验工装复杂,现场试压工作无法实施,应在制造厂家水压试验合格后,用气封保护后运往现场,安装前若气封完好,不再做压力试验,电加热器及其它类型的换热器现场不再做试压。试压过程中若出现换热管、管板及换热器壳体泄漏现象,应由制造厂家查找泄漏原因并负责处理。新疆塔化项目各装置换热器统计表见下表,冷换设备一览表详见附表。 新疆塔化项目各装置换热器统计表 2施工规范: 2.1 中国石化洛阳石化设计院设计的施工图纸资料 2.2《管壳式换热器》GB151-99

2.4《中低压化工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09-83 2.5《石油化工换热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SHJ3532-95 2.6《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J3503-93 2.7《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99 3技术要求: 3.1设备验收及保管 3.1.1到货设备应审查的资料: (1)产品合格证书; (2)产品技术特性表; (3)设备制造竣工图; (4)完备的质量证明文件; (5)焊接工作记录; (6)无损检验记录。 3.1.2到货设备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文件和资料,根据资料进行设备开箱检验,清点箱数、箱号及检查包装情况,核对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检查表面损伤、变形及锈蚀情况,并在总包单位、业主、监理、质量监督站、施工单位验收确认,在运输过程中无损伤和变形,检验结果应签字认可。 3.1.3设备和备件、附件及技术文件等验收后,应清点登记,并妥善保管。 3.1.4换热设备存放地点,应设在地势较高,易排水、道路通畅的场所。 3.1.5在现场存放的换热设备所有管口应封闭。 3.2压力试验的一般技术要求 3.2.1换热设备的压力试验应采用两个量程相同,经过校验,并在有效期内的压力表。压力表的量程宜为试验压力的2倍,但不得低于1.5倍和高于3倍,精度不得低于1.5倍,表盘直径不得小于100mm。 3.2.2压力表应安装在换热设备的最高处和最低处,试验压力值应以最高处的压力表读数为准,并用最低处的压力表读数进行校核。 3.2.3试验前,应对换热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应保持干燥。 3.2.4换热设备液压试验充液时,应从高处将空气排净。

管道严密性实验记录

管道(设备)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 编号:05-02/(08-07)

管道(设备)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说明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 检验方法:管钢在采暖管道系统试验压力下101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1.5倍稳压,不渗不漏越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连接处不得渗漏。 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06MPa. 检验方法: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4.4.3敞口水箱的满水试验和密闭水箱(罐0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与本规范的规定。检验方法:满水试验静置24h观察,不渗不漏;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10min压力不降,不渗不漏。 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0.1MP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 在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玻璃前,应对集热排管和上、下集管作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检验方法: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不降,不渗不漏。 热交换器应以工作压力的1.5倍作水压试验。蒸汽部分应不低于蒸汽供汽压力加0.3MPa;热水部分应不低于0.4MPa。 检验方法: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不降,不渗不漏。 6.3.5敞口水箱的满水试验和密闭水箱(罐)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与本规范的规定。检验方法:满水试验静置24h,观察不渗不漏;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不降,不渗不漏。 8.3.1散热器组对后,以及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在安装之前应作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如设计无要求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 检验方法:试验时间为2~3min,压力不降且不渗不漏。 辐射板在安装前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1.5倍,但不得少于0.6MPa。 检验方法:试验压力下2~3min压力不降且不渗不漏。 盘管隐蔽前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 8.6.1 采暖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蒸汽、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1MPa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 2高温热水采暖系统,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4MPa。 3使用塑料管及复合管的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2MP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降至工作压力后检查,不渗、不漏; 检验方法:使用钢管及复合管的采暖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管材为塑料管时,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 9.2.5管网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管材为塑料管时,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 系统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下检查,

换热器试压方案

欢迎阅读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信汇2013年检修及改造工程项目 换热器试压专项方案 编制单位:中建安装浙江信汇项目部 4.3 试压注意事项及要求...................................... 4.4 本次换热器压力试验一览表................................ 第五章技术复核内容及方法..................................... 5.1 技术复核人员分工........................................ 5.2 技术复核内容及方法...................................... 5.3 技术复核要求............................................

欢迎阅读 第六章工期安排............................................... 第七章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7.1 质量保证措施............................................ 7.2 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7.3 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

第一章工程简介 本方案为浙江信汇2013年检修及改造工程项目MTBE装置新增换热器压力试验。共计3台换热器,位号分别为EA-1021、EA-1022、EA-1023,为确保所有换热器试压、吹扫合格率一次性达到100%,并投产成功,特编制此方案。

实验一 换热器性能实验

实验一 换热器性能实验 1、 水-水换热器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加深学生对水-水换热器的认识,了解对该类型的换热器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 本实验通过测量数据:1)冷、热流体的体积流量;2)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3)冷、热流体的进出口压力降。计算传热系数,分析水-水换热器的传热性能。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 冷水机组,冷却塔,水-水换热器,涡轮流量计,水泵,冷媒泵,恒温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四、实验原理 右图表示通过平壁的传热方式,平壁左侧的高温流体经平壁把热量传递给平壁右侧的低温流体。 一般来说,传热过程中传递的热量正比于冷、热流体的温差及传热面积,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传热方程式表示: Q K F t =??? W 式中 Q ——单位时间通过平壁的传热量,W ; F ——传热面积,2 m ; t ?——冷、热流体间的温差,℃; K ——传热系数,2(W m ?℃) 当F=12 m ,t ?=1℃时,Q=K, 表明传热系数在数值上等于温差为1℃,面积为12 m 时的传热率。传热系数是热交换设备的一个重要指标,传热系数愈大,传热过程愈激烈。 本实验原理图如图所示: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

1、实验方法 在实验开始前,应检查设备、管线及测量仪表的可靠性。 开始运行后,应及时排净设备内的气体,使设备在完全充满实验流体的条件下运行并调节至试验工况(或指定工况),即需要调节换热器两侧流体的进口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这两个参数允许的偏差范围按如下规定: 实验中,冷侧流体进口温度通过恒温器2电加热器控制,热侧流体进口温度通过恒温器1电加热器控制。 在每个测定工况(或指定工况)下,均应稳定运行30min 后,方可测定数据。 在每个测定工况(或指定工况)下,热平衡的相对误差均不得大于5%。 热侧流体换热量为: 111113 1()Q Cp G t t ρ=???- 式中,1Q ——换热器热侧换热量(kW ); 1Cp ——热侧流体的比热容 (()kJ kg K ?) ; 1G ——由涡轮流量计1测得的热侧流体体积流量(3m s ); 1ρ——热侧流体密度(3/kg m ); 13T ——热侧流体进口温度(℃); 14T ——热侧流体出口温度(℃) 。 其中计算某一温度t 时冷却水比热容1Cp 和密度1ρ公式如下: 2 1 4.206 0.00130591 0.00001378982 C p t t =-- 2311000.830.083883760.0037279550.000003664106t t t ρ=--+ 冷侧流体换热量为: 222212 1()Q Cp G t t ρ=???- 式中,2Q ——换热器冷侧换热量(kW ); 2Cp ——冷侧流体的比热容 (()kJ kg K ?) ; 2G ——由涡轮流量计2测得的冷侧流体体积流量(3m s ); 2ρ——冷侧流体密度(3/kg m ); 11T ——冷侧流体进口温度(℃); 12T ——冷侧流体出口温度(℃) 。 其中计算某一温度t 时载冷剂(质量浓度为35%的乙二醇溶液)比热容2Cp 和密度2ρ公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