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民商事合同法

第三章民商事合同法

第三章民商事合同法

一、合同概述

1、关于标题

课本这一章的标题是“涉外经济合同法律制度”,内容中也刻意强调涉外经济合同。我国曾于1981年制定《经济合同法》(1993年修订),1985年制定《涉外经济合同法》,1987年制定《技术合同法》。1999年,全国人大制定《合同法》,实现了民商事合同的三法合并。在此之后,除非法律有特别的规定,无需,也不应再强调国内合同与涉外合同的区别。所以,将本章及标题改为民商事合同法,内容中除却有必要,也对涉外合同作淡化处理。

2、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合同(Contract),又称契约、合约,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agreement)”(《合同法》第2条第1款)。

《合同法》规定的合同特指“民商事合同”。四类协议不属此列:一是身份关系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合同法》第2条第2款)。二是劳动关系协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而订立的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三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四是行政合同,但是土地出让合同纠纷按民事纠纷处理。

合同的法律特征:

(1)当事人为两个以上(含)。区别于单方法律行为(如遗嘱),合同须经当事人合意合同方可成立,除非另有规定,也须经过当事人合意方可变更、终止。

(2)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基本内容。即导致约定的法律后果,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商量约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法》第8条)。

(3)平等自愿基础上达成的意思表示一致。不存在强迫、欺诈和重大误解等影响真实意思自由表达的情形。

(4)具有确定性和可履行性。确定性强调合同约定内容必须明确,既为履行合同提供依据,又为解释意思确定标准;可履行性除与确定性有关(可操作性)外,还以约定合法为前提,否则会导致合同无效或被撤销。

3、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1)意思自治原则

《合同法》第4条规定:“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第8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意思自治意味着在法律不加禁止的范围内,当事人享有完全的合同自由,国家鼓励交易的实现。包括:缔结合同的自由,不受对方及第三人的强迫和干预;选择合同相对人的自由;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经合宜可以排除适用非强制性法律规范;经协商一致或者依法单方面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自由;选择合同方式的自由;选择合同争议解决方式的自由。

(2)平等公平原则

《合同法》第3条:“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第5条:“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平等原则强调“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肯定合同当事人地位平等,给予各方主体平等保护,不承认特权等级和身份依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得滥用其优势地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所谓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只有平等,才能实现真正的意思自治。公平原则指在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应本着公正衡平合理的理念妥善调整各方关系,正当行使权利、切实履行义务、兼顾他人利益,具体体现在合同法的许多方面(如对格式条款的限制),对于显失公平的合同或条款,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3)诚实信用原则

《合同法》第6条:“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准则,引入合同法后被奉为“帝王条款”,它要求当事人以善良的态度和善意的方式缔结和履行合同,以对待自己事务的注意对待他人事务,同时不得因自己的行为损害第三人和社会的利益。诚实信用不仅规范合同当事人,而且也是对法官的一种授权,当对某些具体问题法无明文规定时,法官可以依据该原则直接判定是非曲折。

诚信原则贯穿于合同交易的各个阶段。在订约阶段,应当真实地向对方陈述与合同有关的情况,相互合作努力促成合同的成立和生效,违背诚信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须承担缔约过错责任(《合同法》第42条)。在订立合同后,当事人应认真做好履约准备。在履约过程中,除了积极履行法定和约定的各项义务外,还应履行因诚信原则而生的各种附随义务,比如相互协作、提前通知、方法提示、瑕疵披露等。在履约完毕后,还应履行合同后义务,如保密义务等。发生合同纠纷时,双方应诚信解释合同条款,除纠纷事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外,对其他条款继续履行。在遭遇对方违约时,守约方应采取措施尽量减轻违约损失。

(4)公序良俗原则

公共秩序(我国称“公共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善良风俗(我国称“社会公德”),合称公序良俗。“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法》第7条),这是对自愿原则的又一限制,同时起到填补法律漏洞的功效。

二、合同的成立

合同成立,也称合同订立,指当事各方就合同内容协商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合同成立只表明当事人之间达成了合意,这种合意是否有效,还取决于是否符合合同生效的条件,因此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两个概念。

合意可以通过要约+承诺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

1、要约

(1)要约的概念

要约指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须满足三项构成要件:

第一,必须由特定人向特定相对人作出。作出意思表示的人是要约人,表意对象为受要约人。向不特定人发出的意思表示一般是要约要求,但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要约(如悬赏广告)。第二,要约人必须表明受要约约束的意愿。要约人向受要约人主动表明订立合同的意愿,只要受要约人承诺接受,合同即告成立。普通广告、产品目录、拍卖公告等只是邀请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是要约邀请而非要约。

第三,内容必须具体明确。要约内容必须使受要约人足以了解成立合同的主要条件,以便慎重考虑是否承诺。至于何谓具体明确,需根据交易领域及性质、商业惯例、法律规定判断。在国际货物买卖中,一个建议如果写明货物并且明示或暗示地规定数量和价格或规定如何确定数量和价格,即可认为十分确定(CISG第14条)。

(2)要约的法律效力

第一,要约的生效。我国对意思表示采用到达生效主义,“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以数据电文订约的,在电文进入收件人特定系统的时间生效。

第二,要约的撤回。在要约尚未生效之前,要约定可以撤回,只要撤回通知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第三,要约的撤销。要约可以撤销,条件是撤销要约的通知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该规定是考虑到某些情况下,在不损害受要约人利益的前提下,允许撤销要约有利于保护要约人利益,例如发现要约存在缺陷、受要约人资信状况或要约人履约能力发生改变等。运用当然解释,要约也可以变更。但是,两种情形下要约不得撤销:一是要约人确

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是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的。

第四,要约对受要约人有无拘束力?原则上没有这样的拘束力,受要约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承诺,如选择不承诺也无需通知要约人,缄默或不行动本身不等于承诺(CISG第18条)。但是,如果依照法律或者一般商业惯例负有承诺义务,受要约人不能拒绝承诺。

(3)要约的失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合同法》第20条):第一,受要约人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第二,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第三,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第四,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构成反要约)。

2、承诺

(1)承诺的概念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须满足四项构成要件:

第一,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非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受要约人向非要约人作出的意思表示都不是承诺。

第二,内容必须与要约内容一致。此为“镜面原则”,如果不一致,对要约定内容进行了实质性的扩张、限制或变更,则只能视为反要约,除非原要约人表示同意,不能成立合同。如何判断是否一致,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进行解释,从各国立法及国际条约的趋势看,对非实质性的添加、限制或其他更改,除非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要约已经明确规定不得添加、限制或其他更改,该承诺有效,合同内容以承诺为准(《合同法》第31条)。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属于实质性变更(《合同法》第30条)。

第三,须在要约存续期间内作出。如果要约规定有期限,承诺应在该期限内作出;如果没有规定期限,对口头要约,受约人须立即作出承诺,对书面要约受约人应在合理期限内承诺。逾期的承诺,除非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有效外,不发生承诺效力,应视为新要约。但是,如果承诺是在要约存续期内作出的,且在正常情形下能够按时送达要约人,却因传达延误而迟到,该承诺原则上有效,除非要约人即使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逾期而不予接受。换言之,要约人如果不承认逾期承诺,应当立即通知受要约人,以免因对方准备履约而遭受损失,如果怠于通知,则承诺视为未迟到,合同成立。

第四,承诺方式须符合要约规定。如果要约人在要约中对承诺方式提出有具体要求,则承诺应依此方式作出;如果没有具体要求,则承诺应按要约相同或者更正式的方式作出。沉默和不作为均不构成承诺。

(2)承诺的法律效力

承诺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其所能控制的地方)时生效,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在承诺生效前,受要约人可以用更加快捷的方式撤回,以阻止承诺生效。

3、订立合同的其他方式

除了采用要约+承诺,即交换意思表示的方式订约外,还可以通过单一合同书(确认书)形式。国际贸易中,为了慎重起见,可以事先商定来往函电不视为要约、承诺,而仅仅作为磋商方式,在磋商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当事人签署单一合同文件,合同在该单一文件签署时成立。“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合同法》第32条)。“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合同法》第33条)。

4、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合同法》对合同内容不作硬性规定,第10条列举了合同一般包括的内容,但也是推荐性

的,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交易实践中可以参考示范文本,但提倡根据需要作出个性化约定。

合同的形式,《合同法》规定以“不要式”为原则,以“要式”为例外。“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合同法》第10条)。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涉外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原因有二:其一,金额较大,有涉外因素,履约期长或环节复杂。其二,涉外合同在国内往往需办理政府手续,政府要求书面合同。

三、合同效力

1、合同的生效

合同生效即已经成立的合同产生法律拘束力。其含义并非指合同具有等同于法律的效力,而是指借助法律强制力,强制合同当事人按照约定履行义务,或者承担违约责任的可能性。与合同效力有关,涉及合同生效要件(一般与特殊)、合同无效、可撤销合同、效力未定合同、合同未生效,以及无效或被撤销的后果、附条件或附期限的合同等问题。

(1)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

一般情况下,合同在依法成立时生效。《合同法》第44条第1款:“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含义:第一,一般情况下,合同生效时间为合同成立(当事人合意达成)之时。第二,合同应依法成立。

所谓依法成立,要求:第一,当事人在缔约时具有相应的缔约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例如应当具备经营主体资格。第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意思表示不自由、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等瑕疵。第三,不违反强制性法律规范和公序良俗。第四,合同标的确定并有履行的可能性,不存在履行不能的情形。

(2)合同生效的特殊要件

《合同法》第44条第2款:“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例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必须经过商务部门批准后才能生效,未经批准的合同或其变更不生效(不等于无效),负责报批的一方不履行报批义务的须承担违约责任。技术转让合同,曾要求经批准生效,现在对允许进出口技术的合同,不要求批准,只需登记,而备案登记不影响合同的效力。货物买卖合同,无需批准。

2、合同的无效

(1)合同或其部分无效

《合同法》第5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如代理人与相对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如以赠与合同掩盖行贿之实];(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注意两点:第一,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只有损害国家利益(不含国有企业利益)才无效,否则属于可撤销、可变更合同。第二,违法之“法”,限于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第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强制性规定”也须作限缩解释,仅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而不包括“管理性强制性规定”。

(2)免责条款无效

《合同法》第53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3)格式条款无效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合同法》第39条)

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此外,《合同法》还规定了格式条款的特殊解释规则。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合同法》第42条)。

3、可撤销、可变更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54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请求变更的,不得撤销):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指因为过失而不是其他原因,对合同性质、对方身份、标的情况、价款等产生重大误解)。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第72条: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限于受损方主张权利。

可撤销、可变更合同欠缺的是意思表示真实要件,属于相对无效而非绝对无效,其特征是:第一,是否撤销、变更,取决于撤销人本人的意思。第二,可撤销合同在被撤销之前是有效的,此时当事人不得拒绝履行合同。第三,撤销、变更须诉讼和仲裁程序。第四,合同一旦被撤销,撤销效力上溯到合同成立之时,即自始无效。

两种情况下撤销(变更)权消灭(《合同法》第55条):第一,拥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注意,这不是诉讼时效,而是除斥期间。第二,拥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4、效力待定的合同

效力未定合同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因为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主要是主体资格方面的要件,其生效与否,尚未确定,须经有权人追认加以补正方可生效,如果在一定期限内未能补正则不产生效力。主要涉及以下几种情况: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注意:不包括无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合同法》第47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在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2)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

《合同法》第48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人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注意不是违约责任]。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罪人。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但是,有两种越权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有效:

一是表见代理。《合同法》第49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二是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合同法》第50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

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3)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

《合同法》第51条: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5、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无效合同、被撤销的合同、未被追认效力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但是,在两种情况下合同部分条款的效力不受影响:(1)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合同法》第56条),前提条件是合同内容是可分割的。(2)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合同法》第57条)。

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国家集体财产应作缩小解释,不包括当事人的法人财产,《合同法》第59条)。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合同法》第58条)。

四、合同履行与违约责任

1、合同履行

(1)合同履行的概念和原则

合同履行,指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以适当标的,在适当时间和适当地点,以适当方式全部完成合同约定的行为。

合同履行的原则,一是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义务,二是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合同法》第60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按约定履行,要求按照约定的标的、质量、数量、期限、地点、方式等,既全面又正确地履行合同义务。比如在履行期限上,延误固然违约,提前也未见得妥当,例如施工合同,一要考虑赶工太快对质量的影响,二要考虑提前竣工的工程或区段能否让业主从中获益,所以应严格按照合同中的工期条款履行。

关于提前履行,《合同法》第71条: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关于部分履行,《合同法》第72条: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但部分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诚信原则,要求除了主要合同义务外,当事人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善尽重要事项通知、互相配合协作、保守商业秘密、提供必要条件、防止损失扩大(违约或遭遇不可抗力时)等义务。(2)合同履行的内容

主要解决约定不明时合同如何履行。合同条款应当明确、具体以便于履行,如果欠缺的是主要内容而当事人又不愿意协商解决,这种合同可以确认为不成立。但是由于客观情况的复杂性以及当事人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对次要内容约定不明的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纠纷难以避免,为了尽量促成交易达成,《合同法》为这种情况规定了补救规则。

第一,明确化规则。《合同法》第61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以上提供了两种明确化方式:一是协议,该补充协议构成原合同的组成部分;二是确定,按照合同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直接确定,确定的主体在履行中是当事人,如产生争议则由法官或仲裁员裁判。

第二,不能确定时的补救规则。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上述明确化规则仍不能明确的,《合同法》第62条规定了如下规则:

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中等品质)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用途)的特定标准履行。

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货物货物买卖,适用货物在有关贸易的类似情况下销售的通常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具体参见《合同法》第63条规定)。

履行地点不明确的(除运保费用、风险转移外,还可能与诉讼管辖有关),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限于期限不明的情况,如期限约定明确,则到期必须立即履行)。

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公平裁量)履行。

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的一方自行负担约成本。

(3)合同履行的主体

原则上,合同权利应由当事人亲自行使,义务责任应由当事人亲自承担。在当事人发生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没有通知债务人,致使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债务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将标的物提存(将标的物交给公证机关等以消灭合同,见《合同法》第70条)

但是经合同约定,合同订立主体以外的第三人也可以成为合同履行主体,但按《合同法》第64条、65条规定,违约责任仍在作为合同当事人的债权人、债务人之间发生。

《合同法》第64条: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法》第65条: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2、违约及违约责任

(1)违约

违约,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如不交、不付款、履约逾期、不按约定质量和数量交货,等等。

《合同法》第107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违约形态分为两种,一是不履行,指当事人不能履行或者拒绝履行,即使是不能履行,除非有不可归因于债务人的原因,当事人也应承担违约责任。二是不适当履行,包括数量、质量、期限、地点等。

(2)预期违约

从时间看,违约可以分为到期违约和预期违约。对预期违约,对方也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关于预期违约,《合同法》第10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如将拟交货的标的转卖他人、撤走施工队伍等]不履行合同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预期违约制度体现了公平、效率、安全的价值目标,能够使守约方提前获得法律救济,防止损失扩大。

注意区别预期违约制度与不安抗辩权(课本P63);注意我国的预期违约制度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不同。

(3)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指违约一方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关于在什么情况下当事人必须为自己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的行为负责,承担违约责任是否必须以违约方主观上存在过错为条件,各国法律规定不同。大陆法系一般要求有过错(注意:包括故意,不限于过失),称为“过错责任原则”;英美法系不要求过错,称为“无过错原则”,或者“严格责任原则”。

我国在《经济合同法》时代,适用过错责任,其中第32条规定:“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过错,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但在《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借鉴了英美法的立场,适用严格责任,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另一方有权采取救济措施。《合同法》基本继承了《涉外合同法》规定,以严格责任为原则,以过错责任为例外。

3、对违约的救济

违约责任的形式,也就是对方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包括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修理、重作、更换等)、赔偿损失,还可以要求支付约定的或法定的违约金。这些责任形式除非互相抵触,否则可以并行主张。

课本P67提到的“中止履行合同”,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违约救济方法,而是在特定情况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解除合同,不是一种违约责任,而是合同终止的具体方式,将在后面讨论。(1)实际履行

对金钱(一般等价物)债务,当然可以要求实际履行。《合同法》第109条: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

对非金钱债务,可以有条件地要求实际履行。《合同法》第110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如市场上再难获得替代的特定物];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如委托合同、合伙合同、演出合同均与人身有关];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当质量不符合约定时,《合同法》第111条规定: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61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以上实际履行措施,可以由债务人选择。选择时应注意:标的物的限制和损失大小;公平原则;法律法规的特别规定。

(2)赔偿损失

履行义务、采取补救措施等以后,债权人仍有损失的,还应当赔偿损失。

《合同法》第112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可获利益,但不得超过当事人订立合同当时的合理预期(可以事先约定责任限制条款)。此外,因一方违约而遭受损失的当事人,负有减损义务,即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否则须对扩大的损失承担责任,无权要求违约方赔偿。

法律有规定的,可以要求欺诈行为人承担惩罚性赔偿。

《合同法》第113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1倍。

《食品安全法》第96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损失+买一罚十](3)支付违约金

事先约定违约金可以避免实际违约发生时再去计算实际损失。违约金以补偿性为主,兼有惩罚性。因此受损方可以请求增加以便足额补偿损失;而违约方只在违约金过高时可以请求适当减少。支付违约金不免除履约义务。

《合同法》第114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28条:请求增加违约金的,只能更加后的违约金数额以不超过实际损失额为限。增加违约金后,当事人又请求对方赔偿损失的,法院不予支持。][ “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29条: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既约定违约金有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对方可以选择适用,但不可兼得。《合同法》第116条: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4、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一般认为不可抗力是发生在当事人外部的、当事人以最大谨慎和最大努力仍不能防止的事件。为了避免各国法律环境不同导致对不可抗力含义及范围的分歧,国际交易的合同中经常订入不可抗力条款。

只有确实因不可抗力导致不能履行或不能适当履行,才可以视影响情况主张免责,但是应当尽通知和证明义务。迟延履行后不能再主张不抗力免责。

《合同法》第117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合同法》第118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五、合同的转让、变更、解除和终止

1、合同的转让

合同的转让,合同主体发生转移,即新的合同当事人代替原先合同当事人的地位。所以,合同的转让不同于前述第三方作为“合同履行主体”(履行义务或行使权利)的情形。

合同的转让,包括权利(债权)的转让、义务(债务)的转移、债权和债务的概括转让三种情形。

(1)债权的转让

合同债权转让,指合同债权人通过协议将其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合同法》第79条:

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其法律特征是:第一,转让主体是债权人(让与人)和第三人(受让人),债务人的主体地位不变;第二,转让方式有全部转让和部分转让,全部转让则第三人完全取代原债权的地位成为合同当事人,原债权人退出合同关系,部分转让则第三方加入合同关系与让与人一起分享债权;第三,转让的对象应是可以转让的债权。

三种债权不能转让:第一类是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一般是基于个人信任关系、个人特殊技能产生的合同,从合同也不能脱离主合同而单独转让;第二类是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只要这种约定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三是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常见的如扶养金、抚恤金、退休金、劳动保险金债权等。

关于债权转让的生效,各国民法有三种模式:自由转让原则、通知原则和债务人同意原则。我国采通知原则,即债权人应当将其关于转让债权的意思表示通知债务人,一方面,它尊重了债权人处分债权的自由,有利于促成权利(财产)的流转;另一方面,也考虑了债务人的利益,可以避免债务人因不知情而遭受损害。

《合同法》第80条: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通知的方式,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原则上,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债权转让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应当遵照其规定,如保险单、商业票据等。转让通知在到达债务人时生效,除非受让人同意,否则不得撤销。

对要式合同而言,债权转让还需符合法定形式要求。

《合同法》第87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主权利转让时,从权利同时转让。从权利包括担保权、利息债权、违约金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等。

《合同法》第81条: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债权转让后,受让人取代让人的地位,与债务人形成合同关系,并非新的合同成立,故债务人原先针对让与人的权利(包括抗辩权、抵销权等),可以对抗受让人。

《合同法》第82条:

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合同法》第83条:

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2)债务的转移

债务转移(转让、承担),指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承担的行为,分为全部转移和部分转移两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章特别规定 第一节集体合同 第二节劳务派遣 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国际商事合同法案例

第三章国际商事合同法 案例题目 案例1 暂时中止履行合同。加拿大公司与泰国公司订立了一份出口精密仪器的合同。合同规定:泰国公司应在仪器制造过程中按进度预付货款。合同订立后,泰国公司获悉加拿大公司供应的仪器质量不稳定,于是立即通知加拿大公司:距悉你公司供货质量不稳定,故我方暂时中止履行合同。加拿大公司受到通知后,立即向泰国公司提供书面保证:如不能履行义务,将由银行偿付泰国公司支付的款项。但泰国公司受到此通知后,仍然坚持暂时中止履行合同。问题:泰国公司的做法是否妥当? 案例2 分批交货下的解除合同。意大利某公司与我国公司签订了出口加工生产大理石的成套机械设备合同,合同规定分四批交货。在交付的前两批货物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在第三批货物交付时,买方发现货物品质仍然不符合合同要求,故推定第四批货物的质量也难以保证,所以向卖方意大利公司提出解除全部合同。问题:我国公司的要求是否合理? 案例3 货物的风险转移。香港某公司与我国某公司与2006年10月2日签订进口服装合同。11月2日货物出运,11月4日香港公司与瑞士公司签订合同,将该批货物专卖,此时货物仍在运输途中。问题:货物风险何时由香港公司转移到瑞士公司? 案例4 是否构成根本违反合同。2005年2月8日,香港某电业有限公司A与珠海拱北某公司B签订购销合同。合同规定:拱北公司向香港公司订购日产佳能复印机200台,价格为CIF九州港1499美元一台,交货期限为4月15日,付款方式为信用证付款。在合同履行时,4月13日B公司收到装船电报通知,电报称所有货物与4月12日往珠海九洲港并注明合同号及信用证号。4月19日B公司收到九州港码头提货通知,码头方面向公司出示随船提单一份。提单上的装船日期为4月13日,到货是4月16日,B公司认为香港公司A未按合同交货期限规定的4月15日交货,电报所称4月12日装船不真实,因而没有

第三章合同法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某宾馆按照某旅行杜的委托招徕游客,并与游客签订了旅游合同,如果引起纠纷后,应该承担责任的是:() A、宾馆 B、旅行社 C、宾馆和旅行社 D、保险公司 2、《合同法》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时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A、公平原则 B、平等原则 C、自愿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3、合同转让实质上就是:() A、合同主体的改变 B、合同客体的改变 C、合同内容的改变 D、全部法律关系的改变 4、我国《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包括() A 买卖关系 B 行政管理关系 C 婚姻关系 D 监护关系 5、旅行社向某饭店发出订房传真,欲以100元/天·间预定6月21-24日的20间客房。而饭店回传真, 120元/天·间提供6月21-24日的20间客房。旅行社的传真和饭店的传真分别属于() A 要约邀请、要约 B要约、承诺 C 要约邀请、新要约 D要约、新要约 6、下列情形中,()为承诺 A甲向已发出要约,已得知后表示接受甲的条件 B丙向丁发出要约,丁向戊表示接受甲的条件 C张某向孙某发出要约,要求10天给予答复,过期视为承诺,孙某未能如期答复 D王某根据广告上刊登的价格,给某体育用品厂汇款购买某型体育用品 7、旅游者王某等人在参加甲旅行社组织的旅游活动中,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但在清理整顿旅行社时,甲与乙旅行社合并,此时,旅游者王某可以向()要求赔偿 A 甲旅行社 B合并后的旅行社 C 甲旅行社的上级主管部门 D合并后旅行社的上级主管部门 8、甲旅行社由于航空公司不能提供机票而对旅游者造成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A甲旅行社和航空公司 B 航空公司 C 甲旅行社 D 甲旅行社或航空公司 9、甲、乙公司于2005年3月10日签订买卖合同,3月15日甲发现自己对合同标的有重大误解,遂于3月20日向法院请求撤销合同,4月10日法院依法撤销该合同。下列符合规定的是()A、合同自3月10日起归于无效 B、合同自3月15日起归于无效 C、合同自3月20日起归于无效 D、合同自4月10日起归于无效 10、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A20% B25% C40% D30% 11、2003年9月23日,方某与大地旅行社订立了于10月1日去黄山旅游的合同并付给大地旅行社200元定金,由于大地旅行社的原因,9月30日通知不能去黄山旅游,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大地旅行社应返还给方某的定金数额为()元 A、200 B、300 C、400 D、800 12、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当事人() A、不承担责任 B、不能免除责任 C、责任得以减轻 D、与对方分担责任 13、下列各项中,属于承诺的是() A、旅行社门前的告示 B、刊登在旅游杂志上的广告 C、旅行社工作人员提供的介绍 D、旅游者在旅行社办理付款和登记手续 14、()是旅游合同关系确立的前提和基础。 A 旅游合同的订立 B 旅游合同的履行 C 旅游合同的变更 D 旅游合同的效力 15、下列属于要约必须具有的条件的是() A 要约必须是向不特定的人发出 B 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 C 要约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格式 D 要约必须符合规定的方式 16、全部采用格式条款订立的合同叫()A 固定合同 B定式合同 C正式合同 D 混合合同 17、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时,应当做出有利于()的解释。 A 提供格式条款者 B 接受格式条款者 C 签订格式条款者 D 主张格式条款者

第三章合同法测试题

第三章合同法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某宾馆按照某旅行杜的委托招徕游客,并与游客签订了旅游合同,如果引起纠纷后,应该承担责任的是:() A、宾馆 B、旅行社 C、宾馆和旅行社 D、保险公司 2、《合同法》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时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A、公平原则 B、平等原则 C、自愿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3、合同转让实质上就是:() A、合同主体的改变 B、合同客体的改变 C、合同内容的改变

D、全部法律关系的改变 4、我国《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包括() A 买卖关系 B 行政管理关系 C 婚姻关系 D 监护关系 5、旅行社向某饭店发出订房传真,欲以100元/天·间预定6月21-24日的20间客房。而饭店回传真, 120元/天·间提供6月21-24日的20间客房。旅行社的传真和饭店的传真分别属于() A 要约邀请、要约 B要约、承诺 C 要约邀请、新要约 D要约、新要约 6、下列情形中,()为承诺 A甲向已发出要约,已得知后表示接受甲的条件 B丙向丁发出要约,丁向戊表示接受甲的条件 C张某向孙某发出要约,要求10天给予答复,过期视为承诺,孙某未能如期答复 D王某根据广告上刊登的价格,给某体育用品厂汇款购买某型体育用品 7、旅游者王某等人在参加甲旅行社组织的旅游活动中,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但在清理整顿旅行社时,甲与乙旅行社合并,此时,旅游者王某可以向()要求赔偿

A 甲旅行社 B合并后的旅行社 C 甲旅行社的上级主管部门 D合并后旅行社的上级主管部门 8、甲旅行社由于航空公司不能提供机票而对旅游者造成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A甲旅行社和航空公司 B 航空公司 C 甲旅行社 D 甲旅行社或航空公司 9、甲、乙公司于2005年3月10日签订买卖合同,3月15日甲发现自己对合同标的有重大误解,遂于3月20日向法院请求撤销合同,4月10日法院依法撤销该合同。下列符合规定的是() A、合同自3月10日起归于无效 B、合同自3月15日起归于无效 C、合同自3月20日起归于无效 D、合同自4月10日起归于无效 10、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A20% B25% C40% D30% 11、2003年9月23日,方某与大地旅行社订立了于10月1日去黄山旅游的 合同并付给大地旅行社200元定金,由于大地旅行社的原因,9月30日通知不能去黄山旅游,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大地旅行社应返还给方某的定金数额为()元 A、200 B、300 C、400 D、800 12、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当事人() A、不承担责任 B、不能免除责任 C、责任得以减轻

第三章国际商事合同法

第三章国际商事合同法 一、填空题 1.德国1976年的()是适用于国内和国际商事合同的单行法,而英国、美国的成文合同法分别为()、()。 2.()指被禁止本人治理自己财产的人,它是()法系国家对无行为能力人的一种称谓。 3.根据合同变更的内容,可将合同变更分为()变更和()变更。 4.1996年12月,由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定的()获得通过,该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数据电文的示范性法律,分别()和()两大部分。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1. 根据英国法的规定,一项在法律上有效的合同,除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一致外,还须具备的要素是( )。 A.书面形式 B.对价 C.签字蜡封 D.约因 2. 下列属于要约的是( )。 A.某公司收到的商品目录 B.某公司向交易双方寄送的报价单 C.普通广告 D.悬赏广告 3.在订立合同时,如买方已知第三方对货物会提出有关侵犯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的权利或请求的,则( ) 。 A.卖方对此应承担责任 B.买方对此应承担责任 C.买方对此不承担责任 D.买卖双方对此都承担责任 4.在机器设备的买卖中,卖方所交的机器设备里有一个重要的零件与合同不符,使整个机器不能使用时( )。 A.买方可以要求退换货物 B.买方可以要求减价 C.买方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D.买方可以宣告撤销整个合同 5.甲汽车配件厂对乙汽车厂负有合同债务,此时两公司合并,致使该债务归于消灭,从而使原合同关系亦不复存在。这种合同消灭的方式被称为()。 A.抵消 B.免除 C.混同 D.混合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 1.国际商事合同订立的法律程序包括()。 A.要约 B.商谈 C.承诺 D.签字 2.关于合同权利转让表述正确的有()。 A.美国采取自由主义 B.法国采取通知主义 C.中国采取同意主义 D.日本采取自由主义 3.关于因国际商事合同违约而进行损害赔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德国法以恢复原状为原则,以金钱赔偿为例外 B.法国法以金钱赔偿为原则,以为恢复原状例外 C.损害赔偿是最常见的合同违约救济措施 D.关于损害赔偿的范围德、法两国法律规定基本一致 4.根据各国法律的规定,合同的有效要件主要是( )。 A.当事人之间必须有一致的意思表示 B.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劳动法 第三章

第三章就业促进制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每一位劳动者生存的经济基础和基本保障,是每一位劳动者融入社会、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我国《就业促进法》以实现充分就业和公平就业为追求目标,就业促进制度是劳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就业与就业促进 一、劳动就业的概念和特征 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某种具有一定劳 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①从劳动者的权利角度而言,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劳动权,只有通过就业才能实现。在就业之前,劳动权利仅仅是一种主观权利,通过就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劳动权才成为客观现实。就业主体不单纯指劳动法上的劳动者,就业主体应包括需要通过建立劳动关系以获得劳动报酬为目的的劳动者和并不需要通过建立劳 动关系以获得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为目的的非劳动法上的劳动者,例如,公务员、自主创业者等。 劳动就业具有以下特征: 1.就业的主体必须符合法定的就业年龄 劳动年龄,是法律确认公民享有就业的主体资格的基本标志。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各国都对劳动者就业最低年龄和就业最高年龄作了严格规定,只有在法律规定的年龄段内,劳动者才具备就业的条件,否则便不能就业。 2.就业的主体必须具有劳动能力 劳动能力属于自身生理因素,而不是由法律规定的。根据自然人的生理状况就业的 主体的劳动能力一般表现为三种情况,即有完全劳动能力、有部分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 力G只有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完全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者,才能成为就业的主体。反之,达不到法定年龄,即使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也不能成为就业的主体。同时,无劳动能力的人,无论是生来就没有,还是后来因丧失劳动能力而离开劳动岗位,都不具备就业主体资格。 3.就业必须是出自就业主体的自愿 劳动是公民的一种基本权利,因为是权利,他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完全取决于公民自己的意志。1930年国际劳工组织第29号《强迫劳动公约》和I957年第105号《废除强迫劳动公约》要求批准国有义务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到禁止所有形式的强迫或强制性劳动。 4.就业必须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有益于社会的劳动 就业要求就业的主体必须从事法律允许的有益于社会的社会劳动。这是就业的主体 的劳动是否得到社会承认和法律保护的客观依据。违反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不 能作为就业的内容。例如,从事卖淫、贩毒、打手、聚众赌博等活动,就不是就业。 5.就业必须使就业主体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参加社会劳动和取得相应报酬或经营收入用以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赡养一定的家庭 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就业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例如,公民为自己洗衣服等家务劳动、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刑事罪犯从事改造性质的强制劳动,就不是就业。 二、就业促进 就业促进是指国家采取的帮助公民实现就业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 (一)就业促进的目标 就业促进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但充分就业绝不是完全消除失业。 充分就业这个概念自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后,在经济学中逐渐被普遍使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按照现代经济学理论,根据失业的具体原因和特点,失业一般包括

2018年自考:《合同法》第三章练习题

2018年自考:《合同法》第三章练习题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 一、单选题 1.黄某将其结婚礼服借给乔某使用,乔某却以自己的名义将该礼服卖给摄影楼。摄影楼 老板知道该礼服是黄某的,就找到黄某要求其承认,黄某大怒,多次向乔某索要,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摄影楼与乔某之间买卖礼服的合同效力的表述哪一是正确的?() A.无效 B.有效 C.效力待定 D.得变更或撤销 2.下列关于可撤销民事行为中当事人行使撤销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因重大误解成立的民事行为及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中,当事人均享有撤销权。 B.撤销权在性质上属于形成权,故依撤销权人的意思表示即可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无 须相对人同意。 C.在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 同,只有受损害方才有权撤销。

D.可变更或者可撤销的合同,当事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间为自合同成立时起1年内。 3.甲乙订立一份买卖合同,由甲卖给乙家具一批,双方约定由甲的关联企业丙公司负责交货。后丙公司未履行交货义务,则乙应向谁请求给付?() A.丙 B.甲 C.甲或丙 D.丙或甲 4.甲对乙的一座非常精致的埃及水晶金字塔模型十分喜爱,几次提出要求购买,乙均未答应。某日乙的朋友丙到乙家中玩,十分喜欢该模型,提出借玩几天,乙非常愉快的答应了。甲遂找到丙,提出要买该模型,丙以3000元将之卖给甲。不久乙向丙索还该模型时,丙告诉乙该模型已被卖给甲,乙就找到甲索要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甲有返还义务,因买卖该模型的合同是无权处分,且未取得所有权人的追认。 B.甲无返还义务,因其买该模型构成善意取得。 C.甲买该模型构成善意取得,但合同是效力待定,因乙拒绝追认而不生效,因此其没有法律上的根据,应当返还。 D.甲有返还义务,因出卖该模型的丙是无权代理,且未取得本人的追认。

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解析

《劳动合同法》解析 2008版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2)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7)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8) 第五章特别规定 (13) 第六章监督检查 (17) 第七章法律责任 (18) 第八章附则 (2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专家点评」:立法宗旨开宗明义说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不是说保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理论依据就是用人单位本身就强势,劳动者本身就是弱势,一开始双方地位就不平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取得劳资双方关系的相对平衡。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专家点评」:本条增加了一个用工主体,即民办非企业单位,且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可依照本法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专家点评」:本条无甚新意,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的基本原则,任何合同概莫能外。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

我国劳动合同法完整版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我国劳动合同法完整版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章特别规定 第一节集体合同 第二节劳务派遣 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护劳 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 的原则。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作出修改完善。 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应当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 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 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精品文档

郑大合同法作业第三章

1、下列关于可撤销民事行为中当事人行使撤销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因重大误解成立的民事行为及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中,当事人均享有撤销权。 B、撤销权在性质上属于形成权,故依撤销权人的意思表示即可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无须相对人同意。 C、在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只有受损害方才有权撤销。 D、可变更或者可撤销的合同,当事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间为自合同成立时起1年内。 2、甲对乙的一座非常精致的埃及水晶金字塔模型十分喜爱,几次提出要求购买,乙均未答应。某日乙的朋友丙到乙家中玩,十分喜欢该模型,提出借玩几天,乙非常愉快的答应了。甲遂找到丙,提出要买该模型,丙以3000元将之卖给甲。不久乙向丙索还该模型时,丙告诉乙该模型已被卖给甲,乙就找到甲索要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甲有返还义务,因买卖该模型的合同是无权处分,且未取得所有权人的追认。 B、甲无返还义务,因其买该模型构成 善意取得。 C、甲买该模型构成善意取得,但合同是效力待定,因乙拒绝追认而不生效,因此其没有法律上的根据,应当返还。 D、甲有返还义务,因出卖该模型的丙是无权代理,且未取得本人的追认。 3、某手表厂为纪念千禧年特制纪念手表2000只,每只售价2万元。其广告主要内容为:(1)纪念表为金表;(2)纪念表镶有进口钻石。后经证实,该纪念表为镀金表;进口钻石为进口人造钻石,每粒价格为1元。手表成本约1000元。为此,购买者与该手表厂发生纠纷。该纠纷应如何处理?() A、按无效合同处理,理由为欺诈。 B、按可撤销合同处理,理由为欺诈。 C、按可撤销合同处理,理由为重大误 解。 D、按有效合同处理。 4、下列关于无权处分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无权处分合同在未被追认之前,处于无效状态 B、无权处分合同在权利人追认后,买 受人可以请求权利人履行义务 C、权利人事后向处分人作出书面授 权,权利人对处分人不履行义务行为承担 责任 D、无权处分合同自权利人追认时生效 5、某企业在其格式劳动合同中约定:员工在雇佣工作期间的伤残、患病、死亡,企业概不负责。如果员工已在该合同上签字,该合同条款( ) A、无效 B、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对当事 人双方有效 C、不一定有效 D、只对一方当事人有效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第三章劳动合同法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 1.合法原则。 合法是劳动合同有效的前提条件。所谓合法就是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首先,劳动合同的形式要合法,如除非全日制用工外,劳动合同需要以书面形式订立,这是本法对劳动合同形式的要求。如果是口头合同,当双方发生争议,法律不承认其效力,用人单位要承担不订书面合同的法律后果,如本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 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二倍的应得劳动报酬。” 其次,劳动合同的内容要合法。本法第十七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九项内容。有些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有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作出具体规定,如关于劳动合同的期限,什么情况下应当订立固定期限,什么情况下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应当符合本法的规定;关于工作时间,不得违法国家关于工作时间的规定;关于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还有劳动保护,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标准等等。如果劳动合同的内容违法,劳动合同不仅不受法律保护,当事人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就是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劳动合同双方公正、合理地确立双 方的权利和义务。有些合同内容,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往往只规定

了一个最低标准,在此基础上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就是合法的,但有时合法的未必公平、合理。如同一个岗位,两个资历、能力都相当的人,工资收入判别很大,或者能力强的收入比能力差的还低,就是不公平。再比如用人单位提供少量的培训费用培训劳动者, 却要求劳动者订立较长的服 务期,而且在服务期内不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或者不按照正常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工资。这些都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但不合理,不公平。此外,还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不能滥用优势地位,迫使劳动者订立不公平的合同。 公平原则是社会公德的体现,将公平原则作为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可以防止劳动合同当事人尤其是用人单位滥用优势地位,损害劳动者的权利,有利于平衡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有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环卫站临时工称待遇不公发短信给县长被辞退 2008年10月15日11: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一名在环卫站的临时聘用人员,为了达到同工同酬的目的,给县长的手机上发了一条短信说明缘由,怎奈第二天就被环卫站解聘了。

第三章 合同法

第三章合同法 单选: 1. 可撤销的合同中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 B )内不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A.6个月 B.1年 C.2年 D.5年 2. 甲从乙处购买一批货物,未支付货款,甲把该批货物转卖给丙,同时与丙约定,丙应向乙支付货款。如果丙未向乙支付货款,则( A )向乙承担责任。 A.甲 B.丙 C.甲和丙连带 D.甲或丙 3.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的效力为( C ) A.有效 B.无效 C.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无效 D.法人追认的对法人有效 4. 2013年4月30日,甲以手机短信形式向乙发出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的要约,乙于当日回复短信同意要约。但由于“五一”期间短信系统繁忙,甲于5月3日才收到乙的短信,并因个人原因于5月8日才阅读乙的短信,后于9日回复乙“短信收到”。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甲乙之间买卖合同的成立时间是(B) A. 2013年4月30日 B. 2013年5月3日 C. 2013年5月8日 D. 2013年5月9日 5. 甲与乙订立合同后,乙以甲有欺诈行为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合同申请,人民法院依法撤销了该合同。下列有关被撤销合同的法律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A )。 A.自合同订立时无效 B.自乙提出撤销请求时起无效 C.自人民法院受理撤销请求时起无效 D.自合同被人民法院撤销后无效 6. 甲与乙订立租赁合同,将自己所有的一栋房屋租赁给乙使用。租赁期间,甲在征得乙同意后,将房屋卖给丙,并转移了所有权。下列有关该租赁合同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

A.租赁合同在乙和丙之间继续有效 B.租赁合同自动解除 C.租赁合同自动解除,但是甲应当对乙承担违约责任 D.租赁合同自动解除,但是丙应当另行与乙订立租赁合同 多选: 7. 在以下哪些情况下,买受人应当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CD ) A.标的物已运抵交付地点,买受人因标的物质量不合格而拒绝接受 B.出卖人已经将标的物发运,即将到达约定的交付地点 C.合同约定在标的物所在地交货,约定时间已过,买受人仍未前往提货D.买受人下落不明,出卖人将标的物提存 8. 下列情况,属无效合同的有( ABCD )。 A.欺诈、胁迫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C.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D.当事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9. 下列行为中为可撤销的有( ABC )。 A.重大误解的合同 B.显示公平的合同 C.采取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订立的合 D.善意有偿行为 10.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在合同条款中设定的下列条款无效( ABC )。 A.免除自己的责任 B.加重对方责任 C.排除对方主要权利 D.有利于自己的解释 11. 合同的履行原则为(AB)。 A.全面履行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协助履行原则 D.经济合理原则 判断: 12. 【判断题】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要约或者承诺到达时间。(√)13. 【判断题】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由出具格式条款的一方予以解释。(×)

第三章民商事合同法

第三章民商事合同法 一、合同概述 1、关于标题 课本这一章的标题是“涉外经济合同法律制度”,内容中也刻意强调涉外经济合同。我国曾于1981年制定《经济合同法》(1993年修订),1985年制定《涉外经济合同法》,1987年制定《技术合同法》。1999年,全国人大制定《合同法》,实现了民商事合同的三法合并。在此之后,除非法律有特别的规定,无需,也不应再强调国内合同与涉外合同的区别。所以,将本章及标题改为民商事合同法,内容中除却有必要,也对涉外合同作淡化处理。 2、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合同(Contract),又称契约、合约,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agreement)”(《合同法》第2条第1款)。 《合同法》规定的合同特指“民商事合同”。四类协议不属此列:一是身份关系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合同法》第2条第2款)。二是劳动关系协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而订立的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三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四是行政合同,但是土地出让合同纠纷按民事纠纷处理。 合同的法律特征: (1)当事人为两个以上(含)。区别于单方法律行为(如遗嘱),合同须经当事人合意合同方可成立,除非另有规定,也须经过当事人合意方可变更、终止。 (2)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基本内容。即导致约定的法律后果,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商量约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法》第8条)。 (3)平等自愿基础上达成的意思表示一致。不存在强迫、欺诈和重大误解等影响真实意思自由表达的情形。 (4)具有确定性和可履行性。确定性强调合同约定内容必须明确,既为履行合同提供依据,又为解释意思确定标准;可履行性除与确定性有关(可操作性)外,还以约定合法为前提,否则会导致合同无效或被撤销。 3、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1)意思自治原则 《合同法》第4条规定:“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第8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意思自治意味着在法律不加禁止的范围内,当事人享有完全的合同自由,国家鼓励交易的实现。包括:缔结合同的自由,不受对方及第三人的强迫和干预;选择合同相对人的自由;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经合宜可以排除适用非强制性法律规范;经协商一致或者依法单方面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自由;选择合同方式的自由;选择合同争议解决方式的自由。 (2)平等公平原则 《合同法》第3条:“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第5条:“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平等原则强调“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肯定合同当事人地位平等,给予各方主体平等保护,不承认特权等级和身份依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得滥用其优势地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所谓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只有平等,才能实现真正的意思自治。公平原则指在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应本着公正衡平合理的理念妥善调整各方关系,正当行使权利、切实履行义务、兼顾他人利益,具体体现在合同法的许多方面(如对格式条款的限制),对于显失公平的合同或条款,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第二章 商事合同法

第二章商事合同法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英国法的规定,一项在法律上有效的合同,除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一致外,还须具备的要素是( )。 A.书面形式 B.对价 C.签字蜡封 D.约因 2. 下列属于要约的是( )。 A.某公司收到的商品目录 B.某公司向交易双方寄送的报价单 C.普通广告 D.悬赏广告 3.在机器设备的买卖中,卖方所交的机器设备里有一个重要的零件与合同不符,使整个机器不能使用时( )。 A.买方可以要求退换货物 B.买方可以要求减价 C.买方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D.买方可以宣告撤销整个合同 4、甲汽车配件厂对乙汽车厂负有合同债务,此时两公司合并,致使该债务归于消灭,从而使原合同关系亦不复存在。这种合同消灭的方式被称为()。 A.抵消 B.免除 C.混同 D.混合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 1.国际商事合同订立的法律程序包括()。 A.要约 B.商谈 C.承诺 D.签字 2、根据各国法律的规定,合同的有效要件主要是( )。 A.当事人之间必须有一致的意思表示 B.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C.标的物必须合法 D.当事人必须有订约能力 E.形式必须合法 3.根据各国法律的规定,合同可能因为()而无效。 A.标的物违法 B.当事人对合同性质认识错误 C.订约人无行为能力 D.预期违约 E.领受迟延 4.对不可抗力的理解正确的有( )。 A.它不是由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所造成的 B.它是双方当事人所不能控制的事件 C.它可以是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引起的 D.不可抗力引起的法律后果有解除合同与延迟履行合同两种情况 三、简答题 1、合同违约有哪几种形式? 2、简述要约消灭的原因。

(新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中英文版)

(新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中英文版)

OrderofthePresident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 (No.65) TheLaborContractLaw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whichwasadoptedatthe28thSessionoftheStandingCommitteeoftheTenthNationalPeople'sCongressofthePeople's RepublicofChinaonJune29,2007,isherebypromulgatedandshallcomeintoforceasofJanuary1,2008. President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HuJintao June29,2007 LaborContractLaw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 (Adoptedatthe28thSessionofStandingCommitteeoftheTenthNationalPeople'sCongress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onJune29,2007) Contents ChapterIGeneralProvisions ChapterIIFormationofLaborContracts ChapterIIIFulfillmentandChangeofLaborContracts ChapterIVDissolutionandTerminationofLaborContracts ChapterVSpecialProvisions Section1CollectiveContract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五号) 《中华

经济法主要内容第三章合同法

第三章合同法 第一节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1、合同: ●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特征: ●合同是双方行为 ●是民事法律行为 ●合同当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三、合同的分类 ●1、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有名合同是法律作出规定并赋予特定名称的合同。 ●买卖、赠与、租赁、融资租赁、借款、承揽、建设工程合同、

运输、保管、仓储、技术合同、委托合同。 ●无名合同是指《合同法》分则明文规定的十五类合同之外的合同 ●保险、担保、典当、合伙合同、旅游、雇佣、劳动、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悬赏、培训、演出。 ●2、诺成性合同与实践性合同 ●这是根据合同成立是否以交付标的物为要件划分的。 ●诺成性合同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合同。如买卖合同就是典型的诺成性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协议,合同就成立。 ●实践性合同是须实际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如借用合同就是实践性合同,只有在出借人将借用物交付借用人时,合同才

成立。 ●区分意义:两种合同的成立和生效的时间不同 ●3、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需要特定的形式 ●要式合同是指合同必须采用特定形式的合同。 ●不要式合同是指法律没有特别规定,当事人也没有特别约定须采用特定形式的合同。 ●区分的法律意义:如果是要式合同,合同缺乏形式要件就不能成立和生效;而不要式合同,当事人可采用任何形式,合同形式不影响合同的成立和效力。 ●4、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 ●根据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分担方式 ●单务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是负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另

第三章 合同法案例

第三章合同法案例

第三章合同法 一、要约 1、某公司在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意思是如果有人能够解决该公司的一个技术问题,将提供10万美元奖金。该公司的这则广告是否构成要约? 2、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了一份报价单。报价单上载明了价格、数量和规格等。乙公司随即向甲公司寄回了订单。这时,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了合同关系了吗? 3、甲公司于1999年9月9日以平信向乙公司发出要约,于9月15日抵达乙公司。其间,由于商务情况的变化,甲公司于9月12日以加急电报撤销该要约,电报于9月13日抵达乙公司。这时,甲公司的要约撤销有效吗? 4、H诉W案:6月6日W向H发出要约,以1000英镑出售农场。H提出950英镑,6月27日W拒绝H的反要约。6月29日H又声称承诺6月6日的要约。双方的合同关系成立吗? 答:反要约起着拒绝原要约的作用,因此不能再按照原来的要约成立合同。 5、P诉C案:在一项拍卖交易中,C对拍卖人P的货物,给了最高出价(Highest Bid)。但在拍卖人落锤(Fall of the hammer)以前,C撤回他的出价。P争辩说C已受该项交易的约束。C须受该项交易的约束吗?

6、D诉P案:P于6月10日收到D出卖房屋的要约。该项要约为:“有效期至星期五(6月12日)上午9时。”6月11日,X通知P:D已作出要约,并同意将房屋出卖给Y。可是,P仍承诺D的要约并送交给D。事实上,D已于6月11日将房屋卖给Y。P争辩说D 已受合同约束,将房屋卖给他。双方的合同关系成立吗? 二、承诺 ——分为两种情况 1、某公司分别向美、英、德和法四国的四家公司发回承诺信函。在此情况下,该公司的承诺什么时候生效? 2、C公司诉P公司案:P向C发出要约,并规定承诺必须用特殊方式,采用其他方式是无效的。而C用信的方式承诺。C的承诺有效吗? 3、Q诉C案:Q用信向C发出要约,C用电报发出反要约。Q立即用信承诺了该反要约,但是当承诺的信到达C时,C不愿成立合同。Q认为合同已成立。Q的主张对吗? 4、B诉T案:当事人之间来往通信如下:10月1日:居住在Cardiff 的T邮寄一项要约给居住在纽约的B。10月8日:T邮寄一份撤销要约的通知。10月11日:B发出一份电报对10月1日的要约承诺。10月15日:B邮寄一封确认承诺的信。10月20 日:B收到T于10月8日寄来的撤销通知。T的撤销是否有效? 5、5月1日,乙收到甲邮寄的一份要约;5月2日,乙邮寄一封撤销要约的信件;5月3日,乙改变主意,在上午10点打电话给甲,表

最新劳动法_2013年7月1日执行

2013年7月1日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全文已根据2013.07.01实施的修正案修改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章特别规定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国际商事合同法案例

国际商事合同法 案例题目 案例1 暂时中止履行合同。加拿大公司与泰国公司订立了一份出口精密仪器的合同。合同规定:泰国公司应在仪器制造过程中按进度预付货款。合同订立后合同订立后,泰国公司获悉加拿大公司供应的仪器质量不稳定,于是立即通知加拿大公司:距悉你公司供货质量不稳定,故我方暂时中止履行合同。加拿大公司受到通知后,立即向泰国公司提供书面保证:如不能履行义务,将由银行偿付泰国公司支付的款项。但泰国公司受到此通知后,仍然坚持暂时中止履行合同。问题:泰国公司的做法是否妥当? 案例2 分批交货下的解除合同。意大利某公司与我国公司签订了出口加工生产大理石的成套机械设备合同,合同规定分四批交货。在交付的前两批货物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在第三批货物交付时,买方发现货物品质仍然不符合合同要求,故推定第四批货物的质量也难以保证,所以向卖方意大利公司提出解除全部合同。问题:我国公司的要求是否合理? 案例3 货物的风险转移。香港某公司与我国某公司与2006年10月2日签订进口服装合同。11月2日货物出运,11月4日香港公司与瑞士公司签订合同,将该批货物专卖,此时货物仍在运输途中。问题:货物风险何时由香港公司转移到瑞士公司? 案例4 是否构成根本违反合同。2005年2月8日,某港某电业有限公司A与珠海拱北某公司B签订购销合同。合同规定:拱北公司向香港公司订购日产佳能复印机200台,价格为CIF九州港1499美元一台,交货期限为4月15日,付款方式为信用证付款。在合同履行时,4月13日B公司收到装船电报通知,电报称所有货物与4月12日往珠海九洲港并注明合同号及信用证号。4月19日B公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