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_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的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农户兼业化的解

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_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的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农户兼业化的解

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_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的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农户兼业化的解
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_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的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农户兼业化的解

中国农村经济 2008.10

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

——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的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农户兼业化的解释

钱忠好

内容提要:从农户家庭决策的角度分析,家庭决策的基础是尽可能地利用家庭内部成员的分工优势,使家庭收益最大化。当非农就业机会出现后,农户是否流转土地及其家庭经营特征取决于家庭拥有的初始土地资源、家庭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农业与非农业的综合比较利益等。结果可能是:尽管存在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但并不发生土地流转,农户经营兼业化。在当今中国,由于农户人均及户均土地资源有限、农户有着足够的农业劳动能力、农业经营有着相对较高的综合比较利益等,基于家庭收益最大化的考虑,农户决策的结果是:部分家庭成员非农就业,家庭成员内部分工,农户经营兼业化。

关键词:家庭内部分工非农就业农地流转农户兼业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外出务工者只有几百万人,80年代末达到2000多万人,1994年则骤增到6000多万人(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1996)。1996年以来,农村实际常住人口已经连续10年以每年超过1000万人的幅度持续减少,农业从业人员自1999年起以年均400多万人的规模递减(黄宗智,2006)。

一些理论研究表明,农民非农就业率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农地流转①,较自由的劳动力市场能产生更多的土地租赁(姚洋,1999;Y ao,2000;Kung,2002),土地的自由流转又具有交易收益效应和边际产出拉平效应,从而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姚洋,1998,1999;Y ao,2000)。但是,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及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并没有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加快而提高,农户家庭成员中往往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非农就业,老人、儿童、妇女留在家中从事农业生产,中国农业显著地呈现出“半工半耕”、“男工女耕”的农户兼业化特征。向国成等(2005)的一项研究表明,农户第一产业纯收入在农村居民纯收入中的比重1983年为68.65%,2001年则下降到47.61%;第二、第三产业纯收入的比重1983年为4.85%,2001年则上升到14.08%;工资性收入的比重1983年为18.57%,2001年则上升到32.62%。《全国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数据汇编》(1986~1999)资料显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与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 07BJY0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得到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曲福田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守英研究员等的指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劲松副研究员对本文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陈会广博士、冀县卿博士帮助搜集了部分资料,特此致谢。当然,文责自负。

①一般意义上,人们对农地的理解有二:一是指农村土地,另一是指农用土地。本文中的农地是指农村中农民集体所有的、由农民承包经营的农用土地,特别是指农村中由农户家庭承包的耕地。

13

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

示,1995年,纯农户的比例为41%,Ⅰ兼农户的比例为38%,Ⅱ兼农户的比例为14%,纯非农户的比例为5%,其他为2%,兼业农户的比例总计为52%;1999年,纯农户的比例为40%,Ⅰ兼农户的比例为37%,Ⅱ兼农户的比例为16%,纯非农户的比例为5%,其他为2%,兼业农户的比例总计为53%。

现有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探讨农民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并得出了农民非农就业有助于促进农地流转的结论。其隐含的逻辑关系是:农业生产专业化分工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农户兼业化则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土地产出率和土地利用率(黄大学,2006),因此,在效率指引下,农民非农就业率的提高将促进农地的流转,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但是,这一理论无法对下列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其一,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非农就业率不断提高,但农地流转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叶剑平等(2006)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RDI)2005年组织的17省农村土地调查的数据分析表明,尽管2005年与1999年相比,样本户劳动力非农就业明显增长,非农就业劳动力比例1999年为65.1%,2005年为83.2%,但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发育缓慢,农地流转并没有显著增加。据估计,只有1/3的农户、1/10的耕地参与了流转,且几乎有一半的流转大多为同村亲戚间随意的、只有口头协议的流转,不能被视为市场交易。其二,按照传统理论,农户兼业化意味着低效率,但这一“低效率”的制度安排却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例如在日本,随着日本经济起飞,Ⅰ兼、Ⅱ兼农户占总农户的比重1970~1980年间达到80%以上,其中,Ⅱ兼农户所占比重1975年以后超过60%(关谷俊作,2004);在美国,尽管农业专业化程度整体水平较高,但仍然广泛存在着农户兼业化(向国成等,2005);在当今中国,尽管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妇女和中老年人,但农业产出并没有因此而下降(Zhang et al.,2003;马忠东等,2004)。由此可见,农户兼业化行为可能并不像人们所评价的那样缺乏效率。理论研究与现实世界相悖。

现有理论研究之所以对现实世界缺乏应有的解释力,其可能的原因在于:现有研究大多忽视了家庭内部分工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为此,本文重点从家庭内部分工的角度研究农民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者之所以以农户作为基本的研究单元并深入到家庭内部分工的层面上展开研究,其原因在于:其一,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家庭是农业生产极具效率的组织安排(钱忠好,1998),即使在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农户仍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农业经营仍以家庭经营为主。而且在中国,随着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户已成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其二,由于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劳动能力的差异,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的决策与家庭成员个人的决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过去的研究大多忽视了家庭内部成员劳动能力的差异,忽视了家庭内部分工对家庭生产决策的影响(弗兰克?艾利思,2006)。而事实上,家庭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在进行决策时,往往是利用家庭成员的分工优势,在农业生产与非农产业之间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家庭收益最大化。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的一个中心思想是:农户决策的基础是家庭收益最大化。如果农户兼业化能充分利用家庭成员个人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获得整个家庭的分工经济,使家庭收益最大化,则即使实现农户部分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也不必然导致农地流转的发生。

本文的以下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构建家庭决策模型,在理论上研究家庭内部分工、非农就业与农地流转的关系,分析农户在何种条件下选择专业化生产方式,在何种条件下选择兼业化生产方式;第三部分,利用家庭决策理论模型,对中国农户兼业化的现实进行解释,分析中国农地低流转率、农户兼业化的原因所在;第四部分,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指出对中国农业下一步发

14

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

15展的政策启示。

二、家庭内部分工、非农就业与农地流转:理论分析

为研究方便起见,本文做如下假设:

第一,农户由男性和女性两个劳动力生产系统组成,其劳动能力既定。

第二,初始土地资源禀赋既定,劳动力可以根据收益最大化准则及时调整土地经营规模,并且暂不考虑土地资源的流转成本①。

第三,男性和女性具有相同的农业边际收益,且农业边际收益是土地经营规模的函数,并受制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约束,但男性和女性非农边际收益存在差异。暂不考虑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成本对土地流转的影响②。

第四,个人决策的基础是个体收益最大化,家庭决策的基础是家庭收益最大化。

第五,不考虑农业生产季节性所带来的农业劳动力投入非均衡性的影响。实际上,由于农业生产的过程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过程,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与工业生产相比,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导致农业生产中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具有非均衡性的特征。这一特征使农户“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的兼业化经营更具有可行性。

现用曲线MR a 表示农业边际收益③;曲线MR n 男、MR n 女分别表示男性、女性非农边际收益,并假设非农边际收益保持不变④。

当然,土地流转成本会影响农业经营的收益,进而影响土地经营的最佳规模。在理论分析部分,为研究方便起见,暂不考虑土地资源的流转成本。在对中国农户兼业化的现实进行解释时,将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 ②与土地流转成本的影响相类似,劳动力非农就业的限制会影响到非农收益,进而影响到土地经营最佳规模的确定。基于同样的原因,在理论分析部分,暂不考虑劳动力非农就业成本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在对中国农户兼业化的现实进行解释时,将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

③尽管朱民等(1997)、姚洋(1998)的研究表明,稳定的地权对土地投资具有促进作用;钱忠好(2003)的研究表明,地权残缺导致农户土地投资积极性受挫,降低土地边际生产率,使土地边际收益处于较低的水平上;但是,考虑到农地产权对土地产出的影响可视作使土地边际收益曲线发生位移,因此,在本文中,将农地产权安排视作外生变量。 ④非农就业市场可视作完全竞争市场,家庭成员只是非农就业工资水平的被动接受者。基于此种考虑,将曲线MR n 男、MR n 女看作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边际收益(MR )

土地经营规模(X )

MR a

MR n 男

MR n 女 Q 1Q 2A B

图1 个体与家庭生产决策

C O Q

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

16图1中,0

女个体个人收益最大化的土地经营规模分别为Q1和Q2。就男性而言,A点是男性就业转换的拐点,最佳土地经营规模为Q1。当其拥有的土地资源X小于Q1时,就会转入土地,直到经营土地规模达到Q1;当其拥有的土地资源X大于Q1时,就会转出土地,直到经营土地规模达到Q1。如果男性经营土地规模达到Q1时不存在过剩的劳动能力,其劳动就业特征表现为专业从事农业生产;如果男性经营土地规模达到Q1时尚存在过剩的劳动能力,劳动者就会将过剩的劳动能力配置于非农业生产,此时的就业特征表现为兼业性。

与男性生产决策相类似,女性劳动力就业转换的土地经营规模拐点为B点,其最佳土地经营规模为Q2。

一般地,男性、女性个体决策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 男性个体决策

条件生产决策

MR n男>OC 专业从事非农生产

MR n男=0

专业从事农业生产,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若X> Q,转出土地;若X< Q,转

入土地。

X> Q1

转出土地,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1。转出土地后若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亦工亦农;

若不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专业从事农业生产。

X= Q1

若不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专业从事农业生产,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1;若存在过

剩劳动能力,亦工亦农。

0

X< Q1转入土地,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1。转入土地后若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亦工亦农;若不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专业从事农业生产。

表2 女性个体决策条件生产决策

MR n女>OC 专业从事非农生产

MR n女=0

专业从事农业生产,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若X> Q,转出土地;若X< Q,转

入土地。

X> Q2

转出土地,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2。转出土地后若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亦工亦农;

若不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专业从事农业生产。

X= Q2

若不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专业从事农业生产,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2;若存在过

剩劳动能力,亦工亦农。

0

X< Q2转入土地,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2。转入土地后若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亦工亦农;若不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专业从事农业生产。

就男女组成的家庭而言,其家庭决策要远比个体决策复杂得多。家庭决策见表3。

①在理论上,MR n

男、MR n女可与MR a相交于MR a曲线峰值的左边,但由于这一点位于生产函数的第一阶段,不能成为最佳土地经营规模点,因此,在理论分析时,暂时不考虑这一点。

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

17

表3 家庭决策

条件

家庭生产决策 家庭特征 MR n 女>OC

家庭成员从事非农生产,转出土地。 专业化a MR n 女=0 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 ,男性从事非农生产,女性从事农业生产。若X>Q ,转出土地;若X< Q ,转入土

地。

兼业化 X> Q 2

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 2,转出土地。男性从事非农生

产。女性转出土地后若不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从事农业生产;若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亦工亦农。 兼业化 X= Q 2 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 2。男性从事非农生产。女性若不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从事农业生产;若存在过剩

劳动能力,亦工亦农。

兼业化 MR n 男>OC

0

产。女性转入土地后若不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从事

农业生产;若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亦工亦农。

兼业化 MR n 女>OC 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 ,女性从事非农生产,男性从

事农业生产。若X> Q ,转出土地;若X< Q ,转入

土地。

兼业化 MR n 女=0 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 2,家庭成员从事农业生产。若

X> Q 2,转出土地;若X< Q 2,转入土地。

专业化 X> Q+Q 2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 Q 2,转出土地。男性从事农业

生产。女性若转出土地后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亦工

亦农;若不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从事农业生产。

专业化 或兼业化 X= Q+Q 2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 Q 2。男性从事农业生产。女性

若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亦工亦农;若不存在过剩劳

动能力,从事农业生产。

专业化 或兼业化 MR n 男=0 0

生产。女性若转入土地后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亦工

亦农;若不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从事农业生产。

专业化 或兼业化

X> Q 1 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 1,转出土地。女性从事非农生

产。男性转出土地后若不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从事

农业生产;若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亦工亦农。

兼业化 X= Q 1 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 1。女性从事非农生产。男性若

不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从事农业生产;若存在过剩

劳动能力,亦工亦农。

兼业化 0OC X< Q 1 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 1,转入土地。女性从事非农生

产。转入土地后男性若不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从事

农业生产;若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亦工亦农。 兼业化

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

18(续表3)

X> Q+Q1

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 Q1,转出土地。女性从事农业

生产。转出土地后男性若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亦工

亦农;若不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从事农业生产。

专业化

或兼业化

X= Q+Q1

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 Q1。女性从事农业生产。男性

若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亦工亦农;若不存在过剩劳

动能力,从事农业生产。

专业化

或兼业化MR n女=0

X< Q+Q1

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 Q1,转入土地。女性从事农业

生产。转入土地后男性若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亦工

亦农;若不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从事农业生产。

专业化

或兼业化

X> Q1+Q2

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1+ Q2,转出土地。若转出土地

后家庭劳动力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亦工亦农;若不

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从事农业生产。

专业化

或兼业化

X= Q1+Q2

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1+ Q2。家庭劳动力若存在过剩

劳动能力,亦工亦农;若不存在过剩劳动力,从事

农业生产。

专业化

或兼业化

0

0

X< Q1+Q2最大土地经营规模Q1+ Q2,转入土地。转入土地后

家庭劳动力若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亦工亦农;若不

存在过剩劳动能力,从事农业生产。

专业化

或兼业化

注:a贺振华(2006)曾指出,若工业工资在每一个点上都高于农业生产中的劳动产出率,不会有农户选择兼业。其实质是指家庭内部成员生产决策满足MR n女>OC及MR n男>OC这一条件。需要指出的是,贺振华(2006)认为,在兼业的情况下,农户来自土地的收入提高了,相当于土地的保留效用提高,租金必须能够超过此保留效用,农户才会愿意出租土地。农户兼业会提高出租方的土地要求,从而导致供给不足。他的研究结论存在谬误。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土地租金包括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土地租金与土地收益有关。农户就业状态是农户基于不同行业收入比较的结果,而不是相反。换言之,土地收益影响、决定着农户就业状态,而不是就业状态决定着土地收益。

从表3中可以发现,农户采取专业化抑或兼业化的生产方式取决于其所选择的生产方式能否使家庭收益最大化。

对比表1、表2和表3,不难发现,相对于男性、女性个体决策而言,家庭决策更为复杂。当非农就业机会出现后,农户是否流转土地及其家庭经营特征是农户基于其拥有的初始土地资源状况、家庭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农业与非农业的比较利益等综合考虑的结果。农户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将最大限度地利用家庭成员的分工优势,实现家庭收益最大化。与男性、女性个体决策相比,尽管可能面临着同样的初始土地资源禀赋、同样的劳动者劳动能力、同样的农业与非农业比较利益,但当非农就业机会出现后,家庭决策却不一定是流转农地,农户更有可能选择兼业化的生产方式。

三、中国农村土地低流转率、农户兼业化:农户的理性选择

本文第二部分的理论分析表明,非农就业机会的产生并不必然导致土地流转。将中国的农业经营置于现实背景下考察时不难发现,由于中国农户人均及户均土地资源有限、农户有着足够的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业劳动能力、农户农业经营有着相对较高的综合比较利益等,尽管农户家庭成员非农就业率不断提高,但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率并不高,农户兼业化。中国农村土地低流转率、农户

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

兼业化是农户基于家庭收益最大化理性决策的必然结果。

1.农户拥有的土地资源有限。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农业从业人员较多,同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地非农化速度惊人,导致农民人均及户均拥有的土地资源偏少。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有关数据计算,2005年,中国乡村人口数为94907.5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重为7

2.58%;第一产业从业人员33970万人,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4.80%;乡村从业人员50387.3万人,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员29975.5万人,农村家庭户数25222.6万户。2005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2.99%,与1978年的17.92%相比,25年间城市化率提高了25.0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超过1个百分点。2005年,中国农民人均耕地资源为0.137公顷,户均耕地资源也仅为0.515公顷。杜鹰等(2005)的研究表明,中国经营耕地面积不足1公顷的农户比例高达9

3.23%,经营耕地面积不足0.2公顷的农户占30.3%,而经营耕地面积2公顷以上的农户比例只有1.9%。这意味着,如果非农就业不能给农户带来足够高的收入,农户完全可以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的特点,采用“农忙务农、农闲务工”、“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辅助劳动力在家务农”的方式经营有限的土地资源。

2.农户农业劳动能力富余。农户农业劳动能力与家庭劳动力人数、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有关。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户常住人口4.08人,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2.82人,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的人口1.44人。就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而言,中国农业投入持续增加,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不断改善。2005年,以耕地面积计算的亩均国家农业财政支出为125.62元,比1985年的10.57元净增加115.05元。2005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的大中型拖拉机、小型和手扶拖拉机、机动脱粒机、农用水泵分别为2.13台、20.24台、8.69台和21.03台,分别比1985年增加1.78台、17.53台、6.78台和19.34台。早在1997年,钱忠好(1999)曾在江苏、河南、宁夏做过调研,467户农户共承包耕地312.67公顷,人均承包地面积0.146公顷,劳均承包地面积0.29公顷。只有21%的被调查农户认为其承包的土地面积与其经营能力相符,高达66%的被调查农户认为其承包土地面积偏低,生产经营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无疑,农户要实现收益最大化,就必须充分利用其劳动能力。如果农户拥有的土地资源较少,则必然利用家庭成员的分工优势,采用兼业化的方式从事生产经营。

3.农户农业经营有着相对较高的综合比较利益。考察农业与非农业的比较利益可从城乡收入差距、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成本、农户土地经营收益、农村土地流转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就城乡收入差距而言,在中国,非农产业较高的收入水平、巨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农户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促使农业劳动力特别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大量涌进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

4.9元,城乡收入比率为3.2∶1;而相比之下,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3.6元,城乡收入比率为2.6∶1。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的正向作用,是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持续动力(朱农,2002;蔡昉,2003)。就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成本而言,中国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成本较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且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关键性因素。钱忠好等(2008)的研究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取决于人力资本总量,而且取决于人力资本结构,而人力资本的总量和结构又受到农村教育投资的总量和结构的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既与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有关,又与农民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有关。其二,在中国现阶段,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蔡昉(2005)认为,传统的发展战略以及户籍制度安排限制了农业劳动力潜在的转移行为。农业劳动力即使实现了非农就业,也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待遇。其三,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正规

19

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

的劳动力就业中介机构缺乏,规范劳动力交易行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就农户土地经营收益而言,尽管在现行贸易条件下,农户从土地上获得的直接经济收益并不高,但在小规模土地经营时,农户持有土地是一种社会保障(斯科特,2001)。现阶段土地之于中国农民,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具有社会保障功能,不仅具有生产性收益,而且具有极大的非生产性收益(钱忠好,2003),土地对农民的效用非常之大,以至于农民不会轻易地放弃土地。而且在当前,政府为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措施。就土地流转的成本即土地经营的交易成本而言,现行政策安排上仍然存在一些对农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不当限制,农民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仍不够完全,土地经营具有较高的交易成本(钱忠好,2003)。由此可见,尽管非农就业有着较高的收入水平,但由于农户农业经营有着相对较高的综合比较利益,“不愿多种地又不能不种地”就成为农户基于现实条件的理性选择(钱忠好,2003),农户兼业化也就在所难免。

在上述背景下,尽管中国一些农户存在一定的专业化,但是,基于最大限度地利用家庭成员分工优势的考虑,中国农户往往更多地表现为:或男性主要从事非农生产、女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或女性主要从事非农生产、男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或家庭主要劳动力从事非农生产、辅助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或农忙务农、农闲务工。部分家庭成员非农就业,农户家庭成员内部分工,农户兼业化经营,中国农业因此更多地呈现兼业化的特征。

四、简要的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应该承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日益加快的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创造出了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而且,因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所产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在相当大数量上实现了非农就业,但是,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并没有相应地带来农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农户兼业化的特征越来越显著。从农民家庭决策的角度分析,这一结果的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在家庭这一组织架构下,家庭决策的基础是尽可能地利用家庭内部成员的分工优势,使家庭收益最大化。当非农就业机会出现后,农户是否流转土地及其家庭经营特征取决于家庭拥有的初始土地资源、家庭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农业与非农业的综合比较利益等。结果可能是:尽管存在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但并不发生土地流转,农户经营兼业化。在当今中国,由于农户人均及户均土地资源有限、农户有着足够的农业劳动能力、农业经营有着相对较高的综合比较利益等,基于家庭收益最大化的考虑,农户决策的结果是:部分家庭成员非农就业,家庭成员内部分工,农户经营兼业化。

本文结论有着极强的政策含义。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农业生产经营兼业化,带来了效率的损失,因此,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应成为今后主要的发展趋势(涂军平等,2007)。基于这一观点开出的政策“药方”是转移农业人口,扩张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但是,这一观点忽视了家庭内部分工对农户决策的影响。实际上,农户是理性的,农户理性的决策是追求比较优势所形成的分工经济,农户通过家庭内部分工安排其生产经营活动。只要中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条件不变,即使可能出现农户部分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农户兼业化也不可避免。这也是多年来尽管政府一直提倡农业规模经营,却迟迟未能实现预期政策目标的原因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对农民、农业及输出地的影响与对策》,《中国软科学》1996年第12期。

20

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

2.朱民等:《家庭责任制下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投资》,《经济研究》1997年第10期。

3.姚洋:《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6期。

4.钱忠好:《家庭经营——目前中国农业生产组织与制度创新应坚持的合理内核》,《农业经济问题》1998年第8期。

5.姚洋:《非农就业结构与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2期。

6.朱农:《论农村非农业活动对收入分布的作用》,《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第2期。

7.钱忠好:《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农户层面的经济分析》,《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8.蔡昉:《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与农民增收》,《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4期。

9.马忠东等:《劳动力流动:中国农村收入增长的新因素》,《人口研究》2004年第3期。

10.蔡昉:《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3期。

11.向国成等:《农户兼业化:基于分工视角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8期。

12.贺振华:《农户兼业及其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一个分析框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3.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耕半工”过密型农业》,《读书》2006年第3期。

14.叶剑平等:《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4期。

15.黄大学:《农户兼业对农地利用效率与农地流转的影响——以湖北省荆门市为例分析》,《当代经济》2006年第8期。

16.涂军平等:《区域农地流转与农产品商品化关系分析——以江苏省宝应县农户调查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2期。

17.钱忠好等;《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与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5期。

18.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

19.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20.杜鹰等;《中国农村人口变动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21.关谷俊作:《日本的农地制度》,金洪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22.弗兰克?艾利思:《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胡景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

23 Yao, Ya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nd Lease Market in Rural China, Land Economics, 76(2), 2000.

24.Kung, James Kai-sing: Off-Farm Labor Markets and the Emergence of Land Rental Markets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 ol.30, 2002.

25. Zhang, Linxiu; de Brauw, Alan and Rozelle, Scott: China’s Rural Labor Market Development and Its Gender Implications, The Center for Chinese Agricultural Polic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orking Paper, September 2, 2003.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杨敏)

21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 苏某,农村户口,在家中排行第二,有一个姐姐。由于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家人对他宠爱有加。初中毕业之后苏某就进入社会,在外面闯荡了几年。20岁时和本村茹某结婚,因未到结婚年龄,所以先在村里举行仪式,两年之后领结婚证。苏某婚后两年,妻子茹某生了一对双胞胎,一儿一女女。苏某婚后主要在村附近的小工厂上班,妻子茹某无业在家,主要负责养育孩子,照顾老人。可是苏某对养育孩子没有兴趣,下班回到家看电视,和别人玩牌,从来不主动看管孩子,一遇到孩子哭叫,不问青红皂白就打孩子。妻子和其因为此种事情争吵过多次,可是苏某没有丝毫改变,并且妻子发现最近苏某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 【问题】 1.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的你,请对苏某的问题进行分析。 2.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你认为该如何进行介入,请列出简要的介入策略。 3.在为苏某一家提供服务的时候,家庭社会工作者应当注意些什么? 【问题解析要点】 1.从案例的情况来看,苏某主要有以下问题: (1)个人方面:家里唯一的儿子且从小受宠,文化水平较低且能力一般。 (2)家庭方面:结婚年龄过早,和妻子容易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夫妻感情略有摩擦;在对待孩子教养方面,缺乏教养孩子的能力和技巧。 (3)生活方面:个人能力较差,工作一般,一人承担抚养家庭的重担,压力较大。 2.对于苏某可以采取如下的介入策略: (1)对苏某进行心理辅导。苏某结婚年龄过早,所以导致苏某对象子的降生完全没有做好角色转换,所以苏某还沉浸在个人的自由享受上,没有担负其照顾孩子的责任。所以,对苏某要进行心理调适,并且协助他进行角色转换。 (2)对苏某和妻子进行联合辅导,让两人在交谈中进行沟通和交流,改善夫妻关系。 (3)组织村里的年轻夫妻组成亲子教育小组,邀请苏某一家参加。社会工作者在小组活动中邀请教育专家对教育孩子的方式技巧等进行介绍,让苏某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 3.在为苏某提供服务的时候,家庭社会工作者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处理好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态度,尊重服务对象自己的选择。 (2)家庭社会工作者要具有成熟的婚姻家庭观,掌握家庭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 (3)以开放的态度倾听家庭成员的观点和理由。

家庭社会工作 整理版三大理论

1、评述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社会工作意义P96-100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希尔和汉森提出。目前在学术界被广泛传播和采用的家庭生命周期思想是由杜瓦尔提出的。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重视家庭发展中的阶段性、家庭生活中的转折事件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不同时期的家庭任务和家庭规范、不同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位置、角色的认知及其适应性调整的重要性等。 在该理论看来,对于整个家庭发展而言,家庭生活各阶段是前后延续的,其间有一种转折和衔接,后面阶段将受到前面阶段的影响;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别的发展任务,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将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家庭生活;阶段之间的转折过渡时期是最容易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成员焦虑的时期,应该给予特别的重视。 对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了解有助于家庭社会工作者进行家庭评估,以便确诊个案家庭在哪种发展阶段以及这种发展阶段所可能面临的压力,尤其是对那些非传统的家庭(如单亲家庭)而言,这种作用尤其明显。 此外,对于一些有残障成员的家庭而言,家里如果有生活不能自理的子女,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始终处于养育期,父母扮演照顾子女的角色。社会工作者对这种家庭的介入,必须根据其特殊性的发展需求,寻求社会福利系统的介入,协助其满足家庭发展阶段的需要。 2、评述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特点P164 萨提亚所建立的一套心理治疗方法,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非只求消除“症状”,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 家庭治疗模式的核心内容同样集中在人性论。自我价值观、人的需要、家庭规则以及沟通形式等 (1)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注重个人“从内而外”的改变,这是正本清源之道。 (2)萨提亚家庭治疗法处理的是家庭中的沟通“过程”,而又不限定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家庭自己去寻求一个最适合他们的解决方式,所以适用性广。 (3)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是“经验式”的。 (4)在萨提亚家庭治疗法中,改变涉及多个层面,是完整的改变。 (5)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基本信念是对人的信任和尊重,而治疗的基本原理是注重滋润和关注,因此对于每一个家庭成员来说,治疗的过程就是正面的经验,所以较少遭遇家庭的抗拒和不配合。 另外,萨提亚家庭治疗法还有注重情绪疏导、注重经验和人文关怀,注重治疗师的导演作用和经验等特征,因此,萨提亚的治疗法被有些学者归为“经验-人本主义”取向的 论述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特点及局限性P176 特点:(1)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重视增强家庭改变时的自由和能力,不强迫家庭改变,又重视治疗师的干预作用; (2)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反对对家庭的强迫和建议,尊重家庭充分的选择自由和治疗师的

我国发展家庭农场存在的经营问题及相关对策

我国发展家庭农场存在的经营问题及相关对策 摘要: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各大报纸对“家庭农场”进行了热情的报道,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极具诱惑的未来。不可否认“家庭农场”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必将蓬勃发展,但是我们必须认清现阶段“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困境。本文将从家庭农场经营角度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家庭农场的涵义 据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解释: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家庭农场,国内学者还有其他的定义,如:家庭农场是指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从事适度规模的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和科学管理的新型经济组织。 从家庭农场的定义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家庭农场还处于“摸石头过河”的状态。农业部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中并未明确家庭农场处于什么样的法律地位,就目前部分地区的实践来说,有地区是按个体工商户进行注册,还有地区给了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多种选项。对于“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的说法,个人觉得还是有欠缺的。目前我国家庭农场中大多存在着雇佣他人的状况,且以国外经验来说家庭成员满足不了家庭农场最终发展的需要,最终亦出现职业经理人型式的家庭农场。 二、家庭农场经营存在的问题 从经营角度来说,家庭农场最终在农业经营得以推广的关键要素,是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能否比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在市场化大环境中,取得更高的经营效益。“经济人”将理性的决定是否更换经营方式,而市场化的规律决定着家庭农场最终能否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浪潮中能否更好的发展。因而,这部分章节将从经营角度出发,寻找出当前家庭农场经营存在的问题。 1、家庭农场主体地位不明确 相关报道中提出了“三位一体”的说法,家庭农场能否能真正做到集“法律主体、市场主体、经营主体”为一体。农业部相关负责人只提及了经营主体,而法律主体、市场主体却未涉及。 在法制社会中,家庭农场的经营者迫切要求社会给于法律地位,从而通过法律来围护自身的权利,并且能够安心从事家庭农场经营活动。目前存在着这样的情况:许多家庭农场的经营者坦承担心流转而来的土地会在合同到期之前要回。他们认为如果家庭农场有了法律主体地位,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2013年1号文件中提及的农民合社目前已经出台了专门的法律。家庭农场的法律地位对于其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针对农产品质量问题高发情况建立的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就要求农业经营主体具有法人主体地位。当然家庭农场今后进行规模扩张时向银行进行融资亦需要明确的法律主体地位。当然,家庭农场的市场主体地位的明确也为其与其他市场主体进行交易等市场活动,并与其他市场主体进

家庭社会工作相关案例分析及其解决思路

家庭社会工作相关案例分析及其解决思路 一、案例 这就是一个重组家庭,家庭主要成员包括:41岁的父亲、31岁的继母、16岁的女儿小佳与与小佳同父异母的7岁的妹妹。 正在读高一的小佳,学习成绩差,在校表现差,情绪暴躁,爱发脾气,有严重的厌学情绪与自虐倾向。小佳原有的家庭,父母关系一直不好,加上父亲有“婚外情”并生有一私生女,最终父母在一年前离异。父亲在离婚后不久就与曾经的“婚外情女主角”结婚。此后小佳与父亲、继母与一直没有曝光的同父异母的妹妹生活在一起。面对背叛母亲的父亲、破坏自己原有家庭的继母与与自己抢夺父爱的妹妹,作为曾经的宠儿,小佳无法适应与接受家庭如此大的变化,脾气变得更加暴躁、不稳定,心理更加敏感与脆弱还伴有严重的自虐倾向,经常用小刀将自己割伤,她曾坦言“在瞧着血液从身体中流出的时候,内心的恨、愤怒、嫉妒才会暂时得到缓解。”她一直以敌对的态度对待现在的家人,甚至拳脚相向。 在原有的家庭中,父亲经常借口工作忙不归家,即便回家也很少与母亲及小佳交流。在对待子女问题上,父亲仅仅以满足女儿在物质上要求为目标。在当前的家庭里,父亲对女儿小佳深感愧疚,更加想要弥补她,但也只就是在物质上的“宠爱”,感情上的溺爱与骄纵。可面对小佳的变化尤其就是其自虐倾向,父亲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就是好。 继母在现在的家庭中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经常成为小佳攻击的对象。虽然她已尽力的满足小佳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但却发现很难与小佳进行良好沟通与友好相处。 二、对问题的界定 该重组家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情绪问题。小佳的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冲动时有自我伤害行为,有轻微暴力倾向。 (二)小佳的厌学心理,学习成绩差,表现差。 (三)亲子关系问题。小佳与父亲、继母之间沟通不良,冲突不断。父亲与继母都想对小佳好,但都仅仅就是对其物质上的满足,忽略了其精神与内心的情感需要。

家庭社会工作小组案例分析

山东建筑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家庭社会工作 实验题目小组家庭社工 专业社会工作 学号2010131166 姓名陈滨滨 班级社工102 学期2012-2013-2

一、案例背景 李飞,男,14岁,家住济南市。目前就读于历城中学,父母较早离异,父亲是残疾人(双上肢残疾和聋哑),现和父亲及祖父、祖母居住于约10平方米的一室户内,条件较为简陋。住宅周边卫生状况较差。家中经济来源较差,只靠祖父的退休金和父亲的280元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因为长期和祖父、祖母及残疾的父亲生活在一起,使李飞的日常交流遇到了障碍,变得较为沉默。据祖母反映,李飞经常彻夜不归,而且常和同学去网吧,打电子游戏,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经常考试不合格,最近一次彻夜不归是连续二天二夜没有回家,发生在前几天,使家人十分担心,由于祖父、祖母年龄已大,使李飞的教育成为很大困难。平时靠李飞的婶婶和叔叔教育,李飞较听叔叔和婶婶的话。 二、案例分析 根据和李飞家人以及与李飞的几次接触后,发现李飞主要的问题在以下几方面:⒈自信心不足 李飞的家庭状况是引起他出现自信心不足的直接原因。由于父母离异加上家中的经济条件较差,使李飞感到在与别人交流接触时会有地位差异。李飞常感到孤独,但又认为自己有很多朋友,这种自相矛盾的感觉说明他没有足够的自信心与朋友保持较好的交流与沟通。在较早进行的CES-D情绪评估中,李飞的得分为40分,这是一个很高的分值,说明他有较为严重的Depression,在另一份量表中,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和一个不好的儿子,同时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他觉得悲哀,有时想哭,这些过于自卑的感觉,是导致李飞其他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⒉沟通能力缺乏 家庭的原因导致李飞没有经常可以沟通的对象,祖父、祖母经常对他进行指责,唯一让李飞感到欣慰的是婶婶的教育较为宽松,至少李飞认为可以接受,但由于住在婶婶家的时间有限,因此实际上也不可能有很多机会和婶婶交流。李飞自认为有很多好朋友,但实际上他常感到孤独,他说:“我没有可以倾诉心事的对象,我不可以和我的朋友讲心里话----”,他没有必要的和朋友及同学沟通的技巧方法,也没有勇气。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a10482869.html,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作者:王赛张青郭丽华 来源:《中国市场》2016年第17期 [摘要]家庭农场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发展家庭农场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经之路。文章在对当前家庭农场发展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土地流转渠道不畅;社会化服务水平低;资金匮乏;缺乏新型家庭农场经营主体。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与创新的对策和建议:完善农村社保体系;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制定财政扶持政策;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关键词]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经营规模;经营模式 1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历程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农垦区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概念,到20世纪末,全国32个垦区的家庭农场也达到了一定规模,家庭农场成为当时农垦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1]。据农业部的统计调查,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已有87.7万个符合农业部统计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然而众多的家庭农场在经营规模、经营模式以及各地的对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方面却存在着明显差异性。 1.1经营规模与经营范围 由于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区域特征差异明显。因此,各地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差异较大。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下的家庭农场个数占总数的55.20%,经营规模在50~100亩的家庭农场占比为21.6%,组成了家庭农场的主要形式。而经营规模500~1000亩和1000亩以上的仅 占3.7%,所占比例较小。全部家庭农场中,经营行业变化不大,大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其占比分别为47%、45%。但其经营范围却不断延伸,农产品涉及农、林、牧、渔业并且多样化特征逐步明显。但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比例依旧不高,仅占家庭农场总数的6%。 1.2家庭农场模式 目前我国家庭农场数量众多,具有多种不同的经营模式,大致形成上海松江村集体承租模式,采取以农户委托村委会流转的方式,将农民手中的耕地流转到村集体,由政府出面将耕地整治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再将耕地发包给承租者,单户家庭农场面积在100~150亩;浙江宁波工商注册登记公司模式,以生产蔬菜、瓜果、畜禽养殖等形成规模大户,单户家庭农场面积一般在50亩以上;湖北武汉连片开发模式,通过承包、投资入股等形式,集中当地分散的土地进行连片开发,单户家庭农场面积在15~500亩;吉林延边经济组织模式,通过承租农民自愿流转的承包田创办的土地集中经营的经济组织,平均经营土地面积在1275亩;安徽郎溪示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一、案例 丽芬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年近三十岁。丈夫长年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他经常抽烟喝酒,并且有赌博的爱好。每年拿不了多少钱回家。丽芬包揽了家中种地、养猪、养牛所有的农活,但女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家中最后的收入并不多。另外还要照顾上学的女儿以及多病的婆婆,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丽芬的公公在她丈夫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的婆婆独自一人把儿子拉扯大,而且只有这一个儿子。丽芬和她的丈夫也只有一个女儿,平时都是由丽芬照顾着,所以母女的关系特别好,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婆婆和丈夫都希望丽芬再生一个男孩,可丽芬自己因为生活负担重,并且与丈夫感情淡薄,不想再生第二胎,也一直没有怀上。因此,丈夫和婆婆总是冷言冷语,丈夫甚至以生不出男孩就离婚来威胁,有时还会打她。丽芬得不到丈夫的关心,觉得自己很没用,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性格内向的丽芬找过村里要好的姐妹诉苦,大家都很同情她。村里像她这样挨打的妇女有不少,但大家认为家丑不可外扬,都选择了忍耐和沉默。丽芬曾找过妇联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们都做过丽芬家人的工作,但没起什么作用。村里人背地里对丽芬将家事告诉外人有些议论,也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没有给丽芬什么帮助。 丽芬感觉活得很累,动过离婚的念头。可是,父母都住在弟弟家里,自己如果离婚带着女儿能去哪里呢、她想过自杀,但一想到女儿没了妈妈之后的日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她感到无助,自叹命不好,不得不认命。 不久前,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丽芬所在的村庄开展服务。丽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和了解,前来该机构求助。 二、案主的问题与情景 (由此结构图可以看出,丽芬家属于主干家庭) 首先,丽芬虽是一名已婚妇女,但婚后却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受经济条件所困,丈夫外出打工,她不得不与丈夫分居两地。而丈夫又存在许多陋习,虽说外出打工是为了弥补家中经济困难问题,可是抽烟喝酒赌博的所有花销,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减少负担,反而为丽芬增加了负担。 其次,丽芬在家中承担着家庭里的所有重担,但只因为没有为家中添一个男丁,所以婆婆和丈夫都对丽芬冷眼看待,丈夫甚至对丽芬使用暴力,使丽芬心理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无力感。 再次,丽芬所处的环境是农村地区,农村地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像丽芬这样挨打,甚至是无法生男孩的妇女,都会做出负面的评价;虽然丽芬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找到村子里的妇联与派出所,但均没有起作用,反而在与外部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负面的经验,加深了自己无论在家庭内部还是外部环境的无力感和自卑感。 最后,对于丽芬来说,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莫过于离婚,然后独自生活,因为从丽芬的身上能看到许多资源优势,比如说丽芬能够吃苦耐劳,她是家里的经济支柱,能够将家里的一切打理的仅仅有条,相对有一定的能力,并且丽芬懂法,相对于那些其他面对丈夫打骂默不出声的妇女来说,丽芬懂得如果维权。但离婚后所要面对的各种境况对于丽芬来说,困难重重,并且对女儿的成长不利,所以仍然需要慎重考虑,这些所有的原因使得丽芬无法抉

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作业答案

《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P6)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即从组织角度对他人从事的职业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 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的管理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的有效结合。 2、职业(P24)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即从组织角度对他人从事的职业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 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的管理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的有效结合。 3、职业转移(P26) 职业转移又称职业流动,指个人从一个职业类别转换到另一个职业类别的现象。人在其生涯发展中,可能需要从一个职业类别转换到另一个职业类别,有的人可能会转移多次。个性特征、环境因素都可能导致职业转移的发生,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来看,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社会阶层弹性越大,职业转移的概率越高。 二、问答题 1、谈谈职业变迁和发展趋势。(P31) (1)社会职业种类越来越多 (2)社会职业结构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 (3)脑力劳动者职位在社会职位总额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4)行业兴衰决定职业存亡 (5)职业的内涵更加丰富 2、试述职业生涯的四个分期及其基本特点。(P38 ) (一)原始管理阶段 产业革命初期,企业主同时又是企业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集于一身,企业的目标就是为企业主获取最大化利润,企业对职业和人的管理主要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解决企业内部怎样分工协作,以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生产管理、成本管理成为当时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作业2(二)近代科学管理阶段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逐步发展到垄断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渐提高。不关心员工的心理需求,单纯地把员工看成工具,这种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手段遭到了员工的普遍反抗。行为科学的人事管理应运而生。行为科学理论强调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管理问题,侧重研究人的需求、行为和动机、人际关系和对人的激励等,主张通过多种方式调动人的积极性。 (三)现代科学管理阶段 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现代科学管理的出现推进了管理手段与管理方法的现代化,提高了管理工作的精确化、科学化水平,也推动了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和人员的现代化。这一阶段的职业与人力资源管理同过去相比,虽是难以截然分割的、相互联系的历史演变过程,但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①拓宽了职业管理的视野; ②丰富了职业管理的内容; ③注重人力资源潜能的开发和员工的全面发展; ④增强了职业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四)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阶段 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学说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内容和应用方法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一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管理领域提出的主要理论学说和成果有: ①提出了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以及个性需求和精神健康的理论; ②提出了更多依靠员工的自我指导、自我控制以及顺应人性的管理等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并在实践中积极推行以人为核心的管理,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③提出了职业锚理论勾勒出个人与组织相互作用的基本图式,清晰地反映个人进入成年期的潜在需要、才干和动机,也反映了个人的价值观; ④提出了职业生涯的多样化,将职业生涯分为进取性、安全性、自由性、攀登性、平衡性五种类型,并对这五种类型职业者的特点及其管理进行了研究; ⑤提出了职业性向理论、工作一一家庭边界理论等一系列理论,对个人择业及维持更好的工作和家庭平衡提供了理论指导; ⑥以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1000家大公司职业开发实践为基础,对全球范围内有组织的职业生涯开发进行了系统研究。

家庭农场的法律属性及市场准入问题研究

家庭农场的法律属性及市场准入问题研究 家庭农场是一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形式,我国对此尚无统一立法,相关研究亟须深化。家庭农场的组织形态可以是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也可以带有合伙企业或公司的色彩,但不可以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我国立法应当将家庭农场确认为一种独立的法律主体。家庭农场的市场准入包括民商法意义上的工商登记和经济法意义上的农业部门认定。目前农业部门的认定标准不尽合理,其中关于雇工数量应少于家庭务农人员数量的硬性规定人为阻碍了家庭农场的发展。只要家庭农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主要由一个家庭控制,家庭务农人员数量和雇工多少就不会影响家庭农场的性质。立法在确定家庭农场的市场准入条件时,不应考虑此两种因素。 标签:家庭农场;法律地位;组织形态;市场准入 家庭农场是一种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形式,它有效化解了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融合了传统农业与现代企业的优势。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将家庭农场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探索家庭农场的发展路径和具体形式,但囿于立法的滞后,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效果等都不太确定。家庭农场优势的发挥,亟待厘清和解决一些基本的法律问题。 一、家庭农场的相关法律规定及研究状况 1.家庭农场发展面临政策上重视而法律依据缺失的窘境 家庭农场的提法第一次出现在《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该通知提出“国营农场应继续进行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办好家庭农场”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着重提到了家庭农场,明确表示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政策支持,即鼓励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家庭农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业补贴向家庭农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发达国家家庭农场发展状况及对河南省的启示”(2014084);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法治中国的建设路径和制度设计研究”(KJCX2015B05);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项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研究”(MYZX—2014014)。 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2013年《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家庭农场调查工作的通知》中列举了认定家庭农场的七项条件。2014年《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引导承包土地流转、落实扶持政策、强化社会化服务、强化人才支撑等10个方面,对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2014年、

395#——家庭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模拟题个别名词解释自由发挥1 一、名词解释 1、婚姻指一男一女建立起来的以终生共同生活为目标的合法的两性结合关系。 2、家庭结构指家庭的构成状况,它是右全体家庭成员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组成的稳定的整体性关系模式和维系机制。 3、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4、次系统 5、家庭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对象进行的治疗模式,治疗师通过与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错误的给出正确说法。 1、无论在何种婚姻形式中,婚外性生活都是被严格限制的。错 2、符号互动理论中的“符号”是人类社会互动的媒介工具,它只是人的外部行为的凝聚。错 3、家庭治疗的目标和焦点是消除个人的明显外在症状。错 4、家庭暴力经常是突发性的,没有任何预兆的。错 5、亲子关系最全面,最深刻,维持的时间也最长,是家庭关系的枢纽。错 三、简答题 1、21世纪中国婚姻法会呈现哪些方面的发展趋势?填补立法空白,充实和健全现行的婚姻法 2、简述家庭系统理论的基本假设。家庭关系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与个人是否病态的主要因素;家庭的互动模式可以代代相传;家庭的健康是建立在家庭的向心力及个别家庭成员是否被尊重的平衡点上;家庭越有弹性,家庭就越有良好的功能;家庭互动的分析,需要从家庭具有的婚姻和亲子关系角度探讨;个人问题常和家庭的互动模式及家庭价值观有关;任何家庭小系统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家庭主要系统的改变;实务工作者介入到家庭,即成为家庭的一个新系统 3、常见的不良家庭结构与家庭问题有哪些?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越俎代庖;混沌一片; 4、再婚家庭经常会面临哪些方面的危机?再婚夫妇结合在一起后,如何面对各自的原来的前夫(妻),如何进一步相互接纳;继子(女)对继父(母)是否能够很快接纳;继子(女)对其亲生父母是否仍然感情深厚;继父(母)对前妻(夫)所生子女是否接纳,一旦继母再婚后又有其亲生子女,继父将如何处理;当自己子女又有了继父与继母,作为亲生父母感受如何;继母再嫁后所带的子女是否能够和丈夫前妻所生子女融洽相处;

职业生涯管理 2017年7月期未考题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职业生涯管理”课程期末试卷 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劳动者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被称为(A )。 A.职业期望 B.职业伦理 C.职业道德 D.职业价值观 2.完成一项活动的本领称为(D )。 A.性格 B.气质 C.素质 D.能力 3.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着对职业高低贵贱之分的认识,这种认识即是职业的(C )。 A.职业期望 B.职业认识 C.社会评价 D.职业认同 4.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将个性按照职业归纳为六种基本类型。 其中,喜欢要求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能够不断结交新的朋友,从事提供信息、启迪、帮助、培训、开发或治疗等事务,并具备相应能力的个性类型是(D )。 A.现实型 B.社会型 C.研究型 D.常规型 5.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引用到职业生涯辅导上,用以了解个人决策历程中社会、遗传与个人因素对于决策的影响的学者是(C )。 A.泰德曼 B.丁克里奇 C.克朗伯兹 D.萨柏 6.萨伯提出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是(B )。 A.三阶段理论 B.五阶段理论 C.九阶段理论 D.三三三理论 7.在乔哈里咨询窗分析框架中,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被称为(C )。 A.公开我 B.隐私我 C.潜在我 D.背脊我 8.约翰·霍兰德将人的职业性向分为六种类型,其中表现为顺从、高效、实际、缺乏想象力、缺乏灵活性等个性特征的人的职业性向属于( D )。 A.企业性向 B.现实性向 C.社会性向 D.常规性向 9.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称为(A )。 A.职业行为 B.职业态度 C.职业素质 D.职业道德 10.根据职业管理专家格林豪斯对职业生涯周期的阶段划分,职业生涯中期的年龄段是(C )。 A.0~18岁 B.18~25岁 C.25~40岁 D.40~55岁

企业社会工作案例

企业社会工作案例 案例一:小亚,女,12 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家庭成员有父母亲,一个姐姐.姐姐读高二,寄宿在学校.小亚的父亲是私营企业家,母亲是全职太太,姐姐从小在农村长大,由奶奶照顾,很懂事,学习成绩好.生小亚时,家里经济条件好了,母亲在家做了专职主妇.因为这样,父母亲对小亚的要求更高了,从小时候起每天为其排满了学习课程,小亚的自由活动时间很少,买文具,衣服鞋子等都有妈妈或姐姐全程监督.小亚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心里很难受,在和同学逛街时买了东西她都不敢对家里人说,害怕挨批评.马上要升学考试了,小亚很害怕,不敢回家.在家长看来,小亚经常说谎,学习不主动.问题:1.小亚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哪些2.针对小亚的困境,谈谈你的介入策略中可能运用到的相关理论. 答题要点:考试大论坛1.小亚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家庭环境太压抑,升学压力太大,不敢和家里人说心里话.2.针对小亚的困境,可运用的相关理论是:(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把小亚的行为放到她的家庭环境和社会中去考察,分析,理解小亚的处境;(2)结构家庭治疗法:分析小亚的家庭结构和特点,以改变小亚与家人的交往模式;(3)行为修正模式:鼓励小亚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得到父母的认可. 案例二:2005 年,王某与丈夫离婚,闹上法庭,夫妻俩谁也不愿放弃儿子的抚养权,最后法院将儿子唐峰判给王某.离婚后.王某与前夫争着错爱儿子,经常发生两人同时在校门口争着接唐峰的情形.唐峰跟母亲回家了,父亲很失落,他只能回家给父亲打电话弥补,但电话打多了,母亲又不高兴.他的一个生日要隆重过两次.每次放学回家父母的车经常同时来接,与同伴玩的机会也没有,经常是坐母亲的车,父亲的车跟在后面.唐峰小小年龄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父爱和母爱,他开始从心里厌恶亲情,厌恶关心,开始报复:拼命花父母的钱,并逃离到外地,被父母追回后整日把自己关在家里.沉默不语.一个人发呆. 问题:1.案例中唐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作为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 答题要点:1.唐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家庭关系问题:父母的过分溺爱;

家庭社会工作

集美大学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编号:E07027 2.课程中文名称:家庭社会工作课程英文名称:Family Social Work 3.课程总学时:32 ,其中:讲课:28 ,实验:4 ,上机:,实习:,课外:。 4.课程学分:2 5.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 6.开课单位:政法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 7.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 8.先修课程:社会工作概论;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 9.课程负责人:姚进忠 (注:课程编号、学时、学分、类型等均必须与2012版培养方案一致)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家庭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限选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婚姻与家庭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婚姻与家庭向着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面对与家庭相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婚姻关系、家庭自身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学生能够在理论的指导下,在社会工作的实践中帮助家庭提高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对社会危机的反应机制,解决婚姻和家庭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婚姻和家庭中的个体的潜能,使家庭健康成长。 教学要求: 1、了解和掌握几种代表性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 2、理论联系实践,掌握解决婚姻和家庭问题的理论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家庭概述 1.1家庭的涵义 1.2社会学对家庭的考察 1.3社会工作中的家庭 1.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提问、讨论、点评,讲授,PPT课件 2学时 2.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家庭的涵义;社会学对家庭考察的几个角度;社会工作实务是如何看待家庭的。 第二章家庭过程 1.1择偶 1.2结婚

人力资源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 一. 职业生涯及其管理的含义 (一)职业生涯的含义 一个人一生中从事职业的全部历程。这整个历程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连续的,它包含一个人所有的工作、职业、职位的外在变更和对工作态度、体验的内在变更。 (二)职业生涯管理的含义 个人和组织对职业历程的规划、职业发展的促进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它包含职业生涯决策、设计、发展和开发等内容。 (三)职业生涯管理意义何在? (1)有助于提高个人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 (2)有助于降低改变职业通道的成本 (3)有助于组织的发展 二. 职业选择理论 (一)择业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佛隆(Victor H. Vroom)通过对个体择业行为的研究认为,个体行为动机的强度取决于效价的大小和期望值的高低,动机强度与效价及期望值成正比,即F=V·E F-动机强度,指积极性的激发程度 V-效价,指个体对一定目标重要性的主观评价 E-期望值,指个体估计的目标实现概率 按前述观点: 择业动机=f{职业效价·职业概率} 职业效价取决于择业者的职业价值观和择业者对某项具体职业要素的评估 职业概率取决于某项职业的社会需求量、择业者的竞争能力竞争系数、和 其他随机因素。 (二)职业性向理论 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认为,职业性向,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个人职业性向可划分为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开拓型和常规型六种;同时,职业类型也相应有上述六种类型。 职业性向及职业类型分类 实际型:拥有创造或机械方面的能力,喜欢与实体、机器、工具、动植物在一起的工作或户外工作。 研究型:喜欢观察、学习、研究、分析、评估或解决问题。 常规型:喜欢和资料在一起的工作,拥有事务或数值能力,在别人的指示下,完成各种细节事项。 艺术型:拥有艺术、创新或直觉上的能力,喜欢在非结构性的环境下工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开拓型:喜欢和人在一起的工作——基于组织或经济收益,去影响说服人们或从事任务的执行、领导或管理。 社会型:喜欢和人在一起的工作——告知、唤醒、训练、帮助、培养他们、具有言谈上的能力技巧。 三. 职业生涯阶段理论 一)萨柏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 萨柏(Donald E. Super)是美国一位有代表性的职业管理学家。他以美国白人作为自己

2021年家庭农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家庭农场可行性研究陈述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建设内容:建设内容包含50~300亩空地。 二、准备开设的项目有: 1、特色绿色餐饮 2、家庭农场,菜地认领,家禽名义认养,优质绿色年货基地 3、果树认领、采摘体验 4、烧烤,露营,户外,拓展,CS野战 5、休闲,农家体验,自驾游,住宿 三、原因: 都会压力,“城市压力病”被忽视。中国社会自变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高速成长,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已产生了深刻的变更,但有一个方面的变更长期以来却被人们忽视了,这就是人的生存方法的变更。漫长的农耕社会,新中国成立后长期的“年夜锅饭”体制,使国人养成了以淡定和慢节奏为主调的生存方法。随着社会的迅速转型,现代化、全球化、市场经济、竞争等已成为社会的主题词。在这些主题词面前释放出的是一股股强年夜无比的压力,这些压力一方面在推动社会的前进,同时不知不觉中把人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傍边尤以社会精英为甚。 自己买种子种菜成为当下一种时尚的生活方法。在与不服安食品的周旋和酣战中,人们已经疲惫不堪,索性回归到最原始的生存状态,自种自食,自养自用,当起快乐的“自给族”。目前都会农夫是当下的一种时尚的生活方法,可以缓解都会快节奏所带来的压抑。 粮食平安和粮食价格问题弄得人心惶惶,回归原始,感受自然,自给自足是当下很多家庭的想要的。 七、产品销售用度预测: 1、请人制定地块完整规划图 300元 7、路途建设本钱:共需铺100米的年夜道,每铺十米500元,共需5000元;基础设施维护、人工、水电维护本钱:每100平方米需10元每月,每月共需660元 本钱用度总计: 300+40+10000+300+1000+400+5000+660+5000=22640元 九、不成行因素阐发

家庭农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提要 一、项目名称XX家庭农场 二、拟建设地点:该地位于茨坝,旁边是龙泉路转角处,附近有128路公交车,临近黑龙潭的一块十亩的土地上(土地里还有200颗核桃树、100棵板栗树,外加300只土鸡)此外,茨坝石关村附近的昆百大珠宝城周边计划盖一个珠宝、宝石、玉石毛料的商业区,专门做玉石生意的聚集地,也有一片别墅区。在农场附近有两片小区(拥有500户家庭左右)。 三、项目建设单位:XXXX团队 四、项目总负责人:岳伟 五、建设内容:建设内容包括10亩空地,有200棵核桃树、100棵板栗树,附加300只土鸡。准备开设的项目有: 1、家庭农场,菜地认领: (1)划分规划出一部分土地,实行会员制认领。 (2)以年为最低单位,会员认领一块(或以上)菜地并交纳所需费用,即可挂牌标明菜地归属权,会员自选种植套餐种类。 2、果树认领、采摘体验 (1)以家庭为单位,出租核桃树和板栗树的所有权,为果树命名挂牌。 (2)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管理,也可以平日由农场负责照管(雇人),收获所得归顾客所有。 (3)采摘体验,划出少量体验地块用于客户短期体验。

3、家禽名义认养(可以每人认一只鸡,可以自己命名) 4、烧烤,露营: (1)搭建休息场所,供客人聊天聚会休闲观景。 (2)在农场辟出烧烤场地,开发户外烧烤项目,收取食材场地费用。 六、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现在,粮食安全问题弄得大家人心惶惶,与不安全食品的周旋和鏖战中,人们已经疲惫不堪,索性回归到最原始的生存状态,自种自食,自养自用,当起快乐的“自给族”。 粮食价格问题,几年来,极端气候的不断出现,干旱灾害的频发,再加上我国自身水资源的短缺,再度引发了我国粮食安全隐忧。粮食价格攀升和商品市场波动现象将持续一段时间,这将影响贫困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粮食安全都市压力, “城市压力病”被忽视。这些压力一方面在推动社会的前进,同时不知不觉中把人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当中尤以社会精英为甚。 第二节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分析 目前的十亩土地上由于有一条输油管通过,故不能做其他大型项目,现在基本没什么作为。随着附近石关村昆百大珠宝城的建设,周边计划盖一个珠宝、宝石、玉石毛料的商业区,专门做玉石生意的聚集地,所以这里将会有很多人聚集。此外,昆百大珠宝城旁还有一片别墅区,有许多富人居住。这10亩土地,供水供电良好。在土地的四周有两片小区,都是商品房(价格大概7000多元每平方米),里面拥有家庭500户左右。在这块土地上,原先还摘种着200棵核桃树和100棵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复习资料 填空 1.所谓职业生涯,是指人的一生所经历的职业历程。 2.人职匹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条件匹配;特长匹配。 3.人们在择业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职业价值观,个人兴趣,特长。 4.构成职业选择的基本因素(或条件)有三个:职业能力;职业意向;职业岗位。 5.职业资本主要包括:职业行为、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6.美国心理学家佛隆(Victor H.Vroom)通过对行为的研究认为,个体行为动机的强度取决于效价的大 小和期望值的高低,动机强度与效价及期望值成正品。 7.标准化职业生涯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者能够加工所有相关信息,能够做出完全理性的选择,在选择 时遵循着效用最大化原则。该理论主要代表是奇兰特的职业决策过程模式和克朗伯兹的社会学习论。 8.三三三理论是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 9.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性,组织性,时间性,动态性。 10.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模式,从个人与组织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体地位看,主要分为义务本位 模式、权利本位模式、权利-社会模式。 11.无边界职业生涯可以分为自愿无边界和非自愿无边界。 12.职业规划目标组合有三种方法:时间组合、功能组合和全方位组合。 13.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有宝塔形知识结构和蜘蛛网行知识结构。 14.职业形象: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担任职业角色的过程中所展示和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的外部表 征,包括仪容(相貌,体形)、仪表(衣着服饰,气质修养)以及仪态(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等。 15.工作重新设计的主要方法有四种:工作轮换、工作扩展、弹性工时和工作项目化。P154 16.职业选择决策:个人运用习得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和处理,完成职业选择的过 程。 17.个人职业开发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要素的开发与社会资本的开发。 18.自我要素的开发包括能力的开发、态度的开发和职业资本的开发。 19.个人职业生涯开发策略分为:工作策略、学习与培训策略、人际交往策略和工作-家庭平衡策略。 20.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是以自身的准确定位为基本前提的,在定位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三个层面 的因素---个人层面、组织层面和环境层面。 21.职业生涯计划表中包含的内容划分为三个方面:职业,职业生涯目标,职业发展通道。 22.职业生涯发展阶梯包括的具体内容有:职业生涯阶梯模式、职业生涯阶梯方向以及职业生涯阶梯设 置等。 23.边界一般分为三种主要形式:物理边界、时间边界、心理边界. 24.保障系统涉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25.学习型组织必须经过五项修炼:个人熟练,心智模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26.纵观国内外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实践,主要有单阶梯模式,双阶梯模式,多阶梯模式,横向阶梯模式 四种职业生涯阶梯模式。 27.职业生涯发展基本上有三个方向,即纵向发展,横向发展,向核心方向发展。 28.职业生涯中期的沟通原则。沟通,是指两个或者更多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传递或者交换信息、 意念及观念的过程。 单选题 1.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的社会评价。 2.职业分类具有的基本特征:产业性,行业性;职位性(所谓职位是一定的职权和相应的责任的集合体);组群性;时空性。 3.职业具有以下特征:经济性;社会性(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技术性;稳定性;规范性;群体性。 4.我国学者在对中国社会阶层进行划分时往往以职业分类为基础。 5.我国社会学家陆学艺在其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中把当代中国人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 6.职业声望的调查与评价主要方法:自评法;民意法;指标法。 7.职业价值观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行为,对一个人职业目标

青少年社工案例分析

青少年社工案例分析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一、基本情况 站员姓名:小斌 性别:男性 出生年月:1998年9月19日 文化程度:职校肄业,目前无业 二、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 小斌上初中时父母离异,因父亲在外地工作,小斌交由母亲扶养。母亲忙于工作,由外祖母照顾他的日常生活。外祖母十分宠爱外孙子,父母与小斌平时交流较少。 2、生活经历 小斌一直在父母及家人的宠爱下长大,上小学时成绩一般,但能按时完成作业,也跟得上学校的学习进度。上初中后,父母离异,缺少对他的管教,小斌开始与学校内的一些不良青少年来往,耽误了学习,影响了学习成绩。2010年初中毕业后,考入某职校,2011年年底由于屡次违反校纪校规,被学校劝退。2012年1月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鞍山市公安分局取保候审。 3、学校评价 小斌的班主任对他的评价是:学习成绩不好,对学习不感兴趣,但酷爱运动,体育很好。为人很讲哥们义气,平时待人讲究仗义,易冲动。 4、社区评价

小斌所在居委的干部反映李斌很少在社区活动,没有与社区居民发生过正面冲突。经社工、居委干部、当地民警与李斌及其母亲接触,发现李斌对自己的行为已有悔改之意,其母也意识到教育子女的重要性,故居委、民警、父母、社工四方一致同意组成帮教小组,对其实行诉前考察教育。 三、个案分析与预估 1、个人因素 案主年少单纯,18岁的他意志薄弱,容易冲动,遇事不够冷静,做事不计后果,加上法律观念淡薄,社会交往无选择,意气用事,爱打抱不平。 2、家庭因素 父亲离异,父亲在外地工作,外祖母对其过分溺爱,家庭对案主缺乏正确地、及时的引导,平时与案主的沟通较少。 3、朋辈群体 由于上初中时案主被人欺负过,所以为了得到保护,加入了不良朋辈团伙。2012年1月,因帮朋友出头而参与了聚众斗殴。 社工认为,在不当行为背后常常存在多种目的。人是能够自主的社会性动物,生命的主要力量就是追求优越或自我肯定。人一生中的主要目标就是寻找归属感和自我肯定。在寻找的过程中,人会选择并运用自己觉得可以得到重视的信念、感觉及行为,逐步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不当行为的李斌之所以常觉得灰心、沮丧,是因为他不相信自己可以用良好的行为得到“归属”,但又希望获得父母及社会的关注和接纳,为了争取自己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