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水剂成分分析

防水剂成分分析

防水剂成分分析
防水剂成分分析

青岛东标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防水剂成分分析

摘要

防水剂具有不同程度的憎水、防水功能,对于许多干拌砂浆产品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如薄抹灰外保温系统的抹面砂浆、瓷砖填缝剂、彩色饰面砂浆和用于外墙的防水抹灰砂浆、外墙腻子、防水浆料、粉末涂料和某些修补材料等。

防水剂是一种化学外加剂,加在水泥中,当水泥凝结硬化时,随之体积膨胀,起补偿收缩和张拉钢筋产生预应力以及充分填充水泥间隙的作用。

检测标准

GB178水泥强度试验用标准砂

GB715水泥胶砂干缩试验方法

GB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2419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

GB8077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试验方法

GBJ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及耐久性试验方法

JC474混凝土砂浆防水剂试验方法

GB5553-1985表面活性剂纺织助剂防水剂防水力测定法

GB/T5553-2007表面活性剂防水剂防水力测定法

HG/T4105-2009人造板防水剂

JC/T1018-2006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

JC474-2008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JC/T902-2002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

检测流程

青岛东标能源检测中心检测流程:

1.咨询---申请人提供产品资料图片及描述。

2.报价---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资料,技术工程师将作出评估,确定须测试的项目,并向申请方报价

3.申请方接受报价

4.申请方填写测试申请表和测试样品一起提交

5.样品测试——测试将依照所适用的标准进行

6.实验室出检测报告

7.实验室签发符合防水剂检测的合格报告

主成分分析案例

姓名:XXX 学号:XXXXXXX 专业:XXXX 用SPSS19软件对下列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

一、相关性 通过对数据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矩阵,见表1。 表1 淡化浓海水自然蒸发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由表1可知: 辐照、风速、湿度、水温、气温、浓度六个因素都与蒸发速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分析:各变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若直接将其纳入分析可能会得到因多元共线性影响的错误结论,因此需要通过主成份分析将数据所携带的信息进行浓缩处理。 二、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 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是对主成分分析的适用性进行检验。 KMO检验可以检查各变量之间的偏相关性,取值范围是0~1。KMO的结果越接近1,表示变量之间的偏相关性越好,那么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效果就会越好。实际分析时,KMO统计量大于0.7时,效果就比较理想;若当KMO统计量小于0.5时,就不适于选用主成分分析法。 Bartlett球形检验是用来判断相关矩阵是否为单位矩阵,在主成分分析中,若拒绝各变量独立的原假设,则说明可以做主成分分析,若不拒绝原假设,则说明这些变量可能独立提供一些信息,不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由表2可知: 1、KMO=0.631<0.7,表明变量之间没有特别完美的信息的重叠度,主成分分析得到的模型又可能不是非常完善,但仍然值得实验。 2、显著性小于0.05,则应拒绝假设,即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三、公因子方差 公因子方差表示变量共同度。表示各变量中所携带的原始信息能被提取出的主成分所体现的程度。 由表3可知: 几乎所有变量共同度都达到了75%,可认为这几个提取出的主成分对各个变量的阐释能力比较强。 四、解释的总方差 解释的总方差给出了各因素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新型防水材料种类有哪些 新型防水材料的特点

现在不管是新房还旧房都会出现漏雨的情况,有时候房子漏雨比较严重的把墙面都刮花了,我们不仅修房顶还的重新装修墙面,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房子没有漏之前就做好防水准备,这是很关键的。所以防水材料的选择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怎选择防水材料呢,现在市面上有新型防水性材料,这种新型防水材料的出现为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接下来我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新型防水材料吧。 一、新材防水材料有哪些。 1、房屋漏水是比较头疼的事,房屋漏水首先就是要看一下漏水的地方在哪里,,缝隙是有多大,在选择不同材料来进行修补。如果漏水部位比较小,我们就可以用堵漏王来解决,直接调好堵漏王直接撒在漏水的地方就可以了。这样是比较方便的。 2、如果漏雨的地方比较多,而且裂缝也比较大,有的时候我们找不到具体漏雨的地方

在哪了,这就比较麻烦了,我们就要大面积的进行修补。这时候就要选择我们比较常见的沥青防水卷,这种防水材料的功能非常好。 3、还有橡胶基防水材料和树脂基防水材料,等等一些高分子合成材料,这些都是比价好的防水材料。也是多用在工程方面的防水材料。 二、不同材质的新型防水材料特性 1、沥青防水材料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材料,在一定温度下有很好的拉伸和延展性能,基友很好的耐高温性能。这种材料耐老化。一般使后没有人为的破坏可以坚持性能好几年。沥青防水材料使用时比较方便,而且废料比较少,无污染,所以一般家庭都是比较常用的。 2、还有现在一些液体防水剂也是比较好的,比如有机硅防水剂,这种材料一般是无色的,或者成淡黄色。。没有毒,在使用时没有刺激的气味,使用安全不易燃,在平常环境下不易挥发,绿色环保的材料。这种液体试剂要比普通水泥风防渗水星耀高三四倍。 3、现在市面上的防水材料很多,每种材料的特性大致相同但是还是会有区别的,所以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要看情况来定。 三、选择新型防水材料注意什么

水性防水剂

水性防水剂DTM648-2

水性防水剂DTM648-2可用于纺织、绒面皮革材料的防水处理,可以使织物拥有长效的防水、防油和防污的特点,并且不会改变材料本身特性及透气性。 纺织物经 DTM648-2处理后,防水剂成分可与纤维中的官能团发生化学反应而牢固结合,它改变了纤维表面疏水性能,使纤维表面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不渗水,不润湿而是形成水珠流走,可耐水性20次,且不影响织物的透气。 DTM648-2符合相关环保要求,经过相关Reach 、Rohs 、不含DMF 等相关环保检测认证。 包装:5 Kg 、25Kg 。 储存和运输:置阴凉干燥处常温下存放,应避免阳光直晒。本品的存放、运输和使用中应遵守化学品贮运的一般卫生 安全规定,不可吞服。 ◎棉织物 ◎合成纤维类 ◎混纺类 Ⅰ织物的准备 1.为获得最佳效果,进行防水加工时,织物表面应无易脱落的物质、无沾污,因此在加工前务必充份地洗净,否则无 耐久性。 2.织物掉纤率必须小于等于1.5%,建议通过AATCC97进行测试。 3.为避免降低效果,起绒和砂磨加工应在防水整理前进行。 4.若要与交联剂、渗透剂、防皱树脂及其它助剂同浴,请预先测试这些助剂与DTM648-2的相容稳定性,并要求将这些产品和防水剂都分别稀释后混合,避免原液直接混合。 溶解度 可与水相混溶 PH 5-6

Ⅱ使用方法 ①工作液调配:在干净料桶中配置工作液,使水性防水剂DTM-648-2的比例占到2%-3%,其余为自来水,添加完自来水后,最后再低速搅拌5-10min至溶液混合均匀即可。 ②加工方法(定型时进行防霉加工) a.浸轧方法:一浸一轧,先将布料放入工作液中浸湿,然后压轧或脱水的方式去除多余水分,以利于烘干; b.预干:110-130℃烘干; c.焙烘(定型):推荐在拉幅定型机,170℃(布面温度)段焙烘1min-2min。 1.若与其它助剂拼用,必须通过预备实验,充分确认与拼用药剂的相容性; 2.调配处理液时要缓慢搅拌,避免产生大量泡沫; 3.混合均匀,先用少量混合,然后再大量混合,即将防水剂按量添加到一部分水中搅匀,再加入剩余水搅匀; 4.焙烘一定要充分,否则不能发挥最优秀的防护性能,建议根据机台条件预先实验; 5.请尽量在12 小时内将配制的处理液用完;长时间放置的处理液,确认有效后方可使用;

(公司治理)施工手册(第四版)第十七章地下防水工程渗漏水的治理

17-5 渗漏水的治理 地下防水工程出现的渗漏水症害,直接影响着工程结构的安全、生产设备的寿命,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地下工程产生渗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涉及设计、施工、材料,以及使用管理和维护,其中施工质量为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强调在治理渗漏水的施工过程中,应自始至终一丝不苟、精心施工,坚决避免“久治不愈、扩大危害” 。 17-5-1 渗漏水治理原则及准备工作 17-5-1-1 渗漏水治理原则 渗漏水治理应遵循“堵排结合、因地制宜、刚柔相济、综合治理”的原则。 17-5-1-2 准备工作 1.按现行规范要求,掌握工程原防、排水系统的设计及施工有关资料。调查渗漏水现状、了解工程周围环境及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渗漏水原因,制定渗漏水治理方案。 2.按现行规范要求,选择相宜的防水材料。 3.有降、排水条件的,先做好降、排水工作。4.施工时按“先顶后墙再底板”的顺序进行,避免破坏原有完好的防水层。5.施工严格实行三检制,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6.施工队必须具有防水专业资质,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7.按规定制定劳保及安全措施。 17-5-2 渗漏水治理 地下工程渗漏水常见的有孔渗漏、缝渗漏以及面渗漏;渗水情况有慢渗(湿渍)、快渗、漏水、涌水。应视具体情况,确定治理方案,进行堵漏。通常漏水量大的部位,可以直观找到;而渗水较慢或一般湿渍不易观察到出水点,可用以下方法进行检查: 1.将漏水部位擦干,立即在漏水处薄薄地撒上一层干水泥,表面出现的湿点或湿线处就是漏水的孔或缝。

2.如上述方法尚不能查出渗水处,则可用水泥胶浆(水泥:水玻璃= 1:1)在渗水面均匀涂一薄层,并立即撒上干水泥粉一薄层,干水泥层表面的湿点或湿线即为渗水的孔隙或裂缝。 目前较常用的堵漏法有: 抹面堵漏法,其特点是先堵漏、后抹面,因之,还可作为柔性防水层渗漏的补救做法。堵漏的原则是以大化小,将面漏变成线漏、线漏变成点漏,最后一堵成功。堵漏后,应进行抹面防水施工,这一工序与堵漏同等重要,可以防止因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堵漏施工不周所致的在原漏点以外的薄弱部位又产生渗漏。这种做法适用于大面积渗漏的修堵治理,当前在国外应用也很普遍。目前普通的防水抹面五层作法已被掺有各种外加剂、防水剂和聚合物乳液的砂浆所代替,且效能提高、施工简便。 注浆堵漏法,是根据工程渗漏水的情况(水的流量、流速)以及渗漏部位,布置注浆孔,并选择适宜的注浆设备和注浆材料,将浆液压入裂缝及孔隙的深部至注满并固化,而达到治理渗漏的目的。 17-5-2-1 抹面堵漏法 1.大面积渗漏水 大面积渗漏水在渗漏工程中比较普遍,其特征为渗水点有大有小、且分布密集,渗水面积大。 大面积严重渗漏,首先应尽可能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以便在无水情况下进行修堵施工;当无条件降低地下水位时,应先行引水泄压,再涂抹快凝止水材料,使面漏变成线漏、线漏变为点漏(可集中为若干点),最后将漏水点封堵,再行大面积抹面。 大面积慢渗,漏水不明显,但湿渍常在。这种情况可采用速凝材料直接封堵,再进行防水砂浆抹面,或涂抹水泥基结晶型防水涂料等。 (1 )氯化铁防水砂浆抹面 1 )配合比 氯化铁防水素浆配合比(重量比)如下: 水泥:水:氯化铁防水剂二1: (0.35~0.39): 0.03 氯化铁防水砂浆配合比(重量比)如下: 底层砂浆: 水泥:水:中砂:防水剂=1: (0.45~0.52): 2: 0.03

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步骤 图文

主成分分析的操作过程 原始数据如下(部分) 调用因子分析模块(Analyze―Dimension Reduction―Factor),将需要参与分析的各个原始变量放入变量框,如下图所示: 单击Descriptives按钮,打开Descriptives次对话框,勾选KMO and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选项(Initial solution选项为系统默认勾选的,保持默认即可),如下图所示,然后点击Continue按钮,回到主对话框: 其他的次对话框都保持不变(此时在Extract次对话框中,SPSS已经默认将提取公因子的方法设置为主成分分析法),在主对话框中点OK按钮,执行因子分析,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面几张表。 ①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 KMO为0.635>0.6,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着性P值为 0.000<0.05,亦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②公因子方差表,其展示了变量的共同度,Extraction下面各个共同度的值都大于0.5,说明提取的主成分对于原始变量的解释程度比较高。本表在主成分分析中用处不大,此处列出来仅供参考。 ③总方差分解表如下表。由下表可以看出,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两个主成分,两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是55.449%和29.771%,累积方差贡献率是85.220%;两个特征值分别是3.327和1.786。 ④因子截荷矩阵如下: 根据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主成分分析的变换矩阵亦即主成分载荷矩阵U与因子载荷矩阵A以及特征值λ的数学关系如下面这个公式: 故可以由这二者通过计算变量来求得主成分载荷矩阵U。 新建一个SPSS数据文件,将因子载荷矩阵中的各个载荷值复制进去,如下图所示: 计算变量(Transform-Compute Variables)的公式分别如下二张图所示: 计算变量得到的两个特征向量U1和U2如下图所示(U1和U2合起来就是主成分载荷矩阵):所以可以得到两个主成分Y1和Y2的表达式如下: Y1=0.456X1+0.401X2+0.428X3+0.490X4+0.380X5+0.253X6 Y2=-0.367X1+0.322X2-0.323X3-0.303X4+0.453X5+0.602X6 由上面两个表达式,可以通过计算变量来得到Y1、Y2的值。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变量之前,需要对原始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上述Y1、Y2表达式中的X1~X9应为各原始变量的标准分,而不是原始值。(另外需注意,本操作需要在SPSS原始文件中来进行,而不是主成分载荷矩阵的那个SPSS数据表中。) 调用描述统计:描述模块(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Descriptives),将各个原始变量放入变量框,并勾选Save standardized values as variables框,如下图所示: 得到各个原始变量的标准分如下图(部分): Z人均GDP即为X1,Z固定资产投资即为X2,其余类推。 调用计算变量模块(Transform-Compute Variables),输入公式如下图所示: 计算出来的主成分Y1、Y2如下图所示:

主成分分析PCA(含有详细推导过程以及案例分析matlab版)

主成分分析法(PCA)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研究多个变量的问题,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多个变量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由于变量个数较多再加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势必增加了分析问题的复杂性。如何从多个变量中综合为少数几个代表性变量,既能够代表原始变量的绝大多数信息,又互不相关,并且在新的综合变量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这时就需要进行主成分分析。 I. 主成分分析法(PCA)模型 (一)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 主成分分析是采取一种数学降维的方法,找出几个综合变量来代替原来众多的变量,使这些综合变量能尽可能地代表原来变量的信息量,而且彼此之间互不相关。这种将把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互相无关的综合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就叫做主成分分析或主分量分析。 主成分分析所要做的就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变量,重新组合为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变量来代替原来变量。通常,数学上的处理方法就是将原来的变量做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变量,但是这种组合如果不加以限制,则可以有很多,应该如何选择呢?如果将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变量记为1F ,自然希望它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变量的信息,这里“信息”用方差来测量,即希望)(1F Var 越大,表示1F 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所选取的1F 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1F 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 个变量的信息,再考虑选取2F 即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1F 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在2F 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 0),(21=F F Cov ,称2F 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四……第p 个主成分。 (二)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 对于一个样本资料,观测p 个变量p x x x ,,21,n 个样品的数据资料阵为: ??????? ??=np n n p p x x x x x x x x x X 21 222 21112 11()p x x x ,,21=

液体混凝土无机铝盐防水剂

液体混凝土无机铝盐防水剂

施 工 作 业 指 导 书 版权所有:北京海岩兴业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

液体混凝土无机铝盐防水剂的技术性能及应用 Inorganic Aluminum Salt Waterproof Agent 一、用途: 液体混凝土无机铝盐防水剂是以无机铝盐为主体的多种无机盐类复合制成的熔液。把它渗入混凝土、水泥砂浆中,即可配制成具有防渗、防漏、防潮功能的防水砂浆,抹在建筑结构表面形成刚性永久防水层。二、使用范围: 运用于屋面、卫生间、地下室、水池、水塔、仓库、桥梁、隧道、水渠、堤坝、人防工程的表层防渗防漏防潮。 三、防水机理: 混凝土、水泥砂浆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留下许多毛细通道和也隙,水的渗透就是通过这些毛细通道和孔隙进行的,无机铝防水剂掺入水泥砂浆后,即与水泥中的水化生成物发生化字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等不溶于水的胶体物质,同时还能与水泥中的水化铝酸钙作用,生成具有一定膨胀性的复盐硫铝酸钙晶体。这些胶体和晶体物质堵塞和填充了水泥砂浆在硬化过程中形成的毛细通道和孔隙,从而提高了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密实性,达到防水抗渗的目的。 四、技术指标: 1 、外观:褐黄色透明液体,有微量杂质及沉淀物。 2 、液体混凝土无机铝盐防水剂掺量占水泥重量5-15% 时的水泥砂浆性能指标:

3 、耐候性能试验: 试板在氙灯气候试验机中进行 300 小时试验,未出现裂纹、疏松、脱落、离层等老化现象,防水面层完好,与原始试板无差异。 五、包装、贮存、保质期: 液体混凝土无机铝盐防水剂用塑料桶封盖包装。每桶净重 50 ㎏± 1 ㎏。产品应贮存在温度低于 40 ℃的通风干燥仓库内,桶口向上,不得靠近火源和热源,以防塑料桶老化变形。产品保质期为五年。在五年内无明显变色和干缩现象。 六、配料要求: 1 、水泥:使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 32.5MPa 。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不能混合使用。 2 、砂:采用中砂、质量符合水泥砂浆用砂要求。 3 、水:用洁净的淡水(饮用水) 七、施工工艺: 1 、清理基层: 把基层表面的油污、灰尘、杂物等清洁干净。对光滑的基层表面还需进行凿毛处理,麻面率不得小于 75% ,。然后用水湿润基层。 2 、刷结合层: 在已凿毛和干净湿润的基层上,用刷子均匀刷一道稀粘状的水泥防水剂素浆(配合比为水泥:水:液体混凝土无机铝盐防水剂 =1 : 2.20 :0.10 )作结合层。以提高防水砂浆与基层的粘合力。厚度以 2 ㎜左右为

防水剂在实践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防水剂在实践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1、拒水拒油效果不明显 问题大多出在浴槽,浴槽中有阴离子物质,原因有: l 纤维经过阴离子助剂处理。因为大金氟系整理剂大多呈阳离子性,会发生反应 l 染料为阴离子性,浮色没有漂洗干净。 检验混入阴离子物质的方法: * 取浴液,加入阴离子分散染料,如果有沉淀生成或者呈凝混状态就说明有阴离子物质。 2、纤维污染 l 浴槽中有阴离子物质,整理剂结块,在纤维上会有斑 l 轧辊污染 l 温度过高 l 存在油性物质 对策: * 用水溶性阳离子乳化剂 * 尽量避开阴离子助剂的使用,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无比漂洗干净 * 避免混入阴离子物质 * 搅拌速度放慢。氟系防水剂的水溶性和直接性很好,无需高速搅拌 3、色变 色变是正常现象,通常会变深,因为表面产生了一层防水膜,产生折射,所以看起来颜色就深了。 这问题一般出现在经验不够的工厂,有经验的师傅一般会在染色的时候稍微染浅一些。 4、拒水性能逐渐降低的原因 l 浓度太低 l 纤维吸湿性差,只带走了防水剂,不带走水,所以浓度下降很快 l 布料经过亲水处理,防水剂是疏水基团,导致不能上附,布料拒水性能降低 l 处理温度不够 5、初期拒水性不好的原因 l 主要是浴液pH值的原因,防水剂对浴液的pH值要求比较严格 l 各种纤维在浴液中的离子性状: 棉:呈弱阴离子性;涤纶:呈弱阴离子性,随PH值得增大,阴离子性加强;尼龙:4.5以下呈阳离子性,4.5以上呈阴离子性;蚕丝:非离子型,手感越柔软,

碳链增长,手感变硬 氯基团:有些不含,含有氯基团的整理剂手感通常较硬,但更具耐久性 架桥基团:起与纤维连接的作用 目前世界真正掌握氟系拒水拒油剂生产技术的公司也就四五家,因此,防水剂的选择很重要 二、实践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1、拒水拒油效果不明显 问题大多出在浴槽,浴槽中有阴离子物质,原因有: * 纤维经过阴离子助剂处理。因为氟系整理剂大多呈阳离子性,会发生反应 * 染料为阴离子性,浮色没有漂洗干净。 检验混入阴离子物质的方法: * 取浴液,加入阴离子分散染料,如果有沉淀生成或者呈凝混状态就说明有阴离子物质。 2、纤维污染 * 浴槽中有阴离子物质,整理剂结块,在纤维上会有斑 * 压辊污染 * 温度过高 * 存在油性物质 对策: * 用水溶性阳离子乳化剂 * 尽量避开阴离子助剂的使用,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无比漂洗干净 * 避免混入阴离子物质 * 搅拌速度放慢。氟系防水剂的水溶性很好,无需高速搅拌 3、色变 色变是正常现象,通常会变深,因为表面产生了一层防水膜,产生折射,所以看起来颜色就深了。 这问题一般出现在经验不够的工厂,有经验的师傅一般会在染色的时候稍微染淡一些。4、拒水性能逐渐降低的原因 * 浓度太低 * 纤维吸湿性差,只带走了防水剂,不带走水,所以浓度下降很快 * 布料经过亲水处理,防水剂是疏水基团,导致不能上附,布料拒水性能降低 * 处理温度不够 5、初期拒水性不好的原因 * 主要是浴液pu值的原因 * 各种纤维在浴液中的离子性状: 棉:呈弱阴离子性 涤纶:呈弱阴离子性,随PH值得增大,阴离子性加强 尼龙:4.5以下呈阳离子性,4.5以上呈阴离子性 蚕丝:非离子型 * 各种纤维的PH适宜范围 尼龙(未染色):5-7 (淡染色):5-7 (浓染色):3-5 涤纶:3-5 棉、丝、无纺布、树脂纤维:5-7

R语言主成分分析的案例

R 语言主成分分析的案例
R 语言也介绍到案例篇了,也有不少同学反馈说还是不是特别明白一些基础的东西,希望能 够有一些比较浅显的可以操作的入门。其实这些之前 SPSS 实战案例都不少,老实说一旦用 上了开源工具就好像上瘾了,对于以前的 SAS、clementine 之类的可视化工具没有一点 感觉了。本质上还是觉得要装这个、装那个的比较麻烦,现在用 R 或者 python 直接简单 安装下,导入自己需要用到的包,活学活用一些命令函数就可以了。以后平台上集成 R、 python 的开发是趋势,包括现在 BAT 公司内部已经实现了。 今天就贴个盐泉水化学分析资料的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通过 R 语言数据挖掘的小李 子: 有条件的同学最好自己安装下 R,操作一遍。 今有 20 个盐泉,盐泉的水化学特征系数值见下表.试对盐泉的水化学分析资料作主成分分 析和因子分析.(数据可以自己模拟一份)
其中 x1:矿化度(g/L);

x2:Br?103/Cl; x3:K?103/Σ 盐; x4:K?103/Cl; x5:Na/K; x6:Mg?102/Cl; x7:εNa/εCl.
1.数据准备
导入数据保存在对象 saltwell 中 >saltwell<-read.table("c:/saltwell.txt",header=T) >saltwell
2.数据分析

1 标准误、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
>arrests.pr<- prcomp(saltwell, scale = TRUE) >summary(arrests.pr,loadings=TRUE)
2 每个变量的标准误和变换矩阵
>prcomp(saltwell, scale = TRUE)
3 查看对象 arests.pr 中的内容
>> str(arrests.pr)

各类防水剂配方

各类防水剂配方 松香酸钠加气防水剂配方(公斤):松香1,氢氧化钠溶液(比重1、12~1、16)1、25,水5。制法:将松香粉碎后过0、3~0、5厘米筛,然后加入煮沸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待松全部溶解后煮沸0、5~1小时,然后慢慢冷却至80~90℃,再加入60~70℃热水,配成5%浓度的松香酸钠溶液。松香酸钠加气防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如下(公斤/米3):400号水泥340,砂640,碎石(5~40毫米)1210,水170,松香酸钠加入量为水泥重量的0、05%,氯化钙(10%)加入量为水泥重量0、075%。松香酸钠入混凝土中,能产生大量细小封闭稳定气泡减少透水通路,达到防渗目的。氢氧化铝密实防水剂配方(%):氯化铝5,氯化钙15,盐酸(比重1、19) 0、5,水 79、5。将配制的溶液稀释至5~10%浓度即可使用。在混凝土中的掺量为水泥重量的1、5~3%。将它掺入混凝土中能生成一种胶状悬浮颗粒,填充混凝土中微小的孔隙和堵塞毛细通路,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和不透水性,其抗渗标号可达15~35公斤/厘米2。氯化铁密实防水剂配方(公斤):硫铁矿渣1,盐酸(比重大于1、15)2~3,铁屑0、2~0、3。制法:将硫酸铁矿渣干燥到含水量不于2%,并除去油污,再与铁屑(占盐酸重量的5~10%)倒入盐酸中,每隔半小时搅拌一次,连续3小时,当澄清液的比重不小于400克/升,二氯化铁和三氯化铁的含量不小于

400克/升,二氯化铁与三氯化铁之比为1 :1~1、3即为合格。配好的液体加入10%工业硫酸铝即为氯化铁防水剂。氯化铁防水混凝土施工配比(重量比)如下: (一) (二)水泥观音11砂2、 51、9碎石(5~40毫米)4、 72、66水 0、6 0、46氯化铁 0、015 0、02三乙醇胺防水剂配方:三乙醇胺1,氯化钠水溶液(比重1、3)43。拌合混凝土时,每袋水泥(50公斤)随水一次加入1、3公斤上述混合液即可。可溶性金属皂类防水剂配方(%)硬脂酸4、13,碳酸钠0、21,氨水3、1,氟化钠0、005,氢氧化钾0、82,水 91、735。制法:将1/2配方量的水加热至50~60℃,把碳酸钠、氢氧化钾和氟化钠溶于水中,将加热熔化的硬脂酸徐徐加入混合液中,并迅速搅拌均匀,最后将另一半水加入,搅匀成皂液,待冷却至25~30℃,加入定量氨水拌匀。施工时用9份水稀释1份防水剂,水泥:砂子=1 :3(体积比),水灰比为0、4~0、5。氯化物金属盐类防水剂配方1:氯化铝4,氯化钙(结晶体)23,氯化钙(固体)23,水50。配方2:氯化铝1,氯化钙(固体)10,水11。制法:先将氯化钙粉碎放入水中搅拌溶解,再中入氯化铝,溶解后沉淀过滤。施工时用20份水稀释1份防水剂,水泥:砂子=1 :2、5~3(体积),水灰比为0、5。

纤维膨胀抗裂防水剂

纤维膨胀抗裂防水剂 纤 维 膨 胀 抗 裂 防 水 剂 说 明 型号:HEA-1 版权所有:北京海岩兴业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

纤维膨胀抗裂防水剂 型号:HEA-1 用途:地下工程混凝土抗裂、防水 HEA纤维膨胀抗裂防水剂是由多种有机和无机组分配制而成的刚性抗裂防水材料,内掺型材料,含有纤维膨胀抗裂组分以及北京海岩兴业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生产的纤维HCSA膨胀剂,膨胀纤维,有机化合物、配有塑性膨胀组分、防渗减缩组分,将塑性膨胀、硬化后的膨胀与减缩有机结合起来,达到防水抗裂的双重目的。该抗裂防水剂的性能既能符合GB 23439-2009 《混凝土膨胀剂》标准要求,又能满足JC474-2008《砂浆、混凝土防水剂》标准中混凝土防水剂要求。为适应商品泵送混凝土的发展需要,并满足不同工程、不同气温条件和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的要求,也可将纤维膨胀抗裂防水剂配制成同时具有防渗、抗裂、减水、缓凝、旱强、高强、防冻和泵送等功能。 品质指标: HEA 抗裂防水剂为粉状产品,碱含量低、无氯、对钢筋无锈蚀,细度:0.315mm筛筛余小于15%,含水量:小于5%,氯离子:小于0.05% 技术性能: (1)在混凝土中掺加占胶凝材料量8-12%的HEA防水剂,除减水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外,对于硬化后的混凝土,可产生2.5/万以上的微膨胀,补偿或减少混凝土的体积收缩,由于含有防渗密实组分和减缩组分,混凝土后期收缩小,混凝土的密实性比掺膨胀剂的混凝土进一步提高。 (2)纤维膨胀抗裂防水剂的膨胀稳定期短,一般14天以后不再有大的

膨胀,对后期强度无影响。 (3)掺纤维膨胀抗裂防水剂可大大提高砼的抗渗性,在适当条件下,可使砼抗渗标号大于S30 (4)由于配有防渗减缩的有机物组分,加入HEA抗裂防水剂的混凝土黏聚性好,不易离析、泌水;因而可有效防止蜂窝麻面得出现。 (5)由于含有纤维膨胀剂,掺加HEA抗裂防水剂的混凝土,能实现超长结构的无缝施工。 (6) HEA抗裂防水剂的早期膨胀发挥快,膨胀率大,适应于目前的水泥普遍变细、早期强度发展较快、裂缝出现较早的特点。 使用范围: 由于具有优良的抗裂防渗功能,HEA抗裂防水剂特别是适用于如下工程:(1) 地下工程,如地铁、隧道、地下车库、人防工程及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等;可减少或免除后浇带,进行超长结构无缝施工。 (2) 水池、污水处理厂、贮罐、大坝等抗渗抗裂要求较高的工程。 (3) 刚性自防水屋面、防渗砂浆层和防潮砂浆层等。 (4) 建筑物后浇缝、框架结构接头的锚接。 作用原理: 针对混凝土不同阶段的收缩特性和防水需要,采用了四个方面的措施。(1)对混凝土的塑性收缩进行补偿 对于硬化的混凝土,HEA抗裂防水剂中含有塑性膨胀组分,可以补偿混凝土的塑性收缩 (2)在约束状态下,硬化后的混凝土产生微膨胀,产生0.3-1.0Mpa的

主成分案例分析

主成分案例分析 主成分分析案例 ---我国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一)案例教学目的 主成分分析试图在力保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原则下,对多变量的截面数据表进行最佳综合简化,也就是说,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本案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我国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通过本案例的教学,力图使学生加深对主成分分析的统计思想和实际意义的理解,明确主成分分析方法的适用环境,掌握主成分分析软件实现操作方法,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但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加之高等院校原有布局使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起点不一致,因而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我国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明确各地区的差异,有利于管理和决策部门从宏观上把握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更好的指导和规划高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案例研究过程 1、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教育是依赖高等院校进行的,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主要体现在高等院校的相关方面。遵循选取评价指标的目的性和可比性原则,从高等教育的五个方面选取十项评价指标,具体如下:

2、数据资料 指标的原始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1995》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5》除以各地区相应的人口数得到十项指标值见表1。其中:x为每百万人口高等院校数;x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毕业生数;x123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招生数;x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在校生数;4 x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教职工数;x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专职56 教师数;x为高级职称占专职教师的比例;x为平均每所高等院校的78 在校生数;x为国家财政预算内普通高教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9 重;x为生均教育经费。 10 表1-1 我国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数据地区 x x x x x x x x x x 12345678910北京1 5.96 310 461 1557 931 319 44.36 2615 2.2 13631 上海2 3.39 234 308 1035 498 161 35.02 3052 0.9 12665 天津3 2.35 157 229 713 295 109 38.4 3031 0.86 9385 陕西4 1.35 81 111 364 150 58 30.45 2699 1.22 7881 辽宁5 1.5 88 128 421 144 58 34.3 2808 0.54 7733 吉林6 1.67 86 120 370 153 58 33.53 2215 0.76 7480 黑龙江7 1.17 63 93 296 117 44 35.22 2528 0.58 8570 湖北8 1.05 67 92 297 115 43 32.89

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得分分析

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得分分析 1 将数据录入spss 1. 2 数据标准化:打开数据后选择分析→描述统计→描述,对数据进行标准化,选中将标准化得分另存为变量: 2.3 进行主成分分析:选择分析→降维→因子分析,

3.4设置描述性,抽取,得分和选项:

4.5 查看主成分分析和分析: 相关矩阵表明,各项指标之间具有强相关性。比如指标GDP总量与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的相关系数较大。这说明他们之间指标信息之间存在重叠,适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下表非完整呈现)

5.6 由Total Variance Explained(主成分特征根和贡献率)可知,特征根λ1=9.092,特征根λ2=1.150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3.107%,即涵盖了大部分信息。这表明前两个主成分能够代表最初的11个指标来分析河南各个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的发展水平,故提取前两个指标即可。主成分,分别记作F1、F2。 6.7

指标X1、X2、X3、X4、X5、X6、X7、X8、X9、X10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相关性强。第一主成分集中反映了总体的经济总量。X11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相关性强。第二主成分反映了人均的经济量水平。但是要注意: 这个主成分载荷矩阵并不是主成分的特征向量,也就是说并不是主成分1和主成分2的系数,主成分系数的求法是:各自主成分载荷向量除以各自主成分特征值的算术平方根。

7.8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因子得分系数)列出了强两个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即各主要成分解析表达式中的标准化变量的系数向量。故各主要成分解析表达式分别为:F1=0.32ZX11+0.33ZX12+0.31ZX13+0.31ZX14+0.32ZX15+0.32ZX16+0.32ZX17+0.32ZX18+0. 32ZX19+0.21ZX110+0.15ZX111 F2=8.46ZX21+0.02ZX22-0.02ZX23-0.20ZX24-0.23Z25-0.04ZX26-0.15ZX27-0.02ZX28+0.10Z X29+0.47ZX210+0.78ZX211 8.9 主成分的得分是相应的因子得分乘以相应的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即:主成分1得分=因子1得分乘以9.092的算术平方根主成分2得分=因子2得分乘以1.150的算术平方根例如郑州:主成分因子=FAC1_1*9.092的算术平方根=3.59386*9.092的算术平方根=10.83,将各指标的标准化数据带入个主成分解析表达式中,分别计算出2个主成分得分(F1、F2),再以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全书对主成分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即:H=(82.672*F1+10.497*F2)/93.124,求得主成分综合得分。

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的应用例子

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的应用例子

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的应用例子 2002年16家上市公司4项指标的数据[5]见表2,定量综合赢利能力分析如下: 公司销售净利率(X1)资产净利率(X2)净资产收益率(X3)销售毛利率(X4) 歌华有线五粮液用友软件太太药业浙江阳光烟台万华方正科技红河光明贵州茅台中铁二局红星发展伊利股份青岛海尔湖北宜化雅戈尔福建南纸43.31 17.11 21.11 29.55 11.00 17.63 2.73 29.11 20.29 3.99 22.65 4.43 5.40 7.06 19.82 7.26 7.39 12.13 6.03 8.62 8.41 13.86 4.22 5.44 9.48 4.64 11.13 7.30 8.90 2.79 10.53 2.99 8.73 17.29 7.00 10.13 11.83 15.41 17.16 6.09 12.97 9.35 14.3 14.36 12.53 5.24 18.55 6.99 54.89 44.25 89.37 73 25.22 36.44 9.96 56.26 82.23 13.04 50.51 29.04 65.5 19.79 42.04 22.72 第一,将EXCEL中的原始数据导入到SPSS软件中; 注意: 导入Spss的数据不能出现空缺的现象,如出现可用0补齐。 【1】“分析”|“描述统计”|“描述”。 【2】弹出“描述统计”对话框,首先将准备标准化的变量移入变量组中,此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勾选“将标准化得分另存为变量”,最后点击确定。 【3】返回SPSS的“数据视图”,此时就可以看到新增了标准化后数据的字段。 所做工作: a.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各类防水剂配方

各类防水剂配方 2008-10-30 11:27 防水剂是能提高沙浆、混凝土防水性(或阻止吸水)或抗渗性而起防水作用的外加剂。它包括抗渗剂和防潮剂。抗渗剂能减少孔隙和填塞毛细通道,用以降低混凝土在静水压力下的透水性,氢氧化铝(或铁)、明矾、重铬酸钾(或钠),以及一些超细材料都可用作抗渗剂。防潮剂能堵塞浅层毛细孔,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憎水层,从而降低混凝上毛细吸水透水性。皂类金属盐如钙、钠、铵硬脂酸盐和油酸盐等;硬蜡酸悬浮液、硬脂酸丁脂,以及某些石油产品都可用作防潮剂。 松香酸钠加气防水剂 配方(公斤):松香1,氢氧化钠溶液(比重1.12~1.16)1.25,水5。 制法:将松香粉碎后过0.3~0.5厘米筛,然后加入煮沸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待松全部溶解后煮沸0.5~1小时,然后慢慢冷却至80~90℃,再加入60~70℃热水,配成5%浓度的松香酸钠溶液。 松香酸钠加气防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如下(公斤/米3): 400号水泥340,砂640,碎石(5~40毫米)1210,水170,松香酸钠加入量为水泥重量的0.05%,氯化钙(10%)加入量为水泥重量0.075%。 松香酸钠入混凝土中,能产生大量细小封闭稳定气泡减少透水通路,达到防渗目的。 氢氧化铝密实防水剂 配方(%):氯化铝5,氯化钙15,盐酸(比重1.19)0.5,水79.5。 将配制的溶液稀释至5~10%浓度即可使用。在混凝土中的掺量为水泥重量的1.5~3%。将它掺入混凝土中能生成一种胶状悬浮颗粒,填充混凝土中微小的孔隙和堵塞毛细通路,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和不透水性,其抗渗标号可达15~35公斤/厘米2。 氯化铁密实防水剂 配方(公斤):硫铁矿渣1,盐酸(比重大于1.15)2~3,铁屑0.2~0.3。 制法:将硫酸铁矿渣干燥到含水量不于2%,并除去油污,再与铁屑(占盐酸重量的5~10%)倒入盐酸中,每隔半小时搅拌一次,连续3小时,当澄清液的比重不小于400克/升,二氯化铁和三氯化铁的含量不小于400克/升,二氯化铁与三氯化铁之比为1 :1~1.3即为合格。配好的液体加入10%工业硫酸铝即为氯化铁防水剂。 氯化铁防水混凝土施工配比(重量比)如下: (一)(二) 水泥观音 1 1 砂 2.5 1.9 碎石(5~40毫米) 4.7 2.66 水0.6 0.46 氯化铁0.015 0.02 三乙醇胺防水剂 配方:三乙醇胺1,氯化钠水溶液(比重1.3)43。 拌合混凝土时,每袋水泥(50公斤)随水一次加入1.3公斤上述混合液即可。

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纺织防水剂,防水防油防污助剂,织物防水剂,拒油拒水整理剂

含氟织物整理剂的制备与应用 孙继昌(丹东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辽宁丹东118003) 姜洪武(辽东学院,辽宁丹东118000) 【摘要】以含氟丙烯酸酯单体与丙烯酸酯、丙烯腈、丙烯酰胺及其羟基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乳化剂合成整理剂主体,然后与多异氰酸酯交联制成含氟织物整理剂。文章还探讨了焙烘温度、时间及整理工艺对防水、防油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防水剂;防油剂;整理工艺 【中图分类号】TS195.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05)12-0028-02 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含氟织物整理剂的研究,如今我国已有数家企业正在积极开发有机氟织物整理剂产品,有的企业已掌握生产工艺,但我国尚无成熟的全氟烷基产品,有的只是与其他国外公司联合经销或在此基础上的简单复配,到目前为止,国内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而且进口产品价格昂贵,单价达70元/kg,印染企业普遍难以接受, 本研究利用全氟烷基磺酰氟为起始剂自制N-烷基-N-羟烷基全氟辛基磺酰胺,之后与丙烯酸衍生物和聚氨酯衍生物反应在合成三防整理剂方面进行了近两年时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由全氟烷基磺酰氟制备出两种含氟丙烯酸单体,并且完成了与丙烯酸衍生物和聚氨酯衍生物的共聚,而 成功的推出了含氟织物防水、防油剂。 1 实验部分 1.1 原材料 含氟丙烯酸酯单体(自制),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十八酯,丙烯腈,丙烯酰胺及其羟基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以上原料均为聚合级,脂环族异氰酸酯,催化剂,乳化剂。 1.2 含氟织物整理剂的制备 1.2.1 含氟织物整理剂主体的制备 将含氟丙烯酸酯单体与丙烯酸酯、丙烯腈、丙烯酰胺及其羟基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乳化剂、去离子水乳化加入预乳化罐中,采用氧化还原的聚合方法,在70℃下慢慢滴加入反应釜中,同时滴加引发剂,滴加时间为3h。滴加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在70-80℃之间,滴加完成后,保温lh,然店降温至30℃,检验过滤出料, 1.2.2 含氟织物整理剂的制备 将1.2.1应得到的产品88份加入l份热解闭型多异氰酸酯交联剂,搅拌均匀,检验过滤。得到了含氟织物整理剂。 2 应用研究 含氟织物整理剂主要用于各种织物的后整理,使织物达到防水、防油的整理效果,下面就其应用做详细的介绍. 2.1 织物 经退浆、漂白后的40/40 133×72纯棉织物 20/300D 100×56 197g/m2涤棉织物

丙二醇

丙二醇 丙二醇(PG)主要用来生产涂料和不饱和聚酯树脂(UPR),此外用作防冻剂,替代乙二醇用于防冻飞行器及在食品中作冷却剂等。另外还有大量丙二醇用于生产增塑剂和液压制动液,它还可用于非离子洗涤剂及在药物、化妆品、动物食品、烟草工业中作为保湿剂,丙二醇还是良好的溶剂可用于油墨和环氧树脂等方面 用于制造不饱和聚酯树脂(用于涂料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占27%;制造功能流体(防冻液、化冰剂、传热液)占20%;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用途占20%;液体洗涤剂用途占17%;油漆和涂料领域占5%;烟草保湿剂中领域2%;其他用途,包括增塑剂,约占9%。其中丙二醇在化妆品和液体洗涤剂方面的应用增长仍很快,年增长率分别超过3%和315%,化妆品生产商将它用作个人保健品的润肤成分,包括止汗剂、除臭剂、防晒油、剃须膏和美容膏等。在液体洗涤剂中,丙二醇起到酶稳定剂和溶剂的作用。 2005年全球丙二醇需求量为150万t/a,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依然是丙二醇的最大终端需求,在国外,不饱和聚酯树脂中添加的醇类物质基本采用丙二醇。美国丙二醇市场需求为:1999年3817万t;2000年3915万t;2004-2005年需求量约为4218万t和4312万t。丙二醇年增长率:1995-2002年超过214%;2005年后降至1%左右 据统计,不饱和聚酯树酯产品的产量正以年10~20%的速度增长,这将会带动丙二醇的需求同比增长,所有投资项目集中在亚洲,尤其在中国,目前国内主要生产商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辽宁、安徽等地区。 丙二醇硬脂酸酯主要用途:在日化工业中用于制造膏霜类化妆品,以使膏霜剂增加润滑性、细腻性和稳定性,并有保湿作用,如用于唇膏中。在制药工业用于制造乳剂、油膏剂、栓剂等药剂。 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是性能优良的低毒高级工业溶剂,对极性和非极性的物质均有很强的溶解能力,适用于高档涂料、油墨各种聚合物的溶剂,包括氨基甲基酸酯、乙烯基、聚酯、纤维素醋酸酯、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及硝化纤维素等。其中。丙二醇甲醚丙酸酯是涂料、油墨中最好的溶剂,适用于不饱和聚酯、聚氨酯类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称为树脂。)等 丙二醇醚与乙二醇醚同属二元醇醚类溶剂,丙二醇醚对人体的毒害性能低于乙二醇醚类产品,可视为无毒或低微毒性产品,由于其分子结构中既有醚官能基又有羟基,因而它的溶解性能十分优异,又有合适的挥发性以及反应活性等特点而获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