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程控制系统 第3章 简单系统 习题与解答

过程控制系统 第3章 简单系统 习题与解答

过程控制系统 第3章 简单系统  习题与解答
过程控制系统 第3章 简单系统  习题与解答

第3章习题与思考题

3-1.简单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

简单控制系统由检测变送装置、控制器、执行器及被控对象组成。

检测变送装置的作用是检测被控变量的数值并将其转换为一种特定输出信号。

控制器的作用是接受检测装置送来的信号,与给定值相比较得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律算出结果送往执行器。

执行器能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控制信号来改变操纵变量的数值,以达到控制被控变量的目的。

被控对象是指需要控制其工艺参数的生产设备或装置。

3-2.什么叫直接参数和间接参数?各使用在什么场合?

解答:

如果被控变量本身就是需要控制的工艺指标,则称为直接参数;如果被控变量本身不是需要控制的工艺指标,但与其有一定的间接对应关系时,称为间接参数。

在控制系统设计时,尽量采用直接参数控制,只有当被控变量无法直接检测,或虽能检测,但信号很微弱或滞后很大,才考虑采用间接参数控制。

3-3.被控变量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解答:

被控变量的正确选择是关系到系统能否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它选择的一般原则是:

(1)被控变量应能代表一定的工艺操作指标或是反映工艺操作状态重要变量;

(2)被控变量应是工艺生产过程中经常变化,因而需要频繁加以控制的变量;

(3)被控变量应尽可能选择工艺生产过程的直接控制指标,当无法获得直接控制指标信号,或其测量或传送滞后很大时,可选择与直接控制指标有单值对应关系的间接控制指标;

(4)被控变量应是能测量的,并具有较大灵敏度的变量;

(5)被控变量应是独立可控的;

(6)应考虑工艺的合理性与经济性。

3-4.操纵变量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解答:

(1)操纵变量应是工艺上允许加以控制的可控变量;

(2)操纵变量应是对被控变量影响诸因素中比较灵敏的变量,即控制通道的放大系数要大一些,时间常数要小一些,纯滞后时间要尽量小;

(3)操纵变量的选择还应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生产的经济性。

3-5.简述选择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目的,如何选择?

解答:

其目的是使控制器、执行器、对象三个环节组合起来,能在控制系统中起负反馈作用。

一般步骤,首先由操纵变量对被控变量的影响方向来确定对象的作用方向,然后由工艺安全条件来确定执行器(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型式,最后由对象、执行器、控制器(调节器)三个环节组合后为“负”来确定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变送器总为正作用)

“对象”ד执行器”ד控制器”=“负反馈”

3-6.被控对象、执行器、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向各是怎样规定的?

解答:

3-6答:被控对象的正、反作用方向规定为:当操纵变量增加时,被控变量也增加的对象属于“正作用”的;反之,被控变量随操纵变量的增加而降低的对象属于“反作用”的。

执行器的作用方向由它的气开、气关型式来确定。气开阀为“正”方向;气关阀为“反”方向。

如果将控制器的输入偏差信号定义为测量值减去给定值,那么当偏差增加时,

其输出也增加的控制器称为“正作用”控制器;反之,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随偏差的增加而减小的称为“反作用”控制器。也可参考下表:

各环节作用方向如表:

3-7.简单参数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应怎样?

解答:

(1)根据生产工艺的安全性先确定执行器的采用气开阀(+),还是气闭阀(-)。

(2)在根据“对象”ד执行器”ד控制器”=“负反馈”来确定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3-8 什么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控制器有哪些基本控制规律?

解答:

1)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之间的关系。

2)基本控制规律:位式控制、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比例微分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3-9 双位控制规律是怎样的?有何优缺点?

解答:

1)双位控制的输出规律是根据输入偏差的正负,控制器的输出为最大或最小。

2)缺点:在位式控制模式下,被控变量持续地在设定值上下作等幅振荡,无法稳定在设定值上。这是由于双位控制器只有两个特定的输出值,相应的控制阀也只有两个极限位置,总是过量调节所致。

3)优点:偏差在中间区内时,控制机构不动作,可以降低控制机构开关的频繁程度,延长控制器中运动部件的使用寿命。

3-10.什么是比例控制规律?它有什么特点?

解答:

比例控制规律(P)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变化量户与输入偏差信号变化量e 之间成 比例关系,即

e k p p ?=

式中p k ——比例放大系数。

比例控制的优点是反应快、控制及时,其缺点是当系统的负荷改变时,控制结果有余差 存在。余差的产生是由比例控制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这是由于比例控制器的p 与e 成一一

对应关系,当负荷改变后,需要产生一定的控制作用户,与之对应必然要有一定的偏差e 存在。

比例控制规律是一种基本的控制规律。但它有余差存在,故只在对被控变量要求不高的

场合,才单独使用比例控制作用。

3-11.什么是积分控制规律?什么是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它有什么特点?

解答:

积分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变量户与输入偏差e 的积分成正比,即

?=edt k p 1

式中1k ——积分比例系数。

在比例控制的基础上,再加上积分控制作用,便构成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其输出户与输

入P 的关系为:

()

?+=edt k e k p p 1

积分控制规律的特点是控制缓慢,但能消除余差。比例积分控制规律的特点是控制既及

时,又能消除余差。

3-12.什么是微分控制与比例微分控制?它有什么特点7 .

解答:

微分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变化量户与输入偏差e 的变化速度成正比,即

dt

de T p D = 式中丁D T ——微分时间。

在比例控制的基础上,再加上微分控制作用,便构成比例微分控制规律,其输出户与输

入e 的关系为:

??? ?

?+=dt de T e K p D P 微分控制规律的特点是有一定的超前控制作用,能抑制系统振荡,增加稳定性(但微分

作用不宜过强)。在控制系统中,一般不单独使用微分作用,而是与比例作用同时使用。如果

要消除余差,就得再加上积分控制作用,构成比例积分微分三作用控制规律(PID)。 3-13.什么是积分时间1T ?它对系统过渡过程有什么影响?

解答:

积分时间1T 是用来表示积分控制作用强弱的一个参数。积分时间越小,表示积分控 制作用越强,数值上1

11K T =,式中1K 是积分比例系数。 积分时间1T 的减小,会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动态性能变差,但能加快消除余差的速度,提高系统的静态准确度。

3-14.什么是微分时间D T ?它对系统过渡过程有什么影响?

解答:

微分时间是用来表示微分控制作用强弱的一个参数。微分时间D T 越大,表示微分控 制作用越强。

增加微分时间D T ,能克服对象的滞后,改善系统的控制质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但微

分时间不能太大,否则有可能引起系统的高频振荡。

3-15.控制阀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主要使用在什么场合?

3-16、控制阀的流量特性是什么?

解答:

控制阀的流量特性是指被控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阀门的相对开度(或相对位移)

之间的关系,即??

? ??=L l f Q Q max 式中相对流量

max Q Q 是控制阀某一开度时的流量Q 与全开时的流量max Q 之比。相对开度L

l 是控制阀某一开度时的阀杆行程了与阀杆总行程L之比。 3-17、何为控制阀的理想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

解答:

阀前后压差保持不变时的流量特性称为理想流量特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阀前后的压差会随阀的开度的变化而变化,此时的流量特性称为工作流量特性。

3-18.什么是串联管道中的阻力比s ?s 值的减少为什么会使理想流量特性发生畸变? 解答:

s 值表示控制阀全开时阀上压力差与系统总压差之比。当s=1时,说明系统总压差全部降在控制阀上,所以控制阀在工作过程中,随着阀开度的变化,阀两端的压差是不变的,故工作流量特性与理想流量特性是一致的。当s 值小于1时,系统的总压差一部分降在控制阀,另一部分降在与控制阀串联的管道上。随着阀的开度增大,流量也增加,降在串联管道上的压差增加,从而是使降在控制阀上的压差减少,因而流过控制阀的流量也减少。所以随着s 值减少,会使理想流量特性发生畸变,阀的开度越大,使实际流量值离开理想值越大。具体来说,会使理想的直线流量特性畸变为快开特性,使理想的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畸变为直线特性。

3-19.试述电-气转换器及电-气阀门定位器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解答:

电-气转换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气信号的一种装置。在控制系统中,如果所使用的控制器是电动控制器,其输出信号为0~10mA DC 或4~20mA DC ,但所选择的执行器为气动执行器,其输入信号一般为20~100kPa 。这时就需要采用电-气转换器,先将控制器的输出电信号转换为相应气信号,才能为气动执行器所接受。

电-气阀门定位器除了能将电信号转换为气信号外,还能够使阀杆位移与送来的信号大小保持线性关系,即实现控制器来的输入信号与阀门位置之间关系的准确定位,故取名为定位器。定位器可以使用在阀的不平衡力较大或阀杆移动摩擦力较大等场合,同是还可以利用定位器来改变阀门的流量特性,改变执行器的正、反作用。在分程控制中,利用定位器可以

使阀门在不同的信号段范围内作全行程移动。

3-20.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任务是什么?工程上常用的控制器参数整定有哪几种方法?

解答:

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任务是:根据已定的控制方案,来确定控制器的最佳参数值(包括比例度δ、积分时间T I;、微分时间T D),以便使系统能获得好的控制质量。

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有理论计算和工程整定两大类,其中常用的是工程整定法。

属于控制器参数工程整定法主要有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和经验凑试法等。

3-21.什么是临界比例度法?有何特点?

解答:

临界比例度法是在纯比例运行下通过试验,得到临界比例度δ,和临界周期T K,然后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关系求出控制器各参数值。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于掌握和判断,适用于一般的控制系统。但是不适用于临界比例度小的系统和不允许产生等幅振荡的系统,否则易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或造成事故。

3-22.什么是衰减曲线法?有何特点?

解答:

衰减曲线法是在纯比例运行下通过使系统产生衰减振荡,得到衰减比例度δS和衰减周期T S(或上升时间T升),然后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关系求出控制器各参数值。

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整定质量高,整定过程安全可靠,应用广泛,但对于干扰频繁,记录曲线不规则的系统难于应用。

3-23.试简述经验凑试法及其特点?

解答:

经验凑试法是根据经验先将控制器参数置于一定数值上,然后通过不断观察过渡过

程曲线,逐渐凑试,直到获得满意的控制器参数值为止。

这种方法很简单,应用广泛,特别是外界干扰作用频繁,记录曲线不规则的控制系统,采用此法最为合适。但这种方法主要是凭经验,有一定的主观性,整定过程较为费时,整定质量因人而异。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 1-1 试简述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第一个阶段50年代前后: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其特点: 1、过程检测控制仪表采用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式仪表 2、过程控制系统结构大多数是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3、被控参数主要是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四种参数 4、控制的目的是保持这些过程参数的稳定,消除或减少主要扰动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5、过程控制理论是以频率法和根轨迹法为主体的经典控制理论,主要解决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值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 第二个阶段60年代来:大量采用气动和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其特点: 1、过程控制仪表开始将各个单元划分为更小的功能,适应比较复杂的模拟和逻辑规律相结合的控制系统 2、计算机系统开始运用于过程控制 3、过程控制系统方面为了特殊的工艺要求,相继开发和应用了各种复杂的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控制、比值控制、均匀控制、前馈控制、选择性控制) 4、在过程控制理论方面,现代控制理论的得到了应用 第三个阶段70年代以来:现代过程控制的新阶段——计算机时代,其特点: 1、对全工厂或整个工艺流程的集中控制、应用计算系统进行多参数综合控制 2、自动化技术工具方面有了新发展,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单元组合仪表和开发和广泛应用 3、在线成分检测与数据处理的测量变送器的应用 4、集散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 第四个阶段80年代以后:飞跃的发展,其特点: 1、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大大促进了过程控制的发展 2、过程控制的结构已称为具有高度自动化的集中、远动控制中心 3、过程控制的概念更大的发展,包括先进的管理系统、调度和优化等。 1-2 与其它自动控制相比,过程控制有哪些优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 过程控制的特点是与其它自动控制系统相比较而言的。 一、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连续控制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其被控量需定量控制,而且应是连续可调的。若控制动作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如采用控制系统等),但是其被控量需定量控制,也归入过程控制。 二、过程控制系统由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过程控制是通过各种检测仪表、控制仪表和电子计算机等自动化技术工具,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检测、自动监督和自动控制。一个过程控制系统是由被控过程和检测控制仪表两部分组成。 三、被控过程是多种多样的、非电量的 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业过程日趋复杂,工艺要求各异,产品多种多样;动态特性具有大惯性、大滞后、非线性特性。有些过程的机理(如发酵等)复杂,很难用目前过程辨识方法建立过程的精确数学模型,因此设计能适应各种过程的控制系统并非易事。 四、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而且多半为参量控制 因为大惯性、大滞后等特性,决定了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在一些特殊工业生产过程中,采用一些物理量和化学量来表征其生产过程状况,故需要对过程参数进行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所以过程控制多半为参量控制。

2012-2013年现代控制系统试题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现代控制系统》研究生课程 2012.12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一、 填空(共20分) 1. 非线性系统可能有多个平衡点,是因为 可能存在多个极点 。(2分) 2. 如果一个系统是稳定的,但不是渐近稳定而是临界稳定的,则该系统的最终状态 可能是 在极限环上震荡 。(2分) 3. 系统的鲁棒性是在外界干扰或模型发生变化时系统性能的保持能力 。 (2分) 4. 系统的可观性定义为 对于任一给定的输入u (t ),存在一有限观测时间,使得 此期间测量到的输出y (t ),能唯一地确定系统的初始状态x (t0),则称此状态是可观测的 。线性系统的可观性判据为 可观测性判别矩阵满秩 。用观测器估计的状态进行状态反馈控制而二者又互不影响是基于 分离 原理(4分) 5. 6. 频率响应的输入信号为 正弦信号 。(2分) 7. 线性定常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可用 幅值裕度 和 相位裕度 表示。(2分) 8. 已知一个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1) 4)(s 2)(s (s 50 G(s)+++= ,用MATLAB 语言编 程实现该系统的单位负反馈阶跃响应 a=[50],b=[1,7,14,1],sys=tf(a,b) sys1=feedback (sys ,1,-1) (4分)

二、分析和计算题(共80分) 2.1 考虑如下的质量弹簧阻尼系统,每个质量块的质量分别为1m 和2m ,1k 、2k 和3k 为弹簧的弹性系数,1b 、2b 和3b 为速度阻尼系数,列出在外力1e f 和 2e f 的 作用下每个质量块的位移分别为1q 和2q ,利用位移和速度作为状态量、位移1q 和 2q 为输出,写出运动学方程并表达为状态空间的形式。(7分) 题2.1图 2.2 给定性定常系统为: 3 1.75 1.2524 0000 1 00u ---???? ????=+???????????? x x 试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u =-Kx ,希望该系统的闭环极点配置为* 1 4λ=-, * 24λ=-和*35λ=-。(7分) 2.3 如下定常非线性系统 ()2 12122 2211122212 2cos 21sin 3x x x x u x x x x x x y x x u u ?=++??=+++??=++-?? 给出该系统关于 =x 0 的线性化表达式。(7分)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答案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其基本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过程控制系统通常是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基本分类方法有:按照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定值,随动,程序】;按照系统的结构特点【反馈,前馈,前馈-反馈复合】。 热电偶测量的基本定律是什么?常用的冷端补偿方式有哪些 均质材料定律:由一种均匀介质或半导体介质组成的闭合回路中,不论截面和长度如何以及沿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如何,都不能产生热电动势,因此热电偶必须采用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组成,其截面和长度大小不影响电动势大小,但须材质均匀; 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接入中间导体后,只要中间导体两端温度相同,则对热电偶的热电动势没有影响; 中间温度定律:一支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为t 、t0 时的热电势,等于两支同温度特性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 、ta和ta、t0时的热电势之代数和。只要给出冷端为0℃时的热电势关系,便可求出冷端任意温度时的热电势,即 由于冷端温度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难以自行保持为某一定值,因此,为减小测量误差,需对热电偶冷端采取补偿措施,使其温度恒定。冷端温度补偿方法有冷端恒温法、冷端补偿器法、冷端温度校正法和补偿导线法。 为什么热电阻常用三线制接法?试画出其接线原理图并加以说明。 电阻测温信号通过电桥转换成电压时,热电阻的接线如用两线接法,接线电阻随温度变化会给电 桥输出带来较大误差,必须用三线接法,以抵消接线电阻随温度变化对电桥的影响。 对于DDZ-Ⅲ型热电偶温度变送器,试回答: 变送器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变送器的任务就是将各种不同的检测信号转换成标准信号输出。 什么是变送器零点、零点迁移调整和量程调整?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的输入电路主要是在热电偶回路中串接一个电桥电路。电桥的功能是实现热电偶的冷端补偿和测量零点的调整。

一种简单实用的水位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一种简单实用的水位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发表时间:2010-03-10T16:21:22.827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2月上旬刊供稿作者:周玲钟义广[导读] 近年来对城市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塔水位控制自动化系统被不断地改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周玲钟义广(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水箱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对该系统组装测试,达到预期效果,正式应用于乡镇供水系统中。实践证明,该水位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合理,运行效果好,具有低成本、高使用价值的优点。关键词: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0 引言 近年来对城市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塔水位控制自动化系统被不断地改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及时、准确、安全和保证充足供水。目前水位自动控制系统有很多成熟的产品,控制手段主要有单片机监控、比较电路监控、利用PLC和传感器构成水塔水位恒定的控制系统等,运行可靠,可实现远程监控和无人值守。在许多偏远地区,特别是居住相对分散的农村地区,供水问题也待解决。如果仍然沿用人工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安全性难以保障。本文针对乡镇和偏远农村家庭供水的特点,设计一款简单实用、符合要求的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1 水箱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针对偏远农村分散居住,取水不方便(包括从水井取水)的特点,考虑到农民生活消费水平不高,设计的供水系统必须是既方便农民的生活,又经济实惠等特点的水箱水位自动控制系统。水箱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由图中可知,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电路主要由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大部分组成。主电路是一台抽水水泵,由220V交流电源电压供电。控制电路由包括整流、滤波、稳压电路、感应电路及限流限压电路组成。 2 水箱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设备 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设备只需选用价格低廉、安全可靠的设备。 由设备表可知,所有的设备都是简单而常用的小型设备,价格低廉,控制和维护简单易于掌握,对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非常适用。传统的水位控制系统通常使用传感器进行上、下限控制,以保证水位在上、下限之间。此设计中只用三根导线来代替传感器放置在上、下限水位之间,利用水的导电特性完成上、下限水位的自动控制,节省了购买传感器的费用,也不必考虑传感器的故障,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常见的生活用水供应系统工作形式是由外来补充水源(一次水源)向一个高位水塔和一个低位水池补水,再由高位水塔和低位水池(二次水源)向各用户供水。此设计主要考虑针对家庭供水系统(或者某些单独取用水之处),因此只需用(储)水箱而非水塔供水。系统供水是由水箱直接供应,不用考虑由位置高度所形成的压力来进行供水,不用气压供水,不必在屋顶上设置水箱,也不用单独建筑水塔,仅在厨房或需用水的地方放置一足够大的(储)水箱即可满足供水要求。 3 水箱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 该水箱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控制原理如下:系统上电后,交流电源经整流、滤波、稳压后,由电位器调节获得12V直流工作电压。当水箱水位低于下限时,接触器线圈失电,其常闭触头使水泵接通工作,抽水到水箱中;当水位上升到上限时,接触器线圈得电,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水泵停止抽水。 V1、V2用来保护LM317输出端电压为安全电压,使其免受短路电流的影响;V3用来保护三极管,同时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水位的上、下限可通过调整三根导线的位置设定。 4 测试应用 该设计经安装调试,结合实验室给排水系统进行测试,效果良好。正式应用于某乡镇几个家庭的日常用水装置中已将近两年,至今未发生故障。该系统在运行期间稳定性高,完全符合预先规定的标准,只需将控制电路稳压输出调整在10V-12V之间,可投入使用。可用交流变压器供电,也可以用直流供电。 5 结束语 设计的水箱水位控制系统因价格便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易发生故障,可用于要求不高的给排水系统中,特别适用于城镇及偏远山区取水装置。 参考文献: [1]布挺,王帆.基于西门子PLC的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系统[J].科技信息,2009年第12期. [2]曹琦.一种节能的变压变频供水系统[J].变频器世界,2006(7):133-137. [3]朱晓青主编.过程检测控制技术与应用.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年.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 ! 任明嘉的日志 经济金融 [PDF格式]《会计学原理》同步练习题答案 [Word格式]《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自学推荐,23页) [Word格式]《成本会计》配套习题集参考答案 [Word格式]《实用成本会计》习题答案 [Word格式]《会计电算化》教材习题答案(09年) [JPG格式]会计从业《基础会计》课后答案 [Word格式]《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笔记与课后习题详解(第3版,宋承先)[Word格式]《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七版,多恩布什) [Word格式]《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 [PDF格式]《西方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三版,高鸿业)可直接打印 [Word格式]《金融工程》课后题答案(郑振龙版) [Word格式]《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布兰查德版) [JPG格式]《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英文版,牛逼版) [PDF格式]《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博迪,第四版) [Word格式]《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高鸿业版) [Word格式]《公司理财》课后答案(英文版,第六版)

[Word格式]《国际经济学》教师手册及课后习题答案(克鲁格曼,第六版) [Word格式]《金融市场学》课后习题答案(张亦春,郑振龙,第二版)[PDF格式]《金融市场学》电子书(张亦春,郑振龙,第二版) [Word格式]《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平狄克版) [Word格式]《中级财务会计》习题答案(第二版,刘永泽) [PDF格式]《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萨尔瓦多,英文版) [JPG格式]《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曼昆,中文版) [PDF格式]《宏观经济学》答案(曼昆,第五版,英文版)pdf格式 [Word格式]《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习题答案 [Word格式]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PDF格式]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教材详细答案 [Word格式]完整的英文原版曼昆宏观、微观经济学答案 [Word格式]《金融市场学》课后答案(郑振龙版) 化学物理 [Word格式]《固体物理》习题解答(方俊鑫版) [Word格式]《简明结构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夏少武) [Word格式]《生物化学》复习资料大全(3套试卷及答案+各章习题集)[PDF格式]《光学教程》习题答案(第四版,姚启钧原著) [Word格式]《流体力学》实验分析答案(浙工大版) [Word格式]《高分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潘祖仁主编)

电工学概论习题答案_第四章

4-1. 怎样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特征来区别笼型和绕线型? 答:转子绕组的作用是产生感应电动势、流过电流和产生电磁转矩,其结构型式有笼型和绕线型两种,笼型转子的每个转子槽中插入一根铜导条,在伸出铁心两端的槽口处,用两个短路铜环分别把所有导条的两端都焊接起来。如果去掉铁心,整个绕组的外形就像一个笼子,所以称为笼型转子。绕线型转子的绕组和定子相似,是用绝缘导线嵌放在转子槽内,联结成星形的三相对称绕组,绕组的三个出线端分别接到转子轴上的三个滑环(环与环,环与转轴都互相绝缘),在通过碳质电刷把电流引出来。 4-2. 怎样使三相异步电动机改变转向? 答:将同三相电源相联接的三个导线中的任意两根的对调一下,三相异步电动机改变转向。 4-3. 已知一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N P =3kW ,额定转速N n =2880r/min 。试求 (1)磁极对数;(2)额定时的转差率N s ;(3)额定转矩N T 。 解:(1) 同步转速03000/min n r =,因此电动机磁极对数p 为1; (2) 00300028804%3000 N n n s n --=== (3) 9.55 N N N P T n ==9.95N m ? 4-4. 已知Y112M-4型异步电动机的技术数据为N P =4kW ,△接法,额定电压N U =380V ,N n =1440r/min ,额定电流N I =8.8A ,功率因数cos N ?=0.82,效率N η=84.5%。试求(1)磁极对数; (2)额定运行时的输入功率1N P ; (3)额定时的转差率N s ; (4)额定转矩N T 。 解:(1) 同步转速01500/min n r =,因此电动机磁极对数p 为2; (2) 1 4.73N N N P P kW η== (3) 00150014404%1500 N n n s n --=== (4) 9.55 N N N P T n ==26.5N m ? 4-5. 已知Y132M-4型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N P 为7.5kW ,额定电流N I =15.4A ,额定转速

(完整版)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3章 习题与思考题 3-1 什么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控制器有哪些基本控制规律? 解答: 1)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之间的关系。 2)基本控制规律:位式控制、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比例微分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3-2 双位控制规律是怎样的?有何优缺点? 解答: 1)双位控制的输出规律是根据输入偏差的正负,控制器的输出为最大或最小。 2)缺点:在位式控制模式下,被控变量持续地在设定值上下作等幅振荡,无法稳定在设定值上。这是由于双位控制器只有两个特定的输出值,相应的控制阀也只有两个极限位置,总是过量调节所致。 3)优点:偏差在中间区内时,控制机构不动作,可以降低控制机构开关的频繁程度,延长控制器中运动部件的使用寿命。 3-3 比例控制为什么会产生余差? 解答: 产生余差的原因:比例控制器的输出信号y 与输入偏差e 之间成比例关系: e K y p = 为了克服扰动的影响,控制器必须要有控制作用,即其输出要有变化量,而对于比例控制来讲,只有在偏差不为零时,控制器的输出变化量才不为零,这说明比例控制会永远存在余差。 3-4 试写出积分控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为什么积分控制能消除余差? 解答: 1)积分控制作用的输出变化量y 是输入偏差e 的积分:?=edt T y 1 1

2)当有偏差存在时,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因而积分控制器组成控制系统可以到达无余差。 3-5 什么是积分时间?试述积分时间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解答: 1)? =edt T y 11 积分时间是控制器消除偏差的调整时间,只要有偏差存在,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只有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 2) 在实际的控制器中,常用积分时间Ti 来表示积分作用的强弱,在数值上,T i =1/K i 。显然,T i 越小,K i 就越大,积分作用就越强,反之亦然。 3-6 某比例积分控制器输入、输出范围均为4~20mA ,若将比例度设为100%、积分时间设为2min 、稳态时输出调为5mA ,某时刻,输入阶跃增加0.2mA ,试问经过5min 后,输出将由5mA 变化为多少? 解答: 由比例积分公式:??? ? ??+=?edt T e P y 111分析: 依题意:%1001==p K p ,即K p =1, T I = 2 min , e =+0.2; 稳态时:y 0=5mA , 5min 后:mA edt T e P y y )7.05()52.02 12.0(151110±=??±±?+=???? ??++ =? 3-7 比例控制器的比例度对控制过程有什么影响?调整比例度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解答:P74 1)控制器的比例度P 越小,它的放大倍数p K 就越大,它将偏差放大的能力越

《现代控制系统理论》第3版课后习题问题详解96894

《现代控制理论参考答案》 第一章答案 1-1 试求图1-27系统的模拟结构图,并建立其状态空间表达式。 图1-27系统方块结构图 解:系统的模拟结构图如下: 图1-30双输入--双输出系统模拟结构图 系统的状态方程如下: u K K x K K x K K x X K x K x x x x J K x J x J K x J K x x J K x x x p p p p n p b 161116613153 46 1 5141313322211 +-- =+-==++--== =??? ?? ? 令y s =)(θ,则1x y =

所以,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及输出方程表达式为 []????? ? ??? ? ??????????=??????? ???????????????+?????? ?????????????????????????? ????????????? ?----- =????????????????????????????? ?65432116543211111111 2654321000001000000 0000 0001001000000 000001 0x x x x x x y u K K x x x x x x K K K K K K J K J J K J K J K x x x x x x p p p p n p b 1-2有电路如图1-28所示。以电压)(t u 为输入量,求以电感中的电流和电容上的电压作为状态变量的状态方程,和以电阻2R 上的电压作为输出量的输出方程。 U 图1-28 电路图 解:由图,令32211,,x u x i x i c ===,输出量22x R y = 有电路原理可知:? ? ? +==+=++3 213 222231111x C x x x x R x L u x x L x R 既得 2 221332 2222131111111111x R y x C x C x x L x L R x u L x L x L R x =+- =+-=+--=?? ? 写成矢量矩阵形式为:

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教案

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2》第4章,控制与设计的内容。通过学习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目标,控制的过程,和控制的机理,控制与设计的知识,有助于我们运用简单的控制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发展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控制的含义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手动控制,自动控制,熟悉简单的开环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并能够分析典型的案例。了解控制系统的设计,对整个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了解简单的被控制对象的基本特征,能确定被控量控制量,画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形成初步的控制设计方案。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发展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控制系统设计的兴趣和想象力,理解控制系统技术设计在艺术中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开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制作一个控制装置,或者能根据简单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实施或模拟实施,学会调试运行,提出改进方案。 【教学课时及地点】

两课时。一课时在教室学习理论,一课时在实验室实践活动。【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控制的实现,都要通过若干个环节,这些环节就构成了一个系统,称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常又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其中闭环控制系统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新课讲授。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概论。控制系统是一项大而专业的工程,光概论都是一本厚厚的书,今天我们只作为入门了解一下简单控制系统的涵义和设计步骤。简单控制系统其实就是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仅对一个被控变量进行控制,特点是结构简单、投资少、易于调整、易于运行,因此适用于被控过程的纯滞后和惯性小、负荷和扰动变化比较平缓、控制质量要求不太高的场合。 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一、确定控制的目的。 二、确定系统的被控量,即控制系统要控制什么。一般情况下,系统的控制目的就是系统的被控量,但有些控制系统的控制目的与系统的被控量就可能不同。 三、明确系统被控量应达到的精度指标。 四、选定控制系统的结构。 五、建立系统各环节的模型。 六、确定待调参数。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汇总 (1)

第1章过程控制 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 解: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 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解: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由被控过程和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包括测量元件,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器)两部分组成。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 解: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 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 解: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为什么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得性能时更关注其动态特性? 解:稳态:对于定值控制,当控制系统输入(设定值和扰动)不变时,整个系统若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系统中各个组成环节暂不动作,它们的输出信号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静态)。 动态:从外部扰动出现、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自动控制装置开始动作,到整个系统又建立新的稳态(达到新的平衡)、调节过程结束的这一段时间,整个系统各个环节的状态和参数都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这种状态称为动态。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同济答案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同济答案 【篇一:大学所有课程课后答案】 资料打开方法:按住 ctrl键,在你需要的资料上用鼠标左键单击 资料搜索方法:ctrl+f 输入关键词查找你要的资料 【数学】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习题答案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计算机/网络/信息】 o

o o o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 o o o o o

【篇二:各门课程课后答案】 式]《会计学原理》同步练习题答案 [word格式]《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自学推荐,23页) [word格式]《成本会计》配套习题集参考答案 [word格式]《实用成本会计》习题答案 [word格式]《会计电算化》教材习题答案(09年) [jpg格式]会计从业《基础会计》课后答案 [word格式]《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笔记与课后习题详解(第3版,宋承先) [word格式]《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七版,多恩布什) [word格式]《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海闻 p.林德特王新奎) [pdf格式]《西方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三版,高鸿业)可直接打印 [word格式]《金融工程》课后题答案(郑振龙版) [word格式]《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布兰查德版) [jpg格式]《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英文版,牛逼版) [pdf格式]《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博迪,第四版) [word格式]《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高鸿业版) [word格式]《公司理财》课后答案(英文版,第六版) [word格式]《国际经济学》教师手册及课后习题答案(克鲁格曼,第六版)

简单控制系统

简单控制系统 §5.1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简单控制系统(单回路控制系统)是指由一个受控对象、一个测量变送器、一个控制器和一个执行机构(控制阀)所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 一、被控变量的选择 被控变量选择方法 方法一:选择能直接反映生产过程中产品产量和质量又易于测量的参数作为被控变量,称为直接参数法。 方法二:选择那些能间接反映产品产量和质量又与直接参数有单值对应关系、易于测量的参数作为被控变量,称为间接参数法。 选择被控变量的原则 1. 选择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和环境保护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可直接测量的工艺参数为被控变量。 2. 当不能用直接参数作为被控变量时,可选择一个与直接参数有单值函数关系并满足如下条件的间接参数为被控变量。 ⑴满足工艺的合理性 ⑵具有尽可能大的灵敏度且线形好 ⑶测量变送装置的滞后小。 二、操纵变量的选择 选择操纵变量,就是从诸多影响被控变量的输入参数中选择一个对被控变量影响显著而且可控性良好的输入参数,作为操纵变量,而其余未被选中的所有输入量则视为系统的干扰。 1. 对象静态特性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KO应适当大些。 扰动通道放大倍数K f越小越好。Kf小表示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小,系统可控性好。 小结:选择操纵变量构成控制系统时,从静态角度考虑,在工艺合理性的前提下,扰动通道的放大倍数Kf越小越好,控制通道放大倍数KO希望适当大些,以使控制通道灵敏些。 2. 对象动态特性的影响 对象的动态特性一般可由时间常数T和纯滞后τ来描述。 设扰动通道时间常数为Tf,纯滞后为τf;控制通道的时间常数为To,纯滞后为τo。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讨论。 ⑴对扰动通道特性的影响 Tf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

第3章 习题与思考题 3-1 什么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控制器有哪些基本控制规律 解答: 1)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之间的关系。 2)基本控制规律:位式控制、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比例微分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3-2 双位控制规律是怎样的有何优缺点 解答: 1)双位控制的输出规律是根据输入偏差的正负,控制器的输出为最大或最小。 2)缺点:在位式控制模式下,被控变量持续地在设定值上下作等幅振荡,无法稳定在设定值上。这是由于双位控制器只有两个特定的输出值,相应的控制阀也只有两个极限位置,总是过量调节所致。 3)优点:偏差在中间区内时,控制机构不动作,可以降低控制机构开关的频繁程度,延长控制器中运动部件的使用寿命。 3-3 比例控制为什么会产生余差 解答: 产生余差的原因:比例控制器的输出信号y 与输入偏差e 之间成比例关系: 为了克服扰动的影响,控制器必须要有控制作用,即其输出要有变化量,而对于比例控制来讲,只有在偏差不为零时,控制器的输出变化量才不为零,这说明比例控制会永远存在余差。 3-4 试写出积分控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为什么积分控制能消除余差 解答: 1)积分控制作用的输出变化量y 是输入偏差e 的积分:? =edt T y 11 2)当有偏差存在时,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因而积分控制器组成控制系统可以到达无余差。 3-5 什么是积分时间试述积分时间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解答:

1)?=edt T y 1 1 积分时间是控制器消除偏差的调整时间,只要有偏差存在,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只有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 2) 在实际的控制器中,常用积分时间Ti 来表示积分作用的强弱,在数值上,T i =1/K i 。显然,T i 越小,K i 就越大,积分作用就越强,反之亦然。 3-6 某比例积分控制器输入、输出范围均为4~20mA ,若将比例度设为100%、积分时间设为2min 、稳态时输出调为5mA ,某时刻,输入阶跃增加,试问经过5min 后,输出将由5mA 变化为多少 解答: 由比例积分公式:??? ? ??+=?edt T e P y 111分析: 依题意:%1001==p K p ,即K p =1, T I = 2 min , e =+; 稳态时:y 0=5mA , 5min 后:mA edt T e P y y )7.05()52.02 12.0(151110±=??±±?+=???? ??++ =? 3-7 比例控制器的比例度对控制过程有什么影响调整比例度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解答:P74 1)控制器的比例度P 越小,它的放大倍数p K 就越大,它将偏差放大的能力越强,控制力也越强,反之亦然,比例控制作用的强弱通过调整比例度P 实现。 2)比例度不但表示控制器输入输出间的放大倍数,还表示符合这个比例关系的有效输入区间。一表的量程是有限的,超出这个量程的比例输出是不可能的。 所以,偏差的变化使控制器的输出可以变化全量程(16mA ),避免控制器处于饱和状态。 3-8 理想微分控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为什么常用实际为分控制规律 解答:

自控所有答案 教材:《现代控制系统》(第八版)谢红卫等译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目录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 (2) 第一章控制系统导论 (3)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4) 第三章状态空间模型 (6) 第四章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 (8) 第五章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 (9) 第六章反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11) 第七章根轨迹法 (12) 第八章频率响应方法 (21) 第九章频率稳定性 (27) 第十章控制系统设计 (32) 第十一章非线性系统 (35)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 章节页码基础习题增强习题 Matlab 习题第一章控制系统导论P20 E1.1、P1.7、P1.11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 模型P82 E2.4、E2.5、E2.8、E2.26、 P2.7、P2.8 P2.36 MP2.4 第三章状态空间模型P142 E3.3、E3.11、P3.1 P3.14 MP3.5 第四章反馈控制系统的 特性 P180 E4.1、E4.4、P4.8 AP4.8 MP4.2 第五章反馈控制系统的 性能 P235 E5.2、E5.4、P5.4 AP5.4 MP5.5 第六章反馈控制系统的 稳定性 P273 E6.4、E6.6、P6.6 AP6.3 MP6.2 第七章根轨迹法P325 E7.1、E7.6、E7.12、E7.14、 E7.20、P7.1、P7.3、P7.13 AP7.3 MP7.2 第八章频率响应方法P387 E8.1、E8.3、E8.5、P8.1、 P8.6、P8.15、P8.17、P8.24 AP8.4 MP8.5 第九章频率稳定性P453 E9.1、P9.1、P9.2、P9.4 AP9.1 MP9.2 第十章控制系统设计 两道题 见后注意:Bode图必须采用对数坐标纸绘制,根轨迹用直角坐标纸绘制。 第十一章非线性系统 一道题 见后 [说明]: 1、教材:《.现代控制系统》(第八版)[美]Richard C. Dorf 等著,谢红卫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2、基本题型必须完成,增强题型选作。 3、Matlab题型选作,并以*.m的形式发到邮箱:ligang@https://www.doczj.com/doc/3a16044891.html,。

过程控制系统 第3章 简单系统 习题与解答

第3章习题与思考题 3-1.简单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 简单控制系统由检测变送装置、控制器、执行器及被控对象组成。 检测变送装置的作用是检测被控变量的数值并将其转换为一种特定输出信号。 控制器的作用是接受检测装置送来的信号,与给定值相比较得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律算出结果送往执行器。 执行器能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控制信号来改变操纵变量的数值,以达到控制被控变量的目的。 被控对象是指需要控制其工艺参数的生产设备或装置。 3-2.什么叫直接参数和间接参数?各使用在什么场合? 解答: 如果被控变量本身就是需要控制的工艺指标,则称为直接参数;如果被控变量本身不是需要控制的工艺指标,但与其有一定的间接对应关系时,称为间接参数。 在控制系统设计时,尽量采用直接参数控制,只有当被控变量无法直接检测,或虽能检测,但信号很微弱或滞后很大,才考虑采用间接参数控制。 3-3.被控变量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解答: 被控变量的正确选择是关系到系统能否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它选择的一般原则是: (1)被控变量应能代表一定的工艺操作指标或是反映工艺操作状态重要变量; (2)被控变量应是工艺生产过程中经常变化,因而需要频繁加以控制的变量; (3)被控变量应尽可能选择工艺生产过程的直接控制指标,当无法获得直接控制指标信号,或其测量或传送滞后很大时,可选择与直接控制指标有单值对应关系的间接控制指标; (4)被控变量应是能测量的,并具有较大灵敏度的变量;

(5)被控变量应是独立可控的; (6)应考虑工艺的合理性与经济性。 3-4.操纵变量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解答: (1)操纵变量应是工艺上允许加以控制的可控变量; (2)操纵变量应是对被控变量影响诸因素中比较灵敏的变量,即控制通道的放大系数要大一些,时间常数要小一些,纯滞后时间要尽量小; (3)操纵变量的选择还应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生产的经济性。 3-5.简述选择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目的,如何选择? 解答: 其目的是使控制器、执行器、对象三个环节组合起来,能在控制系统中起负反馈作用。 一般步骤,首先由操纵变量对被控变量的影响方向来确定对象的作用方向,然后由工艺安全条件来确定执行器(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型式,最后由对象、执行器、控制器(调节器)三个环节组合后为“负”来确定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变送器总为正作用) “对象”ד执行器”ד控制器”=“负反馈” 3-6.被控对象、执行器、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向各是怎样规定的? 解答: 3-6答:被控对象的正、反作用方向规定为:当操纵变量增加时,被控变量也增加的对象属于“正作用”的;反之,被控变量随操纵变量的增加而降低的对象属于“反作用”的。 执行器的作用方向由它的气开、气关型式来确定。气开阀为“正”方向;气关阀为“反”方向。 如果将控制器的输入偏差信号定义为测量值减去给定值,那么当偏差增加时,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

一、某化学反应器,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200±10℃,考虑安全因素,调节过程中温度规定值最大不得超过15℃。现设计运行的温度定值调节系统,在最大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下图所示,试求:该系统的过渡过程品质指标(最大偏差、余差、衰减比、振荡周期和过渡时间),并问该调节系统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参考答案: 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 余差C= 205-200 = 5℃ 衰减比n = y1: y3 = 25:5 = 5:1 振荡周期T = 20 – 5 = 15 (min) 设被控变量进入稳态值的土2%,就认为过渡过程结束,则误差区域=205 ×(±2%)=±4.1℃ 在新稳态值(205℃)两侧以宽度为±4.1℃画一区域(阴影线)。曲线进入时间点Ts = 22min 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200±10℃,考虑安全因素,调节过程中温度规定值最大不得超过15℃,而该调节系统A=30℃,不满足工艺要求。

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 余差C= 205-200 = 5℃ 衰减比n = y1: y3 = 25:5 = 5:1 二、如图所示,用差压变送器检测液位。已知ρ1=1200kg/m3,ρ2=950kg /m3,h1=1.0m,h2=5.0m,液位变化的范围为0~3.0m,如果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求差压变送器的量程和迁移量。 当液位在0~3.0m变化时,差压的变化量为 ρ1gHmax=1200×9.8×3.0=35280 Pa 根据差压变送器的量程系列,可选差变的量程为40kPa 当H=0时,有 Δp=-ρ2g(h2-h1)=-950×9.8×(5.0-1.0)=-37240 Pa 所以,差压变送器需要进行负迁移,负迁移量为37.24kPa 迁移后该差变的测量范围为-37.24~2.76kPa 若选用DDZ-Ⅲ型仪表,则当变送器输出I=4mA时,表示H=0;当I=20mA时,H=40×3.0/35.28=3.4m,即实际可测液位范围为0~3.4m。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教程文件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 答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 1-1 试简述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第一个阶段 50年代前后: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其特点: 1、过程检测控制仪表采用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式仪表 2、过程控制系统结构大多数是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3、被控参数主要是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四种参数 4、控制的目的是保持这些过程参数的稳定,消除或减少主要扰动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5、过程控制理论是以频率法和根轨迹法为主体的经典控制理论,主要解决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值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 第二个阶段 60年代来:大量采用气动和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其特点: 1、过程控制仪表开始将各个单元划分为更小的功能,适应比较复杂的模拟和逻辑规律相结合的控制系统 2、计算机系统开始运用于过程控制 3、过程控制系统方面为了特殊的工艺要求,相继开发和应用了各种复杂的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控制、比值控制、均匀控制、前馈控制、选择性控制) 4、在过程控制理论方面,现代控制理论的得到了应用 第三个阶段70年代以来:现代过程控制的新阶段——计算机时代,其特点: 1、对全工厂或整个工艺流程的集中控制、应用计算系统进行多参数综合控制 2、自动化技术工具方面有了新发展,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单元组合仪表和开发和广泛应用 3、在线成分检测与数据处理的测量变送器的应用 4、集散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 第四个阶段 80年代以后:飞跃的发展,其特点: 1、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大大促进了过程控制的发展 2、过程控制的结构已称为具有高度自动化的集中、远动控制中心 3、过程控制的概念更大的发展,包括先进的管理系统、调度和优化等。 1-2 与其它自动控制相比,过程控制有哪些优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10套第一套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10套第一套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一 —、选择题(10X3分) 1、过程控制系统由儿大部分组成,它们是:() A.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 B.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机构、调节阀门 C. 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器、被控对象 D.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器2、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反映控制系统稳定程度的指标 A.超调量 B.衰减比 C.最大偏差 D.振荡周期3、下面对过程的控制质量没有影响的是:() A .控制通道放大倍数K B.扰动通道放大倍数K OfC.扰动通道时间常数D.扰动通道纯滞后时间4、在对象特性中,()是静特性。 A.放大系数K B.时间常数T C.滞后时间T D.传递函数5、选择调节参数应尽量使调节通道的() A.功率比较大 B.放大系数适当大 C.时间常数适当小 D.滞后时间尽量小6、在简单控制系统中,接受偏差信号的环节是()。 A .变送器B.控制器C.控制阀D.被控对象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分时间越长,微分作用越弱; B.微分时间越长,微分作用越强; C.积分时间越长,积分时间越弱; D.积分时间越长,积分时间越强。8、调节阀按其使用能源不同可分为()三种。 A(电动B(液动C(气动D(压动9、打开与控制阀并联的旁路阀,会使可调比⑷。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为零10、串级控制系统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之

比,T/T,()为好,主、副回0102 路恰能发挥其优越性,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 A. 3, 10 B. 2,8 C. 1,4 D. 1,2 二、判断题(10X2分) 1、过程控制系统中,需要控制的工艺设备(塔、容器、贮糟等)、机器称为被控对象。(Y) 2、调节阀的结构形式的选择首先要考虑价格因素。(N) 3、当生产不允许被调参数波动时,选用衰减振荡形式过渡过程为宜。(N) 4、临界比例度法是在纯比例运行下进行的。通过试验,得到临界比例度§和临K界周期T,然后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关系,求出调节器各参数值。(Y) K 5、一般来说,测量变送环节的作用方向总是正的。(Y) 6、均匀控制系统单从结构上看与简单控制是不同的。(N) 7、采取分程控制通常可以提高控制阀的可调比。(Y) 8、积分饱和通常不影响控制系统品质。(N) 9、干扰进入调节系统的位置离调节阀越近,离测量元件越远,调节质量越好。(Y) 10、串级调节系统要求对主参数和副参数均应保证实现无差控制。(N) 三、简答题(4X5分) 1、按照设定值的不同形式,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儿类, 解答,按照设定值的不同形式乂可分为: ,1,.定值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是指设定值恒定不变的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克服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使被控变量最终回到设定值或 其附近.以后无特殊说明控制系统均指定值控制系统而言.,2, ?随动控制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