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

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

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
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

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一、标准测量用具

测查需要的材料

1、指导手册

2、筛查记录表

3、测试用具包

二、测试用具包含标准筛查用具:

1、有柄杯子1个

2、勺子1个

3、笔1支

4、]

5、同色大小皮球各1个

6、积木3块

6、铃铛1副

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全量表

量表项目测查详细说明

语音和语言表达部分(简称A)

A1 发元音

问:孩子现在高兴的时候能唱歌似的发诸如“啊——”、“哦——”的声音吗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2声音应答

问:你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他能发出声音和你一应一答吗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3笑出声

问:孩子能笑出声音来吗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4发不通声音

问:孩子能不能发出诸如吹泡泡的声音、咂舌头的声音、嘘声多种声音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5发单音节

问:孩子能不能发出单个的音,比如“ba”、“da”、“ga”、“gu”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6发baba/mama音

(一定要和8“正确叫爸爸/妈妈”相鉴别)

问:孩子能不能发出“baba”或“mama”的声音只要是发出声音而已,不能正确应用。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7发出一连串重复的音节

问:孩子有没有发出过一连串重复的音节,比如“babababababa”、“lalalalalala”、“mamamamama”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8正确叫爸爸/妈妈

[

(一定要和A6“发baba/mama音”相鉴别)

问:孩子能不能在看见父母后有意思地、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叫爸爸或妈妈

答:能——通过。此指第一个词。有的孩子长期不和父母在一起,由别的人带养,他的第一个词可能不是“爸爸”或“妈妈”而是正确叫“奶奶”或“爷爷”等,也算通过。否——不通过。

注意:以上A5“发单音节”、A6"发baba/mama音”、A7“发出一连串重复的音节”、A8“正确叫爸爸/妈妈”反映的是婴儿在前语言阶段

练习发音的过程,可以放在一起询问,后一项通过,则前面的项目默认通过。

A9说第一个词(除“爸爸”、“妈妈”外)。

问:孩子除了正确地称呼“爸爸”、“妈妈”以为,还能说一个词吗这个词的发音可以不正确,但是每次说出这个词的发音时指同一个人或物、或同一个动作。比如,看到自己有公鸡图案的杯子时会发“gege”音,这个词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出现。

答:能——通过,否或是虚词如“啊”“咦”之类——不通过。

A10说4-6个词(除“爸爸”、“妈妈”外)

问;孩子除了正确地称呼“爸爸”、“妈妈”以外,还能说4-6个词吗“啊”“咦”之类不算。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

A11 用单词表示需要,能说2种

(即把单词当句子使用,通常是用来表示需要的)

问:孩子要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能用语言向大人表示吗比如说,用“水水”表示“我想喝水”,用“饼饼”表示“我要吃饼干”之类。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12说否定词

问:孩子能说诸如“不”、“不要”、“不好”、“不耍”之类的吗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13说短语

问:孩子能主动地把两个单词组合起来形成短语吗比如“吃饭饭”、

“妈妈抱”、“不吃”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叠声词不能算短语。

%

A14能称呼自己

问“孩子怎么称呼自己的

答”可以使用代词(如“我”)、全名(如“王小毛”)、小名(如“宝宝”、“囡囡”)——通过。尚不能称呼自己——不通过。

A15重复学语

问:有时跟孩子讲着话,他会把你的话的后部分至少两个字重复说出,他是这样的吗或者现在不会了,但是曾经有过这样的表现/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16边玩边说

问:有的孩子是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见到什么说什么,他是这样吗(如果家长回答不是)那么曾经有过这样的表现吗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17说简单句

#

问:孩子会说主语、谓语、宾语齐全的简单句子吗比如“妈妈抱宝宝”、“宝宝吃饭饭”之类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18说出自己的名字

(一定要与A11“提到自己的名字”相鉴别,说全名的要求较之更高)问:孩子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吗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说小名不通过。

A19说方位词

问:孩子能主动地说方位词吗比如“上”、“上面”、“上头”、“下面”、“外面”、“外头”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20说你/我

,

(一定要与A14“提到自己的名字”相鉴别,说代词的要求较之更高)问:孩子能主动说出代词吗,比如“你”或“我”可以把“你”和“我”用反,如把“我要吃”说成“你要吃”。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21说话1/2能被听懂

A22说话3/4能被听懂

A23说话全部都能被听懂

问:孩子说话清楚吗陌生人能听懂多少,几乎全部3/4一半还是一半不到

答:几乎全部——A21、A22、A23都通过

3/4——A21、A22通过,A23不通过

1/2——A21通过,A22、A23不通过

·

不到1/2——A21、A22、A23都不通过

注意:A21、A22、A23都是反映言语清晰的程度。应放在一起询问。后一项通过,则前面的项目默认通过。

A24说出物品的名称及其用途(2/4)

测试:分别举起杯子/球/汤匙/笔问小儿:“这是什么”、"这个可以用来做什么

答:4个物品钟,至少有2个物品是同时大队了名称和用途——通过杯子:喝,球:拍、踢、玩,汤匙:吃,笔:写、画。

注意:A24与B10、B13为同一场景。A24通过则默认B10、B13都通过。

A25说疑问句

问:孩子能主动提问吗如,“这是什么”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26连续说2个句子

问孩子能一次说2个简单句吗比如:“我渴了,我要喝水。”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听觉感受和理解部分(简称B)

B1对声音有反应

问:你觉得孩子听得见吗他对声音有什么反应

答:孩子对声音有眨眼、惊跳呼吸或动作的改变时——通过,没有反应——不通过。

B2寻找人声

问:如果你在孩子后面开始讲话,他看不见你,他会有什么反应答:孩子会转动头或眼睛,朝向说话声音传来的方向——通过,没有反应——不通过。

,

注意:当B2“寻找人声”通过时,B1“对声音有反应”则默认通过。B3分辨出某些声音

问:孩子对某些声音是不是有特别的反应,比如:听到父母的声音会显得兴奋,而听到陌生人声音表现平静,或者听到某个玩具的声音就总会很安静

答:是——通过,否——不通过。

B4听到铃声,水平转动头/眼寻找

B5听到铃声,先水平转头在低头寻找

B6听到铃声,斜向转头

"

测试:孩子坐在家长腿上,面对检查者。在孩子要不水平的做出摇铃,摇动铃铛2-3次,然后停5秒,可重复一次。换到右侧重复测试一次。有一次转头即可。

注意:

1、不能让他看见铃铛及摇铃铛的手,否则是视觉的线索而不是听觉引起了注意。可以在摇铃前保持和孩子说话,和儿童保持视线接触,使之不去之一检查者对铃铛的安排,但是铃声响起时要中断和儿童的视线接触,否则儿童可能会因为专注盯着检查者的脸而不去注意铃声。

2、和人声相比,铃声本身不是一个特别容易引起兴趣的刺激,因此很早就可以观察到对人声的寻找,本项目最好的观察时机是铃声第一次响起时,之后儿童可能就失去了对他的兴趣,如果是这样,应转到其他项目,稍后在重复此项目的测试。

3、更小年龄的儿童对本项目不会有反应,这是认知能力的反应,能学会把听觉和视觉对应起来,懂得可以通过及时地视觉寻找发现听觉的刺激。

答:这三个项目,后面的项目通过则默认前面的项目都通过。水平转头寻找,视线可以不落在铃铛上。——B4通过,B5、B6不通过。

先水平转头在低头寻找——B4、B5通过,B6不通过。

斜向转头寻找——B4、B5、B6都通过。

B7听懂自己的名字

问:孩子在自己玩,大人在他旁边说话,中途如果叫道他的名字,他会有反应吗

答:有——通过,否——不通过。

B8理解“不”

问:孩子在自己玩,听到大人说“不准”或“不可以”,会听从或暂时停一下(不一定每次都服从)吗

答:有——通过,否——不通过。

B9指出一个身体部位

问:问孩子眼睛或鼻子或者脚在哪里,他能指出来吗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B10听从1不指令(不伴手势)

(必须与C10同时进行)

问:你对孩子提一个要求,不打手势只是口头命令,比如“把……给我”,他能完成吗(如果家长认为“能”,本提问结束。如果家长认为“不能”,继续一下提问)那么给他提要求的时候你同时打手势指点着,他能完成吗

答:能——通过B10及C10。

需要打手势才能通过才能完成指令——B10不通过,C10通过。

都不能——B10及C10都不通过。

测试:如果家长不能确认,可以当场测试。此项测试,如果儿童与主试者不配合,允许有家长代替主试进行操作。

B11按名称指出2个物品

B13按用途指出2个物品

测试:桌上摆好杯子、球、汤匙。

先要求他“指看看,杯子/球/汤匙在哪里”作对两个则通过B11。

胆小的孩子不愿意指出来,只是眼睛看着正确的物品,也算通过B11。如果已经正确完成2个物品,就可以停止,不再问第三个物品。

再拿出笔放在桌上,与另外的合计为4个物品。

要求他“指指看,哪一个是用来喝水水的/拍的/吃饭饭的/写字的(或涂颜色的)”作对2个则通过B13。

注意:A24与B11、B13为同一场景。A24不通过时需要测试B11和B13。A24通过则默认B11和B13都通过。

B12 知道家庭成员名称。

问:孩子听到家庭成员的名字,会有什么反应

答:他能转眼去看/指出/说出相应的人——通过,无反应——不通过。B14理解“大小”

测试:在孩子面前的肘子上放着两个皮球,一大一小,要求他指出正确的大小,

先要求他“指指看,那个皮球是大点的。”

答:正确一次指出——通过,否——不通过。

B15听从2步连续的指令(不伴手势)

测试:桌上放着杯子、球、汤匙,要求他

1“把勺子给我,把球给妈妈。”

2“把球给我,把勺子给妈妈。”

3“把球给妈妈,把杯子给我”

每个指令要一次说完,语速缓慢,语调平稳。每一个指令均可重复一次。作对2个为通过。

B16理解2个方位词

测试:桌上放着积木和倒置的杯子,要求他

1“把积木放在杯子下面。”

如果他对此没有反应或做错,可以示范一次。然后再把积木放到他手里,再提下一个要求

2“把积木放杯子上面。”

3“把积木放在杯子后面”

4“把积木放在杯子旁边。”

作对2个位通过

B17理解数字2

测试:出示3块积木,要求他“数数看,有几块积木”能数到2则为通过。

B18认识两种颜色

问:孩子认识颜色吗认识什么颜色

答认识2种——通过,否——不通过。

B19理解累、冷、饿中的一个

测试:依次问他

“你累了怎么办”(可答:睡觉、坐下、休息)

“你冷了怎么办”(可答:穿衣、进屋)

“你饿了怎么办”(可答:吃、吃饭)

答对1个即算通过。

B20答对性别

测试:问女孩:“你是小妹妹/女孩还是小弟弟/男孩”

问男孩:“你是小弟弟/男孩还是小妹妹/女孩”

答对为通过。

与视觉相关的理解和表达部分(简称C)

C1应答性微笑

问:孩子被逗引时会笑吗

答:会——通过,否——不通过

C2认识父母

问孩子看起来“认人”吗,比如:看到母亲比看到其他人很快就笑了如果不是父母带养,可能会“认识”带养人。

答:会——通过,否——不通过

C3视线跟踪

测试:检查者和他脸对脸,相距45厘米,双眼对视,保持视线接触。检查者的脸慢慢向左或向右移动,他的脸或眼睛会跟着从中线向左或向右移动60度。检查者的脸再慢慢向上移动,他的脸或眼睛也会跟着从水平线向上抬起30度。

两个方向都有跟随——通过,不可以——不通过。

C4对威胁眨眼睛

测试:检查者的手迅速拂过他的脸,注意不要碰到脸和睫毛,指尖止于眼前厘米出。可以重复1—2次。

通过:眨眼1次即为通过。

B5识别某些物品

问:孩子看起来认识物品吗比如:他在饥饿的时候看到奶瓶有什么反应

答:认识(比如会兴奋或张嘴)——通过,没有反应——不通过。C7躲猫猫

C8主动做手势游戏

问:如果你和孩子玩一些手势、姿势的游戏,比如躲猫猫,他会和你配合吗

如果你不做示范,他会主动做再见或拍手表示欢迎吗

答:会主动做手势游戏——C7、C8都通过。

注意:C7与C8均为姿势游戏问题。C8通过则默认C7通过,C8不通过时需要测查C7。

C10见B10

C9用整只手指着东西表示需要

C11用食指指着东西表示需要

问:当孩子需要某样东西的时候,而且物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位置,那他是手去指着还是只用食指指着

答:只用食指——C9、C11都通过

用整只手——C9通过、C11不通过。

C12摇头表示否定

问:孩子会用摇头表示“不”、“不要”、“不好”的意思吗答:会——通过,否——不通过。

C13点头表示肯定

问:孩子会用点头表示“好”、“要”的意思吗

答:会——通过,否——不通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