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选修3-2课后习题和答案以及解释

高中物理选修3-2课后习题和答案以及解释

高中物理选修3-2课后习题和答案以及解释
高中物理选修3-2课后习题和答案以及解释

高中物理选修3-2课后习题和答案以及解释.txt-两个人同时犯了错,站出来承担的那一方叫宽容,另一方欠下的债,早晚都要还。-不爱就不爱,别他妈的说我们合不来。

课后练习一

第 1 讲电磁感应和楞次定律

1.如图17-13所示,金属导轨上的导体棒ab在匀强磁场中沿导轨做下列哪种运动时,线圈c中

将有感应电流产生()

A.向右做匀速运动 B.向左做匀速运动

C.向右做减速运动 D.向右做加速运动

答案:CD

详解:导体棒做匀速运动,磁通量的变化率是一个常数,产生稳恒电流,那么被线圈缠绕的磁铁将产生稳定的磁场,该磁场通过线圈c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做加速运动则可以;

2.磁单极子"是指只有S极或N极的磁性物质,其磁感线分布类似于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物理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用实验试图证实自然界中存在磁单极子,如题图4所示的实验就是用于检测磁单极子的实验之一,abcd为用超导材料围成的闭合回路,该回路旋转在防磁装置中,可认为不受周围其它磁场的作用。设想有一个S极磁单极子沿abcd的轴线从左向右穿过超导回路,那么在回路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回路中无感应电流;

B.回路中形成持续的abcda流向的感应电流;

C.回路中形成持续的adcba流向的感应电流;

D.回路中形成先abcda流向而后adcba流向的感应电流

答案:C

详解:参考点电荷的分析方法,S磁单极子相当于负电荷,那么它通过超导回路,相当于向左的磁感线通过回路,右手定则判断,回路中会产生持续的adcba向的感应电流;

3.如图3所示装置中,线圈A的一端接在变阻器中点,当变阻器滑片由a滑至b端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的方向()

A.由c流向d B.先由c流向d,后由d流向c

C.由d流向c D.先由d流向c,后由c流向d

答案:A

详解:滑片从a滑动到变阻器中点的过程,通过A线圈的电流从滑片流入,从固定接口流出,产生向右的磁场,而且滑动过程中,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所以磁场逐渐变小,所以此时B 线圈要产生向右的磁场来阻止这通过A线圈的电流从滑片流入,从固定接口流出种变化,此

时通过R点电流由c流向d;从中点滑动到b的过程,通过A线圈的电流从固定接口流入,从滑片流出,产生向左的磁场,在滑动过程中,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所以磁场逐渐变大,所以此时B线圈要产生向右的磁场来阻止这种变化,通过R的电流仍从c流向d。

4.金属圆环的圆心为O,金属棒Oa、Ob可绕O在环上转动,如题图所示。当外力使Oa逆时针方向转动时,Ob将:

A.不动

B.逆时针转动;

C.顺时针转动;

D.无法确定。

答案:B

详解:aob是一个闭合回路,oa逆时针运动,通过回路的磁通量会发生变化,为了阻止这种变化,ob会随着oa运动;

5.M和N是绕在一个矩形铁心上的两个线圈,绕法和线路如图12-5所示。现将开关K从a 处断开,然后合向b处.在此过程中,通过电阻R2的电流方向是()

(A)先由c流向d,后又由 c流向d

(B)先由c流向d,后由 d流向c

(C)先由d流向c,后又由d流向c

(D)先由d流向c,后由c流向d

答案:A

详解:开关在a时,通过上方的磁感线指向右,开关断开,上方的磁场要消失,它要阻止这种变化,就要产生向右的磁场来弥补,这时通过R2的电流从c指向d;开关合到b上时,通过上方线圈的磁场方向向左,它要阻止这种变化,就要产生向右的磁场来抵消,这时通过R2的电流仍从c指向d;

6.图12-13为地磁场磁感线的示意图。在北半球地磁场的竖直分量向下。飞机在我国上空匀速巡航,机翼保持水平,飞行高度不变。由于地磁场的作用,金属机翼上有电势差。设飞行员左方机翼末端处的电势为U1,右方机翼末端处的电势为U2? ( )

A、若飞机从西往东飞,U1比U2高

B、若飞机从东往西飞,U2比U1高

C、若飞机从南往北飞,U1比U2高

D、若飞机从北往南飞,U2比U1高

答案:AC

详解:注意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南北极恰好相反,用右手定则判断即可。

0(大纲版)高二物理同步复习课程

第 4 讲电磁感应中的功与能

主讲人:徐建烽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ab达到稳定速度以前,其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电阻增加的内能

(C)ab达到稳定速度以前,其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其增加的动能和电阻增加的内能

(D)ab达到稳定速度以后,其重力势能的减少全部转化为电阻增加的内能

答案:C、D

详解:ab下落过程中,要克服安培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速度达到稳定之前其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其增加的动能和电阻增加的内能,速度达到稳定后,动能不再变化,其重力势能的减少全部转化为电阻增加的内能。选CD

2.如题图3所示,先后两次将一个矩形线圈由匀强磁场中拉出,两次拉动的速度相同。第一次线圈长边与磁场边界平行,将线圈全部拉出磁场区,拉力做功W1,第二次线圈短边与磁场边界平行,将线圈全部拉出磁场区,拉力做功W2,则:

A.W1> W2 B.W1= W2 C.W1< W2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答案:A

详解:E=BLv

I=E/R=BLv/R

F=BIL=B^2L^2v/R W=Fd=B^2L^2dv/R=B^2SLv/R,选A

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的一端跨接电阻R,质量一定的金属棒ab紧贴导轨无摩擦地自由滑动,在整个装置的空间加有垂直于导轨的匀强磁场,若导轨足够长,则在ab 从静止开始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将作自由落体运动

(B)ab的加速度将逐渐减小为零

(C)下滑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逐渐增大到某一定值

(D)下滑过程中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将逐渐减小为零

答案:B、C

详解:开始重力大于安培力,ab做加速运动,随着速度的增大,安培力增大,当安培力等于重力时,加速度为零;当速度稳定时达到最大,重力的功率为重力乘以速度,也在此时达到

最大,最终结果是安培力等于重力,安培力不为0,热损耗也不为0.选BC

4.如图所示。足够长U形导体框架的宽度l = 0.5m,电阻忽略不计,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α=37°角,磁感应强度B=0.8T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体框平面,一根质量为m = 0.2kg、有效电阻R=2Ω的导体棒MN垂直跨放在U形框架上,该导体棒与框架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5。导体棒由静止开始沿框架下滑到刚开始匀速运动时通过导体棒截面的电量为Q =2C。求:(1)导体棒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

(2)导体棒从开始下滑到刚开始匀速运动时这一过程中,导体棒的有效电阻消耗的电功。(sin37o = 0.6,cos37o = 0.8)

答案:(1)5m/s。(2)1.5J。

详解:(1)导体棒做匀速运动时,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量等于安培力与摩擦力的和,即(2)

5.如题图8所示的线圈A通有交变电流,图8-1为线圈A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在线圈A左侧固定放置一个闭合金属圆环B,设电流由a端流入、b端流出为正,那么t=0开始计时的第二个半周期内,B环中感应电流i和B环受到安培力F的变化正确的是:

①i大小不变,F先变小后变大;

②i先变大后变小,F先变小后变大;

③i的方向改变,F的方向不变;

④i的方向不变,F的方向改变。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A

详解:因为第二个半周期内,电流是均匀变化的,所以通过B的磁通量也是均匀变化的,它产生的感应电流不变,B中电流的大小方向均不变,但是A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所以F的方向发生了改变。选A

6.如图11所示,一个矩形导线框有一部分置于磁场中且其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已知磁感强度B=0.10T,导线框ab=0.50m,ad=1.0m,当导线框以速度v=6.0m/s向右匀速运动时,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 ________V。若导线框每米长的电阻为0.1Ω,则线框中的感应电流为________A。

答案:0.3,1.0

详解:(1)

(2)导线框每米长的电阻为0.1Ω,则导线总电阻为0.3Ω,感应电流I= /R=1.0A

7.如图16所示,宽为l、光滑的导电轨道的弧形部分处于磁场外,轨道的水平部分处于垂直轨道平面向上、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2m的金属杆cd静止在水平轨道上,另一质量为m的金属杆ab,从弧形轨道上h高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设ab杆和cd杆始终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ab杆与cd杆不会相碰,ab和cd杆的电阻均为R,轨道电阻不计。求:(1)回路abcd内电流的最大值。(2)在ab杆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可产生的热量。

答案:(1),(2)

详解:设杆ab刚刚滑到水平轨道时的速度为,由机械能守恒得:

两杆儿在水平轨道上运动时,两杆儿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最终达到共同速度为,有

由上述两式得:

由于两杆儿的电阻相等,电流强度时刻相等,因此产生热量相等,设每根杆儿上产生的热量为Q,根据能量守恒,有

解得:

8.如图所示,一矩形线框竖直向上进入有水平边界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线框在磁场中运动时只受重力和磁场力,线框平面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向上经过图中1、2、3位置时的速率按时间依次为v1、v2、v3,向下经过图中2、1位置时的速率按时间依次为v4、v5,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v1>v2 B.v2=v3 C.v2=v4 D.v4<v5

答案:AC

详解:从1到2,只受阻力,一定有v1>v2,2到3,受重力, v2

9.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的正方形导线框 abcd,各边长为 l,其中ab是一段电阻为R的均匀电阻丝,其余三边均为电阻可忽略的铜线.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现有一与ab段的材料、粗细、长度都相同的电阻丝PQ架在导线框上(如图12-19),以恒定的速度v从 ad滑向 bc。当PQ滑过的距离时,通过a P段电阻丝的电流强度是多大?方向如何?

答案:,由P流向a.

详解:此时感应电动势为,电路为ap段电阻与bp段电阻并联,并联电路总电阻为,所以并联电路分压为,,方向由P流向a

10(大纲版)高二物理同步复习课程

第 5 讲电磁感应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主讲人:徐建烽

1.如图所示,A、B为两个相同的环形线圈,共轴并靠近放置.A线圈中通有如图(a)所示的交流电i,则:

A.在t1到t2时间内A、B两线圈相吸

B.在t2到t3时间内A、B两线圈相斥

C.t1时刻两线圈间作用力为零

D.t2时刻两线圈间作用力最大

答案:ABC

详解:在t1到t2时间内,正方向的电流减小,向右的磁场减小,通过B的磁场与A同方向,为力阻止磁场的减小,B要产生同方向的磁场来补偿,通过右手定则判定,B线圈的感应电流与A线圈一致,电流同向,线圈相吸;同理可以判断B正确;t1时刻,A的电流变化率为0,B中没有感应电流,作用力为0;t2时刻A的电流为0,作用力也为0;选ABC

2.如图11-9所示,一个U形导体框架,其宽度L=1m,框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用α=30°。其电阻可忽略不计。设匀强磁场与U形框架的平面垂直。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B=0.2T。今有一条形导体ab,其质量为m=0.5kg,有效电阻R=0.1Ω,跨接在U形框架上,并且能无摩擦地滑动,求:

(1)由静止释放导体,导体ab下滑的最大速度vm;

(2)在最大速度vm时,在ab上释放的电功率。(g=10m/s2)

答案:(1)2.5 m/s (2) 2.5 W

详解:(1)导体ab受G和框架的支持力N,而做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

mgsin30°= ma

a = gsin30°= 5(m/s2)

但是导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后,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回路中就会有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使得导体受到磁场的安培力的作用。设安培力为FA

随着速度v的增加,加速度a逐渐减小。当a=0时,速度v有最大值

(2)在导体ab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电阻上释放的电功率

3.如图所示,挂在弹簧下端的条形磁铁在闭合线圈内振动,如果空气阻力不计,则()A.磁铁的振幅不变 B.磁铁做阻尼振动

C.线圈中有逐渐变弱的直流电 D.线圈中逐渐变弱的交流电

答案:B

详解:1、磁铁上下振动,使闭合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周期性变化,所以产生交流电流;

2、交流电流产生感应磁场,会阻碍磁铁的振动,所以振动幅度逐渐减弱,即磁铁做阻尼振动;

3、由于磁铁振动减弱,所以磁通量的变化变弱,所以产生的感应电流也变弱。

4.图12-1中T 是绕有两组线圈的闭合铁心, 线圈的绕向如图所示,D是理想的二极管,金属棒ab可在两条平行的金属导轨上沿导轨滑行,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若电流计G中有电流通过, 则ab棒的运动可能是()

(A)向左匀速运动 (B)向右匀速运动

(C)向左匀加速运动 (D)向右匀加速运动

答案:C

详解:匀速运动时,右边线圈产生磁场是稳定的,通过左边线圈的磁场也是稳定的不能产生电流,AB错;向左匀加速运动时,右边线圈产生磁场向下,且增大,那么通过左边线圈的磁场也增大,产生感应电流刚好通过二极管,C对,D错;

5.如图所示,L1、L2、L3、L4 是四根足够长的相同的光滑导体棒,它们彼此接触,正好构成一个正方形闭合电路,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现设法使四根导体棒分别按图示方向以相同大小的加速度a'同时从静止开始做匀速平动.若从开始运动时计时且开始计时时abcd回路边长为l,求开始运动后经时间t回路的总感应电动势.

答案:4B(l+a' t2)a' t

详解:经时间 t 后,4根导体棒又构成边长为l' = l +a' t2的正方形闭合电路,每根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1=Bl' vt,式中vt =a't.题中所求的总电动势

e总=4e1=4B(l+a't2)a't.

6.图所示,甲中两条轨道不平行而乙中的两条轨道是平行的,其余物理条件都相同,金属棒MN都正在轨道上向右匀速平动,在棒运动的过程中,将观察到:

A.L1、L2小电珠都发光,只是亮度不同

B.L1、L2都不发光

C.L2发光,L1不发光

D.L1发光,L2不发光

答案:D

详解:乙中右边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变化是稳定的,所以导体棒产生的电流是恒定的,在左边的线圈不能产生感应电流,L2不发光,甲中右边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变化率是变化的,导体棒产生的电流也是变化的,所以在左边的线圈能够产生感应电流,L1能发光。选D

7.一根质量为m的条形磁铁,在光滑的水平塑料板上向右运动,穿过一个固定着的金属环,如题图10所示,如果它通过位置A时的速度是v1,通过位置B时的速度是v2,那么在磁铁经过AB这段路程的时间内,金属环中电流产生的热量为。

答案:

详解:根据能量守恒判断,金属环中产生的热量等于初动能减去末动能,即

10(大纲版)高二物理同步复习课程

第 6 讲自感与互感

主讲人:徐建烽

1.如图,甲乙电路中,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电阻值都很小,使电路达到稳定,灯泡S发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路甲中,断开K,S将渐渐变暗。

B.在电路甲中,断开K,S将先变亮,然后渐渐变暗。

C.在电路乙中,断开K,S将渐渐变暗。

D.在电路乙中,断开K,S将先变亮,然后渐渐变暗。

答案:AD

详解:断开K时,电路(a)中线圈L产生自感电动势,与电阻R和灯S组成回路,使回路中电流I1逐渐减小至零。所以灯S是渐渐变暗的。电路(b)中,K断开时,线圈L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要阻碍原来的电流I 1减小,它与灯S和电阻组成闭合回路,回路中电流方向是顺时针的,电流从I 1渐渐减小为零。可见,断开K后,电路(b)中原来通过灯S的电流I 2立刻消失,而由自感电动势提供的电流I 1从右至左流过灯S,然后再逐渐减小为零,所以灯S是先变亮(闪亮),后变暗。

2.如题图7所示,A、B是两盏完全相同的白炽灯,L是电阻不计的电感线圈,如果断开开关S1,接通S2,A、B两灯都能同样发光。最初S1是接通的,S2是断开的。那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①刚一接通S2,A灯就立即亮,而B灯则迟延一段时间才亮;

②刚接通S2时,线圈L中的电流为零;

③接通S2以后,A灯变亮,B灯由亮变暗;

④断开S2时,A灯立即熄灭,B灯先亮一下然后熄灭。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D

详解:开始时S1接通,刚接通S2时AB都在回路中,所以AB都亮,由题设正常发光,A错,

这时对于电感而言电流从0到有,所以感抗极大,瞬间由于电感抑制作用过电感电流为0,故B对,接通瞬间相当于电感断路。

但是电感不阻止电流改变,所以一段时间后电流稳定,相当于电感吧B短路了,所以C对断开S2之前B无电流通过,电流过A和L,断开后,A不在任何闭合回路中,立即灭,L中原来有电流,由于抑制电流改变的作用(你也可以理解为本来L中的电流使L成为电磁铁,电流有减小趋势,所以通过L的磁通量变化,电磁感应产生电动势,作用在L与B的回路中产生电流)总之B有电流通过,断开瞬间过B的电流很大(就是稳定态过L的电流,相当于只有一盏灯接在电路里的电流),所以B亮,但是后来电流还是会变小直至为0,B灭。

3.如图3所示的电路,可用来测定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的直流电阻,线圈两端并联一个电压表,用来测量自感线圈两端的直流电压,在测实验完毕后,将电路拆去时应()

A. 先断开开关S1

B. 先断开开关S2

C. 先拆去电流表

D. 先拆去电阻R

答案:B

详解:断开S1,拆除电流表,拆除电阻,效果都是一样的,由于L的自感作用,它要阻止电流的变化会产生a到b的感应电流,这时,如果S2没有断开,就会有电流反向流入电压表,相当于电压表反接,会损坏电压表;所以要先断开S2

4.如图所示,接通电路,待灯泡A正常发光,设此时刻为。然后断开电路,设断开瞬间时刻为,最后电路在时刻达到稳定。请作出这段时间里线圈和灯泡中各自电流的变化示意图。

答案:

5.如图所示,两灯D1、D2完全相同,电感线与负载电阻及电灯电阻均为R.

(1)在电键S闭合的瞬间,较亮的灯是____ ;

(2)电键S断开的瞬间,看到的现象是____ 。

答案:(1)D1 (2)D2立刻熄灭,D1逐渐变暗,直至熄灭。

详解:(1)在电键S闭合的瞬间,电流不能通过电感,流过D1的电流分流到D2和负载电阻,所以通过D1的电流比通过D2的电流大,D1较亮;

(2)电键S断开的瞬间,电感会产生反向的电流,在D1与电感构成的回路中流动,所以D1会逐渐变暗,最终熄灭;而D2则立即熄灭;

6.图12-16为一演示实验电路图,图中L是一带铁心的线圈,A是一灯泡,电键K处于闭合状态,电路是接通的.现将电键K打开,则在电路切断的瞬间,通过灯泡A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端到____端.这个实验是用来演示____________现象的。

答案:b,a,自感

详解:在S断开前,自感线圈L中有向右的电流,断开S后瞬间,L的电流要减小,于是L 中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自身电流的减小,但电流还是逐渐减小为零。原来跟L并联的灯泡A,由于电源的断开,向右的电流会立即消失。但此时它却与L形成了串联的回路,L中维持的正在减弱的电流恰好从灯泡A中流过,方向由b到a。这就是自感现象;

7.如图所示,自感线圈的自感系数很大,电阻为零。电键K原来是合上的,在K断开后,分析:

(1)若R1>R2,灯泡的亮度怎样变化?

(2)若R1<R2,灯泡的亮度怎样变化?

答案:(1)因R1>R2,即I1<I2,所以小灯泡在K断开后先突然变到某一较暗状态,再逐渐变暗到最后熄灭。

(2)因R1<R2,即I1>I2,小灯泡在K断开后电流从原来的I2突变到I1(方向相反),然后再渐渐变小,最后为零,所以灯泡在K断开后先变得比原来更亮,再逐渐变暗到熄灭。

第 7 讲交流电

主讲人:徐建烽

1.如图4-7甲所示,一线圈边长L=ab=40cm,L′=bc=20cm,匝数N=100,绕通过ad与bc 的中点的轴OO′以角速度ω逆时针方向转动,设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B=1.5T,转动轴OO′与磁感线垂直,矩形线圈的总电阻r=1Ω,外电阻R=1Ω。其它电阻不计。若已知线圈所受到磁场力的最大力矩为Mmax=7.2N?m,求:

(1)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线圈转动的角速度。

(3)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时,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

(4)在线圈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路所产生的热功率。

(5)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夹角为60°时(如图4-7乙所示),所受的磁力矩。

答案:(1)6V,(2)0.5rad/s,(3)3.8V,(4)1.8W,(5)1.8N?m。

详解:1)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6V,

(2)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0.5rad/s,

(3)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时,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为3.8V,

(4)在线圈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路所产生的热功率为1.8W,

(5)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夹角为60°时,所受的磁力矩为1.8N?m

2.使右图5中所示的交流电通过10Ω的电阻R,则R的发热功率为___________ 用交流电流表测量,此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

答案:45W,2.12A

详解:交流电最大值为3A,有效值为2.12A,发热功率

3.将硬导线中间一段折成不封闭的正方形,每边长为l,它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如图的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转速为n,导线在a、b两处通过电刷与外电路连接,外电路有额定功率为P的小灯泡并正常发光,电路中除灯泡外,其余部分的电阻不计,灯泡的电阻应为()

A. (2πl2nB)2/P

B.2(πl2nB)2/P

C.(l2nB)2/2P

D.(l2nB)2/P

答案:B

详解:感应电动势最大值,有效值为,灯泡的功率

4.钳形电流表的外形和结构如图4(a)所示.图4(a)中电流表的读数为1.2A .图4(b)中用同一电缆线绕了3匝,则()

A.这种电流表能测直流电流,图4(b)的读数为2.4A

B.这种电流表能测交流电流,图4(b)的读数为0.4A

C.这种电流表能测交流电流,图4(b)的读数为3.6A

D.这种电流表既能测直流电流,又能测交流电流,图4(b)的读数为3.6A

答案:D

详解:钳形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把电缆线中的高电流变成电流表是低电流,再用刻度来表示电缆线中的高电流,因为电流表的量程有限.它只能测交流电流.

设电缆线中的电流为I,电流表内线圈匝数为N,如图4(a)中电流表的读数为1.2A,则I/1.2=N/1,所以N=I/1.2(电流比等于匝数比的倒数)

图4(b),设电流表的读数为I1,则I/I1=N/3=(I/1.2)/3=I/3.6,所以I1=3.6A

5.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流域治理开发的关键工程,建成后将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枢纽控制流域面积1×106km2,占长江流域面积的56%,坝址处年平均流量为Q=4.51×1011m3.水利枢纽的主要任务包括防洪、发电、航运三方面,在发电方面,三峡电站安装水轮发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指26台发电机组同时工作时的总发电功率为P=1.82×107KW.年平均发电约为W=8.40×1010kWh,该工程将于2009年全部竣工,电站主要向华中、华东电网供电,以缓解这两个地区的供电紧张局面,阅读上述资料,解答下列问题(水的密度??=1.0×103kg/m3,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若三峡电站上、下游水位差按H=100m计算,试推导三峡电站将水流的势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的公式,并计算出效率??的数值.

(2)若26台发电机组全部建成并发电,要达到年发电量的要求,每台发电机组平均年发电时间t为多少天?

(3)将该电站的电能输送到华中地区,送电功率为P1=4.5×106kW,采用超高压输电,输电电压为U=500kV,而发电机输出的电压约为U0=18kV,要使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小于输送电功率5%,求:发电站的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和输电线路的总电阻.

答案:(1)67.1%(2)t≈192.3天(3)9∶250, 2.78Ω

详解:(1)电站能量转化效率为:

代入数据:≈67.1%

(2)

(3)升压变压器匝数比为: 9∶250

据=IU得I=9.0×103A

得:R=2.78Ω

6.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若输送的电功率一定、输电线电阻一定时,对于在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有如下四种判断

①和输送电线上电压降的平方成反比②和输送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③和输送电线上电压降的平方成正比④和输送电压的平方成反比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和②

B. ③和④

C. ①和④

D. ②和③

答案:B

详解: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自然与输电线上的电压降的平方成正比;输送的电功率一定,输送的电压增大,则电流减小,所以与输送电压的平方成反比;

7.矩形金属线圈共10匝,绕垂直磁场方向的转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线圈中产生的交流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交流电的频率为0.2Hz

B.此交流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V

C.t=0.1s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D.线圈在转动过程中穿过线圈的最大磁通量为

Wb

答案:D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周期为0.2s,频率为50Hz,交流电动势的最大值为1V,t=0.1s时,电动势为0;选D

8.如图,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到220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有两个,副线圈2 的匝数n2=30匝,与一个标有"12V 12W"的灯泡组成闭合回路,且灯泡L正常发光,副线圈3的输出电压U3=110V,与电阻R组成闭合回路,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为0.4A,求:

(1) 副线圈3的匝数n3=?

(2) 原线圈匝数n1=?及流经它的电流强度I1=?

答案:(1) 275匝 (2) n1=550匝,I1=0.255A

详解:(1)

(2)由(1)可知

据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即

10(新课标)高二物理同步复习课程

第 8 讲传感器

主讲人:徐建烽

1.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下图是由电容器作为传感器来测定压力变化的电路,当待测压力为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A.若F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a和b的电流

B.若F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b和a的电流

C.若F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不会出现电流

D.若电流表有示数则说明压力F发生变化

答案:BD

详解: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的时候,膜片发生形变,使极板间距离d变小,电容变小,而电压基本不变,要放电,所以会有短暂的电流通过电流表;没有压力,则电容不变,不会放电;

2.如图所示电路,R3是光敏电阻,光开关S闭合后,在没有光照射时,a、b两点等电势,当用光照射电阻R3时,则()

A.R3的电阻变小,a点的电势高于b点电势

B.R3的电阻变小,a点的电势低于b点电势

C.R3的电阻变大,a点的电势高于b点电势

D.R3的电阻变大,a点的电势低于b点电势

答案:A

详解: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R3阻止变小,那么通过a点所在支路的电流变大,在R4上的压降变大,所以在R3上的压降变小,那么a点的电势要高于b点的电势;选A

3.用如图示的电磁继电器设计一个高温报警器,要求是:正常情况绿灯亮,有险情时电铃报警。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热敏电阻、绿灯泡、小电铃、学生用电源、继电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答案:

4.1999年7月12日,日本原子能公司所属敦贺湾电站由于水管破裂导致国徽冷却剂外流,在检测此重大事故中应用了非电量变化(冷却剂外泄使管中液面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的自动化测量技术.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导电液体深度的装置;包着一层电介质的金属棒与导电液体形成一个电容器,电容量的变化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容增大反映h增大

B.电容增大反映h减少

C.将金属棒间的电压和导电液体分别接电源两极再断开后,液体深度变化时导电液与金属棒间的电压增大反映h减小

D.将金属棒和导电液体分别接电源两极再断开后,液体深度变化时导电液与金属棒间的电压增大反映h增大

答案:AC

详解:插入越深,说明电容极板的面积越大,电容也越大。设将金属棒和导电液体分别接电源两极再断开后,电容带电量为Q,Q=UC,h越小,Q不变,说明U增大;选AC

5.传感器可将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起自动控制作用.如计算机鼠标中有位移传感器,电熨斗、电饭煲中有温度传感器,电机机、录像机、影碟机、空调机中有光传感器......演示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杆P,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位移的大小X,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M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

B.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发生变化

C.物体M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

D.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

答案:B

详解:当M运动时,会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造成电压表读数的变化;既是M不动,任然是一个回路,电路中有电流,M也有读数;选B

6.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下列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

A、红外报警装置

B、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

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

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

答案:A

详解:B是将声音振动转化为电信号;C是将压力转化为电信号;D是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所以只有A是将红外线转化为电信号,选A

高中物理经典试题库1000题

《物理学》基础题库 一、选择题 1、光线垂直于空气和介质的分界面,从空气射入介质中,介质的折射率为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为零,所以光速不变 B、光速为原来的n倍 C、光速为原来的1/n D、入射角和折射角均为90°,光速不变 2、甘油相对于空气的临界角为4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甘油射入空气就一定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B、光从空气射入甘油就一定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C、光从甘油射入空气,入射角大于42.9°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D、光从空气射入甘油,入射角大于42.9°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3、一支蜡烛离凸透镜24cm,在离凸透镜12cm的另一侧的屏上看到了清晰的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倒立,放大率K=2 B、像正立,放大率K=0.5 C、像倒立,放大率K=0.5 D、像正立,放大率K=2 4、清水池内有一硬币,人站在岸边看到硬币() A、为硬币的实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浅 B、为硬币的实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深 C、为硬币的虚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浅 D、为硬币的虚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深 5、若甲媒质的折射率大于乙媒质的折射率。光由甲媒质进入乙媒质时,以下四种答案正确的是() A、折射角>入射角 B、折射角=入射角 C、折射角<入射角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6、如图为直角等腰三棱镜的截面,垂直于CB面入射的光线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三棱镜的临界角() A、大于45o B、小于45o C、等于45o D、等于90o 7、光从甲媒质射入乙媒质,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γ,光速分别为v甲和v乙,已知折射率为n甲>n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α>γ,v甲>v乙 B、α<γ,v甲>v乙 C、α>γ,v甲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整理

选修3—3考点汇编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1mol 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2316.0210A N mol -=? (3)对微观量的估算 ①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 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 a.分子质量:mol A M m N = b.分子体积:mol A V v N = c.分子数量:A A A A mol mol mol mol M v M v n N N N N M M V V ρρ= === 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①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 越高,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是分子 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更快些,如图1中两条虚线 所示。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 力。在图1图象中实线曲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分子力) 随距离变化的情况。当两个分子间距在图象横坐标0r 距离时, 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分子间作用力为零,0r 的数量级为 1010-m ,相当于0r 位置叫做平衡位置。当分子距离的数量级大于 m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 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了 4、温度

高中物理经典题库_力学计算题49个

四、力学计算题集粹(49个) 1.在光滑的水平面,一质量m=1kg的质点以速度v0=10m/s沿x轴正方向运动,经过原点后受一沿y轴正方向的恒力F=5N作用,直线OA与x轴成37°角,如图1-70所示,求: 图1-70 (1)如果质点的运动轨迹与直线OA相交于P点,则质点从O点到P点所经历的时间以及P的坐标;(2)质点经过P点时的速度. 2.如图1-71甲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置于固定斜面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1s末后将拉力撤去.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1-71乙,试求拉力F. 图1-71 3.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率v=2m/s匀速运行,在A处把物体轻轻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物体到达B处.A、B相距L=10m.则物体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多少?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物体能较快地传送到B处.要让物体以最短的时间从A处传送到B处,说明并计算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至少应为多大?若使传送带的运行速率在此基础上再增大1倍,则物体从A传送到B的时间又是多少? 4.如图1-72所示,火箭平台上放有测试仪器,火箭从地面起动后,以加速度g/2竖直向上匀加速运动,升到某一高度时,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为起动前压力的17/18,已知地球半径为R,求火箭此时离地面的高度.(g为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图1-72 5.如图1-73所示,质量M=10kg的木楔ABC静止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摩擦因素μ=0.02.在木楔的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1.4m时,其速度v=1.4m/s.在这过程中木楔没有动.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图1-73 6.某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正常航线上作水平飞行时,由于突然受到强大垂直气流的作用,使飞机在10s高度下降1700m造成众多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伤害事故,如果只研究飞机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且假定这一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试计算: (1)飞机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的加速度多大?方向怎样? (2)乘客所系安全带必须提供相当于乘客体重多少倍的竖直拉力,才能使乘客不脱离座椅?(g取10m/s2) (3)未系安全带的乘客,相对于机舱将向什么方向运动?最可能受到伤害的是人体的什么部位? (注:飞机上乘客所系的安全带是固定连结在飞机座椅和乘客腰部的较宽的带子,它使乘客与飞机座椅

(完整版)高中物理经典选择题(包括解析答案)

物理 1.一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A>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 ) A. B. C. D. [解析] 1.设中子质量为m,则原子核的质量为Am。设碰撞前后中子的速度分别为v0、v1,碰后原子核的速度为v2,由弹性碰撞可得mv0=mv1+Amv2,m=m+Am,解得v1=v0,故=,A正确。 2.很多相同的绝缘铜圆环沿竖直方向叠放,形成一很长的竖直圆筒。一条形磁铁沿圆筒的中心轴竖直放置,其下端与圆筒上端开口平齐。让条形磁铁从静止开始下落。条形磁铁在圆筒中的运动速率( ) A.均匀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增大,趋于不变 D.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不变[解析] 2.对磁铁受力分析可知,磁铁重力不变,磁场力随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重力等于磁场力时,磁铁匀速下落,所以选C。 3.(2014大纲全国,19,6分)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时,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分别为( )

A.tan θ和 B.tan θ和 C.tan θ和 D.tan θ和 [解析] 3.由动能定理有 -mgH-μmg cos θ=0-mv2 -mgh-μmg cos θ=0-m()2 解得μ=(-1)tan θ,h=,故D正确。 4.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A1和A2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为|A1-A2| B.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始终为A1+A2 C.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位移总是小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位移 D.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一定大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 [解析] 4.两列振动方向相同的相干波相遇叠加,在相遇区域内各质点仍做简谐运动,其振动位移在0到最大值之间,B、C项错误。在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差,在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和,故A、D项正确。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整理

选修3—3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V=Sd V 是滴入浅水盘中纯油酸的体积,等于油酸溶液的体积乘以浓度。S 是单分子油膜在水面上形成的面积。 (2)1mol 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2316.0210A N mol -=? (3)对微观量的估算 ①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 立方体) 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 a.分子质量:mol A M m N = b.分子体积:mol A V v N =【固体和液体-分子体积,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空间体积】 c.分子数量:A A A A mol mol mol mol M v M v n N N N N M M V V ρρ= ===【M-任意质量;v--任意体积】 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 时还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热运动,但颗粒很小,是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 ①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 击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的产生原因是物体分子 做无规则热运动。两者都有力地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热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是分子间 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更快些,如图1中两条虚线所示。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力,随距 离的增加,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在图1图象中实 线曲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分子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况。当两个分子间距在图象横 坐标0r 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分子间作用力为零,0r 的数量级为1010-m , 相当于0r 位置叫做平衡位置。当分子距离的数量级大于 m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了 4、温度 宏观上的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的温度是物体大量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不同分子温度相同,平均速率不一定相同。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273.15T t K =+。热力学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5、分子势能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 子势能。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分子势能的大小变化可通过宏观量体积来反映。(0r r =时分子势能最小)固体分子和液体内部分子通常处于平衡位置, 势能最小。分子势能随距离增加,先减小,再增加。 当0r r >时,分子力为引力,当r 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当0r r <时,分子力为斥力,当r 减少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是能增加

高中物理经典题库1000题

《物理学》题库 一、选择题 1、光线垂直于空气和介质的分界面,从空气射入介质中,介质的折射率为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为零,所以光速不变 B、光速为原来的n倍 C、光速为原来的1/n D、入射角和折射角均为90°,光速不变 2、甘油相对于空气的临界角为4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甘油射入空气就一定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B、光从空气射入甘油就一定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C、光从甘油射入空气,入射角大于42.9°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D、光从空气射入甘油,入射角大于42.9°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3、一支蜡烛离凸透镜24cm,在离凸透镜12cm的另一侧的屏上看到了清晰的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倒立,放大率K=2 B、像正立,放大率K=0.5 C、像倒立,放大率K=0.5 D、像正立,放大率K=2 4、清水池内有一硬币,人站在岸边看到硬币() A、为硬币的实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浅 B、为硬币的实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深 C、为硬币的虚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浅 D、为硬币的虚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深 5、若甲媒质的折射率大于乙媒质的折射率。光由甲媒质进入乙媒质时,以下四种答案正确的是() A、折射角>入射角 B、折射角=入射角 C、折射角<入射角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6、如图为直角等腰三棱镜的截面,垂直于CB面入射的光线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三棱镜的临界角() A、大于45o B、小于45o C、等于45o D、等于90o 7、光从甲媒质射入乙媒质,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γ,光速分别为v甲和v乙,已知折射率为n甲>n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α>γ,v甲>v乙 B、α<γ,v甲>v乙 C、α>γ,v甲

(完整word)高中物理选修3-3资料

高中物理选修3-3复习 专题定位本专题用三讲时分别解决选修3-3、3-4、3-5中高频考查问题,高考对本部分内容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有: 选修3-3:①分子大小的估算;②对分子动理论内容的理解;③物态变化中的能量问题; ④气体实验定律的理解和简单计算;⑤固、液、气三态的微观解释和理解;⑥热力学定律的理解和简单计算;⑦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等内容. 选修3-4:①波的图象;②波长、波速和频率及其相互关系;③光的折射及全反射;④光的干涉、衍射及双缝干涉实验;⑤简谐运动的规律及振动图象;⑥电磁波的有关性质. 选修3-5:①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②原子的能级跃迁;③原子核的衰变规律;④核反应方程的书写;⑤质量亏损和核能的计算;⑥原子物理部分的物理学史和α、β、γ三种射线的特点及应用等. 应考策略选修3-3内容琐碎、考查点多,复习中应以四块知识(分子动理论、从微观角度分析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定律)为主干,梳理出知识点,进行理解性记忆. 选修3-4内容复习时,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抓住波的传播和图象、光的折射定律这两条主线,强化训练、提高对典型问题的分析能力. 选修3-5涉及的知识点多,而且多是科技前沿的知识,题目新颖,但难度不大,因此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抓住动量守恒定律和核反应两条主线,强化典型题目的训练,提高分析综合题目的能力. 第1讲热学 高考题型1热学基本知识 解题方略 1.分子动理论 (1)分子大小 ①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2×1023 mol-1. ②分子体积:V0=V mol N A(占有空间的体积).

③分子质量:m0=M mol N A. ④油膜法估测分子的直径:d=V S. (2)分子热运动的实验基础: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 ①扩散现象特点: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②布朗运动特点:液体内固体小颗粒永不停息、无规则的运动,颗粒越小、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势能 ①分子力: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合力.分子间距离增大, 引力和斥力均减小;分子间距离减小,引力和斥力均增大,但斥力总比引力变化得快. ②分子势能: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当分子间距为r0(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的合力为0)时,分子势能最小. 2.固体和液体 (1)晶体和非晶体的分子结构不同,表现出的物理性质不同.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单晶体表现出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表现出各向同性.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所处的状态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流动性,在光学、电学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 (3)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表面张力的方向跟液面相切.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总结

高中物理3-3知识点总结 一、分子动理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微观量: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0 宏观量:物质体积V 、摩尔体积V A、物体质量m、摩尔质量M、物质密度ρ。 联系桥梁: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 mol -1 ) A V M V m ==ρ (1)分子质量:A A 0N V N M N m m A ρ=== (2)分子体积:A A 0N M N V N V V A ρ=== (对气体,V 0应为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 (3)分子大小:(数量级10-1 0m) 球体模型.30)2 (34d N M N V V A A A πρ=== 直径3 06πV d =(固、液体一般用此模型) 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S V d = S —单分子油膜的面积,V —滴到水中的纯油酸的体积 错误!立方体模型.3 0=V d (气体一般用此模型;对气体,d应理解为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注意:固体、液体分子可估算分子质量、大小(认为分子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 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大小可忽略,不可估算大小,只能估算气体分子所占空间、分子质量。 (4)分子的数量:A A N M V N M m nN N A ρ== = 或者 A A N M V N V V nN N A A ρ===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直接说明了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发生原因是固体微粒受到包围微粒的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地撞击的不平衡性造成的.因而间接 ..说明了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错误!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而不是固体微粒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②布朗运动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但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③课本中所示的布朗运动路线,不是固体微粒运动的轨迹. ④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一定同时存在,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快,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的合力 ②分子力的表现及变化,对于曲线注意两个距离,即平衡距离r0(约10-10m)与10r0。 (ⅰ)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力为零。 (ⅱ)当分子间距r>r0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由r0增大时,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 (ⅲ)当分子间距r<r0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由r0减小时,分子力不断增大 二、温度和内能 1、统计规律:单个分子的运动都是不规则的、带有偶然性的;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受到统计规律的支配。多数分子速率都在某个值附近,满足“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2、分子平均动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 ①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②温度相同时任何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但平均速率一般不等(分子质量不同). 3、分子势能 (1)一般规定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 (2)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3)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r0关系(类比弹性势能) ①当r>r0时,r增大,分子力为引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x 0 E P r0

高中物理经典题库-热学试题49个

五、热学试题集粹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是物体内能大小的标志 C.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2?关于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E.布朗运动反映分子无规则的运动 D.分子势能最小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 ] A.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E.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C.物体在热胀冷缩时,分子势能发生变化 D.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分子势能越来越小 3?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斥力起作用 E.将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的引力 D.固体很难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4.下面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由组成分子的原子内部的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E.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引力还是斥力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分子间就只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当分子间距离较小时就只有相互推斥的作用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D.温度越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就越大 5.用r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E 卩表示两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当r = r 。时两分子间的斥力 等于引力.设两分子距离很远时E P=0 [ ] A.当r>r 。时,E p随r的增大而增加 E.当rVr 。时,E p随r的减小而增加 C.当r>r 。时,E P不随r而变 D.当r = r 。时,E P= 0 6.—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从0C升高到LC时,压强变化如图2-1所示,在这一过程中气体体积 变化情况是[ ] 图2-1 A.不变 E.增大 C.减小 D.无法确定 6 .如图2-2所示,0.5mol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E,则气体在状态E时的温度为[ ] 图2-2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与题型复习

热学知识点复习→制作人:湄江高级中学:吕天鸿 一、固、液、气共有性质 1、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温度T越高,运动越激烈,分子平均动能。 注意:对于理想气体,温度T还决定其内能的变化。 扩散现象:相互渗透的反应 2、分子运动的表现 布朗运动:看不见的固体小颗粒被分子不平衡碰撞,颗粒越大,运动越 3、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与斥力,且都随着分子间距r的增加而。 (1)分子力的合力F表现:是为F引还是F斥?看间距与分界点r0关系,看下图 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为0; 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 当r

非晶体:无确定的熔点。 → 物理性质:各向同性。原子排列:无规则 2,、同一种物质可能以晶体与非晶体两种不同形态出现。如碳形成的金刚石与石墨 3、有些晶体与非晶体可以相互转化。 4、常考晶体有:金刚石与石墨、石英、云母、食盐。常考非晶体有:玻璃、蜂蜡、松香。 三、热力学定律→研究高考对象为→主要还是理想气体 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Q 表达式中正、负号法则:如下图 2、气体实验定律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结合量是气体的体积和温度,当温度变化时,气体的内能变化,当体积变化时,气体将伴随着做功,解题时要掌握气体变化过程的特点: (1)等温过程:内能不变,即ΔU=0。温度T ↑,则内能增加,ΔU >0 (2)等容过程:W=0。若体积V ↑,则气体对外界做功,W 取“—”负号计算。反之亦然 (3)绝热过程:Q=0。 3、再次强调:温度T 决定分子平均动能的变化。也决定理想气体的内能变化 四、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P 、V 、T=t 0c+273 三个物理量关系 1、三条特殊线 (等温线:P 1V 1=p 2V 2 ) 2、液体柱模型 (1)明确点:P 液=egh 一般不用。当液体为汞时,大气压以 为单位时,高为h cm 时,P 液=h .计算气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填空,推荐文档

高二物理选修3—3知识点检测 1、物质是由大量组成的 (1)分子大小数量级 (2)1mol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N A= (3)对微观量的估算 ①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 球模型分子大小: 立方体模型分子大小: 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 已知物体的体积V、摩尔体积V mol ,物体的质量M、摩尔质量M mol 、物体的密度ρ、阿伏伽 德罗常数N A a. 分子数量: b. 分子质量: c.分子体积:特别提醒: 固体和液体分子都可看成是紧密堆集在一起的。分子的体积V 0=V mol /N A ,仅适用 于,对气体不适用,对气体其表示。 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有,越高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中的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①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 。 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性造成的。 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布朗运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 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 (3)热运动:的无规则运动与有关,简称热运动,越高,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分子间 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力。 (2)画出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图: (3)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 ,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 。但总是斥力变化得 。 (4)r 0位置叫做 ,r 0的数量级为 m 。 (5)假定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乙分子从远处由静止释放,在乙分子向甲分子靠近的过程中:a.乙分子的运动状态 b.乙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如何变化 4、温度 宏观上的温度表示 ,微观上的温度是物体大量分子热运动 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5、内能 在右边方框中画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 ①分子势能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分子势能的大小与 有关,分子势能的大小变化可通过宏观量 来反映。 当0r r >时,分子力为 ,当r 增大时,分子力做 ,分子势能 当0r r <时,分子力为 ,当r 减少时,分子力做 ,分子是能 当r =r 0时,分子势能最 ,但不为零,为负值,因为选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 ②物体的内能 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和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因此 物体都是有内能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取决于 ) ③改变内能的方式: 与 (两种方式是 的) 特别提醒: (1)物体的体积越大,分子势能不一定就越大,如0 ℃的水结成0 ℃的冰后体积变大,但分子势能却减小了. (2)理想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为 ,故分子势能忽略不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

高中物理-经典题库-热学试题49个

热学试题集粹(15+5+9+20=49个)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下列说确的是[] A.温度是物体能大小的标志B.布朗运动反映分子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D.分子势能最小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2.关于分子势能,下列说确的是[] A.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B.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C.物体在热胀冷缩时,分子势能发生变化 D.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分子势能越来越小 3.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斥力起作用 B.将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的引力 D.固体很难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4.下面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说确的是[] 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由组成分子的原子部的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引力还是斥力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分子间就只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当分子间距离较小时就只有相互推斥的作用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D.温度越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就越大 5.用r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Ep表示两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当r=r0时两分子间的斥力等于引力.设两分子距离很远时Ep=0 [] A.当r>r0时,Ep随r的增大而增加B.当r<r0时,Ep随r的减小而增加 C.当r>r0时,Ep不随r而变D.当r=r0时,Ep=0 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从0℃升高到t℃时,压强变化如图2-1所示,在这一过程中气体体积变化情况是[] 图2-1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确定 7.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缩,一次是等温压缩,一次是等压压缩,一次是绝热压缩,那么[]A.绝热压缩,气体的能增加B.等压压缩,气体的能增加 C.绝热压缩和等温压缩,气体能均不变D.三个过程气体能均有变化 8.如图2-2所示,0.5mol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则气体在状态B时的温度为[] 图2-2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总结(1)学习资料

第1课时分子动理论 一、要点分析 1.命题趋势 本部分主要知识有分子热运动及内能,在09年高考说明中,本课时一共有五个考点,分别是: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阿伏加德罗常数;2.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探究);3.分子热运动布朗运动;4.分子间作用力;5.温度和内能.这五个考点的要求都是I级要求,即对所列的知识点要了解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应用。由于近几年《考试说明》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基本没有变化,江苏省近几年的考题中涉及到了几乎所有的考点,试题多为低档题,中档题基本没有。分子数量、质量或直径(体积)等微观的估算问题要求有较强的思维和运算能力。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物体的内能是高考的热点。2.题型归纳 随着物理高考试卷结构的变化,所以估计今后的高考试题中,考查形式与近几年大致相同:多以选择题、简答题出现。 3.方法总结 (1)对应的思想:微观结构量与宏观描述量相对应,如分子大小、分子间距离与物体的体积相对应;分子的平均动能与温度相对应等;微观结构理论与宏观规律相联系,如分子热运动与布朗运动、分子动理论与热学现象。 (2)阿伏加德罗常数在进行宏观和微观量之间的计算时起到桥梁作用;功和热量在能量转化中起到量度作用。 (3)通过对比理解各种变化过程的规律与特点,如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及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影响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变化的因素、做功和热传递等。 4.易错点分析 (1)对布朗运动的实质认识不清 布朗运动的产生是由于悬浮在液体中的布朗颗粒(即固体小颗粒)不断地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是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实验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因此,只能看到固体小颗粒而看不到分子,它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间接反映。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颗粒大小、液体的温度有关。布朗运动永远不会停止。 (2)对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理解不透彻 内能是指物体里所有的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动能取决于分子个数和温度;分子势能微观上由分子间相对位置决定,宏观上取决于物体的体积。同时注意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和联系。 二、典型例题 例1、铜的摩尔质量是6.35×10-2kg,密度是8.9×103kg/m3 。求(1)铜原子的质量和体积; (2)铜1m3所含的原子数目;(3)估算铜原子的直径。 例2、下面两种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试分析它们各错在哪里。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总结

高中物理3-3知识点总结 一、分子动理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微观量: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0 宏观量:物质体积V 、摩尔体积V A 、物体质量m 、摩尔质量M 、物质密度ρ。 联系桥梁: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 -1) A V M V m ==ρ (1)分子质量:A A 0N V N M N m m A ρ=== (2)分子体积:A A 0N M N V N V V A ρ=== (对气体,V 0应为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 (3)分子大小:(数量级10-10m) ○1球体模型.30)2 (34d N M N V V A A A πρ=== 直径306πV d =(固、液体一般用此模型) 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S V d = S —单分子油膜的面积,V —滴到水中的纯油酸的体积 ○2立方体模型.30=V d (气体一般用此模型;对气体,d 应理解为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注意:固体、液体分子可估算分子质量、大小(认为分子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 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大小可忽略,不可估算大小,只能估算气体分子所占空间、分子质量。 (4)分子的数量:A A N M V N M m nN N A ρ=== 或者 A A N M V N V V nN N A A ρ===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直 接说明了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发生原因是固体微粒受到包围微粒的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地撞击的不平衡性造成的.因而间接.. 说明了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而不是固体微粒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②布朗运动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但不是液 体分子的运动. ③课本中所示的布朗运动路线,不是固体微粒运 动的轨迹. ④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高中物理经典题库-力学

力学计算题集粹 1.在光滑的水平面内,一质量m=1kg的质点以速度v =10m/s沿x轴正方向运动,经过原点 0 后受一沿y轴正方向的恒力F=5N作用,直线OA与x轴成37°角,如图1-70所示,求: 图1-70 (1)如果质点的运动轨迹与直线OA相交于P点,则质点从O点到P点所经历的时间以及P的坐标; (2)质点经过P点时的速度. 2.如图1-71甲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置于固定斜面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1s末后将拉力撤去.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1-71乙,试求拉力F. 图1-71 3.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率v=2m/s匀速运行,在A处把物体轻轻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物体到达B处.A、B相距L=10m.则物体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多少?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物体能较快地传送到B处.要让物体以最短的时间从A处传送到B处,说明并计算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至少应为多大?若使传送带的运行速率在此基础上再增大1倍,则物体从A传送到B的时间又是多少? 4.如图1-72所示,火箭内平台上放有测试仪器,火箭从地面起动后,以加速度g/2竖直向上匀加速运动,升到某一高度时,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为起动前压力的17/18,已知地球半径为R,求火箭此时离地面的高度.(g为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图1-72 5.如图1-73所示,质量M=10kg的木楔ABC静止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摩擦因素μ=0.02.在木楔的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1.4m时,其速度v=1.4m/s.在这过程中木楔没有动.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力加速度取g=10/m2s2)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经典习题30道-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4?浙江)长期以来“卡戎星(Charon)”被认为是冥王星唯一的卫星,它的公转轨道半径r1=19600km,公转周期T1=6.39天.2006年3月,天文学家发现两颗冥王星的小卫星,其中一颗的公转半径r2=48000km,则它的公转周期T2,最接近于() A.15天B.25天C.35天D.45天 2.(2014?海南)设地球自转周期为T,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半径为R.同一物体在南极和赤道水平面上静止时所受到的支持力之比为() A.B. C.D. 3.(2014?广东)如图所示,飞行器P绕某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相对飞行器的张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 B.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 C.若测得周期和张角,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D.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4.(2014?江苏)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 A.3.5km/s B.5.0km/s C.17.7km/s D.35.2km/s 5.(2014?福建)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p倍,半径为地球的q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 A.倍B. 倍C.倍D. 倍 6.(2014?天津)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D.角速度变大 7.(2013?安徽)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 p=﹣,其中G为引力 常量,M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2,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A.GMm(﹣)B.GMm(﹣) C.(﹣)D.(﹣) 8.(2013?江苏)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总结

物理选修3-3 知识点汇总 一、宏观量与微观量及相互关系 微观量: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 宏观量:物体的体积V 、摩尔体积V m ,物体的质量m 、摩尔质量M 、物体的密度ρ. 1. 分子的大小:分子直径数量级:-10 10m.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 =V S 单分子油膜,V 是油滴的体积,S 是水面上形成的 单分子油膜 的面积. 3. 宏观量与微观量及相互关系 (1)分子数 N =nN A =m M N A 4. 宏观量与微观量及相互关系 (2)分子质量的估算方法:每个分子的质量为:m 0=M N A (3)分子体积(所占空间)的估算方法:V 0=V m N A =M ρN A 其中ρ是液体或固 体的密度 (4)分子直径的估算方法:把固体、液体分子看成球形,则V 0=16 πd 3 .分子直径 d = 36V 0 π ;把固体、液体分子看成立方体,则d =3 V 0. 5. 气体分子微观量的估算方法 (1)摩尔数n =错误! ,V 为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标况是指0摄氏度、一个标准 大气压的条件,V 的单位为升L ,如果 3m ) 注意:同质量的同一气体,在不同状态下的体积有很大差别,不像液体、固体体积差别不大,所以求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应说明实际状态. 二、分子的热运动 1.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a.定义:悬浮在液体中的 小颗粒 所做的无规则运动. b .特点 :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运动越 剧烈 ;温度越高,运动越 剧烈 ;运动轨迹不确定;肉眼看不到. c .产生的原因:由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对微粒碰撞的不平衡引起的. d .布朗颗粒:布朗颗粒用肉眼直接看不到,但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因此用肉眼看到的颗粒所做的运动不能叫做布朗运动.布朗颗粒大小约为10-6 m(包含约1021 个分子),而分子直径约为10-10 m .布朗颗粒的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间接反映。 2.热运动:(1)定义: 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2)特点: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 剧烈 . 说明:(1)布朗运动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小颗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间接反映,是微观分子热运动造成的宏观现象. (2)布朗运动只能发生在气体、液体中,而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固体之间均可发生.

高中物理经典题库-热学试题

五、热学试题集粹(15+5+9+20=49个)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是物体内能大小的标志 B.布朗运动反映分子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D.分子势能最小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 2.关于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B.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C.物体在热胀冷缩时,分子势能发生变化 D.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分子势能越来越小 3.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斥力起作用 B.将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的引力 D.固体很难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4.下面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由组成分子的原子内部的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引力还是斥力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分子间就只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当分子间距离较小时就只有相互推斥的作用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D.温度越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就越大 5.用r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E p表示两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当r=r 0 时两分子间的斥力 等于引力.设两分子距离很远时E p =0 [] A.当r>r 0时,E p 随r的增大而增加 B.当r<r 0 时,E p 随r的减小而增加 C.当r>r 0时,E p 不随r而变 D.当r=r 0 时,E p =0 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从0℃升高到t℃时,压强变化如图2-1所示,在这一过程中气体体积变化情况是[] 图2-1 A.不变B.增大 C.减小D.无法确定 7.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缩,一次是等温压缩,一次是等压压缩,一次是绝热压缩,那么[] A.绝热压缩,气体的内能增加 B.等压压缩,气体的内能增加 C.绝热压缩和等温压缩,气体内能均不变 D.三个过程气体内能均有变化 8.如图2-2所示,0.5mol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则气体在状态B时的温度为[]

(完整版)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整理

选修3—3考点汇编 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 (2)1mol 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2316.0210A N mol -=? (3)对微观量的估算 ①分子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 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 a.分子质量:mol A M m N = b.分子体积:mol A V v N = c.分子数量:A A A A mol mol mol mol M v M v n N N N N M M V V ρρ= === 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①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 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 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越高, 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是分子间斥 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更快些,如图1中两条虚线所示。分子 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力。在图1图象中 实线曲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分子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况。当两 个分子间距在图象横坐标0r 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分子 间作用力为零,0r 的数量级为1010-m ,相当于0r 位置叫做平衡位置。当分子距离的数量级大于 m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了 4、温度--宏观上的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的温度是物体大量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273.15T t K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