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复习2单元综合测试题1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复习2单元综合测试题1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复习2单元综合测试题1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复习2单元综合测试题1新人教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D.国际上规定, 0.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

2.在盛放酒精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3.下列分离或提纯混合物的方法正确的是()

A.在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时,加水后进行过滤

B.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除去固体BaCl2中的BaSO4

C.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碘水中的碘

D.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4.下列有关CuSO4·5H2O的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CuSO4·5H2O的质量为250g/mol

B.CuSO4·5H2O的摩尔质量为250g

C.CuSO4·5H2O的摩尔质量为250g/mol

D.配制100mL 0.1mol/L 硫酸铜溶液需要CuSO4·5H2O 1.6g

5.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6.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

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④它们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

⑤它们的质量之比为7:11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④和⑤ D.①②③④⑤

7.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A.950mL 111.2g B.1000mL 117g

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9.下列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 A.30mL0.2mol/LKCl溶液 B.20mL0.1mol/LCaCl2溶液

C.10mL0.1mol/LAlCl3溶液 D.100mL0.25mol/LNaCl溶液

10.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

现有甲和乙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A.蒸馏 B.蒸发 C.过滤 D.萃取

二、双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B.0.012Kg12C中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C.1molH2O中含有2 mol氢和1mol氧

D.1molH2O中含有3 mol原子

12.要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2mol·L–1 NaOH溶液100mL,下列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C.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 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1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B.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14.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

A. 9g H2O和0.5molCl2

B. 11.2LN2(标准状况)和22g CO2

C.20g H2和20g O2 D.224mLH2(标准状况)和0.1molN2

15.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H2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B.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

C.常温常压下,14g N2含有电子数为7N A

D.28g CO与22.4L CO2所含的碳原子数相等

16.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某溶液中先滴几滴稀盐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

C.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三、非选择题(共40分)

17(12分).

(1)CCl4和蒸馏水都是无色液体,请按下列要求用实验方法鉴别它们(简要地写出实验过程)

①只允许用一种试剂

②不用任何试剂

(2)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aCl2,某学生用过量的Na2CO3使Ca2+离子转化为沉淀而除去,确认Na2CO3已过量的实验方法是

18(14分).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1)甲:量取20 ml 18 mol/L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容量瓶外,还有;

②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2)乙:用100 ml 量筒量取20 ml 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

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19(14分).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

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2)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离子?。

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

(3)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

是。

(4)将经过操作(3)后的溶液过滤。请问这一操作能除掉哪些杂质?

(5)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

过滤时:。

蒸发时:。

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共60分)

三、非选择题(共40分)

17、(1)①用两支试管分别取出少量的CCl4和蒸馏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的单质碘,振

荡,呈紫红色的液体是CCl4,呈棕黄色的液体是蒸馏水。(其它合理的方法均可)

②用试管取出少量的其中一种液体,再加入另外一种液体,下层液体是CCl4,上

层液体是蒸馏水。

(2)沉淀反应后,用试管取出上层清液,再加入C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确认Na2CO3已过量。(其它合理的试剂均可)

18、(1)①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②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使溶液沿玻

璃棒慢慢地倒入容量瓶中;③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19.(1)①②③④⑤(2)静止片刻在上层清液处,滴加一滴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浑浊或者沉淀,则溶液中有SO42-,不出现浑浊就说明SO42-已经除尽。除去SO42-的方法是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3)除去Ca2+、Mg2+以及加入过量Ba2+(4)BaSO4、CaCO3、MgCO3、BaCO3等杂质

(5)搅拌,加速溶解;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洒;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测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5分) 一、读一读,写一写(5分) dòng tíng shāo wēi wān yánéjiǎo zhèjiāng ( ) ( ) ( ) ( ) ()二、用“—”划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伐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联棉不断的画倦。 ()()()() 三、比一比,再组词(10分) 暇()梢()峦()碗()桐()假()稍()恋()蜿()洞()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波()壮阔()()森郁变化()() 五()斑斓()()如镜盘曲()() 五、依照下列词语的结构形式,各写出两个你最喜欢的词语。(8分) 1、斑斑点点 2、光溜溜 3、无边无际 4、摇摇头 六、选择恰当的叠词填空。(6分) 清清缓缓渐渐轻轻朵朵 1、汽车()入山,沿途的景色更美了。 2、溪水()地流,声音()的。 3、()盛开的白莲映在()的河水里。 七、选择恰当的语句填在横线上。(4分) 春来江水绿如蓝澄江一道月分明春江潮水连海平遥望洞庭山水翠 1、,海上明月共潮生。 2、日出江花红胜火,。 3、,白银盘里一青螺。 4、落木千山天远大,。 八、这组课文,我们学了三首古诗词,你能选择一首默写出来吗?记住写上作者(5分) ,。 ,。 九、过年你一定得到不少的压岁钱,对于这些压岁钱,你是怎样使用的?谈谈你的看法。 (7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十、(一)读《桂林山水》片段,回答问题(15分)

我攀登过()的泰山,游览过()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词语(2分) 2、“兀”字是()结构,部首是(),音序是()(3分) 3、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划上横线(2分) 险:①地势不平坦②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③狠毒④险要 危:①危险,不安全②处于危险境地,损害③指人快要死④高⑤端正 4、给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分) 5、这段写出了桂林的山的特点是、、(3分) 6、作者把桂林的山跟()和()作比较,还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把桂林的山的特点写具体。(2分) 7、在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句划上“—”(1分) (二)、阅读《我家的小园》,回答问题。(15分) 我家的小园 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sūshū)菜、花草和树木。这里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一群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lào nào)起来了。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zhǎng cháng)得很茁壮,一朵朵金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出阵阵芳香。一群群蝴蝶翩翩起舞,纵(zòng zhòng)情欢唱。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子。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使我感到了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丛中伸出一支支粉红色的小喇叭花,正在为小蜜蜂奏着动听的歌。石榴树上的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好像迎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披上了白雪,残枝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我情不自禁赞叹道:“好美啊,小园。” 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用“—”把括号里正确的读音划下来。(4分)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3分) 强壮()茂密()威风() 3、这篇短文是按照顺序写的。(2分) 4、在文中用“—”划出一个拟人句。(2分) 5、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一两句话写出来。(4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十一、同学们,你喜欢秋天的田野还是春天的校园?是自家的阳台还是公园的一角?是都市的繁华还是乡村的恬静?请选择你熟悉的一处景物,写下来。 要求:1、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写。2、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写。3、语句要通顺,字数不少于350字。4、题目自拟

高中数学必修2综合测试题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2 1 1 高中数学必修2综合测试题 文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直线1=x 的倾斜角为α,则=α( ). A .0 B.3 π C .2π D .π 2.已知直线1l 经过两点)2,1(--、)4,1(-,直线2l 经过两点)1,2(、)6,(x ,且21//l l ,则=x ( ). A .2 B .-2 C .4 D .1 3.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π25 B .π50 C .π125 D .π200 4.若方程02 2 =++++k y x y x 表示一个圆,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21> k B.21≤k C. 2 1 0<

高一化学必修1(人教版)新新新学案(教案和课时练习含详解)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引言》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2.了解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原子和分子、解开许多物质的构成之迷、合成与开发新物质、新材料。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①实验性较强;②有特定的概念和理论;③有独特的学科语言;④与生产、生活、社会联系密切。 (二)过程与方法 1.查阅20世纪化学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的资料(或观看录像),能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建立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点。 2.通过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化学史,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知道化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3.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在工农业及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兴趣,热爱化学这门学科。2.通过师生互动,增加师生感情。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重视实验,尊重实验事实的良好品质和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6.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教学重点: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初步建立学习化学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高中化学的知识特点以及学习和思维方法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百花园。(43分) 1.我会拼,我会写。(8分) Yànzidàngyàngjùlǒngǒuěr ()()()() Biǎoyǎnzǐsèyīshɑngliánpeng ()()()() 2.比一比,选字填空。(4分) 【尖尘】()刀()土【蹈稻】舞()水() 【蜻晴】()蜓()天【裁栽】()树()剪 3.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例:一(朵)荷花一()珍珠一()细雨 例:动(静) 得() 进() 例:(美丽)的村庄()的泉水()的荷花 4.填字成词,再选词填空。(6分) 旭日()() 夕阳()() 群芳()() 姹()嫣() 皓月()() 崇()峻() (1)花园里的百花绽放,好一派()的景象。 (2)中秋节的晚上(),我们全家在庭院中赏月。 (3)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蜿蜒在()之间。 5.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完成句子)(4分) (1)微风吹拂着柳丝。(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穿过小山包的密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燕子在空中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会默写。(8分) (1)一身乌黑光亮的________,一对俊俏轻快的________,加上剪刀似的________,凑成了活泼机灵的________。(4分) (2)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条垂下绿丝绦。(1分) (4)蜻蜓飞过来,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2分)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1)《燕子》一文主要写了燕子小巧灵活、活泼可爱的特点。() (2)古诗《春日》是唐代诗人朱熹的作品。()

高一数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A) (B ) (C) (D) 图1 高一数学必修二 一、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如图1所示,空心圆柱体的主视图是( ) 2.过点()4,2-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有 ( ) (A)1条 (B )2条 (C)3条 (D)4条 3.如图2,已知E 、F 分别是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BC ,CC 1的中点,设α为二面角D AE D --1的平面角,则αsin =( ) (A) 3 2 (B ) 3 5 (C) 32 (D)3 22 图2

4.下列命题中错误.. 的是( ) A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 B .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C .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l =βα ,那么l ⊥平面γ D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5.将一张画有直角坐标系的图纸折叠一次,使得点)2,0(A 与点B(4,0)重合.若此时点)3,7(C 与点),(n m D 重合,则n m +的值为( ) (A)531 (B) 532 (C) 5 33 (D) 5 34 二、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6.如图,在透明塑料制成的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容器内灌进一些水,将容器底面一边BC 固定于地面上,再将容器倾斜,随着倾斜度的不同,有下列四个说法: ①水的部分始终呈棱柱状; ②水面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不改变; ③棱11D A 始终与水面EFGH 平行; ④当1AA E ∈时,BF AE +是定值. 其中正确说法是 .

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

定远三中高一化学期末复习试卷 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 定远三中 高一化学组 一、选择题 1.过滤时不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漏斗 D.试管 2. 提纯含有少量Ba(NO 3)2杂质的KNO 3溶液,可使用的方法为( ) A.加入过量Na 2CO 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K 2SO 4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Na 2CO 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K 2CO 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补加适量硝酸 3.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干布擦,后边洗边眨眼睛。 B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 .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用水扑灭火焰。 D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4.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g 氢气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 0.5moL/L 、2L 的AlCl 3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数为N A C.32g 氧气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 A D.1moL/L 、500mL 的H 2SO 4溶液中 SO 42— 的数目为0. 5 N A 5. 两份质量相同的CH 4和NH 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分子个数比为17:16 B.原子个数比为17:16 C.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 D.氢原子质量比为 17:12 6. 下列各溶液中,Na + 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 A.4L0.5mol/LNaCl 溶液 B.1L0.3mol/LNa 2SO 4溶液 C.5L0.4mol/LNaOH D.2L0.15mol/LNa 3PO 4 7. V mLAl 2(SO 4)3溶液中含有Al 3+ a g ,取 4 1 V mL 溶液稀释到4V mL ,则稀释后溶液中 S042-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人教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 1.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 化学实验安全 过滤和蒸发 一、化学实验安全 1.危险化学药品的存放 (1)易燃、易爆试剂应密封保存并远离电源和火源。 (2)剧毒药品应单独专柜保存。 (3)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2.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1)药品取用

(2)物质加热 (3)收集气体的方法: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1)实验用剩的试剂一般不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止污染试剂,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 (2)实验后的废液用废液缸收集,集中处理。 二、过滤和蒸发 三、粗盐的提纯 1.不溶性杂质的除去 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杂质,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提纯。以上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它们的作用依次是: (1)________溶解。 (2)引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若所得液体如仍浑浊则需再过滤一次。

2.可溶性杂质的除去 3.加试剂的先后顺序 为使杂质离子完全除去,要加入过量的试剂。后续试剂要能够将前面所加过量的试剂除去,由此可知Na2CO3 溶液要在BaCl2溶液之后加入,通常加入试剂的几种顺序为: ①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②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③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盐酸。 四、盐中2 SO-的检验方法 4 【答案】一、1.易燃品腐蚀品 2.湿布NaHCO3Na2CO3水 二、固体液体可溶性固体 三、1.溶解过滤蒸发 (1)加速 (3)搅拌、防止液体溅出 2.BaCl2BaSO4↓ +2NaCl NaOH Mg(OH)2↓+2NaCl Na2CO3CaCO3↓+2NaCl 四、稀盐酸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带答案

语文四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能力提升卷 考试时间:90分 1.根据拼音写词语。 guī cháo tuò zhe lú wěi shuì mián bà zh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半明半昧________(mèi wèi)摇摇欲坠________(zuì zhuì)怀________(huái hái)抱静寂________(jì jìn) 沉________(chén chéng)睡模________(mú mò)糊3.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纳凉——________ 静寂——________ 深蓝——________ 模糊——________ 仿佛——________ 清楚——________ 4.比一比,组词语。 昧________ 怀________ 密________ 庭________ 味________ 杯________ 蜜________ 廷________ 5.照样子写词语。 半明半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摇摇欲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列加粗字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chēn chēng chèng)________为天下奇观。 (2)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tī tídī)________。(3)江面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bó báo)________雾。 (4)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ēn mèn)________雷滚动。(5)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hǒu kǒng)________。 7.看拼音写句子。 dà jiā áng shǒu dōng wàng,děng zhe guān cháo。 _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yú bōzhú jiàn zhǎng cháo ruò yǐn ruò xiàn fēng háo làng hǒu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判断正误。 (1)“鼎”字第一个笔画是“ ”。 (2)“鼎”字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解答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Fe:5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 1.“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A.酸B.碱C.盐D.金属或合金 2.食品安全警钟长鸣。近日,一批湖南大米中重金属元素镉超标事件被媒体广泛报导。下Cd)的说法正确的是 列有关镉(112 48 A.原子序数为48 B.电子数为64 C.中子数为112 D.质量数为160 3.下列物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中含有葡萄糖的是 A.蛋白质B.氨基酸C.油脂D.淀粉 4.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两种气体的试剂是 A.乙醇B.溴水C.NaOH溶液D.灼热的铜丝 5.下列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A.NH3B.NO C.NO2D.SO2 6.常温下,将铜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会产生气体的是 A.稀硫酸B.稀盐酸C.浓硝酸D.浓硫酸 7.有NaCl、MgCl2、A1C13三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A.烧碱溶液 B. 盐酸C.氨水D.碘水 8.下列物质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A.CO2B.CaCl2C.NaOH D.C6H6 9.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Al3+、SO42ˉ、NO3ˉB.Cu2+、SO42ˉ、NO3ˉ C.NH4+ 、SO42ˉ、OHˉD.Na+、CO32ˉ、Cl ˉ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溶于盐酸中:Fe + 2H+ == Fe3+ + H2↑ B.二氧化硫被烧碱吸收:SO2 + 4OHˉ == SO42ˉ + 2H2O C.硫酸与氧化铝反应:Al2O3 + 6H+ == 2Al3+ + 3H2O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使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2.知道对含有Ca2+、Mg2+、 2 SO杂质的物质提纯的方法 4 3.能够利用溶解性表格选取检验和提纯常见物质的试剂 4.能够合作设计提纯含有多种杂质的物质的实验方案,能够考滤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用量及试剂过量后的处理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等方式,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并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提纯含有多种杂质的物质的实验方案设计 教学手段:实验、投影 教学过程: 〖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第一课时) 1.遵守实验室规则。 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1.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场所,必须严肃、认真。 2.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熟悉和遵守实验安全总则。 3.了解实验室水、电、气(煤气)总开关的地方,了解消防器材(消火栓、灭火器等)、紧急急救箱、紧急淋洗器、洗眼装置等的位置和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安全通道。 4.了解实验室的主要设施及布局,主要仪器设备以及通风实验橱的位置、开关和安全使用方法。 5.做化学实验期间必须穿长袖、长裤,戴防护眼镜或自己的近视眼镜。长发必须扎短或藏民于帽内,不准穿脱鞋。 6.严禁将任何灼热物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7.产生危险和难闻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8.取用化学试剂必须小心,在使用腐蚀性、有毒、易燃、易爆试剂(特别是有机试剂)前必须仔细阅读有关安全说明。 9.一切废弃物必须放在指定的废物收集器内。 10.使用玻璃仪器必须小心操作,以免打碎、划伤自己或他人。 11.禁止在实验室内吃食品、喝水、咀嚼口香糖。实验后,吃饭前必须洗手。 12.实验后要将实验仪器清洗干净,关好水、电、气开关和做好清洁卫生,实验室备有公用手套供学生使用。 13.一旦出现实验事故,如灼伤、化学试剂溅撒在皮肤上,应及时用药处理或立即用冷水冲洗,被污染的衣服尽快脱掉。 14.实验室所有药品不得携带出室外。用剩的有毒药品要还给教师。 15.在化学实验室里进行实验不允许嬉闹、大声喧哗,也不允许带耳机边听边做实验。 16.实验结束后,由老师签字,方可离开实验室。 17.任何有关实验安全问题,皆可问老师。发生事故,必须立即报告,及时处理。

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验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化学必修一

V

2

23 23 3O 2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14 O—16 23 P—31 S—3 2 —64 :35.5 一、选择题(3分×14=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 ) A.分液漏斗 B.普通漏斗 C.蒸馏烧瓶 D.容量瓶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 B、在常温常压下,1 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 C、71 g 2所含原子数为2 D、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均相同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的时,将湿润的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的中部,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

B、容量瓶检漏的操作是: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塞上玻璃瓶塞,左手五指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反复倒置,再旋转瓶塞180°后检测,观察是否漏水 C、在分液漏斗中分离两种液体时,要先从下端放出密度较大的液体,关闭活塞,取另一只烧杯后打开活塞再放出密度较小的液体 D.称量时,一般不潮解的物质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右盘中进行称量 4.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时液体应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 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C.为加快过滤,必须使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5.O.25的质量是16g,A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32g·1 B 64×10-3·1 C 32 D 64 6.给150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所需的仪器是( ) 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泥三角⑦坩埚 ⑧铁三角架 A.③⑥⑦⑧ B.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 1.选出下列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 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了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B. 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浪头。 C. 春风送来了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 D. 秋雨在微风中飞舞吟唱。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________ ②用拟人的手法,指芦苇顶端已呈白色。________ ③此处特指女人美丽的容颜。________ 3.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1)《秋晚的江上》一文,从“倦鸟、斜阳”等词语看出作者很累,在诗中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抱怨。 (2)“霸占”的“占”读音是“zhān”。 (3)《花牛歌》这首诗歌写出了花牛在草地上的各种淘气事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4)《花牛歌》的作者是刘大白,《秋晚的江上》的作者是徐志

摩。 4.想一想,花牛草还会在草地上做些什么呢?结果又是怎样的呢?5.查字典填空。 我们要查“逐”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序________。 “逐”字在字典里的解释:①依照先后次序,一一挨着。②追赶。文中的“逐渐”中的“逐”应该选第________种解释。 6.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1)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________ (2)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________ (3)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________ (4)变成原来的样子。________ 7.填空 “鼎”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第六笔是________。 8.判断正误。 (1)“鼎”字第一个笔画是“ ”。 (2)“鼎”字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高一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60分) 国家甲乙丙丁 人口出生率(%)2.9 2.6 2.4 1.3 人口死亡率(%)2.3 1.2 1.0 1.1 人口增长率(%)0.6 1.4 1.4 0.2 人口迁移率(%)-0.2 -0.1 0.1 0.2 1.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A.甲 B.乙 C.丙D.丁 3.下列人口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游牧民的迁移 B.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流动 C.日本人去美国定居 D.中国人去欧洲旅游 4.右图为“木桶效应”图,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短板”决定() A.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 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 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 D.环境合理承载力的大小 5.右图是商业、工业、居住三种活动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活动A的区位有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趋势 B.活动B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活动C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 D.活动A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6.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7.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A.单位面积产量低,但商品率较高 B.科技水平高 C.灌溉便利,水利工程量小 D.机械化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高 8.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实验安全与基本操作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本节主要内容是实验安全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解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化学学科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实验室了解无机物性质的最好方法,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最佳途径;通过实验可以感受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认识并研究能量的利用问题;通过实验还能切实了解材料、环境、绿色化学等问题。 本章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反应的教学理念。把它安排在第一章第一节,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的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二、目标及其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规则、安全措施以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认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3)学会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知道防液体倒吸的方法。 2.解析 本节课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并能正确的实验操作,在此基础上,对于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对于化学实验安全和基本操作应注意: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2.对于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和防液体倒吸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在理解其原理的基础上来帮助记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安全的认识,将以一些不注意实验安全而导致的事故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比较顺利的建立安全意识,借助多媒体投影仪展示实物和实验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概念,克服由于概念比较抽象而理解时可能遇到的障碍。 五、教学过程设计

高一数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数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如图1所示,空心圆柱体的主视图是() 2.过点()4,2-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有() (A)1条(B)2条(C)3条(D)4条 3.如图2,已知E、F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BC,CC1的中点,设α为二面角D AE D- - 1 的平面角,则α sin=() (A) 3 2 (B) 3 5 (C) 3 2 (D) 3 2 2 4.点(,) P x y是直线l:30 x y ++=上的动点,点(2,1) A,则AP的长的最小值是( ) (B) (C) (D) 5.一束光线从点(1,1) A-出发,经x轴反射到圆22 :(2)(3)1 C x y -+-=上的最短路径长度是() (A)4 (B)5 (C )1(D )6.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图2

A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 B .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C .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l =βα ,那么l ⊥平面γ D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7.设直线过点(0,),a 其斜率为1,且与圆2 2 2x y +=相切,则a 的值为( ) (A )4± (B )2± (C ) ± (D ) 8.将一张画有直角坐标系的图纸折叠一次,使得点)2,0(A 与点B(4,0)重合.若此时点)3,7(C 与点),(n m D 重合,则n m +的值为( ) (A)5 31 (B) 532 (C) 533 (D) 5 34 二、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5,2,2(P 、),4,5(z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7,则z =_______. 10.如图,在透明塑料制成的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容器内灌进一些水,将容器底面一边BC 固定于地面上,再将容器倾斜,随着倾斜度的不同,有下列四个说法: ①水的部分始终呈棱柱状; ②水面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不改变; ③棱11D A 始终与水面EFGH 平行; ④当1AA E ∈时,BF AE +是定值. 其中正确说法是 . 11.四面体的一条棱长为x ,其它各棱长均为1,若把四面体的体积V 表示成关于x 的 函数)(x V ,则函数)(x V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12.已知两圆2210x y +=和22 (1)(3)20x y -+-=相交于A B ,两点,则公共弦AB 所在直线的直线方程是 .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033=-+y x 的倾斜角是 .

2021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第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word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选修6实验化学 新课标 化学 课题一实验化学起步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2.具有安全意识,能顺利地完成化学实验。 ●课标解读 1.了解实验化学的目标,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2.了解实验化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3.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实验安全意识,并能安全地完成实验。 4.初步学习一些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并体验化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5.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初步学习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教学地位 本课题从实验化学的目标、内容与学习方法入手,让学生归纳总结在中学化学实验中保证安全的具体措施,通过蓝瓶子实验和Fe(OH)2的制备,让学生明确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及控制好实验条件的重要性,同时实验安全和实验条件的控制也是高考热点之一。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但在实验室中工作和学习,我们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因此必须树立安全意识并具备一定的实验常识。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1.看教材P1~P7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并完成思考交流

2.建议方式:同学之间可进行讨论交流?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师生互动 完成探究1,教师通过例题1对探究1化学实验安全及常见事故处理进行总结?指导学生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1、3、4题检验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 师生共同完成课堂小结?先由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学习的主要知识?指导学生完成变式训练2和当堂双基达标2、5题检验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教师通过例题2对探究2蓝瓶子实验进行总结K ?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 1.了解化学实验的目标、内容与学习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安全的基本常识,提高安全意 识,增强注意安全的自觉性。 3.了解控制好实验条件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关 键。 4.通过蓝瓶子实验了解控制反应条件的作用与 意义,并学习观察方法,体验对比实验法。 1.实验化学的目标、特点。(重点) 2.实验的安全问题,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 (重点) 3.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控制实验条件的 方法。(难点) 实验化学的目标 (1)认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2)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现代仪器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3)了解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4)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5)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强化实验安全意识。 实验化学的内容 (1)通过实验活动,获得一些化学事实,再经过思考、归纳、小结,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2)初步掌握分离、提纯、制备、合成物质的方法。 (3)认识反应条件的控制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与意义。(4)认识定量分析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5)学习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蓝瓶子实验

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综合测试卷A 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ūn fēng xuěhuāfēi niǎo qīng zǎo zuǒyóu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姓氏.(si shì)降落.(lò luò)生病.(bìn bìng)飘.落(p iāo qiāo)雷.雨( lié léi ) 让.路( ràng yàng ) 三、给字组词,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生( ) 工( ) 青( ) ( ) ( ) ( ) 四、选字填空。 1、青晴请清情睛 ()空万里( )草( ) 问( )晨 眼( ) 事( ) 2、冬东( ) 风( ) 日( )北 3、万方西( ) ( )向千( ) 五、读一读,选一选(只写序号)。 ○1降○2吹○3落○4飘 春风( ) 夏雨( ) 秋霜( ) 冬雪( ) 六、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坏——()阴——()左——()出——() 七、填一填。 1、“国” 字共( ) 画,第6笔是( ) ,组词:( ) 2、“方” 字共()画,笔顺是:

八、阅读。 春天悄悄(qiāo qiāo )地走来,溪(xī )水唱起了歌儿, 叮咚(dīng dōng ),叮咚。 百花齐放, 春耕( gēng ) 春种忙。 夏天悄悄地走来, 金蝉(chán )唱起了歌儿, 知了,知了。 绿树成行, 园里瓜果香。秋天悄悄地走来, 红叶唱起了歌儿, 沙沙,沙沙。 稻谷金黄, 粮仓堆( duī )满仓( cāng )。 冬天悄悄地走来, 北风唱起了歌儿, 呼啦(hū la ),呼啦。雪花飞扬。 新年好风光。 1. 这首小诗共有()小节,请你给它加个题目 2. 诗中描写了、、和唱起了歌。 3. 连一连。 春天稻谷金黄耕种忙 夏天雪花飞扬瓜果香 秋天百花齐放粮满仓 冬天绿树成行好风光 4. 用“”画出第1小节中描写声音的词语。 用“〇”圈出第3小节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高中数学必修2综合测试题

高中数学必修2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图(1)所示的圆锥的俯视图为 ( ) 2 、直线:30l y ++=的倾斜角α为 ( ) A 、30; B 、60; C 、120; D 、150。 3、边长为a 正四面体的表面积是 ( ) A 、 34; B 、312a ; C 、24 ; D 2 。 4、对于直线:360l x y -+=的截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y 轴上的截距是6; B 、在x 轴上的截距是6; C 、在x 轴上的截距是3; D 、在y 轴上的截距是3-。 5、已知,a b αα?//,则直线a 与直线b 的位置关系是 ( ) A 、平行; B 、相交或异面; C 、异面; D 、平行或 异面。 6、已知两条直线12:210,:40l x ay l x y +-=-=,且12l l //,则满足条件a 的值为 ( ) A 、1 2 -; B 、12; C 、2-; D 、2。 7、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若AC BD a ==,且AC 与BD 所成的角为60,则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 ( ) A 2a ; B 2; C 2; D 2 。 8、已知圆2 2 :260C x y x y +-+=,则圆心P 及半径r 分别为 ( ) 图(1) A B C D

A 、圆心()1,3P ,半径10r =; B 、圆心()1,3P ,半径r =; C 、 圆心()1,3P -,半径10r =; D 、圆心()1,3P -,半径r =。 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若P αβ∈且l αβ=,则P l ∈; B 、三点,,A B C 确定一个平面; C 、若直线a b A =,则直线a 与b 能够确定一个平面; D 、若,A l B l ∈∈且,A B αα∈∈,则l α?。 10、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其平行投影不可能是 ( ) A 、两条平行直线; B 、一点和一条直线; C 、两条相交直线; D 、两个点。 11、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长分别为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 A 、25π; B 、50π; C 、125π; D 、都 不对。 12、四面体P ABC -中,若PA PB PC ==,则点P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点O 是ABC 的 ( ) A 、外心; B 、内心; C 、垂心; D 、重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边长分别为2,a a 的矩形,则圆柱的体积为 ; 14、命题: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相交,则面内不过该交点的直线与已知直线为异面直线。 用 符 号 表 示 为 ; 1 5 、 点 () 2,1M 直线 l y --=的距离 是 ; 16、已知,a b 为直线,,,αβγ为平面,有下列三个命题: (1) a b αβ////,,则a b //;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1.要做到实验安全,应注意以下问题: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化学实验安全知识(1)防中毒事故: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五官以及皮肤的伤口侵入人体而引起中毒。为防止中毒,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应设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使空气畅通。使用、制备有毒气体和有烟雾的实验应在密闭系统或通风橱中进行,外加尾气吸收处理装置。②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和存放食品,餐具不准带进实验室,实验完毕后要用水把手洗净。③皮肤上有伤口时,不能接触有毒物质,否则会经伤口进入人体而造成中毒。④不可品尝药品的味道。⑤误食重金属盐应立即服生蛋白或生牛奶。 (2) 防火灾事故: ①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②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③会用干粉及泡沫灭火器。④火警电话“ 119,急救电话“ 120”也可拨“ 110”助。 ⑤因电失火应先切断电源,再实施救火。 (3) 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玻璃割伤等其他“机械类”创伤,应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等,再用双氧水擦洗消毒,尔后敷药包扎。 ②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③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 拭去,再用水冲净;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 s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④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⑤液溴滴到手上,要立即擦去,再用酒精或苯擦洗。 ⑥汞洒落后,应立即撒上硫粉,并打开墙下部的排气扇。 ⑦磷灼伤,用CuSO4溶液涂抹伤处。⑧苯酚灼伤,先用乙醇洗涤,再用水冲洗。 (4) 常用急救方法: ①若吸入有毒气体,中毒较轻时,可把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温暖和安静,必要时可输氧,但不能随便进行人工呼吸;若中毒较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②若误服毒物,常用的方法是引起呕吐。催吐剂有肥皂水、1%硫酸铜溶液。误服毒物的急救和治疗一般由医务人员进行。 ③若有毒物质落在皮肤上,要立即用棉花或纱布擦掉,再用大量水冲洗。 (5)实验应该安全操作:首先应该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有关规章制度。其次在操作中应特别注意防爆炸、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防倒吸。另外要注意废液的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