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2014年度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013-2014年度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013—2014年度乌溪初中第二次月考

思想品德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下面的表格内。共24分,12小题,每小题2分)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次全体会议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二 B.三 C.四 D.五

2.2013年11月21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从浙江舟山起航,前往菲律宾灾区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任务。这是中国首次派出舰艇赴海外灾区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这表明:

A.通过国际援助来显示我国的强大实力

B.中国政府与这些国家关系友好

C.影响世界的最好方式就是人道主义援助

D.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努力促进世界的和谐

3.以“我做绿V客”为主题的2013年“地球一小时”集体熄灯活动,吸引众多国家参与,下列做法不符合

...这一主题的是:

A.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

B.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C.停止生产,保护环境,杜绝污染

D. 提高群众节能环保意识

4.2013年10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这直接表明我国积极实施:

A.西部大开发战略 B.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C.以德治国基本方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5.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总书记强调要以更大勇气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上述材料说明改革开放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B.解决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D.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6.新华社2013年11月12日电,我国目前总人口已超过13亿,多于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计划生育的推行,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计划生育转变了人们的婚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减少了出生人口规模,降低了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减轻了对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对促进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巨大作用。这些事实说明:

①人口过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我国人口素质偏低③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④我国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为20%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

A.把发展教育和科技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B.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C.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将提高人口素质作为计划生育工作唯一目的

8.德国一位教育专家来华后说:“你们中国学生读的书比我们厚,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我们长,但你们买的却是我们的高科技产品。”这一事例告诉青少年:

A.应该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B.应该提高学习效率

C.应该减少读书的时间 D.应该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9.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微博、征民意,公民在互联网上为“两会”建言献策也格外火爆。这说明:①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解决一切难以解决的问题②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意识不断增强③我国公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④我国人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渠道不断扩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0.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选举了习近平担任新一任国家主席。这说明,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发展低碳经济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下列语句中与发展低碳经济理念相一致的是:

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记》)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党中央、国务院

D、人民政协

二、非选择题(共56分,5小题)

【民族精神永放光芒】

13.(8分)2013年9月是全国第十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各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等,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让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永远发扬光大。

(1)请你写出一条直接体现我国伟大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2分)

(2)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6分)

【生态文明永续发展】

14.(10分)某班进行“建设生态文明”专题复习,老师指导同学们根据主题词“收集和筛选时政材料、梳理和整合考点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请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

(1)理解以下主题词与时政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将代表主题词的序号填写在下列表格中最适合的位置上,每个序号只填一次。(4分)

①再生利用,循环发展②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请分别分析上述时政材料中各举措的现实意义。(6分)

【圆梦太空激励创新】

15.(16分)

材料一: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成功发射。从“神一”至“神十”,从天地往返、出舱活动到交会对接……神舟飞天的壮美航迹,一次次将中华民族的崭新高度标记在浩瀚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启动以来,不断探索,成功发射10艘飞船,一个目标飞行器,5次把航天员送上太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3个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材料二:2012年7月6日至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作出重大部署,并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1)神舟飞天、太空交会对接,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这说明了什么?(4分)(2)请简要分析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回答三点即可,6分)

(3)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的小主人,我们应该作出哪些努力?(回答三点即可,6分)

【法治中国你我参与】

16.(8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追究”,试举一例证明之。(2分)

(2)我们应该如何自觉树立法治观念?(6分)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17.(14分)2013年暑期以来,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请你也参与讨论:

(1)有人说,现在都已电脑打字了,开设“汉字书写”栏目没必要。请评析这一观点。(4分)

事实上,汉字听写比赛高收视率的背后,是中国人汉字手写能力普遍下降的严峻现实。国人“提笔忘字,甚至不会写字”已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随着电脑、数码产品等日益普及,此现象越来越凸显出来,令人担忧。

(2)作为中学生的你,如何面对这一现象?(4分)

有人在新浪微博上实名呼吁:“取消英语课,解放孩子,救救汉语”。对于“救救汉语”,很多人表示理解。但对于“取消英语课”,有很多不同的声音。

(3)请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反对“取消英语课”的理由。(6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