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复习过程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复习过程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复习过程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复习过程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宋晓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二)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四部分:多位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空间和图形,统计。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的魅力,不作具体要求,因此,在本单元没有单独安排复习内容。

总复习的内容在编排上,基本是按照前面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复习的,同时把有些分散学习的内容适当归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把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集中编排,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再如,把“角的度量”“平行和垂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集中复习,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些概念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做一简要说明。

1.“多位数的认识”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多位数的认识”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亿以内、亿以上数的认识。对于数的认识,重点仍然是数概念的若干方面,包括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等。和万以内数的认识相比,在本册教材开始出现数级的概念,利用不同数级上数的读写方法的一致性,使学生了解数的读、写的一般方法,更突出规律性,更强调让学生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进行学习,而迁移类推的依据是十进制计数法。“四舍五入”法在本册教材中也是第一次出现,也是复习的重点之一。

2.“乘法和除法”的复习。

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整数乘、除法的范围只限于三位数乘(除以)两位数,本学期所学的内容是整数笔算乘、除法的最后阶段。本单元把乘法和除法的知识集中复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

系。这部分内容的复习重点是笔算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并使学生会利用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空间与图形”的复习。

本册教材涉及“空间与图形”的一共有两部分内容: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其中,角的度量是基础,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要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就要有角的度量知识;而平行的概念又是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这些几何概念紧密相扣,很难脱离其他概念来单独认识某个概念。因此,教材上把这两部分内容集中复习,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这些几何概念的本质。例如,可以从数学化的角度理解为什么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统计”的复习。

统计”在本册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复习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这种统计图的特殊作用,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既可看出每组样本中不同类数据的差异,也可以看出不同组样本的数据差异,还可以看出数据变化的整体趋势。除此之外,让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开放性地提出问题,也是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可分5课时进行复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教师在组织复习之前要了解本班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概念的理解水平,计算的正确率等,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复习中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复习效率,既要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弥补知识缺漏,又要注意满足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学生的进一步需要。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加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各种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既要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又要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如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联系以前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本学期所学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进行综合复习。

下面就每一部分内容复习时需注意的的问题作一简要说明。

1.复习“多位数的认识”时,可以先利用数位顺序表,复习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等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些基本概念。然后复习读数法则,着重复习中间、末尾有0的数该怎样读,再完成总复习第1题。接着复习写数方法,也是着重复习中间、末尾有0的数该怎样写,再完成总复习第2题。最后复习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在此之前,先复习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一般方法,完成总复习第3、4题。

2.复习“乘法和除法”时,先复习乘、除法口算,可以把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和乘、除法口算结合起来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口算,使口算更正确、快速。例如,学生在前面学习60÷20时,对于为什么可以利用6÷2进行口算的原理并不很清楚,学完了商不变原理以后,就理解得更透彻了。结合这两部分内容的复习,完成总复习第5、8题。接下来复习笔算乘、除法,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进行乘、除法笔算需要注意什么,如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应注意什么,除法试商、调商的原则是什么,等等,然后再完成总复习第6、7题。在做第7题时,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阐述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最后复习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中包含乘、除法估算的内容,要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必要性,体会估算策略的多样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是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知道何时用乘法,何时用除法;二是要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口算、笔算、估算方法,使三种计算方法互为促进。在此基础上,完成总复习第9、10题。

3.复习“空间与图形”时,要进行适当的系统整理,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和区别,学会用数学化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教师也可以利用图示把各种图形的关系画出来,使学生看得更直观、清晰。再完成总复习第11、12题。

4.复习“统计”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然后再结合总复习第13题让学生分析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讨论统计图传达的其他信息,如本题中随着年级的升高,戴眼镜的学生越来越多,让学生思考原因、对策,把统计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会统计的功能。

第一课时: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难点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具题卡

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

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

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

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

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

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

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

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

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

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

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

的还是有限的?

学生看书,小组

合作进行归纳

交流汇报补充

把计数单位按一

定的顺序排列起

来,它们所在的

位置,叫做数位

所学的数位有个

位、十位、百位、

千位、万位、十

万位、百万位、

千万位

所学的计数单位

有:个、十、百、

千、万、十万、

百万、千万;计

数单位与数位的

字面的区别是没

有“位”字

四位一分级,分

为个级、万级、

亿级

最小的自然数是

0,没有最大的自

然数,自然数的

个数是无限的。

整理归纳所学

知识,构建知

识结构,掌握

和理解知识间

的联系。

复习数位顺序

表等有关知

识,使学生进

一步掌握数的

基本概念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教学过程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三、练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 30050082 3960400000

7000700070

700300009 26740020000

315400000 507080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 9000000

47000000 200320000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325600000000 48000000000

5、求近似数

1)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2)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6、比大小

1650010 ○16500100 350020○

530020

2509200○25090006309607 ○

670630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

写出九位数。1)最大的数2)最小

的数3)一个0都不读的数4)只

读出一个0的数

5)要读出2个0的数6)约等于3

亿的数7)约等于10亿的数

四、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

2、从高位读起,

一级一级往下

读。②读亿级或

万级的数,先按

照个级的读法

读,再在后面加

上一个“亿”字或

“万”字。③数中

间有一个0或连

续有几个0,都

只读一个零;每

级末尾的零都不

读。

先写亿级,再写

万级,最后写个

级,哪一位上一

个单位也没有,

就在那一位上写

3、万位、亿位后

面的4个0、8个

0省略掉,换成

“万“或“亿”字,

四舍五入法。是

舍还是入,要看

省略的尾数部分

的最高位是小于

5还是等于5或

大于5

4、位数不同,位

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

第一位的数大的

哪个数就大;如

果左起第一位上

掌握读写数的

方法、改写和

省略的方法及

比大小的方法

使学生能正确

地读写大数,

掌握改写和省

略的方法。进

一步培养学生

的数感

问题?

五、作业:练习二十一1、2、3 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学生独立完成,同位互相检查

独立比大小,全班订正结果

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第二课时:复习乘法和除法

课题复习乘法和除法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具题卡

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乘法和除法”这部分知识

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乘法和除法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

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

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

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口算

直接说结果。

2700÷30= 180÷60= 360÷40=

240÷60= = 800÷40= 420÷60

54÷3= 60÷30= 250÷50=

130×5= 2×380= 150×6= 18×3=

23×4= 7×13= 460×2= 7×5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估算

522÷70≈710÷92≈ 543÷90≈

350÷68≈ 455÷70≈678÷8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59×103 ≈ 720×12≈ 315×72≈

408×18 ≈209×29≈

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或商。

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学生看书,小

组合作进行

归纳

交流汇报补

口算整十数

除商是一位

数的口算,可

从除法意义

上想得数,也

可用乘法去

想,算后要验

算一下,验算

时可以用乘

法来验算

一位数与几

百几十相乘,

先乘0前面的

数,再在乘积

的后面添上

一个0

两位数除法

的估算,一般

是把两位数

看作与它比

较接近的整

十数,再口算

出结果。

学生独立完

成,全班汇报

整理归纳所学

知识,构建知

识结构,掌握

和理解知识间

的联系。

通过练习,使

学生掌握口算

和估算的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