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作者潘凌亚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老年杂志》特约审稿专家。198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96~1997年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进修临床妇科肿瘤学。

潘教授长期从事妇产科及妇科肿瘤的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治疗妇产科,特不是妇科肿瘤疾病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手术技巧。致力于妇科肿瘤、卵巢癌的应用基础研究。先后多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基金和北京协和医院重点基金。有数十篇文章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先后指导10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妇科的良性疾病,临床发病率高,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发生率约为33%~45%。常见的临床主诉是盆腔疼痛和不孕。疼痛表现有痛经、下腹痛及性交痛;30%~5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孕。这一高比例的临床发生率已使内异症作为一个较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而受到关注。据统计,美国仅用于内异症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在1992年就已达5亿7千9百万美元。

有关内异症的治疗理念,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较大的理论上的误区,即药物治疗能够使内异症的病灶退缩、变性,以至最终消逝。然而,临床研究观看到,现有的药物治疗可改善异位的内膜病灶,表现为美国生育学会(RAFS)评分下降,病灶部分或临时性的消退,但不能完全汲取或愈合。异位的内膜与治疗前一样,始终都具有代谢活性的再生长潜能。只要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旺盛,疾病复发确实是可能的。

内异症的药物治疗

因内异症最全然的生物学特性是雌激素依靠,目前治疗内异症的药物均通过拮抗雌激素作用、抑制雌激素合成或释放等不同的环节而发挥作用,因此治疗药物要紧包括孕激素、睾酮类衍生物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剂GnRH-a。

孕激素是治疗内异症的经典药物。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孕激素拮抗雌激素、治疗内异症的作用要紧是通过下列机制完成——抗血管形成、抗炎性反应和免疫调节,对子宫内膜细胞增殖的降调节,以及增加细胞的凋亡。常用的药物为甲羟孕酮MPA,剂量一般为30~50mg/d口服,连用3~6个月。该药不良反应轻微,要紧为突破性出血,体重增加等,发生率约为10%。

睾酮类衍生物要紧是在卵巢的水平通过抑制雌激素生成,

耗竭雌激素受体等机制发挥治疗作用。常用的药物有达那唑danazol,剂量600mg/d口服;孕三烯酮gestrinone,剂量2.5mg,每周2次口服,连用6个月。要紧不良反应为潮热、皮肤痤疮、体重增加等;发生率约为30%~60%。

GnRH-a通过在下丘脑-垂体水平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进而抑制卵巢雌激素的释放而达到治疗作用。常用药物为醋酸亮丙瑞林、曲普瑞林等,剂量3.75mg/28d肌注,连用6个月。要紧不良反应为潮热、睡眠不良,发生率60%~90%;阴道干涩、关节疼痛、头痛、突破出血的发生率为20%~30%。因此,目前主张GnRH-a与雌激素反向添加addback合用的治疗方案。

1.内异症疼痛的药物治疗

现有药物治疗内异症引起的疼痛均有较好疗效。有研究显示,在与安慰剂的随机对比研究中,治疗组分不以MPA50mg/d,达那唑600mg/d,GnRH-a3.75mg/28d治疗3~6个月后,病人疼痛缓解率均达85%~90%。GnRH-a与雌激素反向添加治疗不阻碍疼痛的缓解率。显然,在治疗效果相等的前提下,选择不良反应轻,价格廉价的药物更加合理。孕激素当之无愧地成为首选药物。

上世纪50年代Kistner使用大剂量口服避孕药(雌孕激素合剂)治疗内异症取得良好疗效。但因其副作用,至70年代中期起,逐渐以单一孕激素治疗取代雌孕激素合剂。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小剂量单相口服避孕药OC作为临床试验中GnRH-a的对比药物,其治疗内异症的作用重新引起广泛关注。这种小剂量单相复方孕激素OC中,每片孕激素的含量为0.15mg,雌激素含量为0.02mg。唯一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对比试验Vercellinietal,1993的结果表明,OC缓解痛经、非经期疼痛的效果与GnRH-a无明显差不;OC能明显缓解深部性交痛,但效果略逊于GnRH-a。OC的周期性应用是目前内异症治疗过程中仅有的能使月经每月来潮的药物。然而,在治疗中,病人痛经的症状可能得不到完全缓解。1997年至2003年,先后有3篇研究论文报告了连续小剂量单相OC治疗内异症的结果。其中,2003年Vercellini等报告50例,病人在周期服用OC、痛经复发后,改为连续服用。在2年随访期内,病人关于治疗的总中意率为80%,中重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由此,小剂量单相OC以其使用方便、疗效确信、不良反应轻微、且价格低廉的优点,被许多学者推选为治疗内异症的一线药物。

然而,在OC中发挥治疗作用的孕激素含量仅为0.15mg,其治疗内异症的机制在于抑制子宫内膜增殖,这一特点必定使其的治疗作用表现得比较和气。临床上许多重度内异症病人,特不是盆腔器官重度黏连,引起输尿管梗阻、肠管狭窄者,

应该选择具有强大抗炎作用的大剂量孕激素治疗为宜。国外一些学者建议,关于用OC治疗内异症3个月无效者,应更换孕激素。此外,关于OC治疗中疼痛未能完全缓解的患者也可选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国内目前临床使用的单相OC有妈富隆,每片孕激素的含量为0.15mg,雌激素含量为0.03mg。

2.内异症不孕的药物治疗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治疗或安慰剂相比,达那唑、孕三烯酮或MPA治疗均不能提高内异症不孕的妊娠率。也有随机试验分不比较了GNRH-a、孕三烯酮或OC与达那唑治疗内异症不孕的效果,未发觉显著差不。因此,研究者一致认为,现有治疗内异症的药物对改善内异症的不孕,疗效专门差。然而,关于预备同意体外受精(IVF)的内异症患者,使用GNRH-a治疗后立即开始IVF周期,能明显提高成功率。

3.内异症术前和术后的药物治疗

目前尚缺乏随机对比试验观看术前用药对内异症治疗的效果。现有的4篇可评价疗效的研究报告,包括约1200例患者。病人虽有RAFS评分下降和疼痛缓解,但因无对比组或为回忆性对比研究,其结果值得质疑。

近15年内,国外共有7项随机对比研究(共纳入749例内异症病人)观看了术后用药治疗内异症的效果。手术治疗内异症后,约有40%~60%的患者疼痛的症状在1~2年内复发。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旨在延缓症状复发的时刻。7项研究中的5项通过6~36个月的随访观看,病人疼痛复发的比值比(OR)为0.54,提示术后药物治疗能延缓疼痛复发。3项研究观看了GNRH-a术后治疗3~6个月,1项达那唑或MPA治疗6个月,1项达那唑治疗3个月,妊娠的OR为0.77,提示术后药物治疗不能改善生育率。

内异症的手术治疗

内异症手术治疗的方式要紧包括以下几种:(1)微创手术,用于轻微内异症伴发不孕的患者,手术可操作病变专门少。(2)保守性手术,切除肉眼可见病变。(3)半保守性手术,切除子宫,保留卵巢。(4)根治性手术,切除全子宫、双侧附件。保守性手术一般能够通过腹腔镜来完成。需要切除子宫的患者,通常症状明显,盆腔黏连重,以开腹手术比较安全。目前认为,手术治疗内异症的适应证要紧为不孕和内异症囊肿。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内异症的疗效和预后相近。

1.不孕的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内异症引起不孕的标准化途径。腹腔内病灶被切除或烧灼后,输卵管周围的内环境包括激素及巨嗜细胞等免疫因素的改变均有利于受精卵的活动。手术同时可分离输卵管周围的黏连,加强受孕效果。有研究表明,手术干预后,较药物治疗或不干预者妊娠率高38%。大多数妊娠出现在术后的1~2年内。一项准随机研究和5项队列研究的结果表明,与不治疗和药物治疗比较,腹腔镜手术后妊娠的OR为2.67,提示有益于妊娠。Guzick统计,腹腔镜激光手术后,总妊娠率为56%,月生育率为9.7%。尚无前瞻性随机研究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关于妊娠的阻碍。现有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表明,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内异症不孕的效果均优于药物和不治疗,但两种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Adamson等报告,关于微、轻度内异症不孕病人手术治疗后,3年内的累积受孕率,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无显著差异。关于中重度内异症,腹腔镜手术组的妊娠率高于开腹手术组。

2.疼痛的手术治疗

如前所述,手术治疗后应辅助药物治疗以延缓疼痛的复发。关于腹腔镜术后疼痛持续存在、并有大块病变的患者,采纳开腹手术有助于切除病灶,改善症状。

综上所述,对内膜异位症治疗方案的选择,首先必须认识到内异症是雌激素依靠性疾病。任何未将卵巢切除,只是使卵巢

功能临时抑制,或仅切除病灶而保留卵巢功能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或长或短的时刻内,均有面临疾病再复发的可能。其次,治疗方案的选择还要依照患者的年龄、对生育的要求、病情(包括症状及体征)的轻重而有所不同。要辩证的分析及个体化的设计治疗方案。

1.关于差不多有子女、症状与体征均不重者,可采纳常规剂量的口服避孕药治疗或是定期随诊的期待疗法。假如症状及体征专门明显者,要求减轻疼痛,且内异症的诊断差不多过手术证实,或临床诊断比较明确者,则需依照年龄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案:(1)年轻生育年龄的患者,处在卵巢功能旺盛时期,不考虑手术治疗。因为对年轻患者假如手术在切除病灶后必将保留卵巢,则今后仍有病灶复发的可能。术后虽辅加药物也只能临时延缓复发,以后还可能要接着反复用药。既然手术治疗不能起到根治的作用,为了幸免反复手术的痛苦可直接采纳药物治疗6~9个月,使症状缓解或疾病静止数年。以后若再复发再重复用药。多疗程的反复可连续到围绝经期,则罕有再复发的可能了。(2)围绝经期患者,先采纳阶梯化药物治疗,对症状不能操纵者,则在行病灶切除的同时切除子宫及双附件是一种根治的方法,术后应用性激素补充疗法。

2.关于切盼生育的患者则不论病情轻重均行腹腔镜或剖腹手术治疗为宜。因为单纯药物治疗,对改进生育效果甚微。只有手术治疗在切除或烧灼病灶后,紧接着进行医疗技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规范(20210201142048)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规范 一、定义: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侵润、反复出血,或者引发疼痛、不育及结节包块等。 二、内异症的临床病理类型: 1. 腹膜型或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Peritoneal Endometriosis, PEM ) 2. 卵巢型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varian Endometriosis, OEM ) 3. 阴道直肠隔型或者阴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Recto-Vaginal Endometriosis, RVEM 4. 其它型或其它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Other Endometriosis, OtEM ):I (肠道)类,U(泌 尿道)类、L (肺)类、S (瘢痕)类一A (腹壁)& P(会阴)类 腹膜型或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指盆腔腹膜的各种内异症种植灶,主要包括红色病变(早期病 变);棕色病变(典型病变)以及白色病变(陈旧病变)。又根据侵润的程度分为表浅型及深部侵润型,后者表现子宫直肠窝的封闭。 卵巢型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又根据囊肿的大小以及囊壁的粘连以及侵润程度分成I 型,II 型。I 型囊肿多小于3cm, 囊壁多有粘连,手术不易剥离;II 型囊肿又分为ABC三种。 IIA,卵巢囊壁无明显侵润但合并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或滤泡囊肿,手术易剥离;IIB 囊壁有侵润,手术仍较易剥离;IIC 囊肿明显侵润或多房,手术不易剥离。 阴道直肠隔型或者阴道直肠隔内异症:病灶位于阴道直肠之间,在腹腔下阴道直肠窝无粘连或仅有轻度变形。腹腔镜对其诊断意义有限。三合诊检查更明显。 其它部位的内异症: 包括肠道、泌尿道、肺以及瘢痕内异症(腹壁切口及会阴切口),以及其它少见的内异症。 三、内异症的发病机制 1. 尚未完全明了,以Sampson经血逆流种植及体腔上皮化生学说为主导理论。 2. 子宫内膜在宫腔外需经粘附、侵袭、血管性形成过程得以种植、生长、发生病变,在位内膜的特质起 决定作用。 3. 机体全身及局部免疫状态和功能,激素及细胞因子和酶亦起重要作用。 4. 内异症有家族聚集性。外界环境污染(如二恶英,Dioxin)有一定影响。 不同类型内异症其发病机制可能不同 1. 腹膜型内异症:经血逆流种植。 2. 卵巢型内异症:种植学说及卵巢间皮化生。 3. 阴道直肠隔内异症:苗勒氏管残迹化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考试试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考试试题 一、A1型题(本大题9小题.每题1.0分,共9.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A痛经 B月经失调 C不孕 D性交痛 E腹痛、腹泻或便秘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多见于 A直肠子宫陷凹

B宫颈 C腹膜 D输卵管 E卵巢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不孕的原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自身免疫反应干扰受精和着床 B盆腔的广泛粘连及输卵管蠕动减弱 C黄体功能不足 D子宫后位 E LUFS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关于子宫腺肌病,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多数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B多发生于初产妇 C病灶中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敏感 D假孕疗法有效 E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继发痛经,子宫均匀增大,质较硬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42岁经产妇,近2年痛经进行性加重,伴经量多。子宫后倾,如鸭卵大,质硬,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内膜结核 B子宫肌瘤 C功能性痛经 D子宫腺肌病 E子宫内膜癌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题思路] D本题主要考核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子宫腺肌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经产妇,根据本题所述患者的临床表现有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经量增多、查体:子宫呈均匀性增大、质硬,最可能的诊断是子宫腺肌病。 第6题 下列哪项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直接依据 A进行性痛经 B CAl25测定值升高 C超声检查 D腹腔镜检查并做组织活检 E子宫后方触及痛性结节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7题 下列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最有效的是 A雄激素 B雌激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发生在30-40岁的女性身上,在少女身上少见,以痛经、非经期腹痛为主要的临床症状,并且这种痛经、腹痛还是渐进性加强,是一年痛过一年的。除了痛经、腹痛外,还有的患者会出现性/交痛、盆腔疼痛合并有盆腔包块者、甚至是性/交。患者多是因为痛经或者是性/交就诊而被确诊,部分患者在做盆腔检查时,可以在双侧宫骶韧带、子宫直肠或后穹窿触痛结节。同时可有子宫后位、活动度差或妇检囊性不活动的包块出现。 中医里面并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一病名,但是根据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病症,多是属于中医里面的“痛经”、“蒹葭”、“月经不调”、“性/交”等病者。而出现上述的病症,多是“淤血阻滞胞宫,导致冲任失调,而淤积日久,又能影响到脏腑、气血功能,继而又出现气滞血瘀,渐渐成蒹葭的病理改变。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以减轻、消除疼痛;减灭和消除病灶;调经和促进生育;减少和避免复发为主要的治疗目的。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淤血阻滞胞宫、冲任失调”,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为主,患者可以服妇炎丸治疗。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时候,依据“不同则痛”的原则,采用活血化瘀药缓解、消除患者疼痛的不适症状,疏通瘀滞的脉络。 另外,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上,不仅仅是用到活血化瘀,针对患者体内的湿邪之气还应用到“清热解毒除湿”,对于部分患者出现的尿频、尿刺痛、尿急等症状,还可以运用到利尿通淋排毒;通过“活血化瘀”为主,“清热解毒除湿”“利尿通淋排毒”为辅,最后辅以穿山甲的引进作用,直达病灶,彻底治愈子宫内膜异位症。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要做到:月经期间减少剧烈运动,经期严禁性/生活,经后还有少量血色白带慎于房事。另外,少做手术,如人工流产手术、宫颈手术、剖腹产手术等等,避免子宫内膜种植于手术创面,或是出现在手术的刀口上。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有达那唑(Danazol),内美通或孕三烯酮(Gestrinone,三烯高诺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或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s ,GnRH-a),孕激素类药物及口服避孕药物等。本期专家观点特邀钟绍涛,为您详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帮助您早日战胜疾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之达那唑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之内美通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之GnRH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之孕激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之雌激素 查找专家免费咨询直接通话预约加号咨询正规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专家(共380位): 如果您也有疾病问题,在此描述病情向在线专家提问预约

正规大医院122位妇科专家的门诊加号: 吴鸣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预约成功208位立刻预约 华克勤 上海红房子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预约成功207位立刻预约 孙静 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妇科主任医师 预约成功56位立刻预约 全部可预约专家(122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之达那唑最新咨询 钟绍涛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科室:妇产科

达那唑为17-a-乙炔睾酮的衍生物,因此,有一定的雄激素作用。 达那唑可阻止垂体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的释放,从而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血雌孕激素水平显著下降,不利于异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发育。 达那唑使用后,血雄激素水平上升,同时,因血浆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含量下降,使游离雄激素水平明显上升,也是其治疗异位症的重要机理之一。达那唑对子宫内膜有直接的抑制作用。长期使用达那唑后,异位子宫内膜萎缩,甚至死亡。 研究还表明,达那唑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机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的产生,停药后利于妊娠。自月经期第1天~5天内开始服用,每次200mg,每天2次~3次,以闭经为准,可适当调整药量,最大用量每日800mg,连服半年。 常见副反应有体重增加、痤疮、性情急躁、潮热、食

2015年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指南

2015年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指南 一.指南主要结构 1.内异症概述:定义、发病机制、病理类型、临床表现 2.内异症的诊断:症状与体征、辅助检查 3.预后评估:临床分期及内异症生育指数4.治疗:治疗总则、治疗方法(手术、药物)、不同情况的处理(疼痛、不孕、DIE、复发和未控、恶变、绝经后内异症、青少年内异症、盆腔外内异症、子宫腺肌病等)二.所谓指南“新内容”是指相比2007年诊疗规范,新指南中增加或细化的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 发病机制《2015版诊治指南》以经血逆流种植为主导理论,相关因素包括:●经血逆流种植理论●基因表达和调控异常●免疫炎症反应●性激素受体表达异常●家族聚集性:一级亲属患病的女性风险↑●在位内膜决定论●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血管及淋巴转移学说●干细胞理论【解读】与2007版指南相比,2015年内异症指南中发病机制这一大项全部为新增内容。 2. 临床表现《2007版诊治规范》中主要包括:(1).疼痛;(2).不孕;(3).月经异常;(4).盆腔包块;(5).特殊部位内异症临床表现;《2015版诊治指南》中主要包括:(1).疼痛;(2).侵犯特殊器官的内异症症状;(3).不孕;(4).盆腔结节及包块;(5).其他表现;【解读】与2007版指南相

比,2015年内异症指南提示内异症特殊临床表现累及肾脏和输尿管时可有高血压的症状。●可疑膀胱或肠道EMS,术前应行膀胱镜或肠镜检查,除外器官本身病变,特别是恶性肿瘤!●内异症临床典型症状为疼痛,特殊症状可有消化道表现、泌尿道表现、呼吸道表现、瘢痕部位表现。(侵犯特殊器官的EMS常伴有其他症状) 3. DIE诊断《2007年诊治规范》中的诊断描述主要包括:(1)症状:疼痛(痛经、CPP、性交痛等)、不孕;(2)妇科及辅助检查:影像学,血清CA125;(3)腹腔镜检查;《2015年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描述主要包括:(1)临床症状和体征;(2)影像学检查;(3)腹腔镜检查;(4)血清CA125;(5)膀胱镜或肠镜检查;【解读】2015年内异症指南增加DIE诊断内容与确诊依据,重点体现为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学确诊等。●影像学检查:经阴道/直肠超声、CT 或MRI检查●血清CA125早期诊断意义不大,重度、明显炎症、囊肿破裂以及ADS时升高●确诊必要条件依靠病理诊断:病灶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伴炎症反应及纤维化。 4. 预后评估《2015年诊治指南》增加内异症评估与预后评分●内异症生育指数(EFI)评分:预测EMS不孕Lap术后自然妊娠情况。EFI评分前提是男方精液正常、卵巢储备良好且不合并ADS。内异症ASRM分期评分表(分)●ASRM(美国生殖医学学会)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作者潘凌亚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老年杂志》特约审稿专家。198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96~1997年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进修临床妇科肿瘤学。 潘教授长期从事妇产科及妇科肿瘤的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治疗妇产科,特不是妇科肿瘤疾病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手术技巧。致力于妇科肿瘤、卵巢癌的应用基础研究。先后多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基金和北京协和医院重点基金。有数十篇文章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先后指导10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妇科的良性疾病,临床发病率高,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发生率约为33%~45%。常见的临床主诉是盆腔疼痛和不孕。疼痛表现有痛经、下腹痛及性交痛;30%~5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孕。这一高比例的临床发生率已使内异症作为一个较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而受到关注。据统计,美国仅用于内异症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在1992年就已达5亿7千9百万美元。

有关内异症的治疗理念,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较大的理论上的误区,即药物治疗能够使内异症的病灶退缩、变性,以至最终消逝。然而,临床研究观看到,现有的药物治疗可改善异位的内膜病灶,表现为美国生育学会(RAFS)评分下降,病灶部分或临时性的消退,但不能完全汲取或愈合。异位的内膜与治疗前一样,始终都具有代谢活性的再生长潜能。只要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旺盛,疾病复发确实是可能的。 内异症的药物治疗 因内异症最全然的生物学特性是雌激素依靠,目前治疗内异症的药物均通过拮抗雌激素作用、抑制雌激素合成或释放等不同的环节而发挥作用,因此治疗药物要紧包括孕激素、睾酮类衍生物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剂GnRH-a。 孕激素是治疗内异症的经典药物。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孕激素拮抗雌激素、治疗内异症的作用要紧是通过下列机制完成——抗血管形成、抗炎性反应和免疫调节,对子宫内膜细胞增殖的降调节,以及增加细胞的凋亡。常用的药物为甲羟孕酮MPA,剂量一般为30~50mg/d口服,连用3~6个月。该药不良反应轻微,要紧为突破性出血,体重增加等,发生率约为10%。 睾酮类衍生物要紧是在卵巢的水平通过抑制雌激素生成,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0-05-31T17:36:34.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期供稿作者:刁月伟 [导读] 当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 刁月伟 (山东省龙口胜利油田海洋船舶中心龙口基地管理中心卫生院 265700)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03-0129-02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当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病变最常发生在盆腔内的卵巢、宫骶韧带、子宫下部后壁浆膜面、直肠子宫陷凹、阴道直肠隔,临床称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表现 1.症状 (1)痛经(典型症状)继发性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的典型症状,且多随局部病变加重而逐年加剧。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来潮前1~2日开始,经期第一日最剧,以后逐渐减轻,至月经干净时消失。疼痛的程度与病灶并不一定成正比。病变严重者如较大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疼痛较轻,而散在的盆腔腹膜小结节病灶反可导致剧烈痛经。偶有周期性腹痛出现稍晚而与月经不同步者。少数晚期患者诉长期下腹痛,至经期更剧。 (2)月经失调 15%~30%患者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前点滴出血。月经失调可能与卵巢无排卵、黄体功能不足或同时合并有子宫腺肌病或子宫骨瘤有关。 (3)不孕不孕率高达40%,其原因:①黄体期功能不足:内膜异位症患者卵泡和黄体细胞上的LH受体数量较正常妇女为少,以致黄体期黄体分泌不足而影响受孕。②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此病征为卵巢无排卵,但卵泡细胞出现黄素化,患者虽体温呈双相,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但无受孕可能。其诊断依据是在应有的排卵期后4~10日,腹腔镜检时,卵巢表面未见排卵孔;在LH高峰后2日,B型超声检查时卵泡仍继续生长;月经周期中,腹腔液量无增加,特别是腹腔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无突发性增高。③自身免疫反应: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B淋巴细胞所产生的抗子宫内膜抗体,可干扰早期受精卵的输送和着床,腹腔内巨噬细胞增多亦可吞噬精子和干扰卵细胞的分裂从而导致不孕。 (4)性交痛性交时由于宫颈受到碰撞及子宫的收缩和向上提升,可引起疼痛,一般表现为深部性交痛,多见于直肠子宫陷凹有异位病灶或因病变导致子宫后倾固定的患者,且以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更为明显。 (5)其他特殊症状①身体任何部位有病灶,均可在病灶部位出现周期性疼痛及块物增大。②巧克力囊肿破裂可出现急性腹痛。③肠道内异症:经期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便血。④泌尿道内异症:周期性膀胱刺激症状。 2.体征除巨大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在腹部扪及囊块和囊肿破裂时可出现腹膜刺激征外,一般腹部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典型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盆腔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多后倾固定,直肠子宫陷凹、宫骶韧带或子宫后壁下段等部位扪及触痛性结节,在子宫的一侧或双侧附件处扪到与子宫相连的囊性偏实不活动包块,往往有轻压痛。若病变累及直肠阴道隔,可在阴道后穹隆部扪及甚至可看到隆起的紫蓝色斑点、小结节或包块。 辅助诊断方法 凡育龄妇女有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和不孕史,盆腔检查时扪及盆腔内有触痛性结节或子宫旁有不活动的囊性包块,即可初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但临床上尚需借助下列辅助检查,特别是腹腔镜检查和活组织病检方能最后确诊和确定期别。 1.B型超声检查可确定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偶能发现盆腔检查时示能扪及的包块。B超显示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壁较厚,且粗糙不平,与周围脏器特别是与子宫粘连较紧。囊肿内容物呈囊性、混合性或实性,但以囊性最多见。由于囊肿的回声图像并无特异性,故不能单纯根据B超图像确诊。 2.CA125值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值可能升高,叶然卵巢癌患者的CA125值远较内膜异位症为高,但两者间的升高值有一定范围的重叠,故临床上无法单独利用此测定值将两者加以鉴别。CA125测定还可用于监测内膜异位症病变活动情况,若药物或手术治疗有效时,CA125值下降,复发时又升高。 3.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特别是对盆腔检查和B型超声检查均无阳性发现的不育或腹痛患者更是唯一手段,往往在腹腔镜下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即可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期也只有在腹腔镜检或剖腹探查的直视下方可确定。 治疗 1.症状轻微者采用期待疗法。 (1)适应证盆腔病变不严重,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 (2)方法①每3~6个月随访一次。②有轻微疼痛者,可给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吲哚美辛(消炎痛)、萘普生、布洛芬等药物对症治疗。③对希望生育的患者,促使其尽早受孕。 2.有生育要求的轻度患者先行药物治疗。 性激素治疗①单一孕激素或假孕疗法(避孕药或高效孕激素)。②丹那唑(17α-乙炔睾丸酮)—假绝经。③内美通(孕三烯酮-19去甲睾酮衍生物)。④GnRHa—药物卵巢切除。 3.有生育要求而病变较重者采用保守性手术。 4.年轻无需再生育者病变采用保留卵巢功能手术辅以激素治疗。 5.症状和病变均严重,无生育要求者而年龄较大者,采用根治性手术。 (1)考核指征:①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②局部病变加剧或生育功能仍未恢复者。③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直径≥5~6cm。④希望生育者。 (2)手术方式和范围可分为三种。①保守性手术—保留子宫、保留卵巢适于年轻有生育要求,采取病灶清除,复发率高40%。②半根治术—保留下卵巢,切除子宫及病灶。病变重、年轻无生育要求;复发率5%。③根治中—切除子宫、卵巢及病灶病变重、年龄大无生育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规范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规范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可形成结节及包块,引起疼痛和不育等。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其特点表现为(1)症 状与体征及疾病的严重性不成比例,(2)病变广泛、形态多样,(3)极具浸润性,可形成广泛而严重的粘连,(4)具有激 素依赖性,易于复发。 一、内异症的临床病理类型 1.腹膜型内异症:腹膜型内异症(peritoneal endometriosis,PEM)是指发生在盆腹腔腹膜的各种内异症病灶,主要包括红色病变(早期病变)、蓝色病变(典型病变)及白色病变(陈旧病变)。 2.卵巢型内异症:卵巢型内异症(ovarian endometriosis,OEM)可形成囊肿,称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内异症囊肿);根据囊肿大小和异位病灶浸润程度分为:I型:囊肿直径<2 cm,囊壁有粘连、解剖层次不清,手术不易剥离。Ⅱ型:又分为3个亚型,ⅡA:内膜种植灶表浅,累及卵巢皮质,未达卵巢内异症囊肿壁。常合并功能性囊肿,手术易剥离。Ⅱ B:内膜种植灶已累及卵巢内异症囊肿壁,但与卵巢皮质的界限清楚,手术较易剥离。II C:内膜种植灶穿透卵巢内异 症囊肿壁并向周围扩展,囊肿壁与卵巢皮质粘连紧密,并伴有纤维化或多房腔。囊肿与盆侧壁粘连,体积较大,手术不易剥离。 3.深部浸润型内异症:深部浸润型内异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是指病灶浸润深度I>5 mm,常见于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凹、阴道穹隆、直肠阴道隔等。其中直肠阴道隔包括两种情况,一种为假性阴道直肠隔内异症,即子宫直肠陷凹的粘连封闭,病灶位于粘连下方;另一种为真性直肠阴道隔内异症,即病灶位于腹膜外,在直肠阴道隔内,子宫直肠陷凹无明显解剖异常。 4.其他部位的内异症:其他部位的内异症(other endometriosis,OtEM)可累及消化、泌尿、呼吸系统,可形成瘢痕内异症及其他少见的远处内异症等。 二、内异症的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 1.临床表现:(1)疼痛:70%~80%的内异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与病变程度不完全平行,包括痛经(典型者为继发性痛经,并渐进性加重)、非经期腹痛[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性交痛以及排便痛等;卵巢内异症囊肿破裂可引起急性腹痛。(2)不孕:约50%的内异症患者合并不孕。(3)月经异常。(4)盆腔包块。特殊部位的内异症则表现为各种症状并常伴有周期性变化,也可合并盆腔内异症的临床表现。例如,(1)消化道内异症: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便血、排便痛等。(2)泌尿道内异症:尿频、尿痛、血尿及腰痛,甚至造成泌尿系统梗阻及肾功能障碍。(3)呼吸道内异症:经期咯血及气胸。 (4)瘢痕内异症:剖宫产等手术后腹壁切口瘢痕处结节,经期增大,疼痛加重;会阴切口或切口瘢痕结节,经期增大,疼痛加重。 2.妇科检查:典型病例子宫常为后位、活动度差;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凹或后穹隆触痛结节;可同时存在附件囊 性、不活动包块。 3.辅助检查:(1)CA。:血清CA。水平多表现为轻、中度升高。(2)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主要对卵巢内异症囊肿 诊断有意义,典型的卵巢内异症囊肿B超影像为附件区无回声包块,内有强光点。MRI对卵

2015年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指南》

段华教授深度解读《2015年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指南》新内容和新观点(一) 2015-11-09中国妇产科在线中国妇产科在线 cogonline面向妇产科医院、专家、医师、企业和广大患者,提供专业信息传播服务的专业学术门户网站。致力于为中国的妇产科医生提供一个开放,自由和专业的网络交流、学习平台,以推动我国妇产科医学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编者按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科临床作为一个常见、多发的疾病来讲,对于女性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我们可以用“猖盛”不衰,危害不减这样的术语来形容它。特别是最近一些年来随着我们对此症认识的不断的统一,也使我们对它的诊治逐渐趋于规范,前一版指南是2007年制定的,对于我们现在来讲可以说是年代已久,在这几年当中随着基础医学的研究和临床技术的进展,有很多新的研究结果和研究内容不断的丰富完善我们以往的指南。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前提背景之下呢,由郎景和郎院士牵头带领大家制订了2015版指南。 段华教授 专家简介

1.内异症概述:定义、发病机制、病理类型、临床表现 2.内异症的诊断:症状与体征、辅助检查 3.预后评估:临床分期及内异症生育指数 4.治疗:治疗总则、治疗方法(手术、药物)、不同情况的处理(疼痛、不孕、DIE、复发和未控、恶变、绝经后内异症、青少年内异症、盆腔外内异症、子宫腺肌病等) 二.所谓指南“新内容”是指相比2007年诊疗规范,新指南中增加或细化的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 发病机制 《2015版诊治指南》以经血逆流种植为主导理论,相关因素包括: ●经血逆流种植理论 ●基因表达和调控异常 ●免疫炎症反应 ●性激素受体表达异常 ●家族聚集性:一级亲属患病的女性风险↑ ●在位内膜决定论 ●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尤昭玲教授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疗心得(精)

尤昭玲教授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疗心得 [ 09-04-21 13:12:00 ] 作者:杨硕,尤昭 玲编辑:studa20 【摘要】笔者通过随师临证,总结了尤昭玲教授对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诊疗心得:导师认为内膜异位症病因复杂,以血瘀为要,与心肝相关;以周期性痛、坠、胀、疲、忧、恐为临证特点;治疗上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大法,采用经前、经行、经后期三阶段之周期疗法,自创临床验方疗效显著。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疏肝宁心;周期疗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中医学古文献中无此病名记载,但据内异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常常归属在痛经、月经不调、癥瘕、不孕等病之中。尤昭玲教授对妇科疑难病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颇有心得,认为内异症乃“离经之血聚于胞宫”,当属中医“血瘕”范畴,诚如《证治准绳》所云:“血瘕之聚,……腰痛不可俯仰,……小腹里急苦痛,背膂疼,深达腰腹,……此病令人无子。”导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摸索了一套独特的治疗规律,临床验证,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临证,深受启悟。现总结如下。 1 病因复杂,血瘀为要,心肝相关 内异症为西医病名,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异位内膜的周期性出血及周围组织的增生和纤维化。尤教授认为,异位的内膜的周期性出血即“体内出血”,中医称之为“离经之血”,此血及脱落之内膜不能排出体外或及时吸收化解,即成蓄血或瘀血。瘀血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绝大部分子宫内膜异位症均有不同程度的瘀血存在。或经期、产后或盆腔手术后,调摄不当、劳累伤脾耗气、气虚推动无力、血运缓慢涩滞,而成瘀血;或脾虚不摄,冲任不固、血不循经,久而成瘀;或邪气乘虚而入,凝滞气血;或房事不节,余血未尽,与邪相搏成瘀;或肝气怫逆,血气不和。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瘀血,一旦凝于胞宫、留于胞脉,均可导致气血不畅,不通则痛,而成痛经,日久形成癥瘕;瘀血阻滞冲任,冲任不能相资,或瘀阻胞脉,两精不能结合而致不孕。《丹溪心法》云:“经水将来作痛者,血实也(一云气滞)。临行时腰腹疼痛,乃是郁滞,有瘀血。”《傅青主女科》曰:“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拂其气而痛生。”《证治准绳》曰:“妇人癥瘕,并属血病……宿血停凝,结位痞块。”《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女子不孕之故,由伤其冲任也……或因突血积于胞中,新血不能成孕。” 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气滞血瘀”、“气行则血行”。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临床观察过程中以气滞血瘀之证型最多见。导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肝、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女子以血为主,以肝为先天,而女性在生理上又经常处于“有余于气而不足于血”的状态,容易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2015年版)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2015年版)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年第3期161~169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继而引发疼痛、不孕及结节或包块等。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内异症病变广泛、形态多样、极具侵袭性和复发性,具有性激素依赖的特点。 一、发病机制 以Sampson经血逆流种植为主导理论,逆流至盆腔的子宫内膜需经黏附、侵袭、血管性形成等过程得以种植、生长、发生病变;在位内膜的特质起决定作用,即“在位内膜决定论”;其他发病机制包括体腔上皮化生、血管及淋巴转移学说以及干细胞理论等。 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异常、免疫炎症反应以及性激素受体表达异常等与内异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内异症有家族聚集性。一级亲属中有内异症患者的妇女发生内异症的风险升高7~10倍。 二、临床病理类型 1、腹膜型内异症或腹膜内异症:腹膜型内异症或腹膜内异症(peritoneal endometriosis)指 盆腔腹膜的各种内异症种植病灶,主要包括红色病变(早期病变)、棕色病变(典型病变)以及白色病变(陈旧性病变)。 2、卵巢型内异症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型内异症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ovarianendometriosis)又根据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大小和粘连情况分为Ⅰ型和Ⅱ型。 Ⅰ型:囊肿直径多<2 cm,囊壁多有粘连、层次不清,手术不易剥离。 Ⅱ型:又分为A、B、C 3种。 ⅡA:卵巢表面小的内异症种植病灶合并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或滤泡囊肿,手术易剥离; ⅡB:卵巢囊肿壁有轻度浸润,层次较清楚,手术较易剥离; ⅡC:囊肿有明显浸润或多房,体积较大,手术不易剥离。 3、深部浸润型内异症:深部浸润型内异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指病灶浸 润深度≥5 mm,包括位于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阴道穹隆、阴道直肠隔、直肠或者结肠壁的内异症病灶,也可以侵犯至膀胱壁和输尿管。 4、其他部位的内异症:其他部位的内异症(other endometriosis)包括瘢痕内异症(腹壁切口 及会阴切口)以及其他少见的远处内异症,如肺、胸膜等部位的内异症。 三、临床表现 1、内异症的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盆腔疼痛,70%~80%的患者有 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包括痛经、慢性盆腔痛(CPP)、性交痛、肛门坠痛等。痛经常是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 M RI 诊断

作者单位:330006 南昌,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磁共振室(肖新 兰),核医学科(习卫民),硕士研究生(梁英魁) 作者简介:肖新兰(1960~),女,江西人,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系统功能成像工作。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 RI 诊断 肖新兰 习卫民 梁英魁 =中图分类号>R445.2,R 711.7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0313(2002)05-0434-0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有明显增高,在非选择性子宫切除标本中的发生率为15%~60%之间 [1] ,术前正确诊断子宫内膜异位成为当前的重 要课题。盆腔M R 成像不受呼吸运动的影响,正常丰富的脂肪极好地勾画出组织的轮廓,可分辨出子宫内膜、结合带和肌层,直接横断位、矢状位和冠状位成像,有利于定性诊断和对病变范围的估计。 子宫内膜异位症按内膜异位的位置分内在性和外在性两种,内在性是指子宫内膜向肌层作良性侵入并伴有肌层增生的疾病,又名腺肌症或腺肌病(adenomyosis)[2],若异位的内膜组织被假包膜包裹、孤立成瘤样肿块则称为腺肌瘤(adenomy -oma);外在性是指子宫以外的器官有子宫内膜样组织生长,临床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 iosis),最常见的受累位置是腹膜内,依次为卵巢、子宫韧带,道格拉氏窝、子宫的浆膜面、输卵管、直肠乙状结肠和膀胱,远处异位可见于腹壁、脐部、腹股沟、甚至胸膜、肺、纵隔和脑[3] 。 发病机理 子宫腺肌症是基底层内膜向肌层的浸润性生长。正常情况下,基底层对内膜的侵入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某些因素可使内膜向肌层生长,包括炎症与感染、遗传及损伤(如刮宫)。有人认为是基底层的间质细胞首先呈螺旋状侵入,溶解肌层内的弹力纤维及附近的肌原纤维,随后腺体跟入。病理 11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当子宫前倾时将盆腔分为前后两腔,前腔包括前穹隆、阔韧带前叶及子宫前壁浆膜面;后腔包括后穹隆、阔韧带后叶、子宫骶骨韧带、乙状结肠及子宫后壁浆膜面,异位灶在两腔中各为40.7%及59.3%。当子宫后倾时,前腔不再是液体积聚处,异位灶多在后腔,异位灶在两腔中分别为11.8%及88.2%。输卵管的开口多在后腔,经血倒流后腔的机会多,因此后腔种植的发生率高[4]。卵巢接近输卵管口,容易种植。Jenkins 等对182例不育患者在腹腔镜下观察到的内膜异位病灶的分布次序为;卵巢54.9%,阔韧带后叶35.2%,前穹隆34.6%,后穹隆34.0%,子宫骶骨韧带28.0%,子宫11.5%,少数在圆韧带、输卵管、乙状结肠、输尿管及膀胱等处。异位的内膜在性激素作用下反复出血形成囊肿,像一个小宫腔,由于囊肿在初期就常有穿破的特点,因此囊肿一般不超过10cm,囊肿表面灰白色,镶 嵌着棕色的斑块,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囊内含有咖啡色粘稠液体,内部光滑,外部多粗糙,覆盖黄色、咖啡色或棕红色的小颗粒或小斑块;囊肿较大时充满整个卵巢,较小时则在浅表部有正常的卵巢组织,有时可形成多个小腔,中央有卵巢组织相隔;囊壁厚薄不一致,其中有正常的卵巢组织或纤维结缔组织。 21子宫腺肌症 1弥漫型:子宫呈弥漫、均匀增大,但一般不会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切面见肌壁增厚,以后壁多见,肌层内肌束呈漩涡状增生或编织状结构,扭曲变乱和致密的平滑肌细胞是M RI T 2加权像上低信号的病理基础[5-8] ,但不形成结节和包膜。在 肌束间有散在小腔或裂隙,小至针尖,大至数毫米,其中充满暗红色或蓝色液体。o局限型:子宫呈不规则的结节状,切面见肌层内有单个或多个结节,这种结节像子宫肌层平滑肌瘤,但无假包膜,切面见到大小不等的出血小腔或半透明海绵样区域。内膜异位发生在肌瘤内而形成腺肌瘤很少见,与肌瘤一样有假包膜,能剥出。M RI 成像技术 疑子宫腺肌症者行SE 轴位T 1WI 600ms/15ms 和T 2WI 2000ms/80ms,SE 矢状位T 2W I 2000ms/80ms 或快速矢状位SE 4000ms/102ms 、回波链长16,部分患者加扫矢状位T 1WI,层厚5~6mm,间距2mm,FOV 20cm,矩阵(matrix )256@128。疑盆腔子宫内膜异位者需鉴别盆腔内含脂性或出血性包块时使用脂肪抑制T 1WI 600ms/15ms,对盆腔内小种植的显示有时需用造影增强加脂肪抑制扫描。M RI 检查随机地在月经周期中(经期除外)进行。所有患者检查前静脉注射解痉剂(东莨菪碱)20mg,减少肠管蠕动,适度充盈膀胱更好地显示子宫峡部和颈部[7]。M RI 表现 11子宫腺肌症的M RI 表现 1子宫增大并结合带增厚,呈等信号、境界不清的肿块,Caro line Reinhold 等研究119例非选择性连续子宫切除中28例子宫内膜异位者,平均结合带厚度为15.0?4.9mm,阴性者为9.7?3.3mm(P<0.001),提出结合带增厚\12mm 诊断弥漫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其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1%[5]。按其标准诊断28例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仅1例假阴性。oT 2WI 上结合带和肌层内大片边缘不清的低信号区域内夹杂散在小斑点状异常高信号,向外伸至浆膜下,向内可与子宫内膜相连并推移内膜,Caroline Reinhold 等报道119例中病理诊断子宫腺肌症28例,由阴道内超声、M RI 与组织病理对照研究中发现,这些低信号区域代表病理上所见的异位内膜岛周围增生、呈漩涡状或编织状缠绕的平滑肌,与正常肌层相比缺乏血管,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用什么药最好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用什么药最好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用什么药最好?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现在常见的妇科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如果不治疗的话会导致女性不孕症的发生,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能远远的避开它,那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用什么药最好呢? 炔诺酮片 用于月经不调、子宫功能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单方或与雌激素合用能抑制排卵,作避孕药。 散结镇痛胶囊(康缘) 软坚散结,化瘀定痛。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痰瘀互结兼气滞证)所致的继发性痛经、月经不调、盆腔包块。 孕三烯酮胶囊 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也用作探亲避孕或事后避孕药;对于早期妊娠,如与前列腺素合用,可提高引产成功率。 散结镇痛胶囊 软坚散结,化瘀定痛。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痰瘀互结兼气滞证)所致的继发性痛经、月经不调、盆腔包块、不孕等。 桂枝茯苓胶囊 活血,化瘀,消滞。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痛经,闭经,卵巢囊肿,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泌尿外科,乳腺外科,妇产科。 抗雌激素药物 三苯氧胺是抗雌激素药物,是继孕酮、丹那唑之后供选择治疗内膜异位症的药物。 米非司酮(RU486 息隐)

米非司酮具有抑制排卵、诱发黄体溶解、抗增殖作用,在临床上较广泛使用。治疗期间患者出现闭经,腹痛缓解,病灶缩小。停药后3~6周月经恢复正常。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用什么药最好?以上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药物。子宫内膜异位症食疗中,酒类温阳通脉,行气散寒可适当饮用,发挥散瘀缓痛之功。芥茉、茴香、花椒、胡椒等性温的食物也可食用。玫瑰花理气解忧,和血散瘀,红糖煮生姜,益气缓中,散寒活血,也可做日常食用。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3b627570.html,/ztinfo/54628.html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讲课教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 物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有达那唑 (Danazol),内美通或孕三烯酮(Gestrinone,三烯高诺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或激动剂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s ,GnRH-a),孕激素类药物及口服避孕药物等。本期专家观点特邀钟绍涛,为您详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帮助您早日战胜疾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之达那唑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之内美通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之GnRH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之孕激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之雌激素 查找专家免费咨询直接通话预约加号咨询正规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专家(共380位):

如果您也有疾病问题,在此描述病情向在线专家提问预约正规大医院122位妇科专家的门诊加号: 吴鸣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预约成功208位立刻预约 华克勤 上海红房子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预约成功207位立刻预约 孙静 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妇科主任医师 预约成功56位立刻预约 全部可预约专家(122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之达那唑最新咨询 钟绍涛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科室:妇产科

达那唑为17-a-乙炔睾酮的衍生物,因此,有一定的雄激素作用。 达那唑可阻止垂体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的释放,从而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血雌孕激素水平显著下降,不利于异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发育。 达那唑使用后,血雄激素水平上升,同时,因血浆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含量下降,使游离雄激素水平明显上升,也是其治疗异位症的重要机理之一。达那唑对子宫内膜有直接的抑制作用。长期使用达那唑后,异位子宫内膜萎缩,甚至死亡。 研究还表明,达那唑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机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的产生,停药后利于妊娠。自月经期第1天~5天内开始服用,每次200mg,每天2次~3次,以闭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规范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规范(草案) Guidelin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 (Draft) 郎景和 -、定义: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侵润 、反复出血,或者引发疼痛、不育及结节包块等。 、内异症的临床病理类型: 1. 腹膜型或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Peritoneal Endometriosis, PEM ) 2. 卵巢型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varian Endometriosis, OEM ) 3. 阴道直肠隔型或者阴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Recto-Vaginal Endometriosis, RVEM 4. 其它型或其它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Other Endometriosis, OtEM):I (肠道)类, U(泌尿道)类、L (肺)类、S (瘢痕)类一A (腹壁)& P(会阴)类腹膜型或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指盆腔腹膜的各种内异症种植灶,主要包括红色病变(早期病变);棕色病变(典型病变)以及白色病变(陈旧病变)。又根据侵润的程度分为表浅型及深部侵润型,后者表现子宫直肠窝的封闭。 卵巢型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又根据囊肿的大小以及囊壁的粘连以及侵润程度分成I 型,II 型。I 型囊肿多小于3cm, 囊壁多有粘连,手术不易剥离;II 型囊肿又分为ABCE 种。IIA,卵巢囊壁无明显侵润但合并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或滤泡囊肿,手术易剥离;IIB 囊壁有侵润,手术仍较易剥离;IIC 囊肿明显侵润或多房,手术不易剥离。 阴道直肠隔型或者阴道直肠隔内异症:病灶位于阴道直肠之间,在腹腔下阴道直肠窝无粘连或仅有轻度变形。腹腔镜对其诊断意义有限。三合诊检查更明显。 其它部位的内异症: 包括肠道、泌尿道、肺以及瘢痕内异症(腹壁切口及会阴切口),以及其它少见的内异症。、内异症的发病机制 1. 尚未完全明了,以Sampson经血逆流种植及体腔上皮化生学说为主导理论。 2. 子宫内膜在宫腔外需经粘附、侵袭、血管性形成过程得以种植、生长、发生病变,在位内膜的 特质起决定作用。 3. 机体全身及局部免疫状态和功能,激素及细胞因子和酶亦起重要作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常规

第二十一章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 概述: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 位症,简称内异症。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绝大多数位于盆腔脏器和壁腹膜,以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其次为子宫及其他脏腹膜、阴道直肠隔 等部位,故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称o内异症是激素依赖性疾病,内异症在 形态学上呈良性表现,但在临床行为学上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特点:如种植、侵袭及远处转移等。 诊断要点: 【病因】 1.种植学说,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1)经血逆流:该学说无法解释在多数生育期女性中存在经血逆流,但仅少数(10%?15%)女性发病,也无法解释盆腔外的内异症。 (2)淋巴及静脉播散:远离盆腔的器官,可能就是内膜通过血行和淋巴播散的结果。但该学说无法说明子宫内膜如何通过静脉和淋巴系统,而盆腔外内异症的发病率又极低。 (3)医源性种植: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或分娩后会阴切口出现内异症,可能是手术时将子宫内膜带至切口直接种植所致。 2.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卵巢表面上皮、盆腔腹膜均由胚胎期具有高度化生潜能的体腔上皮分化而来,在受到持续卵巢激素或经血及慢性炎症的反复刺激后,能被激活转化为子宫内膜样组织。 3.诱导学说此学说是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的延伸,在兔动物实验中已证实,而在人类尚无证据。内异症的形成可能还与遗传因素、免疫与炎症因素及其他因素有关。 【病史】 生育期女性有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不孕或慢性盆腔痛史。 【临床表现】 1.症状 (1)下腹痛和痛经:典型症状为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有患者无痛经,因此痛经不是内异症诊断的必需症状。 (2)不孕:引起不孕的原因复杂。 (3)性交不适:一般表现为深部性交痛,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最明显。 (4)月经异常: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或经前期点滴出血。 (5)其他特殊症状:肠道内异症可出现腹痛、腹泻、便秘或周期性少量便血,严重者出现肠梗阻症状;膀胱内异症常在经期出现尿痛和尿频;异位病灶侵犯和(或)压迫输尿管时,出现腰痛和血尿,甚至形成肾盂积水和继发性肾萎缩;手术瘢痕内异症患者常出现周期性瘢痕处疼痛和包块,并随时间延长而加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时,可发生急腹痛。 2.体征 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固定,直肠子宫陷凹、宫骶韧带或子宫后壁下方可扪及触痛性结节,一侧或双侧附件处触及囊实性包块,活动度差。阴道后穹隆可触及、触痛明显,或直接看到局部隆起的小结节或紫蓝色斑点。囊肿破裂时腹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