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嘉庚办学》教学设计及评析

《陈嘉庚办学》教学设计及评析

《陈嘉庚办学》教学设计及评析
《陈嘉庚办学》教学设计及评析

《陈嘉庚办学》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学目标:

1、从陈嘉庚的语言、行为中,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从而产生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想法,体会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陈嘉庚的具体言行。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样想的,

怎样说的,又怎样做的,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从而产生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9个生字。

教学重点:

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么说的,是怎样办学的。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如果老师问你们将来想上哪一所大学?我想首先跳入你们脑海的就是清华、北大吧!其实我国的福建省也有一所有名的大学,那就是厦门大学。(课件出示厦门大学图)你们知道它是谁创办的吗?(引出陈嘉庚,简介陈嘉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关于他的故事。请同学们翻开14课《陈嘉庚办学》。

2、板书课题,读课题,质疑。(不需回答)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教师归纳,课件出示问题,齐读问题。)(1)陈嘉庚是个什么人?

(2)他为什么要办学?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3)他是怎样说的?

(4)他是怎样做的?

二、学习生字,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拼读几遍。

2.小组内循环读课文,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

4.师生合作读课文。(老师读一个自然段,学生读一个自然段。)

5. 交流:

(1)陈嘉庚是个什么人?你是从那句话了解到的?在这句话中你有不理解的词吗?

课件出示: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

引导理解:华侨、实业家

(2)这句话中哪个词概括出了陈嘉庚的精神?

生回答,课件出示:爱国

(3)本文又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来表现他的爱国之情的呢?

指名回答,师板书:兴办学校心怀祖国

三、深入朗读,感悟精神。

1、师:我们知道,陈嘉庚是一位华侨,他十七岁就远涉重洋,到新加坡学做生意,他又是怎么想到要为家乡办学校呢?

指名回答,相机出示课件:

?几年后,陈嘉庚回到了集美。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在他看来,一切都是那么亲切。顺着熟悉的巷子,他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看着镇里的变化。

?当走过小时侯念书的私塾门口时,他发现私塾已经关门了。一打听,原来是镇里穷,很多孩子交不起学费,私塾办不下去了。

2、此情此景,让陈嘉庚心里非常着急,他是怎样想的呢?

指名读有关句子,相机出示课件:

陈嘉庚心里很着急,他想: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怎么行呢?

3、指导朗读句子。

4、陈嘉庚的心里十分着急,回到家后他是怎样对妻子说的?

指名读有关句子,课件出示:

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对妻子说:“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我们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5、多么简单朴实的话语,一字一句却无不透露出他对家乡孩子的(关爱),对祖国前途的(关注),不能不让人感动。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把这份感动读出来吧!

6、学校办起来了,陈嘉庚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

仔细观察这幅图,再读读课文,看看文中又是怎样描述图上这一情景的呢?指名朗读有关内容。

7、看着同学们读书是越来越投入了,老师也想表现表现了。这一次,老师想让你们当小听众了。请同学们认真听,等会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读完课文后旁白:有道是“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也只有教育事业发展了,才能兴旺发达起来,才能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不受外国欺侮!学校办起来了,孩子们重回学堂,琅琅的读书声再次回荡在校园上空,家乡的教育也得以继续下去。有了教育,孩子们的未来也就有了希望,孩子们的希望就是祖国的希望啊!看着,听着,想着,陈嘉庚此时此刻心里感到多么--------啊!

课件出示:看着,听着,想着,陈嘉庚此时此刻心里感到多么--------啊!

引导学生体会陈嘉庚的欣慰之情。

谁来说说:假如你是这所学校的一名学生,你想对陈嘉庚说点什么呢?(指名回答。)

8、师:从此以后,身处异乡、辛勤打拼的陈嘉庚从未忘记自己的的祖国,几十年如一日,宁愿自己节衣缩食、吃苦受累也一直坚持支援家乡办学,为家乡,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一起读一读第九自然段吧!

9、小结:陈嘉庚先生就是这样深爱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把自己的命运与家乡、与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建设家乡、报效祖国作为他一生的信念。毛泽东主席曾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同学们,让我们以陈嘉庚先生为榜样,从小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吧!

四、布置作业

把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想写下来。(整节课在《我的中国心》深情的乐曲声中结束。)

板书设计:

14、陈嘉庚办学

兴办学校心怀祖国

教学评析:

《陈嘉庚办学》这篇课文记叙的是我国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到故乡,发现家乡由于贫穷,连私塾都办不下去了。他深为家乡的孩子们担忧,于是几十年如一日为家乡出资办学,而他自己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表现了一名华侨深切的爱国之情。教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以下的几点是我在教学中做得比较成功的:

1、以读为主,以学生为本。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我就让学生通过有目的性的自读、师生合作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抓住陈嘉庚的具体言行理解课文,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感。并且我在教学中注重把课堂还给学生,他们在熟读了课文的基础上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进而自然地走入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2、多媒体课件的适时运用。

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内容,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为具体生动的图片资料,使学生图文结合地学习课文。在此基础上,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抓重点的段落、语句进行学习。而本人始终以情动人,以声情并茂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陈嘉庚先生那种强烈的爱国之情,从而激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假如你是这所学校的一名学生,你想对陈嘉庚说点什么呢?”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表现特别活跃,说得十分动情,整节课达到了高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巧妙挖掘文本空白。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字、词、句、段、篇,甚至是标点符号中,往往留有许多空白点,这些空白点总称为“文本空白”。“唯此窅窅摇摇之中,有一切真情在内,可兴可观,可群可怨”,明代哲学家王船山的这一句话道出了文本的“空白美”。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巧妙挖掘其中的“空白点”,利用这些“空白点”让“思维定格”的孩子们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利用这些“空白点”引领学生的个性化独特体验,从而不断丰富语文课堂教学。

陈嘉庚办学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精品】

陈嘉庚办学读后感(精选5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陈嘉庚办学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陈嘉庚办学读后感1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学习了《陈嘉庚办学》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我国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到故乡,发现家乡由于贫穷,连私塾都办不下去了。他深为家乡的孩子们担忧,于是几十年如一日为家乡出资办学,而他自己却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 当我读到陈嘉庚要把自己下南洋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用来办学,并且十分坚决的时候,我明白了陈嘉庚爷爷是多么爱家乡,多么爱祖国!当我读到陈嘉庚那着急的心情,坚定的语气时,我深深地感动了! 陈嘉庚爷爷,您用自己挣来的钱在家乡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水产学校、航海学校、农林学校、商科学校。1921年的时候,您又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创办了福建省第一所大学——厦门大学。陈嘉庚爷爷对家乡贡献很大,对祖国贡献更大!陈嘉庚的这一举动,不知为祖国培育出了多少栋梁之材!这个举动是伟大的,值得赞扬的!因为这个举动不仅培育了许多人材,还表达了陈嘉庚爷爷的爱国之情! 在今天的这个社会上,仍有许多像陈嘉庚这样的人,他们为祖国增了许多力量,我们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小学生。 陈嘉庚办学读后感2 学习《陈嘉庚办学》这篇课文后,一个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的形象深深地触动了我幼小的心灵。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陈嘉庚衣锦还乡时,发现自己小时候念书的私塾关闭了。一打听,原来因为贫穷,很多孩子对那点微不足道的学费依然只能望天兴叹。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要拿己远涉重洋、苦苦挣来的积蓄,可妻子犹豫不决,但在陈嘉庚的耐心劝说下,她终于被说服了。于是学校红红火火地办起来了,陈嘉庚先生听着琅琅书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就这样将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兴办了许许多多的学校! 读了这篇课文,我被陈嘉庚关爱孩子、热爱教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精神深深感动了。陈嘉庚的故事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但他塑造的形象确实无比高大的,在于陈嘉庚先生商海弄潮的伟大成就,更在于他那被人津津乐道的情系家乡、心系教育的伟大爱国情怀! 在万众一心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今天,依然有着数不胜数的像陈嘉庚这样的人,他们为祖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最新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最新答案 一、填空题 1、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 2、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 3、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四个维度。 4、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5、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席地式、双翼式:半圆式、秧田式、小组合作式等。 6、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7、教学模式指的是 .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逐渐认识并总结出来的规的实践方式。 8、“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第二发展水平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 9、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自我负责精神、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10、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发展。 11、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三大类。 12、教学方法是指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13、练习法是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14、“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间的关系、规律。 15、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就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不可分的,使数学课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产生学习和探求数学的动机,主动应用数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注重呈现形式的丰富多彩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 教学内容:《义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4页 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3.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条,体验其相对性。 4.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教学重、难点: 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 问:小朋友们,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 2.体验左、右。 (1)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灵巧的小手。 (3)说一说。

师:谁来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 (4)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5)生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6)揭示课题。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 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拍一拍: 在身体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 二、感知群体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 (2)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__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__个同学又是谁? 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又是哪个同学? (4)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 (5)全班交流。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一只小猪找不到回家的路,请小朋友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帮小猪找家。 (2)学生展开讨论。

陈嘉庚办学

<<陈嘉庚办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中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情、心理、行动描写的句子,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加深理解,在学得充分、学得深刻的前提下,体验人物的爱国情。精心设疑,让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在学习中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么说的,是怎么办学的。 3、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么说的,是怎么做的。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行为、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搜集陈嘉庚的照片和厦门大学的图片,了解陈嘉庚的生平。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陈嘉庚办学>>这篇课文的生字词,文章的结构以及它的主要内容。有没有哪位同学还记得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出示课件1) 生:我国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到故乡,发现家乡由于贫穷,连私塾都办不下去了.他深为家乡的孩子们担忧,于是几十年如一日为家乡出资办学,而他自己却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 师:对,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的准确。本文的主要内容讲的就是我国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到故乡,发现家乡由于贫穷,连私塾都办不下去了,他深为家乡的孩子们担忧,于是几十年如一日为家乡出资办学,而他自己却一直过着简谱的生活。好,我们一起再把本文的主要内容朗读一边。(出示课件2)二、感悟课文 师:复习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我们继续学习<<陈嘉庚办学>>这篇课文。首先我请两位同学把第一段和第二段朗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一个问题,陈嘉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示课件3) 师:好,这两个同学已经读完了,回到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上。陈嘉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出示课3)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作业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作业 学校:姓名: 一、填空题。 1、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 (自我负责任精神)、(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2、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3、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三大类。 4、教学方法是(指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总结,)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5、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6、“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问题探究法与发现法基本相同,它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之间的关系、规律。 7、《标准》中的四个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其中,(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属于认知领域。 8、教学设计的一般的结构是:(概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9 10、教学案例形成的几个步骤一般如下: (1)确定教学任务的思考力水平与要求; (2)课堂观察并实录教学过程; (3)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

(4)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与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较; (5)撰写教学案例。 11、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 跃,可考虑采用(引导发现法);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自学辅导法)。 12、问题生成的途径有四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即问题);其二,(教 师提供问题);其三,(学生提出问题);其四,(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 二、辨别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分析或改正)。 1、情感、态度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渗透”、“融合”的关系。 (√) 2、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 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3、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 分析:小组合作学习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让学生掌握知识才是自主学习的本义。(×)分析: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5、秧田式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改正:最大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室空间,缺点是,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6、案例主题一般以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几个字来体现。(×) 改正:案例主题一般是从案例的中心思想中提炼出来的关键词语,是案例的主题。另外,再用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几个字样作为副标题。

陈嘉庚课本译文2定稿

陈嘉庚课本译文2 第四部分旅游胜地 33.鳌园 集美鳌园是陈嘉庚的科学思想和闽南民间建筑艺术完美的结合。鳌园坐落在一个小岛上,一座叫鳌头宫古庙的旧址,因此得名。该庙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寇的炮火摧毁。鳌园的建设花费了陈嘉庚最后十年的心血。鳌园占地一万平方米,大部分是从浅海滩围垦而成。鳌园的布局呈汉字“圖”字型。园内,除了关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石雕外,还有中国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对联石刻。 鳌园的故事还得从陈嘉庚1949年6月到1950年2月历时9个月的新中国之行说起。事情是这样的:陈嘉庚在游历山东省广智院时,看到一组包含许多提倡文明、进步、卫生的雕塑,大受启发。于是,他决定在集美建一座公园,规模比广智院更大,内容更丰富,艺术品位更高,以便人们在娱乐中接触新事物,学习新思想。 1950年,陈嘉庚谢绝了毛泽东和周恩来要他住在北京的美意,回到集美着手进行他大规模的建设计划。他决定先建一座纪念集美解放的纪念碑。陈嘉庚一刻也没有忘记是毛泽东领导的党和人民军队,经历了十年的“土地革命”,八年的抗日战争,三年的解放战争,才建立了新中国,解放了包括集美人民在内的5万万中国人民。这对人民来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值得永久纪念。他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建一座纪念碑。因为毛泽东是他在抗战时结交的可靠朋友之一,所以,他请毛泽东为纪念碑题写碑名,让集美人民永记毛主席、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恩德。纪念碑设计为鳌园的主体,四周的围墙镶嵌上精美的石雕,叫博物观,以便人们观赏、学习。他这样描述鳌园:“真大观勿嫌小岛,有旧植乃展新型。” 鳌园建筑工程于1951年9月8日动工,陈嘉庚亲自主持开工仪式。鳌园原先的计划不包括陈嘉庚墓。陈嘉庚墓是后加的。纪念碑快竣工时,一位老师傅偶然发现建筑工地附近的海滩上有一块巨石,他认为此石用作坟地,大吉大利。根据他的建议,鳌园加上了陈嘉庚墓。因此,鳌园的收尾工程一直到1961年8月陈嘉庚去世下葬后才最后完成。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此浩大工程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竟然是陈嘉庚本人。他成竹在胸,挥动手杖,指挥工程建设。 34.嘉庚公园和陈嘉庚纪念馆 陈嘉庚喜爱集美的景色胜过任何其他地方。他到过东南亚好几个国家,游历过中国20几个省,遍访名山大川,城镇都会,但在他眼里,没有一处名胜比得上集美。高集海堤和杏集海堤的建成,为他的故乡增添了新的亮色,使他更为自己的家乡感到傲。他想把这著名的文化区建设得更加引人注目,想为学生,主要是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一个寓教于乐的环境。他已计划每年花20到30 万元用于美化各校校园。此外,他还有个想法:在鳌园附近建一个公园,以便村民、学生有个娱乐的地方。于是,1955年,鳌园建设初成规模之时,他又买了22亩地,供建公园之用。 不幸的是,不久陈嘉庚患了癌症,于1961年去世。公园的建设久久没有动工。直到1994年,为纪念陈嘉庚诞辰120周年,地方政府和集美学校委员会决定完成陈嘉庚的遗愿,建造他想建而未建的公园。公园按陈嘉庚原来的计划兴建,但比原计划大得多,环抱了整个鳌园;定名嘉庚公园。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1、设计简述: 本节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设定都是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准则,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出发,并以交际法语言教学为理论依据。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发现语言规则并创造性地活用这些规则的过程,任何人类语言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著名语言学家布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运用交际法进行英语教学,首先要努力创设真实自然的社会语言情景。不仅要借助手式、动作、表情、实物、图片等手段为学生创设贴近教材内容的直观情景,而且要用语言的声调、节奏、情感等描述创设言语情景。在本堂课的设计中也是充分体现了这点。在教授有关疾病的单词时,我就借助绷带,通过绷带绑的不同位置来解决单词。某些绷带无法表示的疾病如cough,cold等就通过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来展示。其次,交际法教学强调“以任务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教学实践,要求根据显示生活中对英语的实际需求,模拟各种生活语境,情境,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机会,它注重的不仅是语言在形式,语法上的准确性,更强调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可行性,交际的技巧性,以及训练学生在交际活动中的应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堂课中,为了训练目标语言,我设置了各种不同的任务让学生来操练目标语言,并在课堂的最后让学生扮演医生和病人,模拟看病的过程,让学生在交际的同时,体验生活。通过这个活动,把生活中的交际场合搬进课堂,使课堂变为一种具体的社会交往环境,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个交际过程。这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交际法教学让学生参与,有时伴有情景或模拟场景,这样让学生更能贴近生活,学生成了主角,自然而然地他们就对英语感兴趣,把学英语当作一种乐趣。 2、教材分析:

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指导(2) 一、基本概念题 1、什么是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2、什么是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的综合运用能力。 3、什么是表现型课堂? 表现型课堂是将课内,课外联系起来,将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有机统一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充分体现猜测、协商、对话、交流、质疑乃至争辩,反思,探究,研究,实践等一系列过程,可以充分体现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公开交流,彼此分享的学习特点。 4、什么是学习的新认识理论? 学习的新认识理论就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5、什么是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实现教学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 6、什么是任务链? 任务链(task chain),这是相对于“单一任务”而言的,即“复合型”任务,目的在于实现任务由易到难变化的需要,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 7、什么是教学监控? 教学监控即教学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常用课堂观察、批改作业、访谈等手段。 8﹑什么是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方式。 9、什么是新课程教学设计主体的多元性? 新课程教学设计主体的多元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参与了教学设计,二是教学设计的主体相对教师来说也不仅仅是个体行为。 10、什么是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又称为质的评价,它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分析方法,对评价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思维判断,进行的描述性的结果评价。 11、什么是课堂教学中的“广度”? 12、什么是三维课程目标?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的课程目标是客观存在的,而过去我们往往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目标,而对于“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没有重视,所以这次课程改革实际是强化这两个目标。 13、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 14、什么是交际型任务? 交际型任务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接近真实的情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任务、完成任务。

《出塞》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出塞》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极力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释题。 1、小小赛诗会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收集描写军旅生活和边塞风光的古诗并背诵,今天我们举行一个小小赛诗会,请同学们以抢答的形式上台展示。 生:上台背诵古诗。 2、谈话导入:(师)自秦汉以来,我国的边塞一直战事不断,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边塞诗人,他们感受了大漠的壮美风光,见证了边塞的金戈铁马,写下了许多豪放悲壮的边塞诗,被世人广为传颂。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边塞诗中的精品,它被称为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这首诗就是王昌龄写的——《出塞》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师:课题中的“塞”指的是什么? 生:边塞,边疆险要的地方。 二、读通诗歌,理解诗意 1、出示整首诗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大声地朗读《出塞》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读准诗中生字和多音字的字音,读后

两遍的时候,争取把诗歌读通顺、读出节奏。 指名读诗并简单点评,提示读准“将”、“还”、“教”的音。全班学生齐读。 2、师:读古诗不但要读正确,读出节奏,而且要尽可能地读出诗的味道来。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师评价),我们一起来读,读出诗的味道。(生齐读) 3、师:听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读这首诗,请闭上眼睛,听老师的朗读,听完后说说你的脑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配乐《凉州曲》朗读) 这些画面你从哪句诗中感受到?你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这句诗作者运用了古汉语中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我们一起来认识这种修辞手法再理解诗的意思。 4、讲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的写法,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5、师: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的边关,提起这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描写明月的佳句,请看: (出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师:大诗人李白这样写明月—— 大诗人杜甫这样写明月—— 大政治家王安石这样写明月—— 你能说说诗人笔下的明月与什么联系在一起?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6、师:是啊,远离家乡和亲人,守卫边关的将士们把思乡之苦,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这一轮皎皎的明月上。他们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吗?(不能)他们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吗?(不能)所以作者发出怎样的感慨?万里长征人未还。(生齐

陈嘉庚的办学故事

陈嘉庚的办学故事 陈嘉庚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实业家,也是一位毕生热诚办教育的教育事业家、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他一生生活俭朴,但兴学育才则竭尽全力,十分热心。他办学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毅力之坚,为中国及世界所罕见。 陈嘉庚说:“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本着上述办学目的和动机,他不惜倾资办学。 1913年,陈嘉庚在家乡集美创办小学,以后陆续办起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校共十所;另设幼稚园、医院、图书馆、科学馆、教育推广部,统称“集美学校”;此外,资助闽省各地中小学70余所,并提供办学方面的指导。1923年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集美学村”之名就是由此而来。规模这样宏大,体系这样完整的“学校”,全国还找不到第二个。 1921年陈嘉庚认捐开办费100万元,常年费分12年付款共300万元,创办了厦门大学,设有文、理、法、商、教育,五院17个系,这是一所华侨创办的唯一大学,也是全国唯一独资创办的大学,于1921年4月6日开学,陈嘉庚独力维持了16年。后来世界经济不景气严重打击华侨企业,陈嘉庚面对艰难境遇,态度仍很坚定地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他把自己三座大厦卖了,作为维持厦大的经费。

陈嘉庚在解放后,不余己力,扩建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亲自指挥工程进展,检查工程质量,群众称他为“超级总工程师”。 筹措校费 陈嘉庚倾资兴学,他希望有志之士,闻风继起,振我中华,故虽企业收盘,仍多方筹措校费,艰苦支撑,百折不挠,估计他一生用于办学的款项,约达美金一亿元以上。在他的倡导下,许多华侨纷纷捐资兴学,蔚然成风,影响极为深远。 陈嘉庚不仅是一个教育事业家,而且不愧为一个教育家。在长期办学的实践中,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第一、他提倡女子教育,反对重男轻女。大力倡办女子学校,让女子能上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开了风气之先,是难能可贵的;第二、强调优待贫寒子弟,奖励师范生。他反对办学分贫富,尽力帮助贫寒子弟上学。同时,他非常注意师范生的培养,严格选择和物色师资人才,对于好的加以奖励;第三、讲究教学质量,注意全面发展。陈嘉庚从办学开始,就一直注意“德、智、体三育并重”,强调全面发展;第四、主张“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学校”,强调要确立教师在学校的主导地位,他认为要办好学校,关键在于领导和教师,“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选教师”,因此,他十分重视选择校长和教师;第五、为了振兴实业,培养生产技术人才,倡办职业技术教育;第六、要求普及教育,并订下同安“十年普及教育计划”,设立同安教育会和教育推广部。他为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

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试卷A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 三、教学设计的流程 1、教材分析:分析本框题在本课、本单元、本教材中的地位; 2、学情分析: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本班学生的知识能力、知识储备和对学习本框题的优势、劣势; 3、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友情提示:知识目标要围绕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相关标准确定;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切忌假大空、要具体到每一节学习过程中能力情感的提升,不要千篇一律; 4、教学重难点:紧紧依靠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拟定; 5、教学方法:新课堂的教学方法不是单一的,是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6、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传统教学媒体有:黑板擦、黑板、粉笔、教材;现代教学媒体是以多媒体为代表的音像、课件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容选择何种教学媒体最适用,避免单一化,但是更不能从满堂灌变成满堂放)。 7、教学时数:课时分析; 8、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优化的过程,体现着整个教学设计的理念。 例如:问题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导课——讲授——课堂提问——分组讨论——师生总结——布置作业。注意要提前准备好合适的问题、布置好相应的课堂教学环境。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课前选题----课前分组——选好组长——明确分工——讨论完善——形成方案行动——实施研究——课堂述反驳——总结反思 2、?教学目标是如何分类的,其分别有什么意义? (一)教学目标分类 根据中学政治学科特点: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突出体现德育的特色,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写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 ???在政治学科教学课堂中,学科知识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它为中学生奠定一个很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道德发展的基础。对中学政治学科来说,知识目标涵盖相关概念、原理、关系等,其在考试中多以选择、简答题呈现。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是掌握学科知识技能的途径性目标,对实现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起着纽带桥梁的作用。对中学政治学科来说,其考试多以论述、材料分析、辨析题形式出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中学政治课是中学德育的主渠道,所以政治学科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和行为的教育,注重对学生情感审美、情感价值方面的培养。教学设计中,这一目标多体现在熏、感染、净化和顿悟等的情感层面上,以体现政治课的德育性质和审美本质。我们认为在三维目标中,知识、能力目标是应对中高考的,而情感目标是教学生做人的。

《陈嘉庚办学》教学设计

《陈嘉庚办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研读课文,抓住陈嘉庚的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人物的心理、语言、行动描写的句子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激起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到全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厦门大学)参观,请看大屏幕。(出示厦门大学图片)看完后,你有什么感想吗?你们知道这所美丽的大学是谁创办的吗?(表扬预习好的同学)这节课老师就给同学们讲讲陈嘉庚兴办学校的故事。想听吗? 2、检查词语 犹豫积蓄欣赏聆听耽误仿佛华侨积蓄 欺侮著名赚钱师范兴隆远涉重洋 学生齐读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有感情地自由朗读一遍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如有读不通顺的句子,提出来相互交流。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了陈嘉庚发现家乡因贫穷办不起私塾,几十年如一日支援家乡办学的事。)小组合作讨论,抽学生交流 过渡:陈嘉庚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你们想认识他吗? 三、精读课文,悟情明理 1、抽学生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1)说说陈嘉庚是个什么人?

(重点领悟:杰出、著名、爱国华侨) (2)他的成功是怎样得来的呢? (凭着辛苦的劳作和诚信的经营才得来的) (3)从文中你还体会到什么? (想念自己的故乡) 自主学习完成,抽学生回答 2、几年后,陈嘉庚回到了日夜想念的家乡,他是怎样为家乡办学的呢?分组朗读课文第3至8自然段。 (1)你能找出陈嘉庚办学的原因吗? 当看到私塾办不下去的时候,陈嘉庚的表现是……(很着急) “很着急”表现了陈嘉庚看到家乡的现状后焦虑的心情。 (2)陈嘉庚心里是怎么想的? ①出示课件:陈嘉庚心里很着急,他想: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怎么行呢? ②朗读——抽生读(教师评价) ③这是对陈嘉庚哪方面的描写?(心理描写) ④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问) 你能将这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吗? (陈嘉庚心里很着急,他想: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是不行的。) ⑤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陈嘉庚看到孩子们上不了学非常担忧的心情,他对孩子、家乡、对祖国的未来深深地担忧,表明了他非常爱国。) (3)陈嘉庚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①出示课件: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对妻子说:“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我们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②朗读——男生齐读(女生评价) ③这是对陈嘉庚哪方面的描写?(语言描写) ④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他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说明他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民族的振兴,慷慨解囊,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 (4)陈嘉庚准备拿出自己的积蓄办学,他的妻子同意他的做法吗? 陈嘉庚又是怎么说的?

教学设计反思及案例分析

《画角》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二单元《线与角》中《画角》一节。 教学设想:在学习了量角的基础上我又带领学生学习画角的知识和技能,因为学生对量角器、三角板的认识与使用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画角时的困难比量角时的困难减少了。于是在教学画角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实践中体会、总结出画角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正确 地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3、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4、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了画纸、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师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图片。 教学设计: 兴趣引入。 教师:(出示由各种角构成的图片),学生欣赏,说观察的感受。 生活中的这些美丽图案是怎样画出来的?(用各种角。) 这些角又是怎样画出来的?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角? 引出课题:画角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师:接下来老师准备了几项活动,希望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画角的技能。 活动1:画出60°的角。 1、请学生猜一猜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度的角。 2、引导学生用三角板拼角,用这些角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说说所拼的角 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角验证,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个活动中师只是提出画角 的要求,但是学生用什么方法没有限制。) 3、你用什么方法画出了60°的角? 活动2:学生根据自己的做法回答和演示。 1、师:如果要画的不是上面这些特殊角,比如画一个85°的角应该怎么办? (这个活动师仍然不提出具体的描画方法要求。学生会在活动中发现用三角 板不容易画出这个角,应该使用量角器才能准确的画出这个角。这时引导同学提出:三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不是所有的角都能用三角板精确地画出来。) 2、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可以讨论后再完成。 活动3: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两个角组合可以画出15°、30°、45°、60°、75°、105°、90°、135°、150°、120°等角。) 活动4:画70°,115°的角。 1、说说你想用什么工具帮助你画出这些角?(用量角器画这两个角。) 2、学生动手画角。 3、活动后师及时问,怎样使用量角器画角 活动5:

《陈嘉庚办学》教学设计及评析

《陈嘉庚办学》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学目标: 1、从陈嘉庚的语言、行为中,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从而产生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想法,体会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陈嘉庚的具体言行。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样想的, 怎样说的,又怎样做的,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从而产生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9个生字。 教学重点: 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么说的,是怎样办学的。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如果老师问你们将来想上哪一所大学?我想首先跳入你们脑海的就是清华、北大吧!其实我国的福建省也有一所有名的大学,那就是厦门大学。(课件出示厦门大学图)你们知道它是谁创办的吗?(引出陈嘉庚,简介陈嘉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关于他的故事。请同学们翻开14课《陈嘉庚办学》。 2、板书课题,读课题,质疑。(不需回答)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教师归纳,课件出示问题,齐读问题。)(1)陈嘉庚是个什么人? (2)他为什么要办学?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3)他是怎样说的?

(4)他是怎样做的? 二、学习生字,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拼读几遍。 2.小组内循环读课文,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 4.师生合作读课文。(老师读一个自然段,学生读一个自然段。) 5. 交流: (1)陈嘉庚是个什么人?你是从那句话了解到的?在这句话中你有不理解的词吗? 课件出示: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 引导理解:华侨、实业家 (2)这句话中哪个词概括出了陈嘉庚的精神? 生回答,课件出示:爱国 (3)本文又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来表现他的爱国之情的呢? 指名回答,师板书:兴办学校心怀祖国 三、深入朗读,感悟精神。 1、师:我们知道,陈嘉庚是一位华侨,他十七岁就远涉重洋,到新加坡学做生意,他又是怎么想到要为家乡办学校呢? 指名回答,相机出示课件: ?几年后,陈嘉庚回到了集美。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在他看来,一切都是那么亲切。顺着熟悉的巷子,他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看着镇里的变化。 ?当走过小时侯念书的私塾门口时,他发现私塾已经关门了。一打听,原来是镇里穷,很多孩子交不起学费,私塾办不下去了。 2、此情此景,让陈嘉庚心里非常着急,他是怎样想的呢? 指名读有关句子,相机出示课件: 陈嘉庚心里很着急,他想: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怎么行呢? 3、指导朗读句子。 4、陈嘉庚的心里十分着急,回到家后他是怎样对妻子说的? 指名读有关句子,课件出示: 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对妻子说:“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我们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5、多么简单朴实的话语,一字一句却无不透露出他对家乡孩子的(关爱),对祖国前途的(关注),不能不让人感动。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把这份感动读出来吧! 6、学校办起来了,陈嘉庚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 仔细观察这幅图,再读读课文,看看文中又是怎样描述图上这一情景的呢?指名朗读有关内容。 7、看着同学们读书是越来越投入了,老师也想表现表现了。这一次,老师想让你们当小听众了。请同学们认真听,等会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陈嘉庚办学教学设计

陈嘉庚办学教学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陈嘉庚办学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现在,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厦门大学参观吧!(出示厦门大学图片)你们知道这所美丽的大学是谁创办的吗(陈嘉庚)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陈嘉庚办学》这篇课文的生字词,熟悉了课文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吧。 (1)检查词语。(开火车读,同学们注意听,读对了,就跟读两遍。)出示屏幕 (2) 接下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掌握得很牢固!掌声鼓励!)出示课文内容,并让同学们齐读。 (3)过渡:现在,我们继续来聆听陈嘉庚办学的故事吧!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陈嘉庚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办学他是如何办学的)用屏幕出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认真感悟。 1.问题一:陈嘉庚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的(第1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起总领全文的作用,全文围绕这句来写的。) (2)他的成功是怎样得来的呢请女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

(凭着辛苦的劳作和诚信的经营才得来的) (3)那他在国外成功了是不是忘了祖国,忘了家乡呢 (不是,而是时时想念着自己的故乡。)他为祖国为家乡做了什么(兴办学校)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默读课文第3-8自然段。 问题二:陈嘉庚为什么要为家乡办学 问题三: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3.集体交流,小组以抢答的形式汇报,老师相机出示有关语句,指名读出正确的语气和感情。 (1)他为什么要办学(原来是镇里穷,很多孩子交不起学费,私塾办不下去了。)(板书:原因:私塾关闭)齐读句子。 师:此情此景,陈嘉庚是怎样想的呢 (2)他怎么想的(陈嘉庚心里很着急,他想: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怎么行呢)(出示课件第11屏)女同学朗读(板书:想法:担忧孩子) 师:这句话是对陈嘉庚的什么描写(心理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问) 你能将这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吗(陈嘉庚心里很着急,他想: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是不行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担忧、爱国)板书:所想:担忧孩子 指名朗读这个句子。(读出担忧、着急的语气) 师:回到家后,他拿出自己的积蓄,是怎样对妻子说的指名读有关句子。

《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1098】 答题要求:请在下列题目中任选2题做答,每题50分。(答题要求:每题字数不少于600字;要密切联系教学实例或教学实录进行阐述;答案要以小标题形式分条阐述,切忌含混笼统)。 一、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论述黄厚江老师是如何实现其“本色”阅读教学。(50分) 答: 黄厚江老师是“本色”语文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黄老师执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一课很好地体现了“本色”语文的教学主张。这堂课采用浅文深教、浅文趣教的设计思路,最大限度地开发文本自身的教学资源,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很好地体现了黄厚江老师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基本定位——“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积累,在阅读中提高综合素养”,也体现了黄老师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阅读教学应该以文本为基础,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以语言活动为主要形式”。 面对文本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学内容上黄老师主要抓了三个方面:文本内涵,即男子汉精神;小标题的结构特点;语言品味和语句揣摩。这也暗合了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阅读教学理念,突破了一般阅读教学“线性”教学思路,而是提取文本中有效的教学资源,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可谓简洁,实用,好用,能够有效地改善大面积课堂教学中步骤杂乱、思路不清的问题。 教学过程则采用了分层推进的方式,力求思路清晰、逻辑严谨。 一、关于品味语言和语句揣摩。具体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品读词语——标题中的“我们”;第二层次是揣摩开头部分“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和结尾部分“这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比任何艺术还要艺术”等句子的含义;第三层次是分析小标题和各部分内容的关系。品读语言从词语到句子,最后到文章整体,由浅入深,打破了才传统课堂只分析个别语句的局限。而且每层分析都以文本为基础,让学生在品读词句中学会阅读品析。 二、关于小标题在文章中作用的理解。具体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生先说说小标题的一般作用,然后找一找本文是否有小标题和有关内容不相符的情况,由初步感知到深层挖掘;第二层次是归纳小标题在文中的作用,由具体分析到抽象归结;第三层次是引导学生用人物语言改换小标题,这是语言的具体学用;第四层次是比较两种小标题的不同效果,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比较阅读。 三、关于文本内涵的把握。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归纳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的主要品质;第二层次是加工文中的话或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目中的男子汉;第三层次是全班完成小诗《小小男子汉宣言》。这种对文本内涵或主题的分析归纳,打破了传统课堂临近结束时空洞归结主题的方式,而是结合具体文本分层逐步挖掘出作品的主题或内涵,充分体现了黄厚江老师“本色”语文的阅读教学主张。 四、关于语言活动。具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引导学生用人物语言改换小标题;第二层次是加工文中的话或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目中的男子汉;第三层次是全班合作完成小诗。语言活动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本色”语文的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在教学的具体形式上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切块融合。“切块”教学和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阅读教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力求教学思路清晰、学生活动充分。这堂课更多

说课

1.说教材 说教材,就是说“教什么”,它是说课的基础内容,说课中一般要说清楚五个方面的内容:①课题 课题,就是所教课文的题目(但如果说的是作文课、练习课,就要根据习作或练习的具体内容来决定了)。通常情况,课题要求板书,并在说课开始时即交代清楚。 ②教材内容 如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是什么?是分几部分写的,每一部分又各写了什么,写法上有哪些特色(如文章结构的特点、开头结尾、语言、叙述方式的特色等)及作者或写作的时代背景等。 介绍教材内容,不仅是为了让听众了解说课者所授课的内容,也是为听众提供对说课者随后即要说及的根据教材内容所要采取的教法、学法、教材处理等教学行为是否合理、科学作出判断的前提条件。教材介绍是说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说课时间长短,都不能缺少。 ③大纲 教学大纲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说课中处理教材的依据。说大纲就是说清大纲对所说课和说课有关年级,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诸方面的要求,此外,还包括说清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和落实大纲的要求。 ④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指的是通过教学过程,预期学生可能产生的发展和进步(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教学要求指的是通过教学活动,教师预期学生得到的结果。说课时,教师可任选一种述之,但须注意不能把这两种不同体系的术语混为一谈),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判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 ⑤教学的重、难点 一篇课文或一堂课根据教学目的必须着重讲 解和学习的内容称之谓“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是指学生不理解或理解有困难的地方。重点和 难点有时是统一的,有时又有区别,应根据具 体情况来确定。说课不光要说清教学的重点、 难点,还有确定重点、难点的依据、理由及解 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方法,均要一一陈 述清楚。 2.说教法 说教法,是指说教学方法,即说怎样教的问题。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的重 要条件。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 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 能力慎重选择。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各的 优势、适用环境和局限性。说课时不能笼统地 说哪种教学方法好,哪种教学方法不好。由于 教学中,往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所以说教 法还应说出以哪种教法为主(即说出基本教 法),哪些教学方法为辅,以及所以选择这些 教法的理论依据。 3.说学法 学法是指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方法。说 课中说的学法,严格意义上讲,实际上是指学 法的指导,就学习的方法而言,它包括学习的 态度、法则、程序、手段等等。学法指导,就 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诊治,使 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形成独立 的语文技能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法指 导,与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同等重要。学法指 导的内容十分丰富,如指导学生阅读、掌握分 段的知识,学会概括段意和主要内容等等。说 学法指导像说教法一样,可以先概括地说出该 课时教学将重点指导哪些学法。以哪些学法为 辅,其根据是什么。然后再在说教学程序中, 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陈述。由于学法和教法联 系密切,所以学法和教法应联系起来说,不宜 把两者割裂开来。此外,说学法时还须结合分 析学情,即说说所授课班级学生与所授教材教 学有关情况的分析,如学生的现有基础、学习 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潜能等等。学法的理论 依据主要指学习论的科学依据。学习论是一门 专门研究学生学习问题的科学理论,内容包括 对学生的学习规律、学习原则、学习方法及学 习的生理、心理基础研究等等。 至于说课中的说学法,最重要的是说明如 何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既“学会”又“会学”, 以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4.说教学过程 从本质上理解,教学过程指的是教师为了实现 教学的某一具体的目的任务,借助一定的教学 内容和相应的手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 技能,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师生共同活动 的过程。简而言之,则是指一个具体课题,在 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方案。说教学过程是说课中 的中心内容,能否说清楚教学过程是能否说好 课的关键。教学过程要求层次清楚,过渡自然, 环环紧扣,结构严谨。 说教学过程,主要包括说教学环节、说主 要做法、说重要提问、说时间分配、说练习设 计、说课堂练习和课堂小结6个方面内容。 其中的教学环节,是说教学过程的一条重 要线索,教学过程一般可按此线索叙说。在具 体按教学环节说教学过程的时候,要先说出教 什么、再说怎样教,包括如何进行反馈、矫正、 小结,如何渗透思想教育等等。教学过程要求 说得具体、详细,但又不能等同于课堂实录。 主要的教学环节和如何突破难点,解决重点可 以展开来细说,一般的环节则可简略一些。 5.说板书设计 在语文教学中,板书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教学 手段。在说课活动中,板书则是听者了解说课 者教学思想、教学思路,对教材的理解的深浅 程度和估计教学效果的可视语言。所以,说课 必须说板书设计,包括板书设计的思路、依据 和板书的具体内容。 说课中的板书,一般有两种内容。一是课堂教 学的板书,这种板书与实际的课堂教学所作的 板书是完全一致的。另一种板书则是说课者板 书自己的说课思路,也可以称之板书说课提 纲。如: 一、教材 教学要求: ①生字新词,达到四会。 ②理清文章层次。 ③学习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教育学生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 教学重点: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环境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教法:幻灯导读法、讨论法、对比法。 三、学法:运用“剖析重点词句,理解内容”的 方法。 6.说理论根据 说论根据,是说课最突出的特点,也是说 课之所以能促使教师钻研教学理论,提高理论 素养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