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板电脑市场调查

平板电脑市场调查

平板电脑市场调查
平板电脑市场调查

平板电脑市场调查

一 、参与调查者的年龄组成

本次调查中,我们对于参加调查者的年龄组成也进行了统计。

统计数据显示,本次参加调查的人数50人,得到有效问卷46分。其中4名被调查者位于20岁以下,22位于20-30岁之间,18位于30-40岁,2位于40岁以上。

同时 、男女比例按随机原则 ,较为平均 ,相差无几 。 而职业比例 。则有一部分的学生、基本是就近取材 、在学校内部进行的调查 ,被调查者是本校的学生 。 而剩余大部分的调查则是在电子城 ,以及五星国美一类的大型电器商场进行 。

汇成饼状图如下 、可知此次被调查者的年龄分布 、这种组合与预定的被调查者年龄比例基本 年龄

20岁以下

20~30岁 30~40岁 40岁以上

人数 8.7% 47.8% 39.1%

4.3%

一致。

对平板电脑的了解程度

通过消费者对一类产品的认知程度、可以有效的知道此次调查的精准度。而此次调查的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的是、被调查者对于平板电脑的了解较少。大多数的人不知道有这类产品,或者是只有个形象上的概念而已。

而对于对被调查者的附加提问、即“通过何种途径了解这类产品”时。有7成的被调查者说是通过网络,页面广告,以及新闻的形式了解。而大多数被调查者对于这类信息的真实度表示怀疑,他们更愿意相信周围人群的意见。这也给我们一个提醒。不能主观的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产品信息,去做出营销部署,而是应该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最易于接触的宣传渠道,从而通过他们对这些信息的关注度以及反应来做出更为有效的决策。

未来一段时间是否会购买平板电脑

由于考虑失误、有的被调查者已经购买了平板电脑产品(2张问卷作废),这说明平板电脑已经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而且就他们的体验结果来说、对于Ipad的功能以及实用性还是很满意的,而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如果周围的人认为平板电脑物有所值,则他们就会考虑购买这类产品。这也同时印证了上面对于了解程度分析中,消费者对于了解途径信赖度分析得到的结果。

而通过多方资料印证,对于已上市的平板电脑用户反应来看,他的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平板电脑有可能步入一个铺货式销售的时期,这也是我们想要看

到的,也是我们想把握的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把握住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类型,需要的产品配置、外观设计、功能等多方面要求,从而在黄金时机得到最大利益。

被调查者眼中平板电脑的优势

人数

时尚、是下一代电脑的主

11

流产品

携带方便14

功能多样、性价比高7

相对智能手机、屏幕大21 手触电脑、全新体验9 资源多、可应用软件多16 可得出

理由百分比

尝鲜心理25.6% 电脑本身功能56.4% 便捷性17.9%

价格分析

据国外媒体报道,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最近就平板电脑和触摸屏战略服务对4800名美国和欧洲消费者进行的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潜在iPad买家希望iPad售价低于500美元。鉴于iPad在美起步价为499美元,价格将成为苹果维持iPad早期成功的主要障碍。苹果的竞争对手可能利用消费者的价格预期夺得平板电脑市场份额,迫使苹果提供低价iPad。

平板电脑价格是用户关注的重要采购指标,也是厂商和渠道最为关注的具体数字。根据对当前平板电脑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预测,此次在问卷中将笔记本电脑的价格设立了四个档次,分别是:3000元以下、3000-4000元、4000-5000元、5000以上。

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共有28人选择了“3000-5000元”,占据总数的80%。虽然有可能消费者对平板电脑的实际价值是模糊的(还有其他诸多复杂因素)、但是也可以反应出这个价格区间对于常州消费者的吸引力。出于推测、3200到4200左右的价格应该是消费者选择的主流,用这种价格去买到一款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便携电脑,能够让消费者满足各自的需要(即

上一分析中的平板电脑优势) 。从这个价格上来看,平板电脑销售方应该多关注这个档次的平板电脑的动态、这区间内平板电脑的新功能、以及将会降价进入这个区域的各种产品的信息,方才能有效的把握进货和销售方向。而对于这个区间内相对要求高一点的消费者,他们的预算较之前主流分析的群体要高出一些、他们往往是对这类产品有些切实需求的消费者、他们更看重平板电脑的功能、给他们带来的便捷、以及给他们生活带来品质的提升,他们是对这类产品较为了解的群体、且对他的外形和工业设计的要求也更为精细、所以应该将这类的产品区分与其他来满足这类比较挑剔的人群。

由于前2个区间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留给其他价格区间的份额就显得寥寥无几。而这其中、比较令我们诧异的是对于3000以下价格所占的比例过小。只有我们当初预期的一半不到。可能是我们对常州消费群体的了解程度不够、也可能是选择的被调查者过于具有代表性。原来对于这类消费区间的消费者定位是类比上

网本、可低配低价笔记本进行类比的,但是现在分析一下、觉得毕竟过低的价格对于如此浓缩的平板电脑所造成的限制很大、做工、总体配置、功能、设计上的诸多因素会让审美日渐提高的消费者不胜其烦。

而选择5000以上区间的被调查者比例、与当初预期的百分之五基本一致。当然这也应该是一个客观的数字。比较出乎意外的是、对于这个区间选择的被调查者都是基本处于基本了解和听说过(居多)这两个了解程度内。可以想象他们对这类产品的需求是拥有、且是高质量的拥有、而非是注重产品本身的实用价值,所以可以为这类消费群体提供各种、比如外形独特新颖、设计潮流、功能强大先进、附加功能较多的产品。

颜色分析(可多选)品牌

目前国内电子品牌已经不像十年前那般“万马奔腾”了,不过品牌数量却也不少,同时考虑他们在短期内对于平板电脑的研发技术、以及他们的产品评测的优劣度、本次的市场调查中,我们选择了国内最为知名的联想、惠普、华硕、索尼、戴尔等品牌,总数不多,一共只涉及了七个品牌,另外加了一个“其他”的选项。之所以没有设立太多的选项,主要是我们担心过于细分会影响到调查数据的质量——用户可能会因此从中选择自己正在使用的产品厂家,而不是列举出自已心仪的电脑品牌。

由上表可知17人选择了联想,人数最多。我们不能不承认联想在国内的巨大成功,无论台式机,还是笔记本电脑,联想品牌都在市场上摧

朽拉枯,弥漫出一种舍我其谁的气概。联想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该公司对于国内市场用户的需求把握是下了大工夫的,对于各种不同应用需求的用户群,联想都推出了精心定制的产品,并辅以相应的市场策略和手段进行全方位、大范围的宣传,这也就难怪会有那么多用户心属联想。而目前各大主流电子产品评价方对于联想的评价(例如Zol中、联想笔记本和台式机在任何方面的数据一直保持第一、关注度远远超出其他品牌、新推出的联想Y460笔记本在所有新品中的关注度高达92%)。其子品牌ThinkPad毕竟曾经是市场上最引人向往的笔记本电脑品牌,“大黑”、“小黑”成为永恒经典,在被联想收购纳入旗下后,ThinkPad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在国内市场上的影响力日渐增加,成为多数用户购买电脑之前的首要选择之一。

出于各种因素考虑、联想无疑是目前能选择的最优产品。但是这也可能造成大家都选择联想而产生的恶劣竞争。

自从问世之后,华硕笔记本电脑在市场上声名鹊起,精致的做工、优秀的工业设计,媲

美日式产品的制造工艺,着实赢得了一大批忠实的拥趸。因此,在本次调查中,共有14人选择了华硕作为印象最深刻的笔记本电脑品牌,对于华硕来说,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老牌厂商索尼排在本次调查的第三,一共有11人选择了索尼。以索尼为代表的日系品牌一贯给人一种高贵的印象,精致的设计、时尚的做工,无一不体现出精益求精的理念,其中尤以索尼V AIO系列为甚。不过由于价格高昂、使用人群限制以及市场策略略显保守的缘故,日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认知度多年来落后于国产品牌和美国品牌。

本次调查有7人选择苹果,相信对于苹果这个的最早退出平板电脑的品牌,这样的结果是无可无不可之间:虽然在国际电脑市场上,苹果一直是引领潮流方向的品牌,被诸多消费者所认可。但是在中国市场上,联想和ThinkPad在当前却是难以逾越的铁闸。而苹果一贯被冠以奢侈品、功能华而不实。由此可见、目前Ipad的市场并非是所有平板电脑的市

场、在各类品牌相继推出之后、新一轮的平板电脑销售热也将开始。

戴尔对中国市场的不适应、而惠普则是因为近年来接连出现的质量问题,导致这2个品牌的价值在消费者心目中逐渐降低。与此同时、其产品的价格也是在不断削减、相对于其他品牌、其盈利空间较小。

最近一年来,宏碁在国际笔记本电脑市场的份额不断上扬,甚至威胁到惠普、戴尔等国际厂商,在国内宏碁笔记本电脑也不断攻城略地,但是由于其消息比较封锁、对平板电脑的开发程度不明朗、不然应该也是二线品牌的有力竞争品牌之一。

除了以上品牌以外,还有很多厂商推出平板电脑、或者是类似平板电脑的电纸书一类的电子产品。这其中涉及了数十个甚至更多的厂商,不过品牌毕竟是厂商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任何一个厂家也不会漠视。同时对于销售者来说、对于品牌的选择也是极其重要的、不仅要

考虑品牌的价值以及选择这种品牌面临的各种问题,同时对于一个品牌的发展前景也应该有所考虑。

购买方式

方式人数

电脑代售点 3

16

大型电脑电子

淘宝易趣等网

6

8

主要看促销活

以上都可以 1

不打算购买的原因分析:

原因比例

价格问题36%

功能问题46%

消费者本身18%

没有这方面预算的有11人、认为价格不合理的有7人、已经有手机电脑电子书等产品的23人、不知道如何选择的9人(基本都是认为对这类产品不感兴趣、不知如何选择作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